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京剧的起源、演唱技巧和传统戏曲表演元素;•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京剧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京剧的演唱技巧和表演基本要素。
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京剧的欣赏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
4. 教学方法•导入法:通过展示京剧图片、视频等材料引发学生兴趣;•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交流和分享所学内容;•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演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京剧表演。
5.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京剧的起源和发展1.导入(5分钟)–展示京剧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看过京剧,了解他们对京剧的认知。
2.概念讲解(10分钟)–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讲解京剧的基本表演要素,如脸谱、唱腔、动作等。
3.观摩学习(15分钟)–播放一段经典的京剧表演视频,让学生观看;–学生跟着视频一起唱歌、练习一些基本的动作。
4.深入学习(10分钟)–分小组讨论,学生按照小组绘制一幅京剧脸谱,并为脸谱编排一个简单的剧情;–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脸谱和剧情。
5.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京剧的演唱技巧和表演基本要素1.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2.概念讲解(10分钟)–介绍京剧的唱腔和表演技巧,如平板、颤音、起腔等;–讲解京剧的表演基本要素,如身段、手势、眼神等。
3.观摩学习(15分钟)–播放一段经典的京剧表演视频,让学生观看;–学生跟着视频一起唱歌、模仿一些表演动作。
4.深入学习(10分钟)–分小组编排一个简短的京剧表演,要求包含唱腔和表演要素;–学生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评价。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
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尝试对简单的对联。
3.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
课前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收集精彩的对联,准备课内交流。
教学过程:一、教师谈话引入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特产。
这些文化传统以其形式之奇和意趣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饰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人类文化大观园。
对联就是其中的一种。
古人学语文,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对联。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
二、说对联故事鲁迅先生小时侯在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读书时,就有对联课。
一次老师出题“独角兽”,同学中有的对“二头蛇”,有的对“九头鸟”,老师都不满意。
鲁迅对“比目鱼”,老师点头赞同。
还有一回,老师出了五字上联:“陷兽入阱中”,鲁迅对“放牛归林野”,也得到了老师的夸奖。
我们所熟悉的清朝国学大师纪晓岚,他不仅学士渊博,才高八斗,而且思维敏捷,伶牙俐齿,享有“铁嘴铜牙”的美誉。
同时,他也是一位对联圣手,在对联百花园里留下了许多佳话。
有一次,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外出游玩。
在休息的时候,乾隆皇帝看见桌子上放着两碟豆,就想考考纪晓岚。
于是出了一句上联:两碟豆,纪晓岚环顾四周,略一思考就对出了下联:一瓯油。
(你觉得纪晓岚对得如何?)乾隆见难不倒纪晓岚,便改口道:“我说的是——两蝶斗”。
(如果你是纪晓岚,你会如何对下联呢?我们来看看纪晓岚的下联,你觉得怎样?)纪晓岚随即说:“我说的是——一鸥游”。
乾隆是个很聪明的皇帝,他见纪晓岚又对上了,就在上联前加了两个字:林间两蝶斗;这是,纪晓岚又是怎样对的呢?纪晓岚道:水上一鸥游。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反思此次教学反思针对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京剧趣谈》这一篇阅读理解题材。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篇文章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方面,我的设定是让学生掌握本文的主旨和基本内容,能够描述和比较京剧与其他戏曲的特点,并了解几位著名京剧名家的事迹和作品。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该篇文章内容难度较高,部分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我可以加强对生字词的解释和讲解,且在解读文章时要更加注重理解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此外,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我还可以选择一些专题阅读,或安排学生进行相关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京剧的理解和认知。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问答互动、篇章解读等方式。
但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较低,表现较为被动。
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兴趣引导,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再现,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和兴趣。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也可以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例如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或热点话题,通过小组讨论或展示汇报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通过阅读理解、口头表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但我发现评价内容较单一,因此我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及潜在需求,采用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利用游戏、互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在学生的认知和阅读能力水平不同的情况下,我应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
教学反思正是通过对自身教学的认可和总结,来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模式和方法,并提升教学效果的好方式。
四、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方面,我使用了教材和网络平台上的资源,例如图片、音频、视频等。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需要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反思第【1】篇〗《京剧趣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徐城北,__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的“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课文不仅介绍了关于京剧的知识,也流露出作者对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并积累“驰骋、尴尬、虚拟、约定俗成、凸显”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__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是:京剧是学生们比较陌生的领域,通过资料补充,对课文内容稍作细致了解。
我们课题组开展了这次公开课活动之后,对本次教学的反思如下:成功之处:1、课前的导入自然,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都了解哪些传统剧种?再以一段精彩的京剧视频的演出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个环节,较好地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语文学习结合了起来,增长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两个板块“马鞭”和“亮相”时,我设计了听一听、看一看、练一练、想一想等环节。
使学生深入感受国粹的魅力,对文本内容有深刻的认识。
同时激发了学生对京剧的喜爱之情。
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充分,可以课前布置学生通过络资源了解更多关于京剧方面的知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先试着学唱一段京剧。
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更深入。
学习课文也就更加容易。
课堂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学习“马鞭”这一板块的内容,“亮相”这一环节应放手让学生去学习,采用形式多样的手段使学生自然而然感悟理解“亮相”的艺术特色。
不应总是依赖于课本。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反思第【2】篇〗《京剧趣谈》教学反思《京剧趣谈》是一篇略读课文。
本课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的“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第1篇】六年级语文京剧趣谈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京剧趣谈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中“驰骋、尴尬、虚拟”等几个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京剧表演的特点及运用的说明方法。
3.体会京剧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京剧吗?说一说你喜欢的京剧名段吧。
2.教师板书课题点明“趣谈”。
“趣谈”是什么意思3.“京剧趣谈”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二、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1.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新词及不理解的词。
不理解的词可在小组内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词语。
2.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理解词语的情况。
3.再读一遍课文。
看看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画出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4.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哪几种艺术特色(一是利用虚拟的道具能表演得具有神韵,二是奇特的亮相表演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四、重点讲读,体会写法。
1.老师导语引入:作为戏曲表演,要在舞台上展示各种生活场景。
但是,舞台的空间总是有限的,要表现骑马的一个场景,应该怎样来实现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
2.用虚拟的马鞭来表现骑马,成功吗?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指导:演员用马鞭来表演骑马很成功。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京剧趣谈》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京剧的基本概念。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融合了唱、念、做、打四种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京剧片段。这个片段展示了京剧在实际表演中的四大基本功,让我们了解如何通过这些技艺来塑造角色和传达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京剧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解决方法:结合实际表演视频或图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术语,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在欣赏京剧时,可能难以把握其内在的艺术韵味和文化内涵。
-解决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京剧的美,同时介绍京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京剧趣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看过京剧吗?对京剧有什么印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京剧艺术的奥秘。
3.了解京剧的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
4.掌握京剧脸谱的分类及代表性角色。
5.体会京剧艺术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学习《京剧趣谈》,使学生对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产生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京剧趣谈》教案+教学反思(特级教师)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京剧趣谈》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教学目标】1.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3.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基本常识,体会表达的条理性;4.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流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板题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片,猜猜看,这是哪里的标志呢?和什么主题相关的标志?为什么呢?师:一谈到京剧,我们马上能想到的就是脸谱、锣鼓,关于京剧,你还了解哪些呢?师: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京剧趣谈》。
二、初读,理清脉络1.读文,找出两个部分师:迅速浏览课文,看这篇课文介绍了京剧的什么?2.理解小标题的用途师:两个小标题让读者一目了然,如果我还想再后面介绍京剧的唱腔,可以再加个小标题---唱腔。
三、品读,体会虚实相生板块一:发现马鞭之美1.理解马鞭之美师:京剧艺术里有这样一句话“小小砌末,大大学问,一鞭一马,一桨一船”,猜猜看,这里的砌末指什么?师:下面通过一个视频来看看小小砌末的运用。
(播放京剧《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片段)师:边欣赏边思考,杨子荣在林海雪原上干什么?从哪里看出骑马?师:一根马鞭加上演员传神的动作就能看出杨子荣在跃马扬鞭、驰骋原野。
人家说,京剧的马鞭特别的美,我们来看看。
美吗?什么美?师:小小的一根马鞭在舞台上可以美轮美奂。
猜猜看,《霸王别姬》里虞姬会用什么颜色的马鞭?《穆桂英挂帅》里的穆桂英着红装,会选什么颜色的马鞭?为什么?皇帝出场会用什么颜色的马鞭呢?为什么?师:我们不仅要看其形,更要看其神,形神兼具才有感染力。
我们读一读课文,看课文里是怎么介绍的。
《京剧趣谈》教学反思
《京剧趣谈》教学反思《京剧趣谈》是一篇介绍中国京剧知识的文章,通过教学,我得到了以下一些反思:一、课堂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京剧,我在课堂上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包括京剧的历史、特点、表演方式等。
然而,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有些内容可能讲得不够深入,导致学生难以消化。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吸收和理解所学知识。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堂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讲解、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
这些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京剧的魅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过多的信息量感到不适,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
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课程中,我引导学生思考一些与京剧相关的问题,如“京剧与现代戏剧的差异是什么?”、“为什么京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等。
通过这些问题,我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文化素养。
然而,在提问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这些问题感到困惑,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问题的针对性和引导性。
四、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积极与学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这种互动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然而,在互动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比较害羞或者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综上所述,《京剧趣谈》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程,但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注重学生的反馈和需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文化素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第1篇】23 《京剧趣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重点)3.阅读课文,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难点)【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观察:京剧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了解到了哪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一下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2.助读资料: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
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出示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重点)3.阅读课文,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难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这篇课文从道具和动作两个方面描述了我国京剧独有的几个艺术特色。
四、品读释疑1.课文介绍了京剧的哪几个方面的特色?课文介绍了中国京剧在两个方面独有的艺术特色,一是道具:有实在道具如马鞭,还有一些虚拟道具;二是动作:亮相。
2.读“马鞭”这一部分,想一想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用马鞭代替真马,这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
六年级语文京剧趣谈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语文京剧趣谈教案优秀5篇六年级语文京剧趣谈教案篇一设计思路:1、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2、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中国京剧”是我们预设的“中国人”大主题中的一个内容版块,作为二级主题来开展,与其他内容相互渗透、推进,共同来实现大主题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我们班的这一块内容开展得较其他班晚一些,切入是从学校展示橱窗里其他班级孩子的“京剧脸谱”作品开始。
从周围环境的变化入手,孩子们慢慢开始谈论、关心起京剧这一话题(由个别孩子,逐步影响更多的孩子),这样就能比较巧的顺着孩子的关注点进行,不显生硬与突然。
事实上,京剧并非是我们南方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又是比较有意义与必要的,能够通过这方面内容的系列活动,让孩子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热爱祖国的情感。
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我们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邀请了朱家角老年京剧团来幼儿园,开展了“重阳节——我们和爷爷奶奶同乐”活动。
那些爷爷、奶奶的京剧表演、京剧演出用的锣鼓乐器,把我们班所有孩子都吸引住了,也由此,全班孩子的兴趣点都到了京戏上,希望去了解更多有关京剧的事情。
于是“中国京剧”主题热火地开展起来,孩子们搜集信息、了解知识、看戏剧频道的京戏、学上一句京腔、摆上一个京剧架势,不亦乐乎。
过程中,教师及时组织孩子交流,在生生、师生的互动中,互享信息、知识,也互相感染着对京剧艺术的喜爱之情;我们还一起看京剧的折子戏,讲京剧故事,讲京剧脸谱人物的故事、传说,活动化、故事化使孩子们的兴趣更高,也对京剧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
另外,主题的开展,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同时还需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点,从中不仅让孩子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的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第1篇】《京剧趣谈》配套教案一、教材简析:课文讲了“马鞭”这一道具在京剧表演中的运用,讲了舞台上双方作战时两种表演手法的作用。
重点是从描述中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驰骋、尴尬、虚拟、约定俗成、凸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3.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重点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五、教具准备京剧演出片段的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平时喜欢听歌还是听戏?那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和京戏相关的歌曲《说唱脸谱》。
(播放歌曲)歌曲欣赏听完了,接下来咱们来看脸谱,猜猜这些脸谱代表歌中唱的那些人物。
这些人物分别是窦尔敦、关羽、典韦、曹操、张飞。
大家说京剧脸谱是不是很有趣呢?其实,京剧的有趣之处不仅仅体现在脸谱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要介绍京剧的其它有趣之处。
一起来看——出示题目:《京剧趣谈》设疑自探:看到题目后,你的脑海中产生了什么疑问想通过本节课去了解呢?主要问题梳理:1.什么是京剧?2.本文要从哪些方面和我们谈京剧的趣味?3.京剧趣在哪里?解疑合探1:什么是京剧?京剧:戏曲的主要剧种。
中国的“国粹”,国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享誉海内外。
表演上唱、念、做、打并重。
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故又名皮黄戏。
它的行当全面(分生、旦、净、丑四大类)、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
解疑合探2:本文要从哪些方面和我们谈京剧的趣味?自探提示:1.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课文的小标题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谈京剧的趣味。
1.马鞭(道具)2.亮相(表演)解疑合探3:京剧趣在哪里?自探提示1:自读《马鞭》这一部分,思考讨论:1.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哪两类道具?(实在道具和虚拟道具)2.说说京剧表演中为什么演员不能骑真马?(1.舞台小2.真马难以控制)3.京剧是如何解决“骑马”表演中遇到的问题的?(以“鞭”代马)4.舞台表演中使用“马鞭”的作用是什么?(1.突出姿态优美 2.表演更自由 3.具有装饰美)5.说说作者举了哪些虚拟道具的例子,找出能体现虚拟道具妙处的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第1篇】第23课《京剧趣谈》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京剧趣谈》选入教材本单元,旨在使学生感悟艺术的高妙,受到美的熏陶。
课文分两部分,作者的编写意图是想通过这两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一些了解。
第一部分《马鞭》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中利用虚拟的道具来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第二部分《亮相》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双方打斗场面的表现手法。
文章语言严谨,生动有趣,说理清楚,可读性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自主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了解关于京剧的一般常识。
2.通过自读课文、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3.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关于京剧的“术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2.感悟京剧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京剧是比较陌生的领域,通过资料补充,对课文内容稍作细致了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京剧,被成为“国粹”,谁会唱上一段京剧?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了解到了哪些?(学生畅谈。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来认识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个究竟吧!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 师:同学们,上课前先听老师介绍一下作者徐城北,你对徐城北有哪些了解课件出示: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生于重庆,长于北京,肄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
曾在中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任该院研究部主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第【1】篇〗无中生有,品艺术之趣—《京剧趣谈》教学设计及评析教学内容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
初步了解中国京剧中马鞭等体现出来的艺术特点,培养对京剧艺术的欣赏能力。
3.自主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了解关于京剧的一般常识。
4.通过自读课文、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5.通过对京剧马鞭等知识的学习,激发关心、热爱中国京剧艺术的情感,感悟京剧的无穷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马鞭的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2.京剧是比较陌生的领域,通过资料补充,对课文内容稍做细致了解。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突破方法:自主研读课文,并搜集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京剧马鞭、纳鞋底等表现出来的虚实的艺术性。
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了解京剧虚实的艺术性。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自主研读课文内容。
学法: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戏剧的种类,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戏曲引入,导入新课1.播放黄梅戏、越剧和京剧唱腔片段。
问:你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吗?2.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了解到了哪些?京剧,被称为“国粹”,谁会唱上一段京剧?比如我们在音乐课上欣赏过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3.完整播放京剧《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片段。
思考:杨子荣在林海雪原上干什么?从哪里看出骑马?小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一根马鞭就能看出人物在跃马扬鞭、驰骋原野。
这就是京剧特有的舞台艺术。
4.板书课题,了解带星号的课文是自读课文及学习方法。
5.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3课《京剧趣谈》|人教(部编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京剧趣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看过京剧吗?对京剧有什么样的印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京剧艺术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京剧的基本概念。京剧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戏曲艺术,有着丰富的行当、独特的表演和脸谱系统。它是我国文化瑰宝,展现了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京剧表演视频。这个案例展示了京剧在实际表演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唱念做打来塑造角色。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探讨了京剧艺术,从导入新课到实践活动,再到小组讨论,整个过程让我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对京剧的浓厚兴趣。回顾这次教学,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部分,通过提问同学们对京剧的印象,成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新课产生了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京剧的了解较为有限,今后在导入环节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背景知识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至于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同学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多发言、多交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同学们能够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但仍有个别同学对某些内容存在疑问。在课后,我需要关注这部分同学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反思第【1】篇〗《京剧趣谈》选入教材本单元,旨在使学生感悟艺术的高妙,受到美的熏陶。
课文分两部分,作者的编写意图是想通过这两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一些了解。
第一部分《马鞭》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中利用虚拟的道具来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第二部分《亮相》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双方打斗场面的表现手法。
文章语言严谨,生动有趣,说理清楚,可读性强。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反思第【2】篇〗语文素养有两点∶一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二是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感受看法写出来。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二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主要有四个:1.谈话导入2.初读感知3.精读探究4.拓展延伸听完史老师的评课,收获颇多。
首先,语文教学要先关注单元目标,然后再精准把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要走教材,依照教材。
其次,要紧扣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整个单元课与课之间内容要上下联系,听说读写融会贯通于每一节课中。
第三,设置问题要多点思维,不要把一个大问题打乱,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
《京剧趣谈》这篇课文的改进之处:第一:紧扣本课的教学目标,要严格贯彻,培养学生默读课文的能力。
第二:课文的中心问题,要围绕课后问题进行,给学生自由发挥的“大空间”。
第三:课后问题及时布置。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反思第【3】篇〗京剧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究竟又是什么?教学中又如何体现它的教学特点呢?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认为:一、明确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尤其要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
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
六年级语文上册《京剧趣谈》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一、教案1. 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净、丑、行当、亮相、髯口”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京剧表演的动作和神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京剧的一些基本知识,感受作者对京剧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京剧表演的动作和神态。
3.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京剧的喜爱之情。
4.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京剧中生、旦、净、末、丑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角色,引导学生说出京剧的特点。
(2)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教师巡视指导。
(3)学习生字词: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时所查的生字词,教师重点讲解“净、丑、行当、亮相、髯口”等词语。
(4)再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京剧的特点。
(5)学习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学生边读边想象京剧表演的动作和神态。
(6)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京剧的特点,教师巡回指导。
(7)汇报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8)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京剧的其他知识,如京剧的服饰、道具等。
(9)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要了解和传承国粹。
(10)作业布置:抄写生字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二、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对京剧的了解有了初步的认识,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京剧表演的动作和神态。
2.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导入、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教学不足:在引导学生了解京剧的其他知识时,时间安排不够充分,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参与。
4.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三、说课稿1. 说教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京剧趣谈》,课文通过对京剧表演的动作和神态的描绘,让学生了解京剧的一些基本知识,感受作者对京剧的喜爱之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反思第【2】篇〗
【教学反思】
京剧的艺术特色有很多,作者通过对马鞭和亮相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京剧的一些艺术特色。
在“马鞭”一节中,马鞭在京剧表演艺术中到底有哪些功用解决了哪些问题实在的道具和虚拟的道具起着什么作用这些是我们探究的主要问题。
在“亮相”一节中,作者通过京剧表演上的具体事例,向我们展示了静态亮相和动态亮相在京剧艺术上的高妙之处。
举例典型,论证有力,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不足之处在于,文本是“趣谈”,而我的“趣教”体现得不够明显。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反思第【3】篇〗
课后反思
这篇略读课文介绍的是我国京剧道具和动作这两个方面,突出了京剧独有的艺术特色。
在教学中,我首先播放京剧《唱脸谱》,让学生对京剧有个大概的影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果然看了视频,孩子们很开心,很幸福,这为学习这篇文章开了好头。
接着我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在充分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京剧的,这个问题不难,孩子们大部分都能回答上。
另外这篇文章结构很明显分为两部分。
然后分段学习,重点抓住两部分的关键语段,带领学生
阅读,联想,使学生感受到京剧的独特魅力
整堂课下来,我觉得整体上的不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京剧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在课外延伸这个环境,让感兴趣的学生下课后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和视频,以便更进一步的了解和学生,从而达到了弘扬我国传统艺术的目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京剧趣谈》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京剧趣谈》教学反思《京剧趣谈》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由《马鞭》和《亮相》两篇小短文组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这堂课,我准备充分,重点突出,教学条理清晰。
在智慧教室的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完成表格、欣赏视频、猜一猜游戏、填空练习、朗读感悟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探究京剧艺术道具使用虚实相生,动作造型动静结合的特点,感受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在实践中掌握了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一、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努力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
整节课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真诚对话过程。
导入环节,学生积极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京剧的资料,有介绍京剧的角色划分,有介绍京剧的形成过程,还有的介绍了著名的京剧演员等等。
学生准备充分,课堂气氛活跃,为进一步学习文本,了解京剧艺术打下了基础。
在汇报预习成果,交流重点词语意思时,我发现同学们交流的“尴尬、约定俗成、戛然而止”等词语,与我课前预设的词语有较大出入,可见我对学情分析得不够准确,此时再学习课件中预设的词语与“词义配对”练习便显得多余,于是我尊重学生实际,果断省去这一环节。
二、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实践中迁移运用两篇短文的学习,我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马鞭》的学习,习得阅读方法,再迁移运用,自主学习《亮相》。
在品读短文《马鞭》时,我先出示表格,引导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提示,自主阅读第一自然段,圈画关键信息,再交流汇报、互相补充,理清用马鞭代替马匹的几点好处。
再以《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骑马片段的欣赏,加深学生对马鞭这一道具使用的高妙之处。
此为扶。
《马鞭》第二、三自然段的学习为半扶半放。
依旧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提取关键信息,了解纳鞋底、宴席时的虚拟道具与实在道具,通过交流感悟、片段欣赏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悟京剧道具虚实相生,“无”往往胜于“有”的特点。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24 京剧趣谈 精华版教案
24* 京剧趣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激发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语言运用: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
思维能力: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审美创造:了解京剧更多的奥秘,培养鉴赏京剧艺术的能力。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京剧趣谈》由两篇小短文组成,分别是《马鞭》和《亮相》,介绍了京剧表演艺术上的道具和表演形式,具有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特点。
关注结构:《马鞭》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马鞭成为舞台道具的原因和马鞭使用的妙处。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通过举例子进一步说明了京剧善于运用虚实结合的道具辅助演员表演的特点。
《亮相》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了静态的亮相。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介绍了动态的亮相。
关注描写:两篇短文多次运用了分类别、举例子等方法,以马鞭、针线、酒壶酒杯作为道具的例子,以亮相的具体动作作为表演形式的例子,具体生动,非常具有画面感。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
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重、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1.播放京剧《空城计》片段,师生共同欣赏。
2.揭示课题《京剧趣谈》(板书:京剧趣谈),学生齐读课题。
3.了解京剧。
(出示课件4)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1.根据“学习提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出示课件5)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两篇短文分别介绍了关于京剧的哪两方面内容?(出示课件6)预设1:《马鞭》介绍了关于京剧的道具。
(板书:马鞭道具)预设2:《亮相》介绍了关于京剧的表演方式。
(板书:亮相表演方式)三、学习《马鞭》部分1.(1)(出示课件7)默读《马鞭》第1自然段,根据表格圈画相关内容。
(出示课件8)预设:2.(出示课件9)文中是怎样体现马鞭可以给演员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的?预设: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追问:运用“可以……可以……可以……可以……”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预设:这样的句式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京剧趣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文,了解京剧中“马鞭”“亮相”的艺术特色,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2.借助抓住关键词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概括本篇文章,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3.以本篇文章为契合点,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鉴赏”主题阅读。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有哪些奥秘及艺术特色。
体会课文表达的条理性。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充分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谈话导入,作者简介
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资料,你了解到了哪些?(提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胡琴、锣鼓;中国国粹;梅兰芳)你认为京剧有哪些艺术特色和奥秘?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
(学生畅谈,教师指导。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
二、检查预习,认读字词
1.指名读。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并反复认读:
驰骋尴尬彻底虚拟纳鞋底仆人突显戛然而止
2.小组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
3.教师抽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京剧趣谈》这篇课文。
阅读结束后,请简要说一说课文介绍了京剧的哪两个方面。
(京剧的道具和表演方式)
2.师:马鞭和亮相在京剧艺术中有何妙用?请结合课文,列举相关语句自由交流。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四、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介绍马鞭的内容。
(1)师: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原因是什么?京剧表演中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为什么说马鞭可以漂亮地解决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的问题?请结合课文举例说明。
(学生合作交流后发言)
(3)作者介绍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
为什么还要介绍京剧中一些虚拟的道具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与本课的第一个小标题——马鞭,是否冲突?(指名说)
明确: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京剧的表演艺术,与马鞭这种实在的道具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因而与小标题不冲突。
(4)通过《马鞭》,我们知道了京剧表演中善于运用虚拟的场景让人想象到真实画面,也就是“虚实相生”。
(板书:虚实相生)
2.自由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介绍亮相的内容。
(1)静态的亮相是如何体现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的?请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
(学生合作交流后发言)明确:课文第4自然段便是通过具体事例来印证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的,同时作者通过俗语和古诗,进一步论证静态的亮相的妙处。
(2)京剧中动态的亮相有何高妙之处?作者是怎样论述的?(指名说)
明确:课文第6自然段便是具体论述动态的亮相的高妙之处的,作者通过动态的亮相的具体表现,引出杂技表演的艺术,以此印证动态的亮相不愧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3)小结:通过学习《亮相》,我们发现京剧表演艺术还有着动静结合的特点。
(板书:动静结合)
五、拓展延伸
搜集有关京剧表演艺术的资料,或观看一些京剧戏曲视频,了解更多有关京剧的知识和奥秘。
同学之间进一步交流。
[教学板书]
23*京剧趣谈
产生作用魅力
马鞭虚拟道具的妙处
京剧趣谈
亮相静显示武艺高强显示必胜的信心
动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教学反思]
京剧的艺术特色有很多,作者通过对马鞭和亮相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京剧的一些艺术特色。
在《马鞭》一节中,马鞭在京剧表演艺术中到底有哪些功用?解决了哪些问题?实际的道具和虚拟的道具起着什么作用?这些是我们探究的主要问题。
在《亮相》一节中,作者通过京剧表演上的具体事例,向我们展示了静态的亮相和动态的亮相在京剧艺术上的高妙之处。
举例典型,论证有力,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不足之处在于,文本是“趣谈”,而我的“趣教”体现得不够明显。
角色分类
【生】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老生(又分重唱的安工老生,重做的衰派老生,重武的靠把老生)、武生(分长靠武生、短打武生并应工猴儿戏)、小生(分扇子生、雉尾生、穷生、武小生)、红生、娃娃生。
【旦】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青衣(正旦)、花旦、闺门旦、刀马旦、武旦、彩旦。
【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
“净”又分为以唱功为主的大花脸,分正净(重唱功,称铜锤、黑头)、架子花(重工架)、武二花、摔打花、油花(一称毛净)。
【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分文丑(分方巾丑、袍带丑、老丑、荣衣丑,并兼演彩旦、婆子)、武丑(又称开口跳)等。
各个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的技艺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