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诗押韵方法
第五讲:十四行诗的押韵格式
《英美诗歌选读》课程教案第五讲首页备注:教学进程一栏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自定页数。
第五讲十四行诗的押韵格式第一节彼特拉克体十四行诗的押韵格式十四行诗起源于意大利,它是13、14世纪意大利最流行的一种抒情诗体。
诗人彼特拉克是意大利十四行诗的代表,这种诗体既被称为意大利十四行诗体,又被称为彼特拉克体。
一般认为,英国最早写作意大利十四行诗的诗人是怀亚特(Sir Thomas Wyat,1503~1545),他的诗作在他去世十五年以后与霍华德(Henry Howard,1517~1547)一起出版,他们一起被称为“英国十四行诗之父”。
这种诗体被介绍到英国后,很快成为英国诗人喜欢运用的一种诗体,弥尔顿、华兹华斯、济慈、勃朗宁、锡德尼都写下优美的彼特拉克体十四行诗。
这种诗体由十四行诗组成,分前八行(octave)和后六行(sestet)两个部分。
每行五个韵步(pentameter)。
第一部分八行诗的押韵格式为:abba abba,这种韵式称为吻韵。
第二部分六行诗的押韵格式有三种:cdc cdc,cdc dcd,cde dce。
这种韵式称为链韵。
一、弥尔顿尔顿用彼特拉克体写了多首十四行诗,其内容包括对赞颂革命人物,对酬答友好故旧,抒发个人情怀等。
以下是《我思量我已耗尽光明》:When I consider how my light is spentEre half my days, in this dark world and wide,And that one talent which is death to hide,Lodged with me useless, though my soul more bentTo serve therewith my Maker, and presentMy true account, lest he returning chide;“Doth God exact day-labor, light denied?”I fondly ask; but Patience to preventThat murmur, soon replies, “God doth not needE ither man’s work or his own gifts; who bestBear his mild yoke, they serve him best. His stateIs kingly. Thousands at his bidding speedAnd post o’er land and ocean without rest:They also serve who only stand and wait.”11我思量,我怎么还未到生命的中途,/ 就已耗尽光明,走上这黑暗的茫茫世路,/ 我这完全埋没了的本钱,对我毫无用处,/ 虽然我的新总是想要多多服务,/ 想要鞠躬尽瘁地服务于我的创造主,/ 付清我的帐,免得他要向我发怒;/ “难道上天不给光明却要向我论工记数?”/ 我愚蠢地一问,“忍耐”就把我的话止住,/ 立刻回答道:“上天不需要人的服务,也不要你还他什么礼物;/ 好好负起轻松的轭,就是最好的服务。
英语诗歌的类别
1.十四行诗(Sonnet)源于中世纪民间抒情短诗,十三、十四世纪流行于意大利,意大利彼特拉克(Petrarch)为代表人物,每行十一个音节,全诗一节八行,加一节六行,韵脚用abba, abba, cdcdcd (cdecde)。
前八行提问,后六行回答。
后来,怀亚特(Thomas Wyatt,1503-1542)将十四行诗引人英国,五音步抑扬格,全诗三个四行一个二行,前三节提问,后二句结论。
斯宾塞(Edmund Spenser,1552-1599)用韵脚abab, bcbc,cdcd,ee。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用韵脚abab,cdcd,efef,gg,称英国式或莎士比亚式。
2.打油诗(Limericks)通常是小笑话甚至是胡诌,一般没有标题也无作者姓名,含有幽默讽刺性,常运用双关,内韵等手法。
每首诗五个诗行,押韵为aabba,格律以抑扬格和抑抑扬格为主。
1) There was a young lady of NiggerWho smiled as she rode on a tiger;They returned from the rideWith the lady inside,And the smile on the face of the tiger.2) A tutor who taught on the fluteTried to teach two tooters to toot,“Is it harder to toot, orSaid the two to the tutor,To tutor two tooters to toot?”3、素体诗(无韵体诗)(Blank Verse)五音步抑扬格,不押韵诗体。
the unrhymed iambic pentameter lineWilliam Wordsworth: There Was a BoyThere was a Boy; ye knew him well, ye cliffsAnd islands of Winander! many a time,At evening, when the earliest stars beganTo move along the edges of the hills,Rising or setting, would he stand alone,Beneath the trees, or by the glimmering lake;And there, with fingers interwoven, both handsPressed closely palm to palm and to his mouthUplifted, he, as through an instrument,Blew mimic hootings to the silent owlsThat they might answer him.—And they would shoutAcross the watery vale, and shout again,Responsive to his call,—with quivering peals,And long halloos, and screams, and echoes loudRedoubled and redoubled; concourse wildOf jocund din! And, when there came a pauseOf silence such as baffled his best skill:Then, sometimes, in that silence, while he hungListening, a gentle shock of mild surpriseHas carried far into his heart the voiceOf mountain-torrents; or the visible sceneWould enter unawares into his mindWith all its solemn imagery, its rocks,Its woods, and that uncertain heaven receivedInto the bosom of the steady lake.This boy was taken from his mates, and diedIn childhood, ere he was full twelve years old.Pre-eminent in beauty is the valeWhere he was born and bred: the churchyard hangsUpon a slope above the village-school;And through that churchyard when my way has ledOn summer-evenings, I believe that thereA long half-hour together I have stoodMute —looking at the grave in which he lies!3.自由诗(Free Verse)自由诗(Free Verse):现代诗中常见的体式,长短不同的诗行存在于同一首诗中,不讲究押韵与格律,只注重诗歌所表达的意象和传递的情感。
十四行诗莎士比亚名句
十四行诗莎士比亚名句
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独特艺术形式,其优美诗句和深刻哲学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的一些名句,以及这些名句所传达的深刻意义。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押韵方式而闻名。
这种押韵方式被称为“莎士比亚式押韵”,它是由两行押韵的诗歌构成的。
这种押韵方式使得莎士比亚的诗歌流畅,难以阅读,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感。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的一些名句以其深刻哲学思想而闻名。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生命是宝贵的,但如果你能用你的生命去帮助他人,那就更美妙了”(Quality is better than quantity,in life)。
这句话表达了莎士比亚对人类生命中重要性的理解,他認為生命本身是宝贵的,但如果我们能够利用生命去帮助他人,那就更美妙了。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也表达了很多关于爱情和友谊的名句。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爱情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它可以使你的灵魂变得美好”(Love is a sweet language that does the soul good)。
这句话表达了莎士比亚对爱情的理解,他认为爱情可以改变人的灵魂,让人的灵魂变得美好。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也被广泛认为是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世界是一个舞台,人类是演员”(The world is a stage,and all men are players)。
这句话表达了莎士比亚对人类在宇宙中的理解,他认为人类在宇宙中扮演着一场演出,他们的生命就是一场舞台剧。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创作背景与韵律特点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创作背景与韵律特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又被称为“安徒生体”,是英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个创作流派,也是英国文学的里程碑之一。
自16世纪末起,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剧作中尝试并推广这种形式,并于绝大多数的剧作中使用了这种体例。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十四行金章体中实际行数最短的诗歌体例,它以四个押韵节第二弦(即重复韵)为核心,全篇押全韵,此外,还有着近义词替换,分手换韵等表现手法。
因此,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又具有诗意嘉奖、温和柔婉、押韵细腻运用等特点。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来自于他对社会人文生活的认知,这种创作源自他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他观察的对象大多是当时的社会人文现象,从这些社会人类活动中,他会提取出一些具有现代关怀的内容,例如世事沧桑、知错能改等等,继而创作出符合社会实际关怀的诗句。
此外,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创作还体现出心理活动的特点:让他的诗作座落在无尽渺茫的云雾中,他的诗作带给人的是时光的畅所欲言,或是承载多深的思绪;从其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对世界的认识。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韵律特点有四要素:节奏性、韵脚性、声调性和发声性。
它是一种高度密集的韵律,充满节奏性,但又不失婉约委婉,字里行间穿插着近义词、表达不同意思的助字和押韵节,以及数量不等的押韵节,使带有声调变化的韵律性语言在主题之中熠熠生辉。
同时,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还使用了爆破性的发声原则,即开头及结尾语音比历中语音突出,唤起读者的聆赏心理,从而达到撩拨读者情感的目的。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反映出英国文学史上作家对现实与虚构的结合,让其作品体现出抒情清新、具有丰富深意和巧妙押韵等诸多文学特色,有新型多音节诗体追求味道的特点。
另外,它也反映了作家对人物心理及情感的熟悉,在欣赏中既体现出聆听的心理活动,又有快意的实际应用。
因此,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有其自身的创作背景,除了具有表达性外,也有自己独特而细腻的韵律特点。
中国十四行诗
中国十四行诗传统的十四行诗大概有这几种分节分法。
十四、八六、四四三三、四四六。
前八行采取抱韵。
即abba、abba。
后六行有几种正格。
意大利式:ccd、eed法式:ccd、ede英式有两种:1:cdecde2:cdcdcd上面的组合是商籁诗的正格,就好比我们的近体诗中的格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可能地球的诗人都有一种把自己限制在格律中,又呼喊着突破格律束缚的矛盾思想。
近体诗就诞生了拗救。
商籁诗也在押韵的要求上做了变动。
于是就有前八行abba、acca或者abba、cbbc或者(此处省略^ω^,都是抱韵。
)后六行也不拘于英式意式法式,而是灵活押韵(具体怎么押,你可以在纸上排列)还想突破原有格律,就像近体诗押邻韵(平水韵一东、二冬相押)一样,商籁诗前八行也有人押交韵(abab、abab)以及叠韵(aabb、aabb)。
…………………………拉丁文的十四行诗是有音步(拉丁文轻重音的规律,*^_^*具体的忘了,大概就是轻重律,这个似乎叫烟波律还有一种重轻律,还有一种完全不知道了。
)和音数(拉丁文中实际发音的元音,在汉语中可以理解为字数)的要求的,音步因为汉语轻声就那么几个,所以用中文写商籁基本可以忽略(不排除语言学大佬在这方面会做出突破),音数则是要遵守的,因为中文一个字代表一个音数(少数虚词也可以不计入音素,但似乎没有人那么做),所以每一行的字数必须要相同。
当然上面说的并不是全部,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的领域做出了很大贡献,比如把分节改成四四四二之类(在下见识有限,难以详说)。
还有第一行与第二行音数不同(但一三、二四是相同的)等等。
…………^ω^以上的知识大多来源于王力先生的《现代诗格律》,由于书本不在身边,不能详述。
最后说一下我对写中文商籁诗的看法,尽量用正格,在正格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变化。
以下附上一首我比较喜欢的诗人Byron的一首商籁诗。
这首诗(*^_^*不探讨音数与音步)的押韵是abba,acca,ded,ede。
十四行诗押韵方法
6. Stanza 诗节 Couplet 双行诗 Triplet 三行诗 Quatrain 四行诗 Cinquain 五行诗 Sestet 六行诗 Septet 七行诗 Octet 八行诗
Sonnet 116
Let me not to the marriage of true minds Admit impediments. Love is not love Which alters when it alteration finds, Or bends with the remover to remove. O no! it is an ever-fixed mark That looks on tempests and is never shaken; It is the star to every wand'ring bark, Whose worth's unknown, although his height be taken.
• • • • • • • • • • • • • • • THUS I Passe by And die: As one, Unknown, And gon: I’m made A shade, And laid I’th’grave: There have My cave. Where tell I dwell, Farewell.
Sonnet 116
• Love's not Time's fool, though rosy lips and cheeks • Within his bending sickle's compass come; • Love alters not with his brief hours and weeks, • But bears it out even to the edge of doom. • If this be error and upon me proved, • I never writ, nor no man ever loved.
十四行诗赏析
十四行诗赏析
十四行诗是一种源自意大利的抒情诗体,通常由十四行组成,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有特定的韵律和押韵规则。
这种诗体在文学界享有盛誉,因为它的结构和形式使诗人能够用简洁而有力的方式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最著名的十四行诗形式是“意大利十四行诗”(sonnetto), 由一首抒情诗组成,通常是为了表达爱情或追思某个人或事件。
其中,“彼特拉克十四行诗”(Petrarchan sonnet)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由八行的前半部分(称为“八行诗”或“八行体”)和六行的后半部分(称为“六行诗”或“六行体”)构成。
十四行诗的韵律和押韵规则也是其独特之处。
在意大利十四行诗中,常常采用押韵方式是“ABBAABBA CDECDE”或“ABBAABBA CDCDCD”。
这样的结构使得诗人能够在前八行中建立一个问题或情感,并在后六行中加以回应或解答。
十四行诗的赏析需要对其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主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解读。
诗人通常使用比喻、隐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丰富的形象和音乐性语言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此外,诗人也经常运用对偶和对比等修辞手法,以加强诗歌的表达力和艺术感。
十四行诗的主题可以是爱情、自然、人生哲理、宗教信仰等。
因为其结构和形式的限制,诗人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表达,这使得十四行诗更富有挑战性和艺术性。
通过深入赏析十四行诗,读者可以领略到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体验。
总之,十四行诗是一种优美而精确的抒情诗体,通过其特殊的结构和形式,使诗人能够以简洁而有力的方式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对其意象、修辞手法和主题的深入赏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而美丽的诗歌形式。
十四行诗的文学常识
十四行诗的文学常识摘要:一、十四行诗的起源与历史发展1.十四行诗的起源2.十四行诗在英国文学中的发展3.十四行诗在我国的传播与影响二、十四行诗的特点与分类1.十四行诗的结构特点2.十四行诗的韵律特点3.十四行诗的分类三、十四行诗的代表作品与作者1.英国十四行诗的代表作品与作者2.我国十四行诗的代表作品与作者四、十四行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1.十四行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十四行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正文:十四行诗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学体裁,起源于欧洲。
它的名字来源于其独特的诗行排列方式,每首诗共有十四行。
十四行诗在英国文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对我国文学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十四行诗的起源与历史发展1.十四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但真正成熟和发展是在中世纪欧洲。
早期十四行诗以意大利语和法语为主要表现形式,之后传入英国,成为英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英国文学中,十四行诗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早期十四行诗主要表现宫廷生活,如锡德尼、霍斯曼等人的作品;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斯宾塞等著名诗人的作品成为英国十四行诗的代表;之后,约翰·基茨、安德鲁·马维尔等诗人的作品进一步丰富了十四行诗的内涵。
3.十四行诗传入我国较晚,从20世纪初开始受到关注。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郭沫若、朱自清等诗人的作品传入,十四行诗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
二、十四行诗的特点与分类1.十四行诗的结构特点是其每首诗共有十四行,每行通常包含五个抑扬格音步。
诗的内容多涉及爱情、生活、哲理等方面。
2.十四行诗的韵律特点是其押韵方式多样,包括ABABCC、ABABAB等。
此外,有些诗人还采用了“莎士比亚式”的押韵方式,即每两行诗为一个押韵单元。
3.十四行诗的分类可以从内容、风格、地域等方面进行。
常见的分类有爱情十四行诗、哲理十四行诗、田园十四行诗等。
三、十四行诗的代表作品与作者1.英国十四行诗的代表作品有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斯宾塞的《仙后》等。
英国十四行诗与中国古诗韵律比较-2019年文档
英国十四行诗与中国古诗韵律比较-2019年文档英国十四行诗与中国古诗韵律比较诗作为模仿的艺术,亚里士多德指出,“诗的特征便是在于用节奏、语言、音调来模仿”“也是出于我们的天性”。
他也谈到诗的起源,认为这是“出于模仿的本能,”同时,亚里士多德是用“音调感”“节奏感”来概述诗在表现上的特征。
诗歌的音调感,节奏感,主要是通过韵律表现。
英国十四行诗形式要求韵律节拍,严格押韵合辙,原本是由行吟诗人创造,以琵琶伴奏演唱.从意大利传入英国,在这块土地上茁壮成长,清芬竞吐,成为文坛的一颗奇葩。
体裁样式多种多样。
最为著名的是莎士比亚式以及斯宾塞体。
莎士比亚式: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韵:a b a b c d c d e f e f g g共有七个韵脚。
最后两句对仗。
如:Sonnet 18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ei/)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t/)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ei/) And summer's lease hath too short a date,(/t/)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ai:ns/)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md/)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ai:n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untrimm'd(/md/)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eid/)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ou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rest in hisshade,(/eid/)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ou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ei/)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ei/) 格律严谨,与欧洲鸣奏曲相似,短短的十四行诗中,完成对于时间,变化,美与永恒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过程。
罗密欧与朱丽叶十四行诗
罗密欧与朱丽叶十四行诗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十四行诗,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开场诗,这首诗是一首莎士比亚诗体的十四行诗。
这首诗的韵律节奏分析如下:
这是首莎士比亚诗体,全诗共有十四个诗行。
由三段四行(quatrains)和一副对句(couplet)组成。
前8行是铺垫,形成两段四行诗(ABAB);后6行是重点,形成另外两段四行诗(CDCD),并且最后一句以押韵的“莎士比亚式”对句结束。
以上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十四行诗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十四行诗 介绍
十四行诗介绍十四行诗(Sonnet)是一种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体形式,成为了英语诗歌中最为广泛使用的诗体形式之一。
它由14行组成,每行10-11个音节,通常分为四个四行联和一个两行联(即最后的跋联),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八行联合称为“八行联”(octave)和六行联合称为“六行联”(sestet)。
十四行诗通常采用押韵的方式,在一个篇章中呈现一个情感故事或一种思想反思,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十四行诗最早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精准的结构形式深受各国文艺界的推崇和借鉴。
著名的英国诗人莎士比亚、谢利、米尔顿、卡蒙和济慈等都曾经创作过十四行诗作品,其中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最为著名,他的十四行诗被称为“莎士比亚诗情”。
在形式上,十四行诗通常采用押韵的方式,最常见的押韵方式为ABAB CDCD EFEF GG,也有部分作品采用ABCDEDE,ABBAABBACDCDCD等多种不同的韵脚结构。
每行的韵尾在末尾维持一致,其所带来的美感与和谐感常常成为读者们喜爱的重要因素。
在内容上,十四行诗通常要表达出一个清晰的情感中心,如爱情、自然美、宗教信仰、哲学思考等。
同时,作者会通过对抗、对比、婉转、深刻的语言表述和理性思考来深挖出主题的内核,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例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十四行诗33》表达出的是作者对美丽女性的赞美和追求,并通过对死亡威胁的提醒,给情感带来一种切实而深沉的不确定感。
总的来说,十四行诗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强大的感情抒发能力,成为了诗歌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十四行诗的诗人毕生追求和创造,为人类的文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让读者能够理解和分享这些文学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
诗歌经典14行诗
诗歌经典14行诗介绍经典14行诗,又称为”十四行诗”,是一种十分古老而又优雅的诗歌形式。
它由14行组成,具有特定的韵律和格律要求。
经典14行诗的起源可追溯到14世纪的意大利,由彼得拉克和达米奥相继发展而来。
其后,在欧洲诗坛扬名,成为了诗歌的经典形式之一。
本文将对经典14行诗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经典14行诗的起源与发展1. 彼得拉克与达米奥•彼得拉克:14世纪初期的意大利文学家和诗人,被公认为经典14行诗的奠基人之一。
•达米奥:彼得拉克的学生,提出了经典14行诗的标准格式。
2. 经典14行诗的特点经典14行诗由两个四行联和两个三行联组成,其中第一行和第三行为押韵,第二行和第四行为押韵,最后两个三行联的押韵方式可以有多种变化。
3. 经典14行诗的发展•意大利经典14行诗:由彼得拉克和达米奥发展而来,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诗坛,并被广泛采用。
•英国经典14行诗:由莎士比亚于16世纪发展起来,成为英国文学中的重要诗体。
•法国经典14行诗:由维克多·雨果等诗人在19世纪发展起来,表现出浪漫主义的风格。
二、经典14行诗的格律要求1. 韵律结构经典14行诗的韵律结构通常为ABAB CDCD EFEF GG。
其中,每个大写字母表示一个押韵组,同一个字母表示相同的韵脚。
2. 字数要求经典14行诗通常每行10个音节,总共140个音节。
这种字数要求使得诗人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3. 篇幅限制经典14行诗通常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限制,诗人需要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经典14行诗的主题与风格经典14行诗的主题和风格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题和风格:1. 爱情与浪漫经典14行诗在欧洲文学中被广泛用于表达爱情和浪漫情感。
许多诗人通过经典14行诗创作出了一些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诗篇。
2. 自然与景观经典14行诗也常常用于描绘自然和景观。
诗人通过简洁而优雅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景的感受。
浅析唐诗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韵律规则
浅析唐诗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韵律规则唐诗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都是各自文学体裁中独具特色的形式,它们都有独特的韵律规则。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作品,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则是英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两者在韵律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就唐诗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韵律规则进行浅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诗歌形式的特点。
我们来看看唐诗的韵律规则。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其韵律规则十分严谨,给人以深刻的美感。
唐诗通常采用五言或七言的韵律形式,每首诗一般由四个句子构成,句子之间有着明显的抑扬顿挫。
在唐诗中,韵脚的运用尤为重要,一般每句都有韵脚,这既增加了韵律的美感,也使诗句更加紧凑和悦耳。
唐诗的韵部律定,各种韵脚的变化较为灵活,有平仄、轻重、清浊之分,能够呈现出不同的韵律美。
与唐诗相比,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有着独特的韵律规则。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又称作“莎士比亚诗”,它采用了十四行的形式,由三个四行联和一个两行联组成。
在韵律上,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通常采用抑扬格或者抑扬抑格的韵律形式,即由重音和轻音交替排列组成。
在每个四行联的末尾,都有着特定的韵脚,如abab、cdcd等。
这种韵脚的安排既使诗歌更具规律性,也为诗歌增添了音乐感。
唐诗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韵律上有着各自独特的规则,但它们都以音韵美为核心,都力求表现出精致的文学意境。
通过对它们的韵律规则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和欣赏这两种诗歌形式的美感和魅力。
希望读者在阅读唐诗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时,能够更加注重韵律的品味和把握,从而更好地领略其中的文学美感。
【2000字】。
莎士比亚十四行的押韵
莎士比亚十四行的押韵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十四行诗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也被称为“脚韵诗”或“英式脚韵诗”。
在这种诗歌形式中,每个诗节由十四个iambic hendecasyllables组成,也就是十四个包含一个弱音节和一个强音节的词或音节。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前两个四行押韵是ABAB,后面的四行押韵是CDCD或CECE。
这种诗歌形式在英语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莎士比亚对其进行了改进,将其变得更加灵活且富有变化。
这种押韵方法和诗歌形式被广泛地运用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尤其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著名十四行诗,例如:两行情诗:但是,这两行诗的押韵并不是最能体现莎士比亚十四行的特点的。
下面是一段例子:O, how much more doth beauty beauteous seemBy that sweet ornament which truth doth give!The rose looks fair, but fairer we it deemFor that sweet odour which doth in it live.这段诗表达了美丽的本质,美丽不在于外表的华丽,而在于内心的真实。
莎士比亚运用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诗歌技巧,将形式和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每个词都精确地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上。
在这段诗中,前两行押韵是“seem”和“give”,后两行押韵是“deem”和“live”。
这种押韵方法使诗句更加流畅,同时也更加易于记忆。
此外,这种十四行诗的形式也是如此,使其与其他类型的诗歌形式相比更加有条理和结构化。
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将十四行诗用作了独白的形式,例如: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在这些诗句中,前两行押韵是“question”和“suffer”,后两行押韵是“fortune”和“troubles”。
十四行诗——精选推荐
⼗四⾏诗 ⼗四⾏诗,⼜译“商籁体”,为意⼤利⽂sonetto,英⽂Sonnet、法⽂sonnet的⾳译。
欧洲⼀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
最初流⾏于意⼤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
由两节四⾏诗和两节三⾏诗组成,每⾏11个⾳节,韵式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
另⼀种类型称为“莎⼠⽐亚体”(Shakespearean)或“伊丽莎⽩体”,由三节四⾏诗和两⾏对句组成,每⾏10个⾳节,韵式为ABAB,CDCD,EFEF,GG。
[编辑本段]⼗四⾏诗的历史 ⾃欧洲进⼊⽂艺复兴时代之后,这种诗体获得⼴泛的运⽤。
意⼤利的诗⼈彼得拉克成了运⽤⼗四⾏诗体最主要的代表。
他⼀⽣写了三百七⼗五⾸⼗四⾏诗,汇集成《抒情诗集》,献给他的情⼈劳拉。
在他笔下的⼗四⾏诗,每⾸分成两部分:前⼀部分由两段四⾏诗组成,后⼀部分由两段三⾏诗组成,即按四、四、三、三编排。
其押韵格式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
每⾏诗句⼗⼀个章节,通常⽤抑扬格。
彼得拉克的⼗四⾏诗形式整齐,⾳韵优美,以歌颂爱情,表现⼈⽂主⼈思想为主要内容。
他的诗作在内容和形式⽅⾯,都为欧洲资产阶级抒情诗的发展开拓了新路。
同时代的意⼤利诗⼈和后来其他国家的⼀些诗⼈,都曾把彼得拉克的诗作,视为⼗四⾏诗的典范,竞相仿效。
因此,⼈们⼜称它为彼得拉克诗体。
⼗六世纪初,⼗四⾏诗体传到英国,风⾏⼀时,到⼗六世纪末,⼗四⾏诗已成了英国最流⾏的诗歌体裁。
产⽣了锡德尼、斯宾塞等著名的⼗四⾏诗⼈。
莎⼠⽐亚进⼀步发展并丰富了这⼀诗体,⼀⽣写下⼀百五⼗四⾸⼗四⾏诗。
莎⼠⽐亚的诗作,改变了彼得拉克的格式,由三段四⾏和⼀副对句组成,即按四、四、四、⼆编排,其押韵格式为ABAB,CDCD,EFEF,GG。
每⾏诗句有⼗个抑扬格⾳节。
莎⼠⽐亚的⼗四⾏诗,⽐彼得拉克更向前迈进⼀步,主题更为鲜明丰富,思路曲折多变,起承转合运⽤⾃如,常常在最后⼀副对句中点明题意。
十四行诗的类别
十四行诗的类别十四行诗,又称为“索内特”,是一种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彼特拉克创造的诗体形式。
它通常由十四行组成,遵循一定的韵律和押韵规则。
在世界文学中,十四行诗有多种不同的类别和形式,下面是其中几种常见的类别:1.彼得拉尔(Petrarchan):也称为意大利式十四行诗,分为两个部分:八行组成的“八音节”(octave),和六行组成的“六音节”(sestet)。
八音节通常是ABBAABBA或者ABABCDCD等押韵方式,而六音节则可以是CDECDE或者CDCDCD等。
2.雪莱安(Shakespearean):源自于莎士比亚戏剧中使用的十四行抒情诗。
它由三个四行组成的“四音节”(quatrain)和一个以两个连续押韵结尾的二联体组成。
“四音节”通常采用ABAB或者ABBA等押韵方式,“二联体”采用GG。
3.斯宾塞安(Spenserian):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人斯宾塞的作品为基础,由ABABBCBCCDCDEE等押韵方式组成。
这种形式更加复杂,常常需要运用诗人的才华和技巧。
4.米尔顿安(Miltonic):以英国文学家约翰·弥尔顿为名,由三个四音节和一个二联体构成。
这种形式较为自由,没有严格的押韵规则。
5.古典安(Classical):受到古希腊和罗马文学的影响,通常采用ABBAABBACDCDCD或者ABBAABBACDECDE等押韵方式。
6.超现实主义安(Surrealist):超现实主义诗人安德烈·布雷顿推崇的形式,没有固定的押韵规则和结构要求,追求意想不到的联想和意象。
7.自由安(Free Verse):没有固定的押韵方式和结构要求,注重自由表达与创新。
8.现代安(Modern):包括各种形式和风格的十四行诗,在结构、韵律和押韵上更加灵活多样。
十四行诗是一种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诗体形式,不同的类别和形式都展示了诗人们多样的创作技巧和审美追求。
无论是古典的彼得拉尔还是现代的自由安,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丰厚的足迹。
赋的押韵规则
赋的押韵规则押韵即指诗歌中音韵相同或相似的字句排列,以增加韵味和节奏感,使诗歌更富有艺术美感。
在汉语中,押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它可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使之更具有感染力和韵律感。
在写作中,有许多常见的押韵规则可以参考,下面我将列举一些常见的押韵规则:1. 平仄押韵:平声与仄声交替押韵,即平仄平仄交叉排列。
这种押韵方式常用于古体诗和律诗,使诗歌更加韵律优美。
2. 十四行诗的押韵规则:十四行诗是一种固定形式的诗歌,通常由四行四联、两行对仗和两行回文组成。
在十四行诗中,常用的押韵规则有:ABAB CDCD EFEF GG。
这种押韵方式可以使诗歌在保持结构完整的同时,增加韵律感和美感。
3. 单韵押韵:即多个字句的韵脚相同。
单韵押韵方式简单明了,常用于古体诗歌和现代诗歌创作中。
例如:“绿水青山曲折行,白云黄叶绕山回。
”4. 近体押韵:即近义词或形近音的词语进行押韵。
这种押韵方式常用于现代诗歌创作中,可以增加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
5. 音近押韵:即相近的音节押韵,如“情”、“青”、“清”等音相近的词语进行押韵。
这种押韵方式常用于现代诗歌和流行歌曲中,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6. 杂押:即多种不同的押韵方式混合在一起。
这种押韵方式常用于现代诗歌创作中,可以增加诗歌的变化与丰富性。
总之,押韵是诗歌创作中一项重要的技巧,能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美感。
在运用押韵技巧时,需要根据诗歌的风格和表达的意境来选择合适的押韵方式。
不同的押韵方式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和效果,因此诗人在创作中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诗人可以运用押韵技巧创作出生动优美的诗歌作品。
十四行诗的形式
十四行诗的形式
十四行诗是一种源于意大利的诗体形式,由14行组成,通常采用押韵的格式。
首先,十四行诗被分为两个部分,前八行称为“八行诗”,或“抒情诗”,后六行被称为“六行诗”,或“哲理诗”。
八行诗通常是在描述一种情感或经验,而六行诗通常是在总结或概述情感或经验的重点。
十四行诗有许多不同的变体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是“伊丽莎白安式”十四行诗,由莎士比亚在他的诗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使用。
这种形式的十四行诗通常采用“ABAB CDCD EFEF GG”这种押韵格式,并且通常在每行有10或11个音节。
另一种变体是“普特南式”十四行诗,通常采用“ABBA ABBA CDCDCD”这种押韵格式,并且在每行有11个音节。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十四行诗都是一种强大的表达情感和探索主题的诗体形式。
它的紧凑结构和押韵格式可以帮助诗人在有限的空间内传达深刻的情感和想法。
- 1 -。
意大利十四行诗的特点
意大利十四行诗的特点
意大利十四行诗是一种古老的意大利诗歌形式,起源于14世纪中叶,并在晚期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发展,成为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构成部分。
意大利十四行诗以其独特的语言特点、构成特点和表达特点,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本文旨在讨论意大利十四行诗的特点。
一、语言特点
意大利十四行诗的语言特点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它采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感情。
其次,它采用精炼的押韵方式,使得诗句之间产生一种特殊的节奏感。
最后,它大量使用和谐、精美的象征性语言,为诗歌提供了更深层次的内容。
二、构成特点
意大利十四行诗的构成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行数、字数和格律等方面。
具体而言,意大利十四行诗由14行组成,每行7个字,有一定的元音押韵规律,即每行的末尾音相同。
此外,它还具有一定的格律,即第一行为十四个音节,其余每行为七个音节,可以采用任意韵脚。
三、表达特点
意大利十四行诗的表达特点表现在其内容、风格和主题三个方面。
首先,它经常使用象征手法来表达深刻的情感,这使得诗歌有可读性和活力;其次,它的风格柔和、优美,倾向于抒发浪漫的情绪;最后,它的主题往往是爱情、自然、宗教和社会现实等。
总结
以上就是意大利十四行诗的特点。
它采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感情;它采用精炼的押韵方式,使得诗句之间产生一种特殊的节奏感;它大量使用和谐、精美的象征性语言,为诗歌提供了更深层次的内容;它的行数、字数和格律也有一定的要求;它的内容、风格和主题也是独特的。
由此可见,意大利十四行诗的特点使其在西方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nnet 116
• Love's not Time's fool, though rosy lips and cheeks • Within his bending sickle's compass come; • Love alters not with his brief hours and weeks, • But bears it out even to the edge of doom. • If this be error and upon me proved, • I never writ, nor no man ever loved.
• • • • • • •
4)Eye rhyme (visual rhyme)目韵 We go, but ere we go from home, As down the garden-walks I move, Two spirit of a diverse love Contend for loving masterdom. 5) Rich Rhyme (富韵) Night-knight foul—fowl stare--stair
• • • • • • • • • •
All things counter, original, spare, strange; Whatever is fickle, freckled (who knows how?) With swift, slow; sweet,sour; adazzle, dim; He fathers-forth whose beauty is past change: Praise him. 2) Assonance元韵 She sees the falling leaves, the dying leaves That cling there still; above Through the brown horror of the boughs she sees The empty, arching skull.
• 4) Anapaest 抑抑扬格 • 5)Dactyl 扬抑抑格
• • • • • • •
2. Rhyme 押韵 1)Alliteration (head rhyme/initial rhyme)头韵 Eg. The fair breeze blew, the white foam flew, The furrow followed free: 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 Into that silent sea.
There’s little joy in life for me, And little terror in the grave; I’ve lived the parting hour to see Of one I would have died to save.
• 5. Line 诗行 Foot 音步 • Upon His Departure Hence
• • • •
3) End rhyme 尾韵 He clasps the crag with crooked hands; Close to the sun in lonely lands, Ring’d with the azure world, he stands.
• The wrinkled sea beneath him crawls; • He watches from his mountain walls, • And like a thunderbolt he falls.
Twí nklě,twí nklě, lí ttlě stá r, Hów ǐ wónděr whá t yǒ u á re!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 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 3) Spondee 扬扬格
The long day wanes: the slow moon climbs: the deep Moans round with many voinces. Come, my friends, ‘Tis not too late to seek a newer world.
6. Stanza 诗节 Couplet 双行诗 Triplet 三行诗 Quatrain 四行诗 Cinquain 五行诗 Sestet 六行诗 Septet 七行诗 Octet 八行诗
Sonnet 116
Let me not to the marriage of true minds Admit impediments. Love is not love Which alters when it alteration finds, Or bends with the remover to remove. O no! it is an ever-fixed mark That looks on tempests and is never shaken; It is the star to every wand'ring bark, Whose worth's unknown, although his height be taken.
Sonnet 116
我绝不承认两颗真心的结合 会有任何障碍;爱算不得真爱, 若是一看见人家改变便转舵, 或者一看见人家转弯便离开。 哦,决不!爱是亘古长明的塔灯, 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 爱又是指引迷舟的一颗恒星, 你可量它多高,它所值却无穷。 爱不受时光的播弄,尽管红颜和皓齿 难免遭受时光的毒手; 爱并不因瞬息的改变而改变, 它巍然矗立直到末日的尽头。 我这话若说错,并被证明不确, 就算我没写诗,也没人真爱过。
• 3)Kissing rhyme 吻韵格式 abba
• Calm on the seas, and silver sleep, • And waves that sway themselves in rest, • And dead calm in that noble breast Which heaves but with the heaving deep.
4. Rhyme scheme 韵脚 押韵格式 a regular pattern of rhyming words in a poem or stanza. 1)Double rhyme 双行押韵格式 aa 2)Alternate rhyme 隔行押韵格式 abab O Blithe new-comer! I have heard, I hear thee and rejoice: O Cuckoo! Shall I call thee Bird, Or but a wondering voice!
Poetic Terms
1. Meter (韵律) The pattern of rhythm in a poem. 1) Iamb 抑扬格 unstressed+stressed
Sǒ lóng ǎs mén cǎn bréathe, ǒr éyes cǎn sée, Sǒ lóng lǐves thí s ǎnd thí s gǐves lí fe tǒ thée. 2) Trochee 扬抑格 stressed+unstressed
Meter 格律(rhythmical pattern ) Iamb 抑扬格 trochee 扬抑格 Iambic pentameter 五音步抑扬格 Iambic hexameter 六音步抑扬格
Poetry / poem /poet/
1.Narrative poem(叙事诗) (epic/ ballads/ metrical romances) 2.Dramatic poem(诗剧) (dramatic monologue/ dramatic dialogue) 3.Lyric poem(抒情诗) (sonnet/ ode(颂诗)/ elegy(挽诗)/ love poem) Blank verse素体诗或无韵诗(poetry written in unrhymed iambic pentameter lines) Free verse自由诗(poetry not written in a regular rhythmical pattern or m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