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 关键词 】 腰椎 间盘突出症 ; 医结合 中西
【 src 】 0heteT bev ecii l fcc f hns n et nme i l ra nso mbrnevr ba i Ab t t a jci oosret l c iayo ieea dw s r dc et t ni a tret rlds v h n ae C e a t me u i e c
h r it n. to s1 5p t nswi u a tr etb a ich rit n i u e at n r iie ot o p : 1es so enai Meh d 0 ai t t mb ri ev re rlds enai no rd p r o e h】 n o me t Weedvd dj g u s 5 a e ft nt wor he c nrl r u r etdb u a rcina dte r logv nwe tr dcn ;4c s so eo evto ru r ie hi o to o pweet ae yl mb rt t n yweeas ie senme iie5 ae fh bsraingo p weegv n C — g r a o h t
t ep te t ’s m p o n c e s h u l y o a in s i + h a in s y tm a d i r a e t eq a i f t t ’l e n t p e f
【 e rs】 1m a tret r i enai tecm iao f hn s n et nmeiie K ywod u b rnevr ba ds hri o } o bn t no iee dw s r dcn i e l c t n;1 i C a e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临床观察

激 均 十分 敏 感 , 再 加 上 术 后 排便 等 因 素 . 导致 局 部 [ 4 ] 沈 映君 . 中药 药理 学.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版 社 , 2 0 0 0 : 3 4 0 疼 痛 非常 明显 。疼 痛引 起肌 张力 增 加 , 顺 应性 下 降 , 第一作者 : 李玉明( 1 9 6 3 一 ) , 本 科 学历 , 副 主 任 中 医师 , 从
我 院肛 肠 科 根 据 多 年 的 临 床 经 验 结 合 中医 理 论 自制 痔 瘘洗 必 灵 。方 中芒 硝 清热 消 肿 ; 硼砂 清 热 解 毒消 肿 ; 明矾 燥湿 收 敛 ; 荔 枝 草凉 血 解 毒 ; 川 乌 祛 风 除湿 , 温经 止痛 。方 中诸 药寒 热并 用 。 于寒 凉药 物 中佐以少量辛温之 品。 清热而不阻络 , 温 通 又 促 消
2 0 1 1年 7月至 2 0 1 3年 3月期 间 ,笔者 运用 中
0例 , 并 与采 能, 从 而产 生 软坚 散 结 、 消 肿止 痛 的作 用 : 川 乌 的 乌 医综合 疗法 治疗 腰椎 间 盘突 出症 患者 5 8例 作对 照 . 取 得较 好 头 类 生 物碱 有 明显 的镇 痛 效应 , 外 用 可 对 皮 肤产 生 用 西 药结合 功 能锻炼 治疗 的 4 现报 告如 下 。 局 麻 作用 , 刺激 局 部皮 肤 。 使末 梢 呈 兴奋 现 象 , 产 生 疗 效 , 1 临床 资料 瘙 痒与 灼热 感 , 继之 麻 醉 , 失 去知 觉 。
搬 莓
表 2 治疗组与对照组 疼痛、 水肿消 退时间 和愈合时间( ; ) d
后 肛 门瘙 痒 不 适 明 显 增 多 。关 于 坐 浴 药 物 浓 度 . 我 们 在 临 床 应 用 中分 别 采 用 6 0 g洗 必 灵 放 人 1 0 0 0 、 2 0 0 0及 3 0 0 0 mL水 中 , 发 现 浓 度 越 高效 果 相 对 越 好 ,考 虑 可 能是 浓 度 高造 成 组 织 间 隙及 细胞
牵引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临床观察

牵引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临床观察黄乃好(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中心,北京100072)【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针刺;牵引术【中图分类号】R681.533.105;R245.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19(2013)01-0087-02作者简介:黄乃好(1976—),男,主治医师,硕士。
研究方向:针灸治疗中风、颈肩腰腿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临床常见病和引起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
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典型的坐骨神经痛可表现为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足跟或足背部的放射痛。
2009-03—2011-11,我们在牵引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并与联合中频治疗50例、联合按摩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150例均为我院康复中心针灸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3组。
牵引联合针刺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22岁,平均45.3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d ,平均14个月。
牵引联合中频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0岁,平均43.5岁;病程最长9年,最短1d ,平均13个月。
牵引联合按摩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3岁,平均47.6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d ,平均14个月。
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②常发生于青壮年。
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④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5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性 。③x线摄 片示脊柱侧弯 , 腰生理前 凸消失 , 相邻边缘 有骨
赘增生 ; T MR 检查可显示椎 间盘突 出的部位及程度。 C、 I
I3 治 疗 方 法 .
13 1 中药 内服 . .
用 补 阳还 五汤合 四物 汤加味 , 主方 :
黄芪 3 g 当归 1g 赤芍 、 0, 2, 地龙 、 川芎 、 熟地各 1g 桃仁 9 , 0, g红 花 6 。每 日 1 , 煎 , 2次服 ,5天为 1个疗程 。加味方 g 剂 水 分 l 法 : 湿型加 肉桂 、 寒 桂枝 、 草 ; 血型加 大黄芪 用量 至 8 g 甘 瘀 0, 并加牛膝 、 鸡血藤 、 乳香 、 药 、 没 三七 ; 肾虚 型加杜 仲、 膝 、 牛 骨
碎补 、 丝子 、 菟 枸杞 子 。
1 1 材料 .
所有 5 2例病例均来 自20 0 8年 l 至 2 0 2月 09
年l 2月我院门诊 , 其中男性 3 6例 , 女性 1 ; 6例 年龄 ( 6—8 ) 2 1
岁 , 均 年 龄 4 -. 平 1 7 5岁 ; 程 1 4 病 0天 一 5年 ; 骶 部 疼 痛 3 腰 l
3 赵巍 , 薛丽强. 结肠清洁灌肠方法 的改 良与应用[ ] 中国实用护理 J.
体征 : 典型的腰椎问盘突 出症 状 , 腰部 及下肢 疼痛麻 木 , 复 反 发作 , 受压迫的坐骨神经痛症状 , 患侧直腿 抬高及牵拉试 验阳
或压迫脊神经 、 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 合征 , 为骨科 门诊 常 见病及多发病。临床症状 表现 为 : 腰痛和放射性下 肢痛 , 多为 侧痛 、 烧灼样痛 , 常伴 麻胀感 、 间歇性 跛行 、 肉痉挛等 , 重 肌 严 者可致截瘫 。病 因多 由外伤 、 劳累劳损引发 。病情 可长可短 , 症状时轻时重 , 反复发作 , 给患者工作 、 生活 、 学习带来很大 的 痛苦。笔者于 20 0 8年 1 2月至 20 0 9年 1 2月采用 中西医结合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5 2例 , 疗效满意 , 现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o l i a f c c .M e h d :1 0 p te t we e r n o y d v d d i t r u s o h i h c t h s .T e c n r l fci c le n i ay t o s 7 ains r a d ml i i e n o 2 g o p ,b t n t e a u e p a e h o to g o p we e te t d w t o v n i n l we tr d c l t ame t h r a me t g o p b s d o h a i n s i h o to r u r r a e ih c n e t a se n me i a r t n ,t e te t n r u a e n t e p t t n t e c n r l o e e
Efe to um ba s r i to o c e ph s n r a m e twih i e r tv f c fl r dic he n a i n fa ut a e i t e t n t nt g a i e me ii d cne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内蒙古中医药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方法: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2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药物结合牵引等治疗,观察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对比观察组内椎间盘脱出、突出及膨出患者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52%;且在观察组中,脱出者总有效率为60.0%,显著低于突出组与膨出组(P <0.05或0.01);膨出组所有患者均达治愈或显效,占100%(23/23),高于突出组的58.33%(P <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疗效确切,对椎间盘膨出效果最好,对椎间盘脱出效果最差。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椎间盘突出症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4-0032-02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朱乐进**江苏省靖江市生祠中心卫生院(214531)2011年12月18日收稿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niation ,LDH )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1],是一种脊柱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该病是因腰椎间盘的纤维环退行性变、破裂等导致髓核突出、膨出或脱出,刺激或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导致腰腿疼痛、坐骨神经痛及其他相关神经功能障碍症状[2]。
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可致残。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该病的诊断已不是难题。
目前关于本病的治疗方法众多,笔者通过对67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针灸推拿科自2007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LDH 患者90例,其中男57例,女33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7.8±15.6)岁;病程3个月~5年。
其中椎间盘突出者24例,膨出者23例,脱出者20例,以上67例为观察组;另外23例为对照组,其中椎间盘突出8例,膨出7例,脱出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中西 医 结 合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的 临 床 观 察
程振伦 , 贾东向, 康青乐
( 河南省平顶 山第二人 民医院 , 河南 平顶 山 4 7 0 ) 600
【 要】 目 探讨硬膜外腔注入曲安奈德并E 摘 的: l 服布洛 芬缓释 胶囊和 根痛平颗粒治 疗腰椎间盘突出 症效果。方法: 本组患者 1 例, 8 3 分
节段 1 。 2例 12 诊断标准 . 参 照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 19 9 4年颁 布的《 中
前弯腰时 , 核向后 方移动 , 髓 由于受到体重 、 肉和韧带 等张 肌
力的影响 , 产生髓核强 大 的反抗性 弹 力 , 抗性 弹力 的大 小 反 与负重的压力大小成正 比。在此情 况下 , 如果反 抗性弹力 过
别选相应腰椎间隙穿刺并注入 曲安奈德 2 rg和维 生素 B2mg 同时 口服布洛 芬缓释胶 囊和根 痛平颗 粒。结果i 0 a 1l , 显效 12例 , 7 0 % ; 转 4 占7 .4 好 3 9例 , 18 % ; 占2 .7 无效 2例 , 10 %。结论: 占 .9 硬膜外腔注入 曲安奈德和维生素 B2 同时 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 和根痛平颗 粒是治疗腰椎 间盘 1, 突 出症的有效方法 。
显效 12例 , 7 .4 , 中 1 4 占 7 0% 其 2例疗 程 为 3个 月 ,5 3
例疗 程为 2个月 ,1 疗程 为 1 月 , 1例 个 平均 疗程 2个 月 。好 转 3例 , 2 .7 , 中 2 占 18 % 其 3例疗程 为 2个月 ,3例疗程 为 1 1
个半 月 , 平均疗程 18 .7个 月 ; 无效 2例 , 10 % , 外科手 占 .9 转
2 结 果
腰椎 间盘突 出症 是 临床 常见病 、 发病 , 目前 医疗条 多 按 件和水平 , 其诊 断已非难 事 , 有效 的治疗方法 很多 , 甚至基层 医院也可实施手术治疗 , 但临床上绝大多 数腰椎 间盘突 出症 患者都可保守治疗 , 而无 需手术治疗 。现 就 中西 医结合治疗 腰椎间盘突 出症 的疗效报告如下 : 1 临床资料 与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我院运动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隆起型和破裂游 离型腰椎 间盘突 出症的疗效观察 ; 方法 予以 脱水、 电动牵引、 手法推拿按摩 、 内服 中药、 腰椎硬脊膜外腔注射等综合治疗。结果 隆起型 : 有 效率 9 . %, 0 4 治愈 率 7 . %; 裂游 离型 : 效率 6.2 治愈 率 4 . %。 结论 中西 医结合 2 50 破 6 有 84%, 21 0 治疗 隆起 型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疗效 明显优 于破 裂 游 离型 。 关键词 :运动员; 腰椎间盘突出; 中西医结合治疗; 牵引 中图分类号 :R 7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9 0 2 0 0 - 0 6 0 84 5 0 1 5 5 ( 0 6)3 0 4 - 3 6 Cu ai eEfe t f mb n dT e a y o r dt n l i e ea dW e tr r t i c v o Co i e h r p f a i o a n s n s n T i Ch e
A s at O jcie T b ev ecii 1 f c o m ie eayo a io a C n s n bt c: bet : oo sret l c et f o bn dt rp ft dt n1 h ee d r v h n ae c h r i i a
i o c n an d a d s q e ta in nn n o ti e n e u s t . r o
Ke rs t lts L mb r i e it n c mb e ea yo a i o a h e ea dW etm ywod :a ee ; u e s h m ai ; o i dt rp f rdt n l i s se h d c o n h t i C n n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分析

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5月第15卷第14期JPMT,May.2008,Vol.15,No.14病人在经济上、身体上、心理上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因此,在发现一个肿瘤后,应注意有无其他肿瘤合并存在,特别是病人症状持续或治疗效果不佳时。
在同时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病灶时,也应想到多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可能性,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参考文献:[1]马海芬,虞继红,肖维华.膀胱多原发恶性肿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中国肿瘤临床,2003,30(3):227-228.(收稿日期:2008-02-24)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分析夏志宏(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滁州239000)[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5098(2008)14-1870-0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中老年发病率较高。
该病的诱因[1]包括:长期劳动腰部负荷过重等引起的损伤;椎间盘自身退行性变;遗传因素;妊娠等。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60例,疗效满意,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38例,女22例。
年龄最大69岁,最小23岁。
病程最长20a,最短半年余。
本组病例以腰痛为主要症状,体征以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或沿受压神经通路的麻木疼痛、腰椎活动受限为主,根据临床表现及CT、MRI扫描确诊。
1.2治疗方法60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以10%葡萄糖500ml+复方丹参10ml静脉滴注,1次/d,7d,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3d~7d,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1次/d,7d,有的急性期症状重者本组可静脉滴注,2次/d,用3d后可减量间停改为1次/d,再用3d~4d停。
再予以中医正骨手法:腰背部推拿按摩+斜扳伸腿法+肌注B1B12每日一次,连续7d~10d。
一周的静脉滴注加一周多的正骨手法为一疗程。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分析

治疗组5例患者中, 0 显效( 症状较治疗前明 显减轻) 例, 4 有效( O 症状有 所减轻) 无效( 序前后l 症状无改善)例, 9 例, 治l 脚米 l 有效率9 。 对照组5洌 O 患者中, 显效2例, 5 有效1 无效1例, 1 例, 4 有 ̄ 7o 可见 , 2, / 。 中医综 『 治 宁 怯
毛发红糠疹、 外阴养痒等; 滋阴润燥常用六味地黄汤加昧, 多用于老年皮肤 瘙痒症、 神经性皮炎等; 凉血润燥常用犀角地黄汤, 用于皮肤癌痒症、 药疹、 剥脱性皮炎、 猩红热等; 温阳润燥用金匮肾气丸等, —般用于银屑病、 鱼鳞
护理及饮食起居的调理也十分重要。 从预防护理的角度来看, 未病之时减 少不 良因素的刺激是十分必要的 ; 已病之后, 加强病变部位及心理护理不 仅可 以减轻疾病的病变程度, 而且可以提高机体的愈病能力。 从饮食起居 角度来看, 饮食应 以清淡且富含营养者为上, 辛辣 , 油腻、 鱼羊牛肉等甘肥 发物则应禁食, 以免加重局部病理损害。 起居之处, 应避风、 干燥, 这样有利 于 防止皮肤 病 的发生 。 22 外治法 外治法是运用药物和手术或配合一定的器械直接作用于病人 .
的增大椎间盘发生褪变等原因可造成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 髓核组织向椎
廉、 是治疗 椎间盘突出痘『效显著、 馁 宁 安全可靠的非手才 媚憾 , 适宜作为基 本治疗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 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应用综合的中医理念 设计治疗方法, 选择有效的中医推拿手法及中药内服方剂 , 尤其是 自拟外
病、 手足皲裂、 干燥综合征等。 21 解表排毒法 皮肤病多发于浅表肌肤, .2 . —般发于人体体表的, 基本
上都能呈现出由邪毒而引起的全身性表证, 另外, 邪毒 入里可以产生毒邪 内蕴之里证。 因此, 解表与排毒相结合为皮肤病临床治疗常用方法。 以前大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队于2012年3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2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方法,连续对患者进行为期7-10天1个疗程的治疗。
结果:所选取的患者实施2-3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0%。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中西医联合,实施标本兼治,可大大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455【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396-01在骨科疾病中,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多发常见病症,主要发病人群为部队青壮年。
该病症较难根治,且易反复发作,会对患者的身体和正常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笔者选取我对于2012年3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2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现将其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对于2012年3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2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为18-42岁,平均年龄为25±1.3岁,其中肝肾虚证2例,湿热证3例,风寒证3例,血瘀证12例。
选择的非手术保守治疗均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同意下进行。
1.2 证候分类。
由两位资历深厚的中医主治医师进行辩证,其中主要的证型有湿热证、肝肾虚证、血瘀证、风寒证。
1.3 治疗方法。
在实施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接受为期7-10天1个疗程的治疗。
1.3.1 中药汤剂内服治疗:①湿热证:采用清热利湿止痛方法,采用四妙丸(黄柏、苍术、牛膝各10g,薏苡仁30g)加味,一天一剂,用水煎服,一天2次。
②肝肾虚证:采用调补阴阳补益肝脾方法,偏阴虚者使用六味地黄丸(茯苓、山茱萸、熟地黄各10g,丹皮、山药12g,泽泻8g),偏阳虚可采用金匮肾气丸(茯苓、山茱萸、熟地黄、制附子各10g,泽泻、肉桂各8g、山药、丹皮12g);③血瘀证:活血化瘀止痛,采用身痛逐瘀汤(没药、川芎、各6g,当归、红花、桃仁各9g,羌活3g);④风寒证:温经散寒止痛,采用独活寄生汤(威灵仙、寄生、独活各15g,牛膝、当归、杜仲各12g,川芎、甘草各6g)辩证加减。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

程1 个 月以 内者 3 5例 , 1年 以上者 9 5例 。从 事体 力 劳动者 7 6 口服 1丸/次 , 3次/ d , 淡盐水送服 。每疗程为 1 ~1 . 5个月。 . 2 . 5 功 能锻炼 在 症状 明显缓 解后 , 患者 应有 针对性 地进行 例 。病史 中有 明确诱 因 者 5 8例 (5 2 . 9 % ), 其 中 有外伤 史者 1 增强肌力 。单 纯腰椎 问盘突出的患者 以锻炼腰背肌 为 2 l例 ( 4 1 . 7 %) , 有慢性 劳损 史者 2 4例 , 主诉有腰腿痛伴 下肢麻 肌 肉锻炼 , 木; 阳性体劳损史者 2 4例 , 无 明显诱 因情况 下发病 6 5例。全部 主 , 常用方 法有拱桥 式 、 飞燕式 , 或 站立位作腰部前屈 、 后伸、 侧 弯 病例临床表现典型 、 主诉 有腰腿 痛伴下肢 麻木 ; 阳性 体征 为腰 部 及在双杠上悬 吊前后摆腿练习 ; 合并有腰椎管狭窄 的患者 以锻炼 常用 的方法 为仰 卧起坐 (起 坐角度 以 4 5 。 为宜 )。此 活动受 限, 棘上或 棘旁有压 痛、 叩击 痛 , 并 向下肢放射 , 直 腿抬高 腹肌为主 ,
恢 复正常工作 , 为优 ; 临床用 药 2个月 以 内, 腰 者1 7 例, 椎间孔狭窄者 8例 , 侧 隐窝狭 窄者 1 6例 , 黄 韧带肥 厚 、 腿抬高试验 阴性 , 腿疼痛部分消失 , 无 明显 压痛点 , 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 基本恢复正 钙化 , 后纵 韧带钙化者 9例 。 常工作 , 为 良; 连续服药 3 个 月 以内 , 有轻 度腰腿疼 痛 , 直腿抬 高 1 . 2 治疗方法 部分恢复工作 , 为可 ; 用药 3个月 以上 , 腰腿痛无好转 , 1 . 2 . 1 牵引 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 , 臀部垫一厚约 3 c m 的小软 可疑 阳性 , 直腿抬高试验 阳性 , 不能胜任原工作 , 为差 。 枕, 系好骨盆牵 引带 , 作 上下对抗牵 引 , 牵 引重量为 2 0 k g (每侧 . 2 结果 本组 1 3 0例 , 经 6个月 一1年随访 , 按上述标准评定 , 1 0 ) , 每次牵 引时 间维持 3 0 mi n , 并抬高足跟一 侧的床架 , 作对 2
中西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疗效观察

学术会议 要点【 并经脑 C , T或 MR J检查证实 , 排除脑 出血或 出血性脑梗死 ,以及有严重全身性疾病者 ,
2 ( :31 9 6) 8 .
中西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O例疗效观察 O
龙 建 军 杨 宝 华 妙 鹏 7 10 ) 200 ( 宝鸡 市人 民 医 院 陕 西 宝鸡 I ( 宝鸡 市 陈仓 区 中 医院 陕 西 宝鸡 7 10 ) 2 230
[ 摘
要] 目的
21 0 0年 7月第 1 9卷第 1 4期
C ia el ae hn H at r hC 4 讨论
・
临 床研 究 ・
3 5例 ,丘 脑梗死者 1 7例,额 叶颞 叶梗死者 7例 ,脑千梗死者
9 ,并发高血压者 5 例 3例 , 糖 尿 病 者 2 例 。 6
脑 梗塞 属中医学之 “ 中风 ”范畴 , 其发病机制乃 由脏腑功
补气活血通 路法 治疗脑梗塞疗效肯定 。 对于患者的康 复, 提高
患 者 的生 活 生存 质 量 ,无 疑 是 有 重 要 的意 义 。 参 考 文 献
[】叶跃 红,张莉萍 ,彭辉 ,等. 1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 小板相 关
参数 的变化及 l 临床意见 [] 重庆 医学, 02 3 ( ) 44 J. 20, 1 5: 1. 【]全 国第 四届 脑血 管病学术会议要 点 [】 中华神 经科 学杂 2 J.
2 0 ,每 日 2次 。 0 ml 治 疗 过 程 中 ,均 视 病 情 常 规 给 予 调 控血 压 、降糖 、降 脂 以 及 脱 水 剂 、抗 生素 等对 症 治 疗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2 结 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 3 . 3 %、 8 6 . 7 %, 治疗组疗 效优于对照组 ,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详见
表 1 。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比较[ 例( %) ]
1 . 2 诊 断标 准: 参照 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1 9 9 4年颁布 的《 中医
维环及软骨板) , 尤其是髓 核 , 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 , 在 外力 因素的作用 下 , 椎问盘 的纤维环破裂 , 髓 核组织从破 裂之 处 突出( 或脱 出) 于后 方或 椎管内 , 导致 相邻脊神经根遭受 刺 激或压迫 , 从而产生腰部 疼痛 以及 呈神经节 段性分布 的一侧 下肢或双下肢麻木 、 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其中以腰 4— 5 、 腰 5一骶 1 发病 率最高 , 约占9 5 % 。腰椎 间盘 突出症属 于祖 国医学 “ 痹症 ” “ 腰腿疼” 的范畴 。其 发生 多 因外伤 、 肾虚 、 感 受风寒湿邪等致局部 筋脉失养 , 气血瘀滞 , “ 不通则痛” , “ 不荣 则痛” 。故此病治疗的关键是疏通经络 、 行气止痛 、 补 肾益气 。 笔者近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 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 者6 O例 , 收到了较好 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部选用 T D P ( 仙鹤牌 C Q一 2 5型) 治疗仪 照射 2 O~ 3 0 a r i n 。以 患者感觉舒适 、 温热 为度 。此法 1 次/ d , l O次为 1 个疗程 。共 治疗 2个疗程 , 疗 程 间间隔 2 d 。2个 疗程后 统计 治疗效果 。
嘱患者在治疗期间卧硬板床休息 , 绝对禁止做弯腰 、 负重等 动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临床观察

及甘露醇配合 中医 针灸推 拿治疗 腰椎 间
突出患者 5 8例 , 取得较满意疗效 , 报 告
如 下
中药 治 疗 : 拟独 活寄 生 汤加减 为 主 , 独活 1 2 g , 寄生 1 5 g , 秦艽 1 2 g , 细辛 3 g , 生 白芍 1 6 g , 川牛膝 1 8 g , 元胡 2 0 g , 蜈蚣 2 条, 络石藤 2 0 g , 木瓜 1 5 g , 炙十 r 5 g 。 寒 重加淡附 予 6 g ; 湿重 加苍 术 1 0 g , 虚 甚 加 党参 1 5 g 。 水 煎 服 ,口 1 剂 , 7 剂 1个 疗程 。
不 ” 。I 气 既 虚 , 邪 气 内伏 , 治 以 蒜 片 『 肾, 补气 m , 搜风 大爿 1 5 以止 痹 疼 , 埘于 本 症 独 活 寄 生 汤 较 为确 切 , 独 , 细辛 , 秦 冗
腰 椎问盘突 出在临 床 I 主 要 表 现 为 腰 腿疼 , 以T 椎 问盘突 出常见 , 突 出后 压 迫 坐 骨 神 经 引 起 腿 疼 。2 0 1 1年 1月 ~
9 3.1 %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
0 9. 2 04
( 用 3天 后 停 ) , 配 合 针 灸 推 拿 1次/r f , 针灸取穴 为 : 以义 侧 T 的夹 脊 和患 侧 环
程。
奉 症 属 祖 闰 医 “ 痹 ” 范畴, 病 机 为肝肾亏损 , 腰府 失养 , 风 寒 痹 阻 , 瘀 m
西 医结 合
停滞 , 经 络 不通 所 致 , 为 奉虚 标 寅 之 址。 《 素问 - 痹论》 “ 痹住 骨则重 , 在 丁脉则 凝而不流 , 在 于 筋 则 腑 伸 , 十 肉 则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8-02-02T10:54:17.4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27期作者:陈俭[导读]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摆脱病症的折磨,值得临床选择使用。
(益阳市中心医院湖南益阳 413000)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患者寻找适宜的治疗方案。
方法本研究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骨盆牵引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另给予舒经通络中药外敷,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症状都有改变,其中观察组治愈的人数为20人,显效人数为22人,有效人数为15人,无效人数为3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0%,对照组治愈的人数为14人,显效人数为20人,有效人数为14人,无效人数为12人,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1,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摆脱病症的折磨,值得临床选择使用。
关键词:中西医综合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疗效;临床分析作为骨科中的常见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青壮年患者,且男性多于女性[1],其发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椎间盘变型、纤维环破裂或者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 [2]。
腰痛伴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是其主要的表现特性,由各种慢性劳损以及外伤导致的[3],其中L4/L5和L5/S1 是椎间盘突出最常见发病部位[4]。
该病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痛苦,部分患者可因此活动受限,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劳动可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的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以消炎止痛、牵引治疗为主,但由于此保守治疗效果缓慢且容易复发,近年来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较为突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 类 号 : 2 43 R 7 .9 文 献 标 识 码 : B
500 ) 5 0 1
文 章 编 号 :0 2—1 0 (0 2 0 10 1 8 2 0 ) 3~0 3 —0 01 1
腰 椎 问 盘 突 出 症 又 名 “ 椎 间 盘 纤 维 环 破 裂 症 或 髓 核 腰
维普资讯
第2 4卷
第 3期
贵 阳中 医学 院学报
J CTCM G
NO. V O. 3 24
20 0 2年 9 月
S t m b r 20 ep e e 02
- 31
付青 梅
( 州省 武警 总 队机 关 门诊部 , 州贵 阳 贵 贵
1 3 影 像学 检 查 . 5 O例 病人 均 经 拍 X 正 侧 位 片 显 示 : 椎 不 同程 度 侧 腰
2 治 疗 方 法
2 1 骶 管封 闭 【 : 者俯 卧 或 侧 卧, . 患 ] 医者 在 骶 管穿 刺 区 常 规消 毒, 经骶 管裂 孑 穿刺 , 功 后 注射 器 回抽 , 实 确 在骶 L 成 证 管 中, 缓 慢 注 入复 合 药 2 ml氟 美 松 、 多 卡 因、 生素 则 0 ( 利 维 B 维生 素 B2 , ) 其后 改 为 平 卧, 疼 痛 减 轻 后再 牵 引 。每 待
体 重 1 % 左 右 , 日牵 引 1次 , 次 3 0 每 每 0分 钟 , O次 为 一 疗 1
程。
与 神经 根 、 膜 囊 位 置 以及 伴 随 的典 型 症 状 后, 腰椎 间 硬 将
盘 突 出 症 分 为 五 型 : 1 外 侧 后 型 : 椎 间 盘 突 出 部 位 近 于 () 腰
周 注射 一次 , 3次 为 一 疗 程 。
岁至 6 5岁 , 平均 年 龄 4 . 1 5岁 。其 中有 急性 外 伤史 者 8例,
病程 三 个 月 以 内 2 例, 个 月 至 半 年 1 2 三 6例 , 年 以 上 的 半 1 2例 。
2 2 骨盆 牵 引及 中药 薰 蒸 : 引是 用 齿 轮 牵 引床 , 板 中 . 牵 床
此型 症 状多 不 典 型 , 痛 为 主 要 症 状, 腰 直腿 抬 高 试 验 及 腰
椎活 动 度接 近 正 常, 腰椎 会 出现 左 右 交 替性 侧 弯。 此 型 病
人 5例 。 ( ) 合 型 : 型 是 以 上 类 型 中 的 两 种 或 两 种 以 上 5混 此
同时存 在 的, 般症 状复 杂 , 程 长。 此型 病人 1 一 病 0例 。
难 眠 。 此 型 病 人 1例 。 ( ) 出 型 : 椎 间 盘 比 正 常 膨 大 , 4膨 腰
位 为 主, 针刺 患 者病 痛部 位 , 次取 穴 不 超 过 6个, 通 电 每 并
针增 加 刺激 量, 次 1 每 5分 钟 , 天 1次 , O次 为 一 疗 程 。 每 1 针 刺 后可 配合 腰 部大 面 积拔 罐 , 次 1 每 2分 钟 左 右 , 周 2 每 次, 6次 为 一 疗 程 。 3 国 医 学 “ 腿 痛 ” “ 证 ” 畴 , 骨 科 的 , 腰 或 痹 范 是 常见病 和 多发 病 , 院 自 19 我 9 5年 至 2 0 0 1年 对 确 诊 的 5 O例 采 用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 效 较好 , 分 析 如下 : 疗 现 1 临床 资 料 1 1 一 般 资料 . 5 0例 患 者 均 系 门 诊 病 人 , 2 例 , 2 例 , 龄 1 男 6 女 4 年 8
1 2 临 床 分 型 .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的 发 生 与 椎 间 盘 的 解 剖 部 位 有 着 密 不 可 分 的 关 系 。 根 据 临 床 实 践 , 者 研 究 了 椎 间 盘 突 出 部 位 笔
引。 牵引 重量 从 3 k O g开 始 逐 渐加 至 同病 人 体重 相 等 或 超
型 症状 一 般先 出 现 下 肢 窜 痛 , 痛 不 明 显, 腰 腰椎 侧 弯 畸 形
也不 多 见。 此型 病 人 1 2例 。 ( ) 央 型 : 间 盘 突 出 于 椎 3中 椎 管 中央 , 型 症 状 纤 维 环 未 完 全 破 裂 者 则 出现 行 走 困 难 、 典
二便 失 禁 ; 维 环 完 全 破 裂 者 则 出 现 腰 腿 疼 痛 难 忍 , 夜 纤 彻
下 部 开 洞 , 置 一 可 调 节 高 低 并 能 加 热 的 药 锅 , 放 一 些 下 内 芳香 辛 热 、 血 止 痛 的 中药 ( 活 、 活 、 乳 香 、 没 药 、 活 羌 独 生 生 生川 乌 、 草 乌 、 筋 草 、 瓜 、 花 、 生 伸 木 红 肉桂 、 鳖 虫 等 ) 入 地 注 净水 , 热 适 度 , 者 仰 卧 于 床 ( 部 置 于 蒸 药 处 ) 始 牵 加 患 腰 开
椎 间孔 或 侧 隐窝 的位 置 , 型 症状 是 腰 痛 伴 下 肢 窜 痛 。此 典
型病 人 2 2例 。 ( ) 后 型 : 椎 间 盘 突 出 靠 近 后 纵 韧 带 , 2侧 腰 典
23 理 疗 按摩 ; 者俯 卧于硬 板 床, 用红 外 线 灯理 疗 1 . 患 利 5 分 钟 后 , 者 再 以滚 、 、 、 , 松 腰 脊 肌 后 进 行 腰 椎 斜 医 按 揉 推 放 扳 【 然 后 患 者 俯 卧 , 手 扶 床 头 , 手 牵 拉 其 双 踝 做 有 节 2 双 助 奏 的 牵 拉 , 者 同 时 双 手 重 叠 挤 压 突 出 的椎 间 盘 部 位 。 每 医 日 1次 , 次 3 每 0分 钟 , 0次 为 一 疗 程 。 1 2 4 针 灸 拔 罐 : 足 太 阳 膀 胱 经 、 少 阳 胆 经 、 脉 等 穴 . 以 足 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