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州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凉山州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
凉山州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文科综合共300分,包括地理、思想政治、历史,考试时间共,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
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收回、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24。
有学者认为:别于重自然(如希腊)或超自然(如印度、希伯来)的文化类型,中国文化自成一种“敬鬼神而远之"的传统。
其主要反映中国文化A.重鬼神B.轻人性C。
轻自然D。
重人性25。
宗法制的封闭性是为了家族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在沉重的赋税负担和激烈的土地兼并下,依靠男耕女织,实现自给自足,更具有抵御破产风险,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这一论述强调宗法制A.具有凝聚宗族,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B。
封闭性的特征C。
应对土地兼并等风险的作用D。
自给自足的特征26。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
当时的寡头政治是A。
贵族政治B。
民主政治C。
君主专制D。
代议制27.这些新知识分子都是转型时期的产物-他们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然而同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与民主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他们有关对“国粹”进行批判性重估与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呼吁,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由此可知这些新知识分子A。
推动中国实现了社会转型 B.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C.思想体现了批判继承与引介相结合的特点D.全盘学习西方文化28。
章太炎:“代议政体者,封建之变相。
四川省凉山州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四川省凉山州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制作:青峰弦月工作室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对于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钱穆先生指出:“读一部中国文化史,正如听一场歌唱,不外一‘和’字。
”“和”这一美学范畴包含着浓厚的政治、道德观念,它的内涵既是指艺术的,也是指道德的,是善与美的统一。
《论语》中曾先后8次出现“和”的观念,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和无寡”等。
《左传》曰:“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
君子听之,以平其心。
心平德和。
”“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立面的多样统一。
孔子论“和”,强调用道德来规范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以达到“善”和“美”的统一。
“和”与“中”密不可分,“和”是把杂多与对立的事物有机地统一起来,“中”则是在“和”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居中不偏、兼容两端的态度;“和”偏重事物的调和统一,“中”强调事物所达到的最佳状态。
在《论语·先进》中,他评论他的学生说:“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在艺术与审美方面,孔子对《关雎》的评价颇高:“《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认为《关雎》在情感把握上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无不及,这是非常可贵的。
在他看来,像《关雎》那样不淫不伤的诗,才是合乎“中和”的诗,这才是合乎孔子所要求的美。
“中”“和”本身,即包含着“美”与“善”的统一。
孔子在其文质观上也体现出“和”的思想:“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在这里指后天学习所形成的文化素质与修养,“质”指内在的道德品质。
对于文学艺术来说,文和质,即形式和内容,如果能和谐统一的话,它就是美的,也是善的。
孔子认为,无论是“质胜文”还是“文胜质”,都会产生偏重的效果,破坏和谐之美,外在的礼仪修养与内在的道德品质达到完美的融合,这样的人就是“君子”。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文综(历史部分)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凉山州2016届中考文综(历史部分)适应性考试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 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每小题 2 分,共48 分)1、公元前18 世纪,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是A.胡夫B.汉谟拉比C.伯利克里D.亚历山大【知识点】人类文明的摇篮【题目分析】公元前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故选B。
【答案】B2、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在A.古巴比伦B.古埃及C.古波斯D.古希腊【知识点】人类文明的摇篮【题目分析】古希腊文明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因为有了古希腊文明,才产生了璀璨的欧洲文明,故选D。
【答案】D3、布匿战争中交战的双方是A.罗马和迦太基B.希腊和波斯C.雅典和马其顿D.斯巴达和迈锡尼【知识点】西方文明之源【题目分析】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故选A。
【答案】A4、拜占庭帝国在 5 世纪至 6 世纪初一度出现繁荣景象。
其中因繁华富丽而被西欧人视为堂的城市是A.奥林匹亚B.佛罗伦萨C.君士坦丁堡D.耶路撒冷【知识点】中古欧洲社会【题目分析】拜占庭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因繁华富丽而被西欧人视为天堂的城市,它有许多雄伟辉煌的建筑,如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故选C。
【答案】C5、公元前 4 世纪中叶,马其顿王国崛起的地点是在A.印度半岛B.西奈半岛C.意大利半岛D.巴尔干半岛【知识点】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题目分析】公元前 4 世纪中叶,马其顿王国崛起的地点是在巴尔干半岛,故选D。
【答案】D6、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发明者是A.古埃及人B.古巴比伦人C.古印度人D.古希腊人【知识点】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文字与宗教)【题目分析】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
它用图形表示事物,所以叫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四川省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扫描版
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1.C2.B3.A4.C5.D6.D7.C8.A9.B10.A11.D12.C13.B14.D15.C16.A 17.C18.D19.C20.D21.B22.A23.D24.A 25.B26.D27.C28.A29.D30.B31.D32.C 33.B34.C35.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36.(22分)(1)炎热干燥,准备防暑的药品(2分);昼夜温差大,准备隔热㊁保温的衣物(2分);光照强烈,准备防晒防紫外线的物品(2分)㊂(2)铁路枢纽,临近港口,水陆交通便捷;员工多为当地农民,劳动力工资水平低;出口巴西等,市场距离近;土地租金低;临近首都,信息通达度高㊂(每点2分,任答四点给8分)(3)支持㊂我国劳动力㊁土地成本升高,在海外投资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可避开贸易壁垒;开拓国际市场,获取更多利润;树立企业国际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利于减轻国内资源和环境压力等㊂(每点2分,任答四点给8分)反对㊂国产汽车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竞争力;投资环境陌生,文化差异大;投资海外经验不足,投资风险大;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投资海外会导致国内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口增加;技术壁垒要求高等㊂(每点2分,任答四点给8分)37.(24分)(1)提供灌溉用水,水田面积增加,旱田面积减少(改变耕地类型的比例)(2分);改善土壤水分条件,提升土地生产力水平(2分)㊂(2)夏季风背风坡,降水相对偏少且集中,为大圳提供水源有限(2分);水库等蓄水设施不足,蓄水量有限(2分);嘉南平原农业发展需水量大(2分);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增加,影响农业供水量(2分)㊂(3)缓解水资源紧张(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持土壤水分,保护土壤肥力;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种植不同农作物),提高农业生产收益;合理利用土壤,保持良好农田生态㊂(每点2分,任答三点给6分)(4)储蓄(增加)灌溉水源(2分);调节灌溉水量(2分);延长灌溉时间(2分)㊂38.(12分)(1)激发国内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振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㊂文科综合 二诊 参考答案第1㊀页(共4页)(3分)(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㊂(3分)(3)扩大高质量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居民消费提质升级㊂(3分)(4)壮大市场主体,激发投资活力,推动创业创新㊂(3分)ʌ评分说明:①答出 激发国内消费潜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1分, 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分; 提振信心/优化需求结构/有效应对国际经济竞争 1分㊂②答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分;答出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壮大新动能 2分㊂③答出 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质量 1分; 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改善消费结构 2分㊂④答出 壮大市场主体,激发投资活力 2分; 推动创业创新/带动更充分的就业 1分㊂ɔ39.(24分)(1)①贯彻民主集中制,维护中央权威,严格执行中央的扶贫政策;(3分)②明确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法定职责,提高推进扶贫工作的能力;(3分)③坚持求真务实,让脱贫攻坚工作经得起人民㊁历史和实践的检验;(3分)④规范权力运行,自觉接受监督,防止扶贫领域权力滥用和腐败发生㊂(3分)ʌ评分说明:①答出 民主集中制 2分;围绕 地方与中央关系 阐述1分㊂②答出 明确主体责任 1分; 履行法定职责/依法行政/正确履行职能 2分;③答出 求真务实/改进工作作风 2分;围绕 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阐述1分㊂④答出 规范权力运行 1分; 自觉接受监督 1分;围绕 反腐败 阐述1分㊂ɔ(2)①事物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㊁地点㊁条件为转移㊂(4分)②开展消费扶贫,既要充分利用国内消费市场巨大的有利条件,又要努力打通消费扶贫在生产㊁流通㊁消费各环节存在的痛点㊁难点和堵点;(3分)既要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又要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实现产销有效对接;(2分)既要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又要增强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㊂(3分)ʌ评分说明:①教材观点3句话,答出1句1分,答出2句3分,答出3句4分㊂②答出 国内消费市场巨大(有利条件) 1分,答出 痛点㊁难点和堵点(不利条件) 1分,以上两点都有3分;答出 供需 两方面的措施(创造条件),各1分,共2分;答出 全社会参与扶贫(外部条件) 1分,答出 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内部条件) 1分,以上两点都有3分㊂ɔ. 40.(16分)(1)①发挥改革先锋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人民爱岗敬业㊁为国奉献;(3分)②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凝魂聚气㊂(3分)③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㊂(3分)④坚定 四个自信 ,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㊂(3分)ʌ评分说明:①答出 榜样示范作用 2分; 引导人民爱岗敬业㊁为国奉献/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1分㊂②答出 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和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的团结㊁奋斗㊁创造㊁梦想精神 2分;答出 凝魂聚气/精神动力㊁精神支撑等 1分㊂③答出 坚定理想信念 1分,答出 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1分;阐述1分㊂④答出 坚定四个自信 ,2分,如果只答 文化自信 1分;阐述1分㊂ɔ(2)示例:树立远大理想,不懈努力奋斗;刻苦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敢于大胆创新,勇文科综合 二诊 参考答案第2㊀页(共4页)于实践探索㊂ʌ评分说明:围绕 理想㊁奋斗㊁学习㊁实践 等方面,从 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生价值 角度回答,都可以给分㊂每点2分,答出2点即给满分4分㊂ɔ41.(25分)(1)主要内容:废除包税制,由中央政府掌握财税权;适时调整税收种类(继关税和消费税成为主要税源后,又增加了所得税和遗产税等);建立近代财税运行机制,如国债制度㊁央行制度和预算制度等;调节收入分配,扩大公共事业支出㊂(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积极作用:促进国家经济体制的现代化(促进现代财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2分)推动议会政治的发展;(2分)促进国家观念的增强;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促进国力增强㊂(从 制度现代化 观念现代化 治理能力现代化 和 国力提升 四个层面进行归纳㊂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2)税收从主要向国有部门征收发展到税源多样化,从征收农业税到废除农业税;财政支出从建设性财政为主发展到向公共服务性财政倾斜,从以城市为主发展到城乡一体 公平均衡 ;不断突破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实现经济市场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㊂(从 税源 财政支出 经济市场化 三个层面回答,每一层面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总分不超过9分)(3)财税制度改革需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不断探索税源的多样性,处理好税收的公平性问题;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如进一步完善公共财税职能;充分发挥其防止贫富差距扩大的职能等)㊂(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42.(12分)ʌ示例一ɔ认识: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㊂(2分)阐释:15㊁16世纪,西班牙㊁葡萄牙王室在航海技术上的竞争,推动了两国对早期殖民霸权的争夺㊂17㊁18世纪,英国在自然科学和军事技术方面的领先,促成其在英荷㊁英法战争中获胜,并成为世界殖民帝国㊂19世纪以来,两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国英㊁美㊁德等国家率先完成工业化,成为20世纪前半期主宰国际局势的大国㊂二战后,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领域与苏联展开竞争,并带动了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在两极格局中占据战略优势㊂(8分)小结:近现代以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内容㊂(2分)ʌ示例二ɔ认识:政府在技术进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㊂(2分)阐释:15㊁16世纪,葡萄牙㊁西班牙政府通过资助新航路的开辟,促成了地图绘制㊁造船㊁航海等新技术的集中涌现;17㊁18世纪,英㊁法等西方国家政府成立科研机构㊁资助科学研究,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美㊁德等西方国家政府通过投资科技研发和扩大市场采购等方式,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策和资金㊂二战后,美国一直扮演着科技发展的领头羊角色,这与其政府对科技发展的一贯重视密不可分㊂(8分)小结:近现代以来,各国政府的重视推动了重大技术的集中出现,是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㊂(2分)ʌ其他认识例举ɔ国家利益驱动技术变迁;技术变迁的周期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技术变革从主要服务于军事扩大到服务于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等㊂文科综合 二诊 参考答案第3㊀页(共4页)43.(10分)夏季(2分)㊂理由:草甸多种鲜花盛开,景色秀美(2分);海拔较高,气温适宜,利于出游(2分);河流径流量大,瀑布壮观(2分);旅游观赏时间更长(2分)等㊂44.(10分)套种阔叶树,树叶截留水分更多,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林木密度增大,根系发达,保持水土的功能提高(水土流失减轻);林木种类增多,生物多样性增加;凋落物总量增多,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对区域气候的调节作用增强;林地的土壤结构及孔隙状况得到改善,利于林木根系生长等㊂(每点2分,任答五点给10分)45.(15分)(1)制度严密(考核严格;重视监督);注重时效;强调落实;(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6分)事权集中于内阁,突出皇帝权威㊂(2分)(2)有利于整顿吏治,增强实干作风;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振兴朝政㊂(每点2分,答出两点5分)滋生了严苛行为;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官僚政治的弊端㊂(任答一点2分) 46.(15分)(1)二战后期,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逐渐形成;苏联尝试在二战结束后同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各国共产党力量的增强和地位的上升㊂(每点2分,共6分)(2)为争取战后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探索;为和平解决战后各国国内意识形态的分歧提供了方案;但也打上了强权政治的烙印;随着美苏对抗的加剧和各国内部矛盾的加深,该政策走向破产㊂(每点2分,答出三点6分,答出四点9分)47.(15分)(1)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或 坚持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长处 ;或 乡村建设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必由之路 );政教合一,重建乡村社会结构;以农业促进工业;主张改良,反对革命㊂(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2)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实验区农村的落后状态;为后人提供了乡村振兴的有益借鉴;彰显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㊂(前三点每点2分,共6分)缺乏和平环境,依附军阀,收效甚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不可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强道路㊂(后两点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文科综合 二诊 参考答案第4㊀页(共4页)。
四川省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扫描版
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1.C2.B3.A4.C5.D6.D7.C8.A9.B10.A11.D12.C13.B14.D15.C16.A 17.C18.D19.C20.D21.B22.A23.D24.A 25.B26.D27.C28.A29.D30.B31.D32.C 33.B34.C35.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36.(22分)(1)炎热干燥,准备防暑的药品(2分);昼夜温差大,准备隔热㊁保温的衣物(2分);光照强烈,准备防晒防紫外线的物品(2分)㊂(2)铁路枢纽,临近港口,水陆交通便捷;员工多为当地农民,劳动力工资水平低;出口巴西等,市场距离近;土地租金低;临近首都,信息通达度高㊂(每点2分,任答四点给8分)(3)支持㊂我国劳动力㊁土地成本升高,在海外投资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可避开贸易壁垒;开拓国际市场,获取更多利润;树立企业国际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利于减轻国内资源和环境压力等㊂(每点2分,任答四点给8分)反对㊂国产汽车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竞争力;投资环境陌生,文化差异大;投资海外经验不足,投资风险大;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投资海外会导致国内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口增加;技术壁垒要求高等㊂(每点2分,任答四点给8分)37.(24分)(1)提供灌溉用水,水田面积增加,旱田面积减少(改变耕地类型的比例)(2分);改善土壤水分条件,提升土地生产力水平(2分)㊂(2)夏季风背风坡,降水相对偏少且集中,为大圳提供水源有限(2分);水库等蓄水设施不足,蓄水量有限(2分);嘉南平原农业发展需水量大(2分);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增加,影响农业供水量(2分)㊂(3)缓解水资源紧张(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持土壤水分,保护土壤肥力;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种植不同农作物),提高农业生产收益;合理利用土壤,保持良好农田生态㊂(每点2分,任答三点给6分)(4)储蓄(增加)灌溉水源(2分);调节灌溉水量(2分);延长灌溉时间(2分)㊂38.(12分)(1)激发国内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振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㊂文科综合 二诊 参考答案第1㊀页(共4页)(3分)(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㊂(3分)(3)扩大高质量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居民消费提质升级㊂(3分)(4)壮大市场主体,激发投资活力,推动创业创新㊂(3分)ʌ评分说明:①答出 激发国内消费潜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1分, 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分; 提振信心/优化需求结构/有效应对国际经济竞争 1分㊂②答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分;答出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壮大新动能 2分㊂③答出 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质量 1分; 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改善消费结构 2分㊂④答出 壮大市场主体,激发投资活力 2分; 推动创业创新/带动更充分的就业 1分㊂ɔ39.(24分)(1)①贯彻民主集中制,维护中央权威,严格执行中央的扶贫政策;(3分)②明确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法定职责,提高推进扶贫工作的能力;(3分)③坚持求真务实,让脱贫攻坚工作经得起人民㊁历史和实践的检验;(3分)④规范权力运行,自觉接受监督,防止扶贫领域权力滥用和腐败发生㊂(3分)ʌ评分说明:①答出 民主集中制 2分;围绕 地方与中央关系 阐述1分㊂②答出 明确主体责任 1分; 履行法定职责/依法行政/正确履行职能 2分;③答出 求真务实/改进工作作风 2分;围绕 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阐述1分㊂④答出 规范权力运行 1分; 自觉接受监督 1分;围绕 反腐败 阐述1分㊂ɔ(2)①事物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㊁地点㊁条件为转移㊂(4分)②开展消费扶贫,既要充分利用国内消费市场巨大的有利条件,又要努力打通消费扶贫在生产㊁流通㊁消费各环节存在的痛点㊁难点和堵点;(3分)既要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又要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实现产销有效对接;(2分)既要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又要增强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㊂(3分)ʌ评分说明:①教材观点3句话,答出1句1分,答出2句3分,答出3句4分㊂②答出 国内消费市场巨大(有利条件) 1分,答出 痛点㊁难点和堵点(不利条件) 1分,以上两点都有3分;答出 供需 两方面的措施(创造条件),各1分,共2分;答出 全社会参与扶贫(外部条件) 1分,答出 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内部条件) 1分,以上两点都有3分㊂ɔ. 40.(16分)(1)①发挥改革先锋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人民爱岗敬业㊁为国奉献;(3分)②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凝魂聚气㊂(3分)③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㊂(3分)④坚定 四个自信 ,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㊂(3分)ʌ评分说明:①答出 榜样示范作用 2分; 引导人民爱岗敬业㊁为国奉献/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1分㊂②答出 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和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的团结㊁奋斗㊁创造㊁梦想精神 2分;答出 凝魂聚气/精神动力㊁精神支撑等 1分㊂③答出 坚定理想信念 1分,答出 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1分;阐述1分㊂④答出 坚定四个自信 ,2分,如果只答 文化自信 1分;阐述1分㊂ɔ(2)示例:树立远大理想,不懈努力奋斗;刻苦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敢于大胆创新,勇文科综合 二诊 参考答案第2㊀页(共4页)于实践探索㊂ʌ评分说明:围绕 理想㊁奋斗㊁学习㊁实践 等方面,从 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生价值 角度回答,都可以给分㊂每点2分,答出2点即给满分4分㊂ɔ41.(25分)(1)主要内容:废除包税制,由中央政府掌握财税权;适时调整税收种类(继关税和消费税成为主要税源后,又增加了所得税和遗产税等);建立近代财税运行机制,如国债制度㊁央行制度和预算制度等;调节收入分配,扩大公共事业支出㊂(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积极作用:促进国家经济体制的现代化(促进现代财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2分)推动议会政治的发展;(2分)促进国家观念的增强;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促进国力增强㊂(从 制度现代化 观念现代化 治理能力现代化 和 国力提升 四个层面进行归纳㊂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2)税收从主要向国有部门征收发展到税源多样化,从征收农业税到废除农业税;财政支出从建设性财政为主发展到向公共服务性财政倾斜,从以城市为主发展到城乡一体 公平均衡 ;不断突破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实现经济市场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㊂(从 税源 财政支出 经济市场化 三个层面回答,每一层面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总分不超过9分)(3)财税制度改革需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不断探索税源的多样性,处理好税收的公平性问题;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如进一步完善公共财税职能;充分发挥其防止贫富差距扩大的职能等)㊂(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42.(12分)ʌ示例一ɔ认识: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㊂(2分)阐释:15㊁16世纪,西班牙㊁葡萄牙王室在航海技术上的竞争,推动了两国对早期殖民霸权的争夺㊂17㊁18世纪,英国在自然科学和军事技术方面的领先,促成其在英荷㊁英法战争中获胜,并成为世界殖民帝国㊂19世纪以来,两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国英㊁美㊁德等国家率先完成工业化,成为20世纪前半期主宰国际局势的大国㊂二战后,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领域与苏联展开竞争,并带动了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在两极格局中占据战略优势㊂(8分)小结:近现代以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内容㊂(2分)ʌ示例二ɔ认识:政府在技术进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㊂(2分)阐释:15㊁16世纪,葡萄牙㊁西班牙政府通过资助新航路的开辟,促成了地图绘制㊁造船㊁航海等新技术的集中涌现;17㊁18世纪,英㊁法等西方国家政府成立科研机构㊁资助科学研究,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美㊁德等西方国家政府通过投资科技研发和扩大市场采购等方式,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策和资金㊂二战后,美国一直扮演着科技发展的领头羊角色,这与其政府对科技发展的一贯重视密不可分㊂(8分)小结:近现代以来,各国政府的重视推动了重大技术的集中出现,是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㊂(2分)ʌ其他认识例举ɔ国家利益驱动技术变迁;技术变迁的周期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技术变革从主要服务于军事扩大到服务于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等㊂文科综合 二诊 参考答案第3㊀页(共4页)43.(10分)夏季(2分)㊂理由:草甸多种鲜花盛开,景色秀美(2分);海拔较高,气温适宜,利于出游(2分);河流径流量大,瀑布壮观(2分);旅游观赏时间更长(2分)等㊂44.(10分)套种阔叶树,树叶截留水分更多,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林木密度增大,根系发达,保持水土的功能提高(水土流失减轻);林木种类增多,生物多样性增加;凋落物总量增多,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对区域气候的调节作用增强;林地的土壤结构及孔隙状况得到改善,利于林木根系生长等㊂(每点2分,任答五点给10分)45.(15分)(1)制度严密(考核严格;重视监督);注重时效;强调落实;(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6分)事权集中于内阁,突出皇帝权威㊂(2分)(2)有利于整顿吏治,增强实干作风;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振兴朝政㊂(每点2分,答出两点5分)滋生了严苛行为;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官僚政治的弊端㊂(任答一点2分) 46.(15分)(1)二战后期,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逐渐形成;苏联尝试在二战结束后同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各国共产党力量的增强和地位的上升㊂(每点2分,共6分)(2)为争取战后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探索;为和平解决战后各国国内意识形态的分歧提供了方案;但也打上了强权政治的烙印;随着美苏对抗的加剧和各国内部矛盾的加深,该政策走向破产㊂(每点2分,答出三点6分,答出四点9分)47.(15分)(1)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或 坚持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长处 ;或 乡村建设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必由之路 );政教合一,重建乡村社会结构;以农业促进工业;主张改良,反对革命㊂(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2)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实验区农村的落后状态;为后人提供了乡村振兴的有益借鉴;彰显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㊂(前三点每点2分,共6分)缺乏和平环境,依附军阀,收效甚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不可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强道路㊂(后两点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文科综合 二诊 参考答案第4㊀页(共4页)。
四川省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含答案
四川省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本资料主要汇编四川省成都市、宜宾市、内江市、乐山市、眉山市、南充市、广安市、遂宁市、资阳市、德阳市、绵阳市、巴中市等地级市以及重点名校2015-2016学年高中阶段模拟考试、期末考试、诊断性考试、联考等历史试题,根据2016年最新高考考纲分类整理而成,是二轮复习不错的资料。
一、选择题1.(2016·四川内江高二上学期期末·8)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
这一全新的因素主要来源于()A.废除债务奴隶制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建立“四百人会议”D.鼓励发展工商业2.(2016·四川内江高二上学期期末·7)王安石一派新官僚,如吕惠卿、章悖、蔡确都因推行新政得到高位.这表明( )A.统治者重视文官的选用B.王安石变法成效显著C.宋神宗支持新政D.老百姓拥护变法3.(2016·四川内江高二上学期期末·6)孝文帝说:“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这表明孝文帝()A.据守黄河流域B.执意改变风俗习惯C.治理中原地区D.决心迁都洛阳4.(2016·四川凉山一模·31)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维新派颠覆了儒家的正统经学史学,这预示着后面会有更加猛烈的风潮……”。
据此得出的结论最为准确的是( )A.戊戌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B.戊戌变法促成了革命思潮的萌发C.戊戌变法使清王朝统治的合法性遭到资产阶级的普遍质疑D.戊戌变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二、非选择题1.(2016·四川内江高二上学期期末·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春秋到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动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2016年四川省凉山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详细答案)
历史试卷 第1页(共10页)历史试卷 第2页(共4页)绝密★启用前四川省凉山州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 史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5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 .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B .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和维护鸦片贸易C .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D .帮助中国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2.胡锦涛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
”“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 .广州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南昌起义D .井冈山会师3.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 4.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A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新疆和平解放D .西藏和平解放5.《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B .坚持互利互补原则C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 .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6.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A .第25届联合国大会B .第26届联合国大会C .第27届联合国大会D .第28届联合国大会7.在美国的纽约港,矗立着一座高大的自由女神像。
这座巨型雕塑作品是为了纪念美国的独立。
以下关于北美独立战争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萨拉托加战役②通过《独立宣言》 ③来克星顿的枪声④签订《巴黎和约》 A .①③②④B .③①②④C .③①④②D .③②①④8.南美足球俱乐部为纪念一位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国的英雄而将足球比赛命名为“南美解放者杯”。
2019年01月11日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6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政治地理历史三科答案汇编
绵阳市高中2016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24——28 ADACD 29——33 CCBAB 34——35 DB二、非选择题(41题25分,42题12分,45题15分,46题15分,47题15分,共52分)41.(25分)(1)观点:奢侈消费能促进经济发展。
意义: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冲击了封建伦理与等级观念,是对理学家禁欲主义的批判与唾弃;反映了明朝市民阶层的觉醒;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8分)(2)原因:工场手工业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海外贸易的繁荣;社会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大幅提升;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
(8分)(3)中国:消费和积累的不平衡影响了扩大再生产(地主,商人将资金用于买田置地,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在生产);城乡消费的差异性,限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未能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
(4分)英国:为工业革命积累了资本;刺激了国内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英国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5分)42、(12分)示例论题: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阐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阶级的抗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启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新篇章。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表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四川省凉山州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凉山州201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48分)第I卷(选择题,48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为西周早期青铜文物、文物内铭文拓片,铭文记载了周王……毕地的土地“方五十里”赏赐给召的史实。
这一文物()A是研究我国甲骨文的直接证据B反映了士地侧澎制度已经形成C、是研究西周冶金技艺的原始资料D说明周王实现了对全国的直接管理2《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
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
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
这最能说明()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的一句话:“唐宋以来附举盛句一旦废止士才无所用……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
”据此判断,该同学的研究主题应是()A元杂剧兴盛的根本原因B社会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C科举考试在元代的发展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4、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陈伯献奏说:“近许官府抽分(注:征收进口税)•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乓器,纵横海上”。
据此可知()A陈伯献反对海禁政策B明政府加强海禁力度c明代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略D明政府曾经放松海禁5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
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
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6、读下表,从表中信息,我们可以看出《申报》()"申报〉时论统垛1關2年I刃至6月)廳材本埠全国国外57 n80X37 K比例33%0%A已经成为一种政论性报纸B开始关注全国及国外的时政C正在摆脱乡土意识的束缚D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7.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
四川省凉山州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凉山州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英语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第1至6页,第且卷(非选择题)第7至8页,答题卷2页,共计10页,满分15。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15.B. #9.18.C. #9.15.答案是C1. Where is the woman’s new house?A. At a bus stop.B. Near the train station.C. Near an airport.2.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conversation?A. The woman preferred taking a taxi to taking a bus.B. The last bus left 5 minutes ago.C. They had to walk home.3. Why is the man angry? BecauseA. the telephone rings too muchB. he loses his jobC. he has too many visitors4. What does the man mean?A. The doctor will be with the man soon.B. He doesn't know why she came here.C. He is Dr. Johnson.5. What’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Doctor and wife.B. Husband and wife.C. Teacher and student.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自,每段对话或独自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自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
四川省2016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与答案
省2016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得分第Ⅱ卷得分总分总分人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交自己的、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対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目要求。
1. 启继承禹的地位,开创了“家天下”的制度。
这一制度是A.禅让制 B. 世袭制 C.宗法制D.分封制2.“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オ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这是伏尔泰在评价中国的A. 世官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3.右图漫画所示的现象、与之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0.八国联革侵华战争19世起末瓜分中国的狂潮4.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下列口号属于该运动期间的是A.“扶清灭洋” B.“外争国权,惩国贼”C.“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D.“停止战,一致对外”5.某校开展一场关于红军长征的主题展览,分为"战略转移踏征程”、“伟大转折定航向”等六部分。
其中“伟大转折定航向”呈现的主要容应该是A.四渡赤水 B. 会议 C. 飞夺沖定桥D.会宁会师6.下表反映的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的开始时间战斗次数破坏交通线拔掉据点1940年下半年1800多次2000多千米近3000个A.平型关大捷 B.台儿正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松沪会战7.下面所列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三项史实,以此为线索归納出的主题是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A.新中国初期外交 B.外交关系的突破C.新世纪外交成就 D.新型区域合作8.古代雅典,将某些別有企图的野心家予以政治放逐的措施是A.重建“五百人会议” B.成立“十将军委员会”C.实施“陶片放逐法” D. 发放工作津贴9.西塞罗指出:事实上イ有一种真正的法律一一即正确的理性,它适用于所有的人并且是永恒不变的。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6年1月15日上午9:00—11:30】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4.“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
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以血缘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利B.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C.宗族是管理国家的基层组织D.宗法关系定封建等级【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解析】“以血缘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利“知识西周社会政治制度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准确概括,故A项错误;据材料“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和“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可知西周社会政治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故B项正确;据材料“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可知是特点之一,并不能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的全面特点,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宗法关系定封建等级,故D项错误。
【答案】B25.东汉文物《侍廷里父老倬买田约束石券》记载了东汉某乡里百姓为解决负责集体事务的“里父老”所需经费,共同出钱买田82亩,以里官为首成立“僤”,并规定此田的所有权归“僤”,使用权归“里父老”。
这反映了当时()A.世家大族控制乡里基层政权B.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普遍分离C.百姓受统治阶层的层层盘剥D.民众支持地方公共秩序的构建【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解析】材料记载了东汉某乡里百姓为解决负责集体事务的所学经费买田的事情,并没有涉及世家大族控制乡里基层政权,故A项错误;材料仅涉及东汉某乡里一个案例,并不能说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普遍分离,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百姓受统治阶层的层层盘剥,故C项错误;据材料“东汉某乡里百姓为解决负责集体事务的“里父老”所需经费,共同出钱买田82亩,以里官为首成立‘僤’,并规定此田的所有权归‘僤’,使用权归‘里父老’”可知民众支持地方公共秩序的构建,故D项正确。
四川省凉山州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
凉山州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地理文科综合共300分,包括地理、思想政治、历史,考试时间共,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收回、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下表为每部iPhone利润分配比.根据材料回答1--2题。
1。
苹果公司利润高的主要原因是A。
原料成本低B。
核心技术利润高C.加工成本低D。
手机市场垄断2。
其加工地转移到国外对美国的有利影响是A一促进逆城市化B.利于劳动力出口C.促进产业升级D。
利于工业集聚下图为沿南纬15°的海洋表面水温变化曲线,M为水温最低点。
据此回答3-—5题。
3。
M处的表层海水常年流向为A.向南向东B.向南向西C.向北向西D。
向北向东4。
受洋流影响,M东岸陆地的气候特点是A。
多云雾B.多降雨C.多降雪D.多高温5。
如果M点明显升高,则A。
海鸟大量增加B。
沿岸降水减少C。
洋流速度加快D。
鱼类大量转移下列左图为中南半岛最大湖泊及河流分布图,右图为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分配图.该国水稻单产低。
据此回答6——9题。
6。
R河水开始转向西北流的时间可能是A.3月B.6月C。
9月 D.12月7.某旅游者3月到该湖旅游,发现附近的农民正在收获水稻,该农事安排的合理解释是A。
避免洪灾影响B。
随时播种随时收获C。
避开高温季节D。
错季生产便于出口8.要提高该地水稻单产,有效的是①提高机械化水平②发展水利设施③调整播种季节④培育高产良种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下图示为2016年1月我国南方地区受某次寒潮影响的雨雪天气分界线移动图.据图回答9一11题.9. 20日至22日期间,能判断出冷气团影响时间最长的是A。
四川省凉山州2016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四川省凉山州2016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每小题2分,共24 分)1、公元前18 世纪,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是A.胡夫B.汉谟拉比C.伯利克里D.亚历山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元前18世纪初,古巴比伦王国崛起。
在汉谟拉比领导下,一跃成为囊括整个两河流域的帝国。
为了强化统治,汉谟拉比制订了世界上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
2、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在A.古巴比伦B.古埃及C.古波斯D.古希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西方文明之源是古希腊。
这是因为古希腊在各个领域,包括哲学、文学、数学、美术、雕塑、建筑、戏剧以及科学等方面都非常突出的成就,古希腊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化成果,达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新的高端。
西方现代文明都与古希腊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甚至是一脉相承,奠定现代西方文明基础。
至关重要的文艺复兴运动,也从古希腊文明中汲取了很多的养分,因此可以说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是人类智慧的象征。
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
3、布匿战争中交战的双方是A.罗马和迦太基B.希腊和波斯C.雅典和马其顿D.斯巴达和迈锡尼【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布匿战争是古罗马与迦太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的战争。
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故得名。
战争共进行了3次,罗马最终攻灭迦太基,夺去了西地中海的霸权。
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4、拜占庭帝国在5 世纪至6 世纪初一度出现繁荣景象。
凉山州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测试题 语文
凉山州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10页)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共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对于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钱穆先生指出:“读一部中国文化史,正如听一场歌唱,不外一‘和’字。
”“和”这一美学范畴包含着浓厚的政治、道德观念,它的内涵既是指艺术的,也是指道德的,是善与美的统一。
《论语》中曾先后8次出现“和”的观念,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和无寡”等。
《左传》曰:“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
君子听之,以平其心。
心平德和。
”“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立面的多样统一。
孔子论“和”,强调用道德来规范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以达到“善”和“美”的统一。
“和”与“中”密不可分,“和”是把杂多与对立的事物有机地统一起来,“中”则是在“和”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居中不偏、兼容两端的态度;“和”偏重事物的调和统一,“中”强调事物所达到的最佳状态。
在《论语·先进》中,他评论他的学生说:“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在艺术与审美方面,孔子对《关雎》的评价颇高:“《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认为《关雎》在情感把握上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无不及,这是非常可贵的。
凉山州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测试题 语文参答
凉山州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共45分)1. B( A,“中”是“和”的物质基础。
误。
C,将“中”与“和”解释颠倒。
D,将“和”解释成“中”了。
)2. C(“君子听之,以平其心。
心平德和。
”并不是孔子说的。
)3. A(钱穆先生这句话只在强调中国文化史中“和”的价值和意义,并没有否定中国文化多样性的意思。
)4. D(原文标点为:吉凶之礼,备为格式,令贵贱有别,人归朴素。
制天下男女,计口受田。
宰司四时巡行,台使岁一案检,勤相劝课,严加赏罚。
)5.B(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也有“放逐,流放”之意,如“左迁”指贬官,降职。
)6.B( 刘普庆是韩麒麟的属官(从事)而非朝廷使者。
)7.(1)(5分)这样,使大族蒙受恩荣,人才获得进取的机会,人人怀念朝廷恩德,使地方安稳宁静,或许根本就在于此。
(译出大意给2分; “获叙” “安土” “庶或”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自从长久升平,多年丰收,官吏竞相夸耀,渐渐养成奢侈的风气。
(译出大意给2分; “丰穰” “矜夸” “浸”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8. 颔联的意思是:树已逢秋,人怎能不老?窗里将老之人,面对着门前已衰之树,联想岁月流逝,壮志蹉跎,人何以堪?(2分) 这两句人与树相互映衬,不仅颇为传神地描摹了李主簿衰颓的形象与凄凉的心境,(2分)而且寄寓着诗人自己怅然若失的情怀(1分)。
9. 首联写李主簿隐居的环境。
他结茅隐居于淮水边的古渡口,可以卧看淮水奔流。
(1分)环境虽然清幽,但从古渡口的废弃不用和淮水的逝去不复返,已暗含下联时不我待、人将衰老的感慨。
(2分)颈联写李主簿在古渡口的茅屋里见到的景象。
(1分) “寒山”切深秋季节,“独过雁”比况李主薄孤独、索寞的生活境遇;“暮雨”既照应上联之人老树秋,又关合下联之日夕逢归,“远来舟”牵引出下联的“逢归客”。
(2分)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1页 (共4页)10.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3)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乙:选考题(共25分)11.(1)C,3分; D,2分。
四川省四市教研联合2016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四川省四市教研联合2016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测试文综历史试题24.据《春秋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国与国间种种来往,仍多少遵守着周公所定封建制度下的一切礼文来维系.此种礼文,在当时乃为霸业所屏(凭)。
这表明当时A.周礼具有国与国交往公法的性质B.周礼对诸侯国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C.周礼已沦为各国玩弄权术的工具D.尊崇周礼是诸侯国称霸的决定因素25.西晋时,一些佛教高僧主动与名士交游并模仿他们的言谈和情趣,名士也乐于与高僧交往,摄取佛教义理,交流文学创作上的心得体会。
高僧与名士的互动A.改变了西晋的宗教政策B.巩固了儒学的主流地位C.弱化了佛教的社会影响D.促进了佛教中国化进程26.宋朝是一个文化开放的时代,涌现出大量的才子、才女,他们在地域分布上都呈现出“东南最盛,京师其次,蜀地第三,其他地区则相当稀疏"的特点.这表明A.宋代才女与才子艺术成就相当B.宋代女子与男子社会地位相同C.文化盛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D.“重文抑武”促使社会文风兴盛27.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
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A.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B.家庭手工业注重面向市场C.世俗拜金主义之风盛行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28.1844年,大臣耆英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这表明耆英主张A.对外妥协以换取和平局面B.全面学习西方国家外交礼仪C.废除天朝上国的外交规制D.对外交往应变革“夷夏”礼仪29.1895年,由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一书在上海出版后,几千册一售而空,三年间卖了两万到三万本,一时成为“谈新学者,皆不得不备之书",以致于盗版书更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翻译者采用了本土化的译书策略B.清政府对教育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C.该书内容适应了当时国人的需要D.外国传教势力在中国获得迅速发展30.下表为中央苏区对商人按资本额划分等级,征收商业所得税的税率表。
四川省2016届高中毕业班“卷中卷”大联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四川省2016届高中毕业班“卷中卷”大联考(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汉初,“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自汉武帝后,汉朝政权非贵族政府、非军人政府、非商人政府,逐渐由代表农民政府转为士人政府。
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
重文轻武政策实施B.宗法礼制的强化C.社会治理思想变化 D.“世官制”的废除【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试题解析】“重文轻武”是宋朝的政策,非汉朝,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汉朝由初年的功臣政治到士族政治的转变,与宗法礼制的强化无关,故B项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汉朝继续和发展,儒家确立正统地位以及察举制的实施为士族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条件,故C项正确;“世官制”在春秋战国时期衰亡,故D项错误。
【答案】C25.《晋律〉规定,父母杀子同凡论,走马城市杀人者,不得以过失论,部民杀长吏者同凡论,常人有罪不得赎等。
这些规定A.体现了儒法并用思想B.消除了社会等级限制C.突出了严法治国理念 D.忽视了社会伦理风俗【知识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试题解析】汉朝确立儒家正统地位后,实际呈现外儒内法的特点,在推崇纲常伦理的同时强调法律治国以维护封建统治,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消除社会等级制,故B项错误;材料法律体现出晋治国思想一定合理之处,而不能体现严法治国,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忽视社会伦理风俗,故D项错误.【答案】A26.有学者统计武则天称帝时期( 690—705)明经、进士两科出身的宰相20人中,14人为,一般家庭子弟和中下级官吏子孙,超过半数。
据此反映当时A.废止了按门第取人旧习B.门阀士族官员处于弱势地位C.选官采用实用主义原则 D.科举制成为入仕的首要渠道【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试题解析】九品中正制废除后,不意味着按门第取人制度的废除,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门阀官员情况,故B项错误;科举制选官按照个人才能而非出身,故C项正确;材料“明经、进士两科出身的宰相"不能说明整个入仕情况,故D项错误.【答案】C27。
凉山州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测试题 历史参答
凉山州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Ⅰ卷(每小题4分,共48分)选择题24—28DAACA29—33CDDBA34—35BD第Ⅱ卷(共52分)40.(1)意义:改善了人类能源结构,推动了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兴起以及钢铁工业等其他重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连为一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8分)影响:导致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导致大规模对外殖民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引发了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最终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任意两点4分)(2)社会背景:伴随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传入中国;外国殖民者在租界使用电器的诱导刺激和示范;清朝洋务运动推动着中国国家经济近代化发展加快;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发展的促进。
(任意三点6分)特点:经历了从民用电力到工业电力的过渡;布局极不合理,绝大部分集中于沿海地区;中国民族电力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制约和影响;(任意两点4分)意义:改善了中国的国民经济结构;促进了中国重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丰富了人民的社会生活;促进了社会进步。
(任意三点3分)41.示例一滨下武志认为朝贡贸易体制推动了“亚洲经济圈”的形成。
(2分)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
(2分)7世纪至13世纪是中国的唐宋时期,唐宋时代中国国家富强、文化世界领先;以丝绸和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发达;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
(6分))伴随着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人、财、物的流动,逐渐形成了亚洲经济圈,进而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2分)示例二《明史》认为朝贡贸易是为了宣扬国威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
(2分)明政府试图借朝贡贸易传播传统礼仪,以达到蛮夷归化,尊崇中国为天朝上国的目的(2分)其特点是厚往薄来,不计经济成本,政治意义远高于经济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凉山州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4.有学者认为:别于重自然(如希腊)或超自然(如印度、希伯来)的文化类型,中国文化自成一种“敬鬼神而远之”的传统。
其主要反映中国文化()A.重鬼神B.轻人性C.轻自然D.重人性【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重人性【解析】据材料‚敬鬼神而远之‛可知并不是重鬼神,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重人性,而非轻人性,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轻自然,故C项错误;据材料‚别于重自然(如希腊)或超自然(如印度、希伯来)的文化类型,中国文化自成一种‘敬鬼神而远之’的传统‛可知中国文化重人性,故D项正确。
【答案】D25.宗法制的封闭性是为了家族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在沉重的赋税负担和激烈的土地兼并下,依靠男耕女织,实现自给自足,更具有抵御破产风险,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
这一论述强调宗法制()A.具有凝聚宗族,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B.封闭性的特征C.应对土地兼并等风险的作用D.自给自足的特征【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解析】据材料‚宗法制的封闭性是为了家族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和‚依靠男耕女织,实现自给自足,更具有抵御破产风险,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可知宗法制具有凝聚宗族,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论述了宗法制的封闭性的原因,并不是说封闭性的特征,故B项错误;材料是强调宗法制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并不是强调应对土地兼并等风险的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宗法制自给自足的特征,故D项错误。
【答案】A26.(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
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
当时的寡头政治是()A.贵族政治B.民主政治C.君主专制D.代议制【考点】雅典民主政治——寡头政治(贵族政治)【解析】据材料‚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可知材料中所言寡头政治就是贵族政治,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寡头政治是贵族政治,并未说明是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寡头政治前是君主政体,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寡头政治是代议制,故D项错误。
【答案】A27.这些新知识分子都是转型时期的产物——他们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然而同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与民主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
他们有关对“国粹”进行批判性重估与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呼吁,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
由此可知这些新知识分子() A.推动中国实现了社会转型B.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C.思想体现了批判继承与引介相结合的特点D.全盘学习西方文化28.章太炎:“代议政体者,封建之变相。
其上置贵族院,非承封建者弗为也……不悟彼之去封建近,而我之去封建远。
去封建远者,民皆平等;去封建近者,民有贵族黎庶之分。
与效立宪而使民有贵族黎庶之分,不如王者一人秉权于上”。
这一观点()A.反对实行代议制B.主张建立封建制C.主张建立代议制D.主张实行立宪制【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章太炎思想主张【解析】据材料‚代议政体者,封建之变相。
其上臵贵族院,非承封建者弗为也‛和‚去封建远者,民皆平等;去封建近者,民有贵族黎庶之分。
与效立宪而使民有贵族黎庶之分,不如王者一人秉权于上‛可知反对实行代议制,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反对代议制的实行,并未体现主张建立封建制,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反对实行代议制,而非主张建立代议制,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主张实行立宪制,故D项错误。
【答案】A29.1893年9月在张之洞的主持下,汉阳铁厂在湖北龟山建成投产。
1908年3月26日,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公司。
这表明汉阳铁厂()A.由官办到官督商办再到商办B.由政府统筹到企业自负盈亏C.由单个经营走向关连企业的跨行联合D.建立了垄断公司【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汉阳铁厂)【解析】材料说明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公司,并非由官办到官督商办再到商办,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由政府统筹到企业自负盈亏,故B项错误;据材料‚1893年9月在张之洞的主持下,汉阳铁厂在湖北龟山建成投产。
1908年3月26日,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公司‛可知由单个经营走向关连企业的跨行联合,故C项正确;材料中合并组成的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并非垄断公司,故D项错误。
【答案】C30.1932年11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后改为“资源委员会”),下设“计划部”,并制定了《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
该计划要求3年内投资27120万元,在湘、鄂、赣一带建立一个国有化重工业区,兴建冶金、燃料、化学、机械、电气等30余个国有化大中型厂矿,奠定中国重工业基础,并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日本侵略中国的形势推动B.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工业结构和产业分布格局C.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D.推动了西部开发【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据材料‚奠定中国重工业基础,并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抵御日本侵略中国而建,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该计划要求3年内投资27120万元,在湘、鄂、赣一带建立一个国有化重工业区,兴建冶金、燃料、化学、机械、电气等30余个国有化大中型厂矿,奠定中国重工业基础‛可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工业结构和产业分布格局,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后改为‚资源委员会‛),下设‚计划部‛,并制定了《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可知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推动了西部开发,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31.有人这样描述他们当时的结婚证:除了双方姓名、年龄外,正中央是毛主席像,下面写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几个大字。
这体现出()A.婚姻受阶级斗争的影响B.国家政治决定婚姻C.意识形态制约人们的生活D.个人崇拜已影响人们的生活32.1980年代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
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人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
两厂不能横向联合反映了()A.企业没有自主权B.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C.市场竞争激烈D.政企不分【考点】国有企业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解析】材料未涉及企业自主权问题,故A项错误;据材料‚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人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计划经济而非市场经济,故C项错误;据材料‚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可知政企分离了,并非不分,故D项错误。
【答案】B33.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
”这反映了先哲们()A.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B.发展商品经济的思想C.反宗教的思想D.法制的思想【考点】启蒙运动【解析】据材料‚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可知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发展商品经济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反宗教的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法制的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A34.“有衡”对于政治文明来说,犹如人坝之于河水。
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体现了地域平衡机制的是() A.三权分立制B.国会议员名额分配制C.国会两院制D.联邦制【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国会议员名额分配制【解析】三权分立制是美国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的运作制度,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 项错误;据材料‚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国会议员名额分配制,故B项正确;国会两院制是美国立法机构的设臵,与材料‚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联邦制指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问题,不符合‚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故D项错误。
【答案】B35.以下是1933年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表,此表最能说明当时()A.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B.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C.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D.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考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破坏性巨大【解析】材料数据德国相对其他国家在工业、外贸和失业人数三个方面都不是最大的,由此不能说明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故A项错误;材料仅呈现六个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不能由此说明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故B项错误;材料仅涉及1933年的情况,不能说明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故C项错误;据材料六个主要国家在工业、外贸和失业人数的数据可知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故D项正确。
【答案】D二、非选择题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节选)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事记材料二与世界有电的历史几乎同步,1879年中国上海公共租界点亮了第一盏电灯,随后1882年由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公用电业公司一上海电气公司。
随着八国联军的入侵,上海、汉口、天津、广州、北京,以及东北等租界相继开办了一些以解决照明为主的公用电业。
同年,华裔商人成立广州电灯公司,开始了民族资本创办电力的历史。
1904年比利时商人与北洋军阀政府在天津签约成立了电车、电灯公司,并于1906年开始了中国交流电的历史。
到1911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才有2.7万kw,有电的地方仅是上海、广州、北京、香港等中心城市和租界内,中国电力工业处于刚刚起步的幼芽状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电力工业诞生的意义。
美国、德国在电力工业中的成就折射出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领先地位,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一领先地位所产生的影响。
(12分)(2)综合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电力工业起步的社会背景和中国电力工业的特点。
并指出我国电力工业兴起的意义。
(13分)【考点】(1)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电力工业发展【解析】(1)第一小问意义,据材料一‚第一座发电厂在巴黎建成‛、‚爱迪生在纽约市建成第一座中心发电厂‛、‚已有发电厂3621座.装机容量为121.2万千瓦‛和‚23.3万家机器动力企业中,使用电动机的企业有7.1万家,总马力达到190万以上,居各种动力之首,占动力总数的30.6%‛可知改善了人类能源结构,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据材料一‚贝尔发明电话机‛、‚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电机机车‛和‚电气设备工厂生产了价值2180万美元的产品‛可知推动了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兴起以及钢铁工业等其他重工业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结合材料一‚贝尔发明电话机‛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了世界连为一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二小问影响,据设问‚美国、德国在电力工业中的成就折射出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领先地位‛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美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起国和中心国,因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迅速发展,国力大大提升,改变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力量对比,需要扩大自身利益,随即导致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导致大规模对外殖民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引发了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最终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