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评估(新增)

合集下载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最新版)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最新版)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如下六类: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2)防护缺陷;(3)电危害;(4)噪声危害;(5)振动危害;(6)电磁辐射;(7)运动物危害;(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11)粉尘与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13)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2)反应活性物质;(3)有毒物质;(4)腐蚀性物质;(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1)致病微生物;(2)传染病媒介物;(3)致害动物;(4)致害植物;(5)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负荷超限;(2)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心理异常;(5)识别功能缺陷;(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doc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doc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一、几个概念(术语定义)1.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R=f(F,C)式中R———危险度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2.危险源:就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根源或状态。

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讲,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

企业中的危险源(点):是指在企业里的设备、作业场所和岗位潜在着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这些设备、场所和岗位一旦发生事故会导致人身伤亡、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是重点控制和管理的部位。

危险源有两种,一种是本质型危险源(点),另一种是转化型危险源(点)。

本质型危险源(点)是指生产设备、设施、场所、环境固有的,其本质是危险的,不管采取何种对策、措施及管理方法,均难以改变其危险属性。

转化型危险源(点)是指原来不是危险的,因使用不当、管理不善、年久失修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该岗位、设备、场所潜在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就是危险源。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可能使作业人员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异常改变、形成急性或慢性病变的因素)。

3.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南》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南》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南1范围为了辨识和评价与公司及所属单位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场所、人员、设备有关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以下简称危害因素),特制定本工作指南。

本工作指南规定了公司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方法。

本工作指南适用于公司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

2内容2.1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范围对公司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作业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以及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备设施存在的危害进行全面的辨识并对其风险评价。

2.2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步骤a)选择生产现场或部门中的作业活动;b)识别各类作业活动(包括作业活动中所使用的设施设备)中的危害;c)风险的定性和定量评价;d)确定重大风险。

2.3危害的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GB/T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分为四类:——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害因素;——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害因素;——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害因素;——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害因素;2.4危害识别的方法——安全检查表:系统剖析,确定检查项目,按顺序编制表格,以提问或现场观察等方式了解检查项目的状况,确定危害因素。

——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或系统活动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工艺、设备运转存在的危害因素。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有关事件、事故和环境监测数据等,从中发现存在的危害因素。

——座谈:召集HSE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操作人员,集思广益、讨论分析作业活动或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

——工作安全分析(JSA):较细致地分析作业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可能产生的危害。

适用于在各类作业活动中对作业人员操作活动中潜在危险和危害的识别,同时也适用于岗位人员工作活动的危害分析。

——工艺安全分析(PHA):通过系统的方法来识别、评估和控制工艺中的危害。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4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4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基础,它们对于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基础知识。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工作设备、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任务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找出潜在的危险源,以便进一步评估和控制风险。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观察法:通过观察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现象和状况,寻找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观察工作场所的现场布局、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人员的行为等。

2.调查法:通过询问和调查,了解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例如,询问工作人员对工作环境和设备的看法和意见,调查工作场所的历史记录和事故情况等。

3.检查法:通过检查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相关文件和记录,找出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检查安全标志、操作规程、设备维护记录等。

4.测量法:通过测量和监测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相关参数,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噪音、震动、温度、湿度等。

5.分析法:通过对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进行系统分析,识别其中存在的危险源。

例如,使用因果图、故障树分析等方法,找出危险源与事故的因果关系。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潜在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确定风险的程度和可能性,以便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定性评价:使用专家判断或经验法对风险进行定性评估,将风险分为高、中、低等级。

例如,采用专家访谈法、专家意见法等。

2.定量评价:使用统计分析或数学模型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得出具体的风险值。

例如,采用事件树分析法、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等。

3.层次评价:将风险分成不同层次进行评价,分析风险的组成部分和相对重要性。

例如,采用层次分析法、层次动态评价法等。

4.多指标评价:考虑多个因素对风险的影响,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指标。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精)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精)

长输管道输送的介质一般是石油、天然气等易燃、有毒物质由于其输送距离较长,又往往需要穿越城乡等人员密集场所,一旦长输管道出现事故,无论是经济损失,还是社会影响,都是巨大的因此,正确辨识长输管道的危险、有害因素,是对其实施有效控制的先决条件。

1储运设备与设施危险有害因素1.1管子、管件危险有害因素目前,国内除公称直径较小(一般为DN150以润的输送管道采用无缝钢管外,其它都采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这种钢管焊缝长度较长,焊缝产生缺陷的概率高捍缝受力情况复杂,内壁存在较大的拉应力;并且几何尺寸不稳定,装配、焊接后易形成错边、棱角等在运行过程中受压力、热应力等载荷作用,加上管道内部介质和外部土壤的腐蚀,将造成腐蚀或应力腐蚀、疲劳或腐蚀疲劳等失效弯头等管件受介质冲刷、热胀冷缩产生变形而可能产生事故隐患。

在运行过程中,管线内外部严重腐蚀;油温或气温突然变化,管线急剧膨胀或收缩;管线受外力压轧、打击等,都将造成事故。

1.2阀门、法兰、垫片及紧固件危险有害因素A )材料、压力等级选用或使用错误。

B )制造尺寸、精度等不能满足实际要求。

C)阀门密封失效。

D)自动控制等阀门的控制系统失灵,手动操作阀门的阀杆锈死或操作困难。

E)管道布置不合理,造成附加应力或出现振动。

F )使用过程中阀门误动作、阀门限位开关失灵、阀门故障等,未按要求进行检验、维护等。

1.3输油泵、压缩机危险有害因素往复式输油泵具有效率高、使用前不需要加油、液体黏度对泵的工作性能影响不大等优点,但常造成液流波动,这种液流脉动作用在管道内形成一种不稳定流状态。

当系统开(关)阀门或停泵等操作时,这种不稳定液流在管道内产生压力波动,严重时形成水击,造成系统超压、管道及设备、设施损坏。

离心式输油泵具有操作简单、液流无波动、工作状况易于调节、易于自动化等优点。

但在泵入口处液体压力过低的情况下,会发生汽蚀现象,表现为泵体产生噪声和振动,严重时会使泵叶片遭受剥蚀”导致扬程下降,效率降低,设备基础螺栓松动及管道与设备连接处损坏。

物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新版)

物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物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物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新版)在化工企业安全评价中,物质的辨识非常重要,包括项目的定性、建筑耐火等级的确定、工艺装置类别的确定,消防水量的确定、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事故后果模拟、企业内部及安监部门的管理等内容,所以物质的危险辨识是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

物质的辨识工作到位与否,关系到整个评价工作的成败。

物质的辨识分析应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按照国家安监局公告2003年第1号《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对物质进行辨识。

查找生产中涉及到的原料、中间产品、副产品、产品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

如果属于,则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8号令《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确定项目属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如果中间产品、副产品或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则企业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需要申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在评价中,危险化学品应使用表格列示其名称、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储藏养护条件等内容,各版本的《安全评价》一书中均有规范性的表格供我们参考采用。

为了直观明了的表述一个化工生产项目共有哪些危险物质,危险物质有哪些主要危险特性,最好的办法是用表格的方式集中叙述(表1)。

在表1中,物质的名称要用其化学名称,防止由于使用商品名或别名发生误辨识、漏辨识的情况发生,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评价报告中没有认真辨识,导致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企业被错误的认定为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企业的情况时有发生。

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辨识、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辨识、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识别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价,及时更新,为尽量减少和控制公司各项活动中的风险提供依据。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危险因素识别、评价、控制和更新工作。

3术语3.1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

危险源根据评价可以划分为重大危险源、重要危险源、一般危险源。

3.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认知危害、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风险:特定危险、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结合。

3.4风险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

3.5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伤害、疾病(不论严重程度)或死亡的与工作相关的事件。

注1:事故是一种造成了伤害、疾病或死亡的事件。

注2:没有造成伤害、疾病或死亡的事件也被称为[near-miss未遂事件]、[near-hit虚惊事件]、[closecall差点出事]或[dangerousoccurrence危险事件]。

注3:紧急情况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事件。

)3.6危险、有害因素风险分级管控根据对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评价,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重大风险/红色风险(A级)、较大风险/橙色风险(B级)、一般风险/黄色风险(C级)、低风险/蓝色风险(D级)四个风险等级,并采用红、橙、黄、蓝色进行标识。

3.6.1重大风险/红色风险(A级)属于不可容许的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应由企业重点负责管控,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等级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标识为红色。

3.6.2较大风险/橙色风险(B级)属于高度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应由公司管理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管控。

标识为橙色。

3.6.3一般风险/黄色风险(C级)属于中度危险,应由所在车间负责管控,公司管理部负责监督落实。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评估危险、有害因素指的是潜在的危害人类健康、生命与财产安全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引起伤害、疾病、意外事故等不良后果。

对于不同的行业、环境和工作场所,危险、有害因素各不相同,但是对其进行辨识和评估,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一步。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是为了确定一个工作场所或环境中潜在的危害,能够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人身安全:识别可能造成伤害、事故或其他危险的因素,如开放式设备、悬挂物品、旋转或移动设备、刀具、有害化学物质等。

(2)人机界面:机器设备的运作、布局、灯光、噪声、振动等对人体的危害、压力及不适等,包括可见的设备和潜在的设备。

(3)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候、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食物和水源等,确定这些因素可以避免员工在环境中接触有害物质或环境。

(4)其他因素:如火灾、电击、危化品泄漏等突发事件的影响。

2.危险、有害因素评估危险、有害因素评估是基于所识别的危险、有害因素,并通过科学、系统、定量的方法,评估其对人员健康、环境以及财产安全的潜在危害程度。

评估危险、有害因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评估过程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且要使用可靠的评估工具。

(2)评估应考虑不同的情况和潜在的后果,对风险和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3)评估结果应该根据工作场所或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必须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以便确定适当的处置和控制措施。

3.危险、有害因素控制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后,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管控,降低其潜在影响。

控制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项:(1)消除危险、有害因素:采取永久性的措施来消除这些因素,如更换危险的设备、更改工作方式等。

(2)控制危险、有害因素:通过工程控制、管理控制、操作控制等方式来减少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影响。

对于化学品等有害物质,应使用可替代材料来取代有毒物质。

(3)个人保护措施: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装备、安全培训和监督管理,确保其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装备和在工作中保护自己。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范文一、引言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们对于预防事故和保障员工安全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危险源的辨识、分类以及风险评价和分级的方法和原则。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对企业内存在的各类危险源进行发现、识别和记录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应包括以下内容:1. 确定危险源种类。

危险源可以分为物理危险源、化学危险源、生物危险源、机械危险源等。

通过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所涉及的危险源种类。

2. 辨识危险源。

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和辨识企业内存在的各类危险源,如高温、高压、有害气体、毒性物质等。

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危险源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可能的危险源组合作用。

3. 记录危险源信息。

对于每一个辨识出的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危险源信息记录表,详细记录危险源的名称、特性、危险程度等信息。

三、危险源分类和风险评价危险源分类和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估的过程,目的是为了确定各类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1. 危险源分类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征,可以将危险源进行分类。

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机械性质等进行分类。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2.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确定其对人员和环境的威胁程度。

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定性评估方法和定量评估方法。

定性评估方法是通过专家判断和经验总结,对危险源进行主观评估,如利用风险矩阵、事件树等方法。

而定量评估方法则是基于数学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借助风险模型和风险计算公式进行风险评估。

3. 风险分级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危险源按照风险程度进行分级。

常用的分级方法有使用颜色、数字等符号来表示不同等级的风险,如红色表示高风险、黄色表示中风险、绿色表示低风险等。

2024年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三篇)

2024年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三篇)

2024年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1.目的为准确识别公司工作场所的危险源,并评价出重大危险源,采用相应控制措施,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预防好有效控制。

适用于本公司在生产和服务活动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划。

3.工作程序3.1.程序描述要控制安全生产风险,首先要识别风险源,评价其带来危害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确定重大危险源,据此策划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以消除安全隐患。

3.2危险源识别3.2.1危险源识别时要考虑以下业务活动和影响因素范围:a.正常的作业活动和非正常的作业活动;b.作业现场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的环境;c.现场临时设施及作业现场的平面布置;d.作业工艺流程;e.使用的机械设备、装置、工具等;f.有毒有害作业部位(如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及低温等有危险源的作业部位);g.各项制度的规定;h.安全防护设施、事故应急抢险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i.进入生产区所有人员的活动,包括内部员工、访问者或其他人员。

3.2.2识别和评价的时间公司每年3月份,将办公区域、到生产区的路途和生产区作业可能发生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价。

3.2.2.2危险源辨识方法,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识别:a.经验对比法;b.询问与交谈;c.现场观察;d.过程分析等3.2.3根据本公司作业活动的实际情况,造成各类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如下:1.高处坠落:脚手架、吊篮、电动葫芦、检修用卷扬机、物料提升机、等高处作业中发生的坠落事故;2.物体打击:包括钢管、扣件、物料、机械零件、作业工具等物体的打击;3.机械伤害:包括卷扬机、电锯、减速机、拉链机、提升机、磨机、破碎机、皮带输送机、风机、搅拌机等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4.起重伤害:各种起重作业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5.触电:包括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生活用电、各种机电设备用电、雷电击等伤亡事故;6.火灾和爆炸:包括作业现场临时用电、生活用电、电焊作业、气焊作业、氧气瓶和乙炔瓶、火工材料的燃烧与爆炸;7.坍塌:包括物料提升机等、堆置物、建筑物倒塌等;8.淹溺:洪水、游泳、洗澡、失足落水等;9.车辆伤害:场内机动车、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在施工或到工地路途的伤害;10.中毒和窒息:煤气中毒等伤害;11.职业病:电焊、粉尘、水泥粉尘等引起的职业病。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范围和内容(最新版)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范围和内容(最新版)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范围和内容(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范围和内容(最新版)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及运输建筑构物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管理措施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有:1)实行机械化、自动化;2)设置安全装置;3)机械设备、装置及其主要部件必须具有必要的机械强度和安全系数;4)保证电气安全可靠;5)按规定维护保养和检修机器设备;6)保持工作场所合理布局、整洁;7)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1)贮罐区(贮罐);2)库区(库);3)生产场所;4)压力管道;5)锅炉;6)压力容器;7)煤矿(井工开采);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9)尾矿库。

(记忆:锅、压、压管两矿、两库一区、一场所)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事故预防对策应能:预防降低处置人员保护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消除•隔离•降低•个体防护•报警、警告预防事故的基本指导思想(1)消除—防止产生危险和危害因素。

(2)降低—排除或降低已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3)失效安全——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4)应急行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的要求。

选择事故预防的对策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生产设备本身具有本质安全性能,不出现事故和危害。

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为生产设备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安全防护装置,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

加油站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报告(修改反恐)

加油站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报告(修改反恐)

Xxxx加油站风险评估二〇二三年四月一、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一)物料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汽油、柴油均为易燃液体。

汽油爆炸极限范围为 1.4%~7.6%,闪点为-46℃;柴油爆炸极限范围为 0.5%~4.1%,闪点>60℃。

汽油、柴油易挥发,泄漏后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一旦接触点火源即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二)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火灾爆炸事故可能发生在汽油和柴油卸油、加油、储存过程以及设备设施检维修过程。

(1)卸油过程(1)运输成品油的槽车进入加油站,若未在汽车排气管上装阻火器,有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

(2)运输成品油的槽车若未熄火或未连接静电接地夹导除静电 15 分钟以上就开始卸油,则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3)汽、柴油在卸油过程中,由于物料飞溅、冲击、摩擦(如输送管未插入储罐底部),卸油速度过快等,易产生静电,若卸车时未用静电导电夹与防静电设施牢固联接,未采用导静电耐油软管,油品在卸车过程中静电大量积聚,可能引发火灾爆炸。

此外卸油员上岗时未穿防静电工作服装、鞋,遇油品泄漏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4)在卸油过程中若管道、设备连接不可靠、密封不严或拉脱,产生泄漏、喷射,泄漏后遇明火或静电火花点燃,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5)在卸油作业过程中,若违章操作或液位显示报警失灵,致使油品满溢泄漏,一旦遇明火或静电,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6)在卸油作业人员未严格执行防火制度,带入火种,不防爆的通讯器材(如:手机等)进入现场;穿着化纤织物的衣服,引起静电火花;穿带铁钉的皮鞋发出火花;地面未作不发火处理;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

(7)撞击会产生火花的工器具或防爆电器存在质量问题或安装不符合要求、绝缘老化、破损等一系列隐患均有导致火灾、爆炸的危险。

(8)卸油工作未结束或油管中的油品尚未流淌干净,司机提前发动车辆,向前移位,致使油管扯断,油品洒出,遇点火源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理程序(2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理程序(2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识别公司施工活动的危害因素,评价危害事件的风险程度,制定有效风险控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级别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识别、评价更新与控制。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审批《重大风险清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3.2安全环保监察部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报管理者代表批准,下发《重大风险清单》。

负责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风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工作。

负责审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3.3生产部负责参与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负责组织所属各单位按照《重大风险清单》编制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并在施工(生产)中组织贯彻落实。

3.4各基层单位、部门负责依据《重大风险清单》,对重大危害因素及风险按照相应文件要求进行管理和控制。

负责上报新产生的风险因素及管理方案。

4管理内容与要求4.1工作原则4.1.1预防原则:依据施工现场所涉及的活动范围、危害事件的性质以及时间、风险的特点,针对性的选取相应的方法。

4.1.2一致性原则:依据施工活动的特点、存在的隐患,选取相应的方法,确保辩识、评价和控制措施的一致性。

4.2危险源辩识4.2.1辩识范围a) 设备采购、设施的安装、使用、维护、报废等所有运行活动(包括相关方使用的设备、设施)。

b) 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包括进入作业现场的相关方人员的活动)。

c) 化学品、油类及其他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废弃等活动(包括相关方的有关活动)。

d) 工程施工中常规或非常规的作业活动。

e) 办公场所、宿舍、食堂。

4.2.2辩识状态a) 正常状态——每天正常进行的日常活动b) 异常状态——停机、检修、维护等。

c) 紧急状态——火灾、爆炸、发生事故、事件等。

4.2.3辨识时要考虑在作业过程中的几个方面:a) 人的不安全行为;b) 物的不安全状态;c) 不良的作业环境;d) 管理方面的缺陷。

4.2.4辩识方法:a) 根据分部分项、工序、工艺流程所涉及的活动进行辩识。

危险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要求

危险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要求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伤害风险的状态。

可能导致伤害或者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者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者状态。

某一特定危(wei)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危(wei)险源分类:根据危(wei)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分两大类:——第一类危(wei)险源(能量意外释放):生产过程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能源/能量载体)或者危(wei)险物质。

防止第一类危(wei)险源导致事故——约束/限制能量/危(wei)险物质,控制危(wei)险源。

——第二类危(wei)险源:导致能量或者危(wei)险物质约束或者限制措施破坏或者失效的各种因素。

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因素。

两类危(wei)险源的相互关系第一类危(wei)险源是能量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wei)险源是第一类危(wei)险源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wei)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进行危(wei)险源辨识时,先辨识第一类危(wei)险源;再辨识第二类危(wei)险源。

危(wei)险源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必须要对系统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分清主要危(wei)险源及其相关的危(wei)险性、有害性。

危(wei)险源辨识不要发生遗漏,要全面进行分析,以免留下隐患。

惟独认识到它是危(wei)险源,才干对它进行风险评价,才干对它采取措施。

对危(wei)险源,要分析其触发事件,也就是危(wei)险源浮现的重要依据或者设想的事故模式或者后果。

其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wei)险源评价风险风险控制的策划实施风险控制计划评审控制计划的适宜性(必要时)进行危(wei)险源辨识首先要划分作业活动,危(wei)险源辨识针对作业活动进行。

划分作业活动就是当我们需要辨识比较复杂的对象时,先将其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部份,使我们能够比较容易、清楚地对其危(wei)险源进行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办法(最新版)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办法(最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办法(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办法(最新版)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评价目的1.1对本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控制。

1.2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1.3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以减少或避免不期望的事件发生,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保证安全生产。

2.评价范围本公司范围内所有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价、识别与控制。

3.职责3.1分管安全副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建立风险评价小组,负责批准重大的风险清单。

3.2安全部门负责组织本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及巨大的风险,提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并对全公司的危险源的控制进行监督。

3.3安全部门应确保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人员进行应有的培训,以承担指定范围内的工作。

3.4各部门对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并实施控制。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3篇)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3篇)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害因素,是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即人、物、环境、管理几方面的缺陷,危害是造成事故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危害辨识指识别危害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为什么能发生,怎样发生的过程。

危害辨识的两个关键任务是辨识可能发生的特定的不期望的后果;辨识导致这些后果的材料、系统、过程和设备的特性。

风险评价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拟建或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其可能发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

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负责公司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组织领导工作,并提供重大危险控制所需的资源。

安全环保部负责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重大风险因素控制计划的制定。

对不可承受风险控制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负责环境污染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负责环境污染不可承受风险的治理和控制计划。

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生产工艺、工程项目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负责生产工艺、工程项目方面的不可承受风险治理项目的立项管理。

按照“三同时”的要求,保证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职业安全健康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负责组织电气、机械设备设施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负责电气、机械设备设施不可承受风险治理项目的立项管理。

负责本单位作业范围内的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负责作业范围内的不可承受风险治理项目的立项管理。

实施本单位评价出的风险因素的控制计划。

安全专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组长由安全环保部部长兼任,副组长由安全环保部主管人员兼任;生产工艺、工程项目专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组长由生产技术部部长兼任,副组长由生产技术部副部长兼任;电气、机械设备设施专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组长由生产技术部部长兼任,副组长由生产技术部主管电气、机械设备人员兼任;专业小组成员: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电气、机械设备技术管理人员、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人员。

钻井施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1)

钻井施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1)
危害程度
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
防控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钻井设备,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 识,配备相应的防护装置和警示标识。
05 风险控制措施与建议
CHAPTER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 人员的安全职责,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网络。
运用专业知识,对钻井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进行识
别,如噪声、振动、粉尘等。
辨识结果记录
03
将辨识出的危险源和有害因素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风险评估
提供依据。
常见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机械伤害
钻井设备在运转过程 中可能造成的挤压、 碰撞、剪切等伤害。
电气伤害
电气设备故障、操作 不当等原因引发的触 电、电弧烧伤等伤害 。
配备专业的安全监管人员,对钻井施工现场进行全程监管,确保各项安
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02 03
完善应急处理机制
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机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配备必要 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 处置。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
加强与当地政府、消防、医疗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建立有效的联 动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外部支援和帮助。
实施技能考核和持证上岗
对钻井施工人员实施技能考核,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操作 技能和安全知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减少人为因素造成 的安全风险。
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和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 对。
强化现场监管和应急处理能力
01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评估(新增)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评估(新增)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评估(新增)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评估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__-1992)的规定,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伤害方式等,结合冲焊部近来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按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等方面进行辩识和评估。

一、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 __―2022年),根据我公司“重大危险源识别”,柴油(仓库临界量100T、生产现场10T)、乙炔(C2H2)(仓库临界量10T、施工现场1T)保存和使用在冲焊部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职业病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参照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关于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焊装车间具备构成职业病危害的诱因、环境和条件。

三、公司内部存在的主要危害a) 起重设备――起重设备提升时发生的事故。

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b) 机械伤害――机械设备(在本公司内主要指冲压设备、压焊设备、折弯机、剪切机等)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c) 电危害――高配操作和各类触电。

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d) 运动物危害――车辆伤害。

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四、其他危险、有害因素a) 指挥错误――不存在主观上的违章指挥,而仅仅是指挥不当或指挥经验缺乏。

b) 操作错误――不包括违章作业,而是由于经验缺乏而发生的错误。

如:工具不合适――产生物体打击伤害(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安全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办法

安全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办法

安全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办法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办法为有效识别并控制公司原油、液碱、LNG、液氮、液氧的运输过程中存在潜在风险的活动、产品、服务中的危害因素,实施必要削减措施,防⽌风险转变为事故。

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术语和定义(⼀)危害因素可能造成⼈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害因素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三)风险某⼀特定危害事件发⽣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四)风险评价评估风险程度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职责(⼀)安技科是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的归⼝管理部门,负责定期组织开展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作;收集、汇总、审查、评价所属各单位的《重⼤风险控制台帐》;建⽴公司《重⼤风险控制台帐》。

负责组织公司各部门的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作。

(⼆)安技科负责定期组织开展本板块所属各单位的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作;收集、汇总、审查各车队、场站《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汇总表》、评价各车队、场站的《重⼤风险控制台帐》;建⽴和上报本单位的《重⼤风险控制台帐》。

(三)⼦公司(场站)具体负责实施本单位(本区域)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作,建⽴和上报本单位的《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汇总表》。

三、管理内容和要求(⼀)危害因素辨识1.危害因素辨识的范围危害因素辨识的范围必须覆盖公司散货、原油、液碱、成品油、LNG、LPG、液氮、液氧装卸、运输,LNG、LPG储存、经营,⽓化站业务、⼯程建设等所有⽣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1)常规和⾮常规的活动;(2)所有进⼊⼯作场所的⼈员(包括⼯作⼈员和客户)的活动;(3)⼯作场所的设施(⽆论由公司还是由相关⽅所提供);(4)事故及潜在的危害和影响;(5)以往活动的遗留问题。

2.危害因素辨识应考虑的⽅⾯(1)整个辨识过程应充分考虑辨识对象的“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2)辨识职业健康和安全⽅⾯的危害因素应考虑:物理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物性危害因素、⽣理和⼼理性危害因素、⾏为性危害因素和其它⽅⾯的危害因素等。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

影响程度
说明
可忽略的 轻微伤害
严重的 单个死亡 多个死亡
对健康没有任何伤害和损害
对完成目前工作有影响,如某些行不便或需要一周以内的 休息才能恢复
导致某些工作能力的永久丧失或需要长期恢复才能恢复工 作
单个死亡或永久性能力丧失,来自事故或职业病
多个死亡,源于事故或职业病
附表2:判据——财产损失
影响程度
说明
是 维持管理
1、危害因素辨识应考虑:
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六(七)种类型。
(1)三种时态: 过去:以往危害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如:泄漏事件造成的土地污染。 现在:正在进行或产生的危害因素和影响。 如:油罐储存油品、工业废水排放等。 将来:在将来可能产生的危害因素。 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涉及的危害因素。
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辨识
一 危害因素辨识
1、活动和过程的选择 2、危害因素性质、分类 3、危害因素的辨识 4、危害因素风险评价
选择活动或过程
危害因素是组织的作业活动、生产过程、 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可能引发事故或职业病的 因素。为充分识别这些危害因素,首先要对 组织的作业活动、生产过程、工作场所进行 分析,编制作业清单或过程清单。典型的作 业活动、生产过程、工作场所包括:
选择活动或过程
(1) 生产工艺; (2) 维修保养或施工; (3) 生产操作; (4) 设备运行; (5) 车辆运输; (6) 油品储存; (7) 化验分析等。
选择活动或过程
对上述活动、过程和场所进行分析, 编制作业清单或过程清单。选择的尺度、 划分的层次要适当,以便对其进行验证, 有利于危害因素的识别和确定。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评分标准表
分数值 10 6 3 1 0.5 0.2 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评估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伤害方式等,结合冲焊部近来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按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等方面进行辩识和评估。

一、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根据我公司“重大危险源识别”,柴油(仓库临界量100T、生产现场10T)、乙炔(C2H2)(仓库临界量10T、施工现场1T)保存和使用在冲焊部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职业病危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参照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关于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焊装车间具备构成职业病危害的诱因、环境和条件。

三、公司内部存在的主要危害
a)起重设备——起重设备提升时发生的事故。

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b)机械伤害——机械设备(在本公司内主要指冲压设备、压焊设备、折弯机、剪切机等)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c)电危害——高配操作和各类触电。

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d)运动物危害——车辆伤害。

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
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四、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a)指挥错误——不存在主观上的违章指挥,而仅仅是指挥不当或指挥经验缺乏。

b)操作错误——不包括违章作业,而是由于经验缺乏而发生的错误。

如:工具不合适——产生物体打击伤害(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如:灼烫——产生物理灼伤(在我公司主要是电焊弧光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编制:审核:批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