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详解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详解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我们准备进入社会的重要基础,所以我们需要关注一年级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本文将对这一教案进行详解。
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数学素养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
1.数学素养目标以生活为背景,通过互动体验、游戏操作等方式,呈现数学常识,使学生对于数学有直观的感受,建立数学思维的基础。
2.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形状语言,训练他们观察、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会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为数学学习的高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合作、关心他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塑造独立、自信、勤奋、探究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优秀行为品质。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几何形状的认识与分类、比较几何形状大小以及组成新的几何形状等内容。
1.几何形状的认识与分类在本节课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如何观察一个图形,如何按照某种规律分类图形,例如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
让他们感受到几何形状在生活中的常见化。
2.比较几何形状大小在本节课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几何形状大小与其面积大小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关系,提高学生对几何形状大小差异的敏感性和认知能力。
3.组成新的几何形状在本节课中,教师需要通过学生熟悉的几何形状和图形组成新的几何形状,例如如何将正方形和长条形组成长方形等等。
让学生深入体会几何形状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三、教学方法在本单元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互动探究中获取知识;同时,教师还需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借助塑料积木、纸片、干粉等手段,让学生能够自由组合和构造一些几何形状,参与思考合理的组合方法和设计思路等等。
四、教学评价考核学生学习的方式除了考试外,还应尽可能多地运用学业评价、结果评价等多元化手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智慧广场》教案青岛版
智慧广场课题:智慧广场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2.经历观察.操作.验证的数学过程,形成利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长学生的聪明才智,开展学生的智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内容:第85页移多补少的问题教学过程:活动一:师:芳芳和晶晶进展做纸花比赛,想知道比赛结果吗?出示情境图。
师:你了解哪些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一样多?活动二:1.让生独立思考:你有什么方法使晶晶和芳芳的花一样多?师画直观图验证哪种方法正确。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画图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以后我们可以借助直观图来帮助解决。
活动三:比照思考问题一:芳芳比晶晶多几朵问题二:芳芳给晶晶几朵,两人同样多引导思考:问题一是求多出来的局部,问题二是求移动的局部让学生理解:先算找出多的局部,多4移2,也就是移动多的局部的一半。
2.如果芳芳比晶晶多8朵,芳芳要给晶晶几朵才一样多?学生思考,用刚刚的结论找到答案。
自主练习:可以让学生直接在图中移多补少,移动多的一半。
让学生独立画图解决。
学生独立解决。
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右边有多少人?要学生理解左右人数要相等才能开场比赛,这也是移多补少的问题。
借助直观图解决。
兔哥哥有9个萝卜,送给弟弟1个,他们一样多说明了什么?说明两只兔都有8个,有一个是哥哥给的,弟弟应该是7个。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在智慧广场学习了什么?移多补少的问题在生活中经常碰到,以后小朋友要多留心这样的问题。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素材整理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素材整理。
1.教材分析第五单元的教材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减1数”,“减法口诀”以及“两位数减一位数”。
在这三部分中,学生们将逐步学习减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2.教学目标(1)掌握减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2)掌握减1数的减法口诀;(3)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法;(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减法口诀的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法;(2)难点:减法口诀的熟练运用,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运算过程中的借位问题。
4.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图形,引导学生们理解减法的概念。
(2)口诀法:在教学减1数时采用口诀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快速掌握减法口诀。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自信心。
(4)游戏法:采用游戏的方式,在愉悦的氛围中加强学生对减法的理解和认识。
5.教学步骤(1)教师先用图形让学生理解减法概念。
(2)在口诀法环节中,教师可以用小游戏或手势配合口诀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减法口诀。
(3)在两位数减一位数中加深学生对减法的理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遇到借位的情况。
(4)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5)在游戏环节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游戏,如竞赛,团队协作等,以达到轻松、愉悦、学习的效果。
6.教学辅助工具(1)数学教具:数独,拼图等。
(2)音频、视频。
(3)课本、教师讲解板书。
7.总结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减法的知识。
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有所得,掌握基础技能,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一年级数学教案备课序号:第 5-1 节主备教师备课组长执行教学上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迎接海鸥11—20各数的认识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情境,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1-20的物体个数,并会正确读写,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
过程与方法经历计数单位“十”的建构过程,建立正确地数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验数学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数感,是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数的组成;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教学准备20根小棒(或木块)、计数器、图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个性思考谈话导入。
1.创设情境,收集信息。
同学们,喜欢海鸥吗?小明他们也非常喜欢,星期天正在海边喂海鸥呢,想看看吗?(出示情境图)请看屏幕,仔细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2、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根据你发现的信息能提出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并板书。
)活动一:数一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
1、认识11。
(1)估一估。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解决“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这个问题,好吗?这么多海鸥,你能估计一下有多少只吗?(学生交流估计的结果)(2)数一数。
怎样才能知道你估计的对不对?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数数看沙滩上到底有多少只海鸥?(3)班内交流。
你是怎么数的?把你数的方法讲给同学们听听好吗?(学生交流数的结果和方法)2、认识计数单位。
(1)用学具摆11。
你能用学具表示出11吗?比比看谁的方法能让大家一眼看出是摆的是11;跟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
(学生独立操作,用小棒摆出11)(2)班内交流。
哪个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跟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为什么这样摆?你觉得他摆的怎样?(3)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借助学生摆放的学具组织谈话)10个“一”就是1个“十”;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共9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备课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在认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
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会数、会写、会读11—20以内的数,认识数位“个位、十位”和计数单位“一、十”以及11—20各数的组成,能比较数的大小;第二,学习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认识加法和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11—20各数的认识是以后学习100以内数以及万以内数的基础,同时,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也是本册学习20以内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之一。
单元总体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11-20之间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创设情景,通过摆一摆、捆一捆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和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以及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4、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并结合具体情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单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1、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的形成过程。
【免费下载】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填写算式。
3、在教学中渗透数的顺序,并进行社会秩序教育。
4、学会与人合作,体会计算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二、新课:1、出示课本第76页情景图。
(1)说一说你都发现了哪些信息。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一说(2)提出问题:沙滩上有多少海鸥?让学生自己动手数一数。
(3)让学生拿出小棒,对应海鸥摆一摆。
|||||||||| |10个一是1个十|||||||||||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2、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1)让学生自己数一数。
(2)拿出小棒对应小朋友摆一摆。
(3)用13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来表示。
3、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1)让学生自己数一数。
(2)拿出小棒对应海鸥摆一摆。
(3)总结:2个十是20。
三、课堂练习:1、课本第70页、第1题。
强调:先圈出10个,再写出一共有多少个。
让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用计数器拨出下列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3、说一说,把下列各数用“几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来说一说。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教师补充。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进一步巩固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2、按顺序数数,正序和倒序。
二、巩固练习:1、第2题:写一写,画一画。
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课件
计算一下。
6-4= 2 16-4=12 5-2= 3
算 15-2= 13 7-1= 6 17-1= 16
10 +6=16 10+ 5 =15 10 +9=19
返回
课堂小结
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
计算十几减几时,用一位数减 个位上数的差,再与10相加。
返回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返回
还剩多少桶?
用了4桶
一共有17桶
17 - 4 =
返回
数一数
17 - 4 = 13(桶)
17桶
13桶
喂了4桶
返回
摆一摆
7-4=3 17 - 4 = 13
返回
拨一拨
十个
17 - 4 = 13
返回
17 - 4 = 13
返回
解答
还剩多少桶?
17 - 4 = 13(桶)
答:还剩13桶。
返回
认识减法各部分名称 17 - 4 = 13
认识20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返回
课前导入
请你来数一数
礁石上的海鸥 有多少只?
返回
探究新知
怎样来数呢?
我们也要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数。
返回
返回
礁石上有( 20)只 。
拨一拨
返回
摆一摆
一个十
+
20
1个十 返回
20里有2个(十)。
返回
用计数器拨一拨。
十个
12 90
返回
2和0各代表什么意思?
返回
小猫钓鱼。
猫咪们一共钓几条鱼?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2课时
第二课时个性化课题第五单元:信息窗 2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更正一、教课目标:1、理解并掌握20 之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初步感悟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3、经历研究计算方法的过程,感悟同一道加法或减法有不一样的计算方法。
4、计算方法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取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踊跃感情。
二、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口算题卡、学生准备小棒等。
三、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形,提出问题1、数数。
2、师:小朋友,请你算一算。
(课件出示)抽生口答3+2=5-2=10+7=10+9=师:同学们真棒!下边再来看一道题。
(课件出示:13)师:在 13 这个数里面, 3 在什么位上?生:3在个位上。
师:个位上的 3 表示什么?生:表示 3 个一师:那1在什么位上?生:1在十位上位。
师:十位上的 1 表示什么?生:表示 1 个十。
3、师:今日我们就用以前学的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合作研究,建构模型1、教课例 1师:小红到商店里去买铅笔,她先买了13 枝铅笔,又买了 2 只铅笔。
小红一共有多少枝铅笔?(课件演示买铅笔图)师:你能列出算式吗?生: 13+2= (板书: 13+2=)( 1)摆小棒师:那 13+2 等于多少呢?我们用小棒取代铅笔摆一摆。
请同学们先取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再摆 2 根小棒,合起来是多少根呢?(15 根 )师:(课件演示摆小棒)我先摆13 根小棒,再摆 2 根小棒。
老师想知道是把 2 根小棒加在 3 根小棒里呢,还是加在一捆里?生:加在 3 根小棒里。
师:为何要把 2 根小棒加在 3 根小棒里呢?师引生:3 根小棒表示—— 3 个一,2 根小棒表示—— 2 个一。
合起来就是—— 5 个一。
再加上一捆小棒,一共就是15。
( 2)计数器师:除了摆小棒,我们还可以用计数器算13+2 。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二课时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79页自主练习教学目标:1、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流利地读出这些数。
2、正确书写11~20各数,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教学重、难点: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1-20以内数的认识,想不想检验一下自己学得怎么样?二、基本练习1、自主练习第1题:是泉10的练习。
通过练习,学生体会先圈10再计数的便捷性,进一步强化计数单位“十。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交流。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写出的数,十位上的1表示图中的哪一部分。
练习完成后,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数小棒、捆小棒的练习。
借助这种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巩固数的组成。
2、自主练习第2题是写一写,画一画。
帮助学生理解数位意义、数的组成以及读法、写法。
可以让学生独立去做,然后交流为什么这样写、这样画。
3、自主练习第3题按顺序写数,是对20以内数认识内容的加强。
[可以渗透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形式对20以内的数进行排序练习。
]4、自主练习第4题:是20以内数的顺序练习,目的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再次巩固20以内数的顺序,明确20以内数的大小。
5、自主练习第5题:是数的组成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20以内数的组成。
练习时让学生多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并引导学生利用对口令、考考我的同桌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出题进行练习。
6、自主练习第6题:同桌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对的翻到相应的页码。
三、发展练习1、自主练习第7题:是带有数学方法的猜数游戏。
游戏规则:一人出数,另一人也出一个数并告诉对方“我的数比您的数大得多(或小得多、差不多的范围)让对方才是一个什么数。
对方可以采取逐步逼近的方法猜出这个数。
2、自主练习第8题:是比较大小的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3、自主练习第9题:是估算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最新审定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精品)
考大家。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后教(一)更正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
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师用计数器帮助数数,认识个位和十位,谁最勇敢,第一个说。
同学交流。
师: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师:说说你的想法?同意吗?真棒。
(三)加强练习按顺序写数:(1)、14、15、()、()、18、()、()(2)、20、19、()、()、16、()、()五、全课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当堂训练(练一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780000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1从右面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课后反思年级一学科数学单元数五课时数3课型新授课题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主备人日期年月日学习目标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正确口算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加减法。
学习重点正确口算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加减法。
正确口算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加减法。
学习难点正确口算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加减法。
正确口算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加减法。
教具挂图投影仪(小黑板)学习过程(通案)二次备课一、板题示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深入研究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板书)。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正确口算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加减法。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p80-81页上面有关的内容,看图并思考下面的问题:仔细观察图片上有什么?天空上有什么?大海上有什么?海滩上小朋友在干什么?动动脑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再让学生说说从自己的看法各是什么?(6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过渡:下面自学竞赛开始,比自学后谁能准确回答思考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青岛版 (7份打包)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青岛版 (7份打包)一、课程背景本文档是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的第五单元,主要内容是有关数的认识和数的加法。
教材采用的是青岛版,共包含7份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打成良好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概念和计算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注重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识数字0-10。
2.掌握数字0-10的顺序。
3.能够正确写出数字0-10。
4.掌握数字的基本加法。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数字的认识2.数字的顺序3.数字的写法4.数的基本加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够正确认识数字0-5。
1.教师通过幼儿歌曲、图片等形式介绍数字0-5。
2.学生进行跟读和模仿。
3.班级带大家复习之前的数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掌握数字0-5的顺序和正确写法。
1.教师通过数字顺序卡片依次展现0-5的顺序和正确写法2.学生在看到数字卡片时,快速复述该数字的名称,并在练习册上板书数字。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掌握数字6-10的认识和正确写法。
1.教师介绍数字6-10的名称、写法和应用场景。
2.学生进行跟读、模仿、认识和板书练习。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掌握数字6-10的顺序。
1.教师通过数字卡片依次展示数字6-10的顺序。
2.学生在看到数字卡片时,快速复述该数字的名称,并在练习册上板书数字。
第五课时教学目标:掌握数字的基本加法。
1.教师通过实物数量展示数字的基本加法。
2.学生模拟教师加法运算的方式,进行加法练习。
第六课时教学目标:加法计算的继续练习。
1.教师增加加法难度,逐渐提高学生的难度来掌握加法运算。
2.学生进行加法计算练习。
第七课时教学目标:复习和回顾。
1.教师复习数字、数字顺序和加法。
2.学生进行课程的复习和思考。
教学评价本单元教学后,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训练,能够掌握数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且能够通过实物物品的数量来进行加法计算,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智慧广场 青岛版
来画图也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总结:其实啊,不论是摆还是画,我们都是从多的里面拿了一些给少的,让两个人变得一样多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板书:移多补少问题。
3.反馈练习
师:“移多补少”的方法你学会了吗?好,那你会用“移多补少”来解决问题吗?
出示题目:熊妈妈摘了14个玉米,熊宝宝摘了4个玉米,熊妈妈给熊宝宝几个玉米就一样多了?
学生画图解决,师巡视指导。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对知识方法进行了巩固,同时也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归纳总结方法
师总结方法:图要一个对着一个画,然后加上一条小竖线看清楚多出来的部分。
然后把多出来的部分分成一样多的两部分,拿出一部分给少的就一样多了。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分享给大家好吗?
板
书
设
计 移多补少 拿几朵红花给黄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了? 8朵: 4朵:
教
学
反
思。
青岛版(六三制)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全单元教学课件
课堂练习
(1)14+3计算时,要先算(4+3)再加10。 (2)左面是5,右面是11,和是(16)。 (3)和=( 加数)+(加数)。
看图计算。
4 + 10 = 14
看图计算。
12 + 4 = 16
小猫钓鱼。
猫咪们一共钓几条鱼?
5 + 11 = 16(条)
右边有3只
数一数
12 + 3 = 15(只)
15
摆一摆
2+3=5
12 +
3 = 15
拨一拨
十个
12 + 3 = 15
解答
右边有3只
左边有12只
12 + 3 = 15(只)
答:天空上一共有15只
。
认识加法各部分名称 12 + 3 = 15 加数 加数 和
2.海里一共有多少只 ?
15 + 4 = 19(只)
青岛版(六三制)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五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课件
青岛版(六三制)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五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课前导入
请你来 数一数
沙滩上的海鸥 有多少只?
探究新知
怎样来数呢?
我们也要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数。
沙滩上有( 11)只 。
拨一拨
摆一摆
10个一是1个十
1个一
11里有1个(十 )和1个(一)。
看图计算。
18 - 3 = 15
青蛙捉虫。
妈妈捉了多少条虫子?
17 - 6 = 11(条)
计算一下。
6-4= 2 16-4=12 5-2= 3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2)还剩多少桶?
3、解决问题
(1)生先独立思考自己想怎样解决第一个问题,想一想解决问题1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找到数学信息后,让学生列出算式。如果学生列出算式“3+12”,教师可以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2)探究算法,交流算法。注意引导学生总结3+12=15,12+3=15。
(3)生先独立思考自己想怎样解决第2个问题,想一想解决问题2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找到数学信息后,让学生列出算式。并列出算式,写出得数。
观察情境图
读数学信息
列式计算
探讨算法
4、总结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都是从个位算起,先算出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然后再加上10.
5、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字,先学生自己起,然后与教师进行交流。然后小博士引出:
(3)全班交流(每组推选出一名发言的人,口述算法及优点)
(4)比较方法,自我优化。以上那种方法,更简便一些,适合你,闭上眼睛想一想操作过程。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你就用哪种。
2、算一算:19-8
(1)学生独立解答。(2)同桌交流做法。
看图提问题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独立解答
3、你还能提出哪些类似的问题?并解决。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情景?学生说说,教师鼓励学生要自己解答,对于难以回答的问题可以先放进问题口袋。
12 + 3 = 15 17 — 4 = 13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学生识记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出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提问各部分的名称。
三、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第3题。这两题是对比题。通过练习,学生明确每组中两个算是的联系和区别。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计算中感悟“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可以运用比较简捷的算法。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比较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达到训练的目的。
2019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1精品教育.doc
课题: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一册(青岛版)教科书第68--69页,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1、借助学具操作,认识11--20各数。
2、正确书写11--20各数,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3、经历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以及11--20各数的过程,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结合现实活动学习认数与计算,培养环保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激情:小朋友,你们喜欢大海吗?今天老师领你们到海边去看一看,好吗?教师出示:“海鸥回来了”的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什么?看到图,你想知道什么?提出你们的问题。
学生看挂图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根据图片可能提出的问题有: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岩石上有多少只海鸥?水中有多少只海鸥?沙滩上有多少位小朋友?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学生自己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并汇报自己的结果与过程。
教师可提倡学生多种数法,只要数的正确就可以。
2、教学认识11和数位(1)、如果用一根小棒表示1只海鸥,沙滩上的海鸥要多少根小棒?同学们快来摆一摆,摆完后并观察小组内各同学摆得是否与你的相同?若有不同,你认为哪种摆法好,为什么?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体会比较可能想到把10根放在一起,1根独放,这样便可以一眼看出11根。
教师在投影仪上展示出10根在一起,1根独放的结果,加深学生的认识。
(2)、学生看着展示结果说一说: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10根表示1个十,它对着的位置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十位”。
十位表示有几个十,这1根对着的位置也有一个名字,叫“个位”,个位表示有几个一。
(4)、怎样用计数器表示“11”呢?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拔珠表示,并说出自己是怎样拔的?教师最后总结: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拔1个珠子,这1个珠子表示1个十;有1个一,就在个位上拔一个珠子,表示1个一。
青岛版一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教案(word版)
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先教学数11到20各数,然后教学1到20各数的读数的顺序及大小写数,最后出现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和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口算题。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知道一个数的相邻两个数各是几。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1是一个十”、“2个十是20”.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认识数位,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四、教学建议:本单元主要是在小学生已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结合教材先教学数11—20各数,然后教学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最后出现一些10加几、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练习。
1、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本单元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数小棒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2、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
无论是在新授课还是练习课中,教师要有选择性的设计练习题来培养学生的数感,因为数感的培养对以后数学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3、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合作学习更显得至关重要,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帮助他人及向他人学习的乐趣。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使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比。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智慧广场 青岛版
来画图也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总结:其实啊,不论是摆还是画,我们都是从多的里面拿了一些给少的,让两个人变得一样多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板书:移多补少问题。
3.反馈练习
师:“移多补少”的方法你学会了吗?好,那你会用“移多补少”来解决问题吗?
出示题目:熊妈妈摘了14个玉米,熊宝宝摘了4个玉米,熊妈妈给熊宝宝几个玉米就一样多了?
学生画图解决,师巡视指导。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对知识方法进行了巩固,同时也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归纳总结方法
师总结方法:图要一个对着一个画,然后加上一条小竖线看清楚多出来的部分。
然后把多出来的部分分成一样多的两部分,拿出一部分给少的就一样多了。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分享给大家好吗?
板
书
设
计 移多补少 拿几朵红花给黄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了? 8朵: 4朵:
教
学
反
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备课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在认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
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会数、会写、会读11—20以内的数,认识数位“个位、十位”和计数单位“一、十”以及11—20各数的组成,能比较数的大小;第二,学习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认识加法和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11—20各数的认识是以后学习100以内数以及万以内数的基础,同时,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也是本册学习20以内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之一。
单元总体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11-20之间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创设情景,通过摆一摆、捆一捆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和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以及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4、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并结合具体情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单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1、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的形成过程。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具摆一摆、数一数,并借助计数器在头脑中清晰地建立起一个十和1个一的不同表象,深刻体会计数单位“十”的意义和产生的必要性,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
2、提倡算法多样化。
让学生独立探索算法,并通过交流体验算法多样化。
3、要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估计意识。
本单元采用的主要教法学法:操作法、发现法、引导探究法、归纳整理、观察、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练习法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展台。
课时安排:11-20各数的认识 1课时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 1课时综合练习 1课时第一课时海鸥回来了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69页。
教学目标:1、会数、会写、会读11—20各数。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通过摆一摆、捆一捆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和掌握11—20以内各数的组成。
4、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并结合具体情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数位“个位、十位”和计数单位“一、十”‘掌握11—20以内各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认识数位“个位、十位”和计数单位“一、十”‘掌握11—20以内各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法:引导探究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小棒或者方块。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海鸥吗?想不想现在看一看?请看大屏幕。
美丽的大海边是海鸥嬉戏玩耍的地方,可曾经因为人们把大海弄脏了,海鸥飞走了。
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让海鸥回来呢?学生发表意见,老师适时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出示主题图:如今海边变美丽了,可爱的海鸥也回来了。
你瞧,小朋友们和海鸥玩得多开心啊!谁能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让学生把图上的内容说完整。
)谁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提问。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1、数11-20各数(1)你能分别估一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和多少个小朋友吗?(2)数一数,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重点让学生掌握1个1个、2个2个、5个5个地数。
2、动手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数位和计数单位。
(1)你能用手中的小正方体代替海鸥在桌上摆一摆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在黑板上摆。
(2)教师将10个圈起来:10个一是1个十。
一个我们就叫它“一个一”。
10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11里面呢?(3)借助计数器介绍数位。
数宝宝和我们人一样也要排座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1这个数?为什么这么表示?十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个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总结得出:个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十。
你能看着计数器上的珠子写出这个数吗?为什么那样写?该怎么读?(4)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摆一摆、圈一圈,1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这个数怎样写?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5)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先数一数,再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
看看如果10根捆成一捆,可以捆成几捆?一捆表示1个十,2捆表示几个十?2个十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2个十是多少?怎样写?(6)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
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并说一说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完成自主练习的题目。
四、畅所欲言,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用到11-20各数吗?”板书设计:11—20各数的认识10个一是一个十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个2 0第二课时十几加几不进位加和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75页。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加) 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加法和减法各部分的名称,能较快、准确的进行计算。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学习数学的快乐。
3、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过程。
4、使学生养成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树立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养成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树立优化思想。
教法:引导探究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小棒或者方块。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口算。
2、填一填。
(1)1个十和5个一是()。
(2)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17 = 10 + ( ) 13 = ( ) + 10 12 = 10 + (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海鸥图,同学们根据图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去看看海边的美景,怎么样?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2、你们看图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提问,教师筛选有价值的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进行板.如:(1)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2)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海鸥?(3)还剩多少桶食物?三、操作探索,解决问题1、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出示算式:12+3(1)你想怎么算?动手操作:用小棒摆一摆先拿出一捆再2根,接着再拿出3根。
(2)小组内交流(选出小组长,安排好发言的顺序,使学生学会倾听)(3)全班交流(每组推选出一名发言的人,口述算法及优点)(4)比较方法,自我优化。
以上哪方法,更简便一些,适合你,闭上眼睛想一想操作过程。
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你就用哪种。
2、算一算:3+12=(1)这道题与上题有什么不同?(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小组里说思路.(3)口算这样的题要注意什么?3、独立解决第三个问题,然后集体订正。
4、学习加、减法算式各个部分的名称,尝试让学生自己说,说不出的老师可以讲解。
学生随便说一个加减法算式,其他同学指明各个部分的名称。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到这些知识,例如:小明的姐姐今年12岁,三年之后,姐姐是几岁?学生独立思考,最后集体交流。
你能试着举出这样的生活中的例子吗?五、巩固练习1、同桌出题,相互解答。
2、做一做自主练习的6题中的加法题,并请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说说算法。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谈谈这节课学习的感受。
板书设计:十几加几不进位加和十几减几不退位减12+3=153 + 12 = 15 17 -4 = 13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第三课时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第76页。
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和巩固11---20各数的组成以及数位和计数单位。
2、进一步掌握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整理和反思能力。
教学重点:能准确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整理和反思能力。
教法:归纳整理、观察。
学法:讨论、交流。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展台教学过程::一、全面回顾,归纳整理1、同学们,学习数学真是一件快乐的事,一转眼我们已学了这么多的知识,回忆一下这我们主要都学了哪些知识?让学生自我整理,畅所欲言。
2、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整理出几大项:数数、估计、加减法……二、创设情景、具体考察(出示情景图)1、整理复习,考察估算能力(1)仔细观察图上是什么场景?你能根据此图提一个关于估算的问题吗?(2)不看图,请学生估出所提问的事物数量,再一起数一数检查自己的能力。
(3)你还能根据此图提一个关于估算的问题吗?请学生估计事物数量,再一起数一数。
(4)小组同学组内考察。
2、整理复习其他内容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1)天上有几只海鸥?有几艘船?几个小朋友……(2)左边与右边一共有几只海鸥?红帆船、黄帆船和紫帆船一共有多少艘……(3)左边的小朋友比右边的多几个……根据学生提问的情况决定加法、减法、数数的复习顺序,进行归类复习。
三、互相交流,自我评价——丰收园1、师: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学的怎样?做的怎样?学生回答,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
(你这样就做到积极了……)2、照样子,组长组织小组内评价。
3、自己根据各种表现,涂红不同个数的苹果。
板书:我学会了吗?14-2=12 2+13=15 1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