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性青光眼的临床分析要点
手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26例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26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89292e58fb770bf78a55d7.png)
乳化 吸除 白内障 ,囊袋 内植入后房型人 工晶状 体,卡米 可林缩 瞳,灌吸置换 出卡米可林和黏弹剂 。现代 白内障
囊外摘 除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常规球后神经 阻
滞麻醉 ,橡 皮球加 压软化眼球 。角膜缘后界作层 间切 口
11 对象 我 院对 2 例先天性 白内障患者行手术治疗。 . 6 男 1 例 ,女 l 5 l例,年龄 3 8岁 。术前视力光感 <0 ~7 . 1 2 者 3例 ( 8 ,01 ~0 8 %) . 2 . 5例 ( 2 。手 术眼除 2者 1%) 患白内障外还合并其他 眼科疾病 1 例 , 6 青光 眼术后 3 例, 高度近视眼 2例 ,慢性葡 萄膜 炎 2例 ,糖尿病眼底病变 1 ,视 网膜脱离术后 1 ,视 网膜色素变性 1 。患 例 例 例 者主要表现 为白瞳症 、畏光 、眼球震颤 、斜视 、仅有追 光现象而无视物 目标等 。有些合 并有小眼球、瞳孔残膜 等 。术后进行 随访 、处理 并发症及 弱视训练治疗 。 1 手术方法 采 用较先进 、合理 的方法 ,在基础麻醉 . 2 加局部浸润麻醉下 ,作穹 隆部 为基底 结膜瓣,上方角巩 膜缘行 32 mm 的巩膜 隧道切 口入前 房,注射黏弹剂后 . 行 5 mm连 续环 形撕囊 ,因晶体核小而软 ,水分离后一 般采用超声乳化 I 吸出晶体 皮质 、软核 ,皮质吸 出干 / A 净 ,运用注吸器头或黏弹剂钝针头打 磨后囊膜 ,例行于 视轴 区进行后囊膜环形撕囊 , 直径 3 ~4 mm 为宜 , 选用 4号半 自制截 囊针在 中央作一小三角形切开 ,通过开 口 向后注入黏弹剂推后玻璃体 。当后囊膜机 化、纤维化、 增厚无法撕囊时 ,可用撕囊针钩剥 、撕 拉,甚至用 囊膜 剪剪除视轴区 3 mm 的后 囊膜。如有玻璃体漏脱并行前 段玻璃体切割术 ,可使植入后 的人工 晶体与玻璃 体问形 成一个液区 。 3岁者一期植入人工 晶体 。切 口用 1. 00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使用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治疗规则性角膜散光的临床效果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使用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治疗规则性角膜散光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abc608c4da38376baf1faeaa.png)
【 要l 摘 目的 评价Ars o c c o Tr 复曲 ̄AJ 晶状体 在先天 性 白内障手术 中矫 正 角膜 源性散 光的 临床效 果及 其旋 转稳定性 。 yl i = - 方法 对2眼 5 合并角膜散光的先天性白内障行白内I超声乳化吸 出 -c s o cILs 6T ) 宰 联 ̄Ar o Tr (N 0T植入术, yf i o 其中T ( 3柱镜为15 )眼,4柱镜为2 2D1 .D7 T( .5 )0
白内 障 的 治 疗 目的 , 经从 单 纯 的 复 明手 术 发 展 到 目前 的 屈 已 光 手 术 阶 段 , 光 严 重 影 响 患 者 术 后 的 视 觉 质 量 , 目前 临 床 要 散 是
行生 物 测 量 , 通过 登 陆 网站 ( www.cyotr cl ltrc r)输 ar sf i ac ao .o , oc u n
眼 , 5拄镜 为3 0 D 8 。 T( .0 ) 眼 观察 术 后远 期(个 月~2 术眼裸 眼视 力( C A 及最佳矫 正视 力( c A , 后术眼 角膜散 光及全眼散 光 , 3 年) UV ) BV ) 术 预期
与实 际残余散 光 , L 转度 数 。 I 旋 O 结果
术 后3 月8% 者U V  ̄0 6 9% B V  ̄08 其 中2 % 1 0本研 究术 前平 均 角膜散 光 为 个 7患 C A . ,4 ,C A . , 9 ≥ .。
1 资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if i超 声 乳化 仪 超 声 乳化 , n nt i i 常规 超 声 乳 化 、 吸皮 质后 , 、 囊 注 前 后
抛 光 , 袋 内 注 入 黏 弹 剂 , 用 Mo ac I 注 器 植 入 S 0 T 囊 使 n rh I 推 N6 T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的比较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ef31b3b0b4c2e3f572763ff.png)
・
3 8・
临床 眼科杂志 2 0 1 4年第 2 2卷第 1期
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O p h t h a l mo l o g y 。 2 0 1 4, V o 1 . 2 2 , N o . 1
・
临床研究 ・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婴 幼儿先天性 白内障的 比较
We i n v e s i t g a t e d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nt a e io r r c h a mb e r - t h e r a t e o f i i r s p r o l a p s e-u v e i t i s , p o s t e i r o r c a p s u l e o p a e i i f c a t i o n a n d o he t r
I n g r o u p B-r o u i t n e p b a e o e m u l s i i f c a i t o n f o r c a t a r a c t w a s p e f r o r m e d j d n l f y w i h t a n t e i r o r v l t r e c t o m y i n 2 1 e y e s o f 1 5 c a s s. e
眼外伤鉴别诊断
![眼外伤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92aa38f4b8f67c1cfad6b858.png)
晶体脱位1、先天性白内障:自出生后发现黑晶发白,视物不见,本患者有明确外伤病史可排除。
2、老年性白内障:呈年龄相关性,多双眼对称,呈皮质或核心混浊,本患者可排除该诊断。
3、晶体脱位:患者有明确人工晶体植入史,结合眼彩超本患者可排除该诊断。
1、人工晶体全脱位:可见人工晶体引起虹膜震颤及瞳孔嵌顿等情况,患者无上述情况,可见人工晶体鼻下移位,可鉴别。
2、晶状体半脱位:常有全身疾病及外伤病史,患者有外伤史,但有明确IOL植入手术史,可鉴别。
3、晶状体全脱位:常有全身疾病及外伤病史,并有虹膜震颤及瞳孔嵌顿等情况,患者有明确IOL手术史,可鉴别。
1.人工晶状体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史明确,裂隙灯下可见人工晶状体在位;2.晶状体全脱位:晶体悬韧带完全断裂,晶体可脱位于前房、玻璃体或嵌顿在瞳孔区,脱位于玻璃体眼部超声可鉴别,于裂隙灯检查可鉴别;3.先天性无晶体眼:较少及,自幼起病,多伴有眼球震颤;1、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有外伤史,眼部受外伤后出现视力下降,眼底检查及B超检查可发现视网膜脱离。
此患者无外伤史,故排除。
2、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因视网膜裂孔导致视网膜脱落,该患者眼底检查未见明显裂孔,但应在术中进一步排除诊断。
3、高血压行视网膜病变:一般引起的眼底改变有动脉变细,眼底出血及渗出,该患者眼底改变可见动脉变细,但可见新生血管、视网膜脱离等改变。
1、眼内炎、葡萄膜炎:亦可表现为严重的玻璃体混浊,但多有明显的前节炎性反应,伴有眼痛、眼红等不适主诉。
该患者暂不考虑诊断。
2、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亦可表现为反复玻璃体出血,该患者患有高血压多年,应考虑该诊断,可于术中观察眼底改变,以进一步明确。
3、玻璃体星状变性:多为先天性发病,玻璃体腔可见大量白点状混浊物漂浮,一般不明显影响视力,该患者不考虑诊断。
眼内异物1、角膜异物:异物见于角膜上,可与本病鉴别。
2、眶内异物:异物见于眶内上,可与本病鉴别。
3、晶体内异物:异物见于晶体内,可与本病鉴别。
先天性白内障科普宣传PPT
![先天性白内障科普宣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e4a09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8.png)
先天性白内障 科普宣传PPT
目录 引言 什么是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的危害 如何预防和治疗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的未来展望 结语
引言
引言
什么是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 白内障是指婴幼儿在出生时或 出生后不久,眼内晶状体出现 透明度降低,导致视力受损的 眼部疾病。
先天性白内障的危害:先天性 白内障是常见的儿童眼病,对 儿童的视力和生活产生重大影 响。
如何预防和治疗先天性白内障
家庭护理与康复:患儿和家庭应积极配 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进行眼部护 理和视力康复训练。
先天性白内障 的未来展望
科学先技术天的性发展白:内随着障医的学和未来展望
科学技术的进步,先天性白内 障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技术将不 断改进,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治 疗方案。
社会关注的增加:随着社会对 儿童健康的重视,对先天性白 内障的认识和关注也将不断增 加,为患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 帮助。
引言
宣传目的:通过本PPT,向大众普及先 天性白内障的相关知识,提高人们对先 天性白内障的认识,促进早期诊断和治 疗。
什么是先天性 白内障
什么是先天性白内后不 久,眼睛晶状体出现透明度降 低,导致影响视力和眼睛功能 的疾病。
先天性白内障的分类:分为遗 传性先天性白内障和非遗传性 先天性白内障两种类型。
什么是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的症状:婴幼儿眼睛出现 模糊、白斑、斑点等异常情况,视力障 碍,甚至全盲。
先天性白内障 的危害
先天性白内障的危害
先天性白内障对儿童视力的影 响:如果不及时治疗,先天性 白内障会导致儿童视力受损, 影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
先天性白内障的并发症:未治 疗或治疗不及时的先天性白内 障容易引发眼底病变、弱视、 斜视等并发症。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治疗分析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治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3b0cd6cc17552706220892.png)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治疗分析发表时间:2017-06-28T14:58:02.6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作者:陈娇娇林胜亭顾汉泽[导读] 分析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沭阳县中医院江苏/沭阳 223600摘要:目的分析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搜集 2016年04月—2017年04月收治的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5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组,共28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共28例。
观察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两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视力改善明显较优(P<0.05),治疗后13例视力> 1.0,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组仅为8例;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 <0.05),分别为92.86%、78.57%,差异显著。
结论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疗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治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青光眼和白内障在眼科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尤其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导致患者致盲。
滤过手术是处理青光眼的主要方式,但术后可引起患者晶状体混浊,且患眼眼球结构发生变化,瞳孔弹性明显降低,易造成并发症,如虹膜后粘连,病情严重者可继发白内障等疾病[1]。
由于青光眼和白内障的发病病因交叉,关系密切,仅采用抗青光眼治疗会导致晶状体混浊的加重,而膨胀晶状体又会导致青光眼的发生,所以单纯的治疗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临床效果。
笔者为了探讨此类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对于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2016年04月—2017年04月收治的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5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组28例40眼,年龄(63.53 ±2.01)岁;女16例,男12例;最大者78岁,最小者41岁;青光眼类型属激素性者4例,闭角型16例,开角型8例。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相关问题分析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相关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557345a8956bec0975e3b1.png)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相关问题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是胎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晶状体混浊,多数出生前即已存在,少数在出生后逐渐形成或明显加重。
其是新生儿发生的严重致盲性眼部疾病之一。
我国先天性白内障的患病率为0.04%。
随着白内障显微技术的不断提高,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技术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成功率与手术后效果都得到显着提高。
但与老年性白内障相比,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视力往往并不令人满意。
用于成人的标准技术并不能完全照搬用于婴幼儿,在用于婴幼儿时常需要做一些改进。
先天性白内障治疗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首先,给依从性非常差的婴幼儿进行详细检查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其次,在小眼球中进行精细操作较成人难度加大,由于儿童眼部组织的高反应性导致并发症较成人手术明显增加;再次,儿童眼球还处在不断发育之中,眼轴、角膜曲率、晶状体屈光力等都在不断变化,使手术后管理面临持续不断的动态的屈光矫治,还有弱视治疗以及立体视觉的建立等问题,每一个困难的解决对儿童视力的恢复来说都至关重要。
而目前,关于先天性白内障各种治疗相关问题都未形成较统一意见,各种方法的疗效也需要进一步临床随访观察和探讨。
现将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相关问题分析讨论如下。
一、完善的术前评估是手术成功的保障所有白内障患儿都应该进行彻底的眼科检查,全面的评估。
1. 晶体混浊类型对视力预后影响很大:白内障的混浊形态众多,如全白内障、膜性白内障、后极性白内障、绕核性或白内障核性白内障、永存胎儿脉管系统血管、后圆锥形晶状体、前极性、粉尘状、点状、缝状、盘状、冠状白内障等特征性形态。
白内障的发生时间、术前视觉损害的严重程度、弱视潜在可能性以及手术并发症的风险都是决定最终视力结果的主要因素。
而上述因素通常是由晶体混浊形态决定。
全白内障大多数情况下视力被完全阻断,在出生后几个月内立即发生眼球震颤,提示视力预后往往不佳。
而后圆锥晶状体的儿童在出生早期和视力相对正常,由于一些未知因素,晶体后囊膜变薄,导致晶体向后部玻璃体突出。
先天性白内障治疗新进展
![先天性白内障治疗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30cfaccf111f18582d05ab4.png)
收稿日期:2018 ̄05 ̄20ꎻ修回日期:2018 ̄10 ̄23第一作者:陈莹ꎮE ̄mail:ying_xiaochen@126.com通信作者:李元彬ꎮE ̄mail:yuanbinli@yeah.netdoi:10.6040/j.issn.1673 ̄3770.0.2018.254先天性白内障治疗新进展陈莹1ꎬ2ꎬ李元彬2(1.青岛大学医学部ꎬ山东青岛266021ꎻ2.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ꎬ山东烟台264000)摘要: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ꎬ随着眼科显微技术的发展ꎬ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成功率已较前有提高ꎬ但是由于婴幼儿眼球结构发育不完善ꎬ手术时机㊁手术方式及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选择方面均不同于成人白内障ꎬ且术中㊁术后的并发症较成人多ꎬ术后还需长时间的视觉功能训练ꎮ针对先天性白内障的这些特点ꎬ通过复习先天性白内障治疗方法的相关文献ꎬ对各类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ꎬ希望可以对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提供参考ꎮ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ꎻ超声乳化术ꎻ人工晶状体ꎻ视觉重建中图分类号:R779.1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3 ̄3770(2019)02 ̄0143 ̄06引用格式:陈莹ꎬ李元彬.先天性白内障治疗新进展[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ꎬ2019ꎬ33(2):143 ̄148.CHENYingꎬLIYuanbin.Progressinthetreatmentofcongenitalcataract[J].JOtolaryngolOphthalmolShandongUnivꎬ2019ꎬ33(2):143 ̄148.ProgressinthetreatmentofcongenitalcataractCHENYing1ꎬ2ꎬLIYuanbin21.MedicalCollegeꎬGraduateSchoolofMedicineꎬQingdaoUniversityꎬQingdao266021ꎬShandongꎬChinaꎻ2.DepartmentofOph ̄thalmologyꎬYantaiYuhuangdingHospitalꎬYantai264000ꎬShandongꎬChinaAbstract:Congenitalcataractisacommondiseasethatcanleadtoblindnessinchildren.Improvementinsuccessrateshavebeenob ̄servedowingtothedevelopmentofmicrosurgicaltechniques.Inchildrenꎬthetimingandmethodologyofsurgeryandselectionofappropriatepowerofintraocularlensdiffersfromthatofadultcataractduetorapidgrowthofinfantileeyes.Inadditionꎬwhencom ̄paredwithadultcataractꎬcongenitalcataractisassociatedwithhigherrateofcomplicationsandrequireslong ̄termpost ̄surgicaltrainingforcorrectionofamblyopia.Inviewoftheaforementionedcharacteristicsꎬthepresentstudyreviewedtherelevantliteratureꎬwiththeaimtoprovideinsightintothetreatmentofcongenitalcataract.Keywords:CongenitalcataractꎻPhacoemulsificationꎻIntraocularlensꎻVisualreconstruction㊀㊀先天性白内障是指出生前后即存在ꎬ或出生后才逐渐形成的先天遗传或发育障碍的白内障ꎬ它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眼病ꎬ是造成儿童失明和弱视的主要原因之一ꎮ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20万儿童因先天性白内障而失明[1]ꎬ占儿童失明原因的10%~38%[2]ꎮ而我国多省份的调查显示0~6岁儿童视力损伤的发生率为1.1ɢꎬ其中先天性白内障占14.1%[3]ꎮ由此可见ꎬ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在视力损伤儿童中基数还是很大的ꎮ但是先天性白内障这一疾病受患病人群的影响ꎬ早期诊断率及手术率并不高ꎮYou等[4]发现ꎬ由于缺乏婴幼儿眼病筛查体系和完善的社区服务系统ꎬ研究的患儿在出生后3个月内没有一例得到手术治疗ꎬ而出生后6个月内得到手术治疗的患儿ꎬ单双眼分别占1.2%和15.93%ꎮ因为受儿童眼球结构及发育的影响ꎬ如不能早期诊断及治疗ꎬ那么必然会导致形觉剥夺性弱视的发生ꎬ甚至会导致失明ꎮ因此ꎬ对于先天性白内障的患儿ꎬ我们需要早期发现ꎬ早期诊断ꎬ适时手术ꎬ尽最大可能提高患儿视力ꎮ1㊀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1.1㊀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时机的选择㊀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时机的选择依赖于很多因素ꎬ包括年龄㊁白内障的致密度及类型ꎬ以及单眼或双眼发病等[5]ꎮ1.1.1㊀单眼先天性白内障㊀出生后前几周认为是视觉发育关键期ꎬ如果此时没有有效的光线进入眼睛刺激视皮层ꎬ那么婴幼儿可能相对会发展成弱视ꎮ对于单眼轻度非致密的先天性白内障ꎬ手术时机目前很难达成共识ꎬ尤其对于不能配合视力检查的患儿[6]ꎮ对于单眼致密先天性白内障患儿ꎬ相比于双眼白内障ꎬ它有更多的潜在弱视的发生[7]ꎬ因此原则上手术应该在出生后6周内完成ꎮ但是研究表明ꎬ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与手术年龄密切相关ꎬ其中出生后4周内手术的患儿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的比率明显增加[8]ꎬ而且手术年龄越早ꎬ麻醉的风险也越高[9]ꎬ因此ꎬ部分专家建议单眼致密先天性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时机是出生后4~6周[10]ꎮ1.1.2㊀双眼先天性白内障㊀Serafino等[10]对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手术时机进行了研究ꎬ认为双眼致密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也应该在出生后8周内完成ꎮ另外ꎬ对于双眼先天性白内障ꎬ为了避免形觉剥夺性弱视的发生ꎬ通常第二只眼的手术要在第一只眼手术后一周之内完成[10]ꎮ然而ꎬ即使发现先天性白内障的时间超过了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ꎬ仍然不能放弃白内障手术治疗ꎬ应尽早手术使视轴保持清晰ꎬ最大限度提高视力[11]ꎮ1.2㊀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方式的选择1.2.1㊀传统手术方式㊀先天性白内障目前开展最多的手术方式是微小切口白内障吸除联合前后囊膜环形撕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ꎮ常用的手术切口是透明角膜切口及巩膜隧道切口ꎮ透明角膜切口手术操作简单ꎬ用时短ꎬ但是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切口愈合反应比成人白内障重ꎬ所以切口处很容易形成角膜瘢痕ꎬ而且透明角膜切口处的缝线增加了患儿异物感及感染的风险ꎬ并且需二次手术拆除ꎬ因此传统手术方式目前已很少应用透明角膜切口ꎮ巩膜隧道切口目前应用最普遍ꎬ此种切口有结膜覆盖ꎬ能够减少缝线异物刺激ꎬ前房稳定性好ꎬ可减少虹膜脱出及眼内感染的机会[12]ꎬ虽比透明角膜切口复杂ꎬ耗时长ꎬ但是对于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来说更安全ꎮ传统手术方式对于前后囊膜的处理是手法前后囊连续环形撕囊ꎬ但是儿童的眼球不同于成人ꎬ手术过程中有弹性的虹膜会使得前房反复变浅ꎬ前囊膜的弹性及韧性ꎬ黏稠的晶状体皮质会使得手法撕囊变得困难ꎬ但是对于技术纯熟者均能达到目标ꎬ且手法环形撕囊术可以保证囊袋边缘的完整性ꎮ近年也有射频透热撕囊㊁Fugo离子刀撕囊等方法ꎬ但撕囊边缘均不如手法连续环形撕囊光滑[13]ꎮ对于软性的白内障ꎬ可单纯使用灌洗手柄吸除白内障ꎬ而对于核较硬的先天性白内障可以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方式去除ꎮ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非常高ꎬ因此对于年龄较小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ꎬ手术均应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ꎬ最大程度减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ꎮ最早开展的是经睫状体平坦部行20G玻璃体切割术ꎬ用20G玻切头行前部玻璃体切除ꎬ会在术中对玻璃体造成很大的骚扰ꎬ这种骚扰会增加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囊样水肿的风险ꎬ而且婴幼儿的眼球结构尚未发育成熟ꎬ切口范围以及位置的可控性差可能会导致不完全的玻璃体切除ꎬ结果导致8%~10%的手术患儿发生后囊膜混浊[14]ꎬ因此ꎬ此种手术方式目前已很少开展ꎮ后来相继用23G或25G玻切术ꎬ一般经巩膜隧道切口进入行前部玻璃体切除ꎬ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较前减低[15 ̄16]ꎬ且术中前房稳定ꎬ并发症少ꎮ虽然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能有效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ꎬ但是在7岁以上儿童没有明显差异[16]ꎮ倘若术后发生后囊膜浑浊ꎬ7岁以上儿童也可在表面麻醉下配合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ꎮ1.2.2㊀玻璃体切除术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㊀随着微创玻璃体切除技术的发展及手术方式的改进ꎬ越来越多的人应用玻璃体切除技术进行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ꎮ因为小儿囊膜的弹性以及高概率的向周边撕裂性ꎬ使得在年龄较小的患儿眼上用玻切头行囊膜切开成为一个更好的选择[17]ꎮ最开始使用20G玻璃体切除术ꎬMemon等[18]使用20G玻切头完成前后囊切开㊁晶状体切除及前部玻璃体切除ꎮ最终得出结论ꎬ20G玻切头可以容易地完成前后囊切开并且术后并发症少ꎮ但是也有研究称透明角膜切口的20G玻璃体切除术针对年龄小于6个月的婴幼儿眼来说伤口偏大ꎬ切口部位会造成角膜云翳ꎬ器械误伤晶体囊膜ꎬ虹膜脱出及玻璃体嵌顿到切口区ꎬ缝合切口会引起散光等问题[19]ꎬ因此ꎬ目前已很少应用此种手术方法ꎮ后来23G玻璃体切除术应用于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ꎬ对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14]ꎮ通过透明角膜切口使用23G玻璃体切除术进行前后囊膜切开㊁晶状体切除及前部玻璃体切除ꎬ最终得出结论ꎬ23G玻切术可以很好地完成前后囊的切开ꎬ术中前房稳定且未发现并发症ꎮ有研究证实ꎬ大部分的患儿仅仅有轻微的术后炎症反应[7]ꎮ另有研究报道23G玻切术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具有低并发症发生率[15]ꎮ最新报道的应用于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玻切技术是25G玻璃体切除术ꎬChee等[20]发现ꎬ通过透明角膜切口使用25G玻切术可以完成晶体前后囊膜切割㊁晶状体切除及前部玻璃体切除ꎬ并且可以精确操作ꎬ术中前房稳定ꎬ且有更小的手术源性散光ꎮ1.2.3㊀再生晶状体㊀Lin等[21]经过基础研究㊁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发现晶状体上皮干细胞(lensepi ̄thelialstemcellꎬLEC)具有增殖分化成完整透明晶状体的潜力ꎬ因此开创出一种新的手术方式ꎬ微创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内源性干细胞晶状体再生技术ꎮ手术中将撕囊口面积缩小并移至周边ꎬ以保存更多的LECꎬ术后5个月发现囊袋内再生出几乎与正常晶状体结构类似且具有相应屈光力的晶状体ꎬ该项技术仅在特定的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应用获得成功ꎬ其对眼部影响较传统超声乳化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明显减少ꎬ且再生的晶状体亦有屈光能力ꎬ但是这项研究还需长期随访和观察ꎮ1.3㊀术后屈光矫正㊀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ꎬ患儿处于高度远视状态ꎬ此时必须进行无晶状体眼的光学矫正ꎮ常用的矫正方法有框架眼镜㊁角膜接触镜及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ꎬIOL)植入ꎬ当然还有报道应用piggybagIOL植入矫正屈光不正ꎬ但是其术后有继发性青光眼ꎬ虹膜脱色素等并发症ꎬ且手术技术要求高ꎬ随屈光度变化需二次手术取出等问题ꎬ在先天性白内障中很少应用[22]ꎮ其他几种传统矫正方法之间各有利弊ꎮ框架眼镜相比于其他方式价格相对便宜ꎬ佩戴方便ꎬ且能随着患儿屈光度的变化更换ꎬ但是此种方式对于单眼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患儿ꎬ会造成双眼高度屈光参差ꎬ导致明显的物象不等ꎬ给患儿的佩戴带来不适感且影响患儿视力预后[23]ꎮ相比于框架眼镜导致的双眼高度屈光参差ꎬ角膜接触镜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ꎬ但是缺点是配戴及摘取困难ꎬ及其他并发症包括因为适应角膜接触镜变得陡峭的角膜等ꎮ在发展中国家ꎬ因为角膜接触镜频繁的丢失㊁频繁更换导致的重复花费ꎬ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及卫生水平ꎬ都使得角膜接触镜的使用受到限制[7]ꎮ目前用于婴幼儿无晶状体眼光学矫正最多的方法还是IOL植入ꎬ只是对于人工晶状体(IOL)的植入时机ꎬ目前尚存在一定争议ꎮ1.4㊀人工晶体的植入㊀人工晶体的植入能为患儿提供良好的视觉发育条件ꎬ但是目前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体的选择还是面临挑战ꎬ比如儿童眼眼轴的快速增长ꎬ短眼轴下人工晶体屈光度预测性低ꎬ以及儿童在清醒状态下IOL参数测量较困难等[24]ꎮ1.4.1㊀植入时机㊀单眼先天性白内障:美国婴幼儿无晶体眼研究机构(theinfantaphakiatreatmentstudyꎬIATS)[25]设计了一个多中心㊁随机化的临床实验ꎮ患儿平均随机分为两组ꎬ其中一组使用角膜接触镜来矫正无晶状体眼屈光不正ꎬ另外一组植入IOL来矫正屈光不正ꎮ结论CL组和IOL组最终视敏度没有明显差异[25]ꎬ但一期囊袋内植入IOL有更多的术后并发症ꎬ比如眼部炎症反应㊁视轴浑浊等ꎬ并且有更高的再手术概率ꎬ基于此研究ꎬ专家建议在年龄小于7个月的单眼白内障婴幼儿一期植入IOL应该持保留意见ꎮ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ꎬ英国先天性白内障研究组[9]研究了年龄小于2岁的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一期植入IOL的术后视敏度㊁继发性青光眼及再次手术概率ꎮ结论一期植入IOL并没有提高视力ꎬ或降低术后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率ꎮ反而一期植入IOL增加了麻醉的风险ꎬ而且麻醉可能对患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损伤ꎮ因此ꎬ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一期植入IOL应作为1岁以上患儿矫正屈光状态的方法ꎮ而年龄较小的患儿ꎬ尤其年龄<1岁者ꎬ手术者应充分权衡一期IOL植入手术的风险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4]ꎮ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在最近的研究中[26]ꎬ报道称随访的5年时间ꎬ年龄在6个月到24个月之间行白内障手术且植入IOL的患儿ꎬ一期植入IOL有可以接受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好的视觉效果ꎮ在另一个回顾性分析中[27]ꎬ最后得出结论ꎬ手术年龄小于6个月和手术年龄大于6个月的患儿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ꎬ且年龄小于2岁的患儿一期植入IOL是安全的ꎮSukhija等[28]报道了年龄<2岁的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植入IOL的长期观察结果ꎬ得出结论有92%患眼最佳矫正视力是6/18或更高ꎬ并且有73%的眼睛最佳矫正视力至少是6/12ꎮ平均手术年龄在(8.90ʃ8.70)个月的双眼患儿最佳矫正视力是20/40ꎮ国外对于双眼先天性白内障ꎬ2岁前可以一期植入IOLꎬ但是国内大多数专家还是建议2岁以后ꎬ眼球发育接近正常ꎬ超声波检查眼轴ȡ22mm者ꎬ再植入IOLꎮ1.4.2㊀IOL材质及类型的选择㊀随着微小切口超声乳化技术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ꎬ可折叠式IOL也逐渐取代了硬性的聚甲基丙烯酸酯(PM ̄MA)IOLꎮ目前ꎬ疏水性丙烯酸酯IOL已经成为众多先天性白内障手术者的选择ꎬ其优点是可以折叠ꎬ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ꎬ而且有报道称能引起较小的和较迟的视轴混浊[29]ꎮ大部分手术者植入一片式疏水性丙烯酸酯IOL于囊袋内或使用三片式IOL放于睫状沟[30]ꎮ近年还有其他类型人工晶体在儿童眼上的应用ꎬ比如ꎬ多焦点IOL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31]ꎬ但是婴幼儿的近视漂移降低了IOL屈光度数选择的准确性[32]ꎬ而且这类人工晶状体在儿童眼上的使用是超说明书的[24]ꎮ还有前房型人工晶体及固定于虹膜的人工晶体ꎬ这类人工晶体可能导致角膜内皮失代偿ꎬIOL移位及继发性青光眼等问题[33]ꎮ因此ꎬ专家们建议在儿童眼上使用这些人工晶体时要加倍小心[34]ꎮ1.4.3㊀IOL屈光度数的选择㊀2岁前儿童眼轴增长是很迅速的ꎬ对于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来说ꎬ选择一个合适屈光度数的IOL是一个重要问题[35]ꎮ植入IOL屈光度数的选择要参考两个方面ꎬ分别是眼轴和年龄ꎮ眼轴与植入IOL屈光度数的对应关系为:17mm+25Dꎬ18mm+24Dꎬ19mm+23Dꎬ20mm+21Dꎬ21mm+19Dꎬ眼轴增长到22mm后可按照正视选择[36]ꎮLloyd等[37]报道ꎬ无晶状体眼从出生后3个月到20岁的平均近视漂移是9.70DꎮEnyedi等[38]建议术后目标屈光度如下:1岁+6.00Dꎬ2岁+5.00Dꎬ3岁+4.00DꎮPlager等[39]建议术后目标屈光度为4岁+4.00Dꎬ5岁+3.00Dꎬ6岁+2.25Dꎬ7岁+1.50Dꎬ8岁+1.00Dꎮ术后呈轻度远视状态ꎬ以防止近视化ꎬ减轻成年后的屈光不正状态ꎬ但术后早期需佩戴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ꎬ以免形成弱视[40]ꎮIOL屈光度数的选择需综合考虑眼轴和年龄两方面因素ꎬ才能将IOL屈光度数误差减到最低ꎮ1.5㊀视觉重建㊀先天性白内障术后依赖于大量的视觉重建以及弱视训练ꎮ遗憾的是ꎬ在许多情况下ꎬ即使在早期手术之后ꎬ尽管术后佩戴了框架眼镜㊁角膜接触镜或植入了人工晶体ꎬ随着患儿不断变化的屈光度ꎬ以及长期的失访使得患儿不能形成完整的视觉重建ꎬ最终导致弱视的发生[41]ꎬ所以长期的随访观察是至关重要的ꎮ对于单眼白内障来说ꎬ弱视管理以及遮盖治疗是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取得良好视觉预后的基石ꎮ对于双眼白内障来说ꎬ若无斜视㊁无屈光参差ꎬ则无需遮盖ꎬ可予以足矫配镜及传统弱视训练[40]ꎮ2㊀总㊀结㊀㊀由于先天性白内障患病人群的特性ꎬ决定了其治疗不同于成人白内障ꎮ眼科医生在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时需注意更多方面ꎬ比如手术时机的选择㊁手术方式的改进㊁IOL屈光度数的选择及植入年龄的判断㊁术后屈光状态矫正等ꎮ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仅仅是漫长治疗的第一步ꎬ随之而来的是长期弱视训练及视觉重建ꎮ目前因为先天性白内障的复杂性ꎬ很多方面还未达成共识ꎬ因此在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上还任重道远ꎬ还需更加努力开创出创伤更小㊁视力提高更理想的治疗方式ꎬ造福更多先天性白内障患儿ꎮ参考文献:[1]LambertSRꎬLynnMJꎬDuBoisLGꎬetal.Axialelonga ̄tionfollowingcataractsurgeryduringthefirstyearoflifeintheinfantaphakiatreatmentstudy[J].InvestOphthal ̄molVisSciꎬ2012ꎬ53(12):7539 ̄7545.doi:10.1167/iovs.12 ̄10285.[2]WilsonMEꎬPandeySKꎬThakurJ.Paediatriccataractblindnessinthedevelopingworld:surgicaltechniquesandintraocularlensesinthenewmillennium[J].BrJOph ̄thalmolꎬ2003ꎬ87(1):14 ̄19.[3]傅培ꎬ杨柳ꎬ薄绍晔ꎬ等.全国0~6岁儿童视力残疾抽样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ꎬ2004ꎬ84(18):1545 ̄1548.doi:10.3760/j:issn:0376 ̄2491.2004.18.013.FUPeiꎬYANGLiuꎬBOShaoyeꎬetal.Anationalsurveyonlowvisionandblindnessof0 ̄6yearsoldchildreninChina[J].NationalMedicalJournalofChinaꎬ2004ꎬ84(18):1545 ̄1548.doi:10.3760/j:issn:0376 ̄2491.2004.18.013.[4]YOUCaiyunꎬWUXiaomingꎬZHANGYingyingꎬetal.Visualimpairmentanddelayinpresentationforsurgeryinchinesepediatricpatientswithcataract[J].Ophthalmolo ̄gyꎬ2011ꎬ118(1):17 ̄23.doi:10.1016/j.ophtha.2010.04.014.[5]CarriganAKꎬDuBoisLGꎬBeckerERꎬetal.Costofin ̄traocularlensversuscontactlenstreatmentafterunilateralcongenitalcataractsurgery:retrospectiveanalysisatage1year[J].Ophthalmologyꎬ2013ꎬ120(1):14 ̄19.doi:10.1016/j.ophtha.2012.07.049.[6]张辉ꎬ龙潭ꎬ谢立信.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治疗中存在的问题[J].中华医学杂志ꎬ2012ꎬ92(27):1939 ̄1941.doi:10.3760/cma.j.issn.0376 ̄2491.2012.27.023. [7]VasavadaARꎬVasavadaV.CurrentStatusofIOLimplan ̄tationinpediatriceyes:anupdate[J].ExpertRevMedDevicesꎬ2017:1 ̄9.doi:10.1080/17434440.2016.1271706.[8]WattsPꎬAbdolellMꎬLevinAV.Complicationsininfantsundergoingsurgeryforcongenitalcataractinthefirst12weeksoflife:isearlysurgerybetter?[J].JAAPOSꎬ2003ꎬ7(2):81 ̄85.doi:10.1016/mpa.2003.S1091 ̄853102420095.[9]SoleboALꎬRussell ̄EggittIꎬCumberlandPMꎬetal.Risksandoutcomesassociatedwithprimary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inchildrenunder2yearsofage:theIoLunder2cohortstudy[J].BrJOphthalmolꎬ2015ꎬ99(11):1471 ̄1476.doi:10.1136/bjophthalmol ̄2014 ̄306394. [10]SerafinoMꎬTrivediRHꎬLevinAVꎬetal.UseoftheDelphiprocessinpaediatriccataractmanagement[J].BrJOphthalmolꎬ2016ꎬ100(5):611 ̄615.doi:10.1136/bjophthalmol ̄2015 ̄307287.[11]任美侠ꎬ周健.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ꎬ2012ꎬ30(3):231 ̄235.doi:10.3760/cma.j.issn.1006 ̄4443.2012.03.001.[12]刘奕志ꎬ吴明星.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及展望[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ꎬ2017ꎬ17(2):79 ̄81ꎬ84.doi:10.14166/j.issn.1671 ̄2420.2017.02.001.LIUYizhiꎬWUMingxing.Advancesandoutlookofcongenitalcataractsurgery[J].ChineseJournalofOph ̄thalmologyandOtorhinolaryngologyꎬ2017ꎬ17(2):79 ̄81ꎬ84.doi:10.14166/j.issn.1671 ̄2420.2017.02.001. [13]NihalaniBRꎬVanderVeenDK.Technologicaladvancesinpediatriccataractsurgery[J].SeminOphthalmolꎬ2010ꎬ25(5/6):271 ̄274.doi:10.3109/08820538.2010.518836.[14]RuthALꎬLambertSR.Amblyopiainthephakiceyeaf ̄terunilateralcongenitalcataractextraction[J].JAAPOSꎬ2006ꎬ10(6):587 ̄588.doi:10.1016/j.jaapos.2006.08.003.[15]LiSYꎬZhangZPꎬJiSJꎬetal.Applicationofminimallyinvasive23Gvitrectomyviacornealapproachforthetreatmentofpediatriccataract[J].EurRevMedPharma ̄colSciꎬ2014ꎬ18(17):2413 ̄2418.[16]KugelbergMꎬZetterstr?mC.Pediatriccataractsurgerywithorwithoutanteriorvitrectomy[J].JournalofCata ̄ract&RefractiveSurgeryꎬ2002ꎬ28(10):1770 ̄1773.doi:10.1016/s0886 ̄3350(02)01332 ̄9.[17]GuoSQꎬWagnerRSꎬCaputoA.Managementofthean ̄teriorandposteriorlenscapsulesandvitreousinpediatriccataractsurgery[J].JPediatrOphthalmolStrabismusꎬ2004ꎬ41(6):330 ̄337.[18]MemonMNꎬBukhariSꎬBhuttoIA.Cornealapproach20Guagevitrectomysystemforthemanagementofcon ̄genitalcataract[J].PakJMedSciꎬ2016ꎬ32(2):440 ̄443.doi:10.12669/pjms.322.9149.[19]RainaUKꎬBhambhwaniVꎬGuptaAꎬetal.Comparisonoftranscornealandparsplanaroutesinpediatriccataractsurgeryininfantsusinga25 ̄gaugevitrectomysystem[J].JPediatrOphthalmolStrabismusꎬ2016ꎬ53(2):105 ̄112.doi:10.3928/01913913 ̄20160208 ̄01. [20]CheeKYꎬLamGC.Managementofcongenitalcataractinchildrenyoungerthan1yearusinga25 ̄gaugevitrec ̄tomysystem[J].JCataractRefractSurgꎬ2009ꎬ35(4):720 ̄724.doi:10.1016/j.jcrs.2008.12.012.[21]LinHTꎬOuyangHꎬZhuJꎬetal.Lensregenerationusingendogenousstemcellswithgainofvisualfunction[J].Natureꎬ2016ꎬ531(7594):323 ̄328.doi:10.1038/nature17181.[22]BoisvertCꎬBeverlyDTꎬMcClatcheySK.Theoreticalstrategyforchoosingpiggybackintraocularlenspowersinyoungchildren[J].JAAPOSꎬ2009ꎬ13(6):555 ̄557.doi:10.1016/j.jaapos.2009.10.001.[23]LindsayRGꎬChiJT.Contactlensmanagementofinfan ̄tileaphakia[J].ClinExpOptomꎬ2010ꎬ93(1):3 ̄14.doi:10.1111/j.1444 ̄0938.2009.00447.x.[24]LimMEꎬBuckleyEGꎬPrakalapakornSG.Updateoncongenitalcataractsurgerymanagement[J].CurrOpinOphthalmolꎬ2017ꎬ28(1):87 ̄92.doi:10.1097/ICU.0000000000000324.[25]KumarPꎬLambertSR.EvaluatingtheevidenceforandagainsttheuseofIOLsininfantsandyoungchildren[J].ExpertRevMedDevicesꎬ2016ꎬ13(4):381 ̄389.doi:10.1586/17434440.2016.1153967.[26]StruckMC.Long ̄termresultsofpediatriccataractsur ̄geryandprimary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from7to22monthsoflife[J].JAMAOphthalmolꎬ2015ꎬ133(10):1180 ̄1183.doi:10.1001/jamaophthalmol.2015.2062.[27]GuptaAꎬKekunnayaRꎬRamappaMꎬetal.Safetypro ̄fileofprimary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inchildrenbelow2yearsofage[J].BrJOphthalmolꎬ2011ꎬ95(4):477 ̄480.doi:10.1136/bjo.2010.184606. [28]SukhijaJꎬRamJꎬGuptaNꎬetal.Re:Long ̄termresultsafterprimary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inchildrenop ̄eratedlessthan2yearsofageforcongenitalcataract[J].IndianJOphthalmolꎬ2015ꎬ63(5):464 ̄465.doi:10.4103/0301 ̄4738.159900.[29]KugelbergMꎬKugelbergUꎬBobrovaNꎬetal.After ̄cataractinchildrenhavingcataractsurgerywithorwith ̄outanteriorvitrectomyimplantedwithasingle ̄pieceAcrySofIOL[J].JournalofCataract&RefractiveSur ̄geryꎬ2005ꎬ31(4):757 ̄762.doi:10.1016/j.jcrs.2004.08.044.[30]KleinmannGꎬZauggBꎬAppleDJꎬetal.Pediatriccata ̄ractsurgerywithhydrophilicacrylicintraocularlens[J].JournalofAmericanAssociationforPediatricOphthal ̄mologyandStrabismusꎬ2013ꎬ17(4):367 ̄370.doi:10.1016/j.jaapos.2013.04.007.[31]AttiaMSꎬKhoramniaRꎬAuffarthGUꎬetal.Nearandintermediatevisualandreadingperformanceofpatientswithamultifocalapodizeddiffractiveintraocularlensu ̄singanelectronicreadingdesk[J].JCataractRefractSurgꎬ2016ꎬ42(4):582 ̄590.doi:10.1016/j.jcrs.2015.11.047.[32]Lapid ̄GortzakRꎬvanderMeulenIJꎬJellemaHMꎬetal.Seven ̄yearfollow ̄upofunilateralmultifocalpseudopha ̄kiainachild[J].IntOphthalmolꎬ2017ꎬ37(1):267 ̄270.doi:10.1007/s10792 ̄016 ̄0232 ̄5.[33]MedsingeAꎬNischalKK.Pediatriccataract:challengesandfuturedirections[J].ClinOphthalmolꎬ2015ꎬ9:77 ̄90.doi:10.2147/OPTH.S59009.[34]KavithaVꎬBalasubramanianPꎬHeralgiMM.Posterioririsfixatedintraocularlensforpediatrictraumaticcataract[J].MiddleEastAfrJOphthalmolꎬ2016ꎬ23(2):215 ̄218.doi:10.4103/0974 ̄9233.171777.[35]NeelyDEꎬPlagerDAꎬBorgerSMꎬetal.Accuracyofintraocularlenscalculationsininfantsandchildrenun ̄dergoingcataractsurgery[J].JAAPOSꎬ2005ꎬ9(2):160 ̄165.doi:10.1016/j.jaapos.2004.12.010.[36]马勇ꎬ王建萍.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度数的选择及植入术后对患儿眼轴发育及屈光状态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ꎬ2006ꎬ6(3):626 ̄628.doi:10.3969/j.issn.1672 ̄5123.2006.03.035.YONGMaꎬJIANPINGWang.Thechoosingofintraocu ̄larlenspowerforchildrenwithcongenitalcataractanditspostoperativeinfluenceonchildren'srefractivechangeandaxialgrowth[J].InternationalJournalofOphthal ̄mologyꎬ2006ꎬ6(3):626 ̄628.doi:10.3969/j.issn.1672 ̄5123.2006.03.035.[37]LloydICꎬAshworthJꎬBiswasSꎬetal.Advancesinthemanagementofcongenitalandinfantilecataract[J].Eye(Lond)ꎬ2007ꎬ21(10):1301 ̄1309.doi:10.1038/sj.eye.6702845.[38]EnyediLBꎬPeterseimMWꎬFreedmanSFꎬetal.Refrac ̄tivechangesafterpediatric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J].AmJOphthalmolꎬ1998ꎬ126(6):772 ̄781. [39]PlagerDAꎬKipferHꎬSprungerDTꎬetal.Refractivechangeinpediatricpseudophakia:6 ̄yearfollow ̄up[J].JCataractRefractSurgꎬ2002ꎬ28(5):810 ̄815. [40]陈奕烨ꎬ亢晓丽.先天性白内障盲与低视力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眼科杂志ꎬ2013ꎬ49(5):472 ̄476.doi:10.3760/cma.j.issn.0412 ̄4081.2013.05.024.CHENYiyeꎬKANGXiaoli.Integratedtherapyofcon ̄genitalcataracttopreventblindnessandlowvision[J].ChineseJournalofOphthalmologyꎬ2013ꎬ49(5):472 ̄476.doi:10.3760/cma.j.issn.0412 ̄4081.2013.05.024. [41]BirchEEꎬWangJYꎬFeliusJꎬetal.Fixationcontrolandeyealignmentinchildrentreatedfordensecongenitalordevelopmentalcataracts[J].JournalofAmericanAssoci ̄ationforPediatricOphthalmologyandStrabismusꎬ2012ꎬ16(2):156 ̄160.doi:10.1016/j.jaapos.2011.11.007(编辑:王磊)(上接第138页)㊀㊀CAIZhaogenꎬLUGuoyuꎬCHENGZenongꎬetal.Ex ̄pressionofHIF ̄1aꎬCXCR4andVEGFinpapillarythy ̄roidcarcinomaandItssignificance[J].ChineseJournalofHistochemistryandCytochemistryꎬ2015ꎬ24(1):50 ̄55.doi:10.3870/zgzzhx.2015.01.009.[24]ZhangPꎬDongLꎬYanKꎬetal.CXCR4 ̄mediatedos ̄teosarcomagrowthandpulmonarymetastasisispromotedbymesenchymalstemcellsthroughVEGF[J].OncolRepꎬ2013ꎬ30(4):1753 ̄1761.doi:10.3892/or.2013.2619.[25]YugangWuꎬMinJinꎬHuanbaiXuꎬZhangShiminꎬSongbingHe.ClinicopathologicSignificanceofHIF ̄1αꎬCXCR4ꎬandVEGFExpressioninColonCancer[J].Clinical&DevelopmentalImmunologyꎬ2010(2010):1 ̄10.pii:537531[26]赵红霞.PTEN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ꎬ2014ꎬ35(1):155 ̄159.ZHAOHongxia.ResearchprogressinPTENandtumordevelopment[J].MedicalJournalofWuhanUniversityꎬ2014ꎬ35(1):155 ̄159.[27]董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IF ̄1α和PTEN的表达及诊断价值[J].肿瘤基础与临床ꎬ2017ꎬ30(2):159 ̄160.doi:10.3969/j.issn.1673 ̄5412.2017.02.024. [28]GuJꎬDaaTꎬKashimaKꎬetal.Expressionofspliceva ̄riantsofCD44inthyroidneoplasmsderivedfromfollic ̄ularcells[J].PatholIntꎬ1998ꎬ48(3):184 ̄190. [29]曲明辉ꎬ张洪旺ꎬ王丹ꎬ等.缺氧诱导因子 ̄1α和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潍坊医学院学报ꎬ2014ꎬ36(3):192 ̄194.doi:10.3969/j.issn.1004 ̄3101.2014.03.010.QUMinghuiꎬZHANGHongwangꎬWANGDanꎬetal.Expressionandsignificanceofhypoxia ̄induciblefactor ̄1αandCD44v6in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J].ActaAcademiaeMedicinaeWeifangꎬ2014ꎬ36(3):192 ̄194.doi:10.3969/j.issn.1004 ̄3101.2014.03.010.[30]FiggeJꎬdelRosarioADꎬGerasimovGꎬetal.Preferen ̄tialexpressionofthecelladhesionmoleculeCD44inpa ̄pillarythyroidcarcinoma[J].ExpMolPatholꎬ1994ꎬ61(3):203 ̄211.(编辑:孙瑶)。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的验光与配镜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的验光与配镜](https://img.taocdn.com/s3/m/9bd32ef952ea551811a687c1.png)
摘要: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可治性盲的首位病因。
早期手术已成为治疗原则,但成功的手术只是视功能恢复的第一步,术后无晶状体眼呈高度远视状态,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矫正,同样易造成低视力。
本文针对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的检影验光及配镜处方等技术要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屈光矫正;验光;配镜儿童盲是世界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有盲童150万,其中75%生活在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1~2]。
先天性白内障是导致儿童盲的主要原因,约占盲童总数的10%~38%[3];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良、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上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成功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对于有视力残留的患儿,手术还只是治疗的开始,术后的视力训练、视力康复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由于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等因素,何时植入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目前仍有争议[4];在IOL植入之前,针对先白术后无晶体眼状态如何验光、怎样配镜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结合国情,不少学者认为框架眼镜是最传统的屈光矫正方式,价格相对便宜且验配方便,随着儿童眼轴和屈光状态的发展可随时更换[5]。
鉴于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视功能的重建和恢复,对于患儿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有重大意义,笔者结合临床实践拟对先白术后检影验光、框架眼镜的验配问题进行讨论。
1 先白术后的验光1.1 验光时机先白术后人眼处于无晶状体眼状态,即高度远视状态。
该类患儿在这一阶段内光刺激无法正常聚焦,视网膜成像不清晰,导致视觉发育受阻,尽早给予屈光矫正成了关键环节;儿童白内障应在术后1~2周验光配镜为宜[6],及早配镜使视网膜成像清晰,促进视觉正常发育,防止儿童弱视发生[7];由于高度远视镜片定做需要较长时间,为使术后尽快得到有效光刺激,建议有经济能力的家长术前预先备好一副眼镜,大致度数可以根据患儿年龄及术前A超眼轴数值推算,有学者认为1岁以内以+20.00DS为过渡镜,术后第一时间戴上。
白内障临床案例
![白内障临床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efac8e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6.png)
白内障临床案例案例一:老年白内障患者患者是一位70岁的老年男性,主诉双眼视力逐渐下降,特别是近视力明显受损,且有时出现眩晕感。
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但目前病情稳定。
眼压正常,角膜透明度良好,瞳孔对光反射正常。
裂隙灯检查显示患者双眼晶状体后囊混浊,晶体核逐渐变浑浊,边缘不规整。
经眼底镜检查,眼底无明显异常。
根据患者的病史、主诉和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
案例二: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患者是一名3个月大的男婴,父母发现其右眼瞳孔白色反光,并且右眼视力明显减退。
患者在出生后不久被确诊为先天性白内障,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一直未进行手术治疗。
眼底检查显示视网膜无异常,眼压正常。
裂隙灯检查显示右眼晶状体后囊混浊,晶体核变浑浊,边缘不规整,而左眼晶体未见明显异常。
经综合考虑,决定为患者安排白内障手术治疗,以恢复其正常视力发育。
案例三:复发性白内障患者患者是一位50岁女性,曾在5年前接受过右眼白内障手术,术后视力恢复良好。
最近,患者发现右眼视力再次下降,出现模糊和散光的症状。
裂隙灯检查显示右眼晶状体后囊混浊,晶体核变浑浊,边缘不规整。
眼底检查无明显异常。
经过详细询问,患者回忆起最近一次外伤史,猜测是由于外伤引起的白内障复发。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决定为其进行白内障再次手术治疗。
案例四: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患者是一位60岁的男性,主诉双眼视力逐渐下降,并伴有眼前黑影和头痛。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和青光眼病史,长期使用降压眼药水治疗。
眼压测量显示患者双眼眼压升高,裂隙灯检查发现双眼晶状体后囊混浊,晶体核变浑浊,边缘不规整。
眼底检查显示视神经杯盘边界模糊,杯盘深度增加。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为了解决视力下降和眼压升高的问题,患者需要接受白内障手术和青光眼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案例五: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患者是一位55岁男性,主诉双眼视力逐渐模糊,特别是夜间视力明显受损。
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长期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眼科疾病白内障诊疗规范
![眼科疾病白内障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aead90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3.png)
白内障诊疗规范一、先天性白内障【概述】本病为出生时或出生后第1年内发生的晶状体浑浊,是儿童常见的眼病,可为家族性或散发;可伴发其他眼部异常或遗传性和系统性疾病。
其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与环境因素有关,母亲孕期内特别头3个月宫内病毒性感染,应用某些药物,暴露于X线,孕期内患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不足、营养和维生素极度缺乏等,均可使晶状体发生浑浊。
也有一些病例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1.单眼或双眼发生.2.多数为静止性,少数出生后继续发展,有的直至儿童期才影响视力。
3.根据晶状体浑浊的部位、形态和程度进行分类。
比较常见的有:(1)前极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中央局限性浑浊,多为圆形,大小不等。
可伸入晶状体皮质内,或表面突出于前房内。
多为双侧。
对视力影响不大。
(2)后极白内障;晶状体后囊膜中央局限性浑浊,边缘不齐,可呈盘状、核状或花状。
多为双眼发生。
少数为进行性。
对视力有一定影响。
(3)冠状白内障:晶状体皮质深层周边部有圆形、椭圆形、短棒状、哑铃状浑浊,呈花冠状排列。
晶状体中央部及周边部透明。
双眼发生。
静止性。
很少影响视力。
(4)点状白内障:晶状体皮质有白色、蓝色或淡色细小点状浑浊。
发生在出生后或青少年期。
双眼发生。
静止不发展。
一般不影响视力。
(5)绕核性白内障:数层浑浊位于透明晶状体核周围的层间。
各层之间仍有透明皮质间隔。
最外层常有“V”字形浑浊骑跨在浑浊带前后。
常为双眼发生,静止性。
视力可明显减退。
(6)核性白内障:晶状体胚胎核和胎儿核均受累,呈致密的白色浑浊,但皮质完全透明。
多为双眼发病。
睡孔缩小时视力障碍明显,Ifi孔散大时视力显著增加。
(7)全白内障:晶状体全部或近于全部浑浊,有时囊膜增厚、钙化,皮质浓缩。
可在出生时已经发生,或出生后逐渐发展,至1岁内全部浑浊。
多为双眼发生。
视力障碍明显。
(8)膜性白内障:前、后囊膜接触机化,两层囊膜间可夹有残留的晶状体纤维或上皮细胞,呈厚薄不匀的浑浊。
先天性白内障如何恢复立体视
![先天性白内障如何恢复立体视](https://img.taocdn.com/s3/m/18b7ed432e3f5727a5e96294.png)
先天性白内障如何恢复立体视什么是立体视?立体视是人类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的远近、凸凹和深浅的感知能力,是双眼单视三级功能(同时知觉,融合功能,立体视觉)中的最高级视功能,是人类从事精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之一。
立体视觉缺失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遇到诸多困难。
立体视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劳动效率、工作安全和生活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立体视觉的要求更加重视。
患有单眼先天性白内障的婴幼儿在手术后由于双眼所获得的视觉刺激并不同等或同步,可能影响视觉中枢神经连接的形成从而导致立体视觉受损。
那么,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这些患儿立体视觉的发育,又可以采取何种方法去减少或避免这种损害呢?一项在美国多个临床中心开展的随机化前瞻性研究给了我们不少提示。
该研究共纳入114名患有单眼先天性白内障的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
在接受白内障摘除手术后,一组患儿植入人工晶状体(IOL)并从术后第二周起结合遮盖疗法,另一组患儿则佩戴角膜接触镜进行屈光矫正。
患儿手术时的年龄约在1-7个月,术后平均随访时间4.8年,所有入组患儿在4岁半时将接受眼科检查及评估,主要测定患儿的视力及立体视觉(采用Frisby、Randot及Titmus 立体图三种方法进行评估),且由于患儿年龄小,配合度不佳,故所有的检查结果都会由眼科医生进行可信度评分以保证结果相对准确可靠。
统计结果显示,在所有患儿中,共28名在以上三种检查中的至少一种检出立体视,其中,IOL组17名,接触镜组11名,组间无显著差异。
Frisby法检出立体视的患儿共13名(接触镜组6名,IOL组7名),Randot法检出的患儿共4名(接触镜组3名,IOL组1名),Titmus 法检出的患儿共21名(接触镜组8名,IOL组13名),组间都未显示明确差异性。
那么再与未形成立体视的患儿进行比较后发现,有立体视的患儿手术时机相对更早,平均在1.2月龄(无立体视患儿约是2.4月龄),4岁半时的平均视力也更好(有立体视患儿:20/40;无立体视患儿:20/252)。
白内障手术前后的视力恢复情况如何评估
![白内障手术前后的视力恢复情况如何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c7a8ad7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5.png)
白内障手术前后的视力恢复情况如何评估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会导致晶状体混浊,影响视力。
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但手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因人而异。
那么,如何评估白内障手术前后的视力恢复情况呢?在手术前,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来评估患者的眼部状况,以预测手术后的视力恢复可能性。
首先是视力检查,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的测量。
这虽然是最基本的检查,但能直观地反映出患者当前的视力水平。
眼压测量也很重要。
过高或过低的眼压都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视力恢复。
散瞳后的眼底检查必不可少。
通过散瞳,医生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视网膜、黄斑等眼底结构,判断是否存在其他影响视力的眼底病变。
如果存在眼底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等,可能会对白内障手术后的视力恢复产生限制。
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也是术前评估的一部分。
角膜内皮细胞对于维持角膜的透明性和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如果内皮细胞数量过少或功能不良,手术后可能会出现角膜水肿等并发症,影响视力恢复。
眼部 B 超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眼球内部的结构,排查是否有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等问题。
此外,医生还会考虑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和伤口愈合,进而影响视力恢复。
手术完成后,视力的评估则更加具体和细致。
术后早期,医生会在患者拆纱布后的第一时间进行视力检查,初步了解手术效果。
此时,由于眼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炎症反应和水肿,视力可能尚未达到最佳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术后的恢复期内,视力会逐渐稳定。
医生会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包括远视力、近视力、矫正视力等,以观察视力的变化趋势。
除了单纯的视力测量,还会进行对比敏感度检查。
对比敏感度反映了人眼在不同对比度下分辨物体的能力。
白内障患者手术后,即使视力有所提高,但对比敏感度可能仍未完全恢复正常,这会影响患者在低对比度环境下(如黄昏、雾天)的视觉质量。
色觉检查也是评估的一项内容。
虽然白内障本身对色觉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手术过程和术后的恢复情况可能会对色觉产生一定的影响。
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植入足矫人工晶状体对患儿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压的影响
![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植入足矫人工晶状体对患儿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压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8f71c0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f.png)
□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39·2020年第4卷第2期 2020 V ol.4 No.2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植入足矫人工晶状体对患儿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压的影响马 刚,任建涛,何 唯,赵国良,张初健,黄旭东(潍坊眼科医院眼科,山东 潍坊 261041)摘要:目的 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植入足矫人工晶状体对患儿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压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在潍坊眼科医院行足矫度数人工晶状体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38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18例)和对照组(20例)。
对照组患儿植入保留+2 D 人工晶状体,观察组患儿植入足矫度数人工晶状体。
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后1周、1、3、6个月及术后1、2、3、4年两组患儿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视觉质量。
结果 与术前比,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儿视力均呈升高趋势,术后1、3、6个月及术后1、2、3、4年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两组及各时间点两组患儿之间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术前比,术后两组患儿OSI 均呈下降趋势,术后3、6个月及术后1、2、3、4年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植入足矫人工晶状可有效维持患儿眼压稳定,改善眼内散射程度,提高视力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足矫人工晶状体;眼压;视功能中图分类号:R32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0.02.0039.02先天性白内障是指在儿童出生前后即存在或儿童期内罹患的一种眼部疾病,因婴幼儿眼球不断发育,且个体差异较大,导致对个体眼球发育情况的预测更加困难,这一情况也增加了其植入人工晶状体选择的难度。
医学院眼科教研室教案(晶状体病、青光眼)
![医学院眼科教研室教案(晶状体病、青光眼)](https://img.taocdn.com/s3/m/3148648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d.png)
教学部门: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眼科学
年级XXXX
专业
临床医学
授课教师
XX
职称主治医师
课型(大、小)
大
学时3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
晶状体病、青光眼
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本)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分类、分期、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2、认识先天性白内障早期手术治疗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分类、分期、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白内障的手术适应症。
先天性白内障早期手术的重要性。
2、难点:白内障的病因。
教学方法:多媒体及板书
多媒体及板书设计要点: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一节课
第一节白内障
2分钟
一、概述
5分钟
1、分类
2、症状
3分钟
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3
1、适应症
2、术前准备
3、手术方法
2
4、术后视力矫正
5
八、晶状体异位及脱位
1、病因
2、临床表现
2
(1)晶体全脱位
3
(2)晶体半脱位
3、诊断
4、治疗
注:主要包括具体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主要专业外语词汇、教学内容的补充等。
小结
掌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分类、分期、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白内障的手术适应症。
先天性白内障早期手术的重要性。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分类、分期、临床特点பைடு நூலகம்治疗原则。
2、白内障的手术适应症。
白内障术后,这些问题千万要注意
![白内障术后,这些问题千万要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01d436e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a.png)
白内障术后,这些问题千万要注意1.什么是白内障?白内障(cataract)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指的是因为晶状体混浊而诱发的一种视觉障碍性疾病。
如果我们把人的眼球比喻为照相机的话,人体眼球中的晶状体则好比一个重要的光学部件,一般处于透明状态,因为诸多因素诱发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导致混浊,降低患者视力水平,则被称之为白内障,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患者失明。
白内障通常发病迟缓,以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年龄>50岁的老年人群,并且在年龄≥60岁老年人群中,患有白内障的患者超过75%,而在年龄>70岁的老年人群中,患有白内障的患者超过80%。
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白内障在我国高原地区如西藏地区等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其原因可能与紫外线辐射有关。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各种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白内障的发病人群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已经成为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
2.白内障的疾病类型有哪些?当前临床上将白内障的发病年龄作为基本依据,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后天性白内障和先天性白内障,其中前者包括中毒性白内障、药物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以及老年性白内障等。
同时,以晶状体混浊出现的部位为基本依据,可以划分老年性白内障的类型为三种,分别是后囊下白内障、核性白内障以及皮质性白内障,其中皮质性白内障的特征主要为晶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并且可以划分其发展过程为四期,分别是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以及过熟期。
3.白内障的发生原因有哪些?因为晶状体位于眼内的液体环境中,任何可对眼内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均可诱发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出现混浊。
而诸多因素如辐射、中毒、外伤、免疫代谢异常、局部营养障碍、遗传以及老化等,均可使晶状体出现代谢紊乱,使其发生变性而诱发混浊。
同时,导致白内障发生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还有很多,包括日光照射过度、强光刺激、钙代谢障碍、半乳糖代谢障碍、糖尿病、高度近视者、青光眼患者、年龄增加、酗酒、吸烟、有眼部外伤史、炎症史或手术史、营养不良、肥胖者、长期使用缩瞳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者。
先天性白内障合并小角膜的眼部表现及治疗
![先天性白内障合并小角膜的眼部表现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b56059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6.png)
先天性白内障合并小角膜的眼部表现及治疗赵一璇;孙靖;肖显文;周玉;张红【摘要】AIM: To report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curative opportunity and effect of congenital cataracts with microcornea. <br> METHODS: The clinical materials of 18 eyes of 11 patients with microcorneas who underwent surgery for congenital cataracts from January 2000 to December 201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Preoperative examination including corneal diameter ( < 9. 5mm ), ocular abnormalities and systemic anomalies.The visual acuity and various complications were followed up for 1a. <br> RESULTS: The morphologic types of cataract were family history of congenital cataract ( 4 cases ) among 11 patients.Other preoperative ocular abnormalities included aniridia ( 6 eyes ) , nystagmus ( 18 eyes ) and primary vitreous artery residues ( 1 eye ) .Totally 11 patients ( 18 eyes) had been performed the following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operation:1) extra capsular extraction of cataract ( ECCE) was performed in 5 eyes; 2 ) ECCE for the first step and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 PC-IOL) for the second step was performed in 4 eyes;3) ECCE and PC-IOL was performed in 9 eyes.Visual acuity was achieved after surgery, the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 BCVA ) was 0.145 ±0.0958 ( 0.01-0.20 ).ECCE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 was posterior capsule rupture (1 eye).The mai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 ( 10 eyes ) and secondary glaucoma ( 2 eyes) . <br> CONCLUSION: The main complication in congenital cataracts with microcornea including aniridia,choroidal defect and nystagmus.IOL implantation cansignificantly improve visual acuity.Pati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revention corneal injury, posterior capsular rupture and etc. However, adequate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especially 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 and glaucoma is required.%目的:探讨小角膜合并先天性白内障患者的眼部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时机及疗效。
无晶状体眼患儿的眼轴测量方法
![无晶状体眼患儿的眼轴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50261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a.png)
无晶状体眼患儿的眼轴测量方法丁晓霞;张劲松【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08(8)12【摘要】目的:比较Carl Zeiss IOL-Master与传统生物测量方法在测量无晶状体眼患儿眼轴长度的准确性.方法:术前分别应用传统超声生物测馈方法,自动电脑验光仪及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按超声方法测量结果计算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利用IOL-Master测量结果计算其预测屈光误差.术后lmo检查患者的屈光状态.结果:当眼轴≤26mm时,IOL-Master测得的眼轴均值为(23.28±0.63)mm,接触式A超测量的眼轴均值为(23.24±0.64)mm,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当眼轴>26ram时,IOL-Master测得的眼轴均值为(26.48±0.35)mm,接触式A超测鼍的联轴均值为(26.68±0.38)mm,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IOL-Master测得的角膜}铕率为(44.42±1.18)D,自动验光仪测得的角膜曲率为(44.40±1.25)D,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当眼轴≤26mm时,术后实际屈光度为(-0.28±0.36)D,IOL-Master组预计术后屈光度为(-0.39±0.53)D,传统生物测量方法组预计术后屈光度(-0.25±0.15)D,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当眼轴>26mm时,术后实际屈光度为(0.38±0.18)D,IOL-Master组预计术后屈光度为(0.43±0.24)D,传统生物测量方法组预计术后届光度为(-0.05±0.07)D,实际屈光度与IOL-Master预计术后剧光度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际屈光度与传统生物测量方法组的预汁术后屈光度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无晶状体眼患儿进行眼轴测量时,IOL-Master有非接触、高准确、操作简便等优点,另外对无晶状体眼的高度近视患儿IOL-Master测量的准确性高,在一些特殊情况仍需依赖于传统接触式A超测量.【总页数】3页(P2474-2476)【作者】丁晓霞;张劲松【作者单位】110005,中国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辽宁省高校晶状体重点实验室;110005,中国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辽宁省高校晶状体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相关文献】1.人工晶状体眼和无晶状体眼青光眼的小梁切除术观察 [J], 仲路;彭寿雄2.发生于无晶状体眼和人工晶体眼性青光眼 [J], 左磊3.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及无晶状体眼行IOL二期植入术患儿术后眼前节结构特点 [J], 徐畅; 宋籽浔; 王明玥; 肖伟4.房水中IL-17、VEGF、TNF-α表达水平与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无晶状体眼青光眼的相关性 [J], 唐晓蕾;张然;李倩;韩双羽;代艳5.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无晶状体眼采用不同矫正方式的视功能及眼部并发症评估 [J], 陈珺珏;孙平;韦严;亢晓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的≤2周
岁的患儿资料。分析患儿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年龄、手术方式,观察白内障手术后青光眼的发生率、 发生时间及类型。结果205例324眼被纳入观察对象,平均手术年龄13.9(2~24)个月,手术方式 均为白内障摘除联合后囊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后随访47.6(22—63)个月。29例37眼 被诊断为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性青光眼,发生率为11.42%。发生无晶状体性青光眼的患儿 白内障手术平均年龄6.8(2—12)个月。未发生青光眼的176例287眼白内障平均手术年龄14.1 (10~24)个月。37眼青光眼中,早发性闭角型青光眼9眼,发生率为2.78%;发生时间为白内障术后 2—12(4.2±2.6)个月;迟发性青光眼28眼,发生率为8.64%;其中2眼为闭角型,26眼为开角型;发 生时间为白内障术后18~64(37.5±11.0)个月。结论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性青光 眼的发生率为11.42%;发生时间为白内障术后2~64个月;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较早发性闭角型青 光眼多见。
之一‘7|。
萄膜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 症、晶状体半脱位、先天性,'l、ltlil球及Peters异常等与 青光眼发生有关联的眼部异常。 3.青光眼的诊断标准旧J:在缺少视野改变资料 的情况下,眼压持续I>25 mmHg(1 mmHg=0.133 kPa) 且伴有角膜水肿或眼底杯盘比增大等青光眼性视神
发生率为15.0%~58.7%,远高于先天性青光眼、 成人白内障术后青光眼及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植入 人工晶状体(IOL)的青光眼发生率…。国内文献报
道Ⅲ,白内障术后A是3岁以下住院青光眼患儿
中的第三大类。先天性白内障术后AG严重威胁患
万方数据
空堡匿堂苤壹!!!!生!月!!旦筮!!鲞筮!!翅盥墅!丛盟』鱼!i些,』!!Y!!:;!!i:X!!:堑:盟!:;!
176
on
surgery.Late onset open angle glaucoma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Key words】
Congenital cataract;
Aphakia,postcataract;
Glaucoma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性青光眼(AG)的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6.27.014 作者单位: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马成霞、吕勇、 杨琳、谭凤玲、李彬彬);郑州大学护理学院(吕建) 通信作者:吕勇,Email:lyong@zzu.edu.cn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occurrence time and types of aphakic glaucoma The records of children who underwent surgery for
at
congenital cataract within the first 24 months of life between January 2010 and January 2014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Children with
.The
rest
open glaucoma,and the rest two was angle closed Was(37.5±1 1.0)months after cataract surgery.Twenty—nine patients glaucoma had cataract surgery within 2 to 12 months(6.8 months on average)
up
glaucoma
Results
A total
patients(324 eyes)with
an
average surgery age of 13.9 months
were
included,and the mean follow—
time was 47.6 months.The operation method was cataract 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posterior continuous
本研究通过观察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AG的临床 资料,分析其术后青光眼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类
型。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 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先天性白内障手术 的≤2周岁患儿临床资料。记录患儿接受手术的年 龄、手术方式、AG发生的时间、类型及病因。
Corresponding author:Lii Yong,Email:lyong@盟乩edu.cn
Ma Chengxia+, Ophthalm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Abstract】0bjective
following infantile congenital cataract surgery.Methods
儿术后视功能的恢复,日益引起眼科医生的关注。
Freedman等H o对114例白内障患儿给予手术治疗, 术后随访5年,其中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为17%,研 究者认为手术年龄小是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继发性青 光眼的危险因素。一方面,婴幼儿眼球较正常人小, 前房偏浅,组织反应性高及血眼屏障尚未发育完
善H J,术中器械刺激等使瞳孔不易散大,术后出现
・2176・
主堡匿堂盘查!Q!!生!旦!!旦箜堑鲞箜!!塑堕盟丛塑』堡!i塑:』!!z!!:!Q!!:!尘:!!:盟!:!!
.临床研究.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性 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马成霞 【摘要】
方法
吕勇
吕建杨琳谭凤玲李彬彬
目的分析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性青光眼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类型。
诊断为先天性白内障术后AG,发生率为11.4%。 AG患儿的白内障手术平均年龄6.8(2—12)个月。 未发生AG的176例287眼白内障平均手术年龄 14.1(10—24)个月。29例37眼AG中,早发性青 光眼9眼,发生率为2.78%,发生于白内障术后2—
12(4.2±2.6)个月,均为瞳孔阻滞引起的闭角型青
the First
preoperative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glaucoma were excluded.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were ascertained:age received cataract surgery,operation method,the incidence,occulTence time and types of of 205
time was(4.2±2.6)months after cataract surgery;28 eyes(8.64%)developed late
onset open
angle
glaucoma,26 of which was angle time
glaucoma.The
occurrence
(37 eyes)developed aphakic
白内障摘除联合后囊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 切割能显著减少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后发性白内障的 发生,现已成为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的主流手术方 式。本研究中的患儿手术方式均为此术式。 Michaelides等"1对71例儿童白内障手术后继发AG 的患儿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在AG组 中所有病例均接受了后囊切开术,其中53%接受了 前段玻璃体切割术,而未发生AG组中61%接受了 后囊切开术,35%接受了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提示 切开后囊及切割玻璃体是AG发生的高风险因素。 Kirwan等归1的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年内植入IOL 病例青光眼发生率为10%,而未植人IOL病例青光 眼发生率为33%。说明未一期植入IOL的青光眼 发生率高于植入IOL患者。总之,本临床观察及相 关研究均提示后囊切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且未植 入IOL失去了前后房的屏障作用,促使玻璃体内的 某些物质进入前房并对房角的发育产生影响从而导
patients(287 eyes)who did not develop glaucoma had cataract surgery at 10 to 24 months (14.1 months average).Conclusions The incidence of aphakic glaucoma following infantile congenital cataract surgery is 1 1.42%.Aphakic glaucoma is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f early onset angle closed glaucoma and late onset open angle glaucoma.The occurence time of glaucoma was 2 months to 64 months after cataract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无晶状体,白内障后;青光眼
Clinical analysis of aphakic glaucoma following
infantile
4
congenital cataract surgery
血yo昭,眈Jian,%愕Lin,Tan Fengling,Li BinbirL Department of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52,China
经病变即可诊断为青光眼。患儿常规行裂隙灯及眼
底检查,用Schiotz眼压计测眼压,测量3次求平均 值。术后13个月内的青光眼为早发性,发生于术后 13个月以后的青光眼为迟发性。白内障术后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