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位一体”的学校评估体系

合集下载

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工作调研》报告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我校针对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需要,按照《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的要求,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互动互促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网络。

一、突出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增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

认真落实中央8号文件,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性。

一是实施整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

为把“中央8号文件”落在实处,学校明确了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并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任务进行分解,层层抓好落实。

二是建立领导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和考核办法,引入激励机制。

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实行责任分工,并加强与关工委等部门密切联系、积极配合。

三是规范德育行为,制定德育系列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几年来,学校坚持中小学德育工作目标管理评估制度,并将评估结果纳入量化考核,促使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不断走向正常化、规范化。

2、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

一是切实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学生入学时开展为期三天的入校教育,集中学习学校自编的《德育读本》和《学生成长指南》,开展法律法规教育,严格执行《高级中学一日常规要求》,使学生明确到校、升国旗、上课、课间操、课外活动、自习、就餐、离校等常规要求。

学校坚持以规范班、先进班、文明班集体的建设、评选、表彰为平台,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针对高中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使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高二学生顺利过渡高中学习中浮躁期,高三学生学会应对高考、规划人生。

二是发挥课堂学科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学校要求授课教师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按照新课程要求,把渗透德育教育(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纳入评价教师是否成功上好一堂学科课程的标准之一。

做好学生思政

做好学生思政

做好学生思政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这给学校的思政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有效地做好学生思政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做好学生思政工作的关键路径与实践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明确思政工作的目标与意义思政工作,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政治觉悟和思想素养,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明确思政工作的目标与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工作方向,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个体行为的内在规范,是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基础。

思政工作应通过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

政治觉悟是学生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担当,是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前提。

思政工作应强化学生的政治意识,使其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3. 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

思想素养是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其全面发展的核心。

思政工作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思政工作的内容与形式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思政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内容与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1. 内容创新。

思政工作应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将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同时,还应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教育资源,丰富思政工作的内涵。

2. 形式创新。

思政工作应打破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模式,采用互动式、体验式、研究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还应积极拓展网络思政阵地,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政教育活动。

三、构建思政工作的协同机制做好学生思政工作,需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三位一体考核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三位一体考核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三位一体考核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可以介绍三位一体考核机制的背景和起源。

三位一体考核机制是一种综合评价体系,它综合考察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素养和综合素质,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种考核机制最早起源于教育领域,而后逐渐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其次,可以介绍三位一体考核机制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内容。

其中,第一位是知识水平考核,即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这一方面主要侧重于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第二位是能力素养考核,即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价。

这一方面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

第三位是综合素质考核,即对学生的素质特点和个性发展进行评价。

这一方面主要侧重于学生的道德修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

最后,可以强调三位一体考核机制的重要性和意义。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主要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个性特点。

而三位一体考核机制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更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种考核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还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培养出更加全面素质的人才。

总之,三位一体考核机制是一种综合评价体系,它通过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素养和综合素质,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本文将进一步介绍三位一体考核机制的相关要点和展望。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篇长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为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概述本文的主题——三位一体考核机制,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对三位一体考核机制的定义和背景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将介绍该考核机制的起源和发展背景,以及被考核的三个主要方面。

这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机制的来龙去脉和理论基础。

然后,我们将逐一介绍三位一体考核机制的关键要点和特点。

建立政府、大学、社会“三位一体”的现代大学外部评价制度

建立政府、大学、社会“三位一体”的现代大学外部评价制度

摘 要: 建立现代大学外部评价制度,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借鉴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 系的有 益经验, 体现我 国现代 高等教育 自身特 色和运行规则, 将政府、 高校、 社会作为构建我 国现代大学外部评价制
度 中的主体要素, 明确责任, 通力配合。 形成政府依 法宏观 管理、 高校 面向市场依 法 自主办 学、 社会 中介机构 广泛参与的现代大学外部评价制度 与机制。
位一体” 的现代大学外部评价体制。 二、 现代大学外部评价制度建立中存在 的主要
率为 9 %, 对参评高校 争优 心态无 疑是 一种 导 0 这

问题
向。学校一方面受攀 比心理 驱使 顶着压力争优, 另 方 面 千方百 计去 创优 , 中不 乏形 式主义 、 虚 作 其 弄 3 评估主体单一的评估组织形式亟待改善 . 我国的大学评估 自始至终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实
作者简介 : 吴跃 (9 8一) 女. 15 . 辽宁抚顺人 . 辽宁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研究 方向 : 教育 管理 。

23 ・
维普资讯
评估中介机构, 接受政府委托组织开展一些具有 特 色的单项评估, 如名牌专业评估与政府专项投入挂
加大教学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确保高等教育质量, 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 由于我 国高等教育发展历
关键词 : 现代 大学; 外部评价制度
中图分类号 : 6 9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0 2 69 20 )1 0 2 — 3 G 4 .1 A 10 —80 (06 1 — 03 0
现代大学评价制度包含外部与 内部两个层面。
就其外部层面讲, 建立现代大学评价制度, 必须 以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 鉴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借 的有益经验, 体现我国现代高等教育 自身特色和运 行规则。 将政府、 高校、 社会作 为构建我 国现代大学 外部评价制度中的主体要 素, 明确责任, 力配合, 通 形成政府依法宏观 管理、 高校面向市场依法 自主办 学、 社会 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的现代大学外部评价制

职业技术学校的三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职业技术学校的三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03
作者:张三
感谢观看
THANKS
赢得社会赞誉

05
三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三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涵盖了学校、企业和学习者三个主体,充分考虑了不同方面的需求和特点,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服务。
全面性
该模式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实践性
该模式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
研究目的与方法
02
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现状
现有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及问题
传统型教育管理模式
该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采用单一的、线性的管理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元化需求。
1
对现有模式的改进设想
2
3
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元化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人本化教育管理模式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职业技术学校三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通过对比实验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评估该模式的实际效果,为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教育管理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某职业技术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用三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和传统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加强实践教学
实施导师制,为学生配备专业导师,提供学业、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推行导师制
通过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的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建构“教学做三位一体”的多元实践教学评估体系

建构“教学做三位一体”的多元实践教学评估体系

2010年第9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 19,2010第26卷JO UR NAL O F ED U C AT I O NAL INST ITUT E O F J I L IN PRO VINC EVol 126(总249期)To t a l No 1249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张家珍(6—),女,广东清远人。

硕士,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讲师。

基金项目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科研项目(G 3)。

建构“教学做三位一体”的多元实践教学评估体系张家珍(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07)摘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社会需求人才不可或缺的一步。

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进行工学结合的重要性,结合商务英语、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如何构建“教学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进行探讨,以培养出更多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实践教学;工学结合;评估体系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0)09—0001—02 在进入大众化教育的年代,各高校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为国家和区域经济服务的切入口。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离不开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育部16号文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的实践教学为推进学生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夯实基于工作岗位的一线操作技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包含一个科学、客观、合理的评价机制,如何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评价,以确保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评估体系的现状1.以校本位为主,没有反映出高职高专培养职业性人才的需要,缺少企业评估这一环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和完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行业、企业广泛参与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因此实践教学评估多是以高职院校独立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考核制度为标准,而行业企业没有参与到评估中来。

小学德育工作思路和工作设想

小学德育工作思路和工作设想

小学德育工作思路和工作设想一、工作思路1.明确小学德育目标小学德育工作应以培养具有道德素养、法律意识、文明行为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目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成长规律,注重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参与,形成德育合力,共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实施德育课程改革以课程为载体,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注重德育课程的生活化、实践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

二、工作设想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1)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加强德育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培训。

(2)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激励机制,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完善德育制度(1)制定德育工作规章制度,明确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途径和要求。

(2)建立健全德育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德育过程和结果,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3.创新德育活动形式(1)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举办各类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德育工作渠道,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4.加强家校合作(1)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定期开展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

(2)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鼓励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

(2)优化社会环境,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开展德育共建活动。

三、德育内容创新1.整合德育资源(1)梳理现有德育资源,包括传统文化、红色资源、优秀师生典型等,形成德育资源库。

(2)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将德育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2.注重德育与实践相结合(1)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共建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实践能力。

(2)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四、德育工作保障机制1.组织保障(1)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全校德育工作。

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通用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长期的、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传统的教育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主要采用以量化考核作为教育评价中唯一的终结性评价标准。

而我们提倡的新的评价体系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质性评价为主导手段,以形成性评价为实施过程,突出的是改进和激励的功能。

二、通用课程的评价标准--“知识、能力、态度”综合评价三位一体根据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的课程教学目标,分解到职业学校的通用课程的评价标准也必须进行改革,取消单一“理论知识”评价标准,实施“知识、能力、态度”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

第一,专业知识评价标准通用课程评价仍然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因为专业知识是岗位技能的基础,技能训练需要专业知识指导。

但知识评价必须强调:(1)专业基础知识“必须、够用”即可,无需强调其系统性和整体性;(2)把基础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有机地组合起来,注重在能力评价中看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效果。

比如《动画剧本》课程根据动画岗位技能要求,整合出该课程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在评价过程中,侧重于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具体运用中的效果。

第二,专业能力及通用能力评价标准(一)、专业能力评价标准专业能力评价是通用课程评价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

技能评价应该强调:(1)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对最基础的、核心的技能进行评价;(2)技能评价应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标准应细化且便于学生操作。

(二)通用能力评价标准所谓通用能力,是指适用于所有职业的一般性职业能力,是从事任何工作取得成功都必须掌握的能力,具有在不同职业之间普遍的适用性和可迁移性的特点。

根据时代对职业人才培养要求、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和现有教学条件,我们对学生通用能力评价规划了8项能力及其标准:(1)自律能力;(2)自主学习能力;(3)交流表达能力;(4)团队合作能力;(5)评判创新能力;(6)信息技术应用能力;(7)刻苦耐挫能力;(8)应急应变能力。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比较教育》形成性考核一题库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比较教育》形成性考核一题库

《比较教育》形成性测评答案作业1(1/15)、1947年6月,()提出了被称为真正“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计划——朗之万——瓦隆改革计划。

(2分)▪A、德国▪B、法国▪C、意大利▪D、英国(2/15)、()在189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授比较教育学,标志着比较教育学正式登上大学的讲堂。

(2分)▪A、詹姆斯·拉塞尔▪B、施奈德▪C、萨德勒▪D、汉斯(3/15)、法国幼儿教育起源于()。

(2分)▪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18世纪90年代(4/15)、比较教育学的发展期的代表学者不包括()。

(2分)▪A、埃德蒙·金▪B、阿诺夫▪C、萨德勒▪D、霍姆斯(5/15)、法国实行()高等教育制度。

(2分)▪A、单轨制▪B、双轨制▪C、四轨制▪D、三轨制(6/15)、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原则不包括()。

(2分)▪A、求是性原则▪B、全面性原则▪C、可比性原则▪D、理论性原则(7/15)、德国教育的特点不包括()。

(2分)▪A、教育联邦主义▪B、职业教育发达▪C、高等教育分类发展▪D、中等教育双轨制(8/15)、20世纪上半叶被称为比较教育学的“因素分析时代”,代表人物不包括()。

(2分)▪A、巴纳德▪B、施奈德▪C、康德尔▪D、汉斯(9/15)、1817年,法国教育家()在《比较教育的设计计划于初步意见》一书中首次提出并使用“比较教育学”一词。

(2分)▪A、埃德蒙·金▪B、朱利安▪C、萨德勒▪D、汉斯(10/15)、()是被视为德国教育体系的第二根支柱。

(2分)▪A、初等教育▪B、职业技术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11/15)、比较教育学的特征不包括()。

(2分)▪A、研究对象的广泛性▪B、研究方法的独特性▪C、研究单位的单一性▪D、研究时间的当代性(12/15)、(),法国开始实施母育学校和小学的跨校办学模式。

(2分)▪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0世纪80年代(13/15)、埃德蒙·金是比较教育新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是()。

“三位一体”评价,“三维协同”发展

“三位一体”评价,“三维协同”发展

“三位一体”评价,“三维协同”发展根据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和长期的教育实践,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形成了校本化的管理行为系统、学生学习行为系统、教师教育行为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学习行为评价、教学行为评价、管理行为评价“三位一体”的网络评价平台,从而塑造了学校、教师、学生“三维协同”发展的办学特色。

一、“三位一体”评价的模式“三位一体”评价是指学校内部的学习行为、教学行为、管理行为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评价活动,是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三维协同”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活动。

根据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我校以新课程标准、《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为基础,融合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编制了《学习过程评价手册》,构建了“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网络平台、发展性教师评价信息反馈控制系统和学校管理信息反馈系统,将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要求、教师的教育行为要求、学校的管理行为要求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三位一体”评价体系。

1. “三位一体”评价的理念“过程”与“发展”是“三位一体”评价的价值取向。

从内容来看,“三位一体”评价是对管理、教学与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

从观念上看,“三位一体”评价主张评价过程与管理、教与学过程的交叉与融合,以及评价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和整合,认为学会评价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而评价能力带有很强的实践性,只具备评价的知识还不足以形成评价能力,只有通过评价实践才能真正学会评价;认为应用评价是教师必备的施教行为和技能,也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另外,还认为“三位一体”评价是学校管理与发展的有力支点。

从功能来看,“三位一体”评价的功能包括对学校管理水平、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做出判断,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三维协同”发展。

从发展的高度来看,“三位一体”评价是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

2. “三位一体”评价的内容(1)关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网络平台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

生命科学“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生命科学“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生命科学“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新世纪高等教育面临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以及知识经济、新科技革命、大众化教育等一系列的严峻挑战。

随着社会发展、现代经济建设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高级专业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高素质生命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生命科学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体系庞大,内容浩繁。

②系统性强,联系紧密。

③发展迅速,新成果、新科技层出不穷。

④现有教学与实践脱钩。

原有的教育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和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特色的窄、专、深的课程体系,严重制约甚至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不能适应社会对生命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因此,建立完善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探索生命科学专业人才教学的培养模式及创新体系的构建,是当前生命科学教学面临的首要任务。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配合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和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的要求,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逐步形成了生命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位一体”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总结如下: 坚持以学校为本,以理论教学为主体,瞄准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推进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迫切需求建立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学校既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素质。

1.理论教学为主体,培养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创新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开阔的知识视野做基础,生命科学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很深的理论性和较广的联系性。

《全国高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会议纪要)》提出了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掌握生命科学扎实的基础知识、较系统的生命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论高校“督导—评估—目标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论高校“督导—评估—目标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论高校“督导—评估—目标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摘要]高校的管理体系对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目标的全局性、战略性理念,将督导与评估、目标管理有机结合,促进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的一致性;以目标管理为核心,将评估指标体系内涵和上级有关部门指示精神转化成教育教学的项目实践;充分发挥督导队伍的资源优势,实施“督导—评估—目标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是兼顾效益、效率与质量的职业化行政管理体系的优化,是促进学校重点发展、内涵发展、协调发展的一种有益探索。

[关键词]督导评估目标管理体系管理模式一、高校“督导—评估—目标管理”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指出:“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 督导,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一部分,集督教、督学、督管于一体,具有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检查、监督、评价、指导的职能,督导工作重在过程。

评估是利用指标体系把握现状、引导发展、促进提高的一种手段。

继我国首轮高校评估之后,高校内部评估普遍转入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评估一般具有阶段性,终结性。

一所学校的内部评估指标体系,往往是在教育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框架下,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而定的。

目标管理是根据设置目标进行管理的一种现代教育管理方法,其引领作用、激励作用、整合作用、凝聚作用、学习作用能有效地促进自我管理不断完善,促进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目标管理在高校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标考核指标体系与评估指标体系有内在的联系,评估指标体系中的观测点落实可通过目标管理具体化。

一方面,“督导—评估—目标管理”立足于评估标准与发展目标、过程督导的一致性,将评估的目标要求转化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实践,过程督导与目标督导相结合,不断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

另一方面,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具体反映在教学质量、教学与科研成果、办学特色三个方面。

“三位一体”的学位点评估体系初探

“三位一体”的学位点评估体系初探

“三位一体”的学位点评估体系初探作者:周楠来源:《时代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13期摘要:政府、社会、高校是学位点评估的主体,但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各个主体单独分析较多,系统考察较少。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学位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中介机构及高校这几个角度提出了构建“三位一体”的学位点评估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学位点评估政府中介机构高校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79学位点既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高地,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土壤,知识创新的摇篮。

加强学位点评估体系建设,完善学位点评估标准,既是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科水平、优化学科布局、整合学科资源的需要。

目前我国行政主导的学位点评估体系和尚待完善的评估标准已经成为制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瓶颈。

政府、社会、高校是学位点评估的主体,但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各个主体单独分析得较多,系统考察得较少,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谈一些认识。

1 学位点评估主体的理想定位1.1 政府评估:宏观管理,方向引导,有限调控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再加上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程度不高,高校对国家高等教育资源垄断严重依赖,政府在学位点评估中的职能一直是管制、主导。

政府对学位点评估的过度干预必然会造成市场机制的缺位,甚至有学者认为评估中“政府对高校的过度行政化控制是高等教育质量危机的根源”。

[1]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落实,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政府转变在学位点评估中的职能就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在这种大趋势下,政府职能必须从微观管制向宏观管理转变,从行政主导向方向引导转变,从无限参与向有限调控转变。

首先,管理不等于管制,政府管制力量越强、范围越广,高校的自主办学能力就越弱。

其次,引导不等于主导,引导是对学位点评估的方向、理念、思路等进行规划、指引,而不是用强制的行政手段主导学位点的评估工作。

浙江省现代化学校评估细则(小学)

浙江省现代化学校评估细则(小学)
校长具有现代学校的专业领导力符合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能充分彰显价值领导教学领导组织领导的专业职20校长成长校长有价值领导力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有较强的课程规划力和领导力科学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良好育人文化
浙江省现代化学校评估细则(小学)
第一部分 申报条件
一、规范办学
1.近三年学校无违规补课情况(公休日、节假日、寒暑假、课余时间等无课外补课);无违规招生和违规收费行为情况;无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无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在职教师无涉及有偿补课等行为;在廉政建设上,无违法违纪事件;平安校园建设达到4A级以上,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教学事故,近三年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当年未发生侵害学生案件和学生欺凌事件。
2.学校供学生使用的教学用书只能在规定目录范围内,严格按照年级学科教辅材料使用要求向学生推荐使用。没有未经批准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等问题。
3.学校严格实行平行分班;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基础性课程,开足开全拓展性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阴阳课表现象。
4.教学时间总量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保证学生每天10小时睡眠时间,每天锻炼一小时。
8.学校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到7.5平方米以上;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达到4.5平方米以上。
9.学校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各1间以上;其中,每间音乐、美术专用教室面积分别不小于96、90平方米;2016年前建成的学校,每间音乐、美术专用教室面积分别不小于73、67平方米。
10.学校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集中绿地面积、各类教室面积等不低于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2005年版)中的Ⅱ类学校及以上标准。
三、师资队伍
11.学校能按规定确保教师工资总额的2.1%(基础工资中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中的70%)和日常公用经费总额的10%用于教师培训经费。

教育部门学生学业成绩与教学质量考评

教育部门学生学业成绩与教学质量考评

实践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实践成果的总结 与梳理
推广策略的制定 与实施
应用领域的拓展 与深化
推广与应用效果 的评估与反馈
感谢您的观看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 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国内外成功经验借鉴
国内成功经验:上海、江苏等地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国外成功经验:芬兰、新加坡等国实施个性化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 力。
创新能力。
建立有效的评 价机制,及时 反馈教学信息, 调整教学方法
和内容。
加强师生互动, 鼓励学生积极 参与课堂讨论 和实践活动, 提高学习效果。
注重教学研究, 不断更新教育 观念和教学方 法,提高教师 的教学水平。
优化学生学业成绩评估体系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避免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 完善评估指标:增加过程性评估,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成长 强化实践能力评估: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纳入评估范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业成绩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学业成绩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 标之一,通过学业成绩可以反映教 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业成绩的差异可以反映不同学生 之间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教师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 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学业成绩的提高可以促进教学质量 的发展,因为教师会更加注重教学 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从而提高教学 效果。
考评结果反馈
教学质量考评结果定期公布,以便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水平。 针对考评结果,教师可获得专业发展培训和指导,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根据考评结果对教学管理进行优化,改进教学质量。 家长和学生可以参考教学质量考评结果,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我国教育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我国教育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我国教育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教育评价制度的弊端毕现,需要通过构建政府、学校、市场三位一体的教育评价结构来适应现代学校经济成分多元、所有制多元以及利益主体多元的发展趋势,利用综合性评价与个体性评价方式来改变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以教育制度的发展功能代替选拔功能,恢复教育活动中的个体差异,革新教育评价工具,从绩效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过渡,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安全。

关键词教育评价市场经济心理健康过程性评价一、我国教育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1.教育评价制度与市场经济环境传统教育评价制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已经显现出了明显的衰微之势。

从学校教育来看,社会实业向教育领域的挺进必定会争取获得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学校教育将逐渐分化出具有自身利益要求的独立实体,自主办学、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将成为学校教育评价制度的重要一环;从政府管理来看,政府部门无法在统一的开放性市场中控制教育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传统教育评价制度的监督与反馈功能在市场变化中面临失灵;从市场经济特征来看,“一些经济活动都是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市场基础上运行”[1],市场经济环境呼吁除国家干涉以外的社会评价和监督力量,无论是学术团体、公众,还是新闻媒介,淡化政府与院校之间的单一性隶属关系,只有加强各界协作才能改变传统教育评价制度中的重复、集中与封闭等问题。

传统教育评价具有鲜明的滞后性,在改造教育评价制度的组织结构的同时,也意味着构建信息渠道的对外开放和多元利用体系,这是现代教育评价制度面临的挑战。

2.教育评价制度与教育公平问题落实到教育评价制度中去看教育公平,是评价制度的倾向性与局限性所导致的教育价值不均衡。

现行教育评价制度的倾向性主要表现在教育的功利性目的之上。

建立在考试制度基础上的教育评价方式必然导致教育利益分配的失衡,单一的教育评价制度无法应对多元化的人才结构,特别是中国教育课程中的主课与副课划分明显,这种对学科重要程度的高低等级判断进一步凸显了教育评价制度中的课程倾斜,干扰了学生对知识类型的客观认知。

中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问题及对策研究发布时间:2022-11-10T01:20:36.924Z 来源:《教育学》2022年8月总第294期作者:栗园晓露1 钟晓利2 腾秀1吴登红1[导读] 本文以中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为切入点,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旨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思路。

攀枝花市卫生学校1 四川攀枝花617000;攀枝花学院2 四川攀枝花617000摘要: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中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为切入点,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原因,并就解决办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旨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努力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习质量评价对策本文以中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为切入点,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旨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思路。

一、中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1.评价观念较为落后,评价内容方法单一。

当前,中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更多倾向理论,忽略实践,特别是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评价较少,评价观念不能跟上国家对职业教育提升的要求。

而且评价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以上课出勤率、期末考试成绩、平时作业、实验操作考试为主,仅仅从这些方面进行评估,不能全面充分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评价并未得到体现。

2.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技能轻素质、评价主体单一。

评价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一锤定音,评奖评优等偏重于成绩好的学生,德育方面考虑较少。

在实验课程中更多强调操作流程、动作的规范性,机械的模仿老师的操作,给学生自主创新空间较小,轻视学生创新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考核结果以教师评价为主,可能带来评价内容不全面,未充分考虑用人单位和服务对象的关注点。

3.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

目前,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结果往往都是在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结合少部分过程性评价得出综合成绩,通过班主任下发给学生。

此时,本学期课程已经结束,评价结果晚于课程结束时间,失去对课程的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