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8.2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答案:洋务运动过程中的两个主要成就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和兴办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电报局等)。
3. 请概述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答案: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起步(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和发展(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两个阶段。其特点是主要以轻工业为主,分布不均,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在我国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学生能够运用史料实证来理解历史事实,认识我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同时,通过解读历史资料,学生能够运用历史解释来分析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形成对历史现象的深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的时间和空间背景,培养时空观念。此外,通过探讨民族工业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工业在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能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展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小组在展示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结果时,都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让我感到很高兴。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六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5.1.1 明清帝国的兴替1. 明朝(1368-1644)2. 清朝(1616-1636-1912):5.1.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 明清典型民族政策:明:防御政策(增修长城);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册封达赖、班禅等); 2. 明至清前期,中央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措施:②意义:维护国家统一,奠定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5.1.3 农耕文明的繁盛明至清前期,我国农耕文明达到鼎盛农业 ①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技术的进步,如“多熟制”种植制度,农业 的形成,大量新品种的培育等②引进、推广大量新品种(如甘薯、玉米);手工业 ①工具、技术、产品质量、行业种类、规模、产量超过前代,棉纺织业(松江)、制瓷业(景德镇)特别发达;(了解即可)②民间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③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商业 ①工商业市镇兴起;②商帮形成(徽商、晋商)③海外贸易活跃(表现:商品大量出口;白银大量流入)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设置台湾府(意义: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联系 (女真) 17世纪初163616445.2.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5.2.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注: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水浒传》,元末明初,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明朝中期,一部长篇神话小说;《红楼梦》,清朝,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5.2.2 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1. 晚明科技发展的原因: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科技的发展;3. 科技特点: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4. 整体表现:与西方相比,已远为逊色,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5.3.1 皇权膨胀明清时期,皇权高度膨胀,帝王与大臣之间完全是主奴、主仆关系: 1.2. 清朝:设立军机处讨论决定):3、皇权高度膨胀带来的消极后果:①造成皇帝决策独断性、随意性。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一.知识要点1.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的曙光首先出现在西欧2.打响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的地点是来克星顿3.北美独立战争的性质是即是民族独立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4.最早的手工工场出现在14世纪的欧洲意大利5.15世纪前后英国手工作坊的特点:家庭式,规模小6.手工工场的特点:规模大、雇佣工人、分工合作、生产效率高7.手工工场出现的意义:提高了生产效率。
改善了生活。
促进了贸易8.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16世纪即是生产组织者,又是商品销售人9.西欧各国君主推行重商政策:取消关卡、吸纳人才、中用商人参政10.航程最长的船队是麦哲伦船队11.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根本目的是;掠夺财富1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攻占巴士底狱13.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4.17、18世纪西欧先进思想家著书立说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的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15.手工工场主最初主要有哪些人转变而来:作坊主、富商16.中国明清时期也出现了手工工场17.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开始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大大深化了对自然的认识18.标志着近代科学诞生的是日心说提出19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相同:资产阶级在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都经历了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0. 由农耕时代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新出现工人、工厂主(很多人些商人)21启蒙运动实质上反映了发展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要求.22. 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核心是:追求政治民主23.新航路开辟原因和条件(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航海技术提高24. 新航路开辟正面影响:促进世界贸易、文化、物种发展交流负面影响:欧洲殖民者带来的深重灾难2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查理一世专制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矛盾激化开始:1640年新议会召开结果:1689《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26.美国独立战争背景:北美资产主义经济发展,但英国仍对殖民地盘剥导火线:1773年波斯顿倾茶事件开始:1775莱克星顿枪声共和政体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战争性质:既是民族独立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为殖民地民族解放树立范例,为美国资产主义发展开辟了宽广道路27.法国大革命背景:法国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历史意义: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二、问题研究1.手工工场与手工作坊最根本的差异是什么?答:最大不同是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手工作坊学徒帮工和师傅,作坊主是人身依附关系,手工工场主与工人是雇佣关系。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1. 1368年( )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朱元璋就是( )。
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到北京。
1627年,高迎祥、张献忠、( )等人先后起义,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2.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3. 从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 )”。
▲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克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南至南海诸岛;▲清朝前期的疆域图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4. 明朝的统治:明前期;①政治上,废除( )、创设内阁、设( )机构和迁都北京;②经济上,奖励农耕,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③外交上,明成祖派( )下西洋;④影响:强化皇权;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开辟了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
明中后期;改革赋税制度;影响: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 )经济的高度繁荣。
5. 明清时期的不同名族政策明朝:主要以防为主,采取比较被动的( )政策;清朝:比较积极主动,采取( )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朝:▲16世纪中期,( )、俞大猷抗击倭寇;▲1662年( )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清朝:▲17世纪中期(康熙年间)抗击沙俄侵略,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天山以北的( )叛乱;▲乾隆年间清朝平定天山以南的( )叛乱,后来,清政府设置( ),管理整个新疆地区的事物。
▲册封( )、( )(金瓶掣签制度),设置( );▲明清时期,( )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名族地区的联系。
年级历史与社会统编版八年级下册(2024)2024新版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取得巨大成就。《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红楼梦》等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同时,京剧等戏曲艺术也在 这个时期形成并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军阀割据与混战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在长期的军阀混战中,曹操、孙权、 刘备逐渐崛起,分别建立了魏、吴、 蜀三个政权,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
各地军阀乘势而起,形成割据局面, 相互间进行长期的混战,使社会生产 遭到严重破坏。
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现象
北方民族的南迁
01
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科 技等方面的发展及影响,如铁器 牛耕的推广、百家争鸣的出现等
03
秦汉大一统国家建立与巩固
秦朝政治制度及建设成就
政治制度
秦朝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下设三公九卿分管国家各项事务。同时推行郡县制,加强中 央对地方的控制。
建设成就
秦朝在统一六国后,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建设,如修建长 城、灵渠、都江堰等伟大工程,加强了国家的防御能力和水 利建设。同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促进了社会经济的 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科技著作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涉及数学、天文历法、 地理、物理、化学等领域;元朝郭守敬主持编定 《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书画艺术
宋元时期书画艺术成就斐然,如北宋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 元朝赵孟頫的书法被誉为“赵体”,成为后世楷 模。
07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 发展
经济繁荣
唐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 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 展;同时,手工业和商业 也十分繁荣。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第三框《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第三框《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本节课的内容与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第三框相对应。
课程内容包括:1.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原因、过程和结果;2.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情况;3.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开始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加深对列强侵略中国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通过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学生能够:1.时空观念:理解甲午战争发生的背景和过程,认识到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2.史料实证:学会分析历史资料,了解甲午战争和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3.历史解释:探讨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认识列强侵略中国的严重后果;4.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历史责任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中国近代史,提高历史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1)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原因、过程和结果:学生需要掌握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战争过程的重要事件以及战争结果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学生需要了解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进行的侵略和瓜分情况,包括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划分。
(3)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学生需要理解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包括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教学难点:(1)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原因:学生需要深入理解甲午战争爆发的复杂原因,包括国内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国际形势等因素。
(2)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学生需要掌握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和瓜分的情况,理解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划分背后的利益冲突和争夺。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人教部编版8.1.4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口 号 扶清灭洋
评价 灭洋 进步性:鲜 的明斗地争表意达志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
局限性: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 统统排 斥,又具有盲目 排外的落后性。
扶清 扶清 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
有幻想。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春,义和团发展到京津地区, 列强利益受到威胁,决定联合镇压,于 是组成了2000多人的联军,从天津出发, 但被义和团成功击退。清政府也对八国 联军宣战。
归纳总结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
中国_开__始___沦__为_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天津条约》《北京
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 。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 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义
神拳助 义和团 只因鬼子闹中反原帝 和
团
天无雨迷地焦信旱 全是教堂止住天 揭
帖
兵法易 都学全 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路 拔线杆 盲紧急目毁排坏火外轮船
大法国 心胆寒 英美德俄尽消然
发展 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 以招抚代替剿灭。
变化原因 利用义和团(抵抗洋人)。
义和团运动初期, 山东冠县义和拳、平原 县义和拳和清朝官兵都 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冲突 和战斗。清朝统治者为 维护其统治秩序,因此 对义和团采取剿杀的政 策。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辛丑条约》
中国_完___全__沦___为_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想一想,义和团、清政府和列 强三方的“变”与“不变”
爱国 腐朽 侵略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一、第一章:鸦片战争的烽烟1. 教学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重大意义。
2. 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起因与过程2) 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鸦片战争后的社会变革3. 教学设计:1) 引入新课:展示林则徐禁烟令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鸦片战争的经过及影响,结合历史地图、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二、第二章:太平军的烽火1. 教学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
2. 教学内容:1)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与过程2)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太平天国运动后的社会变革3. 教学设计: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鸦片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及影响,结合历史地图、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三、第三章:甲午中日战争1. 教学目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重大意义。
2. 教学内容:1) 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与过程2)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社会变革3. 教学设计: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及影响,结合历史地图、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四、第四章:辛亥革命1. 教学目标: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重大意义。
2. 教学内容:1) 辛亥革命的起因与过程2)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变革3. 教学设计: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辛亥革命的爆发。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
代前夜的危机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 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3页 0078页 0124页 0174页 0269页 0342页 0411页 0465页 0467页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 第二课 明清文化的发展 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第一课 走出中世纪的蒙昧 第三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二课 工人运动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四课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第一课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第三课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一、知识点概述本册教材涵盖了关于古代、近代和现代历史的重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重点知识点1、古代历史部分:(1)中国古代朝代的演变:了解夏、商、周、秦、汉等朝代的历史演变,掌握各个朝代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成就。
(2)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理解农耕文明对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古代农业技术、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趋势。
(3)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了解汉、唐、宋、明、清等朝代对外交往的历史背景和主要途径,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2、近代历史部分:(1)西方列强的侵略:了解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近代历史上的重要战争,分析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掌握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理解近代化进程的推动因素。
(3)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理解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中的抗争与探索精神。
3、现代历史部分:(1)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了解新中国的成立背景和过程,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曲折。
(2)改革开放:理解改革开放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掌握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成就。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和文化自信。
三、知识点的联系与运用本册教材的知识点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与社会知识体系。
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性的认知结构。
例如,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与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密不可分,这些经济领域的进步对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样,近代中国的抗争与探索精神也在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为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和教训。
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背景,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教案章节:一、人类的形成与社会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2. 掌握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3. 认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学重点】1.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2. 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
3. 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学难点】1. 人类的进化过程。
2. 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好奇心。
2. 讲解:讲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包括猿人的出现、智人的发展等。
3. 分析: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并阐述每个阶段的特点。
4. 探讨: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案章节:二、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文明的出现和国家形成的背景。
2. 掌握古代文明和国家形成的过程及其特点。
3. 认识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 古代文明的出现和国家形成的背景。
2. 古代文明和国家形成的过程及其特点。
3. 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古代文明和国家形成的过程及其特点。
2. 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文明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文明和国家形成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古代文明的出现和国家形成的背景,包括地理环境、生产力发展等。
3. 分析:分析古代文明和国家形成的过程及其特点,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
4. 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之间的关系,如文明对国家形成的影响、国家对文明的发展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案章节:三、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1. 了解封建社会的形成背景和过程。
2. 掌握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八年级历史下历史与社会知识点详解人教版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1、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手工工场的特点规模较大,雇用了很多工人,工人之间实行分工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2、西欧早期的手工工场集中在纺织、采矿、冶金、造船等行业中。
3、16世纪以后,西欧各国为了富国强兵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手工工场出现后发生变化的阶层是商人阶层,新的阶层资产阶级。
4、中国手工工场出现的时间明清时期,地点景德镇。
5、被称做“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是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是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
6、被称为“教皇的奶牛”是德国人,宗教改革家是路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是培根,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牛顿的突出成就是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提倡天赋人权的思想家是伏尔泰,被称为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出人民主权思想的是法国的思想家卢梭。
7、首先发现新大陆的是航海家哥伦布,美洲原有的居民是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首先发现西欧通往印度的航线是达•伽马,首先完成环球航行是麦哲伦。
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是荷兰人。
8、新航路开辟的原因:①15世纪末,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和交换的不断扩大,使黄金成为商品贸易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东方各国的黄金成了西欧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②但这时奥斯曼帝国控制着东西方贸易要道,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那些炽烈追求东方财富(黄金、珠宝、香料、丝绸等)的西欧各国贵族和新兴商人,急切需要探求一条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路。
③地处欧洲西南部濒临大西洋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因较早开始了海外冒险和殖民活动,掌握了较先进的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拥有了一定的财力,成为开辟新航路的起航地。
总的来说,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追求财富获得利益;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产生的影响:①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经济生活发生变化,从此使欧洲市场扩大,发展到世界范围,流通商品种类增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入世界
学了这一课,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了,我想我 应该…..
我作为一个老师,我觉得处于一个整体的世界,我应该具 有全局意识和与世界竞争的意识,为了我们更美好的明天, 为了教育事业,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的国家,我应该 加倍努力工作。
我作为一个学生,……,我应该……,我将……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乐清市天成中学 方圣晓
出谋划策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一位手工工场主,由于其家族以前在 新航路开辟后参与了海外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所以 开办了一个大型的手工工场,在蒸汽机发明并应用于生产以后, 他开始投资建设新型的工厂,用蒸汽机代替了手工劳动,加强 了工厂的管理。 随之而来,工厂规模越来越大,而产品也越来越多,慢慢的 在国内市场已经开始出现供过于求,国内的市场已经满足不了 他的产品。 那假设你是他工厂里的秘书,你会怎么做,会建议老板怎 么去做呢?(注意:你要是想不出办法,就会被炒鱿鱼的哦)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乐清市天成中学 方圣晓
合作学习
整体世界是怎么样的?表现为哪些方面呢? 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小组,阅读书本58—60页内容,共 同设计一个表格,把整体世界的表现用表格的形式表现出 来,并在完成后展示给大家看。 领域 表现 举例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乐清市天成中学 方圣晓
合作学习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乐清市天成中学 方圣晓
出谋划策
老板听取了秘书的建议,于是开始寻找海外市场,寻找更多 的殖民地。但是老板有个梦想,就是在全球都设立贸易点,并 且设计了路线,并希望各个贸易点跟总部要时刻保持联系。 老板的梦在当时会实现吗?
老 板 的 梦 想 设 计 图
大 西 洋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乐清市天成中学 方圣晓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乐清市天成中学 方圣晓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奥运会
乐清市天成中学 方圣晓
归纳小结
整体世界不仅是一个经济的整体,也是文化、体育、 人口、交通的一个整体。
小尝试:试着用简单的话来概括整体世界形成的表现。
整体世界形成的时间: 1900年前后,新的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也就是20世纪 初,世界最终形成为一个整体。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乐Leabharlann 市天成中学 方圣晓出谋划策
交通工具: 美国的蒸汽火轮船
交通路线: 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的启用 通讯工具:贝尔发明的电话、马克尼发明的电报 通信媒介:大西洋电缆、电报信号加强 在工业革命的带动下,由于对市场的迫切需求,在科 学技术的支持下,交通和通讯技术完备后,整体世界最终 形成了。 整体世界形成: 工业革命是根本动力,也是根本原因 科学技术的支持,通讯和交通发展是条 件
整体世界的表现
领域 经济 表现 举例 世界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各国商品在 英国 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流动。 铁轨在世界各地延伸,一批港口城市在各 伦敦码头、 交通 国发展起来。 上海外滩
人口 人口流动加速,出现了海外移民的热潮。 欧洲到美国 流动
交流更加广泛,工业文明的先进思想,科 文化 学技术和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传播。 西方译著 体育 出现了一些世界性的活动。
乐清市天成中学 方圣晓
请您欣赏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乐清市天成中学 方圣晓
拓展延伸
整体世界的形成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呢?
材料: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2004 年短短三年时间,中国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呢?
镜头一:周末,刚刚参加工作两年的白领王小姐揣着6万元 钱进了车市。三四年前,王小姐这点钱只够买“小面的” 加牌照。今天,备选的车可多了,赛欧、夏利、奇瑞QQ、 吉利、奥拓…………两厢的,三厢的随便挑。 镜头二:北京地铁五号线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活跃着几个 黄头发、蓝眼睛的“老外”,凯尼就是其中一个。两年前, 德国某公司和北京建工集团联手中标北京地铁五号线,凯 尼就是那时起从德国来到北京。两年的时间里,他已经熟 悉了北京的工作和生活。和凯尼一起来到北京的还有六位 德国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