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设计和评价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实验评价与反思

高考化学实验评价与反思

高考化学实验评价与反思实验是高考化学学科中一项重要的考试内容,通过实验能够检验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掌握。

因此,高考化学实验评价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对高考化学实验评价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一些反思和改进的建议。

1. 实验评价的方法高考化学实验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等。

其中,实验报告是评价学生实验能力和实验思维的重要手段。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详细描述实验步骤、实验装置的搭建、实验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等。

同时,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也是评价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实验评价的难点与问题高考化学实验评价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

首先,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失误或操作不规范的情况,这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推理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

再次,实验评价的标准可能存在主观性,评卷老师的经验和个人偏好也会对评价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实验评价的反思与改进为了改进高考化学实验评价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引入标准化的实验操作步骤,让学生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以减少操作失误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其次,加强学生对实验装置和实验原理的理解,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

此外,评卷老师应该遵循评分标准进行评卷,避免主观偏好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4. 实验评价的意义与价值高考化学实验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实验评价,学生能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化学理论知识,培养科学实验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实验评价也对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提高了他们对化学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5. 实验评价的启示与建议高考化学实验评价的启示和建议如下。

首先,学生应该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增强实验操作的技巧和安全意识。

其次,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最后,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即时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件(人教版):化学实验热点-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件(人教版):化学实验热点-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真题演练
123456
酸性条件下,KClO3被NaNO2还原为Cl-,NaCl中也含有Cl-,都会生成白色沉淀, A错误; 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也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其褪色,B错误; NO- 2 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把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溶液变为黄 色,C正确; 稀硝酸可以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可以生成硫酸 钡白色沉淀,D错误。
将SO2气体通入 此沉淀是
(12)
Ba(NO3)2溶液中, 生成白色沉淀
BaSO3
×
将Fe(NO3)2样品
× 溶于稀硫酸后,
(13)
Fe(NO3)2晶体
滴加KSCN溶液, 已氧化变质
溶液变红
H2SO3 是中强酸,电离出的 H+ 与溶液中的 NO- 3 能将 SO23-氧 化成 SO24-,故该白色沉淀是 BaSO4
1.检验试剂选择及用量是否正确,对检验试剂的要求是: (1)检验试剂不能对其他物质的检验有干扰,即不能与其他被检验的物质反应,也不 能生成被检验的物质。 (2)宏观现象要明显。 2.实验操作是否简单可行。 3.操作顺序是否正确,注意排除干扰因素。
关键能力
判断下列有关物质检验“操作、现象、结论”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含有Fe2+
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含有Fe2+
真题演练
123456
浓盐酸也能与KMnO4发生反应,使溶液紫色褪去,A错误; 加入稀盐酸,亚硫酸根离子会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加入氯化钡生成的沉淀只能 是硫酸钡沉淀,可以说明样品已经变质,B正确; 乙醇和水均会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C错误; 先滴加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加入KSCN溶液前溶液中存在 Fe3+,但不能确定Fe3+是否由Fe2+氧化而来,故D错误。

高考复习专题-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1)

高考复习专题-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1)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 液呈红色
溶液,溶
溶液中一定含有

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震荡、静
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还原性强于
加热盛有
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
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固体可以升华
A. A
B. B
C. C
D. D
25.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8
选项
的氧化性比 的强
用 试纸测得:
溶液的 约
D
为,
溶液的 约为
电离出
的能力比 的强
A. A
B. B
C. C
D. D
2.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经水湿润的 试纸测量溶液的
C. 用装置甲蒸干
溶液制无水
固体
B. 将
固体置于
容量瓶中,加
水至刻度,配制
溶液
D. 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
A.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下列说法不.
B. ④的 与①不同,是由于
浓度减小造成的
C. ① 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 ①与④的 值相等
8. 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


溶液)。 ③
在 表面生成蓝色沉 淀
试管内无明显变化
实验
现象
结论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 稀硝酸将 氧化为

溶液
红色
将铜粉加 中
溶液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 金属铁比铜活泼

高考物化生如何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的评分和评价

高考物化生如何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的评分和评价

高考物化生如何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的评分和评价高考物理、化学和生物科目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中的重点科目,也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外,高考还重视对学生科学实践活动的评分和评价。

科学实践活动的评分和评价可以全面展现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高考物化生科学实践活动的评分和评价。

一、评分标准高考物化生科学实践活动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设计与方案: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明确实验目的、方法、材料和步骤,并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

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对实验相关知识的理解。

2. 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包括数据的整理、图表的绘制和数据的统计分析等。

学生需要将实验数据进行恰当的处理,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并能合理地解释实验结果。

3. 结果与结论:评价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描述能力和对实验结论的合理解释能力。

学生需要基于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的结论,并能够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归纳出相应的科学规律或理论。

4. 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评价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考察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提出创新的实验方案,并能够合理地利用实验装置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

二、评价方法高考物化生科学实践活动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 实验操作评价:通过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规范性。

可根据实验步骤和要求,评估学生的实验仪器使用技能、实验室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表现。

2. 结果报告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结果报告中的描述准确程度、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能力以及实验结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打分,考察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整理和表达能力。

3. 实验讨论评价:通过实验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和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可根据学生在实验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突破解析35: 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一)(解析版)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突破解析35: 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一)(解析版)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突破解析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1.(2022届·江苏泰州市泰州中学高三月考)实验室用碳酸钠为原料制备焦亚硫酸钠和无水亚硫酸钠。

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抗氧化剂,在空气中,受热时均易分解。

实验室制备少量Na2S2O5的方法:在不断搅拌下,控制反应温度在40℃左右,向Na2CO3过饱和溶液中通入SO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当溶液pH约为4时,停止反应。

在20℃静置结晶,生成Na2S2O5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SO3=2Na2S2O5+H2O查阅资料可知,向碳酸钠溶液通入SO2的过程中,溶液中有关组分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1所示;水溶液中H2SO3、HSO3-、SO32-随pH的分布如图2所示:(1)SO2与Na2CO3溶液反应至pH约为4时,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Y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析出固体的反应液经减压抽滤,洗涤,25℃~30℃干燥,可获得Na2S2O5固体。

依次用饱和SO2水溶液、无水乙醇洗涤Na2S2O5固体,用饱和SO2水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制得的Na2S2O5固体中含有一定量的Na2SO3和Na2SO4,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2S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

实验室由碳酸钠溶液制备无水Na2SO3的实验操作为:①边搅拌边向Na2CO3溶液中通入SO2至溶液pH约为4得到NaHSO3溶液,边搅拌边向NaHSO3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_溶液,测量溶液pH约为___时,停止滴加,加热浓缩溶液至有____________析出,在高于____________条件下趁热过滤,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密封包装。

压轴题14 微型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解析版)-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压轴题14  微型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解析版)-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压轴题14微型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从近几件高考来看,对实验考查的比重有所重要,在选择题中的主要以表格形式呈现微型实验设计与评价题呈现。

虽然“微”,但“五脏俱全,以小考大”。

它与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命题,通过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分析,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时,要分析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实验方案是否遵循化学理论和实验方法要求,在实际操作时能否做到可控易行。

四个选项囊括的知识较多,思维容量大,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预计2023年仍将出现此类题,且试题隐含因果关系,迷惑性更大,涉及知识更多,综合性趋强,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及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基本原则原则阐述科学性原则设计实验的科学性是指设计实验的原理正确、程序合理、方法得当。

如鉴别BaSO 3和BaSO 4沉淀是否溶解于酸时,如果选用HNO 3等具有氧化性的酸就不符合科学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设计实验时应尽量避免选择有毒、有害的药品;尽量避免设计具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并且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必要的措施,如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可燃性气体的检验、蒸馏操作中在蒸馏的液体中放入沸石等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实验设计应切实可行,具备可操作性,也就是说所选用的化学药品、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等在中学实验室中能够进行1.(2023•浙江1月选考)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方案现象结论A往FeCl 2溶液中加入Zn 片短时间内无明显现象Fe 2+的氧化能力比Zn 2+弱B往Fe2(SO4)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K2SO4固体溶液先变成血红色后无明显变化Fe3+与SCN-的反应不可逆C将食品脱氧剂样品中的还原铁粉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浅绿色食品脱氧剂样品中没有+3价铁D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饱和FeCl3溶液,持续煮沸溶液先变成红褐色再析出沉淀Fe3+先水解得Fe(OH)3再聚集成Fe(OH)3沉淀【答案】D【解析】A项,FeCl2溶液中加入Zn片,Fe2++Zn=Fe+Zn2+,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Fe2+的氧化能力比Zn2+强,A错误;B项,溶液变成血红色的原因,Fe3++3SCN-Fe(SCN)3,与SO42-和K+无关,B错误;C项,铁离子可能先与单质铁生成亚铁离子,则溶液呈绿色,C错误;D项,向废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Fe(OH)3胶体,继续加热则胶体因聚沉变为沉淀,D正确;故选D。

高考化学备考(八)—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高考化学备考(八)—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高考化学备考(八)——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考点阐释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基本实验方案。

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试题类编(一)选择题1.(2002年上海理综,21)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MnO-离子的颜4色,而不是K+离子的颜色,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没有意义的是A.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B.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K+无色C.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不反应离子为紫D.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MnO-4红色2.(2000年广东,23)如图,该装置可用于A.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物,制取甲烷B.加热硝酸铅制取二氧化氮C.加热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D.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混合物,制取氨气3.(1999年全国,5)如图,该装置可用于A.加热NaHCO3制CO2B.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D.用NaCl与浓H2SO4反应制HCl4.(1998年全国,3)按下述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又实用的是A.锌粒与稀HNO3反应制备H2B.向饱和NaCl溶液中滴加浓H2SO4制备HClC.亚硫酸钠与浓H2SO4反应制备SO2D.大理石与浓H2SO4反应制备CO25.(1994年全国,9)下列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是①高锰酸钾热分解2KMnO4∆====K2MnO4+MnO2+O2↑②硝酸铵热分解2NH4NO3∆====4H2O+2N2↑+O2↑③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2MnO=====2H2O+O2↑④二氧化氮热分解2NO2∆====2NO+O2A.只有①B.①和②C.①和③D.①③④6.(1994年上海,9)实验室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取的气体是①HCl ②H2S ③O2④CO2⑤Cl2⑥NOA.①③⑤B.②⑤⑥C.③④⑤D.③⑤⑥(二)笔答题7.(2003年春北京,26)为了检验Pb(NO3)2热分解的产物,有人用示意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高考化学: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

高考化学: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
12345678
6.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2345678
解析 加热氯化镁溶液,促进了镁离子水解,因为水解产生的HCl易挥 发,最终得到的固体为氧化镁,无法获得无水氯化镁,故B错误; 除去氯气中氯化氢应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用装置 丙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 分液的对象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苯易溶于四氯化碳,因此采用分馏 的方法进行分离,故D错误。
12345678
解析 向NaOH固体中加入浓氨水可产生 NH3,NH3可用碱石灰干燥,NH3密度比空 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 乙醇和乙酸乙酯为互相混溶的液体混合物, 不能用分液法进行分离,故B错误; 加热分解NaHCO3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 斜,故C错误;
12345678
浓盐酸加到KMnO4中产生黄绿色气体,锥 形瓶中发生的反应为2KMnO4+16HCl(浓)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 根 据 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得 出,氧化性:KMnO4>Cl2,Cl2通入NaBr 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试管中发生 的反应为Cl2+2NaBr===2NaCl+Br2,由此 得出氧化性:Cl2>Br2,D项正确。
12345678
3.(2020·晋中市和诚中学高三模拟)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2345678
解析 右侧导管插入碳酸钠溶液中,易产生倒吸,故A错误; 双氧水的浓度不同,无法比较不同的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 B错误; 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三种含氧酸中,硫、碳、 硅元素均为最高价,可以比较三种元素的非金属的强弱,故C正确; 挥发出的溴进入到右侧烧杯中,也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浅黄色沉淀,不 能验证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了溴化氢,故D错误。

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甲 :Mg( NO 3 ) 2 、 NO z 、 O: ;乙 : Mg ( ) 、 N( ) : 、 O2 ; 丙: Mg 3 N! 、 O! ;丁 : Mg ( ) 、 N( ) ! 、 N2
碘 值是 油脂 不饱 和 程 度 的 度量 , 是指 1 0 0 g脂 肪 所 能 吸收 ( 发生 加 成 反 应 ) 碘的质量( g ) . 碘 值大 说 明
查阅资料 得知: 2 NO + 2 Na OH — Na N( ) 。+
NA N( ) +H O.针 对 甲 、 乙、 丙猜想 . 设 计 如下 图所 示
另外 . 传 统 的食 品加 工 业 中 , 也 有 一 些 偏 好 使 用 脂 肪
的习惯 . 如使用 动 物油 炸 的 一些 食物 要 比使 用 植 物 油
的, 确定 实验 原理 ; ② 选 择 合 理 的仪 器 和 药 品 ; ③ 设
计科 学合 理 的实验 装 置 和 步骤 ; ④ 观察 实 验 现 象 , 如 实 的记 录实 验现 象和 数据 ; ⑤ 分析 、 整理 数据 , 得 出正
岫 ● I
“ 皂化 值” “ 碘值” “ 酸值” 是 关 于 油脂 性 质 的 几 个
重 要化 学指 标.
皂 化 值是指 完全 皂化 1 g油脂 所需 氢氧化 钾 的质
量( mg ) . 皂化 值 的高 低 表示 油 脂 中 脂 肪 酸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的大小 . 皂化值 愈高, 说 明脂 肪 酸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愈小 , 亲水性 较强 ; 皂 化值 愈 低 , 则脂 肪 酸 相 对分 子 质
有 关 实验方 案 的设计 与评 价 的命 题 内容 主要 是 .
绘制 和识 别简 单 的实验仪 器 装 置 图 , 根据 实验 现 象 对 数据进 行 分析 和处 理 , 从 而得 出 正 确 结 论 ; 根 据 实 验 要求 , 利川 给 出 的单 个 实 验 装 置进 行 正 确 的连 接 , 或 利用 给 出的部 分实 验环节 补 充实 验 ; 题 目给 出 几种 实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突破解析14: 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解析版)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突破解析14: 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解析版)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突破解析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答案】A【解析】A、氯气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碳酸氢钠,不能制备次氯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双氧水的分解,因此可以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能达到实验目的;C、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与乙酸乙酯不反应,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能达到实验目的;D、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可以制备二氧化硫,能达到实验目的。

2.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答案】C【解析】A.先滴加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加入KSCN溶液前溶液中存在Fe3+,而此时的Fe3+是否由Fe2+氧化而来是不能确定的,所以结论中一定含有Fe2+是错误的,错误;B.黄色沉淀为AgI,说明加入AgNO3溶液优先形成AgI沉淀,AgI比AgCl更难溶,AgI与AgCl属于同种类型,则说明Ksp (AgI)<Ksp(AgCl),错误;C.溶液变蓝说明有单质碘生成,说明溴置换出KI中的碘,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得出结论: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正确;D.CH3COONa和NaNO2溶液浓度未知,所以无法根据pH的大小,比较出两种盐的水解程度,也就无法比较HNO2和CH3COOH电离出H+的难易程度,错误。

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B【解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因此溶解后需要冷却到室温下再转移至容量瓶中,错误;B.氯化铁具有氧化性,能被维生素C还原为氯化亚铁,从而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所以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可以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正确;C.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生成氢气,由于生成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因此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即可,不需要通过KMnO4溶液,或者直接通过碱石灰,错误;D.反应的方程式为HSO3-+H2O2=SO42-+H++H2O,这说明反应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因此无法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错误。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混合气体的,除杂所用的试剂正确的是被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试剂A CO 2NO 2饱和食盐水、浓硫酸B H 2S H 2O 浓硫酸C SO 2HCl 饱和亚硫酸氢钠、浓硫酸D NH 3H 2O无水氯化钙A.A B.BC.CD.D【答案】C【解析】A.NO 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用饱和食盐水、浓硫酸除CO 2中的NO 2会引入新杂质NO,故A 错误;B.浓硫酸和H 2S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 2S,故B 错误;C.饱和亚硫酸氢钠和HCl 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硫,可以用饱和亚硫酸氢钠、浓硫酸除SO 2中的HCl,故C 正确;D.氯化钙和氨气反应生成23CaCl 8NH ,不能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氨气,故D 错误;选C。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的选项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 工业上用SiO 2与焦炭在高温条件制备粗硅生成可燃性气体,得到黑色固体粗硅非金属性:C>SiB 向铁和过量浓硫酸加热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Fe 3+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的四氯化上层接近无色,下层呈碘在四氯化碳的溶碳,振荡静置紫红色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制粗硅反应不是常温下的置换反应,而是在高温下进行,且焦炭作还原剂,硅是还原产物,不能得出非金属性:C>Si,A错误;B.浓硫酸过量,反应后浓硫酸有剩余,不能向浓硫酸中加KSCN溶液,否则酸液容易溅出伤人,B错误;C.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l的外面,则熔化后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C错误;D.CCl4的密度比水大,下层呈紫红色,说明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水中的溶解度,D正确;答案选D。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突破解析7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解析版)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突破解析7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解析版)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突破解析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有相关性的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实验设计与评价,涉及有机成分检验、性质探究,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与评价能力。

A项,乙酸乙酯在碱作用下水解,也会消耗碱,错误;B 项,苯在溴化铁的催化作用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与溴水不发生取代反应,错误;C 项,植物油中含碳碳不饱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错误;D项,葡萄糖中含有醇羟基等,能还原高锰酸钾,正确。

2.CuI是有机合成的一种催化剂,受热易氧化。

实验室可通过向CuSO与NaI的混合溶4液中通入SO2制备CuI(2CuSO4+2NaI+SO2+2H2O2CuI↓+2H2SO4+Na2SO4)。

下列实验原理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SO2B.制备CuI并制备少量含SO2的溶液C.将CuI与母液分离并用装置制得的含SO2的溶液洗涤沉淀D.加热干燥湿的CuI固体【答案】D【解析】A.Cu与浓硫酸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SO2,图中固液加热装置可制备,A正确;B.硫酸铜与Na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I、SO2,可用该装置制备CuI并制备少量含SO2的溶液,B正确;C.分离沉淀与溶液,可选该装置进行过滤,C正确;D.加热干燥湿的CuI固体,由于CuI易被氧化,因此不能用该装置加热,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

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A.植物油中的烃基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可导致溴水褪色,褪色原因不是萃取,A错误;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而氯气本身不具有漂白性,B错误;C.因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则二氧化碳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C错误;D.晶体逐渐变白色,说明晶体失去结晶水,浓硫酸表现吸水性,D正确,答案选D。

点睛: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浓硫酸的特性理解。

浓H2SO4的性质可归纳为“五性”:即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酸性、强氧化性。

压轴题02 表格型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原卷版)-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江苏专用)

压轴题02 表格型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原卷版)-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江苏专用)

压轴题02 表格型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是近几年江苏高考对于实验的重要考查形式,表格型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仍然是2023年江苏高考实验考查的必考重点难点。

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涉及实验操作、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判断与评价,所以要求考生了解题型的知识点及要领,对于常考的模型要求有充分的认知。

从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判断与评价等角度对实验进行分析,注重元素及其化合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涉及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探究实验、沉淀溶解平衡等选择性必修一《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知识的考查、糖类水解等常见有机物性质实验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知识的考查,因此建立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注意对实验条件及细节的把握。

1.(2023·江苏南通·统考二模)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的是5.(2023秋·江苏南通·高三统考期末)检验下列物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结论正确的是8.(2022秋·江苏·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的是论正确的是..的是是15.(2022·江苏·高三专题练习)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①中消耗的铜粉质量大于实验①B .实验①中产生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 .实验①中铁发生了钝化D .以上实验说明硝酸的还原产物与硝酸的浓度及金属的活泼性有关17.(2022秋·江苏徐州·高三徐州市第七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有不正确...的是19.(2022秋·江苏徐州·高三徐州市第七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有不正确的是的是。

高考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课时作业:专题 化学实验设计、评价

高考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课时作业:专题 化学实验设计、评价

专题十一化学实验设计、评价作业纸姓名:学号:班级:优良 中 差成绩1、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或实验结论合理的是()A.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B.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说明该溶液中有Ca2+C.测氯水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D.用核磁共振氢谱图鉴别乙醇和乙酸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A.鉴别氯化铝和氯化镁溶液: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除去氯化铵溶液中的氯化铁:向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C.除去苯中的苯酚:向溶液中加入浓溴水,过滤D.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在溴乙烷中滴入氢氧化钾溶液加热后,用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w.w3.在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来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B.用比较H2CO3和HClO的酸性强弱,来比较碳和氯的元素非金属性强弱C.用测定同浓度Na3PO4、Na3AsO4溶液的pH大小,来比较磷和砷的元素非金属性强弱D.用Fe3+与铜单质的反应来比较铁、铜两单质的金属活动性4、(09年江苏)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

以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Al3+、Fe3+等杂志)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97.0%~103.0%)的主要流程如下:(1)除杂操作是加入氢氧化钙,调节溶液的pH为8.0~8.5,以出去溶液中的少量Al3+、Fe3+。

检验Fe(OH)3是否沉淀完全的试验操作是。

(2)酸化操作是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约为4.0,其目的有:①将溶液中的少量Ca(OH)2转化为CaCl2;②防止Ca2+在蒸发时水解;③。

(3)测定样品中Cl-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0.7500g样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mL 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0.05000mol·L-1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39mL。

化学综合实验的设计与评价--高考精品班理科综合百日冲刺班辅导《化学》第三章第一节讲义1

化学综合实验的设计与评价--高考精品班理科综合百日冲刺班辅导《化学》第三章第一节讲义1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小学教育网 高考精品班理科综合百日冲刺班辅导《化学》第三章第一节讲义1化学综合实验的设计与评价1.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路2.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时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实验原理准确,实验流程合理。

(2)安全性:保护人身安全、保护环境、保护仪器。

(3)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简便可行。

(4)简约性:方案简单易行,尽可能采取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步骤和药品完成实验。

3.实验方案的评价对所给出的实验方案做出分析、选择、判断或找出最佳方案,包含的知识点很多,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选择包括仪器的选择、药品的选择、连接方式的选择等。

仪器的选择包括发生装置(几种基本类型)、净化装置(除杂质的试剂与顺序)、反应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等;药品的选择包括种类、浓度、物态等;连接方式的选择包括仪器的先后顺序、导管接口的连接等。

(2)评价对几个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做出判断,要考虑是否合理、有无干扰现象、经济效益高低和对环境有无污染等。

(3)最佳方案的选用几个实验方案都能达到目的,分析各方案的优劣并选出其中最佳的一个。

所谓最佳,无非是装置最简单、药品容易取得且价格低廉、现象明显、无干扰物质以及无污染等。

4.实验操作的设计与注意的问题(1)仪器接口的连接:总体上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但对于吸收装置应“长”进“短”出(或“深”入“浅”出);量气装置应“短”进“长”出;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干燥管应“大”进“小”出。

(2)实验操作的顺序: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验→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器→其他处理等。

(3)如果实验室取用或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其吸水,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

(4)冷凝回流:有些实验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及冷凝管等)。

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专题28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

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专题28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

【易错雷区,步步为赢】1. 要求设计实验证明盐的水解是吸热的。

有四位同学的回答,其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B.乙同学: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Fe3+,说明Fe3+水解是吸热的C.丙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浓度的热纯碱溶液比冷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D.丁同学: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不考虑水蒸发)后若红色加深,说明醋酸钠的水解是吸热的解析:硝酸铵溶解于水时吸热,其水解也是吸热,水温下降主要是溶解时吸热造成的。

答案:A2.将几滴KSCN(SCN-是“类卤离子”)溶液加入到含有Fe3+的酸性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

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①向一份中加入适量KMnO4溶液,红色褪去;②向另一份中通入SO2,红色也褪去。

下列推测肯定不正确的是()A.①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KMnO4将SCN-氧化B.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Fe3+还原为Fe2+C.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SCN-还原D.SCN-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为(SCN)2答案:C3溶液答案:C4.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 g 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 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 mL c1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

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 mL NaOH 溶液。

氨的测定装置(已省略加热和夹持装置)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淡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设计和评价1复习要点: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基本实验方案。

(3)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臵图2、实验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3.例题精讲[例1].四氯化锡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在空气中极易水解,熔点-36℃,沸点114℃,金属锡的熔点为231℃,拟利用图中的仪器,设计组装一套实验装置,用熔融的金属锡跟干燥的氯气直接作用制取无水四氯化锡(此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各问题。

(1)用玻管(未画出)连接上述装置,正确的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装置Ⅵ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冷凝管理冷却水的流向是从__________进入,从__________流出。

(4)实验时应先点燃_____________处酒精灯,加热温度应大于______________℃,待__________即可停止加热。

(5)已知四氯化锡遇水强烈水解,产物之一是固态二氧化锡,那么四氯化锡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6)如果将制取的四氯化锡少许暴露于空气中,预期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7)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在装置的最后应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个制备实验。

实验目的是:制备无水SnCl4实验原理是:Sn+2Cl2SnCl4先制备Cl2:2H2SO4(浓)+2NaCl+MnO2Na2SO4+MnSO4+Cl2↑+2H2O实验的干扰因素是:SnCl4遇水强烈水解,因此,除去实验中水蒸气的干扰,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这里要分析水蒸气的来源以及除去水蒸气的措施。

水蒸气的来自于制Cl2和空气中的水蒸气。

题目中提供的信息:SnCl 4的性质在设计方案时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

以上问题清楚了,实验方案就基本确定了。

答案:(1)B 接J ,I 接K ,A 接C ,D 接G ,H 接E (或F )(2)除去Cl 2中混有的HCl 和水蒸气,在制Cl 2时发生的副反应2NaCl+H 2SO 42HCl ↑+Na 2SO 4,产生了HCl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锥形瓶中使SnCl 4发生水解。

(3)a 、p (4)I 231℃ Sn 粒熔化(5)SnCl 4+2H 2O=SnO 2+4HCl (6)出现白色烟雾 (7)通入NaOH 溶液中,吸收多余Cl 2[例2].为了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常含少量NaCl ),某学生设计了实验装置如图 (1)准确称取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质量(设为W 1)(2)准确称取一定量纯碱样品(设为W 0),并放入烧瓶中。

从分液漏斗缓缓滴入稀硫酸,待不再发生气体后。

称干燥管的总质量(设为W 2)。

设学生导出的计算公式为:Na 2CO 3的质量分数= 210=100%22w ⨯⨯(w -w )53试回答:①W 2-W 1表示什么?②如果不计称量误差,该生的实验结果有无明显误差?如有,是偏大还是偏小?请简要说明根据并提出补救措施。

[解析]:这是一道定量实验题实验目的是:测定纯碱中 Na 2CO 3的质量分析实验原理:稀H 2SO 4与Na 2CO 3反应生成CO 2,测出CO 2的质量即可求出Na 2CO 3的质量,继而求出Na 2CO 3的质量分数。

CO 2的质量为(W 2-W 1)g ,样品质量为W 0g Na 2CO 3+H 2SO 4=Na 2SO 4+H 2O+CO 2↑ 106 44 x W 2-W 1x==106(W 2-W 1)4453(W 2-W 1)22Na 2CO 3%= ×100%产生误差的原因(即干扰因素)有:(1)烧瓶的CO 2不能都被碱石灰吸收,实验值偏低。

(2)CO 2气体混有的水蒸气和空气中的水蒸气被碱石灰吸收,使实验值偏高,两个因素综合考虑,CO 2的影响是主要的,所以 实验值偏低。

补救的办法:如图①将蒸馏烧瓶改为集气瓶,利于排出CO 2。

②向集气瓶中通入(已除去CO 2)空气,用空气将烧瓶中CO 2尽量排出去。

③在干燥管前连接盛有浓H 2SO 4的试管,以除去水蒸气;④在U 型管中装有碱石灰,以吸收空气中的CO 2气体和水蒸汽,经过这些补救措施,实验误差可以降低。

[例3].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 2制Cl 2,再用Cl 2和Ca(OH)2反应制少量漂白粉,已知Cl 2和Ca(OH)2制漂白粉是放热反应,温度稍高即发生副反应:6Cl 2+6Ca(OH)2=Ca(ClO 3)2+5CaCl 2+6H 2O ,现有三位同学设计的三套装置如图(U 形管中放有玻璃纤维,可使气体顺利通过):(1)请从以下六方面对上述甲、乙、丙三套装置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将适当的选项序号填于下表内(错选、漏选、多选均倒扣分)a .不易控制反应速率b .容易控制反应速率c .有副反应发生d .可防止副反应发生e .容易污染环境f .可防止污染环境(2)请从甲、乙、丙三装置中,选取合理的组成部分(A 、B 、C 、D 、E 、F 、G ),组装一套你认为更完善的实53(W 2-W 1)22 W 0验装置,连接顺序(按气流左到右方向)为_____________,在此装置及甲、乙、丙三装置中,你认为是否还缺少必要的装置,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评价实验方案的题。

该题从是否有副反应发生,是否易控制反应速率,是否防止污染,是否干扰反应产物等方面进行评价。

答案:(1)优点缺点甲装臵d a、e乙装臵f a、c丙装臵b e、c(2)F~B~E在Cl2中混有HCl,应在烧瓶和U型管之间连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试管,以除去HCl气体。

①仪器连接的顺序(填编号;一起可重复使用)是。

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实验完毕时,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

②列出计算Cu的原子量的表达式:。

③下列情况将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a)CuO未全部还原为Cu;(b)CuO受潮;(c)CuO中混有Cu。

(2)如果仍采用上图所示的仪器装臵,涉及其他方案,还可测定的物理量有。

(a)m(Cu)和m(CuO);(b)m(N2)和m(H2O);(c)m(Cu)和m(H2O);(d)m(NH3)和m(H2O)[例4]实验室里临时需要用NaOH溶液和CO2来制取纯Na2CO3溶液。

已知CO2气体在通入NaOH溶液过程中极易过量生成NaHCO3,且无明显现象。

实验室有下列试剂:①未知浓度的NaOH、②37%的盐酸、③37%的硫酸、④14%的盐酸、⑤大理石、⑥K2CO3固体⑦Cu2(OH)2CO3。

实验室有下列仪器:铁架台、启普发生器、量筒、烧杯、橡皮管、玻璃导管、分液漏斗。

已知下表中各物质在常温时的溶解度(g/100gH2O)。

(1)本实验应选用的仪器除启普发生器、橡皮管、玻璃导管外,还需要.(2)为保证制得的Na2CO3溶液尽量纯,应选用的药品(填编号)除①外,还需要。

(3)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直到制得纯Na2CO3溶液(仪器安装可省略)。

(4)根据给出的溶解度表,求出当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多少时,在配置过程中会有晶体析出(写出计算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解析] 本题的难点在第(3)问。

设计依据是依下列反应原理:CO2+NaOH=NaHCO3NaOH+NaHCO3=Na2CO3+H2O利用定量关系及化学反应制得溶液,因题型新颖,思路新巧,故难度较大。

答:(1)烧杯、量筒。

(2)④、⑤。

(3)①量取一定量的 NaOH溶液,分成两等分;制取CO2,向其中一份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③;将两份溶液混匀,摇匀。

(4)从表中可知,NaHCO3常温下溶解度为8.4g。

设常温下100g水中溶解的NaOH质量为ⅹ时,达到饱和。

NaOH + CO2 = NaHCO3 40 84x 8.4g ⅹ=4g。

故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偌大于×100%=3.85%时,在步骤②中会有NaHCO3晶体析出。

[例6]某学生根据高中课本中硝酸钾受热分解的实验操作来判断硝酸铅的分解产物之一是氧气;将试管中的硝酸铅加热到熔融,把带有火星的细木条伸进试管口,检验放出的气体,当发现木条复燃时该学生即断言,硝酸铅受热分解有氧气放出。

请你对上述实验及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评价。

如有必要,可提出改进的实验方案。

[解析]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①2KNO 3═2KN02+O 2↑ ②2Pb(NO 3)2═2PbO+4NO 2+02↑比较反应式①和②,其不同之处是②中除生成02外,还生成了NO 2.这一不同又产生了两个结果。

一方面NO 2稀释了O 2,O 2仅占混合气体的20%,而这与空气中O 2的含量相近,因而此处O 2不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另一方面NO 2本身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因为NO 2受热能放出02:2NO 2═2NO+O 2。

分析到此,问题便一清二楚。

[答案]上述实验及结论在科学上是错误的。

由于NO 2干扰了O 2的检验,因此应选用NaOH 溶液除掉NO 2后再检验之。

[例7]研究某一化学反应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A-F 属于下列物质中的六种物质:浓硫酸、浓盐酸、浓氨水、稀硫酸、稀盐酸、稀氮水、水、锌粒、铜片、食盐、高锰酸钾、氯化钙、氧化钙、四氧化三铁、氧化铜、氢气、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氯气、氯气、氯化氢、氨气、氮气、氧气。

实验现象:(1)D 物质由黑色变为红色(2)无水硫酸铜粉末放入无色透明的E 中得到蓝色溶液△△ △(3)点燃的镁条伸入无色无味的F中。

镁条表面生成一种灰黄色因体物质。

将该灰黄色物质放入水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并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通过分析回答:1、写出A-F的物质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A与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与D___________________;E与无水硫酸铜_________________;F与Mg____________________;F与Mg的反应产物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该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是解答此题的突破口,此气体只能是NH3,结合题意,F就是N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