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学习方式和动机
《学习动机概述导学案-幼儿教育心理学》
《学习动机概述》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学习动机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学习动机的分类和影响因素;3. 提高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导学内容:一、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激励,是推动学生投入学习、坚持学习的动力来源。
学习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形式,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内心的渴望和兴趣驱使其进行学习,外在动机是指外部奖励、惩罚或其他激励促使学生学习。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1.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2. 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 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形式:1. 内在动机:包括成就动机、探索动机、认知动机等,是学生内心的渴望和兴趣驱使其进行学习。
2. 外在动机:包括外部奖励、惩罚、竞争等,是外部因素促使学生学习。
四、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1. 个体因素:包括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态度、自我效能感等;2.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氛围、教师激励等;3. 任务因素:包括任务难度、任务意义、任务反馈等。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经验,讨论一下自己的学习动机是什么,如何提高学习动机?2.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视频,了解不同类型的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3. 分组演讲:分组进行演讲,探讨学习动机的分类和影响因素,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学习动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了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希望同学们能够不断提高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学习动机的概念、种类和影响因素,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一、导入1.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最近你们在学习中遇到过什么困难?是什么让你们坚持下来克服了困难?2.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持续努力学习,而有些人却容易放弃?二、学习动机的概念1. 什么是学习动机?为什么学习动机对学习至关重要?2. 学习动机的种类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说明每种动机的特点。
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动力与动机
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动力与动机幼儿期是孩子们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培养幼儿的学习动力和动机则是在这个阶段中关键的一环。
学习动力和动机的培养将对幼儿的学习成就和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具体技巧,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学习动力与动机。
一、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与动机,首先需要创设一个积极、有趣的学习环境。
这个环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资源丰富: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包括丰富的玩具、游戏、书籍和音频资料等,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需求。
1.2 温馨和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要注重与幼儿的良好互动和沟通,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
1.3 激发创造力:提供各种形式的刺激性任务和活动,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4 注重互动:安排合适的小组活动或合作项目,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二、建立目标与期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明确目标和期望,这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动机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立目标和期望的方法与技巧:2.1 设置短期目标:将长期学习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可量化的短期目标,使幼儿能够逐步实现,激励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小的成功体验。
2.2 给予正向反馈:及时给予幼儿积极的正向反馈和鼓励,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就和进步,增强学习动力。
2.3 提高期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应该对幼儿寄予更高的期望,相信他们的潜力和能力,不断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学习动机。
三、兴趣和激励培养幼儿的学习动力和动机,需要注重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激励。
以下是一些方法与技巧:3.1 个性化教学:基于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材料,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3.2 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活动,包括故事讲解、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3.3 游戏化教学:将学习过程转化为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培养学习动力和动机。
3.4 奖励机制: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以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学习和努力提高。
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与特点
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与特点幼儿学习是指3到6岁儿童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积极的经验和活动,逐渐习得知识、技能和品质的过程。
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如下: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幼儿学习主要依靠感觉器官的直接经验和感知,通过触摸、视觉、听觉等感觉来接触和认识外部世界。
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官的直接刺激,建立对物体、事物和现象的形象认识,逐渐形成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2.游戏与活动为主导:幼儿学习主要通过游戏和各种活动展开,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方式之一、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模仿、观察、实验,通过自主操作和尝试,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
通过游戏和活动,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动手动脑、动作协调和社交交往能力。
3.整体经验与细节学习相结合:幼儿学习注重整体经验,即通过具体感受和实践来获取知识。
幼儿学习的内容是具体事物、具体情境和具体任务,通过幼儿参与全过程的实际操作和经验,体验感受事物的整体意义和价值。
同时,幼儿学习也需要细节学习,即对细节进行观察和记录,逐渐形成对细节的认知和理解。
4.手脑协调发展:幼儿学习注重手脑协调发展,即通过手的操作和脑的思考相结合,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幼儿通过模仿、操作、观察等手脑一体的活动,提高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动手动脑、动作协调和思维能力。
5.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发展:幼儿学习注重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发展。
幼儿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幼儿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故事、绘本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总之,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感性认识与游戏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注重整体经验和手脑协调发展,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幼儿学习通过积极的经验和活动,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心理学总结
幼儿教育心理学总结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及其教育的学科。
通过对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研究,心理学家为幼儿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以下是我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总结。
一、幼儿认知发展1. 感知觉发展:幼儿在感知觉发展中逐渐能够感知和理解外界的事物。
他们通过感官器官来接受外界刺激,对于颜色、形状、声音等有了初步的认知。
2. 认知结构发展:在认知结构发展阶段,幼儿逐渐能够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通过对事物的分类、比较和关联来理解世界。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规律。
3. 语言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学会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能够理解他人的语言。
语言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幼儿情感发展1. 情绪表达和调节: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逐渐丰富,能够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他们也开始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逐渐掌握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情绪管理技巧。
2. 自我意识形成:随着幼儿认知的发展,他们逐渐形成了自我的意识。
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具有自己的感受和意愿。
这种自我意识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3. 社会情感发展:孩子在家庭和幼儿园等社会环境中开始与他人互动,逐渐形成了社会情感。
如友谊、合作精神、同情心等。
这些社会情感对幼儿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起着重要作用。
三、幼儿社会性发展1. 合作与交往:幼儿在社交接触中逐渐学会合作和交往。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幼儿学会了分享、尊重、沟通等社会技能。
2. 角色认同与模仿: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他们会渐渐形成对不同角色的认同,并通过模仿来学习和体验各种社会角色。
3. 道德发展:随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他们逐渐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能够分辨是非、公平与否,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
幼儿教育心理学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方法,为幼儿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指导。
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充分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灵活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10学前)一、名词解释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种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2.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儿童学习活动并指向一定学习目的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
3.迁移:任何学习是新知识与旧知识经验相互影响的结果,心理学家把这种学习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称为迁移。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学习的普遍规律。
4.社会性:指个体参与与社会生活、与人交往,在他固有的生物特性基础上形成的那些独特的心理特征。
5.幼儿的创造性:幼儿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意愿,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特的方法产生出具有个人价值和劳动产品的心理品质。
6.性别化:指在特定文化中,儿童获得适合于某一性别的价值观动机和行为的过程。
7.性别角色:指特定的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
8.群体社会化理论:哈里斯认为,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特征没有长期影响,对儿童有明显长远的影响的是他们与同伴共享的环境。
9.幼儿的学习:是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
10.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是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自弃性儿童具有习得性无助的行为倾向。
表现为社交习得性无助于学业习得性无助。
11.自尊:是具有保护自我人格完整和尊严的主动心理防御功能。
12.自尊感:是由个人对自己评价及个人认为自己会被他人接受或拒绝而产生的感觉。
13.自我:是一个由多成分构成的自我动力系统。
自我动机包括自我验证和自我增强。
14.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是指教师对其工作与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一种总体的感受与看法。
二、问答题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幼儿教育心理学不仅要探讨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而且要回答教师如何开展教育,以及影响幼儿学习的教师因素,教师在幼儿学习中的重要角色等问题。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幼儿学习动机
直接近景性动机主要是由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引 起,表现为对所学习的学科内容或学习活动的直接 兴趣和爱好。这种动机主要是由好奇、认知的需要 引起的,往往比较具体、强烈而有效。
Page
32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LOGO
学习行为是如何受学习动机影响的?大致可以归为三 类:
第一类看法强调诱因的直接作用,如斯金纳的强化论, 属于行为主义观点; 第二类看法强调需要的直接作用,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论,属于人本主义观点; 第三类看法强调需要和诱因并不产生直接作用,而是通 过学生对需要、诱因以及与学习活动本身相关的因素 的意识和思考作中介而起作用,如自我效能感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和动机归因理论等,属于认知观点。
Page
15
LOGO 中介因素使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1.激活功能 当学生对于某些知识或技能产生迫切的学习 需要时,就会引发学习内驱力,唤起内部的激动 状态,产生焦急、渴求等心理体验,并最终激起 一定的学习行为。
Page
16
LOGO
2.定向功能
学习动机以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为出 发点,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初始状态时就 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推动学生为达到 这一目标而努力学习。
Page 39
三、动机归行为结果进行分 析,推论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的过程。
理解学生对成功或失败所给予的原因或归因是 一种鉴别控制学生行为的动机类型的方法。
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寻求理 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Page
40
LOGO
美国的韦纳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 行归因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这四种主要原因;并且归因过程主要是按照控制源、 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
幼儿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概述
• 评价 – 纠正了本能论过分强调个体先天本能的不足 – 把所有人类行为的原因都归结于外部强化,否 定了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机械论的观点
四、需要层次说(Need Hierarchy Theory) • 代表人物:Maslow • 基本观点满足为
– McDougall: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源于本能。社 会只是一种结果,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大体相 似的本能趋向的结果
– Freud: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的内 在的生物本能所引发的,只是一些行为直接满 足了本能的需要,另一些行为间接地满足了本 能的需要
• 评价 – 贡献:强调人和动物的连续性 – 局限:抹杀了人类意识的存在,否定了人类行 为的自觉性和目的性
引起的动机
2、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 认知内驱力(cognitive drive):以求知为目标, 想理解知识,解决问题
•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ego-enhancement drive): 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 位的需要
• 附属内驱力(afflictive drive):亲和内驱力,为 了保持长者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 好的需要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 学习动机既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学习的
充分的条件。但它是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的重要条 件 • 对于长期进行有意义学习来说,学习动机是绝对 必要的 • 学习动机不直接影响和改变学习中的认知过程, 因而它对学习的影响是间接的
• 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作用 – 引发(激活) – 定向 – 维持 – 调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 • 定义: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
的动力倾向 • 结构:学习动机包括需要与诱因两个因素,而需
幼儿教育心理学动机名词解释
幼儿教育心理学:动机名词解释
一、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因内在兴趣、喜好或内心需求而产生的动机。
在幼儿教育中,内在动机表现为幼儿对学习或活动的内在兴趣和好奇心,如对某个玩具的特别喜好或者对某个故事的好奇心。
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促进其探索和学习。
二、外在动机
外在动机则是指由外部因素,如奖励、惩罚等外部刺激而引发的动机。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经常使用奖励或惩罚来引导幼儿的行为,以此激发他们的外在动机。
然而,过度依赖外在动机可能会影响幼儿的自主性和内在动机的发展。
三、目标导向动机
目标导向动机是指个体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而产生的动机。
在幼儿教育中,目标导向动机表现为幼儿为实现某个具体目标,如完成拼图、搭建积木等而努力。
这种动机能够帮助幼儿提高专注力和坚持性,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过程导向动机
过程导向动机是指个体对活动过程的兴趣和投入,而不仅仅是为了达到某个结果。
在幼儿教育中,过程导向动机表现为幼儿对某个游戏或活动的参与过程感兴趣,享受其中的乐趣和探索。
这种动机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自我决定动机
自我决定动机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内部需求,自由选择和决定自己的行为。
在幼儿教育中,自我决定动机表现为幼儿自主选择玩具、游戏或活动,并乐意参与其中。
这种动机能够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决策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选择和创造安全的环境来激发幼儿的自我决定动机,促进其自由探索和学习。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材第四章“幼儿发展与学习心理”,具体内容包括: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幼儿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幼儿学习策略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理解幼儿在认知过程中的需求和困难。
2. 培养学生激发和维持幼儿学习动机的能力,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态度。
3. 让学生掌握指导幼儿学习策略的方法,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幼儿认知发展特点的理解,幼儿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2. 教学重点:幼儿学习策略的指导,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心理学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实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幼儿在幼儿园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引发学生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兴趣。
时间:5分钟2. 理论讲解:介绍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学习策略的指导。
时间:15分钟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针对幼儿的教学活动,结合心理学原理进行分析。
时间:10分钟4.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心理学原理。
时间:15分钟时间:10分钟时间: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幼儿认知发展特点2. 幼儿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3. 幼儿学习策略的指导七、作业设计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分析合理,方案具有可行性。
2. 作业提交时间:下节课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提高学生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与处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深度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04章 幼儿学习概述资料讲解
11
第一节 幼儿学习的发展与种类
(二) . 幼儿学习的发展:P109
1. 换位、 2. 辨别换位学习、 3. 概念学习、
4.解决问题学习、
分为:
12
第一节 幼儿学习的发展与种类
(二) . 幼儿学习的发展:P109
1. 换位、 2. 辨别换位学习、 3. 概念学习、 4. 解决问题学习、
分为:
5.偶发学习。
2.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理
3.幼儿学习的种类(了解)
解)
(二)幼儿学习的基本活动模式及特点 •
3.幼儿学习动机的发展(理解)
1.操作学习(识记)
•
4.幼儿学习动机的培养(应用)
2.操作与学习的关系(了解)
(五)迁移与幼儿学习
3.操作学习的运行机制(理解) • 1.学习迁移(识记)
4.操作学习的特点(理解) 5.操作学习的类型(理解) 6.操作学习的指导(应用) 7.幼儿学习的特点(理解) (三)认知发展与幼儿学习
7
第一节 幼儿学习的发展与种类
(二) . 幼儿学习的发展:P109 分为: 1.换位、 2.辨别换位学习、 3.概念学习、 4.解决问题学习、 5.偶发学习。
偶然学习——幼儿有时也会得到 一些和所给课题并无直接关系的其他 反映和信息。
8
第一节 幼儿学习的发展与种类 (二) . 幼儿学习的发展: 1.换位: 邱纳(M.R.Kuenne)两种刺激条件
•
2. 操作学习的类型(根据学习的主要目的与学习过程中师
生的互动关系划分)
•
3. 操作学习的指导(操作学习与言语学习的统一、教育主
体与学习主体的统一)
• 幼儿学习的基本模式:操作学习P117(深入掌握) 操作学习的特点:1、首先,在学习方式,操作学习是以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陈帼眉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学科。
2.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三大变量P6①幼儿学习者(幼儿)②幼儿教育者(教师)③环境与教学(环境)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P4揭示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规律;研究如何更科学、合理、有限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即如何开展适宜的教学,特别是要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的交互作用下,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P7①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科学地研究与阐释幼儿学习与教学的特征与规律】(揭示规律)②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预期幼儿学习发展的规律和变化,预测教育教学的效果】(形成理论)③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作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手段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并有效控制与干预幼儿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指导实践)5.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代表作,主要教育思想第二章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P23①观察是学习的一个主要来源②观察榜样行为的结果可能产生不同的学习效应③观察学习是规则和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P28(一)主要思想:关注幼儿的学习潜能及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P28(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指维持生存的需求,如饥饿、口渴、求食、睡眠等;②安全需要:指获得安全感,避免威胁的需求;③爱与从属需要:寻求温暖和友好的关系,包括被他人接纳、爱护、关注、欣赏等;④尊重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如信心、名誉和声望;⑤自我实现需要:指精神层面提高人生境界的需求马斯洛指出,只有当个体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时,才可能寻求更高一级的需要。
(三)罗杰斯的个人中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①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教师要尊重儿童,激活其学习潜能,倡导主动活动。
幼儿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培养
幼儿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培养幼儿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培养是儿童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兴趣可以促使幼儿更好地融入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幼儿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方法和具体技巧,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培养兴趣。
一、幼儿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在幼儿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动机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可以促使幼儿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并更好地适应变化的学习环境。
而缺乏学习动机的幼儿往往表现出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幼儿兴趣的培养1. 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创设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可以接触到各种学习资源,如图书、玩具、乐器等,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布置不同的学习区域,如阅读角、科学实验区等,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材料和活动,以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2. 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
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例如,对于喜欢动手操作的幼儿,可以提供一些手工制作的活动;对于喜欢音乐的幼儿,可以开设音乐启蒙课程。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游戏化学习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他们学习的重要途径。
教育工作者可以将学习内容与游戏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有趣、互动的学习氛围。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学习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拼图游戏培养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等。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赞扬和鼓励传递正面的能量对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发现和肯定幼儿的优点和进步,给予他们鼓励和赞扬。
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学前教育中的幼儿园学习动机
学前教育中的幼儿园学习动机在学前教育中,幼儿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是孩子们走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培养他们学习动机的重要场所。
幼儿园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发展,对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中幼儿园学习动机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有效提高幼儿园学习动机。
一、幼儿园学习动机的特点幼儿园学习动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强烈:幼儿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
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喜欢主动探索和尝试。
2. 直接经验驱动:幼儿学习动机主要受到直接经验的驱动。
幼儿园通过提供多样的学习活动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娱乐性和游戏性强:幼儿园学习动机与游戏密切相关。
幼儿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获得享受和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
4. 短期目标为主:幼儿学习动机主要体现在短期目标上,他们更关注当下的学习成果和反馈,对未来的长期目标没有明确的认识。
二、影响幼儿园学习动机的因素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幼儿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以及对孩子学习的关注程度都会对幼儿的学习动机产生直接的影响。
2. 教师角色:教师是幼儿园学习动机的重要影响因素。
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等都会对幼儿的学习动机产生重要影响。
3. 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幼儿园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一个有趣、丰富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对幼儿的学习动机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健康、和谐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的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
三、提高幼儿园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1. 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应该提供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可探索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
2. 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幼儿园应该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支持,让幼儿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教育心理学原理是什么
幼儿教育心理学原理是什么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教育的学科,旨在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原理。
一、儿童发展原理1. 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儿童的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需求。
这些阶段通常包括婴幼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等。
了解儿童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教育者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
2. 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好奇心。
他们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探索,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和经验。
教育者应该创建丰富的学习环境,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 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涉及认知、情绪、社交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因此,教育者应该综合考虑儿童的整体发展需求,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
二、学习和发展环境原理1. 适应性原理: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需要适应合适的环境。
教育者应该创造积极、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使儿童感到安全、受到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社会互动原理: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不仅仅是个体内在过程,还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儿童通过与同龄人和成年人的互动,获得模仿、合作和社交等重要的学习经验。
教育者应该提供适当的社交机会和合作活动,促进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
3. 自主性原理:儿童学习和发展应该注重培养其自主性。
教育者应该给予儿童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主动选择和决策,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和教学原理1. 个体差异原理: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同的兴趣、动机和学习方式。
教育者应该了解并尊重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采用差异化的方法,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
2. 渐进性原则:儿童的学习应该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逐步提高难度和复杂性。
教育者应该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逐步引导他们掌握新知识和技能。
3. 情感投入原则:儿童在学习中的情感投入对学习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幼儿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
幼儿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
作为一名幼儿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学习心得,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启示。
我了解到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
这包括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会有不同的特点。
例如,幼儿在2-3岁期间,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形成,他们会开始追求自主,对事物充满好奇。
而在4-5岁期间,幼儿的社交能力开始发展,他们开始学会与同伴相处,建立友谊。
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教育策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心理学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幼儿的兴趣来源于他们熟悉的事物。
因此,在教育幼儿时,我们应该注重贴近生活,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我还掌握了许多实用的教育技巧。
例如,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有效注意力集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如何处理幼儿的负面情绪等。
这些技巧让我在教育幼儿时更加得心应手,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教育场景。
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让我受益匪浅。
它不仅让我了解了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还让我掌握了实用的教育技巧。
我相信,在今后的的工作中,我会不断运用所学知识,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同时,我也将继续深入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幼儿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幼儿教育心理学真的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问,它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心理世界,从而更好地引导和教育他们。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幼儿教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兴趣、需求和情感。
幼儿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的界定
学习动机的界定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有动机的学习,其效果较好;而在无动机的学习中,往往敷衍了事。
例如,一个学生想要考上大学,他就会一心一意地学习,进步也会很快。
另一个学生为应付学校的功课而学习,他就会得过且过,进步很慢。
这二人学习成绩有差异,就是因为前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一想考上大学,而后者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
因此,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就是引起动机,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引学生学习的U的。
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竞争欲、求赞许等动机,来引起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并逐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LI的。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为了说明学习动机的含义,先明确一下动机的性质是必要的。
(一)什么是动机动机是激励人们行动的原因,是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
动机是以内驱力和诱因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的。
有机体的内驱力可以分为生理的和社会的两种。
生理的内驱力,是饥饿、口渴、困倦、劳累、性欲等造成的需求,这是第一级水平的内驱力;社会的内驱力,如对地位、权力、认可、荣誉、尊重、爱情、独立的追求等,这是第二级水平的内驱力。
无论哪一种内驱力都与需要密切联系,都是引起有机体活动的激活状态。
动机在推动人的行为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作用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第一,唤起行动;第二,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第三,将唤起的行动坚持进行下去,并及时调整活动的强度。
(二)什么是学习动机人的任何活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LI的的。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U的的心理动因,即推动学习的主观动力。
学习动机主要表现在:学生喜欢学,想学,要求学,好像有一个迫切的学习愿望。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不喜欢学,没有学习要求,学也是被迫的,就一定学不好。
所以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是保证学好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谈不上其他了。
我们看到一些很高明的老师,在没有开始教以前,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幼儿学习方式有哪些?这次主要是看了小小班和小班的幼儿,感觉上幼儿的学习方式都是比较类似的,小小班和小班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有以下几种:1.经典条件作用(1)就好像中午睡觉的时候,要把等关了,而且把窗帘拉上,营造一个睡觉的环境,而当要起床的时候,就把灯开了,幼儿们通过感受这种亮度的变化就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起床了(2)又好像在吃饭之前要放故事,或者是像东方红那样子,有一首歌是结束活动的,幼儿都很熟,每当响起时,幼儿们就开始忙碌收拾玩具起来,这都是非常经典的条件发射作用,什么音乐应该对应做什么。
(3)就好像老师说:“小朋友看哪里,小朋友看这里,小朋友看哪里,小朋友看老师”我觉得这些形式的话语也相当于经典条件反射了,一说这句,大多幼儿就会看着老师。
2.操作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以奖励某种行为作为重点,而在幼儿年龄增长过程中,起更多作用的是操作性条件作用,而在幼儿园中,教师用的操作性条件强化物,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下面就从物质和精神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操作性物质条件①在小小班的时候,每天下午将近放学的时候,老师就会进行一天生活的反思,哪里做得不好,她会先说出现象然后慢慢地引导小朋友,叫小朋友自己说出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而这些是包括一天的行为教育,安全,礼仪等方面,而且老师会表扬一些做得好的同学,因为也是小小班和小班的孩子,对行为的控制能力也比较弱,通常要通过外在的一些条件来帮助他们行为的养成,就好像奖励小贴纸,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幼儿,他们对待小红花,小贴纸,小礼物等这些物质的奖励是很在乎的,而且看到别人有奖励了,大部分的幼儿都能积极地遵守规则,做出好的行为,而被奖励的幼儿则作为一个榜样作用,激励其他的小朋友,这是很好的。
②而我观察到了有一些不好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在幼儿园里面,尤其是小小班,我观察到了一些现象,有一些小朋友很快就不吃饭了,我看到一个简直是只吃两口他就不吃了,但是只要别人喂他吃饭,他就很快就能吃完饭了,我觉得这种可能是一种不好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可能在家里的时候,他不喜欢自己吃,然后不吃了,引起家里的人看到后就喂他吃饭,久而久之,当他不想自己吃饭的时候,他可能就不吃,然后等待别人来喂饭,我觉得这是因为行程了不好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像这样的还有幼儿不喜欢自己做事情,养成懒的行为,有可能与这个大人强化了幼儿不恰当的行为而导致的。
因此,大人应该根据教育的要求,从幼儿类似的主动行为中辨别出来,哪些行为需要予以强化,哪些行为不应该去强化,才能从小形成良好习惯。
3.观察模仿学习观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主要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等,即广义的观察来学习。
而幼儿的观察学习常常与模仿相联系,而年幼的孩子主要模仿一些表面现象,就好像我在小班时候,观察到了有一个小孩子老师说一句话,他在下面就要说一句话,有时候是学老师有时候是自己再说,但是我有发现,这个孩子的语言能力很强,在其他大部分的孩子只会说话不连续的时候,他却可以说一些很复杂的词句,语言发展能力比其他一些小朋友强,我觉得这可能与他平时喜欢模仿成人说话有关。
而有时候有一些成人,在孩子学习模仿自己说话的时候,他可能会很生气地呵斥孩子,但其实这样是不利于他们的语言的发展的。
而在建构区的时候,老师都是在纠正孩子的建构的东西的基础上,在旁边自己建起一个建筑,然后问小朋友们好不好看,这样的话,可以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建筑来去加一步去建构,但却是有结构基础的。
而且有时候老师会称赞有一些小朋友行为表现得好,例如有些小朋友走路比较好,背挺得比较直,吃饭吃得很快,真棒等等,这些都无形中成为其他幼儿的学习的榜样,激励他向其学习,4.操作学习操作学习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对物体的探究与发现,对周围世界的探索都离不开幼儿的操作活动。
(1.)操作活动是幼儿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
在操作,摆弄物体的过程中,幼儿会发现操作与物体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同时,通过操作幼儿不仅通过感知觉,而且通过改变物体的部分属性,从不同角度来观察物体。
对物体有更加深刻的影响。
就好像我观察小班的橡皮泥活动课,小朋友自己选自己喜欢的橡皮泥,在弄自己喜欢的形状,而老师见到了就会问:这是什么颜色啊?你在做什么呀?”而大多数儿童都能够说出来,很多幼儿都是在建构现实生活中,他经常所接触的食物,尤其是食物,什么汉堡包,面条等等,这对于他们了解事物有更好的帮助。
(2.)操作学习会使幼儿获得成就感与自我价值感在操作物体的过程中,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引起物体一系列变化。
这不仅能促进幼儿对因果关系,事件相关关系的认识,从而提高其认知与智力水平,而且通过自己的主动操作活动,获得主体的经验,而且在操作活动中可以增强幼儿的主动控制感和自我价值感。
就好像我在观察小班的橡皮泥课时留意到,小朋友在捏橡皮泥的时候,可以制造出各种造型,有汉堡包,有船,有枪等等,幼儿在通过自己操作改变橡皮泥外形的同时,他能对各种物体的外形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在观察小班的建构课时,幼儿在建构大型小区时,能自我控制所建构的建筑外形,而且能有创造性地给以改造,这对其创造能力的锻炼也是有好处的,而且当幼儿们合作把一个大型的小区建构出来的时候,这给予幼儿很大的成就感和价值感,这对于形成他们自信也是有帮助的,而且更加乐于去操作学习,而老师在这个时候应该先给予幼儿肯定,才针对他的建构的建筑加以改正。
这样的效果才会更好。
5.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进行学习和发展社会性,情绪及认知能力的重要方式。
游戏让幼儿有机会了解世界,在群体中与人互动,表达与控制情绪,发展想象力。
(1)“摘西瓜”的游戏,西瓜是一些小篮球,有几个小拱门,还有两张毯子,游戏规则就是小朋友要先弯下腰过了拱门,然后要爬过一个毯子,然后到达保育员那里拿起“西瓜”,然后从旁边跑回去老师那里,在游戏过程中,小朋友都很认真的在玩,然后拿到西瓜后再不断地拍,后来,老师就说,平时谭老师(保育员)经常帮我们做事情,我们是不是要感谢一下她呢?那我们请她吃一个大西瓜好不好,然后每个小朋友都把球拿过去说,谢谢老师,请你吃西瓜,然后保育员就说:这西瓜好甜噢。
我觉得这个就是培养情商的一个举措,因为教会了小朋友要学会感恩,而且还能让幼儿锻炼弯腰和爬行等动作能力。
(2)角色游戏:我们去了角色游戏区,很多小朋友喜欢到美味餐厅,和我的家园,而且游戏区,道具都是非常逼真,做得很好,每个小朋友都能根据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做,有些去做厨子,有些去餐厅吃东西,厨子会问其他小朋友要吃什么呀,售货员也会问要买什么呀,这种角色游戏能让幼儿体验社会生活,在游戏过程中,加强了幼儿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社会性发展,更好地了解社会,增加责任感。
二.幼儿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指激发,引起个体活动,引导,维持已引发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作用。
而动机主要分为普遍性动机与偏重型动机和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而幼儿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在好奇,兴趣及诱因这三个方面,其中好奇是幼儿学习的最主要动机.1.好奇某天去到小班的时候,天很黑正在下大雨,而老师就说:“哇,小宝宝,快点过来看一下,今天的天怎样啊,是不是很黑呀,(还记得上次老师讲的小蛇的故事吗?),我们要不要关灯试一下啊(这个环境变化是很能引起幼儿的好奇的,因为幼儿都是非常好奇的,他们会去思考关灯了会怎样),孩子们兴奋了,一关灯,全部小孩子都兴奋起来了,然后老师就在说,下雨了该怎么办啊?提问,有些小孩子说要关窗,要。
然后老师就说了下雨应该怎样做,而刚好闪电了,老师又接着问,那闪电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然后就说了闪电时应该怎样。
提问幼儿在闪电下雨时应该怎样做,并通过纠正他们向其传授知识。
(我觉得这个例子,老师主要是利用适宜的时机,利用营造环境氛围(熄灯),来引起幼儿的好求心,当幼儿好奇时,他们会很安静很认真地听老师讲解其中的奥秘,这样能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而在平时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也会经常用一些疑问句开头,例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一类的问题,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而且幼儿的好奇心又是很重的,如果幼儿能带着好奇心去学习的话,能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而且幼儿因为好奇所以会经常问大人老师各种问题,在吃饭的时候,有些小朋友会问老师或者是保育员问题,但是我观察到有些老师或者是保育员是因为太忙了,有时候会不理会幼儿的问题,其实这很有可能扼杀了他们的积极性,这个对他们好奇心的培养是不好的,而尤其在家里,可能幼儿会经常有很多问题问家长,但有些家长却因为很忙碌,很少去理会孩子或者是陪伴孩子,而有些则觉得幼儿问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很荒诞,但是这确实幼儿的天性,我觉得幼儿园老师在与家长做沟通的时候,很有必要说一下这些问题,如何能让幼儿更好地带着好奇心去探索世界。
2.兴趣俗话有说:兴趣是老师,而兴趣是指幼儿对某人,某物,某事所表现出来的选择性注意的内在倾向,而在幼儿园中就能很清晰地看到了幼儿的那种兴趣倾向还是很强烈的,就好像那时候在小小班看到一个男生,他在其他各方面都是很不感兴趣,很多课上都是不积极地,而且平时很好动,但是上了一堂阅读课,一进去他就叫我坐下,然后他就去拿书过来看了,他一边看一边说故事,看得相当认真,这使我很惊讶,因为我原本以为他是那种很好动的幼儿,不可能这么安静地坐下来看书,而且众观了其他幼儿,很多都是在聊天,有些在走来走去,认真下来读书的幼儿不多,后来我问了问他,是不是很喜欢看书,他说是。
而不同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有些喜欢建构活动,有些喜欢体育活动,有些喜欢。
幼儿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往往是非常认真地,而且是不用成人去督促,他自己也会很认真,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与此同时,我觉得成人应该要从小培养幼儿的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对各种事物都带着兴趣,以后步入学习阶段的时候,他们会很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因为有着兴趣,而不像现在很多情况是,许多孩子都是强迫着去读书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诱因诱因指诱发个体行为的外在原因,外在原因通常指环境刺激,但并非任何环境刺激都可以引起幼儿的学习行为,有些环境刺激反而会阻碍,制约幼儿的学习。
而好像在阅读室,老师要求是要安静的,因为嘈杂的环境会妨碍幼儿安心的阅读图书;而在小小班老师会对幼儿一天的表现进行评价,以及进行小红花和小红星等幼儿感兴趣的奖赏物,会激发他们对行为,对学习的渴望,希望得到赞扬。
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幼儿在探索中遭到失败时,老师会进行批评讽刺甚至阻止幼儿的积极探索,这样是很不利于幼儿产生学习动机的。
就好像我在小班看了一堂橡皮泥的课,有个幼儿想做面条,搓面那样搓那些橡皮泥,但是却把橡皮泥搓在桌子上,还压得很扁,老师看到了,就当住全班幼儿的面,说:XXX不会玩橡皮泥的,我们下次也不让他玩,我觉得老师这样说不仅打击了他的积极探索的行为,还可能打击了幼儿的自尊心和信心,认为自己真的不行,这样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