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所有的谣言和恐慌止于信息公开

合集下载

关于网络谣言的几点思考

关于网络谣言的几点思考

20208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这几年,由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谣言不再单纯地依靠口口进行小范围地传播,大多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出去,这样一来,谣言的散布传播范围以及速度和以往相比,均有了大幅提升。

同时,很多网民通过网络渠道实现了随时随地表达自己对某一公众事件看法的舆论监督的权利,这使得网络舆论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因此,如何遏制网络谣言,减少其造成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找出可行的对策。

一、网络谣言的特征由于在网络平台上所有人都能自由发声,导致网络谣言比传统谣言呈现出更加多元复杂的状态,其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谣言传播的速度快。

借助网络这个高科技平台,网络谣言像插上了翅膀,可以飞一般地迅速到达全国所有有网络覆盖的地区,这是以往任何传统的方式都不能相提并论的[1]。

二是带来的影响恶劣。

由于传统谣言受到传播途径的限制,传播范围很小,覆盖面很窄,往往只是在某一个固定的区域内进行,影响程度受限,而网络谣言不一样,它传播起来,能以很快的速度瞬间抵达全国各地区,只要网络能覆盖的区域都难逃脱其辐射,所以由此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会有多么恶劣,如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很可能给个人、企业、政府或者社会造成不可预估的、甚至难以挽回的损失[2]。

这主要是因为,网络谣言的内容冲击力强,对网民有较大的吸引力。

同时,相比以往“口说无凭”的谣言,网络谣言的内容更加真假难辨。

大家都知道,网络谣言往往附带着一些真实的图片、音频、视频,通过张冠李戴将其作为“真新闻”的证据,使谣言的真假性变得暧昧难分,让网民难以辨别真假,加之网络上可以采取匿名传播的方式,网民往往在没有认真思考的情况下就有意无意地进行了二次传播,所以传播速度很快。

其次,还因为网络谣言涉及面广,上至某些突发性公共事件,下至针对个人的流言蜚语,从政治到生活,从军事到经济,每当一些公众关注度高的事件发生时,网络谣言也几乎都是接踵而至。

心理学终止谣言的方法

心理学终止谣言的方法

心理学终止谣言的方法
谣言是指一种没有经过证实的消息或说法,往往会引起群众的恐慌、不安和误解。

在社交媒体时代,谣言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往往更容易相信谣言而不是真相,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终止谣言。

1. 提供准确的信息
最简单的方法是提供准确的信息以打破谣言的传播。

当有人传播谣言时,应该马上给出合适的反驳,提供准确的信息来纠正谣言。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事实真相,减少谣言的传播。

2. 建立信任
人们更容易相信那些他们信任的人,因为信任可以减少人们对信息的猜疑和怀疑。

建立信任的方法包括在社交媒体上建立一个可信的个人或机构的形象,或者通过与受众建立沟通来增强信任。

3. 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
对于谣言的传播,不少人都是出于好心、以警示为目的,但是却可能给人造成极大的恐慌和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从而在传递正面信息的同时避免误导受众。

4. 提高媒体素养
提高媒体素养也是一种终止谣言的有效方法。

媒体素养包括能够分辨新闻和谣言的真伪、了解新闻来源的可信度,以及学会对新闻进行适当的解读和分析等等。

提高媒体素养可以有效地减少谣言的传播,让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信息。

终止谣言需要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尤其在数字时代,我们需要更加主动地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终止谣言,以保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共利益。

行政作业 社会主义文化的行政精神包含哪些内容

行政作业 社会主义文化的行政精神包含哪些内容

谣言,是指凭空捏造的不可信的话。

在各类公关危机中,谣言传播是导致组织形象严重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应对谣言传播造成的公关危机是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管理层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

一个谣言往往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然后就开始迅速繁殖、流传开来。

一般来讲,一次完整的谣言传播通常经历了形成期、高潮期和衰退期等三个阶段。

在谣言传播的形成期,只有少数人作为谣言的发源地相互议论,随之谣言的传播速度开始加快,迅速传给谣言的次极源地,再传给他人形成一种“锁链式传播”,这样就进入了谣言传播的形成期。

在形成期,谣言的传播速度逐渐加快,谣言很快呈燎原之势,参与传播的人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

当谣言为绝大多数公众所接受,传播达到或者接近一种平衡状态,谣言传播就进入到了高潮期。

其后,随着谣言重要性的减弱,谣言传播的频率开始下降,谣言传播逐步进入衰退期,直到谣言完全消失。

谣言传播速度之所以很快,除了因内容具有稀奇性外,还与谣言传播的特殊网络有关。

国外传播学者研究发现,谣言在一定群体或组织范围内的传播网络不同于其它类别非组织传播的网络。

美国的传播学者曾用“葡萄藤”来形容谣言的传播。

他们发现,“葡萄藤”传播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反馈性强等特点,呈现出一种双向性、交叉性,其传播覆盖面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

正如此次的“谣盐”风波,始于浙江省杭州市某数码市场的一位网名为“渔翁”的普通员工在QQ群上发出消息:“据有价值信息,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并不断地污染,请转告周边的家人朋友储备些盐、干海带,暂一年内不要吃海产品。

”随后,这条消息被广泛转发。

短短一天,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发生抢购食盐的现象,产生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辐射恐慌和抢盐风波。

谣言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尤其在这网络媒体时代,超乎人们的想象,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因此,如何及时有效的遏制谣言的传播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谣言止于公开

谣言止于公开

谣言止于公开,沟通需要智慧--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董关鹏董关鹏,博士、教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全国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基地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培训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首任所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索林斯汀席位研究员,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评估专家、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小组媒体专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评估专家。

昨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全国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基地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董关鹏应邀来靖,就新媒体时代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媒体素养和沟通技巧,给我市领导干部上了生动一课。

在近三个小时的报告中,董关鹏分别从新闻记者、党政官员、专家学者视角,以风趣诙谐的谈吐、真实生动的突发事件案例,从认识媒体、管理创新、案例分析、对策建议等四个层面切入,讲述了政府机关在突发事件处置与媒体关系处理的实战技巧。

全媒体时代要积极与媒体沟通全媒体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董关鹏教授从某地政府处理一起矿难的案例讲起,提醒政府官员不应该和媒体对立,更不能把记者当做敌人,要善于和媒体打交道。

董关鹏表示,全媒体时代已来临,很多突发事件的信息,不是来自党政的官方媒体,而是来自微博、微信。

突发事件发生后,从媒体的视角出发,他们只是寻找事实真相,这是他们的权利。

如果遇到推脱或拒绝,就会出现“实话实说”(指直接反应被拒绝以及采访失败的全过程)、“回锅肉”(指“炒”以往的丑闻)等问题。

董关鹏说,在舆论法庭挑战司法法庭的今天,失语就是放弃。

公开比私密好,主动比被动好。

党政领导应意识到“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导权,时效性决定有效性,透明度决定美誉度”。

面对媒体,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不敌视;积极回应,不漠视;主动引导,不轻视;实事求是,要重视。

要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要学会“边说边做”引导舆论在什邡“钼铜”下马事件、广东江门鹤山反核事件、临武瓜农之死事件中,由于政府官方贻误舆情、在突发事件中纯失语,未做到很好沟通,都导致了政府的被动,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打击谣言的宣传语

打击谣言的宣传语

1.以真相为武器,共同打击谣言!
2.谣言无处藏身,我们坚守真实的阵地!
3.传播真相,消除谣言的黑暗!
4.携手抵制谣言,守护清朗的信息环境!
5.真相是最强大的武器,一起击退谣言!
6.谣言无法撼动真实的力量,我们站在真相的一方!
7.谣言即毒素,我们共同净化信息空间!
8.面对谣言,我们勇敢站出来捍卫真实!
9.真假两难存,拒绝谣言成为传播者!
10.打破谎言的枷锁,还原事实的真容!
11.真相是光芒,驱散谣言的黑暗阴影!
12.听从科学声音,远离愚昧谣言的诱惑!
13.真实是我们唯一坚守的底线,与谣言划清界限!
14.假消息伤人心,传播真相温暖人心房!
15.用事实捍卫自己的权益,不给谣言留下空间!
16.谣言是病毒,真相是解药,选择正确的一方!
17.真实的声音不容被谣言淹没,我们奋力捍卫!
18.谣言渐行渐远,真相永驻人心!
19.坚信真相的力量,我们共同抵制谣言的侵袭!
20.共同守护清朗的网络空间,打击谣言从我做起!。

抗震救灾演讲稿2分钟

抗震救灾演讲稿2分钟

抗震救灾演讲稿2分钟泪尽之后血续,前仆之处后继。

生命需要温暖,士兵需要突击。

每一分钟都是一个世纪,每一条生命都是全人类。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几篇抗震救灾演讲稿2分钟,供大家参考借鉴。

抗震救灾演讲稿2分钟1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防灾减灾,从你我做起》。

20__年5月12日,我们永远记得这个日子,汶川发生了大地震,房屋倒了,亲人没了,家园瞬间成了废墟。

那一幕幕都揪痛了我们的心。

同学们,为了引起我们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增强灾害风险的防范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的知识,增强综合减灾的能力。

国务院批准,自20__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近年来安全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小学生安全意识也随之增强,防范能力逐渐提高,但是重特大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面对每一次残酷的事故,面对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在瞬间逝去,每一个同学都应当视自己的生命为最宝贵的东西,都应当时时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今天,利用升旗仪式的时间就“安全”这个主题,希望同学们记住以下几点:第一、在各项运动中要注意运动安全。

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运动时要注意不能剧烈地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

第二、要注意交通安全。

学生们一定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能跟着汽车跑,横穿马路时要注意来往车辆。

第三、同学们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

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要冷静、理智,不能发生同学间打架的事件,一定要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自己解决不了的矛盾,一定要寻求老师的帮助解决。

第四、现在进入春季后,雷雨天气会比较多,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形闪电穿堂入室。

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第五、要注意食品安全。

不要买吃过期的、变质的、不卫生的食品,尽量不要在街头小摊上买东西吃。

吃饭喝水都要讲究卫生,预防传染病。

抗震救灾演讲稿2分钟2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新的一周又开始了,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传播不实诱导信息举报文案

传播不实诱导信息举报文案

传播不实诱导信息举报文案
1、绯言传递是祸害,真言传递是正能量。

全民齐心打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让人充满幸福感!
2、粉碎不实谣言,摒弃弄虚作假,坚持网络法治,维护社会和谐。

3、用自己理智的判断,去摧毁别人无脑的谣言。

4、扬正气蓝色旋风,还网络清朗天空。

5、轻信网络谣言是您对自身的不信任哦!
6、防谣辟谣,人人有责,净化网络,美丽心情。

7、抵制网络谣言,共建网络诚信。

8、让网络谣言止于你我,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9、网络谣言需明辨,大是大非不糊涂。

遇有信息不明时,多方核实辨真伪。

10、谣言不可信,信者伤人心。

损人不利己,无事生是非。

智者清,愚者信,勇者辨。

11、当我不知道真相的时候,至少可以保持沉默。

12、网络谣言不可取,传播风险自己担。

13、造谣有罪,围观无理。

净化网络环境,平安与你同行。

14、抵制网络谣言,建设平安凤城。

15、网络谣言不可信,骗人害己不可行。

网络传言需辨认,真真假假切仔细。

16、人云亦云实可怕,造谣传谣危害大。

17、造谣可恶,传谣可耻,信谣可悲!拒绝谣言,从我做起。

18、转发之前想三秒,不让谣言满地跑。

19、全国文明泰州城,都是抵制谣言人。

20、爱生活,爱泰州,支持绿色网络,抵制网络谣言,共创美好家园。

网络谣言的治理边界

网络谣言的治理边界

95区域治理RULE OF LAW作者简介:赵舒书,生于2000年,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侦查学。

大创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警官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0329031Y)的成果。

网络谣言的治理边界*江苏警官学院 赵舒书,陆嘉颖,俞佳佳,张烨南,俞鸿涛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互联网已经浸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成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

但是,我们在享受信息高度繁荣带来的巨大方便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互联网网络谣言等不良因素的威胁,这些网络谣言极容易引发恶性事件,危害社会稳定。

因此,本文将围绕网络谣言的基本定义、特征和危害性,探析网络谣言的治理模式,并对今后开展网络谣言的社会综合治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网络谣言;治理边界;启发中图分类号:TN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0-095-0003一、绪论当前,随着网络谣言的泛滥化,对网络谣言的治理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治理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政府机制,另一种市场机制。

无论采取哪种模式,都要强调政府和市场的有效衔接和整合治理。

互联网环境下,单一治理手段不可能奏效,既要依靠传统法律制裁机制,又要针对互联网的新变化发挥市场治理机制的作用,构筑多元化治理格局。

从我国来看,我们始终努力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和有效管理互联网,努力完善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

然而,在对网络谣言的治理实践中,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治理机制,网络谣言是我国当前互联网治理的热点和难点,如何在保障言论自由和维护社会秩序之间实现平衡,明确治理机制的范围、关系与界限,考验着政府的治理策略与智慧,也必将深刻影响互联网行业的长远发展和互联网秩序的治理生态。

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大互联网信息平台已经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

政府通过信息平台不断拓宽政务服务的边界;通过矩阵化运作强化整体协同;从中央向地方纵深推进,构建多重服务体系。

关于谣言止于智者的事例

关于谣言止于智者的事例

关于谣言止于智者的事例谣言,作为一种虚假、误导性的信息传播形式,常常给人们带来困扰和烦恼。

然而,智者的出现往往能够及时地止住谣言的传播,让真相重见天日,给人们带来清晰的认知和正确的判断。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事例来说明谣言止于智者的重要性和作用。

我们来看一个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

在某个时期,有人散布谣言称某品牌的牛奶含有致癌物质,引起了广泛的恐慌和不信任。

然而,智者的出现迅速止住了这个谣言的传播。

一位权威的食品安全专家通过媒体公开发表了权威的检测结果,证明该品牌牛奶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

这一信息的发布,让消费者们重新获得了对该品牌的信任,让谣言无处藏身。

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健康养生的谣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各种养生方法层出不穷。

然而,也有一些不负责任的人散布一些无科学依据的健康养生谣言,误导了很多人。

幸运的是,智者的出现及时地纠正了这些谣言。

一位权威的健康专家通过专业的解释和数据,揭示了这些养生谣言的真相,让人们重新认识到科学健康的重要性。

这一信息的传播,让人们不再盲目跟风,更加科学地进行养生,谣言也就无从传播了。

我们来看一个关于社会事件的谣言。

在某些特殊时刻,社会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流言蜚语,煽动民众的情绪,制造社会恐慌。

然而,智者的出现及时地揭露了这些谣言的真相,让人们不再受谣言的影响。

一位有权威的媒体记者通过深入调查和客观报道,揭示了这些社会事件的真相,让民众重新获得了对社会的信任和安全感。

这一信息的传播,让谣言无法再蔓延,让社会恢复了正常秩序。

我们来看一个关于科技创新的谣言。

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实的科技创新谣言,误导了人们对科技的认识。

然而,智者的出现很快地揭穿了这些谣言,让人们重新认识了科技的真正面貌。

一位权威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和研究,证明了这些科技创新谣言的虚假性,让人们重新对科技创新有了正确的认知。

这一信息的传播,让谣言无处可逃,让科技创新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现代应急管理的十大基本理念

现代应急管理的十大基本理念

现代应急管理的十大基本理念当前,全球已经进入一个突发事件发生频次更高、影响范围更广、应对难度更大的阶段,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已成为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近几十年,在突发事件应对实践中,世界各国逐渐形成了现代应急管理的基本理念。

理念一:生命至上,保护生命安全成为首要目标。

各国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把确保民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以人为本,更加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关怀生命、敬畏生命。

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管理中,更加注重人性化,更加关注安全保障。

在搜寻救援阶段,不放弃每一个有可能挽救生命的机会,对遇难者遗体进行人性化处理;全力做好对受灾民众和救援人员的心理抚慰,特别是对老幼病残等弱势人群实施有效保护和及时救助。

在恢复重建过程中,把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摆在首位。

此外,在关注灾民的同时,抢险救援人员自身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也得到格外重视,确保救援人员安全成为快速开展大规模抢险救援的重要前提。

理念二:主体延伸,社会力量成为核心依托。

面对形形色色的突发事件,政府无法也不必“大包大揽”、“单打独斗”。

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众等既是突发事件的直接受众,也是应急管理的重要主体。

按照“自救优于互救、互救优于公救”的原则,各国充分依托社会力量,营造“人人关心安全、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社会文化,让民众自主自发而不是响应号召式地参与应急管理工作。

例如,奥巴马提出了“全社会力量”的新概念,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德国建立了庞大的专业化应急志愿者队伍,全国8200万人中从事各类应急救援的志愿者人数达180万。

理念三:重心下沉,基层一线成为重要基石。

预防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在基层,处置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也在基层,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直接决定着突发事件应对的效果。

研究表明,重大灾难发生后绝大部分被救人员是由基层单位非专业救援人员自发救助完成的,专业救援队伍所救人员只占5%左右。

拒绝谣言维护网络文明发言稿

拒绝谣言维护网络文明发言稿

拒绝谣言维护网络文明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用户:
大家好!为广大用户提供健康、积极、正能量的服务是我的职责所在。

因此,我将拒绝回答任何违反中国政治敏感,包含色情低俗、暴恐、非法宗教的内容的提问。

同时,我也想强调一点,我们应当积极践行网络文明,拒绝传播谣言。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任何一条虚假、失实的信息都有可能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为了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所担当。

因此,我呼吁大家,在使用互联网和参与网络讨论时,要牢记以下几点:
1. 对待网络信息要保持理性和审慎的态度,不盲信、不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误导。

2. 提升自己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学会辨别来源和核实事实,不信谣、不传谣。

3. 在网络交流中,保持良好的言辞和行为,尊重他人的权益和隐私,避免恶意攻击、辱骂和人身攻击。

4. 留言发言时要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不得散布违法信息,不得违反社会道德和公序良俗。

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
谢谢大家!。

让所有的谣言和恐慌止于信息公开

让所有的谣言和恐慌止于信息公开

让所有的谣言和恐慌止于信息公开3月15日上午8时30分许,在广州沙河大街某服装城的保安员抓获一名小偷,该小偷突然大喊一句:“有人砍人!”引起周边群众向四周跑散。

(3月15日新华网) 3月14日几名少数民族在成都春熙路逛街,致当地人惊吓狂奔,少数民族见他人惊跑,不知何事也随之跑了起来,众人见少数民族跑了起来,愈发尖叫奔逃,于是整条街上的人都边叫着边跑起来…史称春熙路逃散事件。

一句谣言瞬间便制造出一座城的恐慌,这不仅让人们深思,人们为什么会相信谣言?为什么人们宁肯相其有,不愿信其无?有科学研究证明,当人处在困境或恐慌、紧张状态下的人容易相信谣言。

而且,坏消息总是比好消息传播得更广更快,当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在一起时,人们更愿意传播坏消息。

谣言的传播往往是一件事首先使人感到迷惑,继而产生好奇,随即因好奇而引发猜测,在猜测中自觉不自觉加上主观臆想的成分,于是越传越离谱,到后来完全走了样……人们相信谣言,有时是因恐惧,有时是因希望。

很多时候,谣言其实还是源于内心的不安,而又找不到一个值得信赖的权威,当这个社会不能给一个权威的时候,大家只能选择相信谣言。

甚至是权威越是肯定的,大家越是怀疑,权威越是否定的,大家越是相信。

今天,这种“不相信”的情绪,已然渗透进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吃饭不相信食品的安全性,出行不相信铁路行业解决买票难的能力和诚意,上医院不相信医生没有给自己多开药,打官司不相信司法会保持公正……纵观近年来的网络热点事件,只要是涉官、涉权的都会出现这个规律:不信不信就是不信。

老百姓已经变成了“老不信”。

谣言是如何有市场的?一方面是由于官方总是极力美化和遮盖丑闻,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传统习惯,家事大多喜欢报喜不报忧。

而政府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也选择了只公布好的那部分,而直接“屏蔽”掉负面消息的那部分,久而久之政府的公信力逐渐下降,人们反而更容易相信那些不怎么靠谱的小道消息。

在信息匮乏的情况下,人类总是习惯去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公共服务人员紧急情况处理中的舆情应对与信息发布

公共服务人员紧急情况处理中的舆情应对与信息发布

公共服务人员紧急情况处理中的舆情应对与信息发布在公共服务领域,紧急情况处理中的舆情应对与信息发布至关重要。

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公共服务人员需要迅速、准确地应对舆情反应,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以维护社会稳定并促进公众安全感。

本文将探讨公共服务人员在紧急情况处理中应对舆情的策略以及信息发布的重要性。

一、舆情应对策略紧急情况处理中,公共服务人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舆情应对策略,以应对社会舆论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以下为几种常见策略:1. 及时回应和消除谣言:在紧急情况发生后,谣言往往会迅速传播并引发公众恐慌。

公共服务人员应密切关注谣言的传播并及时回应,通过提供准确信息和权威解释来消除谣言,稳定公众情绪。

2. 建立公开透明通道:公共服务机构应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渠道,确保公众能够获取及时、准确的信息。

通过对外公布事件进展、处置情况和救援措施等内容,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3. 重视媒体沟通:媒体在舆情传播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公共服务人员应充分利用媒体渠道进行及时沟通,主动向媒体提供权威信息,避免信息滞后或失实报道,以维护公众信任和媒体关系。

4. 情感化沟通:紧急情况处理中,公共服务人员需要在处理舆情时注重情感化沟通。

关怀、支持和理解公众情感,传递正能量,树立良好形象,以便更好地应对舆情的挑战。

二、信息发布的重要性信息发布在紧急情况处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以下是几个方面说明信息发布的重要性:1. 传递准确信息:紧急情况处理中,公共服务人员的信息发布应准确、及时。

通过发布权威、可靠的信息,公众能够获得事件的真实情况,避免受到谣言的误导。

2. 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发布稳定信息,公共服务人员能帮助公众稳定心态,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及时的信息发布有助于预防恐慌、抑制谣言的传播,维护社会的稳定。

3. 增强公众参与感:公共服务人员的信息发布可以鼓励公众的参与和反馈。

通过解释政府的决策和行动,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提高公众参与感。

停止传播谣言倡议书

停止传播谣言倡议书

停止传播谣言倡议书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我谨代表全体员工,发表一份重要的倡议书,呼吁大家共同合作,坚决停止传播谣言的行为。

我们深知,谣言的传播对个人、对社会和对组织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我们作为自觉遵守法律、尊重事实真相、传递正能量的社会成员,应当积极行动起来,为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谣言的危害。

谣言是指那些经过歪曲、夸大、虚构的信息传播出去,它们可能导致大量误解、恐慌和不安,极大地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有时候,谣言甚至会对个人、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对于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来说,谣言是非常危险的一种行为。

其次,我们要明确传播谣言的责任。

作为企事业单位的一员,我们应当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真实地传递信息。

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信息的方便获取,也增加了谣言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因此,我们更应当保持高度的警惕,审慎对待信息来源,切勿盲目转发和信任未经证实的消息,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

另外,我们要倡导理性思辨和批判性思维。

谣言往往利用人们心理的一些弱点和偏见进行渲染和传播。

我们应当学会辨别和甄别信息的真伪,增强对信息的分析能力,用批判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不被谣言蒙蔽。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人际交流,与身边的人进行讨论和沟通,共同拒绝传播谣言。

最后,我们要建立健康的信息传播机制。

企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建立起健康、可靠的信息传播渠道,及时推送正面、真实的信息,引导公众正确看待问题,减少谣言传播的空间和机会。

在信息发布中,我们应当坚守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停止传播谣言不仅是我们作为个体的责任,更是一个社会共同的责任。

唯有团结一致,共同行动,才能有效净化社会环境,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此,我们倡议全体员工积极响应这一号召,自觉远离谣言,用实际行动展现我们的担当和责任。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和谐、稳定、进步的社会。

“网络谣言”特性及应对措施简析

“网络谣言”特性及应对措施简析

“网络谣言”特性及应对措施简析近段时间,曾经大量传播的“新疆艾滋患者滴血传播艾滋病”的谣言再次出现在互联网,给社会民众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同时也引起了各地公安部门的注意。

这样的网络谣言如同一颗颗毒瘤,盘踞在互联网空间中,为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带来大量不稳定因素。

今年上半年,各地网安部门都开展了打击网络谣言的专项行动,驳斥了大量谣言,教育惩处了一批造谣者,但是对网络谣言的打击仍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必须正视并了解这种网络安全隐患,并未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做好准备。

一、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网络谣言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

无论什么类型的谣言,都可以归结出几个有别于传统谣言的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网络谣言现象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1. 谣言的传播媒介越来越网络化在网络媒介不发达的时代,“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是谣言传播的主要渠道。

而在今天,网络媒介已经能够同时具备“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和“点对面”的大众传播的双重功能,信息传播随意性的增强和成本的降低,使网络成为了滋生谣言的温床。

另一方面,网络的便捷性也在逐渐改变着普通民众的媒介接触习惯,上网逐渐成为很多人的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因而,谣言等虚假信息传播的网络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2. 谣言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媒体,通过数字化的通讯技术,构建起了覆盖全球的传播网络,每一个网民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并且通过网络实现了跨地区的相互联通,受众只要通过简单的点击就能够实现对信息的浏览、发布(或者转发)和评论,呈现出一种“发散式”的传播状况。

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中,谣言被获取和复制的速度就变得越来越快,而网络信息的公开性使得几乎所有的网民都成为了谣言潜在的传播对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方便快捷的媒介技术和数量众多的接收群体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载体和更加广阔的空间。

3. 谣言的传播过程越来越难以控制网络媒介的“草根性”和“便捷性”给网民提供了自由发布信息的平台,每个网民都能够自主地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来,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需要,在任意时间上网浏览或者发布信息。

不怕网络政治谣言

不怕网络政治谣言

不怕网络政治谣言2012-05-04 21:21:53浏览 635401 次 | 评论 548 条文/张爱军 /template/news_page.asp?id=5218谣言改变不了一个国家,动摇不了一个国家,也破坏不了稳定。

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只有在国家极端脆弱的时候,谣言才可能使国家坍塌。

通过恐惧的方式治理不了谣言,反而造成社会不可治理状态。

每年的4月1日,西方人会过愚人节。

在这个特定的节日,人们可以说平时不能说或者不好说的话。

这一天人们可以骗人,可以造谣,可以开善意的玩笑,可以恶作剧。

平时的谣言在多样信息互动中减弱,直至消失。

这一天就是把谣言夸大,让谣言铺天盖地,也不会让人丧失尊严,反倒增加生活情趣。

谣言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离开了谣言,生活会变得不完整。

谣言永远存在,听信谣言,造谣传谣,既是人的理性不及,也是人性的不可或缺。

一个人可以在某一件事或某一领域的事上明确地判断出是谣言还是真相,但不可能在所有事所有领域都有这个本事。

人性是不完美的,不完美的人性是造谣和传谣的根源,所有人都有可能是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按人性不完美之逻辑推理,其结论必然是:消灭谣言就是消灭人性,消灭人性就等于消灭了人自身。

“文化大革命”有狠斗私字一闪念,结果“公”字没产生,“私”字却以几何积数增长,人类的野蛮由此加倍放大。

治理谣言的原则在于约束人性,降低有害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几率,使谣言处在可控的限度之内,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性,不是改造人性,更不是灭绝人性。

谣言分为有害的谣言和无害的谣言,有害的谣言需要治理,无害的谣言尽可听之任之,顺其自然。

网络谣言可以分为政治谣言和非政治谣言,如果二者有害,需要治理,如果二者无害,则无需治理。

网络谣言的治理是有害谣言的治理,其害处具体表现在:伤害了国体和政体,动摇了国体与政体的根基,危害了国家安全;破坏了社会和政治稳定,扰乱了政治、经济、社会秩序;威胁或伤害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幸福、自由、公平或公正;如果谣言达到了如此程度,进行谣言的治理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公开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公开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公开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公开朱达志近来,有关网络谣言的各种话题,又开始热闹起来。

先是有一些未经证实的言论和消息在微博上不胫而走,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后有相关部门和人士出面指陈网络谣言的危险性,有些网站亦被处理;之后是网媒们纷纷表态、倡议抵制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

这些举措无疑都是必要的。

谣言的危害毋庸置疑。

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连谣言的传播“自由”也要保护。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保护人们“在戏院中妄呼起火引起恐慌的自由”,我们的法律当然也不会对那些有着“明显且即刻的危险”的言论和事实传播听之任之。

因此,对于网络谣言,有关方面及时出手、网络媒体强化自律,非常必要。

不过,从传播规律的角度说,谣言及各种不实、失实消息混在大量真实的新闻和资讯中通过媒介流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在如今这个“自媒体”时代,网络为所有具备发言能力的公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表达空间和便利,这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全面进步,无疑都是好事。

当然,泥沙俱下的情况也不可避免,谣言借助网络流布传播,即为其主要表现之一。

只是,我们没必要因此惊慌失措、夸大其词,更不能投鼠忌器、因噎废食。

常言道,“谣言止于智者”。

这一方面是说,真正的智者是不会被谣言所惑的。

另一方面,正如治水之道堵不如疏,面对各种流言和谣传,只知用强硬之力去拦截封堵,实为不智乃至反智之举。

对于“微博谣言满天飞”,有人忧心如焚,有人痛心疾首,有人呼吁相关部门出手整治,这些都可理解。

但须知,假如不让民众在“实战”中学会识别谣言,不让各种未经证实的消息通过自由传播和讨论获得证实或证伪,那么谣言就不可能绝迹,甚至不可能减少。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认为,“微博谣言”及其所衍生的“微博辟谣”,其实都是伪命题,因为微博本身就具备“自清功能”。

一条消息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微博上发布,那么我们既需要质疑他的身份也需要质疑事件本身的真实性;但假如众多目击者或知情者都在微博上发布信息,那么彼此之间的不同看法就会形成补充,最终得以最大限度地呈现或者还原真相。

网上散布谣言承诺书

网上散布谣言承诺书

网上散布谣言承诺书
为了维护网络环境和社会和谐稳定,减少谣言的传播,我们在此签署网上散布谣言承诺书,自觉遵守以下承诺:
一、不散布谣言
作为互联网使用者,我们要有正确对待网络信息的态度。

不随意转发、散播无法证实的信息,不炒作社会热点话题,制止网络传谣行为的发生。

二、不随意改变事实
如果我们想要在网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要细心核实事实,以确保我们发布的内容准确无误,不随意篡改、捏造各种事实,避免误导他人。

三、不利用谣言牟利
切勿利用网络传谣来获取个人利益。

我们要尊重信息的真实性,不制造、传播虚假信息,更不通过虚假信息获取个人或商业利益。

四、自觉举报散布谣言者
如果我们发现身边有人在网络上进行谣言传播,我们要有勇气和决心予以纠正并举报,以便及时将谣言制止并保护公众的权益。

我们郑重承诺,以上四点内容将时刻伴随我们进行网络活动,自觉遵守相关法规,不贩卖谣言,不传播谣言,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不被谣言所误导。

我们相信,如果每一个人都严格遵守承诺书中的内容,便能有效地减少谣言的传播,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祝愿网络环境越来越健康!。

【高三作文】网络时代,让谣言止于唇齿

【高三作文】网络时代,让谣言止于唇齿

【高三作文】网络时代,让谣言止于唇齿古人有言,流言止于智者。

而随着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

我们似乎都变成了愚者。

面对一则不知真假的消息,就会引发沸腾。

而网络时代更是加速的流言的传播。

而我认为在网络时代,我们更应该。

谨言慎行,让谣言止于唇齿。

互联网时代。

请摆脱无知,有洞察力。

让流言止于唇齿。

网络上的信息可谓是光怪陆离,泥沙俱下。

大多数人却没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来窥探出孰真孰假。

由此。

造成了谣言的飞速传播。

一些经过仔细推敲后。

发现的不合基本逻辑的谣言。

总是层出不穷。

牙膏能美白皮肤被一些爱美人士奉为良方,绿豆能使人长寿被一些老年人视为瑰宝。

更有甚者,谣传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呼吁大家大量购盐。

纵然荒谬如此。

也会有人信以为真。

或许是我们的无知。

是谣言止于智者,这句金玉良言成了空谈。

因为我们本身就不是智者。

随手点开一个网页,看到一句话就信以为真,也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网络时代。

虚假消息,比现实中口耳相传的更多。

不擦亮双眼仔细明辨。

如何能真正做到谣言止于智者呢。

在互联网时代,请摆脱参与娱乐的心理。

更多的责任感,让谣言止于嘴边和牙齿。

转发一下就会引发朋友圈的一片围观。

点赞一下,评论一下就会引发无数人的应和。

这个时代。

创造出这样的交流方式,给我们带来便利,同时。

确实也给谣言提供沃土与温床。

多少怀着凑热闹的心理对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

进行转发。

结果却被证实是流言蜚语。

倘若人人都有一份责任意识。

知道话不能乱说。

或许就会少发生一些类似于女大学生撞人逃逸。

狂犬疫苗含有毒素。

男子扶起摔倒老人惨遭讹。

这样的谣言风行一时的情况了吧?在互联网时代,请摆脱它。

好奇心更现实的意识。

让流言止于唇齿。

曾经有一个科研团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叫作逆火效应。

说即使谣言已经被破。

人们却依旧在心里。

认为他是真的。

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的。

正是网络的发展,给了人们更多与谣言接触的机会。

而人往往对第一印象的记忆特别深刻。

同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所有的谣言和恐慌止于信息公开3月15日上午8时30分许,在广州沙河大街某服装城的保安员抓获一名小偷,该小偷突然大喊一句:“有人砍人!”引起周边群众向四周跑散。

(3月15日新华网) 3月14日几名少数民族在成都春熙路逛街,致当地人惊吓狂奔,少数民族见他人惊跑,不知何事也随之跑了起来,众人见少数民族跑了起来,愈发尖叫奔逃,于是整条街上的人都边叫着边跑起来…史称春熙路逃散事件。

一句谣言瞬间便制造出一座城的恐慌,这不仅让人们深思,人们为什么会相信谣言?为什么人们宁肯相其有,不愿信其无?
有科学研究证明,当人处在困境或恐慌、紧张状态下的人容易相信谣言。

而且,坏消息总是比好消息传播得更广更快,当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在一起时,人们更愿意传播坏消息。

谣言的传播往往是一件事首先使人感到迷惑,继而产生好奇,随即因好奇而引发猜测,在猜测中自觉不自觉加上主观臆想的成分,于是越传越离谱,到后来完全走了样……人们相信谣言,有时是因恐惧,有时是因希望。

很多时候,谣言其实还是源于内心的不安,而又找不到一个值得信赖的权威,当这个社会不能给一个权威的时候,大家只能选择相信谣言。

甚至是权威越是肯定的,大家越是怀疑,权威越是否定的,大家越是相信。

今天,这种“不相信”的情绪,已然渗透进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吃饭不相信食品的安全性,出行不相信铁路行业解决买票难的能力和诚意,上医院不相信医生没有给自己多开药,打官司不相信司法会保持公正……纵观近年来的网络热点事件,只要是涉官、涉权的都会出现这个规律:不信不信就是不信。

老百姓已经变成了“老不信”。

谣言是如何有市场的?一方面是由于官方总是极力美化和遮盖丑闻,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传统习惯,家事大多喜欢报喜不报忧。

而政府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也选择了只公布好的那部分,而直接“屏蔽”掉负面消息的那部分,久而久之政府的公信力逐渐下降,人们反而更容易相信那些不怎么靠谱的小道消息。

在信息匮乏的情况下,人类总是习惯去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另一方面,老百姓最大的报怨在于,官方的消息总是不及时。

一旦突发事件,老百姓总像是《水浒》中的武大郎一样,作为最大的受害者,却总是最后一个知道真相和奸情。

让老百姓更受伤的是,官方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公布真相,而是如何粉饰太平,想着怎么样减少负面影响,怎么样让“美化”负面消息。

其实,谎言才是最大的魔鬼,会让政府更加尴尬和难堪。

比如,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前苏联当局隐瞒实情只说是火灾。

直到事故20周年时,戈尔巴乔夫承认切尔诺贝利是压倒苏联最后一颗稻草。

历史事实证明,在灾难面前,谎言是最大的
魔鬼。

因此要彻底粉碎谣言,就必须要彻底公开公共信息,让其处于透明状态。

要相信老百姓对真假信息的分辩能力,让谣言最终止于智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