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区土地适宜性分析研究——以深圳市国际低碳生态城坪地镇为例
深圳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报告编制
深圳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报告编制技术规范及评审要点深圳市生态环境技术审查中心深圳深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6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2号)、《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令第3号)、《关于城市更新实施工作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二)》(深规土规〔2017〕3号)、《深圳市土壤环境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方案》(深府办〔2016〕36号)和《深圳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工作指引(试行)》(深人环〔2018〕610号),指导、规范深圳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报告编制以及报告评审工作,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及评审要点,是对编制建设用地场地调查报告的规范性要求以及对建设用地场地调查报告评审的工作指引。
本技术规范由深圳市生态环境技术审查中心组织编制并负责解释,将根据实际管理需求适时修订。
本技术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深圳市生态环境技术审查中心、深圳深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实施)、《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令第3号)及《深圳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工作指引(试行)》(深人环〔2018〕610号)等相关要求,需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编制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报告相关工作可参考本技术规范。
XXX场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项目责任单位名称)(加盖公章)(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加盖公章)年月项目名称:××××××××××××项目责任单位:××××××××××××报告编制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报告书审核:×××(签字)报告书审定:×××(签字)主要编写人员:姓名职称工作内容签名用文字说明编写工作内容,如场地污染识别(签字)(签字)(签字)(签字)(签字)报告出具单位承诺书本单位(或个人)郑重承诺:我单位(或个人)对***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城市生态学(5.6.4)--深圳城市绿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及管理对策
案例二 深圳城市绿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及管理对策一、引言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城市的“肺”。
在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渴望居住地成为理想的“园林城市”或“生态城市”,政府部门对城市绿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很大,并想方设法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效果,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但如何进一步加强园林绿化质量管理,合理增加城市绿量(植物生物量),提高城市绿化生态效益,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土壤作为城市绿化植物的生长介质,土壤质量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质量,因此,提高城市绿化效果,促使城市园林绿化持续稳定发展,应重视植物生长的地下环境因子——绿地土壤质量问题。
城市绿地土壤是城市土壤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和规律不同于一般的自然土壤。
由于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城市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土壤出现了pH偏高、有机质含量低、有效态养分缺乏、土壤板结和局部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等特征,这些性质影响到城市树木、花草的正常生长,从而极大地影响到绿地质量和绿化效果。
城市园林植物一直受到极大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地土壤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有一些研究报道。
深圳是我国园林城市,2002年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城市绿地覆盖率达45%以上。
本文通过研究深圳市中心城区的主要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住宅区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土壤的肥力质量,为深圳城市绿地土壤的管理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材料与方法(一)供试土壤采集深圳市中心城区主要公园(东湖、儿童、人民、洪湖、荔枝、中心、笔架山、莲花山、皇岗公园和仙湖植物园等)绿地和道路(深南路、笋岗路、皇岗路、滨河路、上步路、北环路、桥城路、罗沙路等)绿化带、住宅区(梅林新村、蓝天花园、益田村等)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市政府、市委党校、市人民医院、市园林研究所等)0~20cm和20~40cm共283个土壤混合样品。
分别测定土壤质地、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部分0~20cm 土壤测定容重、孔隙度和阳离子交换量(CEC)。
深圳市 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合作用方程式:6C02(2649)+6H20(10sg)-->C6H1206(zOSg)+602(1939)专多糖(1629)由方程式可知,植物生产1629干物质可吸收2649C02。
国际上为了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制定了不同的碳税率,目前国际通用的炭税率为瑞典的炭税率150美元/t(为便于比先前香港及内地对于红树林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我们这时仍采用1美元兑人民币7.83元标准【1081)。
根据资料,深圳大鹏半岛滨海湿地绿色植物的平均初级生产量llOOgc/m2a,得出总的固碳量C为881lOOkg,根据光合作用反应方程式深圳大鹏半岛滨海湿地绿色植物生态系统总价值:381万元。
S.2.4r消浪护岸和抵御风暴价值深圳大鹏湾的滩涂具有消浪护岸和抵御风暴的功能,对其价值的评估采用专家评估法。
根据Ledoux&Turner(2002)[1131研究成果,岸滩的防御风暴潮价值为9140--30760美元/hm2,本研究取其最低值7.13万元/hm2(以100美元兑780元计)进行评估,由此估算深圳大鹏半岛滩涂的该项功能的服务价值为571万元。
5.2.5景观美学与精神文化功能海滨旅游是生态旅游重要内容之一。
深圳大鹏湾湿地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按照我国单位面积湿地生态系统的科考价值382元/hm2‘1131和Costanza等人‘11q对全球湿地生态系统科考旅游的功能价值861美元/hm2的平均值3897.2元/hm2作为深圳大鹏湾滩涂的景观美学与精神文化功能的价值,据此计算得深圳大鹏半岛湿地景观美学与精神文化功能价值为143.03万元。
28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表5-l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构成Tab.5—1CompositionofthevalueofecosysteminDapengpeninsulanaturereserve。
区域土地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友好型土地模式分析
区域土地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友好型土地模式分析———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张弢1,范建红2,雷汝林2(1.襄樊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系,湖北襄樊441053;2.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275)摘要南海区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已成为制约南海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采用生态敏感性与生态适宜度的方法,对南海区土地利用进行生态功能区划,确定其不同生态环境的土地开发保护策略,并在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提出适宜南海区的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为南海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目标、措施的确定及区域产业布局的调整、土地开发的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生态功能区划;生态敏感性;生态适宜性;土地利用模式;南海区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517-6611(2007)06-01686-03A n a ly s is o f th e R e g ion a liza t io n o f E c o log ic a l F un c tio n o f La n d a n d E c o-frie n d ly Lan d-u s in g Pa t te rnZHANG T ao e t a l(D epa rtm en t o f T ou r isman d G eo g raph y,X ian g fan U n ive rsity,X ian g fan,H u be i441053)A b s tra c t T h e reg ion a liza tion o f eco log ica l fu n ction is a k i n d o f geo graph ic spa tia l d iv ision,w h ichis th e fou n da tion o f rea son ab le m an ag e m en t and su s-ta i n ab le u tiliza tion o f n a tu re resou rces.T h e re is a con trad ictionin N an h a i cou n try be tw eenth e rap id deve lopm en t o f econ o m y an d th e w or sen in g o f n a tu ra l en v ironm en t,w h ich h a s be com e th e k e y e lem en t res tr ictin gth e su sta i n ab le deve lopm en t o f econ om y.T o so lve th e prob lem,inth e paperth e m e th od o f e co-log ica l sen s itiv ity an d e co log ica l fea sib ility w e re adopted to an a ly ze th e d ifferen t lan d e co log ica l f u n ction an d asce r ta in th e stra tegy o f lan d u sin g an d pro-jectin g onth e d iffe ren t in s tan ce.B a sed onth e eco lo g ica l f u n ctionreg ion a liza tion,th e re w e re th re e e co-fr ien d ly lan d-u sin g pa ttern s,w h ich w e re su itab le fo r N an h a i cou n try.T h u s,th e scien ce ba sis fo r th e eco-en v ironm en t con stru ction an d e co-en v ironm en t po licy cou ld be prov i ded,an d a lso,th e o re tica l ba se s fo r rea son ab le n a tu ra l re sou rce s u tiliza tion,in du str ia l and ag r icu ltu ra l layou t,an d su sta in ab le deve lopm en t inth is re g ion w e re p rov ided.K e y w o rd s E co log ica l fu n ction reg ion a liza tion;E co log ica l sen s itiv ity;E co lo g ica l fea sib ility;L an d-u sin g pa tte rn;N an h a i C ou n try生态功能是生态环境系统服务功能,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过程所提供的能够满足和维持人类生存需要的条件和效应[1]。
谈深圳市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建设
谈深圳市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建设1.引言全球气候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在为解决气候问题而努力。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经济”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机制,深圳以积极创新、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思路进行了探索。
2.探索建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制度环境2.1制定完善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深圳正在逐步制定完善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等,力求形成和建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制度环境。
一方面,编制宏观层面、覆盖全市的《深圳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规划纲要》,建立指导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总体框架。
另一方面,逐步颁布和完善适用深圳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技术标准和导则,以政府规范性文件试行后,逐步上升为地方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并选择相对成熟的内容纳入《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深圳市城市设计标准与准则》等政府行政规章而获得较高的行政效力。
2.2构建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阶段指标,如在城市建设方面,初选指标包括绿色建筑占当年竣工建筑比例(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平均建筑能耗、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率等。
目前正在征求相关政府部门意见,完善颁布后将成为深圳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量化指标体系。
3.深圳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思考深圳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以下几条路径着手推进:3.1.调整产业结构.,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结合起来现阶段深圳“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类型表明,深圳的碳排放量大部分来自于工业高碳产业。
所以,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就是深圳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深圳,比较切实可行的第三产业是物流业。
深圳区域位置也为发展物流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中服务产业的物流业能耗量低于其他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业也成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向。
同时,还需要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在深圳范围内选定一系列的新能源基地集中发展新能源产业,针对低碳的要求,强调实践层面的可操作性,发展新型的低碳技术和新能源开发产业。
低碳生态视角下的绿道详细规划设计_以深圳市2号区域绿道特区段为例
□ 高 阳,肖洁舒,张 莎,杨春梅1引言低碳城市是当前规划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已有的研究从气候变化与碳排放的关系、低碳城市内涵、空间结构、发展战略和具体实践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其结论对于指导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作用[1]。
绿道是社会经济文明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手段;是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态和低碳经济,践行低碳城市建设的新探索。
通过构建融合生态、环保、教育和休闲等多种功能的绿道体系,形成联系城镇内部公共绿地与外部区域绿地之间、城镇与乡村之间的绿色串联网络,既可起到构筑区域生态安全网络、防止城市无序蔓延、优化城乡生态格局与生态环境的作用,又可为居民提供游憩、娱乐的绿色开敞空间,实现城市居民的绿色低碳出行。
本文以深圳市2号区域绿道特区段为例,低碳生态视角下的绿道详细规划设计—以深圳市2号区域绿道特区段为例[摘 要]珠三角绿道网的规划设计是践行低碳生态化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活休闲一体化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市2号区域绿道特区段的详细规划设计,探索出绿道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的生态化建设方法,基于低碳生态理念,因地制宜地进行了绿道选线,构建了“点—线—面”结合的生态布局和乡土化、特色化并存的绿廊景观,以体现人文关怀和内涵为原则进行服务设施建设,把绿道建设成为了生态之道、休闲之道、人文之道和紧急情况下的救灾之道。
[关键词]绿道;低碳;生态;详细规划[文章编号]1006-0022(2011)09-0049-04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Greenway Design from Low Carbon Perspective: Shenzhen Example/Gao Yang, Xiao Jieshu, Zhang Sha, Y ang Chunmei[Abstract] Greenway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in low carbon city development. It is significant in promo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 life and recreation integ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henzhen no.2 area greenway design studies planning-design-construction methods, chooses sites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 sets up node-line-patch layout and vernacular corridor landscape. The greenway will become an ecological, recreational, humane, and emergency evacuation corridor.[Key words] Greenway, Low carbon, Ecological city, Detailed planning详细介绍了低碳生态视角下的绿道网规划设计,探索绿道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的生态化方法,以实现经济大发展下的人与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
深圳市公园绿地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深圳市公园绿地土壤理化性质研究作者:杨积涛许静蔡江桥王晖戴耀良史正军冯世秀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9年第18期摘要为了研究深圳公园绿地土壤理化性质,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以深圳市5个主要公园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容重、土壤质地、pH、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全盐量和总硫等土壤理化性质。
结果表明,深圳市土壤偏紧,土壤质地为粉砂质壤土,土壤pH为6.2~7.0,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磷含量处于很低的水平,而钾含量处于极低水平,远低于园林绿地种植的最低标准。
关键词深圳市;公园绿地;土壤;理化性质中图分类号S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9)18-0052-04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8.01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Study o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henzhen Park GreenlandYANG Ji-tao, XU Jing, CAI Jiang-qiao et al(Key Laboratory of Southern Subtropical Plant Diversity, Shenzhen Fairy Lake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4)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in Shenzhen Park Greenland, on the ba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investigations, five major parks in Shenzhen were studied, soil bulk density, soil texture, pH, organic matter,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available phosphorus, total potassium, available potassium, total salt and total sulfur and other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in Shenzhen was relatively tight, the soil texture was silty loam, the pH of the soil was 6.2 - 7.0, th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was in the lower middle level, the content of phosphorus was in the low level, and the content of potassium was in the very low level, far lower than the minimum standard of landscape planting.Key wordsShenzhen;Park greenland;Soil;Physicochemical property城市綠地是指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布置配套设施,并由绿色植物所覆盖,且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城市用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1],包括以绿地为中心的道路绿地、沿岸绿地、公园绿地、住宅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等[2]。
——关于深圳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深圳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第一篇:——关于深圳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社会调查——关于深圳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一、深圳地区概要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亲自倡导设立的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28年来,从中国南海之滨的小镇,到一座与香港合作打造世界级大都会的现代化城市,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精彩缩影。
深圳市共设6个市辖行政区。
其中,深圳经济特区内4个区,即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特区外2个区,即宝安区、龙岗区。
6个区共辖51个街道、622个社区。
深圳市土地总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其中,深圳经济特区为395.81平方公里。
全市共有大小河流160余条,分属东江、海湾和珠江口水系。
现有水库24座,总库容5.25亿立方米。
位于市区东部的深圳水库,总库容4000多万立方米,是深圳与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深圳海岸线全长230公里,海洋资源丰富,有优良的海湾港口,通海条件优越。
境内山脉绵延,风景秀丽,最高峰943.7米。
天然旅游资源丰富,东部有大小梅沙、大鹏半岛郊野森林等黄金海岸线风光,西部有红树林、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及海上田园风光等景区。
二、深圳市区生态环境的调查以往,城区范围内拥有较大比重的树地、园地、公用绿地和水域。
集居着为数可观的各类绿色植物和鸟兽虫鱼、牲畜家禽。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之间有着和谐比例。
有机界、无机界的时空组合相对稳定。
并有较好的自我调节和净化能力。
这期间人为因素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不很明显,污染并不严重。
现在高大稠密的建筑群.道路系统、人流物流等非生态实体迅速成倍增加,排挤了原来有限的园地、水域.生态系统呈倒金字塔型。
原有的生态系统转变为现代城市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带来大量的工业三废,生活垃圾、污水充人环境当中。
噪声污染也愈发严重。
加上城市管理水平低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布局不合理等等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在各种污染物成倍增加,工业废水排放最从2000年到2010年间增长了6.5倍,生活垃圾增加了7.4倍,粪便增加了9.68倍,生活污水增加了8.42倍。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的生态新城环境评估——三个案例分析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的生态新城环境评估——三个案例分析张奡摘要:生态新城被看作是一种减少资源能源消耗、保护生态、建设适宜环境的城市新区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城市增量空间拓展的主要方向。
近些年我国生态新城建设体现出数量多、规模大、发展快的基本特征,因此全面了解当前我国生态新城建设的生态环境成果成为关键。
土地利用是人与自然界互动最为密切的部分,在城市生态方面决定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是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
土地利用结构体现了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间的配置与利用状况及各类用地比例关系,其中E类、G类用地承载着各类生态空间,功能复合、资源丰富且关联影响复杂,其占比对生态新城的环境体系有重要影响。
本文以生态新城的土地利用结构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环境交错的因果关系,尝试对三个生态新城的土地利用结构中E类、G类用地比例及其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生态新城建设的特点和趋势,并对建成后生态环境成果进行评估。
关键词:生态新城,土地利用结构,E类与G类用地,用地比例1引言随着资源能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突显,探索低碳、生态、绿色的城市逐步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并转变为各大领域的公共政策。
近年来,据统计全国已出现超过一百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新建生态城项目,其中以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新天津生态城为典型代表。
但从建成情况来看,许多生态新城并未达到规划预期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协调,导致生态效益成果有限。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结构决定功能,只有合理的用地结构,才能保持土地利用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取得更大的土地利用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应。
因此,在保证土地利用经济生态效率最大化的前提下,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研究,是解决生态新区环境效益的有效途径。
2相关概念2.1生态新城指大城市的新建城区或卫星城根据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有效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基于DLS模型的城市土地政策生态效应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9卷第11期2014年11月V ol.69,No.11November,2014收稿日期:2013-10-16;修订日期:2014-09-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30747)[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330747]作者简介:吴健生(1965-),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遥感与GIS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E-mail:wujs@通讯作者:冯喆,博士研究生,E-mail:fengzhe@1673-1682页基于DLS 模型的城市土地政策生态效应研究——以深圳市为例吴健生1,2,冯喆2,高阳3,4,彭建2(1.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55;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3.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北京100193;4.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摘要:以快速城市化典型地区——深圳市为例,结合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质量评价模型对城市土地利用的数量控制和空间控制两类生态政策的生态效应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1)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用地扩张,城市生境面临破碎化增加、连通性降低、生境质量下降等生态风险,生态政策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生态风险。
(2)数量控制的生态政策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性,遏制景观破碎化和生境质量下降趋势和增强景观连通性,但可能造成城市开发强度上升,对城市用地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3)空间控制的生态政策可以维护生态用地格局,遏制景观破碎化和生境质量下降趋势,但在维护景观连通性方面作用有限。
(4)两种政策同时使用会产生协同效应,其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两种政策。
关键词:DLS 模型;土地政策;生态效应;深圳DOI:10.11821/dlxb201411008城市化发展是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特征,对自然生态景观产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影响,这一影响又对城市化进程本身构成约束[1-2]。
SWOT分析法在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中的应用——以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为例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2023, Vol.13 No.9SWOT分析法在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中的应用——以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为例李洁兰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管理处,广东深圳 51000摘要 以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进行分析,认为公园具备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的优势,也存在对外交通联系单一、科普游憩产品单一、特色自然教育资源挖掘不足、专业专职人才不足等劣势;同时,面临区域生态旅游潜力大、自然教育政策支持大的机遇及生态敏感度高、保护与发展矛盾加剧的挑战,提出了应继续坚持保护优先、挖掘特色资源、丰富游憩产品、加强队伍建设等对策,为公园自然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自然教育;SWOT分析;自然保护地;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自公园中图分类号:S7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9–0276-03“自然教育”一词源自自然主义教育,是18世纪西方重要的教育理论。
该理论核心是“归于自然”,主张教育应该尊重儿童天性,符合儿童自然的“内在发展”顺序,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性格差异和个体特点施教[1]。
19世纪随着西方国家自然研究运动、乡村学习等的兴起,环境教育、自然学习、户外教育等概念相继被提出,将自然教育由理论引向实践。
进入21世纪,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的出版,直指儿童与大自然关系断裂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唤起大众对“自然缺失”的关注与反省,自然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2]。
我国自然教育机构与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自然教育做出新的定义。
张亚琼等[3]将自然教育与环境教育、生态教育进行比较,提出自然教育是在大自然中体验关于自然的事物、现象及过程的认知,目的是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尊重自然,从而形成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形态。
林昆仑等[4]总结了自然教育具有注重自然体验、强调向自然学习、旨在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等三大特点,厘清了自然教育与自然主义教育、环境教育、博物学教育、自然科普等相近概念的区别,并从终极目标、核心原则、主要形式和价值导向4个方面阐述了自然教育内涵,极大地推动了自然教育理论的发展。
深圳市典型生态系统野外补充调查及其受损状况评估项目
深圳市典型生态系统野外补充调查及其受损状况评估项目招标文件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3月23日)一、项目背景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路径,是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两统一”的核心职责之一。
2020年底,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委托我中心先后启动了《深圳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0-2035)》、《深圳市陆域生态修复基础调查评价》等工作。
针对生态系统的现状分析评估是开展项目的重要基础工作。
针对我市生态环境状况,结合国土“三调”、“双评价”等,收集城市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动植物、水环境等现状数据以及生态修复涉及的相关规划,整合衔接既有调查监测成果,对城市山体、水系、湿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开展摸底调查,通过数据整合与资料分析,掌握我市需要进行生态修复的类型、空间范围及面积,并按照调查类型进行归纳梳理,建立数据资料集,为有效推进修复项目实施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
在生态系统内业分析的基础上,拟针对典型生态系统单元开展现场调查,辅以无人机、高光谱等新型调查监测手段,以期形成准确性高、时效性强的生态修复基础调查成果。
因此,为支撑深圳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拟引进外协合作开展森林、海岸带、河流等重要生态系统受损退化状况内业分析与现场调查工作。
二、项目要求(一)工作范围深圳市域范围,包括陆域和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
(二)工作内容1.外业补充调查工作(1)森林生态系统群落补充调查深圳市的森林生态系统群落主要为山地森林、园林绿地和红树林。
根据深圳市生态修复需求,以人为干扰作为植被群落演替的主要影响因子,选取样地作为对比。
山地森林:梧桐山,七娘山;园林绿地:莲花山公园、坪山公园;红树林:深圳湾红树林、坝光红树林。
通过现场调查收集各样地物种相对盖度、蓄积量等,划分出优势种及次优势种,最终对植被群落类型进行划分。
(2)湿地水生态指标补充调查调查具有代表性典型湿地。
深圳市宝安区土地利用遥感分类方法对比分析
2097-3012(2023)04-0491-09 Journal of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时空信息学报收稿日期: 2022-12-15;修订日期: 2023-11-02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1351);自然资源部城市国土资源监测与仿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F-2020-05-007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2042022kf1073)作者简介: 刘宇承,研究方向为资源与环境遥感。
E-mail:*******************.cn通信作者: 黄文丽,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遥感、土地覆盖土地利用遥感监测。
E-mail:*******************.cn深圳市宝安区土地利用遥感分类方法对比分析刘宇承1,3,罗芳2,杜清运3,黄文丽1,3,石仪玮31. 自然资源部城市国土资源监测与仿真重点实验室,深圳 518034;2.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测绘中心,深圳 518034;3. 武汉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 430079摘 要:以深圳市为代表的新型城市,面临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种类多、变化快等问题,在实际生产中急需高精度、高效率且时效性强的智能化监管方法。
因此,本文结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和2019年深圳市宝安区0.2 m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构建了宝安区地表自然资源丰富区域的样本库,比较分析了以K 近邻、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决策树作为分类器的传统机器学习分类方法,以及以U-Net 、Resnet50-unet 和DeepLabV3+模型作为语义分割模型的深度学习分类方法的适用性。
结果表明:①面向对象分类比基于像素分类结果整体性更强,能解决“椒盐噪声”问题;②分类结果最好的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分别是随机森林、DeepLabV3+;③在较少样本量条件下,梯度提升决策树相较于DeepLabV3+模型,在计算效率与结果可解释性方面具有优势;DeepLabV3+模型经充足样本量训练后的分类结果优于传统机器学习分类方法;④总体而言,DeepLabV3+模型分类结果最佳,在宝安区整体区域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符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情况,预期能兼顾实践生产中精度和效率要求。
城市生态用地管控:问题及规划管理建议——以深圳市为例
城市生态用地管控:问题及规划管理建议——以深圳市为例邓金杰;黄伟坚【摘要】针对城市生态用地遭到快速侵蚀的问题,以在全国率先划定城市生态用地保护边界的深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土地利用情况和规划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深圳市城市生态用地的管理困境及其原因.深圳市城市生态用地管理面临规模减小和质量退化的困境,其主要原因是建设空间需求强劲和空间精细化管控不足.在此基础上,从实施精细化的规划管控角度出发,提出城市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建议.【期刊名称】《城市观察》【年(卷),期】2018(055)003【总页数】8页(P131-138)【关键词】城市生态用地;规划管理;深圳【作者】邓金杰;黄伟坚【作者单位】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一、引言城市生态用地是指城市中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以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为主的用地,它承担包括气候调节、固碳释氧、土壤保持、净化污染等城市生态系统的各种服务功能,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承担者,对保障城市生态安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后,城市生态用地不断遭到侵蚀,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快速下降,城市生态安全面临巨大压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前景堪忧。
生态用地规划是进行生态用地精细化管控的直接依据,也是快速城市化地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城市开始关注城市生态用地保护,但基本停留在划定保护空间范围的阶段,如广东省以及个别大城市开展了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工作,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
对于保护空间范围内城市生态用地的精细化管控,相应的研究和实践则较为薄弱[1-3]。
深圳市于2005年在全国率先划定了基本生态控制线,将全市近一半面积的土地划入城市生态保护范围,并配套发布了相应的管制政策,对其进行较为严格的建设管控。
自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以来,深圳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和管制政策,目前已经基本建立了生态用地的管理框架,线内建设用地增速减慢,基本生态控制线对于保障深圳市的城市生态安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分析徐微微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分析徐微微发布时间:2021-10-13T02:55:19.456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8期作者:徐微微[导读] 当前土地开发项目规模在不断扩大,当前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也正在逐渐增长。
广西联森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摘要:针对区域环境与土地开发使用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究环境与土地使用两者的关系,并协调处理好两者关系,对于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开发,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进行论述,进而通过生态适宜性分析法对区域土地使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中获得评价结果来指导土地开发规划工作,为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相应的指导。
关键词:区域环境;环境影响评价;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当前土地开发项目规模在不断扩大,当前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也正在逐渐增长。
但就现实情况来说,现有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土地不能满足长期发展需求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
1.生态适宜性分析生态适宜性分析是对区域内环境影响因素进行预测,了解区域土地的生态现状和开发潜能,以及开发利用的可能性,从而为制定生态环境建设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在开发某块土地之前,要针对这块土地中的不同功能区进行分析,评价该区域土地开发顺序、方法是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来进行[1]。
在实际工作中,生态适宜性分析用到的方法包括生态因子组合、地图重叠、因子加权评价法等,具体分析如下:1.1 生态因子组合方法生态因子组合方法也分为层次与非层次组合方法。
其中,层次组合法通过单组因子来评价土地性质,主要评价要素为土地适宜度,在此基础上将本组因子与其他因子结合起来,采用综合方法来最终评价土地的性质。
而非层次组合法评价对象为具有简单性质的土地,相对而言更加便捷高效,且评价结果较为精准。
1.2地图重叠法对土地使用生态的适应性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更常用的工具为地图重叠法,这是因为这一方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综合分析自然环境的各类因素的影响,并最终总结出土地使用的方式是否能够满足生态适宜性。
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的运用
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的运用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必然导致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可能严重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状态。
美国首次制订环境影响评价政策之后,诸多学者对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本文对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的运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生态;适宜性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对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也已成为土地生态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依据土地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理论,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是土地生态质量评价的重点。
1城市化人口与城市化土地1.1外来人口流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城市生活无时无刻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往城市流入,其中大多来自五湖四海,希望留在大城市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教育与生活。
大量涌入的人口也给城市带来广阔无形的发展空间,城市化中房地产业的不停扩张建造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
1.2农村土地和人口转向城市土地和人口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周边农村地域吞并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对周边农村人口进行吸纳。
这些农村的土地和人口最终将被纳入城市版图,并最终转化为城市土地和城市人口,这也是城市土地和人口增长的占比最大的因素。
1.3土地盲目扩张城市化进程中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用地紧张,向郊区扩张似乎是各大城市共同的选择。
但是,土地是一种稀缺资源,特别是一些农用地资源,一旦转为建设用地则很难恢复农用。
与此同时,一些大中城市内部由于不合理地配置机制及制约手段的限制,造成了土地集约化和效率性偏低。
这些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旧城区普遍存在覆盖率低、容积率低等问题,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带来的不良影响非常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