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通史整合十一 工业文明的到来近代中后期的世界 精品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与测试课件:板块1 专题1
新政的认识 主要派别 对新政的认识 对新政“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 保守派大商业 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 领袖 提到罗斯福的名字就反感 社会主义政党 激进的左派批评新政不彻底,攻击财富仍高 及其他激进组 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 织 制度产生怀疑 政治异见者(非 抨击“财阀”“其他金融势力”给国家带来 左非右) 贫困,而且向整个社会实施专制 讴歌新政,认为新政提高了弱势群体的地 多数民众 位,视罗斯福为“救星”
史料二 经济不景气的问题②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 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 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的。 ——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 史料三 “是胡佛政府③建立了好大的公共工程,让人们 有活干;于是胡佛建立了重组金融公司,把钱贷给处于财务困 难的私人企业和银行;也正是胡佛在经营政府时,不怕出现最 大规模的预算赤字。”1930年5月,胡佛批准了《霍利—斯穆特 关税法》,大幅度提高887种商品的关税,1931年底对25个国家 采取报复性措施。 ——《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1940年》
3.罗斯福新政“新”的表现 (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 干预经济。 (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 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 行机制。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 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 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 点。
[研习一]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应对措施及教训 史料一 同1929年相比,1932年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 业生产下降了44%。其中美国下降55.5%,德国下降52.2%,法 国下降36.1%,英国下降32%。美、德、法、英四国共有29万家 企业破产。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到20世纪初和19世纪末的水 平。 ——《经济大萧条研究》
史料二 经济不景气的问题②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 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 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的。 ——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 史料三 “是胡佛政府③建立了好大的公共工程,让人们 有活干;于是胡佛建立了重组金融公司,把钱贷给处于财务困 难的私人企业和银行;也正是胡佛在经营政府时,不怕出现最 大规模的预算赤字。”1930年5月,胡佛批准了《霍利—斯穆特 关税法》,大幅度提高887种商品的关税,1931年底对25个国家 采取报复性措施。 ——《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1940年》
3.罗斯福新政“新”的表现 (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 干预经济。 (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 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 行机制。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 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 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 点。
[研习一]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应对措施及教训 史料一 同1929年相比,1932年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 业生产下降了44%。其中美国下降55.5%,德国下降52.2%,法 国下降36.1%,英国下降32%。美、德、法、英四国共有29万家 企业破产。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到20世纪初和19世纪末的水 平。 ——《经济大萧条研究》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版课件:上篇 模块整合(二) (共66张PPT)
模块整合(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通史体系 构建
中外纵横 关联
学术前沿 聚焦
阶段一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1840~1894年)
[特征归纳]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是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
近代化迈进。 (1)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
通史体系 构建 中外纵横 关联 学术前沿 聚焦
(3) 从思想上看 ,鸦片战争使一批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
始觉醒,“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地主阶
级内部出现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逐步形成“中 体西用”的洋务思想,并付诸实践。 (4) 从社会习俗上看 ,从社会生活看,近代西方的生活习俗、 交通工具等在通商口岸传入,客观上推动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
想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1)政治上,伴随西方侵华的加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
会秩序逐步确立,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先后
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 立民主政治的道路。
通史体系 构建
中外纵横 关联
学术前沿 聚焦
(2)经济上,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 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 间,形成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通史体系 构建
中外纵横 关联
学术前沿 聚焦
2.(2017· 河南焦作一模 ) 清末某大臣认为:中国欲借官厂制器,
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
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 者,虽定造亦必剔返,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 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对此观点认识正 确的是( )
通史体系 构建
中外纵横 关联
学术前沿 聚焦
阶段一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1840~1894年)
[特征归纳]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是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
近代化迈进。 (1)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
通史体系 构建 中外纵横 关联 学术前沿 聚焦
(3) 从思想上看 ,鸦片战争使一批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
始觉醒,“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地主阶
级内部出现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逐步形成“中 体西用”的洋务思想,并付诸实践。 (4) 从社会习俗上看 ,从社会生活看,近代西方的生活习俗、 交通工具等在通商口岸传入,客观上推动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
想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1)政治上,伴随西方侵华的加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
会秩序逐步确立,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先后
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 立民主政治的道路。
通史体系 构建
中外纵横 关联
学术前沿 聚焦
(2)经济上,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 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 间,形成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通史体系 构建
中外纵横 关联
学术前沿 聚焦
2.(2017· 河南焦作一模 ) 清末某大臣认为:中国欲借官厂制器,
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
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 者,虽定造亦必剔返,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 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对此观点认识正 确的是( )
2018年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与测试课件:板块4 专题11
3.(视角: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 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 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 料、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 )
A.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 B.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 C.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 D.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线索 3
工业革命:以蒸汽机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伴随着世界大部分国家卷入商品倾销、 原 料掠夺的殖民秩序,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线索 4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以电力、内燃
机、 新能源应用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使全世界基本形成了以 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 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 以物质和物 流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形 成。
A.殖民掠夺影响国内市场 B.商业革命引发价格革命 C.经济实力决定物价水平 D.殖民战争导致价格动荡
解析:选 A。本题考查殖民扩张的影响。早期殖民扩张中,殖 民者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进入欧洲, 导致欧洲白银数量暴涨, 货币贬 值,故 A 项正确;B 项表述错误,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经济实力信息,故 C 项错误;表格中没 有体现殖民战争,故 D 项错误。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D____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8 世纪 60
年代, 英国最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社会生 产力的迅速发展, 英国不断向国外输出工业品, 从其他国家进口大 量原料和包括茶叶在内的消费品,D 项符合题意。17、18 世纪的 英国,等级观念明显,故 A 项错误。仅从英国茶叶消费群体的变 化, 无法得出英国崇尚东方生活方式的结论, 且这一结论与史实不 符,故 B 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 大,故 C 项错误。
2018高考历史一轮二轮通史复习(共179张PPT)
制、分封制,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产生了深
刻影响,标准着中华文明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产 生和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 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 发展的主题,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式、思想
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2
【知识梳理】 1、政治上: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 ①最高统治权利继承秩序确立和初步完善。启以王位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到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继承 制度臻与完善。 ②地方管理制度产生和发展。商实行的内外服制度初 步建立了地方管理制度,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运用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的方式管理中央与地方, 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推行变法,以秦商 鞅变法为代表,打破了旧的权利秩序,分封制逐渐崩 溃,开始出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
3、思想文化上: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基本形成。 ①上古时期的思想文化反映了先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 的看法,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反映。 ②“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 域的反映,儒家、法家、道家等诸子百家在各领域所形 成的理论,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③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的进化,诗歌 (代表作《诗经》《楚辞》)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 形式,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也有所建树,具有浓 厚的农耕文明的特色。
2、经济上: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 ①农业。生产工具上,石器时代为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商周时期为青铜工具,春秋末年出现铁器、牛耕;耕作方 式上,商、西周时期为集体耕作,春秋时期为个体生产, 到战国时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态基本形成;土 地所有制度上,商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国有制),春秋 时期出现土地私有制,到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废除 井田制(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②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 时期,手工业基本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官营、 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商周青铜冶炼业发达,春秋出 现冶铁业。 ③商业。商周时“工商食官”,春秋战国出现大量私商, 出现金属铸币,形成都会。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通史融会贯通(三)
[史实定位]
时间 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初期 到20世纪50 年代 20世纪60~ 70年代 20世纪80~ 90年代 政治 美苏冷战、杜鲁 门主义、马歇尔 计划、北约和华 约、德国的分 裂、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古巴 导弹危机、不结 盟运动 东欧剧变、苏联 解体 经济 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美德日改 革)、赫鲁晓夫改革 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勃列日 涅夫改革、“滞胀” 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 区、欧盟和欧元的诞生、区域集 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货币学派和 供给学派、戈尔巴乔夫改革 文化 现代 主义 文 艺、 电子 信息 技 术、 摇滚 乐、 影视
新中 国成 立初 期
过渡 时期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召开、1954 年宪法、三大政治 社会主义改造、过 1953 制度(政治协商制 渡时期总路线、 ~ 度、人民代表大会 “一五”计划、社 1956 年 制度、民族区域自 会主义制度初步建 治制度)、万隆会 立 议、日内瓦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党和国家为 科技、文艺、教育 发展制定了长远规 则。1956年毛泽东 提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
文化领域 邓小平理论形 成,中共十三大 阐述了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理 论,邓小平提出 教育“三个面 向”,提出“二 为”方向
基层民主制度 建设、依法治 国战略提出、 社会主 1992 香港和澳门回 义建设 ~现 归、新型区域 在 新时期 合作(上海合作 组织、亚太经 合组织)
南方谈话、中共 “三个代表”重 十四大、中共十 要思想、科学发 四届三中全会、 展观、科教兴 中共十五大、中 国、载人航天、 互联网 国加入世贸组织
[史实定位] 阶段 时间
2018年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与测试课件:板块6 第1讲 2
第二 次工 业革 命
文化
中国近代工业化与西方起步的差异
对象 比较项 西方 工业化随着资本主义萌芽 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发 展,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 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 发展进程 义政策还是推动了西方工 业化的进程。资产阶级代 议制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 开展更是大大加快了西方 工业化的进程 中国 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 到“闭关锁国”和“重农抑 商”政策的影响, 没有独立成 长为资本主义经济; 鸦片战争 后的工业化进程受到内部封 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 和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 进程 曲折缓慢
A.按惯例应以蛮、夷等蔑称翻译 B.混淆中美不同政体造成误解 C.按音译的原则应直接创造新词 D.用中国制度优越性加以否定
解析:选 B。根据所学知识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时期应是维新 变法前后, 专制政体下的地方行政机构与民主政体下的加盟共和国 之间有着相当大的不同, 辨析有关这一概念的误解, 有利于先进中 国人的思想解放和西学的进一步传播,故选 B 项。
法国启蒙思想为 18 世纪 中国维新思想促成了戊戌变法,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 历史 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独 分的准备,成为强大的思 作用 立、进步和富强,但是变法如昙 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 花一现,很快就夭折了 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 度
19 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远不如 18 世纪的法 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维新思想 主要 原因 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远逊于法国资产阶级。同 时,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 体系, 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势力十分顽固和 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的, 缺乏比较成熟的理 论基础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相同点 (1)历史背景相似 ①新文化运动发起时, 辛亥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政治环境; 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北洋军阀思想文化领域的尊 孔复古逆流,使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②启蒙运动时期,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 反对专制主 义和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欧洲时代的主旋律, 资产阶级掀起思想文 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启蒙运动兴起。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精品课件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通史整合(一)
通史整合(一)
板块一
历史
阶段1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形成——先秦、秦汉
阶段特征
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夏商周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代表,经 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型,逐渐过渡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1)政治上,中国早期国家是由部族演化而来的,对地方的管理相对松散,君 主权力有限,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贵族体系逐渐被官僚体 系所取代。 (2)经济上,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长期占统治地位。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 耕的使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转型,集体耕作被家庭小农经济取代,农业生产 效率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
治制度的成熟,另一方面,也维持了封建政权的长时期稳定和统一。
(2)经济上,江南经济得到大规模开发,唐中叶以后,南北经济发展水平逐渐
平衡,南北经济交流更趋频繁,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布局和文化人才的空
间分布。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3)民族关系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内迁少数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随后出现的隋唐统一王朝,实行开明 的民族政策,民族往来更加活跃。 (4)对外关系上,隋唐对外来文化较为开放,丝绸之路活跃,中外交往频繁,佛 教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中华文化圈逐渐形成,隋唐在当时世界范围内处 于领先地位。 (5)思想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不断,佛教、道教盛行;唐朝统治 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民族交融、佛教盛 行、农耕经济都深刻影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通史视角
视角1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1)多元特点:中国古代一直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中下游。随着考古学 的发展,当代史学家普遍认为中华文明起源是多元的,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 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在五千年前文明程度 相当,都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2)本土特征:中国大地上很早就有人类居住,这些居民不断发展演化,最终 形成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不是外来种族入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本土性,这 与西亚、北非、南亚文明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板块一
历史
阶段1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形成——先秦、秦汉
阶段特征
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夏商周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代表,经 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型,逐渐过渡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1)政治上,中国早期国家是由部族演化而来的,对地方的管理相对松散,君 主权力有限,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贵族体系逐渐被官僚体 系所取代。 (2)经济上,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长期占统治地位。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 耕的使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转型,集体耕作被家庭小农经济取代,农业生产 效率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
治制度的成熟,另一方面,也维持了封建政权的长时期稳定和统一。
(2)经济上,江南经济得到大规模开发,唐中叶以后,南北经济发展水平逐渐
平衡,南北经济交流更趋频繁,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布局和文化人才的空
间分布。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3)民族关系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内迁少数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随后出现的隋唐统一王朝,实行开明 的民族政策,民族往来更加活跃。 (4)对外关系上,隋唐对外来文化较为开放,丝绸之路活跃,中外交往频繁,佛 教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中华文化圈逐渐形成,隋唐在当时世界范围内处 于领先地位。 (5)思想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不断,佛教、道教盛行;唐朝统治 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民族交融、佛教盛 行、农耕经济都深刻影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通史视角
视角1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1)多元特点:中国古代一直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中下游。随着考古学 的发展,当代史学家普遍认为中华文明起源是多元的,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 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在五千年前文明程度 相当,都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2)本土特征:中国大地上很早就有人类居住,这些居民不断发展演化,最终 形成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不是外来种族入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本土性,这 与西亚、北非、南亚文明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二 中外近代文明的演进 12 微专题二 精品
解析:选 D。题目中“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及文化国际权力 的中心已从伊斯兰世界移向基督教世界” 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 后早期殖民扩张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影响,A 项 表述仅牵涉经济,表述不全面,故 A 项错误;B 项表述错误, 世界文化之间是相互交融的, 故 B 项错误; C 项表述仅限于政 治,缺乏全面性,故 C 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 D 项正 确。
C.意大利不重视技术革新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解析:选 A。新航路的开辟之后,西欧出现了商业革命,其中 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商业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即西欧的商业 和贸易中心开始由地中海沿岸转至大西洋沿岸, 原来的商业中 心威尼斯、 热亚那和米兰等相继衰落, 而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 安特卫普等港口开始崛起,故 A 项正确。
三、两次工业革命 项目 开始时间 开始部门 标志 科技含量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 世纪 60 年代 棉纺织业 蒸汽机的使用 经验主义, 科学和技术 尚未真正结合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 世纪 70 年代 重工业 电力的应用 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
项目 社会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 工业文明 资本主义工厂制建立
3.对 18 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工业化, “马克思派”认为,英国 之所以发生资本积累和投资行为是因为,从生产角度看,规模 经济与范围经济受到政治领导的保护和支持而大行其道。对 “马克思派”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资本积累和投资是政府干预的有效手段 B.政府支持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C.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需要依赖政府支持 D.市场机制在工业化中的作用微乎其微
5.影响 (1)对西欧: 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丰厚的资本原始积累, 促 进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技术革命的到来。 (2)对落后地区: 带来了深重灾难, 社会经济陷入停顿甚至倒退, 与西欧的差距逐渐拉大。 (3)对世界: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区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 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通史融会贯通(二)
(三)“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 1.林则徐、魏源思想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著《海 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 步。 2.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并以此为指导掀起了洋务运动,但仍然停留在学习西方“器物”的 层次上。
从横向上 把 脉 历 史 相 互 联 系 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阶段特征] 1.历史时期:1840~1895年。 2.特征概述: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 变化,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这一时期是中国 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 征体现最明显。
[史实定位] (一)列强侵华加剧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 1.深重的民族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趁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 民族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 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代 理人。 2.义和团运动 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 强瓜分中国的迷梦,但也存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3.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剧变 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 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现了从帝制 到共和制度的历史性巨变。此后,为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先后进 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等。
(二)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经济与生活 1.外国资本入侵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初 步发展;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并发展;中华民国的建立极大鼓舞了民 族资产阶级;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3.社会生活的变迁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 化方向发展,近代中国的交通、通讯事业也已起步。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1.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3
第一部分
专题整合突破
第三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明清(鸦片战争之前)
建体系·宏观概览·纵横贯通
[ 阶段特征] 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封建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新的经济因素产生;明清文化异彩纷呈。但与世界相比,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与 世界同步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逐渐落伍了。
4.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的经济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的发展。 (2)明朝“海禁”:明太祖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 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3)清朝:闭关锁国,只留极少口岸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商行统一经营对 外贸易。
整合三 思想文化:中国传统思想与科技文化的继承发展 1.思想 (1)王阳明心学: 认为“良知”就是“本心”, 就是“理”, 主张克服私欲, “致 良知”。 (2)李贽的“异端”思想:主张破除对孔子的迷信,认为人皆有私,主张个性自 由。
(2)维护国家主权: ①军事上:组织雅克萨之战。 ②法律上:签订《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2.历史评价 (1)康熙帝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巩固和发展。不愧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2)康熙帝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 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1.主要活动与贡献 完成中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记载上千种药物,配有 1 000 多 幅插图,体系先进。 2.历史评价 (1)伟大医学成就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 之一。
专题整合突破
第三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明清(鸦片战争之前)
建体系·宏观概览·纵横贯通
[ 阶段特征] 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封建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新的经济因素产生;明清文化异彩纷呈。但与世界相比,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与 世界同步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逐渐落伍了。
4.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的经济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的发展。 (2)明朝“海禁”:明太祖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 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3)清朝:闭关锁国,只留极少口岸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商行统一经营对 外贸易。
整合三 思想文化:中国传统思想与科技文化的继承发展 1.思想 (1)王阳明心学: 认为“良知”就是“本心”, 就是“理”, 主张克服私欲, “致 良知”。 (2)李贽的“异端”思想:主张破除对孔子的迷信,认为人皆有私,主张个性自 由。
(2)维护国家主权: ①军事上:组织雅克萨之战。 ②法律上:签订《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2.历史评价 (1)康熙帝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巩固和发展。不愧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2)康熙帝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 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1.主要活动与贡献 完成中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记载上千种药物,配有 1 000 多 幅插图,体系先进。 2.历史评价 (1)伟大医学成就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 之一。
2018年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与测试课件:板块1 专题2
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被称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结果: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发动的三次大规模武装干 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二、新经济政策 1.实行的必要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了国 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内容 (1)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 的粮食由自己支配。 (2)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 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 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3)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4)废除实物分配制。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 败,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 2.目的: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苏维埃政权为了集中全国 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 列非常措施。 3.措施: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 化、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普遍义的多种税收改为统一的农业 税,并把实物税改为货币税。上述做法( ) A.有利于苏联农业产品商品化 B.标志着苏联农业税制度的成熟 C.是苏联长期推行的税收制度 D.有利于工农联盟和苏联的建立
解析:“多种税收改为统一的农业税,并把实物税改为货 币税”可以促进农产品走向市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 对苏联农业税的影响,故B项错误;这种税收政策仅在新经济 政策时期适用,实施农业集体化后该政策也被取消,故C项错 误;该政策出台时,苏联已经成立,故D项错误。 答案:A
解析:材料“统一分配市有住房”,这一政策强调政府主 导分配,深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故A项正确;“所有居 民不分年龄一律人均8平方米”,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 劳动者的积极性与推动国民经济恢复,故B项错误;1921年苏 俄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故C项错误;这一政策是通过政府行政 手段解决住房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A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课件:通史整合(十一)工业文明的到来——近代中后期的世界
制度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资产阶级不敢也不愿行使对皇权的 制约与监督权,在涉及国家发展的一些重大方针问题上经常 “缺位”,使得民主制度徒有其表。
2.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 (1)德国的议会权力很小,帝国议会甚至不能自行通过任 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 义色彩。 (2)德意志帝国是披着议会外衣的半专制国家,在这个 国家里,普鲁士贵族居于统治地位,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 从属地位。
殖民体系初步形成殖民扩张美德等工业国冲击了英国的霸权欧洲仍是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西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英国确立世界霸权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国际政治格局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环境污染东西格局贫富分化工业革命制造的强大生产力也造就了强大的军工企业再加上世界市场的形成战争的破坏力更加巨大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使人类更加珍爱和平生存不足被生产的相对过剩取代工业革命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成为规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破坏力越来越大成为新的经济问题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国家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掠夺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无产阶级遭受日益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造成阶级矛盾尖锐小题验知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进化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量子论相对论无声电影隐性时空深化认知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对艺术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要求摆脱理性规则形式对人类思想的束缚印象派现代派都是自由主义哲学影响下的产物工业革命后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工业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的经济政策一直延续到罗斯福新政英国最早实践了自由主义思想保护个人自由私有财产成为国家的基本职能其后美国法国德国等欧美国家也先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自由主义是启蒙思想的重要内容最早提出是在英国18世纪成为法国社会思潮的主流是资产阶级对抗君主专制和教权主义的有力武器音乐方面绘画方面文学方面浪漫主义音乐盛行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弘的歌剧等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借助工业革命的光与色成果的现实主义和印象画派出现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趋复杂尖锐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03高考怎么考发掘四个度宽度深度角度长度解选择题item注重唯物史观切入问题巧命题材料陌考查美国国内市场的不统一对美国工业革命的阻碍
2.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 (1)德国的议会权力很小,帝国议会甚至不能自行通过任 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 义色彩。 (2)德意志帝国是披着议会外衣的半专制国家,在这个 国家里,普鲁士贵族居于统治地位,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 从属地位。
殖民体系初步形成殖民扩张美德等工业国冲击了英国的霸权欧洲仍是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西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英国确立世界霸权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国际政治格局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环境污染东西格局贫富分化工业革命制造的强大生产力也造就了强大的军工企业再加上世界市场的形成战争的破坏力更加巨大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使人类更加珍爱和平生存不足被生产的相对过剩取代工业革命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成为规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破坏力越来越大成为新的经济问题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国家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掠夺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无产阶级遭受日益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造成阶级矛盾尖锐小题验知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进化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量子论相对论无声电影隐性时空深化认知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对艺术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要求摆脱理性规则形式对人类思想的束缚印象派现代派都是自由主义哲学影响下的产物工业革命后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工业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的经济政策一直延续到罗斯福新政英国最早实践了自由主义思想保护个人自由私有财产成为国家的基本职能其后美国法国德国等欧美国家也先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自由主义是启蒙思想的重要内容最早提出是在英国18世纪成为法国社会思潮的主流是资产阶级对抗君主专制和教权主义的有力武器音乐方面绘画方面文学方面浪漫主义音乐盛行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弘的歌剧等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借助工业革命的光与色成果的现实主义和印象画派出现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趋复杂尖锐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03高考怎么考发掘四个度宽度深度角度长度解选择题item注重唯物史观切入问题巧命题材料陌考查美国国内市场的不统一对美国工业革命的阻碍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九 工业文明的开启——近代中后期的世界 (共50张PPT)
专题九
工业文明的开启 ——近代中后期的世界
板块一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中华文明的曙光——先秦和秦汉时期
磨杵成针 串点成线 织线成面 破茧成蝶 点石成金
-2-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考查视角一 准确通达的历史时空观念 1.(2016课标全国Ⅲ,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 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 关闭 统 ,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 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法国政体的演变。根据“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可 治体制的变化( ) 知法国1875年确立的共和政体下政局动荡,1958年戴高乐修改宪法,赋予 A.有利于政局稳定 总统“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在一定程度下改变了政局不稳定的局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面 故A项正确;法国1875年宪法已经规定了总统是国家元首,故B项错误; C., 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议会的主要权力是立法权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材料只是提及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
由上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以英、美、德、法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但其工业生产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却不断降低 ,这说明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化也在不断发展 ,故B项正确;图表只是给出英、美、法、德四国的工业生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关闭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 ,没有其他国家的相关信息 ,
解析 答案
板块一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中华文明的曙光——先秦和秦汉时期
工业文明的开启 ——近代中后期的世界
板块一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中华文明的曙光——先秦和秦汉时期
磨杵成针 串点成线 织线成面 破茧成蝶 点石成金
-2-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考查视角一 准确通达的历史时空观念 1.(2016课标全国Ⅲ,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 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 关闭 统 ,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 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法国政体的演变。根据“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可 治体制的变化( ) 知法国1875年确立的共和政体下政局动荡,1958年戴高乐修改宪法,赋予 A.有利于政局稳定 总统“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在一定程度下改变了政局不稳定的局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面 故A项正确;法国1875年宪法已经规定了总统是国家元首,故B项错误; C., 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议会的主要权力是立法权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材料只是提及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
由上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以英、美、德、法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但其工业生产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却不断降低 ,这说明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化也在不断发展 ,故B项正确;图表只是给出英、美、法、德四国的工业生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关闭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 ,没有其他国家的相关信息 ,
解析 答案
板块一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中华文明的曙光——先秦和秦汉时期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世界史+3.11
②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分化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③世界市场:欧美列强成为工业生产的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 品销售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社会经济结构: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成就: ①电力的应用: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同时,电动机被制造出来。
②新交通工具:19 世纪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 ③石油化工: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 (3)影响: ①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生产 的主要形式。 ②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增强了帝国主义征服世界的能力,世界市场最 终形成。
整合二
[ 整体感知] 1.经济上:18 世纪中期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以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 标志,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 世纪中后期在 科技发明带动下出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 量,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政治上:在工业革命影响下,英国通过 1832 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 确立了统治地位,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完善;法国通过 1875 年宪法,共和政体在法 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德国 1871 年完成统一后颁布了宪法, 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 政体。 与此同时, 在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的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71 年爆发的巴黎公社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尝试。
2.巴黎公社 (1)背景:普法战争失败,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屈膝求和,人民强烈不满。 (2)经过: ①1871 年 3 月 18 日,巴黎人民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 ②3 月 28 日,巴黎公社建立。 ③5 月下旬,巴黎公社被镇压。 (3)革命措施: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公社委员会是经 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十个委员会。 (4)意义: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通史融会贯通(一)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1.政治 封建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三省体制逐渐形成;选官采用九 品中正制。 2.经济 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烧出 白瓷;出现“草市”。
3.文化 (1)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文学风格和形式:南方田园诗和北方 的民歌。 (2)书法发展成为一门艺术,王羲之(书圣)、王献之;钟繇、王羲 之对楷书的贡献;出现突显个性的文人画,东晋顾恺之不仅擅长丹 青,还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3)佛道传播,三教汇流;儒学危机。
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华文明的发展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 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秦汉时期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 作为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 定了基础。 魏晋时期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中央集权遭到 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融合的局 面;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文化 (1)开创了文化专制主义的先河: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开始 了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历史,结束了文化开放的历 史。 (2)开创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新时代:造纸术发明并得到改进,地 动仪发明、《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氾胜之 书》问世等。 (3)汉赋的繁荣:汉赋华丽的词藻描绘了气势恢宏的时代。 (4)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与世界交流:一方面,借助丝绸之路 的开辟,中华文化开始传播到西方,对西方影响深远;另一方面, 外来文化也开始传入中国,如佛教文化的引进和传播。
2.经济 (1)农业: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出现犁壁,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 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兴修水利,耕作技术进步(代田法);土地 兼并现象严重;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经济。 (2)手工业: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西汉政府在长安设东西织室 (官办);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南 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东汉烧出成熟青瓷;开辟丝绸之路,产品外 销。 (3)商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形成坊市制。
2018年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与测试课件:板块6 第2讲 主题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 迁移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6 世纪以来中国海 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 的贡献。
解析: 本题从全球史观角度考查近代以来的人口迁移, 主要考 查经济全球化下世界各国的交流与世界大国的兴衰主题。第(1)问, 从人口迁移的数量、范围、自愿移民的目的地等角度回答可得出;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和材料二信息可知,中国海外 移民三个明显阶段特点。第二小问,结合第一小问中呈现的特点, 依据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对应分析; 第三小问, 首先抓住时间“中 国近代史”, 再结合华侨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民主革命的贡献 分析。
(11)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的表现、影响。 (12) 二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及世界经 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1.对近现代大国崛起的反思 (1)俄罗斯(苏联、俄国):经济、政治、法律等各项改革要协调 进行; 经济改革要关注民生的改善; 政治改革要关注权力的监督和 法制建设;各项政策要随环境、历史背景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改革 的挫折意味着新起点的开始。
答案:(1)原因: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获得民族独立; 很好利用了历史的机遇; 有良好的宪政制度保障; 吸收了多元的外 来文化。 (2)不同:军事上依靠外部力量维持平衡;欧洲通过联合手段 发展经济; 由经济层面向政治层面递进; 建立并深化统一的市场机 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成为强国的历程始于 18 世纪是英属加拿大,自从美英修好后,英国不再威胁到美 国,南面是虚弱的墨西哥,东西两侧濒临大洋,且幅员辽阔,资源 丰富。独立革命期间,它利用英法矛盾,获得外援并赢得独立。19 世纪的欧洲内部不稳定, 美国乘机在世界寻求市场, 进行国内建设;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扩大生产和黄金储备; 战后又在军事高科 技领域不断创新, 抓住信息革命的机遇成为新经济的领头羊。 美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视野在哪里]
视野(一)
定高考热点,有利于把握高考脉动
既是教材主干又是历史学科主干知识 ——这是命题人的首选
(一)政治上——工业时代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 [考题领悟] 1.(2017· 全国卷Ⅲ)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 1793 年法国唯
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 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 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 )
(2)美国:美国内战后,形成了两党对峙、交替执政的政治新局 面,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3)德国: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 宪制和联邦制,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4)法国: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和政体最终 在法国确立。
2.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发展的趋势
4.浪漫主义音乐
(1)特点: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和独创性,偏重于色彩和感情。
(2)代表: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5.电影:1895 年底,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将艺术与 科技结合起来。
[融会贯通] 1.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德国社会发展的特点
(1)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社会经济 快速发展,很快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
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诞生,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科
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工业革命的影响 下,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成就。
[主要史实有哪些]
理发展主线, 有利于找准解题“题眼”
——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
1.资产阶级民主化趋势
(1)英国:经过 1832 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代表大量进入 议会,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
(2) 政治上:与经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德国的政治体制相对保 守,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国内极端民族主义盛行,最终 使德国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德国的民族崛起严重受挫。
(3)外交上:德国周围强国林立,英国、法国、俄国等大国都高
度警惕德国的崛起,德国力图突破大国的封锁,开始争夺海外市场。
(4)科技上:德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物理学方面成就突出。
②代表作: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俄国列夫 · 托尔斯 泰的《安娜· 卡列尼娜》等。
3.美术
(1)现实主义:
①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②代表作:法国米勒的《拾穗者》 、俄罗斯列宾的《伏尔加 河上的纤夫》等。
(2)印象画派:
①特点:将光和色作为研究重点,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
②代表作:莫奈的《干草堆》 《鲁昂大教堂》等。
(2)成就: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成果是 1785 年瓦特改良蒸汽 机,从而使工业动力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生产力迅速发展, 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影响: 工业革命后, 工业资产阶级需要更多的市场和原料, 促使列强进行殖民扩张。19 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 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5)文化上:哲学成就突出,文学、艺术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融会贯通]
2.近代科技与思想解放的关联
(1)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倡导的人文主义与理性主 义,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们对宇宙、自然和 人自身的探究,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又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直 接的物质条件,推动了思想进一步的解放。从牛顿力学体系到相 对论、量子论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达尔 文进化论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两次工业革命促使人们的生产、 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等,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19世纪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进化论
(1)诞生:1859 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
(2)意义: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2.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
①特点: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②代表作: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 米修斯》等。
(2)现实主义文学:
①特点: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世纪 70 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以美国和 德国为中心。
(2)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内燃机、通讯、化学和钢 铁工业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尤其在电力方面,发电机和电动机发 明,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影响: 垄断组织出现,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2)巴黎公社:1871 年巴黎公社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 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1.工业革命
(1)兴起: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出现了珍妮纺纱机, 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到 1840 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通史整合(十一)
[历史发展怎么样]
工业文明的到来——近代中后期的世界
明阶段特征,有利于定位思考方向
[三维坐标定位]
[三条主线定论]
政治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继续在欧
洲大陆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
经济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工业文明向
纵深方向发展,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 年,戴 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 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 解析: 从“十字街头”“平民大众”可知材料中的国民公会体现
了人民主权的思想,故 C 项正确。A 项与材料“唯一的最高权 力机关”不符;1793 年法国已经废除了君主制,B 项错误;“既 是法庭又是被告”与“法律至上”的理念不符,排除 D 项。 答案:C
[考题领悟] 2.(2016· 全国卷Ⅲ)1875 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