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二年级上册10.我们不乱扔(教案)

合集下载

10.我们不乱扔-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10.我们不乱扔-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10.我们不乱扔-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本节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第十课,主要教授学生们不要随意乱扔垃圾,爱护环境保持卫生。

本教案将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2.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3.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2.提高学生们的责任感;3.培养学生们的分类意识和分类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们的爱护环境的意识;2.激发学生们保护环境的信心。

教学重点1.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2.培养学生们的分类意识。

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们的分类能力。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互动式教学法;3.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导入1.引入故事情节,激发学生们的情感体验。

学习内容知识点讲解1.“我们不乱扔”的意义;2.讲解不同垃圾的分类方法。

情境模拟1.分角色进行模拟,学习分类方法;2.环保法规、罚款等相关知识进行模拟。

互动探究1.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进行讨论;2.进行游戏,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总结1.总结课程内容;2.引导学生们积极落实环保意识。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多样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垃圾分类方法。

通过故事情节、情境模拟、互动探究等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并加深学生对保护环境的理解。

此外,通过互动探究,让学生们得到积极的参与体验。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
教师:同学们上次我们研究了《我们不乱扔》,你们有没有在生活中尝试过不乱扔垃圾呢?
学生:有/没有
教师: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二、研究新课:
1、认识垃圾分类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特点和分类方法。

2、垃圾分类实践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分类的过程和重要性。

三、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前两节课的研究,已经了解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手工制作,为美化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研究新课:
1、创意手工制作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如制作花瓶、笔筒等。

2、实践操作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创意手工制作的乐趣和成果。

三、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手工制作,为美化家园和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该教材为小学二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第10课,主要针对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学会对身边物品的正确使用和处理,保护环境及人类健康。

课本主要内容有:1.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知识介绍;2.对丢垃圾影响的阐述;3.通过图表分析和小故事引入,引导学生认识对垃圾的处理方法;4.引导学生掌握小红旗的使用规范;5.对环保的意义进行解释。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垃圾分类及回收的知识;•学生能够明确乱扔垃圾对环境和人的伤害。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根据生活场景选择垃圾分类;•学生能够运用小红旗的使用规范。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将垃圾分类与保护环境、健康联系起来,形成环保意识;•学生能够讲述不乱扔垃圾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垃圾分类及回收的知识;2.学生能够根据生活场景选择垃圾分类;3.学生能够运用小红旗的使用规范。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小红旗;2.如何通过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分类的正确方式。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环节(15min)1.引入问题:大家在家里、学校、公园中看到过哪些垃圾?2.提问引导:有哪些垃圾我们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需要回收利用?3.引入话题:本课将教大家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就是——我们不乱扔。

2. 过程安排(30min)第1步:环境保护小故事(5min)1.背景介绍:小故事——《环境变了》;2.引导问题:环境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我们能够做什么来保护环境?3.提问交流:引导学生回忆小故事,共同讨论这个问题。

第2步:垃圾分类的知识介绍(10min)1.引入图示教学:通过图示引导学生认识垃圾分类和回收,并针对图示学生进行提问互动,梳理分类和回收的知识;2.教学解读:通过图示介绍垃圾分类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品味分类对于我们环境的意义。

第3步:小红旗的使用(5min)1.激发兴趣:通过图片与视频的方式展示小红旗的使用规范;2.引导演示:让同学们进行实物演示,彼此进行交流和磨合;3.提高建议:针对小红旗的使用进行投票,并收集同学们的意见。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精品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精品教学设计

10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认识到维护公共卫生必须做到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扔垃圾等。

教学重点:认识到公共卫生要靠大家共同维护。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你们非常熟悉的小伙伴,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小猪佩奇”图片)师:在小猪佩奇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播放“小猪佩奇乱扔垃圾”视频)生:这个动画片讲了小猪佩奇乱扔垃圾,最后认识到乱扔垃圾是很不好的行为并把垃圾捡干净了。

师:同学们概括的非常准确。

乱扔垃圾确实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危害。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第10课《我们不乱扔》(板书:课题)二、比一比,说一说:“看看身边的环境”师:小猪佩奇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你们想看吗?师:说一说你喜欢下组图片中的哪个场景?为什么?(出示公共场所对比图片)生1:我喜欢第二个场景,第二幅图片体育场里面干干净净,而第一幅图片的体育场又脏又乱。

生2:我喜欢第二个场景,第二幅图片里面的河水是清澈的,树林也是干净的,而第一幅图片的树枝上挂着很多垃圾。

生3:我喜欢第二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里面的课桌椅歪歪扭扭。

第二个场景中教室的地面被同学们打扫得很干净。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地方也是干干净净的呢?生:电影院、图书馆、公园……小结:干净的环境让人感觉舒适美好,而脏乱的环境让人觉得心情很糟糕。

(板书:讲卫生)三、演一演,讲一讲:情景剧表演“秋游”师:佩奇觉得大家今天的表现特别好,他想邀请我们一起走进秋游的场景呢!下面请欣赏情景剧《秋游》。

(学生模拟表演情景剧“秋游”)师:说一说情境中每个人的行为,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

生1:小红、小明、琦琦和琳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他们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

生2:王勇的行为是可取的,他不但自己不乱扔垃圾还劝阻别人不要乱扔垃圾,并主动把垃圾捡起来扔进了垃圾桶。

10 我们不乱扔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0 我们不乱扔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0 我们不乱扔(教案)课程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1.理解不乱扔垃圾的重要性和影响2.掌握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3.形成不乱扔、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课程重点1.不乱扔垃圾的意义和重要性2.如何正确处理家庭生活垃圾3.推广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课程难点1.如何使学生形成不乱扔、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2.如何让学生理解垃圾问题对环境的影响课程教学1. 教学过程1.喜闻乐见的垃圾分类游戏在课前准备四大类垃圾的不同垃圾桶和图片,将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归类垃圾并扔到相应的垃圾桶里。

然后进行分组讨论,让每组介绍各自扔到垃圾桶里的垃圾,强化垃圾分类的概念。

2.讲解家庭生活垃圾正确处理方法针对生活中垃圾分类问题,老师介绍常见家庭垃圾的分类方法,加强学生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

3.环保主题绘画活动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画笔和纸绘制一张关于环保的画。

让学生发挥想象,表达保护环境、不浪费等主题。

4.环保素质乐章列出“绿色的生活环保乐章”的歌词,唱出这首歌。

2. 教学辅助设备投影仪、垃圾桶和分类图、绘画纸、颜料、笔3. 教学评价1.参与游戏,扔到对应的垃圾桶里并进行分组介绍;2.完成绘画活动,并用绘画表达出环保的主题;3.唱一首关于环保的歌。

课后作业1.搜索并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小论文,明确垃圾分类的作用和意义。

2.家庭中不乱扔垃圾的教育活动,例如:让孩子帮助家长清理厨房、公共区域的垃圾,并让孩子分类、正确处理垃圾。

3.自行品尝家庭餐桌的食物,想一想这些食物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减少食物浪费。

参考内容1.咕咚咚《我们不乱扔》2.垃圾分类知识问答3.垃圾分类的意义与重要性分析。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乱扔垃圾的危害;2. 掌握分类垃圾的方法。

技能目标:1. 能正确分类自己的垃圾;2. 能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环保意识。

情感目标:1. 唤起学生对环保的意识;2. 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解的是“我们不乱扔”。

三、教学方法1. 探究法:学生观察物品及现象,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发表看法。

2. 课堂讲授:老师通过讲解、演示,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

3. 讨论法:学生针对学习内容和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思考和交流。

4. 情景演练法:通过较为真实的情景信息,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让学生围坐在一起,展开讨论。

老师提出问题:“你们平时有没有遇到过某些人乱扔垃圾的现象呢?”学生纷纷表示出自己的看法。

2. 学习环节(1)乱扔垃圾的危害:老师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讲解乱扔垃圾的危害,并让学生思考如何避免这种行为。

(2)分类垃圾的方法:老师通过图片与实物,示范如何分类垃圾,并让学生跟随示范。

然后,老师分组让学生分别分类垃圾,并互相交流。

(3)行动践行环保意识:老师通过打卡、算分的方式,邀请学生参加环保行动。

提示:老师要发挥骨干学生的作用,让骨干学生发言,引导全班学生贡献意见。

3. 实践环节(1)分类实践:老师带领学生去学校周围,解释学生如何准确分类垃圾,并让学生亲自实践。

(2)环保小能手: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环保。

4. 总结环节老师让学生沉淀现有知识,有重点地讲解概括知识,让学生反思并思考如何将课堂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对于乱扔垃圾的危害和垃圾分类方法,学生是否掌握。

2. 学生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分类情况较为准确,行动践行环保意识。

3. 学生个人情感评估:学生是否对环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我们不乱扔》教案3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我们不乱扔》教案3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我们不乱扔》教案3一. 教材分析《我们不乱扔》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十课,主要围绕环保意识和公共道德展开,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对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引导学生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现实生活中,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乱扔垃圾的行为。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从而改正不良行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乱扔垃圾对环境和他人的影响。

2.培养学生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3.提高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

2.引导学生改正乱扔垃圾的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乱扔垃圾的影响。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改正乱扔垃圾的行为。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捡拾垃圾的过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乱扔垃圾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一些关于环保的歌曲和儿歌,用于巩固和拓展。

3.准备一些关于公共道德的宣传海报,用于展示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一些乱扔垃圾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思考:乱扔垃圾对环境有哪些危害?对他人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讲解乱扔垃圾的具体危害,如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市貌等。

–引导学生观看一些环保宣传片,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改正乱扔垃圾的行为。

–每组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如垃圾分类、随手捡拾等。

4.巩固(5分钟)–引导学生唱一些关于环保的歌曲和儿歌,加深他们对环保的认识。

–让学生观看一些关于公共道德的宣传海报,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不乱扔垃圾,我们还能为环保做些什么?–让学生举例说明,如节约用水、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能正确分类垃圾。

•增强垃圾分类的意识,明确自己对环境保护的责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形成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垃圾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

•学生如何正确分类垃圾,提高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环保意识不同。

•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类垃圾、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1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城市中的垃圾问题,引发学生注意。

•与学生交流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了解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

2.理论授课环节(20分钟)•讲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利用教学幻灯片展示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3.互动探究环节(35分钟)•分组进行教学活动,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感受垃圾分类的实施。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垃圾分类的好处,增强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

4.延伸拓展环节(10分钟)•通过阳台绿植、水壶、分别手机充电器等实际例子,帮助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和节约用水的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思考环保习惯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四、教学策略1.感性认识策略•通过多种视觉、听觉、触觉等方式,呈现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好处。

•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感受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2.启发式教学策略•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

•利用互动探究环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不乱扔》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0课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

课文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卫生意识,但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仍然存在乱扔垃圾的现象。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他们在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通过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

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环保活动。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环保活动。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乱扔垃圾的危害,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环保活动。

3.实践教学法: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课件、视频、图片等。

2.准备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所需的道具和工具。

3.布置教室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乱扔垃圾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主人公的行为和思想变化。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乱扔垃圾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并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如:“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乱扔垃圾?”“在生活中如何引导他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掌握“我们不乱扔”的基本内涵。

b. 识记相关语言知识,如“环境污染”、“环保”等。

c. 能够自觉地遵守环保的基本规则。

2. 能力目标:a. 能够通过图片或物品感知乱扔的现象,自然生成保护环境的情感。

b. 能够在团队中合作,探讨有关环保的问题,提出个人观点。

c. 能够写作短文或画图表达对环保的理解和保护环境的方法。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情感体验。

b.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c. 帮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三、教学重难点:1. 学生能够建立环保意识的形成和加强;2. 学生能够合作探讨环保主题;3. 学生能够书写短文或绘画,表达对环保的理解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Step1:导入新课1. 通过照片或物品感知乱扔的现象,自然生成保护环境的情感。

2. 以问答、谈论等方式引出课程主题。

Step2:学习重点环节1. 阅读课文《我们不乱扔》,关注语言表达,组织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加深理解。

2. 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探讨环保主题,提出个人观点。

Step3:拓展延伸1. 学生能够书写有关短文、画有关图片等绘画的形式表达对环保的理解和方法。

2. 学生能够用视频、图片、音乐等形式学习环保知识。

3. 学生观看环卫工人如何保护环境。

Step4:作业布置请学生书写有关短信、绘画等形式表达对环保的理解和方法。

五、教学评价:1. 通过任务的设计,检验学生是否通过学习和讨论了解了有关环保知识;2. 检查学生是否培养对环保和爱好环境的情感和责任感。

六、教学策略:采用讨论、互动、情感体验、观摩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作业中自主学习和实践,培养其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责任感。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我们不乱扔》教案三篇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我们不乱扔》教案三篇

10《我们不乱扔》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倡我们要保持公共卫生2、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和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3、能有创意的利用废旧物品,从自己做起,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懂得合理妥善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激学法、补学法学习方法:合作交流、实践法教学准备及手段教学课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的这首小诗《家》吗?(大屏幕出示课文《家》)学生:记得教师:谁来读一读学生泛读小诗之后请同学们齐读。

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首小诗写的真好,你们想做一名小诗人吗?课件出示:我们坐在教室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就是我们的家;通榆县是我们长大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

下面大家就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我们美丽的实验小学吧!屏幕出示照片学生说出这是我们实验的哪些地方,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这样的美丽的校园里你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幅图片,大屏幕出示干净整洁的教室和垃圾遍地的教室,请同学们对比,你更喜欢哪一幅,干净整洁的环境给你什么样的情绪?结合38页图片,请你把喜欢的踢偏打上对号,引导学生说出:干净整洁的环境人人爱,脏乱的环境使人不愉快师生共同说出我们生活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去保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不乱扔》出示课题(学生书空课题)二、学习新课:1、不只为了干净⑴小调查①提问:你会把垃圾放在哪?(垃圾也有自己的家)②思考:如果垃圾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出示:乱扔垃圾造成垃圾成堆的现场,教师出示触目惊心的调查数字。

⑵导行,当我们产生垃圾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

出示39页情境图片让学生分析你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三、总结每个人坚持做环保小卫士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变得更加美好,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要靠大家来维护,我们要把自己的垃圾带走,因为这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我们的一份责任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把自己制造的垃圾带走是一种文明行为,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保护环境应该从我做起,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二、新课小活动:1、制定环保行为规范小探究:为了保护和美化我们的家园我们还能做些什么?①小组探究: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请学生汇报②介绍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塑料袋等的危害,引导学生理解美化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二班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第10课《我们不乱扔》第一课时第2课时前段时间,媒体上有个公共卫生的争议大事,现在老师也想请你谈谈你的感受,说说你们自己的看法吧。

(课件呈现图片。

)先让同学观看画面的内容,提问:你发觉了什么不文明的行为吗?老师简介图片:一女子在地铁站带着小孩随地大小便。

同学分组争辩。

老师提示:你觉得这个女子的行为合适还是不合适?你能帮她想出什么方法?然后让每个小组都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和老师做出评判。

(可能会消灭正反两方的不同看法。

假如有的小组说,孩子尿急可以理解。

老师作出总结引导:到底是公共场所,莫非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吗?)同学小组争辩后,发言:地铁站都有厕所,可以下去上完厕所,再上车来。

用塑料袋应急。

用空瓶子应急。

下车或车上找个垃圾桶应急。

的卫生,疼惜公共卫生环境。

向同学介绍活动流程及规章,观看几个图片情境,辨别哪个是文明的行为,哪个不是应当做的,为什么?推断正确的小组获得“卫生之星”嘉奖。

评价内容评价等级正确推断行为的对错说出理由或演出来引导同学针对不文明的三张图片进行争辩。

先让小组争辩随地吐痰有哪些危害,让几个代表说一说。

课件播放视频:兔小贝请勿随地吐痰课件打出卫生小贴士:吐出的痰中,含有很多细菌,假如随地吐痰,地上会很脏,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会变多,很多传播多种病菌,我们平常要留意讲究卫生。

再争辩我们有痰时,怎么办呢?小组争辩,同学自由回答。

播放猫小帅视频:有痰吐在哪里儿歌:小病菌四处窜乱吐痰易传染要吐痰纸包严讲卫生好习惯你平常观察过四周或家里人有吸烟的吗?同学自由举手回答。

你知道吸烟有哪些危害吗?老师呈现图片说明:假如你的家人或四周的人有吸烟的,你怎么做?同学自由回答。

针对口香糖,老师问:图上的人随地吐口香糖,有什么危害?同学回答。

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同学自由回答:扔到垃圾桶里。

老师:假如旁边没有垃圾桶呢?同学自由发言:可以先用纸巾包起来。

老师总结确定: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不错。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4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4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我们不乱扔》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十课,主题是环保意识。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不乱扔垃圾。

教材内容涵盖了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在生活中也能做到不乱扔垃圾。

但他们对于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以及为什么要爱护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实例和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环保知识,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2.学会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为什么要爱护环境。

2.学会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3.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3.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完成任务。

4.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导入和呈现。

2.准备垃圾分类的游戏道具和材料。

3.准备课堂小结和家庭作业的相关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2.呈现(10分钟)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处理垃圾。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4.巩固(5分钟)提问学生关于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的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乱扔垃圾”行为对环境的危害;–掌握正确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讨论、阅读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分组合作、互动交流的能力。

3.心理与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1.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

2.培养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为《我们不乱扔》,通过阅读故事,引导学生讨论“乱扔垃圾”的危害以及正确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故事书籍《我们不乱扔》。

2.板书工具。

五、教学过程与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环保相关的短视频,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兴趣和热情。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如果我们随地乱扔垃圾,会发生什么事情?”第二步:讲解故事(10分钟)1.教师出示故事书籍《我们不乱扔》的封面,引导学生猜测、讨论故事内容。

2.教师朗读故事,并适时展示故事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第三步:讨论与思考(10分钟)1.教师提问:“小新为什么乱扔果皮和纸屑?”2.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乱扔垃圾会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什么危害?”第四步:垃圾分类与处理方法(15分钟)1.教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常见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

2.学生观察图片,根据内容进行分类,讨论每种垃圾的处理方式。

3.教师纠正学生错误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观念。

第五步:角色扮演与总结(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讨论如何将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

3.教师总结讨论,强调正确的环保观念和行为习惯。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的讲述和角色扮演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乱扔垃圾”的危害和正确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习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我们不乱扔》三、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10课。

2.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PPT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教师向学生提问,“大家有没有见到过乱扔垃圾的行为?你们觉得乱扔垃圾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呢?”听取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感知与理解1.呈现故事情节:通过投影仪或使用PPT展示或讲述故事《我们不乱扔》,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动物和情节,理解故事的主题。

2.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就故事进行交流,询问学生对故事中人物的评价、对故事主题的认识,并记录学生的回答。

知识讲解1.给出问题与答案:通过教师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故事中的垃圾分类方法,例如:“故事中的小熊是怎么清理垃圾的?”、“你们还能想出其他的垃圾分类方法吗?”等,激发学生思考。

2.教师解答问题: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补充,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垃圾分类方法。

拓展探究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场所(如学校、家庭、公园等),讨论该场所存在的垃圾分类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2.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介绍该场所的垃圾分类问题和解决方案。

归纳总结1.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汇报,总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强调正确的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2.学生总结: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总结,记录自己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决心。

课堂作业1.设计宣传海报:要求学生设计一份宣传海报,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情境引入,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10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0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 环保意识:通过学习垃圾的分类与处理方法,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2. 公共卫生:通过讨论乱扔垃圾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使学生理解公共卫生与个人责任的关系,培养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3. 实践操作:通过制作分类垃圾箱和模拟垃圾分类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a.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垃圾回收工人、环保志愿者等,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对垃圾处理和公共卫生工作的理解。
b.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验,模拟垃圾处理过程,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c. 游戏互动:设计垃圾分类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实践操作能力,但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和鼓励。在学习风格上,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直观的图像和具体的实践活动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垃圾分类的标准和具体操作方法上,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此外,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在公共场所保持公共卫生,对学生来说是较大的挑战。他们可能需要大量的实践机会和正面的反馈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d.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或环保设施,直观了解垃圾处理过程,增强环保意识。
e. 垃圾分类手册:为学生提供垃圾分类手册,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和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4. 学习效果的评估:

10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0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6.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得到培养,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7.实践能力: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8.情感态度:学生对环境问题产生关注,培养社会责任感,愿意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典型例题讲解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是可回收垃圾?(A)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不乱扔垃圾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不乱扔垃圾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理解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10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学会不乱扔垃圾,并懂得分类垃圾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1.道德素养: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尊重环境,不乱扔垃圾,培养负责任的公民意识。
2.法治素养: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知道乱扔垃圾是不合法的行为,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3.环保素养: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分类垃圾,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
(二)判断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二年级上册10.我们不乱扔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二年级上册10.我们不乱扔 教案

《10 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体会到生活中尽量减少垃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养成讲卫生,少产生或不产生垃圾的习惯。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了解垃圾的种类和来源。

4.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收集、调查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垃圾的种类和来源,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收集调查的方式了解垃圾的种类和来源教学方法本主题活动宜采用观察、讨论、调查、情境表演的方法进行。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在节假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风景秀美的地方游玩吗?今天老师就带着你们以欣赏图片的形式一起到这美丽的地方走一走。

师课件出示图片(学生所熟悉的家乡美景),同时播放一段轻松优美的音乐。

师边引导边充满激情地介绍师:请小朋友们继续看图片(垃圾),快看,这是什么呀?(垃圾)师: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找同学说)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没有?适时板书课题指名说。

师小结:大家看到这些垃圾心情一定都不舒服,乱丢垃圾太不应该了,这是不讲卫生的表现,你有没有这样做过?(指名说)我们村庄或者学校周围有没有垃圾呢?课前请同学们已经进行了收集和调查,下面我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二、交流汇报,初步认识1.教师出示交流提示2学生在小组交流,组长组织,记录员填写调查表,做好记录我的小调查3.小组代表到台前汇报三、数字垃圾,深化认识1.学生算垃圾,感受垃圾之多。

师:是的,我们人类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破坏着我们的环境。

你、我、他,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制造着垃圾。

大家想过没有:我们一个人一天可以制造多少垃圾?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觉,在家里、在上学路上、在教室里……等等,你去过的所有地方。

把你制造的垃圾合起来,用一个普通的方便袋来表示一下,能有多少呢?生:一袋、二袋、半袋等。

师:课件出示,算垃圾生:这个数据真大,我们制造的垃圾真多呀!师:是呀,我们每人每天制造的不起眼的一袋垃圾,但是放眼到全国,垃圾的数量就是太大了,所谓积少成多,积水成渊呀!2.教师课件补充垃圾数量和图片3.看了这些资料,你想说些什么?指名说4.教师总结:我国的垃圾越来越多了,我们的心里都感到震惊,再这样下去,我们可要生活在垃圾堆里了,那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呢?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减少垃圾的金点子。

10《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0《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0《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分类方法;•能够正确地分类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教学重点为:•灌输学生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让学生熟记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分类方法。

本节课教学难点为:•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垃圾分类习惯。

3. 教学准备本节课教学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幻灯片教学课件;•垃圾分类的图片资料;•垃圾分类的分类口诀卡片。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知识4.1.1. 身边的垃圾教师可以在课前带来一些垃圾,如食品包装袋、塑料瓶等,让学生看看,垃圾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4.1.2. 资源回收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回收垃圾对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4.1.3. 垃圾分类的必要性教师可以直接问学生,为什么要分类垃圾?引导学生从垃圾分类可以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4.2. 学习新知识4.2.1. 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

4.2.2. 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或视频播放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各类垃圾的具体分类方法和注意事项。

4.3. 具体实践4.3.1. 掌握分辨垃圾的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让学生根据垃圾的特点和垃圾分类的原则,分类出这些垃圾的种类。

4.3.2. 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的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4.4. 总结教师可以通过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回顾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分类原则,以及学生学习的垃圾分类方法。

5. 课后作业本节课的课后作业为:•记忆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整理家庭垃圾箱的垃圾,并正确分类;•告诉家人垃圾分类的意义,鼓励家人也尽量做到垃圾分类。

6.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常规测试:组织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测试和评估;•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积极性;•作业评分: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分;•家庭作业情况: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垃圾分类的实际情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0.我们不乱扔(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脏乱和整洁的图片对比,体会到干净的公共场所让人感到舒服。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创设情境,知道不乱扔垃圾是讲卫生,讲文明和负责任的表现。

教材分析:
《我们不乱扔》是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第二课,从“公共卫生”这方面给予引导,旨在增强学生保护公共环境卫生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本课是第一课时,是由“我喜欢哪种情景”和“不只是为了干净”两个栏目组成。

“我喜欢那种情景”用图片呈现教室、体育馆和公园小河边这三个公共场所脏乱和干净两种不同状况,用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从旁观者的视角,明白整洁的公共环境卫生让人身心愉悦。

“不只是为了干净”用绘本的形式,创设了正反两种人物形象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讨论后让学生知道不乱扔并非是一时的行为,要养成在公共场所不乱扔的好习惯,做一个讲卫生、文明和负责的小公民。

教学重难点:
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懂得合理妥善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屏幕出示照片学生说出这是我们学校的哪些地方,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这样的美丽的校园里你有什么感受呢?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幅图片,大屏幕出示干净整洁的教室和垃圾遍地的教室,请同学们对比,你更喜欢哪一幅,干净整洁的环境给你什么样的情绪?
小结:又脏又乱的环境,很不舒服,既不讲卫生还会滋生细菌;而干净的环境令人心情愉悦,有利于身体健康。

生活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去保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不乱扔》。

二、我们不乱扔:
1、不只为了干净
⑴小调查
①提问:你会把垃圾放在哪?(垃圾也有自己的家)
②思考:如果垃圾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出示:乱扔垃圾造成垃圾成堆的现场,教师出示触目惊心的调查数字。

⑵导行,当我们产生垃圾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

出示39页情境图片让学生分析你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在公共场所,看到地上有垃圾,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扔的,我们都要想办法捡起来。

这是讲文明的行为!
三、小队汇报,展示成果
(一)导语:走出校园,我们还调查了很多特别干净的公共场所,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1.调查小队上台汇报成果。

2.学生谈感受。

(二)学会思考,交流感悟
1.思考:是谁的努力让公共场所变得干净?
2.学生回答。

四、总结提升
每个人坚持做环保小卫士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变得更加美好,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要靠大家来维护,我们要把自己的垃圾带走,因为这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我们的一份责任。

请大家观看视频《爱护校园环境,共创和谐校园》,说说你的感想是什么呢?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完成了一首美丽的小诗呢!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我们不乱扔
时时讲卫生
处处讲文明
人人有责任
五、课后延伸
回家后,想一想,保护公共环境还有哪些金点子,下节课,我们来分享。

板书设计:
10.我们不乱扔
时时讲卫生
处处讲文明
人人有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