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神经系统
生理课本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理课本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细胞与组织的结构与功能1.1 细胞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溶液等,是细胞内的各种代谢活动的场所;细胞核包含着遗传信息和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指挥中心。
1.2 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组织是由相同或相似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聚集而成的。
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不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有所差异,但都是维持生物体正常活动所必需的。
第二章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1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肠道和相关的消化腺体组成。
口腔的主要功能是摄取食物并进行初步消化;食管将食物从口腔中运输到胃部;胃主要进行食物混合和初步消化;肠道对食物进行充分消化和吸收;消化腺体包括唾液腺、胃腺、胰腺和肝脏等,分泌消化液协助消化。
2.2 消化过程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机械消化主要由口腔和胃的蠕动和挤压实现,使食物变得更易消化;化学消化主要是由消化酶对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水解,使其变为易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第三章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1 呼吸系统的构成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气管、肺和呼吸肌等。
鼻腔具有加热、湿润和净化空气的作用;气管将空气输送至肺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实现气体交换;呼吸肌包括肋间肌和膈肌,对呼吸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3.2 呼吸过程呼吸过程主要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
外呼吸是指肺部的气体交换,即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由血液排出体外;内呼吸是指细胞内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代谢反应,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第四章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4.1 循环系统的组成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枢器官,负责推动血液流动;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是血液流动的通道;血液是连接心脏和组织器官的介质,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4.2 循环过程循环过程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大学动物生理学第八章神经系统
DACBA ABABC BA第八章神经系统一、选择题1.脊髓休克产生的原因是()。
A.横断脊髓的损伤性刺激所致 B.横断脊髓时大量失血C.外伤所致的代谢紊乱 D.断面以下脊髓丧失了高级中枢的调节2.冲动到达神经肌肉接点处,可导致突触前膜释放()A.乙酰胆硷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环磷酸腺苷3.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 B.作用广泛而持久 C.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D.反映速度快,持续时间长 E.调节的敏感性差4.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氨基丁酸 D.5—羟色胺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B、反应C、适应D、正反馈E、负反馈6.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除极时有关的离子主要是()A.Na +B.K +C.Ca2+D.Cl -7.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复极时有关的离子主要是()A.Na +B.K +C.Ca2+D.Cl -8.能产生兴奋总和效应的神经经元联系方式为()。
A.聚合式联系B.辐散式联系C.链锁式联系D.环状式联系9.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元间化学传递的下列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单向传递B、不衰减C、时间延搁D、电化学反应10. 关于突触传递的下述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单向传递B 中枢延搁C 兴奋节律不变D 易疲劳1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在突触后膜产生(),A. 去极化;B. 超极化;C. 反极化;D. 复极化12.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在突触后膜产生()。
A. 去极化;B. 超极化;C. 反极化;D. 复极化二、填空1、胆碱能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是。
2、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胃肠运动,消化腺分泌量。
3、突触后抑制包括和。
4、在机体生理功能调控中,控制部分的活动随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而减弱,这样的调控方式称为。
5、当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心率,心肌收缩力。
6、外周神经元之间的作用方式有、和。
神经组织
树突棘
轴突(axon)
一个细长突起,长短不一, 中间可有侧支,终末有分支。
轴丘——轴突起始部胞 体的圆锥突起。 结构: 轴膜、轴质,轴质内含丰富 的神经元纤维、线粒体、SER和小泡 功能: 冲动(轴丘处轴膜起始)由胞体传向终末 轴突运输 ——轴质内的物质(代谢所需物质和神经递质) 运输
顶端发出数条主树突伸向分子层,并不断分支呈密集扇形分布,其 上有许多树突棘;轴突自基部发出,组成传出纤维,进入小脑白质。
3.颗粒层:含密集的颗粒细胞和一些高尔基细胞。 颗粒细胞:小而圆,树突末端分支如爪状,轴突入分子层后呈 T 形分支,形成平行纤维,垂直穿过蒲肯野细胞的扇形突起并与之形 成突触。 高尔基细胞:较大,树突分支
图1 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
功能: 1~4 层神经元与传入纤维形成突触,接受信息;
5、6 层的锥体细胞和大梭形细胞的轴突组成投射纤 维,发向脑干或脊髓;
3、5、6 层的锥体细胞和梭形细胞的轴突组成传出纤 维,发向大脑皮质同侧或对侧的其它区域。
大脑皮质分6层
(二)小脑皮质
神经元有5种:蒲肯野细胞(Purkinje cell)为唯一的传出神经元。 颗粒细胞、星形细胞、篮状细胞和高尔基细胞,构成局部神经环路。 由浅至深分为3层:
⒉卫星细胞(被囊细胞):
包裹在神经节细胞的外,
有营养、保护功能。
四、神经纤维(nerve fiber):
★神经元长轴突(长树突)+ ★有髓神经纤维 无髓神经纤维 胶质细胞
㈠ 有髓神经纤维(Myelinated nerve fiber)
1.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
光镜结构:
轴突(长树突)位于中央 髓鞘(myelin sheath):节段性,施万
运动解剖学 李世昌8第八章 神经系统
(三)间脑
2、下丘脑
位于背侧丘脑的下方,构成第三脑室的下壁和侧壁的下部 分。下丘脑包括视交叉、视束、灰给节、漏斗、垂体柄和乳头 体等。下丘脑体积虽小,但结构比较复杂,含有许多孩团,神 经元与端脑、间脑、脑干和脊髓有广泛的联系。
下丘脑主要的核团有位于视交叉上方的视上核和位于第三 脑室侧壁的室旁核。此核能分泌加压素和催产素,经神经元的 轴突运输到垂体后叶,再释放到血液。
小脑上面
小脑水平切面
(二)小脑
2、小脑的内部结构 大量的神经元胞体集中于小脑的表层,
形成小脑皮质。小脑的深层为白质,白质内 还含有灰质团块,称小脑核。主要的核有: 项核、球状核、栓状核和齿状核。小脑核是 小脑向外发出传出纤维的部位。 3、小脑的功能
主要是运动调节中枢,与平衡、调节肌张 力和运动协调有关。
(一)脑干
(2)脑干的背侧面: 延髓下部后正中沟的两侧,各有两个纵行隆起,内侧的称薄束结节
,外侧的称楔束结节,其深层分别有薄束核和楔束核,它们是薄束和楔 束的终止核。楔束结节的外上方有小脑下脚,是由进人小脑的纤维组成 ,且形成第4脑室侧壁的一部分。延髓上部构成菱形窝,即第4脑室的 底的下半部分。
脑桥的背侧面形成第4脑室的上半部分,菱形窝的上侧壁为小脑上 脚。
脊髓
位置:
6条沟
两个膨大:颈膨大 腰骶膨大
脊髓圆锥 形态 终丝
31对脊神经 脊神经前根和后根 31个脊髓节段
脊髓节段与椎骨对应关系
在胚胎早期,脊髓与脊柱等长,所有 脊神经根呈直角自脊髓发出并通向相应的 椎间孔。从胚胎第4个月开始,脊髓的生长 速度慢于椎管的生长速度,由于脊髓上端 与脑相连,是固定的,下端缩短至第1腰椎 下缘(女子为第2腰椎水平),因此,腰、骶 、尾各脊髓节的脊神经根都不能保持水平 地走向相应椎间孔,而要在椎管内向下行 走一段距离再通向椎间孔。这些在椎管内 垂直下行的腰、骶、尾脊神经根,围绕终 丝一起形成马尾。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beida医学部课件)
癫痫
01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
02
癫痫的症状包括抽搐、痉挛、意识丧失等,且常常反复发作。
03
癫痫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控制癫痫发作 为主,手术治疗则适用于难治性癫痫患者。
04
预防癫痫的主要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和早期 治疗等。
脊髓承担着从身体各部位向大脑传递 感觉信号的任务,将疼痛、温度、触 觉等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解释。
脊髓包含许多反射回路,可以在不涉 及大脑的情况下快速响应某些刺激, 如突然的疼痛。
运动传导
脊髓还承担着将大脑的运动指令传递 到肌肉和器官的任务,控制身体的运 动。
脊髓与脑部的联系
脑干连接
脊髓通过脑干与大脑相连,脑干 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神经核团,如
丘脑
感觉丘脑
感觉丘脑是丘脑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接收和传递来自全身的 感觉信息。
联络丘脑
联络丘脑是丘脑的一部分,主要负责联络和整合各种感觉信 息。
下丘脑
• 下丘脑核团:下丘脑核团是下丘脑的一部分,主要参与自 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控制以及感觉和运动的整合。
03 脊髓解剖
脊髓的形态与结构
脊髓的长度与形状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 瘤、严重颈椎病等,手术治疗是 有效的方法,能够解除压迫、恢 复功能。
康复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功能障 碍,采取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 手段,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 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5 神经系统疾病与病变
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 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血,进而引发的 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七年级生物(下)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元的结构
总结词
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
详细描述
神经元的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体,包含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轴 突是神经元的输出线,负责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肌肉或腺体。树突是神 经元的接收器,负责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输入信号。
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总结词
神经元具有电兴奋性,能够传递电信 号。
七年级生物(下)神经系统的组 成
• 神经系统概述 • 神经元 • 突触 • 神经网络 • 脑和脊髓 • 周围神经系统
01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的定义
神经系统是生物体内由神经元和神经 纤维组成的网络,负责传递和处理信 息,协调生物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 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 括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则包括 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发送运动信号。
脑神经
共有12对脑神经,主要负责传递 大脑与五官、口腔、头部等器官
之间的信息。
植物性神经
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主 要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
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
信息传递
周围神经系统能够快速传递信息,使身体各部分 协调工作。
内脏调节
植物性神经能够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如心跳、 血压等。
信号的处理
神经元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加 工处理,包括放大、整合和调 制等。
信号的传递
处理后的信号通过轴突和突触 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信号的输出
神经元的输出信号通过轴突和 其他连接方式传递给效应器, 如肌肉或腺体,从而控制生物
体的活动。
05
脑和脊髓
脑和脊髓的定义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 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控
八神经
桡神经
(3)损伤表现
运动障碍: 前臂伸肌瘫痪,“垂腕” 感觉障碍: 1—2掌骨间隙背面 皮肤最为明显
桡 神 经
三、胸神经
1、组成和分布 肋间神经 (T1-11对) 肋下神经 (T12前支) 胸腹壁皮肤,胸腹膜的 皮支: 壁层 肌支:肋间肌,腹肌的前外侧群
2、节段性分布 T2 胸骨角平面 T4 乳头平面 T6 剑突平面 T8 肋弓平面 T12 脐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平面
五、骶丛
1、组成和位置 组成:腰骶干: L4 一部分, L5, S1—5,Co 位置: 骶骨与梨状肌的前面、 髂内动脉的后方 2、分支分布 臀上神经 臀下神经 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 梨状肌下孔 臀大肌深方 坐骨结节与大转子间 股二头肌深面 腘窝上方 胫神经、腓总神经
(2)分支分布
股后部的肌支: 大腿后群肌 腘窝及小腿部的肌支:小腿后群肌 足底肌和皮肤 胫神经 足底内外侧神经: 足不能跖屈,内翻力弱,不能以足尖站立, 损伤: “钩状足” ,感觉障碍以足底区明显
骶1~5节(S1~5) 尾节(Co1)
对第1腰椎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 从相应的椎间孔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 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围绕终丝 形成马尾。
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 液中,临床上在此穿刺 比较安全。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灰质在中央呈蝴蝶状,白质在周围。 后角(后柱) (一)灰质 侧角(侧柱) 前角(前柱)
腓总神经
肌支:腓骨长、短肌 腓浅神经: 皮支:小腿外侧、足背、2—5趾背侧皮肤 腓深神经:肌支: 小腿前群肌 皮支: 第1、2趾背面相对缘的皮肤 损伤: 足不能背屈,足下垂内翻, 趾不能伸,“马蹄”内翻 足, 感觉障碍在小腿外侧 和足背明显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之临床综合第八章神经、精神系统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之临床综合第八章神经、精神系统第八章神经、精神系统第一节脑血管疾病脑血栓形成一、常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常伴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此外,还包括动脉炎、药源性所致,血液系统疾病也可引起,但较少见;脑淀粉样血管病、Moyamoya病、肌纤维发育不良和颅内外夹层动脉瘤等。
有些病例很难找到确切的病因。
二、临床类型(一)依据症状体征演进过程分型见表2-9-5-1。
表2-9-5-1各类脑血栓的症状与体征类型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体征完全性卒中较重、较完全,常于数小时(6h)达高峰进展性卒中呈渐进性加重,在48小时内仍不断发展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较轻,但持续存在,可在3周内恢复可分为:完全型、进展型、缓慢进展型、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
(二)依据临床表现及神经影像学检查证据分型:1.大面积脑梗死通常是椎基底动脉主干、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质支的完全性卒中,局灶症状体征重,进行性加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显著,甚至可发生脑疝。
2.分水岭梗死相邻血管供血区分界处或分水岭区局部缺血。
常呈卒中样发作,症状较轻,恢复较快。
根据CT可分为以下类型:①皮质前型;②皮质后型;③皮质下型。
3.出血性梗死常见于大面积脑梗死后。
4.多发性梗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供血系统脑血管闭塞引起。
三、临床表现(一)大脑中动脉闭塞见表2-9-5-2。
表2-9-5-2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临床表现部位临床表现主干闭塞对侧面舌瘫与偏瘫(基本均等性)、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三偏);优势半球受累出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出现体像障碍皮质支闭塞分为上部分支卒中和下部分支卒中。
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以面部和上肢为重,下肢和足部受累较轻,优势半球受累出现失语深穿支闭塞对侧中枢性均等性偏瘫(可伴面舌瘫)、偏身感觉障碍,可伴对侧同向性偏盲;优势半球病变可出现皮质下失语例题:运动性失语,其病变部位在:A.左侧大脑半球B.右侧大脑半球C.主侧(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D.角回E.第一、二颞回后部【答疑编号501113080101】『正确答案』C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A.高血压病B.脑动脉粥样硬化C.各种脑动脉炎D.血压偏低E.红细胞增多症【答疑编号501113080102】『正确答案』B(二)椎基底动脉闭塞引起脑干梗死,出现眩晕、呕吐、四肢瘫、共济失调,昏迷和高热等。
第八章神经系统显像
脑脊液显像包括脑池、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显像,脑池显 像最常用。
腰穿并注入短期不被吸收的物质,最常用为99Tcm-
DTPA,脑脊液循环正常时,经蛛网膜下腔注射后, 脑池显像,脑室不显像。 临床用于:交通性脑积水是由于CSF形成过多或循
环障碍所致。。而脑室和蛛网膜下腔之间的通路并无梗 阻,典型的表现为,脑室显影伴脑室放射性潴留。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四十分。
三、生长抑素受体显像
生长抑素受体显像(111In-Octreotide, 18F-Octreotide,99Tcm-Octreotide)显 像:对于细胞膜上有生长抑素受体的肿瘤, 如垂体瘤、神经内分泌瘤、淋巴瘤等进行显 像可定位诊断或观察疗效。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四十分。
大脑的代谢:
非常活跃,需要连续供应氧与葡萄糖; 人脑的平均重量为体重的2%,但脑耗氧量
占人体总耗氧的20%。脑组织对血供十分 敏感,即使短暂缺氧,就可能造成脑细胞永 久损伤。 葡萄糖是最主要的能源,通过测定脑局部葡 萄糖利用率,可反映神经元的活性。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四十分。
血-脑脊液屏障(BBB):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四十分。
第四节 脑受体显像
受体是一种存在于活体组织内的能与神经递 质或相应配体特异结合的蛋白质,放射性核 素标记的神经递质或配体进入人体后能选择 性与受体结合,通过PET或SPECT显像显示 受体的特定结合位点及其分布,密度和功能, 并能定量反映其代谢参数。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四十分。
四、乙酰胆碱显像
乙酰胆碱受体(11C-Nicotine)显像:主要 进行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及癫痫病的研 究;5-羟色胺受体(76Br-2-Ketanserin) 显像用于精神神经疾病的研究;而阿片受体 (11C-DPN)显像用于镇痛、成瘾方面的研 究。
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各章考点精析: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2015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各章考点精析: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功能【考纲要求】1.神经系统的功能:①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②突触传递的特征;③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2.神经反射:①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②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③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负反馈和正反馈。
3.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①感觉的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②内脏痛的特征与牵涉痛。
4.脑电活动:正常脑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
5.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①牵张反射;②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③小脑的主要功能;④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
6.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①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②脊髓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7.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考点纵览】1.突触传递过程:当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强,Ca2+进入末梢,引起突触前膜以出胞方式释放神经递质。
如果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对应受体结合,使后膜对Na+的通透性最大,Na+内流,使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EPSP大,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EPSP小,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增高。
如果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对应受体结合,使后膜对Cl-的通透性最大,Cl-内流,使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IPSP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2.突触传递的特征:单向传布;突触延搁;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
3.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
胆碱能纤维主要包括:①全部交感和副交感节前纤维;②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除去少数肽能纤维);③少数交感节后纤维,如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和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舒血管纤维;④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胆碱能受体包括两种:M受体和N受体,M受体阻断剂为阿托品;N受体阻断剂为筒箭毒。
神经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神经系统机能认知与应用一、名词解释1.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2. 突触前抑制3. 突触传递4. 去大脑僵直5. 后发放6. 第一信号系统7. 第二信号系统8.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9. 大脑皮层的一侧优势10.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11. 突触后抑制12. 牵张反射13. 牵涉痛14. 脊休克二、填空1.根据对下一个神经元的功能影响不同,突触可分为________突触和_______突触。
2. 内脏痛的特点是疼痛定位不清楚,对、、、等刺激敏感,对切割等刺激不敏感,还常可出现。
3.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主要有、、。
4.外周神经递质主要有两种,即和。
5.人类的语言文字是一种反射刺激信号,能对这些刺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质功能系统称。
6.反射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有:、、、兴奋节律改变、后放和对内环境变化敏感性和。
7.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并激发______发出。
8.牵张反射分为、两种。
9.胆碱能受体可分为受体和受体两类。
汗腺上只含有受体。
10.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特征有、、、。
11.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胃肠运动、括约肌、胃液分泌。
12. 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是 , 。
13.激素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激素和激素两大类。
作为药物应用时_____激素可被消化酶分解,故不易口服;_____激素不被消化酶分解,故可口服。
14.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心率,汗腺分泌,消化管平滑肌,瞳孔。
15. 由突触前膜释放参与突触传递的化学物质称为。
三、选择题【A型题】11 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与下列哪项没有关系A 纤维直径B 刺激强度C 温度D 纤维类别E 动物种属2 神经元的胞体与轴突之间的物质运输和交换依赖于A 血液供应B 细胞外液C 顺向轴浆流动D 反向轴浆流动E 双向轴浆流动3 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A 兴奋和抑制B 正反馈和负反馈C 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D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E 神经内分泌调节和神经免疫调节4 反射活动后放现象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A 链琐状联系B 环状联系C 辐散式联系D 聚合式联系E 侧支式联系5 神经元兴奋时,首先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A 胞体B 树突C 轴突D 轴突始段E 树突始段6 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哪种离子的跨膜移动有关A Ca2+内流B Ca2+外流C Na+内流D Na+外流E K+外流7 下列哪项反射活动中存在着正反馈A 腱反射B 排尿反射C 减压反射D 肺牵张反射E 对侧伸肌反射 8 神经末梢兴奋与递质释放之间的偶联因子是A Cl-B K+C Na+D Ca2+E Mg2+9 神经元之间除了经典突触联系外还存在电突触,其结构基础是A 缝隙连接B 曲张体C 混合性突触D 交互性突触E 串联性突触10 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决定于A 刺激的性质B 刺激的强度C 感受器的敏感度D 神经的传导速度E 反射中枢突触的多少11 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与闰绍细胞构成的局部神经元回路所形成的抑制,称为 A 回返性抑制B 前馈抑制C 侧支抑制D 交互抑制E 突触前抑制12 突触前抑制产生是由于突触前膜A 产生超极B 递质耗竭C 释放抑制性递质D 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E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13 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哪一类型的突触A 胞体-胞体型B 胞体-树突型C 轴突-胞体型D 轴突-轴突型E 轴突-树突型14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后膜对什么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A K+和Ca2+B Na+ 和K+,尤其是K+C Na+和K+,尤其是Na+D Na+和 Ca2+E Cl-15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A 是去极化局部电位* B 是超极化局部电位C 具有全或无特征D 是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所致E 是突触后膜对 Na+通透性增加所致16 肌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A 梭外肌收缩B 梭外肌松弛* C 梭外肌受牵拉D 梭内肌紧张性降低E 梭内肌受压迫17 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使A 梭内肌收缩B 梭外肌收缩C 腱器官传入冲动减少D 肌梭传入冲动增加E 梭内肌梭外肌都收缩18 腱器官是一种A 张力感受器B 长度感受器C 压力感受器D 温度感受器E 化学感受器19 当一伸肌被过度牵拉时张力会突然降低,其原因是A 疲劳B 负反馈C 回返性抑制D 腱器官兴奋E 肌梭敏感性降低20 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的作用是A 使梭外肌收缩B 维持肌紧张C 使腱器官兴奋D 负反馈抑制牵张反射E 调节肌梭对牵拉刺激的敏感性21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A 多巴胺B 乙酰胆碱C 5-羟色胺D 去甲肾上腺素E 血管活性肠肽22 下丘脑是较高级的A 交感神经中枢B 副交感神经中枢C 内脏活动调节中枢D 躯体运动中枢E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中枢23 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A 瞳孔缩小B 逼尿肌收缩C 肠蠕动增强D 心率加快E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24 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A 瞳孔扩大B 糖原分解C 胃肠运动增强D 骨骼肌血管舒张E 竖毛肌收缩 25 丘脑的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A 引起触觉B 引起牵涉痛C 调节内脏活动D 维持睡眠状态E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26 丘脑的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A 协调肌紧张B 维持觉醒C 调节内脏功能D 引起特定的感觉E 引起牵涉痛27 传导慢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A 有髓鞘的A类纤维B 有髓鞘的B类纤维C 无髓鞘的C类纤维D 自主神经节前纤维E 自主神经节后纤维28 下列刺激中哪项不易引起内脏痛A 切割B 牵拉C 缺血D 痉挛E 炎症29 下列哪项不属于小脑的功能A 调节内脏活动B 维持身体平衡C 维持姿势D 协调随意运动E 调节肌紧张30 在完整动物机体建立条件反射的关键步骤是A 存在无关刺激B 存在非条件刺激C 没有干扰刺激D 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E 非条件刺激出现在无关刺激之前31 优势半球指的是下列哪项特征占优势的一侧半球A 重量B 运动功能C 感觉功能D 语言活动功能E 皮层沟回数32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是A 能形成条件反射B 有第一信号系统C 有学习记忆能力D 有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E 对环境适应能力大33 脑电波的形成机制是大量皮层神经无同时发生A 工作电位B 诱发电位C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D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E 突触后电位同步总和34 以下哪一项不是异相睡眠的特征A 唤醒阈提高B 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强C 脑电波呈去同步化波D 眼球出现快速运动E 促进精力的恢复【A2型题】35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支上有大量曲张体,是递质释放部位。
运动解剖学第八章神经系统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解剖学第八章神经系统测试题及答案总计: 6 大题,33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多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关于脊神经的构成,错误的描述是()A.前支是混合性神经B.后根由运动神经纤维组成C.前根由感觉神经纤维组成D.脊神经有12对2.骶丛()A.发出闭孔神经支配股内收肌群运动B.由第4腰神经前支的小部分,第5腰神经前支和全部骶尾神经前支吻合而成C.由全部骶、尾神经前支、后支组成D.形成身体中最大的神经坐骨神经3.下列结构中与意识性本体感觉、精细触觉有关的传导束是()A.脊髓小脑束B.薄束C.薄束D.皮质脊髓侧束4.脊髓的功能有()A.传导功能B.消化功能C.循环功能D.反射功能5.位于S2~S4脊髓节段内的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损伤可能丧失的功能是()A.排便障碍B.排尿障碍C.性功能障碍D.内分泌功能障碍6.关于白质的概念,正确的描述是()A.由有髓神经纤维束聚集而成B.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色泽亮白C.由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而成D.位于周围神经系统内7.皮质脊髓束所经过的部位有()A.内囊B.脑干C.前角D.运动终板8.副交感神经()A.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腰段B.低级中枢位于脑干和脊髓的骶段C.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D.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9.锥体外系()A.是锥体以外的躯体运动传导路B.在人类处于从属地位C.与锥体系协调配合D.使骨骼肌张力稳定适度10.反射弧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元C.中枢D.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二、填空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1.颈丛由第( ())颈神经前吻合而成,它主要发出( ())神经,支配(())运动。
12.脊髓由内部的( ())和外周的( ())组成。
13.神经纤维按髓鞘可分为( ())和( ())两种。
14.自主神经因其结构和功能不同,又分为( ())和(())两部分15.脊神经由脊髓的(())和( ())在( ())合并而成。
神经系统检查ppt课件
3、布鲁津斯基(Brudzinski)征
正常:阴性(-)。
阳性(+):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压增高等。
ppt精选版
62
ppt精选版
63
ppt精选版
64
布 鲁 津 斯 征
ppt精选版
65
五、拉赛格征
又称直腿抬高加强试验。为神经根受刺激的表现。
检查时嘱病人仰卧,两下肢伸直,医师一手置于膝 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下肢抬起。
0级:为完全瘫痪; 1级:见肌肉收缩而无肢体动作; 2级:肢体可作水平移动,但不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抬起;但不能抗阻力; 4级:能抗阻力运动,但差于正常; 5级:为正常肌力
ppt精选版
19
1、随意运动 (1) 肌力减退,丧失随意运动——瘫痪。
(2)分类 1)按程度分:完全性瘫、不完全性(轻)瘫 2)按形式分:单瘫、偏瘫、交叉瘫、截瘫 3)按病变部位不同分: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ppt精选版
67
二、自主神经反射
眼心反射 卧立位试验 皮肤划纹征 竖毛反射 发汗试验 Valsalva动作
ppt精选版
68
练习
1、以下关于肌力的说法哪项不正确( ) A.0级:完全瘫痪 B.1级:肢体可在床面上水平移动 C.3级:肢体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D.5级:正常肌力 E.2级:肢体可在床面上水平移动,但不能抬离床面
注意:先睁眼测试,再闭眼重复。
ppt精选版
31
指鼻试验 Finger Nose Test
ppt精选版
32
轮替试验 Alternate Motion
ppt精选版
33
跟-膝-胫试验 Heel-knee-tibia test
第八章 神经系统
第八章神经系统一、选择题[A/型/题]1.大脑皮质的内锥体细胞层内主要神经元为()A.锥体细胞B.水平细胞C.梭形细胞D.星形细胞E.篮状细胞2.大脑皮质的Betz细胞位于()A.外颗粒层B.内颗粒层C.多形细胞层D.外锥体细胞层E.内锥体细胞层3.投射纤维和联合传出纤维主要起自大脑皮质的()A.第5、6层B.第3、5、6层C.第1~4层D.第4~6层E.第2、3层4.大脑皮质、小脑皮质和脊髓灰质均具有的细胞是()A.少突胶质细胞B.浦肯野细胞C.室管膜细胞D.闰绍细胞E.锥体细胞5.小脑皮质的传出神经元是()A.篮状细胞B.颗粒细胞C.浦肯野细胞D.高尔基细胞E.卫星细胞6.下列关于小脑浦肯野细胞层的描述,错误的是()A.由一层浦肯野细胞组成B.浦肯野细胞胞体大,呈梨形是C.细胞顶端有2~3条主树突伸向髓质D.主树突四周分支繁多E.小脑皮质中最大的神经元7.小脑皮质的平行纤维是()A.从延髓来的攀缘纤维B.浦肯野细胞的轴突侧支C.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D.从脊髓来的苔藓纤维E.颗粒细胞轴突末端分支8.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终末的突触小泡内含有()A.P物质B.去甲肾上腺素C.脑啡肽D.多巴胺E.乙酰胆碱9.小脑皮质颗粒层内的神经元有()A.浦肯野细胞和颗粒细胞B.颗粒细胞和星形细胞C.颗粒细胞和高尔基细胞D.高尔基细胞和星形细胞E.高尔基细胞和篮状细胞10.血-脑屏障的结构中最重要的层是()A.有孔毛细血管内皮B.基膜C.周细胞D.星性胶质细胞突起的脚板E.具有紧密连接的连续毛细血管内皮11.假单极神经元胞体分布在()A.大脑皮质B.交感神经节C.脊髓灰质D.小脑皮质E.脊神经节12.大脑皮质运动区较发达的一层是()A.外锥体细胞层B. 内颗粒层C.外颗粒层D.内锥体细胞层E.多形细胞层13.脊髓前角的闰绍细胞是()A.投射神经元B.躯体运动神经元C.中间神经元D.内脏运动神经元E.感觉神经元[B/型/题](14~16题共用备选答案)A.浦肯野细胞B.锥体细胞C.篮状细胞D.小脑颗粒细胞E. 星形细胞14.大脑皮层内锥体细胞层的主要神经元是()15.小脑皮质最大的神经元是()16.细胞的轴突未端分支形成平行纤维的是()[X/型/题]17.下列关于大翼维体细胞的描述。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学:8-神经
二、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ataxia)指肌张力虽然正 常, 但由于神经功能障碍,运动时肌群间动 作相互不协调,导致运动的协调性障碍, 表现体位和各种运动异常。
检查时应注意动物的: 姿势、步态、头部与眼睛的特征变化; 必要时可行颅部X线检查和脑脊液检验
重症肌无力中枢性瘫痪与外周性瘫痪的鉴别中枢性瘫痪与外周性瘫痪的鉴别中枢性瘫痪外周性瘫痪肌肉张力增高痉挛性降低弛缓性肌肉萎缩缓慢不明显迅速明显腱反射亢进减弱或消失皮肤反射减弱或消失减弱或消失第三节第三节感觉机能的检查感觉机能的检查一一般感觉一一般感觉浅感觉浅感觉指皮肤黏膜的触觉痛觉温觉指皮肤黏膜的触觉痛觉温觉电觉对动物主要检查其痛觉与触电觉对动物主要检查其痛觉与触感觉性增高感觉性增高感觉性减弱感觉性减弱感觉消失感觉消失感觉异常感觉异常面部神经疾病面部神经疾病深感觉或本体深感觉或本体感觉感觉指皮下深处的肌肉指皮下深处的肌肉肌腱关节韧带肌腱关节韧带骨膜等的感觉
第一节 精神状态的检查
意识(或精神状态)是指: 动物对外界剌激的反应性意
识障碍在临床上表现精神兴奋或抑制。
一、精神兴奋(excitement)
兴奋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亢进的结果
狂犬病
二、精神抑制(depression)
沉郁或嗜睡(dullness or somnolence)
为最轻度的抑制现象,由于一定程度的缺氧、 血糖降低或毒素对脑的直接作用所致,是临床 上最常见的一种症状。
㈢ 纤维性颤动(fibrillary)
指单个肌纤维束自发性短暂的轻微收 缩,
不扩及整条肌肉、仅见皮肤抖动但不产 生运动效应。
四、瘫痪
瘫痪或麻痹(paralysis) 指肌肉的随意运动功能减弱或丧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
*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
二、脑
*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
*
(二)小脑 1.外形
神经系统*Fra bibliotek神经系统
*
(三)间脑
分部: 背侧丘脑 后丘脑 上丘脑 底丘脑 下丘脑
神经系统
*
背侧丘脑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
三、内脏神经
*
(一)内脏运动神经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
*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 神经节位置
分布范围
胸、腰部
椎旁神经节、 椎前神经节
广泛
颅、骶部 器官旁节、器官内节
范围小
作用
见后
见后
神经系统
*
(二)内脏感觉神经
• 内脏感觉神经分布于内脏及心血管,参与完成排尿、排便等内 脏反射,其感觉冲动经脑干传至大脑皮质,产生内脏感觉。
神经系统
*
第四节 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
四、脑脊液及其循环
*
神经系统
五、血-脑屏障
*
结构基础: 1.毛细血管内皮 2.毛细血管基膜 3.胶质膜
神经系统
*
第三节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一、脊神经
*
前根——运动 后根——感觉
共31对
C8 T 12 L5 S5 Co 1
神经系统
*
(一)颈丛
C1~C4前支
皮支: ——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
神经系统
*
(四)腰丛 • T12部分,L1~L3,L4部分
神经系统
*
(五)骶丛 • L4部分,L5,S1~S5, 骶丛Co的分支 1. 臀上神经 (L4,L5,S1) 2. 臀下神经 (L5,S1,S2) 3. 股后皮神经 (S1~S3) 4. 阴部神经 (S2~S4)
神经系统
二、脑神经
*
神经系统
1.颈内动脉 (1)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 (2)大脑中动脉 (3)脉络丛前动脉 (4)后交通动脉
2. 椎动脉与基底动脉 (1)椎动脉的主要分支有:
1)脊髓前、后动脉 2)小脑下后动脉 (2)基底动脉
神经系统
*
大脑半球内侧面动脉
神经系统
*
大脑中动脉中央支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
*
• 脑的静脉不与动脉 伴行,经多种途经 注入硬脑膜窦,最 后经颈内静脉回流
神经系统
*
1
概述
2
中枢神经系统
3
周围神经系统
4
脑和脊髓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
第一节 概述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
神经系统
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
1.灰质和白质 2.皮质和髓质 3.神经核和神经节 4.纤维束和神经
神经系统
*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
*
基底核
神经系统
*
内囊
神经系统
*
侧脑室
神经系统
三、脊髓、脑的被膜和血管
*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
*
(二)脊髓和脑的血管
• 脊髓静脉较动脉多而粗。脊 髓前、后静脉由脊髓内的小 静脉汇集而成,通过前、后 根静脉注入硬膜外隙的椎内 静脉丛 。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
*
(二)臂丛 C5~C8,T1前支 斜角肌间隙
肌皮神经
腋神经
胸长神经 胸背神经
神经系统
*
(三)胸神经前支
12对: 第1~11肋间神经 第12肋下神经
神经系统
*
胸神经前支节段性分布
• T2分布区相当于胸骨角平面 • T4相当于乳头平面 • T6相当于剑突平面 • T8相当于两侧肋弓中点连线的平面 • T10相当于脐平面 • T12相当于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的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