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及应用类毕业论文——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鉴别、特殊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
《药物分析》期末复习题(第十二章至第十三章)

《药物分析》期末复习题(第十二章至第十三章)第十二章甾体激素类药物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四氮唑比色法可用于下列哪个药物的含量测定( )A. 可的松B. 睾丸素C. 雌二醇D. 炔雌醇E. 黄体酮2.Kober反应用于定量测定的药物为( )A. 口服避孕药B. 雌激素C. 雄性激素D. 皮质激素E. 孕激素3.氢化可的松因保管不当,C17-α-醇酮基有部分被分解,欲测定未被分解的氢化可的松的含量应采用( )A. 三氯化铁比色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异烟肼比色法D. 四氮唑比色法E. 酸性染料比色法4.分别有可的松、黄体酮、地塞米松磷酸钠三种制剂,要进行含量测定,可采用( )A. 四氮唑法测定可的松、黄体酮、异烟肼法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B. 异烟肼法测定该三种药物C. 四氮唑法测定黄体酮、地塞米松磷酸钠,二硝基苯肼法测定可的松D. 铁酚试剂法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四氮唑法测定可的松,异烟肼法测定黄体酮E. 芳香醛比色法测定黄体酮、可的松,HPLC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5.四氮唑比色法测定皮质激素时,下列哪一个药物反应最快( )A. 地塞米松磷酸钠B. 可的松C. 氢化可的松D. 醋酸氢化可的松E. 醋酸泼尼松龙6. 用TLC法检查甾体激素类药物中其他甾体,常用的方法是( )A.对照药物法B.杂质对照法C.比色法D.外标法E.供试品自身稀释对照法7.下列哪个药物具有盐酸苯肼反应( )A. 黄体酮B. 苯甲酸雌二醇C. 雌二醇D. 甲睾酮E. 氢化可的松8.下面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 Kober反应用于雌激素测定B. 紫外光谱法用于所有甾体激素测定C. 四氮唑法用于皮质激素测定D. 异烟肼法用于所有甾体激素测定E. 盐酸苯肼法用于皮质激素测定9.氢化可的松鉴别不可以采用的方法为( )A.与硫酸反应B.与四氮唑试液反应C.红外吸收图谱法D.紫外吸收系数法E.重氮化-偶合反应F.与硫酸苯肼试液反应10.雌二醇的专属化学鉴别试验是( )A.三氯化铁反应B.茚三酮反应C. 硫酸-乙醇的呈色反应(Kober反应)D.与异烟肼反应E. 与2,6-二氯靛酚反应F.与三氯化锑反应11.下列具有环戊烷并多氢菲母核的药物是( )A.维生素类B.巴比妥类C.芳胺类D.甾体激素类E.吡啶类12.下列具有△4-3-酮基结构的药物为( )A.氢化可的松B.雌二醇C.庆大霉素D.盐酸普鲁卡因E.维生素C13.醋酸地塞米松加碱性酒石酸铜,产生红色沉淀是基于分子结构中( )A. △4-3-酮基B.C17炔基 C. C17甲酮基 D. C17羟基E.C17α-醇酮基反应14.下列可与2,4-二硝基苯肼、硫酸苯肼、异烟肼等反应,形成黄色棕的药物是( )A.庆大霉素B.硫酸奎宁C.黄体酮D.炔雌醇E. 维生素B115.下列可与硝酸银试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药物是( )A.醋酸泼尼松B.炔雌醇C.庆大霉素D.阿莫西林E. 雌二醇16.Kober反应比色法可用于下列哪个药物的含量测定( )A.炔雌醇片剂B.丙酸睾酮注射液C.维生素A口服液D.醋酸地塞米松片剂E. 黄体酮注射液17.各国药典测定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含量,最常用的方法是( )A.紫外分光光度法B.比色法C.荧光法D.高效液相色谱法E. 薄层色谱法18.异烟肼比色法测定地塞米松时,所用盐酸和异烟肼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2:1C.1:2D. 3:1E. 1:419.可用异烟肼比色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是( )A.倍他米松软膏B.庆大霉素C.雌二醇D.头孢氨苄E. 炔雌醇二、多选题1.具有酚羟基的药物有( )A.苯丙酸诺龙B.炔雌醇C.戊烯雌二醇D.雌二醇E.泼尼松2.黄体酮的鉴别试验方法有( )A.红外光谱法B.Vitali反应C.与异烟肼反应D.氯元素反应E.与亚硝基铁氰化钾3.甾体激素类药物应检查的特殊杂质应包括( )A.硒B.游离磷酸盐C.聚合物D.甲醇和丙酮E.其他甾体4.甾体激素类药物中其他甾体常用的方法是( )A.TLC法测定B. 比色法测定C.GC法D.多采用硫酸-乙醇或四氮唑盐显色E.以高低浓度控制杂质限量5.四氮唑比色法测定皮质激素药物含量时常用的四氮唑盐是( )A.BTPC.BGCD.TTCE.YWG6.测定黄体酮含量可采取的方法是( )A.HPLC法B.UV法C.四氮唑蓝比色法D.异烟肼比色法E.Kober反应比色法7.雌二醇含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HPLC法B.UV法C.四氮唑蓝比色法D.异烟肼比色法E.Kober反应比色法三、配伍选择题1-5题共用备选答案A.黄体酮B.苯丙酸诺龙C.炔雌醇D.氟轻松E. 醋酸地塞米松1.与菲林试剂反应生成橙红色沉淀( )2.与亚硝基铁氰化钠作用产生蓝紫色( )3.与硝酸银生成白色银盐沉淀( )4.与重氮苯磺酸反应生成红色重氮燃料( )5.与茜素氟蓝反应呈色( )6-10题共用备选答案A.α-醇酮基B.甲酮基C.酚羟基D.氨基嘧啶环E.内酯6.雌二醇分子结构中具有( )7.维生素C分子结构中具有( )8.氢化可的松分子结构中具有( )9.盐酸硫胺分子结构中具有( )10.黄体酮分子结构中具有( )四、综合设计题根据氢化可的松的结构(C21H30O5, 分子量362.5) 设计:其原料药质量标准中的主要内容:性状指标、鉴别方法、检查项目、含量测定方法。
2020年4月浙江自考药物分析(二)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自学考试药物分析(二)试题课程代码:10114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目前公认的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法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金属和砷盐检查时,常把标准铅和标准砷先配成储备液,这是为了______。
3.巴比妥类药物结构中含有______结构。
与碱溶液共沸而水解产生______,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__。
4.两步滴定法用于阿司匹林片剂的含量测定,第一步为______,第二步为______。
5.紫外分光光度计吸收度的准确度用______检定。
6.肾上腺素中的特殊杂质是______。
7.______法可选择性地用于未被氧化的吩噻类药物的测定。
8.具有共轭多烯侧链的药物为维生素______。
9.硅胶G是指______。
10.青霉素和头孢菌素都具有旋光性,因为青霉素分子中含有______个手性碳原子,头孢菌素分子含有______个手性碳原子。
11.复方阿司匹林制剂中加入枸橼酸钠的目的______。
12.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______和______为国家药品标准。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1分,共2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药物的干燥失重测定法中的热重分析是( )A.TGA表示B.DTA表示C.TLC表示D.DSC表示2.中国药典“凡例”中规定,为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药品的贮藏条件是( ) A.严封 B.熔封C.密封D.密闭3.在鉴别试验项目中既可反映药物的纯度,又可用于药物鉴别的重要指标是( )A.溶解度B.物理常数C.外观D.A+B14.钾盐焰色反应的颜色为( )A.紫色B.蓝色C.砖红色D.鲜黄色5.用古蔡氏法测定砷盐限量,对照管中加入标准砷溶液为( )A.1mlB.2mlC.依限量大小决定D.依样品取量及限量计算决定6.中国药典规定的一般杂质检查中包括的项目为( )A.酸度检查B.含量均匀度检查C.重金属检查D.溶出度检查7.炽灼残渣检查时,炭化后经硫酸处理后灰化至完全的称为( )A.灰分B.残渣C.硫酸灰分D.炽灼灰分8.氧瓶燃烧法破坏有机含溴/碘化物时,吸收液中加入何物可将Br2或I2还原成离子( ) A.硫酸肼 B.过氧化氢C.硫代硫酸钠D.硫酸氢钠9.三叔丁醇的含量测定是含卤素药物测定卤素的代表性方法,这种方法是( )A.酸水解法B.碱水解法C.碱氧化法D.碱还原法10.巴比妥类药物的酸碱滴定法的介质为( )A.水-乙醚B.水-乙腈C.水-乙醇D.水-丙酮11.《药典》规定用银量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的含量,所采用的指示终点的方法为( ) A.永停滴定法 B.外指示剂法C.加结晶紫指示终点法D.加酚酞指示终点法12.乙酰水杨酸用中和法测定时,用中性醇溶解供试品的目的是为了( )A.防止供试品在水溶液中滴定时水解B.防腐消毒C.使供试品易于溶解D.控制pH值13.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的特殊杂质间氨基酚的检查是采用( )A.紫外分光光度法B.TLC法C.GC法D.双相滴定法214.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时,一般均加入溴化钾,其目的是( )A.使终点变色明显B.使氨基游离C.增加NO+的浓度D.增强药物碱性15.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鉴别反应,正确的是( )A.直接重氮化-耦合反应B.直接重氮化反应C.重铬酸钾氧化反应D.水解后重氮化-耦合反应16.药物地西泮加硫酸溶解后,在紫外光下显( )A.红色荧光B.橙色荧光C.黄绿色荧光D.淡蓝色荧光17.异烟肼具有的性质和反应是( )A.弱酸性B.与茚三酮呈色反应C.重氮化耦合反应D.还原性18.维生素C注射液中抗氧剂硫酸氢钠对碘量法有干扰,能排除其干扰的掩蔽剂是( ) A.硼酸 B.草酸C.丙酮D.酒石酸19.硅钨酸重量法测定维生素B1的原理及操作要点是( )A.在中性溶液中加入硅钨酸的反应,形成沉淀,称重求算含量B.在碱性溶液中加入硅钨酸的反应,形成沉淀,称重求算含量C.在酸性溶液中加入硅钨酸的反应,形成沉淀,称重求算含量D.在中性溶液中加入硅钨酸的反应,形成沉淀,溶解,以标准液测定求算含量20.对维生素E鉴别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FeCl3-联吡啶反应中,Fe3+与联吡啶生成红色配离子B.FeCl3-联吡啶反应中,Fe2+与联吡啶生成红色配离子C.硝酸反应中维生素E水解后,又被氧化为生育酚而显橙红色D.硝酸反应中维生素E水解生成α-生育酚显橙红色21.醋酸可的松属于何类甾体激素?( )A.皮质激素B.雄性激素C.雌性激素D.孕激素22.四氮唑比色法中多采用何为溶剂?( )A.95%乙醇B.无醛乙醇3C.甲醛D.甲苯23.下列哪个药物最易发生4-差向异构化?( )A.金霉素B.土霉素C.庆大霉素D.多西环素(强力霉素)24.《中国药典》规定,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可不再检查( ) A.水分 B.崩解时限C.重量差异D.溶解度25.注射剂中加入抗氧剂有许多,下列答案不属于抗氧剂的为( ) A.亚硫酸钠 B.焦亚硫酸钠C.硫代硫酸钠D.连四硫酸钠26.我国解放后第一版药典出版于( )A.1951年B.1950年C.1952年D.1953年27.红外压片时,盐酸盐药物宜用哪项压片?( )A.KBrB.KIC.KClD.NaBr28.可用异烟肼比色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是( )A.醋酸地塞米松B.雌二醇C.庆大霉素D.头孢氨苄29.单剂量固体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检查是为了( )A.控制小剂量固体制剂、单剂中含药量的均匀度B.严格重量差异的影响C.严格含量测定的可信度D.避免制剂工艺的影响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专属性2.恒重3.四氮唑比色法4.三氯化锑(Car-Price)反应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1分)41.阿司匹林中的主要特殊杂质是什么?检查此杂质的原理是什么?(6分)2.简述还原反应鉴别异烟肼的原理。
(必备)006--β-内酰胺类皮试探讨

既往过敏史决定。原则上曾有过敏性休克、严重过敏 反应者禁止皮试及使用头孢类药物
16
说明书中指出需作试敏的药物
一代头孢:头孢替唑、头孢噻吩、头孢噻啶 二代头孢:头孢替安、 三代头孢:头孢噻肟(凯福隆)、头孢噻肟舒巴坦(2.25g)、
。 2021/2/13
21
Q3: 头孢菌素皮试方法及判断标准是什么?
A3:皮试阳性的判断以药品说明书为准,药品说明书未 规定者,可以参照青霉素的皮试阳性判断标准
✓ 皮试液浓度:300-500μg/ml,新鲜配制 ✓ 皮试方法及结果判断可参照青霉素判断标准
张永信教授“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问题的探讨”
cephalosporins: 六元噻嗪环
2021/2/13
2
2
江苏省人民医院药剂科
2021/2/13
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过敏原
✓ 外源性过敏原:主要来自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生物合成时 带入的残留量的蛋白、多肽、多糖类杂质(分子量一般 在1000~5000道尔顿),一般来源于发酵工艺。如:青 霉素中的青霉噻唑蛋白,青霉噻唑多肽。
− 早期认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洛 培南)与青霉素类抗生素之间的交叉过敏反应 约为50%,而近期的回顾性研究表明,两类药 物发生交叉反应的临床危险性约为9.2-11%, 显著低于早期的报道。
2021/2/13
31
青青霉霉素素过过敏敏者
非β-内酰胺类
头孢过敏试验
头孢菌素类
-
+
头孢菌素类
非β-内酰胺类
• 头孢菌素C及其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中蛋白质杂质和其本 身聚合而成的蛋白质或多肽类有致敏性。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测定法精品PPT课件

2020/12/14
1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高分子杂质
❖ 七、抗生素高分子杂质的质控意义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高分子杂质是引发 临床速发型过敏反应的过敏原;
2.高分子杂质经注射和口服都可引起过敏反 应,因此注射剂和口服剂都应控制。
3.高分子杂质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质量评价 的重要指标,可评价药品质量和稳定性,并 可借此进一步评价其生产工艺。
贮存温度较低时,含水量差异对聚合物含 量尽管有影响,但影响不大;但当贮存温度 上升至37℃时,含水量差异对聚合物含量的 影响十分显著。
2020/12/14
14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高分子杂质
❖ 六、口服青霉素类药物使用前进行皮试的必 要性
口服青霉素类抗生素在国内外均有过敏反
应报道,但其原因未有试验报道。有相关报 道,在青霉素V聚合物可经胃肠道吸收而引 发过敏反应。因此,在口服青霉素类抗生素 前,必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这是十分必要 的。
系对药品中分子量大于药物本身的杂质的总称。
其分子量一般在1000~5000,个别可至约10000道
尔顿,小于化工、生化领域中所指的高分子化合物
2020的/12/1分4 子量。
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高分子杂质
❖ 二、分类及来源
按其来源分为两类:外源性杂质和内源性 杂质。
外源性杂质:包括蛋白、多肽、多糖等类 杂质或抗生素和蛋白、多肽、多糖等的结合 物。一般来源于发酵工艺,如青霉素中的青 霉噻唑蛋白、青霉噻唑多肽等。
2020/12/14
16
第二节 高分子杂质分析方法
一、概述
高分子杂质质控方法
化学分析
免疫学分析
色谱法
分光法(P值法)
《药物分析》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十三至第十四章)

《药物分析》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十三至第十四章)第十三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个药物发生肟羟酸铁反应( A )A.青霉素 B. 庆大霉素 C. 红霉素 D. 链霉素 E. 维生素C2.用碘量法测定青霉素的依据是( E )A. 青霉素分子中的β-内酰胺环与碘作用B. 青霉素分子的氢化噻唑环上硫原子与碘作用C. 青霉素整个分子与碘作用D. 青霉素分子中的酰胺基与碘作用E. 青霉素经碱水解生成的青霉噻唑酸与碘作用3.碘量法测定青霉素类药物时,为克服温度影响,可采用( C )A. 空白实验B. 降低PH值C. 标准品对照D. 生物学法4.具有氨基糖苷结构的药物是( A )A链霉素 B.青霉素G C.头孢拉定 D.金霉素 E.红霉素5.中国药典(2005版)测定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含量采用( A )A. 微生物法B. 碘量法C. 汞量法D. 比色法E.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6.中国药典(2005版)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苄西林钠的含量,其方法为( D )A.在酸性条件下降解氨苄西林钠,测定其降解后的紫外光谱B.测定氨苄西林钠降解产物铜盐的紫外光谱,以标准对照法计算含量C.经碱水解后,测定水解产物的紫外光谱以标准对照法计算含量D.在咪唑催化下形成青霉烯酸硫醇汞盐,测定该盐的紫外光谱,以标准对照法计算含量E.以不经降解的同样量的样品作为空白对照7.头孢菌素类药物中高分子杂质检查用的柱填料为( D )A.ODSB. 硅胶C. 高分子大孔树脂D.葡聚糖凝胶E. 蓝色葡聚糖8.《中国药典》(2010版)头孢氨苄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B )A.微生物法B.HPLC法C.GC法D.UV法E. 酸碱滴定法9.《中国药典》(2010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庆大霉素C组分的相对含量时,说法正确的为( C )A.三氯化铁显色法B. 邻苯二醛与巯基醋酸衍生化法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D.柱后衍生化法E. 荧光法10.TLC法鉴别四环素药物时,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加EDTA的目的是( D )A.调节展开系统的pH值B.与四环素类药物络合,改变色谱行为C.防止四环素类分解D.克服因痕量金属离子存在而引起的拖尾现象E.克服因痕量金属离子存在而引起的荧光淬灭现象二、多选题1.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下列性质( ABD )A.酸性B.旋光性C.能与三氯化铁反应D.在酸、碱和某些氧化剂的作用下,分子中的β-内酰胺环破裂或分子发生重排E.能与矿酸或有机酸形成溶于水的盐2.用生物学方法测定抗生素的效价有下列优点( ABCD )A.能确定抗生素的生物效价B.方法灵敏度高,检品用量少C.对纯度高和纯度差的检品都适用D.对分子结构已知或未知的抗生素均适用E.快速、简便3.抗生素含量测定的现行方法有( CD )A.酸碱滴定法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微生物检定法E.免疫法4.链霉素鉴别的方法有( ABDE )A.坂口反应B.麦芽酚反应C.三氯化铁反应D.茚三酮反应E.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5.四环素类抗生素( ABC )A.易产生异构化反应B.具有荧光C.可与三氯化铁反应,产生不同颜色D.糖基部分易水解E.只能与酸成盐6.四环素的“杂质吸收度”检查主要是检查( ABCD )A.异构体B.脱水四环素C.脱水差向四环素D.金霉素E.其他四环素三、填空题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量测定大多采用 HPLC 法。
细菌特殊耐药表型检测β内酰胺酶的检测产β内酰胺酶是导致细菌

细菌特殊耐药表型检测一、β内酰胺酶的检测产β内酰胺酶是导致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其中尤以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染色体或质粒介导的Ampc酶以及近年来出现的碳青霉烯酶最为重要。
1.青霉素酶的检测:显色头孢菌素法是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青霉素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受试菌产生的青霉素酶水解头孢硝噻吩分子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产生由黄色向红色转变的颜色反应,即为青霉素酶试验阳性。
操作步骤:将受试菌直接涂布于经无菌水湿润后的头孢硝噻吩纸片上,观察颜色反应,产生红色者为青霉素酶检测结果阳性。
如下图所示2.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ESBLs是一类在广谱酶TEM、SHV的酶基因发生1~5个以上核苷酸的点突变衍化而来的系列酶,可同时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单环类的氨曲南的活性可被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或三唑巴坦所抑制。
产ESBLs的菌株主要见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
目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测产ESBLs菌株的方法主要有初筛试验、协同试验和酶抑制剂增强试验。
(1)、初筛试验:初筛试验有纸片法和稀释法两种,这里以稀释法为例。
按照常规稀释法接种受试菌。
经35℃孵育16~20h。
结果判断:①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MIC:头孢泊肟≥4μg/ml、头孢他啶≥1μg/ml、氨曲南≥1μg/ml、头孢噻肟≥1μg/ml、头孢曲松≥1μg/ml,任何一种药物达到上述标准,提示该菌株可能产ESBLs。
②奇异变形杆菌MIC:头孢泊肟≥1μg/ml、头孢他啶≥1μg/ml、头孢噻肟≥1μg/ml,任何一种药物达到上述标准,提示该菌株可能产ESBLs。
(使用一种以上的药物进行筛选,将会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2)、双纸片协同试验:按常规纸片扩散法在MH 平板上涂布受试菌,平板中心贴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纸片。
在该纸片的周围,按纸片中心距25mm处分别贴上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泊肟以及氨曲南等抗生素纸片。
生物制药:第四章 b-内酰胺类抗生素

床 应
头孢菌素
用 新型b-内酰胺
半 合 细菌或放线菌产生 成
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类:
6
5
4 S
7N 3 O 12
Penam
青霉烷
6
5
4 S
6 54
7 N 37 N 3
O 12 O 12
Penem
Carbapenem
青霉烯
碳青霉烯
5 7 6S
8 O
N 12
Cefm
4
32 4N
3 O1
Monobactam
过敏反应
• 半合成青霉素 耐酸:口服不耐酶 耐酶:甲氧西林,苯唑西林 广谱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G+,呼、尿) 抗革兰氏阴性杆菌:替莫西林、美西林 抗铜绿假单胞杆菌
S CH3
HO
CH COHN
NH2
ON
CH3 COOH
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
CH2 COHN O
S CH3
N
CH3
COOH
NH2
天然青霉素—— 优点:杀菌力强、毒性低、价廉; 缺点: ①抗菌谱较窄; ②易被胃酸、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水解破坏; ③金黄色葡萄球菌易产生耐药性等。
半合成青霉素—— 具有耐酸、耐酶和广谱等。
【理化特性】
1、稳定性
纯度:干燥纯净的青霉素盐很稳定,且对热 稳定。 干热灭菌
含水量:青霉素水溶液很不稳定,在无水的 非极性溶剂中很稳定。
【理化特性】
4、降解反应
某些氧化剂
酸、碱、青霉素酶
青霉素类
b-内酰胺环
(某些金属离子)
(温度)
降解 失效
例 青霉素的降解反应
醇/HgCl2 青霉胺缩醛酸,280nm
三十九B内酰胺类抗生素

发现与史
发现
三十九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从土 壤中分离出了一些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
历史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三十九b内酰胺类抗生素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细菌感染的 重要药物,尤其在治疗肺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生素机制与作用
机制
三十九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水分由外环境不断渗入高渗的菌体 内,致细菌膨胀,变形死亡。
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
扩大抗菌谱
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可以扩 大抗菌谱,覆盖更多种类的病原体。
协同作用
某些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时具有协同作 用,能够提高抗菌效果,缩短疗程。
防止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针对某些已经产生耐药性的病原体, 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菌药物可 以延缓或逆转耐药性的发展。
降低不良反应
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可以降 低单一药物的用药剂量,从而减少不 良反应的发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医疗机构应制定抗菌药物使用规范,明确抗菌药物的适用范围、使用 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等,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加强抗菌药物监测
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监测系统,定期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疗 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提高患者依从性
医生应向患者说明抗菌药物的使用目的、效果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 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04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新药研发
随着对细菌耐药性的深入研究, 不断有新的内酰胺类抗生素被研 发出来,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临床试验
抗生素章答案

抗生素章答案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第十一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一、练习思考题1、抗生素类药物具有哪些特点分析方法和含量表示方法与化学合成药有何不同答:(1)具有特点:化学纯度较低:有三多:同系物多;异构体多;降解物。
活性组分易发生变异:微生物菌株的变化、发酵条件改变等均可导致产品质量发生变化,如组分的组成或比例的改变。
稳定性查:抗生素分子结构中通常含有活泼基因,而这些基因往往是抗生素的活性中心。
(2)抗生素药物可采用微生物检定法和理化方法,而化学合成药采用只是理化方法;抗生素的活性以效价单位表示,即指每毫升或每毫克中含有某种抗生素的有效成分,而化学合成药采用百分含量来表示。
2、抗生素效价测定方法主要分为生物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两大类,两法各有什么特点答:(1)微生物检定法优点:灵敏度高、需用量少、与临床效果一致、干扰物质少;缺点:操作繁琐、培养时间长、测定误差大。
(2)理化方法优点:准确度高、简单快速;缺点:易被干扰。
3、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怎样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答:1.结构特征: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分子中都有一个游离羧基和酰胺侧链。
氰化噻唑环或氰化噻嗪环与β-内酰胺并合的杂环,分别构成二者的母核。
2.性质(1)酸性与溶解度: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分子中的游离羧基具有相当强的酸性,大数青霉素的pKa在~之间,能与无机碱或某些有机碱形成盐。
其碱金属盐易溶于水,而有机碱盐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等有机溶剂。
青霉素的碱金属盐水溶液遇酸则析出游离基的白色沉淀。
(2)旋光性:青霉素族分子中含有三个手性碳原子,头孢菌素族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故都具有旋光性。
根据此性质,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
(3)紫外吸收特性:头孢菌素族母核部分具有O=C—N—C=C结构,R 取代基具有苯环等共轭系统,有紫外吸收。
而青霉素族分子中的母核部分无共轭系统,但其侧链酰胺基上R取代基若有苯环等共轭系统,则有紫外吸收特征。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测定法共99页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二. 鉴别试验 2. 化学方法 2.1 羟肟酸铁反应
β-内酰胺类
青霉素 + 盐酸羟胺
醇制 KOH (OH-)
羟肟酸衍生物
中性溶液,铁离子(Fe3+)红色络络合合物物
17
S ON
S
H2NOH HCl O C N H
NHOH
S
Fe3+/3 H+
O
C NH
3+
Fe 3
NH O (红、棕、褐)
18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二. 鉴别试验 2. 化学方法 2.2 遇酸呈色
16.2
硫酸-变色酸反应 硫酸-硝酸反应
O R
O N H
H
O
H
OH
N
S H
CH3 CH3
硫酸-甲醛反应ຫໍສະໝຸດ O OHOON
R1
R
N H
H
S H
19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6.2
二. 鉴别试验 2. 化学方法
α CH2 NH2
COHN O
S N
CH3
CH3 COOH
16.2
2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6.2
四. 含量测定 1. 碘量法 1.1 原理
青霉素族 头孢菌素族 NaOH 定量4I 过2 量8I
R1
R
N
H
H
S H
四元环张力大 酰胺键易水解
1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6.2
一. 结构和性质:
❖
强酸性 完全水解
青霉胺+青霉醛+CO2 (最终产物)
❖
中强酸性(pH=2),室温 不完全水解
青霉二酸 加热 或增强酸度
最终产物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及分析方法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及分析方法审评三部霍秀敏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分子杂质的定义、来源和分类,使读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阐述了高分子杂质的分析方法,对凝胶色谱-自身对照外标法定量的原理和方法验证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供注册申请人和业内人士在进行高分子杂质质量控制研究时参考。
关键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分析方法。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 antibiotics)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包括临床最常用的青霉素(penicillins)与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以及近年开发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般来说,该类抗生素较为安全,不良反应少,但对特异体质的患者也可发生致命性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致使此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中受到限制。
本文介绍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的定义、来源、分类和分析方法,详细地阐述了凝胶色谱-自身对照外标法定量的原理和方法验证的主要内容,供注册申请人和业内人士在进行高分子杂质质量控制研究时参考。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高分子杂质1、高分子杂质的定义高分子杂质系指药物中分子量大于药物本身的杂质的总称。
分子量一般在1000~5000道尔顿,个别可至10000道尔顿。
2、高分子杂质的来源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
外源性一般源于发酵工艺,为蛋白、多肽、多糖等杂质与抗生素结合的杂质。
内源性系指抗生素药物自身聚合的产物。
聚合物既可来自生产过程,又可在贮藏过程中形成,甚至在用药时也可以产生。
如阿莫西林颗粒在采用开水冲服时,其高分子杂质可增加100倍。
随着现代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目前产品中外源性杂质日趋减少,对内源性聚合物的控制是当前抗生素药物高分子杂质控制的重点。
3、高分子杂质的分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两大类,除青霉素G和V外,临床中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为半合成抗生素,故除青霉素G和V中还含有少量的青霉噻唑蛋白和青霉噻唑多肽外,其他产品中的高分子杂质主要是聚合物。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测定法

25
洗脱体积(Ve) :将样品中某一组分洗脱 下来所需洗脱液的体积。
一般是介于Vo和Vt之间的。 (1)对于完全排阻的大分子,由于其不进 入凝胶颗粒内部,而只存在于流动相中, 故Ve= Vo; (2)对于完全渗透的小分子,由于可以存 在于凝胶柱整个体积内,故Ve= Vt;
接联系,但一般说来,当流动相中的离子种 类不改变时,离子强度越大, β-内酰胺类抗 生素的Kav值越大。
2019/11/26
35
在被测物浓度较高时,流动相中应含有足量 的缓冲盐以改善色谱峰形和分离效。
有研究表明,在流动相中添加中性盐如氯化 钠或增加缓冲液的浓度后 ,均使离子强度增 加,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高分子杂质得 到有效分离。
2019/11/26
6
青霉噻唑多肽:
制剂中的青霉噻唑多肽的分子量主要分布在 3500~2400道尔顿左右,有青霉素的β-内酰 胺环和多肽的伯氨基按亲核反应机理缩合而 成,主要发生在发酵工艺中。样品在储存过 程中,多肽类杂质残留的自由氨基仍与β-内 酰胺反应,直至被饱和,反应速度和样品本 身的水分含量及储存温度有关。
2019/11/26
3
内源性杂质:抗菌药物自身聚合产物。聚合 物即可来自生产过程,又可在储存中形成, 甚至在用药时使用不当也可产生。
抗生素聚合物的免疫原性通常较弱,但作为 多价半抗原,可引发速发型过敏反应。
完全半即称速为敏免 免 抗 敏 随产物的只全抗抗为发呼反淋疫疫原着品重的能抗原原半巴原应性型吸应现中点控与原。抗(细性 答(h过道以a代外制。a抗: 原n胞,(pi敏过及t生源是m体同 。it有诱gem反敏过e产性当结时 一n特生nu)应反敏:合具般工杂前in异抗coi只,备分是 应 性t性体艺 质 抗gy有却子2e)一 、 休结或的 日 生:个n抗不量i合致种 消 克抗c不 趋 素性原能较i的敏t原常 化 。质y断 减 药性单小)能淋与:。见 道改 少 物而独,力巴其抗天的 过没进 , 高诱如。细诱原然过 敏有导化和 对 分也胞生刺的免抗学敏反写的提子内的激蛋疫体药反应作能高杂源抗机白原产物反力应、体体,质性质性生。应。或,皮产都目控聚的的半原致生是主肤前制合物物抗性完要过质质原。,,
动物性产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技术

法是残 留的青霉素类抗生素 以嗜热脂肪杆菌为鉴
定 菌 ,采 用 微 生 物 圆纸 片筛 选 法 定 性 测 定 ,当 鉴 定 菌 生 长 时 , 由于 产 酸 而使 培 养 基 的颜 色 由紫 色 变 为黄 色 ,细 菌 被 抑 制 的 区域 无 酸 产 生 ,培 养基 仍 为紫 色 。样 品 中存 在 抑 菌物 质 时 ,在 纸 片 周 围 形 成 一 个 清 晰 的抑 菌 圈 ,在检 测 过 程 中培 养 基 内 加 入 溴 甲酚紫 指示 剂 ,则形 成 紫色 的抑 菌 圈。T T C 法 即 国标 嗜热链 球 菌抑 制法 ,其原 理 是 1 ,2 ,3 , 5 一 氯化 三苯 四氮 唑 ( T T C)会 与活 菌体 内的琥珀 酸 脱 氢酶 反 应 ,生 成 红 色 的 代谢 产 物 。将 液 体 乳 高 温杀 菌 后 添 加 嗜 热链 球 菌 菌液 ,3 7 ℃培 养 一 段 时 间后 加入 T T C 进行 显 色 。若该 液体 乳样 品 中不 含抗 生 素 或含 量 低 于检 测 限 ,嗜 热链 球 菌 会 继 续 增 殖 将 还原 并 产 生 红 色 物 质 ( 阴性 结果 );相 反 ,若
原 理 是 根 据 抗 生 素对 微 生 物 的生 理 机 能 、代 谢 的
抑 制 作 用 来 定 性 或定 量 确 定 样 品 中抗 微 生 物药 物 残 留 ,如 :纸 片 法 ( P D)、抑 制 法 ( T T C)。P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甚至导致人体产生耐药性 ,引
起 食 源 性 感 染 和 二 重感 染 ,造 成 中毒 反 应 、致 畸 形 和致残 等一 系列 危 害。 动物性 产 品 中常 见 的 B一 内酰胺 类抗 生 素有 青 霉 素 类 、四环 素 类 等 。青 霉 素类 抗 生 素 是 在 细 胞 繁 殖 期 起 杀 菌 作 用 ,青 霉 素 药理 作 用 是 干 扰 细 菌 细 胞 壁 的合 成 。青 霉 素 的结 构 与 细胞 壁 的成 分 粘 肽 结 构 中的 D 一 丙氨酰~ D一 丙 氨 酸 近似 ,可 与 后 者 竞 争 转 肽 酶 ,阻 碍 粘 肽 的形 成 ,造 成 细 胞 壁 的缺 损 ,使 细 菌 失 去 细 胞 壁 的 渗 透屏 障 ,对 细 菌 起 到 杀 灭 作 用 。对 革 兰 阳性 球 菌 及 革 兰 阳性 杆 菌 、螺 旋 体 、梭 状 芽 孢 杆 菌 、放 线 菌 以及 部 分 拟 杆 菌 有
β-内酰胺酶的分类及检测

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和检测β内酰胺酶,通过检测色谱图中的峰形 和峰高,确定β-内酰胺酶的浓度。
气相色谱法
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分离和检测β-内酰 胺酶,通过检测色谱图中的峰形和峰 高,确定β-内酰胺酶的浓度。
免疫学检测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利用特异性抗体与β-内酰胺酶结合,通过酶标仪检测发光强度, 从而确定β-内酰胺酶的浓度。
按照水解底物分类
TEM型
能水解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SHV型
主要水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AmpC型
能水解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
OXA型
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水解活性 较低,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水解 活性较高。
按照结构分类
Class A
Class B
属于丝氨酸酶,由一条多肽链组成,含有 活性位点Ser-Thr-Gly。
放射免疫分析法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β-内酰胺酶,通过检测放射性强度,从 而确定β-内酰胺酶的浓度。
03
β-内酰胺酶的检测标准
检测标准制定机构
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
01
CLSI是全球知名的临床实验室标准制定机构,制定了一系列β-
内酰胺酶检测标准,为全球实验室提供指导和参考。
欧洲药典委员会(EDQM)
β-内酰胺酶的分类及检测
• β-内酰胺酶的分类 • β-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 • β-内酰胺酶的检测标准 • β-内酰胺酶的检测现状与展望
01
β-内酰胺酶的分类
按照来源分类
微生物来源
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产生的β-内酰胺酶。
动物来源
某些动物体内也存在的β-内酰胺酶,如某些 鱼类。
抗生素类药物的质量研究(药学本科)

作业一、抗生素类药物的质量研究:分小组课余学习,查找资料,制作PPT;各小组推荐一名成员,在课堂上汇报学习情况,老师参与指导。
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由真菌、细菌或其他生物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类具有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也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造,用很小的剂量就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
自1940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以来,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分类有以下几种:(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
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多西环素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10)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素要求:每个同学都要积极参与,课程结束后,上交所有材料和PPT,将打分并计入平时成绩。
问题:认真分析结构,掌握药物的基本性质,确定质量控制的方法。
(1)该药物的鉴别试验有哪些?原理是什么?具体试验操作?现象?(2该药物的杂质检查方法有哪些?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的来源?检查原理?限度的计算公式?(3)该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哪些?测定原理是什么?计算公式是什么?按实验小组分组;1-4大组每大组再分3-4人一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药物,进行讨论式学习,按照以上的要求分别去查找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顶岗实习作业文件)2009 /2010学年(二)学期题目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鉴别、特殊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班级姓名指导教师20**年05月25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技能训练任务书专业班级学生姓名专业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温州市瓯海第三人民医院岗位指导教师陈月眉岗位(工作分工)质量检测技能训练选题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含量测定和鉴别顶岗实习技能训练依据:证实贮藏在有标签容器中的药物是否为其所标示的药物,含量测定和鉴别是保证产品的品质的重要依据。
技能训练内容、技能要求和训练目标:1.内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含量测定和鉴别2.技能训练要求:能严格按照规定完成实验,熟练掌握相应的操作规程3.训练目标:1能熟练按照操作规程检测及其相应的不合单的处理和异常的处理等2熟悉掌握整个工作流程任务书发给日期20**年2月28 日顶岗实习时间20** 年 3 月 1 日至20**年 5 月25 日专业负责人意见(签名):同意田晖系部主任意见(签名):实习单位概况单位名称温州市瓯海第三人民医院单位地址温州市瓯海区梧埏镇月落羊医院文化和管理理念(基本情况)医院树立“信誉第一、患者至上、优质高效、文明行医”的服务宗旨,让患者对合理的收费放心,疾病的诊断放心,医疗的方案放心,整体的护理放心,职业的医德放心为服务承诺,以创新竞争的医疗经营理念和开发形象这一第四资源为经营策略,创人民满意的信用医院,做群众喜爱的文明使者。
医院的主要优惠措施医院向社会推出各项优惠措施,凡持有《老人优待证》、《温州市瓯海区农村独生子女优惠证》、《温州市瓯海区农村两女户优惠证》、《温州市计生会员证》、《温州市瓯海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证》、《瓯海区农村合作医疗证》者,免收挂号费、优惠各项检查费和住院费。
国内外该行业现状及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医院实行电脑网络化管理,科室设置齐全,设有爱婴医院、预防保健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感管中心、康复中心、手外中心、慈善门诊等。
医院拥有美国GE双排CT、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镜等一系列国外先进医疗设备。
病房配有电视、直拨电话、饮水机、沙发、卫生间、淋浴器等。
病区清洁、安静、舒适、为病员提供良好的修养环境。
引出实习岗位与本次实习的目的与意义结合理论与实际进一步使全院职工在思想上树立医疗质量第一的意识,真真正正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放在医疗工作的首位,把医疗质量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形成全院人人、处处、时时抓医疗质量的良好局面。
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级人员职责、各种技术操作规程,逐步使各项工作制度化、职责明确化、技术规范化、并建立起长效机制,确保了我院医疗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鉴别、特殊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开题报告生物技术及应用 XXXXXX一、本课题研究的理由通过各项任务的有效实施,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与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梯队;充分发挥院内外专家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特色专科;逐年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尽快购置与现代化医院相适应的医疗设备,促进临床各项工作的开展,使医院整体业务水平上一个新台阶,达到省内二级先进行列,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同时富有专科特色的现代化医院。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之一,同时也是较易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之一,在临床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速发型过敏反应。
有资料报道引发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速发型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并不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本身,而是其中存在的高分子聚合物。
抗生素是指“在低微浓度下即可对某次哦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特异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的总称”。
抗生素又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
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含量测定和鉴别,证实贮藏在有标签容器中的药物是否为其所标示的药物,含量测定和鉴别是保证产品的品质的重要依据。
二、产品简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为青霉素族和头孢菌素族,他们的分子结构中均含有β-内酰胺环,因此统称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利用本类药物中的特殊结构与试剂反应显色进行鉴别。
三、实习的主要内容[1]羟肟酸铁反应(碱性溶液)青霉素及头孢菌素在碱性中与羟胺作用,β-内酰胺环破裂生成羟肟酸;在稀酸中与高铁离子呈色。
[2]类似肽键的反应此类药物具有-CONH-结构,一些取代基有α-氨基酸结构,可显双缩脲和茚三酮反应。
如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克洛侧链均为氨苄基,中国药典采用TLC鉴别、检查时,以茚三酮为显色剂。
1995年版中国药典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钠等采用碱性酒石酸铜反应(紫红色)进行鉴别。
[3]其他呈色反应侧链含有-C6H5-OH基团时,能与重氮苯磺酸试液产生偶合反应而呈色,如头孢哌酮与重氮苯磺酸试液作用,呈橙黄色。
此外,本类药物还可与变色酸-硫酸、硫酸-硝酸、铜盐等试剂而呈色。
BP采用硫酸-甲醛试验,如氨苄西林的鉴别试验:去本品约2mg,置试管中,加0.05ml水湿润,加2ml 硫酸-甲醛试液,混合,溶液无色,将试管置水浴中加热1min,呈暗黄色。
同样的方法,青霉素甲和青霉素钠呈红棕色。
四、论文所需工作量和时间安排20**年3月学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鉴别20**年4月学习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特殊杂质的检查20**年5月学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含量测定20**年5月查阅文献、资料,论文的撰写五、主要参考文献[1]胡昌勤编著.抗生素质控分析中HPLC分析方法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2].安登魁主编.药物分析.济南:济南出版社,1992[3].中国药典注释编委会.中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注释.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4].谭力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阿莫西林浓度及药代动力学.药学学报,1997,[5].中国药典注释编委会.药品红外光谱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6].De BS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movycillin and its major metabolistes in animal tissues i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vombined with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dem mass spectrometry. Anal Chem,2002[7]李军等. 用HPLC法测定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钠聚合物.中国药品标准,2002目录摘要 (7)岗位名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鉴别 (9)岗位名称: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11)岗位名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含量测定 (18)附录: (23)顶岗实习技能训练总结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26)摘要抗生素是指“在低微浓度下即可对某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特异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的总称”。
抗生素又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
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含量测定和鉴别,证实贮藏在有标签容器中的药物是否为其所标示的药物,含量测定和鉴别是保证产品的品质的重要依据本论文在查阅文献及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引入指导老师的指导加以完成。
通过翻阅公司标准操作规程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并在岗位上身体力行,从而阐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鉴别和含量测定的相关操作,并在实际检测中加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在检测中学会怎么处理的异常情况。
关键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鉴别,含量测定,取样顶岗实习概要写此论文的目的,是向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师介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本身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国内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相关研究的轨迹和进展。
这些研究内容总的来说可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将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为一种常规的工具药,用以观察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一些基本特点;另一部分是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于疾病的治疗。
书中对这种用药的具体方案(如用法、用量)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以便为临床医师β-内酰胺类抗生素提供参考。
由于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所以主要参考的是国外的相关研究文献。
随着人们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PK/PD特性这一特殊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应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这必然会对节约抗生素资源和科学合理地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所裨益,这也比期待更多和更新的抗生素问世要现实得多。
表1—A 本岗位阶段性技能训练实施一览表岗位名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鉴别顶岗实习时间安排: 20**年3月1日—20**年3月31日一、具体要求:学习常见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鉴别方法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鉴别反应的基本原理了解鉴别反应技术掌握鉴别反应的方法和操作规程二、操作过程:[1]羟肟酸铁反应(碱性溶液)青霉素及头孢菌素在碱性中与羟胺作用,β-内酰胺环破裂生成羟肟酸;在稀酸中与高铁离子呈色。
[2] 类似肽键的反应贝类药物具有-CONH-结构,一些取代基有α-氨基酸结构,可显双缩脲和茚三酮反应。
如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克洛侧链均为氨苄基,中国药典采用TLC鉴别、检查时,以茚三酮为显色剂。
1995年版中国药典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钠等采用碱性酒石酸铜反应(紫红色)进行鉴别。
[3] 其他呈色反应侧链含有-C6H5-OH基团时,能与重氮苯磺酸试液产生偶合反应而呈色,如头孢哌酮与重氮苯磺酸试液作用,呈橙黄色。
此外,本类药物还可与变色酸-硫酸、硫酸-硝酸、铜盐等试剂而呈色。
BP采用硫酸-甲醛试验,如氨苄西林的鉴别试验:去本品约2mg,置试管中,加0.05ml水湿润,加2ml 硫酸-甲醛试液,混合,溶液无色,将试管置水浴中加热1min,呈暗黄色。
同样的方法,青霉素甲和青霉素钠呈红棕色。
三、自主性学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简介种类介绍1、碳氢霉烯类:硫霉素2、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曲南、诺卡霉素3、β-内酰胺酶抑制剂:(1)氧青霉素类:克拉维酸;(2)青霉烷砜酸类:舒巴坦。
4、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物:奥格门丁(克拉维酸+阿莫西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酶的活性而阻碍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
由于哺乳动物无细胞壁,不受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影响,故对机体的毒性小。
研究证实,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酶即是位于细菌胞浆膜上的特殊蛋白,称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此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靶点。
各种细菌细胞膜上的PBPs数目、分子量不同,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也不同作用类型Ⅰ类:青霉素G及口服青霉素V容易透过G+菌粘肽层,但不能透过G-菌的脂蛋白外膜,属仅对G+菌有效的窄谱抗生素。
Ⅱ类:氨苄西林、羧苄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亚胺培南及若干头孢菌素,能适度透过G+菌粘肽层,对G-菌的脂蛋白外膜穿透性则很好,因而是广谱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