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 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11课 横折钩》教学设计
(完整版)西泠印社出版社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完整教案

教案三年级下册西工区第三实验小学张思悦第1课撇折和撇点教学目的:1、认识撇折与撇点的形态,掌握其正确书写方法。
2、掌握撇折与撇点组合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撇折与撇点的正确书写方法。
难点:撇和横相连处的折角。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试一试,两组不同方向的折线。
二、合作探究。
(一)、组织教学检查文具、坐姿和执笔方法。
(二)、看一看:1、学习撇折的写法。
说一说撇折怎么写?教师示范写法。
撇略有弧度。
撇折的起笔要高于撇。
点的收笔要与撇折的折角取齐。
学生练习。
2、学习撇点的写法。
撇点是由粗到细,再由细到粗,撇与长点衔接要连贯。
教师示范写法。
学生练习写撇折的写法。
(三)练一练:临写下面的例字:至去如姿(四)找一找。
找出下列字中的撇折和撇点:雅姓始(五)知识链接:蔡伦造纸。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写了什么笔画?要注意什么呢?(五)布置作业:完成第一课练习。
第2课横撇教学目的:1、认识横撇的形态,掌握其书写方法。
2、加深对横撇的理解,并能正确运用这一笔画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横撇的正确书写方法。
难点:横撇行笔方向的掌握。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试一试,两组不同的线条。
二、合作探究。
(一)、组织教学检查文具、坐姿和执笔方法。
(二)、看一看:1、学习横撇的写法。
说一说横撇怎么写?教师示范写法。
横撇的横斜度较大,撇要弯,捺长伸与撇对称。
短撇宜斜直,横瞥的横短,撇略有弧度。
学生练习。
(三)练一练:临写下面的例字:久反水永(四)找一找。
找出下列字中的横撇:多名度(五)知识链接:宣示表。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写了什么笔画?要注意什么呢?(五)布置作业:完成第二课练习。
第3课横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横折。
2、能按要求临写例字。
重点:掌握横折的正确书写方法。
难点:转折处要顿笔。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试一试,两组不同方向的线条。
二、合作探究。
(一)、组织教学检查文具、坐姿和执笔方法。
三下书法《横折钩》教案

横折钩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观察和思考,明晰横折钩的书写要领。
2、初步掌握横折钩的写法。
3、养成积极读帖、读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横折钩的写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横折钩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流 程
教师、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观察发现
观察例字“尚、有”,小组讨论交流两个例字中横折钩外形的相学生交流讨论横折钩的写法。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在米字格中的位置,横折钩的写法:
⑴起笔与横画相同。
⑵向右中锋行笔,写横折。
⑶行至折画末端向左上钩出。
3.出示“尚、有、而”
(1)学生仔细观察三个例字中横折钩的形态变化。
(2)能够说出这三个字在书写时的注意点。
(3)讲解并示范例字的写法。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教学重点
能把带竖弯钩的字书写美观大方。
教学难点
认识竖弯钩,并能书写美观大方。
媒体应用
多媒体
教学过程与方法
反思与心得
一.教学准备:
毛笔、墨汁、宣纸。
二.讲授新知:
1.竖弯钩由竖弯和钩画组成的笔画。常出现在字的下方,有承托作用。
2.书写要领:(1)以竖的笔法行至弯转处.
4.练习。
5.习字指导:尚、有、而。
尚:字形稍扁,上紧下松。内外两边竖都要内收,左短竖要偏左,横折钩要宽大。
有:上横长,位置略偏上,撇在竖中线上起笔。月部窄长,依靠撇中央。
而:字形稍扁,左收右放。左尖横上斜,撇画靠左。中间两竖左短右长。
6.练习。
7.作品欣赏:琅琊山《醉翁亭记》刻石
欧阳修撰文,苏轼书写的《醉翁亭记》碑刻,现存放在安徽滁州琅琊山的“宝宋斋”。
毛笔、墨汁、宣纸。
二.讲授新知:
1.横折钩由横折和钩画组成的笔画。横折钩在不同的字中形态有明显的区别,折画有的内收,有的竖直,有的短粗,有的修长。
2.书写要领:(1)起笔与横的写法相同.
(2)向右中锋行笔,写横折。
(3)行至折画末端向左上出钩。
3.在一个字中,横折钩的横长时,折画内收,横短时,折画坚挺。
(2)行笔圆转向右行,笔力逐渐加重。
(3)回锋向上出钩。
3.练习。
4.习字指导:也、先、龙。
也:偏左起笔书写。竖弯钩先向左下行笔圆转,再向右行笔,笔力由轻渐重,最后回锋出钩。
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短竖居中。左下撇笔画瘦劲。竖弯钩在米字格中间起笔,弯钩处要圆转。
龙:左部第二横向左伸。右部竖弯钩向右伸。“月”中第二短横变提。
11横折钩(课件)-书法三年级下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 业:
1、回家后每天坚持认真练习,最后上交 的作业是:两种横折钩各写三个,课 后生字作业描二写一。
2、书31页是《灵飞经》一页截图,大家 把图中含有横折钩的字找出来,想想 是哪种横折钩,并选择三个字练习。
13
14
11、横 折 钩
1
基本笔画书写要求口诀:
横的口诀是:斜按下,中锋行,按顿转,回锋收。
竖的口诀是:横按下,中锋行,渐提起或回锋收。
横折的口诀是:斜按下,中锋行,提顿转,
中锋行,回锋收。
竖钩的口诀是:横按下,中锋行,左调锋,
提顿踢。
2
横折的口诀是:斜按下,中锋行,提顿转, 中锋行,回锋收。
竖钩的口诀是:横按下,中锋行,左调锋, 提顿踢。
7
8
9
10
钟绍京是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
17代世孙。而钟繇是楷书体的创立者,被后
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绍京继承了家学渊
源,历史上把钟姓这两位著名书法家,钟繇
称“大钟”,钟绍京称“小钟”。
11
钟绍京幼时家贫,出身卑微,但他勤奋刻苦, 少年时弃避俗世嚣尘,遁入长岗东龛岩洞窟, 发愤攻读,静心练字。更深夜静时,他朗诵诗 文,声闻数里,当地百姓称东龛岩为“夜读 岩”。成年后凭借才能进入京都长安府事职。 他虽官职卑微,然书法艺术卓尔超群。后因擅 长书法升入“直凤阁”任职。此后宫殿中的门 榜、牌匾、楹联等,尽是他的墨宝手迹。
3
横折钩的口诀是:斜按下,中锋行, 提顿转,中锋行,左调锋, 提顿踢。
4
横细而短,竖粗而长, 横细而长,竖粗而短,
竖画要挺直有力。
竖画要斜而粗壮。
5
横细而短,竖粗而长, 横细而长,竖粗而短,
三下书法《横钩》教案

二、讲解示范。
1.交流讨论:横与钩的写法及组合要领。
2.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观察“横钩”画的特点。
3.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在米字格中的位置,横钩的写法:
⑴起笔与横画相同。⑵中锋向右行笔。
⑶至钩处向右上稍提,然后向右下按笔。
⑷回锋向左上,稍顿后向左下钩出。
4.学生书空练习。
课题
横钩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观察和思考,明确横钩的基本写法。
2、初步掌握横钩的写法。
3、养成仔细观察、认真读帖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横钩的写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横钩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流 程
教师、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观察发现
1.观察例字“官、宇”,启发想象:横钩形态像什么?
横钩的样子像一只低头啄食的小鸟。
5.出示“官、宇、字”
(1)学生说出其笔顺。(2)能够说出这三个字在书写时的注意点。(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6.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
板
书
设
计教Βιβλιοθήκη 学反思
《横折斜钩》教学设计

书法教案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的写法二实小罗贤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笔画,掌握它的写法,初步学会它在汉字中的运用。
2.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真观察、善于分析的能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
3.情感目标:欣赏、体验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的形态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热爱祖国悠久的汉字文化。
教学重点:掌握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横折钩和横折弯钩在汉字字中的合理运用。
教具:小黑板,字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调整学生情绪,调整坐姿。
二、揭示课题同学们,每一个字都是由一个个基笔画组成的,要把字写得端正、写漂亮,首先就要写好基本笔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的写法。
(出示课题)三、学习横折钩和横折弯钩1.出示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笔画,学生说名称。
2.读儿歌,学生先通过画图的方式描写小鸟身上所示的笔画。
3. 教师范写横折钩和横折弯钩,学生描红。
4.学生临写横折弯钩和横折弯钩,教师加强个别指导。
提醒:先描两个笔画,说说横折弯钩和横折钩怎么写到位。
注意书写姿势。
5.小组评议书写情况。
6.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的对比区别。
7.小结书写方法。
四、观察感悟、指导练写,完成“我来描一描”。
1.横折弯钩和横折钩写好了,写带有这两个笔画的字就不难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带有这两个笔画的字。
2.出示例字“刀、九”,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3.教师范写。
4.学生完成“我来描一描”。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学生在作业本上临写。
6.小组评议,之后全班评议。
五、小结本课。
六、布置作业。
1.临写笔画“横折钩”“横折弯钩和汉字“九、刀”。
2.你还知道哪些字里有“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的笔画,看看这两个笔画在不同的汉字中有什么变化?。
《横折钩》书法教案

《横折钩》书法教案
横折钩书法教案
简介
本教案主要介绍横折钩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横折钩的写法和用法。
目标
- 了解横折钩的起源和特点
- 研究正确的横折钩的笔画顺序和结构
- 掌握横折钩的基本造型和用法
教学内容
1. 横折钩的起源和特点
- 介绍横折钩的起源,如何演变成今天的形态
- 分析横折钩的特点,如何与其他字体结合使用
2. 横折钩的基本笔画顺序和结构
- 指导学生正确掌握横折钩的笔画顺序和结构
- 强调书写流畅和连贯的重要性
3. 横折钩的基本造型和用法
- 示范和讲解横折钩的不同造型和用途
- 练书写常见的汉字并加入横折钩,如“人”、“力”、“勇”等
教学方法
- 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横折钩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 练与示范相结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横折钩的书写和运用
教学资源
- 书法教材和练册
- 横折钩书法示范视频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书写横折钩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 检查学生书写作品中是否正确使用了横折钩
教学延伸
- 研究其他常见书法字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练不同书法字体的书写和造型
以上是《横折钩》书法教案的大致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帮助学生们学习和进步。
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西泠印社 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11课 横折钩》教学设计

西泠印社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第11课横折钩【教材解读】:本课是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了基本笔画,有一定的起笔行笔收笔概念,并在本册第3课横折和第7课竖钩之后,在难度上有所提升的组和笔画练习。
笔画难度系数☆☆☆☆(最高难度7☆),难在转折和出钩两个地方动作的一连窜配合上,另外书写带有横折钩的字“用、力、身、内”也不容易,独体字的书写难点一是笔形的准确清晰,二是字形的比例特征不好把握。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临写认识并掌握横折钩“”“”的两种基本形态的书写要领,体验横折钩在汉字书写运用中的一般规律。
2、能初步感受“用、身、内、力”这四个字的字形特征,通过描写练习大致了解掌握这四个字的形态特征,写好其中的“”。
3、培养学生正确的执笔姿势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渗透人文情怀,了解书法常识《灵飞经》。
【学情分析】学生对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提”的起行收有基本了解。
对笔墨纸砚书写工具有初步了解。
【学习重点】:掌握“”的两种基本形态特征,能在书写中表现出这种特征。
【学习难点】:能在书写“用、身、内、力”这样带有横折钩的字时注意横折钩的书写要领。
【学习准备】:笔、墨、纸、砚、毛毡、课件、展示台等【预设学习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1.看图片猜名称,出示《笔阵图》中关于横折钩的论述,引入学习。
2.揭示课题。
二、学习横折钩的两种写法1、出示“用、身、内、力”观察字中的横折钩,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一种横折钩“”,学习其形态特征。
(1)观察并说说它的起笔、转折、横与竖、钩的特征。
(2)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书写要领:横:细、平竖:直、粗起笔:露锋,转折:方切,钩根:厚重,向左上出钩(3)教师反写第一种横折钩,边写边说要领,学生书空,写完后出示要领强化印象。
(4)学生根据要领试着临写第一种横折钩(5)依据书写要领点评学生的书写3、学习第二种横折钩的特征和书写要领。
(1)与第一种横折钩对比,观察两种横折钩的不同。
横折弯钩(教案)

举例:针对笔画顺序的难点,教师可以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互相演示并纠正笔画顺序,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对于横折弯钩在汉字中的位置与角度,教师可以提供多个例字,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至于书写力度的控制,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力度的变化,逐步掌握书写技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横折弯钩的基本笔画及其书写顺序。横折弯钩是汉字书写中的重要笔画,它的正确书写能够使汉字看起来更加美观和规范。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如汉字“力”。这个案例展示了横折弯钩在实际书写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影响汉字的整体美感。
课堂上,我尝试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我发现,这种方式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因此,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此外,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到了一些亮点。例如,学生们在成果展示环节表现得非常积极,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证明了我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接下来,我会继续优化教学策略,使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汉字书写能力。
3.创设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汉字笔画的理解。
4.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果。
-汉字书写的美感培养:强调横折弯钩在汉字结构中的平衡与协调,培养学生对汉字美感的认识。
举例:以“力”字为例,讲解横折弯钩在字中的位置与角度,如何使整个字看起来既稳定又有力。
横折折钩的写法

1.师边讲解边示范:
横折折折钩:横画较短,两竖画上短下长,皆向左斜,钩与上折对正。
2.学生练习书写笔画。
三、书写汉字
1.出示汉字:乃 杨 秀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
乃:上窄下宽,上横画略斜,撇长略弯,居中起笔。
杨:横折折折钩较大,上窄下宽。
秀:上下对正,“乃”略小。
成小课堂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
二度设计
年级
一
学科
语文
课型
精讲
教师
设计时间
课时
一课时
时间
教学内容
横折折折钩
目
标
1.掌握横折折折钩的写法。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横折折折钩笔画的汉字。
重点
难点
掌握横折折折钩的写法。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流
程
集体备课
二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复习横折的写法,激发学习兴趣。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4.描一描,写一写
5.比一比,改一改
四、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
作
业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第11课 横折钩》 西泠版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第11课横折钩》西泠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横折钩的基本书写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和字形的美观度。
教学重点1. 横折钩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横折钩在字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横折钩的书写力度和速度的控制。
2. 横折钩在字中的布局和美观度。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横折钩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法:示范横折钩的书写过程。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横折钩的书写练习。
4. 评价法:评价学生的书写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横折钩的基本概念和书写顺序。
2. 引导学生观察横折钩的形态和特点。
二、讲解和示范1. 讲解横折钩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横折钩的书写过程。
三、练习1. 让学生进行横折钩的书写练习。
2. 引导学生注意书写力度和速度的控制。
四、评价1. 评价学生的书写作品。
2. 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横折钩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引导学生回顾横折钩的书写顺序和注意事项。
二、拓展1. 向学生介绍横折钩在字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观察横折钩在不同字体中的变化和美感。
三、练习1. 让学生进行横折钩在字中的书写练习。
2. 引导学生注意横折钩的布局和美观度。
四、评价1. 评价学生的书写作品。
2. 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横折钩的基本书写方法和技巧,提高了书写速度和字形的美观度。
同时,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
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学生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横折钩的书写方法和技巧掌握较好,但在书写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力度和速度控制不稳定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改进书写技巧,提高书写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书法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书写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
《第11课横折》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书法湘美版三年级上册

《横折》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目标为使学生掌握横折笔画的基本书写要领,形成正确的笔法和运笔节奏,能初步自主书写并提升其书写质量,提高对汉字美学的认知。
二、作业内容1. 横折笔画讲解:通过示范和讲解,使学生理解横折的笔画结构,包括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要点。
2. 笔法训练:学生练习横折的基本写法,包括起笔的角度、行笔的力度和收笔的形态。
3. 临摹练习:选取典型汉字如“日”、“月”等,指导学生进行横折部分的临摹,注意结构和比例。
4. 自主书写:在掌握基本笔画后,学生尝试自主书写含有横折的汉字,如“四”、“田”等字。
5. 书法欣赏:展示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横折在不同字中的运用和美感。
三、作业要求1. 认真听讲:学生需全神贯注听讲,理解横折的书写要领。
2. 规范操作:学生练习时需按照教师示范的步骤和要求进行,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3. 细心临摹:临摹时要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比例,力求形似。
4. 自主书写:书写时要注重笔画的连贯性和字的整体结构。
5. 及时修正:对于书写中出现的错误,学生应及时修正并反复练习。
四、作业评价1. 过程评价: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应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鼓励正确写法并纠正错误。
2. 结果评价:对临摹和自主书写的作品进行评价,主要从结构、比例、运笔等方面进行打分或评语。
3. 互动评价:可组织学生间相互评价作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总结性评价,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2. 学生自评: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 家校沟通:通过作业反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
4. 拓展延伸:针对部分优秀学生或需要加强的学生,布置额外的书法练习或相关学习资料。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培养其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横折笔画的基本书写技巧,还能在临摹和自主书写中体验书法的艺术魅力,提高对汉字美学的认识。
《第11课横折》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书法湘美版三年级上册

《横折》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目标为使学生掌握横折的基本笔画要领,理解其在汉字书写中的运用,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汉字的横折部分书写。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其书法水平和审美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横折笔画的书写练习和简单汉字的临摹。
1. 横折笔画练习:教师先示范正确的横折笔画姿势和运笔方法,然后学生跟随练习,注意横折的转折处要自然,不可过于生硬或过于圆滑。
练习时,要求学生控制好笔的力度和速度,保持稳定的运笔节奏。
2. 简单汉字临摹:选择几个含有横折笔画的常用汉字,如“日”、“月”等,教师先进行示范书写,然后学生仿写。
在临摹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顺序,力求做到形似神似。
三、作业要求1. 态度认真:学生需端正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不可草率应付。
2. 姿势正确:坐姿要端正,握笔要稳固,运笔要流畅。
3. 笔画规范:横折的转折处要自然过渡,不可有明显的棱角或凹陷。
4. 结构合理:临摹汉字时,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顺序,力求做到结构合理。
5. 按时完成: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不可拖延。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教师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态度、姿势、笔画规范和结构合理性等方面;学生互评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书法学习的重要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是本方案的重要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正错误、提高水平。
1. 教师批改:教师对每一份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个别辅导: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改正错误。
3. 集体讲解: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共同进步。
4. 展示交流:挑选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交流,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横折笔画的基本要领,更能够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其书法水平和审美能力。
西泠印社 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11课 横折钩》教学设计

第11课横折钩教学目标:1、学写横折钩,掌握横折钩的运笔,初步了解《多宝塔》横折钩的形态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范字书写,尝试练习等方法,逐步写好“身、内、而、用力”5个例字,注意写好字里的横折钩。
3、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把字写工整、端正、整洁,感受颜真卿《多宝塔碑》特点,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
教学重点: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横折钩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掌握横折钩的运笔。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曾经学习了一个笔画——横折,出示PPT,生读,拿手书空。
(师边书空边说运笔方法:起笔轻顿,略向右上行笔,转折顿笔,接着向下行笔,最后回峰收笔。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新笔画——横折钩,它是横折的好朋友。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横折钩1、学书法要从读帖开始,同学们,看看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一共要写几种横折钩?(1)出示PPT(出示PPT横折钩图片),谁来说说第一种横折钩有什么特点?指名说,出示PPT(第一种:横短竖长,横细竖粗而直。
)(2)PPT出示第二种横折钩,第二种横折钩有什么特点呢?指名说,出示PPT(第二种:横长竖短竖粗向左斜)2、看视频,学习书写要点。
同学们,这两个横折钩怎么写呢,咱们来看看书写视频,请大家仔细看老师是如何起笔、行笔及收笔的。
(1)、PPT课件出示第一个横折钩书写视频,师讲解运笔过程:起笔轻顿,略向右上行笔,转折顿笔,接着向下行笔,最后左上出锋。
你们看,这个横折钩写得横短竖长,横细竖粗。
(2)、我们现在来看第二种横折钩的书写视频,师讲解运笔过程:起笔轻顿,略向右上行笔,转折处向右下顿笔,接着向左下行笔,最后左上出锋。
看!这个横折钩写得横长竖短,竖粗朝左斜。
3、师范写两个横折钩。
(出示横折钩路线图)老师来写一写这两种横折钩,请同学们看横折钩运笔路线图,拿起手和老师一起书空。
师范写第一个横折钩,边解说运笔过程:(一)起笔轻顿,略向右上行笔,转折向右下顿笔,接着向下行笔,最后左上出锋。
西泠印社 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11课 横折钩》教学设计

第11课横折钩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两种横折钩的书写要领,了解由横折钩组成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2.能写好“用、身、内、力”四个字,要求写得正确、端庄、结构比例适当。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感受汉字的结构美感。
教学重点:1.掌握横折钩的书写要领。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1.观察领悟有横折钩的字的结构特点和规律。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观察法、临摹法、展示法、交流合作法。
教具准备:笔、墨、纸、砚、毛毡、多媒体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学情分析:1、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特征。
八、九岁的孩子单纯可爱,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尊心强,模仿性强,表现欲强,反复性强,喜欢表扬,比较听话,比较顺从。
个性差异大,情绪不稳定。
对待事情很积极,但缺乏耐心。
有抽象思维,但仍然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
2、学生的原有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从对书法的一无所知,知道了“文房四宝”,绝大多数掌握了正确的“两姿”,对起笔、行笔、收笔和几种笔画的写法有所掌握,但还相当浮浅。
3、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①观察东西不全面,经常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会分析的比较细,但另外的方面就会忽略掉。
②文字记忆能力还没养成,需要给他们体验,加深印象。
③有想象能力但不够丰富,还处于模仿性想象。
④注意力易集中但自控能力不够强,显得极不稳定。
⑤喜欢动手操作,但上课习惯,包括坐姿、执笔、书写、听讲等习惯养成比较慢,自主性还不够,经常刚批评过,刚改过,但马上又犯同样的错误。
⑥理解与运用技术的能力还是比较弱,需要教师不断反复的示范与学生的体验。
4、学风情况。
由于三年级才开设书法,以前对书法知识一无所知,属于零基础;家庭不重视、不支持或者是有强调但不能专业、也不能坚持,有的学生到现在都没有毛笔、墨汁;不带书法课本、毛笔、墨汁的现象常见不鲜:在校学习时间少、师资力量薄弱等,学书法的风气很难形成。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西泠印社 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11课 横折钩》教学设计

第11课横折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横折钩,能分辨横折钩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范字书写视频,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身、内、而、力”四个例字。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分析:1、教材编写分析本课板块包括“试一试、看一看、练一练、找一找和知识链接”五个部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横折钩,将“身、内、而、力”等字用正确的笔法平稳地写在米字格的中间。
2、重点难点分析掌握横折钩的书写难点:横折钩的横竖比例和角度有较多变化,写法有所侧重。
教具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展示台板书设计横折钩第一种第二种横短竖长横长竖短横细竖粗竖粗向左斜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让学生根据“试一试”图示,画一画两组线条。
感受先横后竖的纵横变化,导入本课课题:《横折钩》。
二、学习新知1、观察感受,尝试书写(1)教师示范课本上第一种横折钩的书写,解说书写要点:横细而短,转折时先提后按写竖,竖粗而长,顿笔调锋后向左上勾出。
(2)教师示范第二种横折钩的书写,解说书写要点:横细而长,转折时用力按,调锋写竖,竖粗而短,向左下斜,顿笔调锋出钩向左上。
(3)请学生尝试书写横折钩三遍,教师巡视指导。
(4)师生互动评价,教师引导总结,指出写得好的笔画好在哪里,败笔欠缺在哪里。
2、重点临写例字(1)教师示范本课两个带有横折钩的例字“身”“内”。
(2)教师有针对性地对两个例字进行讲解,书写注意事项。
(3)学生尝试书写两个例字,教师巡视指导。
(4)选择学生作业进行师生互动评价。
3、拓展延伸通过“找一找”板块,强化学生对横折钩的认识,比较其中的异同。
教师小结。
三、整理反思1、师问生答: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2、教师小结。
3、清洁、整理学具。
书法课时教案《横折弯钩》

1、本节课是学生经历了竖折折钩的笔画学习之后,再继续学习教复杂的横折弯钩的笔画书写方法。
2、培养生初步书写审美能力写法技巧、运笔方法,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流程
个人自备
集体备课
一、明确学习内容。
1.教师出示要学写的两个笔画——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2.学生书空笔画。
二、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读帖,观察、分析笔画的书写要点。
横折弯钩:逆锋起笔,顺势向右下做横画,渐细,在折处稍提后,向右下作顿,转势向下行笔,略
教学流程
个人自备
集体备课
粗,作弧形弯后向右行笔,至钩处缩笔回左稍驻蓄势,再提笔向上挑出。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两个笔画。
3.学生自己练习书写,体会。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馈笔画的书写情况,学生再练写。
5.练习书写带有笔画的汉字。
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课题
3横折弯钩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笔画横折弯钩的写法;通过毛笔的书写练习,使学生对汉字的构成从外形轮廓方面进一步加深认识。
2、掌握横折弯钩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横折弯钩”的运笔写法。
2、毛笔的中锋运笔和毛笔运行中提总有折的控制。
教学资源
书写用具、多媒体
(1)读帖,分析字在格子中的位置,观察笔画在字中的写法。(2)教师范写。
(3)学生临帖,练写字:风、九。
(4)指名书写字,集体评议。
(5)学生再次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横折弯钩
作业设计
气、讫各写五个
教学反思
《横钩》【教学设计】中小学校本课程、地方课程.doc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三年级下册4、《横钩》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思考读帖,明白“横钩”的书写要领。
2、通过描、临等方式,学写“官、楚、字”等汉字中的横钩。
3、通过听取书法家故事,培养学生刻苦练字的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操;了解家乡的文化名人—蒙恬、颜真卿、书圣王羲之,增强对书法的热爱和家乡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横钩”及例字“官”“字””“楚”等例字中的横钩写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材纸、作业纸、毛毡、毛笔、墨汁、镇尺。
教学过程:(一)猜字激趣1. 师大屏幕出示甲骨文人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哪个汉字?生人师聪明!2. 师这些“人”字形状为什么不一样呢?教师出示第二张幻灯片3、师看这里生猜师总结这些“人”字之所以写的不一样,是因为它们经过了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
教师用手指甲骨文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谁对甲骨文有了解?生答师总结甲骨文是刻在乌龟壳或者野兽的骨头上的文字。
4、教师用手指金文介绍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一种文字。
4、师用手指甲骨文和金文的“人”,说:”这两种字是刻出来的,”师用手指指颜体的“人”,问:“这个字是用什么写的呢?”生毛笔师真棒!师用手指小篆人,这个字也是用毛笔写的。
你们知道,毛笔是谁发明的吗?生不知道师传说啊,毛笔是咱们临沂的一位大英雄蒙恬将军发明的。
师出示蒙恬简介及图片老师找位同学来读一读蒙恬将军的简历。
师总结随着一些文物的出土,有些专家认为毛笔在蒙恬之前已经出现了,但毫无疑问的是,蒙恬就算不是毛笔的发明者,也应该是毛笔的改良者。
蒙恬是我们临沂人的骄傲。
今天,我们就练习用毛笔来写汉字的横钩。
(二)读贴横钩特点师大家看这只小鸟,小鸟的身体像横钩的生横师小鸟的头和尖尖的嘴巴像横钩的生钩师请横钩实际上是由横和钩组成的师咱们来比一比:横画钩画各有什么特点横画的特点是细而长师钩画的特点粗而短(三)横钩的运笔师应该怎么写横钩呢?同学们请看老师总结了三个步骤:起笔逆锋起笔。
写字课《横折钩的写法》教学设计、说课稿

《横折钩的写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横折钩写法。
过程与方法:了解掌握铅笔的书写要领,能够在观察、比较、临摹的基础上,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横折钩、笔画的汉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横折钩的写法。
难点:会写带有横折钩的字,提升书写兴趣。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小蜗牛和小松鼠的书法小故事,引导孩子学书法。
二、方法指导1、课件出示学习内容(基本笔画都有哪些?)2、由手指勾勾操引入学习钩的笔画。
3、欣赏这些字观察这些字的共同笔画是什么?4、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横折钩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折向下,有时稍稍向左倾斜一点,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方钩出,一笔写成。
5、学生练习书写横折钩,师巡视指导。
6、展示学生作业。
三、课堂小结:练字需要同学们持之以恒,学会观察,分析字形。
每一笔画每一个字我们都要用心去写。
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将来我们一定个个都是书法家!四、板书设计:《横折折钩的写法》《横折钩的写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横折钩的写法》,我说课的内容共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说教材:二年级上册写字教材共安排18课时,主要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如下:偏旁练习10课时,在偏旁练习中,每课学习两个偏旁的书写,本册共20个偏旁,每课学写含有相应偏旁的汉字。
二、说学情:二年级同学经过了一年级的沉淀,同学们书写水平相比一年级有很大进步,书写对于本年段学生来说依然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要注意书写方法的指导,多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使学生有效的提升书写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横折钩写法过程与方法:能够在观察、比较、临摹的基础上,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横折钩、笔画的汉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横折钩的写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横折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横折钩,能分辨横折钩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范字书写视频,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身、内、而、力”四个例字。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分析:
1、教材编写分析
本课板块包括“试一试、看一看、练一练、找一找和知识链接”五个部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横折钩,将“身、内、而、力”等字用正确的笔法平稳地写在米字格的中间。
2、重点难点分析
掌握横折钩的书写
难点:横折钩的横竖比例和角度有较多变化,写法有所侧重。
教具准备:
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展示台
板书设计
横折钩
第一种第二种
横短竖长横长竖短
横细竖粗竖粗向左斜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根据“试一试”图示,画一画两组线条。
感受先横后竖的纵横变化,导入本课课题:《横折钩》。
二、学习新知
1、观察感受,尝试书写
(1)教师示范课本上第一种横折钩的书写,解说书写要点:横细而短,转折时先提后按写竖,竖粗而长,顿笔调锋后向左上勾出。
(2)教师示范第二种横折钩的书写,解说书写要点:横细而长,转折时用力按,调锋写竖,竖粗而短,向左下斜,顿笔调锋出钩向左上。
(3)请学生尝试书写横折钩三遍,教师巡视指导。
(4)师生互动评价,教师引导总结,指出写得好的笔画好在哪里,败笔欠缺在哪里。
2、重点临写例字
(1)教师示范本课两个带有横折钩的例字“身”“内”。
(2)教师有针对性地对两个例字进行讲解,书写注意事项。
(3)学生尝试书写两个例字,教师巡视指导。
(4)选择学生作业进行师生互动评价。
3、拓展延伸
通过“找一找”板块,强化学生对横折钩的认识,比较其中的异同。
教师小结。
三、整理反思
1、师问生答: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教师小结。
3、清洁、整理学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