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6节《眼睛与视力矫正》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 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学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 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学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学案沪科版1、通过模型或挂图,了解眼睛的结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

2、通过实验模拟,了解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像的位置,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和原理。

3、知道用眼卫生的重要性,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

课前准备1、自带物品老花镜,近视镜。

2、复习回顾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成、的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成、的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成、的像。

合作探究一、眼睛活动1:认识眼睛的结构及成像原理阅读课本第69页下半页,观察课本69页图片4-49眼睛的构造和第70页图4-50,1、指出眼睛的哪一部分相当于凸透镜?哪一部分相当于光屏?2、我们的眼睛看到物体利用了凸透镜的哪一种成像情况?3、我们平常说“眼睛看清物体”的含义是什么?填一填人眼是一个凸透镜成像系统,利用的是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成、的像,其中是凸透镜,相当于光屏。

活动2:认识正常眼睛的自我调节功能1、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保持凸透镜不动,改变物距,移动光屏分别找到对应的像,将物距和像距的数值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你有什么发现?F=10cm实验次数123物距/cm403025像距/cm3、保持物距不变,分别使用焦距10cm和15cm20cm的凸透镜,移动光屏分别找到清晰的像,记下像距,分析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F=10cmF=15cmF=20cm保持物距40cm实验次数123焦距/cm101520像距/cm4、正常眼看远处物体时所成的像的像距变大还是变小,要保持像距不变,晶状体的焦距应变大还是变小?正常眼看近处的物体时成像的像距变大还是变小?要保持像距不变,晶状体的焦距应变大还是变小?5、阅读课本第70页图4-51,讨论“正常人的眼睛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本领”是指调节什么?人眼看远处景物时怎样调节?看近处物体时怎样调节?填一填1、正常眼既可看清近物也可看清远物,是通过来调节的。

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 沪科版
正常人眼能自动调节焦距,而有些人不注意用眼卫生。
正常人眼,成像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呢?
怎样矫正?学生提出办法,评价补充。
远视眼成像在哪?
由近视眼,学生想矫正办法
书上练习补充,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模型。近视眼远视眼带什么镜。
信息窗内容:给出焦距会算度数,给出度数会算焦距。
光和眼睛
回答
晶状体相当凸透镜,视网膜相当光屏。
倒立缩小实象
二倍焦距之外。
思考回答:晶状体能自动调节焦距。
由正常人眼得出成像在视网膜前。
带凹透镜,视网膜提前,治疗恢复晶状体的调节能力。
视网膜后。
带凸透镜,视网膜移后,治疗恢复晶状体的调节能力。
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视力的矫正方法.教学环节教师调控 Nhomakorabea学生活动
备注
引课
怎样看见物体
本节课学习眼睛
提问:对于眼睛的构造你了解那些?
根据课件图片评价补充眼睛的构造。
其中有两部分相当物理元件?
在视网膜上的成像特点?
物体在哪?
人眼为什么能看到远处和近处的物体呢?像距不变物距改变了为什么?
评价补充,课件图片给出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第四章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
课题
眼睛与视力矫正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知识

技能
了解眼睛的简单构造和眼睛看物体的基本原理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实验模拟,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跟他人交流与合作饿意识和用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培养有自觉保护视力的意识.
重点
了解眼睛结构,知道如何保护和矫正视力,以及用实验解决问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

教材主要介绍了眼睛的构造、视觉的形成、以及近视眼的成因、预防和矫正方法。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1. 眼睛的构造: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组成。

2. 视觉的形成:光线经过眼球内部折射,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 近视眼的成因、预防和矫正:长时间近距离作业、光线不足等因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形成近视眼。

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佩戴凹透镜眼镜进行预防和矫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构造和视觉的形成过程,理解近视眼的成因、预防和矫正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近视眼的成因、预防和矫正方法。

2. 教学重点:眼睛的构造、视觉的形成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球模型、视觉形成过程图示、近视眼成因图示。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册、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近视眼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近视眼的成因和预防方法。

2. 讲解:介绍眼睛的构造和视觉的形成过程,讲解近视眼的成因、预防和矫正方法。

3. 示例:以近视眼为例,讲解其成因和矫正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眼睛的构造: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

2. 视觉的形成:光线经过眼球内部折射,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 近视眼的成因:长时间近距离作业、光线不足等。

4. 近视眼的预防和矫正:调整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佩戴凹透镜眼镜。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用眼习惯,分析可能导致近视眼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矫正措施。

2. 答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分析用眼习惯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如合理安排近距离作业时间、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等。

八年级物理全册《4.6 神奇的眼睛》导学案1(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4.6 神奇的眼睛》导学案1(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4.6 神奇的眼睛》导学案1(新版)沪科版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简单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2、掌握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纠正的方法。

3、了解放大镜,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在生产,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应用。

重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纠正的方法难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纠正的方法【要点梳理】知识点一、眼睛的视物原理1、构造:由角膜、晶状体、瞳孔、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等部分构成。

2、视物原理: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这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它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入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物体了。

3、明视距离:在距眼睛25cm 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最清楚,因此25cm的距离叫做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

说明: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小于25cm,远视眼的明视距离大于25cm。

【典型例题】例1、有关眼睛视物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变大,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物体B、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的物体C、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物体D、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变大,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物体解析:晶状体越厚,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强,此时视网膜接受的是近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反之,晶状体越薄,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弱,视网膜接受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答案】 AC知识点二、视力的矫正1、近视眼及其矫正(1)产生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来自远处的平行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如下图甲所示。

所以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视力矫正: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反射的光通过凹透镜发散后再进射入人眼,就能够会聚到视网膜上,如下图乙所示。

所以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甲乙2、远视眼及其矫正(1)产生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来自近处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上了,如下图甲所示。

2021年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多彩的光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 沪科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多彩的光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  沪科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沪科版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重、难点:1、近视与远视的成因。

怎样矫正视力。

教学器材:近视眼镜、远视眼镜,动画课件实用文档实用文档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与设计:1.复习完成光路图: 学生完成。

空气水 空气投影复习:结论:凸透镜越凸,折光能力越强2.提出问题: 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 的?猜想: 可能与眼的结构有关。

3.投影: 介绍眼睛的结构。

让学生边看边记忆。

4.。

动画展示:(注:使用的是文件链接)(我们如何看见物体的基本原理。

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结论:1、我们看到的物体是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2、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5.猜想:我们是如何既能看到远处物体,也能看到近处物体的?投影展示: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实用文档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结合教师幽默的讲解。

)结论:人眼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改变凸透镜(晶状体)的焦距,从而既能看到远处的物体,也能看到近处的物体6。

动画展示:(注:使用的是文件链接)(近视眼及远视眼是如何形成的。

?及如何矫正)7.投影展示详细介绍: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实用文档加强学生的记忆。

近视远视8.让学生知道眼镜的度数与焦距的关系。

并计算9.学生练习:配套练习册(略)教后记:本节课主要是运用powerpoint 来进行,同时能巧妙插入动画软件。

建立链接,并不是直接在用powerpoint 来运行。

因为用powerpoint 并不支持fls动画。

总体效果不错。

21369 5379 卹938337 95C1 闁实用文档20115 4E93 亓)|b 28067 6DA3 涣|30215 7607 瘇?33425 8291 芑 2实用文档。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4.6神奇的眼睛导学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4.6神奇的眼睛导学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4.6神奇的眼睛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

本节主要介绍人眼的基本结构、视物原理,以及保护眼睛的相关知识。

教材具体内容包括:1. 人眼的基本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

2. 视物原理:光线经过眼球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 保护眼睛:了解预防近视眼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人眼的基本结构和视物原理。

2. 学生能够理解预防近视眼和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视物原理的理解,特别是光线折射和神经冲动传递的过程。

2. 教学重点:人眼的基本结构和视物原理的掌握,以及预防近视眼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眼球模型、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彩笔、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眼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2. 讲解: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眼球的解剖图,详细讲解人眼的基本结构和视物原理。

用图解和动画形式展示光线经过眼球的折射作用,形成物像的过程。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预防近视眼和保护眼睛的方法,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4. 练习:给出一些关于眼睛的题目,让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眼的基本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物原理:光线经过眼球的折射作用,形成物像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保护眼睛的方法: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定期做眼保健操避免长时间看电子屏幕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根据教材内容,绘制一张人眼的结构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1)

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1)

沪科版八年级第四章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的矫正》教案一、三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知识与技能】了解眼睛的简单构造和视物的基本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模拟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有自觉保护视力的意识。

2、培养学生跟他人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及用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重、难点】重点:明确眼睛的构造及原理、知道如何保护视力以及用实验解决问题。

难点:模拟实验对近视眼、远视眼进行矫正。

二、课堂引入眼睛是人们认识大自然的窗户,你对眼睛了解多少?人的眼睛如何看到物体?人的眼睛如何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三、教学过程1、眼睛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一样,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物体。

(1)正常的眼睛:正常眼睛自我调节本领较强,可以使远近的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

(2)近视眼:有的人看远处物体相当吃力,他们要把物体放在离眼睛较近的位置才能看清楚,这种现在青少年中尤为常见,称为近视眼。

近视眼将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前。

眼睛自我调节本领较弱,看远处物体时使远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3)远视眼:有的人看近处物体相当吃力,他们要把物体放在离眼睛较远的位置才能看清楚,老年人出现这种状况,称为老花眼。

而青少年出现这种状况,则被称为远视眼。

眼睛自我调节本领较弱,看进出物体实使近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2、眼睛的矫正(1)近视眼的矫正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先从生活经验出发,由学生提出用什么样的眼镜来矫正近视眼,参照课本图4-54,换用类型不同的或焦距不同的透镜,直到使得平行点能会聚到视网膜上为止,最后才得出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配戴凹透镜,但焦距要合适。

(2)远视眼睛的矫正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实验器材,根据近视眼矫正实验探究的结果,由学生提出用什么样的眼镜来矫正远视眼。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多彩的光第6节神奇的眼睛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多彩的光第6节神奇的眼睛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第六节神奇的眼睛第1课时眼睛与视力矫正【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简单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2.通过实验模拟,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方法。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归纳总结: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所成的像在视网膜前,需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2.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所成的像在视网膜后,需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友情提醒:近(远)视眼及其矫正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眼睛自主阅读教材P7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如图所示眼睛是眼球的结构图,请补充缺少部分的名称:(1)视网膜;(2)晶状体;(3)睫状体。

2.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所成的像是实像 D.所成的像相对物体是正立的知识板块二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自主阅读教材P75~7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小明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甲所示,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相当于玻璃体;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前加一个凹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烧瓶的后壁上。

思考:(1)与正常的眼睛相比,近视眼存在哪些缺陷?答:近视眼的晶状体过厚,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对光的会聚能力过强,导致远处物体所成的像位于视网膜前,致使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近视眼镜对光有什么作用?答:发散作用。

4.小明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甲所示,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相当于玻璃体。

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前加一个凸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烧瓶的后壁上。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最新新课标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精品课件PPT课件

最新新课标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精品课件PPT课件
新课标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 四章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
精品课件
眼睛的调节
在看远处的物体时,由于周围肌肉的 作用,晶状体变得扁平,减弱了对光线的 偏折程度,在观看近处的物体时,由于周 围物体的作用,晶状体变凸,增大了对光 线的偏折程度,因此,无论是远处的物体 还是近处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 像。可见,在物距改变时,眼睛能靠改变 晶状体的厚薄来改变对光的偏折程度,这 叫眼睛的调节。
King 设计工作室ppt模版发布供大家免费下载使用。版权为King设计工作室所 有。您可以自行使用、修改、复制本模版。转载、发表或以其它方式利用本模 版上内容,如果您需更进一步的服务,请和我们联系。
LOGO
感谢您的关注

眼镜的规格通常不用焦距,而是用“度”表 示00
(f以米作为单位)
你能测出你或你同学的眼镜是多少度的吗?
第六节 眼睛与视力矫正
1. 眼睛 (1)人眼视物相当于凸透镜成像。
(2)正常眼睛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使远近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
2. 视力矫正 (1)近视眼的矫正: 配戴凹透镜。 (2)远视眼的矫正: 配戴凸透镜。
LOGO
King 设计工作室提供
专业PPT/商务演示设计制作
站长素材 目录
1 The Team / King团队 2 Objectives / 服务项目 3 Our advantage / King 设计优势 4 Service delivery / 设计流程
站长素材 SC.CHINA此Z.C处OM添加标题

【2019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6 眼睛与视力矫正 教案5word版

【2019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6 眼睛与视力矫正 教案5word版

【2019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6 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5word版4.6
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简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眼睛的结构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了解近视眼。

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2、培养学生跟他人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和用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使学生具有眼保健、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如何保护和矫正视力,以及应用实验解决问题。

难点:实验探究视力的矫正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眼球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生:盛水的圆烧瓶、焦距不等的凸逶镜子和凹透
镜、平行光源。

[教学过程]
引:
一、眼睛结构
晶状体的作用——凸透镜(焦距约为10cm)
二、人眼视物原理捷状体的作用——调节晶状体曲度(改变凸透镜的焦距),为了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视网膜——光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特点:看不清远处物体特点:看不清近处物体
三、近视眼:晶状体变厚,眼球前后变长远视眼原因:晶状体变溥眼球前后变短
矫正方法:凸透镜矫正方法:凹透镜

四、眼睛度数的计算:f以米为单位。

正常人的明视距离为:25cm
作业:
1 / 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学案

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一、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简单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2、通过实验模拟,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3、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有保护视力的意识。

二、学习方法:阅读、实验、讨论、分析三、预习提纲:1、眼睛的结构是什么?2、眼睛视物的原理是什么?3、近视、远视的成因是什么?4、用什么方法矫正近视、远视?5、咱平时说的眼镜的“度”是怎么表示的?四、反馈练习,相信自己一定能行!!1、如图所示为眼球的结构图,它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眼睛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后在_______上生成清晰的像,_______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输送给_______,我们便看到了物体。

2、眼睛是靠调节_______的平凸程度来改变焦距而获得清晰像的,物体通过眼睛后成在视网膜上的是一个_______立的实像,但是人的感觉却是_______立的实像,这是因为人的眼睛与生俱来就已经习惯于这种感受:看物体时,视网膜上成的的实像,人们的感觉就是的实像。

3、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_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______,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没有会聚到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到达视网膜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镜能使光线_______的特点来矫正。

4、右图中,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根据该光路图,甲图中这个人可佩戴装有________ 甲乙的眼镜加以矫正,乙图中这个人可佩戴装有_______的眼镜加以矫正。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5、有两个同学都是近视眼,甲视力0.4,乙视力0.8,通常情况下,______眼睛的晶状体更厚,(填“甲”或“乙”)他们要矫正视力,______佩戴的近视眼镜度数更高,透镜的焦距更______。

【2019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6 眼睛与视力矫正 教案3word版

【2019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6 眼睛与视力矫正 教案3word版

【2019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6 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3word版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眼睛有简单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2、通过实验模拟,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方法。

3、使学生有自觉保护视力的意识。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如何保护和矫正视力。

2、知道用实验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视力和矫正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大家都知道,眼睛是认识世界的窗户,如果眼睛瞎了,你们想象一下你们的生活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让学生陈述观点。

师:眼睛瞎了,是很痛苦的。

有的人先天就是瞎了,有的人因事故或疾病眼睛瞎了,我们健康人在生活中应该关心、爱护盲人,特别是过马路时要主动为盲人带路。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一辈子就只有一双眼睛,平时大家要注意用眼卫生,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每年的6月6日世界爱眼日。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眼睛与视力矫正。

二、新课教学1、眼睛提出问题:师:对于眼睛,大家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眼睛是怎么看见物体的?眼睛的结构;眼睛变成近视眼、远视眼的原因?近视眼睛、老花镜是怎样矫正近视眼、远视眼的?……师:以上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都要逐一探究。

人眼的构造大家在生物课上学过,请一位同学说说。

生:人眼的构造由外到内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

出示眼球构造挂图。

师: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大家想想,眼睛看物体与什么类似?(凸透镜成像)师: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来看,眼睛看物体相当于生活中的凸透镜成像的哪一种?生:相当于物体距离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板书:人眼视物相当于凸透镜成像。

师: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知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的像的位置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要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视网膜(光屏)要不断移动,请大家思考一下:到底什么在变(像距或焦距)?学生回答。

师:眼睛在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晶状体在睫状体的作用下,改变厚薄,改变焦距(即调焦)。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6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2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6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2

八年级物理《4.6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二沪科版创设情景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一双好眼睛,可以看清美丽的世界,能够看清各式各样的景物。

眼睛的构造是怎样的呢?1.了解眼睛的简单构造。

有一部分人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近视、远视,近视眼、远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又应如何矫正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这个问题――眼睛与视力矫正,相信通过本堂课的探究,同学们将会懂得其中的道理。

认真听讲进入课题3min自主学习出示导学提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导学提纲:2.了解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3.知道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方法。

眼睛的构造4.知道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方法。

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看课本、查资料等。

根据导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对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记下疑难问题5 min合作共建眼睛的构造组织学生阅读课本69页认识眼睛的构造了解眼睛视物原理构造: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瞳孔、角膜眼睛的视物原理组织学生阅读课本70页了解认真阅读课本,了解眼睛的构造4 min眼睛的视物原理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它把来自物体的光在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填像的性质)。

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

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____(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

认真阅读知道视物原理及各部分构造的作用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下面题目5min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下面题目近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近视眼的矫治:佩戴。

认真学习完成题目,知道近视眼的表现成因与矫正方法8min合作共建远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第1课时导学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第1课时导学案沪科版

第四章多彩的光第1课时眼睛与视力矫正【目标案】1.了解眼睛的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2.知道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重点】知道如何保护和矫正视力.【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视力的矫正方法.【预习案】1.阅读课本,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及组成部分的名称,并将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填写在(如图所示)相应的位置上.2.有的人看远处的物体相当吃力,他们要把物体放在离眼睛较近的位置才能看清楚.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中尤为常见,被称为________眼,这种眼睛将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_____方.为了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可选择一个合适的_____透镜配戴.3.有的人看近处的物体相当吃力,他们要把物体放在离眼睛较远的位置才能看清楚.老年人出现这种情况,则被称为______眼,这种眼睛将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____方.为了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可选择一个合适的_____透镜配戴.【探究案】知识点1:(1)晶状体相当于一个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_____.人眼视物时,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______,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______的实像,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_____,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通过眼睛的自我调节,使物体能清晰的成像在_____上;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通过眼睛的自我调节,也能使物体清晰的成像在_____上.(2)近视眼只能将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近视眼不能使晶状体变薄,使其对光线的偏折能力变大,而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_____方.远视眼只能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远视眼不能使晶状体变厚,使其对光线的偏折能力变大,而将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_____方.【例1】人眼在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____,在观察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____;由此可见,在物距改变时,人的眼睛是靠改变______的凸凹程度来改变对光的偏折程度,相当于改变了凸透镜的_____.【变式练习】1.如图甲所示表示正常人的眼睛的成像情况,则乙图为______眼,与甲图相对比,其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__;丙图是_____眼,其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__.甲乙丙知识点2:(1)近视眼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______,需要佩戴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_____透镜进行矫正.(2)远视眼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______,需要佩戴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_____透镜进行矫正.【例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C.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变式练习】2.关于近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B.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后方C.需要配戴会聚透镜进行矫正D.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总结案】【检测案】1.如图所示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和矫正时应配制的眼镜片分别是()第1题图A.远视,凹透镜 B.远视,凸透镜C.近视,凹透镜 D.近视,凸透镜2.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视力正常的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而言()A.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B.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D.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3.人眼是怎样看到物体的:(1)原理:人眼看物体和成像的原理相同.(2)视觉的形成过程:发光物体发出的光线或不发光物体的光线,通过,经过晶状体成像在___上.(3)成像特点:物体在视网膜上成____、_____的实像.4.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的实像.常见的视力缺陷有和.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______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_(选填“前”或“后”)移.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6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2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6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2

沪科版《4.6 眼睛与视力矫正》课时教案
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教学重点: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

教学难点: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教学方法:观察、作图法。

活动资料:眼球教具、近视眼矫正和远视眼矫正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策划
备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引入
新课讲:实际上我们身体上也有凸透镜,比
如眼睛,那么,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呢?
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

激发学生
兴趣。

眼睛的结
构出示眼球教具;
指示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1、观察眼球模形;
2、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3、讨论眼睛是怎样看见物
体的。

常识性介
绍,由学生
完成。

近视眼及
其矫正指导学生看书1、阅读教材;
2、讨论如何矫正近视
眼。

培养学生
自学能力
远视眼及其矫正指导学生看书1、阅读教材;
2、讨论如何矫正近视眼。

3、阅读“眼镜的度数”
培养学生
自学能力
练习指导学生完成P ,1、2、题。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1、2、
题。

小结组织学生小结本堂课知识讨论、回答。

板书设计
眼睛和眼镜
1、眼睛的结构
2、近视眼及其矫正眼镜的度数:-------
3、远视眼及其矫正
教学反思。

沪科版物理八年《眼睛与视力矫正》word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眼睛与视力矫正》word学案

第四章第6节《眼睛与视力矫正》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3.培养眼保健意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学习要点1.人眼看物体和______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__的实像。

2.正常的眼睛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本领,使远近物体的像都能成在___________上。

近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_,远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__。

3. 矫正近视眼应配戴_______透镜,矫正远视眼应配戴_______透镜。

学习过程:一、眼睛1、观察图4-6-1,可知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其中,眼睛中的__________相当于凸透镜,___________相当于光屏。

2、正常的眼睛观察课本图4-51,可知人们之所以都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正常的眼睛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本领,使远近物体的像都能成在___________上。

3、近视眼和远视眼阅读课本P70内容及图4-52,完成以下问题:(1) 近视眼只能看清______的物体,有哪些因素会造成近视眼?(2) 远视眼只能看清______的物体,有哪些因素会造成远视眼?(3)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自我调节范围大大________,近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_,远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__。

二、视力的矫正实验探究:1.制作眼睛模型:用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用光屏相当于视网膜。

(1) 课本图4-53(a),调节使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上,这是________眼模型。

(2) 课本图4-53(b)调节使光束经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之前,这是________眼模型。

(3) 课本图4-53(c)调节使光束经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之后,这是________眼模型。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导学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导学案沪科版

第四章多彩的光第2课时透镜的应用【目标案】1.知道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结构和原理.2.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重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难点】照相机和投影仪的调整方法.【预习案】1.放大镜就是一个_______镜.它可以将较小的、眼睛不易辨清的物体“放大”,以便于人们看清楚.它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________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条件制成的.2.显微镜的和都是凸透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等人眼无法看见的物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又研制了_______显微镜和_______显微镜.3.望远镜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就像物体被_______了,天文望远镜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是_________和_________.4.使用照相机给人照相时,在照相机的底片上所成的是倒立、_______的_____像.5.投影仪的光学原件主要由_______镜和________镜两大部分组成.【探究案】知识点1:放大镜(1)放大镜可以将较小的、眼睛不易辨清的物体“_______”,以便人们能看得更清楚.(2)放大镜应用了凸透镜在_______以内成正立、_______的虚像的规律.在使用放大镜时,应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的_______以内.知识点2:照相机(1)照相机由镜头和暗箱组成.镜头相当于_______镜,能使物体成像;暗箱底部相当于_______,成像在这一位置.(2)照相机应用了凸透镜在________以外的成像规律,成倒立、______的实象.【例1】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 处向22cm处移动的过程中()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变式练习】1.在一些交通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有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A.平面镜成虚像B.凸透镜成实像C.显微镜D.凸透镜成虚像知识点3:(1)投影仪由凸透镜、平面镜、光源、屏幕组成._______镜能使物体成像;________镜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屏幕相当于光屏.(2)投影仪应用了凸透镜在____________之间的成像规律,成倒立、_______的实象.【例2】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关于投影仪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A.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可使画面向下移动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变式练习】2.幻灯机的镜头焦距为f,用它放映时,要在屏幕上成放大的清晰的像,幻灯片与镜头间的距离应该()A.大于2f B.等于fC.大于f,小于2fD.小于f知识点4:显微镜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______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等人眼无法看见的物体.知识点5:望远镜望远镜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就像物体被“_______”了.望远镜的基本元件是_____镜和______镜.【总结案】放大镜:u﹤f照相机:u﹥2f凸透镜的应用投影仪:f﹤u﹤2f显微镜望远镜【检测案】1.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2.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成像与下列成像在原理上相似的是()A.平面镜 B.照相机C.幻灯机 D.放大镜3.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从高空飞机上拍摄到的画面.若用一镜头焦距为60mm的相机在高空拍照,此时镜头到地面的距离()A.大于120mm B.恰为60mmC.略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4.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_________,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只需填写一种).第4题图5.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照相机、摄像机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它们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拍摄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_______(选填“虚”、“实”)像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6节《眼睛与视力矫
正》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3.培养眼保健意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学习要点
1.人眼看物体和______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__的实像。

2.正常的眼睛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本领,使远近物体的像都能成在___________上。

近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_,远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__。

3. 矫正近视眼应配戴_______透镜,矫正远视眼应配戴_______透镜。

学习过程:一、眼睛
1、观察图4-6-1,可知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其中,眼睛中的__________相当于凸透镜,___________相当于光屏。

2、正常的眼睛
观察课本图4-51,可知人们之所以都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正常的眼睛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本领,使远近物体的像都能成在___________上。

3、近视眼和远视眼
阅读课本P70内容及图4-52,完成以下问题:
(1) 近视眼只能看清______的物体,有哪些因素会造成近视眼?
(2) 远视眼只能看清______的物体,有哪些因素会造成远视眼?
(3)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自我调节范围大大________,近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
_________,远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__。

二、视力的矫正
实验探究:
1.制作眼睛模型:用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用光屏相当于视网膜。

(1) 课本图4-53(a),调节使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上,这是________眼模型。

(2) 课本图4-53(b)调节使光束经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之前,这是________眼模型。

(3) 课本图4-53(c)调节使光束经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之后,这是________眼模型。

2.研究近视眼的矫正
取几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作为镜片,在近视眼模型的“晶状体”前选加一个透镜,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由实验知道:在近视眼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透镜,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

3.研究近视眼的矫正
取几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作为镜片,在远视眼模型的“晶状体”前选加一个透镜,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由实验知道:在远视眼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透镜,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

四、眼镜的度数(看课本P72“信息窗”)
调查自己或周围某同学的眼镜的度数,算一算对应的焦距是多少。

自我检测
1.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眼球中的__________相当于凸透镜.物体通过眼球的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像,并同时产生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入大脑皮层,从而形成视觉.
2.正常人的眼睛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这是由于()
A.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B.不断改变晶状体的凸起程度,使像成在视
网膜上
C.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图4-6-2是视力存在缺陷眼睛的模型示意图.图中的眼睛是 _________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眼睛发生这种病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矫正这种眼睛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预防眼睛产生这种病变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一条即可).
4.不正确用眼等原因都会导致患上近视眼,有近视眼的人大多数是采用戴近视眼镜进行矫正,现取一块近视眼镜片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镜片的中央比边缘薄 B.对光有发散作用
C.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是一块凹透镜
5.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_镜,如图4-6-3所示,_________图是远视眼的模型,应配戴________镜纠正.
6.小明的父亲是近视眼,母亲是远视眼,他们的眼镜放在了一起,小明有许多办法帮父母分辨是谁的眼镜,你知道他用了哪些办法进行分辨的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