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冻土研究与工程实践三十年-冰川冻土
《冰川冻土》征稿简则
《冰川冻土》征稿简则《冰川冻土》聚焦服务于冰冻圈科学及其分支学科,如冰川学、冻土学、寒区T.程学、冰冻圈水文学、冰冻圈生态学等学科发展,$点报道冰川(冰盖)、积雪、冻土、海冰等关键冰冻圈要素的过程与机理、冰冻圈变化的影响与适应,以及相关的全球变化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茧点关注具有创新性、高水平及对_民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方法,传播冰冻圈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科学知识,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服务冰冻圈及其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栏目设置冰冻圈U全球变化(包括冰冻圈气候环境记录、冰冻圈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极地冰盖与海平面变化等),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察研究,寒K T.程与灾害,冰冻_水文与水资源,冰冻圈生态学,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第四纪与行星冰冻圈,冰冻圈技术(包括遥感、地基智能观测仪器研发、数据传输等),冰冻圈数据论文,研究综述3科普简报2.优先发表随普N家西部大幵发的战略实施及闺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开展,近期对以下方面论文和报道优先发表:(1)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两部大开发与冰冻圈相又研究;(3)冰冻圈快速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4)冰冻圈变化及水资源;(5)冰冻圈变化对气候勺生态系统的反馈作用;(6)冰冻_重大甚础设施建设的工程与环境问题;(7)极地环境问题3.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3.1严禁抄袭和剽窃,严禁数据造假,严禁重复发表,严禁一稿多投3.2稿件论点明确,主题突出,数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每篇论文在8 000~10000字为宜3.3中义摘要400字以h,应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研究目的、论点、方法、结论,具有f t含性和独立性英文摘要600单词以上,应写成报道/指示性文摘,反映出文章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核心内容中英文摘要后对应列出3~ 6个关键同:3.4文稿中一律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用标准符号表示各种专业术语一律按已颁布的标准使用,建议参看《英汉冰冻圈科学词汇》修订版、《冰冻圈科学辞典》修汀版,同一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等要求全文统一文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内体,上、下标3.5表格采用丨线表,插图只附最必要的表格与图件直接排入文中相应位置,并给出中英文图、表的标题及注释插图要求线条清晰、字迹清楚,分辨率要求在600 d p i以1二3.6如系丨肖家A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_家、省部级各类项目成果.请在首页脚注处标出,并注明项H类别、名称和编号:例如:_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805104;2丨802048)资助。
地貌学冰川冻土0506-全文可读
二 、冻土的成因 冻土的形成 ,主要受温度的控制
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冻土是第四纪冰期气候下形 成的。
部分冻土可能是在大陆冰盖退却后才发育的。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 , 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
冻土退化 , 引起了冻土地貌类型 、规模的显著变 化 ,并引起了工程 ,环境等方面诸多问题 ,如青藏线 的冻土退化引起的:a 、工程问题
2 冻融作用的三种类型及其作用
1) 冻融风化: 冻土中的水分因温度周期性变化而引起 冻结和融化的交替出现 ,造成地面土(岩)层破碎松 解 ,这种作用称为冻融风化。
作用: 冻融风化 ,形成大量碎屑物质 ,并可产生冰 楔 、土楔 、沙楔。
2) 融冻扰动: 一般发出于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内 。当活 动层与每年冬季自地表向下冻结时 , 由于底部水冰冻层 的阻挡作用 ,使其中未冻结的融土层(含水土层) 在上 下与冻结层的挤压作用下 ,发生塑性变形 ,形成各种大 小不一 ,形成各异的融冻褶皱(冰卷泥) 。
·当冰川冰积累到一定厚度 , 只要地表或冰面具
有适当的坡度 ,冰体就能向雪线以下缓慢流动 ,伸
出冰冰舌舌,,形形成成冰冰川川。。
2 、冰冰川川运运动动
运动原因:
1) 冰川运动主要通过冰川内部的塑性变形和块体 滑动来实现 。当冰川冰达到某一 临界厚度时 ,冰层 却受到上部冰层的较大压力 ,使冰的融点降低 ,冰 层内部则是冰 、水和水汽三相共存的物态 ,在缓慢 增加的压力作用下 ,冰的晶体之间就可以发生相互 位置变动而出现塑性变形。 2) 冰川运动力源: 重力和压力
雪线以上的常年积雪 ,经过一系列的“变化 ”作 用而形成冰川冰。
1)新雪
2)粒粒雪雪
3) 冰川冰 ·在低纬度夏季气温高 , 白天积雪表面融化 , 融
中国科学院院士、冻土学专家程国栋深情讲述
青藏铁路正式运营十年来,路基稳定,列车时速达到100公里,创造了世界冻土区铁路的最高时速,近日,《小康》记者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冻土学专家程国栋,请他讲述了冻土区铁路最高时速的梦想与炼成“程国栋的科研兴趣和出版物涵盖了一系列与冻土相关的领域,包括冰缘过程、山地多年冻土、地下冰形成机制等,尤其在冻土工程研究方面的成就更加突出。
他创建的地下冰重复分凝机制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并被称为‘程氏假说’;该工程理论为中国青藏铁路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保障。
他是领导中国冻土科学及冻土工程研究达到国际领先地位的重要人物。
”这是2014年6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荣获国际冻土协会终身成就奖时的颁奖词。
虽然这段颁奖词很简单,但是它包含的内容却是程国栋花了40年时间的研究成果,而也正是这40年的研究让中国的冻土科学引领世界。
“孤独”的梦想与科研:只有野驴和苍鹰做伴1943年7月11日,程国栋出生于上海。
高中毕业时,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华东师范大学地质地理系的活动,当时一位老师介绍了关于打开喜马拉雅山改变中国气候的大胆设想,这深深地感染了程国栋。
后来,他又从北京地质学院的招生广告中看到两项大工程的简介。
“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南水北调。
因为年轻,比较向往能够投身大的工程建设。
”程国栋坦言,“那个时候可能受前苏联的影响比较大,把建设项目称为伟大的共产主义工程。
大家都很羡慕,那时候就有这种建功立业的思想,所以我就报考了这个专业。
”1960年,程国栋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系。
经过5年的学习,毕业后,“那个年代大学毕业程国栋被分配到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冻土研究室工作。
后,大家都是服从国家分配。
当初有5个志愿名额,我都写了服从分配,最后就被分到兰州了。
”兰州的工作条件很艰苦,但是程国栋说:“只要习惯了就会好些,特别是搞了冻土专业以后,觉得还有好多实质性的问题没有解决,需要静下心来仔细研究并希望能够得到解决,对于环境也就适应了。
中国冻土分布规律
中国冻土分布规律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的国家,冻土分布广泛。
冻土是一种特殊的土壤类型,其水分在零度以下时冻结成冰,导致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质发生显著变化。
了解中国冻土的分布规律对于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冻土类型及分布季节性冻土:季节性冻土是中国最常见的冻土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青藏高原等地区。
这些地区冬季寒冷,土壤中的水分在零度以下时冻结成冰,形成季节性冻土。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升高,冻结的土壤开始融化,恢复正常的土壤性质。
多年冻土: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如昆仑山、祁连山、天山等。
这些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土壤中的水分长期保持在零度以下,形成多年冻土。
多年冻土的厚度较大,对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
三、中国冻土分布规律纬度地带性:中国冻土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
从北向南,随着纬度的降低,季节性冻土的分布范围逐渐减小,而多年冻土的分布范围逐渐增加。
这是由于纬度越高,冬季越寒冷,土壤中的水分越容易冻结成冰。
垂直地带性:中国冻土的分布还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土壤中的水分越容易冻结成冰。
因此,在高山地区,从山脚到山顶,冻土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性。
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地貌对冻土的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例如,在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亢、气候寒冷干燥,多年冻土广泛分布。
而在东北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季节性冻土分布较为广泛。
此外,河流、湖泊等水体附近也容易出现冻土。
地质构造影响:地质构造对冻土的分布也有一定影响。
例如,在断裂带附近,由于地下水的涌出和地温的异常变化,容易出现多年冻土。
而在一些岩石透水性较好的地区,由于水分容易下渗和冻结,也容易出现季节性冻土。
人类活动影响:人类活动对冻土的分布也有一定影响。
例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量取土和排水设施的建设,会改变原有的水文地质条件,从而影响冻土的分布。
中科院寒旱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冻土工程创新
四是冰川冻土学科是一个很偏的学科,知道的人很少,了解的人更少。冰川冻土学科的延续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支持。需要培养科普人才,对社会进行科普宣传,让人们了解冰川冻土学研究与我们生存环境的关系,了解其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主要对策
中科院寒旱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知识创新工程支持下,通过科技队伍建设和人才结构模式调整,培养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高水平科技队伍,凸显了团队创新建设的重要意义。中科院寒旱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在岗位性质、职称结构、学位布局等方面均表现出高端精英、中层骨干及初级团队有机整合的梯次发展状态。这使得该团队既有核心层领军人物,又有支撑层贯彻执行生力军,从而达到了团队结构的优化设计。中科院寒旱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式以及开放研究与国际合作方面,均表现出只有搭建一个合理且稳定的用人、育人平台,才能保证团队的持久生命力。
(三)案例思路
1.主要问题
青藏铁路成败的关键在路基,而路基成败的关键在冻土。只有有效地解决了冻土问题,才能助推青藏铁路的顺利建设和运行。
2.主要原因
在青藏铁路和公路建设中,冻土一直是困扰工程建设的最大难题。为此,自1961年起中科院就组织队伍,对青藏公路沿线进行冻土调查与勘探,建立观测站进行长期观测,为冻土区工程设计提供了有关参数,也提出了冻土病害治理措施,但尚有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困扰青藏铁路施工。所以,摆在中科院寒旱所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前的主要任务在于有效解决由于冻土而带来的路基建设难题。
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支持下,实验室直接参与了国家重大工程科技项目——青藏铁路工程建设冻土问题的科研攻关。在青藏铁路和公路建设中,冻土一直是困扰工程建设的最大难题。为此,自1961年起,中科院就组织队伍对青藏公路沿线进行冻土调查与勘探,建立观测站进行长期观测,为冻土区工程设计提供了有关参数,也提出了冻土病害治理措施。
浅析中国冻土现状1
浅析中国的冻土现状刘帮军内容摘要:冻土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是现在专家和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我国多年冻土的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第三,主要分布于西部的青藏高原和东北的大小兴安岭等地。
本文是作者在对以前的专家、学者们对我国冻土分析和研究成果了解学习的同时,又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了我国现在冻土的分布规律及范围、冻土地貌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并重点以青藏高原为例介绍了我国冻土的现状。
关键词:冻土,冻土地貌,分布,青藏高原,发展,变暖作为地球圈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冻土层,在地球表层系统的形成演化研究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的地位,一直是地质界的重要研究领域。
我国的冰冻圈地层研究起步较晚,自5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冰川冻土科学家的开拓和奠基人----施雅风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探索,现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普通冻土学方面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特别是青藏铁路建成以后,我国的冻土学研究更是给世界冻土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我国是世界上冻土面积第三多的国家,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
因此,了解和研究我国的冻土现状无论是对百姓的生产生活还是对国家经济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冻土(frozen soil)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
冻土按照其冻结时间长短一般可分为三类:1、瞬时冻土:时间为数小时/数日以至半月;2、季节冻土:时间常为半月至数月;3、多年冻土:时间为数年至数万年以上。
多年冻土带都可分出连续多年冻土带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带。
并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融冬冻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
全球多年冻土的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20%-25%,主要分布在极地和极地附近的区域以及低纬度高山区,此外,在北美、中亚等地的山区有零星分布。
前苏联、加拿大、中国和美国是多年冻土分布最广的国家。
前苏联多年冻土分布面积100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48%,是多年冻土分布最大的国家。
其次为加拿大,多年冻土分布面积49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0%。
《高等土力学》课程报告
高等土力学课程报告题目:冻融作用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学院:学号:专业:姓名:班级:老师:年月日冻融作用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摘要:随着外界气候的季节性交替变化,土体也会交替性的出现冻胀和融沉现象。
冻融作用是季节性冻土地区构筑物工程性质劣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研究冻融作用对土性质的影响。
冻融过程中土结构由于受冷生作用的影响,导致冻融后其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
在寒区进行路堑开挖、新削边坡和路基修建等工程活动时,会使土体新近暴露于冻融作用之下,在相关的变形和稳定性分析中,必须考虑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
随着青藏公路和铁路的修建以及其他冻土地区工程建设的广泛开展,我国的寒区岩土工程建设将遇到同样的问题。
本文根据已阅读的文献简要的总结了一下国内外学者关于冻融作用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进行相关的研究探索,可供相关施工人员及研究人员参考。
关键词:冻融作用;土;物理力学性质;1 引言在冻土工程中,两种最主要的冻害问题便是冻胀和融沉。
随着地层温度的下降,在热交换的过程中,土体温度达到土中水结晶点,便产生冻结;伴随着土中孔隙水和外给水结晶体、透镜体、冰夹层等形成的冰侵入体,土体积增大,导致地表不均匀上升,这就是冻胀现象。
当土层温度上升时,冻结面的土体产生融化,伴随着土体中冰侵入体的消融,出现沉陷,同时使土体处于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引起地基承载力的降低,称之为土的融沉现象。
在冻融过程中,土体的性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地下工程(地基)及上部建筑物的稳定,如使道路出现裂缝、沉陷、结构断裂、基础上拔等。
同时,在寒区建筑物的建设破坏了冻土区原有的水热收支平衡,使冻土温度场、水分场、应力场发生变化,加剧了地基土体的冻融过程而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冻害。
因此在各种寒区工程的生产活动中都必须充分考虑冻土的性质及其随冻融状态的不同而产生的变化。
另外,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渐增长和土地使用压力日趋增加,开发地下空间已成为人类扩大生存范围的重要手段和发展趋势。
黑龙江冰川冻土环境特征与变化
黑龙江冰川冻土环境特征与变化黑龙江位于中国的北部,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省份。
其中, 黑龙江冰川冻土环境是该地独特的自然景观之一,给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气候和人类活动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黑龙江冰川冻土的特征正在发生变化。
首先,黑龙江冰川冻土环境具有明显的特征。
冰川冻土是在高寒地区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质现象。
黑龙江冰川冻土主要分布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寒冷、降雪多,是冰川冻土形成的理想条件。
冰川冻土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其稳定的低温和高含水量上。
其次,黑龙江冰川冻土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持续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黑龙江的平均气温逐渐升高,从而导致冰川冻土的温度升高,水分流失加剧,从而破坏了冻土的稳定性。
其次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剧。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建筑和道路兴建在冰川冻土区,导致冰川冻土被破坏,进一步加剧了冰川冻土的变化。
最后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黑龙江是一个农业产区,大量的农业活动对冰川冻土造成了压力,尤其是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导致的土壤侵蚀和水资源的过度利用。
然而,尽管黑龙江冰川冻土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但一些措施已经被采取来减缓这种变化。
首先,政府加强了对冰川冻土环境保护的力度,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和政策,限制了冰川冻土区的开发和利用。
其次,推广可持续农业和水资源管理的做法,减少对冰川冻土环境的影响。
此外,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及时了解冰川冻土环境变化的趋势,为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黑龙江冰川冻土环境的变化对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冻土的变化可能导致土壤侵蚀加剧,水资源减少和洪涝灾害增加。
此外,冻土退化还可能威胁到当地的人类活动,例如交通运输和建设工程。
因此,保护和管理黑龙江冰川冻土环境至关重要,不仅对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对于全球环境变化的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黑龙江冰川冻土环境是该地区的独特自然景观之一,但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和人类活动等多方面的威胁。
冰川冻土
2.冰川堆积物
(一)冰碛物及冰碛地貌 由冰川直接形成的沉积物称为冰碛物。
(二)冰水沉积物及冰水堆积地貌
冰雪融化后形成的水流称为冰水,经冰水搬 运
后,沉积在冰川内部或附近的堆积物,称为冰水
沉积物。
(一)冰碛物及冰碛地貌 1. 冰碛的成因分类 2. 冰碛物的基本特征 3. 冰碛的形态类型及冰碛地貌
东昆仑山主峰玉珠峰北坡冰川
(2)大陆冰川
A.冰原
在微弱切割的分水岭及高原上,发育面积较 大,地面平坦或下凹的冰体。面积几百Km2。 随着冰雪的积累,冰原表面由下凹转变为穹 形上凸,称为冰帽。面积最大可达5万Km2 。 面积超过5万Km2的冰体称为冰盖。
B.冰帽
C.冰盖
按照冰川的年均温度来分,可将冰川划分为海洋 性(暖型)冰川、大陆性(冷型)冰川。
(6)石英砂表面特征
棱角状 壳状端面 圆形的刻蚀坑槽或擦痕
由于冰川为固体,无分选作用,故冰碛物分选性极
差,大至漂砾,小至粘土,混杂堆积在一起,形成 “泥包砾”的现象。
冰碛物内部化石稀少,常保存寒冷型的孢子花粉。
冰 碛 物
冰碛物
冰碛物
擦痕
3.冰碛的形态类型及冰碛地貌
分布于山下,山麓冰川,绛紫色泥砾,冰碛
大陆冰川形成的底碛丘陵
山岳冰川的底碛丘陵
大陆冰川形成的鼓丘
大陆冰川形成的鼓丘
终 碛 堤
侧碛堤
中 碛 堤
侧碛堤 中碛堤
(二)冰水沉积物及冰水堆积地貌
冰雪融化后形成的水流称为冰水。经过冰水搬运,沉 积在冰川内部或附近的堆积物,称为冰水堆积物。
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3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咨询项目组3本文据“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项目报告整理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冰川退缩 冻土退化 区域影响 应对措施 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极为敏感。
气候变暖背景下,冰川冻土退化直接影响该区域生态与环境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影响着该区域作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发挥。
在多年连续观测、考察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冰川湖、泥石流滑坡、冻土退化的监测预警系统以及进行灾害防治措施研究示范的对策。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十分独特,对高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基础保障作用,在中国乃至亚洲的生态与环境安全保障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近30年来,整个地球正经历一次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对青藏高原冰冻圈的影响极为明显。
气候变暖导致山地冰川加速消融退缩,引起冰湖溃决和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加大;一些湖泊水位上升并淹没周边草场。
温度上升也使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发生程度不同的融化,对大型道路和工程建设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潜在或直接的破坏作用。
作为中低纬度最大的冰川冻土作用区,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加速退缩,不仅给高原本身的发展带来困难,而且影响到更大范围的区域气候过程和大气环流运动及区域水循环和水资源条件。
因此,采用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和策略是支持藏区发展、构建稳固的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1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及其变化趋势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冰川群是中国乃至整个亚洲高地冰川的核心。
最新中国冰川本底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中国境内有现代冰川36793条,冰川面积49873.44km2,占中国冰川总条数的79.5%、冰川总面积的84%和冰储量的81.6%。
在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西部的喀喇昆仑山和北部的昆仑山西段等山系冰川分布最集中。
在青藏高原内西藏自治区冰川数量最多,有现代冰川19594条、冰川面积24893km2、冰储量约2142km3[1]。
冰川冻土第42卷(2020年)总目次
冰川冻土第42卷(2020年)总目次第1期0001秦大河,姚檀栋,丁永建,任贾文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冰冻圈科学0011丁永建,杨建平,方一平,王世金冰冻圈变化的适应框架与战略体系0023丁永建,赵求东,吴锦奎,张世强,王生霞,苌亚平,李向应,上官冬辉,韩海东,秦甲,韩添丁中国冰冻圈水文未来变化及其对干旱区水安全的影响0033姚超,王欣,赵轩茹,魏俊锋,张勇1990-2018年中巴经济走廊冰湖时空变化特征0043王澄海,程蓉,赵文,孙超冰川动力学模式模型进展及研究0053蒋靖海,王澄海北半球季节性冻融区与北半球夏季降水关系的研究0063李晓峰,梁爽,赵凯,王建,车涛,李震基于气象要素的中国积雪类型划分及积雪特征分布0072王慧,王胜利,余行杰,王梅霞,韩雪云1961-2017年基于地面观测的新疆积雪时空变化研究0081赵求东,赵传成,秦艳,苌亚平中国西北干旱区降雪和极端降雪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0091马蔷,金会军气候变暖对多年冻土区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0104王康,张廷军,牟翠翠,钟歆玥,彭小清,曹斌,鲁蕾,郑雷,吴小丹,刘佳从第三极到北极:气候与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0124汪关信,张廷军,杨瑞敏,钟歆玥,李晓东从第三极到北极:湖冰研究进展0140刘一静,孙燕华,钟歆玥,王树发,肖雄新,马丽娟,苏航,赵文宇,张廷军从第三极到北极:积雪变化研究进展0157贾麟,范成彦,母梅,陈旭,仲文,尚建国,张凤,李丽丽,彭小清,牟翠翠,张廷军从第三极到北极:热喀斯特及其对碳循环影响研究进展0170张凤,母梅,范成彦,贾麟,牟翠翠,赵倩,李丽丽,彭小清,张廷军从第三极到北极:多年冻土碳循环研究进展0182何鹏飞,马巍我国寒区输水工程研究进展与展望0195马俊杰,李韧,刘宏超,吴通华,肖瑶,杜宜臻,杨淑华,史健宗,乔永平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水热特性研究进展0205恽晴飞,张泽,明姣,付翔宇,周成林,Andrey MELNIKOV冻融作用下砂土颗粒形态变化规律研究0216胡弟弟,康世昌,许民1936-2017年北极勒拿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0224高红凯,赵舫全球尺度水文模型:机遇、挑战与展望0234刘峰,李忠勤,郝嘉楠,梁鹏斌,王芳龙,张慧额尔齐斯河源春季水化学及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0243周蓝月,王世金,孙振亓世界冰川旅游发展进程及其研究述评0254李腾,陈卓奇,李慧林,程晓,韦屹,刘岩新一代冰流模式乌阿及其在南极埃默里冰架的应用0265徐玲玲,高彩虹,王佳铭,金会军,吴青柏,Miles DYCK,何海龙时域反射仪(TDR)测定土壤含水量标定曲线评价与方案推荐0276路锦枝,余弘婧,王涛,马朝猛,李昕阳黑龙江呼玛段炸药破冰试验研究0282王继伟,张明义,夏明海,马学良,刘国军,游志浪热反射技术及其在多年冻土区道路热保护中的应用第2期0295张建,杨元德,杨全明,汪楚涯基于IceBridge数据的南极别林斯高晋海的海冰厚度研究0307贾博文,侯书贵,王叶堂1971-2015年羌塘高原藏色岗日冰川变化0318车彦军,张明军,李忠勤,金爽,王文彬,王圣杰2008-2014年青冰滩72号冰川物质平衡特征分析0332张佳佳,孙维君,杜文涛,陈记祖,秦翔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消融区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能量收支特征0344汪赢政,李佳,吴立新,郭磊,李建江1987-2018年祁连山冰川变化遥感监测及影响因子分析0357乔雪梅,刘普幸中国北方地区寒潮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0368位晶,段克勤,辛蕊青藏高原地区云出现概率及其辐射强迫变化特征0378原黎明,赵林,胡国杰,马露,周华云,刘世博,乔永平青藏高原中部典型下垫面活动层水热动态及其热扩散率研究0390戴黎聪,柯浔,张法伟,杜岩功,李以康,郭小伟,李茜,林丽,曹广民青藏高原季节冻土区土壤冻融过程水热耦合特征0399郭林茂,常娟,徐洪亮,叶仁政基于BP神经网络和FEFLOW模型模拟预测多年冻土活动层温度——以青藏高原风火山地区为例0412贾东于,李开明,聂晓英,袁春霞,李清峰,高福元基于小波变换与神经网络的石羊河流域夏季地温预测模型研究0423申红艳,段丽君,李万志,冯晓莉,封国林青海冬季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变化及成因分析0430任景全,刘玉汐,王冬妮,王亮,孙月,郭春明,李琪吉林省季节冻土区年冻融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0439高松影,赵婷婷,宋丽丽,白华,徐璐璐,李瑞晗,孟鑫辽宁省冬季区域暴雪水汽输送特征0447郝君明,吴通华,李韧,吴晓东,谢昌卫,朱小凡,李旺平,邹德富,胡国杰,杜二计,刘广岳,乔永平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玉树泥流滑坡特征和成因分析0457张明礼,王斌,周志雄,颉俊杰,王得楷,岳国栋,李广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导热系数监测与分析0467陈士远,郑荣跃,刘干斌,陈德升饱和软黏土中埋地管道冻结模型试验研究0479段寅,荣传新,程桦,蔡海兵,解德柱,丁杨龙不同顶管组合方式的管幕冻结温度场模型试验0491刘庆贺,王永涛,徐湘田,赵宇琴,李高升,张伟东冻结粉质黏土-桩基接触面剪切特性试验研究0499高晓静,孙铁成,李晓康,廖一鸣冻结作用下粉土-混凝土接触面抗拉强度试验研究0508孙兆辉,卞汉兵,王宸宇,鹿翔宇,邱秀梅粉质黏土-混凝土衬砌接触面冻结强度影响因素显著性分析0515张经双,段雪雷,马冬冬氯盐和冻融耦合下水泥土的强度和破坏特征0523李金明,李国玉,彭万林,陈敦,周宇,刘存福不同温度条件下饱水风化花岗岩强度及变形特性分析0532马伟,谭贤君,陈卫忠,周云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的裂隙岩体冻胀力理论与数值研究0540耿琳开放系统下冻胀引起地表隆起变形预测的解析方法0550黄灿杰,张泽,金会军,冯文杰,金豆豆,Andrey MELNIKOV球模仪测试冻土松弛模量的非线性Kelvin解答及其试验研究0562李明月,孙学军,李胜楠,张强弓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冰川融水径流无机水化学特征研究进展0575刘兆晨,杨梅学,王学佳,程立真GPM和TRMM卫星日降水数据在黄河源区的适用性分析0587李芳,靳少波,邹松兵,陆志翔,曹光明,沈延青,张俊才,蓝永超,金会军,阮宏威黄河源区白河基流分割方法适用性分析0598周雅蔓,赵勇,刘晶我国新疆北部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特征分析0609杨霞,安大维,周鸿奎,赵逸舟2012-2017年伊犁河谷冬季降水日变化特征0620全栋,李超,路新川,史小红,杨朝霞黄河干流头道拐河段凌汛期小流量过程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0629彭文丽,赵良菊,谢聪,董玺莹,刘全玉,李瑞峰,潘昭烨黑河上游青海云杉森林生态系统蒸散发分割0641王涛,赵元真,王慧,曹亚楠,彭静,曹亚楠基于GIMMS NDVI的青藏高原植被指数时空变化及其气温降水响应0653罗布,边多,白玛,拉巴藏北高寒牧区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2℃全球变暖背景下的预估0662张光茹,张法伟,杨永胜,贺慧丹,祝景彬,罗谨,王春雨,罗方林,王军邦,李英年三江源高寒草甸不同退化阶段植被和土壤呼吸特征0671杨帆,马亚鹏,夏敦胜,范义姣,刘慧4000a B.P.以来中巴经济走廊北段塔什库尔干气候变化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0681杨雪雯,王宁练,陈安安,张伟中亚干旱区咸海面积变化与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关联研究0693徐杰佳,臧淑英,那晓东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东北三省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研究0704张琛,汪宙峰,汪裕峻,徐建伟基于TOPSIS和热点分析的都汶公路沿线地质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0716贾翔,李琪提孜那甫河流域山区冬季牲畜宿营地时空变化特征第3期0727王一丞,谢爱红,丁明虎,效存德基于Polar WRF的南极Dome A极端低温事件分析0734尹鹏,王常颖,杨俊钢长时间序列北极海冰密集度遥感数据的比较评估0745吕婷,武胜利,葛欢欢,李京龙1962-2013年新疆阿勒泰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0756杨霞,李阿桥,赵逸舟,魏娟娟1961-2018年新疆北部冬季暴雪时空分布及其环流特征0766周晓宇,赵春雨,崔妍,刘鸣彦,敖雪,李娜,李经纬1961-2017年中国东北地区降雪时空演变特征分析0780李茜,魏凤英,雷向杰1961-2016年秦岭山区冷季积雪日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0791李亚丽,雷向杰,李茜,余鹏,韩婷1953-2016年华山积雪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0801刘美娇,李颖,孙美平1961-2018年河西走廊寒潮频次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环流影响因素研究0812刘磊,罗栋梁1977-2017年雅江流域中下游大气/地面冻融指数时空变化特征0823常晓丽,帖利民,金会军,何瑞霞,李晓英,王永平大兴安岭东坡新林林区冻土变化特征0834杨岁桥,王宁宁,张虎高温冻土的蠕变特性试验及蠕变模型研究0843赵茜,苏立君,刘华,杨金熹冻融循环对黄土渗透系数各向异性影响的试验研究0854赵福堂,常立君,张吾渝循环应力比和振动频率对盐渍土微观结构影响分析0865张玺彦,盛煜,黄龙,黄旭斌,何彬彬切向冻胀力的研究现状及展望0878杨青,荣传新深部膨胀性黏土层冻结温度场的分布与冻胀力形成规律0889路亚妮,李新平,韩燕华各向异性砂岩冻融力学特性研究0899崔宏环,王文涛,杨兴然,何静云,王小敬,金成勇季节冻土区正融粉质黏土强度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0909秦海琴,张萍,展秀丽,火占华,马娟利,吴宏玥,靳磊宁夏河东沙地沙丘冻融过程的时空差异0919李伟,卢鹏,李志军,庄峰,卢志明,李国玉2017-2018年冬季乌梁素海湖冰表面裂缝形态分析0927邹德昊,戴长雷,郭显锋,周雨禾屋檐冰柱初期生长规律实验分析0937孟鸿飞,张明军,王圣杰,邱雪,周苏娥,张亚宁,余秀秀,王雯黑河上游降水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分析0952罗玉,秦宁生,庞轶舒,王春学,刘佳,李金建,刘希胜气候变暖对长江源径流变化的影响分析0965黄晨璐,陈军武,黄维东,孙超,郭西峰渭河上游水利水保措施的减水减沙效应分析0974石玉东,王圣杰,张明军,李昱锋,宋洋OIPC和RCWIP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在新疆天山地区的适用性0986赵强,吴从林,罗平安,王康,李红珍,黄介生冻融期东北农田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0996刘义花,马元仓,杨延华,李斌春,朱宝文1961-2018年青海高原昼夜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1007刘乐,孙宏义,蔡忠兰,张建新,李东泽兰州新区黄土工程开挖边坡植被重建初期土壤水分初步研究1017杜军,牛晓俊,袁雷,次旺顿珠1971-2017年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地生态环境变化1027张宝贵,赵宇婷,刘晓娇,刘敏,张威,陈拓,刘光琇翻耕补播对青藏高原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1036王栋,吴晓东,魏献花,吴通华,赵林,李韧,胡国杰,邹德富,李旺平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青藏高原季节冻土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研究1046丁敏,杜军,肖天贵4种再分析气温资料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适用性研究1057王鹏龙,宋晓谕,徐冰鑫,王勤花,王宝黑河流域张掖段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1067敖雪,崔妍,翟晴飞,周晓宇,沈历都,赵春雨,宁喜龙辽宁省气温变化趋势中的城市化影响研究1077王健顺,王云龙,周敏强,刘畅宇,黄晓东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青藏高原AMSR2被动微波雪深反演1087赵韬,张明义,裴万胜,王金国,岳攀,毕骏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在多年冻土区地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1098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梅尔尼科夫冻土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暨多年冻土区环境与基础工程稳定性研讨会在俄罗斯雅库茨克召开第4期1101管伟瑾,曹泊,潘保田冰川运动速度研究:方法、变化、问题与展望1115吴坤鹏,刘时银,郭万钦1980-2015年南迦巴瓦峰地区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126李达,上官冬辉,黄维东1998-2017年天山麦兹巴赫冰川湖面积变化研究1135吴展开,王星东,王峰基于FY-3MWRI数据的北极海冰密集度反演研究1145朱江萍,谢爱红,丁明虎,赵聪,郭晓寅,胡婉嫔,徐冰,秦翔中国第一代再分析产品CRA Interim气温在东南极中山站-Dome A断面的适用性分析1158赵海鹏,吕明侠,王一博,杨文静,刘鑫,白炜青藏高原风火山流域坡面尺度活动层土壤水热时空变化特征1169时盛博,张调风,马占良,李万志,杨延华,杨苏华青藏高原东北部寒潮次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1179郝建盛,张飞云,黄法融,李兰海新疆伊犁地区季节冻土沿海拔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1186王生廷,盛煜,吴吉春,李静,黄龙基于地貌分类对祁连山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地下冰储量估算1195王丹,杨成松,马巍,张莲海正冻土冻结缘研究现状及展望1202侯鑫,杨斌,陈继,赵静毅,芮鹏飞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基础早期热稳定性研究现状与展望1213王万平,张熙胤,陈兴冲,王义,于生生考虑冻土效应的桥梁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现状与展望1220黄旭斌,盛煜,黄龙,何彬彬,张玺彦季节冻土区扩底单桩受力性能研究进展与展望1229张向东,任昆,刘家顺不同冻结条件下辽西风积砂土动力参数试验研究1238陈鑫,张泽,李东庆基于不同分形模型的冻融黄土孔隙特征研究1249王铁行,赵再昆,金鑫,郭静静,梁谊考虑荷载影响的黄土冻胀特性研究1256刘华,牛泽林,牛富俊,张楠,鲁洁寒区高铁路桥过渡段冻结特征及热影响区域数值分析1267马正涛,李双洋,赵永春,李根碎石集料变形机理的块体元数值试验分析1275史昌盛,李双洋,石梁宏,王冲冻结裂隙煤岩单轴压缩破坏机制及细观参数反演1285赵求东,赵传成,秦艳,苌亚平,王建天山南坡高冰川覆盖率的木扎提河流域水文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299陈虹举,杨建平,谭春萍基于概率分布法的典型内陆河流域径流未来变化1308薛梅,张瑞蕊,张艳,关波,靳亚梅,倪永清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浅冰芯中红酵母菌多样性及种系的产酶特性分析1321刘放,吴明辉,杨梅学,陈生云DNDC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高寒生态系统的应用展望1334钱大文,颜长珍,修丽娜青藏高原木里矿区及其周边土地覆被变化及景观格局脆弱性响应1344谢昌卫,张钰鑫,刘文惠,吴吉春,杨贵前,王武,刘广岳可可西里卓乃湖溃决后湖区环境变化及盐湖可能的溃决方式1353德勒格日玛,李一平,孟雪峰,田颖,计燕霞,张莫日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牧区雪灾风险评估研究1363秦趣,梁振民,刘安乐,赵增友基于DPSIRM框架模型的高原湿地生态安全评价1376尚海洋,寇莹,宋妮妮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空间异质性分析——以石羊河为例1384高少鹏,徐柏青,王茉,李久乐,刘大锰,赵德龙单颗粒黑碳光度计在青藏高原雪冰样品分析中的应用1391车彦军,王世金,刘婧无人机在冰川复杂地形监测中的应用——以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为例1400彦立利,高健峰,王建,郝晓华基于GF-1卫星遥感的冰川边界识别1407陈世杰,马巍,李国玉冻土CT图像中环形伪影和射线束硬化伪影的成因及校正方法Ⅰ2020年总目次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Vol.422020TOTAL CONTENTSNo.10010QIN Dahe,YAO Tandong,DING Yongjian,REN JiawenThe Cryospheric Scie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0022DING Yongjian,YANG Jianping,FANG Yiping,WANG ShijinAdaptation research of cryosphere change0032DING Yongjian,ZHAO Qiudong,WU Jinkui,ZHANG Shiqiang,WANG Shengxia,CHANG Yaping,LI Xiangying,SHANGGUAN Donghui,HAN Haidong,QIN Jia,HAN TiandingThe future changes of Chinese cryospheric hydrologyand their impacts on water security in arid areas 0042YAO Chao,WANG Xin,ZHAO Xuanru,WEI Junfeng,ZHANG Yong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of glacial lakes in the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from1990to2018 0052WANG Chenghai,CHENG Rong,ZHAO Wen,SUN Chao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glacial dynamics models 0061JIANG Jinghai,WANG Chenghai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asonal freezing-thawingareas and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0071LI Xiaofeng,LIANG Shuang,ZHAO Kai,WANG Jian,CHE Tao,LI ZhenSnow cover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climate variables andit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0080WANG Hui,WANG Shengli,YU Xingjie,WANG Meixia,HAN Xueyun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of snow cover in Xinjiangbased on surface observation from1961to2017 0090ZHAO Qiudong,ZHAO Chuancheng,QIN Yan,CHANG YapingThe change features and future trend of snowfall andextreme snowfall in the arid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0103MA Qiang,JIN HuijunImpacts of climate warming on soil organic carbon poolsin permafrost regions0123WANG Kang,ZHANG Tingjun,MU Cuicui,ZHONG Xinyue,PENG Xiaoqing,CAO Bin,LU Lei,ZHENG Lei,WU Xiaodan,LIU JiaFrom the Third Pole to the Arctic:changes and impactsof the climate and cryosphere0139WANG Guanxin,ZHANG Tingjun,YANG Ruimin,ZHONG Xinyue,LI XiaodongLake ice changes in the Third Pole and the Arctic 0156LIU Yijing,SUN Yanhua,ZHONG Xinyue,WANG Shufa,XIAO Xiongxin,MA Lijuan,SU Hang,ZHAO Wenyu,ZHANG TingjunChanges of snow cover in the Third Pole and the Arctic 0169JIA Lin,FAN Chengyan,MU Mei,CHEN Xu,ZHONG Wen,SHANG Jianguo,ZHANG Feng,LI Lili,PENG Xiaoqing,MU Cuicui,ZHANG TingjunStudies of thermokarst and its effects on ecosystem carboncycle in the Third Polar regions and the Arctic 0181ZHANG Feng,MU Mei,FAN Chengyan,JIA Lin,MU Cuicui,ZHAO Qian,LI Lili,PENG Xiaoqing,ZHANG TingjunStudies of permafrost carbon cycle in the Third Polarand Arctic regions0194HE Pengfei,MA WeiStudy of canals in cold regions of China:achievementsand prospects0204MA Junjie,LI Ren,LIU Hongchao,WU Tonghua,XIAO Yao,DU Yizhen,YANG Shuhua,SHI Jianzong,QIAO YongpingA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y on hydrothermal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layer in permafrost areas inQinghai-Tibet Plateau0215YUN Qingfei,ZHANG Ze,MING Jiao,FU Xiangyu,ZHOU Chenglin,Andrey MELNIKOVExperimental study on morphometric changes of sandparticles under freezing-thawing cycles0223HU Didi,KANG Shichang,XU MinClimate change and its impact on runoff in Lena RiverBasin of Arctic from1936to20170233GAO Hongkai,ZHAO FangA review of global hydrological models:the opportunities,challenges and outlook0242LIU Feng,LI Zhongqin,HAO Jianan,LIANG Pengbin,WANG Fanglong,ZHANG HuiStudy on the hydrochemical and stable isotope characteristicsat the headwaters of the Irtysh River in spring 0253ZHOU Lanyue,WANG Shijin,SUN ZhenqiWorld’s glacier tourism:development history and researchprogress0264LI Teng,CHEN Zhuoqi,LI Huilin,CHENG Xiao,WEI Yi,LIU YanA new-generation ice flow modelÚa and its applicationin Amery Ice Shelf,Antarctica0275XU Lingling,GAO Caihong,WANG Jiaming,JIN Huijun,WU Qingbai,Miles DYCK,HE Hailong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DR calibration curves forsoil water content measurement0281LU Jinzhi,YU Hongjing,WANG Tao,MA Chaomeng,LI XinyangExperimental study of anti-ice blasting with explosive inHuma section of the Heilongjiang River0294WANG Jiwei,ZHANG Mingyi,XIA Minghai,MA Xueliang,LIU Guojun,YOU ZhilangHeat-reflective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thermal protection of roads in permafrost regionsNo.20306ZHANG Jian,YANG Yuande,YANG Quanming,WANG ChuyaSea ice thickness research in the Bellingshausen Seafrom IceBridge0317JIA Bowen,HOU Shugui,WANG YetangVariation of glaciers at Zangser Kangri on the QiangtangPlateau during1971-20150331CHE Yanjun,ZHANG Mingjun,LI Zhongqin,JIN Shuang,WANG Wenbin,WANG ShengjieUnderstanding the mass balance characteristics ofQingbingtan Glacier No.72during the period of2008-20140343ZHANG Jiajia,SUN Weijun,DU Wentao,CHEN Jizu,QIN Xiang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budget under different weatherconditions in the ablation area of the Laohugou GlacierNo.12,Qilian Mountains0356WANG Yingzheng,LI Jia,WU Lixin,GUO Lei,LI JianjiangUsing remote sensing images to monitor the glacierchanges in Qilian Mountains during1987-2018andanalyzing the impact factors0367QIAO Xuemei,LIU Puxing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cold wave in northern China0377WEI Jing,DUAN Keqin,XIN RuiCloud occurrence probability and its radiative forcingcharacteristics in Qinghai-Tibet Plateau0389YUAN Liming,ZHAO Lin,HU Guojie,MA Lu,ZHOU Huayun,LIU Shibo,QIAO YongpingHydro-thermal dynamic and soil thermal diffusivity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active layer on the central TibetanPlateau0398DAI Licong,KE Xun,ZHANG Fawei,DU Yangong,LI Yikang,GUO Xiaowei,LI Qian,LIN Li,CAO GuangminCharacteristics of hydro-thermal coupling during soilfreezing-thawing process in seasonally frozen soil regionson the Tibetan Plateau0411GUO Linmao,CHANG Juan,XU Hongliang,YE Renzheng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of permafrost active layertemperature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 and FEFLOWmodel:take the Fenghuoshan area on the Tibetan Plateauas an example0422JIA Dongyu,LI Kaiming,NIE Xiaoying,YUAN Chunxia,LI Qingfeng,GAO FuyuanPrediction model of summer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in the Shiyang River basin based on the wavelet transformand neural network0429SHEN Hongyan,DUAN Lijun,LI Wanzhi,FENG Xiaoli,FENG GuolinRegional persistent low temperature events in winter inQinghai Province:variation and causes0438REN Jingquan,LIU Yuxi,WANG Dongni,WANG Liang,SUN Yue,GUO Chunming,LI Qi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annual freezing/thawing indexof seasonally frozen soil in Jilin Province0446GAO Songying,ZHAO Tingting,SONG Lili,BAI Hua,XU Lulu,LI Ruihan,MENG XinTransporting characteristics of snowstorm water vaporover Liaoning Province in winter0456HAO Junming,WU Tonghua,LI Ren,WU Xiaodong,XIE Changwei,ZHU Xiaofan,LI Wangping,ZOU Defu,HU Guojie,DU Erji,LIU Guangyue,QIAO YongpingA case study on earthflow in Yushu,Qinghai Provinceo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landslide featuresand cause analysis0466ZHANG Mingli,WANG Bin,ZHOU Zhixiong,XIE Junjie,WANG Dekai,YUE Guodong,LI Guang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railway subgrade in the permafrost regions0478CHEN Shiyuan,ZHENG Rongyue,LIU Ganbin,CHEN DeshengExperimental study on freezing model of buried pipelinein saturated soft clay0490DUAN Yin,RONG Chuanxin,CHENG Hua,CAI Haibing,XIE Dezhu,DING YanglongModel test of freezing temperature field of the freeze-sealingpipe roof method under different pipe arrangements 0498LIU Qinghe,WANG Yongtao,XU Xiangtian,ZHAO Yuqin,LI Gaosheng,ZHANG WeidongExperimental study on she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facebetween the frozen silty clay and the pipe foundation 0507GAO Xiaojing,SUN Tiecheng,LI Xiaokang,LIAO YimingExperimental study on tensile strength of silt-concreteinterface under frost action0514SUN Zhaohui,BIAN Hanbing,WANG Chenyu,LU Xiangyu,QIU Xiumei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factors of freezing strengthbetween silty clay and concrete lining0522ZHANG Jingshuang,DUAN Xuelei,MA Dongdong Strength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cement undercoupling of chloride salt and freeze-thaw cycles 0531LI Jinming,LI Guoyu,PENG Wanlin,CHEN Dun,ZHOU Yu,LIU CunfuThe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aturatedweathered granite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conditions 0539MA Wei,TAN Xianjun,CHEN Weizhong,ZHOU Yun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on frost heaving pressurein fractured rock based on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0549GENG LinAnalytic method for predicting uplift deformation ofground surface induced by frost heave in an open-system 0561HUANG Canjie,ZHANG Ze,JIN Huijun,FENG Wenjie,JIN Doudou,Andrey MELNIKOVNonlinear Kelvin model solution of frozen soil relaxationmodulus and experimental study based on sphericaltemplate indenter0574LI Mingyue,SUN Xuejun,LI Shengnan,ZHANG QianggongAdvances on inorganic hydrochemistry of glacial meltwaterrunoff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areas0586LIU Zhaochen,YANG Meixue,WANG Xuejia,CHENG LizhenThe GPM and TRMM satellite-based precipitation productsapplied in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0597LI Fang,JIN Shaobo,ZOU Songbing,LU Zhixiang,CAO Guangming,SHEN Yanqing,ZHANG Juncai,LAN Yongchao,JIN Huijun,RUAN HongweiAnalysis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baseflow separationmethods in Baihe River basin,the source regions ofYellow River0608ZHOU Yaman,ZHAO Yong,LIU JingAnalyz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summerprecipitation events in northern Xinjiang0619YANG Xia,AN Dawei,ZHOU Hongkui,ZHAO YizhouDaily variation of winter precipitation in Ili River valleyof Xinjiang from2012to20170628QUAN Dong,LI Chao,LU Xinchuan,SHI Xiaohong,YANG ZhaoxiaA study of low discharge process and impacting factorsof Toudaoguai Reach in Inner Mongolia of the YellowRiver during ice flood period0640PENG Wenli,ZHAO Liangju,XIE Cong,DONG Xiying,LIU Quanyu,LI Ruifeng,PAN ZhaoyeEvapotranspiration partitioning of the Picea crassifoliaforest ecosystem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0652WANG Tao,ZHAO Yuanzhen,WANG Hui,CAO Yanan,PENG Jing,CAO Yanan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vegetation index andtheir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Tibetan Plateau based on GIMMS NDVI0661LUO Bu,BIAN Duo,BAI Ma,LhA Ba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net primaryproductivity in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futurechange with2℃global warming0670ZHANG Guangru,ZHANG Fawei,YANG Yongsheng,HE Huidan,ZHU Jingbin,LUO Jin,WANG Chunyu,LUO Fanglin,WANG Junbang,LI YingnianVegetation and soil respiration at different degradationstages of an alpine meadow in the Sanjiangyuan region 0680YANG Fan,MA Yapeng,XIA Dunsheng,FAN Yijiao,LIU Hui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East and West culturalexchanges in Taxkorgan,the north section of the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since4000a B.P. 0692YANG Xuewen,WANG Ninglian,CHEN An’an,ZHANG Wei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ea variation of the Aral Seain the arid Central Asia and human activities and climatechange0703XU Jiejia,ZANG Shuying,NA XiaodongEvolution of urban spatial patterns in the three provincesof Northeast China based on the nighttime light data 0715ZHANG Chen,WANG Zhoufeng,WANG Yujun,XU JianweiEvaluation of geologic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capacity along Dujiangyan-Wenchuan Highway basedon TOPSIS and hotspot analysis0726JIA Xiang,LI Qi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intercattle camp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the Tizinafu RiverbasinNo.30733WANG Yicheng,XIE Aihong,DING Minghu,XIAO CundeExtreme low temperature events in Dome A,Antarctica,simulated by Polar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Model0744YIN Peng,WANG Changying,YANG Jungang Comparison and assessment of long-time series sea iceconcentration remote sensing datasets in the Arctic 0755LÜTing,WU Shengli,GE Huanhuan,LI Jinglong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air temperature in Altay Prefecture,Xinjiang,1962-2013 0765YANG Xia,LI Aqiao,ZHAO Yizhou,WEI Juanjuan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general circulation ofsnowstorm in northern Xinjiang from1961to2018 0779ZHOU Xiaoyu,ZHAO Chunyu,CUI Yan,LIU Mingyan,AO Xue,LI Na,LI Jingwei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evolution of snowfall in Northeast China from1961to2017 0790LI Qian,WEI Fengying,LEI Xiangjie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now cover days and itsinfluencing factors in cold season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from1961to20160800LI Yali,LEI Xiangjie,LI Qian,YU Peng,HAN Ting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now cover in the MountHua from1953to2016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ir temperatureand precipitation0811LIU Meijiao,LI Ying,SUN Meiping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of cold wave frequency and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irculation in Hexi Corridorduring1961-20180822LIU Lei,LUO Dongliang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ir/ground freezingand thawing index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during1977-2017 0833CHANG Xiaoli,TIE Limin,JIN Huijun,HE Ruixia,LI Xiaoying,WANG YongpingThe features of permafrost in Xinlin forest area on easternslope of the Greater Khingan Mountains0842YANG Suiqiao,WANG Ningning,ZHANG Hu Study on creep test and creep model of warm frozen soil 0853ZHAO Qian,SU Lijun,LIU Hua,YANG Jinxi Investigation on the influence of freezing-thawing cycleon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nisotropy of loess 0864ZHAO Futang,CHANG Lijun,ZHANG Wuyu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cyclic stress ratio and vibrationfrequency on microstructure of saline soil0877ZHANG Xiyan,SHENG Yu,HUANG Long,HUANG Xubin,HE BinbinStudy of the tangential frost heaving force:status andprospects0888YANG Qing,RONG ChuanxinDistribution of the freezing temperature field and formationlaw of the frost heaving force of a deep expansive claylayer0898LU Yani,LI Xinping,HAN Yanhua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isotropic sandstone underfreeze-thaw cycles0908CUI Honghuan,WANG Wentao,YANG Xingran,HE Jingyun,WANG Xiaojing,JIN Chengyong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strengthof silty clay in seasonally frozen regions0918QIN Haiqin,ZHANG Ping,ZHAN Xiuli,HUO Zhanhua,MA Juanli,WU Hongyue,JIN LeiSpatial and temporal differences of freeze-thaw processeson dunes in the East Desert of the Yellow River inNingxia0926LI Wei,LU Peng,LI Zhijun,ZHUANG Feng,LU Zhiming,LI GuoyuAnalysis of ice cracks morphology on lake surface ofLake Wuliangsuhai in the winter of2017-2018 0936ZOU Dehao,DAI Changlei,GUO Xianfeng,ZHOU Yuhe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early growth of eaves icicle 0951MENG Hongfei,ZHANG Mingjun,WANG Shengjie,QIU Xue,ZHOU Su’e,ZHANG Yaning,YU Xiuxiu,WANG WenPrecipitation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and water vaporsource analysi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0964LUO Yu,QIN Ningsheng,PANG Yishu,WANG Chunxue,LIU Jia,LI Jinjian,LIU XishengEffect of climate warming on the runoff of sourceregions of the Yangtze River:take Tuotuo River basinas an example0973HUANG Chenlu,CHEN Junwu,HUANG Weidong,SUN Chao,GUO XifengAnalysis of water and sediment reducing effects of waterconservation measures in the upstream of the Weihe River 0985SHI Yudong,WANG Shengjie,ZHANG Mingjun,LI Yufeng,SONG YangApplicability on the OIPC and RCWIP stable hydrogenand oxygen isotope data in precipitation across theTianshan Mountains,Xinjiang0994ZHAO Qiang,WU Conglin,LUO Ping’an,WANG Kang,LI Hongzhen,HUANG JieshengVari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oil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during freezing and thawing period in a seasonal freezing agricultural area in Northeast China 1006LIU Yihua,MA Yuancang,YANG Yanhua,LI Binchun,ZHU BaowenResearch of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aytime and nighttime precipitation in the Qinghai Plateau from1961to20181016LIU Le,SUN Hongyi,CAI Zhonglan,ZHANG Jianxin,LI Dongze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oil moisture of slopes of loess in Lanzhou New Area formed by engineering excavat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vegetation1026DU Jun,NIU Xiaojun,YUAN Lei,Ciwang Dunzhu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features in Chang Ta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during1971-2017 1035ZHANG Baogui,ZHAO Yuting,LIU Xiaojiao,LIU Min,ZHANG Wei,CHEN Tuo,LIU GuangxiuResearch on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alpine meadow microbial population to tillage in the upstream regions of Shule River,Qinghai-Tibet Plateau1045WANG Dong,WU Xiaodong,WEI Xianhua,WU Tonghua,ZHAO Lin,LI Ren,HU Guojie,ZOU Defu,LI WangpingModelling soil organic carbon distribution in the seasonally frozen ground area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using the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1056DING Min,DU Jun,XIAO TianguiApplicability of the four reanalysis temperature data in Chang Tang Nature Reserve1066WANG Penglong,SONG Xiaoyu,XU Bingxin,WANG Qinhua,WANG BaoEvaluation and advanc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of Zhangye Prefecture in Heihe River basin 1076AO Xue,CUI Yan,ZHAI Qingfei,ZHOU Xiaoyu,SHEN Lidu,ZHAO Chunyu,NING XilongEffect of urbanization on the air temperature vari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1086WANG Jianshun,WANG Yunlong,ZHOU Minqiang,LIU Changyu,HUANG XiaodongRetrieved snow depth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using random forest algorithm with AMSR2passive microwave data 1097ZHAO Tao,ZHANG Mingyi,PEI Wansheng,WANG Jinguo,YUE Pan,BI JunApplication of the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technology to monitor the ground surface deformation in permafrost regionsNo.41114GUAN Weijin,CAO Bo,PAN BaotianResearch of glacier flow velocity: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1125WU Kunpeng,LIU Shiyin,GUO WanqinGlacier variation and it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Mount Namjagbarwa from1980to2015 1134LI Da,SHANGGUAN Donghui,HUANG Weidong Research on the area change of Lake Merzbacher in theTianshan Mountains during1998-20171144WU Zhankai,WANG Xingdong,WANG Feng Inversion of Arctic sea ice concentration based on FY-3MWRI data1157ZHU Jiangping,XIE Aihong,DING Minghu,ZHAO Cong,GUO Xiaoyin,HU Wanpin,XU Bing,QIN XiangApplicability analysis of the air temperature in the CMA。
中国地理学中的冰川冻土学研究与应用
中国地理学中的冰川冻土学研究与应用冰川冻土学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且独特的分支,主要关注冰川和冻土两个地貌现象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地理学界历来对冰川冻土学的研究和应用非常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地理学中的冰川冻土学研究与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中国的地理环境使得冰川冻土学研究尤为重要。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较多冰川的国家之一,喜马拉雅山脉、兴冲冈山脉和昆仑山脉等山脉上分布着众多冰川。
这些冰川不仅对水资源的分配和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天然的水库,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极为敏感。
冻土则广泛分布于中国的西北和高原地区,不仅影响着土壤水分的运移和蓄积,也牵动着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因此,中国地理学家长期致力于研究冰川和冻土的形成机制、演化历史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其次,中国在冰川冻土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在冰川学方面,中国科学家通过对冰川的观测和测量,准确绘制了大量冰川的分布和面积变化图,为冰川变化的监测和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时,他们还深入研究了冰川冰体的物理性质、动力学行为和冰川的退缩规律,丰富了对冰川系统的认识。
在冻土学方面,中国学者通过多年的野外调查和实验研究,发现了大量冻土分布的规律和特征,提出了具有广泛适用价值的冻土分类系统,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冻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为冻土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冰川冻土学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水资源方面,中国科学家通过冰川的监测和模拟,为保证区域供水安全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气候变化方面,他们利用冰川的观测数据,揭示了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推进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工程建设方面,中国学者在冻土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考虑了冻土的敏感性和变形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冻土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保障了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在环境保护方面,冻土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屏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工程冻土及水利工程抗冻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我国工程冻土及水利工程抗冻技术研究现状
及展望
工程冻土是指冻土在建筑和公路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它是我国北方和高寒地区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
随着我国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冻土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此,研究工程冻土的抗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的工程冻土抗冻技术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研究。
其中,进行现场试验的研究是最直观和最关键的。
通过对冻土温度、水分等关键参数的监测,从而掌握冻土在低温环境下的状态及其抗冻性能。
同时,还有土工材料和结构设计的研究,如在道路工程中应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合理布置排水系统,以及改进道路路基结构。
这些改进对于解决工程冻土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展望未来,我国工程冻土抗冻技术的发展仍需不断地加强。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冻土力学、冻土力学模型等研究将有望取得更大的进展。
同时,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等方式,提高我国工程冻土抗冻技术的水平,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冰川冻土地区生态系统特征与功能研究
冰川冻土地区生态系统特征与功能研究冰川冻土地区被广泛认为是地球上最为恶劣的环境之一,其极端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质构造使得其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功能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从冰川冻土地区的特征着手,探讨其生态系统特征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冰川冻土地区以严寒、干旱和高山这三个主要特征而著称。
一方面,极低的气温和缺乏有效降水导致该地区的冻土深厚且稳定,冰川覆盖范围广泛;另一方面,高山地带的地貌起伏和土壤贫瘠限制了植被的生长和土壤的发育。
在这样的环境下,冰川冻土地区的生态系统必须适应极端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生境,形成独特的构造和功能。
首先,冰川冻土地区的植被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高山植物主要以苔藓植物和低矮的灌木为主,它们能够在缺氧、低温和强风等恶劣条件下存活和繁衍。
苔藓植物能够有效保持水分,抵御寒冷和干旱,同时,在它们的茎和叶表面还生长着真菌和细菌等微生物,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此外,一些特殊的高山植物也能在冰川冻土地区中找到生存的空间,如雪莲等。
其次,冰川冻土地区的动物资源十分稀缺。
由于植被稀疏、冰雪覆盖和严寒的气候,动物无法有效找到食物和栖息地。
然而,在这个恶劣的环境中,一些特殊的动物仍在坚持生存。
雪豹是冰川冻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物种之一,它们适应了高山地区稀薄的空气和缺乏食物资源的环境,成为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顶级掠食者。
此外,还有一些鼠类、鸟类和昆虫等动物栖息于此,它们在冰川冻土地区的食物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冰川冻土地区的生态系统功能对于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冰川和冻土可以储存大量的淡水资源,并通过冰川融水的释放来维持河流的水量和水质。
冻土还能阻止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向下渗透,维持生态系统的水盐平衡。
此外,冻土还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吸收和释放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冰川冻土地区的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功能,对于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冰川冻土监测与研究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冰川冻土监测与研究遥感技术在冰川冻土监测与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冰川冻土是指地表与冰川之间的冻结土层,广泛分布于高寒地区,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全球变暖等自然环境变化带来的冰川冻土的演变,遥感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冰川冻土监测与研究。
首先,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大范围的冰川冻土信息。
通过卫星遥感,我们能够获取到冰川冻土的空间分布状况、厚度、温度等重要参数。
利用遥感技术,研究人员可以获取到较高的时空分辨率数据,对冰川冻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监测与研究。
这种宽覆盖、高分辨率的数据获取方式,为冰川冻土监测与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有效的手段。
其次,遥感技术可以用来分析冰川冻土的物理特性。
冰川冻土的物理特性对其稳定性和破坏性具有重要影响。
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地表温度、热量湍流通量等数据,可以分析冰川冻土中的温度、热量状况,进而推断其物理特性。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了解冰川冻土的冰含量、冻结度、孔隙度等参数,从而评估其热力特性和稳定性。
这些信息对于预测冰川冻土的变化趋势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冰川冻土的研究不仅需要空间分布信息和物理特性,还需要考虑时间变化的因素。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长时间序列的数据,用于分析冰川冻土的变化趋势和演化过程。
例如,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可以构建冰川冻土的时空演化模型,从而模拟和预测冰川冻土的未来发展情况。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结合气象数据、地质勘探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更全面地理解冰川冻土系统的动态变化。
此外,遥感技术在冰川冻土监测与研究中还可以用于探索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
冰川冻土是高寒地区的重要生态系统组成部分,与植被、动物等生物群落相互作用,对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冰川冻土和周围环境的图像数据,通过影像解译和分类等方法,了解冰川冻土地区的植被分布、物种丰富度等生态环境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保护冰川冻土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指导意义。
《冰川冻土》第九届编辑委员会
《冰川冻土》第九届编辑委员会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顾问委员:程国栋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刘昌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北京师范大学W W M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主编:康世昌中科院西北研究院虽丨J主编:丁永建中科院西北研究院潘保田兰州大学编辑委员 (按姓氏拼音排序):车涛中科院西北研究院陈仁升中科院西北研究院陈拓中科院西北研究院陈晓清中科院成都山地所陈亚宁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程晓中山大学董文杰中山大学杜德斌华东师范大学方创琳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方一平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何志斌中科院西北研究院侯书贵上海交通大学姜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会军东北林业大学赖远明中科院西北研究院李国玉中科院西北研究院李新中科院西北研究院李志军大连理丁大学李忠勤中科院西北研究院李宗省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秦大河中科院西北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姚檀栋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周幼吾中科院西北研究院黄茂桓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吴青柏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王宁练西北大学凌贤长哈尔滨T.业大学刘建坤中山大学刘时银云南大学刘永岗北京大学刘勇勤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马巍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孟宪红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牟翠翠兰州大学牛富俊中科院西北研究院齐吉琳北京建筑大学邱玉宝中科院空天院上官冬辉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孙波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孙建奇中科院大气所田立德云南大学王澄海兰州大学王飞腾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王根绪四川大学王世金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王晓明中科院西北研究院裴万胜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冉有华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王杰兰州大学王璞玉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王天亮石家庄铁道大学徐国保中科院西北研究院许民中科院西北研究院杨康南京大学杨威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崔之久北京大学徐教祖绍兴文理学院朱元林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康尔泗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罗勇清华大学周成林(专职)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王欣湖南科技大学王泽民武汉大学温家洪上海师范大学温智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吴通华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吴晓东中科院西北研究院效存德北京师范大学徐柏青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杨建平中科院西北研究院杨清华中山大学游庆龙复旦大学翟盘茂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国庆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张明义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张强弓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张世强西北大学张廷军兰州大学赵井东中科院西北研究院赵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周国庆中国矿业大学杨燕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于海鹏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张玉兰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张泽东北林业大学赵林中科院西北研究院赵素平中科院西北研究院钟歆玥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左小安中科院西北研究院青年编辑委员 (按姓氏拼音排序):戴礼云中科院西北研究院董志文中科院西北研究院高晶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郭万钦中科院西北研究院江利明中科院测地所李双洋中科院西北研究院李照国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卢鹏大连理T大学罗栋梁中科院西北研究院。
冰川的冰川与冰川冻土工程设计
冰川的冰川与冰川冻土工程设计冰川与冰川冻土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它们对水资源的储存和调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冰川的冻土工程设计在各类工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冰川与冰川冻土的特点、工程设计的要求以及冰川与冰川冻土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冰川与冰川冻土的特点冰川是全年积雪不断滞留积累形成的巨大冰体,通常位于高山和极地地区。
冰川的特点包括冰川的流动性、积累性、融水和冻结特性等。
冻土指在地表或浅表下存在大量冻结水并形成冻结物质的土壤,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季节性冻土和永久性冻土。
冰川和冻土的存在对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的储量与供给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冰川与冰川冻土工程设计的要求冰川与冰川冻土工程设计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特殊性。
由于冰川和冻土的特殊性质,工程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其独特的动力学、力学和水文学等特性。
对于冰川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冰川的流动性、融水过程、冰川与岩石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而冰川冻土工程设计则需要考虑冻土的稳定性、温度变化对工程结构的影响以及水分运移等因素。
三、冰川与冰川冻土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 冰川工程设计冰川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冰川勘察与监测、冰川水资源评价和冰川资源保护等内容。
冰川勘察与监测是为了了解冰川的变化情况和冰川的动态特性,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冰川水资源评价是对冰川的水文学特征、水文过程以及水量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冰川对水资源的贡献和影响。
冰川资源保护是基于对冰川的保育和可持续利用,旨在保护冰川的生态功能和对社会的服务功能。
2. 冰川冻土工程设计冰川冻土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冻土勘察与监测、冻土稳定性评估和冻土工程治理等内容。
冻土勘察与监测的目的是了解冻土的类型、分布和特性,为工程设计提供相关数据。
冻土稳定性评估是根据冻土的力学性质、温度变化和水分运移等因素,评估工程在冻土地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冻土工程治理则是根据冻土的特点和工程需求,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若尔盖高原及其周围山地的冻土和环境-冰川冻土
若尔盖高原及其周围山地的冻土和环境¹王 绍 令(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青藏高原综合观测研究站,730000) 摘 要 若尔盖高原内部年平均气温0.6~3.3℃,气温年较差19.1~21.2℃,已不具备多年冻土形成和保存的气候条件。
据1992 年7月间试坑和钻孔测温,在1.0~2.2m 深处地温为5~8.4℃,浅层地下水温6.0~7.8℃,由此判断不存在多年冻土,季节冻结深度为1.0~2.0m 。
据冻土现象和试坑资料判断,周围山地海拔4150~4200m 以上发育山地岛状多年冻土。
区内沼泽演化表明,部分沼泽已疏干或向疏干趋势发展,草场退化和草原沙化已成为本区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并已影响畜牧业发展。
关键词 若尔盖高原 冻土 环境变化若尔盖高原内部是否发育着现代多年冻土?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
笔者通过本次考察,搜集大量的资料并进行地面调查、钻探、坑探,确证高原内部现已无多年冻土存在,而在周围山地海拔4150~4200m 以上发育着山地岛状多年冻土。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32°20′~34°10′N,101°30′~103°20′E),是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的断块山和相对沉降区,高原面均在海拔3400m 以上,为一四周环山的高原沼泽区。
四周为海拔4000m 的高山峡谷环抱,而高原内部主要是平缓的丘陵与宽谷相间分布。
宽谷、高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沼泽密布,山前洼地积水造成过湿地带,具备了形成和积累厚层泥炭的环境和条件。
研究区为高原亚寒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以寒冷、日温差大、霜冻期长、四季变化不明显为主要特征。
据玛曲等气象站资料(表1),区内多年平均气温为0.6~3.3℃,气温年较差19.1~21.2℃,年平均降水量622.5~827.0mm 。
降水量、相对湿度由南向北随地势的降低而递减。
高原亚寒带湿润季风气候提供了本区优越的光照和水分条件,植被发育良好,是理想的天然牧场。
冰川的冰川与冰川冻土工程
冰川的冰川与冰川冻土工程冰川的冰与冰川冻土工程冰川是一种由积雪累积、压缩形成的巨大冰体,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冰川不仅美丽壮观,也是科学研究和冰川冻土工程的重要对象。
本文将围绕冰川的冰和冰川冻土工程展开讨论。
一、冰川的形成与特点冰川的形成是由于高山区域降水形成积雪,经过长时间积累压实变成冰体。
在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冰川会形成并持续维持。
冰川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冰川形态多样化:冰川包括冰川舌、冰川流、冰川湖等多种形态,每一种形态都有其独特之处。
2. 冰川的运动:冰川会根据地形和施加的压力等因素而发生运动,冰川运动的速度通常较慢,但也有时会发生快速流动现象。
3. 冰川的变化:冰川受到气候的影响较大,全球变暖导致冰川退缩和融化,这对冰川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冰川冻土工程的概念与应用冰川冻土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冰川和冻土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冰川冻土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应用:1. 冰川水资源利用:冰川融水可以为周边地区提供重要的水资源,冰川水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冰川巡视与监测:冰川监测可以通过对冰川的定期巡视和数据收集,掌握冰川变化的动态情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用于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预警。
3. 冰川冻土工程建设:在冰川和冻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冰川地形、冻土的稳定性等,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可以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冰川旅游开发:冰川的壮丽景色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合理的旅游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和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
三、冰川冻土工程的挑战与发展冰川冻土工程面临着一些挑战,同时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1. 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导致冰川退缩和融化,这对冰川冻土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监测和应对。
2. 工程建设的适应性:在冰川和冻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需要考虑冻土稳定性、冰川形态等因素,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中国冰川编目数据库分析报告
中国冰川编目数据库分析报告1.简介:中国冰川编目数据库包括全部《中国冰川目录》的冰川信息,其参数包括地理坐标、面积,长度,海拔,冰川类型,冰碛类型,地图信息等。
数据库中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出版的《中国冰川目录》,其数字化工作由中科院寒旱所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完成。
1.1中国冰川资源总量中国冰川编目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历时20年,终告完成。
1999年9月24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举行“中国冰川编目成果报告会”,郑重宣告[1]:中国有冰川46 298条,冰川总面积59 406.15km2,冰储量5 589.7km3,其冰川面积仅次于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位居世界第4为。
中国冰川换算为水量约达44 700×108m3,相当于全国湖泊总水量的5.9倍。
中国冰川每年提供600×108m3的融水是源于我国西部高山大江大河的重要不给来源,是干旱区绿洲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这项重大成果,是我国冰川科学发展的又一座历史性丰碑。
1.2冰川分布中国西部自北向南依次又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等14座山系,它们伸入到雪线以上,为冰川形成提供了广阔的积累空间和有利于冰川发育的水热条件。
在这些山系终,天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5座山系的总冰川面积和储量分别占中国冰川相应总量的79%和84%。
将各山系南北坡的冰川条数、面积和储量分别进行累加统计表明,北坡的冰川数量多,面积和储量大,但以冰川平均面积表示的个体规模则是南坡大于北坡,这是中国西部山地冰川南北坡不对称分布的总图式。
按国际冰川编目规范的水系划分原则,中国又10个一级流域,分属内流区和外流区,内流区冰川面积和储量分别占全国冰川相应总量的60%和64%,其中被高大的天山、帕米尔、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环绕的塔里木河为主的塔里木内流水系的冰川数量最多,其面积和储量又分别占内流区冰川相应总量的56%和65%,冰川融水在河流水量中的比重也是最大的,平均达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