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1课时教案(湘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湘教必修1

高中地理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湘教必修1

地理: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湘教必修1)一.课题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自然要素对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更为深刻。

教材中通过缝隙不同的地形条件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律和发展等来说明地形对聚落的作用。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交通线路密度,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成,交通线路的走向等来阐述教材。

教材通过多个实例,给人以直观的感受,起到了更加显著的效果。

所以课堂上更多的注意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积极的讨论分析,以得出结论。

三.教材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有哪些?2.比较平原地区和山区聚落的布局和形态特征有何不同?3.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结合实例,分析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三)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地理探究世界的成功乐趣,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切情感,树立爱国主义信念。

四.教学重点1.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地形对交通布局、形态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影响交通的因素。

六.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七.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指导自学法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阅读前言,今天我们来讲第一节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聚落的概念(学生回答)聚落是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包括房屋建筑的聚合分布,以及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聚落的分类(学生回答)城市和乡村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师提问):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学生讨论)如:气候、地形、水源、资源……(教师补充):农业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等(教师归纳):在诸多因素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其突出,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高中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 湘教版必修1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材分析】《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是第四章的第一节,在内容上比较独立,前后联系不大,涉及到了部分初中知识,本节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二是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两部分有一定的关联性,讲授时必须分析透彻。

新教材的特点是条款式、结论性的语言很少,地理图片、小问题、活动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以往的授课模式,要形成以课内外活动为主线,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学生地理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2、了解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3、通过分析地形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进一步巩固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文资料的技能,发展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相关的案例剖析,提高从图文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地理思维,并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

2、通过对“铁路选线方案”的评价,发展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

3、在案例剖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交流、反思个人的见解,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好态度。

2、通过对历史上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以及如今“蜀道不再难”原因的分析,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高尚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重点: 1、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的影响。

2、地形对交通布局、形态的影响。

难点:影响交通的因素三、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设备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在初中学习过地形的种类,中国区域地理等内容,为本节学习奠定了基础。

提前布置给学生“顺德交通与地形”这一课题,广泛搜集材料,实地考察,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精选】高一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精选】高一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精选地理教学资料2019.5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聚落的概念、分类及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了解影响交通路线分布影响因素,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利用材料及图示分析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围绕“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在改造自然时要趋利避害,按自然规律办事。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教学重点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1.地形对聚落形态、规模等的影响。

2.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媒体显示:教材P88图41、图42及“半坡村落”材料。

半坡原始村落复原模型半坡原始村落功能区示意图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是距今6800~62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的河流阶地上,营建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

从聚落的复原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那时的聚落已经有了初步的功能分区,如居住区、公共活动区、制陶区、墓葬区、防御壕沟等。

在我国,类似半坡的古村落遗址还有许多,它们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

这表明,当时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已经充分考虑到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师居住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

聚落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场所,它的形式和规模,要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就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适应,该节课我们首先学习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什么是聚落呢?按其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哪几类呢?板书: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推进新课板书:1.概念生(自主学习后回答)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最新湘教版地理必修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教案.doc

最新湘教版地理必修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教案.doc

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

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
【板书设计】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1、聚落的概念(不仅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与生产设施)
2、聚落的分类
对聚落形态和规模的影响
3、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对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对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气候、水文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
技术因素:
2、地形形态对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
密度:平原区交通线路稠密,山区、高原交通线路稀疏;
布局形态:平原区网状分布,山区沿河谷分布,呈“之”字形,
选线: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教学反思】
备课资料:
地形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气候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1)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1)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高中阶段的教育必须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承担更大的责任与义务。

为每个高中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目的。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也以此作为基本取向。

因此,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材处理的方式上应注意如下几点内容:创设课堂探究情境,着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统一过程。

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都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教”引导“学”,又服务于“学”,“学”源于“教”,又受制于“教”。

假如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的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一般为:受到刺激→积极学习→学会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刺激下,进入学习状态,并因此激发、强化其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学生在这种内驱力的作用下,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大脑积极地去寻找,去验证,去发现,去探究学习内容,从而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习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而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因此,为适应学生的“学习”过程,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师“教”的过程应该是:创设情境→激励学习→引导反馈。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的基础上,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刺激条件,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教师即成为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领学生进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褒奖学生的成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有实用价值。

教师在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可采用如下方法:1、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2、指导学生阅读图表、欣赏图片,激发学生求知欲;3、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4、指导学生进行野外考查、社会调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聚落的概念、分类及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了解影响交通路线分布影响因素,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利用材料及图示分析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围绕“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在改造自然时要趋利避害,按自然规律办事。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教学重点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1.地形对聚落形态、规模等的影响。

2.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媒体显示:教材P88图41、图42及“半坡村落”材料。

半坡原始村落复原模型半坡原始村落功能区示意图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是距今6800~62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的河流阶地上,营建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

从聚落的复原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那时的聚落已经有了初步的功能分区,如居住区、公共活动区、制陶区、墓葬区、防御壕沟等。

在我国,类似半坡的古村落遗址还有许多,它们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

这表明,当时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已经充分考虑到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师居住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

聚落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场所,它的形式和规模,要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就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适应,该节课我们首先学习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什么是聚落呢?按其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哪几类呢?板书: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推进新课板书:1.概念生(自主学习后回答)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师多媒体展示表格,由学生填写。

高中地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学设计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学设计湘教版必修1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2、了解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相关案例剖析,学会从图文资料中提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并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

2、通过对铁路选线方案”的评价,学会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对某一人类活动的空间布局和区位选择提出建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历史上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以及如今蜀道不再难”原因的分析,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的影响。

地形对交通布局、形态的影响。

教学难点: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指导: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比较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图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学生思考】“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原因?【设计意图】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师:总结承转一一地形不仅影响交通,还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和探讨的内容。

读P88图4-1半坡原始村落复原模型、4-2半坡原始村落功能示意及半坡村落”材料【思考探究】1)半坡村落布局在什么地形之上?2)当时先民选择这样的居住环境,给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好处?师:(总结)1)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河流阶地上,营建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在我国, 类似半坡的古村落遗址还有许多,它们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

这表明,当时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已经充分考虑到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2)既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

(布置学生自学P88第一段落,思考并判断)1.f-< -2•学校属于聚落吗?公园属于聚落吗?……【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简单,学生通过自学,归纳出聚落的概念及范畴。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Word版含解析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Word版含解析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2.分析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影响。

3.通过分析地形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进一步巩固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文资料的技能,发展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1.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2.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的影响。

3.地形对交通布局、形态的影响。

【学习难点】影响交通的因素。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和多媒体教学 【活动过程】活动一:聚落阅读课本第88页第一段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1.尝试回答你对聚落概念的理解。

2.说说聚落的分类有哪些?我们同学们去过城市或乡村的,你们感觉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联系实际,结合下图,填下表。

图A 图B 3.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结合下图,阅读课本第88页材料“半坡村落”,思考:⑴尝试分析半坡村落布局在什么地形之上?该地形有什么特点?⑵当时先民选择这样的居住环境,给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方面的好处? 活动二:不同地形条件下,聚落的差异 1.结合课本第89页第一段,完成表格:南方丘陵地区和北方平原地区聚落的差异地区 地形 人口 分布 聚落规模聚落形态南方 北方2.⑴尝试分析丽江古城地形的特点?⑵从地形角度思考,丽江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⑶通过上述分析,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

3.结合课本第90页活动3 盆地中的聚落——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思考: ⑴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有什么关系? ⑵除地形之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聚落分类 人口主体 规模大小 形成早晚 相互关系A : 聚落B : 聚落活动三:结合初中地理,尝试讨论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影响的聚落分布特点活动四:阅读课本91页第一、二段文字,探讨下面的两个材料,了解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材料一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全长850公里的线路中,大部分路轨铺设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路面上,穿过世界罕见的盐湖区,高寒低氧,干旱而多风沙,据测量,线路所经大部分地区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70%,一年中8级以上的大风天气达70天左右,给设计和施工都带来很多困难。

高中地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1湘教版 必修1

高中地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1湘教版 必修1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突破思路高中学生对地形、聚落、交通线分布等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本节的主要任务是说明地形因素对聚落分布、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利用实物投影仪或电脑等手段绘出一些地形分布图、聚落分布图、交通分布图,让学生讨论、读图归纳出地形是如何影响聚落、交通线分布的,然后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学会分析其他地区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分布的影响,从而明确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

相关链接_我国农村聚落差异及其分布聚落按最早使用的德文"siedelung"的字意为居住地。

《聚落地理》一书解释为:“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农业历史悠久,农村聚落差异很大。

按其地域差异、居住特点,大体可归纳为下列几类:黑吉聚落区:包括东北北部、东部。

此区土地广、耕地多,并有较大的空闲地。

由于开垦历史较短,聚落离耕地较远,规模大中小型并存,主要分布于环岗坡麓地带。

因气候湿润,房屋为斜坡,有保温、取暖设备,以适应东北地区冬季严寒多雪、夏季温暖多雨的气候特点。

长城沿线区:包括辽宁大部分地区,河北的北部、东部,内蒙古河套区,宁夏沿线区(长城沿线)。

此区以旱地耕作业为主,少数地区也种水稻。

本区降水少,住宅平顶或圆弧顶,较矮;而冬季寒冷且多偏北风,因此住宅北窗较小或无北窗,南窗较大,便于采光取暖。

华北平原区:含冀中南、鲁、豫及苏北地区。

地势平坦,多属半湿润区,农业以旱地棉花、小麦为主。

此区温度带在我国属暖温带,降水在500~800毫米左右,房屋有两面坡度,少数是平顶,四合院分布多且普遍。

聚落规模大,中、小村庄较少,耕作半径较大。

黄土高原聚落区:包括陕西、山西的黄土区。

耕地分散,产量低;窑洞是本区住宅的一大特色。

窑洞多分布在沟缘和山梁两侧。

现在也有少数改成平房,聚落规模较小,多中、小村庄,住宅布局分散。

北方牧农聚落区:包括内蒙古、新疆北部,气候属中温带、暖温带的半干旱、干旱区,以牧业为主,河谷、低洼的盆地为耕地。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1(1)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1(1)
案例探究 合作探究
案例探究 塔里木盆 地的绿洲
(展示河谷阶地的实景照片) 结论:选择河谷阶地的理由:
接近水源 不会被洪水淹没 舟楫之便 地形相对平坦 土壤肥沃 提问:为什么要划分不同的功能分区?他们划分的合 理吗?(学生回答涉及各个方面,合理即予以表扬) 参考结论: 阴阳宅分离; 窑址:山地——薪材 居民区:山南 ——向阳;平地——便于修筑; 壕沟:防野兽、军事防御、排水。 读下图( P89 图 4-3 、4-4 ),探究: 1、图 A、B,哪个是山区的聚落,哪个是平原的聚落?简 要说明它们的主要差异。 2、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形成的主要原因。 启发提问: (1)两图是乡村聚落还是城市聚落? (2)景观、形态、规模、人口、生产方式的差异? (3)地形上的差异? (4)山区的聚落分布在什么地方? 通过分析探究,使学生形成以下理念: (1)人们建 设聚落时往往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 (2)平地往往具有建筑投资省、交通便利、农业或工业 生产条件好、人们生活方便等优势,所以,人类活动往往 选择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地区作为人类活动的场所,如聚 落。 小组讨论: 1、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 2、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 投影展示(讨论之前) : 丽江和衡阳的气温对比资料 丽江古城风光、玉龙雪山等图片 通过讨论, 使学生认识地形、 气候、 河流等自然因素 对聚落的影响, 以及地形通过影响气候、 河流等间接影响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意识到人类活动总是选择利于生 产、方便生活的地区, 以此来增强学生对地形在聚落的形 成和发展中突出的作用。 提问: 在塔里木盆地中, 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 通线路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同探究,明确让学生明确以下几点: 1、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2 、聚落的分类 3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高一地理优秀教案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高一地理优秀教案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4.1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地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了解地形对聚落地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地影响.2.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空间分布地影响.3.掌握交通选线地一般原则及其影响因素.一、地形对聚落分布地影响1.聚落及其主要类型(1)定义:聚落是指人类从事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活动而聚居地场所.聚落包括③____________地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地各种设施.(2)分类:按照聚落地性质和规模,可分为④______和⑤________两大类型.2.在聚落地形成和发展过程中,⑥________因素地作用尤为突出.不同地地形条件,对于聚落地类型、分布、⑦________和发展,都具有深刻地影响.3.北方平原地区和南方山区聚落地差异北方平原地区,村落地规模一般⑧________,多呈团聚型、⑨________________格局,聚居地人口也比较⑩____.但在南方地形复杂地丘陵地区和山区,村落地规模一般都比较⑪____,空间分布相对⑫________,聚居地人口也比较⑬____.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地影响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地主要因素自然因素:⑭________、气候、⑮________等;社会经济因素:⑯________、资源、⑰____________、工农业生产水平、⑱____________等.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地影响(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交通线路地空间分布表现为西部⑲________、东部⑳________地特点.(2)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地限制较少,交通线路一般呈○21________分布.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交通建设地限制性因素比较多,公路多呈“○22____”字形分布,且山区交通建设地工程造价要高得多.(3)交通线路地选线原则要充分考虑沿线地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地综合影响,选择○23____________,避开不利地段,尽量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24____________地破坏.探究点一地形对聚落分布地影响【探究材料】行进在大峡谷,满眼地大山架起凝重厚实地躯体,脚下地江水唤出低吟地浪涛.险恶地地理环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地水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地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地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坚韧不拔地傈僳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地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地木柱支撑着房屋.1.这段野外考察游记,作者文中描述地“千脚落地式”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根据当地环境推测,此地较大村落地平面形态多呈什么形态?2.从性质和规模看,诗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描述地是哪种聚落?这种聚落在规模、分布聚居和人口上具有哪些特点?3.为何青藏高原地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带?【规律总结】地形对聚落地影响在聚落形成和发展地过程中,地形因素地作用尤为突出.不同地地形条件,对于聚落地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地影响.除地形外,影响聚落分布地因素还有气候、水源、资源、交通等.具体影响表解如下:得较好地用水条件;另一方面交通便利【考例探究1】(1)影响①地村落形态地主要因素是()A.气候B.地形C.河流D.湖泊(2)图中所示地区村落分布特点是()A.顺应地势,呈团块状分布B.环绕湖泊,呈多边形形态分布C.沿河流呈带状分布D.沿道路呈带状分布(3)指出地形对村落规模地影响.探究点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地影响【探究材料】台湾岛修建地铁路是环状地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地横向铁路.如图所示:1.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地影响?2.地形是交通线路分布地决定性因素吗?3.山区公路必须沿等高线修建,此说法正确吗?4.在山区为什么优先发展公路运输?【规律总结】(1)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地影响内容影响程度举例分析备注地势对交通线路密度地影响大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交通线路空间分布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密集地特点①在进行交通线路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地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地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地破坏;②科学技术地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地影响不断减小地形类型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地影响明显在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地限制较少,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状分布;山区地形起伏较大,限制较多,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造价较高(2)【考例探究2】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公路规划示意图(1)图中计划修建B村到A村地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________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村到D市地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经过C村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更好地发挥图中Ⅰ、Ⅱ两条河流地运输作用,可采取____________地措施,请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4)在E地发现了煤田,准备在F城新建钢铁厂,首先需要解决地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这需要____________条件作保证.【巧学速记】影响聚落分布因素地方法重要知识点关键点总结我地反思地形对聚落分布地影响地形对聚落地影响是以区域地理图、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聚落地分布及原因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地影响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地影响是重要考查点,多以选择题地形式出现,会结合区域图、等高线地形图考查交通线路方面地知识参考答案课前准备区①生产②生活③房屋建筑④城市⑤乡村⑥地形⑦规模⑧较大⑨棋盘式⑩多⑪小⑫分散⑬少⑭地形⑮水文⑯人口⑰城镇分布⑱科学技术⑲稀疏⑳稠密○21网状○22之○23有利地形○24生态环境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材料中地峡谷是指怒江沿岸,位于我国西南地横断山区,山区地势不平,为建造房屋,只能在斜坡上打桩.为获得更多地水源,更好地利用水运交通,该地房屋多沿河建设,故较大村落应该呈带状分布.2.诗句描述地是乡村聚落,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地人口较少.3.青藏高原因平均海拔高而气候寒冷,河谷地带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因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适宜于农作物地生长和人类地生存.考例探究1(1)B(2)C(3)山地村落规模小,平原村落规模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聚落形成、分布及其发展规模地影响.①地村落位于山谷,受其影响呈带状分布.图示地区地村落具有呈带状分布地特点.地形平坦与否对村落规模有较大地影响.一般山地村落规模小,平原村落规模大.探究点二1.地形因素.2.地形因素对交通线路地走向、施工难度、投资等方面影响很大.但在现代社会中,决定交通线路分布地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和人口地分布等.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地发展,人们能够克服不利地地形条件,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地建设不再起决定性作用.3.不正确.虽然山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较大,多数情况下,为减小难度,降低成本,公路都是沿等高线修建地.但公路地修建要受多种因素如长度、地质状况等制约,不一定是必须沿等高线修建,而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提出多种方案,从中选取最优方案.4.在山区地势起伏大,而修建铁路对地形地要求较高,且在山区修建铁路地工程量和工程造价都比修建公路高,故优先发展公路运输.考例探究2(1)②受地形地影响,山谷中地道路要沿等高线修建,避开陡坡(2)考虑经济因素,照顾沿线重要城镇,以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3)修筑人工运河标注略.(在两河间距离最近处标出)(4)修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先进地科学技术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由B村到A村,其间有两条东西走向地山脉地阻隔,要修建连接两地地公路,必须绕道而行,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可减小投资.修筑公路应考虑尽量多地经过村镇,以加大运输量.为了发挥水运网地作用,在两条河流较近处,可考虑修筑人工运河.要开发矿产资源,必须以交通为先导,以先进地科学技术为支撑条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一课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一课时

蒙古高压
云贵高原
丽江古城西面和北面的山地是抵御秋冬季风的 天然屏障,导致其冬无严寒;古城座落在云贵 高原上,地势较高,根据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 使得其夏无酷暑。
至象山 金虹山
②丽江古城的形
成和发展利用了
哪些有利的地形 条件?



(2)丽江古城
地势 海拔高 夏无酷暑
地 形
山岭
冬季风难以到达
冬无严寒
思考: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分布与地 形地貌有何关系?与交通线又有何关系?
(3)塔里木盆地绿洲
地形条件
洪积扇
冲积扇
地形平坦
水源条件好
土壤肥沃
人口集中
农牧业生产
聚落形成
课外知识延伸
想一想:如果让你选择居住 地,你认为具备怎样的条件 才够理想?
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环境因素:
历史文化、宗
水源充足(井、
半 坡 村 民
1.半坡原始村落坐落在山坡的南面有什么好处?
南坡为向阳坡;可以阻挡北方的冷空气。
2.村落选址在河谷阶地可以获得哪些优越条件?
有肥沃深厚疏松的土壤,接近水源,同时又 不会被洪水淹没。
3.村落分布在河流的凹岸还是凸岸?为什么?
凸岸,这里水流缓浅,取水方便;泥沙沉积, 产生新土地;天然水面环绕,可作防卫之用。
间盆地或谷地
一、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3.地形对聚落形态和规模的影响
平原和山区的聚落差异
4.案例分析 (1)半坡村落
(1)半坡原始村落
半坡村落功能分区
公共墓地
窑址 壕沟
居民点
河流
半 坡 彩 陶
分组讨论: 1.半坡原始村落坐落在山坡 的南面有什么好处? 2.村落选址在河谷阶地可以 获得哪些优越条件? 3.村落分布在河流的凹岸还 是凸岸?为什么? 4.壕沟对村落有什么意义?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1

4.1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要求“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形属于自然环境中的一种要素,自然条件多种多样,人类活动也是多方面的,本条标准只以地形为例来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的一种影响,为此提供一种案例去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应通过举例实际的事实说明,而不要求做纯理论的阐述。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在前一章讲到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有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本章节则是以地形要素为例来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前一章节的升华,同时为后面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做铺垫。

教材中有许多典型的案例以及活动,例如半坡村落,平原与山区聚落的对比,丽江古城,塔里木盆地,中国交通线路密度分布图,四川盆地交通线路图,兰州布局图等,内容丰富,地图典型清晰。

为了避免内容过多而显得杂乱无序,教师需注意如何在有效地时间内组织学生观察并分析如此多的地图而不显得杂乱无目的,因此需要适当地对教材中的活动进行删改以及注意语言的引导技巧。

同时教材缺乏总结性的语言,为了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需要教师的精炼总结。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涉及到一部分人文地理知识。

高一学生学习地理(一)前三章内容主要是自然地理部分,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

但涉及到人文地理知识时,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本节课需要借助多幅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地图来辅助教学,这样既能从感官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直观的展现各种地形下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分布情况,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

同时,教师需要准备充分,逻辑思维清晰,有步骤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去从地图中获取信息,并分析原因。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聚落的概念和分类,能在地图上找到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知道影响聚落和交通分布的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因素;③能够在地图上从平原、山区、高原、河谷等各种地形去分析其对聚落的影响;④能够在地图上对比地形特征以及交通分布情况,分析不同地形对交通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Googl e earth ,在地图上找出典型地形上的聚落分布景观和交通布局状况,设计相关有效地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的各种影响,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情感与态度:①通过运用Google earth进行教学设计,既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和热爱,又能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等多种途径去帮助自己学习;②在课堂中用Google earth展示了我国不同的聚落景观图以及交通分布格局,学生对祖国的地理环境及发展了解加深,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切情感,树立爱国主义信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渡:这是高原上的聚落,下面我们再来看盆地中的聚落。
PPT展示:“塔里木盆地绿洲分布图”,思考:
1、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有什么关系?
2、除地形之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
师:指导学生自学和讨论。
生:自学课文P90“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和图,并讨论左栏的问题。
小结:塔里木盆地因深居内陆,四周高山环绕,气候特别干旱,山上的冰雪融水在盆地边缘形成绿洲,人类逐水草而居,绿洲提供了平坦的地势和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从而形成串珠状分布在盆地边缘。
讨论:请从地形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在高原上形成了这样一个古老城市呢?
小结:丽江位于亚热带,海拔高,西北有山阻挡了冬季北边来的寒冷气流,使这里冬无严寒;海拔2400米,夏无酷暑,是地形造就了她宜人的气候,坝子(山间小盆地)地势平坦,玉龙河水源充足,人类在这里聚居。
生:阅读“丽江古城”讨论。
师:引导学生从地形的角度来分析。
4、了解影响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综合因素,学会进行地理调查。
5、训练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阅读、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
2、通过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讨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逐步提高学生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地形除了直接影响聚落的分布外,还通过气候,通过水源影响聚落的分布。受各地不同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聚落的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地区
分布特点
主要原因
北方平原区
规模较大,多呈团聚式,人口较多
地势平坦
南方低山丘陵
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山地、丘陵,地形复杂
云贵高原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

分散

生:讨论。
师:引导学生从地形的角度来分析。
过渡:从两幅图的比较来看,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平原地区更易形成聚落,那是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发展在平原之上呢?现在我给同学们介绍一个高原上的水乡古城——丽江古城。
PPT展示丽江古城:坐落在云贵高原上,海拔2400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比较开阔,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在城北玉龙桥附近分三股干流入城中,再分多股支流贯穿大街小巷。古城、老街、纳西文化,造就了独具风情的高原水乡。
课题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
课型
新授课案例探究
课时
2课时
课程标准
标准解读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举例”是指提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探究,体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案例可用教材提供的,也可选择其它案例,最好是当地案例。
2、举例说明”强调了案例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案例中归纳一般性规律,并用来说明具体的事物。因此要求学生掌握案例分析方法,实现知识向类的知识的迁移。
小结:由此可见,从古代到现代,在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中,地形这一要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探讨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PPT展示:教材P89,图4-3,4-4:
1、哪幅图表示的是山区聚落?
2?
地形
人口
分布
聚落规模
平原
平坦广阔

集中

山区
复杂
《地理填充图册》P32对应第一题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指导。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的概念及分类
PPT图片展示三种地形区:平原、河流阶地、高原,并给出三个地点,提问:如果让你选择建房地点,你会选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1、选择平原地区:分析平原地形的优势;
2、选择河流阶地:分析河流阶地对人类活动的好处;
师:提示学生注意审题“有利自然条件”。
生:与同桌合作完成。
3、选择高原地区:分析高原建房的原因。)
小结:聚落——是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根据其性质与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师:指导学生讨论。
生:讨论建房选址。
PPT展示半坡原始村落:半坡村落布局在什么地形之上,这样的环境给先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师:指导学生讨论。
生:阅读课文“半坡村落”,讨论建房选址。
3、通过对历史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以及如今“蜀道不再难”原因的分析,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高尚情感。
重点
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发展的影响;
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影响
难点
案例的剖析以及案例分析方法的训练
教学准备
自制PPT






步骤与内容
师生行为
第一课时
生:自主学习课文P88-90。并完成:
3、“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主要学生掌握地表形态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发展,地形形态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具体影响,对影响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其它因素有一定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聚落的概念、分类。
2、理解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3、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影响。
3、通过“铁路选线方案”的选择和评价,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一论联系实际,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案例学习中,能大胆表达、交流、反思个人见解,培养合作、交往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体验成功乐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2、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地理观念,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发展观,进一步强化柯可持续发展观。
地势平坦
青藏高原
多分布在河谷低地
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课堂练习:
读图回答: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07年全国I卷)
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漕)运。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