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小学数学课的观察报告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课堂观察报告范文及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课堂观察报告范文及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课堂观察报告范文及听课评课记录《长方体的认识》课堂观察报告(一)时间11.12观察教师观察点地点成山镇中心完小姓名宋淑燕课题授课教师吕志强数学任教五级年长方体的认识任教学科年级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学生表现1、学习兴趣是否浓厚。

2、教师讲课时注意力是否集中。

3、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对任课教师的态度如何。

5、能否在学习中充分利用所给资源,选择自己所需信息,并通过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能否完整阐述自己的4观点。

评分4555观察项目6、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7、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观点。

8、能否积极思考,发掘问题的本质。

9、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做到举一反三,解决新的问题。

10、能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找出不足,并能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11、学生是否做到自主学习合理有序。

12、学困生参与情况,学习效果如何。

4544554《长方体的认识》课堂观察报告(二)《长方体的认识》评课记录(三)时间11.12任教学科地点成山镇中心完小数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授课教师吕志强任教年级五年级宋淑燕:我认为吕老师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流畅、自然、环环相扣,教学效果很好。

袁敬姗:在教学过程中吕教师能给学生自主空间,自己只是引导者、聆听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一步步的质疑,不断激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和信心。

孙俐谱:从上课开始学生观察实物到知识探究到练习巩固,吕老师自始自终是一个聆听者,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适时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观察,从而得出长方体的一些特征。

评课记录胡馨馨:本课中,吕老师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重视学生的实践和操作。

张宏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板书设计规范、美观,体现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课堂教学真实、朴实,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与提高。

《公倍数》观课报告

《公倍数》观课报告

公倍数观课报告一、前言公倍数是小学数学中非常基础的概念,也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本篇报告主要评估了一堂5年级学生的公倍数课程,并给出了一些观察和建议。

二、观察2.1 教学目标在这堂课中,老师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

她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何为公倍数以及如何计算公倍数。

除此之外,她还要求学生在计算公倍数时能够体现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方式这堂课的交互性较强。

老师除了讲解公倍数的概念之外,还让学生在黑板上做一些例题。

此外,老师还引入了一些互动性较强的工具,如泡泡机器人,让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地理解计算公倍数的方法。

2.3 教学效果这堂课中,学生对公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均有了非常好的理解。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分享,同学们能够在比赛中快速地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议3.1 引入更多的实践性要想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公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以在课程中引入更多的实践性。

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各种实践活动,加入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公倍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3.2 多样化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在加深学生对公倍数的认知的同时,他们也能够发掘自己的优点并发展在学习方法上。

3.3 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公倍数的计算方法和实际问题经常相关联,了解公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实际问题相关的习题和家庭作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际中去。

四、总结通过这堂公倍数的观察课,我们可以知道到在教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尽管如此,这节课仍将对学生们今后的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观摩心得参考范本

小学数学观摩心得参考范本

小学数学观摩心得参考范本观摩了小学数学课堂后,我深受启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心得分享。

一、教学目标在观摩中,我发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和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课堂的内容主要涵盖了数的认识与应用、算法与运算、几何、数据统计等方面。

通过这些内容,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算法,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观摩中,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游戏活动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特别是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一起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效果观摩中,学生表现积极主动,学习氛围浓厚,课堂秩序良好。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调动,他们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同时,学生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通过观摩,我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总之,观摩小学数学课堂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给我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借鉴。

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察报告篇一: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报告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报告季燕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和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已是国际数学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

《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数学总体目标也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的。

数学课堂观察量表课堂观察量表(1)——学生学习的维度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思考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精神的自由天地。

它是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加有益。

2、培养学生的学合作交往能力。

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合作学习,为他们提供了相互交往的机会,在交往过程中,他们懂得了沟通与包容、尊重与信任,懂得了共同创造与分享。

数学观课报告(5篇范文)

数学观课报告(5篇范文)

数学观课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数学观课报告数学观课报告在本次远程观课视频学习中,四位教师都认真研究了课程标准,深入挖掘教材,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教学目标明确,三维目标的设定准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突出,使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学会知识。

娴熟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个人所表现出来的驾驭课堂能力和自身的综合素养,使我受益匪浅。

1、从教学设计来看,通过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我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不但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而且设计了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贯穿整个课堂的教学情境,并在教学中逐步渗透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最后对新知识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延伸,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增长了知识,更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2、从老师授课的教学过程来看,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探究交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在回答课堂提问以及课堂练习过程中,老师始终是循循善诱,笑容可掬。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完全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老师教态自然,过渡语言很自然,鼓励、评价学生的语言恰如其分,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同时教师道法自然数学课堂教学,忌教师和学生背道而驰。

大多数老师的课堂,让我体会到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教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

教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了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根据这阶段的学习,我要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
教学内容:观察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来发现数学规律和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步骤:
1. 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先出示一个问题或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比如:一群小鸟在树上唱歌,每只树上有5只小鸟,树上有3棵树,那么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寻找答案。

2. 讨论与解决问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法,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找出最合适的答案。

3. 总结和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得到的结论和规律,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意义,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归纳。

4. 拓展与应用
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其他问题中,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评价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次观察的收获和经验,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范本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持续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1. 观察主题本次观察的主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 观察内容本次观察的课堂内容为小学三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包括加法和减法运算。

3. 观察目的观察的目的是了解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研究情况,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4. 观察过程为了观察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况,我参加了一节小学三年级数学课程。

整个观察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准备:教师在上课前充分准备了教案和教具,确保课堂教学有条不紊的进行。

- 教学方法: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和练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能力。

- 学生参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回答问题,展示解题方法,与教师和同学互动。

- 教学评价: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评价学生的表现,鼓励优点,指出不足。

5. 观察发现通过观察,我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学生对数学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

- 教师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师注重个别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措施,满足学生的研究需要。

6. 改进建议基于观察发现,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创设更多互动和实践环节,激发学生研究的动力。

- 教师可以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7. 总结通过本次观察,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同时,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希望我的观察报告对今后的教学改进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本次观察的完整报告。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范文1. 观察目的和背景本次观课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况,促进我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观察的教学对象是一所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

2. 观察内容和步骤本次观察主要关注以下内容:- 教师在引入新知识时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研究态度- 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和指导-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讨论情况观察步骤如下:1. 观察课堂环境和布置情况;2. 观察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资源使用情况;3. 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和互动情况;4. 记录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研究表现。

3. 观察结果和分析在观察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情况和现象:- 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和练等,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浓厚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和指导工作充分,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互动和讨论,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较为活跃。

根据以上观察结果,我认为本节数学课的教学质量较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创造力,学生们也积极参与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4. 对观察的反思和启示通过本次观察,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教师的个别辅导和指导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提高研究水平;- 互动和讨论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构建。

5. 结论和建议本节观察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良好,能够满足学生的研究需要和促进他们的数学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种策略和方法,学生们也积极参与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建议教师可以继续注重学生的个别辅导和指导,加强互动和讨论环节,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报告一、观察目的本次观察的目的是了解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氛围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观察对象及方法本次观察的对象是一所小学的数学课堂,观察的教师为该校数学教研组的教师,观察的方法为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相结合。

三、观察结果及分析1、学生学习状态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时也比较踊跃。

但也有部分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的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并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2、教师教学方法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该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多样化,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同时,教师也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课堂氛围在观察中还发现,该校数学课堂的氛围比较活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比较频繁。

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该校数学课堂中的学生学习状态良好,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化,课堂氛围也比较活跃。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等。

因此,我们建议该校数学教研组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同时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小学数学课堂观察表一、引言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课堂观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评估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课堂观察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数学概念的理解、运算技能、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小学数学课堂观察表”,旨在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二、观察表的设计与使用1、观察表的设计原则观察表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重点;要选择合适的观察项目和指标;要确保观察表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
一、观察班级和学生情况
本次观摩的是一所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班级大约有50名学生,性别比例均衡。

从教室的布置来看,经过老师的细心布置,教室整洁舒适,黑板、投影等教学设施齐全,让学生们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教师授课情况
本次数学授课的主讲老师热情洋溢,表达清晰,课堂讲解生动有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将课堂分为多个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通过小组竞赛、数学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热情参与,增强学习兴趣。

三、学生表现
在整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意愿和学科兴趣。

他们认真听讲,配合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在课堂竞赛中
互相协作,互相拥抱、鼓励,展现了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

通过观察,我发现在数学学习方面,学生们存在一些疑惑和困难,例如对一些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不够深入。

但是,我相信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一定可以认真学习,努力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我的收获
此次观课让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数学课堂是一个快乐、充满活力和竞争的学习环境。

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互动交流,以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兴趣。

学生应该主动思考,认真学习,与同学共同合作,培养自信和魄力。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

小学数学观摩心得样本

小学数学观摩心得样本

小学数学观摩心得样本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基础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数学的观摩教学情况,我参观了一堂小学数学课,并对课程进行了仔细观察和思考。

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观摩心得。

这节数学课程是一堂关于“减法”的课程。

教师首先通过简单的分类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了减法的概念和用途。

然后,教师通过教学电教设备展示了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多种举例,深化了学生对减法的理解。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并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中,我特别注意到教师在设计活动和问题时,将学生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

例如,在练习减法算式的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道问题:“小明有7个饼干,小红比小明多3个饼干,请问小红一共有多少个饼干?”这样的问题既考察了学生对减法的理解,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中的教师还善于利用教具和实物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学减法算式时,教师使用了个位数球型拼图,让学生通过移动个位数拼图,直观地感受到减法运算的过程。

这种教具的运用,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难点和抽象概念。

此外,在课堂中,教师还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和竞赛形式的互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例如,在一个小组竞赛环节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通过减法运算,争取获得更多的分数。

这样的设计既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又能够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

通过观摩这堂小学数学课程,我深刻意识到了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注重实践应用、强调学生互动合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应该善于抓住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生活的美妙。

一堂小学数学课课堂观察报告

一堂小学数学课课堂观察报告

一堂小学数学课课堂观察报告李东一、观察缘由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教学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为了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开展了以“有效的课堂提问”为主题的课堂观察活动。

二、观察设计本次观察对象为一年级的一位数学教师,执教内容是北师版第2册数学课,参与观察的人员为学校数学组老师及行政领导。

本次观察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

1.制订观察方案,做到五个确定,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确定观察方法、确定成员分工。

我们对观察主题进行了细化理解,认为“提问的有效性”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有效的,包括铺垫型、思考型、提醒型及其他;二是低效的,包括过易或过难的、无意义重复的、表述含糊的;三是无效的,即没有必要的那些提问。

2.准备人手一份课堂教案,对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在观察时更多地聚焦于我们的主题。

本次观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分时段分小组的观察方法。

我们将进入课堂的观察人员根据时段进行分工,每二人一组,重点观察五分钟内的提问情况;二是采用聚焦式笔记记录方法,集中记录课堂提问;三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三、观察引发的困惑我们对课堂提问进行了汇总与处理,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也由此给观察者和观察对象带来了困惑。

1.从量上看来,教师课堂提问数量偏多,一堂课共有63个问题,平均每分钟达1.6个问题之多。

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也让上课老师大吃一惊。

教案上只写有15个问题,为什么会化解成这么多问题呢?这是困惑之一。

醒型问题为多。

低效问题25个,占39.68%,主要集中在过易以及无意义重复问题上。

无效问题2个,占3.2%。

教师提问的有效度还是不够理想。

由此我们进行假设:去掉低效与无效问题,如果一堂课提的是36个问题,是否恰当?这是第二个困惑。

四、观察问题解疑带着困惑,我又在网上学习了一位特级教师的课,进行了对比研究仔细分析,试图找出困惑的症结所在。

1.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2.除了提问以外,教师没有安排更多的学习形式3.教师所提的问题含糊或者不到位4.教师过多依赖提问展开教学过程5.无法调控生成,教师点拔功力欠火候6.学生不会提问,没有养成提问的习惯五、观察建议1.转变观念,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2.改变方法,倡导学习形式的多样性3.研究规律,注重提问操作的技巧性4.把握教材,提高课堂问答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本次观课是一节小学数学课程,老师的授课风格清晰明了,充满教学互动。

通过这堂课程的观察,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体会与思考。

首先,观察老师上课,我感觉她开头亿万不万们,每一步的操作都是很有条理的。

在讲解新知识之前,老师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性理解概念,更好地打开他们的思路。

如此一来,学生就有了一个具体的感性认识,切实感受到数学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的数学知识。

其次,老师在讲解新知识时,能够适度地借助图片、图表等视觉资料。

例如,当她讲解数学中的“等于”符号时,就用了一个清晰的图表,简单易懂地交代了其意义。

同时,老师还会反复强调关键知识点,多次解释概念,防止学生遗漏或忽略。

此外,老师很注重让学生进行思考、独立思考。

在这堂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去理解和解决。

这种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敏锐度,更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此外,老师还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些有趣和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最后,老师还注重班级气氛的调整,关爱每个学生。

她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放下紧张的心态,轻松地进行学习;并利用讲解过程中合理的展示和讨论方式,尽量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发言,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老师还与学生在口语、手势等方面进行互动,使整个课堂具有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总之,这堂数学课令我印象深刻。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教育具有更强的思维训练和实践性。

通过观察这节课,我发现老师能够善于引导学生,使他们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老师还在课堂上充分展示知识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深入学生心灵,使他们愿意投入到学习数学中。

因此,我认为,良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式调整,将为小学生数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减几观课报告

4减几观课报告

4减几观课报告本次观课是在一所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堂上进行的,课程主题是“4减几”。

通过观摩这堂课,我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下面是我对于这堂课的观察和思考。

教师在上课前充分准备,并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课堂开始时,教师充满激情地向学生介绍了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知道他们将学习的内容。

这样的引入让学生们对数学课产生了主动参与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她首先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迅速引导他们回忆起前面学过的相关知识。

然后,她将问题拆解为更小、更简单的步骤,帮助学生理解“4减几”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示范。

这样的授课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此外,教师还充分利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她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也加深了他们对于“4减几”的理解。

学生们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和交流,纠正错误,互相帮助,不仅提高了解题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充分运用了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她展示了一副含有4个苹果的图片,并请学生模仿她的口令进行操作。

这样的直观呈现和互动式教学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他们形象地理解“4减几”的概念。

此外,教师还布置了一些小组练习,确保学生们能够独立掌握所学知识。

她在布置作业时提供了一些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

这样的巩固和延伸性的作业设计,提高了学生对于“4减几”的掌握度和技能运用能力。

整堂课下来,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轻松愉快地与学生交流,并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

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展示了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通过观摩这堂课,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2024年小学数学观摩心得格式版

2024年小学数学观摩心得格式版

2024年小学数学观摩心得格式版一、观摩概述在2024年参观了某市小学的数学课堂,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

观摩中,我深入了解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和新颖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观察和思考。

二、教学环境及班级情况参观的小学位于某市的城区,校园整洁干净,教学设施齐全。

教师和学生们态度认真,课堂气氛活跃。

在观摩时,我选择了一年级的数学课堂进行观察,该班有35名学生,其中男生17人,女生18人。

班级管理严格有序,学生之间关系融洽。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该堂课的教学内容是数的认识和数的比较。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数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课堂上,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资源,如小黑板、数轴、教具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

2.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出示了一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人数的多少,并帮助学生发现了其中的有序关系。

(2)合作学习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观摩中,我看到学生们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

(3)游戏教学法:教师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课堂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让学生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进行竞赛,并鼓励学生思考更高级的比较方法。

四、学生学习情况通过观摩,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数的认识和比较有了一定的掌握,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数的概念。

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合作学习,相互帮助,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然而,也有少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对数的认识和比较能力的困惑。

我观察到,一些学生对于大数和小数的概念仍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

[最新]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4篇范文

[最新]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4篇范文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4篇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课程改革在我区已经进行五年了, 有力地促进了我区课堂教学。

现将本学期调研我区小学数学学科新课程实施课堂教学情况中发现的优点与不足进行总结和提升, 通过总结与提升以期待着能够找到推动并促进我区小学数学学科进一步发展的策略与办法。

根据我校整体工作安排, 历经近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对全区十_大勇, 春明的孟春媛、高台子的汪洪丽等老师在为学生构建自主思考, 合作交流有效的数学活动做得比较好。

他们所展示的课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引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活动中做透数学这是难能可贵的。

老师们心中已然有了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观。

(3)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意适时、适当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感染。

时机找得准, 不进行刻意的与课堂教学豪无联系的或比较牵强的情感教育。

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学生能理解和接受。

方法方式得当。

今天的数学教学虽然有它的来自于笔纸考试评价的牵制, 多数老师们没有把教学目光过分放在数学知识与技能目标上, 教学上仍能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对学生终身受用并需要的重要目标。

老师们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素材中、为学生营造的学习氛围中及老师们对于学生的关切与赏识中让人感觉课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感染无处不在。

(二)教学过程体现完整性。

老师们采用新课程基本的普遍使用的创设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结构模式来组织教学, 教学环节清晰, 能注意各构成要素的和谐。

并强化学生课堂学习行为习惯。

1、注重生活情境创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大部分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有效新颖, 富有思考价值的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观摩心得格式范本

小学数学观摩心得格式范本

小学数学观摩心得格式范本观摩小学数学课程的心得学校:XXX小学参观日期:XXXX年XX月XX日观摩课程:小学数学课程观摩教师:XXX老师观摩课程主题:XXXX一、观摩课程的背景和目标在观摩小学数学课程之前,我先了解到了这堂课的背景和目标。

本节课主要是针对二年级学生,主题是“加法与减法”。

教师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观摩课程的教学过程1. 热身:在开始上课之前,老师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数学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回忆和巩固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

2. 导入:老师通过一张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加法与减法”。

她鼓励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体数量,并与之前学过的内容进行联系,引发学生们对加法和减法的思考。

3. 概念讲解:老师在活跃学生思维的基础上,简明扼要地讲解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她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本质,并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4. 计算练习:在确保学生理解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之后,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的计算练习。

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别提供了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时刻观察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5. 问题解决:在学生完成计算练习之后,老师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并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答案和思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6. 总结:在课程的最后,老师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了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和讨论了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

老师鼓励学生们不断练习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并向他们展示了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三、观摩课程的亮点1. 激发兴趣:在这节课里,老师通过热身活动和有趣的导入,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表现出了对数学的热情。

《分数:初步探讨》教学观察报告

《分数:初步探讨》教学观察报告

《分数:初步探讨》教学观察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分析和探讨《分数:初步探讨》这一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通过收集和整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学生进行访谈,我们对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教学方法与内容2.1 教学方法在《分数:初步探讨》这门课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互动式练习等。

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课程主要涵盖了分数的概念、运算规则、应用等方面。

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学生对分数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学习情况3.1 课堂参与度在观察期间,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特别是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合作精神,能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普遍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也较高。

从学生的作业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课程内容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3.3 学生反馈在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总体上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课程内容实用,教师讲解清晰,课堂氛围活跃。

但也有部分学生提出,希望教师能增加一些实践性的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知识。

4. 改进建议针对观察和访谈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1. 增加实践环节:根据学生的反馈,我们建议在课程中增加一些实践性的环节,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分数应用题,并尝试解决。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2. 鼓励学生提问: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解答他们的疑惑。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加强课堂互动: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更多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趣味性。

4. 注重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表内乘除法观课报告

表内乘除法观课报告

表内乘除法观课报告一、观课评价本次观课是一节小学数学课,内容为表内乘除法。

课堂上教师采用“学生思考-互动讨论-巩固练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自主探究,梳理知识点。

教师的教学方式独具匠心,尤其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方面表现突出。

同时,在引导学生思考、提供情境分析过程和总结归纳方面表现也较好。

教学方式活泼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表内乘除法的运用方法,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本质含义,并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对学生整体提高数学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总体上分为三个环节:引入、重点讲解和知识巩固。

1. 引入1.教师设计“乘法棋盘”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趣味化引入的学习环境。

2.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表内乘除法的小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重点讲解1.通过讲解“乘法是加法的简化形式”和“除法是减法的简化形式”,让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实现方法。

2.通过情境分析、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朴素地理解和运用乘法和除法。

3.举例演练,让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并培养其能够快速进行乘法和除法口算的能力。

3. 知识巩固1.教师设计了一些小组活动或游戏,让学生运用所学乘法和除法知识进行计算,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

2.最后一次练习是“口算时间比赛”,考察学生的口算速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堂教学模式生动有趣,充分利用情境分析和游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互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表内乘除法的运用方法。

同时,针对学生口算能力强弱不同的特点,进行了针对性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口算技能和学习积极性。

但是,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有些练习环节时间过短,部分学生可能没有完成练习。

同时,部分内容可能还需要更好地解释和设计,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本质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堂小学数学课的观察报告作者:张晓庆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3年第11期
高效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才是高效的数学课堂?通过对小学数学课的具体数据的分析,从提问技巧、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三个维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期进一步增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提问技巧是否在一堂课中师生问答的频率越高,效果就越好呢?怎样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呢?
对于我这样一个没有教学经历的学生来说,这是我亟待想得到答案的问题。

所以,带着这两个问题,我走进了南通市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小学,走进真正的课堂。

在这次观察记录中,我主要采用结构式观察的方法记录了:课堂提问技巧分析;教师问题在学生座位中的分布情况;以及教师对学生所答问题的回应。

本文就是在这三份报告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的。

一、提问技巧分析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也是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及时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那么,课堂提问有哪些技巧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为此,我们利用下面的“课堂提问技巧分析表”对这堂课的所有问题进行了逐条记录与分析:
统计下来,我们发现:教师的提问比较关注学生推理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养成,这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

学生的回答类型基本与教师的问题类型对应,学生的推理能力相对较高,说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但在创新能力方面相对缺乏,还不能灵活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做到活学活用,有部分同学仍然停留在机械记忆的阶段。

另外,我发现这一堂课教师总共提问了41次,其中重复之前提问的次数是24次,也就是说,教师提出的非重复性问题的次数是17次。

那么,教师重复之前提问的次数为何占如此大的比重呢?
经过与一些学生的交流,我主要总结出以下几点: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高度集中;教师要确认学生对教师刚才发出的信息是否已经理解;只有在学生理解、懂得的基础上,教师才会作深一步的教学,否则,教师会重新分析,直到学生都听懂了为止。

这说明教师可以很好地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二、座位表分析
通过座位表记录每位学生与教师的语言沟通,可以反映出一节课当中语言流动的分布情况和分布类型,从中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出互动的频率、教师的偏好、学生的参与程度等课堂状态,也是师生互动的有效途径之一。

下面就是我这次见习过程中的座位表记录:
注:A.男生,B.女生;阿拉伯数字表示回答问题的次数
从表中可以看出,全班总共有60位同学,并且男女生比例相等。

其中,教师对男生的提问次数是20次,对女生提问的次数是21次,对男女生提问的比例也是比较均衡的。

存在的问题是:教室相对拥挤,再加上听课的人多,教师的活动范围也就比较小,只能在前面几排走动,尤其是对最后一排和中间位置的学生关注得比较少。

这很容易会引起他们上课听讲时精力不集中,从而延误了接受新知识的时间。

但总体来讲,这堂课老师在座位的安排以及提问的分配上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在记录的同时,我还发现一个现象:当教师提问:比较圆规画的圆和硬币画的圆有什么区别?同学之间可以讨论时,学生们几乎一致选择的都是与同桌讨论,与前后的同学基本上没什么交流。

其中,有的组可以讨论激烈,很快举手回答。

但有的组之间的交流比较少,只是在听别的组怎么讲,然后附和他们的答案,而自己却并没有独立思考。

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并没有采取任何的措施使学生之间得到更好得交流。

这很可能使班级两级分化的现象更加得严重,不利于班级的整体发展。

三、教师对学生所答问题回应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不仅应着重考虑创设数学情境,提出问题,还应注意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的多样性,并灵活运用之,方可确保其教学改革实验的成功,因为它从另一方面解决了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确保学生至始至终参与课堂、参与思维。

注:V=口头回应(verbal response);NV=非口头回应(non- verbal response)
+=积极回应(indicated positive response)0=不作任何回应(indicated no response)
-=消极回应(indicated negative response)
根据表中的记录,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在这一堂数学课中基本上采用了口头回应和积极回应的方式,仅有个别同学错得太离谱,教师也用委婉的口吻告诉他们不足之处何在。

因为小学生心理还是较稚嫩、欠成熟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弱。

所以,教师针对他们这一心理结构特征,在作出总结评价的时候,若方法不当,评价过激,极可能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学生怕回答问题,怕讲错的心理特点,时间一长就会很少有人敢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沉闷,养成学生不爱思考问题的惰性。

所以,在总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要以激励为主,适当指出不足为辅,要经常用:“这位同学回答问题的思路还不错,这很好,但是某某地方还有一点小小的不足,总体还是不错的”这类话来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四、教学效果综合评价
上面,我们从提问、座位表和回应三个角度对这堂课进行了剖析,那么,这堂课的整体效果又如何呢?为此,我们利用下面的“教学效果综合评价参照表”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

从表中可以看到,这堂课的综合效果还是不错的。

如教师的讲授过程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积极引导,善于分析,循序渐进,及时反馈等。

存在的问题是:难度偏易,学生主动探究不够等。

五、结束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互动是课堂教学中的最基本的形式,课堂教学的各项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完成的。

经过以上的记录我们可以发现,该教师在一堂课上总共提问41次,平均一分钟一次提问,节奏适中,且师生互动的频率密度也适中,能让大多数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叫教学活动中来,因此教学也收到了比较良好的结果。

可见,教师
在课堂上若只是一味地提问,学生被动地回答只能是一种形式上的交互,有时尽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频繁发生,但由于缺乏对问题方式、节奏良好的设计,这样就会大大降低提问的有效性,反而造成了低效率。

因此,教师提问的频率不宜过密,对于需要重复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问,这样可以不断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教师提出的有效问题,可以使学生回答问题时所使用的语言更加复杂,回答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有很大提高,回答也会更有创意。

因此,教师在课前设计问题时要考虑通过提问让学生得到什么,思考和认识什么,形成何种能力或品质。

好的问题必须与教学目的相适应,必须明确、规范、具体。

学生接到信息后才能积极投入到捕捉正确答案的思维活动中去,最终作出正确的答案。

同时,教师还要把握问题类型的比例。

如果着重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提一些事实性的问题,如果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运用能力,那么提一些综合性的抽象问题就更合适。

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真实问题,减少呈现性问题,把学习活动置于一个模拟或真实情境中,使学生自主地从情境中和互动中形成知识,运用知识。

以上是笔者对一堂小学数学课的观察报告,虽然我最终没有给出文章开头的两个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但至少我明白了,教师要上好一堂课需要考虑的因素真的非常多,对任何一方面的忽视,都有可能造成教学的失误。

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多的是对学生的一种责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David Hopkins.教师课堂研究指南(第三版)[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范铭.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新探———《课堂观察记录表》的设计与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2,(04).
[4]田甜.基于课堂观察审视“互动”的有效性[J].语数外学习,2012,(03).
[5]吴伟华.简约的技术,有效的提升———利用课堂观察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谈[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5).
[6]邓亚东,丁邦平.概念卡通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外国教育研究,2008,(08).
[7]吴肖,王笑君.概念卡通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教育探讨,2006,(10).
[8]钱虹.从教师提问技巧看小学英语师生课堂互动实效[N].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