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zmy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实验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
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
学生能专心致致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学习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以往有学生反映,学习化学难,对教材内容不理解,记不住,他们在完成作业时屡见错误,常常是由于不注意或没有留心引起的,而创设趣味实验进行教学,效果就很理想。
如在讲授酒精性质时,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
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奇妙的实验表演,一片哗然欣喜,学生注意力集中,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
学生进入了学习心理的最佳状态。
二、投影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不断用实验启发学生积极感觉、知觉事物的变化,自觉地进行观察实验中表现出来的现象,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借助摄影演示实验,即能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更易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的观察。
例如,教学《分子运动》时,把一培养皿放在投影器承物玻璃面上,在培养皿中加入约2/3体积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到培养皿中。
品红是一种红色染料,最初在水中缓缓溶解,渐渐地明显分成两支,待片刻后,扩散完成。
此时,分子运动的全过程通过光学投影到银幕上,学生都真实清楚地观察到,并透过观察到的现象,认识分子是处在不停地运动状态中。
这就避免了以往教师枯燥无味的说教,又把微观物质运动状态,通过投影产生清晰的表象,展现在学生眼前,直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加深对分子概念、性质、结构的理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原理,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操作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并进式实验亦称边讲边实验。
它是在配合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由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是学生实验与教师讲课协调活动的一种课堂实验教学方式。
它能把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和巩固学生的操作技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初步训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等。
近年来,我们根据现有条件,将部分实验逐步地改为并进式实验。
一、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并进式实验化学演示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的主干,它能帮助学生直观、生动、形象、深刻地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和物质的化学变化规律,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源泉。
但传统的化学演示实验中有大部分属于试管实验,远处观察效果不佳,有些现象甚至根本无法看清楚。
把它们改为并进式实验后可以弥补不足。
1、可见度差的演示实验改为并进式实验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定性实验占主要部分。
而溶液颜色的变化,气体的产生,沉淀的生成等是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重要依据。
但是由于它们多数是在试管中进行的,假如由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实验,远处的学生则很难观察到现象。
如初中化学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后沉淀的生成,铁与稀酸反应后浅绿色的氯化亚铁和硫酸亚铁的生成等,实验现象的可见度较差。
采用并进式实验后,每个细微现象的清晰度都可达到最高程度,这是演示实验无法相比的。
2、现象稍纵即逝的演示实验改为并进式实验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如不仔细观察,现象转瞬即逝。
如高中化学中的硫酸亚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当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新制的硫酸亚铁溶液中时,开始析出一种白色絮状沉淀,但这一现象稍纵即逝,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灰褐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河北中考改编)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1)用一个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证明有水生成。
(2)同学们又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将锥形瓶翻转 后注入20 mL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二 氧化碳生成。
科学探究方法: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如何检验蜡烛燃烧生成水蒸汽 将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烧杯内壁有一层水雾, 则证明石蜡燃烧生成了水。
如何检验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立在蜡烛上方,若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结论
硬度小,密度小于 水,难溶于水。
点燃后
用火柴点燃蜡 烛,观察蜡烛 火焰
取一根静、持续燃烧,火焰
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 石蜡有 可燃性。 上方有 黑烟,火焰分 三 层,
上层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
内层底部淡蓝色。
火焰分为外焰、
火柴靠焰心部分基本不变色
点燃后:发黄光,放热,石蜡融化成液态又凝固,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外层最明亮,内层最暗。将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发现火柴梗中间未变色, 而两端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将一干而冷的烧杯倒立在蜡烛上方, 发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的燃烧有水生成。若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倒立在蜡烛上方,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 出的氧气有何不同?
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 蒸气含量不同
收集两瓶空气;再用排水法 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进行 对比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简介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化学采用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
相比于其他自然科学,化学的研究更加注重实验验证,因为唯有通过实验,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解释物质的行为和特性。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化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实验,化学家能够观察和记录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相互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结论和理论。
实验可以帮助化学家识别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推测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
实验提供了一种观察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方法,使化学家能够了解和预测物质的行为。
实验的重要性实验在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理论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但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证明理论的有效性。
实验可以提供对实际问题的直接观察,从而帮助化学家确定理论是否能够准确解释和预测现象。
- 实验可以探索新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关系。
通过不同实验条件的改变,可以观察到不同的现象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实验结果可以为新理论的建立提供支持或启发,从而推动化学研究的发展。
- 实验数据可以为化学研究提供定量和可靠的依据。
通过实验测量和记录物质的性质、物质变化的速率等信息,化学家能够建立可靠的数学模型和理论,为化学工程和实际应用提供可行的方案。
化学实验的种类化学实验可以分为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两种。
- 定性实验:定性实验主要通过观察和记录物质的性质,从而鉴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定性实验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变化、生成气体或沉淀等方法来确定物质的性质。
例如,通过添加盐酸到溴化钾溶液中,可以观察到溴气的生成,从而确定溴化钾中存在溴离子。
- 定量实验:定量实验旨在测量和记录物质的定量性质,如质量、体积、温度等参数。
通过定量实验,化学家可以获得更精确和可靠的数据。
例如,通过测量酸溶液中的pH值来确定酸的浓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显著特征,同时也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
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训练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细致严谨、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锻炼坚强的意志力,培养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科学品质,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它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光凭课堂的演示实验是不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的,而把课堂演示实验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能使化学实验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更能取得诸多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放大实验现象,提高实验效果。
化学实验中有些实验的现象很不明显,即使前排的的学生也不易观察清楚,更不用说后面的学生了。
在实验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比较清楚地看清现象,教师往往通过在讲台上抬高实验装置的位置,或者带着实验下到学生中间展示实验结果,但效果并不明显。
多媒体中投影技术的应用就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因为投影技术可以把实验现象进行放大,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进而提高了演示实验的效果。
例如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通过对比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石灰石的反应,使学生理解实验室中为什么用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但稀硫酸与石灰石的反应现象很不明显且时间短暂,学生根本观察不到,上课时通过投影将实验放大到银幕上,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观察到这个现象,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二、缩短实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化学教材中有些演示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有的甚至于在课堂40分钟内根本不可能完成,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十分不便,此时便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实验的录像剪辑进行实验教学。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中的铁钉生锈实验,前后约需一周时间,无法现场演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方法和定量分析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依赖于实验手段和方法来观察和解释物质世界的现象与规律。
在化学研究中,实验成为了获取实验数据、验证理论模型和发现新现象的重要途径之一。
实验在化学中的作用实验是化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因为化学研究的目标是理解和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通过实验方法,化学家可以精确测量物质的质量、体积、温度和其他性质,以便得出准确的数据并验证假设。
实验为化学家提供了观察和探索物质世界的可靠途径。
实验与理论的关系实验和理论在化学中是相辅相成的。
实验数据可以用来验证和修正理论模型,而理论模型可以指导实验的设计和解释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和理论的结合,化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实验设计和执行合理的实验设计和严谨的实验执行是化学研究的关键。
在实验设计中,化学家需要清楚地定义实验的目的,并制定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实验前的仔细计划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实验执行阶段,化学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实验中常用的操作包括称量、混合、加热、冷却、测量等。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是化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图表绘制和统计分析,化学家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并验证假设。
在实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包括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
化学家还可以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如柱状图、折线图和散点图等,来展示实验结果和趋势。
实验安全与伦理在化学实验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化学家需要遵循实验室安全规范,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防止发生事故和危险。
另外,化学家还需遵守伦理规范,尊重科研中的伦理原则,确保实验过程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实验的发展与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实验方法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新的仪器和技术的引入为化学实验带来了更高的灵敏度、分辨率和快速性。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其实古代炼丹炉和炼丹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
前身。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以及对实 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 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中国古代的炼丹设备
西方18世纪中叶的化学实验室(1747年)
步骤3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 体中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
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熄灭
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含量很少
步骤4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 出的气体中观察现象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 片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现象 呼气后玻璃片上有一层薄薄的水雾,放在空 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 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少,呼出的气体含量较多
氧 气
甲
谢谢大家
•
再见
1.可行性 2.便捷性(常温优于加热;微型优于大型) 3.绿色环保 4.廉价
现象与结论 1)观察内容
(1)实验前:参加反应物质的颜色、状态、 气味、硬度、密度等物理性质。 (2)实验中:观察到的光、热、火焰、沉淀、 气体等现象的产生。
(3)实验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等。
2)描述现象时要注意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 装置
步骤1 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 步骤: ①用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好 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③将软管插入集气瓶口,向集气瓶缓缓吹气,直到集 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④在水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 放在实验桌上
步骤2取两个集气瓶,其中为空气,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 出的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呼出的气体含量较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科学学科,涉及到物质内部所发生的各种反应以及这些反应的原因和机理等,它以实验为基础并且责任所以它又被称作实验科学,同时它还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等各个分支。
在生产和生活中,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需要化学来制造包括食品、衣物、家具、医药等消费品。
化学学科是以化学反应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通过实验对化学过程进行观察、分析、解释,从而突破现存的认知,在充分的理论规律基础上提出化学定律,从而使得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能够准确的应用各种化学知识来优化设计、控制、生产和管理过程等等。
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了数量极其巨大的化合物和各种各样的物质反应。
化学所涉及到的物质是人们每天所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物质,如水、空气、地球、太阳等等。
化学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化学方程式、化学能量、化学反应、化学物质组成、化学元素、化学平衡、化学结构、化学分析等等。
针对以上知识点,我们会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究中去逐步了解并掌握。
一般来说,化学可以分为的三大分类: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
无机化学研究非有机物质之间的反应,如水、钠、氧气、铜等等。
有机化学研究有机物质(如碳氢化合物)和相应的反应,如酸、碱性等等。
物理化学研究物质之间的物理性质,如电化学、热化学等等。
在寻找实验结果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使用了各种方法来解释化学物质和反应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些方法让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应用在实际情境中。
在化学实验中,实验器材和实验条件是非常关键的。
在任何实验中,控制实验环境的条件非常关键,例如温度、压力、光照等。
当实验条件保持恒定时,实验结果才能准确可靠,进而整个实验才能够得以成功。
除了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所使用的化学药品等也应该受到科学家和实验工作者的逐一检验。
在挑选药品时,一定要检查它们的质量和稳定性,并对药品进行正确贮存。
药品存储的温度、湿度等等都是大家需要严格把控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准确记录 实验数据,包括实验条件、实 验现象、实验结果等。
数据整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 归纳,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解释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得出结论,并评估实验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03
化学实验的应用
化学实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 学
目
CONTENCT
录
• 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 化学实验的应用 • 化学实验的安全与环保 • 化学实验的未来发展
01
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实验在化学中的地位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化学学科 的基本特征。
实验在化学研究中占据核心地位,是探索物质性质 、反应机制和合成新物质的重要手段。Βιβλιοθήκη 化学实验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行业通过化学实验研究 石油的组成和性质,以及如何通 过裂化、重整等反应将石油转化
为各种燃料和化学品。
制药业
制药业通过化学实验研究药物的合 成和分离,以及如何通过药物设计 和筛选找到具有疗效的新药。
农业
农业中,化学实验在化肥、农药的 研发和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 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容量瓶
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使 用时应注意检查是否漏水,容 量瓶内液体是否干净。
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
80%
实验准备
包括实验器材的清洗、检查和准 备,确保实验器材的清洁和完好 。
100%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注意安 全和规范操作,避免误差和意外 事故。
80%
实验后处理
2024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它以实验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以技术和应用为目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还推动了科技、经济、环境、能源等领域的进步。
本文将从化学实验的角度,探讨化学的科学内涵、实验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化学实验的科学内涵1.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化学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直观、形象、具体、可靠的特点。
化学实验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现象的观察、测量和操作,揭示物质的本质和变化规律。
化学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化学理论发展的基石。
2.化学实验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化学实验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特征。
化学实验的客观性体现在实验结果不受主观意志的影响,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具有客观性。
化学实验的可重复性体现在同一实验条件下,实验结果可以重复出现,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可靠依据。
3.化学实验与理论的关系化学实验与理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化学实验为理论提供实验依据,推动理论发展;理论指导实验,为实验提供科学预见。
化学实验与理论的紧密结合,使化学研究不断深入,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有力支持。
三、化学实验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方法,通过对物质组成、含量、结构等进行精确测量,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定量分析方法包括重量法、滴定法、光度法、色谱法等,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2.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通过对物质性质、组成、结构等进行观察和判断,揭示物质的内在规律。
定性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质谱法、X射线衍射法等,广泛应用于化学、材料科学、药物分析等领域。
3.合成与制备化学实验在合成与制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合成具有特定性质和功能的化合物,为新材料、新药物、新催化剂等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物质基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基础的学科
1
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4.能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 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理化生组 高春燕
(2) 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在蜡烛火焰上 方罩一个冷而 干燥的烧杯, 将烧杯取下来
烧杯内壁 有水珠生 成,澄清
正放,迅速往 石灰水变
烧杯中倒入少 量澄清石灰水,
浑浊
振荡
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 有水生成, 蜡烛燃烧 有二氧化 碳生成
结论
理化生组 高春燕
理化生组 高春燕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想一想:1、蜡烛燃烧可能发生那些变化? 2、蜡烛燃烧后的物质到哪里去
了?如何验证? 3、蜡烛会有哪些性质?
理化生组 高春燕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点燃前
燃烧过程
圆柱形 白色固体 轻微气味
空气中燃烧 黄白色光亮火焰 火焰分三层 外焰最明亮
质地软
实验五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一
块放置不动,对着另一块呼气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理化生组 高春燕
现象
放置不动的玻璃片上
无明显变化;对着呼气的
玻璃片上有水珠
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 比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多
问题思考:
你能总结一下科 学探究的一般环
节吗?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吕永涛
实验是验证化学原理、 发现新物质和探究化 学反应过程的重要手 段。
实验在化学发展中的作用
实验是化学理论发展的基础,许 多化学理论都是通过实验验证和
发现的。
实验推动了化学技术的进步,为 工业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和保障。
实验促进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 叉融合,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一:酸碱滴定实验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试剂和器材,包括标准酸液、标准碱液、指示剂、滴定管等。
2. 将标准碱液倒入滴定管中,调整滴定管的高度,使液面位于“0”刻度 。
案例一:酸碱滴定实验
3. 将待测酸液盛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4. 开始滴定,并记录滴定过程中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酸碱反应的化学计量数。
案例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验证
实验目的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过程,掌握元 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实验原理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性质和原子 序数进行排列的一张表格,它反映了 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
案例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验证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材料,包括各种元素的单质、化合物样本等。
2. 对各种元素进行分类和整理,按照原子序数进行排列。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实时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数 据,避免遗漏或错误。
整理数据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 便于分析和处理。
数据处理
运用统计和计算方法对实 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 论。
03 化学实验的安全与环保
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保护实验人员安全
确保实验人员在进行化学实验时 不会受到伤害,避免发生意外事
故。
保障实验结果准确
XX年中考化学考点知识梳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XX年中考化学考点知识梳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梳理利用________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________,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答案:化学实验研究化学是一门以________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________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验证________,学习________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现代化学实验室起源于________和________的作坊,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为化学实验发明了许多实验仪器。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我们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关注物质的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关注物质的________等等。
关注物质的________,而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种性质或变化。
答案:实验物质变化化学原理科学探究炼丹术士炼金术士炼丹炼金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变化变化过程及现象疑难突破为什么有的火焰明亮,有的却不明亮呢?剖析:当火焰里有了固体颗粒,在高温下受热发光,就会使火焰明亮,若燃烧的完全是气体,不含固体或不分解出固体颗粒,火焰就不明亮。
如果我们将玻璃管插进蜡烛火焰最亮的部分,就会引出黑色的烟。
原来明亮的部分里有碳的小颗粒存在,这是蜡蒸气受热分解生成的碳。
蜡烛火焰的明亮就和此固体的小碳粒有关。
如何进行实验观察?剖析:观察实验现象主要是指用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手触摸等方式得到实验的现象。
记忆实验现象是不容易的,但若能找到实验现象存在的规律,则可变难为易。
我们可以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将化学实验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种是物质燃烧实验;第二种是加热固体物质实验;第三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实验。
问题探究问题请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哪些现象?探究: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蜡烛刚点燃时蜡烛燃烧,有少量蜡烛熔化成液态蜡烛燃烧放出热量,石蜡熔化成液体点燃1分钟时的现象蜡烛继续燃烧,有少量蜡烛熔化成液态石蜡顺着烛杆流下大量石蜡燃烧了,少量没有燃烧的石蜡熔化成液体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出现白烟,有一定熔化的石蜡存在于烛芯附近水蒸气遇冷凝结,生成液态小水珠熄灭1分钟时的现象熔化的蜡烛凝固成固体石蜡石蜡凝固过程释放出热量典题精讲例1某同学进行的下列实验操作,其关键步骤如图1-1示,其中正确的是图1-1思路解析:A中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B中进行观察应该平视而不应该仰视;c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而不应该用嘴吹灭,这样容易引发火灾;D中操作正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化学现象、化学概念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因此,我们不仅仅要做实验,更应改进实验教学、探索实验方法、完善实验理论。
下面是本人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常常采用的一些实验策略和对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个因为缺少药品或仪器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五、增设必需的实验对于重要的知识,虽然教材未安排实验,但增加是必要的。
初中化学实验的趣味性还不够,大量的实验需要改进,以增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再如:NaOH和CO2能否反应,教材是直接给出的,这难以使学生信服,因此很有必要增设。
我采用的是“喷泉实验”,如右图,操作如下:在250 ml圆底烧瓶中先加入约5 gNa2CO3粉末,然后再加入5 ml浓盐酸,使其充分反应生成CO2,然后倒入5-10 ml浓NaOH溶液,迅即塞好带有导管的橡皮塞,晃动烧瓶,使其充分反应,将它倒置在铁圈上,打开导管上的止水夹,可观察到水迅速地进入烧瓶且变为红色,形成美丽的喷泉!学生会立即得出这是CO2反应完的缘故。
这时再分析CO2和NaOH的反应及方程式的书写便是水到渠成了,学生也更感兴趣了。
3.改进过程有的化学实验过程中,因为操作步骤的不严密,可能导致产生错误的理解,对实验的操作程序及步骤进行改进,使实验过程更加简捷,实验步骤更加合理,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改进一下实验过程。
例如:CO2与Ca(OH)2反应有沉淀生成,而与NaOH反应无现象,那么CO2与NaOH是不是确实发生了反应?对于这种无现象的反应能不能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在此探究活动中,学生设计的众多方案中有这样一例:由于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将CO2与NaOH反应,在反应后的溶液里滴加HCl,如果有气泡产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多年的化学教学,我想谈谈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一、注重教材,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新大纲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大多数学校和大多数学生,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与原教学大纲相比,新大纲在“初中化学教学目的”中除了规定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特别突出强调要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和对学生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教学内容方面,从义务教育实际出发,新大纲适当降低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化学计算的要求,在适当拓宽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同时,加强了化学实验,把演示实验列入了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
新大纲列出的31项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很好了完成(一定要做,不是可做可不做);学生分组实验19个(必做10个,选做9个),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了以下三点:1、注重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人教版新教材按照义务教育新大纲规定的31项演示实验内容,在各章节中共安排了85个课堂演示实验。
对这些演示实验,我全部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
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
如,在分子这一节的教学中,补充了氨的挥发、碘在酒精中扩散的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分子运动的感性认识;在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对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进行改进,用球胆向烧杯的热水中缓缓通入O2,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O2接触后,也开始燃烧,产生火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通过对实验以及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3)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思路和方法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是实验探究中重要的一步,实验结论是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推理得出的。
本知识点是考试的热点,也是易错点。
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①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a.变化前:记录物质的名称,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等;b.变化中: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能量变化及其他现象;c.变化后:记录生成物的名称,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等。
②化学变化中的现象,一般从下述三个方面讨论:a.形态:包括物质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等;b.外观:包括物质的颜色、烟、雾、浑浊、喷泉等;c.能量:包括物质变化中发生的光、电、热、声、爆炸等。
注意:实验现象和结论不能混为一谈。
实验现象是直接观察到的,而结论是由现象经过分析、推理得到的。
烧杯,通过烧杯内壁的水雾证明有水生成。
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是不充分燃烧的碳单质——炭黑;而熄灭后产生的“白烟”主要是石蜡蒸汽冷凝的固体,具有可燃性,能够被点燃。
知识点4 科学探究科学究的一般过程为: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操作→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例题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易误易混警示误区一误以为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防错妙招:二氧化碳可使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但使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如氮气、稀有气体等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误区二描述化学现象,错将结论说成现象防错妙招:“化学试验中的现象”是指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的变化,而不是变化的本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④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⑤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⑥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 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
酒精体混和均匀。
5 集气瓶
集气瓶: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
①垂直悬滴,不伸入容器内,不接触容器内壁; ②不能一管多用,洗净后才能取另一种液体;
③取用试剂时不能倒置或平放,防止液体浸蚀胶头。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
8 药匙
用于取用固体粉末或小颗粒。
9 水槽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使用。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
/ 微信刷票
一些仪器以及仪器的使用方法
1 试管
试管:用来盛放少量药品、常温或加热情况下进行少量试剂反 应的容器,可用于制取或收集少量气体。
注意事项:
①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 1/3处。
②放在试管内的液体,不加热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2,加热时不超过l/3。 ③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④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
伸入空气中
伸入呼出 的气体瓶中
呼出气体中含氧气比空
气中少
被呼气的玻璃片上 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比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并与放在空 有水雾出现,放在 空气中多 空气中的另一块玻 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 璃片上无明显现象
结论: 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 和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少。
化学学习的三大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通过对实验
分析获得有价值的结论
二、对人体吸入的
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
课 题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探究活动二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资料查询:
1、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即将某气体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浑浊出现则说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而且白 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 2、氧气可以支持物质的燃烧,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 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3、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5、让我们和小明同学一起走进实验室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 体进行探究。 a、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b、猜想与假设: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些成分不同,如氧气、二 氧化碳和水蒸汽等。 c、设计方案: (1)、向收集的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滴加澄清的石灰水,根据是 否产生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的多少),可说明 二氧化碳 气体的含量 不同。 (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中,根据火焰是否熄灭 氧气 (或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说明 的含量不同。 (3)、向干燥的玻璃片上呼气,与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做对比,根据玻璃 片上是否出现水珠(或出现水珠)的多少,可说明 水蒸气 的含量 不同。 d、进行实验:小明按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e、解释与结论:完成表格,用多与少表示相对含量 氧气 多 二氧化碳 少 水蒸汽 少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思考: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 氧化碳、氧气水蒸气的多少,你能得出那些初步的结论?
结论:
1、人体吸入的气体中主要含有较多的氧气,少量的二氧化碳和 水蒸汽。 2、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主要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少 量的氧气。
练习:
1.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A.均匀地被烧黑 B、放置在外焰的部分被烧黑最重 C、放置在内焰的部分被烧黑最重 D、放置在焰心的部分被烧黑最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
步骤4 :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 呼出的气体中玻璃片上水雾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 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现象
呼气后玻璃片上有一层薄薄的水雾, 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
结论
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少,呼出的气体 中水分含量较多
小结: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 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上有水凝结
现象
氧 结论
气 多 少
二氧化碳 较 较 少 多
水蒸气
吸入的空气
呼出的气体
较 较
较 少
较 多
例: 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 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简单 的方法来鉴别。
答案: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到 瓶中,如果燃烧更旺的是氧气, 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继续燃烧的 是空气。
自我诊断检测题
1.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A.水 B.白酒 C.食盐水 (D ) D.澄清的石灰水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前(仔细观察,边实验边做学案) 1)蜡烛的颜色、状态、 气味。 2)用小刀切割观察硬度。 3)将蜡烛放入水中 观察蜡烛的密度、水溶性。 组成: 石蜡和棉线 颜色:白色 状态: 固态 硬度: 较小 气味:稍有气味 密度:比水小
什么性质? 物理性质
水溶性:难溶于水
2.燃着时现象: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点燃 二氧化碳+水 石蜡+氧气
燃烧产物检验
黑烟是什么物质? 石蜡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小颗粒。
3.熄灭时现象: (仔细观察)
1、用嘴轻轻的吹灭蜡烛,观察现象; 2、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白烟,观察现象。 有白烟,白烟被点燃
产生的烟是什么物质?
石蜡的小颗粒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说明蜡烛可以气化
你会了吗? 1. 如何检验产物中水蒸气? 2. 如何检验气体二氧化碳?
1.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如果烧杯内壁有小水珠,则生成水。 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 烧杯,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烧杯内 壁有白色斑点),则生成二氧化碳。
讨论: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化学实验中应
步骤2: 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 ①用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好。 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③将软管插入集气瓶口,向集气瓶缓缓吹气,直到集 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④在水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
放在实验桌上。
步骤3 :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观 察现象.
探 究 步 骤 点燃前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白色块状固体,质软,无气味,难溶于水,密 度比水小
思考:蜡烛燃烧后 蜡烛熔成液态;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生成了什么物质?
燃烧时 放出大量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和无色的液滴 有白烟且可被点燃
熄灭后
思考:你认为白烟是 什么物质?
结论 熄灭蜡烛时,有一缕白烟从烛 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 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注意哪几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
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包括变化前、变化时、变 化后) 。 蜡烛燃烧反应(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石蜡 + 氧气
点燃
水 + 二氧化碳
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问题: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有何不同?
猜想:呼出与吸入的气体中 二氧化碳 、 含量等可能不同
氧气 、 水 的
思考:如何比较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氧气、水的含量 的大小?
①二氧化碳(CO2)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 越浑浊,二氧化碳(CO2)气体越多(前提条件:澄清 的石灰水足够多)。
②氧气(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
外焰 内焰 焰心
哪一层明亮: 内焰 哪一层最暗: 焰心 哪一层的温度高: 外焰 哪一层的温度低: 焰心
燃烧产物检验
3)将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上观察现象; 在外焰部分的火柴梗被烧焦
4)将干冷的烧杯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 5)迅速将烧杯倒转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观察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氧气(O2)越多,即氧气(O2)可以助燃。 ③二氧化碳(CO2)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即二氧化 碳(CO2)不支持燃烧。
如何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 可用燃着的木条判断氧气含量的多少。 借助玻璃片判断水含量的多少。
步骤1 : 收集空气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C )
A.空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水蒸气 ( D)
D.二氧化碳和水
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物质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
4.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出现 的现象是 A 甲中熄灭,乙中变旺 B B 甲中变旺,乙中熄灭 (
二 氧 化 碳
)
观察:
1)焟烛有何变化? 2)火焰分几层?哪层最亮?哪层最暗?
燃烧产物检验
3)将木条横放在火焰上约1秒后取出,观察现象; 4)将干冷的烧杯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5)迅速将烧杯倒转,并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观察现象。(或先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烧杯的内壁 ,再将烧杯放在蜡烛的火焰上方)
1)焟烛有何变化: 先熔化 2)火焰分几层: 三层
呼出气体 很快熄灭
现象 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 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熄灭
空气 继续燃烧一会儿
结论
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很少
步骤3 : 取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分别向两种气体中滴入少 量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观察现象。
呼出气体
浑浊 现象
空气 不浑浊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
C 甲、乙都变旺
D 甲、乙都熄灭
氧 气
甲
乙
畅谈本节收获
1.石蜡 + 氧气 点燃 水 + 二氧化碳 2.对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吸入的二氧化碳气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吸入的氧气>呼出的氧气 吸入的水蒸气<呼出的水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