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理解论》书评,中文版

合集下载

《人类理智研究》[英]休谟著读后感

《人类理智研究》[英]休谟著读后感
《人类理智研究》[英]休谟著读后感
第一篇范文:《人类理智研究》[英]休谟著读后感
《人类理智研究》是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的一部重要著作,通过对人类理智的深入剖析,揭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局限性。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人类的认知过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休谟在书中提出了“观念论”,认为人类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感觉经验又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刺激。然而,休谟指出,我们并不能直接认识外部世界的事物本身,而是通过观念来认识它们。这些观念是大脑对外部世界刺激的内在反映,它们具有主观性。因此,我们所谓的“知识”实际上只是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而非对外部世界的直接认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其中的某些部分产生了共鸣,但也有一些部分让我感到困惑。例如,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批判让我对人类的认知过程产生了新的认识,但也让我感到困惑,因为我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认知方式可能存在问题。这种困惑让我意识到,人类的认知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
第四篇范文:《人类理智研究》[英]休谟著读后感——作品分析与评论
第二篇范文:《人类理智研究》[英]休谟著读后感——从心理学角度解读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类理智研究》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篇探讨人类认知心理的学术论文。休谟在书中对人类理智的剖析,实际上是在揭示人类在认知过程中的心理机制。这种全新的视角使我重新审视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并对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休谟的观念论从心理学角度揭示了人类认知的起源。他认为,人类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感觉经验又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刺激。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在说明人类在认知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外部信息的。我们的大脑对外部世界刺激进行内在加工,形成各种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感知”。
在评论这本书时,我认为休谟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他通过深入探讨人类理智,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观点,对于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他的作品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通过了解人类理智的局限性,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认知过程,从而改进我们的思考方式和方法。

《人论》读后感

《人论》读后感

浅谈“人是什么”——读卡西尔《人论》有感摘要:卡西尔的《人论》是他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著作,是继《符号形式的哲学》之后的论著,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主要围绕“人是什么”问题展开论述,上篇主要是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对于“人是什么”的各种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是什么”问题的探究上即人对自己的认识上出现了危机,从而卡西尔提出他自己的主张:人是符号的动物,亦能用符号创造文化,下篇就是注重于对于人类用符号创造出的文化上即宗教、神话、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给我们进一步展示。

“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如今成为很多人思考的问题,它也有其发展的历史,各家都有不同的观点,那么卡西尔他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题记要想比较深刻地理解卡西尔观于人的定义,我们就要先看一下在他之前的历史上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通过纵向的加以深化。

在希腊哲学史上,他们对于“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多的关注,最初的各阶段主要是关心自然,而少有对于人的研究,而当人们把研究自然的宇宙学和人类学比肩看齐时,他们才真正理解:认识人自己不仅仅是好奇心或思辨问题,而是被宣称为人的基本职责,早期的方法就是通过自省达到对自我的认识。

直到苏格拉底,他给我们关于人的认识提供了正面的看法:我们决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本性的方法来发现人的本性,我们概括出其思想说,他把人定义为: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与理性回答的存在物,同时认为对过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才能达到对人的认识。

而且他和马可·奥勒留都认为发现人的本性或本质,必须摆脱一切外部的、偶发性的特性,而斯多葛主义则提出在人那里只有判断力至上,即人的理性至上,提倡维护人的独立性是人最基本的美德。

中世纪以奥古斯汀和巴斯葛为代表,提出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是矛盾的,人的本性是丰富的、微妙的、多样的和多面的,传统逻辑学和形而上学以及由几何学建立的哲学多不适合理解和解开“人”这个谜,理性作为人的力量,其本身被看做是最成问题、最含糊不清的东西之一,需要有宗教的逻辑,上帝的指引才能发挥其作用,而为了维护人的独立性,听从和尊重自己的内在原则成为宗教的禁忌,这里可以说与之前提出的人是理性的动物是相悖的,甚至是反理性的,不仅没有解释好理性,反而使它变得更加神秘,宗教本事就是非理性和荒谬的的,自然不能在理性的问题上给出清晰的解释。

《人类理解论》书评,英文版

《人类理解论》书评,英文版

Comment On "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Author IntroductionJohn Rock ( 1632.8.29 ~ 1704.10.28 ), British philosopher, founder of empiricism, and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thought, in philosophy and political areas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Representative works are:" The Tolerance of Pagan Communication"" 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Overview of Writings"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 is a representativ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written by the British philosopher John Rock. This book was written up from 1671 , not completed until 1687, published in 1690. "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 the writing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book, Rock proposed and solves the central question is about the origins of human knowledge, reliability and range.Copyright of WritingsFrom the philosophical inheritance on look, Rock is Francis. Bacon and Thomas. Hobbes routes, namely knowledge originates from feeling, experience and not from what --" talent". Can say, Rock i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feeling of a typical British empiricist.Before Rock, the French philosopher Descartes proposed the so-called" innate ideas", i.e., the most basic human knowledge or concept is by feeling, experience, but the innate or natural things. While Rock in Philosophy ( epistemology ) is the starting point to refute the" innate ideas" at the same time, give tit for tat proposed the name of Rock with the inseparable -- tabula rasa. Whiteboard mean, humans do not have the feeling, experience before ( for example, a newborn baby ) state of mind is a blank sheet of paper, which does not have any writing, i.e. without any idea. Rock said that all human knowledge is based on experience, but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from the experience. Rock put forward the knowledge on the tabula rasa is directed to" innate ideas" theory and the.The Rock cognitive demonstrates human knowledge derives from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is the objective world role in sensory results. As Marx and Engels said," Hobbes took Bacon's theory system, but he is not more detailed argumentationof Bacon on the concept and knowledge originated from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erceptual world", then," Rock in his theory of the origins of human knowledge in the writings of Bacon and Hobbes, proves the principle" ( Marx, Engels:" the Holy Family" ).I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 in one book, Rock explores the knowledge and concept originated in the sensory experience of this basic principle of empiricism, he put the experience into two categories, namely the external experience and internal experience. Rock said the external experience refers to the objective things in the world to human sense organs as the effect of this experience, he called feeling, and his inner experience, "the Hearts of Activities", he put this experience is called reflection.As he put the experience into two categories, Rock put the objective world, the essence of things is also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namely the first character and the second character. The first property refers to the objective things the wide ductility, shape, impenetrability, motion, static, volume and so on, he thinks this kind of nature is not to human perception for the transfer and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is any changes in things are kept; and the second is the nature of things, the color sound, smell, taste and character, Rock felt that the second properties is subjective, i.e. not the thing itself inherent place, it is the subject of cognition through the senses are attached to the objective world things like, say, inevitably, if there is no eyes to see, so coal was not black, if there is no ears listen to the thunder, so there is no sound. Later the British philosopher Rock Berkeley is the use of second nature of the claim, stating that the first character is subjective rather than objective things inherent.Status of Writings"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 first criticized the French philosopher Rene Descartes that knowledge on the origin of the so-called" innate ideas" and the German philosopher Leibniz's so-called" talent practice principle", and put forward his famous whiteboard theory, namely the understanding is the sole source of experience. In this book Rock of philosophical views both for the French Encyclopedists enlightenment thinkers opens the way for later, Berkeley and Hume's experience on further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舆论这个概念在新闻理论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

舆论这个概念在新闻理论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

第十讲舆论学舆论这个概念在新闻理论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经常被等同于传媒,其实它们之间的差别比新闻与宣传的差别还要大些。

本讲重点谈谈舆论这种意见形态。

一、舆论概念的历史和定义在现代西方国家的“舆论”(public opinion)一词,直到18世纪才作为一个词组出现。

这个概念一开始出现,就包含与现实的权力对应的理念,因为现实是君主当政,舆论概念的使用,作为君主当政的对应词,带有“人民主权”的时代背景意味。

当时的学者,把舆论视为“人民主权”的表现形式。

也就是说,舆论这个概念一出现,就带有进步的社会政治意义。

与propaganda翻译成中文找到了对应的“宣传”这个词一样,public opinion 翻译成中文,也要找一个对应的词,于是就找到了“舆论”这个词。

英国17世纪的哲学家洛克,曾提出“舆论法则”,与“神法”、“民法”相提并论。

他提出,“人们判断行为的邪正时所常依据的那些法律,可以分为三种:一为神法(divine law)、二为民法(civil law)、三为舆论法(the law of opinion or reputation)。

”(《人类理解论》(上)第329页,商务印书馆中文版)在这里,中文的“舆论”翻译,其实原文只有opinion,没有定语public这个很关键的词。

但是洛克的论述中,已经显现出把舆论视为一种人民主权表现的思想。

最早直接提出“舆论”一词的是法国18世纪的启蒙学者卢梭(J.Rousseau),1762年他在《社会契约论》中首次将“公众”与“意见”组成一个概念,即“舆论”(法文Opinino Publique)。

卢梭把“舆论”这个概念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叫“公意”(volonté générale,英文general will),一部分叫“众意”(英文will of all)。

这种划分使得卢梭在理论上出现了一种无法克服的矛盾。

他认为,“众意”是指原始的舆论——所有人的议论,“众意”中有多数的意见和少数的意见,他从中抽出了多数人赞同的意见,把它叫作“公意”。

《人类理智新论》读后感

《人类理智新论》读后感

《人类理智新论》读后感《人类理智新论》是德国哲学家哥特弗利德·威廉·莱布尼茨的哲学著作,通过对书中内容的阅读,我对人类的理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我对书中对人类理智的探讨印象深刻。

莱布尼茨认为人类的理智是有限的,而宇宙是无限的,因此人类的理智无法完全理解宇宙的本质。

这种观点让我意识到我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范围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更加谦虚和谨慎地看待世界和自己。

同时,书中对人类理智的局限性和缺陷的探讨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

其次,我对书中对人类理智的运用产生了共鸣。

莱布尼茨认为人类应该通过运用自己的理智来探索世界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地信仰或依赖传统。

这种观点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运用自己的理智,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

同时,书中对科学和技术的重视也让我更加关注这些领域的进展和发展。

此外,我也对书中对人类理智的未来发展的展望产生了兴趣。

莱布尼茨认为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理智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这种观点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以适应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书中对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的探讨也让我更加关注这些领域的进展和发展。

总的来说,《人类理智新论》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哲学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人类的理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如何运用和发展自己的理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些思考对我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我将努力将这些思想应用到实践中去,以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哲学并不是孤立的学科,而是与科学、技术、文化等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问。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并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

评《人类学通论》

评《人类学通论》

吉首大学研究生考试答卷纸(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考核方式:考试考试对象:2005级民族学研究生姓名:粟应人学号:200502007论文题目:评《人类学通论》论文构架:评《人类学通论》1、阅读之初的感想;2、阅读后对该书内容的领悟;3、对《人类学通论》详读后的发散式思维的思考;4、仅限于笔者作为读者的身分对该书的参考性建议;5、笔者仅以个人的观点对《人类学通论》作概括性总结2006年元8日湖南省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05级研究生第一学期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考试论文:评《人类学通论》200502007评《人类学通论》摘要:《人类学通论》可以说和《民族、文化与生境》一样,是一本很难得的人类学教科书。

该书精辟地阐述了很多人类学关心的课题,称得上是目前人类学史上的一本巨著和经典之作。

也是目前人类学著作在内容上最为全面的书,它几乎全面涵盖了当前世界人类学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

其各章节都出自名家之手,每一部分都很精彩,观点的阐明也可以称得上言简意赅,虽然称不上精妙绝伦,但也可以说词能达意,论述透彻,是一本很好的大学生教材学科工具书的典范。

当然,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笔者不敢保证该书一点瑕疵也没有,在这方面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读者自已去认真地体会和领悟。

关键词:人类学通论、人类学、研究出于考研的需要,我通过互联网查询,向福建师范大学邮购了一本庄孔韶先生主编的《人类学通论》。

以前从未接触过人类学方面的书籍,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由于考研日近,只好硬着头皮似懂非懂地往下硬啃,加之书中章节甚多,而且笔调与论述方式也不尽一致,造成了一定的阅读困难,整整花了我两个月的时间,总算走马观花似地把《人类学通论》读完,结果还是满脑子的浑沌和困惑,不知所云。

后来,我读了《民族文化与生境》和《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有了一定人类学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了一些分析思路,再来重读《人类学通论》,一下觉得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有一种雨后看山更明朗的感觉。

卡西尔《人论》读书笔记

卡西尔《人论》读书笔记

卡西尔《人论》读书笔记符号化的自我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的全部意义和价值所在。

但要实现怎样的自我呢?这就涉及到认识自我的问题。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心也开始浮躁了。

我们还来不及认识自我就直接迈向了自我实现.人生的道路已经被设计和规定,谁能在规定的道路中领先,谁就能实现自我。

人一生的路线被标示的十分明确,没有丝毫的悬念,竞争是激烈的,同时也是保守的.谁想要超出被划定的圈,他人,社会是不会对他太宽容的。

机械式的运作让我们失去太多反思的时间和精力.由于现实行为与自我人格的分离,一些人失去自我认同感,最终走向崩溃和自我否定.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

一直以来,哲学担当着认识自我的重任,并将其作为探究的最高目标。

从生物学的观点看,人类的知识最初只涉及外部世界,而人对环境进行的某种心理适应行为可以看作是人的理智生活的萌芽。

从人类意识最初萌芽时起,人对生活的内向观察伴随补充着外向观察。

换句话说,即人对内在心灵的认识伴随并补充着人对外部物理世界的认识。

这种先外而内,由内补外的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哲学思想的发展。

希腊哲学最初阶段看上去只关心物理宇宙,直到赫拉克利特才开始思考人类学,他说:“我已经寻找过我自己。

”至苏格拉底,人类哲学趋于成熟.苏格拉底关心的唯一问题是人是什么。

他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有关人的定义,他用迂回的、否定的回答来给我们以启示。

他提供给我们认识自我的一种新方法:对话,只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才能洞察人的特性。

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说:“一种未经审视的生活还不如没有的好。

”人被宣称应当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审视他的存在状况的存在物.我们可以概括的说:人是理性的存在物.马可奥勒留认为人的本性在于灵魂的内在态度,这灵魂的内在态度可以具体为人的判断精神,因为人的判断力是自由、自主、自足的。

“宇宙——变动不居,生活—-作出判断."判断精神是一种独立的理性力量。

《人类理解论》书评,中文版

《人类理解论》书评,中文版

《人类理解论》简评作者简介约翰·xx(1632.8.29~1704.10.28),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

代表著作主要有:《论宽容异教的通讯》《政府论两篇》《人类理解论》《人类悟性论》等。

著作概述《人类理解论》一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洛克的哲学代表著作。

本书从1671年写起,直到1687年才完成,在1690年出版。

《人类理解论》这一著作在西方哲学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洛克在这部著作中所提出并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关于人类知识的起源、可靠性和范围。

著作要点从哲学的继承性上看,洛克走的是弗兰西斯.培根和托马斯.霍布斯的路线,即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不是来自什么“天赋”。

可以说,洛克是进一步发展了感觉主义的一个典型的英国经验主义者。

在洛克之前,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所谓的“天赋观念”,即人类最基本的知识或观念并不借助于感觉、经验,而是与生俱来的或天赋的东西。

而洛克在哲学上(认识论上)的出发点就是在大力驳斥“天赋观念”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与洛克的名字分不开的——白板说。

白板的意思是说,人类没有感觉、经验之前(譬如,初生的婴儿)的心理状态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上面并没有任何字迹,即没有任何观念。

洛克说人类的知识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而且归根到底都是从经验中来的。

洛克提出认识论上的白板说是针对“天赋观念”论而发的。

洛克认知地论证了人类知识起源于经验,而经验就是客观世界的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如果说“霍布斯把培根的学说系统化了,但他没有更详尽地论证培根关于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那么,“洛克在他论人类知识的起源的著作中,论证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xx家族》)。

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洛克探讨了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觉经验这一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他把经验分为两类,即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

《人类理解论》之“理解”

《人类理解论》之“理解”

《人类理解论》之“理解”1690年洛克发表《人类理解论》(这里我们注意到休谟写有《人类理解研究》一书,阐述有关人类理解的能力),全书30万字,1671年起笔,1687年完稿,所花时间前后17年。

如果说,欧洲唯物论的形成,经过漫长的跋涉过程,那么《人类理解论》就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驿站。

此书被誉为英国经验哲学的经典。

洛克的书比较难读,哲学书尤难,手捧洛克原著,他的思想常在云雾中。

但觉得是在向一个方向努力,尽力思索洛克书中概念的原意,逐渐走近洛克开启的真理之门。

引论中,洛克说自己为何要研究“理解”,这是因为“理解”,让人类高于一切有感觉的生物,并对这些生物“占到上风,加以统治。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具有“理解”功能。

仅此区别,人类获得动物界王者的桂冠,走到地球生物链的最高端。

正因为此,对于“理解的研究是愉快而且有用的”。

什么是“理解”?此谓“人类知识起源、确度和范围,以及信仰的、意见的和同意的各种根据和程度。

”这样对“理解”的定义真是幽玄,其实演绎为大白话,“理解”就是人类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分析、综合与判断,进而直视与洞察事物的本质,即洛克所说:“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理解“就是“认识”,“理解论”就是“认识论”。

关于“认识”,洛克说:搜寻出意见和知识的界限,并且考察应当借着什么准则对于尚不确知的事物,规范我们的同意,缓和我们的信仰。

把这句话来来回回看上好几遍,以识别洛克的意思。

这里出现几个洛克式的“概念”:意见、准则、同意等。

“意见”是思想、想法,与idea有相同的意义,也就是自己的意念。

“准则”,拟可理解为认识的方法,具体而言则为唯物论、唯心论、经验论、先验论等。

洛克所用的“准则”(方法论)显然是经验论,一种被唯物论视为同道好友的“准唯物论”。

至于洛克所说的“同意”,可解释为共同想法、共识。

这样,洛克的关于“理解”的意思就可以作以下表达:去对经验与所获的知识,作去伪存真的判断与界定,认真考察,决定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探讨新事物,领悟新知识,最后求得观念与共识,以确认应有的信仰。

《人类理解新论》刘玮解读

《人类理解新论》刘玮解读

《人类理解新论》刘玮解读关于作者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德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神学家,人类历史上少见的通才,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

关于本书《人类理解新论》是莱布尼茨针对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写作的批判性著作,逐章甚至逐句批判了洛克的经验主义哲学,发展了由笛卡尔开始,斯宾诺莎推进的“理性主义哲学”。

在书中莱布尼茨论证了“先天观念”而非“后天经验”才是一切认识和知识的基础,并且为一种极端的“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辩护,认为心灵和世界在本质上都是精神性的。

本书对康德和康德之后的德国观念论影响极大。

核心内容本期解读围绕莱布尼茨与洛克的两个核心争论展开。

第一个争论是先天观念是否存在。

洛克主张人的心灵在出生时是一块“白板”,一切认知都来自后天经验;而莱布尼茨认为人的心灵更接近一块“大理石板”,在出生时就已经有了很多先天观念,包括基本的逻辑、数学和道德真理,认知的过程就是通过经验的提示回想起心灵中已经存在的先天观念,并将这些观念系统化。

第二个争论是心灵和世界的本质。

洛克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灵和世界在本质上都是物质性的,而莱布尼茨是一个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在书中提出了很多精彩的论证,试图证明心灵和世界的本质是精神性的“单子”,物质世界其实是精神的投影。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前言本期为你解读的书是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人类理解新论》。

在现代哲学家里,莱布尼茨绝对是少有的天才和全才。

他精通各种知识,在数学、哲学、神学、物理、法律、政治等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莱布尼茨在数学上的成就最让人津津乐道,他发明了微积分和二进制,还跟牛顿因为争夺微积分的发明权进行过一场著名的争论;在物理学上,莱布尼茨质疑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提出了相对时空观,被认为是相对论的先声;在哲学上,莱布尼茨是现代理性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

《人类的理解研究》读后感1000字

《人类的理解研究》读后感1000字

《人类的理解研究》读后感1000字休谟在《人类的理解研究》中阐述了自己关于对人类认识的一些观点。

对自然科学的合理性进行诘难。

他提出了人们认识过程涉及的两个概念:印象与观念。

所谓印象就是人对其他客体的感觉。

而观念是对感觉的一种记忆。

观念来自于印象。

人类的知识是由观念组成。

但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观念。

而是观念的联络,这才是真正的知识。

知识的宝库是由一个个的命题所组成。

命题正是对观念的判断。

但值得注意的是,观念之间的关系是否含有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是自然科学家的法宝。

貌似是不言而喻的东西,貌似是不证自明的。

比如,一个物体撞另外一个物体,后一个物体动了,得出前一个物体的碰撞是后一物体运动的原因。

其实,这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

你如果相信因果联系(或规律)是存在的,那么只能说你信仰牛顿罢了。

注意,只是一种信仰。

前一物体的碰撞,后一物体运动这些观念通常发生在一起(后文的时空相近性,指观念形成的时间很接近),我们就以为真的有因果联系了。

为何?谁跟你说事物是有因果联系的?他说你就信么?他说就意味着存在么?且看看因果联系是如何来的。

一方面,用手推动一个物体,物体移动了。

下次,同样也是。

再次,也是。

另一方面,在这个世界上,水往低处流,水浇灭了火…。

似乎万物都充满着因果联系。

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但要清楚,因果联系的提出是由归纳世界万象而提出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怎么可以看到一小部分现象就说因果联系的存在呢(你必须穷尽万物,进而有把握地说出事物的因果关系,但明显不可能)?或者你认为,知道有因果联系是天赋的,因为我感觉到这些现象,别人也是,每个人都是。

但是,必须强调,休谟是经验论者,人类无法经验到的东西他可不跟你打包票。

说上帝赋予你的,那是你的信仰。

不能保证因果关系,我看牛顿的力学似乎也面临尴尬的局面。

你说n次这样,那n+1次这样么?谁都拿不准。

万物在人类之间,形成一个个观念。

观念杂乱无章。

休谟认为,由于人的习惯性联想(相似性和时空相近性),总以为两个前后发生的现象存在着必然联系。

《人类理解论》读后感

《人类理解论》读后感

《人类理解论》读后感《人类理解论》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690年。

全书分为四卷,分别探讨了知识的性质和人类探究真理的能力,感觉和外部事物的关系,以及知识和意见的区分等问题。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洛克对于人类理解力的深入思考和探究,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关于认识论和知识观的启示。

首先,洛克对于知识的探究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知识的本质和来源。

他认为,知识来源于感觉和反省,是对于感觉对象和内心情感的直接反映和认识。

这种观点让我意识到,知识并非天赋或先验的,而是需要经过感觉和经验的积累和提炼才能形成。

同时,洛克也强调了理性在知识形成中的作用,他认为理性是对感觉和反省所得到的观念进行整理和推论的过程,是形成科学知识和普遍真理的重要手段。

这种对于理性和经验的平衡强调,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知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其次,洛克对于观念的探讨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观念的本质和意义。

他认为,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反映,是知识的最小单元。

他区分了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并深入探讨了它们的形成和关系。

这种对于观念的深入剖析,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事物的本质和多样性,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观念在人类认识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最后,洛克对于知识和意见的区分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知识和意见的本质和意义。

他认为,知识是基于感觉和反省的确实无误的认识,而意见则是基于理性和经验的推测和揣测。

这种区分让我意识到了知识和意见的区别和联系,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人类认识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

同时,洛克的这种区分也提醒我们要保持谦虚和谨慎,不要将意见当作知识来宣扬,避免因为认识的局限而造成误导。

总的来说,《人类理解论》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迪的哲学著作。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认识论和知识观的知识,也得到了许多关于人生和社会方面的启示和感悟。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感悟将会成为我未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参考和借鉴。

人类理解研究读后感

人类理解研究读后感

人类理解研究读后感(中英文版)Title: Reflections on the Study of Human UnderstandingTitle: 对人类理解研究的感悟Having delved into the realm of human understanding, I am left with a profound sense of awe and a newfound appreciation for the intricate tapestry of human thought.深入探索了人类理解领域后,我感到无比敬畏,并对人类思想的错综复杂有了新的认识。

The journey through the various theories and concepts of human understanding has been nothing short of enlightening.It has exposed me to the brilliant minds of history, such as John Locke and RenéDescartes, whose ideas have shap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elf and the world.人类理解的各种理论和概念的探索之旅无疑是一种启迪。

它让我接触到了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约翰·洛克和勒内·笛卡尔,他们的思想塑造了我们对自我和世界的理解。

The Lockean theory of tabula rasa, which posits that the mind is a blank slate at birth and knowledge is acquired through experience, has particularly resonated with me.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and growth, reminding us that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is not static but rather a product of our experiences.洛克的空白slate 理论,即认为人的心灵出生时是一张白纸,知识是通过经验获得的,这让我特别有共鸣。

《人类简史》读后感:翻译,内容和比较

《人类简史》读后感:翻译,内容和比较

《人类简史》读后感:翻译,内容和比较赞一下翻译。

国外社科的中文译本我也看过几本,比如《万历十五年》、《枪炮、细菌与钢铁》等,但这本《人类简史》我觉得是翻译得最好的,用词贴切,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另外,根据译者在前言里所说的,作者在写这本书时候,针对不同国家都量身定做了一版,所以中文版里作者屡屡提及中国的相关史实,这让我读起来感觉很亲切。

2.总结一下这本书。

(1)认知革命。

最开始智人和其他人种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7万年前,智人迎来了认知革命,这场认知革命让智人获得了虚构的能力,也就是说故事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让智人大规模组织起来,走出非洲,横扫世界。

(2)农业革命。

智人进一步繁衍,在一些地区,原有的狩猎采集模式已经无法提供部族需要,因此出现了定居和农业。

农业产生了剩余的粮食,养活了官员和专业人士,政府和贸易系统出现了,宗教也从泛神论走向了多神论和一神论,也就形成了文化。

宗教、帝国和贸易三个想象的秩序,进一步组织起更大的智人群体。

值得指出有两个:①从狩猎采集到农业生产不是必然的,如果光靠狩猎采集就可以活得很好,就不需要农业。

②农业革命是一场骗局,农业革命后人类的总量确实变多了,但是大多数人不得不从事劳动生产才能生活,个体生活反而变差了。

农业社会是一个零和游戏的社会,只有通过兼并,国家和社会才会强盛,我认为马尔萨斯陷阱也是零和游戏的产物。

(3)科学革命。

以工业革命为序幕的科学革命,打破了零和游戏。

科学技术发展了新的能源和材料,把社会蛋糕做大,人们开始相信明天会更好,愿意投资“明天”,因此出现了资本主义。

这个时候开始了人文主义宗教,也就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演化主义(纳粹人种论)。

帝国、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一同改变了世界,在整体上提高了全人类的生活,并形成一个由民族主义和经济连接成的全球性帝国。

但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是,资本家愿意把利润拿出来进行投资,招募更多的人,生产更多的利润。

然而现实却不是这样。

(引用马前卒同志的公式,对于每个企业来说,产品价格=利润+工人工资+非人工成本,这里非人工成本就是其他公司生产的产品价格。

人类理解研究读书笔记

人类理解研究读书笔记

人类理解研究读书笔记【篇一:《人类理解研究》读书报告】《人类理解研究》读书报告摘要:休谟认为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通过因果关系归纳——只不过是依赖“惯性”来确定的并不能保真的推理方式,并因此否定了用有限的知识构建世界本质的理论的做法。

在他看来,在因果关系之中,似乎存在着一些我们不能认识到的“神秘的力量”,这颇有点不可知论的味道。

关键词:观念;感觉经验;因果;惯性从书名可以看到,本书的重点在于“人类的理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休谟在开篇就简要地探讨了在理解中所倚重的“观念”及其联络方式。

休谟把人心中的知觉分为思想或观念(thoughts or ideas)和印象(impression),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强力和活力的不同,前者不如后者强烈和活跃,因为后者是直接植根于丰富鲜活的感觉经验的。

在休谟看来,我们的思想似乎能不受任何限制,拥有“无限的自由”,但是“它实在是限于很狭窄的范围以内的,而且人心所有的全部创造力,只不过是把感官和经验供给于我们的材料混合、调换、增加或减少罢了”。

1休谟接着指出,“在人心的种种思想或观念之间,有一种联系的原则,而且在它们出现于记忆或想像中时,它们会以某种次序和规则来互相引生”。

2我们可以看到,休谟再次强调了想像之间是有“规则”的,而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

在休谟看来,各种观念之间的联系不外乎三种:即相似关系(resemblance)、时间或空间的接近关系(contiguity in time or place)和原因或结果(cause or effect)。

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观念来源于感觉经验,较简单的观念可以生成较复杂的观念。

休谟接下来要探讨的就是人类理性的对象,他将这些对象分为两种:观念的关系(relations of ideas)和实际的事情(matters of fact)。

几何和代数等科学属于第一类,这类命题我们只需要凭思想作用就可以把它们发现出来,而第二类——实际的事情——的一切理论“似乎都建立在因果关系上”。

人类理解研究(节选)

人类理解研究(节选)

人类理解研究(节选)
大卫·休谟
【期刊名称】《考试:高考英语》
【年(卷),期】2010()8
【摘要】第六章可然性 46 在世界上虽然没有机会这种东西,可是我们既然不知道任何事情的实在原因,所以这种无知正和“机会”在理解上有同样的影响,并且产生了相似的一种信念。

【总页数】4页(P33-36)
【关键词】节选;人类;第六章
【作者】大卫·休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8
【相关文献】
1.云南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展望(节选) [J], 和少英;赵玉中
2.文化自信与思想超越--再读《〈人类理解论〉研究》的一些体会 [J], 韦家宾;
3.物的研究:人类学理解全球化的一种路径 [J], 程永杰
4.人类命运共同体观下的国际理解教育互动研究 [J], 李毅
5.物的研究:人类学理解全球化的一种路径 [J], 程永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论》读后感四篇

《人论》读后感四篇

《人*论》读后感四篇【篇一:读《人*论》有感】我们原以为我们总在认识世界,却忽视了我们也在被世界所认识。

对于人之认识能力,在哲学上至少存在着两个似乎对立的派别,即所谓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大概是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即“思维”存在着认识“存在”的可能*。

而不可知论大概是说:“思维”不存在认识“存在”的可能*。

二者看似对立,在我看来,实则不对立。

相反,它们可以相互补充,共成一个体系。

但也有必要将其区分开来,而这并非是因为其观点针锋相对,而是因为它们强调的点即侧重点不同。

为什么是这样呢?那么,究竟我们是否存在着“思维”认识“存在”的可能*呢?首先,我还是认为,“思维”是存在认识“存在”的可能*的,只是存在着“‘思维’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存在’以及如何认识‘存在’的问题”。

不同于很多可知论的观点,虽然我认为“思维”存在认识“存在”的可能*,但同时我也认为“思维”对“存在”的认识是不彻底和不完整的,即“思维”不能完全认识“存在”。

也许我们能认识事物的很多方面,但由于受认识主体(主要是人)个人或集体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实践水平以及认识工具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主体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甚至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认识将是不彻底的和不完整的。

如我们认为某属*是事物最重要或基本的要素,然而后来却发现不是;又如什么才是事物最重要或最基本的属*即本质?它是否有一个静止的、绝对化的评判标准?所以,当我们试图承认我们能彻底、完整地认识事物时,我们便会遇到认识的有限*与标准的相对*即可变*这样的尴尬。

但我们又不能说:“我们不能认识些什么。

”毕竟,我能还是能认识点什么的!我们总能看见些或听见些或者理解些什么的。

即我们不能说“思维”完全不能认识“存在”。

那我们又是凭什么去认识的呢?我想,首先是依靠我们的感官,认识的主体人的基本感官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和手脚等,相应的便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这五种基本感觉。

人类理智研究读后感

人类理智研究读后感

人类理智研究读后感
《人类理智研究》是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的重要著作之一,是哲学史上第一部关于认知心理学和实验哲学的著作。

在书中,休谟详细地探讨了人类认知的性质、范围和局限性,以及人类道德和宗教的起源和基础。

读后感:
1. 人类认知的性质和范围:休谟认为,人类认知的主要来源是感觉和想象,而不是理性。

人类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只能通过感官经验来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也受到感官经验的限制。

2. 人类道德和宗教的起源和基础:休谟认为,人类道德和宗教的起源在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

人类对他人痛苦的感知和同情心是人类道德的基础,而人类对神灵和来世的信仰则源于人类对未知和恐惧的恐惧。

3. 对理性主义的批判:休谟对理性主义进行了批判,认为理性并不能为我们提供关于外部世界的确定性知识。

他认为,理性只是用来整理和归纳感觉经验的工具,而不能超越感觉经验。

4. 对知识的限制:休谟认为,我们无法通过感官经验来
获得关于自身存在的知识,因此我们对自身的存在和本质一无所知。

《人类理智研究》是一本重要的哲学著作,对于理解人类认知和道德的性质和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休谟的思想也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对于哲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理解论》简评
作者简介
约翰·洛克(1632.8.29~1704.10.28),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

代表著作主要有:《论宽容异教的通讯》《政府论两篇》《人类理解论》《人类悟性论》等。

著作概述
《人类理解论》一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洛克的哲学代表著作。

本书从1671年写起,直到1687年才完成,在1690年出版。

《人类理解论》这一著作在西方哲学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洛克在这部著作中所提出并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关于人类知识的起源、可靠性和范围。

著作要点
从哲学的继承性上看,洛克走的是弗兰西斯.培根和托马斯.霍布斯的路线,即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不是来自什么“天赋”。

可以说,洛克是进一步发展了感觉主义的一个典型的英国经验主义者。

在洛克之前,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所谓的“天赋观念”,即人类最基本的知识或观念并不借助于感觉、经验,而是与生俱来的或天赋的东西。

而洛克在哲学上(认识论上)的出发点就是在大力驳斥“天赋观念”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与洛克的名字分不开的——白板说。

白板的意思是说,人类没有感觉、经验之前(譬如,初生的婴儿)的心理状态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上面并没有任何字迹,即没有任何观念。

洛克说人类的知识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而且归根到底都是从经验中来的。

洛克提出认识论上的白板说是针对“天赋观念”论而发的。

洛克认知地论证了人类知识起源于经验,而经验就是客观世界的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如果说“霍布斯把培根的学说系统化了,但他没有更详尽地论证培根关于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那么,“洛克在他论人类知识的起源的著作中,论证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洛克探讨了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觉经验这一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他把经验分为两类,即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

洛克所说的外部经验是指客观世界的事物对人类的感觉器官发生作用的结果,他把这种经验叫做感觉,而他所谓内部经验,是“心灵的本身活动”,他把这种经验叫做反省。

正如他把经验分为两类一样,洛克把客观世界的事物的本质也分为两类,即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

第一性质是指客观事物的广延性、形状、不可入性、运动、静止、体积等等,他认为这类性质是不以人的知觉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是在事物的任何变化下都会保存着的;而第二性质是指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口味等等而言的,洛克认为第二性质是主观的、即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好像是认识的主体通过感官附加到客观世界事物上似的,这样说来,势必得出,如果没有眼睛来看,那么煤就不是黑色的,如果没有耳朵来听,那么打雷也就没有声音了。

后来的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正是利用洛克关于第二性质的说法,指出第一性质也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

著作地位
《人类理解论》首先批判了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知识起源上的所谓“天赋观念”以及德意志哲学家莱布尼茨的所谓“天赋实践原则”,并且提出了他那个著名的白板论,即认识的唯一来源是经验。

洛克在本书中所阐述的哲学观点既为法国百科全书派的启蒙思想家开辟了道路,也为后来的贝克莱和休谟的经验论深化指明了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