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调研报告
(完整版)9、西泠印社
印章的妙用
❖ 书画作品为何要盖章? ❖ 资料链接:1:作者的章:通常有引首(形状多为随形的)、和落款
(通常为正方形)。这是坚定作品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引首章的内容 比较随便,如作者的号、书斋名称……,落款章一般为作者的名字,通 常为“XX之印”、“XXX印”等,阴文、阳文都可以,有的画作中作者 在毛笔的提款中署上了自己名字的名(2或3字),而用一个章(印文就 一个字)表示自己的姓。 ❖ 资料链接2:收藏、鉴赏章:这件作品在表示各个时期流传的经历,如 果被众多历史上的著名画家、收藏家收藏过,基本可以肯定这件作品的 真实性,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中国画装裱时可以把名人的鉴赏章裱在 后面,一定要小心。所以鉴定时不能仅仅依靠印章。而历代皇家收藏的 作品一般有皇帝的鉴赏专用章,加盖这些章的位置是有规范要求的。
❖ 《词集考》 ❖ 《清词年表》 ❖ 《全明词》
饶宗颐的史学作品
❖ 《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 ❖ 《九龙与宋季史料》 ❖ 《选堂集林·史林》 ❖ 《潮州志汇编》
饶宗颐的目录学作品
❖ 《潮州艺文志》(合著) ❖ 《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善本书录》
饶宗颐的楚辞学作品
❖ 《楚辞地理考》 ❖ 《楚辞书录》 ❖ 《楚辞与词曲音乐》
丁辅之
❖ 丁辅之(1879年8月14日~1949 年7月12日)近代篆刻家、书画 家。原名仁友,后改名仁,字辅 之, 号鹤庐,又号守寒巢主,后 以字行。浙江杭州人,系晚清著 名藏书家“八千卷楼主人”丁松 生从孙。其家以藏书之丰闻名于 海内。嗜甲骨文,尝以甲骨文撰 书楹联编成册,又喜篆刻,名印 金石,代有收罗,尤以西泠八家 印作为多。并擅画花卉瓜果,极 其璀璨芳菲。幼承家学。一度同 王禔供职于沪杭铁路局。公余之 暇,探讨金石书画。
篆 刻
西泠印社文化调研报告
西泠印社文化调研报告西泠印社文化调研报告西泠印社是中国最著名的篆刻艺术团体之一,成立于1904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为了深入了解西泠印社的文化和艺术传统,我们展开了一项文化调研活动。
通过采访西泠印社的成员以及观摩他们的创作,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西泠印社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西泠印社的成员将传统篆刻艺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精美的作品。
在印社的展厅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明清时期的著名篆刻家的作品,以及当代篆刻家的作品。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泠印社的成员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也不断地进行创新尝试。
他们探索不同的印材、刀法和主题,以展现自己对篆刻艺术的独特理解。
通过这种方式,西泠印社成功地将传统文化注入到现代艺术创作中,使篆刻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西泠印社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
这里的成员来自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地区,但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热爱,那就是篆刻艺术。
无论是在作品创作中还是在活动组织中,西泠印社的成员总是紧密合作,相互学习和交流。
这种团队合作和交流的氛围,不仅促进了成员之间的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与理解。
通过这种方式,西泠印社成功地形成了一个艺术家们相互扶持共同进步的大家庭。
最后,西泠印社注重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
我们了解到,西泠印社经常组织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例如,在重大节日期间,西泠印社会举办篆刻展览和义卖活动,所得收益用于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和老人。
此外,他们还会定期走进学校和社区,为大家开展篆刻讲座和指导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篆刻艺术。
通过这些公益活动,西泠印社不仅推广了篆刻艺术,也传递了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的价值观。
总之,西泠印社作为一支中国顶尖的篆刻艺术团体,不仅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也注重团队合作与交流,同时致力于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
他们通过这些努力,使篆刻艺术在当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西泠印社造园文化艺术特色探析
西泠印社造园文化艺术特色探析【摘要】西泠印社是中国著名的造园文化艺术机构,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该社团对园林艺术的重视和探索成为其独特之处,倡导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西泠印社的造园风格特色独具匠心,深受人们喜爱。
文章探讨了西泠印社造园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对园林艺术的重要影响,同时还探讨了该社在当代艺术界的地位。
西泠印社通过对园林的艺术探索和实践,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了园艺艺术的发展,并成为当今艺术界的璀璨明珠。
【关键词】西泠印社、造园文化、艺术特色、历史渊源、园林艺术、造园风格、传统文化、现代艺术、独特魅力、影响、当代艺术界、地位。
1. 引言1.1 西泠印社造园文化艺术特色探析西泠印社作为中国著名的文化艺术团体,其造园文化艺术特色备受瞩目。
西泠印社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其对园林艺术的重视和独特的造园风格更是独具特色。
通过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西泠印社打造出独具匠心的园林作品,展现出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非凡实力。
西泠印社的造园文化艺术特色体现在多个方面:西泠印社源自宋元时期的文化团体,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使得西泠印社在园林艺术创作中能够融合传统文化元素,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厚重感。
西泠印社非常重视园林艺术的研究和传承,致力于挖掘园林艺术的传统之美,并将其融入当代艺术创作之中。
西泠印社的造园风格独具魅力,在园林设计中注重平衡、谐调和意境的表达,展现出一种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风格。
西泠印社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不断探索园林艺术的新领域,为当代艺术界带来新的活力和灵感。
2. 正文2.1 西泠印社的历史渊源西泠印社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团体,其建立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
当时,著名园林大师颜妙能和鲁迅先生等文化名人联合发起了西泠印社,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
西泠印社的成立也得到了当时的官方支持,成为了一处官办园林。
通过多年的发展和传承,西泠印社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西泠印社考察心得总结
西泠印社考察心得总结引言近日,我有幸参观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化艺术协会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从社团历史、艺术特色及参观体验三个方面,对我在西泠印社考察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进行总结。
西泠印社的背景西泠印社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它最早由浙江杭州的印章艺术家和书法家自发组成,以研究、收藏、传承和推广中国印章文化为宗旨。
西泠印社先后经历了多次的整修和扩建,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研究、展示、交流和教育于一体的印章文化艺术机构。
艺术特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印章艺术在西泠印社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推广。
西泠印社以其独特的收藏和展示方式,向参观者展示了印章艺术的魅力和饱满的文化内涵。
在社团内部的收藏馆中,陈列着各个时期的印章作品,从最早的木刻、石刻印章到现代的铜、银、金、玉等材质的印章,无不向人们展示了印章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多样性。
除了收藏展览外,西泠印社还开设了印刷制作工作室和刻印教室,供有兴趣的人参观和学习。
参观者可以亲自动手制作印章、刻印纸张,感受印章艺术的乐趣和神奇。
参观体验在参观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西泠印社的独特魅力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吸引。
当我踏入那座古老的建筑群时,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文人雅士时代。
走进收藏馆,我目不转睛地欣赏着陈列在橱窗中的各类印章作品,每一枚印章都体现着作者的心思和精湛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
参观过程中,我还有机会亲身体验了制作印章的过程。
在印刷制作工作室,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印章制作的工艺流程,并带领我们制作了自己的印章。
用木刻刀刻出印章的轮廓,再复制在印章背板上,最后用印泥试印,整个过程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印章制作的艺术和技巧。
在刻印教室,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印章进行刻印,并且有机会亲自刻印在纸张上。
通过亲身实践,我深刻感受到印章刻印的技巧和艺术,每一次的刻印都需要细心和耐心。
而且,每个刻印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使得印章艺术更具魅力和价值。
西泠印社景观空间分析
总 片 面 图
布局分析
造园理法
西泠印社总体设计思想是“因山构室”。 它依山而起,大致可分为山下、山腰、山 顶三层台地以及四大景区。根据西泠印社 空间布局特点,从入口至山顶庭院大致可 分为五段。
一、起景 由入口至柏堂,沿西湖弧山路可致园门入口,园门不大,门洞上有额,刻有 “西泠印社”四字,朴素典雅,别具一格,成为全园景观构成的起点,步入 园中,为一封闭式的布局庭院,四周风景顿收,思维由外至内,收于园中。 庭院之北为主体建筑柏唐,西有竹阁,小巧玲珑,作为陪衬,整个入口起景, 空间以收为主,封闭式庭院布局,起到了很好的欲扬先抑,欲露先藏的组景 效果。 二、承景 由石石牌坊至印泉,经柏唐,书碑廊西行,在上山的蹬道石阶上,矗立着一 座石牌坊,朴素无华,引人入胜,石阶和树木构成了该段重要的组成因素, 形成景观的过渡地带,拾阶而上,眼前已是“山穷水尽”,峰回路转,却又 是“柳暗花明”--山川雨露室和仰贤亭呈现于眼前。 三、转景 由印泉至四照阁:过山川放露,室迎面可见一巨大石上刻有“印泉”,石下 为清泉小池。从印象泉折向东,经“红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雪径”的引 导,至临崖而筑的四照阁,侧墙一档,视线反弹,有石级“指路”由东向北, 可直达山顶院。空间变化由收至放,由闭至开,与入口的“收”和“闭”取 得了很好的抑扬呼应。 四、高潮 山顶庭院景观组织更妙,中心一石池,实中有虚。建筑布置于四角,南面临 崖,西有观乐楼,汉三老石室,吴昌硕纪念馆,其中华严经社荷成为整个庭 院的构图中心,也是整个序列意境的升华。 五、结景 从小龙泓洞至后山:沿山顶庭院的小龙泓洞北行,则构成序列的延伸和空间 的再度收闭,起到“合中有起”的组景,景断意联,留有余味,取得景观构 成的延续,成为新的组景序列的起点。
西泠印社的简介
西泠印社的简介西泠印社,简称西泠,是中国著名的文化艺术团体,成立于1904年,总部位于中国杭州市。
西泠印社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宗旨,致力于研究、收藏、展示和传播中国古代书画、印章、篆刻等艺术形式,被誉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
西泠印社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4年的浙江西泠书院,当时一群文化名流和书画爱好者在书院内组织了一个以研究书画艺术为主的学术团体,这就是西泠印社的雏形。
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印学的开创,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西泠印社以其丰富的藏品和独特的研究成果而闻名于世。
社内拥有大量的珍贵古籍文献、名家字画、古代印章等收藏品,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
西泠印社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艺术展览和学术研讨会,展示其独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造诣,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和学者前来参观和交流。
西泠印社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积极推动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发展。
社内有一支由知名书画家和篆刻家组成的艺术家团队,他们不仅承袭了传统的技法和审美观念,还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融合,创作出许多具有现代风格和时代特色的作品。
这些作品既传承了中国古代书画的精髓,又展现了当代艺术的创新力和个性魅力。
西泠印社还积极参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多年来,西泠印社与许多国内外的文化机构和艺术团体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关系,举办了多次文化交流活动和国际艺术展览,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交流。
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文化艺术团体,西泠印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也是当代文化艺术研究与创作的重要力量。
西泠印社在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为世界呈现了中国文化的瑰宝,为人们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杭州西泠印社考察会议纪要
杭州西泠印社考察会议纪要2012年2月14日,赤峰市政府副市长梁淑琴、市文化局局长于凤先、副局长乌力吉等对杭州西泠印社进行考察,与西泠印社常务副社长陈振濂就赤峰市创建“中国印城”进行了座谈。
现将会议内容纪要如下:一、赤峰市副市长梁淑琴首先向陈振濂副社长简单介绍了赤峰市的基本情况:1、赤峰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面积约9.6万多平方公里,460多万人口,以蒙古族为主体,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2、赤峰市旅游资源丰富,草原、沙地、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类型多样,是“内蒙古的缩影”。
特别是克什克腾旗,已晋升为“世界地质公园“。
3、赤峰市经济以工业为支撑,财政收入来源以有色金属产业为主,但是人均收入水平较低。
4、赤峰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考古文化命名最多的地级市。
主要有红山文化,以玉猪龙为代表;草原青铜文化,以土城遗址为代表;契丹辽文化,辽代2座都城、6座皇陵都在赤峰境内。
5、赤峰市的巴林石是赤峰发展印石产业的基础,有成熟的印石雕刻队伍。
二、赤峰市文化局局长于凤先就印城建设的条件和构想做了阐述:1、赤峰市中心城区有90余万人口,未来将发展成百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
2、赤峰市在中国的文化史和社会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类发展史上最早出现文明因素的地区之一,是红山文化的命名地,还包括有赵宝沟文化、兴隆洼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等7个文化类型。
赤峰是中国文化类型命名最多的地级市,在中国也绝无仅有。
3、赤峰经历了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等四个文化高峰。
4、赤峰打造“中国印城“具有多种条件:一是印材:巴林石是中国四大国石之一,矿区达十几平方公里,有鸡血石、冻石等丰富的品类和层次,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
巴林右旗大板镇大部分商户都是各种品类巴林石的经营者,赤峰新老城区共有近千商户经营巴林石。
二是印人:赤峰印石产业从业者约10万人,包括从开采到雕刻的低中高端从业者。
约200人的雕刻人才队伍,篆刻制印人才也达到100—200人。
形容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是中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团体,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
其宗旨在于“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国际性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西泠印社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占地面积7090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
印社建筑虽然没有传统的纵横格局,但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一层叠一层,井然有序,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
主要建筑有柏堂、竹阁、仰贤亭、还朴精庐等,均挂匾披联,室外摩崖凿石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见。
内建中国印学博物馆,收藏历代字画、印章多达六千余件。
西泠印社在历史上的成就和影响不仅在于其精美的艺术作品和收藏,更在于其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它曾多次举办国际性的篆刻艺术展览、研讨会等交流活动,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西泠印社也在培养年轻一代艺术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的艺术事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总之,西泠印社是一个集艺术研究、创作、交流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文化机构,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重要代表之一。
第1页共1页。
西泠印社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西泠印社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西泠印社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印艺社团,成立于清乾隆年间的杭州市。
经过几代印艺大师的继承和发扬,西泠印社已经成为了世界和国内印艺领域的瑰宝,广受赞誉。
西泠印社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非常珍贵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1. 西泠印社的历史背景西泠印社的成立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当时杭州市官绅和士人为了振兴传统印艺,决定创立一个印艺社团,从而就有了西泠印社的诞生。
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西泠印社凭借着其传承和发扬中国印艺文化的历史使命,不断发展壮大,并影响和带动了国内外印艺界的发展。
2. 西泠印社的文化传统西泠印社一直以来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印艺文化,其文化传统特点主要包括:弘扬印艺文化,强调传统技艺的学习和研究;注重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如《西泠印社史稿》等;致力于推动中国印刷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如研究中国麻布纸、木版水印等。
3. 西泠印社的艺术价值西泠印社的艺术价值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其印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以及其所创作的印艺作品的精湛程度。
西泠印社所创作的印艺作品,无论是版画、印章或者贴画、月份贴,都呈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缜密的精神风格,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4. 西泠印社的社会价值西泠印社除了所以涉及的印艺文化和艺术价值以外,还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
自成立以来,西泠印社一直坚持对中国印艺文化历史的探索和传承,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印刷技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西泠印社还带动了国内外印艺界的繁荣和发展,对于研究中国印艺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也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材料和史料。
总之,西泠印社是中国传统印艺文化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其传承和发扬传统印艺文化的历史使命,而且还体现在其所创作的印艺作品的精湛程度和艺术价值。
当今,西泠印社依然沿着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印艺文化的道路前行,保持着印艺文化探索和传承的特点,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让历史和文化价值得以延续和发扬。
西泠印社考察心得体会
西泠印社考察心得体会西泠印社是杭州市著名的文化景点,也是中国最早的印社之一。
最近,我有幸参观了这个古老而充满神秘感的地方,并从中学到了许多有关印刷文化的知识和体会。
以下是我的考察心得与体会。
首先,西泠印社作为一个文化景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个建筑区域保持着浓厚的历史氛围,建筑物古朴而庄重,仿佛可以让人穿越时空进入古代。
尤其是它的一楼展厅,陈列着各种古老的印刷设备、印刷品和相关文物,给人一种沉浸在印刷文化中的感觉。
在观展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印刷技术的历史演变和影响力。
其次,我对印刷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里,我学到了印刷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据介绍,印刷术最早起源于中国,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
通过西泠印社的展品,我看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印刷样本,从最早的木刻印刷、活字印刷,到如今的数码印刷,每一种技术都代表了一段历史,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技术水平。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深入了解印刷文化的机会,也让我更加珍惜现代科技带来的印刷便利。
此外,西泠印社还展示了中国传统印刷文化的独特之处。
这些展品包括了各种印章、法书、名人墨迹等,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雅趣和审美追求。
在欣赏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西泠印社通过这些展示,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在心中埋下了对传统文化的种子。
最后,参观西泠印社让我意识到保护和传承印刷文化的重要性。
在展厅里,我看到了许多收藏和修复的印刷器材和文物,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保护和维护。
印刷技术的进步,使得电子文件和数字印刷成为主流,但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文物在风雨中逐渐消失。
因此,我相信我们应该重视印刷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保持现代化的同时,也要传承好传统文化。
总之,参观西泠印社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与体验之旅。
通过这次考察,我不仅从中学到了关于印刷文化的知识,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相信这次经历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西泠印社:一窥中国金石篆刻艺术
西泠印社:一窥中国金石篆刻艺术在杭州西湖的孤山西麓,有一座已经百年的古建筑,牌匾上优雅地镌刻着“西泠印社”四个字。
这里是中国研究金石篆刻的一个百年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称。
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地处西湖景区孤山中,南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
西泠印社百年这个成立于清末的中国文人社团,经历了晚清的风云变幻、抗战的八年烽火和文革的十年浩劫,遭遇了中国几千年未有的变革和政权的更迭。
在风起云涌的历史进程中,西泠印社那些手拿画笔和刻刀的书生,犹如水边的芦苇,虽然柔弱,却没有随波逐流。
他们保住了中国金石篆刻史上的重要资料,同时吸引了吴昌硕、李叔同、启功、赵朴初等众多大家的加盟…… 2006年,西泠印社的金石篆刻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一步确立了西泠印社作为篆刻传承代表组织和国际印学中心的地位。
金石篆刻的起源和功用普通印章是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必需品。
而真正的金石篆刻艺术,离日常生活已很遥远,这其中的学问也是大有讲究的。
金石篆刻艺术即所谓“印章”艺术。
从考古所得,3000多年前的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中国人就开始使用印章。
春秋战国的青铜铸造工艺已发展到成熟阶段,印章的制作工艺大多极为精美。
几千年来,由于印章的制作要经过复杂的契刻、冶铸工艺,较之签字画押更难于复制模仿,印章作为凭信用具和权力象征的职能受到社会公认。
政府任命官吏也要授予印章,官吏们受印后,在公务活动中须把印章佩带在身,作为职务级别的标志物。
到现在,印章的制作已经不再那么复杂了,世界各地也都沿袭了以印章作为身份凭证重要物件的做法。
银行等金融机构使用的各种票据,政府部门的通告、来往文件上,都需要加盖有效印章才被承认。
西泠印社景观分析
景观概论作业——西泠印社西泠印社,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孤山路31号,是由明清古建筑遗址相组合而成的园林,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作为我国著名金石篆刻家的聚会之地,其依山傍水,幽雅秀丽,是一个人工堆叠的具有山林意趣的庭院。
西泠印社占地面积仅2万平方米,其造园置景有如刻印凿章,方寸之间尽现匠心【图一】。
最前端以竹阁、柏堂、檐廊、粉墙和水池构成园林庭院,其假山石布局的手法或竖或卧或平地一抹,与主峰孤山形成呼应【图二】。
同时,水池睡莲,粉墙漏窗,翠竹几丛尽显山色庭院之纯美。
柏堂后院,飞檐的建筑与峭拔的山势、浓阴的古树、登山的曲径形成一组自然与人工有机结合的庭院。
拾级而上,搭配有序的四照阁、题襟馆、观乐楼、仰贤亭等精巧建筑,依势而筑,高低错落,朴素自然【图三】。
其中,四照阁临崖而筑,起到点景和与西湖水景互借的重要对景作用,人自窗扇向外眺望,亭台楼阁隐现于花树掩映之中,西湖美景尽入景框,使人虽身处翠微咫尺之地,却尽收杭州园林之胜1【图四】。
行至山顶,亭台、楼阁、山地、古塔、庭院完美组合成只两亩多的庭园【图五】,布局紧凑,精而合宜,巧而得体【图六】。
山顶泉池倒影着拔地而起的华严经塔,起到一塔控制全局的作用。
西泠印社是一座融园林艺术与金石书画为一体的艺术殿堂,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内涵。
印社建筑虽然没有传统的纵横格局,但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一层叠一层,井然有序,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
此外,作为一个学术社团,西泠印社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享誉海外。
注释:1、安怀起编著,孙骊译.杭州园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1参考文献:1、安怀起编著,孙骊译.杭州园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12、浙江在线:文保单位/05culture/system/2006/08/04/007787919.shtml3、于之:《西泠印社的园林艺术》4、徐卓恒:《小园林的空间情趣—西泠印社之空间序列构成分析》图说:图一:西泠印社总体平面图图片来源:杭州园林,安怀起编著,陈劲测绘。
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以许可证所列项目为准);服务:金石、字画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我国传统美术社团及西泠印社研究综述
( )释 西泠 三
西冷 , 是杭州市内一个区域的名字。 , 西 言其位置偏
于市区的西隅 , 实就在西 湖之 中。 , 其 泠 言水之清幽 , 也
是与西湖有关。 西泠 , 指西隅之水, 在杭州 自然即指西 湖
了。 杭州的西湖名闻天下 , 西冷之 名也随之 而兴 。 久而久 之, 西冷犹如武林一样成为杭州的代名词 。 明朝嘉靖年 据
( )社 团概 念 的界定 一
社团是社会团体的简称。在国外 , 社团指社团法人 , 体。美术家依赖这些团体 ,宣传 自己的主张 ,交流学术 , 或是组织美术展 , 出版刊物 , 同时也依赖团体 可分为营利法人和 公益法人两种 : 前者是指经过法律手续 切磋技艺 , 美术社 团的存在 、 发展及其活动 , 是一 成立的集体从事经营牟利活动 的组织 ,如 公司、商社之 维护 自己的权益 。 个社会文明程度和文化水平的象征 , 同时也受到社会制度 类: 后者是指依法成立的从事社会 公共活动 的群 众团体 。 它们往往也以某种新的艺术潮流 在我国 , 社团习惯 上是 指后 者。 体说 来 , 具 是指由一定数 和文化历史背景的制约。 带动 艺术发展 , 量的 自然人或团体、 法人为 了共同的 目的 , 依法 自愿成立 或艺术活动方式冲击着传统的艺术秩序 ,
[关 键 谰 ] 传 统 美 术 社 团 ;西 泠 印 社 ; 理 论 研 究
一
、
研 究 对 象 的 界定
“ 社团”是社会学范畴的重要概念 , 也是社会学和社 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 基于不同的标 准 , 社团可以有 多种分类。 根据其典型的活动内容和对本身成员的各种规 范约束 , 可以是经济的 、 治的、军事的、文化的 、 政 宗教 的和亲缘的等等 。 美术社 团是诸 多类 型的社 团中的一种 ,
西泠印社调研报告
西泠印社调研报告西泠印社调研报告摘要西泠印社是我的研究⾦⽯篆刻的学术团体,但其所在之处却是⼀座很有个性的园林。
西泠印社所在地形⾼低起伏,建筑与林⽊分布在⼭上⼭下。
本次综合实习,在西冷印社学习颇多。
本论⽂通过⽼师讲解,查询资料,主要对西泠印社的⼈⽂历史,空间布局,构景要素等⽅⾯进⾏了分析与评价。
以⽂字,照⽚加分析图进⾏表达。
关键词:西冷印社⼈⽂历史空间布局构景要素⼀、西泠印社概况①西泠印社顺着孤⼭原有的地势⽽建,是优秀的⼭体庭院。
巧妙地在⾼低起伏的各个空间层次上布置建筑、植物、⼭⽯、⽔体等园林构景元素。
②运⽤了拟对称与轴线偏移的⼿法。
布局轻松,灵活,优秀的⼭⽔园林。
③采⽤少有的⾦⽯⽂化为主题。
包含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园林精雅,景致幽绝,⼈⽂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湖⼭最佳处”之誉。
图1西泠0印社平⾯图图2印社实景照图3⼭地园林图4轴线偏移图5⾦⽯篆刻1、区位分析西泠印社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西湖区孤⼭路3l号,东经120度8分,北纬30度15分,东邻孤⼭,南⾄⽩堤,北邻后孤⼭路,西近西泠桥。
西泠印社依⼭就势地展开景观序列,组成⼭下、⼭中、⼭顶以及后⼭四⼤景区,总占地⾯积7088.86平⽅⽶,建筑⾯积1749.77平⽅⽶。
图6位分析图2.历史沿⾰先秦时期:⾦⽯之风兴起⾦⽯之风最早可追朔到先秦时期的碑⽂,之后魏晋时期⼜出现帖⽂。
到唐宋时期,⾦⽯学已成为时尚潮流,相继出现欧阳修、吕⼤临、赵明诚等杰出⾦⽯学家。
1904年:⾦⽯⿍盛期在杭州的篆刻家王福庵、丁辅之、叶为铭、吴⽯潜等⼈结社于孤⼭南麓西泠桥畔,取名“西泠印社”。
当时清朝杭州府与钱塘县均以官府批⽂登记备案。
1933年:建设完成印社的园林建设全部完毕,社内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楼台亭阁建筑精美,摩崖⽯刻星罗棋布,成为西湖园林的精华之处。
1983年:省级重点杭州市政府拨款资⾦15万元,请著名古建筑专家对印社景点全⾯修整,并⽴省级重点⽂保单位⽯牌.2006年:国家级⾮物质⽂化遗产“⾦⽯篆刻(西泠印社)"成为⾸批国家级⾮物质⽂化遗产代表作。
西泠印社文化调研报告
西泠印社文化调研报告西泠印社是杭州市的一家文化研究机构,以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为主要任务。
通过对其进行文化调研,我们了解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首先,西泠印社积极致力于研究和传承传统印刷文化。
印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泠印社通过研究传统印刷技艺及相关文化背景,不仅在国内树立了较高的声誉,还与海外的类似机构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合作,促进传统印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西泠印社注重与年轻一代的交流和互动。
在文化调研中,我们发现西泠印社通过举办讲座、工作坊和展览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参与。
这些活动不仅让年轻人了解和体验传统印刷文化,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创意和才华的平台,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西泠印社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西泠印社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文化服务,如展览和讲座,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以“西泠韵迹·文化关怀”活动为例,西泠印社定期到养老院、社区等地开展文化活动,带给老年人和社区居民一些乐趣和温暖。
这些举措展示了西泠印社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的关怀。
最后,西泠印社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竞争激烈,传承和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
其次,作为一家非盈利机构,西泠印社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赞助和捐赠,资金保障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然而,西泠印社通过与各界合作,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和项目,努力克服这些挑战。
综上所述,西泠印社作为一家重要的文化研究机构,在传统印刷文化研究和传承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与年轻人的互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西泠印社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然而,也需要面对传承困难和资金保障等挑战,但相信在各方的支持下,西泠印社将能够继续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介绍西泠印社的书籍
介绍西泠印社的书籍
摘要:
一、西泠印社的创立与历史
二、西泠印社的学术贡献
三、西泠印社与篆刻艺术的发展
四、西泠印社的现状与影响
正文:
西泠印社是我国著名的研究篆刻艺术的学术团体,创立于1904 年,由丁仁、王禔、叶为铭、吴隐等人在浙江杭州孤山创办。
因地近西泠,故命名为“西泠印社”。
自创立以来,西泠印社一直致力于印学的研究,颇具声誉。
1978 年10 月,经国家出版局批准,正式列为出版单位,主要承担碑帖、印谱、画册和有关这方面论著的编辑出版任务。
西泠印社在篆刻艺术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中国研究篆刻的学术团体,西泠印社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篆刻艺术家和学者,推动了篆刻艺术的发展。
此外,西泠印社还举办各类展览、笔会和学术研讨会,为篆刻艺术的交流和研究提供了平台。
在百年历史中,西泠印社社员们的作品不仅代表了中国篆刻艺术的高水平,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如今,西泠印社已成为中国篆刻艺术的一座高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学者加入其中,继续推动篆刻艺术的发展。
总之,西泠印社作为中国研究篆刻艺术的学术团体,在传承和弘扬篆刻艺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书画鉴赏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西湖行记西泠印社西泠印社是行程第一站。
早有耳闻,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亲眼一观,感到大开眼界。
进门先经一段长廊,廊壁上悬着多副对联,字体各异,自负为求是学子,霎时自愧近乎文盲,满墙的汉字能认出的屈指可数。
虽不很懂文意,但观字形字态,还是为其美学魅力叹服。
西泠印社依山而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致互相映衬,构思布局极为精巧。
拾级而上,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感,主要建筑有柏堂、竹阁、仰贤亭、还朴精庐等。
逢门必入,西泠印社不愧一个“印”字,多处楼阁里展示的是印章。
遗憾的是没有看到中国印学博物馆,没能见识到收藏着的历代字画、多达六千余件的印章。
好在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摩崖凿石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见,一步一景,边走边赏。
行至半山,便是吴昌硕纪念馆,进门可见一座吴昌硕的半身像,上悬一块横匾“一代宗师”。
吴昌硕是中国近代艺术大师,他出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盛名之下,精英云集,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商承祚等均为西泠印社社员。
此后二十余年,西泠印社迅速发展,声望日隆,逐步确立了海内金石书画重镇的地位。
吴昌硕不仅对西泠印社有着基石般的重要作用,个人艺术成就也是极高。
吴昌硕的书画大气磅礴,功力深厚,追求笔简意赅。
纪念馆里陈列了他的一些画册和手稿,笔锋迥健,线条古朴。
行至最高处可远观西湖,这天天气晴好,遥望浩渺湖面,心胸顿生开阔之意。
西湖果不负其盛名。
拾级而下,回望来路,楼舍掩映树丛之中。
西泠印社一行至此告一段落。
浙江省博物馆下山出西泠印社后门,行不多时就已到浙江省博物馆大门。
一行人兴致勃勃冲向展馆,才发现我们来的实在不巧。
博物馆修整中,只剩三个展馆对外开放:青瓷馆、礼品馆以及常书鸿美术馆。
在礼品馆里见识到不少独具异域风情的精美器物,青瓷馆里陈列着从东汉至明代各个青瓷窑系的一批标本。
浙江自古便是富庶的江南宝地,经济文化均高度发达。
浙江在中国瓷器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越窑、龙泉窑等烧制的青瓷色泽晶润,器形优美,名扬海内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泠印社调研报告摘要西泠印社是我的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团体,但其所在之处却是一座很有个性的园林。
西泠印社所在地形高低起伏,建筑与林木分布在山上山下。
本次综合实习,在西冷印社学习颇多。
本论文通过老师讲解,查询资料,主要对西泠印社的人文历史,空间布局,构景要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以文字,照片加分析图进行表达。
关键词:西冷印社人文历史空间布局构景要素一、西泠印社概况①西泠印社顺着孤山原有的地势而建,是优秀的山体庭院。
巧妙地在高低起伏的各个空间层次上布置建筑、植物、山石、水体等园林构景元素。
②运用了拟对称与轴线偏移的手法。
布局轻松,灵活,优秀的山水园林。
③采用少有的金石文化为主题。
包含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湖山最佳处”之誉。
图1西泠0印社平面图图2印社实景照图3山地园林图4轴线偏移图5金石篆刻1、区位分析西泠印社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西湖区孤山路3l号,东经120度8分,北纬30度15分,东邻孤山,南至白堤,北邻后孤山路,西近西泠桥。
西泠印社依山就势地展开景观序列,组成山下、山中、山顶以及后山四大景区,总占地面积7088.86平方米,建筑面积1749.77平方米。
图6位分析图2.历史沿革先秦时期:金石之风兴起金石之风最早可追朔到先秦时期的碑文,之后魏晋时期又出现帖文。
到唐宋时期,金石学已成为时尚潮流,相继出现欧阳修、吕大临、赵明诚等杰出金石学家。
1904年:金石鼎盛期在杭州的篆刻家王福庵、丁辅之、叶为铭、吴石潜等人结社于孤山南麓西泠桥畔,取名“西泠印社”。
当时清朝杭州府与钱塘县均以官府批文登记备案。
1933年:建设完成印社的园林建设全部完毕,社内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楼台亭阁建筑精美,摩崖石刻星罗棋布,成为西湖园林的精华之处。
1983年:省级重点杭州市政府拨款资金15万元,请著名古建筑专家对印社景点全面修整,并立省级重点文保单位石牌.2006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石篆刻(西泠印社)"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七任社长西泠印社”结社百年以来,共有七任社长。
“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吴昌硕先生是近代的金石书画大师。
图7印社旧照图8吴昌硕印章图9金石爱好者二.西泠印社总体分析1莲池2柏堂3竹阁4印廊5印人书廊6六一泉7前山石坊8石交亭9仰闲亭10山川雨露图书室12印泉13潜泉14遁庵15环朴精庐16鉴亭17鸿雪径18阿弥陀佛经幢19藓剔亭20丁敬像21汉三石老室22西泠印社23四照阁24闲泉25观乐楼26华严经塔27登石如像28小龙泓洞29缶龛30提襟馆31鹤庐32文泉图10西泠印社鸟瞰图图11西泠印社剖立面图1.结构分析拟对称:位于中间位置的柏堂和华严经塔在体量和高度上都属于主体建筑,形成一条轴线。
其他建筑沿着轴线布置,不是绝对对称,又有一定的章法,形成拟对称布局。
轴线偏移:入口并没有顺着主要轴线方向布置,而是在偏移轴线的一处布置,形成了一条转折的主折线,产生了轴线偏移。
拟对称与抽线偏移的手法采用,使得布局显得轻松,不严谨。
更加有山水意味。
图12结构分析图2.流线分析①可达性多样:西泠印社道路众多,古朴而充满变化,通往一个景点的道路往往有多种选择,结束一个景点之后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道路前往不同的空间。
②创造层次:各景观层次间都是依靠道路来取得联系,且各个空间层次之间都有停留点,可以上下观望,互为借景。
③巧用小桥:山顶利用桥这种景观元素引导游览路线,闲泉边的“锦带桥”,是我国最短桥梁。
虽然一步即过,却是游览路线上不可或缺的构筑物,还起到了划分水面空间、丰富园中水景的作用。
图13流线分析图3、空间序列分析全园顺着山势展开起承转合的空间序列,空间格局也呈现出开敞—郁闭—开敞—郁闭的节奏变化。
图14空间序列分析图(1)起段①组成:起段主要包括山脚下的栢堂庭院,由栢堂、竹阁、两边庑廊和外墙围合而成的小庭院。
②障景的应用:栢堂位于西泠印社的中轴线上,是全园入口第一道屏障,起着障景的作用。
防止纵向景观的一览无遗,人们只能看到繁茂树木中露出的建筑一角,把握了人们探幽的游览心理,增添了游览的趣味。
③总结:起段是全园的起始,四周由建筑和廊围合,总体来说属于内向型布局,空间较为封闭,体现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为整个空间序列拉开序幕。
(2)承段①组成:承段从栢堂北侧的登山小道开始,包括山川雨露图书室、仰贤亭、宝印山房等建筑,由鸿雪径过渡到凉堂,直至山顶庭院结束。
②竖向设计:承段是山体的主要部分,竖向的变化最为剧烈,空间处理精妙。
山势陡峭,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而斜向上延伸的鸿雪径使空间序列得以延续。
③总结:承段山势陡峭,古木浓荫,空间仍然比较郁闭,空间转承也更为复杂,是连接起段和转段的关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转段①组成:转段是全园精华所在——山顶庭园。
整个山顶庭院以水面为中心,沿南北中轴线分别为文泉和闲泉。
水池后面的岩石上筑高台,其上建有华严经塔,是全园的标志性景观。
②空间布局:山顶庭园以外向布局为主,局部辅以内向型的小空间,空间较为开敞,之前上山过程中的封闭感在这里得以释放,有豁然开朗之感。
③总结:山顶庭院在自然地形基础上,加以精妙的人工雕琢,有山石泉池、花木掩映,又有亭台楼塔、岩壑洞府,还有金石和雕像作点缀,这一切元素在山地空间内徐徐展开,竖向上有上升,也有下沉,错落有致,空间处理富于变化。
(4)合段①组成:合段主要是从山顶庭园开始的下山路段,在山顶庭园的东北、东南、西北都设有下山的道路,分别通向全园的北、南、西3个出口。
②总结:合段构成空间序列的延伸,空间再度收闭,既是这个序列的结束,又是新的序列的开始。
图15栢堂庭院平面图(起段)图16山顶庭院平面图(转段)图17印社鸟瞰图18栢堂庭院图 19登山小道实景照图20山顶庭院实景照4、视线分析三、构景要素分析1、植物造景分析(1)植物分布西泠印社就山而建,山内古木众多,枝叶苍劲,郁郁葱葱。
“西泠八家”在吸取秦汉印精华的基础上,创立了雄健古朴的浙派风格,并一直影响着金石印坛,而这种风格也切实体现在了西泠印社的园林植物上。
西泠印社孤山社址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东夏季风交替显著,日照较多,空气湿润。
图21植物分布图(2)植物名录园内植物以古朴苍健为美,偶尔点缀观花植物。
骨干树种(常绿)骨干树种(落叶)主要观花植物香樟、桂花、女贞、构骨、竹、松柏鸡爪槭、朴树、玉兰、麻栎杜鹃、山茶、梅花、玉兰表1主要植物名录表(3)总结与建议①总体来看,春季观花效果还是不错的。
.秋季的色叶效果也很赏心悦目。
②由于历史悠久,很多植物配置与当时设计的效果已有较大的出入,一些大树枝叶参天,使得空间过于郁闭。
③一些古树也慢慢走向死亡,景观空间出现缺口,缺乏维护与管理。
图22春季实景照图23夏季实景照图24空间封闭图25古树死亡2、水体分析“湖上有山,山上有泉冶即是孤山的一大景观特点。
虽然水体仅占全园面积的少许,但在整体设计上,淡绿透明的水色却构成了园林景观的天然底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图26印社水体分布图水体布局分析:①散点布置、串联整体。
从西泠印社的整体布局来看,印社的5处水体,虽然每处水体独立存在,但却依次分布在山麓、山腰、山顶三层庭院内,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串联成一条水景序列,构成连续的整体。
②点线交融、相映成趣。
5处水体依次与道路相互交融,线形道路将五处泉池串联为一体。
同时,水体又结合每段道路营造不同的景观辅助效果,避免了整个道路景观的单调与乏味。
图27印社水体布局图③空间多变、错落有致从莲池到潜泉,在空间序列上表现为:小院落水景半开敞空间—转折小水景闭合空间—中心水景较开敞空间—地势多变半开敞水景空间。
水体作为空间的点睛之笔,营造了空间多变、错落有致之感。
图28印社水景平面图名称形态面积位置实景照莲池55南门入口,柏堂正前印泉8山川雨露图书室后,鸿雪径始端文泉114西泠印社山巅闲泉64玛瑙坡,小龙泓洞南潜泉38遁庵后峭壁下,环朴精庐后表2西泠印社水体信息统计表3、建筑分析(1)建筑总体分析西泠印社中的建筑共有十余处,虽然建筑体量都不大,但是独具特色。
特点:①拟对称布局建筑巧借自然之势,采用拟对称布局,因势构筑,灵活组合。
②屋顶造型丰富建筑参差有致地融于自然山林之中,因此屋顶造型丰富别致,咫尺之隔的馆阁相望而不相通。
图29印社建筑分布图③功能为先既要满足人们休憩、会客、起居等活动的实用功能,又需要符合观景、甚至点缀景观的艺术功能。
比如柏堂现在辟为社史阵列之用,印人印廊和印人书廊的墙面上也布置名家印蜕和书法作品以作展示。
建筑类型建筑名称建筑功能亭台石交亭,仰贤亭,藓剔亭,六一亭,鉴亭点景,观景,休憩游廊印人印廊,印人书廊,鸿雪径点景,观景,交通楼阁观乐楼,四照阁,竹阁,提襟馆,僧庐远眺,会客,起居厅堂柏堂,凉堂,还朴精庐,山川雨露图书室,宝印山房观景,会客,起居其他华严经塔,汉三老石室点景表3西泠印社建筑统计表(2)特色建筑——柏堂分析柏堂历史文化:主体建筑柏堂为南朝古迹,清光绪二年重建,因堂前两棵古柏得名,古朴壮观,清雅宜人。
形态特征:柏堂是院内体量最大位于中轴处的主体建筑。
屋顶采用歇山的形式,整个建筑文雅,大气。
功能:是位于入口附近的厅堂,主要用于接待客人和作为活动场所。
图30柏堂平面图图31柏堂南立面图图32柏堂东立面图图33柏堂实景照4、园林小品分析西泠印社是少有的以金石篆刻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园林,所以院内小品为了契合此主题,大多以石质呈现,且上面配有篆刻。
石坊石刻石雕石凳石坊石刻石雕石凳表4小品类型表四、西泠印社营造手法总结1、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西泠印社作为山水园林,在空间营造、建筑营建、地形利用、植物造景、理水等方面,皆本着“师法自然”的准则。
无论是整体山势的把握,还是像柏堂等局部小庭园的塑造,都充分体现了“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造园理想。
2、对地形的尊重与利用西泠印社本身尊重地形,依据孤山的山势进行空间布局,而在局部的景观营造上对地形加以利用和改造。
具体来看,无论是空间布局、道路设置、景观营造,还是借景手法的运用等都巧妙地利用了原有的地形,与地形紧密结合,形成山地庭园鲜明的景观特色。
体现了“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手法。
3、空间布局灵活巧妙采用了拟对称与抽线偏移的手法,使得布局显得轻松,灵活,不严谨。
拟对称:位于中间位置的柏堂和华严经塔作为主体建筑,形成一条轴线。
其他建筑沿着轴线布置,不是绝对对称,又有一定的章法,形成拟对称布局。
轴线偏移:入口并没有顺着主要轴线方向布置,而是在偏移轴线的一处布置,形成了一条转折的主折线,产生了轴线偏移。
4、空间序列充满节奏与韵律全园顺着山势展开起承转合的空间序列,空间格局也呈现出开敞.郁闭.开敞.郁闭的节奏变化,还通过亭廊、花架等构筑物,以及植物的围合营造出半开敞半封闭的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