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非克山病病区扩张型心肌病调查解析
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扩张性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以心腔〔左心室和(或)右心室〕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原因的不明的心肌疾病,也是除冠心病和高血压以外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
其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心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甚或猝死为基本特征,可见于病程中任何阶段,至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及50%。
我国南市1992年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60岁以下人口中的年发病率为1.3/万。
近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因此,加强对DGM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研究,加深对DGM在基础与临床上进展的认识,对提高DGM诊治水平很有裨益。
本文拟结合国外有关文献并就我国近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有关DGM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防治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做简要概述。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DGM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可以是特发性、家族或遗传性、病毒感染和(或)免疫性、酒精性或中毒性。
但已确认一些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如肠道病毒感染、免疫机制以及遗传因素等。
目前认为,在DCM的众多病因和发病机制中,除主要与免疫介导(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家族遗传因素有关外,以病毒感染(尤其是柯萨奇B病毒)致病毒性心肌炎的转化与导致和诱发本病关系最为密切,认为病毒持续感染对心肌组织的持续损害及其诱发的免疫介导的心肌组织损伤可能是重要致病原因和机制。
最近,我们在DCM患者的心肌中也检测到有多病毒感染包括肠道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以及有肠道病毒蛋白VPI的存在。
传统上认为特发性DCM多为散发流行,但近年来临床上发现有群聚现象,通过家系调查及超声心动图对DCM患者亲属筛查证实,约25%~30%的DCM为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后者可表现为不同基因多种突变产生的遗传异质性、遗传方式多样性以及临床表现型的多样性。
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15个家系84例发病,家族中最大累及5代成员,并表现为多样遗传方式,说明DCM的存在有显著的遗传学基础。
扩心病调查方案
通卫发…2011‟号通江县卫生局关于印发通江县2011年中央补助克山病非病区扩心病调查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各乡镇卫生院:现将《通江县2011年中央补助克山病非病区扩心病调查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通江县2011年中央补助克山病非病区扩心病调查项目实施方案二O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抄送:省疾控中心地病所,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县财政局。
附件通江县2011年中央补助克山病非病区扩心病调查项目实施方案为摸清扩张型心肌病(以下称扩心病)患病情况,给上级主管部门控制和评估克山病病区病情、修订克山病控制标准、制订克山病消除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2011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中疾控地病发…2011‟13号)和《2011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四川省克山病非病区扩心病调查技术方案》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扩心病病例搜索(一)对象及范围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49个乡镇卫生院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登记在册的全部心肌疾病病例进行搜索、登记,在此基础上筛选、确诊扩心病病例。
(二)实施机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49个乡镇卫生院。
(三)内容、方法及工作进度要求1.病例搜索、筛选、登记、计算机录入与资料报送(1)搜索、筛选与登记。
2011年8月26日~9月15日,各实施机构组织本单位相关科室的医师,通过查阅内科、儿科、急诊科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的病历,搜索该时间段的全部心肌疾病病例…心肌疾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DCM)、肥厚型心肌病(HCM)、限制型心肌病(RCM)、酒精性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炎等一组疾病‟,并根据《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参考资料》(附件1),结合病例的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和来自病区的流行病学线索等,筛选出扩心病疑似病例。
31例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病史; ②
临床表现 为心脏扩大 , 心室收缩 功能减低伴 或不伴 有充血性
心力 衰竭 。 ③心脏扩大 : x线检 查心胸 比 > 0 .5 , 超声心动 图示全心扩大 ,
尤 以左心 室扩大为主 , 心脏可呈球型 。 ④心室收缩功能减低 : 超声心动 图 检测室壁运 动弥漫性减 弱 , 射血分数低 于正常值 。⑤必 须排 除其他特异 性( 继发 性 肌病 和地方性心肌病( 克山病) , 包 括缺 血性心肌病 、 围生期 心肌病 、 酒精性心肌病 、 全身系统性疾病所致 的心肌病等 , 方 可诊断特发
2 0 1 5 年9 月
第 1 4 卷 第9 期
今E t 健康
J I N R I J I A N K A NG ・7 l・
S e p t e mb e r 2 0 1 5 Vo 1 . 1 4 No . 9
3 1 例 扩 张型 心肌 病 的临床诊 断与治 疗
张 汉 杰
性扩张型心肌病 。
1 . 2 方法
病学分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进行治疗 。 液体潴 留的患者应限 制盐 的摄入 和合理使 用利尿剂 : 利 尿剂通常从小 剂量开始 , 如呋塞米 每
日2 0 m g 或氢氯噻嗪每 日 2 5 m g , 并逐渐增加剂 量直至尿量增加 , 体 重每
日减轻 0 . 5 —1 . O k g 。 所有无禁 忌证 者应积极使用 A E C I 。 晚期阶段 , 出现顽 固性终末期心力衰竭的临床 表现时 , 在用利尿剂 、 A C E I / A R B 、 地高辛 等 药物治疗基 础上 ,可考虑 短期应用磷酸 二酯酶抑制剂 米力农 5 0 u g / k g 负荷量 。栓塞 的预防 , 对于有心房颤动或深静 脉血 栓形成等发生栓塞性 疾病风 险且没有禁忌证 的患者 , 1 : 3 服 阿司匹林 7 5 ~1 0 0 m g / d , 预防 附壁
扩张型心肌病剖析
扩张型心肌病1995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组织专题研讨会,提出本病的诊断参考标准如下:1. 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室收缩功能减低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常有心律失常,可发生栓塞和猝死等并发症。
2.心脏扩大X线检查心胸比>0.5,超声心动图示全心扩大,尤以左心室扩大为显,左室舒张期末内径≥2.7cm/m2,心脏可呈球型。
3.心室收缩功能减低超声心动图检测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射血分数小于正常值。
4.必须排除其他特异性(继发性)心肌病和地方性心肌病(克山病),包括缺血性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代谢性和内分泌性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淀粉样变性、糖尿病等所致的心肌病、遗传家族性神经肌肉障碍所致的心肌病、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的心肌病、中毒性心肌病等才可诊断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5.有条件者可检测患者血清中抗心肌肽类抗体如抗心肌线粒体ADP/ATP载体抗体、抗肌球蛋白抗体、抗β1-受体抗体、抗M2胆碱能受体抗体,作为本病的辅助诊断。
临床上难与冠心病鉴别者需作冠状动脉造影。
【治疗原则】2、防治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3、有栓塞史者作抗凝治疗;5、严重患者可考虑人工心脏手术或心脏移植,可以行CRT治疗;6、对症、支持治疗。
由于病因未明,预防较困难。
在病毒感染时注意心脏变化并及早治疗,有实际意义。
【治疗主要针对临床表现】1.休息及避免劳累必须十分强调,如有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者2.有心力衰竭者治疗原则与一般心力衰竭相同,采用强心药、利尿药和扩血管药,由于心肌损坏较广泛,洋地黄类、利尿药有益,在病中其程度大于心肌梗塞后,β受体密度下调,在本病中其程度大于心肌梗塞后,用β受体阻滞剂后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的有害作用被去除,心肌内β受体密度上调,已知有β1好,起始用极小剂,然后缓慢加大剂量,此种治疗可以延长患者寿命。
疗,对快速室性心律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有猝死危险者治疗应积极。
《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扩张型心肌病(DCM)是除高血压、冠心病以外我国心衰患者中排名第三位的病因,是一类与遗传、免疫、感染以及环境等因素相关的复合型心肌病,以心脏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等为主要特征,严重时可并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和猝死。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对如何早期诊断DCM和明确病因?如何早期针对DCM发病机制与病因进行有效干预?带来了一些新的理念与方法。
一、DCM的病因诊断和生物标志物检测该共识将DCM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DCM包括家族性DCM、获得性DCM和特发性DCM。
获得性DCM是指遗传易感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扩张型心肌病,抗心肌抗体为主要免疫标志物。
继发性DCM是指全身性系统性疾病累及心肌,心肌病变仅仅是系统性疾病的一部分,包括自身免疫性、代谢内分泌性和营养性疾病继发的心肌病、其他器官疾病并发心肌病。
共识建议对DCM进行病因诊断,推荐开展生物标志物检测,包括遗传标记物和免疫标记物,抗心肌抗体是DCM的主要免疫标志物,常见抗体有五种:抗线粒体腺嘌呤核苷异位酶抗体、抗肾上腺素能β1受体抗体、抗胆碱能M2受体抗体、抗肌球蛋白重链抗体和抗L型钙通道抗体。
推荐对于心脏扩大非缺血性心衰患者,常规检测抗心肌抗体,指导选择针对性治疗和预测DCM猝死和死亡风险。
研究显示,抗心肌抗体在41%~85%特发性DCM、60%家族遗传性DCM和46%~60%围生期心肌病患者检出阳性。
二、DCM的早期诊断线索与筛查DCM的临床诊断标准为:具有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降低的客观证据,左心室舒张末内径>50mm(女性)或>55mm(男性);LVEF <45%(Simpsons法),LVFS<25%;除外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或缺血性心肌病。
对于家族性DCM的家系人群和曾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的患者,推荐进行早期筛查,主要包括以下人群:⑴出现不明原因的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变化:具有以下之一者:①左心室扩大但是LVEF正常:LVEDd>年龄和体表面积预测值的2倍SD+5%,②LVEF 45%~50%,③心电传导异常;⑵检测出与心肌病变有关的基因变异;⑶血清抗心肌抗体检测为阳性;⑷磁共振平扫与延迟增强成像检查显示心肌纤维化。
扩张型心肌病疾病查房
病史汇报
6年余前患者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休息后可自行 缓解,当时无胸痛心悸,类似症状反复发作并加重,曾多 次就诊本院住院治疗。均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衰, 阵发性室速,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予呋塞米螺内酯 等利尿强心等治疗,效果欠佳。3年前行心室同步化治疗, 植入CRT-D后患者胸闷气促有改善,门诊规则服药。后多 次于我院住院治疗。最近次住院2014.11.3-12.16。两天 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白色泡沫痰;胸痛伴活 动后气促。因症状反复发作遂再次来我院就诊收入住心内 科进一步治疗。
病史汇报
在心内科予强心利尿、抗凝、改善外周神 经功能,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患者1.19 09:55左右突发持续室速,伴血压下降,经 皮氧饱和度最低50%左右,呼之不应,无抽 搐发生。反复体内ICD电击3次,和积极抢 救后血压心率在药物维持下好转,患者意 识转清。但氧饱和度持续不升,经面罩吸 氧、无创通气SpO280-90%。本科会诊后, 气管插管转入我科进一步治疗。
对于重症晚期的病人可以安装CRT-D(心室同步化治疗加除颤), 终末期病人内科治疗无效,可考虑心脏移植
护理诊断
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淤血、肺水肿、伴肺部感染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水肿所致组织细胞营养不良、 局部长时间受压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呼吸困难所致能量消耗增加和机体缺氧 状态有关 体液过多 与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 焦虑 与疾病呈慢性过程、疾病逐渐加重、生活方式被 迫改变有关 潜在并发症 洋地黄中毒 有受伤的危险 与心律失常引起的头晕、晕厥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病人疲乏、胸痛、意识障碍导致咳嗽 无效、不能或不敢咳嗽有关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长期食欲下降有关
慢型克山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
的地区性
!
。
心 源 性 休克
;
慢性 心 力衰 竭 为 主 的 亚 急 型
。
2
时 间 上 的 发 病 待点
有充 血性 心 力 衰 竭 的 慢 型 克 山 病
。
克 自 病 具 有 明 显 的年 度 多发 和 季 节 多 发的特点
。
以 及 心 功 能 呈 代偿 状 态的 潜在 型 克 心 病 扩 心 病临 床 上 无 此 典 型 的 临 床 经 过
[
2
从其流
何 年龄
!
,
。
临未
。
、
病 理 等几个 方 面 还 是 有 差
,
4
环 境 因素 的 影 响
1
这 对 克 山 病病 情 程度 的 判断 也
,
觅 山 病 的 发 病 极 易 受外 部环 境变化 的
影响
,
很 有 现实 意 义
1 1
。
因此
应 加 强 在 克 山 病病
。
如 高琴 醋热
,
、
,
严 重 的 自然灾 害 都 可
。 、 、
,
心 肌 常有
、 、
论会
4
中 国地 方病 学 杂 志
, , .
1992
:
1
(
6
.
)
:
3 T9
斑 片 状 的 变 性 坏死
〔」
` 。
曾 宪惠
( ) ( 收稿
6
:
于维 汉
孙
辉
云 南笼 雄 地 区 扩 心 病
,
间质 水 肿
,
炎 细 胞 浸 润 或 较广 泛 的
与 慢克 关 系 的 探讨
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查房
随访内容
评估患者症状、体征、心功能分级 、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
随访方式
可采用门诊随访、电话随访或网络 随访等方式进行。
评估治疗效果及调整方案
01
02
03
评估指标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 心功能分级及检查结果, 评估治疗效果。
调整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 药物治疗方案、康复计划 和生活方式指导等。
分型
根据心室扩大的部位和程度,扩张型心肌病可分为左心型、右心型和全心型。其 中左心型最为常见,表现为左心室扩大和左心衰竭;右心型较少见,表现为右心 室扩大和右心衰竭;全心型则表现为双侧心室均扩大和全心衰竭。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是否有心界扩大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心率增快或减慢、心音减
弱等体征。
心电图检查
观察患者是否有心律失常 、ST-T改变等异常表现。
影像学检查
通过X线检查观察心影大小 及外形,超声心动图检测 各心腔大小变化、心瓣膜 功能及心室壁运动情况。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结果,结合患者病史进行综合判断。 具体标准包括心室扩大、心室收缩功 能减退等。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郁 等负面情绪。
药物治疗方案
利尿剂
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用于减轻水肿、缓 解症状。
β受体阻滞剂
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减慢心率、降 低心肌耗氧量。
ACEI/ARB类药物
如卡托普利、缬沙坦等,可改善心室重构, 降低病死率。
洋地黄类药物
如地高辛等,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泵血 功能。
3扩张型心肌病查房最终版精品PPT课件
排便或排尿需他人协助
其他,如行走需要辅助物、 视觉障碍、年龄≥65岁、
需要绝对卧床
无 无 不需 无
是 有 有意识障碍 无法稳定行走 睡眠型态紊乱或使用镇静 安眠药物 有 有 需 有
护理评估
• 2、Braden评分:19分
项目/分值
1分
2分
感觉:对压力相关不 适的感受能力
潮湿:皮肤暴露于潮 湿环境的程度
3 1 3 1 3 3 2 1
治疗用药
• 口服用药:拜阿司匹林,立普妥,便塞停, 卡托普利 ,万爽力,倍他乐克,螺内酯,可 达龙,尿毒清颗粒,呋塞米
• 静脉用药:硝酸甘油,可达龙,托拉塞米, 奥维加,还原型谷胱甘肽,心脉隆
治疗过程
• 2月27日收住CCU,予吸氧、心电监护、抗血小板、抗 心室重构纠正心衰、可达龙静脉泵入抗心律失常
活动力:身体活动程 度
移动力:改变和控制 体位的能力
营养:日常食物摄取 状态
摩擦力和剪切力
完全受限
持续潮湿
限制卧床
完全无法移 动
非常差
存在问题
非常受限 潮湿 坐位
严重受限 可能缺乏 潜在问题
3分 轻度受限 有时潮湿 偶尔行走 轻度受限
充足 不存在问题
4分 未受限 很少潮湿 经常行走 未受限
丰富 ——
144umol/L(02-28) 113umol/L(03-02) 66-133umol/L
2.5mg/L(02-28) 1mg/L(03-07)
<0.5mg/L
5074pg/ml(02-28) 1121pg/ml(03-03) <75岁<300;≥75 岁<450
893umol/L(02-28)
扩张型心肌病查房
内容介绍
肺动脉高压
正常的肺血管
心肌病概述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诊断及治疗 扩心病的护理
增大的右心室
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肌病)——概述
心室扩大
泵血功能障碍 充血性心力衰竭
正常
心室扩大 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肌病)——概述
▪ 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 ▪ 约20%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有心肌病的家族史。扩
思考题
患者任×,59岁,男。于2001年出现心慌、劳 力性呼吸困难。经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病人 就诊时,以心慌、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为主症。当时 心脏彩超表现为普大心,左室舒末径达82mm,室壁 搏动微弱,EF:29%,二尖瓣、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
➢ 接收此病人后你认为应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 请拟出此病人主要的护理问题及相关依据。 ➢ 给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发作
Ⅳ.级指患者在 休息时亦有 呼吸困难, 完全丧失劳 动力
内容介绍
肺动脉高压
正常的肺血管
心肌病概述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诊断及治疗
增大的右心室
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肌病)——病因病理
本病的病因迄今未明,近年来心肌病有增加趋势, 目前已发现本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张型心肌病的诊断率逐渐增加,据估计,年诊断率 约为8/10 万。 ▪ 男性多于女性。 ▪ 病死率高,疾病的任何阶段均可死亡。
根据呼吸困难的程度,可将 心功能分为四级
Ⅰ.级患者仅在 剧烈运动后 出现呼吸困 难
Ⅱ.级指患者慢 走无限制, 但在以正常 人速度上楼 或快走后出 现呼吸困难
▪ Ⅲ.级指患者慢走不 超过1~2里,常有
18天
中国6省(市)扩张型心肌病和类潜在型克山病患病率调查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p r e v a l e n c e o f d i l a t e d c a r d i o m y o p a t h y a n d t h e q u a s i — l a t e n t K e s h a n
( WH O / I S F C) 工 作 组 制 定 的标 准 。 结果 共 调查 了 1 2 6个 村 , 对5 4 1 3 9人 进 行 了 问卷 调 查 和 临 床 检 查 。 共 检 出扩张型 心肌病患者 1 0例 , 其 中 男 性 7人 , 女 性 3人 , 总患病率为 1 8 . 4 7 / 1 0万 ( 1 0 / 5 4 1 3 9 ) , 9 5 %可信 区 间 为 1 8 . 1 1 / 1 0万 一1 8 . 8 4 / 1 0万 。 共 检 出类 潜 在型 克 山 病 1 9 7例 , 总 患病 率 为 3 6 3 . 8 8 / 1 0万 ( 1 9 7 / 5 4 1 3 9 ) , 9 5 %可信 区间 为3 6 2 . 2 7 / 1 0万 ~ 3 6 5 . 4 9 / 1 0万 , 其 中男性患 病率 为 3 5 3 . 3 4 / 1 0万 ( 8 3 / 2 3 4 9 0 ) , 女 性患 病 率为3 7 2 . 0 7 / 1 0 万 ( 1 1 4 / 3 0 6 3 9 ) 。 描记心电图 5 4 1 3 9例 , 其中正常心电图 4 5 2 2 2例 , 异 常心 电 图 8 9 1 7例 , 异 常率 为 1 6 . 4 7 %。 其 中 重 庆 心 电 图异 常率 最 高 为 3 8 . 2 8 %( 1 5 8 5 / 4 1 4 1 ) , 云 南 心 电 图异 常 率 最 低 为 8 . 1 0 %( 1 1 7 5 / 1 4 5 0 7 ) 。 心 电 图 异 常 改变 中, T波 和 S T段 改 变 检 出 率 最 高 为 4 . 6 7 %( 2 5 2 8 / 5 4 1 3 9 ) 。在 异 常 心 电图 指数 中 , 河南 、 山东 和 重 庆 检 出 率
天水市234例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病学的统计分析
日,1年以上;饮酒大于2次倜,250ml/次,1年以
上)。人院24小时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射血分 数,采用仪器为汕头APOGEE800彩色超声心动 仪,探头频率2.5MHz.根据
心室射血分数=堑墅苤笔蒿蒿西豢产,
删
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测入院24小时内行胸部正
位x线片(PHILLIP500mA),计算:心胸比=苦。
由于原始数据多为文本格式,无法直接采用统 计软件分析,我们必须对其转化,采用定性变量与 定量变量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根据医学常识选取主 要指标,最终整理数据如表1所示。
收稿日期:2017-02-01 作者简介:王丙参(1983一),男,河南南阳人,天水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讲师,硕士。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61104045)阶段性成果
素转换酶抑制剂。
1数据采集
200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天水四O七总 住院人数183442例,其中农业人口128409例,非 农业人口55033例,临床诊断为扩心病患者234 例。发病的群体仅限于内科就诊患者,而就诊于其 他专业科室的患者、或以猝死发病的扩心病患者均 未纳入调查范围,这与真实数据具有一定出入。另 外,由于扩心病的确诊为排外性诊断,故有些扩心 病患者因漏诊或误诊原因而导致统计数据与真实数 据有一定误差。
106792
l
74
1
0
O
0
0.56
68
4
3
1
1
37323
1
54
0
0
1
0
0.52
56
1
3
1
1
108301
0
61
1
0
0
0
0 52
扩张性心肌病
心律失常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常伴有 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 动过速、心房颤动等,进 一步加重病情。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与体征
主要症状
活动时的呼吸困难、活动耐量下降,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 难和端坐呼吸等左心功能不全症状;食欲下降、腹胀及下肢水肿等右心功能不全 症状;合并心律失常时可表现为心悸、头晕、黑矇,甚至猝死。
诊断流程
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是否符合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 图等辅助检查,以明确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降低的情况;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降低的 疾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综合以上信息,作出最终诊断。
鉴别诊断与误区提示
01
鉴别诊断
主要与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先 天性心脏病等具有心室扩大和心力衰竭表现的心脏疾病进 行鉴别。这些疾病在临床表现上与扩张型心肌病有相似之 处,但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可以 明确各自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从而进行鉴别诊断。
02
误区提示
在诊断扩张型心肌病时,需要注意避免将其他原因导致的 心室扩大和心力衰竭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例如,缺血性 心肌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和坏死, 其临床表现与扩张型心肌病相似,但两者在病因、病理生 理机制和治疗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诊断时需要 结合患者的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
主要体征
心界扩大,听诊心音减弱,常可闻及第三或第四心音,心率快时呈奔马律。有时 可在心尖部闻及收缩期杂音,是由于二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所致。心功能不全时 可出现肺部湿啰音、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下肢水肿等体征。
基于回顾性调查的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探析
基于回顾性调查的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探析王素云1,武圆圆1,张会超2,杨凤鸣2,冯尧伟2,曾垂义2,王振涛2摘要目的:归纳总结扩张型心肌病(DCM)证候㊁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DCM的中医诊治提供切实的依据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筛选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㊁河南省中医院2010年1月 2020年6月确诊为DCM的住院病人共449例,利用EpiData3.1软件建立病例资料数据库,通过IBM SPSS25.0软件进行频数计算㊁Logistic回归分析㊁聚类分析㊂结果:449例DCM住院病人核心症状是胸闷㊁心悸㊁气喘㊁水肿㊁乏力㊁食少纳呆㊁舌质暗/淡;常见证候有水湿内停证㊁血瘀阻络证㊁气阴两虚证㊁气虚血瘀证㊁心脾两虚证㊁阳虚水泛证;常见病位证候要素有心㊁脾㊁肺㊁肾㊁肝;常见病性证候要素有气虚㊁血瘀㊁阴虚㊁水停㊁痰浊㊁阳虚;聚类分析得出12类有意义的证候类型㊂结论:建立以证候㊁证候要素为核心的DCM辨证体系有利于指导临床诊疗㊂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证候;证候要素d o i:10.12102/j.i s s n.1672-1349.2024.07.004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Elements of Dilated CardiomyopathyWANG Suyun,WU Yuanyuan,ZHANG Huichao,YANG Fengming,FENG Yaowei,ZENG Chuiyi,WANG Zhentao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450000,Henan,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Zhentao,E-mail:138****************Abstract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distributions of 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syndrome and syndrome elements.Methods:A total of449inpatients diagnosed with DCM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Hena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2010to June2020were collected by retrospective study.EpiData3.1 software was used to establish case data database,and IBM SPSS25.0software was used for frequency calculation,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and cluster analysis.Results:The core symptoms of449cases of patients with DCM were chest tightness, palpitation,asthma,edema,fatigue,anorexia,dark tongue and light tongue.The common syndromes were stagnation of water and dampness,obstruction of collaterals by blood stasis,deficiency of Qi and Yin,deficiency of Qi and blood stasis,deficiency of heart and spleen,and Yang deficiency and water generalization.The common disease location elements were heart,spleen,lung,and kidney.The common syndrome elements were Qi deficiency,blood stasis,Yin deficiency,water stagnation,phlegm-turbidity and Yang deficiency. Cluster analysis showed12kinds of significant syndrome types.Conclusion:The establishment of D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ystem with syndrome and syndrome elements as the core is beneficial to guid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Keywords dilated cardiomyopathy;syndrome;syndrome elements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引起心力衰竭㊁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常见疾病之一,以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降低为特征[1]㊂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DCM的深入开展,中医药治疗DCM具有一定优势[2-3],主要体现在辨证论治与整体治疗,但有关其中医证候特征缺乏系统研究,目前没有统一的DCM 的中医辨证分型[4-5],不利于DCM的临床治疗,因而急基金项目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中医学第二批学科建设项目(No.STG-ZYX01-202104);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研专项课题(No. 2019JDZX005);河南省中医药拔尖人才培养项目专项课题(No. 2022ZYBJ13);河南省中医学 双一流 创建科学研究专项课题(No. HSRP-DFCTCM-2023-4-10)作者单位 1.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450000)通讯作者王振涛,E-mail:138****************引用信息王素云,武圆圆,张会超,等.基于回顾性调查的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探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 (7):1179-1186.需建立标准的中医辨证诊断规范㊂本课题组近年开展了多项关于DCM的临床研究,在基于文献分析DCM证治规律㊁名医专家治疗DCM临床经验及用药规律研究[6-8]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运用相关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的内在规律[9],探索DCM的常见症状㊁证候及证候要素之间的分布规律,为建立DCM辨证标准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㊂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筛选河南省中医院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 2020年6月的DCM住院病例,共纳入病例449例㊂1.2病例采集表的制定参考既往的文献与名医专家的研究结果,建立DCM病例收集表,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㊁病史㊁家族史㊁中西医诊断㊁中医症状5个部分㊂1.3资料处理1.3.1症状名称的规范参照‘中医临床常见症状术语规范“[10]㊁‘中医诊断学“[11]对病例中的症状进行规范㊂1.3.2证候名称的规范参照‘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12]㊁‘中医诊断学“[11]㊁‘中医证候规范“[13]对临床辨证分型的名称进行统一规范㊂1.3.3证候要素的提取方法证候要素参照以上标准,以及朱文峰的‘证素辨证学“[14],将混合证候分解为基本的证候要素㊂1.4病例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1.4.1纳入标准1)确诊为DCM,以DCM为主要诊断的住院病例;2)年龄ȡ18岁,性别不限㊂1.4.2排除标准1)具有其他相关心脏严重疾病,如心源性休克㊁肺栓塞㊁恶性心律失常㊁梗阻型心肌病㊁重度心脏瓣膜病变㊁缩窄性心包炎㊁心包填塞者;2)年龄<18岁㊂1.4.3DCM诊断标准参照2018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㊁中国心肌炎心肌病协作组制定的‘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15]中DCM的诊断标准㊂1.4.4心功能分级标准参照1982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㊂1.5数据库的建立与整理填写DCM病例调查表,对病例调查表的内容进行量化,输入EpiData3.1软件中,进行双人录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㊂1.6统计学处理运用IBM 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㊂定性资料进行频数分析,对通过频数分析获得的常见病位㊁病性证候要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以病位㊁病性证候要素为因变量,以收集的128个症状为自变量(出现该症状=1,未出现该症状=0),通过Backward:LR的方法,取OR>1,P<0.05,依据贡献度大小,得出常见病位㊁病性证候要素的相应临床表现;对收集的128个中医症状采用层次聚类算法(HC)进行聚类分析,通过离差平方和(Ward method),变量间距离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得出聚类群㊂2结果2.1一般资料纳入DCM住院病人449例,其中男297例,女152例;年龄18~86岁,年龄分布见图1㊂病程<1年175例,1~<3年100例,3~<5年79例,5~<10年67例,ȡ10年28例,病程越长,病例数越少㊂116例病人存在家族遗传病史,占25.8%㊂心功能分级以心功能Ⅳ级(242例)㊁心功能Ⅲ级(149例)为主㊂统计发现发病或加重诱因有9种,频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心律失常64例,受寒63例,感染62例,劳累42例,饱餐14例,情志因素12例,电解质紊乱12例,药物中毒3例,饮酒2例,197例病人无明显发病诱因㊂图1年龄分布情况2.2DCM的症状分布情况纳入的449例病人中,收集到的DCM常见症状共有128个,其中,主要症状6个(水肿症状根据其分布部位分为6种),全身症状17个,肺系及胸部症状15个,肝㊁胆㊁脾㊁胃及腹部症状14个,肾系㊁腰部及四肢症状5个,头面五官症状17个,饮食及口味症状5个,睡眠症状4个,二便症状6个,形体症状3个,舌象症状21个,脉象症状15个㊂高频症状以胸闷㊁气喘㊁水肿㊁心悸㊁气短㊁乏力㊁胸闷易憋醒㊁食少纳呆㊁腹胀㊁咳嗽有痰为主;舌象以舌质淡㊁暗㊁红,舌苔薄㊁白或黄㊁少苔或无苔为主;脉象以细㊁沉㊁弦㊁数㊁结㊁代㊁滑脉在临床多见㊂详见表1~表3㊂2.3DCM的证候类型DCM住院病人证候类型共38种,总频次798次,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有7种,证型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水湿内停证㊁血瘀阻络证㊁气阴两虚证㊁气虚血瘀证㊁心脾两虚证㊁阳虚水泛证㊁痰热内扰证㊂详见表4㊂表1449例DCM病人高频症状分布情况症状频数(次)症状频数(次)胸闷376痰稠56气喘325小便少56睡眠易醒256便秘53食少纳呆232头晕52水肿223胁胀50乏力198颈静脉怒张47心悸182盗汗44下肢水肿170泡沫样痰44咳嗽有痰168口唇发绀40腹胀157胁下痛37气短136唇色暗34胸闷易憋醒87入睡困难/多梦34咳痰黄白相间68便溏32恶心60萎靡31神疲56咳声重浊31多汗56口干31咳声低微56表2449例DCM病人高频舌象分布情况舌象频数(次)舌质舌质暗301舌质淡191舌质红179有瘀斑25齿痕舌23舌尖红22舌体胖20舌苔舌苔白312舌苔薄174舌苔黄56少苔或无苔39舌苔厚腻29表3449例DCM病人高频脉象分布情况脉象频数(次)细312沉178弦121数60结34代32滑30弱23表4常见证候类型分布情况(n=449)证候频数(次)频率(%)证候频数(次)频率(%)水湿内停证15133.6心肾阴虚证5 1.1血瘀阻络证13229.4脾胃虚弱证5 1.1气阴两虚证11426.1心阳暴脱证8 1.8气虚血瘀证8819.6风痰阻络证8 1.8心脾两虚证378.2阴阳两虚证9 2.0阳虚水泛证31 6.9气滞血瘀证40.9痰热内扰证23 5.1脾阳虚证40.9痰瘀互结证19 4.2风寒袭肺证40.9肝郁脾虚证15 3.3脾肺气虚证5 1.1肝肾阴虚证13 2.9痰蒙神窍证30.7痰浊阻肺证13 2.9心肾亏虚证30.7湿热并重证13 2.9心阳虚证30.7脾肾阳虚证12 2.7肺脾气虚证20.4气血亏虚证11 2.4风寒束表证20.4心气亏虚证11 2.4肝胆郁热证20.4肝郁气滞证10 2.2肝风内动证20.4痰瘀阻肺证10 2.2寒凝心脉证20.4心肺气虚证10 2.2心阴不足证10.2阴阳两虚证9 2.0阴虚火旺证40.92.4DCM的证候要素DCM住院病人涉及的病位证候要素有8个,总频次为1095次,频率在10%以上的病位证候要素依次为心㊁脾㊁肺㊁肾㊁肝;涉及的病性证候要素共13个,总频次为1217次,频率在10%以上的病性证候要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气虚㊁血瘀㊁水停㊁阴虚㊁痰浊㊁阳虚㊁气陷㊂详见图2㊁图3㊂图2DCM 的病位要素分布情况图3DCM的病性证候要素分布情况2.5证候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常见症状进行分析,分别以前5个病位证候要素㊁病性证候要素为因变量,以收集的128个症状为自变量,通过Backward:LR的方法,取OR>1,P<0.05,依据贡献度大小,并结合临床实际,得出常见病位㊁病性证候要素的相应临床表现㊂详见表5㊁表6㊂表5证候要素相关症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证候要素症状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χ2值自由度P OR值95%置信区间下限上限心胸痛0.1200.057 4.48510.034 1.127 1.009 1.260气喘0.1440.063 5.15310.023 1.155 1.020 1.307气短0.5980.12921.63710.001 1.818 1.413 2.340脉结0.9410.420 5.00810.025 2.563 1.113 5.935脉弦0.9420.364 6.69810.010 2.566 1.257 5.237脉弱 1.0750.510 4.44210.035 2.930 1.0588.035脾头晕0.5780.2097.65710.006 1.783 1.184 2.686自汗0.9500.443 4.60210.032 2.586 1.086 6.161乏力0.9870.436 5.12910.024 2.684 1.142 6.306腹胀 1.1560.4287.30010.007 3.178 1.3747.352便溏0.6570.14919.3571<0.001 1.929 1.439 2.584唇色淡 1.8640.847 4.84310.028 6.449 1.22633.922舌质淡红0.7960.21613.6421<0.001 2.218 1.453 3.384脉结0.3590.154 5.40110.02 1.432 1.058 1.938(续表)证候要素症状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χ2值自由度P OR值95%置信区间下限上限肺胸痛0.8600.20417.8381<0.001 2.364 1.586 3.523咳声低微 1.9280.830 5.39410.020 6.874 1.35134.971干咳无痰0.7100.19513.2621<0.001 2.034 1.388 2.980舌质暗0.8350.2659.97110.002 2.305 1.373 3.872脉迟 2.2660.8377.33310.0079.638 1.87049.684肾乏力0.8240.22912.9591<0.001 2.279 1.455 3.570腰痛 2.5410.8708.53710.00312.695 2.30869.816多梦易醒0.7370.22310.92810.001 2.091 1.350 3.237盗汗 1.7840.748 5.68410.017 5.956 1.37425.824舌尖红 1.1070.508 4.75010.029 3.025 1.1188.185肝乏力 2.235 1.132 3.90010.0489.347 1.01785.902气短0.9000.24813.2291<0.001 2.460 1.515 3.996腹痛0.6360.2327.50710.006 1.890 1.199 2.979恶心0.7280.2399.22910.002 2.070 1.295 3.310胁下痛 1.2690.482 6.94010.008 3.557 1.3849.144舌苔厚腻 1.7280.5639.41310.002 5.627 1.86616.967脉沉0.5850.2147.45110.006 1.794 1.179 2.730脉弦0.7780.22711.80210.001 2.178 1.397 3.395气虚气短 1.1220.488 5.28410.022 3.072 1.1807.998神疲 2.241 1.060 4.47510.0349.406 1.17975.032乏力 1.2630.4288.73110.003 3.538 1.5308.179心悸 1.4520.44110.82310.001 4.271 1.79810.143水肿0.5450.1977.65010.006 1.725 1.172 2.538腹泻0.5880.15115.0961<0.001 1.800 1.338 2.422形体肥胖0.9210.421 4.78210.029 2.512 1.084 5.724脉沉 1.8430.851 4.69310.030 6.316 1.19233.468血瘀心悸0.4050.201 4.03410.045 1.499 1.010 2.224口唇青紫 1.8450.891 4.28410.038 6.326 1.10336.292乏力0.8600.3157.44510.006 2.363 1.274 4.384络脉青紫 2.853 1.083 6.93910.00817.344 2.076144.922舌苔薄0.5320.213 6.24110.012 1.703 1.122 2.585舌质暗0.8720.381 5.22610.022 2.391 1.132 5.050脉涩0.4050.201 4.03410.045 1.499 1.010 2.224阴虚盗汗0.6710.20211.03510.001 1.956 1.317 2.907头晕0.9400.3427.53610.006 2.560 1.308 5.007烦躁0.7780.21213.4771<0.001 2.177 1.437 3.297消瘦0.9140.21418.2391<0.001 2.495 1.640 3.796潮热 1.1030.21426.5641<0.001 3.014 1.981 4.585少苔或无苔0.8040.20914.8511<0.001 2.234 1.484 3.362脉细0.8080.23411.88910.001 2.244 1.417 3.554水停乏力0.5420.1927.92210.005 1.719 1.179 2.506水肿0.9310.23915.1571<0.001 2.537 1.588 4.055口淡0.5980.1919.75210.002 1.818 1.249 2.645小便少0.9600.22318.4961<0.001 2.612 1.686 4.045舌苔薄 1.9680.62210.00510.0027.157 2.11424.228舌苔腻0.7320.21012.1871<0.001 2.080 1.379 3.138(续表)证候要素症状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χ2值自由度P OR值95%置信区间下限上限脉沉0.7780.20214.7811<0.001 2.176 1.464 3.235痰浊乏力0.9950.24316.7091<0.001 2.704 1.678 4.356气喘0.8750.24912.3191<0.001 2.399 1.472 3.911痰稠0.7860.2549.57710.002 2.195 1.334 3.612泡沫样痰0.6130.13420.9421<0.001 1.847 1.420 2.402形体肥胖 1.4730.44111.13910.001 4.363 1.83710.363脉沉0.1430.063 5.21810.022 1.154 1.021 1.305脉细0.0610.029 4.40010.036 1.063 1.004 1.125脉滑0.5290.16510.24710.001 1.697 1.228 2.347阳虚口唇青紫0.9410.3158.91810.003 2.563 1.382 4.753四肢发凉0.9790.24615.8851<0.001 2.662 1.645 4.308水肿0.8490.3097.55610.006 2.337 1.276 4.282乏力0.7250.22410.43510.001 2.065 1.330 3.206腰肢酸软0.7950.23611.31610.001 2.214 1.393 3.519舌苔白 1.9300.6638.48910.004 6.893 1.88125.256脉细0.9970.30111.00210.001 2.711 1.504 4.886表6常见病位、病性证候要素与对应症状的分布关系证候要素症状心气喘㊁胸痛㊁气短㊁脉结㊁脉弦㊁脉弱脾头晕㊁自汗㊁乏力㊁腹胀㊁便溏㊁唇色淡㊁舌质淡红肺胸痛㊁咳嗽㊁咳声低微或干咳无痰㊁舌质暗㊁脉迟肾乏力㊁腰痛㊁多梦易醒㊁盗汗㊁舌尖红㊁舌苔腻肝乏力㊁气短㊁腹痛㊁恶心㊁胁下痛㊁舌苔厚腻㊁脉沉㊁脉弦气虚气短㊁神疲㊁乏力㊁心悸㊁腹泻㊁水肿㊁形体肥胖㊁脉沉血瘀心悸㊁口唇发绀㊁乏力㊁络脉青紫㊁舌苔薄㊁舌质暗㊁脉涩阴虚盗汗㊁头晕㊁烦躁㊁消瘦㊁潮热㊁少苔或无苔㊁脉代㊁脉细水停乏力㊁水肿㊁口淡㊁小便少㊁舌苔薄㊁舌苔腻㊁脉沉痰浊乏力㊁气喘㊁形体肥胖㊁痰稠或泡沫样痰㊁脉沉㊁脉细㊁脉滑阳虚口唇发绀㊁四肢发凉㊁乏力㊁水肿㊁腰肢酸软㊁舌苔白㊁脉细2.6聚类分析对收集的128个中医症状采用HC法进行聚类分析,通过Ward method法,变量间距离利用Pearson 相关分析法,得出聚类群,结合专家指导意见及临床知识,得出12类有意义的聚类结果,并判定每个聚类群代表的证型及证候要素㊂详见表7㊂表7聚类结果证候分析类别四诊信息证型证候要素#1气喘㊁乏力㊁口唇发绀㊁唇色暗,舌苔淡㊁舌质暗㊁舌质发绀㊁舌下脉络青紫,脉沉缓气虚血瘀证心㊁肺㊁气虚㊁血瘀#2心悸㊁胸闷㊁气喘㊁呼吸困难㊁多汗㊁水肿㊁胸闷易憋醒㊁小便少,舌质淡红㊁舌苔淡㊁脉细阳虚水泛证心㊁脾㊁肺㊁肾㊁阳虚㊁水停㊁气虚#3心悸㊁胸闷㊁气喘㊁头晕㊁耳鸣,舌质淡,脉沉细气血亏虚证心㊁肺㊁脾㊁气虚㊁血虚#4胸闷㊁心悸㊁气喘㊁盗汗㊁潮热㊁五心烦热,舌质红㊁舌尖红㊁舌质暗㊁舌苔白,脉沉细㊁脉结代㊁脉搏短绌气阴两虚兼血瘀证心㊁肺㊁气虚㊁阴虚㊁虚热㊁血瘀#5气喘㊁胸闷㊁乏力㊁食少纳呆㊁腹胀㊁睡眠易醒,舌质淡红㊁舌苔薄白,脉沉细心脾两虚证心㊁脾㊁气虚㊁血虚(续表)类别四诊信息证型证候要素#6心悸㊁口干㊁口苦㊁胁肋胀痛㊁多梦易醒㊁唇色暗,舌质红绛㊁舌体有裂纹,脉细涩心肝火旺兼血瘀证心㊁肝㊁气虚㊁阴虚㊁血瘀㊁内热#7气喘㊁胸闷㊁水肿,舌苔白腻,脉弦细痰湿水停证心㊁肺㊁脾㊁气虚㊁水停㊁痰浊㊁水湿#8胸闷㊁乏力㊁食少纳呆㊁腹胀㊁形体肥胖㊁多汗㊁咳嗽㊁痰黏难咳㊁痰黄白相间,舌苔黄腻,脉滑数痰热内扰证心㊁肺㊁脾㊁痰浊㊁湿㊁热#9气喘㊁呼吸困难㊁自汗㊁水肿㊁腰痛㊁腰肢酸软㊁胸闷易憋醒㊁夜尿频,脉结代心肾阳虚证心㊁肾㊁阳虚㊁水停#10胸闷㊁气短㊁乏力㊁头晕㊁善太息大气下陷证心㊁肺㊁脾㊁气虚㊁气陷#11大汗淋漓㊁四肢发凉㊁口唇发绀㊁面色苍白,舌质暗阳虚欲脱证阳虚㊁阳脱㊁寒#12气喘㊁呼吸困难㊁神情萎靡㊁大汗淋漓㊁面色黧黑㊁小便少,舌质暗㊁舌体有裂纹,脉弱阴阳两脱证心㊁脾㊁肺㊁肾㊁阴脱㊁阳脱3讨论通过对449例DCM住院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显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95ʒ1,发病年龄多集中在50~69岁,50~59岁占26.5%,60~69岁占30.7%,排除ȡ70岁的病人,可发现住院病人的占比与年龄呈正相关,与部分研究结果[16-18]相似㊂DCM有家族聚集现象,研究发现家族性DCM在DCM 中的发病率为25%~50%[19],本研究中具有家族遗传史的病人占25.8%,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㊂本研究中以住院病人为主,病人因心力衰竭症状加重而入院治疗,心功能分级集中在Ⅲ级㊁Ⅳ级㊂DCM病人症状的加重通常是由诱因诱发的,研究发现常见的诱因有心律失常㊁受寒㊁感染㊁劳累㊁饱餐㊁情志因素㊁电解质紊乱㊁药物中毒㊁饮酒等,这些诱因不及时纠正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故控制或纠正诱因是防治DCM的重要环节,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及规范药物治疗也是防止疾病加重的有效方法㊂DCM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多种影响因素,如年龄㊁病程长短㊁治疗方法㊁再住院率等,对病人生存预后㊁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20]㊂449例DCM病人常见症状有128个,频率较高的症状有胸闷㊁气喘㊁水肿㊁心悸㊁气短㊁乏力㊁胸闷易憋醒㊁食少纳呆㊁腹胀㊁咳嗽有痰,舌质淡㊁暗㊁红,舌苔薄㊁白或黄㊁少苔或无苔,脉细㊁沉㊁弦㊁数㊁结㊁代㊁滑等㊂DCM病人临床常因心力衰竭急性发作进行住院治疗,常见胸闷㊁呼吸困难㊁气喘㊁水肿等表现,与本研究中DCM住院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相符㊂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将相关的中医症状加以组合,可得到以气虚血瘀兼水湿内停㊁气阴两虚为主的相关证候,并累及出现肺㊁脾㊁肾脏等症状,与前期研究结果[21-25]相似㊂本研究中频数分析显示,频率>5%的证候有水湿内停证㊁血瘀阻络证㊁气虚血瘀证㊁气阴两虚证㊁阳虚水泛证㊁心脾两虚证㊁痰热内扰证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常见病位㊁病性证候要素(心㊁脾㊁肺㊁肾㊁肝㊁气虚㊁血瘀㊁阴虚㊁水停㊁痰浊㊁阳虚)对应的症状群㊂DCM病位以心为主,涉及脾㊁肺㊁肾㊁肝;病性虚实夹杂,虚证以气虚㊁阴虚㊁阳虚为主,实证以血瘀㊁水停㊁痰浊为主,DCM多呈慢性发病,病程较长,病因病机复杂,临床辨证常涉及多个病位,虚实夹杂,痰血水胶着,且互为因果,临证须分清虚实主次,谨慎施治㊂结合临床对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得出12类证型,包括大气下陷㊁气虚血瘀㊁气血亏虚㊁气阴两虚兼血瘀㊁心脾两虚㊁心肝火旺兼血瘀㊁阳虚水泛㊁痰湿水停㊁痰热内扰㊁心肾阳虚㊁阳虚欲脱㊁阴阳两脱证等㊂王振涛教授等从大气下陷理论出发,认为大气下陷,心肺同居胸中,心主血脉,肺主气,宗气积于胸中,贯心脉以行气血,宗气亏虚,血运失力,则致气虚血瘀,血瘀贯穿疾病始终,治疗注重升补大气,活血化瘀[26-27];郭维琴教授等认为DCM病位首先涉及心脏,继而影响肺㊁脾㊁肾,致心肺气虚㊁心脾两虚㊁心肾阳虚,甚则上㊁中㊁下三焦同病,三焦不利,水运失常,致痰湿水停,治上焦补益心肺㊁中焦健脾益气㊁下焦温肾补阳从而调补三焦㊁调节三焦水气;日久水湿久蕴不化,热蕴为痰,可见咳嗽㊁痰黄黏腻㊁舌苔黄腻,脉滑数之痰热内扰证[28-29]㊂李德新教授认为DCM与心脾关系最为密切, 母病及子 ,心气亏虚,心病累及脾,后天之本无法化生,则气血化生不足[30],气血两虚,血脉不充运行无力,进一步加重血瘀程度㊂王彦晖教授从阴火理论出发提出气虚并心肝火旺证型,DCM以气虚为本,思虑过度,耗损元气,资助心火,在脾胃虚弱的情况下,心火亢而乘土;加之饮酒或嗜食辛辣,忧虑伤肝,肝郁偏热化;睡眠不足,耗损心阴,心火上炎,因此,部分气虚病人可发展为阴火证候,出现一系列气虚和上火症状[31]㊂气虚日久伤阴,外受热毒之邪,耗伤津液,出现盗汗㊁潮热㊁五心烦热等气阴两虚症状;气虚日久累及阳气,阳气亏虚㊁温煦失职,蒸腾气化不及,水液代谢障碍,致阳虚水泛证候,治以温阳利水;严重阶段,心阳衰极,阳气欲脱,出现大汗淋漓㊁四肢发凉㊁口唇发绀㊁面色苍白等危重证候,治以急救回阳[32];阳损及阴,阴阳两虚,重则见虚极欲脱的危重证候㊂本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探析DCM的证候㊁证候要素分布规律,通过对调查时间范围内的相关病例进行研究,得出初步结论,达到了研究目的㊂但仍存在许多不足,本研究纳入病例由郑州地区中医院收集而来,存在一定的地域偏差性;收集的病例样本相对较少,且DCM涉及的证候要素较多,统计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进行大样本量㊁多中心㊁多地域研究,以建立更好的数据模型,为临床辨证及中西医结合诊治DCM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㊂参考文献:[1]沈丽娟,陆曙,孔令晶,等.表观遗传学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1,37(2):100-104.[2]李靖,李荣.扩张型心肌病与中医 心胀 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8):3010-3011.[3]边汝涛,王振涛.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12):1826-1828.[4]谭雨晴,李颖,李军.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现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8):3655-3657.[5]樊华,居励之,王佑华.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9):1051-1054.[6]崔仕衡.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用药规律的回顾性研究[D].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2020.[7]贺喜盈.基于文献分析初步探讨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治规律[D].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2020.[8]王灿灿.基于数据挖掘的名医专家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经验研究[D].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2020.[9]胡金亮,李建生.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智能模型建立探索[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707-1709.[10]黎敬波,马力.中医临床常见症状术语规范[M].修订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5.[11]陈家旭.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5.[12]赵金铎.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5.[13]邓铁涛.中医证候规范[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1-5.[14]朱文锋.证素辨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1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肌炎心肌病协作组.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8,34(5):421-434.[16]廖玉华.心肌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17]张新雨,徐予,石亚楠,等.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7):17-21.[18]侯刚.河南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及主要危险因素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8.[19]MCNALLY E M,GOLBUS J R,PUCKELWARTZ M J.Geneticmutations and mechanisms in dilated cardiomyopathy[J].The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13,123(1):19-26. [20]扎西卓玛,王吴婉,林雪,等.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2,27(2):123-128.[21]闻婷.芪参益气活血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9.[22]刘舜禹.抗纤益心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气虚血瘀证的队列研究[D].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2018.[23]廖杰,姚庆涛,王卫星.浅谈益气活血法在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中的应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12):112-113. [24]曾垂义,王振涛,韩丽华.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药治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0):2590-2592.[25]曾垂义,王振涛,陈磊.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超声指标的影响[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1):109-111.[26]曾垂义,王振涛.王振涛应用升阳举陷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经验[J].河南中医,2011,31(5):470-471.[27]李亮,林丰夏,张元贵,等.宋银枝教授从大气下陷论治扩张型心肌病的经验管窥[J].环球中医药,2019,12(3):412-414. [28]李倩倩,梁晋普,王文杰,等.郭维琴教授从三焦论治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经验浅析[J].环球中医药,2020,13(6):1066-1068. [29]周贤,刘松林,樊讯,等.梅国强辨治扩张型心肌病经验[J].中医杂志,2021,62(4):289-291;302.[30]段盈竹,于睿,李德新.李德新教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经验撷菁[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9):2165-2167.[31]张绍良,王晨玫,王彦晖.阴火证诊疗思想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6):2193-2195.[32]周雪林,周明,杨宇.回阳保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纤颤86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2,14(12):14-17.(收稿日期:2022-07-26)(本文编辑王丽)。
扩张型心肌病查房最终ppt文档
知识复习
扩张型心肌病概念
扩张型心肌病是以左、右心室或双心室内径 增大,伴有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 是原发型心肌病最常见的类型。
临床主要表现心腔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 常、栓塞、猝死、病死率较高。预后不良,5年存 活率50%,10年存活率25%。
扩张型心肌病病因
a、病因尚不清楚; b、病毒性心肌炎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
全心增大;肺动脉内径增宽; 左室壁运动减低
二尖瓣轻度返流、三尖瓣中度返 流 中度肺动脉高压 少量心包积液 左室舒张/收缩功能减低 射血分数:48%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 气体交换受损:与肺循环淤血有关 • 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猝死、栓塞 • 活动无耐力:与心排出量下降有关 • 体液过多:与体循环淤血有关
,取舒适卧位休息
体液过多:与体循环淤血有关
• 1、遵医嘱予强心、利尿、减轻心脏负荷 治疗
• 2、观察尿量及水肿情况,异常时及时向 医生
健康宣教
1、讲解疾病基础知识 2、介绍目前主要治疗及用药 3、指导按时、按量服药,告知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4 、讲解饮食原则 5、安全措施的介绍:家属的陪伴、预防跌倒 6、保持大小便通畅,勿用力排便。
07月09日: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猝死 、栓塞
•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能及时发现处理 • 护理措施:
1、予监测,观察患者心律及心率的变化 2、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并观察用药后反
应 3、及时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并汇报医生 4、做好抢允许的情况下,床上运动量,观察患者 双下肢皮温色泽有无变化,有无肿胀。 6、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等
最后值
453umol/L(07-09) 78.0U/L(07-09) 65.0U/L(07-09)
扩张型心肌病疾病研究报告
扩张型心肌病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心肌病所属部位:胸部就诊科室:心脑血管,心胸外科病症体征:猝死,发绀,乏力,潮式呼吸,淀粉样变性,呼吸困难,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端坐呼吸,腹部不适,腹水疾病介绍:扩张型心肌病是怎么回事?扩张型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充血性心肌病)是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并伴有心肌肥厚心肌收缩期泵血功能障碍,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本型的特征为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多见,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死亡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症状体征:扩张型心肌病有哪些症状?以下就是关于扩张性心肌病的症状的具体介绍:一、症状和体征各年龄均可发病,但以中年居多。
起病多缓慢,最初检查时发现心脏扩大,心功能代偿而无自觉不适。
经过一段时间后症状逐步出现,这一时期有时可达10年以上。
症状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其中以气急和浮肿为最常见。
最初在劳动或劳累后气急,以后在轻度活动或休息时也有气急,或有夜间阵发性气急。
由于心排血量低,患者常感乏力。
体检见心率加速,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可有抬举性搏动,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常可听得第三音或第四音,心率快时呈奔马律。
由于心腔扩大,可有相对性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所致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此种杂音在心功能改善后减轻。
血压多数正常,但晚期病例血压降低,脉压小,出现心力衰竭时舒张压可轻度升高。
交替脉的出现提示左心衰竭。
脉搏常较弱。
心力衰竭时二脉基底部可有罗音。
右心衰竭时肝脏肿大,水肿的出现从下肢开始,胸水和腹水在晚期患者中不少见。
各种心律失常都可出现,为首见或主要的表现,并有多种心律失常合并存在而构成比较复杂的心律,可以反复发生,有时甚顽固。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窦房阻滞或暂停可导致阿-斯综合征,成为致死原因之一。
此外,尚可有脑、肾、肺等处的栓塞。
二、病理改变心脏重量增加,约为正常的一倍。
各心腔扩大,心肌灰白而松弛。
心室壁心肌虽肥大,但因室腔扩大而室壁厚度仍近乎正常。
“扩张型心肌病”与克山病关系的研究
“扩张型心肌病”与克山病关系的研究
牛存龙;许尔孝;董蜀川
【期刊名称】《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年(卷),期】1996(11)5
【摘要】1984年以来,云南省克山病发病大幅度下降,全省年发病率已降至历史最
低水平。
但是,近年在克山病病情监测工作中,发现楚雄、大理等地病区有较多的、
主要发生于成人的、原因不明的“扩张型心肌病”(以下简称“扩心病”)。
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等与克山病相似,为了探讨发生在克山病区的“扩心病”与克山病之间的关系,作者于1991~1994年,从流行病学、临床学、病理学及生物化学等方面对“扩心病”与克山病作了较为系统地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总页数】4页(P288-291)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病;克山病;病理学;生物化学
【作者】牛存龙;许尔孝;董蜀川
【作者单位】云南省克山病防治研究中心;楚雄州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02;R362
【相关文献】
1.从病理学看克山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关系 [J], 李广生
2.楚雄地区“扩张型心肌病”与克山病关系的研究 [J], 李伶;梁兴;鲍建忠
3.云南楚雄地区“扩张型心肌病”与慢型克山病关系的探讨 [J], 曾宪惠;于维汉;孙
辉
4.硒预防克山病和低硒与克山病关系的研究进展:纪念克山病发现60周年暨克山病 [J], 徐光禄
5.应用原位杂交法对比研究慢型克山病、扩张型心肌病与肠道病毒的关系 [J], 邹宁;牛美娟;张凤民;周令望;郭彩玲;刘阳;曹宪惠;钟学宽;范业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管理人员定期进行项目督导和抽查。各调查点心 电图均由省级专业人员进行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及 类潜在型克山病病例由省级专家进行确诊.并送中 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克山病防治 研究所进行专家复核。 1.6统计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 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率的比较采用 X2检验。
residents of the villages sampled were surveyed by physical cardiomyopathy
patients were
examination,electrocardiogram正CG);suspected
cardiac echocardiography.Results The
two
of dilated
cardiomyopathy
in non-endemic
areas
of
Keshan disease,and
provide the
and evaluation of Keshan disease.Methods
chosen,two
Twelve
non—
endemic counties of Keshan disease and
selected
as
investigated site
from style
each
were
non—endemic similar to
township,the of the village
environment,the
production method and life
those
of Keshan disease.The dilated
生堡些直退堂鍪查2Q!§至8旦2Q旦筮箜鲞筮8塑鱼h也』星翌d塑亟丛,△!段§1 2Q:2Q!鱼,y尘:3』,盟!:S
・589・
・现场调查・
甘肃省非克山病病区扩张型心肌病调查
李萍 邵建赘 谢晓艳
陈晓燕
陈国华
鱼素琴
格鹏飞
廖永建
730000兰州,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科(李萍、邵建赘、谢晓艳、陈晓燕、陈国华、 鱼素琴、廖永建);730000兰州,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格鹏飞) 通信作者:李萍,Email:2460707227@qq.com
prevalence(1.98%)of
quasi-
that(3.25%)of来自the villages in non-endemic
significant(x2=12.096,P<O.05).Condusion
The
prevalence of be used
as
dilated eardiomyopathy and quasi-latent Keshan disease in non-endemic areas of Keshan disease references in the evaluation of Keshan disease in the endemic for Keshan disease control and evaluation.
non-endemic counties of Keshan disease were
one
endemic townships of Keshan disease were chosen from each county,then residents
was
non-endemic village of about 500 sampled villages’natural
with abnormal ECG was 1 518,and the
rate
of abnormal ECG Was
11.50%.One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nd 285 patients with quasi-latent Keshan disease were found.the total prevalence was 2.17%.The proportion of quasi—latent Keshan diseas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was 1.00:1.07.The latent Keshan disease in villages of endemic counties Was lower than counties,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克山病; 扩张型心肌病; 病情; 检出率; 控制
A survey
on
dilated cardiomyopathy in non-endemic
areas
of Keshan disease in Gansu Province
Li只够
Shao Jianyun,Xie Xiaoyan,Chen Xiaoyan,Chen Guohua,Yu Suqin,Ge Department
2结 果
2.1扩张型心肌病与类潜在型克山病检诊情况:14 个县28个非病区村应调查常住人口16 057人,实 际调查13 200人,总受柃率为82.2l%。临床查体和 心电图检查13 200人,心电图异常1 518人.异常 率为11.50%。异常心电图改变指标中以T波改变、 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右 束支传导阻滞多见。对可疑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拍摄 胸部正位X片169例,其中心胸比例增大者22例。 心脏超声检查7例,其中心脏增大者5例.综合临 床、心电图、胸片或心脏超声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后,符合扩张型心肌病诊断的1例、符合类潜在型克 山病诊断的285例,总检出率为2.17%(286/13 200)。 见表1。 2.2克山病病区县非病区村和非克山病病区县非 病区村扩张型心肌病病情:病区县非病区村异常心 电图检出率低于非病区县非病区村,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x2=7.032,P<0.05)。病区县非病区村类潜在 型克山病检}n率低于非病区县非病区村.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X2=12.096,P<0.05)。见表2。 2.3类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病例的年龄、性别分布: 共检出285例类潜在型克山病病例.其中年龄最小 者6岁,最大者83岁。男女性别比为1.00:1.07。 3~15岁儿童类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为10.53% (30/285),各年龄段类潜在型克山病男、女检出率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3讨论 克山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现有 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克山病的流行有明确的区域 性,而扩张型心肌病的流行未见有明确的地方性流 行特征。在克山病病区临床实践中存在扩张型心肌 病与慢型克山病的鉴别诊断问题.仅有的鉴别诊断 依据是流行病学特征,即慢型克山病患者必须是在 克山病病区连续生活6个月以上,具有克山病发病 的时间、人群特点,但理论上克山病病区应该也有 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本次调查为制订克山病控制 与消除标准提供了克山病病区慢型克山病“本底参
DOI:10.3760/ema.j.issn.2095--4255.2016.08.010
【摘要】目的探讨甘肃省非克山病病区扩张型心肌病病情,为克山病病区克山病病情的控制评估提供
依据。方法在甘肃省选取12个克山病病区县和2个非克山病病区县。每个县选取2个非克山病病区乡镇,
每个乡镇选取1个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与克山病病区村相近的非克山病病区村作为调查点,现场进行临 床查体、十二导联心电图描记,对疑似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拍摄后前位2 m距离胸部正位X线片或进行心脏超
Pengfei,Liao Yon百ian 730000,China(ti只 Prevention,Lanzhou
Disease Control and
of
Endemic Disease,Gonsu
Center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Lanzhou
Shao JY,Xie XY,Chen XY,Chen GH,Yu
(区、市)327个县(市、旗)流行…。甘肃省1953年确 诊第1例急型克山病病例,到1984年,发病人数增
万方数据
空堡垫夏题堂盘查2Q!垒至§旦2Q旦箜3』鲞蔓8塑£h也』垦!d!塑iQ!,△H理塾2Q,2Q!§,y!!:3§,盟Q:8
至28 845例,曾在5个市28个县(区)228个乡流 行,受威胁人EI达1 027万,病死(以急型计)总人数 为5 734人,期间出现过4次(1951—1952、1960— 1961、1964—1967、1974—1975年)流行高发年㈨。 20世纪80年代以后病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 1990年开始全国着手建立了克山病监测哨点.主要 监测历史重病区人群潜在型克山病的发病情况.从 哨点监测和病例搜索结果来看,甘肃省克山病病情 较稳定,但时有慢型病例,甚至亚急型病例发生[3 3。 扩张型心肌病与慢型克山病都原发于心肌,临床上 以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为主要特征,缺乏特异性. 心电图、x线、超声等辅助检查很难进行鉴别诊断, 仅有的鉴别诊断依据就是流行病学特征。201 1年在 中央转移支付地方病防治项目经费的支持下,甘肃 省开展了非克山病病区扩张型心肌病调查,并以此 作为“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基本消除克山病防治 目标中克山病病区慢型克山病“本底参考值”【4].作 者于2011年8—12月组织开展了此项调查工作, 为克山病病区病情控制评估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地点:依据甘肃省克山病历史病区分布资 料,选取成县、宕昌县、礼县、合水县、华池县、庆城 县、西峰区、华亭县、静宁县、灵台县、庄浪县、秦安 县12个病区县.以及邻近病区的武山县和距病区
areas
can
of Keshan disease,which may provide evidence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