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之舵”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抉择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及抉择
实证研究与实践应
用
结合实证研究方法,深入了解伦 理困境的实际表现和影响,提出 更具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合作与交 流,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论,丰富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 研究。
THANKS
[ 感谢观看 ]
跨学科合作
社会工作者应积极与相关学科领域的 专家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 ,提高解决伦理困境的能力。
建立专业关系
尊重与信任
社会工作者应与案主建立尊重与信任的关系,充分了解案主的诉求和需要,为 解决伦理困境提供有力支持。
沟通与协商
社会工作者应与案主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商,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确保案主 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维护社会工作专业形象
伦理抉择体现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对于维护专业形 象和公信力至关重要。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伦理抉择有助于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促使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秉持 正义、平等和尊重的原则。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深化理论研究
进一步探讨社会工作实践中伦理 困境的根源、类型及解决策略, 完善相关理论体系。
定义解释
伦理困境涉及到价值观、伦理原 则和个人利益的冲突,使得社会 工作者在实践中面临道德上的两 难选择。
伦理困境的分类
直接伦理困境
指直接涉及到案主利益和需求的困境, 如是否告知案主真相。
间接伦理困境
分类解释
直接伦理困境和间接伦理困境是两种 常见的分类方式,前者直接涉及案主 的利益和需求,后者与案主利益间接 相关。
分析伦理问题
伦理原则的权衡
根据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 权衡不同利益相关方的权 益和责任。
利益冲突分析
分析是否存在利益冲突, 以及冲突的程度和影响。
社会工作实务中常见的伦理困境及解决对策
社会工作实务中常见的伦理困境及解决对策作者:黄玲玲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19年第07期【摘要】伦理困境是一个贯穿社会工作实务始终的重要问题。
笔者在社会工作实务发现了以下几种伦理困境:自决权利的矛盾、双重关系、有限资源的分配。
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资料,针对不同的伦理困境及结合实际情况作出不同的策略选择。
在处理伦理困境过程中采用的原则主要包括尊重案主自决原则、保持专业关系和私人关系原则、自主和自由的原则以及优先次序原则。
【关键词】伦理困境自决权利双重关系多难选择有限资源的分配一、伦理困境伦理困境指专业价值中对从业者要求的不同责任和义务之间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况。
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由于复杂的情境现实以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而面临多元性的价值冲突和多样性的伦理选择的艰难境地。
伦理困境是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伴生物,这种必然性是由其价值观的内在冲突、专业的伦理道德品质以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
二、案例简况在彩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实务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遇到了许多伦理困境,通过描述案例发生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究伦理困境以及解决对策。
(一)“我能否决定自己的恋人?”。
在彩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接待了一名“离家出走”的老太太。
老太太今年65岁,老伴已病逝。
在独居后3年,一位老人逐渐走进了老太太的生活,和老太太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和旅游,两个产生了感觉。
但是老太太的儿子并不理解母亲,认为母亲如今不愁吃穿,生活美满,十分反对母亲的恋情。
在老太太生日的那天,“恋人”也过来给老太太祝贺和送礼,被儿子极其恶劣的赶了出去。
其儿子表示不可能接受二人的结合,并且说到平时街坊邻居已经对此有闲话,如果真的同意了母亲的恋情,会让母亲和下一辈都很丢脸。
老太太听到这话以后便生气的离家出走了。
(二)“你能不能是我的孩子?”。
彩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了手机课堂班,社会工作者与其中的一位独居老人相熟悉。
在开展手机课堂的过程中,彼此加上微信。
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困境及其出路基于自决、知情同意与父权主义视角
造成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部门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投入不足,导致社会组织和个人无法充分 发挥作用。同时,政府部门对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管理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致使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得以存在。
2、社会组织缺乏专业人才,对残疾人的需求了解不够深入,难以提供有针 对性的服务。而个人参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缺乏相应的 政策和制度保障,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在一些情况下,社工可能会将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强加给案主,从而损害其 自主权。其次,父权主义视角也可能导致社工过于依赖案主。在一些社工机构中, 案主可能被视为解决问题的主要力量,而社工则扮演辅助角色。这种关系可能导 致社工失去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从而影响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针对以上困境,本次演示提出以下解决思路:
最后,针对父权主义视角的困境,社工需要反思自己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并 尽可能消除权力关系的不平等。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案主自决和家长主义时常带来伦理困境。案主自决强调 个人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而家长主义则强调社会利益和群体价值观的重要性。这 两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产生冲突,社会工作者在处理这些情况时需要保持适当的 伦理准则。
三、解决伦理困境的方法
为了解决这些伦理困境,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制定专门的法律或政策: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或政策,明确规定社会工 作者在处理案主自决和家长主义实务中的伦理要求和操作规范。
2、加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社会工作者 的伦理意识和处理伦理困境的能力。
3、对家长进行指导和教育:对于家长主义实务,可以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指 导和教育,帮助他们理解案主自决的重要性,并在充分尊重案主自决的前提下, 寻求一种更加平衡和尊重双方权利的解决方案。
专业社会工作者伦理价值选择之优先序列
专业社会工作者伦理价值选择之优先序列一、本文概述在当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社会环境中,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日益凸显,他们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和提升个体福祉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社会工作实践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其在伦理价值选择上展现出高度的敏感性和正确的判断力。
本文旨在探讨专业社会工作者在面临伦理困境时,如何确立和遵循伦理价值的优先序列。
本文首先将概述社会工作伦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强调伦理价值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重要性。
随后,文章将分析当前社会工作实践中常见的伦理困境,以及这些困境背后的价值冲突。
接着,本文将基于伦理学理论和社会工作实务经验,提出一套适用于社会工作者的伦理价值优先序列框架。
该框架将着重考虑个体福祉、社会公正、服务对象的自主性、隐私保护以及社会责任等因素。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在具体的社会工作实践中应用这一优先序列框架,包括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分析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文章将总结伦理价值优先序列对于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质量的重要性,并讨论未来研究方向,以促进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
总体而言,本文期望为社会工作者在面对伦理决策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平衡各种伦理价值,从而在实践中做出明智、合理的选择。
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伦理价值体系尊重个体尊严和价值: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是对每个个体的尊重,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拥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背景。
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维护个体的尊严,促进个体自主和自我实现。
社会正义和平等:社会工作者致力于推动社会正义,消除歧视和不平等。
这包括为弱势群体发声,促进资源公平分配,以及挑战不公正的社会结构和政策。
服务对象的福祉: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职责是服务对象的福祉。
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决策和行动中始终将服务对象的最佳利益放在首位,同时尊重服务对象的自主权。
诚实和诚信:诚实和诚信是社会工作者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
社会工作者必须诚实地对待服务对象、同事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并在实践中保持专业诚信。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决定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决定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伦理原则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或优先性。
在具体的助人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必须了解在不同情境下的伦理难.题.对服务对象的影响,正确评估这些影响可能导致的结果。
无论在何种情形下,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难题及其行动抉择,必须按照价值观和伦理顺序的优先性安排,妥善处理好责任与义务的关系。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专业工作者要遵循下列伦理原则的顺序,作出恰当的伦理抉择。
(1)保护生命原则。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保护生命原则高于其他所有伦理原则,社会工作者不仅有义务保护受助者的生命,也有义务保护其他所有人的生命。
在社会工作领域,尤其是心理辅导过程中,如服务对象所陈述的个人隐秘资料中涉及第三方利益相关者的生命安全(比如服务对象在辅导中透露自己曾想或计划谋害第三方),社会工作者则有义务将相关信息知会第三方利益相关者,以确保其生命财产的安全,并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和准备。
(2)差别平等原则。
社会工作者要在实践中以平等的方式对待服务对象,同时又要注重服务对象的差异,在助人过程中充分把握好平等待人和个别化服务的理念。
比如,在老人院舍照顾机构中,社会工作者要.以平等和公平的理念与方式服务机构内每一位老年人,同时还要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性格特点等有意识地设计和提供个别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老年人在心理、精神和人际互动等方面的需要,从而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发展。
(3)自由自主原则。
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应充分保障服务对象的自由和自主性,促进民主的专业关系的发展,从而提升服务对象的能动性和参与能力,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在社会工作实践领域,“自由自主原则”主要体现为社会工作者充分调动服务对象在服务参与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意见,鼓励服务对象表达不同意见,注重倾听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声音,尊重服务对象在服务过程中的选择和决定。
(4)最小伤害原则。
社会工作者在作伦理决定和提供服务中,要尽力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不受到侵害,要最大可能地预防和减少伦理决定和服务对服务对象的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可能伤害,尽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案例原则 步骤
一、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案例原则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伦理困境案例是常见的挑战之一。
社会工作者在处理这些案例时,需要遵守伦理原则,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情感智慧。
本文将围绕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案例原则展开讨论,探究在面对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如何遵循伦理原则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1. 社会工作伦理原则的重要性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伦理原则被视为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的指导,它们帮助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专业、公正和敬业的态度。
伦理原则的遵守也是社会工作者赢得信任和尊重的重要基础。
2. 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案例的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可能会遇到许多伦理困境案例,如涉及隐私保护、权利保障、利益冲突等情况。
在这些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全面评估各方利益,同时确保自身行为符合伦理规范。
3. 探讨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案例的原则在处理伦理困境案例时,社会工作者应该遵循一系列原则,如尊重个体自主权、保障公正和公平、确保保密和隐私等。
这些原则既是社会工作的基石,也是应对伦理困境的重要指导。
4. 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案例的解决面对伦理困境案例,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处理能力和智慧,他们可以运用伦理原则来评估案例、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5. 结语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案例的原则是社会工作者应该遵循的行为指南。
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养,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个人观点对于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案例原则,我个人认为它是社会工作者必须始终遵守的核心价值。
在处理伦理困境案例时,社会工作者需要保持客观、公正和敏感的态度,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
只有坚守伦理原则,社会工作者才能在实践中取得长足的进步,并真正为社会和个体带来积极的影响。
通过深入地探讨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案例原则,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它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只有明确了伦理原则,社会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从而为社会和个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摆渡人之舵”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抉择
“摆渡人之舵”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抉择作者:暂无来源:《社会与公益》 2017年第7期闫昭澎朱慧劫作为以“助人自助”为目标的专业服务,社会工作像是一场将困于“社会功能失调”孤岛上的人们运送回“平衡”彼岸的过程,而社会工作者便是这场航行的“摆渡人”。
尤其对长期服务于福利机构孤残儿童的“摆渡人”而言,如果说充足的服务热情、恰当的服务理念和专业的技能储备是助人之旅的动力,那么,当服务过程遇到一个个伦理难题的“暗礁”,正确的伦理抉择便成为摆渡人的“船舵”,帮助社会工作者控制服务的方向和成效。
无处不在的伦理“暗礁”在儿童福利机构的社会工作实务中,社会工作者的多重角色身份会令其自身在“忠于谁”的问题上产生冲突,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服务内容的复杂性则会给社会工作者带来诸多“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从而带来伦理上的问题。
首先,儿童福利机构内的社会工作者无一例外地同时担当着两个角色,即提供专业服务的“助人者”和科层制下响应机构规范的“控制代理人”,当服务对象的行为不符合机构的管理规定,彼此难以互融而又都要求社会工作者忠诚于自己一方时,社工的伦理困境便产生了。
案例一:孤残儿童小G进入福利机构家庭寄养项目已经7年了,一直生活在寄养人W家中并与该寄养家庭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寄养人W即将年满65周岁,根据《家庭寄养管理办法》中“主要照料人的年龄在30周岁以上65周岁以下”的规定,社工H希望能够终止与寄养人W的寄养协议并为小G调换新的寄养家庭,然而小G坚决不愿离开W身边,寄养人W也无法接受小G的离去。
数次协商未果后,社工H陷入了两难:坚持将小G带离W家,会对双方造成情感伤害;将小G继续留在W家寄养,又违反法律规定。
此外,与其他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相对明晰的专业界限和相对固定的服务时间不同,福利机构内的社会工作者与孤残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朝夕相处”,围绕儿童各类需要提供的服务亦是“纷繁多样”,然而越是与服务对象的密切接触和情感带入,越容易让社会工作者面临多个价值观的相互冲突。
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抉择路径推演与反思
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抉择路径:推演与反思作者:麦伟杰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06期摘要:社会工作伦理作为一种基础性行为准则,涉及到社会工作的各个方面,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要素。
在实践中,不同的主体、多元的价值、各异的场景导致社会工作者难免经常遇到伦理抉择的困境,而伦理的决策又直接成为整个治疗和服务的导向。
面对困境,社会工作者参照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和原则,遵循着既定的伦理抉择模式,便可解决伦理难题。
反思这一决策路径,可发现专业价值与伦理原则是解决伦理困境的核心,建构本土的社会工作伦理原则体系、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伦理意识和抉择能力是促进社会工作伦理发展与运用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抉择;推演;反思一、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产生讨论社会工作伦理,离不开社会工作价值。
社会工作价值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其功能主要用于社会工作者决策和采取行动;源于价值的社会工作伦理,是判断行为对错的准则。
他们是协调一致的,前者关注好的和想要拥有的事物,后者关注对的和正确的事物。
伦理源于价值,现代社会价值多元,价值间难免存在冲突,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价值两难则产生伦理问题。
不同主体的价值之间确实存在差异和矛盾。
面对不同主体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者对案主、机构、同事、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具有不同的伦理责任。
然而,当这些伦理责任付诸实践时,就可能会出现分歧。
价值缺乏优先次序,社会工作专业者在同一时间内无法同时遵守两个或多个相互冲突的价值,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作为都可能与其中某个或多个价值发生矛盾,便出现社会工作伦理困境。
二、社会工作伦理原则的内容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一旦发生,就需要有一套价值的等级次序规范,以便让社会工作者清晰知晓首先遵循何种价值,满足何种伦理要求。
多戈夫、洛温伯格等学者制订的伦理原则筛查方法中,提出了七个原则及相应的高低层级(2005:59),在中外社会工作领域得到普遍认可,其原则包括:保护生命、平等与差别平等、自主和自由、最少伤害、生活质量、隐私和保密、真诚和毫无保留地公开信息、向案主充分披露所有信息,相互间坦诚相对。
社会工作实务中接纳原则的伦理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三、决策研究
1、制定更加严格的保密标准
为解决保密原则的伦理困境,首先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保密标准。通过明确 保密原则的具体要求和操作规范,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更加清晰和可操作的指导。 此外,制定严格的保密标准也有助于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进 一步保障案主和相关利益方的权益。
2、增强专业人员的道德风险意 识
谢谢观看
2、法律规定的模糊性
尽管法律对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保密原则做出了一些规定,但这些规定往往具 有一定的模糊性。例如,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在何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可以透露案 主的隐私信息,这使得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难以把握保密原则的具体应用。此外,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保密原则的法律解释也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导致社会工作者在 跨国合作时遇到诸多困难。
然而,当服务对象表达了害怕家庭暴力的情绪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透露必要 的信息给相关的机构或组织,以便为其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这样的决策既保 护了服务对象的权益,又符合接纳原则的价值取向。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探讨社会工作实务中接纳原则的伦理困境及其应对策略,分析 了自决权、保密性、服务对象权益等常见的伦理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强 化服务对象权益保护、促进社会工作职业化等应对策略。同时结合具体案例阐述 了接纳原则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总之,接纳原则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具有核心地位, 应认真对待其伦理困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伦理困境
1、自决权
接纳原则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权,但有时这种尊重可能会导致社会工作者的 道德困境。例如,当服务对象选择有害自身健康或社会福利的行为时,社会工作 者可能面临是否干预的困境。一方面,尊重自决权要求社会工作者不干涉服务对 象的决策;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有责任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特别是当服务对 象可能遭受严重后果时。
社会工作者伦理抉择的案例研究
社会工作者伦理抉择的案例研究社会工作者在公共服务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帮助有需要的人们。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伦理抉择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社会工作者常常面临许多道德层面的挑战。
正确的伦理抉择对于保障服务对象的权益、维护社会公正和促进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以一个社会工作者伦理抉择的案例研究为主题,探讨如何更好地应对未来的伦理挑战。
本文选取了一个社会工作者小张在儿童福利服务领域的真实案例。
小张是一位儿童保护的社会工作者,主要负责调查和处理儿童遭受虐待的案件。
在一次调查中,小张发现一个家庭中父亲经常虐待年幼的女儿,而且这个家庭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和心理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小张的伦理抉择陷入了两难境地。
一方面,他有责任保护这个女孩,确保她不再遭受虐待;另一方面,他需要考虑这个家庭的实际情况,看看是否能够通过介入帮助他们解决根本问题。
小张意识到,简单的报告和介入可能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可能会给这个家庭带来更多的困扰。
在仔细思考之后,小张决定先和这个家庭建立信任关系,了解他们面临的问题。
他开始向他们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制定一份家庭行动计划,旨在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和缓解紧张情绪。
在这个过程中,小张慢慢地赢得了家庭的信任,使他们愿意主动寻求帮助和支持。
小张在这个案例中做出的伦理抉择,是基于对服务对象的全面评估和综合考虑。
他认识到简单的报告和介入可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因此他选择先和家庭建立关系,了解他们面临的困境,然后提供适当的支持。
小张的抉择体现了以下伦理原则:尊重服务对象的权益和需求:小张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保护这个女孩的权益,同时他也尊重家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他通过建立信任关系,使家庭愿意主动寻求帮助,而不是强制介入。
综合考虑服务对象的实际问题:小张认识到简单的报告和介入无法解决家庭的深层次问题,因此他选择深入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心理状况,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家庭行动计划。
谨慎行动并保持专业判断:在面对复杂的伦理问题时,小张保持了冷静和专业判断。
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思考
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思考【摘要】在道德困境中,自身利益、集体利益与社会普遍的价值伦理左右着人们的选择。
社会工作的实践中同样存在伦理困境,社会工作者在遭遇伦理困境时的伦理抉择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伦理,起源于规范、习惯,是指“什么是道德上正确的行动,事情应当怎样”。
[1]伦理困境,即“他要做的两件事就都相当的合理性或正当性,而他只能做非此即彼的选择,而不能同时兼顾”。
[2]之所以会产生伦理困境,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不是趋利避害的问题,而是无论作什么选择,都会产生危害,只是危害的程度和对象有所不同而已,对社会的长远发展也会有不同的影响。
这时,拥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在选择上就会产生冲突。
伦理自我主义者认为:“人应该最大限度地争取对自己好的事,不管对别人来说后果是什么” [1],而伦理功利主义者则说:“最重要的是寻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1]在一个伦理困境中做选择,就要衡量每一种选择所带来的实际收益和损害孰轻孰重,还要确定自己在此问题上忠于谁的利益。
那么在一场道德困境中,主要有哪些因素左右着人们的选择呢?笔者认为,影响因素按照先后顺序排列下来应为:自身利益——集体利益——社会普遍公认的价值伦理。
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告诉我们,人只有最基本的生存和生理需求得到了满足,才会去考虑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追求。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外在环境越是恶劣,生存其间的人们,就越容易被置于非自力所致的伦理困境之中。
但是,我并不认可人们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大部分人,还是在努力寻求如何体面地维护自身利益的方法,因为声誉对于社会化的人来讲也是极其重要的利益。
另外,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道德底限,如《罗生门》电影中的樵夫虽然自己偷走了尸体胸口上的匕首,但是对于偷走婴儿衣服的杂工愤恨不已,显然他认为自己的行为尽管有违道德,但是没有给别人的生命带来损害,而杂工的行为可能会使婴儿死掉,因此是令人唾弃的。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之案主自决
121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23期总第830期No.23,2020Total of 830现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也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我国相继出台青少年社会工作处理办法,不难看出,我国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社会工作,相信在国家的推动下,中国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会发展的至善至美。
案主自决,简单来说,就是案主拥有自己决定的权利,自己有选择的权利。
在案主自决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体现的价值就是引导案主做出正确的选择,以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社会工作者应当遵循社会工作伦理的基本要求,履行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1案主自决的实质自决权是案主应该有的权利,应予以充分尊重。
洛克认为:“人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的关系”,“人们都是平等和独立的”。
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1]。
在实务的过程中,案主的能力往往有限,资源也有限,这样案主就会受到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限制。
案主需要社会工作者的正确引导,不要陷入伦理困境当中,社会工作者既要对案主负责,也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2案例分析小A,一个16岁的高二学生,小芳是学校的社会工作者,一天小A 告诉小芳,她怀孕了。
男孩丢下小A 不负责任的一走了之。
小芳问小A 关于男孩更多的信息,小A 也不肯说,她说这件事是自己做的,不怪那个男孩,自己也不后悔。
她不敢告诉父母,父母很少注意到小A 的情绪波动,而且他们最近老是吵架,闹离婚,更不怎么管小A 了。
她告诉父母最近住在同学家,他们也没多问。
小A 告诉小芳,她想打胎,但是没有钱,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十分害怕。
她想不如把孩子生下来,反正也不想上学了,干脆不读书了,出来工作算了。
在与小A 父母进行沟通时发现,父亲有严重的暴力倾向,每每提到女儿小A 怀孕的时候父亲都恨不得要杀了小A,于是社工小芳也不敢让小A 回家,直接给小A 送到医院挂号,并让小A 将孩子打掉。
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与抉择分析
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与抉择分析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与抉择分析社会工作的想象力有助于社会工作者提升对伦理议题的觉察,拨开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重重迷雾,在内部和外界的各方利益博弈中找到最佳平衡点,作出符合社会工作期望的伦理抉择。
那么,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提供的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与抉择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社会工作想象力的视角“社会学想象力”是由C·赖特·米尔斯于1959年提出的看待社会问题能够转换视角的能力,这种能力让人们“看清更广阔的历史舞台,能看到在杂乱无章的日常经历中,个人常常是怎样错误地认识自己的社会地位的。
”[1]因此,要求“考虑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而不是零星散布的个人处境和品行”[2],即具备一种“心智品质”。
半个多世纪以来,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仍然有着非常强大的透视时代的影响力,与社会学一脉相通的社会工作,不妨借鉴这种多面向思考问题的方式。
如此,既能够发挥精细化实务技巧的优势,又可以创造突破固有认知的能力,兼顾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价值取向。
作为一名从社会工作“兄弟专业”——社会学转入的MSW,面对社会工作的伦理思考,试图从“社会学想象力”的思维“跨界”到“社会工作想象力”。
将宏大的时代变迁嵌入到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之中,保持对社会需求和社会问题的敏感性,更好的指引我们在面对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时,如何做出不负专业使命的抉择。
二、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在广义的科学研究中,基于《纽伦堡法典》、《赫尔辛基宣言》等建立起来了一套批准和备案式的伦理审查体系,通过严格的伦理限制不仅保护了受试者的利益和尊严,更阻止了人类社会走向自我毁灭。
延伸到具有高尚情怀的社会工作学科,其伦理更显专业化和规范化。
因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是一种道德实践,在实务过程中所涉的道德判断使之不同于一般的专业,包涵着更多的伦理议题,需要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秉持关怀与正义的价值理念。
但在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又常常置身于个体、家庭和社会体制之间互动的冲突之中,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伦理困境[1]。
【论文】试论社会工作辅导实务中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的伦理困境
社会工作辅导实务中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的伦理张力问题——以家暴问题介入为例杨林荣(湖北师范学院湖北黄石435000)摘要:社会工作专业对社工提供服务时明确了关于价值中立的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处理问题时应当秉持的态度,既不对案主所持有的价值观进行评判,也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案主,这是理想状态下的美好愿望,因为只有做到价值中立,接纳、非批评、个别化的工作原则才能实现。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绝对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要实现助人的最终目标,激发受助者的观念、价值观的转变是第一步,然后才是行为上的转变。
要实现助人过程的效率最大化,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介入程度有直接的关系。
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看似矛盾或不相容,这其中有着明显的张力,需要社会工作者把握好一个度,才能实现助人过程的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价值中立价值介入张力助人过程效率最大化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家庭服务是非常重要的服务领域之一,家庭社会工作相对其他领域而言具有其特殊性。
在家庭服务领域当中,家庭暴力问题是比较典型的问题之一。
暴力是多种问题或矛盾的表象(或者说是家庭问题的呈现方式),在社会工作者开展家庭暴力个案介入的过程中,如何保持价值中立与案主建立、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以及如何使用价值介入,促进受助者的行为改变,成为了社会工作者非常两难的一个问题,需要社会工作者不断审时度势,把握辅导过程。
一、社会工作辅导实务中价值中立的必要性分析在助人服务的过程中,按照社会工作实务的一般程序,工作的第一步是接案并且建立关系,然而在这一环节,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价值判断”就已经开始起作用了,在接案的阶段社会工作者可以选择是否接案,以及确定接案后的工作方向。
在家庭暴力个案的接案过程中,社工对施暴方及受暴者都有着自己的专业判断,这些判断将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整个助人过程。
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价值判断是无可避免的,因为社会工作者有着自身的生活经验及价值观,对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的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
社会工作实务中案主自决原则的伦理困境
社会工作实务中案主自决原则的伦理困境摘要:“案主自决”原则作为社会工作的一项核心原则,体现着社会工作的精神特质。
但在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中,它时常与中国本土价值观产生冲突引发伦理困境。
本文主要探讨了形成“案主自决”伦理困境的原因,以及在处理这类伦理困境时应坚持的一些原则。
关键字:社会工作案主自决伦理困境一、相关概念(一)自决原则“案主自决”原则就是社会工作者在尊重案主的价值和尊严以及确信案主具有能够改变的能力的前提下,提供给案主认识自身潜能的机会,帮助案主对当下情境作出分析,鼓励案主自我做主和自我决定的工作伦理原则○1。
“案主自决”是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一项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社会工作的个人价值、潜能和主观能动性的尊重,其精神实质与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有密切的关系,强调对案主的尊重和对案主权益的保障。
(二)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学者对于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解释大都援引自雷蒙(Reamer)所提出的定义,即“所谓伦理的困境是当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形;而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要优先考量。
”○2此外,王思斌教授认为“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主要是指有个人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专业价值观与机构价值观、个人价值观与机构价值观之间产生的冲突所导致的伦理决定困难,它也是价值观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个体与群体、个别与一般、革新(或变迁)与传统之间冲突的具体体现。
”○3二、可能存在的伦理困境及形成原因因为社会工作是一个起源于西方国家的事物,它的一些伦理原则也深深的根植与本国文化土壤之中,要在国内开展社会工作,就必须进行社会工作伦理的本土化,国内关于有关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讨论已经持续多年,有学者认为,“案主自决”原则在中国本土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助人行为自身和社会文化两方面○4。
本文主要会以此为据从“案主自决”原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案主自决”原则与案主个人价值观的冲突以及社会工作者价值观与案主个人价值观的冲突三方面来分析。
社会工作实务里的伦理困境
社会工作实务里的伦理困境/h1一、概念界定(一)伦理困境关于伦理困境的含义,首先起因于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冲突、道德特质等,并且贯穿于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始终。
社会工作者在进行专业实践的过程中,会涉入不同层面的伦理困境。
现行美国社会工作协会(NASW)伦理守则修订委员会主席Frederic.G.Reamer曾给伦理困境下过一个定义:“所谓伦理的困境是当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形,而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要优先考量。
”Frank Loe wen berg 和Ralph Dol goff也明确指出:“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起源于作为现代特点的价值的多元性和矛盾性。
当一个从业者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价值时,伦理困境就可能会产生,诸如公正与平等、服务效用与效率或能力与平等。
”因此在社会工作的实践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伦理困境,进而在进行具体案例的操作化过程中进行理性分析与判断。
(二)保密关系社会工作中的保密是指社会工作者有义务使服务对象在专业关系中透露的信息不被曝光,在教学或研究中对服务对象的资料作适当的保护,从而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
在没有得到服务对象的允许或书面授权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不得把自己掌握的关于服务对象的私人信息泄露给第三方。
但是,保密原则也不是绝对的,即须以遵守法律和法规为前提,当然也有例外情况,即在特别情况下必须透漏有关信息时,社会工作者应向相关机构或有关部门报告,并告知服务对象有限度公开隐私信息的必要性及采取相关保护措施。
(三)自决原则案主自决原则是指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案主,即受助者,在接受社工专业帮助时也同样拥有自由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在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应当鼓励案主行使这种权利,与之同时尊重案主作出选择的决定。
另外,案主自决还是现代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也是解决实务中价值矛盾与伦理冲突的有效方法,着重于尊重人的权利和关注人的自由发展。
因此在案主采取自决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当给予案主专业知识的服务,并且提供社会资源,甚至是一些价值观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摆渡人之舵”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抉择作者:闫昭澎朱慧劼
来源:《社会与公益》2017年第07期
作为以“助人自助”为目标的专业服务,社会工作像是一场将困于“社会功能失调”孤岛上的人们运送回“平衡”彼岸的过程,而社会工作者便是这场航行的“摆渡人”。
尤其对长期服务于福利机构孤残儿童的“摆渡人”而言,如果说充足的服务热情、恰当的服务理念和专业的技能储备是助人之旅的动力,那么,当服务过程遇到一个个伦理难题的“暗礁”,正确的伦理抉择便成为摆渡人的“船舵”,帮助社会工作者控制服务的方向和成效。
无处不在的伦理“暗礁”
在儿童福利机构的社会工作实务中,社会工作者的多重角色身份会令其自身在“忠于谁”的问题上产生冲突,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服务内容的复杂性则会给社会工作者带来诸多“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从而带来伦理上的问题。
首先,儿童福利机构内的社会工作者无—例外地同时担当着两个角色,即提供专业服务的“助人者”和科层制下响应机构规范的“控制代理人”,当服务对象的行为不符合机构的管理规定,彼此难以互融而又都要求社会工作者忠诚于自己一方时,社工的伦理困境便产生了。
案例一:孤残儿童小G进入福利机构家庭寄养项目已经7年了,一直生活在寄养人W家中并与该寄养家庭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寄养人W即将年满65周岁,根据《家庭寄养管理办法》中“主要照料人的年龄在30周岁以上65周岁以下”的规定,社工H希望能够终止与寄养人W的寄养协议并为小G调换新的寄养家庭,然而小G坚决不愿离开W身边,寄养人W也无法接受小G的离去。
数次协商未果后,社工H陷入了两难:坚持将小G带离W家,会对双方造成情感伤害;将小G继续留在W家寄养,又违反法律规定。
此外,与其他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相对明晰的专业界限和相对固定的服务时间不同,福利机构内的社会工作者与孤残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朝夕相处”,围绕儿童各类需要提供的服务亦是“纷繁多样”,然而越是与服务对象的密切接触和情感带入,越容易让社会工作者面临多个价值观的相互冲突。
案例二:小L是寄养在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刑人员子女,被确诊为严重的多动障碍,需要接受心理治疗,然而小L对治疗非常抗拒。
保育员阿姨绞尽脑汁计划“哄骗”他去看心理医生,机构领导知道小L信任社工Y,便让社工协助保育员一同“哄骗”小L接受治疗。
社工Y非常犹豫:一方面社工Y知道为了小L的健康成长考虑,应该想办法让小L去看医生,而另一方面社工答应小L“彼此真诚、没有欺骗”,倘若社工配合保育员“哄骗”小L便违背了自己的承诺,也可能会影响后续的专业服务。
社会工作实务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原则,它需要依赖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判断(扎斯特罗,2005)。
尽管这赋予了社会工作者以较大的自由,但是也给社会工作者的伦理抉择带来难题。
实务社会工作中,伦理的“暗礁”无处不在。
把握伦理抉择,掌控服务之“舵”
伦理抉择是重要的,正如拉尔夫·多戈夫所言:伦理决定过程就像海浪冲击海岸一样,前面的决定总会引导着新的方向,影响着后面的抉择;伦理层面的决定又是复杂的,即使面对相同的伦理问题,不同的社会工作者或许都存在着不同的取向。
因此在本土化的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把握伦理抉择的原则和方法,对遇到的每个伦理问题保持警觉并有效处理,才能保证服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首先,保护生命原则是福利机构社会工作伦理中最为重要的原则。
依据伦理原则筛查方法(EPS),伦理原则依次有七个:保护生命、平等/差别平等、自主和自由、最少伤害、生活质量、隐私和保密、真诚和毫无保留的公开信息。
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以上7个伦理原则的筛选来进行伦理抉择。
如案例二中社工Y在权衡利弊后,认为送小L去看医生实际在“保护其生命健康、安全”,与“遵守保密与真诚”之约相比,社会工作者最终选择了前者。
其次,服务对象的长期利益需求大于短期利益需求。
社會工作服务是一个比较短暂但关键的服务过程,服务对象的恢复和治愈更相对来说时间更长。
在与案例一类似的情形下,倘若社会工作者评估助养人W身体已经无力为孤残儿童提供较好的服务时,社会工作者便应该更多地从允许孤残儿童继续留在该家庭是否符合其长期利益做出考量。
在伦理抉择时关注长期利益,更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发展,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这也符合以服务对象为本的服务理念。
最后,通过制度化的手段来预防或缓解部分伦理困境。
在接案时对专业关系的强调能够有效地缓解部分伦理困境。
当然,通过制度化的手段来缓解伦理困境更为重要,例如案例一中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寄养资质的审核应该相应地提供申诉机制,为社会工作服务提供更为弹性和人性化的空间。
最大程度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缓解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困境,能够更好地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帮助服务对象回归正常生活。
作者简介:
闫昭澎,男,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社会工作师,南京农业大学MSW。
研究方向:儿童社会工作、高级社会工作实务。
朱慧劼(1991-),男,安徽宿松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福利、应用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