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基础(十字交叉梁)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浅基础)(西南交通大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浅基础)(西南交通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347513d22b160b4e767fcfcf.png)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设计题目:1#桥墩独立基础设计院系:专业:年级:姓名:指导教师: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2017年4月20日第一部分:基本资料 (3)1.1设计题目 (3)1.2设计目的 (3)1.3基础资料 (3)§1、设计的任务及建筑物的性质和用途 (3)§2 基本资料 (4)1.4设计依据 (6)1.5设计要求 (6)第二部分柱下独立刚性基础设计 (7)2.1确定合理的基础埋置深度 (7)2.2基础尺寸初步拟定 (7)2.3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 (7)(一) 主力 (7)(二) 纵向附加力(水平力) (12)2.4浅基础的设计计算 (14)附录一:滑动及倾覆稳定性计算表 (16)附录二:刚性基础横断面、平面及立面图 (17)第一部分:基本资料1.1设计题目本课程的题目是“1#桥墩独立基础设计”1.2设计目的柱下独立基础是桥梁工程中的常用基础形式之一,在工程中应用范围较广。
为系统掌握此类基础的设计方法,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全面掌握柱下独立基础设计计内容与步骤及主要验算内容与方法,了解现行《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5-2005)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的有关规定,并初步具备独立进行该类基础设计的能力。
1.3基础资料§1、设计的任务及建筑物的性质和用途设计任务:根据已有建筑物的图样,所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设计某铁路(公路)干线上跨越某河流的桥梁之1#号桥墩的地基和基础。
建筑物的性质和用途:该桥梁为等跨度32m,梁全长32.6m,梁端缝0.1m,梁高3.0m,梁宽铁路按单线布置,公路按双线布置m,梁及上部体系自重按870KN 计,简支箱梁支座中心距梁端距离0.75m,同一桥墩相邻梁支座间距1.6m。
十字交叉梁式塔吊基础方案
![十字交叉梁式塔吊基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95503af18583d0496459c8.png)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塔吊基础设计概况....................................................................................... 2四、塔吊桩基础的计算 (5)4.1 3#塔吊基础计算 (5)4.2 4#塔吊基础计算 (9)五、施工组织与部署 (12)六、施工要点 (12)七、施工安全 (13)一、编制依据1.1塔吊租赁合同。
1.2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设计施工图纸和工程特点。
1.3**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工程编号:勘2008-024)。
1.4湖北江汉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提供的TC56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TC56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范》(JGJ33-2001)1.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10国家现行桩基础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二、工程概况**包括1层地下室(包括1层夹层)、8层裙楼、A写字楼(26层)和B写字楼(28层),占地面积10185.7m2、总建筑面积138610.81m2。
裙楼顶标高33.9m,写字楼A高90.8m (最高点为97.8m),写字楼B高97m(最高点为104m),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fb7cc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a.png)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基础工程中浅基础的定义、分类及作用;2. 掌握浅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3. 了解影响浅基础稳定性的因素及防治措施;4. 掌握浅基础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浅基础的设计计算;2. 能够分析实际工程中浅基础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3. 能够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进行浅基础施工图的绘制;4.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浅基础施工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基础工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工程素养;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注重工程质量,关注环境保护。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浅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程实践需求,为我国基础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浅基础的概述- 定义、分类及作用- 基础工程的重要性2. 浅基础设计原理- 设计原理及计算方法- 土壤的承载力分析- 基础尺寸和形状的选择3. 影响浅基础稳定性的因素- 土壤性质与稳定性- 水文地质条件- 防治措施及加固技术4. 浅基础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及工艺流程-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设计计算练习- 施工图绘制- 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材的章节和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1周:浅基础的概述第2周:浅基础设计原理第3周:影响浅基础稳定性的因素第4周:浅基础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第5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用于讲解浅基础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及施工工艺等理论知识。
(土建施工)浅基础工程之条基施工
![(土建施工)浅基础工程之条基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caea11e0964bcf84b8d57ba5.png)
条基及十字交叉根底施工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条基、十字根底概念。
2.条基构造要求。
3.适用范围及简单设计。
能力目标:
1.会识读条基、十字交叉根底施工图。确定开挖深度、宽度,计算开挖量,备料、施工。
2.
素养目标:
1.独基双向联合形成条基,具有更好的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协同工作的重要性。
钢筋混凝土底板在T形及十字形交接处,底板的横向受力钢筋仅沿一个要紧受力方向通长部署,另一方向的横向受力钢筋可部署到要紧受力方向底板宽度1/4处,在拐角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应沿两个受力方向部署,详见图2-7。
图2-7根底底板受力钢筋部署示意图
分布筋与同向部署的受力筋的搭接150mm连接。
〔二〕、墙下无筋扩展条形根底
一、图纸识读
〔一〕某工程根底施工图纸、平法图集11G101-3
〔二〕结果要求
1、看明白根底平面部署图,剖面详图
2、整理钢筋等级、形状、长度、数量或间距
3、混凝土等级
〔三〕识图要点分析总结:
1、墙下条基中,根底传递到地基外表均布压力,使得地基对根底底面形成向上的基底反力。根底底板形成悬臂构件,基底受拉。
考虑题:
1.天然浅根底有哪些结构类型?各有何特点?
2.无筋扩展根底有何特点?
3.柱下独立根底有何特点?
4.何种条件下适宜采用柱下条形根底、十字交叉梁根底?
5.结合图2-16、图2-17、图2-18、图2-19表白根底施工图中平面部署情况。
地基土的湿润水平
烧结一般砖、蒸压灰砂砖
水泥砂浆
严寒地区
一般地区
稍湿润的
MU10
浅基础(十字交叉梁)课程设计
![浅基础(十字交叉梁)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951d0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8.png)
浅基础(十字交叉梁)课程设计浅基础是指基础埋深3~5m或基础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基础,且只需排水或挖槽等普通施工即可建造的基础,在实际施工中对于其质量问题必须进行严格把控,下面整理了预防质量问题相关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基础设计问题防控(1)地基容许承载力设计方法要确保基底压力不超过地基极限承载力,且安全度满足设计要求;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2)设计方法以概率理论为基础,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基础施工问题防控基槽(坑)尺寸偏差(1)施工前根据平面控制桩和水准点建立测绘控制网,并定期复查。
(2)定位放线时在主要轴线部位设控制桩并进行后期校核。
(3)开挖前应确定合理的边坡坡度,并计算确定最小开挖线尺寸。
(4)开挖中定期分次校核基础平面位置与尺寸坡度是否合格。
基底标高误差(1)防止超挖,机械开挖时应预留一定高度进行人工修平,具体留置厚度应根据机械准确性进行确定。
(2)基槽(坑)挖至基底标高后应会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时检查基底土质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回填土密实度不合格(1)选择垫层材料时,确保砂石级配良好,使用粉细砂时还应掺入碎石或卵石,并控制最大粒径。
(2)控制素土土料中的有机质含量,禁用冻土或膨胀土料,并应过筛。
(3)灰土施工时控制含水量,并结合实际含水率进行晒干或洒水处理;拌和时应及时摊铺,不得隔日夯打。
(4)地基压实施工时,注意分层进行,合理设置分层厚度,下层密实度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回填质量不满足要求(1)填土前进行场地处理,清除垃圾并进行场内排水、地下降水,回填时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到低分层进行。
(2)回填施工须确保分层进行,逐层压实,确保每层铺填压实质量,完成压实施工后及时进行验收。
基础外观不合格(1)根据测量放线数据安装模板并浇筑混凝土,确保模板垂直度和上口平直,并有足够的刚度及稳定性。
(2)浇筑混凝土时须四周均匀振捣,及时铲除、抹平多余的外露混凝土。
(3)模板支撑在不稳定界面时须加设底部垫板以防倾覆,并确保模板板面平整,整体结构牢固。
2024年基础工程浅基础设计学习教案
![2024年基础工程浅基础设计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00f32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7.png)
2024年基础工程浅基础设计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基础工程》教材第三章第三节——浅基础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浅基础的类型与构造、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基础的受力分析、浅基础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浅基础的类型、构造及其适用条件;2. 理解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能够运用到实际工程中;3. 学会基础的受力分析,能够进行浅基础的设计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浅基础的设计方法及步骤;重点:浅基础的类型与构造、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基础的受力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板书工具;2. 学具:教材、计算器、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际工程中浅基础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浅基础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1)浅基础的类型与构造;(2)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3)基础的受力分析。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道典型例题,详细讲解浅基础设计的步骤及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5分钟)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提问、答疑。
六、板书设计1. 浅基础的类型与构造;2. 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3. 基础的受力分析;4. 浅基础设计方法及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浅基础的类型及适用条件;(2)简述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3)计算一道浅基础设计题目。
2. 答案:(1)略;(2)略;(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浅基础设计的方法及步骤掌握程度如何,是否需要加强练习;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深基础的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浅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2. 基础的受力分析;3. 浅基础设计方法及步骤;4. 作业设计。
一、浅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1. 安全性:基础设计应确保在所有可能的荷载组合下,基础及其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浅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学生参考)
![浅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学生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2294bc1d0b4e767f5acfcee0.png)
浅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十字交叉条形基础设计一、计算内容1.1 基础埋深的确定 1.2 地基承载力确定1、承载力公式法0b d c k f M b M d M c γγ=++适应范围:偏心距0.033e b ≤,并应满足变形要求。
2、(3)(0.5)k b d m f f b d ηγηγ=+-+- d 取室外地面标高;填土地面标高;天然地面标高;室内地面标高。
当 1.1k f f <时,取 1.1k f f =。
1.3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假定横向、纵向基础底面宽度相同,按总荷载来确定基础底面宽度biiF b L=∑∑,注意十字交叉处不能重复计算长度,适当扩大10-30%。
条形基础:b ≥df FG γ-1.4 地基承载力验算(一)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的柱荷载分配1、节点荷载在两个正交条形基础梁上的分配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A 、静力平衡:i iX iY P P P =+B 、变形协调:ix iy ωω=,节点上的弯矩x y M M 、直接加于相应方向的基梁上,不作分配,即不考虑基础梁承受扭矩。
C 、通常,采用文克勒地基模型,略去本节点荷载对其它点挠度的影响。
内柱节点:两条正交的无限长梁计算 角柱节点:两条正交的半无限长梁计算边柱节点:正交的一无限长梁和半无限长梁计算 2、荷载分配 (1)边柱节点:(x 方向为无限长梁;y 方向为办无限长梁)441; 4x x ix ix x y y y y iy i xx x y y x b S P P b S b S b S P P S b S b S λ⎧=⎪+⎪⎨⎪===⎪+⎩对于边柱有伸出悬臂长度的情况,悬臂长度(0.60.75)y y l S =-,假定y 方向外伸,则有:; x x ix ix x y y y y y x iy i x x y y y x b S P P b S b S b S l l P P b S b S S S αααα⎧=⎪+⎪⎨⎪=⎪+⎩由、之比查表确定(2)、内柱节点:1; x x ix ix x y y y y iy i xx x y y x b S P P b S b S b S P P S b S b S λ⎧=⎪+⎪⎨⎪===⎪+⎩(3)、角柱节点:A 、双向均不外伸时,计算方法同内柱节点B 、双向均外伸,且x xy yl S l S =时,荷载分配同内柱节点 C 、若只有一个方向外伸(x 方向外伸)时:; x x ix ix x y y y y x iyi x x y y x b S P P b S b S b S l P P b S b S S ββββ⎧=⎪+⎪⎨⎪=⎪+⎩由之比查表确定(二)单向条形基础地基强调和变形验算max ; 1.2a a F Gp f p f A+=≤≤ max min6(1)LG P e p bLL+=±∑; L M e P G==+∑∑∑外力对基底形心力矩和基底反力之和当偏心距max 2(),63(/2)x x b F G e p l b e +>=-(三)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验算如在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还需对其验算承载力(见图),使作用在下卧层顶面的总应力不超过下卧层的承载力,即cz z σσ+≤f z式中,γ软弱下卧层以上各土层加权平均重度(kN/m 3); z 基础底面到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距离(m );f z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a ); z σ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设计值(kPa );对条形基础:z σ=()θσztg b p b c 2+-对矩形基础,z σ=()()θθσztg l ztg b p bl c 2)2(++- (2.8-22)式中的θ为地基压力扩散线与竖直线的夹角,其值由有关表给出。
浅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浅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c467e261ed630b1c59eeb5dc.png)
《土力学及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浅基础(十子父梁)基础设计、工程概况某工程为两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度为5层,丙级建筑,设3排柱,其柱网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已知:1、柱截面尺寸为 500 X 500;32、 基床系数 k=5MN/m ;3、 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弯矩作用于y 轴方向)为: 学号A 轴B 轴C 轴F/kN My/kNmF/kN My/kNmF/kN My/kNm1 2050 3002400 210 1800 2502 2100 300 2400 210 1800 2503 2150 300 2400 210 1800 2504 2200 300 2400 210 1800 2505 2250 300 2400 210 1800 2506 2300 300 2400 210 1800 2507 2350 300 2400 210 1800 2508 2050 310 2400 210 1800 2509 2050 320 2400 210 1800 250 10 2050 330 2400 210 1800 250 11 2050 340 2400 210 1800 250 12 2050 350 2400 210 1800 250 13 2050 360 2400 210 1800 250 14 2050 370 2400 210 1800 250 15 2050 300 2450 210 1800 250 16 2050 300 2500 210 1800 250 172050300 2550 210 1800 250 18205030026002101800250—Cp ——-——一 H056CB.— ■九-Etl ■—-[BOB90 -A7000L•“ 2、工程地质条件地表以下土层构成如下:1、人工填土0.0〜-1.2m ;粘性土-1.2〜-7.2m ;细砂-7.2m以下;地下水位在细砂层以下;标准冻深为0.60m。
十字交叉梁式塔吊基础方案
![十字交叉梁式塔吊基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effe1f52d380eb62946d96.png)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塔吊基础设计概况 (2)四、塔吊桩基础的计算 (5)4.1 3#塔吊基础计算 (5)4.2 4#塔吊基础计算 (8)五、施工组织与部署 (12)六、施工要点 (12)七、施工安全 (13)一、编制依据1.1塔吊租赁合同。
1.2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设计施工图纸和工程特点。
1.3**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工程编号:勘2008-024)。
1.4湖北江汉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提供的TC56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TC56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范》(JGJ33-2001)1.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10国家现行桩基础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二、工程概况**包括1层地下室(包括1层夹层)、8层裙楼、A写字楼(26层)和B写字楼(28层),占地面积10185.7m2、总建筑面积138610.81m2。
裙楼顶标高33.9m,写字楼A高90.8m (最高点为97.8m),写字楼B高97m(最高点为104m),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现裙楼混凝土结构已完成,基坑周边土方回填已完成30%。
三、塔吊基础设计概况3.1 塔吊定位因业主方提出裙楼提前营业,设置于裙楼内部的1#、2#塔吊需拆除。
现1#、2#塔吊距离建筑物外边线有28m远,工程施工场地和周边场地都比较狭小,无法采用吊车拆除此两台塔吊,拟利用设置的3#、4#塔吊拆除1#、2#塔吊。
为了使设置的3#、4#塔吊既可以服务于两栋塔楼,又可以满足拆除1#、2#塔吊和先拆塔吊后拆施工升降机的要求,将3#、4#塔吊定位在铁西路与建筑物间的施工场地内(见附图一)。
浅基础课程设计
![浅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a9cab7f121dd36a32d8290.png)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浅基础课程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
2011年《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浅基础课程设计
任务书
设计任务:设计桥的中墩基础。
计算资料
(1)上部构造:3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面净宽为净8m+m
5.1
2⨯
(2)下部构造:混凝土重力式桥墩。
(3)设计荷载:公路-II级,人群荷载3.0kN/m2,作用于基顶(墩底)处的效应组合见表5-10。
(4)地质资料:①地质柱状图见下图。
地质柱状图见图(尺寸单位:m)
层次土名γ(3/m
kN)S
Gω(%)
L
ω(%) pω(%) e L I
1 黏性土A 19.8 2.7
2 21.6 26.80 12.1 0.664 0.630
2 黏性土B 18.7 2.74 33.09 38.60 17.70 0.915 0.734
(5)水文资料。
设计水位高程85.9,常水位高程79.3,一般冲刷线76.8,局部冲刷线高程75.4(高程均以m计)。
(6)其他:桥梁处于公路直线段上,无冰冻,拟在枯水季节施工。
2024年基础工程浅基础设计学习教案
![2024年基础工程浅基础设计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17d54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7.png)
2024年基础工程浅基础设计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基础工程》教材第四章第二节“浅基础设计”,内容包括:浅基础的类型及适用条件,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浅基础的设计步骤,以及基础结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浅基础的概念、类型及适用条件。
2. 学习并掌握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浅基础的结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浅基础设计的原则和步骤,以及结构计算。
教学重点:浅基础的类型及适用条件,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板书工具。
2. 学具:教材、《基础工程》学习指导书、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类型的浅基础工程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各种基础的适用条件。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浅基础的类型、适用条件,以及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详细讲解浅基础设计的步骤和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随堂练习题,巩固基础设计方法。
5. 答疑与讨论(10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共同讨论浅基础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浅基础的类型及适用条件2. 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3. 浅基础设计步骤4. 结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浅基础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2)阐述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
2. 答案:(1)略。
(2)略。
(3)地基承载力=200kPa+1m×20kPa/m=220kPa。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浅基础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深基础与浅基础在设计上的区别。
(2)布置一道综合性的设计题目,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与答案解析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浅基础设计的关键知识点展开。
(整理)十字交叉梁式塔吊基础方案.
![(整理)十字交叉梁式塔吊基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cedbd9551810a6f52486f1.png)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塔吊基础设计概况 (2)四、塔吊桩基础的计算 (5)4.1 3#塔吊基础计算 (5)4.2 4#塔吊基础计算 (8)五、施工组织与部署 (12)六、施工要点 (12)七、施工安全 (13)一、编制依据1.1塔吊租赁合同。
1.2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设计施工图纸和工程特点。
1.3**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工程编号:勘2008-024)。
1.4湖北江汉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提供的TC56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TC56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范》(JGJ33-2001)1.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10国家现行桩基础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二、工程概况**包括1层地下室(包括1层夹层)、8层裙楼、A写字楼(26层)和B写字楼(28层),占地面积10185.7m2、总建筑面积138610.81m2。
裙楼顶标高33.9m,写字楼A高90.8m (最高点为97.8m),写字楼B高97m(最高点为104m),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现裙楼混凝土结构已完成,基坑周边土方回填已完成30%。
三、塔吊基础设计概况3.1 塔吊定位因业主方提出裙楼提前营业,设置于裙楼内部的1#、2#塔吊需拆除。
现1#、2#塔吊距离建筑物外边线有28m远,工程施工场地和周边场地都比较狭小,无法采用吊车拆除此两台塔吊,拟利用设置的3#、4#塔吊拆除1#、2#塔吊。
为了使设置的3#、4#塔吊既可以服务于两栋塔楼,又可以满足拆除1#、2#塔吊和先拆塔吊后拆施工升降机的要求,将3#、4#塔吊定位在铁西路与建筑物间的施工场地内(见附图一)。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d7536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d.png)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浅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浅基础的类型、特点和适用条件;掌握浅基础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了解浅基础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流程。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浅基础工程的设计和计算;具备分析和解决浅基础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基础工程事业的热爱,提高学生对工程安全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浅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浅基础的类型、特点和适用条件等内容。
2.浅基础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包括浅基础的设计步骤、设计计算方法等。
3.浅基础施工技术:包括浅基础施工的准备、施工工艺、施工等。
4.浅基础工程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浅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浅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浅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浅基础施工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基础工程浅基础设计学习教案
![基础工程浅基础设计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edac4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a.png)
基础工程浅基础设计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基础工程》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主题为浅基础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浅基础的类型、构造及设计原理,重点解析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的设计方法,并探讨如何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浅基础的定义、类型及构造特点,了解各类浅基础的应用场景。
2. 学会分析地质条件,能够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进行基础设计。
3. 掌握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的设计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浅基础类型的构造特点及其适用场景,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的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如何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以及浅基础设计的具体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板书用具、地质模型、基础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电脑、计算器、基础工程设计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工程案例,引出浅基础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价值。
2. 知识讲解:(1)浅基础的类型及构造特点。
(2)地质条件对基础选型的影响。
(3)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的设计方法。
3. 例题讲解:讲解并演示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设计的具体步骤。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地质条件和建筑要求,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并进行设计。
六、板书设计1. 浅基础的类型及构造特点2. 地质条件对基础选型的影响3. 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设计方法1)条形基础设计步骤2)独立基础设计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给定一个实际工程案例,要求学生根据地质条件和建筑要求,完成浅基础设计。
2. 答案:提供详细的解答步骤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基础工程领域的前沿动态,了解新型基础设计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浅基础类型的构造特点及其适用场景。
2. 地质条件对基础选型的影响。
3. 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设计方法的详细步骤。
一、浅基础类型的构造特点及其适用场景浅基础主要包括条形基础、独立基础、联合基础和筏形基础等类型。
十字交通灯课程设计
![十字交通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69515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5.png)
十字交通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十字交通灯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掌握交通灯变化的规律。
2. 学生能描述交通灯对交通秩序的重要性,了解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
3. 学生了解交通信号灯的演变过程,认识到科技在交通管理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观察和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交通问题。
2. 学生具备运用交通规则,正确判断和处理交通情况的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设计并展示交通安全宣传海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提高安全意识。
2. 学生关心交通安全,树立关爱生命的价值观。
3. 学生通过学习交通灯知识,增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普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交通灯知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对周围环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但交通安全意识尚需加强。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关爱生命、尊重规则的价值观。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交通灯的基本知识:介绍交通灯的起源、发展及现状,让学生了解交通灯的历史演变。
教学内容:(1)交通灯的发明背景(2)交通灯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3)交通灯的种类及功能2. 交通灯的运作原理:讲解交通灯的电路原理,使学生明白交通灯的工作方式。
教学内容:(1)交通灯信号变化规律(2)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3)交通灯与交通秩序的关系3. 交通规则与安全: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2)交通安全常识(3)如何正确判断和处理交通情况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模拟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1)观察并分析学校周边交通灯设置及运行情况(2)小组合作设计交通安全宣传海报(3)模拟交通场景,加强交通安全意识本教学内容参照教材相关章节,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柱下条形基础及十字交叉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及十字交叉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d7cdfe0df111f18583d05aaa.png)
板厚度不应小于200mm。当翼板厚度大于250mm时, 宜采用变厚度翼板,其坡度宜小于或等于1:3。
第五节 柱下条形基础及十字交叉基础
第五节 柱下条形基础及十字交叉基础
2、条形基础端部宜向外伸出,其长度宜为第一跨 距的0.25倍;
第五节 柱下条形基础及十字交叉基础
1.简化计算法 根据上部结构刚度与基础自身刚度情况,有静定分
析法和倒梁法。 静定分析法是按和静力平衡条件求得地基净反力,
并将其与柱荷载一起作用于基础梁,按静定梁计算 各截面内力。静定分析法不考虑与上部结构相互作 用,因而在柱荷载与基底反力作用下发生整体弯曲。
P A
P A
Ma V PA
MA A
M
B
Ⅰ
M
B
Ⅱ
Vb Mb PB
B MB Ⅲ
第五节 柱下条形基础及十字交叉基础
PA
4
PB
4
Ci
MA 2
MB 2
Dl
M a
PA 2
PB 2
Di
M A
2
M B
2
Al
Va
PA
4
Cl
PB
4
MA 2
Dl
MB 2
Mb
每一次计算时,均需把原点移到相应的集中荷载 作用点处。
第五节 柱下条形基础及十字交叉基础
第五节 柱下条形基础及十字交叉基础
有限长梁的解答
以无限长梁的解答为基础,利用叠加原理。
十字交叉梁基础计算书
![十字交叉梁基础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47d35f7a31b765ce050814c0.png)
十字交叉梁基础计算书2楼工程;工程建设地点:;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等编制。
一、塔吊的基本参数信息塔吊型号: QTZ40;塔吊起升高度H: 58.000m;塔吊倾覆力矩M: 465kN.m;塔身宽度B: 2.500m;塔吊自重G: 275.92kN;最大起重荷载Q: 40.000kN;桩间距l: 3m;桩边长d: 0.400m;桩钢筋级别: II级钢;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交叉梁截面宽度: 1.4m;交叉梁截面高度: 1.200m;交叉梁长度: 6.6m;桩入土深度: 13.200m;保护层厚度: 80mm;空心桩的空心直径: 0.250m;标准节长度a:2.2m;额定起重力矩:400kN·m;基础所受的水平力:30kN;主弦杆材料:角钢/方钢;宽度/直径c:120mm;所处城市:江苏盐城;基本风压W0:0.45 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 D类密集建筑群,房屋较高,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0.93 。
二、塔吊对交叉梁中心作用力的计算1. 塔吊自重G=275.92kN2.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Q=40kN作用于塔吊的竖向力 F=1.2×275.92+1.2×40=379.1kN塔吊倾覆力矩M= 1.4 ×465.00 = 651.00kN·m三、交叉梁最大弯矩和桩顶竖向力的计算计算简图:十字交叉梁计算模型(最大弯矩M方向与十字交叉梁平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力学及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浅基础(十字交梁)基础设计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两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度为5层,丙级建筑,设3排柱,其柱网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2134A
B
C
700070007000y
x
O 85006500
已知:1、柱截面尺寸为500×500; 2、基床系数k=5MN/m 3;
3、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弯矩作用于y 轴方向)为:
A 轴
B 轴
C 轴 F/kN
My/kNm F/kN My/kNm F/kN My/kNm 2050
305 2400 210 1800 250
二、工程地质条件
地表以下土层构成如下:
1、人工填土0.0~-1.2m ;粘性土-1.2~-7.2m ;细砂-7.2m 以下;地下水位在细砂层以下;标准冻深为0.60m 。
2、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土层
(%)ω 3(/)kN m γ e (%)L ω (%)P ω ()ak f kPa ()s E kPa 粘性土
22.8 18.5 0.771 33.8 18.6 110 5800 细砂
18.8 人工填土 17.8
三、设计内容
1、确定基础埋深;
2、确定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
3、确定基础形式、尺寸;
4、验算地基强度、变形;
5、按winkler地基模型进行基础结构设计;
6、完成基础设计计算书一份;
7、绘制基础施工图。
四、设计时间为一周
五、计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