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永生的眼睛(正确)

合集下载

18.永生的眼睛

18.永生的眼睛
4.向你身边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他们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学习任务分解
对应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的导学要点
快乐学习单设计
带着问题,进入课文
进入课文,了解器官捐献的知识。
1.盲姑娘只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有了恢复健康的可能。
2.学生情况分析: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是本单元的重点,在本课中继续教学生用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方法。尝试在说的基础上写一写。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尝试写一写。
学习总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丰士小学教学任务单
年级四(3)学科语文设计者顾新峰
课题
18.永生的眼睛
学情分析
1.学习材料分析:本单元课文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学习本组课文一是感受生命的美好,二是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本篇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文章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从课文中,生命的美好,体会人性的真善美,树立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观念;二是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生动细致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
2.说说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8 永生的眼睛优秀教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8 永生的眼睛优秀教案

18、永生的眼睛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抓住关键句子谈感受。

2、运用生活体检及角色转换的方法,以读促悟,以读激情。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老师和学生互谈“眼睛”,学生认识到眼睛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了解“眼角膜”(借助课件,教师叙述什么是眼角膜)。

板书:眼睛补充资料:有关数据表明:“角膜盲人”占全部盲人总数的1/4,人数约为800万,在这些患者中,绝大多数是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40-69岁的青壮年人,而复明的唯一手段就是角膜移植手术。

但是,由于眼角膜的捐献者太少,全国每年可以完成的角膜移植手术只有2000-3000例,还有数百万的失明者目前只能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过渡:孩子们,通过预习,你一定知道文中重要写了哪几个人物?板书:琳达父亲温迪二、新授1、揭示课题:(课件出示)学生深情读课题。

2、自读课文a、思考:你为文中哪个人物感到“骄傲”?说说你的理由。

b、学生反馈。

3、从文中找出含有“骄傲”一词的句子:出示: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过渡:妈妈和外公哪些语言和行为令温迪感到“骄傲”呢?温迪的哪些语言和行为令妈妈感到“骄傲”呢?到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和同学间交流交流谈谈你的看法。

根据学生回答,抓住三处语言描写的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人物思想品质,预设如下:4、抓关键语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第一处:“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①指名学生读到此句,谈感受。

②让学生联系自身谈对“给予”、“最珍贵的东西”、“死的有意义”③这是谁说的话,在什么情况下说的?④引导学生品读,此时的父亲应该安慰痛苦、气愤的女儿?(平静、温柔、语重心长……),学生带着不同的语气品读感悟。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8永生的眼睛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8永生的眼睛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8永生的眼睛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案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永生的眼睛》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崇高品质。

WTT在此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永生的眼睛》教案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材分析:《永生的眼睛》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这篇课文语言美,情感美,人物形象鲜明,作者刻画了两个让人终身难忘的形象:善良,乐于助人的父亲和可爱、才华横溢的女儿。

他们热爱生活、关爱别人的心,让人尊敬,让人怀念。

结合本单元主题“眼睛”,使学生理解:如果能给失明者带来光明,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这个眼睛将得到永生。

本文涉及到角膜捐献,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

所以在课前让学生做初步的调查,了解周围人对待角膜捐献的看法。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触动心灵,升华感情,熟悉文章内容。

学情分析:我们班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技巧,对朗读很感兴趣。

他们合作意识强,有一定合作学习的能力。

思维活跃,敢于质疑问难,很多学生会依据文章提问题。

大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个别学生学习时主动精神还不够,讨论时不够积极。

设计思路:根据新课程的精神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四次让学生质疑问难,并借助多媒体课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这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使学生感到层次清晰,以解决文章内容离生活实际较远的问题。

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使学生逐渐理解内容,使学生对器官捐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体会到器官捐献的意义,达到感情的升华。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15个新词,并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8永生的眼睛》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8永生的眼睛》

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在我们的帮助下重 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 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角膜起了作用, 你们会为我自豪!
•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 一切感到骄傲。”
• “这令你骄傲吗?”
• “当然,你想过 什么也看不见会 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 将眼镜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 们重见天日。”
文章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 “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 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习
一、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而且…… 宁可……也不…… 因为……所以…… 虽然……可是…… 1.《永生的眼睛》一课( )使我感
动,( )引起我许多的想法。 2.父亲( )死去了,( )他那话
那些盲人是多么的痛苦,
他们看不见五颜六色的鲜
花,看不见
,看不
见 ,也看不见 ……
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 的远非一副角膜!我紧紧地搂住温迪, 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这次,我为自己 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这句话的意思是琳达觉得父亲不仅留 下了一副眼角膜,还留下了为他人着想 , 为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的高尚品质,这 种品质已经根植于后人的心中,并将世 代相传。 。
父亲( )地说——“当你们得知是我的 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5、你认为这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眼睛 吗?
答:这是爱的永生,是奉献精神的永 生。他们这样做有助于别人,有助于人类, 有助于世界。
同学们,照片上这个 小女孩叫杨帆,就在不久 前,小杨帆在青岛人民医 院离开了我们,小杨帆的 生命只有3岁半。这是她 爸爸带着她在海洋纪念馆 留的最后一张相。杨帆死 后,她的父母替她把角膜 捐给了两位盲人。小杨帆 留下了光明,也留下了爱 心。

2016-2017学年最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8永生的眼睛(精品)

2016-2017学年最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8永生的眼睛(精品)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三、大胆评议,深化感受
1.评价人物:文中的一家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之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而进一步通过朗读品出言中之美,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
2.评价作品: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是否还有不足,应如何修改?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c.把父亲的这两段耐人寻味的话连起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悟。
研读重点:含有“骄傲”一词的句子。
a.引导学生说一说谁为谁感到骄傲,为什么感到骄傲,从中体会到什么?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6.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有结束。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故事原文的结尾,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出示投影)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交流信息——欣赏体验——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教后反思
教学案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一、阅读资料,交流感受
1.教师导入:《触摸春天》中盲女孩安静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多么盼望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呀!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下面的资料:
(投影出示)
资料一: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 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资料二:目前美国有超过84 000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2004年仅有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
2.看了这两段资料,心中有什么话要说?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18 永生的眼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18 永生的眼睛

第 1 讲课题18 永生的眼睛课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琳达一家人无私捐赠眼睛角膜的感人故事。

3、品析人物的语言,体会其精神品质,理解课题的含义。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课题。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情感与精神品质。

3、自学为主,合作探究,深入体会,有所感动。

主备学校实验小学主备人易秋华审核人再备课记录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资料。

2、谈话导入:如果是你或你的父母死后是否愿意捐献器官去帮助他人恢复健康呢?3、学生自由发表各自的想法。

4、教师小结、导入:从传统观念上来讲,我们都希望自己或亲人完整地来到世上,也能完整地离去,这是对死者的敬意,也是对生者的慰藉,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话题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相信它能给我们带来震撼与启示。

5、齐读课题:永生的眼睛。

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本。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主要讲了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无私捐献眼睛角膜的故事。

)3、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以“捐献眼睛角膜”为线索给文章分段。

三、整体感知课文1、回忆本单元导读中的学习要求:(课件出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的描写来表达人间真情的。

)2、回忆自读课文学习方法引入:“批注式阅读”(所谓“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以自觉为基础,以自学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画、注、批为载体,以提高阅读效率和语文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课件出示)批注式阅读画:用你喜欢的符号,将文中你喜欢或感动的词句勾画出来。

读:把勾画出的内容读一读。

批注:对勾画内容的概括。

自己的联想。

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

对重点内容的质疑或提出不同的看法。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捐赠母亲的角膜)1、自学提纲:勾画自己喜欢的词句。

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第一二课时

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第一二课时
二、学习新课
1、检查生字认识,朗读课文。
2、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地方。
绕重点解决问题
1、“身体发肤,受之与父母”“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琳达也有,她也不愿意捐献母亲的角膜,课文哪儿表现了她的这种心情?
学生找出“我惊呆了——完整的离去”后谈体会
指导朗读:你能够读出琳达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吗?
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们将会多么自豪!”
(盲童重见光明的快乐,盲人家庭的快乐,捐献者家人的自豪)
(盲童恢复视力后,将会更加珍惜生活,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指导朗读:那个盲童将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带给人么多少美好的憧憬啊,能读出你的感受
吗?(生读)
4)投影:“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8)生回答:不是,是他们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布置作业
1、搜集其他有关“自然的启示”的事例。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18*永生的眼睛
母亲 父亲 女儿 (捐赠角膜)
(不理解) (理解) (影响)(“我”的态度)
教学后记
这篇文章很感人,课外延伸的部分更是让人黯然泪下,为之动容。所以在学完课文后,我补充了课外的内容——是关于温迪死后捐献眼睛角膜的故事,我饱含深情地朗读了这部分内容。然后我设计了一个写话的练习:你想对文中的谁说些什么?我觉得在这样的情感熏陶下,学生才能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训练点
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地方。
教具
课件




备 课 稿
一、导入新课:
阅读资料,交流感受
1、教师导人:《触摸春天》中盲女孩安静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多么盼望也有一双明

四下18永生的眼睛1正式版

四下18永生的眼睛1正式版

整体感知
课文朗读,点我!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 他们是怎么做的?
本文讲了琳达的父亲将她去世的母亲的 眼角膜捐献给了别人,琳达为此疼痛难忍。 但父亲的一席话给琳达上了一生中最重要 的一课。父亲去世后,琳达尊重他的遗愿 捐赠了他的眼角膜,这一举动让琳达的女 儿感到骄傲和自豪,并立下了学习外公捐 献眼角膜的志愿。
父亲愉快地说—— “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 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 美妙!”
父亲骄傲地说—— “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 们会为我自豪!”
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

扩展延伸
最美的诗也无法表达我的心, 当我在黑暗中备受煎熬的时候, 我多么想看看身边的亲人, 多么想看看关心我的朋友, 哪怕给我短暂的一天,那也满足了……
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 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 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 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 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深爱着母亲的 我无法接受捐赠母亲角膜的决定, 使我忍不住冲着父亲哭喊—— 使我忍不住深深地责怪父亲—— 使我忍不住痛哭失声——
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 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 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 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 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 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 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 我自豪!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 一切感到骄傲”。
第18课 永生的眼睛

四年级下册语文18永生的眼睛

四年级下册语文18永生的眼睛

18、永生的眼睛教材分析:眼睛是人体的一个器官,我们拥有她,是多么幸福,多么方便,她是无法比拟的财富。

当某个人失去生命时,尚好的眼睛如果能带给失明者以光明,那将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呀!这个人的眼睛也将得到永生,这又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本文具有语言美、情感美,人物形象鲜明,文章刻画了让人难忘的形象:善良、心中有他人的父亲;有省悟能力、并付之于行动的“我”以及可爱、才华横溢的女儿。

他们热爱生活、关爱别人的心,让人尊敬、让人感动、让人怀念,让人学习。

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学生读了本篇课文后,应该能够感受到这其中体现的真善美,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也能够涌起很多的感动。

但因受年龄所限,学生对器官移植非常陌生,对其意义更是不理解,因此,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另外,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

积累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3.学习作者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课型与学法:阅读课文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词6个:栩栩如生、屡次、况且、签字、移植、昔日。

学习多音字:给。

2、通过多种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3、读课文,感知语言。

初步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一、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名言吗?谁给大家说一句?老师也喜欢名言,送给大家三句。

(出示:毛主席说:“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有的人死得轻于鸿毛。

”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谁能大声地给大家读读?(生读)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三句名言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情境入课:前些天,程老师在“大宝真情互动”的电视节目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的故事。

四年级语文 18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语文 18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语文18 永生的眼睛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生动细致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写法。

教学难点:
抓住父亲的语言来理解一家人对器官捐献行为的看法,以及琳达思想转变的过程,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一)导入课题。

简介眼角膜移植手术
师: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包括老师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是多么幸福啊,那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眼睛得到永生呢?相信读了美国著名的作家琳达·里弗斯的一篇回忆文章(板书课题:永生的眼睛)之后,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
(二)提示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标。

师: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先请同学们读自读提示,看看给我们学习提出了几个要求?
学生读,交流明白:第一个要求就是说说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么做的。

第二个要求就是从课文中找出含有“骄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第三个要求就是联系上下文,讨论讨论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字词,理清脉络
(一)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

18、永生的眼睛

18、永生的眼睛

板书设计:18、永生的眼睛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教学反思:师:你已经读懂了温迪的爱心。

同样是14岁但两个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预设4:琳达。

因为他先开始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这样去做,后来她把她爸爸和心爱的女儿的角膜捐献出去了。

师:我们为琳达的巨大改变而骄傲。

师:我为父亲,琳达,温迪而骄傲。

他们一家三代为了帮助别人,捐献眼睛角膜的善举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使我们懂得了生命的价值,要有意义。

3、琳达一家三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善举呢,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重点感悟:“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你妈妈和我都觉得,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1)师:这是父亲在什么时候所说的一段话?(2)生:这是琳达的父亲面对失去母亲悲痛的女儿,面对强烈反对捐献母亲眼角膜的女儿时说的这段话,去安慰女儿、去教育女儿的。

(3)师:课文哪儿表现了琳达的这种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的心情?(指导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师:父亲的那番话给一开始极力反对捐献母亲角膜的琳达上了重要的一课。

父母的言传身教改变了“我”,使“我”重新认识死亡,重新认识器官捐赠,重新审视人生。

4.谈谈你对父亲这段话的感受。

生: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父亲非常有爱心,他不仅捐献了自己的角膜,而且也希望他死后,他的女儿和外孙女也能捐献眼睛角膜。

生:我的感受是:父亲他和妈妈决定死后把自己的眼睛角膜捐献出去,他一直在为别人着想。

生:父女对母亲的爱是不同的,父亲不仅爱母亲也爱别人,而琳达只爱自己的母亲。

父母是无私奉献的大爱,琳达的爱是小爱。

师:你能找出这句中最重要的词语,谈谈体会吗?生:我找到的是“有意义”,因为,如果我们的死后能帮助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是有意义的,帮助了别人,别人获得的光明,我们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师:是的,父亲认为这是有意义的。

生:我找到的是“最珍贵”,因为他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而且这是用钱买不到的,所以最珍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8《永生的眼睛》教案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8《永生的眼睛》教案

18*永生的眼睛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阅读资料,交流感受1.教师导入:《触摸春天》中盲女孩安静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多么盼望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呀!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人,“春天来了,他只能用手去感受。

”“他们重来没有享受过一丝丝的阳光。

”“看不见的他,不知道哪儿是他家的位置。

”“谁也不能告诉他到底郁金香有多美。

”“他们多么希望能自己吃饭啊!”但其实,他们只需要的是这样的一副眼角膜。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下面的资料:(投影出示)2、教师:看了两段的资料,你有什么话要说吗?熟读精思,探究文本3、教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18*永生的眼睛,相信同学们学习之后一定会对器官移植产生新的看法。

4、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然后简单归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5、检查一下同学的预习情况了,读生字。

6、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好人物的对话。

画下令你最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写批注。

”重点研读1)“当然可以。

”爸爸痛快地回答。

引导“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有那句呢?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2)抓住父亲的语言描写句子一:爸爸坐到身边,平静地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1)课文中提到的有意义的死是什么呢?(2)这一段通过了抓住人物的什么描写的句子感受父亲的爱心。

(语言、神态)句子二:“如果一个盲童……那有多么美妙!”句子三:“当你们……又会为我自豪。

(1)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把你的感受容入句中读一读吧。

(2)充分发挥想象,父亲的眼角膜在一位位盲人身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交流)(3)读出父亲的自豪来吧!(生读)3)交流感受“骄傲”的真正含义句子四:“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而感到骄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一名著名歌手,丛飞商业演出频繁, 本应该生活富裕。但他10年来倾其所有,累计 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 超过150人,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甚 至不惜向生命借贷。
资料袋
“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 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 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
“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 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父亲( 愉)快地说——“如果一个盲童能 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 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
父亲( 骄)傲地说——“当你们得知是我 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 琳达一开始极力地反对母亲捐献器官,后 来她的看法改变了吗?是谁让她发生了这 样的转变呢?)
• 请大家用心继续默读课文4—7自然段, 边读边用横线画出使琳达改变想法的句子。
“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 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 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 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 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
死后把自己的器官捐赠给别人,渐 渐得到琳达的理解和支持,并且感 染教育了女儿温迪的事
琳达跟琳达的母亲、父亲, 还有琳达的女儿温迪,他们对 捐赠角膜这件事情态度是不是 一样呢?
1、母亲去世后,父亲同意医院要去母 亲的眼角膜,我的表现是什么?我为什么 不同意父亲的做法?
“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 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了父亲的 ,女儿为外公 ,
并希望自己也学外公捐赠角膜的故事。
课文主要讲述琳达的 母亲 、 父 亲 为使 盲童重见光明 ,决定 捐 赠角膜 ,琳达 痛苦难忍 ,但听了父亲 的话后,她由此转变态度,而后遵从 了 父亲的遗愿 ,女儿为外公感到骄傲并希 望自己也学外公捐赠角膜的故事.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琳达的父母决定
屡 遵搂
juān
máng
kuàng
捐赠 盲童 热泪盈眶

zūn
lǒu
屡次 遵从 搂住
多音字
重{ 重要 zhòng chóng 重复、重见天日
角{ jiǎo 眼角 Jué 角色
笼罩 流淌 呵护 捐赠 遵从 骄傲 自豪 角膜 给予 恢复 屡次 搂住 疾病 盲童 酷爱 孤零零 不顾一切 栩栩如生 热泪盈眶 与世长辞 重见天日 夺眶而出 突如其来 不由自主 不假思索
父亲( 愉)快地说——“如果一个盲童能 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 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
父亲( 骄)傲地说——“当你们得知是我 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 父亲曾平静地对我说:“……” • 父亲曾愉快地对我说:“……” • 父亲曾骄傲地对我说:“……”
• 4、从这些语言中你感受到这 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我心飞翔
你读了这篇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联系自 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要以自己的爱,无私奉献的精神给别 人带来幸福,生命才有意义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 一切感到骄傲。”
(温迪为自己的亲人帮助他人而感到骄傲。 表明他对捐献器官的正确认识。)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 的温迪而骄傲! (表达“我”为有一个有爱心的女儿 而自豪)
• 突如其来:突如:突然。突然发生。 •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 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 热泪盈眶:泪水盈满眼眶。 • 与世长辞:指人去世。 • 屡屡:一次又一次。 • 遵从:遵照并服从。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 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述琳达的

为使
,决

,琳达
,但听
了父亲的话后,她由此转变态度,而后
同学们,照片上这个小 女孩叫杨帆,就在不久前, 小杨帆在青岛人民医院离 开了我们,小杨帆的生命 只有3岁半。这是她爸爸 带着她在海洋纪念馆留的 最后一张相。杨帆死后, 她的父母替她把角膜捐给 了两位盲人。小杨帆留下 了光明,也留下了爱心。
4月20日20时40分,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 圳市人民医院去世。37岁的丛飞生前立下遗嘱 捐献眼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永 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
(一) 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 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二)如果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 复健康,这样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父亲曾( 平)静地对我说——“一个人所能给 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 分。”
父亲( 语重)心地长说——“如果我们死后的身 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 义的。”
18.永生的眼睛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 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 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 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 作方法。
内容解析
juān
máng kuàng
捐 盲眶

zūn
lǒu
4、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 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父亲遗留的不仅仅是一幅角膜,他还留 下了什么?
父亲遗留的不仅仅是一幅角膜,更重要的是他那一 心帮助别人,无私奉献,关心他人的这种精神,这精 神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后代,将世代相传,
5、你认为这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眼睛 吗?
答:这是爱的永生,是奉献精神的永生。
答:温迪说:"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 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 送给失明的人。"温迪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 满着浓浓爱意的家庭里,耳濡目染,使她为 母亲、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 温迪告诉我:“妈妈,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 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送 给失明的人,让他重见天日。”
关心他人 帮助他人 无私奉献
• 小结: • (是啊,父亲这看似平静的话语,却给我们带
来了心灵的触动。他给琳达上了人生中最 重要的一课,也使温迪受到了耳濡目染的 影响。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3、 琳达把父亲的话告诉了温迪,温迪被外 公的心愿深深打动了,此后,她也见证了外公 捐献角膜的动人一幕。她的表现有怎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