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领航】2015高考苏教版生物新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 第3章 第1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合集下载

2015届《高考领航》高考生物(苏教版)新一轮总复习高考演练:必修2 第2章 第4节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

2015届《高考领航》高考生物(苏教版)新一轮总复习高考演练:必修2 第2章 第4节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

1.(2012·海南单科)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

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

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 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

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解析:选A。

由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玉米杂交,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可知,玉米非糯对糯性为显性,非甜粒对甜粒为显性,且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组成如图1。

由在偶然发现的一个杂交组合中,某一F1植株自交后代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可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此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能的原因是:控制该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其F1的基因组成如图2。

故A选项较为合理,而B、C、D选项均不能对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2.(2010·高考江苏卷)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而出现肉质下降的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

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A.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B.用被γ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C.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D.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解析:选D。

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将发育成四倍体的个体;γ射线处理之后,新个体其实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因此新个体应是含一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利用胚胎细胞进行克隆,获得的个体依然是二倍体;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一个来自精子,一个是将要分配到受精后的卵细胞中的,一个是将要分配到极体中的,若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则三个染色体组共同存在于受精卵中,由受精卵发育的新个体为三倍体。

2015届《高考领航》高考生物(苏教版)新一轮总复习高考演练:必修3 第1章 第2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5届《高考领航》高考生物(苏教版)新一轮总复习高考演练:必修3 第1章 第2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2012·全国新课标高考卷)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解析:选C。

人看到酸梅引起唾液分泌是条件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A正确;这一反射过程中,感受器位于眼球的视网膜上,唾液腺是效应器,B正确;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的是感受器,并不是神经中枢,C错误;在突触部位,兴奋传递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D正确。

2.(2012·重庆高考卷)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解析:选D。

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传到突触时,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进而完成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选项D正确。

动物被阉割后,其血液中的性激素含量降低,通过反馈调节,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增多,选项A错误;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选项B错误;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发生的,这个生理反应的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并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是反射活动,C错误。

3.(2011·海南高考卷)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解析:选D。

A为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活动,无高级神经中枢参与;B和C均为仅由高级神经中枢控制的活动;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说明排尿反射是由低级中枢控制的反射活动,但无意识的人不能控制而有意识的人能控制排尿,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

【VIP专享】2015届《高考领航》高考生物(苏教版)新一轮总复习高考演练:必修2 第2章 第4节 染色体变异及其

【VIP专享】2015届《高考领航》高考生物(苏教版)新一轮总复习高考演练:必修2 第2章 第4节 染色体变异及其

1.(2012·海南单科)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

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

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

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解析:选A。

由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玉米杂交,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可知,玉米非糯对糯性为显性,非甜粒对甜粒为显性,且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组成如图1。

由在偶然发现的一个杂交组合中,某一F1植株自交后代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可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此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能的原因是:控制该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其F1的基因组成如图2。

故A选项较为合理,而B、C、D选项均不能对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2.(2010·高考江苏卷)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而出现肉质下降的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

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 )A.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B.用被γ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C.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D.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解析:选D。

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将发育成四倍体的个体;γ射线处理之后,新个体其实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因此新个体应是含一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利用胚胎细胞进行克隆,获得的个体依然是二倍体;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一个来自精子,一个是将要分配到受精后的卵细胞中的,一个是将要分配到极体中的,若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则三个染色体组共同存在于受精卵中,由受精卵发育的新个体为三倍体。

【高考领航】2015高考苏教版生物新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3 第1章 第3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考领航】2015高考苏教版生物新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3 第1章 第3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激素
素激素激素激素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母题探秘
昆虫的激素调节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1.昆虫激素的种类及功能 分泌 脑神经分 前胸
部位
泌细胞
调节保幼
咽侧体 保持昆 虫幼虫

调节 昆虫 吸引 异性 前来 交配 使群体 中的各
第一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3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纲 点击
1.动物的激素调节
(Ⅱ ) (Ⅰ )
2.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C
目 录
ONTENTS
1
2 3 4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题型透析
学科方法
高考演练 明确考向
限时训练
微课助学
高分在握
5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要点整合
昆虫的激素调节
题组设计
母题探秘
解析 因为交尾后的雌蚕蛾不
1.将一只雌蚕蛾用玻璃器皿扣住,器皿外放一只
雄蚕蛾,观察发现雄蚕蛾没有反应。打开玻离器皿, 雄蚕蛾立即出现性兴奋,这个试验不能说明的是
再分泌性外激素,所以
此只雌蚕蛾尚未交过尾。 若把雄蚕蛾的触角去掉,
(
) D
A.性外激素是由雌蚕蛾分泌的 B.性外激素是一类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C.雌蚕蛾尚未交过尾 D.雄蚕蛾通过触角感受性外激素刺激
体表腺体
作用
激素和蜕 皮激素分 泌的作用
向同巢
性状、
抑制成 虫性状

2015届《高考领航》高考生物(苏教版)新一轮总复习高考演练:必修3 第3章 第3节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015届《高考领航》高考生物(苏教版)新一轮总复习高考演练:必修3 第3章 第3节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2013·高考广东卷)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解析:选A。

由题中信息“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且题干中说明鲈鱼以中小型鱼类为食可推知鲈鱼处于食物链的第四营养级,根据“某一营养级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到下一个营养级”的知识可推知A项正确;土著鱼与鲈鱼属于捕食关系,B项错误;引入鲈鱼短时间内,鱼a、鱼b将减少,浮游动物总量增加,浮游植物减少,C、D项错误。

2.(2012·高考海南卷)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

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解析:选A。

刚进入一个新环境中的物种,最初种群密度会显著增加,同时由于该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竞(斗)争也在加剧。

甲的引进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即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结构。

要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就要投入与甲有竞争或捕食关系的生物,而土著食草鱼类不食甲,只食当地水草,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控制甲的蔓延。

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底泥、水、空气、阳光等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3.(经典高考题)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解析:选D。

2015届《高考领航》高考生物(苏教版)新一轮总复习高考演练:必修3 第1章 第4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5届《高考领航》高考生物(苏教版)新一轮总复习高考演练:必修3 第1章 第4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2013·高考福建卷)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表示无添加A .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B .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C .NaCl 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D .茉莉酸对NaCl 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解析:选C 。

分析表格知: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为自变量,胡杨细胞的状态为因变量;由实验结果可知:茉莉酸对NaCl 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质壁分离时,胡杨细胞液泡失水,液泡体积变小。

故C 项错误。

2.(2013·高考广东卷)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 .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B .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C .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D .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解析:选D 。

由图得到的信息“去顶芽植株主根长度小于正常植株主根长度”可推知去顶芽没有促进主根生长,A 项错误;根据题图,不能断定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B 项错误;生长素由顶芽向下运输属于极性运输,C 项错误;由题图得到的信息“去顶芽植株+外源生长素主根长度与正常植株无显著性差异”可推知外源生长素与顶芽作用类似,均能促进主根生长,D项正确。

3.(2013·高考天津卷)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GA1、GA8、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

若图中酶1或酶2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该植株茎内GA1的合成可恢复正常B.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C.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D.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解析:选C。

【高考领航】2015高考苏教版生物新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3 第3章 第1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高考领航】2015高考苏教版生物新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3 第3章 第1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区别和联系 成分 归类 各成分的组成 无机物、有机物、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和 地位 必需成分
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
气候、能源
①绿色植物 ②光合细菌和蓝藻
能量的根本来源
将无机环境中的物质 和能量通过光合作用 引入生物群落,为消 费者、分解者提供物 质和能量
生 产 者
铁细菌、硫细菌和光合细
菌等是生产者,生产者能 将无机物合成有杌物,是 生态系统中最关键的成分;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 一种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 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统中的不同生物成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A.动物大部分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 第二营养级 B.有的消费者无细胞结构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 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
(4)(2014· 合肥二模)动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质循环。(
(5)(2012· 青岛期末)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 × 作用。( )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母题探秘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考点一
要点整合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题组设计
母题探秘
解析 动物大部分属于消费者,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2015届《高考领航》高考生物(苏教版)新一轮总复习高考演练:必修1 第3章 第3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2015届《高考领航》高考生物(苏教版)新一轮总复习高考演练:必修1 第3章 第3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1.(2013·高考江苏卷)右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

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

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

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________(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________,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________,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解析:(1)漏斗内液面升高,说明漏斗外的水分子渗透进入漏斗内,故漏斗内溶液浓度较高,即S1>S2。

达到平衡时,理论上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但因液面高的一侧水的压强大,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故两者的浓度关系仍是S1>S2。

(2) 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

物质通过半透膜的原理是分子直径小于半透膜的孔径,而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其上具有载体蛋白,通过半透膜的物质只能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而原生质层可以完成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

【高考领航】2015高考苏教版生物新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 第1章 第2节 有性生殖

【高考领航】2015高考苏教版生物新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 第1章 第2节 有性生殖

双受精现象是指在受精作用进行时, 有两个精子同时进入胚囊, 其 中一个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将来发育成胚; 另一个和两个极核结 合,将来发育成胚乳。这是绿色开花植物 (即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现象。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考点一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考点一
基础扫描 母题探秘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要点整合
解析 选C。本题旨在考查被子
西瓜的瓜子壳,西瓜子的两片仁及大豆的豆荚壳, 分别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 A.珠被、基细胞、子房壁 B.子房壁、顶细胞、子房壁 C.珠被、顶细胞、子房壁 D.子房壁、基细胞、珠被 )
胞由珠被发育而来,西瓜 子的两片仁是子叶(胚的
C)
组成部分),由顶细胞发
育而成。大豆的豆荚是果 实,豆荚壳是果皮,由子 房壁发育而来。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考点一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母题探秘 要点整合
1.双受精现象
(1)种子萌发时:有胚乳的种子(如玉米、水稻等)萌发时所需营养来 源于胚乳; 无胚乳的种子(如荠菜、 花生等)萌发所需营养则来源于子叶。 (2)幼苗形成后:当种子萌发成幼苗后,植物将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有机物来获得有机营养,通过根从土壤中吸取水、矿质离子等无机营 养。 营养供给流程图: 从胚囊中 子叶或胚乳 光合作用 胚― ― ― ― → 种子 ― ― ― ― → 幼苗 ― ― ― ― → 成体 吸收营养 提供营养 提供营养

【高考领航】2015高考苏教版生物新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3 第3章 第3节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稳态的维持

【高考领航】2015高考苏教版生物新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3 第3章 第3节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稳态的维持

(1)提高 农产品或畜产品 的产量。
(2)对 有害生物 进行控制。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母题探秘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1)(2011· 高考安徽卷)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 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化学信息。 √( ( )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母题探秘
2.解读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形式: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3)来源: 可来自于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 。
(4)方向: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5)作用: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 种间 关系。 (6)过程:
题组设计
母题探秘
要点整合
解析 由图示中的箭头可知, 甲是生产者,丁是分解
2.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 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者,乙、丙是消费者,
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 因是化学燃料的大量燃 A.④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 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 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A
)
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
系;无机环境中的二氧 化碳可以来自生物细胞 A.④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 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 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高考领航】2015高考苏教版生物新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3 第2章 第2、3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和演替

【高考领航】2015高考苏教版生物新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3 第2章 第2、3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和演替
分布着不同生物种群。 3.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群落结构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 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2)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 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母题探秘
群落的结构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1.(1)(2012· 高考全国卷)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 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 ) (2)(2010· 高考广东卷)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2)动物的垂直结构:主要原因是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
物条件。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母题探秘
群落的结构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2.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盐碱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D
)
竞争关系,但捕食者的介
入改变了它们原有的竞争, B正确;无捕食者时,乙 蝌蚪的存活率最低,说明 无捕食者时乙的竞争力最 弱,乙可能消失,C正确。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 )
(3)(2011· 高考安徽卷)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 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 体现。(

【高考领航】2015高考苏教版生物新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 第3章 第5节 关注人类遗传病

【高考领航】2015高考苏教版生物新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 第3章 第5节 关注人类遗传病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
母题探秘
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种类及特点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手段:主要包括 遗传咨询 和 产前诊断 等。
(2)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
家庭病史
传递方式
终止妊娠
产前诊断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种类及特点
易误警示
(1)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传染病。 (2)大多数遗传病是先天性疾病,但有些遗传病可在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 才表现出来,所以,后天性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 (3)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如白化病携带者;不携带遗传 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
母题探秘
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种类及特点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3.人类基因组计划 (1)目的:测定人类基因组的 全部DNA序列 ,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2)意义:认识人类基因的 组成、结构、功能 及相互关系,有利于诊治和 预防人类疾病。
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5节 关注人类遗传病
考纲 点击
1.人类遗传病(Ⅰ) 2.实验: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目 录
ONTENTS
1
2 3 4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题型透析
学科方法
高考演练 明确考向
限时训练
微课助学

【高考领航】2015高考苏教版生物新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3 第1章 第4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考领航】2015高考苏教版生物新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3 第1章 第4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母题探秘
生长素的发现及相关的实验设计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合成部位 主要在细嫩的芽、叶和 发育中的种子 。 2.分布部位 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中地分布在 生长旺盛 的部分。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2.詹森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
(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 传递到下部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母题探秘
生长素的发现及相关的实验设计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3.拜尔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
1.达尔文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
(2)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能使 胚芽鞘尖端 产生某种“影响”,当传递到下 伸长区 部
背光面 时,造成其 比
向光面
生长快。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母题探秘
生长素的发现及相关的实验设计
(2)结论:胚芽鞘的变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母题探秘
生长素的发现及相关的实验设计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4.温特的实验 (1)过程及现象: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章 单元综合提升 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 苏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章 单元综合提升 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 苏教版必修2
不同的细基因的表达不同的基因,即DNA相同,mRNA不同,如胰 岛细基因的能表达胰岛素基因,但不表达血红蛋白基因。
(2)基因顺序表达: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表达不同基因。
【训练2】 鸡的输卵管细基因的能合成卵清蛋白,红细基因的 能合成β­珠蛋白,胰岛细基因的能合成胰岛素。用编码上述 蛋白质的基因分别做探针,对三种细基因的中提取的所有 DNA进行杂交实验;用同样的三种基因片段做探针,对上述 三种细基因的中提取的所有RNA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 下表。下列是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注:“+”表示杂交过程中有杂合双链 有杂合双链 A.胰岛细基因的中只有胰岛素基因
“-”表示杂交过程中没
B.上述三种细基因的的分化是由于细基因的在发育过程中某些基 因被丢失所致
C.在红细基因的成熟过程中有选择性地表达了β ­珠蛋白基因
D.在输卵管细基因的中无β ­珠蛋白基因和胰岛素基因 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3种细基因的中所含基因相同,所含 RNA有 所不同,这是基因在功能细基因的中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C
程是细基因的内基因表达的结果。
2.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于体细基因的均来自同一受精卵,因而所 有体细基因的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或基因;但生物体不同部位
的细基因的表现出的性状不同,而且不同性状是在不同时期
表现的。这是由于不同细基因的内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生物 体内基因的表达有如下特点:
(1)基因选择性表达:虽然不同的细基因的含有相同的基因,但
31P




,②
31P和32P

遗传特性 (6)设全部含31P的DNA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a,全部含32P的
(5)DNA的自我复制能使生物的
半保留复制 保持相对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所用材料相同(2)体内转化实验是体外转化实验的基础,体 联系 外转化实验是体内转化实验的延伸(3)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 则、单一变量原则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母题探秘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解析 选C。四组实验必须相互对 照,说明活R型肺炎双球菌 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 该实验结论为加热杀死的S 型菌必然含有某种促使R型 菌转化的转化因子,而获 得该实验结论的关键步骤 是第四组实验结果,即小 鼠死亡并分离出S型活菌。
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母题探秘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2.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
(1)实验过程及结果
S →DNA―→ 型 分离→蛋白质―→ 活 细 →多糖―→ 菌 →DNA水解物―→
分别 怀R 型活 菌混 合培 养
→R型活细菌→R型细菌 — →S型活细菌→S型细菌 — — —
R型活细菌 R型活细菌 R型活细菌

)

)
5.(2009· 高考广东卷)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将DNA和蛋白 质分开,分别观察其遗传作用(

)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母题探秘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体内转化实验 实验者 培养细菌 实验原则
小鼠死亡, 从小鼠体内 分离出S型活 菌
A.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四组实验必须相互对照 B.实验说明活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 C.该实验结论为“DNA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 D.获得该实验结论的关键步骤是第四组小鼠死亡并分离出S型活菌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体外转化实验
格里菲思
在小鼠体内
艾弗里及其同事
体外培养基
R 型细胞与 S 型细菌的 S 型细菌各成分的作用 毒性对照 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能 进行对照 S 型细菌的 DNA 能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
实验结果
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 细菌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1)实验过程及结果: 注射 R型活细菌 ― ― → 注射 S型活细菌 ― ― → 加热后杀死 注射 ― ― → 的S型细菌 R型活细菌+加热 混合 ― ― → 后杀死的S型细菌 注射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不死亡 → 死亡 分离出S型活细菌
小鼠
→ 不死亡 → 死亡 分离出S型活细菌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母题探秘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1.(2013· 高考课标卷)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3.(2014· 南京模拟)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2.(2012· 高考福建卷)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2014· 大连模拟)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 培养等技术(
1.(2014· 天水模拟)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下 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C
第一组 实验处 注射R型 理 活菌
第二组 注射S型活菌
第三组 注射加热 后杀死的 S型菌 小鼠不死 亡
第四组 注射R型活菌与 加热杀死的S型 菌混合液 小鼠死亡,从 小鼠体内分离 出S型活菌
实验结 小鼠不 果 死亡
基础扫描 母题探秘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2.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表面具有多种抗原类型 (如Ⅰ、Ⅱ、Ⅲ型等),不同的抗原类型之间不能通 过突变而发生转换;在特殊条件下离体培养S-Ⅲ 型肺炎双球菌可从中分离出R-Ⅱ型菌。Griffith将 加热杀死的S-Ⅲ型菌与R-Ⅱ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 小鼠体内,小鼠患病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 体内获得具有活性的S-Ⅲ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 杀死的S-Ⅲ型菌,小鼠未死亡。此实验结果能支 持的假设是( ) A.S-Ⅲ型菌经突变形成了耐高温型菌 B.S-Ⅲ型菌是由R-Ⅱ型菌突变形成的 C.R-Ⅱ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S-Ⅲ型菌 D.加热后S-Ⅲ型菌可能未被完全杀死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母题探秘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实验结论
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 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用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注射 将物质提纯分离后,直接地、 单独地观察某种物质在实验 中所起的作用
巧妙构思 到小鼠体内作为对照实验来 说明确实发生了转化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母题探秘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2)结论: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含有 “转化因子”,将无毒的 R 型活菌 转化为有毒的 S 型细菌。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ONTENTS
1 2 3 4 5
考点突破 题型透析 实验探究 学科方法 高考演练 明确考向
课时训练 高分在握
微课助学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母题探秘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
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考纲 点击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C
目 录
ONTENTS
1
2 3 4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题型透析
学科方法
高考演练 明确考向
限时训练
微课助学
高分在握
5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目 录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基础扫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母题探秘 要点整合 题组设计
2.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
(2)结论:S 型细菌的 DNA 是使 R 型细菌发生转化并产生稳定遗传的物 质。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 突破 题型 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