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型染发剂对小鼠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氧化型染发剂中的17种染料
联系人简介 : 赖
莺, , 女 博士 ,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色谱 、 质谱 和光谱等方 面的商 品检验研究. — a : a @x e . o.n E m i ly m i gv c l i a
赖 莺等 :气相 色谱一 质谱 法同时测定氧化型染发剂 中 1 染料 7种
器 ;日本 IA MS K 2型迷 你振 荡器 ; 湖南 赛特 湘仪 T Z - D 5WS离 心机 ; 国 Sr r s 20 电子 天平 . 细管气相色谱柱的柱长百倍 于普通液相色谱柱 , 总柱效较高, 更适 于在较短时间内同时分
析 多种 组分 .郑 曙 昭等 采 用 毛细管 气相 色谱 法对染 发剂 中的苯酚 、 苯二 酚 、 邻 对苯 二 酚 、间苯 二酚 、 邻 苯二 胺 、 对苯 二胺 和 问苯二胺 等 7种染 料进 行 了测定 .吴 卫平 等 ¨ 三氟 乙酸 酐衍 生化 毛细 管气相 叫用 色 谱法 测定 了染发 剂 中 的对 苯二胺 、问 苯二 胺 和 邻苯 二胺 .刘 丽 等 用超 声 波 抽 提 气相 色 谱一 质谱 法 在 4 i 0mn内测 定 了氧 化 型染 发剂 中的 1 染料 .朱英 等 用 气相 色谱 一 6种 质谱 法 同 时测定 了氧 化 型染 发 剂 中的 8种 染料 中间体.普通 的气 相色谱 法适 于测 定易 挥发 的醇 溶性 染 料 , 对 于测定 水 溶 性染 料 而
Vo . 2 13 21 0 1年 1 0月
高 等 学 校 化 学 学 报
CHEMI AL OURNAL OF CHI C J NES E UNI VERSTI I ES
No 1 .0
2 8 2 6~2 9 2 2
气 相 色 谱 - 谱 法 同 时 测 定 氧 化 型 质 染发剂 中的 1 7种 染 料
中国洗涤用品行业自律公约
中国洗涤用品行业自律公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并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行业的自律机制,规范洗涤用品行业生产和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维护公平、公正、依法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订本公约。
第二条本公约以建立和规范行业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提高行业整体素质,树立行业良好形象为宗旨,对行业公约、企业守则、行业道德和公约管理等做出规定。
第三条本公约是实行行业自律的依据,凡属中国洗涤用品行业的企业,均应遵守。
第二章行业公约第四条以行业发展为共同目标,以人为本,共同努力,满足消费者需求,保障消费者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五条自觉维护本行业的市场秩序,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生产、合法经营。
第六条鼓励创新,倡导科学发展观,努力改善经营管理,促进行业进步。
第七条严格遵守有关工艺、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
第八条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产品价格管理的规定,不得任意涨价、抬价、压价或以其他不法行为进行不平等竞争。
同一产品的价格调整要相互兼顾,加强协调,反对倾销、盲目削价等损害行业和其他企业利益的行为。
第九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自觉承担环保责任。
第三章企业守则第十条在生产经营活动和业务交往中,要讲信誉,重合同,履行协议,严禁欺诈、哄骗等行为。
第十一条同行之间提倡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发展。
不做有损行业整体形象和利益的事,不做损人利己、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事。
第十二条共同维护本行业内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正当流通秩序,在聘用业内其他单位人员为本企业服务时,应尊重其原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得非法获取、使用其原单位的技术成果、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
第四章行业道德第十三条提倡团结、互助、和谐、自律,维护企业声誉,发挥行业良好形象和整体优势。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5-氨基邻甲酚的制备及研究
摘要5-氨基邻甲酚具有抗肿瘤作用,其主要用途是作为染发剂中间体。
目前,在欧洲和日本5-氨基邻甲酚均有一定的市场,但在国内还少有厂家生产。
本文以大红色基G通过在冰水浴和稀硫酸条件下进行重氮化,制得重氮盐。
重氮盐在较浓硫酸和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得到5-硝基邻甲酚。
5-硝基邻甲酚在稀酸条件下,与还原铁粉进行还原反应,将硝基还原成氨基,从而得到5-氨基邻甲酚。
本文主要考察了合成5-硝基邻甲酚和5-氨基邻甲酚所需的条件。
其中通过对5-硝基邻甲酚制备过程中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和硫酸浓度对5-硝基邻甲酚的产率的考察,从而确定了5-硝基邻甲酚制备时所需的最优条件分别为水解时间1.5h和水解温度为80℃,硫酸浓度则是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5-硝基邻甲酚的产率越高。
对5-氨基邻甲酚的制备过程中,随着5-硝基邻甲酚用量的增加5-氨基邻甲酚的产率也是稳定增加,说明了很好的工艺放大性。
关键词:5-硝基邻甲酚;5-氨基邻甲酚;重氮化;染发剂;硝基还原Title Preparation and Study of 5 - Amino-o-cresolAbstract5 - Amino-o-cresol is with anti-tumor effect, and its main use is as a hair dye intermediate. Currently, in Europe and Japan 5 - amino-o-cresol have a certain market, but there is little in the domestic manufacturers.In this paper, in the ice water bath and dilute sulfuric acid conditions, the 4 - nitro -2-diaminotoluene diazotization obtained diazonium sal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a certain temperature and doctrinal concentration of sulfuric acid,through hydrolysis reaction, diazonium salt produce 5-nitro-o-cresol. In acid conditions, 5 - nitro-o-cresol and reduced iron powder by reduction reaction, the reduction of nitro into amino acids, which produce 5 - amino-o-cresol.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required composite conditions of 5 - nitro-o-cresol and 5 - amino-o-cresol.Through the study of 5-nitro-o-cresol yield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include the hydrolysis time, hydrolysis temperature and sulfuric acid concentration, we can determin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the 5-nitro-o-cresol needed. namely, hydrolysis time 1.5h and the hydrolysis temperature is 80 ℃. Within a certain range,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of sulfuric acid the more high yield.I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5-amino-o-cresol, with the amount of the 5-nitro-o-cresol increasing, the yield of 5-amino-o-cresol also steady increase. This shows a good amplification of the process.Keywords 5-nitro-o-cresol,5-Amino-o-cresol,Diazotization,Hair dye,Nitro reduction目次1 前言 (4)1.1 染发剂的定义及分类 (4)1.1.1 暂时性染发剂 (4)1.1.2 半永久性染发剂 (4)1.1.3 永久性染发剂 (4)1.2 染发剂的毒性作用 (5)1.3 5-氨基邻甲酚的理化性质及用途 (5)1.4 5-氨基邻甲酚现有的合成方法[2] (5)1.4.1 氯化法 (5)1.4.2 磺化法 (6)1.4.3 硝化法 (6)1.4.4 重氮法 (6)1.5 5-氨基邻甲酚的合成原理的选择 (7)1.6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7)2 实验部分 (8)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8)2.1.1 仪器 (8)2.1.2 试剂 (8)2.2 实验步骤 (9)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12)2.3.1 水解反应中温度对产物5-硝基邻甲酚的影响 (12)2.3.2 水解反应中硫酸浓度对产物5-硝基邻甲酚的影响 (12)2.3.3 水解时间对中间产物5-硝基邻甲酚的影响 (13)2.3.4 水解过程中不同加料方式对5-硝基邻甲酚产率的影响 (14)2.3.5 5-氨基邻甲酚的工艺放大实验 (15)2.3.6 还原过程后含水量对5-氨基邻甲酚产率的影响 (15)2.4 红外光谱分析 (16)2.4.1 5-硝基邻甲酚的红外分析 (16)2.4.2 5-氨基邻甲酚的红外分析 (17)结论 (18)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型染发剂对豚鼠输卵管的作用
go p Ha d e eesrae ntesi f un apg r he n s( et epr ek, n th n f ru . i y s r ped do h kno ie is o remo t o m e w e )a da teedo r w g f t h n i
Meh d t o s: Gu n a p g e e r n o y d vd d i t h e r u sc n r l g o p h i y s 5 % g o p a d 1 0 i e i s w r a d ml i i e no t r e g o p :o to r u ,ar e 0 d r u n % 0
d e,a d s u mo smea lsa wa b e e n p r o h tr e t b s Con lso :h ar y sc n la o y s n q a u tpai s o sr d i at fte uei u e . v n cu i nT eh i e a e d t d
氧化 型染Leabharlann 剂对豚 鼠输 卵管 的作用 刘 杰, 陈 丽, 苏红卫
660) 40 0 ( 泸州 医 学 院 公共 卫 生 系 , 川 泸 州 四 1
摘
要
目的 : 解 氧 化 型 染 发 剂 对 豚 鼠 输 卵 管 的慢 性 毒性 作 用 。 方 法 : 豚 鼠 随 机 分 为 对 照 组 、 发 剂 浓 度 为 5 %组 、 了 将 染 0
te h wh l e p rme t l u n a is oe x e i n ,a l g i e p g we e ild, is ce , a d trn t b s f f ma e u n a i s r k l e d s e t d n u e i e u e o e l g i e p g we e r
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报告书要求及体例
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报告书要求及体例一、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报告(以下简称检验报告)是化妆品注册与备案的重要评审依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必须做到信息完整、数据准确、结论无误、格式规范。
二、检验报告应当符合所要求的体例和格式,包括封面、声明、检验结果等内容。
三、检验报告分为微生物检验报告、理化检验报告、毒理学试验报告、人体安全性检验报告、人体功效评价检验报告等部分。
每部分检验报告应当有检验结果。
装订时按上述顺序排列。
检验报告体例见表2-1a~z。
四、检验报告中每部分检验项目的结果页应当有签字、日期并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签字人应当为经资质认定部门确认的检验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
封面日期应当填写检验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的最终签发日期。
检验报告空白处应当有“本页以下空白”标记。
多页检验报告还应当加盖骑缝章。
五、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不符合有关规定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要求其重新出具检验报告。
重新出具的检验报告签发日期应当为实际签发日期,并附相关说明。
六、检验报告不得涂改增删,检验检测机构不得对已经出具的检验报告进行变更。
化妆品企业因产品名称、企业名称和地址等不影响检验结果的事项发生改变,或发现检验报告打印错误的,可向检验检测机构提出检验报告变更申请(表2-2),检验检测机构经确认后可出—1 —具补充检验报告或更正函,并说明理由。
七、检验报告书写要求及模板(一)封面和扉页。
封面和扉页填写要求见表2-3。
(二)样品及检验相关信息。
检验报告所载明的样品及检验信息应当与检验申请表、检验受理通知书的相关信息一致,填写要求见表2-4。
(三)微生物检验报告1.检验结果的单位。
根据样品的类别,检验结果的单位以CFU/g或CFU/mL 表示。
2.特殊的取样方式或样品类型,需在检验报告中予以注明。
(四)理化检验报告按照申报的产品类别所规定的试验项目与要求,列出每一个理化检验项目,在“检验结果”下写出相应的实测数值。
鼠伤寒沙门氏菌试验(Ames试验)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鼠伤寒沙门氏菌试验(Ames试验)摘要:食品安全无论如何怎样强调都不会过分,迅速而准确地检测致癌物质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方面。
美国科学家Dr. Bruce Ames及其同事创立了一种方法,叫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Ames试验),它是利用一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加入待测物在有或没有微粒体活化系统条件下,发生回复突变的特征鉴定化学物质的诱变活性,现已成为初步筛选化学物潜在致突变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氏菌试验;基本原理;一般步骤;应用及其研究进展;1 前言污染物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世界上已发展了百余种短期快速测试法,检测污染物的遗传毒性效应。
美国科学家Dr. Bruce Ames等经十余年努力,于1975年建立并不断发展完善的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亦称Ames试验)已被世界各国广为采用。
该法比较快速、简便、敏感、经济,且适用于测试混合物,反映多种污染物的综合效应。
众多学者有的用Ames试验检测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的致突变性,由此推测其致癌性;有的用Ames试验检测水源水和饮用水的致突变性(比如,美国派斯净水器就通过了Ames 试验),探索较现行方法更加卫生安全的消毒措施;或检测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致突变性,结合化学分析,追踪污染源,为研究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有的检测土壤、污泥、工业废渣堆肥、废物灰烬的致突变性,以防止维系生命的土壤受致突变物污染后,通过农作物危害人类;检测气态污染物的致突变性,防止污染物经由大气,通过呼吸对人体发生潜在危害;用Ames 试验研究化合物结构与致变性的关系,为合成对环境无潜在危害的新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检测农药在微生物降解前后的致突变性,了解农药在施用后代谢过程中对人类有无隐患;还有用Ames试验筛选抗突变物,研究开发新的抗癌药等等[1]。
2 定义2.1 回复突变(Reverse mutation)细菌在化学致突变物作用下由营养缺陷型回变到原养型(prototroph)。
氧化型染发剂对豚鼠皮肤的亚慢性毒作用
6 6 0 ;宜 宾 市 第 二 人 民 医 院儿 科 ) 40 0 ( 州 医学 院 公 共卫 生 系 流行 病 和 统 计 教 研 室 , 川 泸州 泸 四
摘
要 目的 : 了解 市 售 的 染 发 剂 的慢 性 毒 性 作 用 。 法 : 用 健 康豚 鼠 经 皮涂 敷 某 品 牌 染 发 剂 3个 月( 周涂 抹 1 。 察 方 采 每 次)观
维普资讯
泸 州 医 学 院 学报
20 0 7年
第3 O卷
第 5期
49 0
Ju o m ̄ o u h u Me iN l g Vo.0 fL z o de Co e e 1 No5 2 0 3 . 07
l
亳
氧化型染发剂对豚 鼠皮肤的亚慢性毒作 用
变 、 脏 病 理 改 变 和 影 响动 物 的 生长 发育 。 肝 关键词 氧 化 型 染 发 剂 ; 肤 染毒 ; 慢 性 毒 性 皮 亚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6 92 0 )- 4 9 0 00 2 6 (0 75 0 0 - 2
中图 分 类 号 R 9 . 343 3
将 豚 鼠随机分 为 3 :对照 组 、染发 剂 浓度 为 组 5 %组 、 发 剂 浓度 为 10 0 染 0 %组 , 组 1 每 0只 , 雄 各 雌
半 。在 豚 鼠背部 剪 去 2 mx e 部分 毛 , 照 人染 发 e 3m 按 模拟对 豚 鼠进行 染 色 ,0 %实验 组 每 只豚 鼠用染 发 10
皮肤 改 变 情 况 , 重 , 剖 动 物 , 内 脏 组 织观 察并 作 病 理 切 片 并 分析 。结 果 : 发 剂 浓 度 5%组 和 10 称 解 取 染 0 0 %组可 引起 豚 鼠的 皮 肤红 肿 , 糙 等 病 变 ; 着 染 发 剂 剂 量 的 增 加 , 验 前 后 动物 的 体 重变 化 与 对 照 组 相 比 , 浓 度 组 体 重 增 加 最 缓 慢 ; 照 组与 染 发 剂 粗 随 试 高 对 浓 度 为 5 %、0%组 肝 脏 病理 改 变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2 .6 P 0 0 ) 0 10 H= 2 < . 1 。结 论 : 0 浓 度 的染 发 剂具 有 引起 豚 鼠 的 皮肤 病 4 0 ≥5 %
氧化型染发剂简介
氧化型染发剂简介作者:叶孝轩王明召来源:《化学教学》2008年第01期摘要:简介了染发剂有关知识并详细地介绍了氧化型染发剂的染发原理及组成。
关键词:氧化型染发剂;原理;组成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1-0052-03中图分类号:TQ658.3+4 文献标识码:E染发剂是用来改变头发的颜色,达到美化毛发目的的一类化妆品。
山东科技版《化学与生活(选修)》[1]中以非常简短的篇幅介绍了氧化型染发剂及其作用机理,并在与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中提出该内容的教学目标是“知道染发剂所起的作用以及染发的简单机理”。
笔者认为,在染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当今时代,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染发剂的知识是有必要的。
鉴此,本文对常用的氧化型染发剂作比较详细的介绍,为教师提供参考。
本文也可直接用作学生的阅读材料,以扩展学生的日用化学品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1头发与染发根据染发色泽持续时间长短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染发剂分为永久染发剂、半永久染发剂和临时染发剂。
头发由外到里可分为毛表皮、毛皮质、毛髓质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
毛表皮由扁平细胞交错重叠形成鱼鳞片状,从毛根排列到毛梢,包裹着内部的皮质。
这一层护膜虽然只占整个头发的10%~15%,但是却具有保护头发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头发乌黑、亮泽和柔韧的重要功能。
毛皮质位于毛表皮内侧,由含有许多麦拉宁黑色素的细小纤维质细胞所组成。
许多螺旋状的原纤维组成小纤维,再由多根螺旋状的小纤维组成大纤维,然后数根螺旋状的大纤维就组成了外纤维,这也就是毛皮质的主体。
毛皮质也称发质,是头发的主要组成部分,几乎占头发的85%~90%。
皮质纤维的多少决定头发的粗细。
毛髓质位于头发的中心,内部有无数气孔。
这些饱含空气的洞孔具有隔热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头发的强度和刚性。
临时染发剂使用碱性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性染料(如偶氮类、蒽醌类、三苯甲烷等)。
这些染料分子较大,只能附着于毛表皮的表面而不会渗入到头发内部,因此颜色一洗即掉。
GC—MS法测定氧化型染发剂中的苯二胺
6l
G C—MS法 测 定 氧 化 型 染 发 剂 中 的 苯 二 胺
邵 栋 梁
( 徽 国 家农 业 标 准 化 与 监 测 中心 , 安 国家 农 副 加 工 食 品 质 量监 督 检 验 中心 , 肥 合 20 5 ) 30 1
的 检 出限 为 2 / g 线性 范 围 为 0 2—1 / 线 性 相 关 系数 为 0 992—0 9 9 。 方 法 的 回 收 率 为 7 % 一 0mgk , . 0mgL, .9 . 9 9 5 10 , 1 % 满足 氧化 型 染发 剂 中 3种 苯 二 胺 检 测 的 需要 。
法存 在定 性 不 准 确 的缺 点 , 用 受 到 一 定 的 限 制 。 使
20 , 持 6mn进 样 口温度 :8  ̄ 传 输线 温度 : 8℃ 保 i; 20C;
2 0【 ; 据采 集为 进样 后延 时 3 5m n开始 。 8c 数 = . i () 2 质谱 条件
离子 源 温度 :3  ̄ 轰击 电子 能量 :0e 发 射 20C; 7 V;
列为 禁用物 质 , 且 给 出 了邻 苯 二 胺 和 对 苯二 胺 的 并
高效 液相色 谱测定 方 法 。 目前对 染发 剂 中的邻苯 二 胺 、 苯二胺 、 对 间苯二胺 的检 测方 法主要 有 高效液 相 色谱法 _ 、 相 色 谱 法 _ 和 气 相 色 谱 一质 谱 法 ] 3气 j 4 。 前 两种 方法 具有检 出限低 、 析灵 敏度 高等 优点 , 分 被 列 人 常规检 测方法 , 在检 测 过 程 中 易受 到 染 料 中 但 杂 质 的干扰 , 量不 准确 , 定 而且 气相 色谱 和液 相色 谱
过氧化物酶染色(POX)的临床意义
过氧化物酶染色(POX)的临床意义一、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1.粒细胞系统分化差的原粒细胞为阴性,分化好的原粒细胞至中性成熟粒细胞均呈阳性;且随着细胞的成熟,阳性反应的程度逐渐增强。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强阳性反应,但衰老的粒细胞阳性程度减弱甚至呈阴性;嗜酸性粒细胞阳性最强,其阳性颗粒粗大、有折光性;嗜碱性粒细胞阴性。
2.单核细胞系统大多数单核细胞系统的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阳性颗粒少而细小。
3.其他细胞淋巴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及巨核细胞系统的细胞均呈阴性,浆细胞、组织细胞也呈阴性,吞噬细胞有的呈阳性。
二、临床意义POX染色是临床上辅助判断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首选、最重要的细胞化学染色。
但在观察要辨认的细胞POX染色结果前,首先要注意观察成熟粒细胞是否呈强阳性,以判断染色是否成功。
1.帮助鉴别急性白血病的类型(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白血病性原始粒细胞可呈阳性反应,阳性颗粒一般较多,较粗大,常呈局限性分布,但阴性时也不能排除本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原始淋巴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均呈阴性反应,但可有少许阳性细胞,此系残留的原粒细胞,故FAB分型规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其阳性率< 3%。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原始单核细胞呈阴性反应,有时虽少数可呈弱阳性反应,但阳性颗粒少而细小,常弥散分布。
(2)小型原始粒细胞和原始淋巴细胞不易区别,如果小型原始细胞呈过氧化物酶阳性反应,可确定为小型原始粒细胞。
(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时须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鉴别,如果白血病细胞呈过氧化物酶强阳性反应,应确定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4)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有时须与组织细胞白血病和恶性组织细胞病相鉴别,异常组织细胞的过氧化物酶呈阴性反应,而白血病性幼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呈弱阳性反应。
2.成熟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1)活性增高: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细菌感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染发剂的毒性研究进展
染发剂的毒性研究进展国内外众多专家研究表明染发剂对机体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为了研究和探讨染发剂对机体的不利影响,文章通过综合各类文献,归纳总结出染发剂在小鼠的精子畸形、致突变、骨髓细胞微核、致癌、肺气肿等多个方面的毒性作用,给消费者理性选择染发剂提供参考。
标签:染发剂;精子畸形;致突变;致癌染发剂作为一种化妆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众多消费者都在使用染发剂,包括男女老少。
一方面染发剂可以满足人们对潮流的追赶,使发色展现出不同的色泽。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先天性发色疾病,或者是老年人的白发,染发剂可以满足人们对发色的需求。
染发剂的使用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根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000多年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就开始染发。
其中包括古罗马,古印度和古代中国。
染发剂的使用一直延续至今,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市场上染发剂大致可以分成四类:永久染发剂、半永久染发剂、脱色染发剂、临时染发剂。
不同类型的染发剂,染料原理也各不同。
其中永久染发剂主要是氧化聚合发色;半永久染发剂主要是酸性染料、分散染料;脱色染发剂主要是染发分解黑色素及其它色素;临时染发剂主要是焦油色素附着于头皮表面。
不管是哪种染发剂其主要成分是对苯二胺和双氧水,这两种成分混合在一起对人体有致畸变的影响[1-3]。
文章主要介绍染发剂毒性的研究。
1 染发剂对小鼠精子畸形的影响对于染发剂对小鼠精子畸形的影响,已有很多专家对此进行研究。
王丽丽,郭莹等[1]在研究中将雄性小白鼠随机分成4组,其中3组为染发剂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分别给3组染发剂组进行染色。
35天后,取出精子发现,不同类型的染发剂对小鼠精子均有致畸作用。
经染发剂染色后精子主要表现为胖头、尾折叠、无钩、香蕉形、无定形、双头及双尾,无尾等几种畸形。
其中尾折叠畸形占的比例最大,其次为胖头畸形,双头和双尾畸形相对少见。
实验发现氧化型染发剂对小鼠精子畸形有一定的影响。
吴雨龙等[2]通过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染发剂对小鼠精子的影响。
化妆品氧化型染发剂中间苯二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化妆品氧化型染发剂中间苯二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郑伟东
申请号:CN200910040567.0
申请日:20090625
公开号:CN101625340A
公开日:
2010011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化妆品氧化型染发剂中的间苯二胺的分析方法,该项技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不仅可以对化妆品氧化型染发剂中的间苯二胺进行准确的定性分析,而且还可以进行微量的定量分析。
本发明是用乙腈和三乙醇胺配置的混合溶液提取化妆品氧化型染发剂中的间苯二胺,经超声萃取、离心、过滤等一系列操作,滤除固体杂质,直到滤液澄清,取制备好的样液上机,用乙腈-三乙醇胺缓冲溶液进行洗脱分离,在190-380nm波长下采集数据进行分析。
所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主要配置包括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反相C18色谱柱、紫外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申请人:郑伟东
地址: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城揽月路80号科技创新基地A区5楼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氧化型染发剂中32种染料监测结果分析
医药化工化 工 设 计 通 讯Pharmaceutical and Chemical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第47卷第4期2021年4月染发成为现在流行的新时尚,从男到女,从老到幼。
染发可分为暂时性染发、半永久染发、永久性染发。
染发剂按染色原理可分为氧化型染发剂和非氧化型染发剂,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多为氧化型染发剂。
氧化型染发剂主要成分为芳香胺类和苯酚类化合物,这些有机物具有不同程序的致敏、致畸和致癌性[1-4],因此,染发剂的安全性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列出了染发产品中允许使用的75种染发剂,并规定了它们的使用浓度、限制使用条件等。
本研究采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对苯二胺等32种组分的检测方法,对24批次的市售染发剂进行了含量测定,对化妆品监管的风险点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分析,了解市售染发剂中染料的使用和质量安全情况,为化妆品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来源随机抽取市售染发剂24批,采样地点覆盖了百货公司、超市及理发店,均为氧化型染发剂,其中2批为进口,其余为国产。
1.2 试剂与仪器1.2.1 对照品与试剂32种染料对照品:对苯二胺、对氨基苯酚、甲苯-2,5-二胺硫酸盐、间氨基苯酚、邻苯二胺、2-氯对苯二胺硫酸盐、邻氨基苯酚、间苯二酚、2-硝基对苯二胺、甲苯-3,4-二胺、4-氨基-2-羟基甲苯、2-甲基间苯二酚、6-氨基间甲酚、苯基甲基吡唑啉酮、N ,N-二乙基甲苯-2,5-二胺盐酸盐、4-氨基-3-硝基苯酚、间苯二胺、2,4-二氨基苯氧基乙醇盐酸盐、氢醌、4-氨基间甲酚、2-氨基-3-羟基吡啶、N ,N-双(2-羟乙基)对苯二胺硫酸盐、对甲基氨基苯酚硫酸盐、4-硝基邻苯二胺、2,6-二氨基吡啶、N ,N-二乙基对苯二胺硫酸盐、6-羟基吲哚、4-氯间苯二酚、2,7-萘二酚、N-苯基对苯二胺、1,5-萘二酚、1-萘酚,购于Dr.E 、BePure 和Stanford Chemicals 公司,纯度≥98%;亚硫酸氢钠(分析纯)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磷酸(优级纯)、磷酸氢二钠(优级纯):购于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无水乙醇(色谱纯)购于广州飞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优级纯)购于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庚烷磺酸钠购于山东西亚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乙腈、甲醇,色谱纯,购于默克公司。
不同染发膏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
不同染发膏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许媛媛;彭晓娅;宋文贞;唐红枫;彭炎桥;袁茜;李敏【摘要】为了考察染发膏对蚕豆(Vicia faba L.)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用不同浓度的3种不同品牌染发膏(T、S、H)毒染蚕豆根尖细胞,测定其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并计算微核指数.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3种染发膏浓度与微核率都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在高于一定浓度后微核率均呈下降趋势,其最大微核率对应的浓度依次为0.10 g/L(T染发膏)、1.00 g/L(S染发膏)、4.00 g/L(H染发膏).说明3种染发膏均有一定诱变作用和遗传毒性,且3种染发膏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均呈正相关.【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58)011【总页数】4页(P67-69,77)【关键词】染发膏;蚕豆(Vicia faba L.);根尖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遗传毒性【作者】许媛媛;彭晓娅;宋文贞;唐红枫;彭炎桥;袁茜;李敏【作者单位】武汉东湖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武汉 430212;武汉东湖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武汉 430212;武汉东湖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武汉 430212;武汉东湖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武汉 430212;应用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武汉430212;武汉东湖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武汉 430212;武汉东湖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武汉 430212;武汉东湖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武汉 4302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58.3+4;Q355随着染发美妆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染发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1]。
染发剂有多种分类方式,据其染色原理和牢度可分为暂时性染发剂、永久性染发剂和半永久性染发剂。
根据使用染料的不同可分为植物性染料、金属盐染料和合成有机染料[2]。
目前市面上使用最广泛的是氧化型的永久染发剂,其中含有的一些主要有效化学成分(如芳香胺类化合物等)具有致敏性、致突变性和潜在的毒性作用[3,4],且有报道表明染发剂具有致癌作用[5-8]。
染发剂的安全性及监管对策
染发剂的安全性及监管对策杨兆弘【摘要】分别对持久性或氧化型染发剂、半持久性染发剂和暂时性染发剂的毒性进行了分析,包括致敏性、致癌性及重金属物质的毒性;讨论了影响染发剂的安全性的其他因素,如染发剂的生产及使用时的防护措施;重点对染发剂的安全监管进行了分析,涉及我国及欧盟对染发剂监管的措施,并针对我国在染发剂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如完善化妆品卫生规范,增加禁用物质种类,对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更加严格或进行调整,提升染发剂安全性检测的技术水平,加强对染发剂标签警示用语的管理,对使用者提出健康忠告,在使用染发剂时,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等.%Toxicity of permanent hair dyes, semi - permanent hair dyes and botanical hair dyes, involving allergenicity,carcinogenicity and heavy metal, was introduced. Several factors concerning the safety of hair dyes,such as protection measures adopted in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air dyes, were discussed. The current safety surveillance measures adopted in China and EU were described. Proposals with respect to existing issues in surveillance of hair dye safety in China were presented, such as the perfection of hygienic standards for cosmetics, increase of varieties of materials prohibited in hair dyes, reduce use of controlled substances and materials in cosmetics, upgrading of the technological level of hair dye safety detection, enhancement of administration of labels and precautions used for cosmetic products and finally advice to consumers on safe use of hair dyes.【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年(卷),期】2012(042)004【总页数】5页(P293-297)【关键词】染发剂;毒性;对苯二胺;安全监管;卫生规范;防护【作者】杨兆弘【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勤务与医学情报研究所,北京 1008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58.3+4染发剂是一种特殊用途的化妆品,根据使用的染料不同,染发剂可分为植物性染料、金属盐染料和合成有机染料3类;根据染色原理和染色牢度,一般分为暂时性染发剂、半持久性染发剂和持久性或氧化型染发剂。
氧化型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等32种染料检测结果分析
氧化型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等32种染料检测结果分析
罗雨阳;陈阳桔;石文松;朱跃芳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
【年(卷),期】2024(52)1
【摘要】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以及国家药监局2021年第17号通告中对苯二胺等32种组分的测定方法,对湖南地区7个市抽样的31批次染发剂类化妆品进行检测,分析其中染料种类和含量。
31批氧化型染发剂中共检出16种染料,其中间苯二酚、间氨基苯酚、对苯二胺3种染料的使用频率较高。
染料的实际使用与标签标识和批件配方不一致的现象较严重,不合格率为41.9%。
建议加强对染发剂类化妆品的监督管理。
【总页数】3页(P113-115)
【作者】罗雨阳;陈阳桔;石文松;朱跃芳
【作者单位】株洲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658.3
【相关文献】
1.GC-MS法测定氧化型染发剂中的苯二胺
2.氧化型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的气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比较
3.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氧化型染发剂中邻、对、间苯二胺
4.氧化型染发剂中苯二胺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测定法
5.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等32种染料检测结果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氧化型染发剂中邻、对、间苯二胺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氧化型染发剂中邻、对、间苯二胺张辉【期刊名称】《现代预防医学》【年(卷),期】2007(34)15【摘要】[目的]有机氧化型染发剂中苯二胺类物质的测定方法研究及西宁市区染发作业场所使用的染发剂中邻、对、间苯二胺含量监测。
[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超生提取,离心过滤、定容后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FID检测。
[结果]试验表明,邻、间、对苯二胺三种物质在0.1~5.0 m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待测物含量有较好的线性。
邻、对、间苯二胺3种物质最小检出限(信噪比S/N=3)分别为25、10和30 ng。
采用本法测定13种染发剂样品,结果显示:西宁市区销售和使用的染发剂中邻、对、间苯二胺含量相对较低,均低于《化妆品卫生规范》-1999(﹤6%)的要求。
[结论]该方法操作简捷,检测限低,线性范围合理,可作为有机染发剂中苯二胺类物质的日常检测方法。
【总页数】2页(P2835-2836)【关键词】毛细管气相色谱;间苯二胺;对苯二胺;邻苯二胺【作者】张辉【作者单位】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检测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15【相关文献】1.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杂质含量 [J], 栾琳;赵霞;杨锐;孙会敏2.非极性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染发剂中邻、间、对苯二胺 [J], 左萍;王新豫3.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Ju油染发剂中苯二胺的含量 [J], 贺春英;张怡4.三氟乙酸酐衍生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染发剂中苯二胺含量 [J], 吴卫平;周世伟;计培鑫5.氧化型染发剂中苯二胺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测定法 [J], 陈伟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伟 李惠平 谭健锋 彭业平 谢锋 指导老师:周家国 汤永波老师
摘要:目的 研究氧化型染发剂对小鼠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影
响。 方法 取昆明小鼠 18 只分成 3 组。第 1、2 组分别予以黑色和 棕色染发剂染发;第 3 组为对照组,涂予以生理盐水。每两天复染一 次,连续三周,每周取血镜下观察分析血象(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嗜酸细胞,嗜碱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 结果 小鼠血象中 的免疫细胞百分比改变:染发组小鼠与阴性对照组对比,淋巴细胞减 少,中性粒细胞增多。结论 染发剂会使小鼠免疫力下降。
A组
B组
C组
由上表数据可得:小鼠血象改变:染发组小鼠与阴性对照组对比, 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多。
4 实验讨论
4.1 氧化型染发剂主要由Ⅰ剂氧化剂和Ⅱ剂着色剂组成,其中 过氧化氢(H2O2)和对苯二胺(PPD)分别是Ⅰ剂和Ⅱ剂的主要 成分。国内外多项研究指出,H2O2 能够使细胞发生氧化型损伤[3] [4],并对皮肤有一定免疫毒性;低浓度的PPD(10μg/ml)进入 细胞后产生的少量自由基能刺激皮肤角脘细胞增殖[5],并使之产 生细胞间粘附因子,引发致敏反应。本次研究表明,染发剂使小鼠 血象血象中的免疫细胞百分比改变: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 增多。故经染发剂皮染毒后对小鼠体液、细胞、非特异性免疫都 具有一定免疫毒性作用[6],对人体是否有类似免疫毒作用尚需进 一步研究。 4.2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0.23
1.78
1.99
66.60
29.40
0.25
1.73
2.02
55.45
40.57
0.23
1.77
1.98
61.67
35.97
0.14
1.01
1.11
65.96
30.04
0.18
1.81
2.01
70
60
50 平均淋
胞% 20
10
0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2] 王冬平,李善如,郑亚萍,等.BALB/c突变小鼠的血液学和血 液生化测定值.上海实验动物科学[J],1997,17(4):229-236.
[3] 袁慧,浦跃朴,尹立红.对苯二胺氧化产物对小鼠经皮肤染毒的 亚慢性毒性[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2.19(5):290-292
[4] 李金有,陈艺兰,沈松筠.5 种国产氧化型染发剂的遗传毒性研究.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5,14(2):85—87
2) 用黑色染发剂将 A 组小鼠全身体毛染成黑色;用棕色染色 剂将 B 组小鼠全身体毛染成棕色;C 组涂予生理盐水而不 作任何染色。
3) 每 2 天复染一次,连续 3 周。每周对每组小鼠取血镜检一 次。
3 实验结果:(血象实验记录表)
A组 第 一 B组 周
C组
A组 第 二 B组 周
C组
A组 第 三 B组
香柏油,生理盐水。 2.2 实验方法 2.2.1 将小鼠随机分为 3 组,每组 6 只,染发剂组两组(A 和 B 组)和
阴性对照组一组(C 组)。 2.2.2 染发剂样品配制:按说明书要求将染发剂混合调匀。 2.2.3 染发及取血镜检:
1) 染发前尾尖取血,用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染色镜检, 观察分析血象[2](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嗜碱 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实验对象:健康雌性昆明小鼠 18 只(体重大约 16~18 克,由中山医
学院动物实验室提供) 实验器材:鼠笼 3 个,显微镜 5 台(具备×100 镜头),载玻片 100
张,棉签三包,剪刀 2 把 实验药物:氧化型染发剂黑色、棕色各三瓶(市场自购),75%酒精,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甲醇溶液(固定血涂片用),
定的误差。 4. 由于实验时间有限,小鼠血象变化不是很明显。
5 实验结论:
氧化型染发剂会造成小鼠血象中的免疫细胞百分比改变:淋 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多。
参考文献
[1] 浦跃朴,吕冬梅,尹立红,等.氧化型染发剂遗传毒性作用的来 源与特性[J].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99.18.(4):222-224
周 C组
平均淋巴 平均中性粒 平均嗜碱 平均嗜酸 平 均 单
细胞% 细胞%
性粒细胞 性粒细胞 核 细 胞
66.54
29.46
%
%
%
0.33
1.56
2.11
65.60
30.44
0.22
1.78
1.96
66.64
29.36
0.25
1.75
2.00
62.33
33.67
0.30
1.61
2.09
64.34
31.66
1. 取血伤口处可能会有感染,影响血象分析。 解决方法:取血后用 75%酒精消毒,在染色过程中尽量 避免让染料接触伤口。
2. 由于天气寒冷,对小鼠染发后可能造成小鼠冻死而影响实 验。 解决方法:在每次染发后均用电热风筒将小鼠吹干,并立 刻放回木碎笼子里饲养。
3. 由于实验条件限制,血象镜检计数为人工操作,会有一
关键词: 氧化型染发剂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1 引言
染发剂,特别是氧化型染发剂,因含有强氧化剂过氧化氢而对机 体有一定毒性作用[1],主要成分为间、对苯二胺,其氧化产物具有使 血象中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诱导免疫细胞恶性转化的作 用,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且对机体具有潜在的致癌危险性。本实验 通过多次反复给小鼠染发,建立与人染发相似的病理模型,探讨氧化 型染发剂对小鼠血象中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变化,从而联系氧 化型染发剂对人的危害。
[5] CZVIAK. The sience of Hair Care [M]. New York : Marcel Dekker Inc , 1996
[6] CORBETTJF. Hair Colouring [J]. Rev Prog Coloration , 1985,15: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