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比赛》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与反思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与反思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

教材简析:《传热竞赛》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第一册第14课的内容。

本活动“勺柄冷热变化”将帮助学生认识到热量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较高的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位,从而对物体的传热有一定的了解。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3、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① 能够根据生活现象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

② 能够设计实验来证明要研究的问题。

③ 它可以预测实验现象。

④能按照方案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⑤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 能够与其他学生一起探索热传导现象。

② 能够与其他学生交流他们的研究成果。

科学知识目标能理解什么是热的传导。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STSE)目标可以解释生活中更多的热传导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热传导实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方法小学科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本课是一节典型的探究式教学内容,因此,我选择了探究式教学方法,其过程主要包括:1、提出问题2、猜想、假设与预测3、制定计划4、观察、实验、操作或数据收集5。

思考与结论6。

表达与沟通3。

教学程序合理设计教学程序是落实教学、实现目标的关键,依据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规律及目标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感受生活,提出问题(2)实验探索、交流与总结(3)巩固应用,拓展评价(4)课外探索是我最好的选择下面我结合教学设计,做具体说明:(一)感受生活,提出问题科学来自问题,问题来自生活。

本环节重点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提出本节课所需要探究的问题。

1.首先,展示一个小勺子,让一些学生触摸把手,让他们在室温下感受把手的冷热感觉。

然后将勺子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然后让学生触摸把手,感受把手的温度变化。

因此,问学生:为什么要把勺子放进热水里中,勺柄也会变热呢?2.根据这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现有的科学知识进行猜测和大胆的预测。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和教学反思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和教学反思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了解传热的方式、认识热的传递实验方法,认识热的规律;2. 领域概念:热、传热方式、传导、传热的实验方法和规律;3. 过程与方法:观察、体验、实验操作、分析、比较和归纳;4. 态度价值观:认真对待实验、探究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

二、教学内容1. 热的传递方式;2. 热传递的实验方法和规律;3. 传热比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向学生展示冷热水混合的图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的结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猜测热传递的方式;(2)回顾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提示,回顾传热方式和实验方法;(3)教学目标:介绍传热比赛的内容和目的,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2. 实验操作(1)组织学生实验:向每组学生发放杯子、温度计和舀子,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在杯子中倒入热水和冰水,记录不同时间的水温;(2)指导学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 认真分析(1)回顾实验过程:要求学生逐一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和结果;(2)探讨规律:引导学生讨论热的传递规律,探索不同环境下的传热方式;(3)总结知识:归纳出热传递的方式和实验方法,回答问题。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传热方式和传导,以及实验方法和规律。

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学生加深了对热传递的理解和认识,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了引导和监督,避免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

同时,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在科学思维方法上的提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和教学反思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和教学反思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案概述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体验,学生能够:1.理解“热传递”这一概念,并能够分辨辐射、传导、对流三种形式的热传递;2.了解“传热比赛”这一实验活动的意义,认识热传递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能够通过实验和研究,体验热传递的方式和影响因素;4.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辐射、传导、对流三种热传递方式;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教学难点:1.让学生发现热传递的不同方式,并从中总结规律和结论;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竞赛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会面对失败和挫折。

3.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烧杯、水杯、塑料袋、卡纸等;2.预先制定实验流程和竞赛规则;3.分组安排好学生。

4.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热传递的概念有所了解。

(2)出示一段话:“家里的电风扇是怎么把凉气吹出来的?火车经过时铁轨会变热,那到底是怎么回事?”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热传递的关系,引出今天的主题。

2.实验探究:(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了解热传递方式的不同。

(2)将学生分别安排到三个实验站,让他们了解辐射、传导和对流这三种方式的热传递。

每个小组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并记录下实验结果。

(3)实验结束后,教师为学生讲解实验的原理和规律,并引导他们思考与生活中的实际细节有什么关系。

3.传热比赛:(1)根据教师事先制定的竞赛规则,将学生分为若干组,进行传热比赛。

(2)每组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计算温度升高的时间和高度等,确定获胜组。

(3)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组的结果不同,从中找出导致差异的因素,并总结经验和教训。

4.结束环节:(1)通过学生的讲述和展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结果。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7《传热比赛》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7《传热比赛》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7《传热比赛》教案一. 教材分析《传热比赛》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了解热传递的现象,以及影响传热的因素。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实验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热传递的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热传递的现象。

2.让学生了解影响传热的因素。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热传递的现象和过程。

2.影响传热的因素。

3.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热传递的现象。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热水瓶、热水、温度计、金属板等。

2.教学课件:实验过程的图片和视频。

3.学习单:用于记录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热传递现象引入新课,如用热水袋温暖手心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热是如何传递的。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器材,并简要介绍实验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预测实验结果。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热传递的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热传递的规律。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和思考。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影响传热的因素,如温度差、物质的热导率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共7篇)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共7篇)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共7篇)2.7 传热比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2.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1.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2.分析^p 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在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对探究的浓厚兴趣。

2.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养成教育训练点】1.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

2.培养学生对探究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来证明热在不同物体中的传导有差异,即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

【教学难点】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酒精灯、火柴、蜡烛、金属导热性能演示器、水壶、实验记录单。

2.学生准备:塑料勺、木勺、钢勺、杯子、热水、蜡烛、铜丝、钢丝、铝丝。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在展示台上出示一个壶把和壶身是两种材料的水壶,倒进一些热水,请学生上来摸一下壶身。

师:手有什么感觉?(追问:水只装了一点,为什么水壶就热了?热是怎样传到水壶的上面的?)(再请同学摸水壶把)师:手有什么感觉?这是怎么回事?水壶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请大家观察壶身、壶把) 2.猜想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在传热性能方面的不同?师:怎样知道哪种材料传热快,哪种材料传热慢呢?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传热比赛吧!(板书课题)二、学生实验验证(一)金属、木头、塑料的导热比赛。

1.老师为大家提供实验材料:金属小勺儿、木头小勺儿、塑料小勺。

你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个传热比赛的实验方案,比一比哪种实验材料的传热速度快。

在实验前可以请一位同学来预测一下哪种材料的传热快哪种慢,下面请大家设计实验方案并且通过你们的实验来进一步验证你们的预测是否正确。

2.小组讨论自己的实验方案。

师:谁来汇报一下?(生:把三把小勺放到烧杯里,倒入热水,用手摸,看哪只小勺最先变热。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学设计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探究中知道不同材料的传热本领是不同的,初步理解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两个概念,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2.与其他同学一起探究热传导的现象,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学交流。

3.初步了解不同导热性能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

【教学重难点】在探究中知道不同材料的传热本领是不同的能设计材料导热性的比较实验,证明自己的预测。

【教学准备】铁棒、铝棒、铜棒、塑料棒、玻璃棒、木棒、酒精灯、火柴、铁架台、杯子、热水、实验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在前一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热是从物体热的一段传输到冷的一端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热传导现象随处可见,那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他们的传热本领是不是一样呢?结合生活经验谈想法:塑料传热慢,玻璃快,木头很慢,纸材料也慢,金属快等。

二、实验探究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五种材料,大家可以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按照热传导的性能,把这五种物体分类吗?有不同意见吗?学生分类;你们的分类标准是什么?传热快的一类,传热慢的一类。

大家分类是否正确,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

在一号烧杯中老师给大家放入了这五种材料,倒入热水自己感受一下不同材料的导热快慢。

小结:我们把像铜、铁这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热的叫热的不良导体。

我们通过刚才得实验发现金属材料热传导速度都很快,那他们的热传导速度都一样快吗?不一样,怎么判断呢?我们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比较谁的传热本领好。

2.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这些实验材料。

出示实验材料:凡士林、蜡烛、蜡环、铁架台、火柴、酒精灯、铜、铝、铁。

出示要求:如何设计比赛?如何观察谁的热传导速度快?3.学生根据实验材料和材料特点,分组制定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并修改实验方案。

4.梳理方案:把金属条涂满蜡烛油,用酒精灯加热;把金属条涂满凡士林,用酒精灯加热;用蜡烛油固定火柴梗,用酒精灯加热;用凡士林固定火柴梗,用酒精灯加热;把蜡环挂在金属条上,用酒精灯加热。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传热的概念及基本原理;(2)掌握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传热方式的特点和计算方法;(3)运用传热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智育目标:(1)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关注与热相关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传热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理解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难点:(1)热对流的计算方法;(2)运用传热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向学生介绍传热比赛的背景及意义,并展示一些关于热传递的图片和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20分钟)(1)讲解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及特点;(2)结合实际例子,分别介绍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计算方法。

3.实验设计(30分钟)(1)分组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热传导的规律。

要求每组都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案,并解释实验原理和目的;(2)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步骤和所需材料,并给予指导和建议;(3)每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数据处理(20分钟)(1)每组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热导率,并进行结果分析;(2)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对比各组实验结果,并总结规律。

5.制作展板(30分钟)(1)每个小组根据实验结果,制作展板并陈述实验过程和结果;(2)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对其他小组的展板进行评价。

6.比赛展示(20分钟)(1)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并向全班讲解实验结果和结论;(2)全班学生共同评选最佳展板,并评选出最佳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

四、教学反思通过传热比赛教学设计,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培养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展板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

传热比赛教案

传热比赛教案

传热比赛教案标题:传热比赛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传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传热的三种方式:传导、传热和辐射。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白板。

2. 实验材料: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测试器材、温度计、计时器、热电偶等。

3. 小组活动材料:纸板、塑料薄膜、金属片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发学生兴趣,可通过展示一些与传热相关的实际应用,如保温杯、太阳能热水器等。

2. 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材料更容易传热?为什么?探究活动: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出不同材料的传热能力的猜想。

2. 实验设计: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材料,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测试该材料的传热能力。

3. 实验操作:学生根据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材料的传热能力,并比较其差异。

知识总结:1. 教师总结传热的三种方式:传导、传热和辐射,并解释其原理。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发现不同材料的传热能力差异的原因。

拓展活动:1. 小组竞赛: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设计一个传热比赛,比较不同材料的传热速度。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和传热方式。

2. 比赛规则:每个小组设计一个传热装置,使用相同的热源和目标温度,比较不同材料的传热速度。

比赛结束后,学生需要分析比赛结果并得出结论。

评估方法:1. 实验记录: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能力。

2. 活动参与度:学生在小组讨论、实验和比赛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3. 结果分析: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论的合理性。

教学延伸:1. 学生可进一步探究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如金属、塑料、木材等。

2. 学生可设计更复杂的传热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传热速度的影响,如温度差异、材料厚度等。

教学反思:1. 在引入部分,可以使用更多的实际应用示例,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传递的概念,知道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2. 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探究不同材料传热性能的差异。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热传递的概念及三种方式。

2. 不同材料传热性能的实验探究。

三、教学难点:1. 热传递三种方式的区分。

2.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铜片、铝片、木块、水、火炉、温度计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热是如何传递的,引出本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热传递的概念,以及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材料(铜片、铝片、木块)在火焰加热时的温度变化,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不同材料传热性能的差异,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5. 知识应用:学生分组进行传热比赛,设计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分析传热性能。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思考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举例。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教师也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热传递的概念和实验方法。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对热传递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八、扩展活动:1. 邀请热力学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热传递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工厂,实地观察热传递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开展热传递主题的科学展览,鼓励学生制作展板和演示文稿,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与反思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与反思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

教材简析:《传热比赛》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内容,本次活动“勺柄冷热的变化”将帮助学生认识到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从而对物体的热传递有一定的认识。

以此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3、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①能根据生活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②能设计实验证明要研究的问题。

③能对实验现象进行预测。

④能按照方案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⑤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能与其他同学一起探究热传导的现象。

②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其他同学交流。

科学知识目标能理解什么是热的传导。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能解释生活中更多的热传导的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热传导实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法小学科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本课是一节典型的探究式教学内容,因此,我选择了探究式教学方法,其过程主要包括:1、提出问题2、猜想、假设与预测3、制定计划4、观察、实验、操作或搜集整理资料5、思考与结论6、表达与交流三、教学程序合理设计教学程序是落实教学、实现目标的关键,依据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规律及目标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感受生活,提出问题(二)实验探究,交流总结(三)巩固应用,拓展评价(四)课外探究我最优秀下面我结合教学设计,做具体说明:(一)感受生活,提出问题科学来源于问题,问题来源于生活。

本环节重点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提出本节课所需要探究的问题。

1、首先出示一把小勺,让部分学生亲自摸一摸勺柄,使他们感受到室温状态下的勺柄的冷热感觉,接着把小勺放入热水中泡一会,再让刚才的几位学生摸一摸勺柄,亲自感受一下勺柄的温度变化,由此,和学生共同提出问题:为什么把小勺放入热水中,勺柄也会变热呢?2、依据此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科学知识,进行大胆预测,教师要积极鼓励和表扬。

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总结,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实验材料的选择与传热性能的关系。

2.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3. 数据分析与归纳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实验材料的选择与传热性能的关系。

2. 难点: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数据分析与归纳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热水、冷水、石头、木头、金属等。

2. 实验器材:温度计、计时器、小桶、勺子等。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

2.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

3.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

4. 总结提升:让学生谈谈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悟,总结传热性能与材料的关系。

5. 拓展延伸:布置一道课后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评估学生对实验流程和实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评估学生对传热性能与材料关系的理解深度。

3. 通过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七、实验安全教育:1. 在实验前,强调实验安全规则,如小心使用热水和热器材,避免烫伤。

2.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和计时器,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监督学生的实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中不发生意外。

八、实验步骤详解:1. 准备实验材料和器材,确保每组都有足够的实验材料。

2. 向学生解释实验目的和步骤,确保学生明白实验的要求。

3. 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包括测量温度、记录时间和观察传热情况。

4. 鼓励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和假设。

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传热方式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传热方式的定义和特点。

2. 传热比赛的策划和实施。

教学难点:1.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传热方式的实验操作和观察。

2. 传热比赛的设计和评价。

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热水、冷水、金属板、塑料板、灯泡、温度计等。

2. 传热比赛场地和计时器。

3. 笔记本和彩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传热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传热的认识和经验。

二、探究传热方式(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传热方式的定义和特点。

2. 每组选择一种传热方式,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三、传热比赛策划(10分钟)1. 教师提出传热比赛的要求和规则。

2. 学生分组讨论,策划比赛方案,包括比赛场地、器材、评分标准等。

3. 各组汇报比赛策划方案,全班讨论并确定最终方案。

四、传热比赛实施(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比赛方案,进行传热比赛的实施。

2. 学生动手操作,记录比赛过程和结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传热比赛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比赛成果,分享经验和收获。

2.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评分标准,对各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3. 教师总结评价,强调传热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传热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深入探究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传热方式。

在比赛策划和实施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评价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热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传热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传热相关的应用。

六、传热原理深入探讨(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实物模型,详细讲解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原理和过程。

教科版科学五下2.7《传热比赛》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下2.7《传热比赛》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下2.7《传热比赛》教案一. 教材分析《传热比赛》这一课主要通过一个有趣的比赛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热传递的概念和原理。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热传递现象的存在,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探究热传递的规律。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热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温度、热量等概念,也对一些热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热传递的规律和原理可能还没有清晰的认识,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热传递的概念和原理。

2.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热传递的规律。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热传递的概念和原理。

2.热传递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交流中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实验器材:热水、冷水、金属板、温度计等。

3.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烧水时水温的变化,引出热传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了解热传递的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热传递的规律,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给予反馈。

5.拓展(5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进行课外实验,了解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保温杯、空调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并进行点评。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热传递的概念、原理和规律。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有关热传递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热传递的概念,知道热传递的途径和方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热传递的概念及方式。

2. 传热比赛的规则及注意事项。

3. 实验操作及数据记录。

三、教学重点1. 热传递的概念和方式。

2. 传热比赛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难点1. 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分析。

2. 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热水、冷水、金属罐、木块、塑料杯等。

2. 实验工具:温度计、秒表、记录表格等。

3. 教学课件和视频。

一、第一章:热传递的概念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热传递的现象。

2. 讲解:介绍热传递的定义、特点和方式。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热传递的理解。

二、第二章:热传递的方式1. 引入: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热传递的方式。

2. 讲解:介绍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热传递的实例。

三、第三章:传热比赛的规则1. 引入:讲解传热比赛的背景和意义。

2. 讲解:详细介绍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四、第四章:实验操作及数据记录1. 引入:讲解实验目的和意义。

2. 讲解:详细介绍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互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五、第五章:数据分析及团队合作1. 引入:讲解实验数据的重要性。

2. 讲解:教授数据记录和分析的方法。

六、第六章:实验拓展与应用1. 引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介绍热传递在科技、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热传递应用的理解。

七、第七章:传热比赛实践1. 引入:讲解传热比赛实践的意义和目的。

2. 讲解:详细介绍比赛实践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互动: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材分析《传热比赛》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4课,本课研究的是活动一。

本课是学生在认识了什么是热,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怎样传递之后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热传递的性质而设计的。

这课与前面的《冷水和热水》及后面的《保温与散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但可以完善上节课的内容,并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点和知识特点及热传递的特征和实际应用。

通过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设计理念作为科学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不是重在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观察、实验等各种探究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

对学生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

在学法上,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自行探究。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有关热传递的广泛应用,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热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而新的课程标准更加强调要突出实验教学。

因此,本课始终都是让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知和自我结构。

在探知的过程中,启迪出新的问题,带着问题进一步完成探究获得新的'发现。

三、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都是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的。

因此,根据学生喜欢自己动手,爱提问的情感和行为特征,展开相应的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归纳,表达与交流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四、教学思路1、教师引入,激发学生探究教师演示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做科学”中自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内容和时空开放课堂内外有机结合。

2、沿着热传递的主线,设计各种各样的科学探究活动,加之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点拨,让学生亲历科学,以达到教学目标多维度,课堂教学高效能。

3、增加学生的自主性。

自主选材、各尽所能、满足喜好、团结协作。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自主探究引导观察六、教学目标知识:了解热传递的特点,并能区别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能理解热传导的特点。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

14. 传热比赛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传热比赛》是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课的内容。

本单元以常见的热传递现象为载体,通过冷热的相互作用来体现“作用与平衡”。

为进一步地研究能量奠定了基础。

本课通过设计热传递实验、实验观察、汇报交流等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或部分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部分。

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工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本人执教的《传热比赛》是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课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探究的主要问题就是“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实验、认识轻小物体在不同受热金属材料上,是如何掉下来的。

从而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比较相同点,得出实验结论。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冷和热已有生活经验,但对热在物体中是如何传递的并没有过多的关注。

因此通过科学实验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直观的实验现象,比较分析得出热传递的规律。

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我采用的是师生共同准备的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和突出重点的要求,制作了课件,配合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理解什么是热传导,即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2)通过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研讨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和利用热传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根据生活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2)能设计实验证明要研究的问题。

(3)能对实验现象进行预测。

(4)能按照方案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5)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一起探究热传导现象。

(2)能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3)通过设疑、探究、研讨、运用等活动,激发探索“热传导”现象的兴趣。

传热比赛-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传热比赛-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传热比赛-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在四年级科学下册的学习过程中,涉及到了热能这一概念,而“热能的传递”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举办传热比赛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了解热能的传递方式以及了解热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热能三种传递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2.理解热能的传递方式与生活实际的关系,了解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比赛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步骤及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热能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并通过举例子让学生理解热能的应用和体现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习热能的三种传递方式(1) 导热1)通过视频或图片的介绍,向学生介绍导热的概念、特征等相关知识点。

2)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热传递器,比较不同材料的传热速度,亲自感受导热现象。

(2) 对流1)同样通过视频或图片的介绍,向学生介绍对流的概念、特点及形式。

2)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通过制作不同材质的热传递器来验证不同材材在对流传热速度方面的差异。

(3) 辐射1)通过视频或图片的介绍,向学生介绍辐射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2)老师指导学生制作太阳能灶等辐射类传热器,来让学生亲自体验辐射的实际应用场景。

3.比赛环节1)学生分小组进行比赛,每组遵循任务,制作一款热传递器,比赛谁的热传递器效果最好,传热速度更快,贡献出热能的最多。

2)每个小组自我评分,老师给予审评、引导而非纠正和批评。

4.总结1)老师组织学生集中反思,让学生讨论学会了什么,学习经验,有哪些感悟和收获。

2)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和互相分享经验,加深对热能传递的理解,提升能力,加深对课堂的了解。

四、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1.学生是否认识到热能的传递方式,掌握了热能传递的基本知识。

2.学生是否能够在实践中,动手制作出自己的热传递器,并尽力做出最好的成果,体现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认真的听老师讲解实验要求。
学生:有条不紊的开始实验。
学生:积极地举手示意。
学生:不同材料的传热快慢速度是不同的。我们小组所得出的结论是:金属材料导热较快,而塑料盒木头的导热速度较慢。
学生:同意。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总结。
实验二
学生:不清楚,我们要做实验!
学生:好!
学生:材料员上台领取实验材料。
学生:不需要!
教师:好!老师相信咱们班的孩子都记得实验注意事项了哈!那咱们就开始实验吧!
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来回巡视必要时给出相应的提示。
教师:好!实验时间结束。哪组小朋友愿意跟全班同学分享你们的实验结论呢?
教师:好!同学们同意这个结论吗?
实验一
学生:好!
学生:认真的听老师讲解着。
学生:材料员上台领取实验材料。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教师: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热的传递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有哪些导热现象呢?
教师:那不同的材料它的导热速度是不是一样的呢?
教师:那好,咱们今天就来学学不同物体的导热速度快慢,我们把它叫做《传热比赛》好不好?
教师:开始小朋友说不同材料的导热速度是不同的!你怎么就这么肯定说它们的导热速度不一样呢?
二、学情分析
1:五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得知识。
2:学生在此之前对热已有了浅显的认识,但不能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及描述热传递快慢产生的原因。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体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热传递快慢的影响因素及原因的产生进行理解和自我知识框架的构建。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2:类似于金属一类的导热性好的物体称为良导体,而类似于塑料,木头这一类导热性较差的物体称其为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
1:进行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的比较实验。
2:分析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学生对探究的浓厚兴趣。
2: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会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来证明热在物体中的传导和不同物体传导性能有差异。即热传递的良导体与热传递的不良导体。
难点:
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笔,记录单
教师准备:
塑料棒,木棒,钢棒,杯子,热水,酒精灯;铝棒,铜棒,钢棒等导热性能演示器。
六、教学过程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
选题类别:小学科学
学校名称:成都师范学院
系院名称: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设计者:史金花
课题
传热比赛
科目
小学科学
教学对象
小学5年级
课时
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科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传热比赛》中的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同学们已认识到了什么是热,热在冷水中怎样传递等一系列的知识点,而在前面已有的基础上设计出本课,可以对前面所学的《冷水和热水》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巩固和复习,也对后面将要学习的《保温与散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预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且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善本章知识点的复习巩固,并且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章的重点及热传递的特征和实际运用。
学生:开始积极地动手实验!
学生:有条不紊的继续实验着!
学生:我们小组所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铜的导热能力最好,铝排第二个,铁最慢。
学生:同意!
引起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小结
教师:同学们都非常厉害哈!那咱们再来复习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吧!
学生:1:不同材料的导热能力不同,导热快的叫做良导体,导热能力较差的叫做不良导体。2:同一类的材料导热能力也有所差异。
引起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课后作业
教师:同学们根据今日所学知识点,在课后自制一个导热性较好的热水袋。学生:开始积 Nhomakorabea地思考。
让学生体会到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
七、板书设计
1:板书《传热比赛》
2:板书金属良导体,木头和塑料不良导体
3:板书导热能力铜大于铝大于铁
设计实验
实验一
教师:好!小朋友们都说的非常对啊!那咱们就开始实验吧!
教师:首先,我们来做第一个实验:金属,木头和塑料的传热比赛。
教师:现在有请每个小组的材料员到老师这里来领取实验材料哈。每个小组一个金属勺子,一根木棒,一个塑料吸管和一杯热水。
教师: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哈,不要烫着自己和同学哦。每组的记录员请记好相关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哦。
实验二
教师:好!同学们咱们探究了不同类别的材料它们导热能力的差异,那同种类别的材料导热能力有没有差异呢?
教师:同学们真棒哈!都学会了我们要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那好那咱们就开始第二个实验吧!
教师:还是请每组的材料员上台来领取实验材料吧!每个小组铜条,铝条与钢条各一根。热水各一杯。
教师:实验注意事项还需不需要老师再重复一遍啊!
教师:善于观察生活都是好孩子哈1但是我们现在上的是科学课,我们就需要具备科学精神,所以我们就应该怎样得出正确的结论啊?
学生:将勺子放在热水中,或者煮饭的锅里,不一会儿,勺子没有接触到热源的部位也会变得很热。、、、、
学生:不一样!
学生:好!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做实验。
利用贴近生活的,容易抓住学生注意力的音乐抛出课题,引起思考。
学案:
实验设计单:
教师:一会儿我将有请做的最好的小组上台来跟大家分享你们的实验结果!加油吧!
教师:观察学生实验过程,并适当的做出指导。
教师:好!实验时间已到,举手让老师看看谁最先完成实验啊!
教师:好现在有请第?小组起来跟大家分享分享你们的实验结论。
教师:好!大家同意这组同学所得出的结论吗?
教师:那我们一起在来总结一下吧!不同材料的导热快慢不同,到热能力强的物体称其为良导体,而导热能力较弱的物体称其为不良导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