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的充足理由律

合集下载

浅析《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浅析《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大家都知道:《充分根据律的四重根》是叔本华的哲学体系的基础!所以,要理解叔本华的哲学,掌握这篇论文是一个必要条件!首先,我认为:把这篇论文的名称翻译成《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是不恰当的!因为‘充足理由律’只是4个著名的思维规律的其中一个!而叔本华所说的‘根据律’,它的外延就大得多了。

对于充分根据律,我挑选出两个公式:1,任何事物都有其为什么存在而不是不存在的理由。

2,任何事物之所以如此必有一个充分的根据。

而我个人比较偏向于第2个定义,因为‘理由’这个概念有一种主观意味,而‘根据’这个概念的客观意味要浓一点。

对充分根据律的概括可以表达成:“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以其他事物为根据而存在的。

”叔本华认为:充分根据律是四个先天概念的共同表述。

而这四个先天概念其实就是4类表象中的4个先天法则:1,生成的根据律即因果律2,认识的充分根据律3,存在的根据律4,动机律。

由于这4个先天法则都在充分根据律中得到统一的表达,所以他们必定原于我们认识能力中同一种原初的特质,即他们的根,从而我们也就不得不把这个根看作是客体的彻底的依赖性、相对性、不定性和有限性,或者说成是:世界有限性的最内在的起源。

关于这个规律,我很欣赏叔本华的这句话:“正是由于先天的假定一切现象都一定具有根据,才使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要追问一个‘为什么’,从而我们才有充分的把握称‘为什么’为一切科学之母。

”下面让我们进入叔本华对我们的4种表象的分析:叔本华没有把对第3类表象即时间和空间的分析放在首位,而是把对直观表象即经验世界的分析放在了首位。

叔本华对经验世界的分析可以概括为:我们的大脑或者说知性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产生经验实在的复合体,并通过它的形式因果律在时间中产生变化,在空间中产生运动。

虽然在我们的意识中直接存在的表象本质上是暂时的、分离的,但是,通过‘统觉’的作用,主体所握有的是关于实在综合复合体的包罗万象的表象。

我们把从属于这一复合体的事物称为“实在事物”或“客观事物”,而单从前者的角度出发,他们只不过是“纯粹的表象”。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浅析叔本华的意志与表象亚瑟·叔本华,德国哲学家,意志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

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

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

不同于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

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

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

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

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

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1819年,他出版了自己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但在当时几乎无人问津,但是他并没有为此而灰心,他自我嘲讽似的宣称,这本书不是为当代人,而是为后代人所写的。

他在默默无闻中等待了30个寒暑,这部鼓噪着生命冲动的哲学名著也伴随它的作者度过了30年的冬眠期。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新诠释了充足理由律,解释为什么现象世界必须通过充足理由律来了解;第二部分提供了意志显现的细节,它是一种既不满足又不停止,盲目的冲动,要求人从自身存在本质即欲望之中解放出来;第三部分试图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审美,即艺术中获得一种短暂的慰藉;第四部分以伦理学和禁欲主义的形式提供一种可能获得拯救的方式。

而终于在1851年得到了爆发。

一位名人说:“走了一整天,到天黑,他走到了。

”叔本华继承了康德关于为世界划分两个层次的观点。

在康德看来,人的理性(这里是指纯粹理性或理论理性)只能认识进入人的认识领域范围内的东西,即现象界,至于现象界背后的自在世界则是人的理性无法认识的。

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指出:人们必须以双重方式来思考自己,按照第一重方式,须意识到自己是通过感觉被作用的对象;按照第二重方式,又要求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理智,在理性的应用中不受感觉印象的影响,是属于知性世界的。

叔本华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叔本华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叔本华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叔本华认为,充足理由律(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指的是任何事情发生的原因必须要足够明确和充足。

他提出了四重根,指出确定一件事情是否存在的根据,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第一重根:根据时间和空间的先后顺序,即一个事件必须有原因,并且原因必须在事件之前存在。

第二重根:以因果关系为准则,即一个事件的原因必须与它的结
果有至少某种联系或相容性。

第三重根:以物质本身的本质和特征为准则,即物体的本质和特
征是必然导致某些结果的。

第四重根:基于目的和意义的区分,即每一个事物必须符合自己
的属性和特征,而不是不合理地胡乱安排或拼凑。

根据叔本华的观点,只有满足这四重根,我们才能够对一个事物
的存在和发生有真正的了解和把握。

叔本华及其唯意志思想

叔本华及其唯意志思想

叔本华及其唯意志思想一、生平及著作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出身于但泽(当年德国的但泽市,现为已成为波兰的格但斯克了。

)的一个大银行家家庭,是位才华横溢的作家。

l809年起在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跟G·E·舒尔曼研修柏拉图和康德著作。

他为了向费希特学习,由哥廷根大学转到了柏林大学。

l811年向柏林大学提交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1.逻辑必然性,根据认识的充足根据律,一旦我们承认了前提,那么我们必然绝对地承认其结论。

2.物理必然性,根据因果律,只要出现原因,结果肯定毫无疑问地随之而来。

3.数学必然性,根据存在的充足根据律,在正确的几何定理中所陈述的任何一种关系,都确实是该定理确定之关系,而且每一个正确计算也是不可辩驳的。

4.道德必然性,根据这种必然性,每一个人,甚至每只动物,只要产生一个动机,就得被迫去做符合个体生来具有且不可改变的特征的事情。

)由这篇论文,他1812年获得博士学位。

当时他24岁。

后来在魏玛他母亲的文学沙龙里结识歌德,非常崇敬歌德。

而且在F·迈耶尔的指导下,开始研究印度哲学和佛学,尤其受到印度哲学典籍《奥义书》中悲观厌世思想的影响。

从1820年起,叔本华在柏林大学任讲师,讲授“整个哲学或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人的精神的学说”,中间有一个趣闻,就是曾经公开与黑格尔同时开课争学生,但听课者从未超过三人。

1822年被聘为副教授,因为当时的影响力确实赶不上黑格尔,所以一愤之下就辞职了,因为是祖上是大银行家出身,所以后来就靠着丰厚的遗产来生活。

从l831年开始定居于法兰克福,直到逝世。

叔本华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文论思想反映在他的哲学著作中。

他的主要著作有:《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1814) 、《视觉和色彩》(1816)、《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自然界中的意志》(1836)等。

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种形态

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种形态

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种形态叔本华的充足理由律,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吓人吧?别担心,今天我们来轻松聊聊这东西。

充足理由律其实是个简单的道理,就是说每件事都有它发生的理由。

就像你不小心摔了一跤,肯定是因为你没注意脚下的石头。

哈哈,真是“脚底下长了眼”的教训啊。

叔本华把这个律分成四种形态,咱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种形态是“因果律”。

这玩意儿特别好理解,就像生活中的各种事件都有前因后果。

你今天没吃早饭,结果中午饿得肚子咕咕叫,难道不是“因果”吗?无论是生活琐事还是宇宙大事,因果律都在默默地工作。

你看,连“因”都有它的“果”,不然这生活简直乱成一团。

就像吃了火锅,隔天胃痛,这可都是咎由自取啊。

第二种形态是“存在律”。

这就是简单粗暴的说法,任何东西要存在,都得有理由。

比如说,为什么你今天心情好?可能是因为昨晚看了一部喜剧电影,笑得合不拢嘴。

这种理由很直接,存在和理由就像老朋友,永远绑在一起。

缺了理由,存在的意义就得打个问号,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要是你今天见了个老朋友,瞬间回忆起美好时光,那就是存在的魅力。

接着是“量的律”。

这个有点意思,简单说就是数量和程度的问题。

你喝了一杯咖啡,提神效果很明显;但你喝了十杯,那可就不仅仅是提神了,可能会晕头转向。

量变引起质变,这就是量的律的核心。

就像玩游戏,刷了几个小时分数提升,刷到一百个小时,嘿,那就不是简单的提升了,简直是登顶!所以,别小看“量”的力量哦。

最后是“形式律”。

这就像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形式就是这个个性,反映了事物的特性和规律。

比如,你见到的每一种艺术品都有它独特的风格,就像你认识的人,各有各的特点,没两个完全相同的。

形式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外在表现,这种表现就是它的灵魂。

你喜欢的音乐,可能是因为它的旋律特别打动你,这种感受就是形式律的体现。

懂了吧?它就是在揭示事物背后的本质。

叔本华通过这些形态,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种种关系和现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哲学,而他的充足理由律恰恰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框架。

哲学家叔本华的简介

哲学家叔本华的简介
• 任何事物都有它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或者 说任何事物皆可被解释 • 叔本华认为充足理由律有四种不同的意义, 即一切表象都可以从四个层次上进行解释, 从而将这四种意义比喻为“四重根”。 • 因果律,逻辑推论,数学证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1816年 《论视觉和颜色》 1819年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836年 《论大自然的意志》 1839年 《论意志的自由》 1840年 《论道德的基础》 1851年 《附录与补遗》
三.悲观主义哲学
• 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徘徊。 • 世界本质就是某种无法满足的欲求,从逻 辑上说,它永不可能被满足。所以如果不 能满足的欲求是某种痛苦,那么世界就无 法摆脱其痛苦的本质。人们只是永远试图 使自己的欲求满足,但这种满足却更加证 明和显现了意志本身,这被他认为是世界 上最悲哀的事情。 • 摆脱痛苦的方法:意志的否定。
影响和评价
• 正面评价:
• 叔本华是少数维特根斯坦阅读并欣赏的哲学家之一,并且影响了尼采、 萨特等诸多哲学家,开启了非理性主义哲学;尼采非常欣赏他的作品, 曾作《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来纪念他。瓦格纳把歌剧《尼伯龙根的 指环》献给叔本华。莫泊桑称他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梦想破坏 者”。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思想亦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在其著作《人间 词话》中以叔本华的理论评宋词;还曾借助其理论发展了红学,成就 颇高。
二.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A. 重新诠释了充足理由律,解释为什么现象世界 必须通过充足理由律来了解; B. 提供了意志显现的细节,它是一种既不满足又 不停止,盲目的冲动,要求人从自身存在本质 即欲望之中解放出来; C. 试图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审美,即艺术中获得 一种短暂的慰籍; D. 以伦理学和禁欲主义的形式提供一种可能获得 拯救的方式。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醍醐灌顶的20句名言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醍醐灌顶的20句名言

01一个人的内在世界越丰富,他对别人的欲望就越少——事实上,别人对他的吸引力也就越小。

当一个人的内在越充实,那么外部欲望对我们来说就是过眼云烟。

叔本华的这个观点与尼采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尼采认为,自我实现和内在的自我满足能够减少对外部的依赖。

尼采曾说过:没有一种人际关系能够隐藏寂寞。

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如此的薄弱、脆弱。

你在内心深处很清楚:即使你身在人群之中,你也是跟一群陌生人在一起。

对你自己来说你也是个陌生人。

当你丰富了自己的内心后,就会减少对外部因素的依赖和欲望。

02当我们看到人们毕生致力于实现几乎所有目标时,他们不遗余力,在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辛劳和危险,最终的唯一目的就是提高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当我们看到人们不仅追求职位、头衔、勋章,而且追求财富,甚至知识和艺术,只是为了获得同胞的更多尊重,这是一切努力的最终目标——这难道不是人类愚蠢到极点的可悲证明吗?叔本华认为,人们的大多数努力和追求最终都只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尊重,这种行为本质上是愚蠢和可悲的。

人们在追求职位、财富、荣誉等方面的辛劳和危险,常常是为了提升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而非出于内在的需求或自我实现。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认为,真正的自我实现源于个体的内在探索和自我整合,而非外部的认可。

荣格的个体化理论强调,每个人都应该通过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实现真实的自我。

03我们从自身获得的幸福大于我们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的幸福。

虽然环境、财富、地位等外部因素可能带来暂时的愉悦,但持久的幸福源于对自我内心的满足和自我认同。

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比如,一个人在工作中获得了升职加薪,但如果他内心对自己并不满意,这种外部的成功可能并不会带来持久的幸福感。

04因为一个人的内在本质,孤独时陪伴他的东西,是没有人可以给予或夺走的东西,对他来说显然比他拥有的一切,甚至比他在世人眼中的样子更重要。

一个完全孤独理智的人在自己的思想和想象中拥有极好的乐趣,而无论有多少多样性或社交乐趣、剧院、远足和娱乐,都无法驱散一个笨蛋的无聊。

叔本华最经典的名言100句

叔本华最经典的名言100句

叔本华最经典的名言100句1.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2.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

3.天才不受意志的支配,只面向美的欣赏,一切美所给予的欢悦,艺术所提供的安慰,使他完全忘却生活的烦恼。

天才乐于孤独寂寞,一个人热衷于社交的程度恰正相当于他在理智上贫乏和庸俗的程度。

4.挫折可增长经验,经验能丰富智慧。

5.无价值的事物总是不断增加:由于频繁的重复,许多起初在我们看来重要的事物逐渐变得毫无价值。

6.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7.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情常叫我们激动、焦虑、烦恼、热情,就是因为它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看着它觉得是多么的硕大,又是多么的重要而严峻。

可是,一旦它们全部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时,就失去了自身的任何价值,只要我们不再想它,它就在我们的记忆中逐步消失。

它们之所以如此硕大,就是因为离我们很近的缘故。

8.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

9.一个人的认识愈明晰,智慧愈增,他的痛苦也愈多,身为天才的人,他便有最多的苦恼。

10.时间对善用者亲切。

11.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不应该看他拥有多少高兴的事,而应该看他是否正为一些小事烦恼着。

只有幸福的人,才会把无关痛痒的小事挂在心上。

那些经历着大灾难的人是无暇顾及这些小事的。

也因此在失去幸福以后,人们才会发现它们曾经存在。

12.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为了用有限的时间去抗衡无限的时间而采取了繁殖这一手段,让自己的生命时间得以延续。

这是人类繁殖的本能。

13.人们给同类施加痛苦并无其他原因,仅仅是出于恶意。

在所有的动物中,唯有人这么做。

14.人生最初的四十年得益于教科书,以后的三十年是注释教科书的内容。

15.“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

“如果你失去一个世界,不要为此悲伤,因为这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得到一个世界,不要为此高兴,因为这是微不足道的;苦乐得失都会过去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因为这都是微不足道的。

解析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解析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解析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作者: Pascal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的基本主张是,平常的世界是由四类对象构成的,它们都是表象。

第一类由“现实对象”组成,如桌椅木石之类;第二类是些概念以及由这些概念组合而成的判断;第三类是时间和空间;第四类是人类行为。

这四类对象的存在都必定有根据或理由,因此可以说每一个类都受制于充足理由律的一种特别的形式。

充足理由律以其最普泛的形式宣称,凡事物无不具有关于它为什么如其所是而非非其所是的理由或解释。

充足理由律的这四种形式于是变为:(1)一个现实对象中的每一变化有一个原因;(2)每一真实判断的真理基于某种外在于它的东西;(3)一切数学性质基于其他数学性质;(4)每一行为都有一个动机。

说得更简洁一些,在平常的世界上存在着四种必然联系,每一种都构成充足理由律的一个根。

因此,普泛形式的充足理由律拥有四重根。

下面,我们将对这四种必然性一一予以说明:1. 因果关系:关于变化的充足理由律叔本华首先把第一类对象描述成一些直觉的、完全的、经验的现实对象。

和概念相比,它们是特殊的。

因果关系的解释原则只适用于这类对象。

《四重根》的大部分篇幅用来讨论因果关系的解释原则。

因果关系原则宣称:在由物质性的东西构成的世界中,每一变化必有一个原因,“每一出现的事态必定继起于前于它的一个变化,或者说是这个变化致使的。

”(《四重根》53节)。

这一原则不准有例外:我们通常称之为某一事件的原因的那个东西,仅仅是这个事件前边的一个特别的变化,但是这一变化本身必定继起于更前的变化。

原因和结果就是以这种方式联系着的:如果第一个发生,那么第二个不可能不发生。

这种关系被视为必然性的一种。

叔本华坚持,一个事件的原因只能是另一个事件:原因不可能是一个物体或者一种事态。

物体和事态是由以因果方式联系起来的序列而带入或者推出存在的,这些事件放在一起就构成了正在进行的自然世界的历史,就是说整个的物理世界。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他的想法。

薛黎明现代西方哲学复习笔记

薛黎明现代西方哲学复习笔记
3、反唯科学主义和传统形而上学,过分强调变化。
第二节 新康德主义
康德哲学 纯粹理性批判: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
实践理性批判:我们应该怎样做?
判断力批判: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一、早期新康德主义
李普曼、朗格等人为代表的早期新康德主义在在对康德理论哲学的解释中,他们一般都采取心理学或生理学的观点,即用认识主体的心理或生理的结构说明知识的问题。李普曼把康德所谓的先验性解释为意识的生成组织。朗格把康德所说的先天的认识形式归结为先天的生理结构,从而抛弃了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使康德哲学彻底唯心主义化。
另一方面,一切表象都有着共同的本质,这就是意志;意志是自在之物,它的客体化就是表象,既现象世界的万事万物,所以又说“世界是我的意志”
悲观主义的伦理学
人生受盲目的意志支配是人生痛苦的根源,痛苦在终极意义上是不可摆脱的。
“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人生整体上是一场悲剧。
人生痛苦的克服:摆脱现象世界和克服意志
3、绵延 la durée “绵延”,是世界的本质,也是生命或者说时间本身,它是纯粹的变化,连续不断的流动,每个状态都相互渗透,彼此融化,在绵延中,过去包容在现在里,并且向未来“持续地涌进”,生气勃勃,健行不息,就象一条河流。“这是一条无底无岸的河流,它不可以算出的力量而流向一个不能确定的方向。
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任何事物都有它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或者说没有一个无法被解释的事物)
因果律,逻辑推论,数学证明,行为动机。
1人的行为动机 人的行为动机被叔本华认为是充足理由律第四种形式。也就是说,人的每一个行为必有其动机上的原因,并从动机上得到解释。事实上这一看法引出了他的另一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也奠定了它的伦理学说。

叔本华唯意志论及美学思想

叔本华唯意志论及美学思想

叔本华唯意志论及美学思想哲学思想也是生命体验的一种表达。

只不过我们普通人只能感受它,而无法精确地表达。

叔本华在柏拉图和康德的哲学基础上,综合东方佛教哲学,创立了反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的唯意志论哲学。

他的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生命意志本体论、直观主义认识论和悲观主义人生观。

与同时代的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不同。

他的理念旨趣不在于思辨唯心主义的抽象理论演绎,而是生命、生存、人生。

本体不再是绝对的实在,不再是上帝,而是生命意志。

它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制的冲动,超出人类认识范围以外的,不受充足理由律支配的非理性的存在。

叔本华在其理论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开宗明义第一句就写道,“‘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

对于任何一个活着的和认识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

”对于这句话的认识,小听见给我们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拿起一个将要丢掉的垃圾纸,然后对它说五句话:“你对我是没有意义的。

”“你如果有什么意义,那也是我所赋予的。

”“但是我的头脑充斥着我过去的经验和念头。

”“过去的经验和念头是有局限的。

”“所以我并无法真正认识你。

”反复感受这几句话加深对叔本华理论的理解。

意志是第一性的,最原始的认识,只是后来附加的是作为一只现象的工具,而隶属于意志现象。

就像大多数的美学家一样,他的美学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自然延伸,突出了非理性,主体性。

叔本华没有给美下过确切的定义,而是从主体的心理方面来谈论美,或者说从美感出发来论美。

后来的学者干脆把叔本华的美学思想概括为非理性的美感论。

他认为现实中的个体的认识只能停留在表象世界,无法不受到根据律制约的理念。

只有认识主体摆脱了意志的束缚,上升为审美直观,“审观”时,才能认识普遍的理念。

叔本华认为,美作为理念,只有出现在主体的观审状态中,即审美中。

审美观审说是叔本华美学的核心部分,其它的美学观点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

在美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预示着20世纪西方美学由客观论向主体论转向潮流,为现代“审美态度”说奠定了基础,揭示了审美和艺术活动中的一些活动的特点,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充分根据律的四重根pdf

充分根据律的四重根pdf

充分根据律的四重根pdf《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是叔本华的博士论文,主要对充足根据律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运用进行了说明,并批评了当代哲学由于误用充足理由率所步入的歧路。

(引入部分)理性的两个先验原则:统一律:把事物综合为类,概念的抽象"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分解律:把同属概念的不同种划分出来"不要减少实体的多样性"认识的原则:充足根据律充分根据律的四重根pdf 1但是,在对充足理由律进行起因的探讨时,要重视分解律在其中的作用。

该原则及其所产生的必然性来源是多元的。

哲学对于体系清晰的要求对于不同来源的原则及必然性,应该加以明晰并分别命名(而冒牌哲学家则妄图用不明晰的概念,掩盖其思维的混乱与思想内容的匮乏,如谢林)。

科学的各种概念都是可以经由充足理由律为根据联系起来的系统。

科学都包含有从原因到结果,从根据到结论的的概念。

柏拉图,普鲁塔克,亚里士多德对充足理由律曾经都有过诉说:"一切生成物必定出于某种原因而产生,因为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没有原因而产生-《蒂迈欧篇》""我们并不研究原因是否存在,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是确实自在自为的-《苏阿茨形而上学争论录》"亚里士多德还在其《形而上学》中将原因分为八类。

在《后分析篇》又将其分为四类:物本身的本质,存在物所必定具有的条件,物质运动的第一推动力,物质的目的或目标(也就是经院哲学家常说的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但是亚里士多德以及之后的经院哲学家们都未能明确区分逻辑律的根据与自然界先验律的因果相区分。

笛卡尔在进行他对于上帝的本体论证明中就属于混用了不同的充足理由律。

当他去追问上帝存在着的原因时,他却直接将这种存在纳入了无限性这个概念的属性中"在一切圆满本质的概念中就包含有它的存在"。

本体论证本来需要的是绝对的原因,结果最后却是由对概念的分析提供"第一因",这种原因仅仅是一种逻辑根据。

西方哲学唯意志论哲学术语(3)

西方哲学唯意志论哲学术语(3)

个体化原理:(拉principium Individuationis)德国叔本华用语。

原为经院哲学用语,借以指关于时间-空间的理论。

叔本华认为时间-空间是主体的先验直观方式,是和物质统一的。

它是意志外化的一个条件。

任何事物都处在时间的先后关系和空间的位置关系中,由之形成差别、杂多、并列和继起的现象世界。

意志在作为自在之物时并不具有现象的任何形式,只有在意志作为现象出现时,才进入那些形式。

意志在时空中所表现的现象虽不计其数,但却独立于一切杂多性之外,它本身是不同于个别客体的纯“一”。

由于个体化原理把人限制在现象界中,它不断激发人们的欲求,从而导致更深的痛苦。

只有透过这“摩耶之幕”,跳出“个体化原理”之外,达到意志的否定,才有快乐可言。

根据律:(德satz zom zureichenden Grunde)亦译“充足理由律”。

德国叔本华用语。

指先天意识着的认识客体的那些形式。

初在1813年博士论文《论根据律的四重根》中提出,后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作了详细论证。

叔本华从“世界是我的表象”这一命题出发,认为世界上一切都具有为主体而存在的性质,主体认识一切却并不为任何事物所认识。

主体与客体构成世界的两个半体,“根据律”即为双方的界限。

它分为四种形态:存在的理由律,即时空必然关系;变化的理由律,即知性和因果性;行为的理由律,即自我意识和动机;认识的理由律,即认识的根据和逻辑。

根据律只对现象有效,而对自在之物无效。

无意识:(英unconsciousness;德Unbewusst-sein)德国E.哈特曼用语。

用以说明终极实在的性质。

他认为,无意识是宇宙的基本原则,是无所不包的存在的基础。

它有两个互相关联而不可归约的属性:意志和理念。

与此相应,它也具有两种功能。

作为理念的无意识,深藏于自然的背后,它在理智的进步中展现自身;作为意志的无意识在人的生存中展现自身。

两者统一于同一个无意识之中。

由于无意识中的意志方面的存在,世界充满着苦难与罪恶;由于无意识中的理念方面的存在,随着理智的进步,有可能达到理念战胜意志的境界。

叔本华十句哲理名言

叔本华十句哲理名言

叔本华十句哲理名言1. '生命是痛苦的,但痛苦并非生命的全部。

'这句名言表达了叔本华对生命的理解。

他认为,生命中充满了不可避免的痛苦,但生命并不仅仅是痛苦的积累。

我们应该通过接受痛苦并学会超越它,来发现生命中的其他美好和意义。

2. '道德不是一种奖励,而是一种必然。

'根据叔本华的观点,道德并不是取决于外界奖励或惩罚的结果,而是内在的自然规律。

他认为,人类应该通过道德行为来履行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出于外部诱因。

3. '真正的友谊是两个人在沉默中感受到的融合。

'叔本华将真正的友谊定义为两个人之间默契和默契的感觉。

他认为,真正的友谊并不需要不断地交流和言语,而是通过心灵的连接和理解而建立起来的。

4. '旅行的意义不在于到达目的地,而在于旅程中的经历和体验。

' 这句名言表达了叔本华对旅行的看法。

他认为,旅行并不只是为了到达目的地,而是在旅程中的探索、发现和体验。

通过旅行,我们可以开阔眼界,领略不同的文化和风景,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5. '学问是最好的安慰,书籍是最忠实的朋友。

'叔本华非常推崇学问的力量。

他认为,通过学习和读书,我们可以获得智慧和知识,同时也可以找到心灵上的安慰。

书籍是最忠实的朋友,它们可以陪伴我们度过孤独的时刻,并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和自己。

6. '自由不是为了追求快乐,而是为了摆脱痛苦。

'叔本华认为,自由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快乐,而是为了摆脱痛苦。

他认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我们才能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7. '现实世界是一场幻觉,艺术是逃离现实的唯一途径。

'叔本华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种被欲望所扭曲的幻觉,而艺术则是唯一可以让我们逃离现实并接近真实的方式。

通过艺术,我们可以超越现实的束缚,寻求内心的平静和真实。

8. '人类的命运由自身决定,而不是由命运所决定。

'叔本华坚信人类拥有自主权,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选择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叔本华介绍

叔本华介绍

5.物质的存在就是它的作用。
原因和效果就是物质的全部本质,其存在即其 作用(p33)
——物质对我们身体的作用,是我们进行直观的条件; 如果物质不能对我们发生作用,我们就无法认识它。换 句话说,我们所能认识的也就是物质对我们的作用,因 而物质也就只能在这种作用中才能存在,才能被我们认 识。 存在即作用(叔本华)即物质世界只有在作用中才存在, 认识的终极界限是事物的作用。贝克莱讲:“存在即被 感知”
1833年来到法兰克福,直到1860年去世。
27年中,他在孤独中坚守自己的哲学。他模仿偶像康德,也过着极有规 律的生活。写出了《自然界中的意志》、《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他的每一部著作都无人问津。
1851年,他发表了最后一本著作《附加和补充》来解释《作为意志和表 象的世界》的思想。这一次他终于赢得了世人的认可。一时间名噪欧洲, 洛阳纸贵,到处都是他的画像、雕塑、作品集。伯恩大学专门开设《叔 本华哲学》的课程。到1891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就已再版了 18次。 1859年,获得柏林皇家学院院士,但是他拒绝了。因为无人分享荣誉。 1860年9月,离开了让他厌恶的世界。
“你是难以忍受的负担”
1805年。叔本华17岁,父亲自杀。 1806年,举家迁往德国文化中心魏玛。母亲举办文学沙龙。 1807年,叔本华离家进入哥达中学,之后进入格丁根大学 医学系。第二年转入哲学系。1811年转入柏林大学。 1813年7月,写就《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耶拿大学 哲学博士 11月回到魏玛家中,与歌德相识。 1814年,26岁,与母亲决裂,离开魏玛,有生之年再没相 见。在来往信件中可见母子关系之恶劣。
他在世时受尽了人们的冷落和谴责,却在身后得到 了无数的追随者。他是时代的继子。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第七章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第七章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第七章第七章关于意志主体的充足理由律第四层次的对象只能是内感官的直接对象,即作为认识主体对象的意志主体。

意志主体的充足理由律就是意志动机。

§40 概述这一层次中,对每一主体而言,只有一个对象:那就是内感官的直接对象,即意志主体。

它只在时间中展示自己。

由此可以区分不同层次的“时间”:§41 认识的主体和对象一切认识都区分为主体和对象,关于自我的认识同样被区分为“被认识的我”和“认识着的我”。

其中,“被认识的我”包括具有经验实在性的“我”(涉及第一重根中因果关系的第三种形式“动机”)和作为整体概念的“我”(涉及第二重根中抽象的“自我”概念),且此两者皆携带着“我”的时空形式,这又涉及第三重根。

“认识着的我”则涉及第四重根,它永远不可能被客体化,即不可能被完全认识。

叔本华引用了《奥义书》中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一点:“你看不到它,而它却看到一切;你听不到它,而它却听到一切;你不了解它,而它却了解一切;你无法认识它,而它却认识一切。

除了去看、去听、去了解、却认识,它什么都不是。

”因此,“被认识的我”是可解释的,而“认识着的我”则是不可解释的。

从第一重根到第四重根,从可解释到不可解释的整个进展,似乎预设了一个不可解释的主体来作为一切可解释的对象的绝对根据。

如果这样想的话,不可解释的东西恰恰被推导成为一个结论,下降到第二重根即认识的理由。

相反,叔本华主张,第四重根作为独立的一个充足理由律,这个“不可解释的我”才是真正的一切可解释性的原因,他说:“倒不如说这些认识能力是被推论出来的,或者说得更正确些,它们是被确立了的各个表象的一般表述。

”§42 意志的主体尽管不可能获得任何关于主体的认识,但毕竟还有一个内部的自我认识,它将意志主体呈现在我们内心的反省中,“然而在这种意志中,存在着从最细微的希望到激情的为数不多的不同程度,并且我们已经多次表明,不仅我们的一切情感,而且甚至所有那些包括在广义的情感概念中的我们人类灵魂的活动,也都是意志的状态”。

叔本华死亡原因有哪些

叔本华死亡原因有哪些

叔本华死亡原因有哪些在谈到对死亡的认识时,他说到所以的生物在面对死亡时,都是恐惧和嫌恶的,这些都源自于本身的盲目的意志,也是生物对于生的追求。

这种求生意志的本原是生命对于存在的需求和冲动,人对于死亡的恐惧,这些于我们的生存是跟于时间没有关系的,不管是过去的还是未来的,这些都没有意义,也不重要,为此而感到悲伤是愚蠢的。

因为对于死亡他有过深入的思考,所以死亡对于他来说,是非常的普通的,他并没有因此而有任何的恐惧。

他在1860年的八月份,出现了窒息现象。

同年的9月9日,他被诊断出了肺炎。

生命对于他来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或许在别人面对这一情况时,是慌乱的,但是他却表现的非常的镇静。

生活依旧是很规律的进行着,直到21日去世。

对于他的死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自杀,也有人认为是猝死。

21日那天,叔本华跟往常一样,先是洗了一个冷水澡,然后才吃的早饭,之后一个小时过去了,女佣才发现他死在了沙发的一个角落里。

因为他的生活并没有任何的改变和反常,所以人们无法他是自杀的,所以关于叔本华怎么死的,自杀是一种猜测。

另一方面,因为他之前就出现了窒息现象,也在医院被确认了肺炎,这些都可能导致他猝死,也就是说猝死似乎更有力一些。

当然,在26日,他被葬在了法兰克福市公墓。

叔本华的重要作品作为一个美学家,叔本华作品有很多,比方《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论视觉与颜色》、《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论自然中的意志》、《伦理学中的两个根本问题》等等,这些著作被译为各国的语言,流传在不同人之间,同时也是学者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文献。

在这些叔本华作品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第一本书中,充足理由律被他为概括为一切的事物都有它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说没有事物是无法被解释的。

作为充足理由律,一共有因果律、逻辑推论、数学证明和行为动机四种表现形式。

但是这四种表现形式却不是证明该定律的原因,它只代表自身。

叔本华:现实世界遵循四个原则,存在律、认识律、因果律、动机律

叔本华:现实世界遵循四个原则,存在律、认识律、因果律、动机律

叔本华:现实世界遵循四个原则,存在律、认识律、因果律、动机律首先是,认识律。

叔本华说,逻辑主导着一切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关于认识的充足理由律,也就是说,概念和概念之间形成的判断,都遵循着逻辑必然性。

人和动物唯一本质区别是,人拥有理性,而理性思维能力的本质是抽象概念能力,或者说是形成概念的能力。

叔本华说,人类拥有任何动物都没有的一种表象能力,这就是对概念的表象能力,当然,这里的表象是和直观的表象相对应的,是对概念的表象。

概念是抽象的,但概念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当概念和概念之间形成某种关联,形成某种判断,并且表达知识的时候才有意义,但任何判断关联的真假,都要用到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就是一种判断力的活动,逻辑是判断的充足理由律,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判断要表达某一类认识,或者说获得某种真理,那么它就必须有充足的根据或者理由。

叔本华把构成真理根据的理由分为四类,也就是说,存在四类真理:逻辑真理、经验真理、先验真理、超逻辑真理。

第二,逻辑真理的判断,表示这个判断是基于另一个真理的判断为根据的,比如著名的演绎法的三段论,其中最后的结论,就是基于前面两个前提而得出的真理,比如那个著名的三段论,两个前提是:人固有一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结论是:苏格拉底也会死。

这里的结论是基于前面两个前提的,如果前提是真理,那么结论就必然是真理。

第二,经验真理的判断,这个很好理解,表示一个基于现实对象的判断。

比如说,桌子上有个苹果,这是我们当前看到的的一个事实,这是一个真理,是因为它基于一个事实。

第三,先验真理的判断,表示一个基于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的存在或者性质之上的判断。

比如说,“两条直线不能围成一个空间”,是一个先验真理,它基于空间的性质;比如:“若无原因,则没有事件能够发生”也是一个先验真理,它基于因果关系的性质,另外,物质既不产生也不消灭;3×7=21,都是先验真理判断的例子。

第四,超逻辑真理判断,或者说元逻辑真理判断,表示一个基于全部思想的形式条件的判断,也就是形成逻辑的底层逻辑,叔本华认为,真正属于这类超逻辑判断的只有四个: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以及实体永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可以被概括地表达为:任何事物都有它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或者说没有一个无法被解释的事物。

叔本华首先对充足理由律的本质作出了描述,他说在他之前这条定律的被不明其理的人们滥用了,从而常常使人陷入谬误和混乱。

在他看来,充足理由律的两种基本性质被混淆了,一是将它用于判断,即判断为真的理由,其次是将它用于对象的变化,即事物变化的原因,这两者实质上是不同的。

事实上,叔本华认为充足理由律有四种不同的意义,即一切表象都可以从四个层次上进行解释,从而将这四种意义比喻为“四重根”。

充足理由律在叔本华那里具有一种先验的地位,即它是不能证明的。

叔本华认为康德等人试图证明它是徒劳无功的,因为为了证明一个特定命题,就必须假定一个给它正确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却正是充足理由律。

为了证明它,就必须假定它成立,所以证明这个命题将陷入不可避免的循环论证。

他的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维特根斯坦。

此外叔本华将充足理由律和矛盾律、同一律、排他律并列,把它看成第四个思维规律。

四重根叔本华认为充足理由律的四种不同表现形式分别是:因果律,逻辑推论,数学证明,行为动机。

这四种形式并不作为证明充足理由律的原因,而是充足理由律在这四者中表现其自身。

叔本华认为因果律只作用于表象之间而和物自体没有丝毫联系,而且一切表象间都受到因果律影响,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其先前的一个原因。

象上帝这样一个不动的动者或者不存在的东西进入存在被叔本华认为是绝对不可能的。

基于这个立场,叔本华既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又是一个完全的宿命论者。

逻辑真理的成立必然存在一个先验的、在它之前的真理,这是充足理由律的表现形式的第二个形式。

叔本华将引导至真理的途径分为逻辑的,经验的,超验的,超逻辑的。

这四种理由和根据证明真理本身的同时也表现了充足理由律。

因果律中的表象被认为是时间和空间中纯粹直观的表象,而时间和空间本身是在对表象观察中被感性地连续知觉到的表象,两者间的本质区别是物质。

这里叔本华沿用了康德的看法,时间和空间分别对应于数学和几何。

时空中的表象是数学证明的前提而不是它可证明的依据。

人的行为动机被叔本华认为是充足理由律第四种形式。

也就是说,人的每一个行为必有其动机上的原因,并从动机上得到解释。

事实上这一看法引出了他的另一部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也奠定了它的伦理学说。

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叔本华对康德是充满赞美之情的。

在对康德哲学批判的附录标题上,他引用了伏尔泰的话:真正的天才可以犯错而不受责难,这是他们的特权。

叔本华认为康德的最大功绩不是他的认识论,而在于他划分了表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别。

他认为康德错误地假定知觉包括想象,将直观和思维混淆起来。

康德构造了将感性直观和知性十二范畴共同构成经验对象的理论。

叔本华发现若按照这种理论,表象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观又是思维,既非直观又非思维的东西。

而且这样一来动物要么就具有思维,要么就连外在世界的表象也没有了,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在康德那里,因果律是先验的,所有的经验知觉都是处于主观之上,不可能区别或认识物自体。

而叔本华认为仅用直观我们就能获得经验对象。

关于物自体的知识,是通过理智这种内在感觉而获得的,它只在时间的形式中被认识。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建议读这本书的前提是《纯粹理性批判》、《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以及他对康德哲学的批判。

更确切的说,这本书的主旨是作为表象但最终作为意志的世界,而不是将两者并列的。

在这本书中,叔本华试图解决康德哲学遗留下的难题。

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不同,叔本华保留了物自体,并将其定义为意志。

所以这整部书都是为了阐述这一思想的,他从写下这本书到去世为止坚信自己已经解决了世界之谜。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新诠释了充足理由律,解释为什么现象世界必须通过充足理由律来了解;第二部分提供了意志显现的细节,它是一种既不满足又不停止,盲目的冲动,要求人从自身存在本质即欲望之中解放出来;第三部分试图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审美,即艺术中获得一种短暂的慰藉;第四部分以伦理学和禁欲主义的形式提供一种可能获得拯救的方式。

对于叔本华而言,世界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表象,一方面是意志。

主体是认识一切而不被任何事物所认识的,是世界的支柱,我们每个个人正是这样一个主体。

而客体则是我们通过先验的时空范畴去认识的事物,比如我们的身体。

主体和客体共同构成作为表象的世界,故而是不可分的。

叔本华认为人们的先天认识只有时间、空间和因果律,而这些东西都只在表象间发挥作用、形成联系,和意志本身无关。

感性、知性和意志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所以一切表象的存在都是意志的客体化。

他认为一切表象的存在源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其一是感性和知性,其二是意志。

人的一切行为是由意志活动和行为活动两方面构成的,在叔本华看来两者是具有同一性的。

这里好像他犯了个错误,即我们通常认为想做某件事和去做某件事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这是曲解了叔本华关于意志的定义。

在叔本华看来,意志活动不是感性和知性,既思考过程的那种活动,因为这种活动属于表象和物自体即意志无关。

意志只在行为活动中使自己现身。

事实上它应该被理解为某种无法抑制的冲动,确切的说是盲目的冲动,某种非理性的欲求。

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这种盲目的冲动,一切表象中的活动只是使我们感觉自由的假象。

意志是一种不能被克服的东西,我们每一行为都是意志的现身。

对于那些非生命体,纯粹物理的对象,意志似乎并不存在,但叔本华驳斥了这种观点。

他认为在无机的自然中,意志在普遍的自然力中使自己获得客体化。

就象人类行为一样,意志就在那往下掉落的石头中使自己现身。

这样,作为意志最终呈现的问题被解决了,这一形而上学的概念就在无处不在又漫无目的永不满足的力中使得自己现身。

意志实质上在叔本华那里就是控制我们所处的表象世界的外在因素。

美学叔本华是个涉猎广泛的美学家,他对音乐、绘画、诗歌和歌剧等等都有研究。

他把艺术看作是解除人类存在的痛苦一个可能途径。

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部分,他对柏拉图表示了敬意,在这里他讨论了艺术以及艺术的积极意义。

他认为艺术是独立于充足理由律之外的表象,所以它能摆脱意志无处不在的诉求。

而这种艺术的表象和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相似之处。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为了解释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遇到的各种事物中,有些事物与另一些如此相似,如果不是因为它们的个体性就几乎分辨不了。

于是就有了共相和殊相的问题,在柏拉图看来,只有理念是永恒的,而经验世界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

叔本华意识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康德的物自体有异曲同工之妙,康德认为知识只是在认识表象而不是自在之物,柏拉图认为我们认识的经验世界不是真正的认识对象,只有理念才有意义。

叔本华借鉴了他们两者的思想。

康德的物自体不能被完全认识但能被直接认识。

意志作为自在之物,不从属于时间、空间和因果律,因此不是个体化地被认识。

柏拉图的理念则可以在作为意志的客体化在客体化的对象中被找到。

所以一切艺术就是对理念的直接把握,是理念的一个具体显示。

这种把握和显示同样具有一种绝对的普遍性和超时间或空间的本质,所以它就具有这样一种能量,能将人类从永不休止的欲求中解脱出来。

于是美也就具有了极高的价值。

艺术家作为天才,可以把握殊相中的共相,通过理念把现象和意志相分离,这种能力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叔本华认为艺术品具有一种超时间的本质,而音乐同时具备超时间和超空间的本质,所以音乐不只是对理念的复制,它还更接近意志其本身。

所以它也就具有一种更高的价值。

对叔本华来说,音乐和表象世界几乎是并列的存在。

但这种美都只能使人们从意志那里得到暂时的解脱,因为这种对于美的诉求只能使人陷入意志其本身的陷阱中去,所以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伦理学叔本华认为伦理学是很简单的一门学科,他从人类行为的动机出发探讨人类道德的基础。

叔本华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可以分成三种:希望自己快乐,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别人快乐。

他将这三种动机分别概括为利己、恶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恶毒是非道德的推动力,只有基于同情是真正的道德行为。

利己叔本华认为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为都是出于利己的目的而做出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个人名誉和法律规范。

出于个人名誉的道德行为其目的隐含着满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获得他人的敬意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

而迫于法律规范的道德行为则是为了规避法律惩罚,免于自己受到损失而做出的。

这些行为在叔本华看来是没有真正道德意义的。

出于这种目的的极端形式是:一切都是我的,别人什么都没有。

基于这个原因的庸俗情况就是我们常看到的,那些为了生理需求上的诸如食欲、性欲以及舒适等等要求而发展出来的极端不道德行为。

恶毒第二种非道德的动机是恶毒,它的目的是希望别人痛苦。

叔本华认为恶毒是无处不在的,但一般它的程度都是轻微的,普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漠视和反感。

人类用礼貌和聪明来掩饰这一动机,所以背后的恶意中伤和谣言诽谤便相当常见。

恶毒的两大根源是嫉妒和幸灾乐祸,嫉妒是于生具来无法摆脱的卑劣人性,因为嫉妒的东西本应是受到敬佩和感动的。

而幸灾乐祸可以说是恶毒的普遍现身,叔本华认为没有比幸灾乐祸在道德上更一无是处的了。

出于恶毒的极端形式是:尽其所能地伤害别人,一切残忍的行为都只是将幸灾乐祸付诸实施的行径。

叔本华认为一切的非道德行为都能由以上两种动机中推导出来。

同情叔本华认为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真正道德的人也是万中无一,他说我们会对那些道德行为产生敬意正说明了那些道德行为与众不同,是不可思议的。

他引用卢梭的话说,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

即我们的直接同感只局限于对他人的痛苦,而不是安逸。

因此,同情实质上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将他人与自己视为一体。

从同情出发,直到高尚无私,慷慨大量,一切对于美德的赞美词汇都出于此而没有其它。

叔本华将从同情出发的伦理学基本原则定为:不伤害别人,尽量帮助每一个人,其对应的两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爱。

公正表现了同情的否定性质,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伤害他人。

而仁爱则表现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个级别,即看见他人痛苦,就象自己受苦,从而使自己去帮助每一个人。

叔本华认为这两者都是极端罕见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即便再没有道德的人也无法否认公正和仁爱这两者。

人的性格和同情的起源由于一切行为的动机都出于利己、恶毒、同情这三者,所以一个人的道德程度就可以看成这三者在他的性格中的比例。

同情在这三者中所占比例越大,则一个人的道德程度越高。

叔本华认为这三者的比例在一个人的性格中无法改变,他对这个观点的论证是从人类的普遍态度出发的。

对于一个过去犯过错的坏人,人们就对他永远不抱有信任的态度;一个被认为是好人的人,无论做了什么错事总能受到人们信任;攻击对方时,我们都攻击他人的性格而不是事件本身,因为性格被认为是无法改变的东西,例如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