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可违
第2单元 第5课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A.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返回
道德与法治 3.小明爸爸在送小明上学的途中,为赶时间闯了红灯,受到 扣3分以及200元罚款的处罚。这种行为的性质及处罚方式分 别是( B ) A.不道德的行为 舆论谴责 B.一般违法行为 行政制裁 C.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处罚 D.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处罚
④破坏了社会秩序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返回
道德与法治
课后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济南市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李某的报警电话,李某 称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庄附近的一个小区的售楼处起火,并
有人员被困。可是消防队员到场后,却发现售楼处并没有起
火。李某因谎报险情被行政拘留3日。李某的行为违反
了
,受到了
C.行政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
返回
道德与法治
6.尹某因扰乱市场秩序被人民法院处以罚金;佘某因扰乱公 共秩序被公安机关拘留十天。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B ) A.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返回
道德与法治 7.散播限制新车牌照谣言的某汽车销售员,被拘留十天;因 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的某装修公司,被责令赔偿损失。他们 的行为分别属于( D ) A.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 B.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 C.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 D.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
返回
道德与法治 10.2018年1月,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
某(女)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关闭,不听劝
阻,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
5.1《法不可违》课件(共24张PPT)
一
较轻 严重
民法
民事责任
三
刑法
刑事处罚
(背)三类违法行为的相同点
1 2 3
都有社会危害性。
都是违法行为。 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判断下图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1
2
3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02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他们这种行为违法吗?
探究分享
“定金”和“订金”混淆 不清,无法履行合同规定 的违约赔偿。
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探究分享
未经他人允许,将其照片
放到网站使用。
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给 他人的人格尊严造成侵害。
探究分享
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 发表其作品。
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挫伤 了进行创作作品的积极性。
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行为是指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主要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 社会管理,轻微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违法行为。其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 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 留等。行政处罚一般由单位组织、公安机关作出处理。如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 网,殴打他人、违反交通规则等。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的违法行为。民事 活动是由民法来规范的,通常包括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 婚竺。民事权利是指人们从事各种民事活动享有的各种权利,包括财产权(物权、 债权和继承权)和人身权(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和 婚姻自主权等)。民事处罚一般由法院来判决执行或调解。
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客观上已经违法
学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筑工
法不可违(说课稿)
法不可违(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次讲解的教材为《法不可违》,该教材是一本介绍法律常识的读本,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文本,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法律在哪里》、《法律是什么》、《法律的形成》、《法律的作用》和《法律的尊严》。
在本文档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教材的特点和目标•适用对象和教学时机•教学目标与重点•教学内容与方法二、教材特点和目标《法不可违》这本书的特点在于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原则,通过丰富的例子和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本书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让学生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教材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明白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2.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让他们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4.增加学生对法律的兴趣,为将来的法学学习打下基础。
三、适用对象和教学时机《法不可违》这本书适用于中小学生,帮助他们了解法律的基本常识,培养他们正确的法律意识。
这本书可以作为普通的课外读物,也可以作为法制教育的辅助教材,可以在班级法制教育课、公民素养课等课程中配套使用。
教学时机可以根据教学计划来安排,可以在学生初步了解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之后开始引入法律知识。
适当结合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和事件,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和探索。
四、教学目标与重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和目标,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如下:1.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明白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培养他们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学习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法律的来源和形成过程;–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法律的意识。
2.重点:让学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并了解法律的来源和形成过程。
五、教学内容与方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如下:1. 教学内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法律的定义和含义,了解法律的分类和领域。
《法不可违》教案
《法不可违》教案第七课第二框财产留给谁学情分析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财产继承问题未成年人知之不多,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其懂得继承人继承遗产既要依照法律规定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对应的课标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让他们能够自觉学法、守法和用法,并发扬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社会主义优良传统美德。
能力目标: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遗产、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及法定继承的范围、继承顺序;继承权的实现方式以及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我国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培养学生优良的传统美德和道德是非判断。
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制作、节目编排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的同龄人晓军因为家庭财产问题非常困惑,现在他一家人来到了我们这儿……活动一:角色扮演结合教材76页关于晓军的材料学生分角色扮演晓军一家人(材料:中学生晓军,全家共六口人,属于其父所有的个人财产有稿酬存款、图书字画、宝石古玩等,其家产还有五间私房、彩电、冰箱等。
因晓军父亲病情恶化,晓军的母亲、爷爷、奶奶、姑姑都在在谈论财产继承问题,都认为自己有权继承晓军父亲的财产和所有的家产。
晓军也觉得似乎有理。
)教师:看了晓军家的情况,请你谈谈一家人谁说的有道理?真的所有的人都能继承晓军父亲的财产吗?板书:二、财产留给谁(一)我们享有财产继承权首先我们明确几个概念:什么是遗产?继承人?什么是被继承人?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材料。
学生1:遗产就是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学生2:被继承人是遗留财产的死者,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是继承人。
教师:明白了这几个关于继承问题的概念后,让我们再来看晓军家的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法不可违课件(共26张PPT)
1.法的作用 (1)指引作用(最首要的作用):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 标准或方向。 (2)评价作用: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法的特点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练一练
规则: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条文,进行连线。
1、举行纪念仪式,缅怀英雄烈士 2、破坏、污损英雄烈士纪念设施 3、公民庄严有序地开展祭扫活动 4、歪曲、丑化、亵渎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 5、侵害英雄烈士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行为 6、 广泛宣传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
可以做,合法的
法的作用
不可以做,非法的
2018年5月17号,19岁的
在校大学生蒋某某在家上
网,看到《英雄烈士保护
法》开始施行的新闻后, 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诵国学经典] D.“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产玉之山。在阳光的照耀下,蕴藏于其中的玉气冉冉上升,远望如在,近视却无。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渺茫难即的惋惜之情。
民事违法行为
我国的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
材料二
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 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 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 警将这三人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 三人警告的处罚。
行政违法行为
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法,它规定对扰乱 影剧院等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予以处罚。
烈士的言论,并称“不会被 悲剧的根本原因。
假如你想摆脱思路枯竭、头脑空空的烦恼,就一定要有意识地、自觉地在生活中寻找并捕捉到“动情点”。所谓的“动情点”就是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情思的人 、事、物。
抓”。 冰心说过:“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所以真情源于真人真事,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最容易
06第五课第1课时法不可违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栏目索引
1.下列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 ) A.李某在电影院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 B.家长为教育孩子,将孩子打成肋骨骨折 C.某出租车司机将乘客遗忘在车上的价值万元的笔记本电脑据为己有 并拒不返还 D.课间休息时中学生王某与同学在楼道内追逐打闹 答案 D 本题考查违法行为。 A项中李某的行为属于扰乱公共秩序 的行政违法行为;B项中家长的做法和C项中出租车司机的做法均属于 刑事违法行为;D项中王某与同学在楼道内追逐打闹违反了校规校纪,但 不属于违法行为。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D。
栏目索引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栏目索引
知识点一 违法无小事 1.法律的作用 (1)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 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2)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 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9.1721.9.17Friday, September 17,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8:39:5108:39:5108:399/17/2021 8:39:51 AM
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种类的辨别。由题干“被依法 行政拘留十五日”可知徐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B项正确且符合 题意;A、C、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B。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课件(共23张PPT)
我国的民法通则第 七十九条规定,拾 得遗失物,应当归 还失主。
情景二: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 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 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某向人民 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 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50元。
其行为违反了
民法通则的有 关规定,是违 法行为。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 不可违 》课件(共23张 PPT)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 不可违 》课件(共23张 PPT)
判一判
以下三种行为属于种违法行为吗?
电影院喧哗
拾到东西私留
抢劫
违反行政法律法规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 不可违 》课件(共23张 PPT)
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民事法律法规 民事违法行为
违反刑法 刑事违法行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宋代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体会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文化的繁荣;通过了解宋朝传统节庆习俗,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培养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以及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宋代市民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 不可违 》课件(共23张 PPT)
我国刑法规定了对 抢劫等四百多种罪 的处罚。
情景三: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 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 得赃款4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 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 刑。
其行为违反了
刑法的有关规 定,是违法犯 罪行为。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 不可违 》课件(共23张 PPT)
《法不可违》教案
《法不可违》教案《法不可违》教案1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一、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二、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三、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重点、难点: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做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觉学法,知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成熟的标志,因此,我们要做一个自觉认真学法用法的人。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呢?现在我们要将学到的法律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以提高我们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新授课:专题一:做学法守法用法的人学生自主复习,教师引导。
一、学法、知法1、走近法律:(1)我们身边的规则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类型:道德;纪律、规章;法律。
道德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要局部适用的准则。
法律则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下面我们就来复习掌握有关法律的一些知识。
(2)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律具有两个作用:一是规范作用,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法律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作用,例如,日常生活中,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
再如《刑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所以,我们学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5.1《法不可违》-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法不可违》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学生能够认识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从而增强对我国法律制度的认同。
2.通过了解不同类型违法行为及其法律后果,认同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1.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使其在面对各种行为选择时,能够自觉遵守法律,避免违法行为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伤害,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违法行为,不盲目跟风或模仿,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
责任意识:1.让学生明确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即遵守法律,积极维护社会秩序。
通过了解违法行为的危害,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对违法行为说“不”。
2.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明白任何违法行为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谨慎行事,做到言行一致,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种类:让学生准确理解违法行为的概念,能够区分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使学生清楚不同类型违法行为所对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难点:1.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帮助学生理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在社会危害性、违法情节以及法律后果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避免学生对二者的概念混淆。
2.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做到遵章守法:将法律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讲述一个小故事:小明在公园里玩耍时,看到一朵非常漂亮的花,他很想把它摘下来带回家。
这时,他的朋友小红告诉他不能摘,因为公园里的花草是受保护的。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小明如果摘了花,这种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这种行为不对,因为公园有规定不能摘花,这是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小明摘了花,他可能会面临什么后果呢?2.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违规行为图片,如闯红灯、在图书馆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行为是否正确,以及可能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法不可违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法不可违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2.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二、能力目标1.逐渐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3.提高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违法,懂得违法无小事。
2.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
3.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知道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清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
难点:违法行为的类别。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案例。
14岁那年,勉勉强强读至初二的阿兵干脆辍学了,终日跟在乡里几位“大哥”的身前身后当起了小兄弟。
去年初,他结识了乡里一个做餐饮生意的“大哥”,几番来往后,阿兵很得大哥喜欢。
慢慢地,阿兵也发现了大哥原来与毒品有关联,一次,趁大哥不在家,阿兵偷了一点毒品,在吸食了一次后,便无法自拔。
后来,阿兵被警方抓获时表示,都是自己不懂法才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思考讨论:阿兵的经历对我们有何启示?【讲授新课】一、违法无小事(一)法律告知我们什么、违法行为的含义活动一:1.多媒体展示漫画。
2.思考问题:(1)两幅漫画中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2)这样的行为可以避免吗?(3)什么是违法行为?3.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问题。
4.答案提示:要增强法律观念,培养法律意识,学习法律知识。
5.教师总结: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
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二)违法行为的类别活动二:1.多媒体展示问题和表格。
(1)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划分,我们可以将违法行为分为哪两类?(2)按照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三种类别?2.结合教材P48内容,引导学生完成表格。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
A.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犯罪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关闭
B
答案
3.一般违法行为包括( )
①刑事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④民事违法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12345678
③对社会危害性较大的行为 D.①③
关闭
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
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犯罪。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关闭
A
答案
12345678
6.我们要做遵纪守法的公民,就要( )
①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分清是
非,增强守法观念 ③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④依法从事
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 治安管理处罚法 的行政违法行为。
6.民法用规定 权利 和 义务 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
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1.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含义
分类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含义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 处罚的行为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
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答案
什行么为法)。律依对据这《种中违华法人行民为共和给国予治怎安样管的理处处罚罚?法》,对这种违法行为给
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第2单元 第5课 第1课时法不可违(共21张PPT)
知识点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我们可能想不到,谎报险情 、破坏铁路封闭网、__殴__打__他__人___ 等行为都是违反 治安管理处罚 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民法用规定 权利 和 义务 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 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 民事权利 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都是较为典型的 民事 违法行为。 3. 遵章守法 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 为的危害,自觉 依法规范 自己的行为。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课时 法不可违
知识点一:违法无小事 1.人类社会的 存在 和发展离不开各种 行为规范 。法律为 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 模式 、标准或 方向 。它是评价人们的 行为是否 合法有效的 准绳。 2.法律是最刚性的 社会规则 , 不违法 是人们行为的底 线。要做到 不违法 ,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
社会 ④一般违法不要承担责任,但是犯罪要Biblioteka 担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尹某因欠债不还被法院强制执行;余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 公安机关拘留十天。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C )
A.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3.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 违反法律 、 法规 的规定,危害 __社__会___的行为。
4.根据违反法律的 类别 ,违法行为分为 民事 违法行为、 __行__政___违法行为和 刑事 违法行为。
5. 民事 违法行为和 行政 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 轻微,称为 一般 违法行为。 刑事 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 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 犯罪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 罪,都要承担 法律责任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12021/9/11Saturday, September 1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12021/9/112021/9/119/11/2021 5:56:58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12021/9/112021/9/11Sep-2111-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12021/9/112021/9/11Saturday, September 11, 202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课件(共33张PPT)
为 安全规定的;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
公共设施的;践踏草坪花卉等
行政违法
处罚种类: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1.欠债不还
属于哪类违法 承担的法律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 承担民事责任
2.污损名胜古迹,违法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行政违法行为 要受行政制裁
3.多次入室行窃,盗 窃累计金额7000余 元。
名称 违法 社会危害 法律后果 的法 律
典型的违法行为
违法无小事
新课导入:
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强的他想 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看到 捡废品能赚钱,小勤决定试试。他来 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用的铁 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 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派出所,本 来自尊心挺强的他,结果丢了大面子 。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有:扰乱机
违 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
反 、生产、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
治 安 管 理 的 行
成严重损失的; 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 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 秩序的;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 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未经批准,安装 、使用电网的,或者安装、使用电网不符合
重伤。
5.打架斗殴。
6.拾得别人的钱物不还。
7、小明想杀人。
民事违法行为: 3、6 刑事违法行为: 2、4
行政违法行为: 1、5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探究三:典型行政违法行为
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违反治安 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 罚的行为。
A.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5.1 法不可违 课件-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法
不
可
违
4.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
5.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
6.工商局没有依据查封你家开的公司。 7.乙因逆向骑车被交警罚款50元。
总结小技巧 如何判断违法行为的类别?
1、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行政法、民法、刑法) 2、二看违法行为的危害(轻或重) 3、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
2、违法行为的 P48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 社会的行为。
出现违法行为的 ? 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
法
不
可
违
探究与分享P47
思考:下列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 行为?
3、违法行为的种类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 法行为。
比较内容 违法行为
著作权
民事违法
民事违法
民事违法
《合同法》
《民法总则》 《侵权法》 《著作权法》
(1)以上的违法行为是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
(2)你自己或者身边人做过这些事情吗? (3)面对身边的违法,我们应怎样做?
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 义务,都是较为典型 的民事违法行为。
法
不
可
违
4、面对身边的违法行为,我们应该怎样做? (
违反的法律
后果
情节严重程度、对社会 危害大小
民事违法行 为
行政违法行 为
_民__事__法律规范 民事责任
_行__政__法律规范 行政处分或 行政处罚
情节比较轻微,对社 会危害性较小 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 为
刑__事__法__律___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违法无小事
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强的他想通过自己 的劳动减轻家里的负担。看到捡废品能赚钱,小勤 决定试试。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用的 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发现 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
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一、法律的规范作用
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
重地跌落在地。甲乙发生争吵,正巧甲的儿 子丙下班经过,不问青红皂白上前重重地打 了乙几拳,当场把乙打倒在地,三人的争斗 引来不少路人围观,致使该路口交通堵塞, 一片混乱。
1、甲、乙、丙三人被公安机关以扰乱公共秩序为 由各处以50元罚款。
行政违法行为
2、乙因逆向骑车被交警罚款50元。
行政违法行为
3、经保修部门检查,甲的手提电脑严重受损,价 值1万元。(乙) 4、经鉴定,乙多处受伤,脾脏破裂,右眼视网膜 脱落。(丙)
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
式、标准和方向。
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
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有效的准绳。
探究与分享
阅读课本P47三个案例:思考上述行为是不是违法行 为?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违反了什么法律?属于哪类 违法行为?
镜头一
捡到失物据为己有或向失主索要报酬。
刑事违法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 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故意杀人 欠债不还 谎报险情 偷窃他人财物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
一般违法
违法行为分类
按社会危害程度
行政违法
严重违法
无论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2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探究与分享
镜头一
镜头二
破 坏 公 路 隔 离 护 栏
5、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 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犯
罪
2010年4月29日上午,徐玉元携带单刃尖刀闯进泰兴 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对幼儿和教师员工大肆残杀,致 29名幼儿、3名教工和群众共计32人受伤,其中重伤4人、 轻伤25人、轻微伤3人。后徐玉元被闻讯赶到的警察和群 众当场抓获。5月15日,被告人徐玉元在江苏泰州中级人 民法院对其进行一审,法庭认定,被告人徐玉元故意非法 剥夺他人生命,虽杀人未遂,但犯罪动机极其卑劣,手段 极其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依法应予严惩。 法院同时对该案附带民事部分进行了合并审理,依法判处 徐玉元死刑。一审宣判后,徐玉元不服,提起上诉。5月 26日上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徐 玉元故意杀人案进行二审。二审法官审理后当庭宣布维持 原判,判处徐玉元死刑。
承担的法律责任
危害程度
民事违法
物权法
民事责任
公共场所大声喧 哗
行政违法 治安管理 处罚法 刑事违法 刑法
行政处罚
抢劫他人财物
刑罚处罚
民事违法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行政违法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受 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
刑法、刑 事诉讼法
民法通则、物 权法、消费者 权益保护法、 婚姻法……
治安管理处 罚法、环境 保护法、未 成年人保护 法……
案例1.
“110”电话值班员询问小陈的真 实姓名、住址、如何得知情况,小陈 含糊其词。值班员警告小陈不要再妨 碍“110”的正常工作。小陈不听。当 小陈第9次谎报匪警时,被公安人员 当场捉获。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 处罚条例》,对小陈实施拘留3天的 行政处罚。
案例2
2003年河南省某市公安机关侦 破了一起系列杀人案。疑犯黄勇在 2001年9月来,从网吧诱骗青少年至 其家中行凶,共杀死了17名青少年。 • 黄勇的行为是否属违法行为? 思 • 这是哪类型的违法行为? 考 • 他又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呢?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8月5日受理了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对此案提起的公 诉,8月16日依法不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3 名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及聘请的辩护人均出 庭进行了辩护。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8月27日对“蓝 极速网吧”放火案作出一审判决,以放火罪 分别判处被告人刘某某、宋某某无期徒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被告人张某(女)有期 徒刑12年。
二、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 规范自己的行为。 (2)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
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 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
断一断 某日下班时间,甲骑车经过某路口时与
逆向骑车的乙相撞,甲新买的手提电脑也重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课堂小结
犯罪的基本特征——
•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严重危害性——最本质特征 • 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 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 • 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 刑罚 刑罚当罚性——必然后果
犯罪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触犯 并依法应受 的行为。
4、 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 么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 刑罚的法律。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 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 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案例5
广州日报黎元江,利用职权,在 征 购土地、采购印刷设备、干部人事安排中 为行贿人牟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 财物,合计50多万元。广州市中级人民法 院做出判决:被告人黎元江犯受贿罪,判 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10万元。
黎某的违法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他 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刑事违法行为
刑罚处罚
违反了物权法规定 民事违法
镜头二
在公众场所喧闹起哄,扰乱公共秩序。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 行政违法
镜头三
持刀抢夺他人财物的事情
违反刑法规定
刑事违法
探究与分享
阅读课本P47三个案例:思考上述行为是不是违法行 为?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违反了什么法律?属于哪类 违法行为?
情景
捡到失物拒不归还
违法类别
违反的法律
• 只调整国家的行政关系 • 即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在行使国家 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 中,同被管理人(或者法人)所 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行政违法的法律后果
• 警告、罚款、行政拘留
法律 后果
行 政 违 法
行 政 处 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没收非法财物 • 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执照
刑法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
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给予何种 刑罚的法律。 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 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民事违法的法律后果
• 违约责任
民 事 违 法
法律 后果
民 事 责 任
• 侵权责任 • 其它特殊侵权情况 下造成的民事责任
• 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简称行政法 • 行政法包括有:治安管理处罚条 例、交通管理法规、城市管理法 规 …… • 涉及到公安、工商、税务、文化、 教育等国家行政管理各方面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
• 附加刑
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主刑与附加刑——注意点
• 主刑的特点:只能独立适用,不能 相互附加并用。
• 附加刑的特点:即可作为主刑的附
加同时适用,也可独立适用。
夏某在小学和初中期间经常欺负同学,勒索小同学少量 财物,因而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走上社会后,他不务 正业,曾因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行为被公安机关罚款、 拘留多次。但仍不知悔改,后又作案20多起,最终被人 民法院以诈骗罪、抢劫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 终身。 (1)夏某历次所受惩处的性质一样吗? (2) 在人民法院给予夏某的刑罚中,属于主刑的是 哪一种刑罚?附加刑的是哪一种? (3)上述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思考,把答案填入以下空格: 殴打他人, 如果未对他 人造成重伤 殴打他人而 导致其重伤 甚至死亡 违反 治安管理 处罚条例 触犯了? 刑 法
属于 一般违 法行为
属于?
严重违 法行为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 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 主刑
刑 罚
(分类)
管制 拘役(不是拘留)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罚金(不是罚款)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 陈正平,32岁,初中文化,系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 商业村人,1992年曾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 年6个月。陈正平在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经营“菊 红”面食店期间,为琐事与汤山镇“正武”面 食店业主陈宗武发生矛盾。陈正平见陈宗武面食 店生意兴隆,遂怀恨在心,意图报复。 2002年9月13日晚11时许,陈正平潜入“正武” 面食店,将所携带剧毒鼠药“毒鼠强”投放到该店 食品原料内,造成300多人因食用有毒食品而中毒, 案发至今已死亡42人。 9月30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 判决,判处被告人陈正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返回
返回
返回
•阅读课本P96事例思考:他们说的对吗?
不论什么原因,开玩笑也好, 无意识也好,只要触犯了法律, 就是违法行为;是不可原谅的 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学生胡某于是向法院起诉。法 院查明了事实,责令吴某赔偿胡某 全部医药费,并负担本案的诉讼费 用。 吴某的违法行为属哪类违法?
民事违法行为
案例4
黄某在公园游玩时,掏出小刀在 园内一棵树上刻了几个字。结果因违 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被公安 机关予以警告处罚。 • 黄某的违法行为属哪类违法?
行政违法行为
2003年12月9日,该市中级人民法 院作出判决,被告黄勇杀害了17名青 少年,证据确凿。根据刑法的有关条 例,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黄勇死刑,剥 夺政治权利终身。
案例3
学生胡某放学回家,路过一居民 楼时被楼上跌落的花盆砸伤。胡某为 此花费了300多元医药费。治疗后, 无大碍。经调查,此花盆为居民吴某 所有,吴某把花盆放在阳台上,被风 吹倒摔到楼下。胡某找到吴某要求赔 偿,吴某认为此事与自己无关,不愿 作出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