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科生化总蛋白测定的标准规程

总蛋白测定的标准规程【目的】体外检测血清中总蛋白(TP )的含量。
【职责】1. 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 ,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2. 本SOP 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 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标本类型及实验前准备】 1. 受检者的准备病人空腹12h ,不饮酒24h 后采集血样。
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两周的的正常状况。
孕妇应在产后或终止哺乳3个月后检验。
此外,有无服用影响的药物以及采血的季节都应做相关记录。
2. 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度。
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仪器设备】东芝TBA-FX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低速离心机 一、检测原理本试剂采用双缩脲反应,即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与两价铜离子反应生成蓝紫色络合物。
反应中生成的蓝紫色络合物与样本中总蛋白浓度成正比。
通过在540nm 处测定吸光度值的变化值,即可测得样本中总蛋白的浓度。
二、试剂 1. 试剂本科使用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TP 试剂盒,为液体单试剂,其各组分如下:硫酸铜12 mmol/L 酒石酸钾钠64 mmol/L 6 mmol/L2 mmol/L碘化钾 氢氧化钠测定:酒石酸钾钠>5g/L试剂:硫酸铜>2g/L 、碘化钾》1g/L 、NaOH >30g/L 2. 校准要求2.1校准品:使用与试剂配套使用的复星长征临床化学校准血清(货号: 449 5 0/4 5 9 5 0对测定进行校准。
2. 2校准间隔2. 2. 1试剂批号变更时使用与试剂配套使用的复星长征临床化学校准血清对测定进行校准后再对临床病人样本进行测定。
2. 2. 2室内质量控制出现问题时使用与试剂配套使用的复星长征临床化学校准血清对测定进行校准并确认问题得到解决后方可对临床病人样本进行测定。
血清白蛋白测定(精)

【操作】
取试管三支,标明测定、标准和空白管,按表 操作。
加入物 / ml 工作试剂 标准液 样品 生理盐水
测定管 4.0
0.02
标准管 4.0 0.02
空白管 4.0
0.02
充分混匀,置室温10min,用630nm波长比色,以空白管调零, 读取各管吸光度。
【计算】
血清清蛋白(g/L)= A测/A标×清蛋白标准 液浓度g/L
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能与铜离子作 用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与两分子尿素缩合后生成 的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的紫色 物质的反应相似,故称之为双缩脲反应。
双缩脲结构: H2N—OC—NH—CO—NH2试剂:
试剂
双缩脲试剂:称取硫酸铜(CuSO4·5H2O)3.0g, 溶于500mL新鲜制备的蒸馏水或刚煮沸冷却 的去离子水中,加酒石酸钾纳 (NaKC4H4O6·4H2O)9.0g,碘化钾5.0g,待完 全溶解后,加入6mol/L Na2OH 100ml,最后 加蒸馏水至1000mL。
血清总蛋白测定(双缩脲法) 血清白蛋白测定(溴甲酚绿法)
实验一、血清总蛋白测定
实验目的 ⒈掌握双缩脲法测定总蛋白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⒉熟练测定操作步骤。 ⒊了解TP测定的主要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
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能与铜离子作 用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产生的颜色强度在一定 范围内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与同样处理的蛋 白标准液比较,经计算或查标准曲线即可求出血 清蛋白质含量。
【方法评价】 1.高胆红素血症和溶血标本对本法不产生干扰。严重高脂血症可使结
果偏高,应采用标本空白校正。若标本混浊,可做标本空白(血清 0.02ml,加琥珀酸缓冲液4ml),用测定管吸光度减去标本空白管吸 光度后再计算结果。 2. BCG系一种pH指示剂,它受酸、碱影响较大,所用器材必须清洁, 无酸、碱污染。 3.BCG试剂的pH必须严格控制在pH4.15±0.05,pH升高可使染料 空白增高,与清蛋白结合率下降。所以,控制反应液的pH是本法测 定的关键。 4.BCG与蛋白质结合的特异性较低。它不仅与清蛋白结合呈色,还与 血 触 不清珠同中蛋,其白与它(清蛋属蛋白白α2质可球呈立蛋色即白,发)其生最中反为以应明α(显1快球,反蛋B应C白G)、与,运不与铁同其蛋蛋它白白蛋(质白属的质β反球反应蛋应速白较率)慢、 (慢反应)。实验证明,血清与BCG试剂一经混合,“慢反应”即可 发生,约持续1h才完成。 5. Brij-35是一种非离子去垢剂,它可增强BCG-清蛋白复合物的溶解 度,消除BCG同清蛋白反应时可能产生的沉淀,它的浓度高于或低于 所指定的浓度时,均导致敏感度降低和直线性丧失,对测定结果有较 大影响。故其配制浓度和所加试剂量一定要准确。
血清总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 检测目的用于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或血浆中总蛋白的含量2. 检测原理双缩脲法:在碱性溶液中,血清蛋白与二价铜离子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双缩脲反应),颜色深浅与总蛋白的浓度成正比例关系,通过测定546nm 吸光度,计算总蛋白含量。
碱性蛋白质 + 铜离子 ------------ 紫红色络合物3.适用范围血清,或用肝素抗凝的血浆4.试剂及仪器1.试剂品迈瑞公司TP 试剂盒,为液体单一试剂,各组分如下:2.校准品由迈瑞公司提供的校准液,在更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仪器进行保养;仪器重要零件更换后进行校准;3.质控品由迈瑞公司提供的两个不同水平定值质控血清,在每一批标本测定前做两个水平的质控血清各一次,采用Westgard 多规则质控规则,如出现失控情况,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的纠正措施及时纠正,在确认重新恢复控制状态后开始标本检测。
4.仪器迈瑞BS-800型号仪器5.操作步骤装载试剂—→进行校准—→进行质控—→输入标本检测项目—→加载标本—→标本测定—→结果复核—→报告6.注意事项1. 不能测试严重溶血、脂浊、黄疸的标本, 血浆标本可用肝素抗凝,待测样品室温放置不超过24小时,可于2℃-8℃保存72小时,胸腹水经抗凝取上清液。
2. 不能使用过期的试剂,2℃-8℃保存。
3.定标液,质控液应冰冻保存。
7.结果计算 c = Χ C O 式中:c —— 测定样本总蛋白浓度,g/L ;A 测定—— 样本管吸光度;A 标准—— 标准管吸光度;C O —— 校准血清总蛋白浓度,g/L ;8.操作性能1 精密度:批内CV ≤ 3.0%,批间CV ≤ 4.5%。
2 准确度:以参考方法定值的血清作为校准品时,本法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基本一致。
3 灵敏度:白蛋白浓度为:浓度为70g/L 时,吸光度为>0.09A 。
试剂空白吸光度:试剂以水为空白在37℃±1℃,吸光度<0.3A 。
4 可报告范围:血清与试剂用量之比为1:50时,测定上限为120g/L 。
总蛋白测定的方法

总蛋白测定的方法总蛋白(Test for Total Protein) 旨在测定体内所有蛋白质的总量,是一项简单而又广泛应用的生化检测指标。
其结果可作为判断人体内蛋白营养状况,水平测量肝、肾、肠、免疫系统的功能等的参考依据,也可以作为血液等液体的生化检测参数。
总蛋白测定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主要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生物学法该方法是利用多肽和蛋白质酸碱性的性质,通过起酸沉淀和加碱溶解的方式来测定总蛋白的含量。
下面是详细步骤:步骤1:准备样本。
收集血清或者其他生物组织中的Dose值(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牛血清蛋白作为基准),样本前需要禁食8小时以上,防止干扰元素如糖原,脂类等影响结果。
步骤2:降低pH值。
将样本溶液加入少量的盐酸或者乙酸降低pH值到4.2-4.4使得大约85%的蛋白质沉淀。
步骤3:沉淀过滤。
利用蛋白质的天然性质,混匀后的样本进行磨光过滤或脱水过滤,过滤器垫层吸收杂质,而蛋白质沉淀则留下。
步骤4:加碱溶解。
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使沉淀液体重点溶解,并用计量仪器尺度进行稀释。
步骤5:使用光度计测定样品。
准备好测量方法表,通过比较基准蛋白质溶液的浓度和样品的吸光度来测定到精确的总蛋白浓度。
使用重复检测的方式提高测量精度,避免干扰因素,如样品的色差干扰等。
方法二:化学分析法该方法是利用汞离子与自由氨基酸反应,从而与蛋白质结合并转化为乳白色的复合物,根据生成的复合物的厚度及黄色的程度来测定总蛋白的含量。
下面是详细步骤:步骤1:准备样本和化学试剂。
选择牛血清蛋白或其它生物体中的Dose值作为基准,还需要乙酸钠,塔希底蓝试剂,氢氧化钠,氨水等。
步骤2:加塔希底蓝试剂。
将不同化学试剂混合,加入样品或其稀释液,通过加热和搅拌的方式混合蛋白质和草酸钾对应形成复合物。
部分蛋白质可以被化合物分离,在此过程中,残液颜色转变成乳白色。
步骤3:加入氢氧化钠。
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使乳白色混合液呈现黄色的颜色,并再次翻转混合,这是由于氨基酸随着pH 增加而聚集。
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测定

的含量。
紫外吸收法可测定0.1-0.5mg/ml的蛋白质溶液,此操作简便,测定 迅速,不消耗样品,低浓度盐类不干扰测定。因此,此法在蛋白质的
制备中广泛应用。 此法的缺点是:(1)对于测定那些与标准蛋白质
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较大的蛋白质,有一定的误差;(2)若 样品中含有嘌呤,嘧啶等吸收紫外线的物质,会出现较大的干扰。
思
考
问题:如何测定血清中蛋白质的总浓度?蛋白质的 浓度测定方法? 双缩脲法 酚试剂(Follin-酚)法测定蛋白质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 凯氏(Kjeldahl)微量定氮法 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 如何测定血清中某一种蛋白质的浓度? 分离后再测定
Folin-酚试剂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是双缩脲法的发民,所用
的试剂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相当于双缩脲试剂, 第二部分为Folin-酚试剂(磷钨酸和磷钼酸混合液)。因此, 反应的程序也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相当于双缩脲反应, 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肽键与Cu2+作用生成络合物;
第二步是基于Folin试剂(磷钼酸和磷钨酸试剂)在碱性条件
下极不稳定,易被酚类化合物还原生成钼蓝和钨蓝混合物 (呈蓝色反应)。由于蛋白质中含有带酚羟基的酪氨酸,故
Hale Waihona Puke 时,白/球比值变小,甚至倒置。
血清总蛋白增高: (1)血液浓缩,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严重腹泻、呕吐、 高热时急剧失水,血清总蛋白浓度可明显升高。休克时,由于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水分渗出血管。血液可发生浓缩,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患者,由于丢失钠的同时伴随水的 丢失,血浆也可出现浓缩现象。 (2)血浆蛋白质合成增加:主要见于球蛋白合成增加,多发 性骨髓瘤患者。 血清总蛋白降低: (1)血液稀释,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降低:如静脉注射过多 低渗溶液或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钠、水潴留。 (2)摄人不足和消耗增加: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或慢性胃 肠道疾病所引起的消化吸收不良,因患消耗性疾病,如严重结 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均可造成血清蛋白浓度 降低。 (3)蛋白质丢失:严重烧伤时大量血浆渗出,大量失血,肾 病综合征时大量蛋白尿,溃疡性结肠炎时肠道长期丢失一定量 的蛋白质,这些病理改变均可使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
TP 文档,总蛋白(TP)测定试剂盒(双缩脲法)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方法依据: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蛋白(TP)测定试剂盒(双缩脲法)测定方法2、适用范围:适用于人血清或血浆总蛋白(TP)的测定。
3、试剂仪器:3.1 试剂: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原装试剂盒。
3.2 试剂储存:未开启的试剂盒在2℃~8℃保存有效期为一年。
试剂开瓶后应避光保存,在2℃~8℃可稳定28天。
试剂不可冰冻3.3 仪器:迈瑞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4、操作程序4.1方法原理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铜离子生成紫蓝色复合物。
显色强度和蛋白质浓度成正比4.2样本要求新鲜血清、肝素抗凝或EDTA抗凝血浆样本。
采集后及时测定,应避免溶血和污染4.3上机操作4.3.1试剂装载、校准、样品和质控血清分析操作详见“《迈瑞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4.3.2 校准:4.3.2.1 标准液的准备:标准液的准备:校准品使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配套冻干品,按说明书要求稀释后分装,-20℃冷冻保存,用前提前15分钟从冰箱中取出,复溶到室温后上机检测。
4.3.2.2 校准程序:首次使用校准。
当有以下情况时需重新校准:1)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时;2)当仪器做完保养后;3)仪器进行零件更换时。
每次试验前用准备好的校准品进行校准,校准通过后进行检测。
4.3.2.3 质控:在标本开始之前做质控,质控通过后方能进行标本的检测。
4.3.3 测试基本参数4.4参考范围60~80 g/L(注:各实验室应有自己的参考范围。
)4.5 方法评价线性范围:2~120 g/L。
样本中含量超出可报告范围,请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测定,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反应曲线异常时应进行重复测定确认。
精密度:批内 CV ≤ 3%批间 CV ≤ 4.5%分析灵敏度:本试剂盒检测低限2 g/L。
5、临床意义TP 分为白蛋白和球蛋白两类,具有维持胶体渗透压,运输多种代谢物,调节被运输物质生理作用等功能,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测定实验方案(参考资料)

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测定的实验方案血清总蛋白的测定:实验原理血清(浆)中蛋白质的肽键(-CO-NH-)在碱性溶液中能与2价铜离子作用生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
此反应和2个尿素分子缩合后生成的双缩脲(H2N-OC-NH- CO-NH2)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反应相似,故称之为双缩脲反应。
这种紫红色络合物在540nm处有明显吸收峰,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血清蛋白含量呈正比关系,经与同样处理的蛋白质标准液比较,即可求得蛋白质含量。
实验器材分光光度计实验试剂1.6mol/L NaOH溶液称取NaOH 240g,溶于新鲜制备的蒸馏水约800ml中,定容至1L,贮于有盖塑料瓶中。
2.双缩脲试剂称取硫酸铜结晶(CuSO4·5H2O)3g溶于新鲜制备的蒸馏水500ml 中,加入酒石酸钾钠(NaKC4H406·4H2O),用以结合Cu2+,防止CuO在碱性条件下沉淀)9g和KI(防止碱性酒石酸铜自动还原并防止Cu2O的离析)5g。
待完全溶解后,在搅拌下加入6mol/L NaOH溶液100ml,并用蒸馏水定容至1L,置塑料瓶中盖紧保存。
此试剂室温下可稳定半年,若贮存瓶中有黑色沉淀出现,则需要重新配制。
3.60~70g/L蛋白质标准液可用定值参考血清或标准白蛋白作标准。
实验操作取试管3支,混匀,置25℃30min或37℃10min,在波长540mm处比色,用空白管调零,测各管吸光度。
参考范围60~80g/L。
注意事项1.黄疸血清,严重溶血,葡萄糖,酚酞及溴磺酞钠对本法有明显干扰,故用标本空白管来消除。
但如标本空白管吸光度太高,可影响测定的准确度。
2.高脂血症混浊血清会干扰比色,可采用下述方法消除:取2支带塞试管或离心管,各加待测血清0.1ml,再加蒸馏水0.5ml和丙酮10ml,塞紧并颠倒混匀10次后离心,倾去上清液,将试管倒立于滤纸上吸去残余液体。
向沉淀中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及双缩脲空白试剂,再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其他操作和计算。
实验二 血清总蛋白测定(双缩脲法)

实验二血清总蛋白测定(双缩脲法)血清总蛋白是血清中所有蛋白质的总称,正常人含量为60-80g/L。
按不同的分离方法可将血清蛋白质分为不同的组分。
从目前临床生化实际应用上,血清总蛋白分为清蛋白和球蛋白两大类,其中球蛋白又分为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四种。
正常成人每天所合成的血清蛋白质中,清蛋白及大部分α1、α2、β球蛋白是肝脏合成的,γ球蛋白(大部分是免疫球蛋白)则主要来源与浆细胞。
总蛋白测定,一般利用下列四种蛋白质的结构或性质进行:重复的肽键结构;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对酚试剂反应或紫外吸收;与染料的结合能力;沉淀后借浊度或光折射测定。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利用蛋白质分子中的多个肽键与双缩脲试剂显色法。
【目的】1. 熟悉血清总蛋白测定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2. 掌握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原理】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CONH-)在碱性条件下能与Cu2+ 作用形成紫红色络合物。
此呈色反应与双缩脲(H2N-OC-NH-CO-NH2)在碱性溶液中与Cu2+ 作用产生紫红色的反应相似,故称为双缩脲反应。
反应中溶液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蛋白质的含量。
凡具有两个以上肽键结构的化合物均有此反应,因此双缩脲反应广泛用于肽及蛋白质定性、定量检测。
【器材】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刻度吸管、微量移液管、试管、试管架。
【试剂】1.6mol/L NaOH溶液称取NaOH(优级纯)240g,溶解于新鲜蒸馏水中并加至1000ml。
置聚乙烯瓶内盖紧室温保存。
2. 双缩脲试剂精确称取结晶硫酸铜(CuSO4·5H20)3.0g,酒石酸钾(NaKC4H4O6·4H2O) 9.0g,碘化钾(KI)5.0g,用500m1新鲜蒸馏水溶解。
在搅拌下,加入6mol/L氢氧化钠溶液100ml,最后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置聚乙烯瓶内盖紧室温保存。
3.70g/L蛋白标准液可用商品血清蛋白标准液,也可收集混合新鲜血清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加叠氮钠防腐,冰冻保存。
血清总蛋白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清总蛋白在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2. 掌握血清总蛋白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血清总蛋白是血液中所有蛋白质的总和,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
血清总蛋白含量的测定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如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营养不良等。
实验原理:血清(浆)中蛋白质的肽键(-CO-NH-)在碱性溶液中能与2价铜离子作用生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
这种紫红色络合物在540nm处的吸光度与血清蛋白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关系。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6.0mol/L 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硫酸铜、酒石酸钾钠、碘化钾)、蛋白质标准液、血清样品等。
2. 实验器材:分光光度计、移液器、试管、试管架、吸管等。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绘制(1)取6个试管,分别加入0、0.2、0.4、0.6、0.8、1.0mL蛋白质标准液,然后加入2.0mL 6.0mol/L NaOH溶液。
(2)在每支试管中加入0.4mL双缩脲试剂,摇匀。
(3)室温放置10分钟。
(4)在540nm波长下,以空白管调零,测定各管吸光度。
(5)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1)取3个试管,分别加入0.2mL血清样品、0.2mL蒸馏水和0.2mL 6.0mol/L NaOH溶液。
(2)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步骤进行操作。
(3)在540nm波长下,以空白管调零,测定各管吸光度。
3. 结果计算(1)根据样品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蛋白质浓度。
(2)计算血清总蛋白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方程:y = 0.062x + 0.015,R² = 0.99。
2. 样品测定血清样品1、2、3的吸光度分别为0.60、0.55、0.50,查得蛋白质浓度分别为60.0mg/L、55.0mg/L、50.0mg/L。
血清总蛋白测定 原理 步骤

3.60~70g/L蛋白质标准液可用定值参考血清或标准白蛋白作标准。
操作
取试管3支,混匀,置25℃30min或37℃10min,在波长540mm处比色,用空白管调零,测各管吸光度。
参考范围
正常成人参考范围为60~80g/L。长久卧床者约低3~5g/L,60岁以上约低2g/L,新生儿总蛋白浓度较低,随后逐月缓慢上升,大约1年后达成人水平。
3.唯一的缺点是灵敏度较低,比酚试剂法低约100倍。但本法的检出限为0.2~1.7g/L,这相当于70g/L的血清3~24μl,已能满足临床生化检验的需要。
4.本法是临床测定血清总蛋白质首选最方便、最实用的常规方法。
5.临床上常见的血清蛋白定量法主要有双缩脲法、临床折射计法、染料结合法、BCA法和免疫比浊法。
总蛋白(TP)测定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

9.1应该在4小时内分离血浆或者血清。倾斜放置的标本比较直立放置的标本结果要低0.4-0.8mg/dl。
9.2敞开的试剂瓶会吸收空气中的CO2,从而影响试剂的稳定性。因此试剂盒需要使用一种带有颜色的试剂罩,从而减少试剂对于CO2的吸收。
9.3试剂1和试剂2均含有氢氧化钠。能够引起皮肤的灼伤。接触皮肤后,要使用大量的清水进行清洗。如果接触眼睛,随后应该联系医生。
定标频率:A试剂批号更换后
B由质控结果决定
4.3质控物
来源:Precinorm (罗氏正常值质控)
Precipath (罗氏病理值质控)
其它适合的质控品
ABCD医院
生化实验室
文件编号:
ABCD-SOP-04-10
总蛋白(TP)测定
版序:ABCD
页码:第2页,共4页
贮存条件:置2-8℃冰箱至有效期。
准备:直接使用。
SD LIMIT [ 0.1 ]
S.VOLUME(DECREASE) [ 2 ]
SENSITIVITY LIMIT(LOW) [ 25 ]
S.VOLUME(INCREASE) [ 8 ]
SENSITIVITY LIMIT(HIGH) [ 44 ]
R.VOLUME(R1) [ 180 ]
S1 ABS(LOW) [ -32000 ]
R1:打开后机上稳定28天
R2:打开后机上稳定28天
准备:直接使用。
4.2校准物
来源:ROCHE配套校准物,具体如下:
S1:0.9%NaCl
S2:C.f.a.s
贮存条件:校准物在2-8℃保存可保存至有效期。
准备:直接使用。
注意:敞开的试剂瓶会吸收空气中的CO2,从而影响试剂的稳定性。因此试剂盒需要使用一种带有颜色的试剂罩,从而减少试剂对于CO2的吸收。
血浆抽取(血清蛋白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浆抽取(血清蛋白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
标准
血浆抽取(血清蛋白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1.操作流程
1.1 准备工作
确保工作台面整洁干净,并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戴上口罩、手套和实验室服,以确保操作环境无菌。
1.2 血浆抽取
1.将采血器插入被试者的外周静脉,注意确保穿刺点无菌。
2.通过采血器抽取足够的血液,通常为20-30毫升。
3.将采集到的血液倒入抗凝剂预处理的试管中,并轻轻颠倒混匀,确保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接触。
1.3 血浆分离
1.将预处理的血液试管放入离心机中,以3000rpm的速度离心10分钟。
2.离心后,使用移液器将上清液(血浆)小心地转移至新的干
净试管中。
3.将血浆离心管保持垂直,避免将红细胞或沉淀物带入血浆中。
2.评分标准
根据操作的准确性和无菌程度,对血浆抽取操作进行评分。
评
分标准如下:
优秀(10分):操作高度准确,且操作过程中保持严格的无菌和安全措施。
良好(8分):操作准确度较高,且基本保持无菌和安全措施。
一般(6分):操作准确度有待提高,但仍能保持基本的无菌
和安全措施。
差(4分):操作准确度较低,且未能完全保持无菌和安全措施。
严重不足(2分):操作准确度极低,且明显违反无菌和安全
措施。
失败(0分):操作失败,无法获得可用的血浆样本。
评分标准可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并由负责人进行评分。
以上为血浆抽取(血清蛋白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的简要
介绍。
生物化学--实验三血清总蛋白的测定

实验三 血清总蛋白的测定 及其计量反应曲线的制作【目的要求】1.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原理、关键技术和特点意义。
2.熟悉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的剂量反应曲线的制作方法与原则*3.熟悉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常规维护【实验原理】两分子尿素加热脱氨缩合成的双缩脲(H 2N-OC-NH-CO-NH 2),因分子内含有两个邻接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可与Cu 2+发生双缩脲反应 [A],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蛋白质分子含有大量彼此相连的肽键(-CO-NH-),同样能在碱性条件下与Cu 2+发生双缩脲反应[B],生成的紫红色络合物,且在540nm 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的含量在10~120g/L据此,对已知系列浓度的蛋白标准液(S1~S5)做双缩脲反应,用其浓度作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即可绘出一条过原点的蛋白质双缩脲反应剂量曲线。
通过此曲线,便可查出测定管的蛋白质浓度,进而求算出标本的总蛋白浓度。
亦可通过测定管吸光度、任一标准管的吸光度和该标准管的蛋白质浓度,算出标本中的总蛋白浓度。
【实验准备】一、器材1.试管及试管架NH 2O=CNH O=C NH 2 NH 2C=O HN C=O H 2NCu 2+ 紫红色络合物[A ]C OHC R C OHC R2.0.2ml微量吸管或200μl微量加液器3.1ml、2ml、5ml刻度吸管4.721型分光光度计5.坐标纸及绘图工具二、试剂1.0.9% NaCl溶液用医用生理盐水代替或按文献自配。
2.6mol/L NaOH溶液称取AR级NaOH 240.0g,溶于约800ml新鲜制备的蒸馏水或刚煮沸冷却的去离子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OOO.0ml,贮存于有盖塑料瓶中。
若用非新开瓶的NaOH,须先配成饱和溶液,静置2周左右,使碳酸盐沉淀,其上清饱和NaOH溶液经滴定后,算出准确的浓度再使用。
3.双缩脲试剂称取AR级的结晶硫酸铜(CuSO4·5H2O )3.0g,溶于新鲜制备的蒸馏水(或刚煮沸冷却的去离子水)500ml中,加入AR级酒石酸钾钠(NaKC4H4O6·4H2O)9.0g,用以结合Cu2+,防止CuO在碱性条件下沉淀,再加入KI 5.0g,防止碱性酒石酸铜自动还原并防止Cu2O的离析。
血清总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血清总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实验原理:(双缩服法)本试剂采用双缩胭反应,即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与两价铜离子反应生成蓝紫色络合物,其中每个铜离子与五至六个肽键络合。
双缩胭反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具有简便、快速可靠的特点。
在试剂中加入碘化物有助于防止碱性铜络合物的自动还原,反应形成的蓝紫色物质与样本中总蛋白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520-56Onm处吸光度值的变化,即可计算出样本中总蛋白的浓度。
Cu"+蛋白质3→Cu蛋白质复合物2〜8C保48小时,-20℃保存7天,样本不可反复冻融!4.检验方法:仪器法(详见DF-603/DI-600标准操作规程)5.参考范围:6.检验结果的解释6.1线性范围:在给定的样本/试剂比例和条件下测定时,本试剂线性范围可样本含量超出线性范围时,建议用0.9%(W/V)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样本。
达100g∕Lo最大稀释5倍。
6.2单位换算:g∕dL=g∕L×O.17检验结果的局限性6.1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仪器的校正和测定温度、时间的控制。
7.2若试剂浑浊或以水空白在540nm处吸光度大于0.200时不能使用。
8.产品性能指标8.1试剂外观:蓝色透明液体,无悬浮物及沉淀物。
8.2装量:不低于标识值8.3空白吸光度:在54Onm处,光径ICm时,空白吸光度AWO.200。
8.4分析灵敏度:在540nm处,光径ICm时,测量70g∕L的总蛋白,吸光度差4A20.1509.5线性区间:试剂的线性区间为[30.0T00.0]g∕L,在此线性区间内:a)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5;b)线性相对偏差不超过±6.0机8.6精密度8.6.1重复性:重复测试(70.0÷10.0)g/L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W2.0%8.6.2批间差:重复测试(70.0±10.0)g/L的样本,所得结果批间相对极差(R)应W5.0%8.7准确性:相对偏差应不大于±5.0机8.8稳定性:(2-8)C下,原包装存放的试剂有效期为18个月.取到期后一个月的试剂进行测试,应满足-6.1、7的要求。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嘿,血清总蛋白测定这事儿啊,咱来好好唠唠。
一般来说呢,可以用双缩脲法。
先准备好血清样本,可不能太脏了,不然会影响结果哦。
然后把一种叫双缩脲试剂的东西加进去。
这试剂就像个小侦探,能和血清里的蛋白发生反应。
反应完了,颜色就会变。
接着用仪器去测量这个颜色的变化程度。
颜色变化越大,说明血清里的总蛋白就越多。
就像看彩虹一样,颜色越鲜艳,就越好看。
不过这测量可得仔细点,不能马虎。
还有一种方法是考马斯亮蓝法。
也是先把血清准备好,然后加上考马斯亮蓝试剂。
这试剂就像个小精灵,能和蛋白紧紧地抱在一起。
然后呢,同样用仪器去测量颜色的变化。
这个方法比较灵敏,能测出很少量的蛋白呢。
另外呢,也可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这就有点高科技了。
把血清放在紫外光下照一照,蛋白会吸收特定的波长。
根据吸收的程度,就能算出蛋白的含量。
就像晒太阳,不同的东西吸收阳光的程度不一样。
在做血清总蛋白测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
不能随便乱加试剂,也不能把仪器调得乱七八糟。
就像做饭一样,得按照步骤来,不然做出来的菜不好吃。
我给你讲个事儿哈。
有个医生,他要给一个病人测血清总蛋白。
他先用了双缩脲法,可是操作的时候不小心把试剂加错了,结果测出来的结果乱七八糟的。
后来他又用了考马斯亮蓝法,这次他可小心了,每一步都认真做。
最后终于得到了准确的结果。
他可高兴了,说以后做实验一定要认真,不能马虎。
所以啊,血清总蛋白测定有不同的方法,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
而且做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呢。
紫外法测定血清总蛋白

六、注意事项
• 由于各种蛋白质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 不同,显色深浅随不同蛋白质改变,因而 本法只适用于蛋白质相对浓度的测定,核 酸对结果也有影响,尽管进行了公式校正, 但是不同样品干扰成分差异较大,致使 280nm紫外吸收法检测的准确性较差。
二、实验原理
由于生物样品中常混有核酸,核酸中的碱 基对紫外也有吸收,但其峰值在260nm附近, 因此可用下列公式计算蛋白质浓度: Lowry-Kalckar公式:
蛋白质浓度(g/L)=(1.45A280-0.74A260) (A280和A260分别代表光径为1cm时蛋白质溶液在
280nm和260nm处测得的吸光度值。)
一、实验目的
• 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蛋白质的原理。 • 学习754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 大多数蛋白质中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 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所以蛋白质 溶液在280nm具有一个紫外吸收高峰。在 一定浓度范围内,蛋白质溶液在最大吸收 波长处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因此可 作蛋白质定量分析。
四、结果计算
• 计算公式:
蛋白质浓度(g/L)=(1.45A280-0.74A260) ×100
• 参考范围: 正常人:60~80g/L
五、方法学评价
紫外法优缺点: • 优点
操作简便,可保留蛋白生物活性; 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标本可重复利用。
五、方法学评价
紫外法优缺点: • 缺点
各种蛋白质中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和比例不同,因此测定 有一定误差; 在280nm测定易受尿酸和胆红素的干扰,导致准确性和 特异性受影响;
若样品种含有嘌呤嘧啶等会出现比较大的干扰,此时必须 同时测定260和280nm吸光度,通过公式校正测定,以 消除核酸的影响,而推算出蛋白质浓度。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学评价

加入浓度(g/L) 标准液浓度 × =
标准液量(ml) 血清量(ml) 标准液量(ml) 生理盐水(ml) + +
回收量 = 回收样品测得值 基础样品测得值 回收率(%) = 回收量 × 100% 加入浓度
3、回收试验的数据处理 样 品 基础样品 回收样品Ⅰ 回收样品Ⅱ 回收样品Ⅲ 平均回收率 4、评价 一般检验方法,要求回收率在 95-105%之间,最理想的回收率应为 100% 。 三、干扰试验 1、 尿素含肽键 (-CO-NH-) 两个尿素分子缩合后可与铜离子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 增加显色强度, 产生干扰。 2、操作 (1)样品制备 基础样品:血清 0.9ml+蒸馏水 0.1ml 干扰样品Ⅰ:血清 0.9ml+尿素标准液 0.05ml+蒸馏水 0.05ml 干扰样品Ⅱ:血清 0.9ml+尿素标准液 0.1ml 尿酸样品:蒸馏水 0.9ml+尿素标准液 0.1ml (2)按双缩脲法测定方法测定各制备样品的血清总蛋白的浓度,每份样品作双份检测,取平均值 。 3、计算 测定浓度(g/L) 加入蛋白标准液浓度(g/L) 回收浓度(g/L) 回收率(%)
混匀,置 25℃30min 或 37℃10min,在波长 540nm 处比色,用空白管调零,测各管吸光度。 计算: 血清总蛋白(g/L ) =
AU × 蛋白标准液浓度(g/L) As
一、重复性实验 1、操作 将血清标本用双缩脲法法作 5 轮,每轮 4 次血清总蛋白测定,即可获得 20 个测定数据。 2、计算 (1)检验 20 次测定数据中的离群值 如存在异常值时应剔除。对小样本测定来讲,可采用 Grubbs 检验公式是: G =
临床生物化学
临床生化检验方法学评价试验
血清总蛋白TP测定

血清总蛋白TP测定1 检验目的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 实验原理双缩脲比色终点法。
在碱性条件下,蛋白与铜离子生成紫蓝色复合物。
显色强度和蛋白浓度成正比。
OH—蛋白质 + Cu2+ -------------﹥紫红色复合物3 标本采集3.1 病人准备:应禁食抽血3.2 类型:血清3.3 标本存放20~25℃保存可稳定6天;4~8℃保存可稳定4周;-20℃保存至少可稳定1年。
3.4 标本运输室温条件下运输3.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不能做测定。
4 实验材料:4.1 试剂: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TP试剂盒(沪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166号 YZB/沪 1546-40-2014)4.1.1试剂组成氢氧化纳:200mmol/l 碘化钾 6mmol/l硫酸铜:12mmol/l 稳定剂淀石酸钾钠:64mmol/l4.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4.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避光保存于2~25℃,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有效期为24个月。
试剂不可冰冻。
开盖后应避免污染。
4.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浊度时,表明有细菌污染,不能继续使用。
4.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有氢氧化钠,不可入口!如与皮肤及粘膜接触,请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使用试剂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
4.2 校准品:使用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的TP 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
4.3 质控品:使用正常值、病理值复合控制品。
5 仪器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6 操作步骤6.1 样品的准备:将标好号的样品离心后放到仪器规定的位置。
6.2 试剂的检测:仪器开机后,检查各种试剂的位置,体积等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测定。
6.3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总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 检验申请
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总蛋白测定(缩写TP);组合项目申请:血生化中肝功能测定项目组合。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
2.1标本采集
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
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标本保存
2.2.1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一周,普通冰箱中(2~8℃)稳定一个月。
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天。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和空腹状态。
2.3.2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3 方法原理
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相互结合而成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能与铜离子作用产生紫红色络合物,在540nm有吸收峰,并与蛋白含量成正比。
通过与同样处理的标准蛋白比较可求出血清总蛋白
含量。
碱性
蛋白质 + 铜离子 ------------ 紫红色络合物
4 试剂及其他用品
4.1试剂:总蛋白试剂盒(货号TP6020,80ml*5),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出品。
4.2试剂盒保存:保存于2~8℃,不开盖情况下至标签的失效期。
启封使用的试剂置仪器试剂仓冰箱内稳定14 天。
开盖后避免污染。
4.3试剂盒准备:液态单试剂型,即开即用,无特殊准备。
4.4试剂盒主要成分:氢氧化钠600 mmol/L、硫酸铜12 mmol/L、酒石酸钾钠32 mmol/L、碘化钾30 mmol/L、稳定剂<0.1%。
5 校准品与校准模式
5.1校准品:Beckman-Coulter SYNCHRON MULTI 校准液,其浓度可溯源至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标准参考材料。
5.2校准类型和校准点数目:线性模式,1个校准点。
5.3校准周期:校准间隔时间不限,试剂换批号使用时或质控结果超过规定的2SD范围,需要定标。
5.4校准液重建方法:Beckman-Coulter SYNCHRON Protein 校准液即开即用,无需特殊准备。
6 质控品与室内质控规则
6.1质控品采用由Beckman-Coulter公司提供的两个不同水平未定值质控血清。
6.2质控液重建方法:液态质控血清,即开即用,无需特殊准备。
6.3质控品测定:在每一批标本中测定两个水平质控血清各一次。
6.4质控规则:采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规则,由计算机程序进行检索与判断。
6.5如出现失控情况,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的纠正措施及时纠正,并在确认重新回复到控制状态后开始标本检测。
7 适用仪器
适用AEROSET和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
8 标本检测步骤
装载试剂→ 进行校准→ 进行质控→ 输入标本检测项目→ 加载标本→ 标本测定→结果复核→ 报告。
9 主要分析参数
化学原理:双缩脲法;测定原理:比色法;测定方法:终点法;反应方向:正反应;单位:g/L;校准模式:线性;校准周期:不限;校准点:1个;波长: 540nm;样本量:5μl;试剂:300ul;测定时间:10Min;分析范围:10-100g/L。
10 结果计算
总蛋白含量(g/L)=(标本吸光度÷标准管吸光度)×标准液浓度。
11 检验结果的报告及范围
11.1结果的报告
11.1.1结果经审核确认准确无误后发出报告。
11.1.2报告单上标明结果的计量单位、参考区间、报告日期、时间、操作者和审核者签名,并有与申请单相同的医学信息。
11.1.3如收到标本的质量可能对测定结果有影响的也在报告单上指出。
11.2报告范围:10~100g/L,超过此范围的结果报告时必须附有证明该结果准确可靠的文字说明,例如:系根据标本稀释后重复测定的结果。
12 操作性能
12.1精密度:血清/血浆:批内CV 2.0%,总CV 3.0%;脑脊液批内CV 5.0%,总CV 7.5%。
12.2线性范围:10~100g/L。
12.3方法的有限性及干扰因素:甘油三酯达11.3mmol/L时影响小于2%,血红蛋白达5g/L时影响小于9%,胆红素达547umol/L时影响小于10%。
13 参考范围
65-85g/L
(早产儿36-60 g/L ;新生儿46-70 g/L ;1-2岁56-75 g/L;≥3岁60-80 g/L;成人非卧床64-83g/L;卧床60-78 g/L。
)
14 临床意义
14.1血浆总蛋白包括血浆中所有的蛋白质,其中主要有白蛋白和球蛋白两大类。
血浆蛋白主要的生理
功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和pH值、运送多种物质的载体、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免疫作用和营养作用等。
14.2 TP-ALB=球蛋白(含量),并可由此得出A/G比值。
14.3血清TP增高
(1)多数反映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1)各种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冷沉淀球蛋白血症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2)多种原因引起的明显脱水使血浆浓缩,致TP相对增高。
这种情况A/G比值变化不大,为假性蛋白增多血症。
14.4血清TP降低:多反映白蛋白合成减少或蛋白质丢失。
(1)肝脏合成减少:各种慢性肝病,吸收不良综合症,蛋白质营养缺乏等。
(2)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丢失:肾病综合症、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从肾脏丢失;严重烧伤从创面丢失;溃疡性结肠炎等胃肠疾病从胃肠道丢失;大量失血和浆膜腔渗液也可使蛋白丢失。
15 结果审核以及分析与相关项目的联系
15.1由资深专业人员负责检验结果的审核。
15.2认真审核每一个测定结果,审核者对发出报告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负责,并在报告单的审核者处签名。
15.3相关项目:审核与白蛋白、血清蛋白电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的关系,如出现与临床不符甚至相悖的情况,应分析与查找原因。
16威胁生命的“紧急值”及报告规定
(此项不作规定)
17 有关引用程序与文件
17.1Abbott生化分析仪仪器标准操作规程。
17.2生化检验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
17.3检验结果审核程序。
17.4标本送检和接收程序。
18 参考文献
18.1陆永绥,张伟民主编. 临床检验管理与技术规程.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18.2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总蛋白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行业标准WS/T404.2-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