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蒹葭
大学语文诗经蒹葭赏析
《诗经••秦风•蒹葭》文本赏析:《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属于十五国风,是首爱情诗,旨在抒发诗人思念秋水伊人而终不得见的思想感情。
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来到一条长着芦苇的大河边,访寻他心爱的人,而那人却使人感到行踪不定、可望而不可即。
于是他一路寻找,从“白露如霜”的黎明,找到“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午前,在长着芦苇的秋水边奔波,徘徊了很长时间,通过这种访求过程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深情,而且写出了他的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
全诗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不得的心情。
第一章: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艰难之情;第二章: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第三章:反复咏叹,变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
“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崇敬和热爱而未曾须臾忘怀的人。
“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
“方”、“湄”、“涘”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
全诗回旋三迭,往复歌咏,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
诗中写“苍苍”,“萋萋”,“采采”的蒹葭,既是用来起兴而怀“伊人”,又是用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
对于“伊人”,诗人知其地,而莫定其所,欲从靡由,故“溯洄”、“溯游”,往复其间,希望能与“伊人”一遇。
用“蒹葭”起兴,引出对“伊人”的寻求自然顺理成章之。
尽管诗人满腔热情地去“溯洄”、“溯游”,不畏“道阻且长”、“且跻”、“且右”,结果却是可望而不可即。
诗人因追求伊人而不得见所产生的空虚和怅惘之情是难以言喻的,而且用萧瑟清秋的景象来衬托,诗人的这种情感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浓郁。
大学语文蒹葭课后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蒹葭课后题及答案1.以景起兴,借景抒情。
以景起兴,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诗中所写的“兼葭”,既是用来起兴而怀“伊人”,又是用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
对于心中思慕的“伊人”,主人公知其地,而莫定其所。
他就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希望与“伊人”一遇。
诗的每一章开头都用“兼葭”起兴,引出对“伊人”的追寻,用清秋萧瑟的景象来烘托主人公空虚和调怅的感情。
2.重章叠句,回环往复。
本诗所采用的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有一种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而且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白露之“为霜”、“未晞”、“未已”,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寻时间的延伸:“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滨”,体现了空间的移动,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虽然只用了几个字来表现,但其间的微妙变化和幽深意蕴却十分耐人寻味。
3、词汇丰富,富于变化。
描绘兼葭的繁茂,三章分别用“苍苍”、“凄凄”“采采”三个同义的叠词,表现道路的艰难。
分别用“长”、“跻”、“右”,描述道路的遥远、陡峻、迁曲,表现“伊人”的可望不可即。
分别用“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淡”以及“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等句子,显示“伊人”位置的移动。
在重复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重复。
4.意境朦胧,含蕴不尽。
《兼葭》主旨含蓄,意境朦胧。
“伊人”飘忽不定,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之感。
其实,如果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它就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回响,也就都可以从《兼霞》朦胧的意境中得到感应。
2.练习1.有人认为《兼霞》“是一首怀念情人的诗,诗中的情人望之而不可即,求之而不可得。
”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我们认为《兼霞》是一首怀人的诗。
将此诗简单地理解为“怀念情人”的诗,失之主观偏颇。
至于所怀何人,因年代久远而不可考,但从诗人所流露的情绪来看,全诗只有敬慕之意,只有渴望愿见之思,而无儿女之私。
大学语文 《蒹葭》
重章叠句的美感价值
一是从情感方面看。诗歌重在以情动人。情感不是作用 于人的理智,不是一次性概念告知所能奏效,须反复感染方 能起到动人心弦的效果 二是从音乐方面看。上古民歌都是口头传唱的,是以声 调和旋律来感染人的情感,唱者须反复才能尽情,听者须反 复方能动情。因此,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本身,就是在层层 推进感情,就是在不断强化美感效应,并非一定要在每章的 内容上有了发展变化,才算得有了推进。这是应当意识到的。
二、连类生发:一个表现人类悲剧处境、悲剧心态的艺术范型 把‚在水一方‛看作是一个象征性的意境。它具有无限的象征 空间,都可以连类生发,升华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范型。 ‚在水一方‛由三个要素构成:追寻者——河水——伊人。。 伊人:贤人、友人或者恋人,若再连类升华,还可以是福地、 圣境、仙界,以至于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等等。 ‚河水‛:高山、深堑、宗法、礼教,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 其他种种障碍。 追寻者:多种相应的角色。
此诗的本事至今无从查考。 所谓本事,指的是这首诗究竟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为什么而写 的。因此,诗中的‚伊人‛所指始终难以征信,而以上三种说法也就难以最终定 论。为解读方便,这里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然后再生发开去,看看它的意境 空间究竟能有多大。
补充注释:
1.意境: 文学艺术作品中表现的境界和情调。 2.意象: 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结合。
内容述评
一、作为爱情诗:四个层次的基本内容 本诗三章重叠,各章均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畔秋色图:深秋 清晨,河水淼淼,芦苇苍苍,露水结霜。 第二层,(三、四句)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 企慕追寻河对岸的‚伊人‛。 第三层,(五、六句)分述‚在水一方‛的一种特定情境:逆 流追寻,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终不可达。 第四层,(七、八句)分述‚在水一方‛的另一种特定情境: 顺流追寻,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似真而幻,亦终不可 近。 全诗通过总述、分述、逆流、顺流的反复描述,将在水一方、 可望难即的企慕追寻情境展现得十分清晰,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 执著追求精神和追寻不得的空虚惆怅心情也表现得相当充分。
大学语文诗经二首蒹葭教案
#### 教学目标1. 理解《诗经》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色,特别是《关雎》和《蒹葭》两首诗的内涵。
2. 通过阅读和分析,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3. 掌握《诗经》中的重章叠句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4.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言文阅读能力。
#### 教学重难点1. 理解《关雎》和《蒹葭》两首诗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
2. 掌握《诗经》中的重章叠句形式,并分析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1. 介绍《诗经》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简要介绍《关雎》和《蒹葭》两首诗的背景。
##### 二、解题1. 解释《关雎》和《蒹葭》两首诗的标题和内容。
2. 引导学生理解《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和《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意义。
##### 三、研习课文1. 阅读诗歌,整体把握两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2. 分析《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和《蒹葭》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表达的爱情主题。
##### 四、课堂讨论1. 讨论两首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分析重章叠句在诗歌中的作用,如何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 五、总结1. 总结《关雎》和《蒹葭》两首诗的艺术特色。
2. 强调重章叠句在《诗经》中的重要性。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关雎》和《蒹葭》的理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 二、深入分析1. 深入分析《关雎》和《蒹葭》中的重章叠句手法。
2. 分析两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探讨其对诗歌情感表达的影响。
##### 三、课堂练习1. 学生自行翻译两首诗,并尝试用现代汉语表达其情感。
2. 小组讨论:如何将《关雎》和《蒹葭》中的爱情主题与现代爱情观相结合。
#####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章叠句在《诗经》中的运用。
《蒹葭》——大学语文课件
(三)关于诗经的编集
献 诗 说
一 、 《 诗 经 》 简 介
“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国语· 周语》)
各诸侯国乐工、太师搜集歌谣献 给中央。
(四)艺术表现手法
赋
一 、 《 诗 经 》 简 介
比
兴
•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
•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蒹 葭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 关雎》)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朱熹《诗集传》)
(四)艺术表现手法
•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
一 、 《 诗 经 》 简 介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周南· 芣苢》
(四)艺术表现手法
•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一 、 《 诗 经 》 简 介
(二)诗经的内容组成
风
一 、 《 诗 经 》 简 介
雅
颂
风 :民间歌谣。有15国风,160篇。
《周南》《召南》河南汝河和湖北江汉流域 《邶风》《鄘风》《卫风》河北河南部分地区 《王风》河南洛阳一带。 《郑风》《桧风》河南郑州一带, 《魏风》《唐风》山西部分地区。 《秦风》《豳风》陕西一带。 《陈风》河南安徽一带。 《曹风》山东曹县一带。 《齐风》山东大部分地区。
大学语文(必背)整理版最终版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蒹葭大学语文教案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一教材:《语文》必修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蒹葭》,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2. 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作者情感。
2.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让学生初步感受《蒹葭》的意境。
2. 提问:这首歌曲与《蒹葭》有什么关系?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1. 学生自读《蒹葭》,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 小组合作,共同解决生字词,如“蒹葭”、“苍苍”、“所谓”等。
3. 学生分享自己理解的内容,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三、合作探究1. 提问:诗歌中的“伊人”指的是谁?为什么?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讲解“伊人”的含义。
3. 分析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借景抒情等。
四、品味诗歌1. 提问:诗歌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意境?2. 学生自由朗读,品味诗歌的意境。
3.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语言、结构、韵律等。
五、拓展延伸1. 让学生发挥想象,以“伊人”为主题,创作一首小诗。
2. 比较其他古代诗歌中关于爱情的描写,分析不同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蒹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蒹葭》的意境,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大学语文第一课(王步高老师版本)
精选课件
21
《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精选课件
22
四、婚恋诗
“婚恋”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 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 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 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 之。
献诗说
•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 以颂美或者讽刺
精选课件
10
采诗说
• 周代设采诗官到民间采诗,以了解 民情。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 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艺文志》
精选课件
11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 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 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周南·关雎》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 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精选王课件风·采葛》
23
五、农事诗《七月》
六、征役诗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1.《诗经》本名《诗》,是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 的作品,共305篇。至汉代, 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始 称《诗经》。
诗经“六义”:
• “《诗》文宏奥,包韫六义。”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
• 指风、雅、颂、赋、比、兴。
精选课件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蒹葭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蒹葭一、作家作品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有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305篇诗歌。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二、中心思想对这首怀人诗,历来解说不一。
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
我们是把这首诗看作爱情诗,描写一位青年在怀念她的情人,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心上人真诚的向往,执著的追求以及追求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
三、课文串讲第一段: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翻译: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顺流寻找她,仿佛走在水中间。
头两句使借景起兴,表面描写的是蒹葭,实是在描写主人公对情人的追求与情感。
三四句点题,描写主人公深切思念,隔河相望,追寻伊人。
《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
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
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
他那神情焦灼、心绪不宁的情状,不时地显现于我们眼前,原来他是在思慕追寻着一个伊人。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地张望、寻求。
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崇敬和热爱而未曾须臾忘怀的人。
所谓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然而现在他却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
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沿着河边小道向上游走去,道路艰险,且又漫长,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到达;如果径直游渡过去,尽管相距不远,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仿佛看到了伊人的身影在水中央晃动。
蒹葭_大学语文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蒹葭》这首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 掌握《蒹葭》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3. 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理解《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掌握《蒹葭》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分析《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理解《蒹葭》这首诗歌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蒹葭》这首诗歌的作者和背景。
2. 提问:同学们对《蒹葭》这首诗歌有什么了解?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蒹葭》这首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 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课堂讨论1. 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
四、课堂小结1. 总结《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强调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提问:同学们对《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有什么新的认识?二、深入学习1. 分析《蒹葭》这首诗歌的写作手法。
2. 学生举例说明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
三、课堂讨论1. 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
2. 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四、课堂小结1. 总结《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2. 强调古典诗词鉴赏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深入阅读《蒹葭》这首诗歌,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
2. 撰写一篇关于《蒹葭》这首诗歌的鉴赏文章。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有较深入的理解。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3. 学生对古典诗词鉴赏有了初步的认识。
大学语文蒹葭原文及译文赏析
大学语文蒹葭原文及译文赏析大学语文中的“蒹葭”原文及译文,展示了一个孩子与大人的对话,抒发了孩子的聪明和大人的智慧,趣味盎然,启迪人心。
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译文:蒹葭苍苍,白露成霜。
偶遇她,水边停留。
顺流溯洄,路绵延漫。
悠游水上,她恍若中央。
这首诗通过孩子与大人的对话展现了一个趣味性很强的启示:大人可能会对某些事情已经有了想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
通过对话,孩子将大人引向正确的方向,展现出儿童天资聪颖的本质。
以下是这个对话的解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这是描述草丛中的景象,孩子指出这意味着秋天的到来。
(”白露为霜”的意味着“夜间的露水在草上结冰”,这是秋天的前兆。
)显然,孩子明白自然现象比大人更敏感。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句话表达了孩子对远方的向往,探寻未知的想法和热情,完成他的探险计划。
孩子告诉大人,她已经发现一位神秘女子,她的对话语气中透露了对未知探索的渴望和决心。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两句话是描述寻找她的方法。
孩子向大人解释了在水中游玩时如何找到她——溯洄或者溯游。
这两种方法都能够在水中央找到她。
孩子的思路非常巧妙,充分表现了她的智慧。
这首诗诗选出的就是孩子的天赋,她不仅对大自然敏感,而且具备说服能力和探险精神,是优秀的天才儿童。
同时,它还启示我们,通过让孩子发挥他们的天赋和向往,我们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和探索潜力。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努力发掘孩子的才华,赋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同时,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对话和互动,以理解他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思想和年龄越大,这种对话就越少。
我们应该牢记,任何时候都要观察和理解孩子们,以便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根据孩子的潜力、兴趣和需求来设计的,为孩子们创造足够的机会来探索未知的领域,成就自己的梦想。
大学语文蒹葭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蒹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关于《蒹葭》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蒹葭》是《诗经》中的一首诗,属于《风》的范畴。
B. 《蒹葭》是《诗经》中的一首诗,属于《雅》的范畴。
C. 《蒹葭》是《诗经》中的一首诗,属于《颂》的范畴。
D. 《蒹葭》是《诗经》中的一首诗,属于《赋》的范畴。
答案:A2. 《蒹葭》一诗中“蒹葭苍苍”的下一句是什么?A. 白露为霜B. 所谓伊人C. 在水一方D. 溯洄从之答案:A3. 《蒹葭》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A. 爱情B. 战争C. 劳动D. 政治答案:A4. 《蒹葭》一诗中“溯洄从之”的下一句是什么?A. 道阻且长B. 道阻且右C. 道阻且左D. 道阻且跻答案:A5. 《蒹葭》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屈原B. 李白C. 杜甫D. 无名氏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蒹葭》一诗中“所谓伊人,在________”。
答案:水一方2. 《蒹葭》一诗中“溯游从之,宛在________”。
答案:水中央3. 《蒹葭》一诗中“溯洄从之,道阻且________”。
答案:长4. 《蒹葭》一诗中“溯游从之,道阻且________”。
答案:右5. 《蒹葭》一诗中“溯洄从之,道阻且________”。
答案:跻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蒹葭》一诗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描绘的景象。
答案:《蒹葭》一诗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了一幅秋天清晨,蒹葭(芦苇)丛生,露水凝结成霜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萧瑟和凄凉。
2. 请简述《蒹葭》一诗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蕴含的情感。
答案:《蒹葭》一诗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
通过“在水一方”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无奈和忧伤。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结合《蒹葭》一诗的内容,分析其艺术特色。
答案:《蒹葭》一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蒹葭》详解
《蒹葭》详解
《蒹葭》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描述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释:
1. 诗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了一幅秋天芦苇丛生的画面,以景起兴,引出男子的追求之情。
2.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他觉得女子就像那水中央的伊人一样,遥不可及。
3.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描绘了男子逆流而上,追求女子的艰难过程。
他面临着道路险阻,感觉追求之路漫长而艰辛。
4. 诗歌中的“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执着追求,他不断地追寻着女子的踪迹,希望能够和她相遇。
5.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则进一步强调了男子追求女子的困难和艰辛,道路险阻而且弯曲,使他感到无望和沮丧。
6. 诗歌最后,“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之情,他觉得女子就像在水中央一样,总是那么遥不可及。
整首诗以男子的口吻讲述了他对女子的深深思念和追求之情,尽管道路艰难险阻,但他依然不放弃。
诗歌的意境优美,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大学语文]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jiān jiā):芦苇。
【简评】“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
”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
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
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
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
根者,情也。
相思莫不如是。
露之为物,瞬息消亡。
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
庄子曰:乐出虚,蒸成菌。
一理也。
霜者,露所凝也。
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
故曰“未晞”,“未已”。
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
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情所系着,所谓伊人。
然在水一方,终不知其所在。
贾长江有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夫悦之必求之,故虽不知其所踪,亦涉水而从之。
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
且道路险阻弯曲,言求索之艰辛,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
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追逐者,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遥不可及。
“宛在水中央”一句,竟如断弦之音,铿锵而悠长。
每读到此,不由喜之,叹之,怨之,哭之!【层次结构】此诗三章重叠,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
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大学语文 课文应试必备
1.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读《山海经》(其一)陶渊明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3.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4.从军行(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7.登高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8.进学解韩愈(默写两句)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大学语文蒹葭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蒹葭》这首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 掌握《蒹葭》中的生僻字词及其含义。
- 了解《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以及《蒹葭》中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赏析古典诗词的能力。
- 培养学生通过诗歌分析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兴趣。
3.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蒹葭》所表达的深情与美感。
-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理解《蒹葭》中“伊人”的多重含义。
- 掌握《蒹葭》中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2. 难点:- 深入理解《蒹葭》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 结合《诗经》的时代背景,分析《蒹葭》的社会文化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背景音乐:选用《诗经》相关的古琴曲,如《关雎》等,营造古典氛围。
2. 导入语:简要介绍《诗经》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引出《蒹葭》这首诗歌。
(二)诗歌阅读与讲解1. 生僻字词讲解:结合注释,讲解《蒹葭》中的生僻字词,如“蒹葭”、“伊人”等。
2. 诗歌朗读:引导学生齐读《蒹葭》,注意节奏和韵律。
3. 诗歌分析:- 分析《蒹葭》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 分析《蒹葭》中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 探讨“伊人”的多重含义及其象征意义。
(三)课堂讨论1. 主题探讨:讨论《蒹葭》的主题,如爱情、乡愁、人生哲理等。
2. 艺术手法分析:分析《蒹葭》中运用到的艺术手法,如象征、对比、意象等。
3. 社会文化意义:结合《诗经》的时代背景,探讨《蒹葭》的社会文化意义。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总结《蒹葭》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2. 拓展: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如《诗经》选读、相关学术论文等。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蒹葭》。
2. 撰写一篇关于《蒹葭》的读后感。
3. 搜集相关资料,研究《诗经》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意义。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以《蒹葭》这首诗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诗经》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大学语文_蒹葭_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X授课时间:XX年XX月XX日教学目标:1. 理解《蒹葭》这首诗的基本内容、艺术特色和思想情感。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教学重点:1. 《蒹葭》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 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无奈感慨。
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2. 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和表达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蒹葭》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 提问:同学们对这首诗有什么初步的了解?二、课文讲解1. 解释诗中的生僻字词,如“蒹葭”、“伊人”等。
2. 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如四言诗的特点。
3. 阐述诗中的意象,如“蒹葭”、“白露”、“伊人”等,引导学生思考其象征意义。
4. 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从最初的追求到后来的无奈感慨。
三、讨论与交流1.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爱情、人生等方面的感悟。
2. 讨论诗中“伊人”的形象,探讨诗人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3.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艺术价值。
四、课堂小结1. 总结《蒹葭》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和思想情感。
2. 强调诗歌对人生、爱情等方面的启示。
五、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蒹葭》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 请同学们尝试仿写一首四言诗,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蒹葭》这首诗,使学生了解了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课堂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进一步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
在作业布置环节,鼓励学生创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提高课堂效果。
3. 注重诗歌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思考与练习
一、你认为《蒹葭》的中心意象 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何象征意义? 二、以《蒹葭》为例,请谈谈你 “伊人”象征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 的人生境遇 对诗歌中存在的“朦胧美”有何看法。
返回
资料链接
相关评论 教学参考 补充注释 扩展阅读
歌 曲
返回
相关评论
《蒹葭》刺襄公,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也。(《毛诗大序》) 言秋水方盛之际,所谓伊人者,乃在水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 (宋•朱熹《诗集传》) 曰“伊人”,曰“从之”,曰“宛在”,玩其词,虽若可望而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 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异人异境,使人欲仙。(明•钟惺《诗经评点》) 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在水之湄”,此一句已了,重加“溯洄”、 “溯游”两番摹拟,所以写其深企愿见之状。于是于下一“在”字上加一“宛”字,遂觉点 睛欲飞,入神之笔。(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细玩“所谓”二字,意中之人难向人说,而“在水一方”亦想象之词。若有一定之方, 即是人亦可到,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诗人之旨甚远,固执以求之抑又远矣。(清•黄中松 《诗疑辩证》) 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 叹,佳者多有余音。(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诗境颇似象征主义,而含有神秘意味。(陈子展《诗经直解》)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传》: “一方,难至矣。”按《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 不可方思。”陈启源《毛诗稽古编•附录》论之曰:“夫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 则慕悦益至。”二诗所赋,皆西洋浪漫主义所谓企慕之情境也。古罗马诗人桓吉尔名句云: “望对岸而伸手向往”,后世会心者以为善道可望难即、欲求不遂之致。德国古民歌咏好事 多板障,每托兴于深水中阻。但丁《神曲》亦寓微旨于美人隔河而笑,相去三步,如阻沧海。 近代诗家至云:“欢乐长在河之彼岸。”……(钱钟书《管锥编》)
返回
二、连类生发:一个表现人类悲剧处境、悲剧心态的艺术 范型 把“在水一方”看作是一个象征性的意境。它具有无限的 象征空间,都可以连类生发,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范型。 “在水一方”由三个要素构成:追寻者——河水——伊人。 伊人:贤人、友人或者恋人,若再连类升华,还可是福地、 圣境、仙界,乃至功业、理想、前途等等。 河水:高山、深堑、宗法、礼教,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 种种障碍。 追寻者:多种相应的角色。 如此一来,《蒹葭》一诗的整体内涵,就应当说是世间一 切因受阻而可望难即境况的艺术写照,而“在水一方”则是表 现人类悲剧处境(当然人类还有喜剧处境)和悲剧心态的一个 艺术范型。在这里,追求精神是可佳的,但结果是可悲的,前 途是渺茫的。
艺术赏析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古今民歌常用的表现形式。它的 美感价值,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去看: 一是从情感方面看。诗歌重在以情动人。情感不是作用于 人的理智,不是一次性概念告知所能奏效,须反复感染方能起 到动人心弦的效果 二是从音乐方面看。上古民歌都是口头传唱的,是以声调 和旋律来感染人的情感,唱者须反复才能尽情,听者须反复方 能动情。因此,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本身,就是在层层推进感 情,就是在不断强化美感效应,并非一定要在每章的内容上有 了发展变化,才算得有了推进。这是应当意识到的。
蒹 葭
诗 经
本诗选自《诗经·秦 繁盛的样子。后 逆流 风》。秦:周朝时诸 两章“萋萋”、 而上 侯国名,在今陕西中 “采采”义同。 部和甘肃东部一带。 蒹葭:芦荻,芦苇。
宛:好 像
凝结成
蒹 葭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蒹葭苍苍, 在水一方。溯洄 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 那一边 从之, 宛在水中央。 岸边,水与 指露水尚未被阳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草交接之处 光蒸发完毕 在水之湄。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溯游 水中的沙 从之, 宛在水中坻。 滩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水边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 从之, 宛在水中沚。
返回
三、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诗词追求的是:创造一个怎样的意境范例,才能够令人感 悟得更多,联想得更多。 钱钟书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在水一方”的范例, 他将但丁探索人生、人类追求理想、男女思慕佳偶、帝王追寻 仙山、佛教寓禅彼岸、哲人寓理形神等诸多异质同构情境,都 归纳到“在水一方”的意境空间之中,确是一个通过连类生发 来论析诗意的典范。可以说,诗词意境的意义不在本事,而在 它的可连类生发空间,如果排除了它的连类空间,实质上也就 等于取消了诗词。
返回
教学参考 《诗小序》说:“《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
焉。”《诗沈》中说:“盖下游为雒京,士之在周者,如见其在水中央, 而不可得也。上游为汧渭,士之在秦者,道阻且长而可致也。”认为该诗 主旨是求隐士。总之由于主题的模糊性,先哲时贤对该诗主旨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本来“诗无达诂”,这一模糊,就更加见仁见智。但正是这种 朦胧、模糊、多义性,切合诗家三昧,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 “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 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 见作手。”清代叶燮更有一套模糊的诗论:“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 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 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 以为至也。”(《原诗》)可见古人对诗中的朦胧美早已心仪神往,而且 见解十分精辟独到。然而。该诗在这种旨意模糊和不确定中,毕竟还有确 定的东西在。“深企愿见”之情是确定的,执着追求之意是确定的,求之 不获仍不放弃追求也是确定的。这就给读者的想像、再创造起了导航的作 用。
教学 目的 教学 重点
这个人。指诗人所 追寻他 顺流而下 水中小洲, 追寻的人。 升, 小岛 干 迂回曲折 高
。
作品 简介
背景 内容 简介 述评
艺术 赏析
思考 练习
朗读 欣赏
资料 链接
退出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诗经》的一些基本 知识、基本概念。 2.掌握《诗经》的主要内容;学 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复唱的章法。 3.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美, 能够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诗经》的艺术 成就。
返回
补充注释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 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 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 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 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 大都是东周读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宨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宨淑女,钟鼓乐之。
返回
背景简介
《蒹葭》选自《诗经· 秦风》,大约是2500年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秦是周朝王族的发祥地,当时农业发达。 《蒹葭》主题,历有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说法: 一是讽喻周王礼制说。汉代《毛诗序》“《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 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 二是“招贤”说。 “伊人”即“贤才”。 三是“爱情”说。 “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 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四是“怀人说”。清代学者汪凤梧:“《蒹葭》怀人之作也。” 五是“诗意不定说”。宋代朱熹认为:“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伊人, 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 此诗的本事无从查考。所谓本事,是指此诗究竟是在什么时间、什么 地点、什么人为什么而写的。因此,诗中的“伊人”所指始终难以征信, 而以上五种说法也就难以最终定论。既然诗意难定,亦可看作朦胧诗。
返回
返回
艺术赏析
一、虚幻难实、神秘莫测的朦胧意境 《蒹葭》的作者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事件都虚化了, 正因如此,《蒹葭》的意境也就呈现为一种不粘不滞、似花非花、空灵蕴 藉、含蓄多藏的朦胧美。 二、意在言外、连类无穷的象征格局 《蒹葭》一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的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 的整体象征。 三、一唱三叹、层层推进的美感形式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 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出将诗意层层推进的作用。 时间的推进: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xī干) ”,再到“白 露未已(完全消失)”。 地点的转换: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méi,水边)”,再到 “在水之涘(sì水边)”。 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chí 水中高地)”,再到“宛 在水中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 ”。 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jī上升 )”,再到“道阻且右 (高陡)”。 返回
返回
课文解读
一、本诗三章重叠,各章四层: (一)(1、2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畔秋色图:深 秋清晨,河水淼淼,芦苇苍苍,露水结霜。 (二)(3、4句)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 企慕追寻河对岸的“伊人”。 (三)(5、6句)分述“在水一方”的一种特定情境:逆 着旋流去追寻,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终不可达。 (四)(7、8句)分述“在水一方”的另一种特定情境: 顺着水流追寻,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似真而幻, 亦终不可近。 全诗通过总述、分述(逆流、顺流)的反复描述,将在水 一方、可望难即的企慕追寻情境展现得十分清晰,将抒情主人 公对“伊人”的执著追求精神和追寻不得的空虚惆怅心情也表 现得相当充分。
返回
教学重点
1.《蒹葭》中可望而不可即的 朦胧意境,体会“在水一方”的意境 之美。 2.《蒹葭》中意象的时间、空 间变化。
返回
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初至春秋中叶 诗歌305篇。原名《诗》或“诗三百”,汉始称《诗经》,约编 成于春秋中叶,相传由孔子删定。全书分“风”“雅”“颂” 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160篇,多为民歌;“雅”有《大 雅》《小雅》,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有《周 颂》《鲁颂》《商颂》,40篇,为宗庙祭祀诗。 内容上, 《诗经》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政治矛盾、 意识形态和风俗习尚,不少民间创作还揭露了统治阶层的剥削 丑行,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感情。艺术上,《诗经》以四 言为主,节奏简约明快;常用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多用 赋比兴手法,意蕴丰赡含蓄。《诗经》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和赋、 比、兴等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