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神经心理及行为(上课)
中班幼儿行为及心理特点
中班孩子的行为及心理特点一、活泼好动正常儿童都是好动的。
幼儿不停地变换姿势和活动方式。
如果要求幼儿安静地坐着,过不了多久,幼儿就有疲劳表现,不断地打呵欠,伸懒腰,他们就会动动手,踢踢脚,做各种小动作。
幼儿在自由活动时,在相当长时间内持续地跑跑跳跳,却不感到疲倦。
幼儿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见到新鲜的东西,总是要伸手去拿或摸,能够放到嘴里的,总是要放到嘴里咬咬,尝尝,或者把东西放在耳朵边听听,或者凑过鼻子去闻闻,不停地积极运用他的各种感觉器官。
幼儿好动,是和他身体发育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的。
幼儿的骨骼比较柔软,有弹性,脊柱的弯曲还没有定型。
肌肉收缩力差,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就会使有关肌肉群负担过重。
各种活动交替,可使骨骼肌肉各部位有张有驰。
活动还可使骨骼肌肉系统得到充分的血液供给,得到更多的营养。
另外,活动主要是依靠大脑高级神经系统的调节,幼儿大脑的成熟程度不足,兴奋过程的活动胜于抵制过程。
因此,不能长时间使某些部分神经细胞得抑制状态。
活泼好动的特点在幼儿中期尤为突出。
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明显地比小班和孩子活泼好动。
小班孩子比较听话,顺从老师的意见,说话和动作的速度也相对缓慢。
中班的孩子就不同,他们动作比小班和灵活得多,头脑里主意也多,使老师感到不象小班那么“好带”,要求老师更加注意教育内容和技巧。
中班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较突出的原因是:幼儿园中班儿童经过一年的集体生活,对生活环境已经比较熟悉,也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制度没有上幼儿园的儿童,一般也掌握了一些和别人交往的经验,遇事不象3岁儿童那样怯生生了。
4—5岁幼儿在生理上又进一步成熟,特别是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
兴奋和抑制过程都有较大提高。
表现为孩子不象以前那么容易疲劳,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集中精力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也较前延长。
比如,上课也可达到20分钟。
神经系统活动进一步加强,还表现在对事物的反应比过去快,抑制的能力提高,因而4—5岁幼儿的动作比以前灵活,而且有条理。
儿童心理特点及行为解析
儿童心理特点及行为解析在儿童心理学中,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能够帮助父母和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引导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下面将逐项分析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
1.感知和认知能力儿童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在成长过程中发展迅速。
他们开始注意和观察周围的环境,并通过感官接收信息。
随着认知能力的增强,他们开始进行思维和逻辑推理。
然而,儿童的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常常容易出现片面、表面的思维方式,缺乏抽象和综合的能力。
2.幼稚自我中心主义儿童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关注自身需求和感受,往往忽略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他们难以理解别人的观点和感受,往往缺乏共情能力。
这种幼稚自我中心主义是正常发展过程中的阶段,但随着成长和社会经验的增加,儿童会逐渐发展出更多的社交能力和同理心。
3.简单而直接的情绪表达儿童的情绪表达通常是简单而直接的,他们会直接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
因为他们的情绪体验还不够成熟,常常会因为小事而产生剧烈的情绪反应,如情绪爆发、破天荒的抗争或无理取闹。
这是因为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还不够发达,他们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和教育来学习如何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4.模仿和想象力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和想象能力。
他们喜欢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和言语,并通过模仿来学习和理解世界。
儿童的想象力也非常丰富,经常能够创造出独特的故事和角色。
这种模仿和想象能力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也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社交需要和亲近依恋儿童具有强烈的社交需求,他们需要和其他人建立并维持亲密的关系。
在早期发展阶段,婴儿对母亲或主要照顾者有强烈的依恋需求,这是他们感受到安全和满足的重要途径。
随着成长,儿童开始主动与同伴进行互动和交流,并逐渐发展出合作、分享和友谊的能力。
总之,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对于父母和教育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理解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发展特点,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和有效的教育和支持。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是指通过对儿童的认知、语言、运动、社交和情绪行为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测试,以评估其神经心理行为的发育水平和个体差异。
这种评价方法对于了解儿童的发展情况、发现潜在问题以及制定干预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评价的目的、常用方法和工具以及发育评价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常用的方法和工具有很多,其中包括定性观察、定量评估和标准化测试等。
定性观察主要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来了解其发展情况,如观察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互动和注意力集中情况等。
而定量评估则利用各种评估量表和问卷等工具,对儿童进行多个方面的测量和评估,如儿童认知水平、动作能力和社交技能等。
此外,标准化测试还可以通过标准化的程序和测试工具,对儿童的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估和分类。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评价结果受到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如儿童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可能存在差异。
其次,评价结果受到儿童个体差异的影响,不同儿童的发育速度和方向可能存在差异。
此外,评价过程中还容易受到评价者主观判断的影响,如评估者对儿童行为的解读存在个人偏见。
因此,在进行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进行评估,尽量减少评估的偏见和缺陷,并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综上所述,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是了解儿童发展情况、发现潜在问题和制定干预计划的重要手段。
评价方法和工具包括定性观察、定量评估和标准化测试等,但评价结果受到环境、个体差异和评价者主观判断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判断,以提供准确可靠的评估结果。
小学生课堂行为心理分析
小学生课堂行为心理分析1. 引言在教育过程中,了解小学生的课堂行为心理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小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小学生的课堂行为心理进行分析,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2. 小学生课堂行为心理特点2.1 注意力的集中与分散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在课堂初期。
教师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互动环节以及适时调整教学节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注意力会逐渐提高。
2.2 学习兴趣与动机小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动机。
2.3 同伴关系与社交行为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同伴意识,重视与同学间的互动。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关注学生的社交行为,预防欺凌现象的发生。
2.4 个性差异与需求小学生个性各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方法,使他们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3. 课堂行为心理分析策略3.1 观察与记录教师应认真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记录其注意力、学习兴趣、同伴关系等方面的表现。
这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3.2 反思与总结教师需定期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心理进行分析,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3.3 沟通与反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良好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4 家庭与社会协同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此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 结论小学生课堂行为心理对于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希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共同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幼儿日常行为和心理分析
幼儿日常行为和心理分析幼儿期是一个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幼儿的日常行为和心理表现对于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一、常见日常行为1. 睡觉睡眠是幼儿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幼儿需要每天睡眠10到12个小时。
然而,许多幼儿都难以保持规律的睡眠习惯,这可能与家庭环境、睡眠环境或身体不适有关。
对于这些孩子,家长可以创建一个安静、温馨的睡眠环境,并与孩子一起培养健康的睡眠习惯。
2. 饮食幼儿时期的饮食对于儿童身体的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饮水问题,因为幼儿时期的饮水量和质量对于肾脏和尿路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3. 洗漱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幼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刷牙、洗脸和洗澡。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养成每天定期刷牙、清洁口腔的好习惯,同时帮助孩子保持身体清洁卫生。
二、心理分析1. 情绪管理幼儿时期是情绪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
由于缺乏成人的理性和思维能力,幼儿更容易在情绪上失控。
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学会识别和处理他们的情绪,以便他们能够建立健康的情感支持系统。
2. 社交技能社交技能是幼儿时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幼儿时期,孩子开始了解和学习如何与他人互动。
与其他孩子互动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社交技能、建立友谊和增强归属感。
家长可以通过为孩子提供社交机会、教授礼仪和识别社交信号等方式来帮助孩子培养社交技能。
3.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对于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自我意识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观和自尊心,并减少情感困扰和行为问题。
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来帮助孩子培养自我意识。
总之,幼儿的日常行为和心理表现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了解如何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习惯和心理,可以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
2023-11-06
目录
•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概述 • 大脑结构与功能 • 儿童感知与运动发展 • 儿童认知与语言发展 • 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估与干预 •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01 儿童神经心理发 育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神经系统和心理 功能的逐步完善和成熟。这一过程受到遗传、环境、教育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
特点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具有阶段性、 连续性和不平衡性。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认知、情感、社 交和运动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但各阶段的发展速度和特 点各不相同。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重要性
促进大脑发育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良好的环境 和教育条件下,儿童的大脑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 坚实的基础。
指导。
社交与沟通障碍
儿童可能在社交技能、语言表达能力方 面存在困难,需要语言治疗和社交技能训
练。
情绪与行为问题
儿童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攻击性行 为等问题,需要心理干预和家庭支持。
特殊教育与融合教育
针对有神经心理发育障碍的儿童,需要 提供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以促进他们的 成长和发展。
解决方案与策略
学校因素
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教学方法、同伴关系等 也会影响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
社会因素
社会文化背景、社区资源、社会支持体系等都会 对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产生影响。
07 儿童神经心理发 育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常见问题与挑战
智力与学习能力不足
儿童可能在学习能力、注意力、记忆力 等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和
儿童抽动症--《异常儿童心理》讲课内容
儿童抽动症新浪微博:枯藤千儿童抽动又称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特征是患儿频繁挤眉、弄眼、皱鼻子、撅嘴、摇头、耸肩、扭颈、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似清嗓子或干咳声,少数患儿有控制不住的骂人、说脏话。
症状轻重常有波动,感冒发烧或精神紧张可诱发和加重,其中约半数患儿伴有多动症。
日久则影响记忆力,使学习落后,严重患儿因干扰课堂秩序而被迫停学。
一、发病年龄和发病率以4-7岁发病者最多见,12-16岁仍有发作,发病率约为1%-7%,有报告达4%-23%者,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早期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3-4:1。
根据临床观察,女孩发病比男孩早,治疗见效较男孩慢。
一般可短时间内自愈或经治疗而愈,顽固者可延数年,甚至延续到成人。
儿童抽动症有轻得之分,我们把它分为3级。
Ⅰ级:抽动轻微,不影响学习与生活。
Ⅱ级:抽动严重。
Ⅲ级:抽动严重,并影响患者生活。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病人的严重程度与发病年龄有很大关系,平均发病年龄为6.9岁,症状自Ⅰ级至Ⅲ级随发病年龄增加而递增,Ⅰ级合并多动症者发病最早,平均年龄为4.65岁;Ⅲ级平均年龄为8.14岁,提示发病年龄愈晚,抽动症状愈重,愈需积极治疗。
现在多主张把病程在1个月到1年者称为暂时性抽动障碍,病程在1年以上的称为慢性抽动障碍,在慢性抽动障碍中,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应不同时出现。
二、诊断标准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提出的TS诊断标准1.起病于21岁以前,大多数在2—15岁之间。
2.有复发性、不自主、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抽动,影响多组肌肉。
3.多种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同时出现于某些时候,但不一定必须同时存在。
4.能受意志克制数分钟至数小时。
5.症状的强度在数周或数月内有变化。
6.抽动一日发作多次,几乎日日如此。
病程超过1年以上,且在同1年之中症状缓解不超过2个月以上。
7.排除小舞蹈症、肝豆状核变性、癫痫肌阵挛发作、药源性不自主运动及其他锥体外系病变。
儿童心理行为评估 PPT课件
儿童心理行为评估的过程
转诊或筛 查
评估
报告和反 治疗计划
馈
和干预
什么情况下需要评估
① 有严重的疾病症状时(例如,听力、视力问题); ② 心理行为发展延后于“发育里程碑”时(步行、说话、睡觉、如厕训练); ③ 其行为表现出不能用通常方法解决问题时; ④ 当其在学校有问题时; ⑤ 当他们的行为导致家庭的问题时; ⑥ 当父母(和其他人)担心孩子时。
到哪里和找谁评估
一般而言,评估的专业人员可以是医疗机构里的儿科医生(儿童发展方面的医生)、精神科医生、 神经病学家和遗传学家;还有心理学家,包括儿童心理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和神经心理学家。
5
二、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筛查工具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该量表包括学龄前儿童版(1.5~5岁)和儿童青少年版(6~18岁),其中学 龄前儿童版分为家长评定量表、教师评定量表。
包含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含了儿童的基本信息和家庭背景等;第二部分是社会功 能评价,包括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和学习情况三部分,总分越高,表明社会能力越强; 第三部分的心理行为问题评估是量表的核心,包括113个条目。
2
儿童心理行为评估有时也叫儿童神经发育评估、发育智力评估或发育评估,是借助一定 的评估工具对儿童的运动能力(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言语能力(表达和理解)和社 会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判断是否达到和年龄相对应的发育水平,即“发育里程碑”。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评估
狭义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评估是指对特定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进行专业的评估和诊断。
教师如何处理儿童多动症问题
教师如何处理儿童多动症问题引言儿童多动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作为教师,了解和应对班上患有ADHD的儿童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职责。
本手册旨在提供专业建议,帮助教师有效地识别、支持和照顾这些学生。
认识多动症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难以持久关注单一任务或活动,容易分心。
- 过度活跃:在不适当的时候说话、跑来跑去或做手势。
- 冲动行为:未经思考即行动,比如打断别人或抢答。
原因ADHD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环境因素和大脑化学物质失衡可能与之相关。
诊断ADHD的诊断通常由专业的心理健康医生或心理学家进行,基于详细的病史评估、观察和标准化测试。
与家长合作沟通- 建立联系:与家长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了解儿童在家中的行为模式。
- 分享观察:描述儿童在学校的表现,讨论可能的ADHD症状。
- 合作策略:共同制定一致的行为管理计划和支持策略。
家庭支持- 教育:向家长提供关于ADHD的信息和教育材料。
- 培训:鼓励家长参加ADHD培训课程,学习有效的育儿技巧。
课堂策略结构化环境- 清晰的规则:确立简单明了的规则和期望。
- 一致性:保持日常活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个性化教学- 适应性调整: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材料。
- 分解任务:将大任务分解为小步骤,帮助学生逐步完成。
注意力管理- 短时课程:设计短暂且集中的课程段,定期休息。
- 视觉提示:使用视觉辅助工具,如颜色编码或图表来提醒学生。
行为干预- 积极强化:当学生表现好时给予正面的反馈和奖励。
- 社交故事:教授社交故事以帮助学生理解适当的行为。
同伴支持- 同伴辅导:安排一个或多个学生作为同伴辅导员,帮助ADHD学生。
- 团队合作:鼓励团队合作活动,以提高ADHD学生的社交技能。
资源与支持- 专业咨询:建议家长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医疗支持。
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ppt课件
• 残忍地对待动物或他人; 述任何一项违反与其年
• 严重破坏财物; • 纵火;
龄相当的社会规范和道 德准则的行为持续半年 以上。
• 偷窃;
• 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 反复说谎;
(如社交、学习,或职
• 逃学或离家出走;
业功能)明显受损
• 过分频繁地大发雷霆; • 排除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 对抗性挑衅行为; • 长期的严重违拗。
• (2)个体素质:在违法少年中,素质类型大致有: 好交际、渴望刺激、冒险和情感易冲动的外向 型个性特点;神经质、焦虑、不安、担忧、易 激惹等情绪反应;孤僻、不关心他人,难以适 应环境倾向。
• (3)智能因素:智能落后者的分析、判断、理解 能力和自控能力均低,容易出现兴奋和情绪不 稳,为了满足个人欲望可以发生离家、逃学、 纵火等行为,并容易受人教唆而犯罪。
• 不能用其他疾病来解释不自主抽动和发声。
抽动障碍的治疗
• 药物治疗: 氟哌啶醇(0.5-5mg/qd)约有2/3的患者使用小 剂量可以好转,其他抗精神病药亦可使用如匹莫 齐特、利培酮等 ; 可乐定约一半患儿有效,对其伴发的多动症症状 也可有效。此药也应长期应用,2-3月疗效还可 增加。0.075mg tid。 硫必利不良反应较氟哌啶醇少,疗效也较弱, 100-300mg/d,一般一两周后起效。 抗抑郁药对伴有强迫症状者有效,抽动亦可减轻, 剂量略大于抑郁症。 哌甲酯虽对多动症有效,但对Tourette综合征无 效,且常可加重症状。
临床表现
• 注意缺陷 • 活动过多 • 冲动 • 神经系统异常 • 脑电图变化
注意缺陷
• 不能集中注意力,常易受外界的细微干 扰而分心,年龄越小,集中注意力的时 间愈短。因多动和注意障碍,常伴有学 习困难,成绩低下,但智能正常或接近 正常。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其评价ppt课件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方法
1 观察法
对儿童行为、语言、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评价。
2 测验法
采用各种心理测试工具,例如记忆筛选、情绪测试等来评价儿童神经心理的发展情况。
3 访谈法
通过与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交流,了解儿童生活、学习、游戏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价的指标
儿童发展方面 运动 语言 认知 社会情感
提高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策略
1
创造良好家庭环境
营造充满安全感与保障的家庭氛围,形成长期、稳定的情感纽带。
2
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给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
3
参与游戏和体育活动
参加儿童适宜的游戏和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儿童协调能力、人际能力等方面的发 展。
结论和总结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对整 个人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合适有效的评价方法与 指标是保障儿童发展的 重要手段。
充分关注因素、制定科 学的提高策略,获得成 功长达一个美好人生。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其评 价ppt课件
本课件介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定义、重要性、评价方法与指标、影响因素、 提高策略以及结论和总结。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定义
运动发育
语言发育
认知发育
动作技能能力的合理性有序性, 如爬、走、跑等。
言语听觉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
理解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认 知活动的逐步成长。
社会情感发育
情感态度、社交技巧、人际交往 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重要性
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儿童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对后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决定个体未来发展方向
儿科学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ppt课件
7~24月 语言理解的关键期 2~3岁 语言表达的关键期
语言的发育
0 2 3 6 8 9 12月 2岁 3岁 4岁
哭 表 发 发 理 有 指 用 发自
达 喉 唇 解 意 身 代 音言
不 音 音 部 识 体 名 不自
同
分 说 部 词 准语
的
成
位
音
人
语
言
5岁 6岁 流 利 语 法 正 确
②近端先行(从近到远):以躯干为 中心,接近躯干的肌群先发育,远离躯干 的肢端动作后发育,如上肢发育沿着肩部 、上臂、肘、腕、手、手指的顺序发育。
③由粗到细:粗大运动先发育,精细运 动后发育。
如3个月以前的婴儿高兴时出现“手舞足蹈”, 4、5个月婴儿取眼前玩具用整个手臂, 6个月左右婴儿可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指端取物, 9个月婴儿可用拇指和食指拿物品。
精选ppt课件
39
第6版
大运动口诀
二抬 十站
四翻 六坐 八爬
周岁走 二岁跑 三岁独足跳
精选ppt课件
40
第6版
大运动发育可疑迟缓的临床判断 4月 不能抬头 8月 不能翻身和独坐 13月 不能独自站 15月 不能独自走
精选ppt课件
41
精细运动发育 Fine Motor
Development
精选ppt课件
第6版
42
3~4月 吃/玩手
精选ppt课件
第6版
43
5~6月 伸手抓物
第6版
精选ppt课件
44
6~8月 物体换手
第6版
精选ppt课件
45
8~12月 拇食指钳小丸
第6版
精选ppt课件
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
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一、神经系统发育神经系统的发育是儿童心理发育的物质基础,神经系统发育正常与否与儿童心理发育密切相关。
(一)脑发育的可塑性胎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在各系统中居领先地位。
生后前3年,尤其第1年特别迅速。
新生儿出生时脑重约390g,只有成人的1/3;9个月时约660g,较新生儿期增加一倍;3岁小儿脑重达900~1000g,为成人脑重的2/3;6~7岁时接近成人脑重的90%。
儿童出生时大脑神经细胞数目已基本与成人相同(约1000亿),但细胞分化还在继续。
3岁时大脑皮质6层结构才基本完成,8岁已接近成人。
脊髓在胚胎时期即已开始发育,出生时形态结构已较完善,2岁时与成人近似。
可见,儿童早期大脑有很强的可塑性。
(二)环境对脑发育的影响大脑发育并非随婴儿年龄增长而自然成熟,除新陈代谢所需营养物质外,重要的是需要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影响。
外界刺激愈频繁,愈强烈,则脑细胞发育速度就愈快。
即在外界环境对神经系统的刺激过程中,大脑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
因此,应抓紧3岁以前的关键年龄段对小儿进行早期教养。
二、运动语言行为发育(一)运动发育儿童的运动能力的发展与其脑的形态及功能有关,此外尚与脊髓及肌肉的功能有关。
运动发育是婴幼儿神经精神发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运动发育又能促进儿童的神经精神发育。
1.运动发育的规律儿童运动的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即不同年龄阶段出现不同的运动行为,而且运动的发展还遵循着一些规律:(1)从泛化到集中:婴儿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不精确的,以后逐步分化为局部的、精确的动作,由不协调到协调。
(2)从上到下:儿童动作的发展是自头端向足端进行。
(3)从近到远:儿童动作的发展是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然后逐渐向肢体远端发展。
(4)先正后反:即儿童正面的动作先于反面的动作。
2.大运动发育程序儿童的姿势或全身的活动称之为大运动,其主要发育程序为:2个月俯卧抬头,4个月竖头稳定,6~7个月会坐,8~9个月会爬行,12~15个月独走稳,2岁会跑、会双脚跳,4岁独脚跳。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检查量表 ppt课件
ppt课件
21
• 76、独坐自如 • 操作方法:婴儿坐于床上,用玩具逗引,婴儿上身可自 由转动取物,或轻轻将婴儿肩头向对侧推观察侧平衡, 婴儿有努力回正、抵抗不倒的动作。 • 77、拇它指捏小丸 • 操作方法:抱坐,将一小丸放在桌子上,鼓励婴儿取。 • 78、试图取第三块积木 • 操作方法:连续出示两块积木,婴儿均能拿到,再出示 第三块积木鼓励婴儿取。 • 79、有意识地摇铃 • 操作方法:主试者示范摇铃,鼓励婴儿照样做。
ppt课件 17
• 61、理解手势 • 操作方法:主试者伸手表示要抱婴儿(不得出声提示), 观察婴儿反应。 • 62、自喂食物R • 操作方法:观察或询问婴儿拿到一块饼干或其他能拿住 的食物时,能否送食物至口中并咀嚼。 • 63、会躲猫猫 • 操作方法:主试者把自己的脸藏在一张中心有孔的A4纸 后面,呼唤婴儿名字,当婴儿听到声音观望时,主试者 沿有孔纸的一边探出头,并逗引说“喵~、喵~”,同侧 反复两次,第三次主试者在有孔纸的后面呼唤婴儿名字, 并通过纸孔,观察婴儿动作表情。
10
• 33、扶掖可站片刻 • 操作方法:主试者双手扶婴儿腋下,置于立位后放松手 的支持,观察反应。 • • 34、俯卧抬头90º • 操作方法:婴儿俯卧,前臂屈曲,头正中位,用玩具逗 引婴儿抬头,观察反应。 • 35、摇动并注视花铃棒 • 操作方法:抱坐,将花铃棒放入婴儿手中,鼓励婴儿摇 动。 • 36、试图抓物 • 操作方法:在婴儿面前摇动花铃棒,观察婴儿手的动作。
ppt课件
16
• 57、耙(扒)弄到桌上一积木 • 操作方法:抱坐,放一积木在婴儿容易够到的桌面上, 观察婴儿反应。 • 58、两手拿住积木 • 操作方法:抱坐,先后递给婴儿两块积木,观察其反应。 • 59、寻找失落的玩具 • 操作方法:以红球逗引婴儿注意,红球位置应与婴儿双 眼在同一水平线上。主试者手提红球,当婴儿注意到红 球后,立即松手使红球落地,此时主试者的手仍保持原 姿势,观察婴儿反应。 • 60、叫名字转头 • 操作方法:主试者或家长在婴儿背后呼唤其名字,观察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