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水土流失
2022-202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1.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一个马蹄形山弯中的小山村,村前是开阔而肥沃的土地,村后是群山峻岭。
平山有“北方的鱼米之乡”之称。
据县志记载,平山“北岳控其东,太行踞其西…,右襟冶水,左带滹沱,万山峨峨,百川浩浩。
”图为西柏坡区位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柏坡所在区域()A.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B.位于黄土高原C.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D.河流汛期在五六月2.平山形成“北方的鱼米之乡”的主要地理要素是()A.地形、河流B.技术、降水C.土壤、植被D.水文、习俗2. 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
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上游水电站增多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C.下游降水量减少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2.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3. 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
读图回答:1.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A.峰值均出现在4-6月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大2.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A.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B.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C.地中海沿岸温和湿润D.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3.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D.三峡工程的建设降低了长江的航运能力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4. 凌汛是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近年来,得益于刘家峡水库强大的调蓄能力,黄河上游宁夏段凌汛得到较大缓解,下图为“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位置图及多年平均各月蓄水变化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地理实验篇
第四节流水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与水土流失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使水土流失成为主要的环境问题。
中国的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根据公布的中国第2次遥感调查结果,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达165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91万km2。
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面积为26万km2,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特点各异,相互交错,成因复杂。
土壤流失严重,根据统计,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
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为24亿吨,其中上游地区年土壤流失总量达15.6亿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多达16亿吨。
何为水土流失?我们能否通过实验来挖掘水土流失的地理成因?实验原理:水土流失的大小与降水强度、降水时间长短、地形坡度的大小、地表植被覆盖的好坏成正比例。
植物对降水有较大的节留作用,良好的植被能迟滞雨水从地表中流出的时间,控制地表经流,减少对地表的冲刷作用。
平缓的河道、水库、栏水坝能减轻泥沙的冲击力度,沉积大量的泥沙,减轻对河道的侵蚀作用。
实验器材:光滑斜面,粘土层,棉质毛巾,雾化喷头,木盒,泥土,杂草种子,花洒,水桶,明矾,天平实验步骤:(1)A组:用光滑斜面代表山坡,斜面上敷以一薄层粘土(约2厘米厚)代表植被不良的山坡;B组:同A组外,在粘土上覆盖一层棉质毛巾或沙布表示上覆植被良好。
请两位同学同时用雾化喷头向上述A、B组洒水模拟大气降水,指导学生观察哪一组的水更快流出,哪一组的粘土更快被冲刷干净。
(2)自制两个木盒,一般为50厘米长、10厘米高(也可以找两个废旧的尺寸大致相同的木盒)。
两个都放满泥土,一个种上杂草,一个什么也不种。
放置在开阔的地方并与地面成30°。
当杂草长好后,用浇花的洒水壶模仿下雨,将水淋到两个木盒上,观察流出的水中含的泥沙量,也可以将流出的水收集到水桶中,经过沉淀计算一下含沙量。
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习题:专题检测 二十八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含解析)
核心素养测评二十八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建议用时:45分钟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和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变率大,地势较平坦,土质沙性,没有任何天然屏障阻挡来自于极地和西伯利亚的寒风侵袭,冬春两季常有6~8级强风,春末夏初常形成大规模沙尘暴。
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区春末夏初多发沙尘暴的原因是( )A.冬季农田积雪量少B.沼泽湿地大面积排干C.里海沿岸沙源丰富D.河网密度过低2.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在图示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垦荒(上图垦荒区),在垦荒初期,苏联人深翻土地,将土层翻转,将作物残茬深埋土中,结果导致当地生态严重失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作物残茬深埋土中,病虫害肆虐B.深翻土地致使土壤肥力降低C.土层翻转导致沙性土壤侵蚀加剧D.垦荒导致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3.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苏联推出一系列综合防护措施,如田间留残茬,推广作物带状种植等,主要目的是( )①积雪保墒②减少农作物病虫害③提高地带性植被覆盖率④增大地表摩擦力降低风速A.①②B.②③C. ③④D.①④【解析】1选A,2选C,3选D。
第1题,该地区属于草原带向半荒漠带过渡的干草原带,气候干旱,冬季农田积雪量少,春末夏初蒸发旺盛,土壤干燥,多碎屑物质,容易产生沙尘暴。
该地区沼泽湿地少。
沙源来自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和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
河网密度不是形成沙尘暴的直接原因。
第2题,该地区气候干旱,以沙质和沙壤质土壤为主,土层翻转致使表土变得干燥松散,导致风蚀加剧。
作物残茬深埋土中,不会使病虫害肆虐,深翻土地对土壤肥力没有影响,垦荒不会影响土壤结构。
第3题,保留作物残茬和作物带状种植相结合,有利于增加冬季积雪的厚度和春季播种前的土壤含水量,同时增大地表摩擦力降低风速。
(2020·厦门模拟)苹果为落叶乔木,生长季为4~10月。
苹果园的传统生产方式为定期松土、清除杂草(简称清耕),近年来土壤覆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
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差异显著。
微专题“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及其应用”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及其应用不论是平常的地理教学过程,还是几年前的地理高考,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重视程度比较高,有关自然带分布规律的考查较多,但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关注却有些不够。
近几年的高考有了较大的变化,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及其应用的考查越来越频繁,考查的角度也不断变化,值得大家在日常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读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
各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它们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
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距海较近,降水丰富,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这里的地表水相当丰富,河流水量大且流程长,大多为流入海洋的外流河;由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烈,所以在中游地段形成峡谷地形(如三峡)、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一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土壤发育较好,为典型的红、黄壤。
第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某一要素可以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也可以是外在的人为活动影响。
在各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发生变化。
例如,滥伐森林和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以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滥伐森林,将会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水旱灾害增多,引起气候变化,并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
而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使气温降低,湿度增大,改善水文状况,保持水土,促使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第三,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使下游地区的河床水位增高,加剧洪涝灾害;河口泥沙堆积,使河口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河流出现断流;河流两岸土壤盐渍化加重等。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含解析鲁教版
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认识荒漠化[易错提醒] 荒漠化不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主要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但在一些半湿润地区甚至湿润地区也有发生,如我国华北地区的盐碱化、云贵地区的石漠化。
二、西北地区的荒漠化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地域差异。
(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2.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易错提醒] 西北地区荒漠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其中人为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自然因素为这一过程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则大大加剧、加速了这一过程。
三、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防治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3.防治原则(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2018·山西太原期末)我国荒漠化类型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四种。
以下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四类荒漠化比重表,读表完成1~2题。
1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东北地区D.西部地区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方针,下列措施对该省级行政区荒漠化防治最有效的是( )A.禁止采矿B.建设防护林C.实施封沙禁牧D.实施生态移民答案1.D 2.B(2019·四川绵阳一诊)降雨侵蚀力是指由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危险性,是客观评价由降雨引起土壤分离和搬运的动力指标。
重庆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西北部和中部丘陵、低山为主,东部靠大巴山、武陵山山脉,长江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
【高中地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措施
【高中地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措施黄土高原位于东经100°24′~114°,北纬34°~40°20′之间,在全国地貌格局中属于第二阶梯。
自北而南跨我国温带和暖温带,从东南向西北包括半湿润地带、半干旱地带、和干旱地带。
其范围东界为太行山西侧,西界为乌鞘岭、日月山、拉脊山一线,南界为秦岭―熊耳山、嵩山北麓一线,北界为长城。
地跨青、甘、宁、蒙、陕、晋、豫七省(区)。
总面积为64万km2。
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
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但是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本身固有的自然环境脆弱,加上长期以来土地利用很不合理,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近二三千年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1.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黄土高原是我国独特的地理区域,它在地理上有如下显著的特征。
1.1 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黄土高原黄土深厚,疏松多孔,富含碳酸钙质。
受长期内外营力的作用,地表剥蚀切割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黄土高原气候干旱,降水虽然少,但降水集中,而且多为暴雨,使得黄土高原发育成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的景观。
1.2 气候差异较大黄土高原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地理分布都呈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的趋势。
就气温来看,黄土高原具有冬寒夏热、寒暑变化剧烈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黄土高原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日较差在10℃~25℃之间。
就降水来说,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基本上介于400~600mm之间,而且降水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可占全年降水的60%,往往以暴雨的形式出现,其他季节降水少而蒸发强烈,干旱问题比较普遍。
1.3 水资源缺乏,供需矛盾突出在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水面蒸发是降水的二倍多,而且降水集中。
黄土高原的特性决定了其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1.4 山地丘陵面积大黄土高原地区土地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整个地区的80%,而河谷平川只占土地总面积的20%。
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
金溪一中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图1 图21.图1、图2划分的指标分别是( )A.地形区、自然区B.行政区、工业区C.自然区、行政区D.地形区、工业区2.有关两图中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图2是以经纬线为标准划分的C.图1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D.图2中区域有大有小,为不同层次的区域下图为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近三十年来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变化图。
读图完成3~4题。
3.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地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乡镇企业,据图分析该乡镇企业可能最先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家具制造 B.丝绸纺织 C.奶酪生产 D.甘蔗制糖4.关于该地区近三十年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业用地的变化符合因地制宜原则B.M城市演变为该地区等级最高的行政中心C.交通运输线路逐渐发展成网状分布D.N城市可能发展为该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读中国局部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④四地 ( )A.年降水量①地比②地大B.土壤肥力②地比③地高C.夏季气温③地比④地高D.海拔④地比①地高6.造成①、④两地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热量 D.水分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图”,回答7~8题。
7.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C.重庆市属东部经济地带D.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8.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B.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9.上述材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10. 造成该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有( )①植被破坏严重②夏秋季节多暴雨③土质疏松④地形坡度大⑤过度开垦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11.该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危害主要是( )A.易形成沙尘暴 B.物种锐减或灭绝C.淤积河湖,加剧洪涝 D.土地肥力上升“黄土坡、黄土塬,沟里头望不到外头的天……”歌词中的“塬”是指顶面平坦开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水土流失的治理
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形成原因,理解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是形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基础,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则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2.了解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掌握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开发模式和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人地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人类具有对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自然又会对人类生存起反作用。
2.通过成功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因地制宜进行区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能力,保护生态环境。
德育目标通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观,充分认识到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能导致对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危害人类本身。
●重点难点1.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特别是破坏植被、轮荒耕作、开矿等人为原因。
2.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根据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要大范围、彻底根治水土流失问题尚无良方。
在这一前提下,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以保持水土、建立农林牧结合的生态农业体系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这一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值得推广。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综合程序法、讨论探究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教具准备1.投影仪。
2.自制投影片:黄土地貎主要类型(表格),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示意图。
3.自制复合投影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示意图,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甘肃西峰南小河沟的综合治理措施。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因子,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自然环境恶化,成为我国也可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问题最严重的地区。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详细分析造成本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分析成功个案,了解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做法。
[讲授新课](板书)§3.2 水土流失的治理一、水土流失的形成(读图)图3.4《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教师讲述:我们一直用“对面叫得应,相会要一天”这样一句话来形象地描述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的地貎。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什么原理是什么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什么原理是什么陆地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一部分发展变化着的。
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一部分发展变化着的。
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地理环境中这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这一要素的变化影响到另外要素的变化。
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由于常年受到副高下沉气流及来自内陆的信风控制,因此,气候极其干燥。
由于水分不足,地表径流浅或全无,物理风化强烈,风成作用盛行,形成大片沙漠、砾漠,植被稀疏,动物则因食物不足而相当贫乏。
以上各要素之间是一环扣一环,一个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
当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时,其它要素因受其影响,相应的也会发生变化。
如人类在沙漠地区引水灌溉,改变水这个要素,就会使其它因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沙漠中的绿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要素发生变化后,其他要素随之发生变化。
例如,当砍伐森林(植被)后,地表拦截大气降水(气候)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表水(水文)汇流速度加快,对土壤的侵蚀加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地貌),由此导致土壤贫瘠。
植被破坏后,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少,影响大气的成分,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黄土高原为例
课标展示: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 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P85的文字,找出主要的地理要素, 会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整体性的原理。 2、通过阅读P87的文字,会描述自然地理环境整 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3、通过“案例2,黄土流失”的实例,从地理环 境各要素(气候、土壤植被、地貌等)的相互作 用,来阐明其整体性。 4、运用“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解释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达到学以致用。
原 因
植被
缺少植被的保护,地表光秃裸露。
滥垦乱伐、 过度放牧 人 为 人多地少, 因 生产方式 素 落后
修路、采 矿破坏地 表
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
降。在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长期的流水侵蚀使沟谷 不断加长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被沟谷切割成破碎状。已被人类严重破坏 的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盖度随水土流失继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 河流携带的泥沙在黄河的下游沉积,河道淤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
A
B
人口增长
C
扩大荒地
D
开垦面积
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上表: A.人均耕地减少,燃料、粮食需求增加 B. 开垦荒地,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C.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频繁 D.土地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降低
小结
水文变化
水
土
地貌变化
流
土壤侵蚀
失
植被退化
气候变化
泥沙淤积,泛滥平原 侵蚀沟谷,沟壑纵横 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植被下降,逐渐消失 蒸发加剧,趋于干旱
基本原理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完整word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及其应用(word文档良心出品)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及其应用不论是平常的地理教学过程,还是几年前的地理高考,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重视程度比较高,有关自然带分布规律的考查较多,但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关注却有些不够。
近几年的高考有了较大的变化,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及其应用的考查越来越频繁,考查的角度也不断变化,值得大家在日常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读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
各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它们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
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距海较近,降水丰富,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这里的地表水相当丰富,河流水量大且流程长,大多为流入海洋的外流河;由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烈,所以在中游地段形成峡谷地形(如三峡)、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一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土壤发育较好,为典型的红、黄壤。
第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某一要素可以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也可以是外在的人为活动影响。
在各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发生变化。
例如,滥伐森林和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以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滥伐森林,将会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水旱灾害增多,引起气候变化,并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
而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使气温降低,湿度增大,改善水文状况,保持水土,促使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第三,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使下游地区的河床水位增高,加剧洪涝灾害;河口泥沙堆积,使河口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河流出现断流;河流两岸土壤盐渍化加重等。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4单元 第2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课
以区域 案例的 形式考 查地理 环境整 体性的 表现、成 因,突出 因果逻 辑的推 理,多以 综合题 为主
考点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3-
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 整体,并不断进行 物质运动 和 能量交换 ,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 变化。
考向一
考点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20考向二 素养提升7
思路分析第(1)题,
第(2)题,
考向一
考点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21考向二 素养提升7
第(3)题,
命题立意 本组题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效果为背景材料, 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及学生的区 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水循环
物 质 循 环 简 图
能 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 输送)、重力能(降 水、径流)
生物循环
太阳能 化学 能 热能
岩石圈物质循环
地球内部热能、太 阳能、重力能
考向一
考点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6考向二 素养提升7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 意 平衡;②缓解不同纬 度间热量收支不平 义 衡的矛盾;③海陆间 联系的主要纽带,不 断塑造地表形态
解析 答案
考点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8-
2020年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5】选修六环境保护(含答案解析)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专题二十五、选修六环境保护【考点1】环境与环境问题(包括: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问题的特点、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六)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
1.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A.降低大气温带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C.促发光化学反应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答案】B【解析】考查臭氧对地球“保护伞”的作用原理,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
2.据观侧,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A.青藏高原上空B.北极附近上空C.南极附近上空 D. 北美大陆上空【答案】C【解析】考查南极目前臭氧空洞地理事实,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南极附近上空。
【考点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包括:主要资源问题、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的影响及相应措施、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可再生资源)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图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2011排放量低的是的是文综,4)与全国人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A.上海、天津B.广东、福建C.海南、贵州D.辽宁、山东【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坐标图判读。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均GDP高于全国有京津沪等地区,人均CO2排放量低于全国有闽粤浙等,符合两个条件的省份结合题意只能选B。
2. (2011文综,5)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贫乏B.交通设施落后C.煤炭消耗量大D.第三产业发达【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及知识迁移等方面知识。
山西、内蒙古是我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故选C。
5.(2011)C.【选修6——环境保护】图21 示意19 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1(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其中,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本节课按课标
教材分析 要求,以黄土高原为例介绍了该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
题,水土流失的概况及危害,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
个方面分析了该区水土流失的原因,
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介绍了本地区综合
治理水土流失的基本措施。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黄土高原的范围和水土流失问题的危害
论据:1、源和触发机制 (3)无计划地修建窑洞,修路和建设水利设施破坏 原来的地表结构和植被,使水土流失加剧。 2、破坏植被 (1)秦朝时营造宫殿 (2)过度樵采 (3)毁林开荒 (4)战争:焦土遍野 总结评价 教师简要评析,针对各小组的解答情况,进行鼓励 性的评价,做适当补充。 总结: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原因,也有 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其中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水土流失的形成的基础,破坏植被 是诱发水土流失的根源。 【活动】 根据 P53“人口增长和植被破坏引起恶性循环示 意图”,说明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总结: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 因是人口增长。[承转]过去流传有黄河水“一碗水,半 碗沙”的说法,黄河每年输往下游的泥沙约占全国外流 河总输沙量的 60%,如果用载重 4 吨的卡车运送这些泥
生的讨论并及时给予指导与帮助。能否让每个学生的思 维与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是一 个值得思考的地方。还有学生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否就是 我们预期的答案,该如何引导学生往我们预期的方向思 考,这点也值得思考。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地区。
问题:1、三角洲是怎么形成的?
2、黄河三角洲的泥沙从何而来?说明什么问题?
三、课堂小结:既然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
造成的,且给黄土高原当地以及下游地区都造成危害,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含解析)高二地理教案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歌诀法记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条件很特殊,地表破碎遭侵蚀;直立干燥抗蚀差,遇到急雨易崩塌。
构造运动较剧烈,谷坡陡峭滑坡易;植被稀少缺保护,削减雨水能力低。
人类活动是诱因,开荒伐林过牧齐;采矿修路挖窑洞,水土流失不为奇。
2.概括法记忆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种草,但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工程措施包括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
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1.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2)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2.水土流失的原因(1)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2)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①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森林和草原被毁,使地表的抗侵蚀性减弱。
②不合理利用土地造成恶性循环,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林木、开矿和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图表解读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图[信息获取](1)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古长城以南。
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七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
(2)黄土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 1 000~2 000m。
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该区域降水有何特点?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何影响?提示:根据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我们可以看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并且处于季风区向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具有降水集中、多暴雨的特点。
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和多暴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问题探究“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唐·刘禹锡《浪淘沙》思考探究: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你知道黄河中的泥沙来源于哪里吗?提示: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知识升华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地貌、黄土、气候和植被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全国高三高中地理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地理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
读图,回答各题。
【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A.甲>丁>丙>乙B.丁>甲>丙>乙C.乙>丁>甲>丙D.丁>乙>丙>甲【2】丙地可能是( )A.天山B.秦岭C.大兴安岭D.阴山2.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3.下图为东非肯尼亚山植被的垂直分带图,读图,完成各题。
【1】该山地的水汽主要来自( )A.太平洋B.大西洋C.西南季风D.东南信风【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量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多B.蒸发量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增多C.图示森林带降水量均大于蒸发量D.造成图示植被带更替的主要因素为水分和热量【3】Y处的植被是(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草原D.亚热带荒漠4.读中国地表风化壳断面图,完成各题。
【1】图中①~④反映了中国风化壳的变化是( )A.由东向西B.由南向北C.由东南向西北D.由西南向东北【2】比较四个地区的土壤,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地区的有机残体较多,但风化壳较薄B.④地区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C.④地区的化学风化较强,②地区的物理风化较强D.③④地区的风化壳最厚5.下图为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各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A.木本物种丰富度在2 900 m左右最低B.2 600 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C.木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上升D.草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2】影响木本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降水D.坡向二、综合题1.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及其应用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及其应用不论是平常的地理教学过程,还是几年前的地理高考,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重视程度比较高,有关自然带分布规律的考查较多,但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关注却有些不够。
近几年的高考有了较大的变化,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及其应用的考查越来越频繁,考查的角度也不断变化,值得大家在日常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读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
各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它们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
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距海较近,降水丰富,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这里的地表水相当丰富,河流水量大且流程长,大多为流入海洋的外流河;由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烈,所以在中游地段形成峡谷地形(如三峡)、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一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土壤发育较好,为典型的红、黄壤。
第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某一要素可以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也可以是外在的人为活动影响。
在各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发生变化。
例如,滥伐森林和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以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滥伐森林,将会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水旱灾害增多,引起气候变化,并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
而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使气温降低,湿度增大,改善水文状况,保持水土,促使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第三,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使下游地区的河床水位增高,加剧洪涝灾害;河口泥沙堆积,使河口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河流出现断流;河流两岸土壤盐渍化加重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与解题思路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与解题思路1、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牵一发而动全身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3、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
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风化物,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
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
(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
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
(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
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
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
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
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
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如水稻土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4、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的应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的应用【整体性原理】: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进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某一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必然通过四大循环引起其他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活动1】南亚的地理环境特征?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矿产资源等: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目的主要为我们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服务,即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区位等条件分析。
【活动2】描述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简要分析成因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距海较近,降水丰富,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这里的地表水相当丰富,河流水量大且流程长,大多为流入海洋的外流河;由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烈,所以在中游地段形成峡谷地形(如三峡)、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一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土壤发育较好,为典型的红、黄壤地区。
【举一反三】青藏、中亚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2.解析地理现象或成因方面的运用【活动3】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理原因?【活动4】气候的成因(吐鲁番盆地夏季炎热)。
(除了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外,还要考虑地面状况)海陆位置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2【活动5】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活动6】利用整体性原理解释桂林山水成因是大气、水、岩石、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石灰岩广布,厚度大,岩性纯,裂隙发育,可溶性、透水性强;属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暖湿多雨,集中春夏季节;地势起伏大,高原向丘陵过渡;河流发育,漓江纵贯全境,水量丰富侵蚀、溶蚀作用强;生物生长旺盛和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的有机酸含量高;通过漫长地质时期的不断溶蚀和化学沉积,形成了地表峰林、坝子齐全,地下溶洞发育,景观独特,千姿百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地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一部分发展变化着的。
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在秦汉以前,黄土高原是森林茂密、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地方。
而后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降。
在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
长期的流水侵蚀使沟谷不断加长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被沟谷切割成破碎状。
已被人类严重破坏的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盖度随水土流失继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使蒸发加剧,原本恶劣的气候条件更加严重。
河流携带的泥沙在黄河的下游沉积,河道淤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
陆地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一部分发展变化着的。
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在秦汉以前,黄土高原是森林茂密、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地方。
而后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降。
在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
长期的流水侵蚀使沟谷不断加长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被沟谷切割成破碎状。
已被人类严重破坏的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盖度随水土流失继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使蒸发加剧,原本恶劣的气候条件更加严重。
河流携带的泥沙在黄河的下游沉积,河道淤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