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4.0战略对我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合集下载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德国是世界制造业强国,为了提高其工业竞争力,提出了“工业4.0”战略,这被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革命。

目前,我国制造业存在着总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缺少高新技术制造支撑,能耗高,制造业总体低水平徘徊等问题。

因此,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提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

标签:德国“工业4.0”战略;中国制造;发展启示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8.005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制造业的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的基本思路和实施机制,借助于正在迅速发展的新产业革命的技术成果,有利于加快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1 德国“工业4.0”战略的内涵德国“工业4.0(Industry4.0)”战略是德国政府确定的面向2020年的国家战略,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是人、机器和数据相互连接而构成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是一种生产要素互联环境下的智能生产。

其以“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为重点,基础是分布式、自发式的生产流程与大规模、单件生产趋势的日益融合,不断进行工业技术领域新一代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提速或效率的提升,也体现在从设计研发、生产到运输配送、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取最高的生产效率,以及供应链高效对接、消费者积极参与等。

2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困境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是极为严峻的挑战。

首先,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去工业化与产业空心化的危害后,重新提出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归本土,并与数字化、智能化紧密相连,我国制造业水平与其有不小的差距。

比如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英国提出“英国工业2050战略”,欧盟提出“欧盟2020战略”。

其次,在低端制造业领域,东盟国家、越南、印度及拉美国家试图超过中国的阻碍,他们以更低的成本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我国人力资本丧失了优势。

【图解】德国工业4.0战略对我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图解】德国工业4.0战略对我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图解】德国工业4.0战略对我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启示『导读:德国工业4.0战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全新的工业蓝图,深入分析其愿景与要点,可以洞察德国提出工业4.0的目的与战略意图。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将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与我国工业化历史进程紧密结合起来,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主线,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从而在向工业化迈进的过程中占得先机,这是4.0战略对我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启示。

』“工业4.0”的概念源于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其初衷是通过应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提高德国制造业水平。

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大力推动下,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于2013年将“工业4.0”项目纳入了《高技术战略2020》的十大未来项目中,计划投入2亿欧元资金,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随后,德国机械及制造商协会(VDMA)等设立了“工业4.0平台”,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发表了德国首个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

德国政府认为,尽管德国拥有强大的机械和装备制造业,但中国对德国工业构成了竞争威胁,美国也在通过各种计划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因此,制定“工业4.0”战略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德国制造的未来”。

当前,正值我国大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德国推行“工业4.0”战略的理念、内容和做法等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认真关注、学习并给出积极回应。

“工业4.0”战略愿景与要点与美国流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说法不同,德国将制造业领域技术的渐进性进步描述为工业革命的四个阶段,即工业4.0的进化历程(图1)。

工业1.0。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的工厂机械化可称为工业1.0。

这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了以工业以及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

工业2.0。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采用电力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可称为工业2.0。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2025》的启示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2025》的启示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2025》的启示21世纪经济报道王尔德北京报道 2014-07-04 00:56:33 评论(0)条移动客户端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规划产业革命核心提示:张其仔认为,所谓工业4.0即,以全方位的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代表的新工业革命,这也是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第四次工业革命。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和国资委正在联合编制《中国制造2025》规划,该规划将为把我国打造成现代化的工业强国描绘出清晰的路线图。

今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德国时在《法兰克福汇报》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呼之欲出,世界各国争相调整、适应,抓紧实施必要改革。

其中,重点提到德国“工业4.0”战略。

“对同为制造大国的中国而言,德国的工业4.0战略值得高度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其仔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2010年德国联邦政府制定的《高技术战略2020》,提出工业4.0战略,2013年6月举行德国汉诺威国际工业博览会的主题是整合型工业,展出了工业4.0的样板。

2014年工业4.0再次成为德国汉诺威国际工业博览会的中心话题。

张其仔认为,所谓工业4.0即,以全方位的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代表的新工业革命,这也是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德国的工业4.0相关措施值得中国充分借鉴。

德国工业4.0战略由来《21世纪》:德国为什么要提出工业4.0战略?张其仔:德国工业4.0战略是在《德国高技术战略》与《德国高技术创新战略2020》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

2006年德国发布了《德国高技术战略》,这是德国在国家层面发布的创新战略。

这项战略出台的背景是,德国虽然是全球重要的出口国,但在成本上缺乏竞争力,很多企业将总部或制造基地从德国转移到了其他国家。

《德国高技术战略》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创新,克服其成本劣势,使德国保持全球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_德国“工业4.0”的战略意义与主要启示

_德国“工业4.0”的战略意义与主要启示

一、什么是德国“工业4.0”德国“工业4.0”的概念最早提出于2011年。

此后,由德国相关行业协会牵头,来自行业协会、企业、政府和研究机构等产官学专家组成“工业4.0”工作组,进一步开展了对“工业4.0”的研究。

2013年4月,该工作组向德国联邦政府提交了最终报告《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得到联邦政府的高度认可。

在德国联邦政府推出的《高技术战略2020》中,“工业4.0”被列为十大未来项目之一,表明“工业4.0”已经成为德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概括地说,“工业4.0”是基于对整个工业发展过程重新划分而提出的一个新颖概念。

提出这个概念的德国产业界和学术界人士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迄今工业发展已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三个阶段,可以将其分别对应于“工业1.0”“工业2.0”和“工业3.0”时代,而未来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必然推动工业发展进入智能化阶段,亦即“工业4.0”时代。

智能化阶段的核心技术特征是“虚拟—实体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或称为信息—物理系统)。

“虚拟—实体系统”是指,在传统的互联网、信息系统基础上,加入物联网、服务网,使现实世界与信息网络紧密衔接、融为一体。

在工业领域,“虚拟—实体系统”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智能工厂”,主要包括智能机器、数据存储系统,以及能够实时传输信息、进行交互控制的生产设施。

“智能工厂”的控制系统连接了原料、制造、物流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可以收集各环节传来的信息,以人工智能加以分析判断,决定具体的生产方案,并自动完成加工制造。

这样,就形成了精准按需生产、高度个性化制造的模式,达到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的目的。

着眼于推动“工业4.0”战略的有效实施,上述报告提出了八个领域的重点任务。

建立标准化的技术体系。

在同一价值链(价值网)的不同企业,应当加强合作,制定一套公开的技术标准,而后进行智能化软硬件的建设。

德国Industrie4_0的启示

德国Industrie4_0的启示
启示2: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互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andServices
德国人将为工业服务的互联网称为: theInternetofThingsandServices(而目前的互联网称为: InternetofPeople),它们包容了与工业相关的智能电网、智能产 品、智能(生产)建筑、智能调配和智能物流集成在一起;它们 将智能工厂的所有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集成在一起建 立CPS。CPS可将所有相关的物理设备(在世界范围内)连接到 互联网上,使得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 和自治等功能。可使智能工厂的产品“knowthedetailsofhowtheywe remanufacturedandhowtheyareintendedtobeused.”由于CPS有互联网 支持,它创造出智能产品、智能生产程序与过程,构建起新的智 能工厂。
启示3: 德国Industrie4.0的双重战略意欲如何?
德国人直言不讳地称通过双重战略实现Industrie4.0的目标即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变为最强者。他的双重战略是:一方面要主 导供应;另一方面要主导市场。双重战略主要是“Germany’sma nufacturingequipmentindustryshouldseektomaintainitsglobalmarketlea dershipbyconsistentlyintegrating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 logyintoitstraditionalhigh-techstrategiessothatitcanbecometheleadings upplierofsmartmanufacturingtechnologies.Atthesametime,itwillbenece ssarytocreateandservenewleadingmarketsforCPStechnologiesandprodu

德国“工业4.0”对“中国制造2025”的启示

德国“工业4.0”对“中国制造2025”的启示

德国“工业4.0”对“中国制造2025”的启示作者:鲁纯来源:《速读·中旬》2017年第08期摘要:2013年4月,在汉诺威召开的全球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德国“工业4.0”公布了研究成果,其目的是掀起新一轮制造技术的革命性创新与突破。

2015年5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主要目的是通过特殊政策和制度优势,使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借鉴德国“工业4.0”,中国应积极迎接挑战、加强国际交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中国制造2025”实施细则和配套计划制定、强化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智能;互联网+;制造强国2013年4月,全球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德国的汉诺威召开,会上,德国发布“工业4.0”,以提高德国工业竞争力为主要目的。

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突出创新驱动,打造中国品牌,形成中国创造,推出中国质量。

有人称这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是中国建设世界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

一、德国“工业4.0”“工业4.0”由德国率先提出,是德国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工业4.0”是指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将形成一种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新生产模式。

其主要内容概括为“一个核心”、“两重战略”、“三大集成”、“四大主题”和“八项举措”。

“智能+网络化”是德国“工业4.0”的核心,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智能制造”包含生产、产品、装备、服务和管理智能化五个方面。

基于虚拟-实体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工业4.0”通过采用双重战略来增强德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即“领先的供应商战略”和“领先的市场战略”。

起支撑作用的三大集成分别是:①关注产品的生产过程,在智能工厂内建成生产的纵向集成;②信息共享以实现工程数字化集成;③关注全社会价值网络的实现,达成德国制造业的横向集成。

德国工业4.0及高科技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工业4.0及高科技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工业4.0及高科技战略对我国的启示德国工业4.0为我们展现了全新的工业蓝图,鉴于工业4.0是德国“高新技术战略2020”的一部分,且德国政府出台新的高科技战略,研究德国工业4.0尤其是高科技战略对我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具有一定启示。

一、工业4.0为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的一部分2006年起,德国开始实施高科技战略。

高科技战略的具体范围为环境与能源、健康与营养、通讯、移动性和安全性五大需求领域,目前,政府和经济界在研发方面已经投入大量资金。

(一)2020高科技战略――五大领域与十大未来项目2010年7月,德国联邦内阁通过教研部主持制订更新版的“德国高科技战略2020”,提出战略重点领域将瞄准全球范围面临的重大挑战,即气候/能源、健康/营养、移动工具、安全、通信五大需求领域;这五大需求领域和交叉领域的十四项“关键技术”包括生物技术、电动技术、电子技术、能源研究、信息通讯技术、航空技术、航天技术、航海技术、交通技术、医疗技术、微系统技术、纳米技术、光学技术、产品技术和材料创新、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主要包含欧立信研究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年报,国家相关统计部门以及第三方研究机构等。

在每一领域,“高科技战略”确定具体“未来项目”,目前五大领域共有十大未来项目,包括:碳中性高能效环保城市;智能能源转换;可再生资源作为石油替代品;个性化药物治疗;优化营养提升健康;老年独立生活;工业4.0;互联网服务经济;安全识别;可持续移动工具。

高科技战略的资金来自各领域的预算,每一需求领域,政府整合科技、产业、教育界力量,形成具体“创新战略”和“行动规划”。

2006~2009年,高科技战略总投资146亿欧元,其中120亿欧元用于17个技术领域的研究和新技术开发,其余27亿欧元用于技术交叉领域。

2010~2013年,德国联邦政府为五大需求领域和所有需求领域关键技术投资270亿欧元,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主要包含欧立信研究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二)工业4.0战略工业4.0的目标是解决“综合工业”中的尖端技术研发问题。

借鉴德国工业4.0 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借鉴德国工业4.0 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借鉴德国工业4.0 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旭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文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寻求构筑未来中长期增长的支点。

美国提出制造业复兴计划,法国、英国、日本等也都各自提出了振兴制造业的战略或计划。

即便是一直被认为是制造业强国的德国也推出了工业4.0战略。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进入增速换档、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阶段,中国也宣布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

可以看出,各主要经济体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制造业上。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占GDP比重接近35%,但一个清楚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总体上大而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弱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改观。

新的形势下,能否尽快提升中国制造业部门的核心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直接决定中国经济转型的成败和大国崛起目标的顺利实现。

鉴于德国制造业部门在全球经济中的引领地位和本国经济中的特殊重要性,如何从理念到体系借鉴德国工业4.0,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融合、创新和应用,从而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就显得很有意义。

什么是工业4.0?本报告所阐述的工业4.0,是以工业、制造业部门为对象,以德国工业4.0为核心的一个概念体系,工业4.0是一个内涵丰富、动态演进的概念。

“工业4.0”由德国率先提出,其核心理念是:深度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实体物理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的融合,在制造领域形成资源、信息、物品和人相互关联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CPS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工业4.0相伴的是传统工业创新与转型,其实施过程是传统工业创新发展的过程,涉及制造技术、产品、模式、业态、组织等方面的创新以及从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从生产型制造转型成服务型制造,从初级要素投入转向知识性要素投入等。

工业4.0提出了参考框架模型(RAMI4.0),RAMI4.0从产品生命周期/价值链、层级和架构等级三个维度,分别对工业4.0进行多角度描述,它代表了德国对工业4.0所进行的全局式思考。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路径 。
关键词 : 德 国“ . . v - : l k 4 . O ” 战略 ; 中 国制 造 ; 发展 启 示 中图分类号 : F 2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1 9 3 1 1 / j . c n k i . 1 6 7 2 — 3 1 9 8 . 2 0 1 7 . 0 8 . 0 0 5
近年来 , 我 国积极 推进 制造 业 的工业 化与信 息 化 契 机 。 3 . 1 基本 方 向 : 智能 化 与数 字 化 制 造 的深度融合 , 借鉴德国“ 工业 4 . O ” 战略的基本 思路 和实 施机制 , 借助于正在 迅速 发展 的新 产业革 命 的技术 成 作为世界上最 大 的工 厂 , 中国制 造业 正处 于转 型 果, 有利于加快我国制造业 的转 型升级 。 升级的关键 时刻 , 正从“ 中国制 造” 向“ 中国智造 ” 发展 。 制造智 能化 、 数 字化 是新一 轮技 术革 命 的大趋 势 , “ 工 l 德 国“ 工业 4 . 0 ” 战 略 的 内涵 业 4 . O ” 强调 各生 产 系统 中所 有成 分通 过 网络 实现 互 德 国“ 工业 4 . 0 ( I n d u s t r y 4 . 0 ) ” 战 略是德 国政府 确 联 , 将物联 网与服务 网应用于制 造业 生产 的全过程 , 形 定的面 向 2 0 2 0 年 的国家战略 , 代表 着一种 新 的生产 技 加强 制造 业与 服务业 的有 术与生产方式 , 是人 、 机器和数据 相互连接 而构成 的信 成更智能 的数字 生产 网络 , 效融合 , 从而实现制造业 的高端化 发展 , 并积极 探索创 息物理融合系统 ( C y b e r -P h y s i c a l S y s t e m) , 是 一种 生 新 驱动 、 质 量效益 高 、 绿 色制造 、 服务 型制造 的新型工 产要素互 联 环境 下 的智 能生 产 。其 以“ 智 能 工厂 ” 和 通过基 于互 联 网 “ 智能生产” 为重点 , 基础是分 布式 、 自发式 的生产流 程 业化道路 。这些 互联 互通 的智 能体 , 的技术进行通信 , 可 自行决定可行 的最佳生产 路径 , 真 与大规模 、 单 件生产趋势 的 日益 融合 , 不断进 行工业技 实制造与数字化 虚拟 制造 的融合 , 将使 工业 生 产效率 术领域新一代 关键 技术 的研发 和创 新 , 这 种变革 不 仅 大 大提高 。 体现在生产工艺 的 自动 化提速 或效 率 的提升 , 也 体 现 3 . 2 生产方式 : 大 规 模 与 定 制 化 制 造 在从设 计研发 、 生产 到运输 配送 、 售 后服务等 产品全生 德 国“ 工业 4 . 0 ” 发展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 其 理念本 命周期 的智 能化 , 以最 小 的资源 消耗 获取最 高 的生产 质上是提高传统工业的生产效率 , 减 少能耗 , 以解决顾 效率 , 以及供应链 高效对接 、 消费者积极参与等 。 客 问题为 主 , 满足个 性化 的生 产需求 。在各 生产 要素 2 我 国制造业发展的困境 作为资源更灵活 的配 置条件 下 , 大 规模 生产 高度 定制 新一轮 的工 业革 命对 于 中国制造 业来 说 , 是 极为 化产品 , 改善产品质量 , 获取更 多 的附加价值 。顾 客可 严峻的挑 战。首 先 , 西 方发 达 国家经历 了去 工业 化与 以参与其 中, 生产的 目的最终是为顾 客创造价 值 的, 而 产业空 心化 的危 害后 , 重新提 出再 工业化 , 制造 业 回归 不是为 了智能化 而智 能化 , 也 不是 为 了数字 化而 数字 本土, 并 与数 字化 、 智 能化 紧密 相连 , 我 国制 造业 水平 化 。中国制造业 要实现 优化 和升 级 , 必 须重 点发展 大 与其有不小 的差距 。比如美 国提 出“ 工 业互 联 网” , 英 规模 、 个性化 、 定 制化 生产 方式 。同时 , 还要 加 强研 发 国提出“ 英 国工业 2 0 5 0战略” , 欧盟 提 出“ 欧盟 2 0 2 0战 能力 的建设 , 提 高产 品质量 的管 控水 平 , 还 要 拓展 更 略” 。其次 , 在低 端制 造业领 域 , 东盟 国家 、 越南、 印度 多 、 更丰富的服务 , 提出更好 、 更完善 的解决方 案 , 满足 及拉美 国家试 图超过 中 国的阻 碍 , 他们 以更 低 的成本 消费者的个性化 需求 , 走个性化定制道路 。 向劳动密 集 型产 业转 移 , 我 国人 力 资本 丧 失 了优 势 。 3 . 3 关键 结点 : 搭 建技 术创 新平 台 。 促 进标 准化 的 完善 最后 , 中国制造业走 了一条粗放经 营的路线 , 中国制造 我 国制造 业 的发 展 , 可借 鉴 德 国建 立 起 个 人 、 政 业还处 于工业 2 . 0向 3 . 0过 渡 , 甚 至还没 有彻底 完成 府、 企业 “ 三位一体 ” 的合作 型研发体系 , 政府 与企业 共 工业 3 . 0要求 的信 息 化改造 ; 自主创新 与技术 培训 升 同 出资 , 个 人提供 知识 与劳 动 , 相互 协调共 同研发 , 搭 级能力薄弱 , 从 而 出现 总产 能过 剩 , 产 品附加 值低 , 缺 建好产学研协 同创新 的技术平 台 。标 准化对 制造业 的 少细致 的标准 化流程 , 利润 微薄 的不利 局 面 ; 另外 , 投 影响非 常关键 , 如果缺 失 了技 术标准 , 在数字 化 、 信 息 入产 出矛盾 比较突出 , 能源消耗居高不 下 , 产业结 构调 化智能制造生产 中就无法用 同一种语言进行 沟通与交 整缓慢 , 主要集 中于劳 动密集 型产业 与 资源密 集 型产 流 , 系统也 将无法 识别 , 工 业制造 业在跨 系统 、 跨平 台 业, 价值创造能力不 强 。 生产时就 出现 了不兼 容 的问题 。因此 , 要 建立 统一 的

德国工业4.0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工业4.0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同 台竞技 。
三 、正确认识制 造业向中高端 “ 爬坡 ”的复
都说 明 领 先企 业 已经 将 重点 逐 步转 向商 业化应
用和推 广 。 此 外 , 自2 O 1 6 年 年 初 以 来 ,通 过 工 业 4 . 0 平台 与工 业互联 网联盟 ( I n d u s t i ’ j a l l n t e r n e t
有 着 重 要 的 借 鉴 意 义 通 过 在 国 内 及 德 国 与 各 个 方 面 的 广 泛 调 研 座 谈 , 我 们 对 全 球 制 造 业 发 展 格 局 的 变 化 以
能 化 发 展 的 重 要 路 径 ;政 策 环 境
是 制 造 业 发 展 国 际 竞 争 的 重 要 维 度 ,需 要 在 政 策 协 调 性 、精 准 度
发 展 环 境 、创 新 组 织 方 式 等 多 个 维 度 ,我 国 与 领 先 国 家 还 存 在 较 大 差 距 , 而 且 有 相 当 一 部
的 重 要 维 度 ,需 要 在 政 策 协 调 性 、精 准 度 以 及
细 节 上 多做 文 章 。
分 差 距 在 中 短 期 内 可 能 都 难 以缩 小 。 2 O 1 6 年 汉 诺 威 工 业 博 览 会 情 况 就 是 一 个 很
自 发 展 中 国 家 , 受 关 注 度 总 体 较 低 ; 少 数 企
业 开 始 进 军 工 业 自 动 化 、工 业 机 器 人 等 领 域 、 但 目前 来 看 还 相 对 比 较 初 级 ;仅 有 华 为 等 个 别 企 业 能 够 开 始 在 一 些 重 点 展 厅 与 全 球 领 先 企 业
杂性和难 度 ,应 脚踏实地 、久久为功 。
产 业 发 展 实 践 已 反 复 证 明 , 行 百 里 者 半 九 十 ,制造 业越 往 高 端 发展 遇到 的 难 度越 大 。 先进 制 造 、 基 本 都 是 人 才 、技 术 、知 识 、资 金

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带来新启示

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带来新启示
其 实 ,在 制 造 工 程 领 域 .全 球 竞 争 愈 演 愈 烈 德 国 不 是 唯 一 已 经 认 识 到 要 在 制 造 行 业 引
入物联 网g u l l 务 的国家。再者 ,不仅仅亚 洲对德 国工业 构成 竞争威胁 ,美国也 正在 采取 措施 ,
通 过 各 种 计 划来 应 对 去 工 业 化 ,促 进 先 进 制 造 业 ” 。
中国是制造大 国 ,也是 纺织大 国 ,在走 向纺织强 国的路上 .应 该高度 关注 、借鉴 以德 国
“ 工业4 . 0 ”项 目计 划为代表 的先进理念 与做法 ,未雨绸缪 ,及早 制定战略 .采取行动 .以确
立后发优势 。
本刊执行主编
董奎勇
k y do n g @t e x l e a d e r . c o m. c n
和 经 历 两次 世 界 大 战 之 后 还 能 重 新 崛 起 ,靠 的 是 发 展 经 济 和 强 化 国 力 ,而 发 展 支 柱 产 业 是 其 立
国之本 .强国之道。其实 ,德 国的支柱产 业就 是制造业 ,包括汽车和汽车配件工业 、电子电气 工业 、机械 设备制造工业 、化学工业等产 业。 为了在新一 轮工业革 命 中占领 先机 .在德 国工 程院 、弗 劳恩霍夫协会 、西 门子公 司等德 国学术界和产业界 的建议和推 动下 .德 国政府在2 0 1 3 年4 , 9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 式推出 了 ” 工业4 . 0 ”项 目。该项 目是德 国政府2 0 1 0 年7 月 高技 术战略2 0 2 0  ̄ 确定 的十 大未来项 目之
社评 I E d i t o r i a l
德国 “ 工业4 . 0 ’ ’ 战略计划带来新启示
德 国是全球 制造业 中最具竞 争力 的国家之一 ,其装备制 造行业全球领 先 。多年来 .在纺 织业 内人士眼中 .德国纺织机械 以其 质量 、性能与创新赢得 了良好的 1 3碑 。有关资料显示 ,德 国纺织机械 在全球 同类产 品贸易量 中达3 0 %以上 .居世界 首位 。 德 国地不 大物不博 .能源 和 自然资 源较为贫 乏 ,然而却 是当今欧盟 最大 、世界 第 四大经 济体 。与英法等国家相 比,德 国进行 工业革命和实现现代化相对滞后 ,而且在半个世纪 内发动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纷纷寻求在新的工业革命浪潮中寻找自身的发展机遇。

德国提出的“工业0”战略,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代表,不仅为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提供了转型升级的重要借鉴。

本文旨在探讨德国工业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意义,通过对德国工业0战略的分析,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策略。

本文将简要介绍德国工业0战略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点,包括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关键要素。

分析中国制造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

在此基础上,探讨德国工业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启示,包括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

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转型升级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德国工业4.0战略概述德国工业0战略,又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德国政府于2011年提出的一项国家级战略计划,旨在通过深度融合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 CPS)和互联网,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度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该战略强调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数字化和网络化,从而提升制造业的灵活性、效率和创新能力。

德国工业0战略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高度互联、信息透明的智能生产环境,其中智能机器和设备能够自动进行信息交换和协同作业,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同时,该战略也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为实现这一目标,德国工业0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行动计划,包括推动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建立统一的工业数据平台、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

工业4.0对中国的启示

工业4.0对中国的启示

对中国的启示“工业4.0”是当前遍及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浪潮的一部分,这将对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正如2012年卫维克·维德瓦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的文章《为什么说现在轮到中国担心制造业了?》所言:三项技术进步———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技术,正在改变制造业的版图,而三者互相融合则将引发制造业的又一场革命,发达国家将籍此重新夺回制造业的优势。

面对挑战,我国又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要正视挑战,认识到发达国家可以充分运用先进制造设备和先进制造技术来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

这种变化将减少简单劳动的数量,增加对劳动者知识和技能以及高端服务业的需求,从而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模式形成冲击。

工业机器人的迅速普及就是一个鲜明的实例。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201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量增速为2%,而2014-2016年间的年均增长率预计将达到6%。

2011年,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表示,未来3年内将新增100万台机器人取代人工劳动力。

由于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的主导企业集中在欧美国家,如德国的库卡公司,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可以想见,欧美机器人制造企业将成为产业升级的最大赢家,成千上万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工人将会丢失饭碗。

其次,要勇于迎接挑战。

德国曾经比我国更早经历产业升级的阶段。

当时,德国勇于直面技术进步的挑战,通过积极努力顺利完成转型。

当前,德国在初步克服了欧债危机的困境后,面对新兴经济体的挑战,毅然提出“工业4.0”战略。

这种直面困境的态度尤其值得我们借鉴。

在具体方法上,我国可以采取以下立场与措施:第一,化挑战为机遇。

德国的“工业4.0”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机遇。

正如习近平主席今年3月访德期间在《法兰克福汇报》上发表的文章所言:“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呼之欲出,世界各国争相调整、适应,抓紧实施必要改革。

中国决心顺应时代潮流,全面深化改革,抓住实现国家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机遇。

德国工业4.0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工业4.0对我国的启示

如何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如何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成为中国 政府和企业的一大任务。
二、德国工业4.0对我国的启示
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
国际金融危机,凸显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以重振制
人口成本 上升
从事制造业意愿 降低
造业为核心、以信息网络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应
中国创造 中国质量
制造强国、绿色制造
智能制造
中国品牌
二、德国工业4.0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工业4.0 VS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
相同点:
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
不同点:
德国:直接实施工业4.0 仅与《中国制造2025》中的智能制 造规划、两化融合规划相当 是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订的措施 具有强大的技术基础,产业技术比较 好。在两化融合,在信息化推动“互 联网+”各方面具有优势。 中国:工业2.0、3.0和4.0同时推动。 更加复杂、更加艰巨 既要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还要实现高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始终贯穿应对新科技革命、推动两化 融合的思想理念和措施。需要顾及规 模庞大的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整个 产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德国工业4.0
•德国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实施工业4.0
二、德国工业4.0对我国的启示
大国战略
当“工业4.0”上升为德国的民族战略、由默克尔总理亲自代言, 并把这一概念迅速风靡全球时,中国工信部正在狠狠推动“中国制造
2025”,李克强总理也担任了“中国制造2025”的超级推销员,五次出
访累计带回了近1400亿美元的大单。
一、德国工业4.0
工业发展历程

工业4.0对工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工业4.0对工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工业4.0对工业转型升级的启示标准化工厂“标准化”作为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工作方法已经被各行各业所熟知和应用。

工厂管理同样也不能例外,于是标准化工厂的概念应运而生。

它既是工厂管理的目标,也是工厂管理的方法。

不管企业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处于怎样的管理水平,建设标准化工厂都将作为工厂运作的长期目标。

一、标准化工厂概念简言之,就是秉承标准化的理念,遵循标准化的流程,运用标准化的方法,达成标准化的目标。

首先,标准化是一种理念。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任何事件,任何活动,任何人员都要以标准化作为统一的思维方式。

其次,标准化是一种方法。

用标准化的方法将“正常”的固化,将“异常”处理的过程和措施固化,减少变差,避免反复。

再次,标准化是一个过程。

它既是终点更是起点,它是一个标准化——持续改进——再标准化——再持续改进,循环往复的过程。

标准化不等于千篇一律,标准化不等于一成不变,要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持续改进、做出特色、做大做强。

标准化工厂的核心是“人”,标准化工厂的基础是“体系”,标准化工厂的手段是“现地现物”,标准化工厂的目标是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

二、标准化工厂包含的主要内容1.工厂文化理念:员工统一的愿景,统一的思维方式,统一的核心价值观,统一的行为规范。

2.指标系统:统一的标准化工厂指标和指标计算方法,明确哪些指标必须得到监控和跟踪。

3.制造工艺技术:标准的作业方法和工艺技术积累,使制造工艺技术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可以实现实时复制。

4.制造管理技术:工作和任务的流程和职责分工,用结构化的方法和标准化的工具使工厂运作实现流程化管理。

建设标准化工厂的两大支柱是标准化和持续改进。

没有标准化,也就谈不上持续改进;没有持续改进后的标准化,也就谈不上能力的提高。

只有不断的去标准化、持续改进、再标准化、再持续改进,才能实现能力的提高和高水平的复制。

三、标准化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质。

深刻剖析德国工业4.0战略

深刻剖析德国工业4.0战略

深刻剖析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电商和劳动密集制造业的双重瓦解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得益于劳动力红利,在制造业发展上畅通无阻。

在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经济的一个特殊现象是电商的异军突起。

而德国提出工业4.0的原本战略意图正是对抗以美国为首的互联网经济,防守中国劳动密集制造业。

当中国人疯狂迷恋于金融、电商,天天喊着要颠覆这个颠覆那个的时候,德国已经进入了制造4.0时代,并作为它的国家战略被鲜明的提出,在整个德国企业界得到广泛应用。

所谓制造工业4.0的概念,是以智能制造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把德国的传统制造技术与现代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技术相融合,产生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制造,将再次在全球范围内提升德国的全球竞争力。

一、德国工业4.0的本质与目标是什么?工业4.0在德国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德国政府2011年11月公布的《高技术战略2020》中的一项战略,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保持德国的国际竞争力。

2013年4月,德国机械及制造商协会、德国信息技术、通讯与新媒体协会、德国电子电气制造商协会合作设立了“工业4.0平台”,并向德国政府提交了平台工作组的最终报告——《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

报告提出,德国向工业4.0转变需要采取双重策略,即德国要成为智能制造技术的主要供应商和CPS(信息物理系统)技术及产品的领先市场。

报告还展望了德国工业4.0战略的发展前景。

1、本质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实现“智能工厂”工业4.0,其实就是实现“智能工厂”。

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后半期由蒸汽机实现工厂的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后半期用电力来实现大规模化批量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后半期通过电气和信息技术实现制造业的自动化。

工业 4.0将在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进一步进化,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实现新的制造方式。

信息物理系统是指通过传感网紧密连接现实世界,将网络空间的高级计算能力有效运用于现实世界中,从而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与设计、开发、生产有关的所有数据将通过传感器采集并进行分析,形成可自律操作的智能生产系统。

实施工业4.0对于德国经济的意义及其对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启示

实施工业4.0对于德国经济的意义及其对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启示

2015年是中德“创新合作年”,10月29—30日德国联邦总理默克尔第八次访华,“创新”成为重要的议题。

在默克尔访华前夕,中国国家工信部与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就中国与德国在“工业4.0”领域的相关合作达成协议。

这表明德中两国将在高科技领域开展更多的合作,把中国的工业和制造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013年4月8日,德国政府委托的经济与科学创新联盟联合德国三大工业协会[1]共同推出了《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4.0计划的实施建议》,标志着德国开始正式启动工业4.0计划。

在其中,德国科学界和相关经济领袖将实现工业4.0看作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由此将创造出许多新的市场和就业机会。

德国提出工业4.0的目的在于在战略上为德国经济的未来指出方向,如果德国能够顺利实施工业4.0,不仅能够继续保持其在装备制造业的世界领先地位,并且将在制造业的未来发展上引领世界。

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不景气,亟需新的增长动力的形势下,德国的这一举措立刻引起了世界各国和各界的高度实施工业4.0对于德国经济的意义及其对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启示互联网的发展使工业与信息产业不断深度融合,德国敏锐地率先提出工业4.0计划,拉开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幕,推动了制造业的世界竞争。

谁能率先实现,谁将引领世界!■ 史世伟/文重视。

作为回应,世界另外两个制造业大国美国与中国都推出了自己的制造业创新发展与升级计划,一场围绕着制造业发展的世界竞争的序幕由此打开。

什么是工业4.0?我们知道,从人类走进工业化社会以来,制造业经历了三次革命,它们分别是18世纪末以引入蒸汽机动力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使用电能动力、实现大批量生产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使用电子和信息技术,使工业生产进一步自动化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影响持续至今。

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并使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

如今工业生产面临又一次变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工业与信息产业将进一步深度融合,生产将全面实现数据化和智能化。

德国工业4_0战略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启示_王德显

德国工业4_0战略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启示_王德显

2016年第1期税务与经济No.1,2016(总第204期)Taxation and Economy (Serial No.204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殝殝殝殝)经济纵横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启示王德显(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摘要]在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和各界普遍对经济预期悲观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国民就业,以培育本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为出发点,纷纷出台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发展战略。

德国以其强大的制造业抵抗着经济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双重压力,并迅速出台了工业4.0战略,重新勾勒德国企业未来持续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德国工业4.0战略引起了中国政府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其与中国正在进行的“两化融合”战略不谋而合。

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资源和要素成本的上升及外资的转移等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迫切要求。

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精华,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需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道路。

[关键词]德国;工业4.0战略;智能化;两化融合;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339(2016)01-0009-07德国强大的制造业竞争力使其在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双重压力下稳步前行。

除2009年外,德国经济自2007 2014年均为正增长,增长率分别为:2.78%、1.25%、-4.9%、4.01%、3.33%、0.69%、0.43%、1.5%。

中国目前为德国第四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德贸易在2000 2014的15年间,中国有十一年处于贸易逆差,且2013年的贸易逆差额高达268.13亿美元。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14年中德贸易总额为1802.7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德国出口总额为806.7亿美元,中国从德国进口总额为996.0亿美元,贸易增幅同比实现8.8%、5.5%、11.7%的增长。

初探德国工业4.0的涵义及其对我国工业化的启发

初探德国工业4.0的涵义及其对我国工业化的启发

工业4.0的涵义及对我国工业化的启发祝鹏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摘要:由德国人首次提出的工业4.0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先进生产系统,是目前工业化的高级形式。

其本体构成要素是机器、计算机、互联网,其产业技术基础就是生产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而保证其实现的技术基础就是大数据。

这对如何加快我国产业升级和未来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业4.0;大数据;物联网;工业化1.问题的提出2013年,中国制造业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1/3,稳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

中国钢材产能达到9.51亿吨,水泥产量21.8亿吨,汽车产量1927.18万辆,煤炭产量36.6亿吨,手机产量11.8亿部,计算机产量3.5亿台,发电量49774亿千瓦时,彩电、洗衣机、空调、各类纺织品以及日用轻工业品等总产量在世界位居全球第一。

这些数据似乎彰显着一个事实,中国的确是“世界工厂”。

然而,虽然中国电脑产量世界第一,但2012年进口芯片约1650亿美元,超过了进口石油的1200亿美元。

中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达到世界第一,但竞争力远未达到世界水准。

虽然有些高技术产品也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但我们所做的仅仅是完成生产和包装这一最后环节,赚取的是微薄的利润,而真正的核心技术我们很少掌握。

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研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距离欧美发达国家都有相当大的差距,现在的中国绝大多数的出口企业没有核心技术,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工业化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当今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应该如何准确把握正在工业化的中国向何处去?深入认识这些问题都离不开我们对当今世界工业化发展的理解和把握。

2011年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行政总裁沃尔夫冈·瓦尔斯特尔教授开幕式提出,通过物联网等媒介来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提高制造业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工业4.0战略对我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启示【发布时间:2014年07月30日】 【来源:】 【字体:大中小】作者: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罗文导读:德国工业4.0战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全新的工业蓝图,深入分析其愿景与要点,可以洞察德国提出工业4.0的目的与战略意图。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将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与我国工业化历史进程紧密结合起来,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主线,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从而在向工业化迈进的过程中占得先机,这是4.0战略对我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启示。

“工业4.0”的概念源于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其初衷是通过应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提高德国制造业水平。

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大力推动下,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于2013年将“工业4.0”项目纳入了《高技术战略2020》的十大未来项目中,计划投入2亿欧元资金,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随后,德国机械及制造商协会(VDMA)等设立了“工业4.0平台”,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发表了德国首个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

德国政府认为,尽管德国拥有强大的机械和装备制造业,但中国对德国工业构成了竞争威胁,美国也在通过各种计划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因此,制定“工业4.0”战略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德国制造的未来”。

当前,正值我国大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德国推行“工业4.0”战略的理念、内容和做法等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认真关注、学习并给出积极回应。

“工业4.0”战略愿景与要点与美国流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说法不同,德国将制造业领域技术的渐进性进步描述为工业革命的四个阶段,即工业4.0的进化历程(图1)。

工业1.0。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的工厂机械化可称为工业1.0。

这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了以工业以及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

工业2.0。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采用电力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可称为工业2.0。

这次工业革命,通过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的成功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

工业3.0。

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制造过程不断实现自动化,可称为工业3.0。

自此,机器能够逐步替代人类作业,不仅接管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还接管了一些“脑力劳动”。

工业4.0。

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未来10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的智能化,将使人类步入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工业4.0”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全新的工业蓝图:在一个“智能、网络化的世界”里,物联网和务联网(服务互联网技术)将渗透到所有的关键领域,创造新价值的过程逐步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重组,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

首先,工业4.0将使得工业生产过程更加灵活、坚强。

这将使得动态的、适时优化的和自我组织的价值链成为现实,并带来诸如成本、可利用性和资源消耗等不同标准的最优化选择。

包括在制造领域的所有因素和资源间形成全新的循环网络、智能产品独特的可识别性、个性化产品定制以及高度灵活的工作环境等。

其次,工业4.0将发展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合作模式。

这些模式将力争确保潜在的商业利润在整个价值链所有利益相关人之间公平地共享,包括那些新进入的利益相关人。

同时,工业4.0“网络化制造”、“自我组织适应性强的物流”和“集成客户的制造工程”等特征,也使得它追求新的商业模式以率先满足动态的商业网络而非单个公司,这将引发一系列诸如融资、发展、可靠性、风险、责任和知识产权以及技术安全等问题。

再次,工业4.0将带来工作方式和环境的全新变化。

全新的协作工作方式使得工作可以脱离工厂,通过虚拟的、移动的方式开展。

员工将拥有高度的管理自主权,可以更加积极地投入和调节自己的工作。

同时,随着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的巨大改变,可以大幅度提升老年人和妇女的就业比例,确保人口结构的变化不会影响当前的生活水平。

最后,工业4.0将促进形成全新的信息物理系统平台。

全新的信息物理系统平台能够联系到所有参与的人员、物体和系统,将提供全面、快捷、安全可靠的服务和应用业务流程,支持移动终端设备和业务网络中的协同制造、服务、分析和预测流程等,如图2所示。

德国“工业4.0”战略的要点可以概括为:建设一个网络、研究两大主题、实现三项集成、实施八项计划。

建设一个网络:信息物理系统网络。

信息物理系统就是将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让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治等五大功能,从而实现虚拟网络世界与现实物理世界的融合。

CPS可以将资源、信息、物体以及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物联网及相关服务,并将生产工厂转变为一个智能环境。

这是实现工业4.0的基础。

研究两大主题: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

“智能工厂”是未来智能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生产设施的实现。

“智能生产”的侧重点在于将人机互动、智能物流管理、3D打印等先进技术应用于整个工业生产过程,从而形成高度灵活、个性化、网络化的产业链。

生产流程智能化是实现工业4.0的关键。

实现三项集成: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对端的集成。

“工业4.0”将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嵌入式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通过CPS形成一个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能够互联,从而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对端的高度集成。

“横向集成”是企业之间通过价值链以及信息网络所实现的一种资源整合,是为了实现各企业间的无缝合作,提供实时产品与服务;“纵向集成”是基于未来智能工厂中网络化的制造体系,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替代传统的固定式生产流程(如生产流水线);“端对端集成”是指贯穿整个价值链的工程化数字集成,是在所有终端数字化的前提下实现的基于价值链与不同公司之间的一种整合,这将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化定制。

实施八项计划:“工业4.0”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

一是标准化和参考架构。

需要开发出一套单一的共同标准,不同公司间的网络连接和集成才会成为可能。

二是管理复杂系统。

适当的计划和解释性模型可以为管理日趋复杂的产品和制造系统提供基础。

三是一套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

可靠、全面、高品质的通信网络是“工业4.0”的一个关键要求。

四是安全和保障。

在确保生产设施和产品本身不能对人和环境构成威胁的同时,要防止生产设施和产品滥用及未经授权的获取。

五是工作的组织和设计。

随着工作内容、流程和环境的变化,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六是培训和持续的职业发展。

有必要通过建立终身学习和持续职业发展计划,帮助工人应对来自工作和技能的新要求。

七是监管框架。

创新带来的诸如企业数据、责任、个人数据以及贸易限制等新问题,需要包括准则、示范合同、协议、审计等适当手段加以监管。

八是资源利用效率。

需要考虑和权衡在原材料和能源上的大量消耗给环境和安全供应带来的诸多风险。

总的来看,“工业4.0”战略的核心就是通过CPS网络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连通、相互识别和有效交流,从而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生产由集中向分散转变,规模效应不再是工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产品由趋同向个性的转变,未来产品都将完全按照个人意愿进行生产,极端情况下将成为自动化、个性化的单件制造;用户由部分参与向全程参与转变,用户不仅出现在生产流程的两端,而且广泛、实时参与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全过程。

“工业4.0”战略目的与意图积极应对新科技产业革命,争夺国际产业竞争话语权的重要举措。

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把重振制造业作为近年来最优先的战略议程。

当前,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领域的多点突破,正孕育和催生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

为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2009年初美国开始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同年12月公布《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2011年6月和2012年2月相继启动《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并通过积极的工业政策,鼓励制造企业重返美国。

从实际效果看,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12%回升至2013年的15%。

此外,日本、韩国等也特别重视对以信息技术、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扶持。

例如,2009年3月,日本出台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促进IT技术在医疗、行政等领域的应用;同年4月推出新增长策略,支持环保型汽车、电力汽车、太阳能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韩国制定《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等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

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制造业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迅速提升。

1990-2011年间,传统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长了17%,而以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国家则增长了179%。

在新兴经济体中,中国制造业产出约占全球的20%,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同时,中国政府制定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积极推动制造业的转型提升。

2011年,印度通讯和信息技术部正式启动“信息物理系统创新中心”,开展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多个领域的研究。

根据Zebra Tech公司的最新调查,即便目前,印度企业使用物联网技术的水平也位于世界前列。

德国亟须通过战略调整指引企业积极争夺国际制造业竞争制高点。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工业可编程控制器等的创新和应用,推动了制造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

在这一过程中,尽管德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机器设备和装备制造业,尤其在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工程领域更是处于领军地位,但德国工业面临的挑战及其相对弱项也十分明显。

一方面,机械设备领域的全球竞争正日趋激烈,不仅美国积极重振制造业,亚洲的机械设备制造商也正奋起直追,威胁德国制造商的地位。

另一方面,软件与互联网技术是德国工业的相对弱项。

为了保持作为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供应商以及在嵌入式系统领域的优势,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挑战,德国提出自己的“工业4.0”战略,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德国的传统优势,大力推动物联网和服务互联网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在向工业化第四阶段迈进的过程中先发制人,与美日等国争夺新科技产业革命的话语权。

顺应全球制造业发展新趋势,推进智能制造新模式的客观要求。

信息技术在装备、管理、交易等环节的应用不断深化,推动柔性生产、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