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诗押韵方法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简介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简介一、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背景概述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戏剧作家之一,他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多样的作品而闻名于世。
莎士比亚的作品跨越了戏剧、诗歌和散文,而他的十四行诗则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颗璀璨之星。
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特点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以英语诗歌中最常见的格式之一——抒情诗(Sonnet)的形式创作而成。
一首完整的十四行诗由14个诗行组成,按一定的韵律和押韵规则编排。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韵律和押韵规则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按照特定的韵律和押韵规则编写的。
每个诗行包含10个音节,通常被称为“五音步(pentameter)”。
而整首诗的押韵规则则是“ABABCDCDEFEFGG”。
这种规则的押韵方式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使诗歌更加优美动人。
2. 内容和主题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内容多样,主题涵盖了爱情、时间、死亡、自然等多个方面。
他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表现了人类的喜怒哀乐,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常。
他的十四行诗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世俗现实的讽刺和嘲笑。
3. 诗歌结构和语言运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通常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八行,称为“抒情部分(the octave)”,主要表达诗人的疑问、思索或者赞美;第二部分是后六行,称为“总结部分(the sestet)”,用来回答前八行所提出的问题或做出总结性的陈述。
此外,莎士比亚的诗歌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诗歌显得生动有趣,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代表作品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有几首作品被认为是他最杰出的代表作。
以下是其中几首代表作的简要介绍:1. 《两个城堡之战》这首诗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十四行诗之一,描述了两个城堡之间的战斗。
诗中抒发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2. 《时间的折磨》这首诗通过描绘时间对人的摧残和无情,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焦虑和无奈。
诗歌的韵律及押韵格式
诗歌的韵律及押韵格式第一节头韵头韵是指一行(节)诗中几个词开头的辅音相同,形成押韵。
如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歌》前两诗节:When I am dead, my dearest,Sing no sad songs for me;Plant thou no rose at my head,Nor shady cypress tree:Be the green grass above meWith showers and dewdrops wet;And if thou wilt, remember,And if thou wilt, forget.(Christina Rossetti: Song)第一行的dead / dearest,第二行的sing / sad / songs,第五行的green / grass,第六行的with / wet押头韵。
又如柯尔律治的《古舟子咏》第103~第106行:The fair breeze blew, the white foam flew,The furrow followed free,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Into that silent sea.(Samuel Taylor Coleridge: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前三行里,头韵[f]重复七次。
这个摩擦送气的清辅音模仿柔风轻涛的声音,创造出一种宁静的意境。
第四行里的两个[s]音宛如和风吹过沉寂海面而发出的咝咝声。
头韵在这里的使用,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另外,中间韵blew / flew,first / burst,furrow / followed,尾韵free / sea形成悦耳动听的韵味和节奏感。
再如莎士比亚编号为71的十四行诗前八行:No longer mourn for me when I am deadThan you shall hear the surly sullen bellGive warning to the world that I am fledFrom this vile world with vilest worms to dwell.Nay, if you read this line, remember notThe hand that writ it; for I love you soThat I in your sweet thoughts would be forgotIf thinking on me would make you woe.每行都有不同的头韵。
十四行诗押韵方法
Sonnet 116
• Love's not Time's fool, though rosy lips and cheeks • Within his bending sickle's compass come; • Love alters not with his brief hours and weeks, • But bears it out even to the edge of doom. • If this be error and upon me proved, • I never writ, nor no man ever loved.
• • • • • • •
4)Eye rhyme (visual rhyme)目韵 We go, but ere we go from home, As down the garden-walks I move, Two spirit of a diverse love Contend for loving masterdom. 5) Rich Rhyme (富韵) Night-knight foul—fowl stare--stair
• • • • • • • • • •
All things counter, original, spare, strange; Whatever is fickle, freckled (who knows how?) With swift, slow; sweet,sour; adazzle, dim; He fathers-forth whose beauty is past change: Praise him. 2) Assonance元韵 She sees the falling leaves, the dying leaves That cling there still; above Through the brown horror of the boughs she sees The empty, arching skull.
英国十四行诗与中国古诗韵律比较-2019年文档
英国十四行诗与中国古诗韵律比较-2019年文档英国十四行诗与中国古诗韵律比较诗作为模仿的艺术,亚里士多德指出,“诗的特征便是在于用节奏、语言、音调来模仿”“也是出于我们的天性”。
他也谈到诗的起源,认为这是“出于模仿的本能,”同时,亚里士多德是用“音调感”“节奏感”来概述诗在表现上的特征。
诗歌的音调感,节奏感,主要是通过韵律表现。
英国十四行诗形式要求韵律节拍,严格押韵合辙,原本是由行吟诗人创造,以琵琶伴奏演唱.从意大利传入英国,在这块土地上茁壮成长,清芬竞吐,成为文坛的一颗奇葩。
体裁样式多种多样。
最为著名的是莎士比亚式以及斯宾塞体。
莎士比亚式: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韵:a b a b c d c d e f e f g g共有七个韵脚。
最后两句对仗。
如:Sonnet 18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ei/)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t/)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ei/) And summer's lease hath too short a date,(/t/)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ai:ns/)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md/)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ai:n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untrimm'd(/md/)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eid/)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ou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rest in hisshade,(/eid/)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ou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ei/)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ei/) 格律严谨,与欧洲鸣奏曲相似,短短的十四行诗中,完成对于时间,变化,美与永恒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过程。
十四行诗 介绍
十四行诗介绍十四行诗(Sonnet)是一种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体形式,成为了英语诗歌中最为广泛使用的诗体形式之一。
它由14行组成,每行10-11个音节,通常分为四个四行联和一个两行联(即最后的跋联),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八行联合称为“八行联”(octave)和六行联合称为“六行联”(sestet)。
十四行诗通常采用押韵的方式,在一个篇章中呈现一个情感故事或一种思想反思,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十四行诗最早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精准的结构形式深受各国文艺界的推崇和借鉴。
著名的英国诗人莎士比亚、谢利、米尔顿、卡蒙和济慈等都曾经创作过十四行诗作品,其中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最为著名,他的十四行诗被称为“莎士比亚诗情”。
在形式上,十四行诗通常采用押韵的方式,最常见的押韵方式为ABAB CDCD EFEF GG,也有部分作品采用ABCDEDE,ABBAABBACDCDCD等多种不同的韵脚结构。
每行的韵尾在末尾维持一致,其所带来的美感与和谐感常常成为读者们喜爱的重要因素。
在内容上,十四行诗通常要表达出一个清晰的情感中心,如爱情、自然美、宗教信仰、哲学思考等。
同时,作者会通过对抗、对比、婉转、深刻的语言表述和理性思考来深挖出主题的内核,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例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十四行诗33》表达出的是作者对美丽女性的赞美和追求,并通过对死亡威胁的提醒,给情感带来一种切实而深沉的不确定感。
总的来说,十四行诗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强大的感情抒发能力,成为了诗歌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十四行诗的诗人毕生追求和创造,为人类的文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让读者能够理解和分享这些文学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
普希金十四行诗的韵律分析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韵律分析一、俄语诗歌的韵律(ритм и рифмоввание)。
节律(ритм)来源于希腊语reo ,意即течь,литься,是指现象有规律的“流动”。
它是语音修辞的终端集成层次。
A. 俄语中,词重音和重读音节,根据不同的位置,构成不同的诗歌格律。
常用的有五种:(1)扬抑格(хорей):重轻交替,符号为―∪/―∪,如: Бу́ря мгло́ю не́бо кро́ет Вихри снежные крутя; То, как зверь, она завоет, То заплачет, как дитя...——Пушкин, «Зимний вечер» (четырёхстопный)(2)抑扬格(ямб):轻重交替,符号为∪―/∪―,如:Мой дя́дя са́мых че́стных пра́вил…我的最讲究规矩的伯父——Пушкин (3)抑抑扬格(анапест):是一种音步类型,抑抑扬格含三个音节,即轻轻重交替,符号为∪∪―/∪∪―,如:До рассве/та подня/вшись, коня/оседал当黎明来临前,马沉没了О, весна́/ без конца́/ и без кра́/ю —哦,无边无际的春天 Без конца́/ и без кра́/ю мечта́! 自由自在的幻想Узнаю/ тебя, жизнь!/ Принима/ю! 生命,我了解!我接受! И приветст/вую зво/ном щита! 门铃欢迎你! ——布洛克专门术语是:Anapaest,anapaestic例词:cavalier, intercede, disbelieve, reappear,disapprove, indistinct, on the hill.例句:拜伦的以下四行诗是抑抑扬格——The Assyr│ian came down │like the wolf │on the fold,And his coh│orts were glea│ming in pur│ple and gold;And the sheen│ of their spears │was like stars │on the sea, When the blue │waves rolls night│ly on deep │Galilee.——Destruction of Sennacherib 这是拜伦写的描述古代亚述人围攻耶路撒冷,被瘟疫所袭的诗的一节。
十四行诗——精选推荐
⼗四⾏诗 ⼗四⾏诗,⼜译“商籁体”,为意⼤利⽂sonetto,英⽂Sonnet、法⽂sonnet的⾳译。
欧洲⼀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
最初流⾏于意⼤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
由两节四⾏诗和两节三⾏诗组成,每⾏11个⾳节,韵式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
另⼀种类型称为“莎⼠⽐亚体”(Shakespearean)或“伊丽莎⽩体”,由三节四⾏诗和两⾏对句组成,每⾏10个⾳节,韵式为ABAB,CDCD,EFEF,GG。
[编辑本段]⼗四⾏诗的历史 ⾃欧洲进⼊⽂艺复兴时代之后,这种诗体获得⼴泛的运⽤。
意⼤利的诗⼈彼得拉克成了运⽤⼗四⾏诗体最主要的代表。
他⼀⽣写了三百七⼗五⾸⼗四⾏诗,汇集成《抒情诗集》,献给他的情⼈劳拉。
在他笔下的⼗四⾏诗,每⾸分成两部分:前⼀部分由两段四⾏诗组成,后⼀部分由两段三⾏诗组成,即按四、四、三、三编排。
其押韵格式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
每⾏诗句⼗⼀个章节,通常⽤抑扬格。
彼得拉克的⼗四⾏诗形式整齐,⾳韵优美,以歌颂爱情,表现⼈⽂主⼈思想为主要内容。
他的诗作在内容和形式⽅⾯,都为欧洲资产阶级抒情诗的发展开拓了新路。
同时代的意⼤利诗⼈和后来其他国家的⼀些诗⼈,都曾把彼得拉克的诗作,视为⼗四⾏诗的典范,竞相仿效。
因此,⼈们⼜称它为彼得拉克诗体。
⼗六世纪初,⼗四⾏诗体传到英国,风⾏⼀时,到⼗六世纪末,⼗四⾏诗已成了英国最流⾏的诗歌体裁。
产⽣了锡德尼、斯宾塞等著名的⼗四⾏诗⼈。
莎⼠⽐亚进⼀步发展并丰富了这⼀诗体,⼀⽣写下⼀百五⼗四⾸⼗四⾏诗。
莎⼠⽐亚的诗作,改变了彼得拉克的格式,由三段四⾏和⼀副对句组成,即按四、四、四、⼆编排,其押韵格式为ABAB,CDCD,EFEF,GG。
每⾏诗句有⼗个抑扬格⾳节。
莎⼠⽐亚的⼗四⾏诗,⽐彼得拉克更向前迈进⼀步,主题更为鲜明丰富,思路曲折多变,起承转合运⽤⾃如,常常在最后⼀副对句中点明题意。
浅析唐诗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韵律规则
唐诗《听筝/鸣筝》译文及鉴赏《听筝/ 鸣筝》是由李端所创作的,诗的前两句写女子正在弹筝,按此写法,接下去似乎应该描写女了的弹奏技艺,或者表现秦筝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形象。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听筝/ 鸣筝》的赏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听筝 / 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听筝 / 鸣筝》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听筝 / 鸣筝》注释听筝:弹奏筝曲。
金粟: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柱:定弦调音的短轴。
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洁白的手。
玉房:指玉制的筝枕。
房,筝上架弦的枕。
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
他二十四岁为大将,时人称其为“周郎”。
他精通音乐,听人奏错曲时,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奏者。
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
”拂弦:拨动琴弦。
《听筝 / 鸣筝》赏析这首小诗轻捷洒脱,寥寥数语,就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线条流畅,动态鲜明的舞台人物速写图。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诗的一二句写弹筝的女子纤手拨筝,正处于弹奏状态。
筝是一种弦乐器。
从唐诗中所描写的筝来看,筝是十三根弦,如:“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
“大艑高船一百尺,清声促柱十三弦”(刘禹锡《夜闻商人船中筝》)。
此诗是速写,当然必须抓住最能突出主题的部分。
最引人注目的,首先便是弹筝者手中正在拨弄的乐器,特别是那绚丽华美,闪烁着点点金色光斑的弦柱。
接着,诗人的目光又自然而然地落到那双正在琴弦上跳动的洁白如玉的纤手上,以及弹奏的环境。
精洁雅致的琴房,自然别有一番情味。
从画面上看,“金粟”、“素手”、“玉房”交相对比,色彩明丽而华贵,虽然是速写,却又施重彩,给人以极为强烈的印象。
绘画毕竟是视觉的艺术,而鸣筝所成的乐曲则是作用于听觉的艺术。
一、二两句诗所绘出的画面是绝妙的,读者从中瞥见了闪光的琴柱、白嫩的巧手、素雅的琴房,但却没有听到琴声。
十四行诗的文学常识
十四行诗的文学常识
十四行诗是一种形式固定的诗歌,由十四行组成,通常采用押韵和特定的韵律模式。
它起源于意大利,由彼得拉克(Petrarch)创造,后来在英国发展成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通常分为两个部分:八行(又称为“初体裁”)和六行(又称为“后体裁”)。
八行的韵律模式通常是abbaabba,而六行常采用多种不同的模式,如cdecde或cdcdcd等。
这些韵律模式使得十四行诗在音韵上具有一定的统一感。
十四行诗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但它们通常都倾向于表达对爱情、自然、宗教、道德或哲学等主题的情感和思考。
它也可以用于讽刺或戏剧性的目的。
著名的十四行诗包括彼得拉克的“逢耶稣之圣灵”和莎士比亚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在文学中的地位被认为非常重要,它成为了后来许多诗人模仿和创作的对象。
十四行诗的格律
十四行诗的格律
十四行诗是一种由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Petrarch)发明的诗体,通常由十四行组成,分成两个部分:前八行称为“八行诗”,后六行
称为“六行诗”或“结尾两句”。
十四行诗通常被用作表达爱情、宗教、哲学等情感和思想的形式。
十四行诗的格律比较固定,一般遵循以下规则:
1. 八行诗部分采用押韵方式,其中前六行的押韵方式为“ABBAABBA”,后两行的押韵方式为“CC”。
2. 八行诗部分的韵脚通常为十个或十一个音节,且韵脚必须相同。
3. 六行诗部分的押韵方式可以是任意的,但通常是“CDECDE”
或“CDCDCD”。
4. 六行诗部分的韵脚通常为十个或十一个音节,但可以比前八
行的韵脚少一个或多一个。
总的来说,十四行诗的格律是相对固定的,但也有些变化。
例如,有些十四行诗采用了不押韵的方式,或者使用了不同的韵脚形式。
无论如何,十四行诗的格律都是为了表现其情感和思想的美感而存在的。
- 1 -。
第五讲:十四行诗的押韵格式
《英美诗歌选读》课程教案第五讲首页备注:教学进程一栏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自定页数。
第五讲十四行诗的押韵格式第一节彼特拉克体十四行诗的押韵格式十四行诗起源于意大利,它是13、14世纪意大利最流行的一种抒情诗体。
诗人彼特拉克是意大利十四行诗的代表,这种诗体既被称为意大利十四行诗体,又被称为彼特拉克体。
一般认为,英国最早写作意大利十四行诗的诗人是怀亚特(Sir Thomas Wyat,1503~1545),他的诗作在他去世十五年以后与霍华德(Henry Howard,1517~1547)一起出版,他们一起被称为“英国十四行诗之父”。
这种诗体被介绍到英国后,很快成为英国诗人喜欢运用的一种诗体,弥尔顿、华兹华斯、济慈、勃朗宁、锡德尼都写下优美的彼特拉克体十四行诗。
这种诗体由十四行诗组成,分前八行(octave)和后六行(sestet)两个部分。
每行五个韵步(pentameter)。
第一部分八行诗的押韵格式为:abba abba,这种韵式称为吻韵。
第二部分六行诗的押韵格式有三种:cdc cdc,cdc dcd,cde dce。
这种韵式称为链韵。
一、弥尔顿尔顿用彼特拉克体写了多首十四行诗,其内容包括对赞颂革命人物,对酬答友好故旧,抒发个人情怀等。
以下是《我思量我已耗尽光明》:When I consider how my light is spentEre half my days, in this dark world and wide,And that one talent which is death to hide,Lodged with me useless, though my soul more bentTo serve therewith my Maker, and presentMy true account, lest he returning chide;“Doth God exact day-labor, light denied?”I fondly ask; but Patience to preventThat murmur, soon replies, “God doth not needE ither man’s work or his own gifts; who bestBear his mild yoke, they serve him best. His stateIs kingly. Thousands at his bidding speedAnd post o’er land and ocean without rest:They also serve who only stand and wait.”11我思量,我怎么还未到生命的中途,/ 就已耗尽光明,走上这黑暗的茫茫世路,/ 我这完全埋没了的本钱,对我毫无用处,/ 虽然我的新总是想要多多服务,/ 想要鞠躬尽瘁地服务于我的创造主,/ 付清我的帐,免得他要向我发怒;/ “难道上天不给光明却要向我论工记数?”/ 我愚蠢地一问,“忍耐”就把我的话止住,/ 立刻回答道:“上天不需要人的服务,也不要你还他什么礼物;/ 好好负起轻松的轭,就是最好的服务。
莎士比亚十四行的押韵
莎士比亚十四行的押韵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十四行诗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也被称为“脚韵诗”或“英式脚韵诗”。
在这种诗歌形式中,每个诗节由十四个iambic hendecasyllables组成,也就是十四个包含一个弱音节和一个强音节的词或音节。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前两个四行押韵是ABAB,后面的四行押韵是CDCD或CECE。
这种诗歌形式在英语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莎士比亚对其进行了改进,将其变得更加灵活且富有变化。
这种押韵方法和诗歌形式被广泛地运用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尤其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著名十四行诗,例如:两行情诗:但是,这两行诗的押韵并不是最能体现莎士比亚十四行的特点的。
下面是一段例子:O, how much more doth beauty beauteous seemBy that sweet ornament which truth doth give!The rose looks fair, but fairer we it deemFor that sweet odour which doth in it live.这段诗表达了美丽的本质,美丽不在于外表的华丽,而在于内心的真实。
莎士比亚运用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诗歌技巧,将形式和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每个词都精确地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上。
在这段诗中,前两行押韵是“seem”和“give”,后两行押韵是“deem”和“live”。
这种押韵方法使诗句更加流畅,同时也更加易于记忆。
此外,这种十四行诗的形式也是如此,使其与其他类型的诗歌形式相比更加有条理和结构化。
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将十四行诗用作了独白的形式,例如: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在这些诗句中,前两行押韵是“question”和“suffer”,后两行押韵是“fortune”和“troubles”。
十四行诗莎士比亚名句
十四行诗莎士比亚名句
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独特艺术形式,其优美诗句和深刻哲学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的一些名句,以及这些名句所传达的深刻意义。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押韵方式而闻名。
这种押韵方式被称为“莎士比亚式押韵”,它是由两行押韵的诗歌构成的。
这种押韵方式使得莎士比亚的诗歌流畅,难以阅读,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感。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的一些名句以其深刻哲学思想而闻名。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生命是宝贵的,但如果你能用你的生命去帮助他人,那就更美妙了”(Quality is better than quantity,in life)。
这句话表达了莎士比亚对人类生命中重要性的理解,他認為生命本身是宝贵的,但如果我们能够利用生命去帮助他人,那就更美妙了。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也表达了很多关于爱情和友谊的名句。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爱情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它可以使你的灵魂变得美好”(Love is a sweet language that does the soul good)。
这句话表达了莎士比亚对爱情的理解,他认为爱情可以改变人的灵魂,让人的灵魂变得美好。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也被广泛认为是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世界是一个舞台,人类是演员”(The world is a stage,and all men are players)。
这句话表达了莎士比亚对人类在宇宙中的理解,他认为人类在宇宙中扮演着一场演出,他们的生命就是一场舞台剧。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创作背景与韵律特点
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的诗是一座高峰,当得起空前绝后的美称。
十四行诗不是莎士比亚的首创,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举世无双,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都很高,诗句简短,立意深远,几乎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一、创作背景(一)时代背景结合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背景,正是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兴起的时代。
一方面,这个时代经历着伟大的变革,另一方面,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残酷性逐渐暴露出来,莎士比亚这位大文豪家境贫苦并未受过高等教育,■黄悦徐勤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创作背景与韵律特点校学生会成员了”。
(Mandela 44)名利在他面前也无力。
二、反抗包办的婚姻。
“我是浪漫主义者,我的婚姻不要任何人安排,即使国王也不行。
”(Mandela 46)当国王真的为他选定结婚的女子时,他甚至看都不看这个女子是谁,就断然拒绝了,他只是不想让任何人来控制他的人生,也正是经历了诸多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传统就是规定,但是曼德拉的眼里是压制,束缚的事件后,曼德拉萌生了“从现在起,我要为民族的解放而斗争”的信念。
(Mandela 81)。
三、反抗政治迫害曼德拉最感动人的不是他如何进行斗争,而是他的品格魅力,他的信念。
当他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时,南非法院以密谋推翻政府等罪名将他定罪。
依据判决,曼德拉在牢中服刑了27年。
“既已决心赴死,生死都是一样的甘甜”。
(Mandela 317)“生也我所欲,死也我所恶”但是在义字面前,生死就不重要了,曼德拉表现出来的凛然与超然气节,荣辱淡定的心态,令当政者悚然。
Richard Stengel 曾经在会议录里写到“曼德拉,我的领袖”。
(Richard Stengel 3)他的伟大人格不仅征服了住在Robben Island 上的被奴役压迫的黑人,也征服了和他政治观念不同的白人。
四、反抗解散“民族之矛”机构1961年非洲民族议会成立军事组织“民族之矛”,由曼德拉领导,展开破坏活动以作为反对种族隔离运动的一部分。
花体十四行诗
花体十四行诗花体十四行诗是一种具有独特形式和风格的诗歌形式,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后来被英国诗人莎士比亚等众多文学巨匠发扬光大。
花体十四行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文学创作形式。
花体十四行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花体十四行诗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即前三行、四至六行和七至八行。
前三行往往起到引入主题的作用,四至六行展开叙述,七至八行则为高潮部分。
2.韵律:花体十四行诗通常采用莎士比亚韵律,即每两行为一个韵脚,共有五个韵脚。
这种韵律使得诗歌富有节奏感,便于吟诵。
3.语言:花体十四行诗的语言往往华丽且富有表现力,诗人常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要创作花体十四行诗,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主题:选择一个具有深度和内涵的主题,以便在诗歌中展开丰富的叙述和抒发情感。
2.构建结构:遵循花体十四行诗的结构,合理安排诗篇的起承转合,使诗歌层次分明。
3.设定韵律:根据主题和情感,选择合适的韵律,如莎士比亚韵律,使诗歌韵律优美。
4.运用修辞:在诗歌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5.反复修改:在创作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诗歌,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以下是一个花体十四行诗的示例:当我入睡,梦中见故人,月色朦胧,柳暗花明又一春。
昔日欢歌,今犹在耳,惊鸿一瞥,泪满襟。
夜半醒来的孤独和忧伤,思念如潮,无尽无边。
可知否,那曾经的美好,恍若昨日,映照今颜。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从这个示例可以看出,花体十四行诗在结构、韵律、语言和修辞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掌握这些特点和创作方法,便能创作出优美动人的花体十四行诗。
总之,花体十四行诗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形式。
十四行诗的文学常识
十四行诗的文学常识
1. 十四行诗是指一种由14行构成的诗歌形式,起源于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期。
2. 最著名的十四行诗形式是“彼特拉克诗”(Petrarchan sonnet)和“莎士比亚诗”(Shakespearean sonnet)。
3. 彼特拉克诗的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八行的“八行节”(octave)和六行的“六行节”(sestet);莎士比亚诗则采用四个四行的“四行节”(quatrain)和一个两行的“双行节”(couplet)。
4. 十四行诗通常按照特定的押韵和韵脚结构来组织,最常见的是押韵模式为ABAB CDCD EFEF GG。
5. 十四行诗通常以表达情感、思考人生哲理或描绘美丽景色等主题为主。
6. 十四行诗的作者可以自由选择使用韵脚和节奏,但通常会遵循母语的语音特点。
7. 著名的十四行诗作者包括但不限于彼特拉克(Petrarch)、
莎士比亚(Shakespeare)、约翰·基茨(John Keats)、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等。
8. 十四行诗在欧洲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9. 十四行诗的创作不仅包括形式上的技巧,还需具备对生活、情感和文化的深刻认知。
10. 十四行诗常被认为是一种高度受限制的创作形式,但正是这种限制激发了诗人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使得这一诗歌形式至今仍然受到广泛关注与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Rhyme scheme 韵脚 押韵格式 a regular pattern of rhyming words in a
poem or stanza. 1)Double rhyme 双行押韵格式 aa 2)Alternate rhyme 隔行押韵格式 abab O Blithe new-comer! I have heard, I hear thee and rejoice: O Cuckoo! Shall I call thee Bird, Or but a wondering voice!
--
• 4) Anapaest 抑抑扬格 • 5)Dactyl 扬抑抑格
• 2. Rhyme 押韵 • 1)Alliteration (head rhyme/initial rhyme)头韵 • Eg. • The fair breeze blew, the white foam flew, • The furrow followed free: • 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 • Into that silent sea.
--
6. Stanza 诗节 Couplet 双行诗 Triplet 三行诗 Quatrain 四行诗 Cinquain 五行诗 Sestet 六行诗 Septet 七行诗 Octet 八行诗
--
Sonnet 116
Let me not to the marriage of true minds Admit impediments. Love is not love Which alters when it alteration finds, Or bends with the remover to remove.
•
Praise him.
• 2) Assonance元韵
• She sees the falling leaves, the dying leaves
• That cling there still; above
• Through the brown horror of the boughs she sees
--
There’s little joy in life for me, And little terror in the grave; I’ve lived the parting hour to see Of one I would have died to save.
--
• 5. Line 诗行 Foot 音步 • Upon His Departure Hence
--
• 3)Kissing rhyme 吻韵格式 abba
• Calm on the seas, and silver sleep, • And waves that sway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hemselves in rest, • And dead calm in that noble breast
Which heaves but with the heaving deep.
4) 2) Trochee 扬抑格 stressed+unstressed
--
1.Twínklě,twínklě, líttlě stár, 2.Hów ǐ wónděr whát yǒu áre!
3.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 4.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
Poetic Terms
1. Meter (韵律) 2. The pattern of rhythm in a poem. 1) Iamb 抑扬格 unstressed+stressed
2) Sǒ lóng ǎs mén cǎn bréathe, ǒr éyes cǎn sée,
3) Sǒ lóng lǐves thís ǎnd thís gǐves lífe tǒ thée.
--
• All things counter, original, spare, strange;
• Whatever is fickle, freckled (who knows how?)
• With swift, slow; sweet,sour; adazzle, dim;
• He fathers-forth whose beauty is past change:
5.3) Spondee 扬扬格
6.The long day wanes: the slow moon climbs: the deep 7.Moans round with many voinces. Come, my friends, 8.‘Tis not too late to seek a newer world.
• THUS I • Passe by • And die: • As one, • Unknown, • And gon: • I’m made • A shade, • And laid • I’th’grave: • There have • My cave. • Where tell • I dwell, • Farewell.
• The wrinkled sea beneath him crawls; • He watches from his mountain walls, • And like a thunderbolt he falls.
--
• 4)Eye rhyme (visual rhyme)目韵 • We go, but ere we go from home, • As down the garden-walks I move, • Two spirit of a diverse love • Contend for loving masterdom. • 5) Rich Rhyme (富韵) • Night-knight foul—fowl stare--stair
• The empty, arching skull.
--
• 3) End rhyme 尾韵 • He clasps the crag with crooked hands; • Close to the sun in lonely lands, • Ring’d with the azure world, he st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