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

合集下载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1.2 教学内容修辞手法的概念与分类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意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第二章:比喻2.1 教学目标掌握比喻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学会使用比喻手法进行写作2.2 教学内容比喻的定义和分类比喻手法的构成要素和运用技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比喻的定义和分类练习法:进行比喻句的写作练习第三章:拟人3.1 教学目标了解拟人的概念和作用学会运用拟人手法进行写作3.2 教学内容拟人的定义和特点拟人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拟人的定义和特点练习法:进行拟人句的写作练习第四章:夸张4.1 教学目标掌握夸张的定义和效果学会运用夸张手法进行写作4.2 教学内容夸张的定义和效果夸张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夸张的定义和效果练习法:进行夸张句的写作练习第五章:反问5.1 教学目标理解反问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反问手法进行写作5.2 教学内容反问的定义和特点反问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反问的定义和特点练习法:进行反问句的写作练习第六章:排比6.1 教学目标理解排比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排比手法进行写作6.2 教学内容排比的定义和特点排比手法的构成要素和运用技巧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排比句的定义和特点练习法:进行排比句的写作练习第七章:对偶7.1 教学目标掌握对偶的定义和结构学会运用对偶手法进行写作7.2 教学内容对偶的定义和结构特点对偶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对偶的定义和结构特点练习法:进行对偶句的写作练习第八章:对比8.1 教学目标理解对比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8.2 教学内容对比的定义和特点对比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对比的定义和特点练习法:进行对比句的写作练习第九章:借代9.1 教学目标掌握借代的概念和种类学会运用借代手法进行写作9.2 教学内容借代的定义和种类借代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借代的定义和种类练习法:进行借代句的写作练习第十章:总结与练习10.1 教学目标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知识提高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综合写作练习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顾和总结所学的修辞手法练习法:进行综合写作练习第十一章:反复11.1 教学目标理解反复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反复手法进行写作11.2 教学内容反复的定义和特点反复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反复的定义和特点练习法:进行反复句的写作练习第十二章:设问12.1 教学目标掌握设问的概念和效果学会运用设问手法进行写作12.2 教学内容设问的定义和效果设问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设问的定义和效果练习法:进行设问句的写作练习第十三章:引用13.1 教学目标了解引用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引用手法进行写作13.2 教学内容引用的定义和种类引用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引用的定义和种类练习法:进行引用句的写作练习第十四章:比拟14.1 教学目标掌握比拟的概念和分类学会运用比拟手法进行写作14.2 教学内容比拟的定义和分类比拟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比拟的定义和分类练习法:进行比拟句的写作练习第十五章: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15.1 教学目标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知识提高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15.2 教学内容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综合运用进行创意写作练习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练习法:进行创意写作练习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汉语修辞复习教案

汉语修辞复习教案

汉语修辞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和掌握常用的汉语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更生动、形象、有趣。

3. 提高学生对汉语修辞的鉴赏能力,增强语感。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

2. 分析实例,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3. 进行修辞练习,提高运用修辞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复习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运用。

2. 难点:正确判断和运用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及运用。

2. 示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3. 练习法:进行修辞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案、PPT及相关资料。

2. 修辞实例及练习题。

第一章:比喻1. 比喻的定义: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的描述,用一个事物来暗示另一个事物。

3. 比喻的运用:注意本体和喻体的相关性,避免生搬硬套。

第二章:拟人1. 拟人的定义:拟人是一种将人的特征赋予非人事物的修辞手法。

2. 拟人的运用:使非人事物具有人的情感、动作或特征,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第三章:夸张1. 夸张的定义: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2. 夸张的类型: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3. 夸张的运用:注意度的把握,避免过度夸张或不足夸张。

第四章:排比1. 排比的定义:排比是一种将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

2. 排比的类型:并列排比、递进排比、转折排比。

3. 排比的运用:注意句子结构的协调,使语言更加有力、鲜明。

第五章:修辞练习1. 练习题:分析下列句子,判断其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原因。

2.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点评。

3. 针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对偶1. 对偶的定义:对偶是一种将两个意义相对、结构相似的句子或短语排列在一起,以形成对称、和谐的效果的修辞手法。

《修辞(方法)》复习课教案

《修辞(方法)》复习课教案

《修辞(方法)》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并掌握常用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识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修辞方法的定义和特点。

2. 分析经典例句,巩固修辞手法的运用。

3. 进行修辞手法实践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修辞方法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针对每个修辞方法,分析经典例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运用。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修辞手法实践,互相评价、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分组练习的成果,评价学生的运用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修辞方法的定义、特点和经典例句。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修辞手法的解析和练习题。

3. 课后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修辞方法的课堂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2.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修辞手法实践,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3. 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修辞作品,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修辞方法。

2. 对比分析:对比不同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了解修辞方法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3.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修辞方法,提高学生的修辞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新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注重实践与应用:加强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监督与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修辞手法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复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已学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

帮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激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和运用能力。

1.2 教学内容:复习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例句和练习题,让学生识别和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1.3 教学步骤:1.3.1 回顾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1.3.2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1.3.3 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练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第二章:比喻和拟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帮助学生理解比喻和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比喻和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比喻和拟人在写作中的作用和效果。

比喻和拟人的练习和应用。

2.3 教学步骤:2.3.1 讲解比喻和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2.3.2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识别和运用比喻和拟人。

2.3.3 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练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第三章:夸张和排比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帮助学生理解夸张和排比的定义和特点。

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夸张和排比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夸张和排比的定义和特点。

夸张和排比在写作中的作用和效果。

夸张和排比的练习和应用。

3.3 教学步骤:3.3.1 讲解夸张和排比的定义和特点。

3.3.2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识别和运用夸张和排比。

3.3.3 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练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第四章:对偶和反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对偶和反复的修辞手法。

帮助学生理解对偶和反复的定义和特点。

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对偶和反复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对偶和反复的定义和特点。

对偶和反复在写作中的作用和效果。

对偶和反复的练习和应用。

4.3 教学步骤:4.3.1 讲解对偶和反复的定义和特点。

复习《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教案文档

复习《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教案文档

复习《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喻修辞: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某种意义。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形式。

2. 排比修辞: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几个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效果。

3. 夸张修辞: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处理,以突出其某种特点或效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如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修辞手法的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如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3. 分析: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让学生体会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 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否准确。

3. 写作作品:评估学生在课后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对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情况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语文教材,提供相关课文和练习题目。

《修辞(方法)》复习课教案

《修辞(方法)》复习课教案

《修辞(方法)》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文本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及作用。

2. 难点:学会分析文本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例句及分析。

2. 学生准备课本及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修辞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教师利用PPT讲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作用及例句,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实例分析:教师选取文本中的句子,让学生分析其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修辞方法进行语言表达,分享彼此的思路。

5.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方法进行创作,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修辞方法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方法,整理笔记。

2. 选取一篇课文,分析其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

3. 创作一篇小作文,要求运用至少三种修辞方法,展现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修辞手法运用能力。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维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修辞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分析文本中修辞手法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创新性和准确性。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提升文学素养。

2. 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或活动,鼓励他们运用所学修辞方法展示自己的才华。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2. 经典文学作品3. 写作练习题4. 学生作文样本九、教学时间安排1. 导入:5分钟2. 课堂讲解:20分钟3. 实例分析:15分钟4. 小组讨论:10分钟5. 课堂练习:10分钟6. 总结:5分钟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十、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完整版)小学语文修辞复习教案

(完整版)小学语文修辞复习教案

(完整版)小学语文修辞复习教案小学语文总复习——修辞手法六年级语文彭映映复习目标:1、复习巩固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六种修辞手法。

能区别比喻和拟人句。

2、能够迅速判断出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复习重点:比喻、拟人、夸张复习过程:一、引入:美文欣赏:说说这段文字好在哪里?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二、介绍:小学常见的修辞方式有以下几种:1、设问2、反问3、排比、4、夸张5、比喻6、拟人7双关 8 引用 9 反复每一种修辞有什么特点呢?(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它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例:公园里的花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

(二)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让无生命的事物好像有生命一样能活动,让有生命的动物好像人一样有思维和情感。

例: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三) 夸张: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它能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例: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夸大)例: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缩小)例: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超前)(四)排比: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例: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好比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书籍好比一叶扁舟,它能载着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书籍好比一盏明灯,它能指引我们踏上前进的方向。

(五)设问和反问1、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2、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愿。

《修辞(方法)》复习课教案

《修辞(方法)》复习课教案

《修辞(方法)》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等。

2. 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修辞方法的识别与运用。

2. 修辞手法的创新与实践。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文本,让学生了解修辞方法的应用。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修辞手法的巧妙之处。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修改文本,提高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案例文本: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本,涵盖各种修辞方法。

2. 投影仪:用于展示文本和案例分析。

3. 教学PPT:制作课件,方便学生整理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案例分析:展示典型文本,让学生识别其中的修辞方法,并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修辞手法,互相学习。

5. 实践操作: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方法修改文本,提高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修辞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时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3. 长期效果:通过后续课程和写作练习,观察学生修辞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提供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

2. 写作训练: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修辞方法。

3. 修辞竞赛:组织修辞手法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修辞能力的提升情况。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后作业:2. 修改一篇自己的文章,尝试运用至少三种不同的修辞方法,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

3. 选择一部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下周分享给同学。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复习导入1.1 课程回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效果。

1.2 学生展示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上节课中学到的修辞手法及其应用。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解,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第二章:比喻修辞手法2.1 比喻定义和类型解释比喻是一种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意义的修辞手法。

区分明喻和暗喻,强调比喻中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的概念。

2.2 比喻的创造性和应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用比喻的方式来描述常见的事物或抽象概念。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手法进行创作。

第三章:拟人修辞手法3.1 拟人定义和作用解释拟人是一种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类特征或行为的修辞手法。

强调拟人在创造生动形象和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3.2 拟人的应用和练习让学生尝试将拟人手法应用到写作中,例如给动物、植物或物体赋予人类的情感和行为。

提供一些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拟人手法进行创作。

第四章:夸张修辞手法4.1 夸张定义和效果解释夸张是一种夸大事物的特征或情况的修辞手法,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夸张效果。

强调夸张在增强语言表现力和幽默感中的作用。

4.2 夸张的运用和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夸张手法进行写作,例如描述一个人的极度高兴或极度悲伤。

提供一些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夸张手法进行创作。

第五章:排比修辞手法5.1 排比定义和结构解释排比是一种通过重复相似的句子结构或词语来增强语言节奏和表现力的修辞手法。

强调排比在创造韵律感和强调重要信息中的作用。

5.2 排比的运用和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排比手法进行写作,例如描述一系列的动作或列举一系列的事项。

提供一些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排比手法进行创作。

第六章:反问修辞手法6.1 反问定义和功能解释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提出一个似乎有答案的问题,但实际上是为了强调某种观点或引起思考。

强调反问在加强语气、引起读者思考和强调事实中的作用。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复习导入1.1 课程回顾回顾已学过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借代、比拟等。

强调修辞手法的目的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2 学生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运用修辞手法的例句或作品。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心得。

1.3 讨论与提问鼓励学生提出关于修辞手法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对修辞手法的认识。

第二章:比喻修辞手法2.1 比喻的定义与特点解释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意思的修辞手法。

强调比喻的目的在于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2.2 比喻的种类讲解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不同类型的比喻。

给出例句,让学生理解和区分各种比喻的特点。

2.3 比喻的运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练习编写比喻句,并相互分享和评价。

第三章:拟人修辞手法3.1 拟人的定义与特点解释拟人是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特征或行为的修辞手法。

强调拟人的目的在于使抽象或无生命的事物更加生动有趣。

3.2 拟人的运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拟人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练习编写拟人句,并相互分享和评价。

3.3 拟人句的例子给出拟人句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欣赏拟人的效果。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取拟人的特点和意义。

第四章:夸张修辞手法4.1 夸张的定义与特点解释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性质来表达强烈感情的修辞手法。

强调夸张的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强调事物的特殊性。

4.2 夸张的运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夸张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练习编写夸张句,并相互分享和评价。

4.3 夸张句的例子给出夸张句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欣赏夸张的效果。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取夸张的特点和意义。

第五章:排比修辞手法5.1 排比的定义与特点解释排比是通过重复相同的句式或结构来强调事物的修辞手法。

强调排比的目的在于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强调事物的并列性。

5.2 排比的运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排比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和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技巧,它能有效提升语言表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本课程旨在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回顾已学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第二章:比喻2.1 比喻的定义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某种意义或感情。

2.2 比喻的类型2.2.1 直接比喻:直接用“像”、“如”、“似”等词语进行类比。

例如:他的脸色苍白如纸。

2.2.2 间接比喻:通过描述某物的特点,使读者联想到另一个事物。

例如:他的脸色苍白得像纸一样。

2.3 比喻的作用比喻能够使语言更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知和理解。

2.4 练习与运用请学生运用比喻手法,描述一个人的心情或环境。

第三章:拟人3.1 拟人的定义拟人是一种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特征或行为的修辞手法。

3.2 拟人的作用拟人能使抽象或无生命的事物更具有生动感和亲切感,增强表达效果。

3.3 练习与运用请学生尝试运用拟人手法,描述一个自然景观或物品。

第四章:夸张4.1 夸张的定义夸张是一种故意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性质的修辞手法,以突出其表现力。

4.2 夸张的作用夸张能够增强表达效果,使读者对某一事物有更深刻的印象。

4.3 练习与运用请学生运用夸张手法,描述一个人的特点或经历。

第五章:反问5.1 反问的定义反问是一种提出问题,但不需要回答,或不期待回答的修辞手法。

5.2 反问的作用反问能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使表达更具有说服力。

5.3 练习与运用请学生尝试运用反问手法,表达一种观点或情感。

第六章:排比6.1 排比的定义排比是一种将同类事物或相似结构的事物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

6.2 排比的作用排比能使语言更加有节奏感,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6.3 练习与运用请学生运用排比手法,描述一个人、事物或景象的多个方面。

复习《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教案

复习《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教案

复习《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喻修辞:让学生复习比喻的定义、种类(明喻、暗喻、借喻)及用法,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掌握比喻修辞的手法。

2. 排比修辞:让学生复习排比的定义、特点(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及用法,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掌握排比修辞的手法。

3. 夸张修辞:让学生复习夸张的定义、种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及用法,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掌握夸张修辞的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进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采用示例法,通过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掌握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手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提高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复习比喻修辞,分析比喻的种类和用法。

2. 第二课时:复习排比修辞,分析排比的特点和用法。

3. 第三课时:复习夸张修辞,分析夸张的种类和用法。

4. 第四课时: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进行写作。

5. 第五课时:作品欣赏,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堂练习:通过分析学生课堂练习作品,评估学生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能力。

3. 作品欣赏:通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估学生对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写一段描述自然风光的文字。

2. 请学生找一篇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文章,进行分析和鉴赏。

小学语文《小学常用修辞手法》复习研讨课教案

小学语文《小学常用修辞手法》复习研讨课教案

小学语文《小学常用修辞手法》复习研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复习和掌握小学阶段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复习和掌握小学阶段常用的修辞手法。

2.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丰富写作内容,提高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1. 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 创新性地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学准备1. 案例分析:准备一些包含不同修辞手法的例文。

2. 小组讨论:准备一些关于修辞手法运用的问题,以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修辞手法的收获和体会。

2.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包含不同修辞手法的例文,引导学生分析并识别这些修辞手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并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练习: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5. 作品展示: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一起欣赏和学习。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提高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写作作品,关注其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创新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其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思考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3.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内容。

八、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修辞手法的书籍和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六年级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

六年级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

六年级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和总结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应用。

3. 进行修辞手法的练习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修辞手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每一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3. 例句分析:给出典型例句,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句子创作。

5. 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评价,选出优秀的句子。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修辞手法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修辞手法的概念、特点和例句。

2. 练习题:供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3. 优秀作文:提供一些运用修辞手法的优秀作文,供学生参考。

4. 视频、图片等教学素材:用于辅助讲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文章段落,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实际应用。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 任务驱动:设置相关的写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讲解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修辞手法。

3. 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4.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复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已学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激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和复习欲望。

1.2 教学内容:回顾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在日常写作中的应用。

1.3 教学步骤:1.3.1 开场白:教师简要介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

1.3.2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原因。

1.3.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这些修辞手法。

1.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修辞手法在日常写作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1.3.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进行总结,强调修辞手法在日常写作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比喻修辞手法复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比喻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结构。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比喻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结构。

比喻修辞手法的应用和效果。

2.3 教学步骤:2.3.1 回顾比喻修辞手法:教师简要回顾比喻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结构。

2.3.2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含有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和效果。

2.3.3 写作练习: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2.3.4 分享和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学习和交流。

2.3.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写作和讨论进行总结,强调比喻修辞手法在表达中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第三章:拟人修辞手法复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拟人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拟人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拟人修辞手法的应用和效果。

3.3 教学步骤:3.3.1 回顾拟人修辞手法:教师简要回顾拟人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3.3.2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含有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其效果。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语文百花园六《修辞手法课复习》语文S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语文百花园六《修辞手法课复习》语文S版
6.设问:阐述设问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自问自答的技巧。
7.反问:讲解反问的定义和作用,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反问手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修辞手法进行讨论和交流。
2.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分析例句,总结所选修辞手法的特点、作用和运用方法。
3.小组内讨论如何将所学的修辞手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分享自己的心得和经验。
3.采用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4.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究、乐于表达。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使他们能够欣赏和创造美。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强调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注意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可以是片断练习,也可以是完整的短文。
2.问题导向: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渐理解和掌握修辞手法的内涵和外延,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本节课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小组合作使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提高了学习效果。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提高写作质量。
3.鼓励学生相互批改作业,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共同进步。

六年级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

六年级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

六年级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和总结所学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 进行修辞手法的练习和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回顾和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运用。

2. 难点: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使文章生动、有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举例、练习、创作等方法进行教学。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直观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回顾修辞手法。

2. 讲解:讲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运用。

3. 实例分析:分析名篇名句,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修辞手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创作:鼓励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提高表达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和创作,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修辞手法的练习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实例。

2. 名篇名句集:用于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

3. 写作纸张和文具:供学生进行练习和创作。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2. 第一课时:回顾修辞手法,讲解修辞手法特点及运用,实例分析,修辞手法练习。

3. 第二课时:修辞手法创作,学生作品展示,总结,布置作业。

九、课后作业1. 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篇小作文。

2. 收集名篇名句,进行分析,了解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复习》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复习》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复习》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复习》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辨析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拟人这六种修辞手法。

2、能够熟练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和反问仿写、改写句子。

3、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自己写句子。

教学过程:一、说说常见的修辞手法。

说说什么是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和拟人。

(指名生回答,师板书,引出本课复习内容——修辞手法)二、总结:(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2)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4)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自问自答)(5)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6)拟人:把物当人来写。

三、比喻句的辨析练习一:请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2、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滑如凝脂。

()3、为什么中华民族成为拥有诗歌传统的民族呢?因为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

()4、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5、团团如果跌一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6、风儿轻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7、“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摩着你。

()让学生说说修辞手法复习时要达到什么要求,师总结出示教学目标练习二: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是()句。

A、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B、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C、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D、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E、小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六年级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

六年级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

六年级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第一篇:六年级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走进修辞手法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2、3、复习小学阶段常见的6种修辞方法。

能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反问句和设问句。

能迅速判断出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能迅速判断出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熟练掌握修辞方法的妙用,并能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运用。

教学过程:教学流程一、揭示本课任务: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是修辞手法。

1、猜谜语引入复习。

2、在六年的语文学习中,你们最熟悉哪些修辞方法呢?(板书: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那我们现在就去会会这些“老朋友”。

二、复习比喻句和拟人句。

1、引入复习内容,你能判断下面的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句)2、思考判断:你是如何判断它是比喻句或者是拟人句的呢?请你找出比喻句的特征。

3、复习比喻句的三种类型:明喻暗语借喻4、比喻句的运用原则。

1.要贴切2.要形象。

5、区别含有“像”、“仿佛”“似的”等词语的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6、比喻句的作用是什么?7、刚才你是如何迅速判断它是拟人句的?请找出拟人句的特征。

8、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在哪里?9、如果把人当成物来写?那叫什么呢?(拟物)10、引出比拟。

11、巩固练习:三、复习排比句。

1、你能判断以下的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句)(1)出示句子,引出排比句。

(2)什么叫排比句,排比句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2巩固练习。

四、复习夸张句。

1、看看这些句子又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夸张)2、什么叫夸张?其作用是什么?2、夸张的方式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五、复习反问句和设问句。

1、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一组句子,你知道他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2、设问和反问有什么特征,清说一说。

他们的作用分别是说什么?小结。

六、综合练习。

1、说说下面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读成语、辨修辞。

3、读古诗,辨修辞。

4、下列哪种方法是错误的。

5、练一练。

七、课堂小结:修辞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修辞手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小学阶段常见的6种修辞方法。

2、能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反问句和设问句。

3、能迅速判断出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迅速判断出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熟练掌握修辞方法的妙用,并能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揭示本课任务: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是修辞手法。

1、猜谜语引入复习。

2、在六年的语文学习中,你们最熟悉哪些修辞方法呢?(板书: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那我们现在就去会会这些“老朋友”。

二、复习比喻句和拟人句。

1、引入复习内容,你能判断下面的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句)
2、思考判断:你是如何判断它是比喻句或者是拟人句的呢?
请你找出比喻句的特征。

3、复习比喻句的三种类型:明喻暗语借喻
4、比喻句的运用原则。

1.要贴切 2.要形象。

5、区别含有“像”、“仿佛”“似的”等词语的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6、比喻句的作用是什么?
7、刚才你是如何迅速判断它是拟人句的?请找出拟人句的特征。

8、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在哪里?
9、如果把人当成物来写?那叫什么呢?(拟物)
10、引出比拟。

11、巩固练习:
三、复习排比句。

1、你能判断以下的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句)
(1)出示句子,引出排比句。

(2)什么叫排比句,排比句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2巩固练习。

四、复习夸张句。

1、看看这些句子又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2、什么叫夸张?其作用是什么?
2、夸张的方式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五、复习反问句和设问句。

1、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一组句子,你知道他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
2、设问和反问有什么特征,清说一说。

他们的作用分别是说什么?
小结。

六、综合练习。

1、说说下面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读成语、辨修辞。

3、读古诗,辨修辞。

4、下列哪种方法是错误的。

5、练一练。

七、课堂小结:修辞歌。

八、板书设计:
复习:
走进修辞手法
比喻本体比喻词喻体
拟人没有比喻词具有人的特点
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词组或句子
夸张夸大缩小超前
反问明知故问
设问自问自答
……
第I卷(共95分)
I.听力测试。

(共30分)
第一节(每小题1.5分,共9分)
听一遍。

根据你所听到的句子,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答语,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A.Nice to meet you, too. B. Thank you. C. Goodbye.
2、A.Don’t worry! B. Good idea! C.Hurry up!
3、A. You’re welcome. B. It doesn’t matter. C. Take your time.
4、A.That’s right. B.Take it easy. C. With pleasure.
5、A.Sorry, I won’t. B. Well done. C. Here you are.
6、A.Never mind! B. What a pity! C. Have a good time!
第二节(每小题1.5分,共9分)
听一遍。

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和问题,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7、A. By bike. B. By bus. C. On foot.
8、A. Grace. B. Alice. C. Paul.
9、A.In the library. B. In the museum. C. In the classroom.
10、A. Math. B. Chinese. C. Scie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