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两弹元勋邓稼先详解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两弹元勋”邓稼先1985年7月的一天,在解放军三○一医院的走廊上,国防部长张爱萍正焦急地等待医院的化验结果。
几天前,他的亲密战友、中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同志被诊断为癌症。
他多么希望这只是误诊哪!几分钟后,化验结果再一次击碎了他和人们的美好愿望。
张爱萍握着化验单的手颤抖了,他走到邓稼先的床前,难过地问:“老邓,有什么要求吗?请尽管提出来。
”邓稼先微笑着说:“没有。
组织上不要再为我麻烦了,也不要给国家再浪费了。
”在场的人都哭了。
邓稼先却平静地对妻子说:“我知道这一天总会到来的,只是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三个月后,北京红叶正浓,到处是秋天的景色,到处洋溢着国庆的欢乐气氛。
邓稼先被深深地感染了,对警卫员说:“走,去看看北京。
”他们悄悄溜出了医院,伴着川流不息的人群,上了一辆公共汽车。
邓稼先身上挂着导尿瓶,穿着土里土气,不时亲热地向陌生人微笑。
拥挤的车厢内,谁能知道这位瘦削、虚弱的老人就是“中国的原子弹之父”哇!久违的天安门广场,终于在他们面前出现了。
邓稼先显得异常兴奋。
他走走停停,一切都那么让他陶醉,让他迷恋,也不由得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
那是1950年6月,他与“留美科协”总会的人们聚集在邓肯湖畔,大家高唱《团结就是力量》的歌曲,畅谈对新中国的向往。
两个月后,他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
那一年,他只有二十六岁。
取得学位的第九天,他就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那一次,他只带了两样礼物:几双当时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和满脑袋的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一件是要送给他朝思暮想的父亲,另一件准备送给他日夜思念的祖国。
八年后,他真的用上这些知识——研究原子弹。
从那时起,他告别了妻儿,离开了温暖的家。
为坚守国家的保密制度,他不能同亲人通电话,也不能写信。
相濡以沫的妻子不知道他的实际工作内容,只是隐隐感到丈夫在干一项惊天动地的事业;慈爱的母亲不知道他的真实去向,只知道儿子是在尽忠报国。
那是建国后中国最为困难的一段历史时期。
全国许多地方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公开撕毁合同,撤走专家。
8.两弹元勋邓稼先
• “一年到头,他风尘仆仆。四处奔波, 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个岗位的 工作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 • “他东奔西走,风餐露宿,在试验场 度过了整整十年的时光。” • 邓稼先和科技人员在排除故障的第一 线没日没夜地干,试验成功后,在庆 祝会上晕倒,一量血压竟是零。
(3)为人真诚谦虚、朴实坦诚。
• 在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并且把专家全部撤走 的情况下,带领科研人员自力更生研制战略核 武器。 • “有一次,为了把一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他带 领十几个年轻人一天三班倒,用四台手摇计算 机日夜连轴转地算了九次。这样细致地做了以 后,他们还不放心,又请理论物理学家周光召 等人从物理概念出发进行估计,结果证明邓稼 先等人算得的数据是正确可靠的。”
作者简介
顾迈南,女(1931年-)山东章丘人.1950年参加工 作,1953年进新华社.1962年任专职科学记者, 以大量新闻和通讯的形式,报道了中国科学 界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其中的长篇通讯和 特写,新华社播发后被国内外报纸广泛采用. 与人合作写了6集电视剧《华罗庚》,出版 了专著《中国科学家的奋斗之路》、《炎 黄之光》、《华罗庚传》等。
生字词
• • • • • 元勋 xūn 王淦昌 gàn 彭桓武 huán 惶恐 huáng胆怯 qiè 许德珩 héng 销声匿迹 nì 寥寥无几 liáo 和泥 huó 聂荣臻 zhēn 含辛茹苦 rú 蓦地 mò dì ng 风尘仆仆 pú 浩瀚 hàn 欺凌 lí
词语解释
• 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辛,辣。茹: 吃。
8. “两弹”元勋邓稼先
顾迈南
简介
邓稼先(1924—1986), 安徽省怀宁县人,我 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 的重要技术领导人, 为成功研制原子弹、 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 出了重大贡献。1999 年党中央、国务院、 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 “两弹一星功勋奖 章”。
邓稼先
原文:浩浩乎!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 平沙无垠,敻不 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 见人。河水萦带, 象飘带一 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 群山纠纷。黯兮 一样交错在一起。 幽暗啊悲惨凄凉, 惨悴,风悲日曛。 北风悲号,天日昏黄。 飞蓬折断, 蓬断草枯,凛若 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 霜晨。鸟飞不下, 各种飞鸟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 兽铤亡群,亭长 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 告余曰:“此古 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战场啊! 战场也!常覆三 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 军。往往鬼哭, 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 天阴则闻!” 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1.抓住文中关键性语句
提 示
2.文中的小标题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4.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来自你认为应怀着怎样语 调和感情去朗读?
»赞美、自豪、 深情
写邓稼先,为何要从 百年前的甲午战争写起?
人物性格的形成往往与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 关系。把人物形象的刻画放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 景下,将人物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强弱 联系起来,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有了高的起点。
ng) ) 热泪盈眶 (kuà 可歌可泣 (qì ) ng ng) 鞠躬尽瘁 (jūcuì 彷 徨 (pá huá 殷红 (yān) 鲜红 (xiān) 殷切 (yīn) 鲜为人知 (xiǎn) n 宰割 zǎi 元勋 xūn 诞生 dà
开拓 奠基 孕育 颤抖 筹划
tuò dià n
yù n chà n
用一句话谈谈
邓稼先 带给你的—— 心灵的震撼! 生命的感悟? 人生的启迪……
悼邓稼先词(张爱萍)
踏遍戈壁共草原, 三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君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哀君早辞世, 功勋泽人间。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两弹元勋邓稼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讲的故事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处在严重的困难时期。
那是一个国际社会专门卡中国脖子的时代。
1959年6月20日苏共中央来信,拒绝提供原子弹数学模型和有关技术资料。
8月23日,苏联又单方面终止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全部专家,甚至连一张纸片都不留下,还讥讽说:“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
就守着这堆废铜烂铁吧。
”但是第二天,毛泽东就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
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两个月后的一天,时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对一个34岁的青年人说:中国要放一个大炮仗,要调你去参加这项工作。
这个人就是邓稼先爷爷,而大炮仗就是原子弹。
邓稼先爷爷不爱照相,却在1958年的这一天,突然拉着妻儿去照了一张全家福。
之后,他神秘失踪,连他的妻子都不知道他在哪里。
这一“失踪”就是28年。
整整28年,他身处新疆罗布泊的荒漠地区,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注在“两弹一星”的研究上。
他每天都夜以继日的工作,碰上过度疲劳,思维中断的时候,会十分着急地对大家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之后又立刻投入工作之中。
在一次爆炸失败后,为了找到失败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重要的部件。
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
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
我做的,我知道。
”邓稼先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的地区。
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情急之下,他竟然手捧核弹。
放手后,他才想起自己遭遇致命核辐射。
他的身上,充满了与死神交手而凛然不惧的豪气。
最终,在邓稼先等“两弹元勋”的奋战下,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随后又用了2年零8个月爆炸了氢弹,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中国一鸣惊人!也是正是这危险的经历,为以后邓稼先爷爷的不幸逝世埋下了伏笔。
邓稼先:“两弹元勋”
邓稼先:“两弹元勋”“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长期甘当无名英雄,把自己的青春之光融进了中国核防御力量的“铁脊梁”之中。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他带着当时最先进的物理学知识,涉洋归来报效祖国。
50年代末,邓稼先从物理学讲坛上“消失”了,他的身影闪现在核武器研制的基层第一线:在北京郊外的高粱地里参加研究所的兴建,在罗布泊国家试验场的土路上颠簸,在云遮雾罩的山区指挥着原子弹、氢弹的研制。
邓稼先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邓稼先曾荣获全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及“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1986年,积劳成疾的邓稼先被癌症夺去了生命。
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28年的秘密经历才得以披露,“两弹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
张爱萍与邓稼先邓稼先病了,要动手术,75岁的张爱萍8点赶到医院,自手术开始,他就在手术室外等候,一直等到手术结束。
张爱萍说:你们科学家都是国家的财富,保证你们的健康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心愿。
1985年8月初的一天,九院院长邓稼先从绵阳专程赶到北京,向张爱萍及有关领导汇报九院重建情况。
张爱萍一见到邓稼先就有些吃惊:“你怎么瘦了?气色也不太好。
”“不会吧,没有什么变化呀!”邓稼先知道张爱萍不是一般的见面问好。
从他的神色里更从他的为人上感受到他是真切的关心。
而周围的人没谈到他这方面的变化,自己也没感觉到。
张爱萍依然认真地问:“你最近身体怎样?有什么不舒服吗?”邓稼先说:“其他没有什么,只是患痔疮,总流血,怪讨厌的。
”“做过检查和治疗了吗?”“只是做了一般的治疗,没做什么检查。
”“那就到301(医院)去好好检查一下。
我来给你联系。
中国科学家介绍——邓稼先
抗日战争胜利时,他拿到了毕业证书,在昆 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 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 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 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京 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
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 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 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 称“娃娃博士”。
杨和邓学的都是理论核物理,邓稼先做博士论文时, 从俩人的讨论中受益很大。所以他们之间的友情自 然真挚,推心置腹。 1950年8月29日,邓稼先获得 博士后当即回国了。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第一 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美国报纸登出了中国研究人员 的名单,尽管是英文译音,但杨振宁一看就认定其 中一人是邓稼先。1971年,杨振宁首次回中国时定 的一份要见的亲友的名单中,第一个就是邓稼先。
1941年,邓稼先进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成立于抗战极端困难时期,由清 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合并而成, 条件简陋,生活清苦。尽管如此,联大却有 非常良好的学术空气,先后培养出了不少优 秀人才,邓稼先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 名教授,以良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大学四年 的学业。
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
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 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 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 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 和实验工作。
邓稼先同志长年累月忘我工作,积劳成
疾,身患癌症,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 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邓稼先同志在 弥留之际,他还用生命的智慧和最后一 丝力气,与于敏合著了一份关于中国核 武器发展的建议书,向祖国献上了一片 真诚,该建议书的内容至今仍然保密。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两弹元勋邓稼先两弹元勋邓稼先李颖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
1950年获美国普都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参加组织和领导中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称为“两弹元勋”。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一个国家是否拥有战略核武器,是衡量它的国防力量的重要条件。
现在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者之一。
中国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
我国物理学家邓稼先,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立下了汗马功劳。
邓稼先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流亡学生(1937年日本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占领中国大片土地,许多青年学生不愿做亡国奴,离开被日军占领的家乡流浪到后方。
这些青年当时称“流亡学生”),进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考取赴美公费留学,在印第安那州普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0年与二百多位留学生一起,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
那时他才26岁,人们开玩笑称他“娃娃博士”。
回国后,他继续从事核物理学研究,工作很出色,撰写的学术论文获得好评,是物理学界升起的一颗闪亮的新星,受到中外学术界的注目。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建立研究机构,筹划研制核武器加强国防;当时的苏联曾给予合作与技术援助。
苏联人突然背信弃义(不守信用,不讲道义),中止技术援助,撤走所有专家,带走了一切技术资料。
这对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我们要继续研制,必须自力更生,一切从头开始。
1958年秋天的一个日子,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位负责人找到邓稼先,向他说:“小邓,我们要放个大炮仗,这是国家绝密的工作,希望你参加,你看怎么样?”邓稼先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让他参加研制原子弹。
面对这艰巨、光荣、关系重大的工作,他一时不免有些惶恐:“啊,研制原子弹,我能行吗?”那位负责人又说:“这是光荣的任务,可又是国家高级机密,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家人,不可能长年和妻子、孩子生活在一起。
《两弹元勋邓稼先》ppt课件
发展阶段
70年代至80年代,中国继续 推进核武器的发展,提高核武
器的质量和数量。
现代化阶段
90年代至今,中国开始对核 武器进行现代化改造,加强核
武器的安全和可靠性。
邓稼先在核武器发展中的贡献
领导作用
邓稼先作为中国核武器研究的 领军人物,为中国的核武器发
展做出了重要的领导贡献。
关键技术突破
邓稼先在核武器研究中取得了 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为中国 核武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际声誉
邓稼先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 泛认可,被誉为“两弹元勋”。
02
邓稼先与中国的核武器发 展
中国的核武器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起步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开始 探索核武器的发展,初步建立
了核工业体系。
突破阶段
60年代,中国成功研制出第 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标志着中 国成为拥有核武器能力的国家
艰苦奋斗
邓稼先在科研工作中始终保持着艰苦 奋斗的精神,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树立了榜样。
邓稼先的国际影响
国际声誉
邓稼先在核物理学领域享有崇高 的国际声誉,他的研究成果得到
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国际交流
邓稼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为我国在国际科技舞台上树立了
良好的形象。
国际合作
邓稼先倡导并推动了我国与世界 各国的科技合作,为我国科技事 业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教育经历
邓稼先先后在西南联大、 美国普渡大学学习,获得 物理学博士学位。
回国效力
邓稼先在1950年回到祖国 ,投身新中国的科研事业 。
邓稼先的成就
两弹元勋
作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开拓者和 奠基人之一,邓稼先在原子弹、 氢弹的研发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两弹元勋”邓稼先》
汇报人:日期:•邓稼先的生平•邓稼先的科学成就•邓稼先的贡献与影响•邓稼先的价值观与精神•邓稼先的遗产与纪念目•相关文献与资料推荐录01邓稼先的生平邓稼先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其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大学校长。
出身背景童年教育学术启蒙邓稼先自幼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展现出聪慧和勤奋的特质。
在青少年时期,邓稼先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自学相关课程。
03早年经历0201邓稼先在原子物理、理论物理、核物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学术成就作为中国核武器研发的领军人物,邓稼先为中国的“两弹”研制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两弹元勋”邓稼先曾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中国核科学研究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合作科研生涯由于长时间忘我工作,邓稼先患上了癌症,但依然坚持在科研一线。
病逝与追悼病魔缠身邓稼先因病逝世,享年仅62岁,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缅怀。
英年早逝邓稼先被追认为“两弹元勋”,并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仪式,他的精神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荣誉与纪念02邓稼先的科学成就原子弹研发突破关键技术邓稼先成功突破了原子弹的关键技术难关,为我国原子弹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领导研制团队邓稼先担任原子弹研制团队的领导,组织并指导了整个研制过程。
实验验证邓稼先参与了多次原子弹实验,确保了原子弹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1030203实验验证邓稼先也参与了多次氢弹实验,确保了氢弹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氢弹研发01突破关键技术邓稼先在氢弹研发中也成功突破了关键技术难关,为我国氢弹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02理论创新邓稼先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理论,为氢弹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其他科研成就学科建设邓稼先还致力于学科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社会服务邓稼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为我国的科技普及和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核武器研究除了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发,邓稼先还从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语文版第8课《两弹元勋邓稼先》精品课件
讨论写作特点 :
1、过程为序,各有侧重。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注重细节,刻画人物。 4、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第二部分:写邓稼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 困难,完成原子弹的理论设计,为第一 颗原子弹的爆炸作出贡献的事迹。艰苦创业 第三部分:写邓稼先再接再励,为氢弹的研制成功
付出巨大代价的事迹。身先士卒
3、本文的三个小标题的位置可以互换吗? 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本文以邓稼先参与 “两弹”研制工作的过程为顺序, 从接受使命写到原子弹研制,进而 写到氢弹研制,在过程的叙述中表 现人物的精神。
“两弹”元勋邓稼先
顾迈南
邓稼先(1924—1986), 安徽省怀宁县人,我国研 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 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 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 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 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
顾迈南,女,山东 章丘人,新华社专职科 学记者,以大量新闻和 通讯的形式,报道了中 国科技界发生的许多重 大事件。她与人合作写 了6集电视连续剧《华 罗庚》,出版了专著 《中国当代科学家的奋 斗之路》、《炎黄之 光》、《华罗庚传》等。
4、课文表现了邓稼先的哪些可贵精神?从 文中找出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1、对祖国对民族鞠躬尽瘁,无 私奉献。
邓 稼 先
2、工作身先士卒、不怕牺牲、 不求名利、甘当无名英雄。 3、为人真诚谦虚、朴实坦诚。
4、搞科研有超凡的创造能力, 勇进的胆识、稳健的判断、坚 定的意志和坚强的信念。
邓稼先的临终遗言是:“不 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为 了祖国的明天、民族的未来,为 了邓稼先们曾经奋斗过的事业, 同学们,我们又该去做些什么呢?
顾迈南
读准读音
两弹元勋邓稼先【科学家的故事】
两弹元勋邓稼先【科学家的故事】未知发表时间:2012-10-0817:55:20邓稼先(1924—1986)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邓稼先是安徽人,后来在北京大学当物理老师,1948年10月,邓稼先去美国读研究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工作.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6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邓稼先曾荣获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级科学进步特等奖,并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邓稼先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都是安徽人,在同一个中学上学,从小两人在一起弹玻璃球、打墙球、比赛爬树,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趣闻】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邓稼先就是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也为此献出了生命.“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链接】核武器是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邓稼先等科学家研究的原子弹和氢弹就是非常厉害的核武器.核武器爆炸的五大危害: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核武器在爆炸时,可产生几亿摄氏度甚至几十亿摄氏度的高温,能快速融化一切.光辐射只要涉及到人的皮肤,皮肤就会立即变成焦黄或黑色,并致使人体死亡.冲击波,是一种机械波,通过介质震动传播能量.核爆炸冲击波与普通炸药的震动波性质相同.一枚当量为100万吨tnt的核弹在爆炸时会即刻摧毁5.6公里范围内的全部建筑.冲击波直接作用于人体可造成各种直接冲击伤.早期核辐射,又称贯穿辐射,是核爆炸最初十几秒内放出来的y辐射和中子流.它是核武器特有的一种杀伤破坏因素.人体在早期受到核辐射影响时,易出现休克和中枢神经系统失调,造成器官损伤、内脏组织损伤和免疫系统功能退化等症状.瞬间电磁波,核武器在爆炸时,可使空气发生电离,产生巨大的电磁场,电压为几百千伏.瞬间电磁波可破坏各种武器装备的电子设备,杀伤人员.放射性沾染,这是核爆炸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对地面、空气、人员和武器装备等各种物体的污染,主要释放粒子的y辐射.这些放射性裂变的小微粒悬浮在空气中,造成地面、人员和物体表面沾染,可引发人体引起造血障碍、眼睛白内障、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生育能力下降或胎儿畸变等症状.既然核武器有这么多的危害,为什么我们国家还要研制它呢?以下是我国政府在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发表的声明:中国发展核武器,并不是由于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为了防止核战争,消灭核武器.此后,中国政府又多次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并就如何防止核战争问题一再提出了建议.中国的这些主张已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赞同和支持.。
七年级语文上册《“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沪教版
邓稼先在研制“两弹”的过程中,始终站在第一线,亲自参 与各种实验和测试。他不仅在技术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更 是以身作则,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为祖国的核事业奉献 了自己的全部。
无私无畏不畏艰险在源自制“两弹”的过程中,邓稼先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危险。他从不畏惧,始 终坚持实验,甚至亲自参与核试验,为祖国的核事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两弹”元勋邓稼先》课 件大纲
目录
• 邓稼先简介 • “两弹一星”的背景 • 邓稼先与“两弹一星” • 邓稼先的精神品质 • 结语
01
邓稼先简介
邓稼先的生平
1924年出生于安徽 怀宁县。
1941年考入西南联 大物理系。
1935年考入志成中 学。
邓稼先的生平
1948年赴美留学,从事原子核物理研 究。
国际地位和安全保障能力。
邓稼先的历史地位不仅在于他的科学成 就,更在于他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他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奋斗终身,成为
后人敬仰的楷模。
对后人的启示和影响
邓稼先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责任,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懈奋 斗。
邓稼先的奉献精神激励我们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于国家和民族的事 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期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在原子核理论、中子物理和裂变物理等领域做出了突出 贡献。
在原子能研究所工作期间,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为我国 的国防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02
“两弹一星”的背景
国际形势
冷战时期
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两个超 级大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核 武器成为重要的战略武器。
03
邓稼先与“两弹一星”
中国科学家介绍—邓稼先
❖ 纪录片《两弹元勋邓稼先》
❖
《 大漠英雄》
❖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 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他冒着酷暑 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 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 的第一手材料。
❖ 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
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
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
❖
❖
1985年,邓稼先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
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
❖
邓稼先去世时患的是直肠癌,照理,当时直肠癌已经不
是绝症了,但邓稼先因长期从事这个工作,骨髓里全有了放
射性,所以一做化疗,白血球和血小板跌得很低,全身大出
血,难以挽救。
❖ 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 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 来得这样快。”
❖ 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尖端领 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却因缺 乏油水,仍经常饥肠响如鼓。邓稼先从岳父 那里能多少得到一点粮票的支援,却都用来 买饼干之类,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日夜加班。
❖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 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 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 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道他在关 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 抖……
❖ 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 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 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 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 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 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 动重要学生领袖、是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 会副委员长,是许德珩的长女),1956年,邓 稼先加入中国共产党。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两弹元勋邓稼先》课文全解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两弹元勋邓稼先》课文全解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两弹元勋邓稼先》课文全解内容预览:8.“两弹”元勋邓稼先【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崭zh n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销声匿n 迹: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
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出现。
含辛茹r 苦:经受艰辛困苦。
辛,辣。
茹,吃。
蓦m 地:突然。
浩瀚h n:形容非常广大。
风尘仆仆:形容旅途辛苦劳累。
风尘,比喻旅途辛苦。
仆仆,旅途劳累的样子。
元勋x n:立大功的人。
汗马功劳:指战功显赫。
二、相关背景:1、关于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
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
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
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6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
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
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
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
《“两弹元勋”邓稼先》 图文
当然,在这些夫妇身上,会有糟 糕的事 情发生 ,比如 横插一 刀的长 辈。因 为生不 出小孩 ,总有 婆婆暗 中作梗 说:“ 你们离 婚吧, 我们家 不能没 后。” 小夫妻 死活不 离,委 屈的媳 妇立刻 变成供 摆布的 羔羊, 尝尽中 国民间 所有听 说过的 怀孕妙 招。 朋友聚会,席间八卦,江先 生与夫 人离婚 了。有 人叹息 :“夫 妻相处2 0年, 说分就 分了。 ”另一 人接着 说:“ 他俩的 差距确 实大了 。”
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
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 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 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 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 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 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 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 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70年代初以 来,在组织、领导、规划新的核武器工作方面, 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是中国核武器理论杰出 的奠基者。
当年,她是才貌双全的校花,婚 后,为 了照顾 家庭换 了一份 清闲的 工作。 江先生 出国进 修3年, 婆婆卧 床不起 ,小儿 6岁, 艰难的 日子都 是她一 人咬牙 走过。
差距、背叛、新欢逼宫。太阳底 下无鲜 事,但 在自己 身上重 演一遍 ,对于 他们来 说还是 刻骨铭 心。
忽然想起微信圈里一直流行的那 个段子 :“夫 妻一起 爬楼, 他已经 到了25 楼,你 还在1楼 停留, 于是他 自然地 牵起了 25楼遇 到的那 个姑娘 的手。 ”很多 男人觉 得这就 是现实 ,很多 女人拿 它来励 志。有 人呵呵 一笑地 说:“ 那年娶 她,似 曾说过 一辈子 不丢下 彼此的 。”
邓稼先(1924.6.25-1986.7.9)中国核物理学 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生于安徽省怀宁,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50年获 美国普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 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中国科学院物理 学数学化学部副学术秘书,核工业部第九研究 设计院研究员、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副主 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他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 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 究并取得突出成就。
邓稼先的英雄事迹简介
邓稼先的英雄事迹简介邓稼先的英雄事迹简介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事迹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事迹具有概括标明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或材料的用途。
那么事迹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邓稼先的英雄事迹简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邓稼先的英雄事迹简介1邓稼先出生于1924年6月25日,汉族,安徽省怀宁县人。
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中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于北京,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的。
并叮咛人们:“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邓稼先用毕生的精力研究了原子弹和氢弹,给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在研制原子弹期间,邓稼先患了癌症,因为他在一次航投试验中,原子弹坠地被摔裂,他只身一人跑向前去,拿起原子弹的碎片在手里仔细检查。
他的'妻子知道后,强拉邓稼先去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让大家大吃-惊,邓稼先的肝脏破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
中央尽了-切力量,却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在家人的搀扶下,邓稼先坐进去并且只转了一小圈,就表示已经享受到了国家所给的待遇。
我非常敬佩邓稼先,因为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邓稼先,那我就用“精忠报国”这个词语,因为邓稼先热爱祖国、甘于奉献的精神让我永远铭记!邓稼先的英雄事迹简介2他,一个忠厚朴实的人,却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一个满腔热血的人,为祖国隐姓埋名几十年。
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当岁月的车辙碾过那片戈壁滩时,他的脸上也留下了车辙,当戈壁风沙在天空中狂舞时,那个不知道是谁的灰色身影与风沙融合在一起。
他是当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是在寒假时晚上看《五星红旗迎风飘》时,才初步了解了邓稼先。
邓爷爷那对工作负责、一丝不苟,对祖国尽心尽力的表现打动了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稼先的好友杨振宁教授在为邓稼先做的传记《 邓稼先》一文中说:“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 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 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 到的: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 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杨振宁教授这么说有什么用 意?
根据语句意思写词语或解释词语。
1.元勋: 立大功的人 。 2. 崭露头角 : 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3. 销声匿迹 : 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 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4. 寥寥无几 几个。
: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
5.含辛茹苦:
辛, 辣 6.蓦地:
经受艰辛困苦
。
。茹, 吃 突然
“换上工作服当小工,同建筑工人一起砍高粱、 挖土、推车、和泥、盖房子。” “边读书,边讲授”“备课备到凌晨四点多,在 办公室里睡两三个小时,天亮了继续工作。” “有一次,为了把一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他带 领十几个年轻人一天三班倒,用四台手摇计算机 日夜连轴转地算了九次。” 在特种材料加工的车间里,在爆破物理实验场和 风雪弥漫的荒原上,一年到头,他风尘仆仆,四 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哪个岗位的工作 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
课文主要表现了邓稼先什么精神?
对祖国、对民族鞠躬 尽瘁,无私奉献。 干工作身先士卒、不 怕牺牲、不求名利、 甘当无名英雄。 搞科研有超凡的创造 才能,有坚定的意志 和坚强的信念。
为人真诚谦虚、 朴实坦诚。
人物通讯多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本文在刻画人物 上有哪些特点? 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本文多处写到核武器研制的艰 苦环境。作者写环境的艰苦对 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起了很好 的烘托作用。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要放个 ‘大炮仗’”
“艰苦创 业的年月”
“这里就 弹 研制工作, 从此销声匿 迹。
写邓稼先在极 其艰苦的条件 下克服重重困 难,完成原子 弹的理论设计, 为第一颗原子 弹的爆炸成功 作出了重大贡 献的事迹。
写邓稼先 再接再厉, 为氢弹的 研制成功 付出了巨 大代价的 事迹。
。 。
7.浩瀚: 形容非常广大 。 8.汗马功劳:指 战功 。后泛 指 大功劳 。 汗马 ,将士骑马作战,马累得出汗。 9. 风尘仆仆 :形容旅途辛苦劳累。
你感受到文章结构有什么特点?
由一个引子和冠 以小标题的三个部分 组成。
梳理归纳,课文几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引子 从20世纪40年代末 美国研制原子弹有许多 科学家“失踪”写到邓 稼先,引出他那一段 “失踪”的经历。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 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两弹”元勋邓稼先
顾迈南
元勋( xūn ) 淦( gàn ) 惶恐( huáng) 销声匿迹( nì ) 含辛茹苦(rú) 浩瀚( hàn )
桓( huán ) 珩( héng ) 豁出命( huō ) 寥寥无几( liáo ) 蓦地( mò dì )
以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
第一部分
写他接受任 务时的复杂 心情,和妻 子彻夜长谈 的情景。 刻画他的崇高 使命感和爱国 主义感情。
第二部分
写他克服困难, “一切从头干 起”,终于完 成了原子弹的 理论设计。 刻画他的工 作态度和敬 业精神。
第三部分
写他为氢弹 的研制成功 付出了巨大 代价事迹。 突出了他 “把自己的 一生献给祖 国”的崇高 精神。
邓稼先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从事科学研究 工作的?
研究院开始时“只是一片庄 稼地”、科技人员寥寥无几、大 戈壁的风刀霜剑、零下三十几度 的严寒、苏联毁约、国外资料严 密封锁、没有大型计算机 从物质条件到技术条件,从自然环境 到政治环境,都是异常的艰苦困难。
在这样的境况下,邓稼先这样的大科学家 都会做些什么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