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关于2014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一点思考
运河中学赵程晖
2014是高考语文改革的起步年,这张试卷预示2015的高考还将有重大变化。

对比试卷,反思备考复习,对指导2015备考,甚至高一高二的教学,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拿到2014高考语文试卷,第一感觉是出乎意料,细分析题目,却发现这样考,又在情理之中。

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一)考题布局
历年北京卷诗歌鉴赏题位置固定,均放在第三大题。

此次各城区备考模拟题也大多这样安排。

但也有例外,2014东城二模一大题第8小题:下列诗句中,以物喻人的一项是(2分)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B.日岀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C.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元稹《菊花》)
D.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赠别》)
虽然题目是从考查修辞的角度设计,但已经开了有关诗歌的题目放在一大题的先例。

所以,此次高考第一大题安排诗歌鉴赏的相关内容也并不突然。

《考试说明》测试内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赋分约15分,有8个考点:
1.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
2.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运用
3.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明、连贯、得体
5.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6.标点符号的使用
7.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基本常识的了解
8.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
2014高考试卷一大题7小题22分,1—6小题共15分,属语基部分,7小题的3个题放在一大题却属于古诗阅读的考查。

另外,虽然《考试说明》中的一大题题型示例并无诗歌鉴赏的相关题,但题型示例11“关于闻一多的形象,作者最认同的一项”,明确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学作品艺术形象的能力”。

通州二模也有类似的一题“对金岳霖形象的高度概括,选择恰当的一项”。

再看高考7题题干“‘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
本题与‘月’的意象相关”和示例考查内容呼应,考点落在“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

因此,关于古诗部分的考题呈现在一大题和三大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题量大,分值高
近四年高考,北京卷古诗阅读都安排2个小题,一个选择,一个简答,分值7分。

(2011、2012两年,10分的延伸题放在诗歌鉴赏部分。

)此次备考2014,各城区模拟题分值虽有提升,但也只在10分上下,2—3个小题。

2014高考古诗阅读共有6个小题,一大题7题有3个小题7分,三大题3个小题11分,学生需要完成6个小题,18分。

题量大,分值高,可谓空前。

但,《考试说明》中明确古诗文阅读赋分约36分,并没有把古诗的分值单列出来。

我们细细分析考题,古诗18分,加上古文部分5分断句题,9分的选择题,3分的默写题,总分在35分。

以往高考默写题均占8分,此次少了默写的5分,加在了古诗阅读部分,虽然总分值没有变,古诗题量却增加了。

考题与《考试说明》严丝合缝。

虽与以往相比题型变化大,我们也似乎没有理由质疑。

(三)文学常识的考查
2013高考题未涉及文常,09—12年均出现在一大题,以选择形式出现,考点单一。

2014各城区模拟题虽有变化,也只是变选择为填空,从一大题挪到三大题,或单独设题,或与默写安排在一起。

2014高考试卷中涉及的文学常识放在7题第3小题:
《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联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病西施”。

她所写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此才女是(2分) A.史湘云 B.林黛玉 C.薛宝钗 D.妙玉
此题一举两得,既考查了文常又考查了古诗。

现在高中生里读过《红楼梦》的不多,但教材《必修三》的第一篇课文就是《林黛玉进贾府》,文中写宝玉眼中的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页下有详细的注释。

所以即使不知道“冷月葬花魂”是黛玉的诗,也可做对此题。

考题新颖,又很平和。

(四)互文修辞的考查
2014高考7.②“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烟笼寒水月笼沙 B.明月楼高休独倚
C.一夜飞度镜湖月 D.夜吟应觉月光寒
历年北京高考从未涉及过互文。

《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所列修辞共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并没有列出互文修辞。

但《考试说明》中古诗文阅读的考试内容明确要求考查“古典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互文是古典诗歌中较常见的一种表达技巧。

修辞方式之一。

在连贯的话语中,上
文省了下文出现的词,下文省了上文出现的词,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

在初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中,有数十处互文修辞。

以《木兰诗》《孔雀东南飞》为例: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教学中肯定要讲到。

单句互文,初中所学诗歌中最典型的就是“秦时明月汉时关”和“烟笼寒水月笼沙”,分别出现在题干和选项中,且高考背诵篇目里有《泊秦淮》。

虽然出乎意料地考查了互文修辞,却不能说试题超纲。

选出答案也很容易。

另外,单句互文高中诗歌篇目里“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栗”与“惊”互补见义,即“使深林与层巅战栗而震惊”;“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等比较典型,还有一些在古文中出现的例子,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五)选项里涉及的陌生诗歌之多
6个诗歌鉴赏题里涉及的诗歌15首,其中课内3首,完全陌生的诗歌有12首,创历史之最。

所有诗歌考题如下:
7.“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月”的意象相关。

完成①—③题。

①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A.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D.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烟笼寒水月笼沙 B.明月楼高休独倚
C.一夜飞度镜湖月 D.夜吟应觉月光寒
③《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吟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病西施”,她所吟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

此才女是(2分)
A.史湘云 B.林黛玉 C.薛宝钗 D.妙玉
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1】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2】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

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2】禁:消瘦。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②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

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

(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

(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

(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

(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
③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与《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31(2012年高考10题)比较:
柳堤明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示例31(7分)
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长堤;“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写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②雨本无香,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

(唐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宋杨朴《莎衣》)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

(宋刘子翚《海棠花》)
D.暖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

(明邱睿《都城春日》)
陌生诗歌有5首。

与2014各城区模拟题比较,东城二模考查题量最大,涉及的陌生诗歌有4首。

一大题8小题:下列诗句中,以物喻人的一项是(2分)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B.日岀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C.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元稹《菊花》)
D.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赠别》)
15.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③题。

(12分)
独不见李白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曲池。

风催寒梭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①下列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写白马子(边塞儿)远戍边塞,闺中人忆之而流泪,款款深情,感人至深。

B.“春蕙忽秋草”四句写出了从春天到秋天,闺中人孤独难耐,承受着思念的苦痛。

C.“忆与君别年”两句写当年离别时种下的桃树十分矮小,表达了岁月易逝的悲痛。

D.“终然独不见”两句点明题意,使用一个“空”字,饱含了闺中人思夫绝望之感。

②简析“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中数词使用的艺术效果。

(4分)
③清代学者王琦说:“杨升庵曰:太白诗:…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又云:…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

‟…岂是‟…殊非‟,变幻二字,愈出愈奇。

”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两个词语使用的妙处。

(5分)
附: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李白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2014高考无疑开创了古诗考题的先河。

(六)考点涉及之广
《考试说明》中古诗部分的考试内容很明确: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五个方面。

2014高考6个诗歌题,内容、情感、语言、表达技巧均有涉及。

且重点放在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察。

历年高考和2014各城区模拟题在古诗阅读部分由于题量限制,考点相对单一。

2014已经成为过去式,这张试卷标明了改革的方向,我们需要做那些改变?
二、反思
(一)教学内容:高中三年教什么了?
《考试说明》要求学生具备阅读浅易古典诗歌的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人教版高中教材古诗教学内容安排如下:《必修2》有7首唐之前的诗,《必修3》有7首唐诗,《必修4》有8首宋词,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共有30首,包括诗22首,词7首,曲1首。

合计52首。

教学时间跨度为3年,平均每年17首。

实际教学中,选修教材的30首古代诗歌,很多老师不会篇篇都讲。

这个阅读量能培养出学生的什么能力?
(二)教学方法:“大招”能解决阅读问题吗?
很多老师在进入高三复习时会教学生“大招”,比如,读懂诗歌要关注诗题、作者、时代、注释、首联、意象、尾联、直接表情达意的词等。

但关注了这些,不等于解决了“懂”的问题,更不能应对此次高考的所有诗歌题。

为什么这样说?
以7题①小题为例: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A.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D.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四个选项,既无作者,也无诗题,更不知在原诗中是第几句。

怎么办?
再看14题②小题: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

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

(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

(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

(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

(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
这五个选项,虽有作者、时代、诗题,但对孤零零的两句诗在理解上有多大帮助?
所谓读懂诗歌的“大招”无用武之地。

学生必须老老实实从语言入手,一字一词去理解,去体悟。

有人讲过,诗的语言,扭断了语言逻辑的脖子。

诗的用语不受逻辑和语法的约束,是最不科学,最不规范,却最具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创造力的语言。

诗歌要
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既出于常理之外,又入于情理之中,“无理而妙”。

诗歌的语言是变形的语言,词性改变,语序颠倒,大量的省略,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告诉学生“诗家语”的这些特点也不能帮助他真正读懂诗歌。

所以,从文字、词语、句型入手,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伴随阅读经验的积累,才能进入诗歌的语境。

读懂,然后才是鉴赏。

答案的获得缘于读懂“诗家语”,而不是“大招”的使用。

一首陌生的诗歌,老师读起来也不轻松。

读的少,再容易的题做起来也会感觉困难。

“大招”可以教,但要想一想,自己做题会完全依赖这些“大招”吗?
(三)改变学生的阅读状态
不迷信“大招”,那我们教给学生什么?
信息的快速和巨量使得很多学生已经不习惯追求深层次思考,处于浅阅读状态。

古典诗歌是一座金矿,很多诗歌文字精警,一字一词都有其无穷的韵味。

快速浏览不可能读懂。

需要学生涵泳,即摄取——消化——积累。

摄取,就是让学生接受有价值的诗歌作品。

消化,就是让学生沉浸其中,反复吟咏,细细体味诗中的意境,从而参透作品,获得审美享受。

积累,就是让学生在参透作品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储存记忆。

没有这个过程,学生不可能提升古诗阅读能力。

读诗要根据诗歌的语境,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补充完善,同一首诗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年龄去读,永远有新的体会。

高三这一年,可能诗歌题没少做,诗歌认认真真读了几首呢?又有几首好诗成为他人生的积淀呢?
语文课,要改变学生的阅读状态。

从2014高考题看,古诗题虽然题量大,分值高,但对有一定古诗阅读能力的学生来讲可能并不难。

(四)改变老师的教学方法
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必然加重古诗文分量。

明确的信号已经发出。

怎么办?仅局限于教科书,单篇教学,重复低效,无以应对。

专题式教学是解决教学重复低效的一条可行之路。

2012-2013高二学年度,我校在教师研修中心康树青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尝试专题式教学课题研究。

目的是利用好一切语文资源,进行整合,抛弃单篇教学的条分缕析,强调教师设计专题,为学生打开自主学习的大门。

设计什么样的专题,根据课本安排的知识点的要求和教师的专长,教学更具个性化。

在进行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学习时,我们就开始尝试自己设计专题。

设定阅读任务,扩大阅读量,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体悟、归纳,形成自己的理解。

由浅入深,慢慢与经典发生真切的生命共鸣。

语文素养逐渐形成。

实际上,2014高考试卷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专题教学范本:
“月”意象的丰富内涵;
“互文”手法在诗歌中的妙用;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
易引发诗家兴亡之感的地方。

2014高考题进一步印证了专题教学的研究价值。

反思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

改革是挑战,迫使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加强研讨,在教改路上走出一片新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