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全文及译文
清·金缨《格言联壁》全文
清·金缨《格言联壁》全文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
持黄金未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
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
上联讲严于律己,下联讲宽厚待人。
意思是沉静下来要经常自省自己的过失,进而以是克非、为善去恶;闲谈的时候莫议论别人的是非得失,这是儒家倡导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上联语出《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即是说多反省自己而少责备别人,怨恨就不会来了。
韩愈则进一步阐释:“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严格而全面)故不怠;轻以约(宽大而简略),故人乐为善。
”(《原毁》)下联源出《文子·上义》:“自古及今,未有能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人。
”即是说人无完人,故有德行的人不责备于人。
如何宽厚待人、不论人非呢?”明人洪应明说得好:“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旧恶。
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菜根谭》目录:1、学问类2、存养类3、持躬类4、敦品类5、处事类6、接物类7、齐家类8、从政类9、惠吉类10、悖凶类1、学问类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为善最乐。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
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
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祭虽有仪,而诚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舍事功更无学问。
求性道不外文章。
何谓至行?曰庸行。
《格言联璧》全文及译文
《格言联璧》全文及译文《格言联璧》(又名《觉觉录》、《传世言》)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
自咸丰元年(1851年)刊行后,即广为传诵,所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家家置之于案,人人背诵习读”。
甚且将此书置于左右,朝夕参悟。
盖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以圣贤之智慧济世利人,以先哲之格言鞭策启蒙。
其中不乏为人处事的智慧法则,治家教子的谆谆教诲,修身养性的道理箴言,字字珠玑,句句中肯,雅俗共赏,发人深省。
其说理之切、举事之赅、择辞之精、成篇之简,皆冠绝古今,堪称立身处世的金科玉律,修心养性的人生智慧,千古不移的至理名言。
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格言联璧》是清人金缨编辑的一部格言集成。
金缨,字兰生,清朝道光、咸丰时人,他遍览群书,凡遇名言佳句便记录下来辑为《觉觉录》,后因《觉觉录》篇幅浩繁,刊刻费用巨大,又在此基础上取其精华选编为《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全书以类编次,计有“学问”、“存养”、“持躬”(附“摄生”)、“郭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共十一类。
各类之间,并非经纬分明,而是有所交错,要之皆以“修已、行仁、省躬、察物为归。
”其内容广博,意蕴深厚,涵盖了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反映了传统社会的道德观念。
各个时代的思想精髓都有所包罗,厚重睿智的思想通过简练的话语得到了明晰的呈现。
此外,它的篇类编排也体现了一定的内在逻辑和顺序。
除了最后两章的“惠言类”和“悖凶类”属于“善言善行”和“恶言恶行”的分章总结外,前九类大体上遵循着宋代以来君子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脉络。
虽然全书分有十一类,但是每类的首要思想都是在告诫人们要立德为先、修身为要,即无论做什么事,先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而这种立德修身又不是靠空谈得来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不断约束改进自己来实现。
《格言联璧》原文、译文
《格言联璧》原文、译文《格言联璧》原文、译文(清)金兰生前言《格言联璧》自咸丰元年(1851年)刊行后,即广为传诵,所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家家置之于案,人人背诵习读”。
甚且将此书置于左右,朝夕参悟。
盖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以圣贤之智慧济世利人,以先哲之格言鞭策启蒙。
其中不乏为人处事的智慧法则,治家教子的谆谆教诲,修身养性的道理箴言,字字珠玑,句句中肯,雅俗共赏,发人深省。
其说理之切、举事之赅、择辞之精、成篇之简,皆冠绝古今,堪称立身处世的金科玉律,修心养性的人生智慧,千古不移的至理名言。
作者自序余自道光丙午岁(1826年,道光二十六年),敬承先志,辑《几希录续刻》。
刻工竣后,遍阅先哲语录,遇有警世名言,辄手录之。
积久成帙,编为十类,题曰《觉觉录》。
惟卷帙繁多,工资艰巨,未能遽(立即)付梓人。
因将录内整句,先行刊布,名《格言联璧》,以公同好。
至全录之刻,姑俟异日云。
咸丰元年辛亥(1851年)仲夏山阴金缨兰生氏谨识。
格言联璧正文目录一、学问类 [一、]二、存养类 [四四、]三、持躬类 [八七、]四、养生类 [二一一、]五、敦品类 [二三一、]六、处事类 [二五一、]七、接物类 [二八三、]八、齐家类 [三八五、]九、从政类 [四一七、]十、惠吉类 [四七一、]十一、悖凶类 [五三五、]【学问类】一、[原文]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译文]:古今来世代显贵家族,无不因积德造就;天地之间第一等好人品,还是由读书培养。
二、[原文]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译文]:刻苦读书,即使功名未就,但使人品高雅,气度不凡;道德高尚,但不希图报答,时时恬然自安,饱食酣眠。
三、[原文]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译文]:帮助别人,做善事,最令我愉悦;认真读书,重修养,最为人赞许。
四、[原文]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格言联壁》
《格言联壁》
第1文处事类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
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译文】:
处理难处理的事,越应宽大;与不好相处的人在一起,越应宽厚,处理紧急的事,情绪越要和缓,处理重大的事,态度越应平和;处理有疑难的问题,心中越应没有意见。
第2文接物类
事属暧昧,要思回护他,著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
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著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
【译文】:
属于人家的隐私,要想着维护,不能有一点说坏话的念头。
对于贫寒卑微的人,要想着礼遇他,不能有一丝傲慢轻视的态度。
第3文学问类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
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译文】:
把仁心存在自己心中是先贤的最高学问,行为中尽自己的本分是圣贤的最高功夫。
第4文齐家类
勤俭,治家之本。
和顺,齐家之本。
谨慎,保家之本。
诗书,起家之本。
忠孝,传家之本。
【译文】:
勤俭是治家的根本;和顺是齐家的根本;保家的根本是谨慎;起家的根本是诗书;传家的根本是忠孝。
第5文从政类
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谓百姓可欺,且留下儿孙地步。
堂上一官称父母,漫道一官好做,还尽些父母恩情。
【译文】:
做官的人要视百姓为子女,不要认为百姓可欺侮,更要为自己的后代积德。
百姓称你为父母官,不要认为官好做,应尽到视民如子的责任。
《格言联璧》全文
《格言联璧》全文《格言联璧》全文-敦品类_名句赏析【10-8】【敦品类】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
定从烈火中锻来。
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
须向薄冰上履过。
人以品为重。
若有一点卑污之心。
便非顶天立地汉子。
品以行为主。
若有一件愧怍之事。
即非泰山北斗宏仪。
人争求荣。
就其求之之时。
已极人间之辱。
人争恃宠。
就其恃之之时。
已极人间之贱。
丈夫之高华。
祗在于道德气节。
鄙夫之炫耀。
但求诸服饰起居。
阿谀取容。
男子耻为妾妇之道。
本真不凿。
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君子之事上也。
也忠以敬。
其接下也。
必谦以和。
小人之事上也。
必谄以媚。
其待下也。
必傲以忽。
立朝不是好官人。
由居家不是好处士。
平素不是好处士。
由小时不是好学生。
做秀才如处子。
要怕人。
既入仕如媳妇。
要养人。
归林下如阿婆。
要教人。
贫贱时眼中不着富贵。
他日得志必不骄。
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
一旦退休必不怨。
贵人之前莫言贱。
彼将谓我求其荐。
富人之前莫言贫。
彼将谓我求其怜。
小人专望受人恩。
受过辄忘。
君子不轻受人恩。
受则必报。
处众以和。
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
持己以正。
贵有圆通不固执之权。
使人有面前之誉。
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有乍处之欢。
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媚若九尾狐。
巧如百舌鸟。
哀哉羞此七尺之躯。
暴同三足虎。
毒比两头蛇。
惜乎坏尔方寸之地。
到处伛偻。
笑伊首何仇于天。
何亲于地。
终朝筹算。
问尔心何轻于命。
何重于财。
富儿因求宦倾赀。
污吏以黩货失职。
亲兄弟析箸。
璧合翻作瓜分。
士大夫爱钱。
书香化为铜臭。
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
不当为子孙求福。
谨家规。
崇俭朴。
教耕读。
积阴德。
此造福也。
广田宅。
结姻援。
争什一。
鬻功名。
此求福也。
造福者。
澹而长。
求福者。
浓而短。
士大夫当为此生惜名。
不当为此生市名。
敦诗书。
尚气节。
慎取与。
谨威仪。
此惜名也。
竞标榜。
邀权费。
务矫激。
习模棱。
此市名也。
惜名者。
静而休。
市名者。
躁而拙。
士大夫当为一家用财。
不当为一家伤财。
济宗党。
广束修。
救荒歉。
创办义举。
济人利物。
此用财也。
靡苑囿。
教歌舞。
奢燕会。
《格言联璧》清·金兰生
《格言联璧》清·金兰生《格言联璧》作者:清·金兰生编述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子弟有才,制其爱,毋弛其诲,故不以骄败;子弟不肖,严其诲,毋薄其爱,故不以怨离。
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恩宠过礼,臣妾之灾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安详恭敬,是教小儿第一法;公正严明,是做家长第一法。
人一心先无主宰,如何整理得一身正当;人一身先无规矩,如何调剂得一家肃穆。
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大学问;消得家庭中嫌隙,便是大经纶。
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游移;处家庭骨肉之变,宜委曲,不宜激烈。
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
闺门之内,不出戏言,则刑于之化行矣;房幄之中,不闻戏笑,则相敬之风着矣。
人之于嫡室也,宜防其蔽子之过;人之于继室也,宜防其诬子之过。
仆虽能,不可使与内事;妻虽贤,不可使与外事。
如仆得罪于我者尚可恕,得罪于人者不可恕。
子孙得罪于人者尚可恕,得罪于天者不可恕。
奴之不祥,莫大于传主人之谤语;主之不祥,莫大于行仆婢之谮语。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治家忌宽,而尤忌严;居家忌奢,而尤忌啬。
无正经人交接,其人必是奸邪;无穷亲友往来,其家必然势利。
日光照天,群物皆作;人灵于物,寐而不觉,是谓天起人不起,必为天神所谴,如君上临朝,臣下高卧失误,不免罚责。
夜漏三更,群物皆息;人灵于物,烟酒沈溺,是谓地眠人不眠,必为地祗所诃,如家主欲睡,仆婢喧闹不休,定遭鞭笞。
楼下不宜供神,虑楼上之秽亵。
屋后必须开户,防屋前之火灾。
从政类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谓百姓可欺,且留下儿孙地步;堂上一官称父母,漫道一官好做,须尽些父母恩情。
善体黎庶情,此谓民之父母;广行阴骘事,以能保我子孙。
封赠父祖易得也,无使人唾骂,父祖难得也。
恩荫子孙易得也,无使我毒害,子孙难得也。
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
国家立法,不可不严。
有司行法,不可不恕。
严以驭役而宽以恤民,极于扬善而勇于去奸,缓于催科而勤于抚字。
最新整理国学经典:《格言联璧》原文及解说.docx
最新整理国学经典:《格言联璧》原文及解说精品学习资料总目录《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
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一、处事类【原文】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解说】处理难处理的事,越应宽大;与不好相处的人在一起,越应宽厚,处理紧急的事,情绪越要和缓,处理重大的事,态度越应平和;处理有疑难的问题,心中越应没有意见。
【原文】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
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解说】不自我反省的人,看不出自己一身的病痛;不耐烦的人则不能成就一件事业。
【原文】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解说】天天走路不怕千万里路遥,天天做事则不怕千万件事多。
【原文】过去事丢得一节是一节。
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
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
【解说】过去的事不必多计较,现在的事能做多少是多少,未来的事不必自寻烦恼。
【原文】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
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解说】生活工作首先勤快才能有所闲暇,一切事务都能处理得当才能逍遥自在。
【原文】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解说】心中没有成见则处事公平,心中没有自我则光明正大。
【原文】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
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解说】当事人应置身于利害之外,提出倡议的人则应设身于利害之中,才能知道利弊得失。
【原文】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解说】没事要戒掉一个“偷”字,有事要戒掉一个“乱”子。
【原文】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解说】有见识的人做事能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及撇得开。
【原文】救已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
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
【解说】挽救失败的事,就好像驾驭悬崖边的马,不能轻拍一鞭。
修身处世奇书《格言联璧》(中)原文及译文!字字珠玑、句句经典
修身处世奇书《格言联璧》(中)原文及译文!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格言联璧》自咸丰元年(1851年)刊行后,即广为传诵,所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家家置之于案,人人背诵习读”。
甚且将此书置于左右,朝夕参悟。
盖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以圣贤之智慧济世利人,以先哲之格言鞭策启蒙。
其中不乏为人处事的智慧法则,治家教子的谆谆教诲,修身养性的道理箴言,字字珠玑,句句中肯,雅俗共赏,发人深省。
其说理之切、举事之赅、择辞之精、成篇之简,皆冠绝古今,堪称立身处世的金科玉律,修心养性的人生智慧,千古不移的至理名言。
格言联璧正文目录一、学问类 [一、]二、存养类 [四四、]三、持躬类 [八七、]四、养生类 [二一一、]五、敦品类 [二三一、]六、处事类 [二五一、]七、接物类 [二八三、]八、齐家类 [三八五、]九、从政类 [四一七、]十、惠吉类 [四七一、]十一、悖凶类 [五三五、]【处事类】二五一、[原文]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译文]处理难以处理的事,越是需要舒缓;对待难以对待的人,越是需要宽厚;处置非常紧急的事情,越是需要从容;处置至关重大的事情,越是需要镇定;处于遭到猜疑妒忌的艰难境地,越是需要胸中坦然,心无牵系。
二五二、[原文]无事时常照管此心,兢兢然若有事;有事时却放下此心,坦坦然若无事。
无事如有事,提防才可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译文]没有事情的时候,需要照管这颗心,小心谨慎,好像有事一样;有了事情的时候,却要放下这颗心,泰然自得,好像没事一样。
没有事情能像有事一样提防,才可以平息意想不到的变故;有了事情能像无事一样镇定,才能消除事件过程中的危机。
二五三、[原文]当平常之日,应小事宜以应大事之心应之,盖天理无小,即人事观之,便有一个邪正,不可忽慢苟简,须审事之邪正以应之方可;及变故之来,处大事宜以处小事之心处之,盖人事虽大,自天理观之,只有一个是非,不可惊惶失措,但凭理之是非以处之便得。
清·金缨《格言联壁》原文及译文
清·金缨《格言联壁》原文及译文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
持黄金未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
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
意思是沉静下来要经常自省自己的过失,进而以是克非、为善去恶;闲谈的时候莫议论别人的是非得失,这是儒家倡导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明人洪应明说得好:“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旧恶。
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菜根谭》目录:1.处事类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译文] : 处理难处理的事,越应宽大;与不好相处的人在一起,越应宽厚,处理紧急的事,情绪越要和缓,处理重大的事,态度越应平和;处理有疑难的问题,心中越应没有意见。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
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译文]:不自我反省的人,看不出自己一身的病痛;不耐烦的人则不能成就一件事业。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译文]:天天走路不怕千万里路遥,天天做事则不怕千万件事多。
过去事丢得一节是一节。
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
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
[译文]:过去的事不必多计较,现在的事能做多少是多少,未来的事不必自寻烦恼。
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
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译文]:生活工作首先勤快才能有所闲暇,一切事务都能处理得当才能逍遥自在。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译文]:心中没有成见则处事公平,心中没有自我则光明正大。
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
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译文]:当事人应置身于利害之外,提出倡议的人则应设身于利害之中,才能知道利弊得失。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译文]:没事要戒掉一个“偷”字,有事要戒掉一个“乱”字。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格言联5
《格言联璧》[清]金兰生先生编述敦品类人以品为重,若有一点卑污之心,便非顶天立地汉子。
品以行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品格。
[译文]:人的品格最重要,有一丝污秽的心便不是顶天立地的男人。
品格以行事为主,若做了一件愧对良心的事,品格便不如泰山北斗般崇高。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
小人之事上也,必诌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译文]:君子对待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必定忠敬,对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必然谦虚和气。
小人则相反,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则傲慢无礼。
贵人之前莫言贱,彼将谓我求其荐。
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怜。
[译文]:在有地位的人面前不要诉说自己的卑贱,否则他会认为要求他推荐。
在富有的人面前不要说自己的贫困,否则他会认为要求他可怜。
小人专望人恩,恩过辄忘。
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译文]:小人专门期望他人的恩惠,但受恩后就忘;君子则不轻易受人恩惠,若受恩于人,则必定想法图报。
处众以和,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
持已以正,贵有圆通不可拘之权。
[译文]:以平和的态度与人相处,但贵在有坚定不移的原则。
对待自己须刚正,但贵在处事圆融通达而不拘泥。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有乍处之欢,有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译文]:在别人面前受称赞,不如背后没有人说坏话。
与人相处能使人获得短暂快乐,不如与人长久相往而不使对方厌恶。
到处伛偻,笑伊首何仇于天。
何亲于地。
终朝筹算。
问尔心何轻于命。
何重于财。
[译文]:到处卑躬屈膝,可笑你的头为什么有仇于天而又有恩于地而抬不起头来?终日谋尽计算,问你的心为什么轻生命而重钱财?。
《格言联璧》原文、译文(3)
《格言联璧》原文、译文(3)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
世事纷忧处,要闲得下。
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
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
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译文]:处于世俗烦恼,要能忍耐;处于世事纷扰,要能清闲;胸中牵挂处,要能抛得开;处于浓艳境地,要能淡然处之;处于失意愤怒时,要能稳定情绪。
观操存,在利害时。
观精力,在饥疲时。
观度量,在喜怒时。
观镇定,在震惊时。
[译文]:看一个人的操守,在其利害得失时,看一个人的精力,在其饥饿疲倦时,看一个人的度量,在其面临喜怒哀乐时;看一个人的沉着,在其有惊吓时。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译文]:面临大事与难事,可看出一个人的责任;处顺境逆境,可看出一个人的胸襟气度;遇喜事怒事,看一个人的涵养;与同辈相处,可看一个人的见识。
持躬类浓于声色,生虚法病。
浓于货利,生贪饕病。
浓于功业,生造作病。
浓于名誉,生矫激病。
[译文]:纵情于声色虚怯病,热衷于财货生贪心病,嗜好功名生虚伪病,看重名誉生矫情偏激之病。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
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
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去一分奢侈,少一分罪过。
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译文]:经历一番挫折,才能增长一分见识。
经过一番磨难,才能增一分度量。
省一分利益的经营,则多一分道义。
能学一分退让,可得一分便宜。
去掉一分享受,则减少一分罪过。
对事物多一分认识,而多知一分物情。
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而滞矣。
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
人心如明镜,全体浑是光明,习染薰之而暗矣。
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译文]:人的心就好像稻谷一样,到处都是生机,只因物欲掩盖了生机,但生机始终存在。
人心像明镜一样,充满着光明,只因外在的污染而变暗,然而光明并未消失,只不过少了擦拭而已。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
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译文]:有真才能的人不依恃才能,有真学问的人不夸耀学问。
《格言联璧》原文、译文(2)
《格言联璧》原文、译文(2)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译文]:如何制止毁谤?只有不去辩白。
如何停止怨恨,只有不去争辩。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译文]:别人毁谤我,与其与他辩解,不如宽忍他。
别人欺侮我,与其提防,不如化解。
律身惟廉为宜,处世以退为尚。
[译文]:自律只有谦洁最适宜,处事以不争先为崇尚。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底,减三分让人尝。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
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译文]:路窄的地方,要留一点地方让别人通过。
好的味道,要留一些让别人品尝。
负责处理困难的事要有力而没有怨言。
与难以相处的人在一起,要心中有数而口中不说。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
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译文]:轻信谣言而随便动怒是听别人说话的大忌,劝人从善不能用激烈的方法,否则将事倍功半施在我有余之惠,则可以广德。
留在人间不尽之情,则可以全交。
[译文]:尽我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则可以增广德性。
人情留给对方,则朋友之间的交情可以长久。
古人爱人之意多,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
今人恶人之意多,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译文]:以前的人教导别人,多出于爱意,所以人乐于改过,关系也亲近,所以教导容易推行。
现在的人教导别人,多出于厌恶,所以被教的人宁可自暴自弃,关系也不融洽,所说的话对方也难以接受。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译文]:喜欢听别人的过错,不如喜欢听自己的过失。
喜欢说自己的优点,不如说别人的善行。
听其言,必观其行,是取人之道。
师其言,不问其行,是取善之方。
[译文]:听对方说的话,一定要观察他是否能做到,这是选择人才的方法。
只领会他的好坏,而不过问他的行为,这是择善的方法。
存养类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
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译文]:涵养虚心便是做人学问。
去除烦恼心性自然祥和。
存养宜冲粹,近春温。
《格言联璧》学问类原文及译文
《格言联璧》学问类原文及译文《格言联璧》学问类原文及译文引导语:《格言联璧》自咸丰元年(1851年)刊行后,即广为传诵,所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家家置之于案,人人背诵习读”。
下面是yjbys店铺为你带来的《格言联璧》学问类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原文]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译文]古今来世代显贵家族,无不因积德造就;天地之间第一等好人品,还是由读书培养。
二[原文]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译文]刻苦读书,即使功名未就,但使人品高雅,气度不凡;道德高尚,但不希图报答,时时恬然自安,饱食酣眠。
三[原文]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译文]帮助别人,做善事,最令我愉悦;认真读书,重修养,最为人赞许。
四、[原文]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诸位到书院为何,哪里仅仅限于是搞学问和写文章,具有一种技艺与特长,便可算得上是读书成才之人;我对所追求的也不过分计较,不过就是为子为臣为弟为友,尽到五种人伦的职责,共同成为恪守礼教的正人君子。
五[原文]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译文]聪明用在正道上,越聪明越好,文才名声会帮助他事业渐进;聪明用在邪路上,越聪明越坏,文才名声只助长其伪诈丑行。
六[原文]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祭虽有仪,而诚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译文]战场交锋,即使列阵有方,但以勇猛为本;操办丧事,即使礼节周全,但以哀痛为本;文人学士,即使学富五车,但以德行为本七[原文]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译文]旋风不能奏出动听的音乐;心灵手巧的妇人未必能够主持好饮食家务;(只会)做文章的读书人不能够治理好国家。
八[原文]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格言联璧》全文
《格言联璧》全文【悖凶类】富贵家不肯从宽。
必遭横祸。
聪明人不肯学厚。
必夭天年。
倚势欺人。
势尽而为人欺。
恃财侮人。
财散而受人侮。
暗里算人者。
算的是自家儿孙。
空中造谤者。
造的是本身罪孽。
饱肥甘衣轻暖。
不知节者损福。
广积聚骄富贵。
不知止者杀身。
文艺自多。
浮薄之心也。
富贵自雄。
卑陋之见也。
位尊身危。
财多命殆。
机者。
祸患所由伏。
人生于机。
即死于机也。
巧者。
鬼神所最忌。
人有大巧。
必有大拙也。
出薄言。
做薄事。
存薄心。
种种皆薄。
未免灾及其身。
设阴谋。
积阴私。
伤阴骘。
事事皆阴。
自然殃流后代。
积德于人所不知。
是谓阴德。
阴德之报。
较阳德倍多。
造恶于人所不知。
是谓阴恶。
阴恶之报。
较阳恶加惨。
家运有盛衰。
久暂虽殊。
消长循环如昼夜。
人谋分巧拙。
智愚各别。
鬼神彰瘅最严明。
天堂无则已。
有则君子登。
地狱无则已。
有则小人入。
为恶畏人知。
恶中尚有转念。
为善欲人知。
善处即是恶根。
谓鬼神之无知。
不应祈福。
谓鬼神之有知。
不当为非。
势可为恶而不为。
即是善。
力可行善而不行。
即是恶。
于福作罪。
其罪非轻。
于苦作福。
其福最大。
行善如春园之草。
不见其长。
日有所增。
行恶如磨刀之石。
不见其消。
日有所损。
使为善而父母怒之。
兄弟怨之。
子孙羞之。
宗族乡党贱恶之。
如此而不为善。
可也。
为善则父母爱之。
兄弟悦之。
子孙荣之。
宗族乡党敬信之。
何苦而不为善。
使为恶而父母爱之。
兄弟悦之。
子孙荣之。
宗族乡党敬信之。
如此而为恶。
可也。
为恶则父母怒之。
兄弟怨之。
子孙羞之。
宗族党乡贱恶之。
何苦而必为恶。
为善之人。
非独其宗族亲戚爱之。
朋友乡党敬之。
虽鬼神亦阴相之。
为恶之人。
非独其宗族亲戚叛之。
朋友乡党怨之。
虽鬼神亦阴殛之。
为一善而此心快惬。
不必自言。
而乡党称誉之。
君子敬礼之。
鬼神福祚之。
身后传诵之。
为一恶而此心愧怍。
虽欲掩护。
而乡党传笑之。
王法刑辱之。
鬼神灾祸之。
身后指说之。
一命之士。
苟存心于爱物。
于人必有所济。
无用之人。
苟存心于利己。
于人必有所害。
膏粱积于家。
而剥削人之糠秕。
终必自盲其膏粱。
千古奇文《格言联璧》: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千古奇文《格言联璧》: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寻李白》山阴金兰生先生,姓金,名缨,山阴人,清代学者,其所编《格言联璧》一书,自咸丰元年(1851年)刊行后,即广为传诵,所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家家置之于案,人人背诵习读”。
其中,不乏为人处事的智慧法则,治家教子的谆谆教诲,修身养性的道理箴言,字字珠玑,句句中肯,雅俗共赏,发人深省,堪称立身处世的金科玉律,修心养性的人生智慧,千古不移的至理名言。
1.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译文】从大事难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责任心;在逆境顺境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怀和气度。
从他如何处理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看出他个人涵养的深浅;从他同众人一起行动一起休息的时候,可以看出这个人见识的高低。
【感悟】喜怒最易使人心动而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喜不得意忘形,怒能明白事理,有涵养的人往往不易为喜怒所动。
一般人容易随别人的行止,而和他们做出同样的事,但别人所做的事不一定是对的,真正有识见的人心中自有取舍,而不会盲目地追随。
2.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译文】天地万物忌讳茂盛到极点,事情忌讳完美无缺,个人生活忌讳十全十美。
【感悟】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祸患隐藏在福分之中,灾难中也往往蕴藏着生机的萌芽。
因此,有智慧的人,顺境中不会得意忘形,逆境中也不会丧失信心,常常保持谨慎谦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译文】谦恭退让是保护自身的最好方法,安静平和、从容不迫是处理事情的最好方法,有涵养能容忍别人是待人接物的最好方法,潇洒而脱俗是培养心性的最好方法。
【感悟】遇到大事难事时,有担当;遇到逆境顺境时,有襟度;遇到临斗临怒时,有涵养;遇到群行群止时,有识见。
《格言联璧》从政类
《格言联璧》从政类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谓百姓可欺,且留下儿孙地步。
堂上一官称父母,漫道一官好做,还尽些父母恩情。
【译文】:做官的人要视百姓为子女,不要认为百姓可欺侮,更要为自己的后代积德。
百姓称你为父母官,不要认为官好做,应尽到视民如子的责任。
居家为妇女们爱怜,朋友必多怒色。
做官为衙门人欢喜,百姓定有怨声。
【译文】:为顾及妻儿而疏远朋友,则朋友不高兴。
做官只求和亲属亲近而疏远百姓,百姓则有怨声。
住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
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译文】:活在世上一日要做一日好人,做官一天就要做一天好事。
无功而食,雀鼠是己。
肆害而食,虎狼是己。
【译文】:无功于民而食俸禄就像老鼠、麻雀一样;残害百姓而食俸禄,则是凶猛的虎狼。
毋矜清而傲浊,毋慎大而忽小,毋勤始而怠终。
【译文】:不要孤芳自赏,不可只谨慎大事而忽略小事,做事要有始有终。
居官廉,人以为百姓受福,予以为锡福于子孙者不浅也。
曾见有约己裕民者,后代不昌不耶?居官浊,人以为百姓受害。
予以为贻害于子孙者不浅也。
曾见有瘠众肥家者,历也得久长耶?【译文】:做官的人清廉,别人都觉得百好有福,但我认为他的子孙受福最多,可曾见过对待自己俭约而厚待百姓的官,他的后代有不昌盛的吗?做官不清廉的人,人以为百姓受害,但我认为他的子孙受害更多,可曾见过压榨百姓的官而厚待自家的人,他的后代能长久吗?古之从仕者养人,今之从仕者养己。
古之居官也,在下民身上做工夫。
今之居官也,在上官眼底做工夫。
【译文】:古代做官的人以百姓为重,现在则以自己为重。
古代做官的人在百姓身上下功夫,现在则在上司面前做功夫。
职业是当然底,每日做他不尽,莫要认作假。
权势是偶然底,有日还他主者,莫要认作真。
【译文】:职业是一辈子做不完的事,要认真不做假;权势是偶然的,有朝一日会换成别人,所以不必把权势看得认真。
陷一无辜,与操刀杀人者何别?释一大憝,与纵虎伤人者无殊!【译文】:执法时,陷害无辜,与持刀杀人有什么分别?释放坏人,与放虎伤人没有什么不同。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出自哪里
志之所趋,⽆远弗届,穷⼭距海,不能限也出⾃哪⾥出⾃《格⾔联璧》。
释义: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即使是⼭海尽头,也不能限制。
意志所向,没有不能
攻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抗。
原⽂:
志之所趋,⽆远弗届,
穷⼭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坚不⼊,
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格⾔联璧》⼀书是集先贤警策⾝⼼之语句,垂后⼈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
全书主要
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
类、惠吉类、悖凶类。
所谓是成⼰成⼈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言联璧》处事类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译文】:处理难处理的事,越应宽大;与不好相处的人在一起,越应宽厚,处理紧急的事,情绪越要和缓,处理重大的事,态度越应平和;处理有疑难的问题,心中越应没有意见。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
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译文】:不自我反省的人,看不出自己一身的病痛;不耐烦的人则不能成就一件事业。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译文】:天天走路不怕千万里路遥,天天做事则不怕千万件事多。
过去事丢得一节是一节。
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
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
【译文】:过去的事不必多计较,现在的事能做多少是多少,未来的事不必自寻烦恼。
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
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译文】:生活工作首先勤快才能有所闲暇,一切事务都能处理得当才能逍遥自在。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译文】:心中没有成见则处事公平,心中没有自我则光明正大。
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
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译文】:当事人应置身于利害之外,提出倡议的人则应设身于利害之中,才能知道利弊得失。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译文】:没事要戒掉一个“偷”字,有事要戒掉一个“乱”字。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译文】:有见识的人做事能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及撇得开。
救已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
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
【译文】:挽救失败的事,就好像驾驭悬崖边的马,不能轻拍一鞭。
对于即将成功的事,就好像拉船上沙滩,不能少停一桨。
以真实肝胆待人,事虽未必成功,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
以诈伪心肠处事,人即一时受惑,日后人必见我之心肠。
【译文】:用真诚待人,事情虽不一定成功,日后他人必定知我真心诚意。
以欺骗的心肠处事,别人一时或许受到迷惑,但日久必见我心肠狡诈。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
【译文】:天下没有不能教化的人,只怕诚心不够。
天下没有不能成功的事,只怕志向不坚定。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
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译文】:与人相处,不能随自己的意志,要了解人情世故;做事不能固执己见,要明白事情的道理。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
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译文】:事情来临时,不能着急,要周全考虑解决的方法。
想到解决的方法时,不能怠缓,一定要尽快果决执行。
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
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
【译文】:事情的成功有很多机遇,若不能把握机遇而任时间流逝总做不成一件事情。
《格言联璧》接物类事属暧昧,要思回护他,著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
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著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
【译文】:属于人家的隐私,要想着维护,不能有一点说坏话的念头。
对于贫寒卑微的人,要想着礼遇他,不能有一丝傲慢轻视的态度。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著口。
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酒谑,慎勿形言。
【译文】:凡事关系人一生的名誉,即使亲眼目睹,也不能说出去。
如果某句话有伤自己的敦厚,即使喝酒闲谈,也要谨慎不说。
待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
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译文】:严于律己,不断地检讨错误,不仅使自己的品德增进而且能免除祸患。
对待别人应从过错中看到他的长处,不但能保厚道,而且能化解对方的怨恨。
事后而议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丝毫放宽;试思己当其局未必能效彼万一。
旁观而论人短长,抉隐摘微,不留些须余地;试思己受其毁,未必能安意顺承。
【译文】:事后议论别人的过错,吹毛求疵,一点一滴也不放过,如果换成自己,未必能如他。
在一旁对别人说长道短不留余地,想想如果换成自己遭人诋毁,能否就默默承受呢。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
人用术,我以诚感之。
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译文】:别人好强,我则以柔克刚。
别人用心计,我用诚恳感染他。
别人动怒气,我用道理折服他。
柔能制刚,遇赤子而贲、育失其勇。
讷能屈辩,逢喑者而仪、秦拙于词。
【译文】:柔能克刚,当大力士孟贲、夏育遇到小孩子时,他的勇力也无处可用。
木讷能制服,即使像苏秦、张仪一样的善辩家,当他遇到哑巴时,也无计可施。
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译文】:如何制止毁谤?只有不去辩白。
如何停止怨恨,只有不去争辩。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译文】:别人毁谤我,与其与他辩解,不如宽忍他。
别人欺侮我,与其提防,不如化解。
律身惟廉为宜,处世以退为尚。
【译文】:自律只有谦洁最适宜,处事以不争先为崇尚。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底,减三分让人尝。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
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译文】:路窄的地方,要留一点地方让别人通过。
好的味道,要留一些让别人品尝。
负责处理困难的事要有力而没有怨言。
与难以相处的人在一起,要心中有数而口中不说。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
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译文】:轻信谣言而随便动怒是听别人说话的大忌,劝人从善不能用激烈的方法,否则将事倍功半施在我有余之惠,则可以广德。
留在人间不尽之情,则可以全交。
【译文】:尽我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则可以增广德性。
人情留给对方,则朋友之间的交情可以长久。
古人爱人之意多,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
今人恶人之意多,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译文】:以前的人教导别人,多出于爱意,所以人乐于改过,关系也亲近,所以教导容易推行。
现在的人教导别人,多出于厌恶,所以被教的人宁可自暴自弃,关系也不融洽,所说的话对方也难以接受。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译文】:喜欢听别人的过错,不如喜欢听自己的过失。
喜欢说自己的优点,不如说别人的善行。
听其言,必观其行,是取人之道。
师其言,不问其行,是取善之方。
【译文】:听对方说的话,一定要观察他是否能做到,这是选择人才的方法。
只领会他的好坏,而不过问他的行为,这是择善的方法。
《格言联璧》存养类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
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译文】:涵养虚心便是做人学问。
去除烦恼心性自然祥和。
存养宜冲粹,近春温。
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译文】:存养人性的功夫,要像春天一般温和。
省察自己的缺失要像秋天身般严肃。
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而滞矣。
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
人心如明镜,全休浑是光明习染薰之而暗矣。
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译文】:人的心就好像稻谷一样,到处都是生机,只因物欲掩盖了生机,但生机始终存在。
人心像明镜一样,充满着光明,只因外在的污染而变暗,然而光明并未消失,只不过少了擦拭而已。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
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
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
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译文】:人的心胸欲念多则狭窄,欲念少则心胸宽广。
人的心境多欲则忙乱,少欲则悠闲。
人的心术多欲则险恶。
少欲则和平。
人的心事多欲则忧愁,少欲则快乐。
人心之气象,多欲则软弱,少欲则刚强,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已良箴。
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已大病。
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
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译文】:宜安静、少说话、从容不迫、严谨及俭约,这些都是监督自己的良言。
避多欲、盲动、心不专一,以此避免自己的缺失。
在实践这些修养的过程中,能体会到恒字的秘诀。
而在不间断的过程里,能体验出渐字的秘诀。
忿如火,不遏则燎原。
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译文】:忿怒如火,不阻止则会烧掉一切,欲望像洪水,不阻挡则淹没一切。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译文】:谨慎坚守善良的本性,则心灵安定,收敛抑制浮躁之气,则心气平和。
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
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
心一执著,万事不得自然。
【译文】:心如果松散则凡事做不成,心如果疏忽则凡事不能专心,心如果固执则万事不得真谛。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
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译文】:一念疏忽是错误的开始,一念不能有始有终便是错误到底。
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译文】:名誉从屈辱中彰显,德性雅量从忍耐中壮大。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安祥,是处事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
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译文】:谦虚退让是保身的第一法;安静祥和是处事第一法;包涵容忍是待人的第一法;潇洒脱俗是养心的第一法。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译文】:安静能克服浮动,沉潜能克服浮躁,宽和能克服偏狭,舒缓能克服急躁。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
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译文】:天地间的真谛,只有心静的人才能体会。
天地间的玄妙,只有心静的人才能看明白。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译文】:脾气切忌旺盛,心志切忌满足,才情切忌显露。
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
世事纷忧处,要闲得下。
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
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
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译文】:处于世俗烦恼,要能忍耐;处于世事纷扰,要能清闲;胸中牵挂处,要能抛得开;处于浓艳境地,要能淡然处之;处于失意愤怒时,要能稳定情绪。
观操存,在利害时。
观精力,在饥疲时。
观度量,在喜怒时。
观镇定,在震惊时。
【译文】:看一个人的操守,在其利害得失时,看一个人的精力,在其饥饿疲倦时,看一个人的度量,在其面临喜怒哀乐时;看一个人的沉着,在其有惊吓时。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译文】:面临大事与难事,可看出一个人的责任;处顺境逆境,可看出一个人的胸襟气度;遇喜事怒事,看一个人的涵养;与同辈相处,可看一个人的见识。
《格言联璧》持躬类浓于声色,生虚怯病。
浓于货利,生贪饕病。
浓于功业,生造作病。
浓于名誉,生矫激病。
【译文】:纵情于声色虚怯病,热衷于财货生贪心病,嗜好功名生虚伪病,看重名誉生矫情偏激之病。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
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
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去一分奢侈,少一分罪过。
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译文】:经历一番挫折,才能增长一分见识。
经过一番磨难,才能增一分度量。
省一分利益的经营,则多一分道义。
能学一分退让,可得一分便宜。
去掉一分享受,则减少一分罪过。
对事物多一分认识,而多知一分物情。
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而滞矣。
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
人心如明镜,全体浑是光明,习染薰之而暗矣。
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译文】:人的心就好像稻谷一样,到处都是生机,只因物欲掩盖了生机,但生机始终存在。
人心像明镜一样,充满着光明,只因外在的污染而变暗,然而光明并未消失,只不过少了擦拭而已。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
有实学者,必不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