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结课报告汇总
机械设计创新优化设计总结
![机械设计创新优化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4d870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2.png)
机械设计创新优化设计总结第一篇:机械设计创新优化设计总结XXX总结2012年7月12日我们终于完成了为期2周的创新设计,对我们来说是成功的,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在设计过程中的遇到的难题,都被我们一一解决,为了完美的实现各个步骤的要求,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最后终于再没有意外出现的情况下完成了此次的设计。
创新设计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技成果进行创新构思,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创造性、新颖性及实用性的一种实践活动。
机械多米诺的设计就是一连串的机械联动实验过程,但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从没有做过实体设计,所以制作过程才是难中之难,重中之重。
此次创新设计是对我们每一个人在各方面能力的全面锻炼,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对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很重要。
总结自己团队的成败得失吸取成功团队的宝贵经验,个人觉得一个团队要取得成功以下几点非常重要:1.首先需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拥有必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外还需要能够统筹全局,充分调动整个团队的积极性,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长处,挖掘每个成员的潜能。
这需要他能够准确把握宏观的方向也要注意很小的细节问题。
2.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不仅是个人能力有限,在思维的灵活、见识的广度、上个人都是无法和团队相比拟的。
一个团结的团队会有不竭的动力,团员间互相鼓励保证了团队的旺盛的斗志。
团员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使整个设计可以得心应手。
3.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以及不灭的斗志。
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说的容易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很多时候在最需要坚持时,没有一个明确而有强烈的目标很难取得最后的成功。
在这两周的创新设计实习中我学会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从生活中没发获得到的知识和道理。
从经历的挫折和失败,到现在冷静的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挫折和失败,才能通往自己的罗马大道。
在这半年里,我有失落过,烦恼过,悲伤过。
机械专业课程设计小结(3篇)_专业课工作总结
![机械专业课程设计小结(3篇)_专业课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fa7d3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69.png)
机械专业课程设计小结(3篇)_专业课工作总结在本次机械专业课程设计中,我从设计方案的制定到实际制作中,充分运用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积极思考与尝试,不断完善和改进设计,最终实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首先,在设计方案的制定中,我根据课程要求,对项目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并结合个人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确定了最终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详细的计划与预算。
在此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产品的实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并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竞品对比,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接着,我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实际制作需要,针对各个部位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包括各个零部件的结构和尺寸等。
在此过程中,我充分运用了所学的机械设计知识,并结合了相关实践经验,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最后,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我注重细节,认真执行设计方案,并针对不同的制作环节,采用了相应的工艺技术和制作方法,确保了整个制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最终,我成功地将设计方案转化为了实际产品,并通过了相关测试和试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本次机械专业课程设计,我不仅深入了解了机械设计的原理和实践操作,还提升了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制作技能。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保持学习和钻研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实践能力。
篇二:机械设计师实训工作总结我在机械设计师实训工作中,主要担任模型和图纸的制作工作。
在此过程中,我积极学习和探索相关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技能,为实验室的工作和专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模型制作方面,我首先对待设计任务认真,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预设,确定了最终的制作方案。
在具体制作时,我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并采用合适的工具和材料,保证了制作的精度和效果。
在图纸制作方面,我主要负责细节部分的制图以及相关标注和调整。
针对不同的零部件和功能要求,我采用不同的技巧和工具进行制图,并严格执行设计规范和标准,确保了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机械创新设计结课报告s
![机械创新设计结课报告s](https://img.taocdn.com/s3/m/36cbbfcebb4cf7ec4bfed006.png)
《机械创新设计》结课报告设计题目:机械运动按摩椅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任课教师:2013 年 6 月 6 日一.拟定设计任务书1.1机械按摩椅是一款通过人工踩踏踏板,驱动链轮,带动链条,驱动齿轮等一系列复杂的传动构成的按摩椅。
机械按摩椅最大的特点便是人们用自己的脚踩踏踏板,便能获得按摩放松。
1.2机械按摩椅的机械传动机构主要由链条传动、齿轮传动、曲柄滑块三大传动机构组成。
链条传动采用单排滚子链作为传动介质,其中有两张紧轮作为导向、张紧链条作用;齿轮传动则是采用圆柱直齿齿轮,有两对外啮合齿轮,分别位于链轮的两侧,在传动中起到了平衡传输功率的作用;曲柄滑块机构则是由曲轴、连杆、滑块构成,起到实现按摩作用。
1.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于自身健康关注度的加大,按摩椅作为一种保健医疗器械,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从家具设计的角度来讲,作为一种智能化休闲座椅,按摩椅除了拥有一般休闲椅所具备的功能外,还具有独特的自动调节与按摩功能,尤其是自动按摩功能大大提高了其使用的舒适性,用户只需通过遥控器选择自己需要的按摩模式就能对按摩状态进行调节。
当然,这也对其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的按摩方式、按摩模式、按摩时间等参量的预设是按摩椅产品开发的关键。
二.功能原理与工作原理分析此新型腰背按摩椅可以在横向和纵向同时多方位按摩,由电动机、蜗轮蜗杆、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轴、轴承、带轮等共同组装而成,如下图所示。
在横向用带传动,纵向用齿轮传动。
其位置关系为:电动机为输入运动,通过蜗轮蜗杆的减速换向带动轴1的转动,轴3通过齿轮1、2的传递,带动轴2、3的转动。
轴1、2、3的转动带动轴上按摩滚轮的转动,从而达到横向按摩腰背的效果。
轴1的转动同时带动圆锥齿轮1的转动带动圆锥齿轮2的转动,实现了转向,圆锥齿轮2带动同轴的带轮1,带轮1带动带轮2转动然后带动带轮3的转动,然后带动轴4、5的转动,从而带动轴4、5上的按摩轮的转动,达到纵向按摩的效果。
机械创新设计方法结课报告
![机械创新设计方法结课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b0cb0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c.png)
机械创新设计方法结课报告机械创新设计方法结课报告一、引言机械创新设计是指通过解决现有机械产品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实现功能改进、性能提升或成本降低的目标。
本课程从机械创新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机械创新设计方法,包括TRIZ理论、造型参数法、Axiomatic Design理论等。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机械创新设计,提高创新设计的效率和成功率。
二、TRIZ理论TRIZ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是由俄罗斯科学家居里亚金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种机械创新设计方法。
TRIZ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分析历史上已有的发明创造,总结出一系列的创新原则和模式,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设计问题中。
TRIZ理论提出了39个创新原则,包括分离原则、局部或局部负原理、替代原理等。
通过运用这些创新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设计问题中的矛盾点,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三、造型参数法造型参数法是一种以形态设计为基础的机械创新方法。
它通过对产品形态和参数的分析,识别出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并从形态和参数的角度出发提出创新的设计方案。
造型参数法的核心是确定机械产品形态和参数的优化目标,通过对目标进行分析研究,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同时,造型参数法还强调产品形态和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调整参数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体设计的协调和优化。
四、Axiomatic Design理论Axiomatic Design理论是一种以公理为基础的机械创新方法,它通过引入公理来指导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
Axiomatic Design理论的核心是将设计问题分为功能需求和设计参数两个层次,并通过公理及其推理过程来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Axiomatic Design理论提出了六个基本公理和推导规则,包括独立公理、信息公理、A-强度公理等。
通过遵循这些公理和规则,可以帮助我们从系统的整体角度出发,进行机械创新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总结
![机械创新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866acc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9.png)
机械创新设计总结机械创新设计是指通过创新思维和方式,对现有机械设备或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而提高其性能、效率和可靠性。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方面的要求,结合相关技术和材料的发展,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首先,在机械创新设计中,对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的充分了解至关重要。
只有了解用户需求,才能提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创新设计方案。
这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用户调研,获取用户反馈和意见,进一步分析和理解用户需求。
其次,机械创新设计需要注重产品功能的创新。
通过分析现有产品的功能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这需要善于发现问题和困扰用户的关键环节,并提出合理的设计改进方案,使产品功能更加出色。
同时,机械创新设计需要关注产品的结构和材料创新。
通过结构优化和材料选择,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使用轻量化材料、增加刚性结构、减少零部件数量和优化零部件布局,都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效率。
另外,机械创新设计需要考虑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已经成为机械设计的趋势。
通过引入传感器、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机械设备具备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操作的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性。
最后,机械创新设计需要进行实验验证和优化完善。
在设计完毕后,需要进行实验验证,检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表现。
根据实验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机械创新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功能创新、结构和材料创新、智能化和自动化应用,以及实验验证和优化完善。
通过创新设计,可以提高机械设备和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满足用户需求,推动机械行业的发展。
机械创新设计总结
![机械创新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3ff6931767f5acfa0c7cd6c.png)
机械创新设计总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机械创新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作1.详细论述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答:机械产品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类型的产品、不同类型的设计,其产品的设计过程不尽相同。
产品的开发性设计过程大致包括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及改造设计等三个阶段。
1 规划设计1)市场调查在明确任务的基础上,广泛的开展市场调查。
其内容主要包括用户对产品的功能、技术性能、价位、可维修性及外观等具体要求;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技术经济情报;现有产品的销售情况及该产品的预测;原材料及配件供应情况;有关产品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等。
2)可行性分析针对上述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情报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开发的可能性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产品开发的可行性报告,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市场需求预测;有关产品的国内外水平和发展趋势;预期达到的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包括设计技术水平、经济、社会效益等;在现有条件下开发的可能性论述及准备采取的措施;提出设计、工艺等方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投资费用预算及项目的进度、期限等。
3)技术任务书技术任务书下达对开发产品的具体设计要求,它是产品设计、制造、试制等评价决策的依据,也是用户评价产品优劣的尺度之一。
技术任务书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功能、技术性能、规格及外型要求;主要物理、力学参数、可靠性、寿命要求;生产能力与效率的要求;环境适应性与安全保护要求;经济性要求;操纵、使用维护要求;设计进度要求。
2 方案设计市场需求的满足是以产品功能来体现的。
实现产品功能是产品设计的核心,体现同一功能的原理方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这一阶段就是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构思、优化筛选,取得较理想的功能原理方案。
产品功能原理方案的好坏,决定了产品的性能和成本,关系到产品的水平和竞争力,它是这一设计阶段的关键。
方案设计包括产品功能分析、功能原理求解、方案的综合及评价决策,最后得到最佳功能原理方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总结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3c44ff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79.png)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总结第一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总结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总结为期两周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已经结束了,首次指导课程设计有收获也有缺憾。
此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输送带的减速装置,包括一级带传动和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由于是初次指导学生,心里面没底,不知道在设计过程中会遇到那些问题和困难,所以在向学生下达设计任务之前,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请教了经验丰富的王树英老师,为后面的课程设计指导工作做了精心准备。
在下达任务时,向学生明确地阐述了此次课程设计的任务、目的、意义、要求及设计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但是即使这样,在指导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现总结如下:首先,由于自己缺乏工作经验,没有预料到学生对于传动比的分配会出问题,个别学生出现了传动比分配不当的问题,造成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过小,致使中心距过小,箱体上两轴承座距离太小,对于加工连接螺栓的通孔造成困难。
其次,部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不好,整个设计过程只是在照着课本和参考书进行机械的计算,并不理解各个参数的选择依据和零件的设计准则。
在提问的问题中多数都是课堂上反复强调的问题,一些学生都回答不清。
对于轴的结构设计从讲课到练习再到作业共讲了三遍,但是还是有些同学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再就是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箱体、油标尺、放油塞、螺栓及轴承端盖的尺寸都可按参考资料中的设计经验设计来确定,但是他们并不按设计经验或类比的方法来确定,而是自己随便定尺寸,致使箱体的铸造壁厚、凸缘连接处的宽度以及螺栓的直径不能满足要求。
而且螺栓是标准件,一些学生不按标准件画,信手涂鸦,画得图很不美观。
这是我事先没料想到的,在发觉后,让学生修改,部分学生作了认真修改,但还有一部分没有按要求修改。
最后,由于学生刚学完AutoCAD,使用不熟练,图中存在多线、漏线和粗细实线使用不当的情况较多,即使给他们指出来了,但是他们还是有些地方漏改,最后打印出的图纸还是存在一些错误。
机械创新设计综合实训报告总结
![机械创新设计综合实训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9e1451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7.png)
机械创新设计综合实训报告总结1. 背景机械创新设计综合实训是一门针对机械工程学生的综合性实践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2. 分析在本次机械创新设计综合实训中,我们小组选择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进行研究和设计。
该课题是开发一种新型的自动化装配线,用于提高工厂生产效率。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首先进行了市场调研,了解了目前自动化装配线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然后我们进行了需求分析,确定了我们设计的自动化装配线需要具备的功能和特点。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初步设计,并使用CAD软件进行三维模型建模。
通过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我们最终确定了最佳方案,并开始进行样机制造和测试。
在制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在选择材料和零部件时,需要考虑到成本、强度和耐久性等因素。
同时,在装配过程中,我们需要保证各个部件的精度和配合度,以确保装配线的正常运行。
经过反复测试和调试,我们成功完成了自动化装配线的制造,并进行了性能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装配线具备高效、稳定、可靠的特点,并且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3. 结果通过本次机械创新设计综合实训,我们小组取得了以下成果:•完成了自动化装配线的设计、制造和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增强了机械制造和装配技能;•深入理解了机械创新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4. 建议在完成本次机械创新设计综合实训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以下建议:•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更多实际案例和实践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项目管理上,可以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提高项目进展的效率;•在教师指导上,可以提供更多专业知识和实用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项目任务。
结论通过本次机械创新设计综合实训,我们小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这次实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专业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机械创新设计期末总结
![机械创新设计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f73695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1.png)
机械创新设计期末总结一、引言机械创新设计是现代工程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机械创新设计的重要性,也在实践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的期末总结。
二、理论知识学习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我通过系统学习了许多有关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力学、材料学、动力学等。
这些理论知识为我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学习中,我注意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理论知识只有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因此,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也积极参与了许多实践项目,进行动手实践,不断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三、实践项目在机械创新设计的课程中,我参与了几个实践项目,通过实践中的团队合作,进一步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其中最具挑战性的项目是设计一台自动铣床。
该项目要求我们从零开始设计一台完整的自动铣床,包括机械结构、控制系统、电气系统等。
在这个项目中,我担任了团队的机械设计师,负责设计和优化整个机械结构。
通过与其他团队成员的密切合作,我们最终完成了一台功能完善、性能优异的自动铣床,获得了较好的评价。
在实践项目中,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比如如何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如何分配团队成员的任务、如何与其他团队协作等。
这些经验在我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四、创新能力培养机械创新设计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上,我们经常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通过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项目中,我们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设计,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这些训练和实践,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新思维方式,能够更加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机会,并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许多实用的机械工程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机械设计学习心得总结(3篇)
![机械设计学习心得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cbd14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1.png)
机械设计学习心得总结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这个方案包括设计了一套电路原理和pcb连接图,和芯片上的选择。
这个方案总共使用了74ls248,cd4510各两个,74ls04,74ls08,74ls20,74ls74,ne555定时器各一个。
2、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就是心里想老着这样的接法可以行得通,但实际接上电路,总是实现不了,因此耗费在这上面的时间用去很多。
3、我沉得做课程设计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试内容有限,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平时看课本时,有时问题老是弄不懂,做完课程设计,那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而且还可以记住很多东西。
比如一些芯片的功能,平时看课本,这次看了,下次就忘了,通过动手实践让我们对各个元件映象深刻。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这个期末测试之后的课程设计对我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4、经过两个星期的实习,过程曲折可谓一语难尽。
在此期间我们也失落过,也曾一度热情高涨。
从开始时满富盛激情到最后汗水背后的复杂心情,点点滴滴无不令我回味无长。
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
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
通过实习,我才真正领略到“艰苦奋斗”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我才意识到老一辈电子设计为我们的社会付出。
我想说,设计确实有些辛苦,但苦中也有乐,在如今单一的理论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有实践的机会,但我们可以,而且设计也是一个团队的任务,一起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助,配合默契,多少人间欢乐在这里洒下,大学里一年的相处还赶不上这十来天的合作,我感觉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我想说,确实很累,但当我们看到自己所做的成果时,心中也不免产生兴奋;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机械专业课程设计小结(3篇)_专业课工作总结
![机械专业课程设计小结(3篇)_专业课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924397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7a.png)
机械专业课程设计小结(3篇)_专业课工作总结范文一为期三周的课程设计终于结束了。
这是第一个实践性的课程设计。
我们需要联系机床加工零件。
老实说,我们不能操作机床。
我想没有人能。
我在大二精工实习期间学到了一点,现在我已经忘记了这一切!研究生的高年级学生帮助我们操作机床。
铣床的加工比我们想象的慢得多。
处理每组的零件大约需要20个小时第一周吧,接到任务都不知道干什么,我们组做的是减速箱盖,当时老师没给我们介绍清楚那个可以自动编程的软件MasterCAM,还以为是和proE的建模软件,不过网上关于MasterCAM的资料不是很多,和proE,UG是没得比的,不过感觉很奇怪,这么好的软件用的人这么少,而且这软件之前从没听说过,教程貌似也不多不知道它还有数控自动编程的功能,这个软件真的很强大,绝对很强大,导致第一周大家都不知道干什么,以为要自己手动编程,差不多都放弃了,有个同学叫他朋友帮忙用其它软件编出了程序,不知道他朋友用的是什么软件!第二周的时候才开始学MasterCAM,网上好不容易找到了个X3版本的,带汉化和破解,刚开始的时候是下了最新版本的X4而且刚升级到MU1,不过下好了按安装说明一步步操作下来,也没出现过什么异常,可是就是打不开,说什么sim找不到,装装卸卸了好几次,终于火了,下了个X3版本的装了,结果一次通过,真是汗颜!之后就马上去图书馆借了相关的教程书,其实关于MasterCAM的书真的很少,找了好久才找到。
跑回寝室打开软件,翻开书开始熟悉操作界面,操作界面看起来很复杂,全是按钮,看着头疼。
MasterCAM和其他建模软件一样也可以自己画2D和3D图形,不过我没时间从头开始学,直接跳到数控加工编程!第一次不知道直接就把prt文件导进去,想要选择面加工的时候,不像书上那样可以一个一个面选择,我一选就是所有的面都选上了,这样搞来搞去搞了好长时间,软件卸载又安装了好多次,结果还是一样,一气之下就不想学了!后来向同学抱怨的时候,他告诉我要先用proE保存副本为igs格式文件,不然直接导进去无法使用的,这最重要的一步老师忘了没和我们说,害我浪费了两天时间真是汗呀!经过两周的奋战我们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到得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有的是如何进行团队的合作,因为任何一个作品都不可能由单独某一个人来完成,它必然是团队成员的细致分工完成某一小部分,然后在将所有的部分紧密的结合起来,并认真调试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之后形成一个完美的作品。
2024年机械课程设计总结(2篇)
![2024年机械课程设计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fecb9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d.png)
2024年机械课程设计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在2024年的机械课程设计中,我所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让我对机械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24年机械课程设计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展,我们有机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设计、模拟、制造和测试,不断调整和改进设计方案,以尽可能地满足特定需求。
这种全过程的设计让我深刻理解到了机械设计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在课程设计中,我收获最大的是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机械设计往往需要多个专业背景的人员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一个项目。
在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中,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也学会了如何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通过与团队成员不断讨论和交流,我们能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团队合作的经验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2024年的机械课程设计还强调了创新思维的培养。
机械设计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领域,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尝试新的方法和理念。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被鼓励去提出不同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不断挑战和改进现有的设计。
这种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对于机械设计行业有益,也对于我们个人的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2024年的机械课程设计是一次有益的学习经历。
通过课程设计,我获得了实践能力的提升,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这些能力的提升对于我将来从事机械工程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将能够在机械工程领域取得更好的成就。
2024年机械课程设计总结(2)一、设计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机械工程领域的需求与日俱增。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机械工程人才,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知识及技能,进行一个完整的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际设计项目的经验,加深对机械设计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方法》结课报告
![《机械创新设计方法》结课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17fa4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7.png)
《机械创新设计方法》结课报告设计题目:自动晾衣架结构方案对比学生姓名:**学号: ************班级:机械0801班任课教师:邹*2011 年月日一.拟定设计任务书(设计原由,设计技术条件,设计内容,设计对象说明)设计原由: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晾衣架作为家居用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晾衣架不仅仅是一个装饰品,更是一个功能性产品。
由于以前的固定式晾衣架结构过大,外形不美观,而且晾晒衣物的时候十分不方便,因此,随着自动晾衣架的逐步发展与成熟,它已经成为一个市场上竞争激烈的行业产品,生活中的好帮手。
设计技术条件:1、承重能力:晾衣杆是晾衣架的主要组成部分,厚度是承重的保证。
2、振动噪声:手摇器是晾衣架的核心部分,要保证摇动时操作方便,无噪声。
3、材料使用:由于晾衣架长期在户外使用,钢丝绳必须防锈并且柔软,同时滑轮也要保证防滑、耐磨且转向灵活。
4、使用寿命:自动晾衣架安装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且使用时间长顶座容易卡住,因此顶座的材料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晾衣架的使用寿命。
5、工艺性:在产品零部件间的磨合是体现工艺性好坏的一个重要参数,实现工艺的合理性十分重要。
6舒适性:晾衣架一般安装在阳台上,因此不仅要考虑外形的和谐与稳定性,更要解决在操作过程中的人对产品的适应性,手摇时是否无需花费大力气。
设计内容:自动晾衣架一般是安装在阳台上,我设计的晾衣架由一个手摇器,两个定滑轮牵引着钢丝绳,带动晾衣杆的升降,手摇器内部的弹簧收缩或膨胀可以让晾衣架自锁,有良好的定位。
设计对象说明:自动晾衣架是由晾衣杆、手摇器、钢丝绳、转角器、顶座、衣架几部分组成,手摇器是晾衣架的核心部分,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
在晾晒衣物过程中,可先将晾杆降到方便晾晒的位置,再将其升到一定高度,升降的时候无需花费很大的力气。
晾衣架轻巧环保,也不会占过多空间,既美观又实用,且操作起来很方便。
二.功能原理与工作原理分析自动晾衣架通过固定在墙上的控制盒的手摇器运转,牵引钢丝绳通过转角器、顶座带动晾杆,使其可以自动上升或下降,可以让晾杆在任意高度位置实现自锁功能,达到轻松晾晒衣物的目的。
机械设计创新实践报告总结
![机械设计创新实践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9c6ea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7.png)
机械设计创新实践报告总结引言机械设计创新实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践项目,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报告对机械设计创新实践项目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了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对未来的实践项目提出了一些建议。
实践项目概述本次机械设计创新实践项目是设计并制作一台自动喂食机器人。
该机器人由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组成,可以根据设定的时间和食物量自动喂食。
项目要求学生进行整体设计、零部件选型、结构优化、总装调试等一系列工作,并最终完成一台能够正常工作的机器人。
实践过程总结在实践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与队友们密切配合,解决了许多设计上的困难。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首先,设计前需充分了解需求和目标。
在开始设计前,我们进行了需求分析和目标设定。
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项目的核心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工作。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始终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设计,避免了不必要的功能和结构复杂性。
其次,注重性能和可靠性的平衡。
在选择零部件和材料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性能和可靠性之间的平衡。
某些高性能的零部件可能存在成本高和可靠性低等问题,而某些可靠性较高的零部件可能性能相对较差。
因此,在设计选择上需要进行权衡和取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设计的性能和可靠性兼顾。
再次,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
设计完成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验证工作。
通过模拟实际环境下的使用条件,我们能够充分了解设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及时进行了修改和调整,从而提高了设计的质量和可靠性。
最后,及时记录和总结经验。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积极记录了各种设计和测试的结果,及时总结和反思。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设计的规律和原则,为以后的实践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
实践收获与不足通过机械设计创新实践项目,我获益良多。
首先,在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提高。
机械课程设计总结精选五篇_工作总结
![机械课程设计总结精选五篇_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cb8f3f083d049649a66581b.png)
机械课程设计总结精选五篇有哪些实用的机械课程设计总结模板,下面是橙子给大家带来的模板,欢迎参考阅读!机械课程设计总结(一)机械课程设计接近尾声,经过两周的奋战我们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
我们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说实话,课程设计真的有点累。
然而,当我一着手整理自己的设计成果,漫漫回味这两周的心路历程,一种少有的成功喜悦即刻使倦意顿消。
或许很多人认为课程设计两周时间很长,可我们却丝毫未感觉到时间的充裕,这些天我们每天早出晚归,除了在寝室休息食堂吃饭其他时间就窝在基地做课设。
这两周的时间大致的安排是第一周做选定题目、背景调查、需求分析和概念设计,这个过程中我们在网上收集资料,选定方向,提出初步的方案,经过几次不断地反复修改和讨论,我们基本确定了题目和实现原理。
第二周的任务就着重在详细设计。
这个阶段我们分工明确,有条1 / 16不紊,我和xxx由于有一些建模基础,负责建模和动画,xx负责文档、图片的整理和说明书。
我想这是我最充实的几天,经过概念设计后我们对方案都认为有深刻的了解,可是真正落实到细节,我们低估了它的困难性,每一个零件的尺寸、定位都需要确定,一个螺钉、一个轴承、一个卡簧都要装配,从来没有体会到装配原来也这么的有技术含量,经过四天的努力,我和xxx还是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这期间我想最痛苦的并非我,而是我的笔记本,几乎每次都是以死机而告终,最后装配体里一百多个零件,三百多个装配约束,只要修改一个尺寸,就要驱动很多零件的位置,最后做动画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删掉了如圆角、推刀槽、筋等一些结构特征,甚至一些不影响约束的螺钉螺帽和卡簧,即便是这样动画也渲染了近八个小时。
机械创新设计结课报告汇总
![机械创新设计结课报告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798869b8762caaedd33d428.png)
《机械创新设计方法》结课报告设计题目:脚踏儿童滑板车学生姓名:**学号: ************班级:机制1003任课教师:***2011 年 5 月 29 日1. 运用《机械创新设计方法》课程所学的创新思维、创新技法,以及机械系统方案设计、机构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创新知识,针对某一你所熟悉的产品、设备或零件,提出你在上述某一方面的具体的创新与改进措施。
2. 设计课题在主题框架内可自行确定,课题可以是机构设计,结构设计,外观设计,创新设计等;3. 每个课题可一人一题,也可两人或三人一题,但需要有较明确的分工;一.拟定设计任务书1.设计原由脚踏儿童滑板车是时下一种时尚的运动休闲工具,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
脚踏儿童滑板车适合3-5岁左右的孩子玩耍。
脚踏儿童滑板车是继滑板车几年前在我国流行之后的又一儿童运动健身类玩具。
脚踏儿童滑板车的前身是比较专业型滑板车改进而来。
而滑板车是继滑板之后的又一类运动型新产品,名副其实--滑板车(Bicman),速度可以达到20公里/时,这种新型产品来源于世界科技先进大国日本,但却是一位德国工人发明的,它是一种简单的省力运动机械。
早在三年前,滑板车已经传入我国,只不过当时价格太高,很少人对它产生兴趣。
直到这阵子,它的价格猛然下降,加上产家们对它加紧疯狂推销,使它"人气大旺",最重要的是玩滑板车必须有高度的悟性和胆量,这正符合想象力丰富,喜欢挑战的青少年们的口味,如今滑板车已成为青少年新一代的潮流运动产品。
可见,它的魅力可不逊于滑板哦!所以我们对其进行改进由原来的脚滑变成脚踏!这个设计是基于个人创意一个大的提升,希望我的设计能给小朋友带来更多的乐趣,给企业带来效益!2.设计技术条件1.设计技术条件需要速练得掌握SolidWorks软件的基本操作,通过SolidWorks软件设计出零件的模型,然后零件图组装成装备体,最后生成二维工程图。
2.设计零件的前提是掌握齿轮齿合条件,计算出一些技术参数后方可画出齿合的齿轮。
机械课程设计总结精选五篇
![机械课程设计总结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8daae87cd184254a353584.png)
机械课程设计总结精选五篇机械课程设计总结(一)机械课程设计接近尾声,经过两周的奋战我们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
我们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说实话,课程设计真的有点累。
然而,当我一着手整理自己的设计成果,漫漫回味这两周的心路历程,一种少有的成功喜悦即刻使倦意顿消。
或许很多人认为课程设计两周时间很长,可我们却丝毫未感觉到时间的充裕,这些天我们每天早出晚归,除了在寝室休息食堂吃饭其他时间就窝在基地做课设。
这两周的时间大致的安排是第一周做选定题目、背景调查、需求分析和概念设计,这个过程中我们在网上收集资料,选定方向,提出初步的方案,经过几次不断地反复修改和讨论,我们基本确定了题目和实现原理。
第二周的任务就着重在详细设计。
这个阶段我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我和xx由于有一些建模基础,负责建模和动画,xx负责文档、图片的整理和说明书。
我想这是我最充实的几天,经过概念设计后我们对方案都认为有深刻的了解,可是真正落实到细节,我们低估了它的困难性,每一个零件的尺寸、定位都需要确定,一个螺钉、一个轴承、一个卡簧都要装配,从来没有体会到装配原来也这么的有技术含量,经过四天的努力,我和xx还是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这期间我想最痛苦的并非我,而是我的笔记本,几乎每次都是以死机而告终,最后装配体里一百多个零件,三百多个装配约束,只要修改一个尺寸,就要驱动很多零件的位置,最后做动画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删掉了如圆角、推刀槽、筋等一些结构特征,甚至一些不影响约束的螺钉螺帽和卡簧,即便是这样动画也渲染了近八个小时。
这期间痛苦过纠结过,郁闷过犹豫过,可是也只有经历过才能学到知识,我们使用的机构类型比较多,这促使我对机械原理的理论知识有了新的理解,槽轮中槽数的选择和拨盘圆销的选择、凸轮的轮廓设计和运动性能分析及其优化、齿轮的模数齿数的选择和变位系数的计算、曲柄滑块中急回特性的应用和杆长的设计,这每一点都要用理论来指导,例如,我以前从来真正不明白为什么变位齿轮的重要性,中心矩不是设计好的吗?为什么还要凑呢?只有自己亲手设计东西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所以也真正认识到学好机械原理的重要性。
机械课程设计总结(汇总5篇)
![机械课程设计总结(汇总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a35ef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3.png)
机械课程设计总结(汇总5篇)机械课程设计总结篇1设计中运用了科学工程计算软件,翻阅了学过的各种关于力学,制图,公差方面的书籍,综合运用了这些知识,感觉提高许多,当然尤其是在计算机软件CAD方面的运用,深切感到计算机辅助设计给设计人员带来的方便,各种设计,计算,制图全套完成。
由于没有经验,第一次做整个设计工作,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比如线形,制图规格,零件设计中的微小计算错误等都没有更正,设计说明书的排版也比较混乱等等。
对图层,线形不熟悉甚至就不确定自己画出的线,在出图到图纸上时实际上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对于各种线宽度,没有实际的概念。
再比如标注较混乱,还是因为第一次做整个设计工作,没有经验,不熟悉。
这次设计的目的是掌握机械设计规律,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通过设计计算,绘图以及运用技术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有关设计资料进行全面的机械设计技能训练。
目的已经达到,有许多要求、标准心中虽然明确理解掌握但是要全力,全面的应用在实际中,还有待于提高水平。
虽然它可能不是良好、优秀,但是既然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目的已经达到,那么这次设计做的就是完全合格的。
当然还受软件的熟悉,运用程度的影响,所有这些必须得参加实践,接触实际工程设计中才能提高。
带轮,齿轮,轴,轴承这些关键的设计计算都达到合格。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感到机械设计综合了力学,公差,材料,制图等学科的知识,要好了这些功课,才能做好机械设计。
机械课程设计总结篇2经过紧张而辛苦的四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看着自己的设计。
即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自己的设计终于完成啦,担忧的是自己的设计存在很多的不足。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
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课程设计题目是:设计胶带输送机的传动装置工作年限是xx;工作环境多飞尘;滚筒圆周力F是1500牛;带速v是1.6米每秒;滚筒直径D是250毫米;滚筒长度L是600毫米;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貌分为了8个阶段:1、设计准备工作2、总体设计3、传动件的设计计算4、装配图草图的绘制5、装配图的绘制6、零件工作图的绘制7、编写设计说明书8、答辩在前几周的计算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大的麻烦,首先是在电机的选择过程中,在把一些该算的数据算完后,在选择什么电机类型时不知道该怎么选择,虽然课本后面附带有表格及各种电机的一些参数我还是选错了,不得不重新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创新设计方法》结课报告设计题目:脚踏儿童滑板车
学生姓名:**
学号: ************
班级:机制1003
任课教师:***
2011 年 5 月 29 日
1. 运用《机械创新设计方法》课程所学的创新思维、创新技法,以及机械系统方案设计、机构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创新知识,针对某一你所熟悉的产品、设备或零件,提出你在上述某一方面的具体的创新与改进措施。
2. 设计课题在主题框架内可自行确定,课题可以是机构设计,结构设计,外观设计,创新设计等;
3. 每个课题可一人一题,也可两人或三人一题,但需要有较明确的分工;
一.拟定设计任务书
1.设计原由
脚踏儿童滑板车是时下一种时尚的运动休闲工具,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
脚踏儿童滑板车适合3-5岁左右的孩子玩耍。
脚踏儿童滑板车是继滑板车几年前在我国流行之后的又一儿童运动健身类玩具。
脚踏儿童滑板车的前身是比较专业型滑板车改进而来。
而滑板车是继滑板之后的又一类运动型新产品,名副其实--滑板车(Bicman),速度可以达到20公里/时,这种新型产品来源于世界科技先进大国日本,但却是一位德国工人发明的,它是一种简单的省力运动机械。
早在三年前,滑板车已经传入我国,只不过当时价格太高,很少人对它产生兴趣。
直到这阵子,它的价格猛然下降,加上产家们对它加紧疯狂推销,使它"人气大旺",最重要的是玩滑板车必须有高度的悟性和胆量,这正符合想象力丰富,喜欢挑战的青少年们的口味,如今滑板车已成为青少年新一代的潮流运动产品。
可见,它的魅力可不逊于滑板哦!所以我们对其进行改进由原来的脚滑变成脚踏!这个设计是基于个人创意一个大的提升,希望我的设计能给小朋友带来更多的乐趣,给企业带来效益!
2.设计技术条件
1.设计技术条件需要速练得掌握SolidWorks软件的基本操作,通过SolidWorks软件设计出零件的模型,然后零件图组装成装备体,最后生成二维工程图。
2.设计零件的前提是掌握齿轮齿合条件,计算出一些技术参数后方可画出齿合的齿轮。
掌握蜗轮蜗杆的齿合条件,并比较两者的优缺点,选取最佳方案.
二.功能原理与工作原理分析
功能原理:脚踏踏板,踏板带动棘轮,棘轮带动齿轮,齿轮带动车轴,最后车轮前进。
工作原理:就是利用脚踏带动棘轮,棘轮将速度传递给齿轮,这样就可以带动小车不断前进。
三.国内外同类产品现状
在驱动方式上国内有许多不同点,有人力驱动的,有电能驱动,但总体来说都朝着使使用者更加舒适和环保节能等方向发展。
在传动方向有齿轮传动,蜗轮蜗杆,链条等不同的传动方式。
国内外滑板车上常能看到以圆锥齿轮,轴传动,棘轮棘爪传动无链传动等多种方式设计的滑板车。
在材料方面碳纤维,复合材料,镁铝合金,铝合金等因其优良的材料特性而被广泛的应用于该产品上。
四.机构方案评价
五.三种方案的机构(结构)构型(要求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或示意图;)
带传动齿轮传动
蜗轮蜗杆传动
六.确定最佳方案并阐述所选方案功能及工作原理
总体来说对于这三种方案,综合各项指标我们认为方案1更适合,从经济上来讲齿轮结构相对于蜗轮蜗杆更易加工,从结构稳定性上来讲齿轮结构比链传动更稳定,虽然运动过程中噪音有点大但不影响总体使用效果。
并且齿轮结构紧凑更适合滑板车较小的结构设计,使用性能稳定寿命长。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脚踏踏板将力传递给棘轮棘爪,棘爪又将力传递给变速齿轮,齿轮扭矩传递给车轴,最后带动车轮不断前进。
七.结构设计(另附图纸)(包括所承担工作所起的作用; 3D建模的零件名称,数量,将相应的图剪贴在实验报告中;完成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车
15mm轴承盖20mm轴承盖
踏板
箱体箱盖链接沉头螺栓M6 踏板连接杆
轴承盖上的螺栓M5 后端轴承座盖
箱盖箱体
轴承盖上的螺母M5 箱盖CAD
箱体CAD
15mm轴承盖CAD
20mm轴承盖CAD 踏板CAD
踏板链接杆CAD
八.本项设计的创新点
1本项目的创新主要有改变以前直接脚蹬地来滑动小车缺点而改成用脚踏踏板来驱动小车前进,更具操作性。
车龙头进行了可升降改进可以适用不同的年龄。
2采用新型材料制作,更轻巧更结实耐用。
九.本项设计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近年来,儿童踏板车是儿童玩具的一种,在国内市场受到广泛青睐,踏板车不仅是孩子的玩具,也是孩子游戏的好伙伴,儿童常骑踏板车可锻炼身体的灵活性,提高反应速度,增加运动量,加强机体抵抗能力。
加上产家们对它加紧疯狂推销,使它"人气大旺",最重要的是玩滑板车必须有高度的悟性和胆量,这正符合想象力丰富,喜欢挑战的青少年们的口味,如今滑板车已成为青少年新一代的潮流运动产品。
儿童踏板车滑行无需蹬踏,人站在上面脚踏踏板,便可以轻松滑动并逐渐加快,速度可自由掌握。
根据身体重心左右倾斜,滑板车便可以自由转向。
它的首要性能
就是操作简易:人站立在车上,用脚踏踏板,便可轻松滑行,自由加速,转向自如,儿童在短时即可熟练操作;其次儿童踏板车使用安全,且有制动装置,设计科学,安全可靠;儿童手驱健身滑板车设计造型简练,线形流畅,图案炫酷,色彩时尚。
另外踏板车娱乐性强:滑行轨迹多种多样,可快速直行、蛇行、弧线滑行、八字花样滑行等,能在坡面上靠刹车缓速下滑,娱乐性突出;而且儿童自行踏板车功能丰富。
健康需求、娱乐需求和休闲需求是人类永恒的需求,儿童踏板车可以同时满足这些需求,是一种功能多样的原创性产品,产品生命力和市场前景不可估量,是目前国际市场最新潮、最时尚的运动休闲产品。
十.完成此次《机械创新设计方法》结课报告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一个多月的团队合作我们的创新设计成果终于出来了。
这让我们知道了创新的不容易,一个灵感的出现到具体的设计出来是需要喝多的努力的!我们组有五个人,我们设计的是将以前用脚蹬地的儿童玩具滑车改装成用脚踏的!这个设计主要由变速齿轮和棘轮组成。
在这个设计过程我也得到不少感触。
纸上得来的东西要想成为现实的产品需要进行很多的设计与分析。
这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我们需要团队的合作需要大家一起为之出谋划策,此时团队的力量将变得很重要。
如果我们团结合作能够互相协作有效的沟通,拧成一股绳产生的力量将十分强大。
如果各自做自己的那么可能到最后什么都没做成。
也许在设计中大家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可以一起探讨,最后在得出中肯的意见。
在学习和以后的生活中我们都要彼此相互理解,每个人做事的方法都不同,但我们可以先沟通最后在作出总结。
不要单纯的批判一个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每次实践都是一次学习升华的机会我们要好好把我。
学习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更是同组同学之间学习,学习他人处理事情的方法和品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只有虚心的请教他人才能让我们快速的成长。
在学校了我们只能通过课本去了解知识,很多机械知识获取只是通过做习题来掌握。
殊不知机械学科是一门长期实践的学科,很所结构在纸上画起来十分简单,用鼠标随便点点画画就行了,殊不知很多学得东西无法运用到生活中去,造成知识与生活脱节,纸上建模简单,但真正投入到实际加工中,我们就会对自己的设计十分担心,因为实际加工影响因素多,自己考虑问题不全面,产生一系列问题。
另外我感觉自己以前可能对机械结构观察不深入,接触的机械产品太少,具体到设计过程中时,大脑中浮现的机械结构太少,只能根据产品功能去查阅书籍。
所以我认为对于机械专业学生,必须生活中留心观察各种机械结构,了解工作原理,存储在大脑中,这样设计产品才能得心应手。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学到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