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通用范本
护士职业防护规章制度范本
![护士职业防护规章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4214c05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c.png)
护士职业防护规章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保障护士的职业健康和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护士职业防护责任1. 医院应当为护士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保障护士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安全。
2. 护士长负责组织和监督护士的职业防护工作,确保各项防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3. 护士应当自觉遵守职业防护规章制度,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用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第三条职业防护措施1. 医院应当为护士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和用品,如防护口罩、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
2. 护士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危险物质时,应当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3. 护士在操作前后应当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手部清洁,以减少感染风险。
4. 护士在处理化疗药物、放射性物质等危险物品时,应当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和患者的健康。
5. 护士在使用锐器进行操作时,应当佩戴手套,并严格执行普及性预防措施,避免针刺伤等事故的发生。
6. 护士在操作中一旦发生血液、体液溅入眼睛、鼻腔、口腔或皮肤,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和相关部门。
第四条职业防护培训与教育1. 医院应当定期组织护士进行职业防护培训,提高护士的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
2. 护士长应当负责组织护士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和培训,确保每位护士都能够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和技巧。
3. 护士应当积极参与职业防护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防护能力。
第五条职业防护监督与评估1.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职业防护监督机制,对护士的职业防护工作进行定期监督和评估。
2. 护士长应当定期检查护士的职业防护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 护士应当主动向护士长反映职业防护方面的问题和需求,共同改善工作环境。
第六条职业健康监测与保障1. 医院应当定期对护士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和职业伤害。
2. 护士应当积极参与职业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护士长和相关部门。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范文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060a0b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8.png)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护理工作的职工,包括全职及兼职、临时工和外聘人员。
第3条本制度的目的是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和身体健康,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章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第4条本单位应组织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安全培训,培养护理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意识和技能。
第5条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程序进行,不得违反工作纪律和工作规定。
第6条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体液、分泌物等可能存在感染源的情况下,应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
第7条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垃圾、医疗废弃物等有害物质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正确分类处理。
第8条护理人员在接触化学药品和放射性物质时,应按照相关规定正确使用和存放,防止事故和污染。
第三章职业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救援第9条本单位应设立职业安全专职人员,负责职业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
第10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安全事故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职业安全隐患。
第11条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职业安全事故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并采取紧急救援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第12条护理人员在职业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按照应急预案展开事故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整改事故原因。
第四章心理健康保障第13条本单位应关注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健全相应的心理健康保障机制。
第14条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和受到工作压力影响时,应及时寻求心理疏导和支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平衡。
第15条本单位应定期组织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第五章执纪与问责第16条对违反本制度的护理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规定处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严重警告、暂停工作或解雇。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7f6450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f.png)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护士职业安全,提高护士队伍的职业防护水平,确保护士们的身心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护士,包括执业护士、见习护士、实习护士等。
第三条护士应当遵守本制度的规定,接受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提升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
第四条医院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装备,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检修和更新。
第五条护士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安全风险应当及时记录并报告,医院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减少风险。
第二章职业安全防护培训第六条医院应当为护士提供必要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职业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2.职业安全意识的培养;3.职业病防护和职业暴露控制的知识;4.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方法;5.应急逃生和自救技能的培养。
第七条护士应当参加医院组织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并且定期进行培训。
第八条医院应在护士参加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后,进行考核,对合格者予以奖励,对不合格者进行必要的补救培训。
第三章工作场所安全防护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并认真执行安全防护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人和护士的安全防护责任。
第十条医院应当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评估,并定期进行检查和隐患排查。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及时整改和报告。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装备,保证护士工作的安全性。
第十二条护士在工作时,应当按照规定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正确使用。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制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保证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举行定期消防演习,提高护士组织疏散的能力。
第四章职业暴露和职业病防护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对护士的职业暴露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十五条护士对可能暴露的工作内容和岗位,应当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做好护士职业病防护工作,提供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装备。
第十七条护士应当参加医院定期开展的职业病体检,对发现的职业病状况及时报告,接受相应治疗。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5篇)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bca43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c.png)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护士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和医生一样都在救死扶伤。
但是护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位群体。
危害护士执业安全的因素有机械,物理性,化学性,心理性,工作环境,这些相关损伤因素严重威胁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管理者要建立适当的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以减少护士职业病的发生,增强护士职业安全性。
生物因素:经血液传播疾病种类有____多种,最常见的包括HBV、HCV、HIV等。
据研究,含病毒浓度最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化学因素:护士每天在工作中接触大量的化学消毒剂,用于各种物品的消毒,这些消毒剂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缓慢的,不会迅速表露出一些自觉症状,往往容易被护士所忽略,但这些药物可以释放、挥发到空气中,有些药物可以通过皮肤、黏膜被人体直接吸收,对呼吸道及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
还有化疗药物,护士在配制和接触这些药物的过程中经呼吸道、皮肤直接吸收,剂量虽小,但因蓄积的作用,便会造成白细胞减少、流产率高,甚至致癌、致畸等危害。
放射也是护士职业损伤危害因素之一,一些治疗释放出来的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穿透力很强,如果放疗护士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放射线,会造成有机损伤,如白细胞减少、不孕不育、放射病、致癌等。
环境因素:三班倒扰乱了护士的生物钟,可引起失眠、饮食代谢紊乱、慢性疲劳。
同时,长期的睡眠不足,对人的认知能力和神经性行为的影响也是严重的。
主要表现:一为注意力下降,警觉性降低;二为认知能力下降,必将导致工作效率低;三为记忆力下降;四为经常感疲乏,即使睡眠充足,亦感觉疲劳、无力;患者的痛苦表情、患者及家属的无理刁难均可使护士产生不良心境。
另外,护理专业在社会中的各种评论及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也给护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及消极情绪。
防护对策防止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护理部及科室应组织学习,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
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240b2a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f.png)
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及职业伤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护理人员。
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本制度,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确保职业安全。
第三条医院应当为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加强职业安全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能力。
第四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施和用品,不得违反规定操作。
第五条医院应当建立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保障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第六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等,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个人防护需求进行选择。
第七条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应当佩戴手套,并在操作完成后进行手部消毒。
第八条护理人员在进行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的操作时,应当穿戴隔离衣、面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第九条护理人员在使用锐器进行操作时,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发生锐器伤。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放入专门的锐器盒内。
第十条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消毒剂和灭菌设备,保证医疗设备和物品的清洁、无菌。
第十一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清洁,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粘膜部位。
第十二条护理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接受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三、职业伤害处理第十三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伤害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医院相关部门。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为受伤的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心理支持,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对发生的职业伤害进行调查,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范文(4篇)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144e4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3.png)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质量,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护理人员,包括医院、养老院、康复中心等各类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
第三条护理人员应严守本制度,主动参与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第四条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第五条护理人员不得擅自改变、拆除与安全防护相关的设备和装置,如发现有问题应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
第六条护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职业义务,做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增强职业责任感。
第二章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第七条医疗机构应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和权益,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物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八条护理人员应佩戴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确保自身免受感染。
第九条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应进行手卫生,采取正确的手部消毒方法,做到洁净无菌。
第十条护理人员在处理患者分泌物、排泄物等时应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第十一条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自身的职业病和健康问题。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评估和应急预案,指导护理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第三章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职业安全防护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制度。
第十四条护理人员应接受培训,掌握职业安全防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开展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和演练,提高护理人员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对事故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保障护理人员的权益。
第十七条护理人员应主动参与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医疗机构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违反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将根据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a8553a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6.png)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预防职业暴露和职业病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院护理人员,包括在护理岗位上工作的在编护士、合同制护士、实习护士和进修护士。
第三条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管理、科学评估的原则。
第四条医院应建立健全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为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培训,确保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
二、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第五条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或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护理工作制度,避免发生职业暴露。
第六条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最基本的防护措施,包括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口罩、帽子,洗手等。
第七条以下情况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认真洗手:1.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
2. 接触患者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
3. 清理传染性患者用过的物品及进行清洁消毒时。
第八条当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当穿隔离衣,戴眼罩、面罩,穿鞋套等,以防感染。
第九条在护理传染性疾病患者时,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隔离和防护措施,必要时采取双向防护。
第十条及时清理被污染的被服及各种污染物,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及微生物传播。
第十一条及时处理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及设备,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行清洁消毒。
第十二条正确处理医用垃圾,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第十三条护理人员在使用锐器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锐器伤。
第十四条护理人员在接触化疗药物、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对自身造成伤害。
第十五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遇到职业暴露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按照医院规定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和预防治疗。
三、职业安全防护培训与教育第十六条医院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精选5篇)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6f521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2.png)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精选5篇)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疾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毒感染者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细菌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第三条各科室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感染的防护工作。
第二章预防第四条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源物质采取防护措施。
第五条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疾病感染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面罩;有可能发生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诊疗和护理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第六条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第七条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第三章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第八条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如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气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效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4篇)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b9663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07.png)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职业防护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保障其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护理人员,包括合同工、正式员工以及兼职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和宣传,确保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安全和个人身体健康。
第二章职责与权利第四条护理人员应按职责和岗位要求认真履行工作,接受职业防护培训,遵守职业防护规定和制度,确保工作安全和个人健康。
第五条护理人员有权要求单位提供合格的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品,单位应根据工作特点和需要合理配备,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需求得到满足。
第六条护理人员有权要求在工作中遵守相关的职业防护操作规程,包括正确佩戴、使用和保管防护用品,合理控制和管理感染源,规范处理医疗废物等。
第七条护理人员有权拒绝执行不安全或违法违规的工作任务,单位应当尊重并保护其正当权益。
第八条护理人员有权反映职业防护工作中的问题和意见,单位应及时处理和回应,并保护其合法权益。
第三章工作环境和设施第九条单位应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建立相应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作环境,确保护理人员的工作场所明亮、通风、宽敞,设施完备、设备齐全。
第十条工作区域应进行合理划分,确保工作流程的顺畅和职业防护的有效性。
同时,单位应为工作区域提供足够的防护设施,如洗手间、换衣室、消毒设备等。
第十一条单位应保证工作区域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及时清理医疗废物,保持环境清洁。
并提供充足的清洁用品和消毒剂,以保障工作环境的卫生状况。
第四章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品第十二条单位应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和风险因素,合理配置和提供护理人员所需的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防护服、口罩、手套等。
第十三条护理人员应按照单位规定的程序佩戴和使用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品,做到正确使用、及时更换和妥善保管。
第十四条护理人员在使用防护用品时,应根据工作的具体需要和风险评估,选择合适的防护级别和种类,确保自身的安全性。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5篇)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65ccd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1.png)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1、病房护士长负责护士的职业安全监管工作,在医院现有条件下提供防护设备。
2、护士在执业活动过程中,严格遵守管理规定、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3、严格按照化疗药物使用说明书配制药物,配药时带手套。
4、严格执行接触放射线安全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
5、操作前后按“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
6、操作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气管、粘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带手套。
当估计操作会有血液、体液可能溅到眼睛、鼻腔、口腔或者皮肤时,采用适当的保护用具(戴口、面罩、围裙等)来防止感染。
7、一副手套只能用于一位病人或一项操作,操作完后立即丢弃用过的手套。
8、一旦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或每次摘下手套均对手进行彻底清洗。
9、使用针具进行消毒时,带手套,用过的针具立即扔到废物桶内,严格执行普及性预防措施:回套针帽(必要时用单手法)不摆弄针头、不徒手分开针头与注射器。
10、用过的针具、刀片或其他锐器置于不易被刺破的专用容器内。
11、操作后及时料理污染场地,不留给他人料理,禁止用污染的手接触开关、清洁区和清洁物品。
12、受到(甲类传染病中非典型肺炎,乙类传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病人用过的尖锐器械损伤后,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被刺或损害的伤口。
用清水冲洗被血液或体液溅到的鼻腔、口腔和皮肤。
用清水、生理盐水或其他特定清洗消毒液冲洗被血溅到的眼睛。
13、报告程序和时限:一旦受到乙类传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病人用过的尖锐器械损伤后或带伤接触艾滋病病人的血液,立即逐级报告,当事人伤后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护理部、感染办汇报。
14、用过的污染物品或被传染病源污染的物品,严格按照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关规定处理。
15、其他处理程序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16、护士受到职业暴露后有义务接受医院有关部门追踪,对当事人做好保密工作。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2)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安全培训:对新员工进行职业安全培训,包括工作岗位上的安全操作规范、职业暴露风险及防护措施、应急逃生知识等内容的培训,并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和复习。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3篇)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1c529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4.png)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加强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保障护士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中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
二、职业危害辨识与评价1.医疗机构应对各类职业危害进行辨识与评价,确定护士所处环境中的各类职业危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危害、物理危害、生物危害等。
2.医疗机构应根据职业危害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减少和控制职业危害对护士健康的影响。
三、职业防护设施与装备1.医疗机构应配备必要的职业防护设施与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护服、口罩、防护眼镜、手套、防护鞋等。
2.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职业防护设施与装备,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性。
四、职业防护培训和教育1.医疗机构应对护士进行职业防护培训和教育,包括但不限于职业危害知识、安全操作规程、急救知识等。
2.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职业防护培训和教育制度,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提高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
五、职业健康监护1.医疗机构应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定期对护士进行健康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早期症状。
2.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职业病报告和监测制度,及时报告并控制职业病发生和传播。
六、事故应急管理1.医疗机构应建立事故应急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明确事故责任和处置要求。
2.医疗机构应组织定期演练和培训,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的能力。
七、职业危害监测和评估1.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护士工作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职业危害问题及时改善和处理。
2.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士工作过程中的各类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
八、违规处罚和整改措施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违规处罚制度,对护士违反职业安全防护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2.医疗机构应及时整改和改进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工作,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九、附则1.医疗机构应制定并严格执行本制度,提高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水平,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df87be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b.png)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和身体健康,规范护理工作场合的安全管理,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全体护理人员,包含全职、兼职、临时工和劳务派遣人员。
第三条安全教育和培训1.公司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本领。
2.安全教育和培训内容包含职业病防治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应急预案和自救互救等。
第四条职责分工1.公司应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和权益,确保其能够安全、有效地开展工作。
2.护理人员应依照公司要求履行岗位职责,保证工作安全和生产质量。
第二章工作场合安全管理第五条保护设施1.公司应为护理工作场合供应符合安全要求的设施和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修理和检查。
2.工作场合应具备消防设备、紧急疏散通道、应急医疗设备等,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公司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工作场合的安全管理和事故应急处理。
第六条职业病防护1.公司应针对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订立职业病防护措施,分发防护用品并供应必需的职业病防护培训。
2.护理人员应依照规定使用各类防护用品,并定期参加职业病体检。
第三章工作安全操作规范第七条护理操作规范1.护理人员应依照相关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工作,确保操作安全和质量。
2.护理人员应勤洗手、佩戴手套,并按规定手法进行消毒,保证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第八条废弃物处理1.废弃物应依照规定分类收集和包装,严禁随便丢弃和擅自处理。
2.公司应配备特地的废弃物处理人员,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卫生。
第九条感染疫情防控1.公司应建立健全感染疫情防控机制,订立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2.护理人员应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遵从洗手、消毒等操作规范,有效防备感染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第四章事故应急处理第十条报告和记录1.任何事故发生后,护理人员应立刻向上级报告,并认真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情况。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5篇)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77dcb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6.png)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一、职业防护原则1、基本防护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工作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凡接触传染病人时要加穿隔离衣。
2、加强防护: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务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区域的工作人员;转运确诊或疑似为传染病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加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外科口罩/N95口罩、鞋套、手套、防护眼罩、面罩等。
3、严密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特殊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和作传染病人尸解的医务人员。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全方位防护,应使用面罩、呼吸防护器。
二、基本预防控制措施1、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常见感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防护技术,减少职业危害。
2、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等。
(3)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尽量减少创口出血,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手持针头和利器时,不要让锐器面对着他人,在为不合作的病人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作,使用的针头不可再套回原针帽内,如果一定要套回,则采用单手复帽技术,不要将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他人,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利器盒,不要折毁锐利器具等。
(5)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须戴双层手套。
3、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5、对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必须严格进行“感染筛查”。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e7b4ba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5.png)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
第三条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的原则。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为护理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二、职业暴露防护第五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第六条护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掌握职业暴露的预防、处理和紧急处置方法。
第七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
第八条护理人员应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清洁,下班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携带病原体传播。
第九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如发生职业暴露,应当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向医疗机构报告,接受相应的医疗救治和随访观察。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为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其度过心理危机。
三、职业健康检查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为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健康状况、职业病防护知识掌握情况等。
第十二条护理人员应当如实向医疗机构报告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工作中的职业暴露情况。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四、考核与奖惩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操作技能、防护知识掌握、防护用品使用等。
第十五条对考核合格的护理人员,医疗机构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晋升机会。
第十六条对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医疗机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督促其改进。
五、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八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是指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工作时,意外接触病原体、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等有害因素,导致身体和心理的损伤。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三篇)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d78e9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2.png)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护理工作行为,确保护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2. 依据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在保护护理人员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职业防护措施和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医疗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包括全职、兼职、临时工作人员等。
三、职业防护措施1. 劳动安全防护(1) 护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2) 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做好健康档案记录。
(3) 工作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
(4) 在进行病人护理过程中,应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受伤和事故的发生。
2. 个人卫生防护(1) 护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洗工作服和个人衣物。
(2) 员工在工作前必须进行洗手,并使用洗手液或洗手剂进行有效的手卫生。
(3) 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积极治疗。
(4) 护理人员应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过期食品和不明来源的食物。
3. 知识培训和技能提升(1) 护理人员应接受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护理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滥用权力和侵犯病人的合法权益。
(3) 护理人员应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病人的隐私和病情信息。
(4) 护理人员应经常参加学术交流和职业培训,不断提高护理水平和专业素养。
四、职责和义务1. 护理人员的职责(1) 遵守本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职业防护措施。
(2) 保护病人的安全和权益,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 坚守职业道德,不得触犯法律法规和护理伦理。
(4) 及时报告和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
2. 护理人员的权利(1) 享受法律规定的劳动保护和福利待遇。
(2) 参与职业培训和提升,提高专业水平和职业竞争力。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模版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f0e31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19.png)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模版一、绪论1. 编制目的本制度旨在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管理,确保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
3. 安全防护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科学防护,合理工作。
(3)监督管理,全员参与。
二、安全责任1. 机构责任(1)设立健全职业安全防护机构。
(2)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器材。
(3)建立健全安全防护文件管理制度。
(4)组织安全防护培训和演练。
2. 领导责任(1)制定和修订安全防护制度,明确责任。
(2)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整改。
(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指导和督促,防止违规行为。
3. 护理人员责任(1)熟悉和遵守安全防护制度。
(2)正确使用和保管安全防护设备。
(3)参加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4)举报不安全行为或隐患。
三、职业安全防护管理1. 安全设施(1)提供有效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2)确保安全通道畅通,防止堵塞现象。
(3)采购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设备和器材。
2. 事故预防(1)护理人员需严格按标准操作,避免手术差错和药物错误。
(2)护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3)定期对设备和器材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3. 应急预案(1)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处理方案,如火灾、自然灾害等。
(2)组织演练,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做好危险品、疫情爆发等应急物资储备和分发工作。
四、职业健康管理1. 入职健康检查(1)对新员工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排除传染病、慢性病等。
(2)合格后方可参与相关工作,并定期进行健康复查。
2. 身体状况监测(1)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体检,及时掌握自身健康情况。
(2)如发现身体异常,应及时报告,并接受治疗。
3. 心理健康管理(1)护理人员应接受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2)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五、安全防护培训1. 岗前培训(1)护理人员入职前需接受相关岗位培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医院护理防护工作制度范本
![医院护理防护工作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64f04bc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8.png)
一、总则为了保障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体护理人员,包括临床护理、护理管理人员、进修生、实习生等。
三、护理防护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科学防护,提高防护意识。
2.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3. 加强个人防护,确保护理人员自身安全。
4. 定期开展防护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防护技能。
四、护理防护工作内容1. 护理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防护知识:(1)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
(2)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及维护。
(3)手卫生的重要性及正确洗手方法。
(4)医疗废物处理规范。
2.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穿工作服、工作鞋,佩戴工作帽,口罩等防护用品。
(2)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的物品时,应戴手套。
(3)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使用一次性无菌用品,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4)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5)加强手卫生,接触患者前后、操作前后、便后等均应洗手。
(6)正确处理医疗废物,防止环境污染。
3. 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传染病筛查、疫苗接种等。
4. 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
(2)按照规定进行紧急处理。
(3)接受必要的预防性治疗。
五、护理防护工作责任1. 护理人员应自觉遵守本制度,提高防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
2. 科室负责人应负责本科室护理防护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3. 医院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防护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4.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医院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医院护理部负责解释。
如遇法律法规及政策调整,本制度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4篇)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9795e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04.png)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护理人员作为医疗机构中至关重要的一员,其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重要保障,职业安全防护制度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虑和实施,以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安全地从事工作,保护其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一、职业安全培训护理人员应接受相关的职业安全培训,包括工作场所安全、感染控制、紧急救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并指导护理人员在发生意外事故或暴力事件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有效性。
同时,定期进行个人防护装备的培训和演练,提高护理人员的使用技能。
三、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工作场所安全设施,包括灭火设施、防火门、安全通道等。
同时,定期进行消防演习,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对火灾等紧急情况的能力。
医疗机构还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发现的安全隐患。
四、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因此感染控制是职业安全的重要一环。
医疗机构应建立并完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手卫生、器械消毒、环境清洁等方面的措施。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感染控制制度,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五、暴力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医疗机构应建立预防和应对暴力事件的制度和机制,包括加强安保力量,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对能力等。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参加暴力事件的培训和演习,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和危险情况的判断,从而更好地应对暴力事件。
六、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护理人员长期从事高强度的工作,可能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
医疗机构应重视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建立心理健康支持机制。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为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七、紧急救护措施的培训和演练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基本的紧急救护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突发状况下迅速作出正确的处理。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eb5467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c.png)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Ⅰ目的
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保障护士职业安全。
Ⅱ范围
护理人员
Ⅲ制度
一、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或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护理工作制度,避免发生职业暴露。
二、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做好标准预防,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口罩、帽子,洗手。
三、当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发生喷溅时,护士应当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屏,以防感染。
四、护理传染性疾病患者时,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级别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五、在进行化疗药物配制时,应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专用的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并戴面屏、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做好自身防护。
六、导管室、影像科护士在协助患者进行拍片、检查、治疗时应按要求穿铅制服装,做好防护。
七、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在污染区工作时应按要求着防护服装、佩戴眼镜、手套,做好职业防护。
八、若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按照医院规定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和预防治疗。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模版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76bee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2.png)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为了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和身体健康,规范护士的安全防护行为,确保护士的工作环境安全和工作条件合理合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职责及义务1. 护士的职责:(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2) 严格遵守医院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3) 进行职业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职业安全意识;(4) 主动参加医院组织的安全防护培训、演练等活动;(5)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装备;(6) 发现职业安全隐患和事故风险,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7) 配合医院组织的职业安全检查、评估和监测工作;(8) 做好日常的职业卫生防护,保持个人卫生和工作区域的清洁;(9) 积极参与职业健康检查和治疗;(10) 熟悉和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应对紧急情况。
2. 医院的职责:(1) 提供必要的职业安全培训和教育,并建立完善的培训档案;(2) 制定职业安全预案,保障护士的安全;(3) 组织职业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和解决工作环境中存在的问题;(4) 配备和维护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和装备;(5) 建立健全职业安全报告和事故处理机制;(6) 提供必要的紧急救治设施和物资。
三、职业安全培训1. 医院应定期组织护士进行职业安全培训和教育,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职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学习;(2)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评估;(3) 职业病防护知识和控制措施;(4) 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5) 紧急救护措施和技能的学习;(6) 职业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处置等。
2. 护士应积极参加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
四、个人防护责任1. 护士应自觉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1) 口罩:根据工作环境和感染风险选择合适的口罩,并正确佩戴和使用;(2) 无菌手套:根据工作需要佩戴无菌手套,并及时更换;(3) 护目镜或面屏:在涉及飞溅或粉尘等情况下,佩戴护目镜或面屏;(4) 隔离衣物或防护服:在接触感染风险较高的情况下,佩戴隔离衣物或防护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编号:AN-QP-HT124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A Group Or Social Orga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 o Abide By The Rules Or Rules Of Action And Require Its
Members To Abide By Them. Different Industries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Rules Of Ac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s According T o The Plan And Requirement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通用范本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团体或社会组织中,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规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1.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穿相应工作服,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身体时,
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4.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在进行侵袭性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6.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7.使用紫外线消毒时,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8.干热灭菌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待温度降到40cC以下再开箱,以防炸裂。
9.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具体操作步骤、常规保养和检查措施应按厂方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执行。
10.接触戊二醛等消毒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人眼内、吸人体内或皮肤黏膜上,一旦溅上应及时用清水清洗。
11.调配化疗药物时防护要求:配备一次性口罩、帽子、一次性防透性防护服、护目镜,聚氧乙烯手套、乳胶手套、防护垫、污物专用袋及封闭式污物桶。
12.处理锐器时的防护要求:锐器使用后的针头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禁
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如果必须套回一定要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是否使用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13.护理隔离病人时的防护要求:着隔离衣,并执行区域性防护流程,与病人近距离操作时戴护目镜,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时,要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每接触一个病人后马上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
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