同等学力申硕经济综合考点

合集下载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综合真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综合真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经济学综合考试真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模式中,公司产权独立化属于()A、国有资产的第一层次授权经营B、国有资产的第二层次授权经营C、国有资产的第三层次授权经营D、国有资产的第四层次授权经营参考答案:C2、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口增长率上升会导致()A、稳态均衡时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收入下降B、经济增长不变C、稳态均衡时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收入不变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A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中不包括()A、谨慎性动机B、交易性动机C、投资性动机D、投机性动机参考答案:C4、下列关于中央银行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①充当最后贷款人②吸收社会存款③代理国库④发行货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C5、政府的财政职能不包括()A、资源配置职能B、收入分配职能C、经济稳定职能D、社会稳定职能参考答案:D6、关于国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一国政府偿债能力比较好,就可以无限发行国债B、一国当年到期需付还本息的债务总额会影响到该国的国债限度C、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国债的适度规模D、国债负担率和国债依存度量衡量国债限度的两个重要指标参考答案:A7、出口贫困化增长的条件不包括()A、国际市场上的大国,出口商品为初级产品B、单一经济的发展中国家C、产品价格弹性大D、出口导向型经济,严重依赖出口参考答案:C8、小国增加关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剩余增加B、消费者剩余减少C、税收增加D、福利水平增加参考答案:D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长期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这种可变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2.政府支出变动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即1;3.逆弹性命题指在最适商品课税体系中,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课征的各自的税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呈反比例。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回忆版)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回忆版)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回忆版)感谢同学们的支持,“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回忆版)”终于出炉了。

同学们可以先看看,因为时间仓促,如有遗漏或者错误的地方,欢迎同学们指正在此谢过了。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回忆版)一、单项选择题1.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模式中,公司产权独立化属于(C)A.国有资产的第1层次授权经营B.国有资产的第2层次授权经营C.国有资产的第三层次授权经营D.国有资产的第四层次授权经营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中不包括(C)A.谨慎性动机B.交易性动机C.投资性动机D.投机性动机3.下列中央关于中央银行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C)①充当蕞后贷款人②吸收社会存款③代理国库④发行货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zheng府的财政职能不包括(D)A.资源配置职能B.收入分配职能C.经济稳定职能D.社会稳定职能5.关于国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如一国zheng府偿债能力比较好,就可以无限发行国债B.一国当年到期需付还本息的债务总额会影响到该国的国债限度C.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蕞高额度或国债的适度规模D.国债负担率和国债依存度量衡量国债限度的两个重要指标二、名词解释1.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解析]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2.zheng府购买乘数[解析]zheng府购买乘数:国民收人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zheng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比率。

3.逆弹性命题[解析]这是指在蕞适商品课税体系中,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课征的各自的税率bi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弾弹性呈反比例。

4.两缺口模型[解析]分析发展中国家投资大于储蓄和进口大于出口的一种经济模型。

三、简答题1.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解析](1)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汇率平价体系(双挂钩机制)美元与黄金挂钩(每盎司黄金=35美元),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综合考点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综合考点

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点精要之—财政学第一章外部效应;公共物品;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免费搭乘;财政职能;政府失灵的原因;寻租行为第二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财政支出分类;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瓦格纳法则;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效应;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定价法;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制度第三章财政投资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财政投资决策标准;财政投融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财政投资的重点;财政加大“三农”投入的主要措施;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第四章税收原理税收的基本特征;累进税率;价内税与价外税;税收中性;借助图形解释税收的超额负担;税负转嫁的条件;税收负担;用拉弗曲线简要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拉弗曲线;最适课税理论第五章税收制度税制类型;单一税制;复合税制;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增值税的概念和类型;所得税的类型第六章国债理论与管理国债的功能;国债的负担与限度;;代际负担;国债限度第七章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国家预算的概念;国家预算的原则;“收支两条线”管理;预算调整;预算外资金;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第八章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财政平衡;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财政不平衡的原因;预算赤字;赤字依存度和赤字比率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点精要之—国际经济学第一章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

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第二章国际贸易纯理论绝对利益学论;比较利益学说;贸易条件;两国贸易价格的可能区域;相互需求方程图解;提供曲线;出口的贫困增长第三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H-O 模型;列昂惕夫反论;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技术差距论;国际贸易产品生产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战略政策贸易理论;贸易扭曲理论第四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关税;小国关税局部均衡分析;进口配额;倾销;基于利润最大化的倾销;反倾销税;补贴与反补贴;幼稚产业保护;关税有效保护率计划第五章国际收支分析国际收支;国际收支表的构成;弹性法;吸收法;货币法;外汇管制第六章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外汇;外汇储备;外汇汇率;汇率决定的传统理论;二战后汇率决定的理论;同一价格律;国际菲舍效应;远期汇率公式的推导;第七章要素的国际流动资产国际流动的图形分析;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劳动国际流动的图形分析;技术转移的新古典价格模型;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两缺口模型债务指标第八章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国际经济非均衡传导机制;贸易乘数;边际进口倾向;不可能三角定律第九章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经济秩序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关税同盟的经济分析;最优货币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点精要之—宏观经济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支出方法和收入方法;消费价格指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资本的边际效率;投资函数;凯恩斯的乘数理论;流动偏;流动偏好陷阱;LM 曲线;宏观经济的政策目标;自动稳定器;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总需求曲线;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菲利普斯曲线;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点精要之—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C 和存款准备金R(包括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和这些机构的库存现金)两个部分,它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并且是由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创造的,它是信用货币创造的源头。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考点精要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考点精要

01
02
03
04
国际金融市场
A
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工具
C
国际金融市场的价格 形成机制和风险管理
D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 趋势和影响因素
汇率与国际收支
01
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影响进出口、资本流动等
03
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关系:汇率影 响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影响汇率
✓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总需
✓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当总
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宏观经济
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会出现通
学的核心问题,两者之间的平
货膨胀;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衡决定了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时,会出现通货紧缩。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1
2
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 经济增长率: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
服务
NDP:国内生产净值,衡量一个国 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 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不包括资本折旧
PPI:生产者价格指数,衡量生产 过程中投入品的价格变化
CPI:消费者价格指数,衡量消费 者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
失业率:衡量劳动力市场中失业 人数占总劳动力人数的比例
通货膨胀率:衡量物价总水平的 持续上涨
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政策
01
产业政策:政府为促进产业发展 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 产业规划、产业扶持、产业引导 等。
02
区域经济政策:政府为促进区域 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 施,包括区域规划、区域扶持、 区域引导等。
03
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政策的关系: 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相辅相 成,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市场结构: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 完全垄断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手册(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分析)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手册(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分析)

第八章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分析考点一:关税同盟一、国际贸易的次优理论1.贸易创造产品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较低成本的关税同盟中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的一种过程和现象。

2.贸易转移产品从过去进口自较低生产成本国转向从较高成本国进口的过程和现象。

二、关税同盟的经济分析1.关税同盟的含义关税同盟是经济一体化最原始的形式。

关税同盟的经济一体化程度高于自由贸易区,它除了在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壁垒,而且采取共同的对外关税,或逐步实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关税收入按照既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2.关税同盟的图形分析如图8-1所示,假设该国是小国,D、S为需求与供给曲线。

无关税时,该国从成本低的A国进口,在P a下进口Q1Q2,此时,B国因成本高被排除在贸易之外。

征收关税后,进口减为Q3Q4,若此时该国与B国结成关税同盟,两国间无关税,A国被排除出贸易,该国以P b价格从B国进口Q5Q6的商品。

图8-1 关税同盟的图形分析若该国与B国结成关税同盟,消费者比在关税价格下有更多的福利,但却不如与A国结成关税同盟的利益多。

3.关税同盟的福利分析图8-1中,该国与B国结成关税同盟,与P t相比,由于消费者的价格降低到P b,产生净福利a、b,消费者剩余增加a+b+d+e,即P b P t E′E″,生产者剩余降低d,e是税收转移。

但与A国结盟相比,消费者剩余却少了P a P b E″E‴,因为自由贸易的进口(从A国)必须转向B国,当然生产者剩余增加了,c部分作为税收也因此损失了。

如果该国与A国结成关税同盟,则该国只有贸易创造而不会发生贸易转移。

4.关税同盟的政策含义关税同盟的成员国参加同盟是否利益更大,取决于若干条件。

如关税同盟成员国与外部世界国家生产成本相差小则利益大;结成关税同盟前,成员间关税高,则结成关税同盟利益大;关税同盟成员间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则结成关税同盟的利益大;地理位置近、运输方便则利益大等。

2020年同等学力申硕统考经济综合知识点

2020年同等学力申硕统考经济综合知识点

2020年同等学力申硕统考经济综合知识点【名词解释】需求的收入弹性P163:相应于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是购买者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需求的交叉弹性P163(2009选择):反映相应于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

其弹性系数定义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另外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供给的价格弹性P164:反映了相应于商品价格变动,该商品供给量变动的敏感程度。

其大小通常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被定义为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

可用弧弹性或点弹性系数来衡量。

支持价格P164:是指政府规定的,位于市场均衡价格之上的商品价格。

由于支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导致供给大于需求。

为此,政府需要增加库存和扩大外需。

限制价格P164:是指政府规定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政策。

后果是供给小于需求。

为了使得该政策有效,政府往往需要配额、票证等辅助措施。

限制价格往往会造成黑市交易。

【简答】1、分析并说明引起需求变动的因素是什么。

P157需求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上述定义假定除了商品的价格以外,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动。

如果价格之外的任何因素发生变动,消费者的需求就会发生变动。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程度。

偏好是消费者对商品的喜好程度。

很显然,消费者的偏好与商品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

(2)、消费者的收入。

对于正常物品而言,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消费者的需求量增加;而对低档物品而言,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会使得需求量减少。

(3)、相关商品的价格。

如果两种商品之间是替代品,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原商品需求量增加;如果两种商品具有互补关系,则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原商品需求量减少。

除了这些因素之外,消费者的预期、政府政策等也会对商品的需求产生影响。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手册(经济增长)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手册(经济增长)

第十二章经济增长考点一:哈罗德-多马模型(见表12-1)表12-1 哈罗德-多马模型考点二:新古典增长模型一、基本假定1.全社会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只生产一种产品。

2.劳动与资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但并不能完全替代。

3.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

4.储蓄率即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保持不变。

5.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

6.人口按照一个固定速度增长。

二、模型基本公式为:sf(k)=k•+nk,其中,k•表示单位时间内人均资本的改变量,s表示储蓄率,n表示人口(或劳动力)增长率,k表示人均资本占有量。

模型表明,一个经济社会在单位时期内(比如1年)按人口平均的储蓄量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加k•,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资本的深化);另一部分是为新增加的人口配备按原有的人均资本配备设备nk(资本的广化)。

三、稳定增长的条件及其政策含义1.稳定增长的条件对应于既定的人均资本量k,f(k)是人均产出量,这些产出减去消费后的储蓄量为s (k)。

如果sf(k)>nk,社会的人均储蓄量在用于为新增人口n配备人均资本所需要的资本量nk后仍有余额,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继续增加人均资本量,即k•>0,这表明,人均资本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从而缩小储蓄与新增人口配备资本的需要量之间的差距。

相反,如果sf(k)<nk,意味着现有的储蓄不足以按原有的人均资本为新增人口配备资本,从而人均资本倾向于下降。

因此,当k•=0时,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如图12-1所示。

在稳定增长状态下,人均产量保持不变,因而经济将会以人口增长率增长。

图12-1 新古典增长模型2.政策含义从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可以得出结论:经济可以以人口增长率增长。

实现人均产出量增加有三种途径:①提高总产量,即提高技术水平;②提高储蓄率;③降低人口出生率。

四、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缺陷1.模型中不包含社会的目标,因而并不能说明稳定增长的福利特征。

2.在模型中,生产技术水平、人口增长率以及储蓄率都被假定为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模型的应用。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部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模拟试题详解】(1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部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模拟试题详解】(1

第一部分核心讲义导论0.1大纲要求0.2大纲详解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四十多年来发生了重大进展,根本原因在于时代的变迁:(1)市场化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源配置通行的是等级规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开始了市场取向的改革,资源配置的等级规则逐步让位于产权规则。

(2)工业化伴随着市场化进程,中国开始大规模地推进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的工业化进程,并通过大量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加快这个过程。

(3)国际化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基本上走了一条闭关锁国、自我发展的道路,直到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的国策,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2.伴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不同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流发展倾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1)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2)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3)第三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3.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1)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十分关注资源配置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只包括生产关系。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除了继续关注生产方式以及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外,更加关注一个社会如何配置稀缺资源,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

(2)从封闭式的一花独放到开放性的百家争鸣经济学界除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使其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之外,还开始引进西方经济学的某些流派,以改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范式。

(3)从纯理论推导到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学界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直面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一、考试总体情况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于6月10日举行,考试时长180分钟,总分为100分。

考试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等五个部分,比例分别为30%、25%、20%、15%、10%。

二、考试内容详解1、微观经济学:本部分主要考察市场需求与供给、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等内容。

重点考察考生对市场均衡、价格变动、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等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2、宏观经济学:本部分主要考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增长与周期、通货膨胀与失业、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内容。

要求考生掌握宏观经济基本模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够分析宏观经济现象,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3、国际经济学:本部分主要考察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等内容。

重点考察考生对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金融市场、跨国企业战略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本部分主要考察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制度特征、经济发展等内容。

要求考生掌握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够分析社会主义经济现象,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5、制度经济学:本部分主要考察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产权与制度等内容。

要求考生掌握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够分析制度和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真题示例及解析1、市场需求与供给中,价格弹性是指()。

A. 价格上涨导致供应量减少的幅度 B. 价格上涨导致需求量增加的幅度 C. 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幅度 D. 价格下降导致供应量增加的幅度答案:D 解析:价格弹性是衡量价格变动对市场需求影响程度的指标,价格下降导致供应量增加的幅度即为价格弹性。

2、消费者行为理论中,下列哪一种情况下,消费者会选择替代品?() A. 牛奶价格上涨 B. 面包价格下降 C. 鸡蛋价格上升 D. 香肠价格下降答案:C 解析:当一种商品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转而购买替代品。

2022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

2022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

2022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体现共同治理的是( )。

A.股东至上主义逻辑B .资本雇佣劳动逻辑C.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D.职工利益最大化逻辑2、边际消费倾向的定义是( )。

A.可支配收入对于消费的比重B.可使消费者增加1元,收入必须增加的数量C.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重D.增加1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比重3、( ) , 货币主义学派提出“单一规则"货币政策。

①永久收入的波动强度远小于现期收入②稳定的通货膨胀率有助于提升社会福利③长期来看货币数量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真实变量④货币流通速度相对稳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货币流通速度相对稳定三大法宝,一般货币工具指: ( ) 。

①存款准备金②再贴现率③公开业务④外汇市场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5公共定价法包括两个方面,即( )。

A.纯公共定价和管制定价B.政府定价与社会定价C.管制定价和市场定价D.政府定价和企业定价6我国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是( ) 。

A.现收现付制B.完全基金制C.部分基金制D.预收预付制7根据国际费舍效应, 一国通货膨胀率上升,该国名义利率和货币对外价值的变化为( ) 。

A.名义利率提高/货币对外价值降低B.名义利率降低/货币对外价值提高C .名义利率降低货币对外价值不变D .名义利率不变货币对外价值降低8 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差用升水、贴水和平价表示。

- 般情况下, 利息率较高的货币远期汇率应___,利息率较低的货币远期汇率应,()A.升水贴水B.贴水/升水C.平价平价D.平价贴水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流动性偏好陷阱2、帕累托最优状态3、税负转嫁4、国际收支失衡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幼稚产业三项标准。

2、金融监管原则。

3、简述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4、国家预算原则。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考点精要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考点精要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考点精要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一、名词解释1.集体经济是指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2.★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

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交融、参股、持股,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所有制形态。

二、问答题1.马恩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1999)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概括:(1)自由人的联合体和个人自由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但个人自由的真正实现离不开集体,只有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基础上对生产进行有意识的社会调节,人类社会才能真正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

(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和社会发展的无政府状态是由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消灭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根本途径。

只有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有计划的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提高社会成员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也是社会成员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4)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

商品是与私有制相联系的彼此独立的私人劳动产物,一旦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不复存在,将能够实行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分配。

(5)在共产主义的两个阶段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低级和高级两个发展阶段,低级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意义含义: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必然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手册(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手册(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第七章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考点一:贸易乘数理论(表7-1)表7-1 贸易乘数理论考点二:宏观经济的对内与对外均衡一、经济的宏观目标1.宏观经济的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2.经济的对内与对外均衡经济的对内均衡指国内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既实现资源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同时可获得有保证的经济增长。

经济的对外均衡指一国与外部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流入量和流出量相等,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

二、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经济分析1.假设条件(1)国际资本流动为零(从而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等于贸易平衡);(2)总需求达到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之前,价格一直保持不变。

2.斯旺曲线图7-1中,纵轴表示汇率(R),横轴表示真实的国内消费或吸收(D)。

图7-1 斯旺曲线(1)外部均衡EE曲线显示了外部均衡状态下,汇率和真实消费或吸收的各种组合。

EE曲线斜率为正,因为R上升有助于改善国际贸易差额,并且必然伴随真实的国内吸收(D)的增长。

这将促使进口充分增长以保持贸易差额的平衡和外部均衡。

(2)内部均衡YY曲线则显示了内部均衡状态下,汇率(R)与国内吸收(D)的各种组合(如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

YY曲线向下倾斜,因为R下降(由于货币贬值)导致贸易差额恶化,一国要维持内部均衡,必须提高国内消费。

(3)内外部不均衡在图7-1中,只有在F点(R2和D2),政府可以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

EE曲线以上的点代表对外盈余,以下的点代表对外赤字;同时,YY曲线以下的点代表失业,以上的点代表通货膨胀。

区域Ⅰ:对外盈余与内部失业;区域Ⅱ:对外盈余与内部通货膨胀;区域Ⅲ:对外赤字与内部通货膨胀;区域Ⅳ:对外赤字与内部失业。

(4)内外部均衡的调整当经济处于失衡状态时,可以搭配使用支出-转换政策和支出-改变政策,使经济达到F 点,实现内外平衡。

当经济处于失业和赤字并存的C点时,可采取支出-转换政策使汇率从R1上升到R2,同时,采取使支出增加的支出-改变政策使支出增加到D2,达到F点,实现内外平衡。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对于同等学力人员来说,申请硕士学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过程。

为了提高考生的备考效果,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本文将对该大纲及指南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

一、考试概述1. 考试目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的目的是评估考生在经济学领域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以确定其是否具备攻读硕士学位的资格。

2.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专业课程、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等方面。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内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3. 考试形式考试采取笔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论述题,全面考察考生的理论基础、分析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大纲解读1. 考试要求根据大纲要求,考生需具备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此外,还要熟悉相关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

2. 考试知识点大纲明确了考试知识点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学基本原理、市场经济理论、国际经济关系、金融学基础等。

考生应根据大纲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做到知识全面掌握。

3. 难度分布大纲对考试难度分布进行了合理的设计,覆盖了基础、中级和高级知识点。

其中,基础知识占考试总分的50%,中级知识占30%,高级知识占20%。

考生应针对不同难度的知识点有重点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三、指南分析1. 学习方法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采取系统学习和综合应用的方法。

除了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还可以参加学术研讨会、经济论坛等活动,提高对经济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解题技巧指南提供了一些解题技巧,如合理利用经济学模型、建立逻辑分析框架、善于归纳总结等。

考生应运用这些技巧,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3. 模拟训练指南建议考生进行模拟训练,完成真实考试环境下的模拟试题。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综合历年真题简答题整理集合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综合历年真题简答题整理集合

★★经济学简答题★★一、简述国家财政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答:造成国家财政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1、外部冲击外部冲击对一国国民收入有很大的影响,但本国不能左右的外部事件。

它是来自国际的影响因素,是不可控变量。

2、无弹性税制税收的收入弹性小于1的税制成为无弹性税制。

相对减少的税收收入与绝对增加的财政支出不相匹配,最终导致财政不平衡。

3、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在我国,这是影响财政平衡与否的重要因素。

这不仅是因为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还因为其财政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很高的比重。

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的平衡状狂。

4、意外事件一旦发生以外事故,增支减收之事是合情合理的,当年财政甚至以后年度的财政平衡与否都要受到影响。

二、试分析本币对外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与实现条件。

1、影响机制主要有:本币贬值,使出口货物的外币价格下降,促进出口上升;同时进口货物的本币价格上升,进口下降。

总之本币贬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本币对外贬值→本国出口价格下降→出口量上升→国际收支改善本币对外贬值→本国进口价格上升→进口量下降→国际收支改善2、实现条件①对方不报复②本币对外贬值要快于对内贬值(通货膨胀)③要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本国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与本国进口的需求价格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也即进出口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较大。

三、特里芬难题答:特里芬难题是指现代经济生活中黄金与信用货币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就是必须保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

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正式这个难题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垮台的必然性。

同等学力申硕 经济综合 统计学 概要整理

同等学力申硕 经济综合 统计学 概要整理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综合统计学概要整理引言本文主要概述了同等学力申请经济综合专业统计学方向硕士学位的相关要点和要求。

申请条件- 学历要求:申请者必须具有本科学位,学校要求具有同等学力的申请者也可考虑。

- 专业要求:申请者应该具有经济学或相关领域的学术背景,熟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对统计学有一定的了解。

申请流程1. 网上报名:申请者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通过学校网站在线填写申请表格,并上传相关的申请材料。

2. 材料审核:学校招生办公室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包括学术成绩单、推荐信、个人陈述等。

3. 笔试面试:通过初步审核的申请者将被邀请参加笔试和面试环节,主要考察申请者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

4. 录取通知:学校将根据申请者的综合表现和招生计划确定最终录取名单,并通过邮件或官方网站发布录取通知。

课程设置经济综合专业统计学方向的硕士学位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统计学基础课程: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学、统计推断等。

- 统计应用课程:涵盖了统计建模、统计计算与软件、统计分析方法等。

- 经济学相关课程: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

研究方向经济综合专业统计学方向硕士学位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数据分析- 金融统计分析- 实证经济研究就业前景拥有经济综合专业统计学方向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可以在以下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政府部门:例如国家统计局、财政部门等。

- 私营企业:例如市场调研公司、金融机构等。

- 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结论经济综合专业统计学方向硕士学位适合对经济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感兴趣的申请者。

申请者需要满足相应的学历和专业要求,并通过严格的申请流程和课程研究来获得该学位。

该学位将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机会。

以上是对同等学力申请经济综合专业统计学方向硕士学位的概要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手册(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手册(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

第九章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考点一: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一、现代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逻辑(见表9-1)表9-1 现代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逻辑二、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联系1.理论层面上人们对于开放和经济增长关系的一般性看法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1)突破生产过程在一国内部的投入和市场约束,分工深化和市场扩张推动了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改变了投入-产出关系。

(2)通过要素流动中的外溢、制度变迁效应等影响生产过程的背景条件,改变要素积累机制,引导国内结构调整。

2.从现实情况来看,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带来的动态利益(1)出口的增长可以提高进口能力,弥补落后国家外汇缺口和提高资本设备的进口能力,从而缩小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

(2)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提高国内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生产专业化程度,从而提高优势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3)对外贸易可以带来规模经济。

(4)贸易品部门的发展可以带动为其提供中间投入的上游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国内统一市场。

(5)贸易品部门的发展可以带动外资流入的增加,从而缓解落后国家资本匮乏与储蓄缺口状况、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传播。

(6)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可以刺激国内贸易品部门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贸易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条件(1)贸易自身的发展依赖于国际市场的发展状况,则外部条件会影响贸易发展,进而影响贸易的作用。

(2)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它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源泉。

贸易能否推动经济增长,关键在于对外贸易的发展能否促成或配合有益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制度变革和结构调整过程。

考点二:中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一、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再到全面开放(见表9-2)表9-2 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再到全面开放二、渐进开放战略与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形成(见表9-3)表9-3 渐进开放战略与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形成考点三:对外贸易、工业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手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手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

第八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考点一: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二元经济结构(见表8-1)表8-1 二元经济结构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根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根源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二元经济结构。

2.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1)就地转移,进入农村工业;(2)转移到城镇就业。

3.促进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的对策(1)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2)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3)完善农村教育制度。

(4)逐步废除二元户籍制度。

考点二:产业结构调整(见表8-2)表8-2 产业结构调整考点三:技术进步与“后起者优势”一、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指人们在生产中使用效率更高的劳动手段和工艺方法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运动过程。

二、“后起者优势”“后起者优势”指后起发展国家面临较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技术高度发达,可跳过某些技术发展阶段,直接采用新的技术。

考点四:技术创新与经济结构的演进一、发明与创新1.发明发明指关于新的或改进的产品、工艺或系统的设想、框图或模型,不包含对可用性的任何实证检验和样例试验。

发明是由发明家完成的。

2.创新创新指发明成果转向商业应用,由企业家完成。

一项技术发明能否转变为技术创新关键在于技术创新的报酬是否大于零。

二、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具有密切的关系1.竞争程度产生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即它能使创新者在与其对手的竞争中获得较多利润。

2.企业规模将影响创新开辟的市场前景的大小,即企业规模越大,技术创新开辟的市场越大。

3.垄断力量影响技术创新的持久性,即企业垄断程度越高,对市场控制越强,创新越难在短期内被模仿。

三、技术创新的分类1.垄断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垄断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指因预期技术创新将能获得垄断利润而采取的创新措施。

2.竞争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竞争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指因目前的产品可能在竞争对手模仿或创新的条件下丧失利润而采取的技术创新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点精要之—财政学第一章外部效应;公共物品;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免费搭乘;财政职能;政府失灵的原因;寻租行为第二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财政支出分类;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瓦格纳法则;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效应;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定价法;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制度第三章财政投资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财政投资决策标准;财政投融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财政投资的重点;财政加大“三农”投入的主要措施;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第四章税收原理税收的基本特征;累进税率;价内税与价外税;税收中性;借助图形解释税收的超额负担;税负转嫁的条件;税收负担;用拉弗曲线简要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拉弗曲线;最适课税理论第五章税收制度税制类型;单一税制;复合税制;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增值税的概念和类型;所得税的类型第六章国债理论与管理国债的功能;国债的负担与限度;;代际负担;国债限度第七章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国家预算的概念;国家预算的原则;“收支两条线”管理;预算调整;预算外资金;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第八章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财政平衡;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财政不平衡的原因;预算赤字;赤字依存度和赤字比率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点精要之—国际经济学第一章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

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第二章国际贸易纯理论绝对利益学论;比较利益学说;贸易条件;两国贸易价格的可能区域;相互需求方程图解;提供曲线;出口的贫困增长第三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H-O 模型;列昂惕夫反论;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技术差距论;国际贸易产品生产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战略政策贸易理论;贸易扭曲理论第四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关税;小国关税局部均衡分析;进口配额;倾销;基于利润最大化的倾销;反倾销税;补贴与反补贴;幼稚产业保护;关税有效保护率计划第五章国际收支分析国际收支;国际收支表的构成;弹性法;吸收法;货币法;外汇管制第六章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外汇;外汇储备;外汇汇率;汇率决定的传统理论;二战后汇率决定的理论;同一价格律;国际菲舍效应;远期汇率公式的推导;第七章要素的国际流动资产国际流动的图形分析;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劳动国际流动的图形分析;技术转移的新古典价格模型;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两缺口模型债务指标第八章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国际经济非均衡传导机制;贸易乘数;边际进口倾向;不可能三角定律第九章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经济秩序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关税同盟的经济分析;最优货币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点精要之—宏观经济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支出方法和收入方法;消费价格指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资本的边际效率;投资函数;凯恩斯的乘数理论;流动偏;流动偏好陷阱;LM 曲线;宏观经济的政策目标;自动稳定器;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总需求曲线;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菲利普斯曲线;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点精要之—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C 和存款准备金R(包括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和这些机构的库存现金)两个部分,它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并且是由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创造的,它是信用货币创造的源头。

流动性偏好:在凯恩斯那里,流动性是货币的同义语,流动性偏好亦即对货币的偏好,他尤其重视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他认为利率取决于货币数量和人们的流动性偏好两个因素的对比。

如果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增强,愿意保有的货币量大于货币供给量,则会导致利率水平的上升;反之,如果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减弱,愿意保有的货币量小于货币供给,则会导致利率水平的下降。

基础货币;货币层次;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利率理论收益的资本化;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基准利率;利率与收益率;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古典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第三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强制储蓄效应;收入分配效应;滞涨;资产结构调整效应;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第四章:金融中介体系表外业务;最终贷款人;存款保险制度(DIS);全能型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作用;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业务;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两种类型及其发展趋势第五章:金融市场金融工具;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远期;期货;互换;期权;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风险投资基金;风险资本的投资可;风险和收益的关系;CAPM的基本内容;试述金融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功能;金融工程的方法论第六章:金融监管体系(全新)金融监管成本;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金融监管必要性;《巴塞尔协议》;《新巴塞尔协议》第七章: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时滞;泰勒规则;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具备的条件;微观主体预期对于货币政策效应的对消作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特点;货币传导机制的信用传导渠道;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基础与模式第八章:汇率理论购买力平价;汇率制度;货币局制度;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贡献;国际借贷的主要思想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特里芬难题”;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金本位体系的特点;牙买加体系下国际收支的调节;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金本位体系下两种固定汇率制的异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脆弱性及其改革的重点第十章:内外均衡理论支出调整政策;支出转换政策;丁伯根法则;米德冲突;内外均衡;内外均衡的基本思想;蒙代尔政策配合说的主要思想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点精要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有利于标准;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含义及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市场;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增量改革;渐进式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及运行特点;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章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式过渡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等级规则;产权规则;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宪法秩序诺斯悖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差异;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中的“诺斯悖论”第四章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所有权;占有权能;使用权能;收益权能;处分权;产权;产权制;自然人企业制度;法人企业制度;股份公司;公共产品;基础工业;竞争性国有企业;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法人财产权;产权制度;马克思认为财产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产权;产权明晰化;国有产权与市场经济的冲突;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法人资产制度的特征;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深化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战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基本思路第五章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企业治理结构;道德风险;激励一致性约束;参与约束;代理成本;企业所有权;内部人控制;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企业共同治理;相机治理机制;代理问题;激励相容;个人理性约束;代理成本;约束成本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宏观收入调节过程;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按劳分配;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条件的分配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微观收入与宏观收入调节第七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制度;宪法秩序;制度安排;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绿色GDP;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产出的增加,用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表示。

经济发展;制度;宪法秩序;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科学发展观第八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二元经济结构;二元对比系数;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反差系数;产业;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后起者优势”;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阐述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演进之间的关系第九章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经济开放;经济全球化;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现代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性;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含义;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FDI通过哪些渠道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如何影响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比较优势基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第十章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政府职能与政府调节“看不见的手”;市场失灵;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政策手段;财政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手段;行政管制手段;经济法制手段;金融手段;行政管制手段;经济法制手段;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的优势;适度政府干预;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

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点精要之—西方经济学第一章需求和供给需求;供给;均衡价格;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第二章效用论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预算约束线;无差异曲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三章生产和成本论生产函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生产地合理性区域;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等成本方程;等产量曲线;规模收益递增、不变和递减;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第四章市场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市场;占优策略均衡;纳什均衡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引致需求;边际产品价值;边际收益产品;平均要素成本;边际要素成本第六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状态;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交换与生产同时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产品转换率;瓦尔拉斯定律;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七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外在性;科斯定理;外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对策;信息不完全造成市场失灵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