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 HS CNG 碘化钾 钠杂质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MM HS CNG 工作基准试剂 容量 碘酸钾 碘酸钾含量的测定

MM HS CNG 工作基准试剂 容量 碘酸钾 碘酸钾含量的测定

MMHSCNG0023工作基准试剂(容量)碘酸钾碘酸钾含量测定称量电位滴定法MM_HS_CNG_0023工作基准试剂(容量)碘酸钾碘酸钾含量的测定称量电位滴定法1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含量为99.95%~100.05%工作基准试剂(容量)碘酸钾含量的测定。

2原理使用分析天平称量标准滴定溶液或基准溶液的质量,确定标准滴定溶液或基准溶液的用量。

在滴定时,将规定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浸入同一被测溶液中,用规定的标准滴定溶液或基准溶液滴定,在滴定过程中,参比电极的电位保持恒定,指示电极的电位不断改变。

在化学计量点前后,溶液中被测物质质量微小的变化,会引起指示电极电位的急剧变化,指示电极电位的突跃点即为滴定终点。

3试剂3.1第一基准试剂(容量)重铬酸钾;3.2碘化钾:分析纯;3.3硫代硫酸钠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c(Na2S2O3)=0.1mol/kg〕;3.4硫酸溶液:(1+4);3.5盐酸溶液:(1+4);4仪器设备4.1称量滴定瓶:100mL〔见附录A(补充件)〕。

4.2反应瓶:500mL〔见附录A(补充件)〕。

4.3离子计或酸度计:应具有2mV或0.02pH单位的精确度。

4.4电极:包括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

4.5铂指示电极:4.6饱和甘汞参比电极:4.7分析天平:感量为0.01mg及0.1mg。

5操作步骤5.1硫代硫酸钠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称取0.15g于(1202)℃干燥至恒重的第一基准试剂(容量)重铬酸钾,精确至0.00001 g,置于反应瓶中,溶于25mL水。

加2g碘化钾及15mL硫酸溶液(3.4),摇匀,于暗处放置10 min,加150mL水(不超过10℃),用213型铂电极作指示电极,用212型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取适量的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c(Na2S2O3)=0.1mol/kg〕,置于干燥的称量滴定瓶中,称量,称准至0.0001g。

按图1所示连接好装置。

开动电磁搅拌器,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观察电位变化。

MM HS CNG H基准试剂四硼酸钠 杂质铁的测定 比色法

MM HS CNG H基准试剂四硼酸钠 杂质铁的测定 比色法

MMHSCNG0102pH基准试剂四硼酸钠杂质铁测定比色法
MM_HS_CNG_0102
pH基准试剂四硼酸钠杂质铁的测定比色法
1范围
本方法适于pH基准试剂四硼酸钠中铁杂质的测定。

2原理
pH基准试剂四硼酸钠样品中的铁在盐酸、加热条件下提取后与过硫酸铵反应转化成三价铁,与硫氰酸铵溶液反应生成有特征红色的硫氰酸铁铵,经萃取富集与标准溶液比色判断是否合格。

3试剂
3.1过硫酸铵;
3.2盐酸:ρ=1.19g/mL;
3.3正丁醇;
3.4硫氰酸铵溶液:250g/L;
3.5铁(Fe)杂质标准液:1.0mg/L。

4操作步骤
4.1称取1g样品(称准至0.01g)溶于20mL热水中,冷却,用盐酸(3.2)中和,稀释至25mL。

4.2加1mL盐酸(3.2)、30mg过硫酸铵及2mL硫氰酸铵溶液(3.4),用10mL正丁醇萃取。

有机层所呈红色不得深于标准。

4.2标准是取1mL的铁(Fe)杂质标准液,稀释至25mL,与同体积样品溶液同时同样处理。

5参考文献
GB685686pH基准试剂四硼酸钠。

MM HS CNG 碘化钾——杂质还原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目视比色法

MM HS CNG 碘化钾——杂质还原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目视比色法

MMHSCNG0190碘化钾杂质还原性物质含量的测定目视比色法
MM_HS_CNG_0190
碘化钾杂质还原性物质含量的测定目视比色法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化学试剂碘化钾杂质含量还原性物质的测定。

还原性物质最高含量:合格。

2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以淀粉为指示液,加入碘标准溶液,放置30s。

所呈蓝色不得完全消失。

3试剂
无二氧化碳水;
硫酸溶液(20%);
淀粉指示液(10g/L);
碘标准溶液〔c(1/2I2=0.002mol/L)。

4仪器设备
移液管;
比色管。

5试样制备
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取样并制备试液,试样须量准至0.01g。

6操作步骤
称取1.5g样品,溶于10mL无二氧化碳的水中,加1mL硫酸溶液(20%),5mL淀粉指示液(10g/L),加0.05mL碘标准溶液〔c(1/2I2=0.002mol/L)摇匀,放置30s。

所呈蓝色不得完全消失。

7不确定度
由试验各项不确定度得到总合成不确定度。

8参考文献
GB127288。

MM HS CNG 工作基准试剂 容量 碘酸钾 碘化物杂质的测定

MM HS CNG 工作基准试剂 容量 碘酸钾 碘化物杂质的测定

MMHSCNG0047工作基准试剂(容量)碘酸钾碘化物杂质测定比色法
MM_HS_CNG_0047
工作基准试剂(容量)碘酸钾碘化物杂质的测定比色法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含量为99.95%~100.05%工作基准试剂(容量)碘酸钾中碘化物杂质的测定。

2试剂
2.1硫酸溶液:(1+4);
2.2三氯甲烷:分析纯;
2.3碘化物(I)的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5mg/L。

3操作步骤
称取5g试样,加热溶于75mL水中,冷却。

加0.5mL硫酸溶液(2.1),用10mL三氯甲烷萃取,放置分层。

有机层所呈红色不得深于标准。

标准是取含10mL碘化物(I)的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2.3)及0.1g试样,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

4参考文献
GB1259890工作基准试剂(容量)碘酸钾。

碘化钠含量的测定

碘化钠含量的测定
3 所用试剂与仪器 实训原理及实训步骤
讨论
4
数据记录与处理

所需试剂及仪器
• 试剂: 1、c(AgNO 3)=0.1mol/L的AgNO3标准溶液; 57mL17mol/L 的HAc溶 2、NaⅠ试样;
2g/L的乙醇溶液 液加水稀释至1L。
怎样配?
3、1mol/L的醋酸溶液;
作业:设计实验:氯化钾含量的测定
设计实验要求
实验方法
需用仪器和试剂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结果计算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原理
实训室清洁值日
碘化钠含量的测定 ——法扬司法

知识回顾
法 扬 司 法
标准 溶液 配制 方法
分四组
任务一:0.1mol/L的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任务二:碘化钠含量的测定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任务一:0.1mol/L的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
1
AgNO3的称量
2 3
讨论
4
所用试剂与仪器 配制步骤
AgNO3溶液的浓度

所用试剂与仪器
基准物质AgNO3
实训步骤
配制C(AgNO3)=0.1mol/L的AgNO3溶液250ml。
C(AgNO3)=
AgNO3
任务二:碘化钠含量的测定
1
试样的称量 2
数据处理
序号
1 2 3 4
项目
ω( AgNO3)/﹪ ω (AgNO3 )平均/﹪ 极差/﹪
极差与平均之比/(﹪)
数据处理
• 碘化钠含量的计算: •
C (AgNO3 ) V (AgNO3 ) 103 M (NaⅠ ) (NaⅠ) = 100 0 0 ms

碘化钾检验操作规程

碘化钾检验操作规程

GMP管理文件一.目的:为规定碘化钾的检查方法和操作要求,特制定此标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碘化钾的质量检测。

三.责任者:检验员四.正文:【检品名称】碘化钾【引用标准】碘化钾内控质量标准分子式:KI分子量:166.00【使用仪器】干燥箱酸式滴定管【操作内容】技术要求:1.1物理性状:本品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带苦;微有引湿性。

1.2该产品应符合以下标准:2.鉴别2.1仪器与用具:锥形瓶2.2试剂与溶液: 四苯硼钠溶液、醋酸、淀粉指示液2.3操作方法2.3.1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紫色;但有少量的钠盐混存时,须隔蓝色玻璃透视,方能辨认。

2.3.2取供试品,加热炽灼除去可能杂有的铵盐,放冷后,加水溶解,再加0.1%四苯硼钠溶液与醋酸,即生成白色沉淀。

3.检查3.1仪器与用具:容量瓶、纳氏比色管、水浴锅、蒸发皿、干燥箱3. 2操作方法碱度取本品1.0g,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色,与黄色1号标准比色液比较,不得更深。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1.0g,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色,与黄色1号标准比色液比较,不得更深。

氯化物取本品0.25g,加水100ml溶解后,加浓过氧化氢溶液与磷酸各1ml,煮沸至溶液无色,放冷,再加浓过氧化氢溶液0.5ml,煮沸,放冷后,移入2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取5.0ml。

依法检查,与标准氯化钠溶液 2.5ml制成的对照品比较,不得更深(0.5%)硫酸盐取本品0.50g,依法检查,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4%)。

碘酸盐取本品0.50g,加新沸过的冷水10ml溶解后,加稀硫酸2滴与淀粉指示液0.2ml,避光放置,2分钟内不得显蓝色。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4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1.0%。

钡盐取本品1.0g,加水20ml溶解后,滤过,滤液分为两等份,一份中加稀硫酸1ml另一份中加水1ml,15分钟内两液应同样澄清。

实验室金属钠成分含量测定操作规程

实验室金属钠成分含量测定操作规程

实验室金属钠成分含量测定操作规程一、技术要求1、外观:银灰色块状,新切断面呈银白色。

2、金属钠的技术要求见表1。

二、方法原理金属钠与乙醇反应再经水解定量生成氢氧化钠溶液,以澳甲酚绿-甲基红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液滴定至终点,根据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确定钠含量。

三、测定试剂1、95%乙醇。

2、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1)≈0.Imo1/1o3、漠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

4、无二氧化碳的水。

四、测定分析步骤用滤纸仔细揩去金属钠上的白油,从中间部位切取约2∙5g的钠块,用镣子夹住,迅速放入干燥的称量瓶中。

用减量法称量,精确至0.0002g。

置于盛有60m1乙醇的200m1烧杯中,盖上表面皿。

待钠完全反应并使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20m1〜30In1水冲洗表面皿。

洗水并入样品溶液。

将溶液全部转移至IOOom1的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贮于清洁干燥的塑料瓶中,此溶液为试验溶液A,用于钠、钾、钙的测定。

用移液管移取25m1试验溶液A,置于25OnI1的锥形瓶内。

加10滴漠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试验溶液由绿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

空白试验是在移取试验溶液的同时,移取25m1水。

其他操作和加入的试剂量与试验溶液相同。

五、测定结果计算金属钠含量以钠(Na)的质量分数W1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W1={[(V-VO)/1000×C×M]∕m×25/1000}×IOO=(V-VO)×c×22.99×4/m式中:V一滴定试验溶液所消:盐酸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1);VO一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1);C一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1/1);m一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一钠(Na)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1)(M=22.99)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o六、安全注意事项1、工业金属钠具有强烈的化学活性。

MM HS CNG 化学试剂 蒸发残渣测定 通用方法

MM HS CNG 化学试剂 蒸发残渣测定 通用方法

6 参考文献
GB9740 88 化学试剂蒸发残渣测定通用方法
2 原理
利用样品主体与残渣挥发性质的差异,在水浴上将样品蒸干,并在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使样品主体与残渣完全分离,可用天平称出残渣的质量。
3 仪器设备
3.1 蒸发皿:根据样品的性质,材质可选用铂、石英、硼硅玻璃或陶瓷。
3.2 恒温水浴;电烘箱:温度可保持在105 2℃。
3.3 分析天平:感量0.1mg。
4 操作步骤
取规定量的样品,置于已在105 2℃恒重的、规定的蒸发皿中,在适当温度的水浴上蒸
干,并在105 2℃的电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5 结果计算பைடு நூலகம்
蒸发残渣的质量百分数按式(1)、式(2)计算:
m2-m1 X=
ρV
100
(1)
m2-m1

X=
100

(2)
式中:X m2 m1 m ρ V
蒸发残渣的质量百分数,%; 残渣和空皿的质量,g; 空皿的质量,g; 样品的质量,g; 液体样品的密度,g/mL; 液体样品的体积,mL。
MMHSCNG0142 化学试剂 蒸发残渣测定通用方法 重量法
MM_HS_CNG_0142 化学试剂 蒸发残渣测定 通用方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用测定蒸发残渣的通用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在沸水浴温度下可以挥发并除净主体的化学试剂蒸发残渣的测定。用本标
准测定蒸发残渣时,按取样量和规格值计算所得到的残渣质量不得小于1mg。

MM_HS_CNG_0314还原铁粉—杂质铜含量的测定—目视比色法

MM_HS_CNG_0314还原铁粉—杂质铜含量的测定—目视比色法

MMHSCNG0314还原铁粉杂质铜含量的测定目视比色法
MM_HS_CNG_0314
还原铁粉杂质铜含量的测定目视比色法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化学试剂还原铁粉杂质铜含量的测定。

铜(Cu)最高含量,%:分析纯:0.005;化学纯:0.02。

2原理
试样溶于盐酸,去除干扰项后调节溶液pH值为9,加入铜试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有机相颜色不得深于标准。

3试剂
盐酸;
过氧化氢;
乙醚;
10%柠檬酸铵溶液;
10%氨水;
0.1%铜试剂溶液;
四氯化碳。

4仪器设备
分液漏斗;
水浴锅
移液管。

5试样制备
按规定取样并制备试液,样品须量准至0.1ml。

6操作步骤
称取0.2克样品,加10毫升水及2毫升盐酸,滴加过氧化氢至样品完全溶解,加热煮沸2分钟,冷却。

加5毫升水及15毫升盐酸,移入分液漏斗中,加20毫升乙醚萃取,静置分层,弃去乙醚层,再用乙醚反复萃取至水层无色,分出水层,在水浴上蒸干,残渣溶于2滴盐酸及40毫升水中。

取10毫升,加5毫升10%柠檬酸铵溶液,用10%氨水调至pH9,稀释至25毫升。

加1毫升0.1%铜试剂溶液,用5毫升四氯化碳萃取。

有机层所呈黄色经目视比色法案测定不得深于标准溶液的颜色。

标准是取下列数量的Cu:
分析纯0.0025毫克;
化学纯0.0100毫克。

稀释至10毫升,与同体积样品溶液同时同样处理。

7不确定度
由试验中各项不确定度分量得到总合成不确定度。

8参考文献
GB668486。

MM FS CNG 酱腌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MM FS CNG 酱腌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MMFSCNG0121 酱腌菜 水分 砷 铅 食品添加剂 食盐 总酸 氨基酸 态氮亚硝酸盐MM_FS_CNG_0121酱腌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酱菜、发酵与非发酵性腌菜及渍菜等制品中各项卫生指标的测定。

2.总酸2.1.原理概要食醋中主要成分是乙酸,含有少量其他有机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以酸度计测定pH8.2终点,结果以乙酸表示。

2.2.主要试剂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0.05mol/L〕。

2.3.仪器酸度计、磁力搅拌器、10mL 微量滴定管2.4.过程简述吸取10.0mL 样品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

吸取20.00mL,置于200mL 烧杯中,加60mL 水,以下按GB/T5009.39中(3.2.4)自“开动磁力搅拌器”起依法操作。

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2.5.结果计算 100100/10060.0)(=3211××××V c V -V X 式中:X 1——样品中总酸的含量(以乙酸计),g/100mL;V 1——测定用样品稀释液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液的体积,mL;V 2——试剂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c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0.060——与1.00m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的乙酸的质量,g;V 3——样品体积,mL。

结果的表述:报告算术平均值的三位有效数。

2.6.允许差相对偏差≤10%。

3.水分3.2.原理概要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

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95~105℃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

3.3.主要仪器和试剂3.3.1.试剂盐酸(6mol/L):量取100ml 盐酸,加水稀释至200ml。

氢氧化钠溶液(6mol/L):称取24g 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海砂:取用水洗去泥土的海砂或河砂,先用(6mol/L)盐酸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再用(6mol/L)氢氧化钠溶液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经105℃干燥备用。

MM FS CNG 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MM FS CNG 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埚用盐酸(1+1)洗涤 3 次,每次 5mL,再用水洗涤 3 次,每次 5mL,洗液均并入容量瓶中,
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定容后的溶液每 10mL 相当于 1g 样品,其加入盐酸量不少于(中和
需要量除外)1.5mL。全量供银盐法测定时,不必再加盐酸。按同一操作方法做试剂空白
试验。
2.1.4.3.测定
吸取一定量的消化后的定容溶液(相当于 5g 样品)及同量的试剂空白液,分别置于
2.1.6.允许差
相对偏差≤10%。
2.2.砷斑法
2.2.1.原理概要
样品经消化后,以碘化钾、氯化亚锡将高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然后与锌粒和酸产生
的新生态氢生成砷化氢,再与溴化汞试纸生成黄色至橙色的色斑,与标准砷斑比较定量。
2.2.2.主要试剂
溴化汞-乙醇溶液(50g/L):称取 25g 溴化汞用少量乙醇溶解后,再定容至 500mL。
(150g/L),0.5mL 酸性氯化亚锡溶液,混匀,静置 15min。各加入 3g 锌粒,立即分别塞
上装有乙酸铅棉花的导气管,并使管尖端插入盛有 4mL 银盐溶液的离心管中的液面下,
在常温下反应 45min 后,取下离心管,加三氯甲烷补足 4mL。用 1cm 比色杯,以零管调节
零点,于波长 520nm 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盖在测砷管的管口,使圆孔互相吻合,中间夹一溴化汞试纸光面向下,用橡皮圈或其他
适宜的方法将玻璃帽与测砷管固定。
1-锥形瓶;
2-橡皮塞;
3-测砷管;
4-管口;
5-玻璃帽 图2 2.2.4.过程简述 2.2.4.1.样品消化 与步骤(2.1.4.1)相同 2.2.4.2.测定 吸取一定量样品消化后定容的溶液及同量的试剂空白液分别置于测砷瓶中,加 5mL 碘化钾溶液(150g/L)、5 滴酸性氯化亚锡溶液及 5mL 盐酸(样品如用硝酸-高氯酸-硫酸 或硝酸-硫酸消化液,则要减去样品中硫酸毫升数;如用灰化法消化液,则要减去样品 中盐酸毫升数),再加适量水至 35mL。 吸取 0,0.5,1.0,2.0mL 砷标准使用液,分别置于测砷瓶中,各加 5mL 碘化钾溶 液(150g/L),5 滴酸性氯化亚锡溶液及 5mL 盐酸,各加水至 35mL(测定植物油时加水至

杂质含量测定方法

杂质含量测定方法

杂质含量测定方法一、引言杂质含量测定是在各个行业中常用的分析技术,用于确定样品中的杂质浓度。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杂质含量测定方法,包括溶液法、燃烧法、色谱法和质谱法等。

二、溶液法测定杂质含量溶液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杂质含量的方法。

首先,将待测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通过适当的分析技术,如紫外可见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或荧光光谱等,测定样品溶液中目标杂质的浓度。

溶液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种溶液样品的杂质含量测定。

三、燃烧法测定杂质含量燃烧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固体样品中杂质含量的方法。

首先,将待测样品进行燃烧,使其转化为气体状态,然后通过适当的分析仪器,如气相色谱仪或质谱仪等,测定气体中目标杂质的浓度。

燃烧法适用于各种固体样品的杂质含量测定,但需要注意样品的燃烧条件和仪器的选择。

四、色谱法测定杂质含量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液体或气体样品中杂质含量的方法。

通过将待测样品注入色谱柱中,利用样品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上的分离特性,通过检测器测定目标杂质的峰面积或峰高,从而计算出其浓度。

色谱法适用于各种液体或气体样品的杂质含量测定,但需要注意色谱柱的选择和分离条件的优化。

五、质谱法测定杂质含量质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样品中各种组分含量的方法。

通过将待测样品中的分子转化为离子,然后利用质谱仪测定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从而计算出目标杂质的含量。

质谱法适用于各种样品的组分含量测定,但需要注意样品的前处理和质谱仪的选择。

六、总结杂质含量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溶液法、燃烧法、色谱法和质谱法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根据样品的特性和测定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杂质含量测定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的方法有其各自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在进行杂质含量测定时,还应注意样品的前处理、仪器的选择和分析条件的优化,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杂质含量测定方法在工业生产、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人民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杂质含量测定方法

杂质含量测定方法

杂质含量测定方法一、引言杂质含量测定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样品中各类杂质的含量。

杂质可以是有害物质,也可以是对于样品性质或品质有影响的其他成分。

准确地测定杂质含量对于保证样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杂质含量测定方法。

二、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简单常用的测定杂质含量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称量样品和称量杂质的质量差异来计算杂质的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先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然后将样品与溶剂混合溶解,再通过滤纸过滤得到溶液,将滤液蒸发至干燥,最后称量残渣的质量。

样品中的杂质含量就可以通过杂质质量与样品质量的比值来计算。

三、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溶液中杂质含量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添加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使杂质与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确定杂质的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准备一种适当的指示剂,然后将待测样品与指示剂混合,再逐滴加入已知浓度的滴定溶液,直到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

通过滴定溶液的体积和浓度,可以计算出杂质的含量。

四、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液体中杂质含量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测量杂质溶液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从而确定杂质的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使用分光光度计选择适当的波长,然后将待测样品溶解并放入光度池中,通过测量样品对光的吸收强度,可以计算出杂质的含量。

五、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气体中杂质含量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样品中各种气体成分在特定条件下的挥发性差异,从而分离并测定杂质的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待测样品装入气相色谱仪中,然后通过加热和冷却等操作,使样品中的气体成分按照挥发性的大小逐渐分离出来,最后通过检测器对分离出的气体进行检测,计算出杂质的含量。

六、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溶液中杂质含量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测量样品中的电流或电势变化,从而确定杂质的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待测样品与电极接触,然后通过施加电压或电流的方式,使样品中的杂质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电流或电势变化。

碘化钾中碘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碘化钾中碘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碘化钾中碘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碘化钾中碘含量的测定 (碘量法)
介绍
本文档介绍了使用碘量法测定碘化钾中碘含量的步骤和原理。

实验步骤
材料准备
- 碘化钾样品
- 稀硫酸
- 淀粉溶液
- Na2S2O3标准溶液
- 滴定管
- 烧杯
- 滴定瓶
实验操作
1. 取一定量的碘化钾样品,精确称量。

2. 将称量好的碘化钾样品放入烧杯中。

3.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溶液,并搅拌均匀。

4. 在一滴滴定管中取适量的淀粉溶液。

5. 将淀粉溶液加入烧杯中,颜色变蓝即可停止滴定。

6. 用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直至蓝色消失。

7. 记录滴定消耗的Na2S2O3标准溶液体积。

实验原理
在碘量法中,因为碘离子在溶液中呈现蓝色,可以通过滴定法测定溶液中的碘含量。

碘化钾样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碘,然后与淀粉溶液反应,形成蓝色复合物。

通过滴定Na2S2O3标准溶液,可以使蓝色消失,从而计算出溶液中的碘含量。

结论
通过碘量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测定出碘化钾样品中的碘含量。

实验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注意事项
-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 滴定过程中要仔细观察颜色的变化,确保准确测定。

参考文献
[1] 罗俊贤, 丁克霞, 王镇. 高等分析化学实验教程.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MHSCNG0183碘化钾
钠杂质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MM_HS_CNG_0183
碘化钾
钠杂质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化学试剂碘化钾杂质含量钠的测定。

钠(Na)最高含量:优级纯:0.05%;分析纯:0.010%。

2原理
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波长的光,通过火焰中样品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

吸收的大小与火焰中原子浓度的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1(log
0L L L L L N l K A tr ••=?;?=式中:A
吸光度;Φ0
入射光通量;Φtr
透射光通量;K
吸收系数;l
吸收程长度;N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原子浓度。

当吸收程长度l与吸收系数K一定时,吸光度A与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原子浓度N成正比。

利用此定律可进行定量分析。

3试剂
盐酸溶液(20%)。

4仪器设备
光源:钠空心阴极灯;
波长:589.0nm;
火焰:乙炔-空气。

5试样制备
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取样并制备试液,样品须称准至0.01g。

6操作步骤
称取0.5g样品,溶于水,稀释至100mL。

取4mL,共四份。

(1)份不加标准溶液,(2)、(3)、(4)份分别加入成比例的标准溶液,均用水或溶剂稀释至100mL。

以空白溶液调零,在规定的仪器条件下,分别测定其吸光度。

以加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
纵坐标,绘制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轴相交,交点X即为待测元素的浓度1)(见图1)。


测元素在所测的浓度范围内应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

待测元素标准加入的浓度应和样品稀释
后待测元素规格量的浓度相当,且第(2)份中加入待测元素的浓度应是该元素检出极限的20倍。

图1
此方法适用于主体干扰不大时的测定,但不能消除非特性衰减引起的干扰。

注:1)该浓度也可根据测定的吸光度用回归方程法计算。

7结果计算
待测元素含量按式(1)计算:
)
1(100106L L L L L L ×ו−m V c X =式中:X待测元素的百分含量,%;
c由曲线上查出样品中被测元素之浓度,μg/mL;
V样品溶液之体积,mL;
M样品质量,g。

8不确定度
在测定次数不少于11次情况下,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

9参考文献
GB127288
GB97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