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歌剧院流线分析.
广州歌剧院作品分析 ppt课件
姓名:陈旋 学号:1041401068 10级土建三班
广州歌剧院
项目信息:
建筑师: 扎哈哈迪德建筑师 事务所
大小: 70000平方米
程序: 1800座的大剧院,入 口大堂及酒廊,多功能厅,其 他辅助设施和支持场所。
地址:珠江新城
与周边高楼林立的现代都 市形象构成鲜明的对比
1.概念与场地 2.功能流线 3.室内与室外的环境与交通 4.空间分析
1.概念与场地
“圆润双砾”
它隐喻由珠江河畔的流水冲来两块漂亮的石头, 这两块原始的、非几何形体的建筑物就像砾石 一般置于开敞的场地之上,极富后现代性的形 体寓意。
珠江
广州歌剧院
R&F中心
广州少年宫
双
子
周边环境及人流分析
塔
广州市图书馆
乐队排 练室
弧形体量在三层高度与观演区 脱开,与观众厅主体建筑共同 围合成一个连续室外空间,并 从广场引入台阶和绿化,加强 了这个空间与广场的视觉联系 。弧形体量三层平面主要布置 有艺术展廊、艺术商店、艺术 书店、表演艺术研究交流部和 空中咖啡廊等高品位的文化艺 术休闲设施,两侧庭院成为良 好的露天展示及交流活动的场 所。广场活动的民众可以自由 地拾级而上,直接通过两侧庭 院进入三层公共艺术主题区域 ,形成公共开放空间的延续和 高潮。
排练室 餐厅
办公
表
演
区
观众厅
入口大厅
排练室
表
演
区
排练室 录音室 设备室
多功 能厅
门厅 餐厅
3.室内外环境与交通
场地中的“水”,与珠江呼
应,形成“水落石出”
的效果。
广州歌剧院的交通空间处理
广州歌剧院作品分析
4. 空间分析
在广州歌剧院的内部空间,
也同样使用混凝土,建筑 风格会变得多样而统一
精品
实与虚通过材质的 交替变换表现,也 体现内外的融合感。
精品
曲线的设计延伸到了大厅内部, 既是对整个外观造型的呼应,配 合材料又可起到反声和吸声作用。
精品
没有一个大灯,整个大厅 内都用的小灯照明,给人 一种漫天繁星的感觉。
1.概念与场地 2.功能流线 3.室内与室外的环境与交通 4.空间分析 精品
1.概念与场地
“圆润双砾”
它隐喻由珠江河畔的流水冲来两块漂亮的石头, 这两块原始的、非几何形体的建筑物就像砾石 一般置于开敞的场地之上,极富后现代性的形 体寓意。
精品
珠江
广州歌剧院
精品
R&F中心
广州少年宫
双
子
周边环境及人流分析
精品
演员休息室
乐队排 练室
弧形体量在三层高度与观演区 脱开,与观众厅主体建筑共同 围合成一个连续室外空间,并 从广场引入台阶和绿化,加强 了这个空间与广场的视觉联系 。弧形体量三层平面主要布置 有艺术展廊、艺术商店、艺术 书店、表演艺术研究交流部和 空中咖啡廊等高品位的文化艺 术休闲设施,两侧庭院成为良 好的露天展示及交流活动的场 所。广场活动的民众可以自由 地拾级而上,直接通过两侧庭 院进入三层公共艺术主题区域 ,形成公共开放空间的延续和 高潮。
广 州 歌 剧 院 作 品 分 析
姓名:陈旋 学号:1041401068 精品 班级:10级土建三班
广州歌剧院
项目信息: 建筑师: 扎哈哈迪德建筑师 事务所 大小: 70000平方米 程序: 1800座的大剧院,入 口大堂及酒廊,多功能厅,其 他辅助设施和支持场所。 地址:珠江新城
广州歌剧院案例分析
三 层
两侧庭院成为良好的露天展示及交流活动
的场所。广场活动的民众可以自由地拾级 而上,世界通过两侧庭院进图三层公共艺 术主题区域,形成公共开放空间的延续和 高潮。
C
材料选取
建筑表皮主要以花岗岩,清水 混凝土和钢化节能玻璃为材料,室内主 要用白色墙板来为何。室内大剧场和多功能厅的表面是用玻璃和石材安装, 大剧场的石材为黑色,多功能厅的石材为白色。两栋建筑上钢结构和龙骨 横竖交错,龙骨之上要安装玻璃和石材,镶嵌在龙骨上的主要是天然石材,
局部为采光节能所以采用玻璃。该种玻璃为双侧,以惰性气体填充玻璃层
广州歌剧院
姓名:周国旺 班级:13建筑学4班
2015
学号:1310641422
目 录 / contents
01
扎哈·哈迪德简介
02
设计特点及理念
03
外形设计分析
04
交通流线分析
05
内部空间分析
01
建筑联盟(AA,Architectural
扎哈·哈迪德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2004年普 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 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 Association)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 Koolhaas)和埃利亚〃增西利斯 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Rem 作室,直到1987年。
在楼梯的设计 与布置上,设计师 特意模糊了交通空 间与试用性空间之 间的界限,楼梯的 交通空间与使用性 空间之间的界限, 楼梯的交错与各类 链接平台形成了天 然的开放性场所, 与室外完美结合。
广州歌剧院-建筑-案例-分析
交通流线
Page 10
室内流线
连贯而充满动感的流线配合亮丽的光线让身处其中的人身心愉悦。
Page 11
复杂与干净
Page 12
复杂的背后
哈迪德复杂多变的建筑作品不仅是一种追新 求异的形式游戏,而是在时代背景、技术条件 以及建筑功能、结构等因素共同作用之下产生 的结果,并有着深刻而复杂的思想基础。 哈迪德充分利用简洁形式之间的非线性组 合形成复杂的关联,以此来诠释现实世界的 复杂性。她将建筑“解构”后重组,使各要 素形成一种多义、不确定的复杂关系。
Page 4
功能布局(一)
整个歌剧院分为两大板块,“大石头”作为主要 功能体;“小石头”承担辅助功能。
Page 5
功能布局(二)
内部功能分区采用沿建筑边界线分割的手法, 逐步变得规整理性,体现设计师的收放自如 的控制力。
Page 6
立面分析
从歌剧院的 立面图可以看出, 建筑的外部设计 不再是由尖锐的 线条,而是用更 加圆润温和的曲 线构造形体。
Page 8
建筑结构
歌剧院外围护钢结构 为空间组合折板式三向 斜交网格结构,钢结构 外壳落地处设置收边钢 环梁,梁下设球型钢支 座,其中多数为固定铰 支座,支承主粱的支座 处为了释放水平力采用 水平滑动球型钢支座。
现场安装施工重点在于连接主、次梁的铸钢节点空 间位置的精确定位。多向斜交网格结构中的铸钢节 点为多维空间异形构件,如何将设计给出的空问虚 拟点位转换为实际可操作的控制坐标,并进行准确 定位是本工程难点之一。
Page 13
本源 后都是简单清晰的元素。干净意味着简单, 简单容易体现概念,而概念则支撑庞大的系 统。 扎哈也许被认为是解构主义的大师, 但是从哪些动态的、非常规的线与面中, 建筑师想要倾注的哲学理念像雾霭一样, 淡淡地裹挟着作品,等待着有心人去感受。
广州歌剧院的艺术解读
广州歌剧院的艺术解读广州歌剧院集高雅艺术与高层建筑于一体,当今最有才华的建筑设计师之一的哈迪德主持设计了该歌剧院,她巧妙地融合了周围地形,营造出涡旋式的动感与空间。
这块开阔无比的地面上,歌剧院既象是天外来物,又像是这一块独特地形的冲积物。
歌剧院的构思是珠江冲积出的两块砾石。
灰色花岗石编织出的“大砾石”是大剧场;而黑色花岗石包裹的“小砾石“则是多功能剧场所在,两者比例颇为协调。
两幢建筑之间,地势渐趋升高,情不自禁地把观众从规划的都市吸引至这分割的流线形几何状歌剧院来,面对流淌不息的珠江、眼花缭乱的建筑风格,以及地处翻腾变化的景区中心,它似乎都坦然处之。
整个建筑风格都让人非常惊叹,歌剧院的外体用的是钢架结构,一股阳刚之气就被凸显出来,在两侧还有两潭三角形的水潭,刚与柔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而整体的非几何造型也给人一种自由奔放的感觉,倾斜扭曲之处比比皆是,其复杂的钢结构在国内没有先例,觉得身处在异次元,非几何造型近几年在国际上也成为了一种潮流趋势。
说到歌剧院的里面也是内容非常丰富的“品字形”舞台、“双手环抱形”观众席、“满天星”天花板,不规整、不规则布局,打造了一个富有节奏感、独具个性的艺术厅堂。
“小石头”内的舞台、布景及观众座位均可根据演出需要自由改造场地。
不但可以举行多种类型的文艺演出,如小型音乐会、戏剧等,还可变成T台举行发布会。
歌剧院对声学环境要求最高。
广州歌剧院舞台四周墙体都设置有一定高度的吸音材料,避免在舞台区有过多的混响。
而观众席更是从地毯到座椅再到天花板,都有吸音功效。
观众厅采用平面不对称的座位设置,避免了回声干扰,墙面凹凸的形状和角度变化,都考虑到反射、吸声的需要,以确保听众享受到最佳的演出效果。
《广州歌剧院分析》课件
供演员化妆和休息使用,配备基本化 妆和卫生设施。
储存和管理演出道具和布景,提供道 具的存储和运输服务。
服装间
储存和管理演出服装和布景,提供更 衣和换装的空间。
其他设施
餐厅
提供各种美食和饮品,满足观众 和工作人员的餐饮需求。
休息区
供观众在演出前或中场休息时休息 和放松的区域。
票务中心
提供票务服务,包括售票、退票和 换票等。
03
广州歌剧院的运营与管理
演出安排
演出策划
根据市场需求、观众口味和艺术 家的创作,策划各类演出活动,
包括音乐会、歌剧、舞剧等。
演出合作
与国内外知名艺术团体、艺术家 建立合作关系,引进高品质的演 出项目,提高剧院的艺术品质和
影响力。
演出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演出活动,吸 引观众关注和参与,提高票房收
以“珠江之贝,时空 之舟”为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
以音乐和艺术的结合为主题 强调建筑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
提供世界级的表演艺术中心和公众文化交流平台
02
广州歌剧院的功能与设施
演出设施
01
02
03
音乐厅
配备高质量音响设备和舞 台装置,适合举办交响乐 、室内乐和声乐演出。
歌剧厅
专为歌剧表演设计,配备 先进的声音系统和舞台技 术,提供沉浸式的观演体 验。
广州歌剧院的建成,为本地艺术团体提供了更好的演出平台,促 进了本地艺术的发展和推广。
经济影响
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广州歌剧院的建成,吸引了大量人流和资金流,带动了周边区域的 商业和旅游业发展。
创造了就业机会
广州歌剧院的运营和管理,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包括演 出策划、舞台设计、票务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岗位。
广州歌剧院
外观设计
材料选取 建筑表皮主要以花岗岩, 清水混凝土和钢化节能玻 璃为材料,室内主要用白 色墙板来围合。室内大剧 场的石材为黑色,多功能 厅的石材。 建筑主要为白色色调主要 为黑白灰三种色调,简单 而又不失大气
基地分析
交通条件 建筑四面环路,交通便利, 地下车库入口设在北面和 东面。主入口处在地下, 从四面都有入口进入建筑, 地下用一个大的公共空间 连接“大石”和“小石。”
流线分析
大剧院主入口面向中心广 场,歌剧院的主要附属用 房和公共服务设施中布置 与环形体量相结合的弧形 体量 。并且在在三层高度与观 演区脱开,与观众厅主体 建筑共同合围成一个连续 室外空间。并从广场引入 台阶和绿化,加强这个空 间与广场的视觉联系
广州歌剧院
设计理念与理念 基地分析---- 自然条件
社会背景 交通条件 流线分析----人行,车行,主入 口 内部空间 外形设计----体块,结构,材料
室内设计 建筑一班 叶锦飘 20155480116
扎哈·哈迪德(英国)
• 广州歌剧院是由世界首位获得 普利兹克奖的女建筑师扎哈 哈迪的设计 她被称为建筑界 的女魔头 • 哈迪德的设计一向以大胆的造 型出名,被称为建筑界的“解 构主义大师”。这一光环主要 源于她独特的创作方式。她的 作品看似帄凡,却大胆运用空 间和几何结构,反映出都市建 筑繁复的特质。
室内设计
外部的流线与折线设计, 延伸到内部则是流动的曲 线,内外合一,形成有机 整体 与一般的矩形帄面,钟形 等帄面设计不同,广州歌 剧院的观众厅采用多边形, 产生独特的“行云流水” 般的艺术效果,为演员营 造了一种围合感和亲密感。
广州歌剧院案例分析讲述
手法
2.层叠与转换——垂直方向的空间组织
层叠是哈迪德实现垂直方向空间创造的主要手法。与拼贴的手法相似哈迪德将分 散的单元空间以层叠的方式组织在一起,并运用X-ray的绘图方法在二维平面上研究不 同层平面在空间中的层叠方式。这种绘图方法使得哈迪德可以在同一时刻看到所有平 面之间的关系。这就暗示了在层叠空间中一种潜在的透明性。为了使这种潜在的空间 透明性变为一种真实的透明性,哈迪德 将设计重心转向竖向交通体系。通过研究哈迪 德认为,“竖向的联系体没有必要设计成垂直方向的核,相反,可以将竖向的联系体 在层与层之间转换布置”。通过对竖向交通体系的开放,并将其置入到这种空间透明 性潜在的区域。空间便实现了真实的透明性。并且由于竖向交通体系体的联系,空间 的透明性与流动性在建筑的交通流线上融为一体。
广州歌剧院
姓名:周国旺 班级:13建筑学4班 学号:131064ntents
01
扎哈·哈迪德简介
02
设计特点及理念
03
外形设计分析
04
交通流线分析
05
内部空间分析
01
建筑联盟(AA,Architectural
扎哈·哈迪德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2004年普 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 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 Association)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 Koolhaas)和埃利亚·增西利斯 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Rem 作室,直到1987年。
手法
3.折叠——水平与垂直的空间交融
通过早期对层叠的研究与实践, 哈迪德意识到竖向交通体的开放对 空间创造的意义,进而将竖向交通 体由简单的连接功能转向了对空间 的直接组织,从而实现了空间组织 手法的转变:即从二维的平面组织 转向了三维的立体化空间组织—— 折叠。折叠顾名思义是折与叠的组 合,盘旋而上的楼梯可以说是折叠 的一种简单形式。在一些方案中, 哈迪德借用“盘旋楼梯”折叠原型, 并 使其成为建筑内部空间组织的 主体。这种折叠的交通体盘旋而上, 在不同的层面上发生着不同的功能。 在发生功能的地方,“盘旋楼梯” 被放大、变形,以容纳功能所需要 的空间。这时交通空间与使用空间 交织在一起,所有的使用空间好像 以一种串联的形式相互连接在一起, 建筑空间也因折叠而灵动起来。
广州大剧院分析
小剧场舞台可移动。 400座的多功能厅位于“小石头”内,
具有独立的辅助及后台设施,兼顾室内 乐、小型话剧、曲艺、新闻发布和演员 排练等多功能使用要求,还可兼作小型 电影放映场,举行时装表演等。该厅的 观众座位采用机械移动式,使空间具有 较大的可调性,舞台和观众席可根据功 能变换成不同类型,满足不同的演出要 求,并可作为“黑匣子”实验剧场。
从景观的角度看,草坡是形成山丘的重 要组成部分。设计利用草坡下的空间用 作部分公共配套设施用房,并使之成为 大、小石头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有机联 系的过渡元素。西侧草坡及大台阶下的 架空层空间设置咖啡厅。架空层中部设 置售票中心。东侧草坡下为表演艺术研 究交流部。三部分功能交织、形态流畅。
在地下室的设计中,按规划 设计条件要求设置了260个停 车位,功能配套用房及主要 设备用房。为使跑场线路比 较便捷,部分化妆间也设在 地下室。另外,部分停车库 也是战时人员掩蔽所及物资 库。东侧则设置了珠江新城 中央广场地下一层的港湾式 落客区,在这里营造了一个 流动的空间,使用公共交通 工具到达的游客可以通过楼 梯、扶梯或电梯到达架空层, 然后进入剧场。
基地分析
自然条件:位于广州珠江新城南部华夏 路,紧邻珠江新城临江大道,场地位于 珠江岸边
社会背景:广州大剧院的建造就是要使 之成为广州市的新地标,无论是从形式 含义还是功能上来说,他都承载着其特 殊意义。在规划设计中,广州歌剧院、 博物馆分别位于新城轴线起点的两侧, 与中央广场、滨江绿带共同形成文化艺 术广场,成为一个开放、自信的国际都 市展示自身魅力的舞台。艺术广场的设 计秉承了广州珠江新城城市设计的精神 与理念,在整合都市界面、丰富都市景 观、引入公共活动三个方面丰富并深化 了城市设计的成果。
广州歌剧院建筑解析
建筑三大观点
观点一:外形设计采用非几何形体 对此,广州歌剧院国际邀请 建筑设计竞赛的技术评审委员组组长、剧院设计专家、广州黄花岗剧 院设计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赵伯仁强调,模仿上世纪五六十 年代传统的三段式歌剧院如友谊剧院,肯定不行;而北京国家大剧院 已经采用规则的几何形体———“鹅蛋形”设计理念,因此采用非几 何形体、非规则的外形设计,不失为一个好思路,这次绝大多数方案 都体现了这一特征,2号、4号方案更是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观点二:要与周边环境协调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叶荣贵提 出,现在评价一个建筑虽然不能再沿用过去通用的“艺术法则”,但 两个方面的评价却是不可缺少的,首先建筑要有地域性,这是基础; 其次,建筑应该是时代的,要记录时代的轨迹。而“当两者不能兼备 的时候,我们则要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建筑”,这是国家大剧院的启示。 谈及 此次9个方案的共性时,叶荣贵指出,这次的方案都体现了从外到内 的设计理念,先确定歌剧院的外部形态,再探讨内部功能。“真正高 水平的设计师是完全有能力这样做的。”叶荣贵还提出,歌剧院建成 后,与周边建筑的协调也是一个大考验
功能布局
广州歌剧院总体布局将观演区设于歌剧院的东南侧,位于基地红 线的中心。观演区主要包括舞台、三层观众厅与通高的共享休息大厅。 三个空间形成斜贯基地的轴线序列,主入口面向中心广场,歌剧院的 主要附属用房和公共服务设施均布置于环形体量之中。地下车库与其 他设备用房布置在基地的地下一层并与东侧广场地下空间贯通。歌剧 院观众厅拥有1800个观众席,可满足世界一流水准的歌剧、芭蕾舞、 交响乐演出的要求。 弧形体量在三层高度与观演区脱开,与观众厅主体建筑共同围合 成一个连续室外空间,并从广场引入台阶和绿化,加强了这个空间与 广场的视觉联系。弧形体量三层平面主要布置有艺术展廊、艺术商店、 艺术书店、表演艺术研究交流部和空中咖啡廊等高品位的文化艺术休 闲设施,两侧庭院成为良好的露天展示及交流活动的场所。广场活动 的民众可以自由地拾级而上,直接通过两侧庭院进入三层公共艺术主 题区域,形成公共开放空间的延续和高潮。
广州歌剧院-建筑-案例-分析资料
—— Zaha Hadid
Page 1
设计师介绍: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 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 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 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 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 筑联盟(AA,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硕士学位。此后加 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 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和 埃利亚·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一道执教于AA建筑 学院,后来在AA成立了自己的 工作室,直到1987年。
Page 3
建筑周围环境
建筑采用几何形态及钢材结构,阳 刚之美呼之欲出,建筑及其广场由外缘 向中心下倾的连续变化,加之地面微妙 的起伏,柔化了都市界面,实现了与自 然界面轻柔的接触。而两块石头一样的 建筑与周围造型相对规矩的高楼大厦形 成鲜明对比,从繁华的摩天大楼过渡到 宁静的歌剧院,再到缓缓的珠江,布局 和谐。
现场安装施工重点在于连接主、次梁的铸钢节点空 间位置的精确定位。多向斜交网格结构中的铸钢节 点为多维空间异形构件,如何将设计给出的空问虚 拟点位转换为实际可操作的控制坐标,并进行准确 定位是本工程难点之一。
Page 9
交感的流线配合亮丽的光线让身处其中的人身心愉悦。 Page 11
复杂与干净
Page 12
复杂的背后
哈迪德复杂多变的建筑作品不仅是一种追新 求异的形式游戏,而是在时代背景、技术条件 以及建筑功能、结构等因素共同作用之下产生 的结果,并有着深刻而复杂的思想基础。
哈迪德充分利用简洁形式之间的非线性组 合形成复杂的关联,以此来诠释现实世界的 复杂性。她将建筑“解构”后重组,使各要 素形成一种多义、不确定的复杂关系。
广州歌剧院设计方案
广州歌剧院设计方案1.引言广州歌剧院作为一座艺术文化场所,其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广州歌剧院的设计理念与具体方案。
2.古典与现代的结合广州歌剧院的设计将注重古典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以展示广州悠久的历史底蕴和现代城市的繁荣。
建筑外立面将采用流线型的现代设计,融入传统华南建筑的元素,如琉璃瓦、檐角飞檐等,以唤起人们对广州历史文化的回忆。
3.空间布局与功能划分广州歌剧院的内部空间将充分考虑观众的舒适度和音响效果。
大厅设计宽敞明亮,以提供观众良好的休息和交流空间。
剧院内部将设置多个观众席区,以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
此外,剧院还将配备先进的音响设备和舞台灯光,以确保演出的声音和视觉效果达到极致。
4.可持续发展考量在广州歌剧院的设计方案中,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建筑将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如利用太阳能光伏板提供部分能源,回收利用雨水等。
同时,剧院的绿化设计将注重生态保护,营造舒适的室内外环境。
5.艺术氛围的营造广州歌剧院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文化场所,其设计需要能够营造艺术氛围,以吸引观众和艺术家。
剧院内部将采用雅致的装饰,如艺术品展览、雕塑等,以展示广州丰富的艺术资源。
此外,剧院周边将规划艺术广场和雕塑园等公共空间,为艺术家和观众提供交流和互动的场所。
6.社区共享与开放性广州歌剧院将注重与周边社区的共享和开放性。
剧院将定期举办社区活动,如音乐会、表演艺术工作坊等,与社区居民共同体验艺术的魅力。
此外,剧院还将与当地学校合作,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的艺术兴趣。
7.结语广州歌剧院的设计方案将以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为基础,注重观众舒适度和音响效果,兼顾可持续发展和艺术氛围的营造。
与此同时,剧院将与社区共享和开放,为广州市民和游客带来艺术的享受与体验。
相信这一设计方案能够使广州歌剧院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和活力的艺术殿堂。
广州歌剧院建构分析
广州歌剧院
——扎哈· 哈迪德
广州歌剧院
扎哈· 哈迪德,一个特立独行 的女人,一个在建筑界摸爬 滚打的女人,一个叱咤风云 的女人,她在这座地球上留 下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建 筑,也为建造师们制造了一 个又一个难题。下面我们将 一同走进扎哈,走进女魔头 在中国的标志——广州歌剧 院。
广州歌剧院
广州大剧院的出现让剧院在视觉 和听觉享受上得以完美地并存。 悉尼歌剧院 是一流的建 筑,但不是 一流的剧院。
法国巴士底 大剧院是一 流的剧院, 但不是一流 的建筑。
广州歌剧院
澳大利亚人、国际声学界最高 奖“塞宾奖”的获得者———马 歇尔贡献了他最新的声学技术: 一种被称为G R G (玻璃纤维加 强石膏)的材料被大量使用。
来自伦敦的普利茨建筑奖获得 者———扎哈哈迪德给它描绘 了前卫夸张的造型:大剧院主 厅外立面由64个不规则平面随 意组合而成;
广州歌剧院
广州歌剧院的主厅依旧 延续着扎哈的风格,这 种取消了反射板的剧院 设计在已往台旁边的墙壁以及 扩散体的使用使广州歌 剧院主厅的音效可以达 到世界一流的水平。 广州歌剧院主厅音乐处 理
广州歌剧院
其外形犹如大 小两块历经江 水冲刷的石头, 被放置在珠江 北岸一个平缓 的山丘上。 “双砾”都采 用了屋盖、幕 墙一体化的结 构,整体性外 壳最大长度约 120米,高43米。
广州歌剧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小雅》 羊城古都有镇宝三 石: 东为海印石、 中为海珠石、 西为浮丘石。
广州歌剧院
观众厅池座两 侧的升起部分和 楼座挑台交错重 叠,看台犹如 “双手环抱”, 避免了回声的干 扰,内墙的形状 和角度有利于提 供侧向反射声。
广州歌剧院调查报告
关于广州歌剧院的调查报告广州歌剧院简介:广州市歌剧院由世界著名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英国)主持设计,位于珠江新城J4地块。
其外形如“圆润双砾”,就像置于平缓山丘上的两块砾石,在珠江边显得十分特别。
由于采用钢-钢砼混合结构,预计用钢量将超过12000吨(未考虑深化设计时增加的各类节点板、支座板及辅助构件),相当于中国国家大剧院穹顶用钢量6750吨的两倍。
两位大师将他们的设计理念命名为“圆润双砾”,因为歌剧院从外观上看就像静卧在珠江边平缓山丘上的两块砾石,一大一小,一黑一白。
随着工程临近收尾,“双砾”造型已经呼之欲出,由石材和玻璃镶嵌而成的外墙显得玲珑剔透又不失凝重。
广州歌剧院复杂钢结构施工技术:根据结构形式,钢结构主要采用胎架支撑、高空原位拼装的方式进行安装。
结合工期要求、技术可行性及安装精度等方面的要求,多功能剧场选用1台K50/50塔吊(与大剧场共用)于其西北角进行跨外吊装,1台250t履带吊车在地下室顶板面上行走,对东面、南面的钢结构进行跨外吊装。
大剧场选用1台SN630塔吊于后舞台内进行跨内吊装,1台K50/50塔吊在南面靠近观众厅进行跨内吊装,1台250t 履带吊在西面、东南面进行跨外吊装。
局部超过塔吊i履带吊性能,较重的铸钢节点采用高空滑移法或定点吊装法吊装。
整体结构面安装顺序:平面从中间向四周对称扩散安装,立面从下到上逐步扩展安装。
单个结构面安装顺序:安装铸钢节点一安装相邻节点间主梁一安装面内次梁。
待结构面安装焊接完毕后先拆除主梁支撑胎架,最后拆除节点支撑胎架,进行整体外围护钢结构支撑卸载。
声学设计的:衡量歌剧院的声学条件主要有三个指标:第一是进场感,即哪怕在离舞台最远的地方也能享受到声学上的亲近感;第二是清晰度,即不管坐在哪个座位上,都能将歌词听得清楚;第三是声音优美,即能感觉出声音很丰满,混响感很强。
从测试效果来看,广州大剧院就达到了国际一流剧院的声学条件。
内部声学设计根据马歇尔大师的独特研究采用“双手环抱”式看台,此项设计为全球首创。
广州歌剧院流线分析
进入大剧场的入口大厅后,可直接通过楼梯上 到楼上,然后再进入观众厅,与从入口平台进 入的人流合流。然后通过沿建筑边的通道和楼 梯,可以进入到舞台背后的餐厅部分。建筑的 外围大部分是参观人流可以进入的。充分利用 了景观视线良好的区域给主要使用人员,功能 安排巧妙。
弧形体量三层平面主要布置有艺术展廊、 艺术商店、艺术书店、表演艺术研究交流 部和空中咖啡廊等高品位的文化艺术休闲 设施,两侧庭院成为良好的露天展示及交 流活动的场所。广场活动的民众可以自由 地拾级而上,直接通过两侧庭院进入三层 公共艺术主题区域,形成公共开放空间的 延续和高潮。
公共建筑分析
广州歌剧院
设计师—扎哈 哈迪德
广州歌剧院
广州市歌剧院由世界著名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英国) 主持设计,位于珠江新城J4地块。其外形如“圆润双 砾”,就像置于平缓山丘上的两块砾石,在珠江边显 得十分特别。这座濒临珠江,坐落在广州城市新中轴 线上的标志性文化建筑,总用地面积约4. 2万平方米, 工程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歌剧院包括1800座 的大剧场,4000平方米的前厅及休息厅,2500平方 米的多功能厅及其它辅助设施与配套设施,工程总造 价(不含地价)约8.5亿元。歌剧院建成后,将满足 大型歌剧、芭蕾舞剧、大型综合文艺演出的需要,成 为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圆润双砾”方案被称为 “一个功能、形式与可行性三者俱佳的优秀方案”。
社会背景:广州大剧院的建造就是要使之成为广州市的新地标, 无论是从形式含义还是功能上来说,他都承载着其特殊意义。在 规划设计中,广州歌剧院、博物馆分别位于新城轴线起点的两侧, 与中央广场、滨江绿带共同形成文化艺术广场,成为一个开放、 自信的国际都市展示自身魅力的舞台。艺术广场的设计秉承了广 州珠江新城城市设计的精神与理念,在整合都市界面、丰富都市景观、
广州歌剧院作品分析
广州市图书馆
优越的地 理位置使“ 双粒”在广 东新城中很 是显眼,与 周围高耸的 建筑相对比 ,广州歌剧 院又多了一 份人请味。 同时可以作 为新城与珠 江的过渡区 将岸上建筑 与江中水联 系起来。
2.功能流线分析
总体布局将观演区设于歌剧院的东南侧 ,位于基地红线的中心。观演区主要包括 舞台、三层观众厅与通高的共享休息大厅 。三个空间形成斜贯基地的轴线序列,主 入口面向中心广场,歌剧院的主要附属用 房和公共服务设施均布置于环形体量之中 。地下车库与其他设备用房布置在基地的 地下一层并与东侧广场地下空间贯通。歌 剧院观众厅拥有1800个观众席,可满足世 界一流水准的歌剧、芭蕾舞、交响乐演出 的要求。
歌剧 训练 录音室 室
演员休息室 乐队排 练室
弧形体量在三层高度与观演区 脱开,与观众厅主体建筑共同 围合成一个连续室外空间,并 从广场引入台阶和绿化,加强 了这个空间与广场的视觉联系 。弧形体量三层平面主要布置 有艺术展廊、艺术商店、艺术 书店、表演艺术研究交流部和 空中咖啡廊等高品位的文化艺 术休闲设施,两侧庭院成为良 好的露天展示及交流活动的场 所。广场活动的民众可以自由 地拾级而上,直接通过两侧庭 院进入三层公共艺术主题区域 ,形成公共开放空间的延续和 高潮。
4. 空间分析
在广州歌剧院的内部空间, 也同样使用混凝土,建筑 风格会变得多样而统一
实与虚通过材质的 交替变换表现,也 体现内外的融合感。
曲线的设计延伸到了大厅内部, 既是对整个外观造型的呼应,配 合材料又可起到反声和吸声作用。
没有一个大灯,整个大厅 内都用的小灯照明,给人 一种漫天繁星的感觉。
曲线转角使得花岗岩和 混凝土在转角处的施工 难度加大。
国内技术的欠缺也导致最 后的实体效果不佳。
广州歌剧院分析
logo 公司名称
(2)“小石头”。小剧场舞台可移动
。 400座的多功能厅位于“小石头”内, 具有独立的辅助及后台设施,兼顾室内 乐、小型话剧、曲艺、新闻发布和演员 排练等多功能使用要求,还可兼作小型 电影放映场,举行时装表演等。该厅的 观众座位采用机械移动式,使空间具有 较大的可调性,舞台和观众席可根据功 能变换成不同类型,满足不同的演出要 求,并可作为“黑匣子”实验剧场。
为中国设计-广州歌剧院
——扎哈·哈迪德(英国)
它有着颠覆常规的梦幻空间, 它将成为一座承载梦想的先锋建筑,
这座造型奇异的歌剧院, 出自一位伊拉克裔女建筑师之手。
她被称为建筑界的时尚女魔头, 她的设计常常因惊世骇俗而难以实现。 她是世界上唯一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的女建筑师!
logo 公司名称
历时6年建设、即将于近日竣工的广州歌剧院,以其独特的造型、复杂 的结构,为世人瞩目。 › 方案及设计总负责:英国扎哈 ·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 ›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配合单位: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 › 舞台机械及灯光音响设计: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建筑声学设计:澳洲马歇尔戴声学有限公司(Marshall Day Acoustics) › 视线设计模拟分析: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logo 公司名称
› 功能组织
由“大石头”、“小石头”和“草坡”结合组成建筑空间,功能分区明 确,而又交织成为一体。
(1)“大石头”。1800座的歌剧院及其配套的设备用房、剧务用房、演出用房、行政
用房、录音棚和艺术展览厅位于“大石头”内,各种音阶的主角都将在这里粉墨登场。前厅、 休息厅借助大面积的玻璃与室外景观内外交融,以连续、流畅的墙面及廊道获得拉伸而充满 张力的视觉效果,构成功能交织、景观渗透的动态空间,成为观众欣赏演出之前营造艺术氛 围的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歌剧院
设计师—扎哈 哈迪德
广州歌剧院
广州市歌剧院由世界著名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英国) 主持设计,位于珠江新城J4地块。其外形如“圆润双 砾”,就像置于平缓山丘上的两块砾石,在珠江边显 得十分特别。这座濒临珠江,坐落在广州城市新中轴 线上的标志性文化建筑,总用地面积约4. 2万平方米, 工程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歌剧院包括1800座 的大剧场,4000平方米的前厅及休息厅,2500平方 米的多功能厅及其它辅助设施与配套设施,工程总造 价(不含地价)约8.5亿元。歌剧院建成后,将满足 大型歌剧、芭蕾舞剧、大型综合文艺演出的需要,成 为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圆润双砾”方案被称为 “一个功能、形式与可行性三者俱佳的优秀方案”。
基地分析
自然条件:位于广州珠江新城南部华夏路,紧邻珠江新城临江大 道,场地位于珠江岸边
社会背景:广州大剧院的建造就是要使之成为广州市的新地标, 无论是从形式含义还是功能上来说,他都承载着其特殊意义。在 规划设计中,广州歌剧院、博物馆分别位于新城轴线起点的两侧, 与中央广场、滨江绿带共同形成文化艺术广场,成为一个开放、 自信的国际都市展示自身魅力的舞台。艺术广场的设计秉承了广 州珠江新城城市设计的精神与理念,在整合都市界面、丰富都市景观、
室内交通流线主要采用一条主要通道环绕建筑, 以便让游客能完整的欣赏建筑魅力。每一个功 能区都有一个分入口,使演员和观众能更快的 到达目的地。室内还有很多曲折路线,既增加 了空间趣味,又让游客全方位的观赏建筑 在楼梯的设计与布置上,设计师特意模糊了交 通空间与使用性空间之间的界限,楼梯的交错 与各类连接平台形成了天然的开放性场所,与 室外完美结合
外型设计
材料选取 建筑表皮主要以花岗岩,清水混泥土和钢化节能玻 璃为材料,室内主要用白色墙板来围合。室内大剧场 和多功能厅的表面是用玻璃和石材安装,大剧场的石 材为黑色,多功能厅的石材为白色。两栋建筑上钢结 构和龙骨横竖交错,龙骨之上要安装玻璃和石材,镶 嵌在龙骨上的主要是天然石材,局部为采光节能所以 采用玻璃。该种玻璃为双层,以惰性气体填充玻璃层 中,能够较好的吸收阳光热量,减低温度,达到降温 的作用。
进入大剧场的入口大厅后,可直接通过楼梯上 到楼上,然后再进入观众厅,与从入口平台进 入的人流合流。然后通过沿建筑边的通道和楼 梯,可以进入到舞台背后的餐厅部分。建筑的 外围大部分是参观人流可以进入的。充分利用 了景观视线良好的区域给主要使用人员,功能 安排巧妙。
弧形体量三层平面主要布置有艺术展廊、 艺术商店、艺术书店、表演艺术研究交流 部和空中咖啡廊等高品位的文化艺术休闲 设施,两侧庭院成为良好的露天展示及交 流活动的场所。广场活动的民众可以自由 地拾级而上,直接通过两侧庭院进入三层 公共艺术主题区域,形成公共开放空间的 延续和高潮。
外型设计
结构设计: 建筑由上百个立面构成,每个立面都不一样,且都以 不同角度连接,柱子也没有一个是垂直的。因此建筑 结构特立独行采用“铸钢结构”,每一个钢件都是分段 铸造再运到现场拼接,每一个节点从制造、安装均要 在空中准确三维定位。 广州歌剧院的构思独特巧妙的外帷幕表皮:三角形石 材、玻璃幕墙系统;国内首创的结构体系:三向斜交 网格组合折板式单层网壳;浑然一体的室内表面连续 曲面装饰;颠覆传统形式的非对称观众厅声学设计等 都是其结构的创新。
广州歌剧院
设计特点及理念 基地分析 ---- 自然条件
社会背景 交通条件
流线分析----人行、车行与主出入口
内部功能布局与交通空间
外型设计----体块
结构 材料
室内设计
设计特点及理念
扎哈说:“我觉得美学中最重要的不是对称,而是动感。 我希望在动态中寻找平衡。就像舞蹈一样,它有美感和平 衡,但不存在完全的对称。美是你能认识到那种复杂中的 秩序。”她的设计大胆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空间在她手 中就像橡胶泥一样,任由她改变形状:落差极大的地板, 倾斜的墙壁,高吊的天花等等,故被称作 “解构主义大 师”。与此同时,她也在一些“随形”和流动的建筑设计 方案之中流露出贴近自然的浪漫品位。 广州歌剧院的设计理念源自一种激情:在广州市建立一个 新的文化焦点,“圆润双砾”,其立意来源于传说中屹立 于珠江中的珠海石——广州的镇城之石。一大一小、一黑 一白的两块奇石安然座落于珠江江畔,源自被江水冲刷形 成的“圆润双砾”的设计构思。建筑造型组合成为一个有 视觉冲击力的形体。
引入公共活动三个方面丰富并深化了城市设计的成果。
基地分析
交通条件
流线分析
人行、车行与主出入口
建筑四面环路,交通便利,地下车库入口设在 北面和东面 主入口层在地下,从四面都有入口进入建筑, 地下用一个大的公共的开放空间连接“大石 头”、“小石头”和“草坡”,参观人流只要 从东西面和南面进入,而后勤人员则要从北面 进入,贵宾有单独出入口,各类人流分流,互 相独立,互不影响。地上则通过入口广场分别 进入大剧场和多功能剧场。
室内设计
外部的流线与折线设计,延伸到内部则是流动的曲线, 内外合一,形成有机整体 与一般的矩形平面、钟形等平面设计不同,广州歌剧 院的观众厅设计采用多边形,产生独特的“行云流水” 般艺术效果,为演员营造了一种围和感和亲密感,室 内的色彩方案正在研究之中。 观众厅池座两侧的升起部分和楼座挑台交错重叠,看 台犹如“双手环抱”,避免了回声的干扰,内墙的形 状和角度有利于提供侧向反射声。乐池改成“倒八字 形”,增加台上演员和乐池演奏者的沟通。歌剧场采 用国际上常用的“品”字形舞台的工艺布置形式。
总结
该建筑采用几何形态及钢材结构,阳刚之美呼 之欲出,不仅如此,建筑师还在剧院两侧设计 了三角形湖水,刚柔并济,完美结合。建筑及 其广场由外缘向中心下倾的连续变化,加之地 面微妙的起伏,柔化了都市界面,实现了与自 然界面轻柔的接触。而两块石头一样的建筑与 周围造型相对规矩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 从繁华的摩天大楼过渡到宁静的歌剧院,再到 缓缓的珠江,布局和谐。
流线分析
地 下 层
地 上 层
流线分析
内部功能布局与交通空间 大剧院主入口面向中心广场,歌剧院的主要 附属用房和公共服务设施均布置于环形体量之 中。地下车库与其他设备用房布置在基地的地 下一层并与东侧广场地下空间贯通。弧形体量 在三层高度与观演区脱开,与观众厅主体建筑 共同围合成一个连续室外空间,并从广场引入 台阶和绿化,加强了这个空间与广场的视觉联 系。
楼梯
外型设计
体块设计 广州大剧院的设计突破了以往建筑的结构特点, 外形似砾石,一大一小,一黑一白,形成鲜明 对比。外围护结构强烈的凹进凸出的不规则几 何形体和内部大跨度、大悬挑、倾斜的剪力墙 柱形成复杂的不规则建筑空间。也正因为此, 室内的光影效果也极好。而地面与斜柱间最大 的倾斜角度达到78度。使习惯了方方正正的人 们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பைடு நூலக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