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听大人的话 群文阅读教案
儿童怎么听妈妈的话教案

儿童怎么听妈妈的话教案教案标题:儿童怎样听妈妈的话教案目标:1. 帮助儿童理解听从妈妈的指导和要求的重要性。
2. 培养儿童积极倾听和遵循妈妈的话语的能力。
3. 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策略,帮助儿童更好地听从妈妈的话。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与学生们互动,问他们听从妈妈话的重要性。
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听妈妈的话是正确的行为。
2. 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儿童听从妈妈话的好处和积极影响。
主体(20分钟):1. 与学生们分享一些常见的听妈妈话的场景,例如吃饭、洗手、整理房间等。
让学生们讨论听从妈妈话的重要性和好处。
2. 向学生们介绍一些有效的听从妈妈话的技巧和策略,如:a. 注意力集中:学生们应该专注于妈妈的话语,避免分心或被其他事物干扰。
b. 理解指令:学生们应该确保理解妈妈的要求,并在需要时寻求澄清。
c. 及时行动:学生们应该尽快采取行动,不要拖延或忽视妈妈的话语。
d. 尊重和礼貌:学生们应该以尊重和礼貌的方式回应妈妈的指令。
活动(15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模拟各种听从妈妈话的场景。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场景,其中一个学生扮演妈妈,其他学生扮演孩子。
观察每个小组的表演,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2. 角色扮演:选择几个学生来扮演妈妈和孩子,在全班面前进行角色扮演。
其他学生观察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总结(5分钟):1. 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听从妈妈话的重要性和好处。
2. 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的听从妈妈话的技巧和策略。
扩展活动:1. 学生们可以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份听从妈妈话的行动计划,并在一周后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成果。
2. 组织家长与学生的座谈会,讨论如何更好地建立良好的家庭沟通和听从关系。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听从妈妈话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2. 学生可以通过书面反馈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和学到的技巧。
大人说话不打扰教案

大人说话不打扰教案教案标题:大人说话不打扰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人说话时需要保持安静和尊重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适当的行为规范,避免在大人说话时打扰。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遵守规则。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大人在重要场合说话时需要保持安静和尊重的场景。
2. 课堂规则海报,包括“大人说话不打扰”等相关规则。
3. 学生奖励系统,如表扬卡片或小奖品。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在哪些场合他们曾经被要求保持安静和尊重,如图书馆、电影院等。
2. 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源,引发学生对大人说话不打扰的讨论。
讲解(10分钟):1. 解释为什么在大人说话时需要保持安静和尊重,强调大人的话语重要性和尊重他人的权利。
2. 介绍“大人说话不打扰”规则,解释规则的意义和目的。
实践(15分钟):1.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轮流扮演大人和孩子的角色,模拟大人说话时需要保持安静和尊重的场景。
2. 分组讨论: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下他们可能会打扰大人说话,如电话、家庭聚会等,然后讨论如何避免这些行为。
巩固(10分钟):1. 学生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大人说话不打扰”规则的经验和困难。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困难,例如提醒自己、找其他事情做等。
总结(5分钟):1. 强调大人说话不打扰的重要性和影响。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知识,保持安静和尊重。
拓展活动:1. 学生可设计海报或宣传册,传达“大人说话不打扰”规则的重要性。
2. 学生可观察和记录在不同场合下大人说话时的行为规范,分享给全班。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学生的分享和拓展活动作品。
教学反思:在教案中,我尽量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实践活动来培养他们对大人说话不打扰的意识和行为规范。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和评估方式,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知识。
社会听大人的话教案

社会听大人的话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能够:a. 理解什么叫做“听话”,并能说出听话的重要性。
b. 能够列举几个在生活中需要听大人的话的场景。
c. 能够从课文中理解,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听话的孩子。
d. 能够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合作完成一项听大人的任务。
2. 面向情感目标:a. 让学生了解听大人的话的重要性。
b.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教师和周围成年人的态度。
c.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听话的重要性2. 在生活中学会听大人的话3. 听话的孩子和不听话的孩子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听大人话的重视2. 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听话的内涵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执行听大人话的要求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等教学用品。
2.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组。
3. 准备小组活动的相关材料和活动指导。
五、教学流程:Step1:导入(10分钟)1. 教师准备一个启示性问题:“你们觉得在生活中需要听大人的话吗?为什么需要听大人的话呢?”2.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黑板上逐一记录下来。
点名口述学生的见解,并鼓励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Step2:阅读文本(20分钟)1.发给学生一篇篇章,“看电视”的故事,让学生阅读并理解。
2.让学生交换读书笔记和理解,确保每个学生都理解了文章内容。
3.教师用课件展现一个流程图,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Step3:分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有4-5人。
2. 给每个小组一项任务,让他们讨论如何做到听大人的话。
3. 提供点餐、走路、做家务等场景,让学生讨论并展示如何做到听大人话。
4. 教师可以在小组之间穿梭,对学生提出问题,以加深学生对话的思考和理解。
Step4: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
2. 总结小组讨论的内容,强调听大人话的重要性,并提示学生如何更好地执行听大人话的要求。
五年级语文上册 群文阅读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感受不同文章的风格和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五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五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
2. 每篇文章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享。
2. 教师引导法,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点评。
3. 学生展示法,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人。
3. 分配任务:每组分配一篇课文,要求学生阅读并思考课文中的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5. 全班交流: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6.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点评和引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过程中的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和展示的情况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学生批判性思维: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评价过程中的思考深度和观点独到性。
六、教学内容1. 继续选取五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五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
2. 每篇文章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比较阅读法,让学生分析每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教师引导法,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点评。
3. 学生展示法,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
八、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
2.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人。
3. 分配任务:每组分配一篇课文,要求学生阅读并思考课文中的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5. 全班交流: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年级语文上册 群文阅读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3. 通过群文阅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群文阅读篇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掌握阅读技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群文阅读篇目。
2.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辅助材料。
3. 准备教室内的教学设施,如黑板、投影仪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自主阅读:学生独立阅读给定的篇目,了解大意。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4. 问题解答: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寻找答案。
七、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测试或课堂提问,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合作探讨能力的提升:观察学生在讨论交流环节的表现,评估其合作探讨能力。
3.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通过课堂氛围和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否得到提高。
八、教学拓展1. 推荐相关读物:向学生推荐与所学篇目相关的书籍,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2. 开展阅读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阅读比赛、读书分享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3. 家庭阅读作业:布置相关的家庭阅读任务,让家长参与学生的阅读过程。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十、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
2024年听父母的话教案

2024年听父母的话教案《听父母的话》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体会出作者对父母深深的感激之情。
3. 唤起学生回忆与父母相处的一些温馨的生活往事,并让学生对父母说一句心里话。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读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唤起学生回忆与父母相处的一些温馨的生活往事,并让学生对父母说一句心里话。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相处的时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歌(课件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
同学们,这首歌好听吗?你能用上一句最能表达对妈妈情感的话来说说吗?2. 看来同学们都很爱自己的妈妈。
今天我们要来学一篇和妈妈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听父母的话。
齐读课题。
3. 读了课题,此时你心中有疑问吗?(听父母的话为什会成为一篇课文?父母到底要我们听他们哪些话?)二、初读全文,感知大意。
1. 自由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读完课文,相信你对课题又有新的理解了,能解决刚才的两个问题了吗?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3. 集体交流。
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4. 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课题,那谁来说说从这篇课文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等)5. 课文中还有一段话是写作者小时候不理解父母的话的,谁来读读?(课件出示)(指名读)6. 听了作者的回忆,现在你能解决开始提出的问题了吗?(听父母的话是为让孩子们不走弯路,是爱)那你对父母的话有什么新的理解吗?7. 同学们说的真好,从作者的成长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父母是世界上最关爱我们的人,他们的话里总是包含着对我们的希望和关怀。
让我们再读课题(齐读课题)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 同学们已经解决了心中的疑问,相信此时内心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那么就选择你最想说的那段话,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把你最真挚的感情融入到其中。
幼儿园大班品德教案-听父母的话

幼儿园大班品德教案-听父母的话教学主题:听父母的话适用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遵守父母的要求和规定。
2. 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听从父母的话。
3. 学生能够自我控制,遵守班级的规则和纪律。
教学内容:1. 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和期望。
2. 学习如何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和同学。
3. 学习如何用礼貌的态度和语言向父母、老师和同学传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4. 班级规则和纪律。
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主题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或简短的故事来引入主题,告诉学生今天要讲的是“听父母的话”。
第二步:分享感受通过课堂讨论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一下父母对自己的爱和期望,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第三步:尊重父母、老师和同学1. 通过角色扮演或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如何尊重父母、老师和同学。
2.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礼貌和不礼貌的表现,并让学生说出自己遇到类似情况时的正确做法。
第四步:礼貌的态度和语言1. 老师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模仿说出礼貌的话语,如:谢谢、对不起、请等。
2. 老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用礼貌的语言向父母、老师和同学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第五步:班级规则和纪律1. 通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学习班级的规则和纪律。
2. 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班级里做一些小任务,如学习折叠书本、布置桌椅等,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遵守纪律。
第六步:总结通过回顾课堂内容和讨论,让学生再次强化听从父母话的重要性,强调遵守规则和纪律。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测验,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通过平时观察和听取家长反馈,评估学生对听从父母话和班级规则的学习掌握情况。
2. 通过测验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和材料:1. 教学视频、图片等。
2. 角色扮演卡片、游戏卡片等。
3. 班规、班徽等。
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与父母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应该听谁的教案范文

一、教案名称:应该听谁的教案范文二、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在不同的情境下,应该听从谁的建议或指导。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善于倾听和接纳他人的意见。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做出明智的选择。
2.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故事导入,讲述一个人在面临不同选择时,如何权衡利弊,最终做出正确的决定。
2. 案例分析:给出几个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各个案例中,应该听谁的建议或指导。
3. 小组交流: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理由。
4. 全班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全班讨论,总结各个案例中应该听从谁的建议或指导。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在不同的情境下,要善于倾听和接纳他人的意见,也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并在下一节课分享他们的答案。
7. 板书设计:应该听谁的教案范文1. 情境分析2. 案例讨论3. 小组交流4. 全班讨论5. 总结提升六、教案名称:应该听谁的教案范文七、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在不同的情境下,应该听从谁的建议或指导。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善于倾听和接纳他人的意见。
九、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做出明智的选择。
2.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十、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在哪些情境下应该听从他人的建议或指导。
2. 情境模拟:设置一个模拟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在实际情境中做出决策的过程。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在模拟情境中他们是如何做出决策的,以及他们的理由。
4.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总结在模拟情境中应该听从谁的建议或指导。
应该听谁的教案范文

应该听谁的教案范文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分析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在面临选择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将了解在各种情境下应该听从哪些人的建议,以及如何权衡不同的意见来做出最佳选择。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面临选择。
2. 培养学生分析不同意见和建议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决策。
4. 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的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法:提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应该听从哪些建议。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讨论和决策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面临选择的困境1. 导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选择。
2. 分析:讨论在面对多个选择时,如何权衡利弊。
第二课时:听从建议的艺术1. 导入:讨论在作出决策时,应该听从哪些人的建议。
2. 分析:探讨如何分析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做出最佳决策。
第三课时:保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1. 导入:让学生讨论在听取他人意见的如何保持独立思考。
2. 分析:强调独立思考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
第四课时:案例分析:谁的建议更有价值?1. 导入:提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应该听从哪些建议。
2. 分析:讨论如何根据案例中的情境来判断应该听从哪些人的建议。
第五课时:决策实践1. 导入:让学生分组进行决策练习,提供实际的案例。
2. 分析: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决策过程和结果,讨论如何改进决策方法。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
2. 决策练习:评估学生在决策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决策的合理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教案设计1. 引入决策困境: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真实的决策案例,理解在复杂情境下做出选择的难度。
《应该听谁的》教案

《应该听谁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在冲突情况下,应该听从有理有据、公平公正的人的意见。
2.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观点,提高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分辨是非,做出明智的选择。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在冲突情况下,应该听从有理有据、公平公正的人的意见。
2. 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观点,提高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独立思考,分辨是非,做出明智的选择。
2. 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冲突。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模拟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参与度。
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辨是非,做出明智选择。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情境图片、案例分析等教学内容。
2. 教学材料:包括案例资料、讨论卡片等。
3. 教学视频:用于展示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两个同学争夺一件物品,引发学生思考在冲突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
2. 情境模拟:设置一个模拟冲突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会冲突处理的过程。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情境模拟中的冲突,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观点。
4. 案例分析:呈现一个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听从有理有据、公平公正的人的意见,解决冲突。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明确在冲突情况下应该听从有理有据、公平公正的人的意见,学会独立思考,分辨是非,做出明智的选择。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回忆一个生活中的冲突情境,写一篇短文,描述冲突的起因、处理过程及结果。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拍摄一段冲突处理的视频,展示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听话与说话(一)》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听话与说话(一)》教案第一篇: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听话与说话(一)》教案《听话与说话》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听话与说话的重要性,掌握听说的基本知识。
2.掌握听话的基本要求,做到耐心专注地倾听,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意图。
3.掌握说话的基本要求,意思明白,能根据具体场合和要求,即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到态度大方,用语得体。
4.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体味传统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导入(激趣导入)提问:同学们喜欢听京剧(粤剧)还是流行歌?播放京剧选段《沙家浜·智斗》,学生谈谈听到了什么,对阿庆嫂、刁德一这两个人物的理解(可以联系选段的前后文一起理解)。
播放周杰伦歌曲《本草纲目》,学生谈谈听到了什么,对歌词的理解。
提问:《沙家浜·智斗》听得比较清楚,《本草纲目》就不知道在说什么,为什么?明确:《本草纲目》属于饶舌歌曲,歌词发音没那么容易听清楚,所以就没法谈理解了。
所以,听是说的前提,说是听的升华。
二、听话与说话的重要性(学生在课本中划出)(P34)听话和说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一门艺术。
培养良好的听说能力对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学习听话的基本原则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听话的基本原则——听完整、听明白、听深入。
(一)听完整教师讲述故事《我还要回来》。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想要当飞机的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现场的观众大笑,也认为这个孩子是个自作聪明,不顾别人的家伙。
学生讨论孩子的行为,这个孩子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呢?讲完故事,重新认识孩子。
这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是真实不虚的。
四年级群文阅读教案

四年级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群文,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通过群文阅读,引导学生发现多篇文章在主题、结构、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异同点,培养比较、归纳能力。
3.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增加阅读量。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方法,如快速浏览、精读重点段落等。
- 帮助学生找出群文的共同主题和各自的特点。
2.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在多篇文章的阅读中进行深入思考,归纳总结出有价值的阅读发现。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自主阅读法。
四、教学准备。
2.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文章内容、阅读要求和引导问题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 谈话导入。
- 同学们,我们之前读过很多有趣的文章,今天我们要换一种阅读方式,同时阅读几篇文章,这种阅读方式叫做群文阅读。
- 大家有没有想过,当我们把几篇关于同一类事物的文章放在一起读的时候,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二)阅读方法指导(5分钟)1. 介绍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 快速浏览:先快速地看一遍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和每段的开头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 精读:对于文章中描写生动、关键的段落要精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的情感。
(三)群文阅读实践(20分钟)1. 分发阅读资料,学生开始阅读。
2. 多媒体展示引导问题。
- 这三篇文章描写的动物有什么特点?- 作者在描写动物时都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拟人等)?- 三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 按照座位就近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 - 5人。
- 每个小组围绕阅读问题展开讨论,鼓励每个成员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阅读发现。
2. 巡视指导。
-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答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
(五)全班交流(10分钟)1. 各小组代表发言。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大人们这样说》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态度方面:通过学习本节课,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大人的教育,尊重长辈,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在学习方法方面,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但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仍存在依赖心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词、成语、俗语,并能够理解课文的主旨。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大人的话语中体会人生哲理,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识。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大人们这样说》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大人们这样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并记忆文中涉及的生词、成语、俗语等,如“翻箱倒柜”、“一丝不苟”、“临危不惧”等,并能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同时,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了解大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和孩子的心理变化。
2.教师强调课文中的价值观,如尊重长辈、诚信、责任等,教育学生将这些品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3.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作业:
(1)熟读课文《大人们这样说》,掌握生词、成语、俗语,并能够正确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7.评价反馈,促进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不断进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听父母的话教案课件

听父母的话教案课件听父母的话教案课件教学目标认知:1.使学生懂得小孩子年龄小,经验少,知识少,需要父母的教导。
2.运用正反事例,使学生懂得,不任性,会少犯错误,少受损失,事情办得好,进步快。
情感:爱父母,愿意,不愿意惹父母生气。
行为:不任性,不向父母发脾气,不坚持错误。
耐心倾听父母的教导,按父母的要求去做。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孝亲敬长”德目中“敬爱父母,听从他们的教导,不任性”的教学要求编写的,属于爱人民教育。
本课教学面对的是二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生活经验及各方面知识比较少,分析问题、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差,往往考虑问题不周到,做事也常不顾后果,更需要成年人,尤其是父母的正确教导,因而应重视对他们进行听从父母教导的教育。
本课课文是写在天气变暖时,王林劝赵勇听妈妈的话,不到河里去滑冰的故事。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
课文前面的“说一说”栏目,是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是否,既可放在导入环节进行,也可以与课文后面的“说一说”栏目的第2道题合并在一起使用。
课文后面的“说一说”栏目有两道题。
第一题,要求学生结合课文说一说小朋友为什么要。
第二题是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举例说说有什么好处,不有什么害处。
“议一议”栏目,“图中的小朋友怎样?他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又是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扩展。
“想一想”栏目,是针对有些学生任性的表现而编排的。
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做法是不,任性;怎样做是,不任性。
使学生对任性的行为产生厌恶,愿意做不任性的好孩子。
教法建议:1.注意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召开小型的家长座谈会或给家长下发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听从父母教导方面的实际表现,并对调查的情况进行统计、整理,以便教学中应用。
2.坚持正面教育。
课上要大力表扬本班学生中平时在听从父母教导方面做得好的学生的事例,为全班学生树立行为的榜样。
要不要听大人的话

2.模拟辩论赛:“阅读聊吧”的问题三, 请填一填表格。
2.该不该听太阳公公的话?
(五)读《今天我当妈妈》
读文章,找出“我”今天当妈妈做了什么事情。 叠被子 摔跤后自己爬起来,并扶起妈妈 我今天当妈妈 捡纱巾 系鞋带 钻进人群看表演 不耍赖,答应回家
2.你觉得,“我”当妈妈容易吗?平常要不要听妈妈的话?
二、阅读聊吧,畅所欲言 1.小组讨论:“阅读聊吧”的问题二, 讨论:你认为不听大人的话就会吃亏 吗? 联系上面的文章或者生活经历,说说 你的看法。
2.根据上面表格,复述文章。
(三)读《妈妈和上帝》
1.读文章,找出上帝的发明,和妈妈的话,填以下图。
2.根据上面的关键词,复述文章。
• 3.你觉得是“上帝精神失常了”,还是“妈 妈犯了错误”?
(四)读《蒲公英》
1.读文章,找出听和不听太阳的话的蒲公英 后果分别怎样?
听太阳的话 蒲公英 的降落 不听太阳的话 落在湖泊 淹死 落在土里 落在沙漠 茁壮成长 干死
要不要听大人的话
(一)读《带雨的花》
1.默读《带雨的花》,说说这个孩子去了 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事情,找出关键字。
逃家
2.根据以上关键字,复述文章。
•
3.你觉得,若是听话的孩子,还 能不出妈妈的提醒,用波浪线画 出莎莉做的事情。填表格。 妈妈的提醒 莎莉做的事情
大人们这样说教案

大人们这样说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理解“大人”这个概念。
2. 学生能够理解“大人”所表达的言语和行为,认识到大人的说教是出于关心和爱护。
3. 学生能够发掘自己在生活中的成长和进步,感悟大人的关爱和教导。
教学准备:1. 大人们这样说读物2. 小黑板,白板笔3. 学生桌子上放置短笔记本,铅笔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老师放一首歌曲《大人不只一个》让学生听,并带领学生认真听听歌词,了解歌曲的主旨。
然后老师问学生:你觉得大人都是怎么说话的?他们说的话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表述,老师引导学生逐渐深入思考和探讨。
二、展示和感知材料(10分钟)老师将《大人们这样说》这篇读物发给学生,并让学生翻阅。
老师引导学生逐句逐字地阅读,并告诉学生这篇文章给我们的最大提示——大人说教是一种爱。
老师请几个学生上去将自己的日记本翻到第一篇作文,分享自己的故事。
三、课堂探究(25分钟)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讨论以下问题:1. 昨天晚上,你的父母或长辈给你说了什么?你听没听进去,是怎么想的?2. 大人说教不是为了刺激你或者让你生气,而是为了你好。
你同意吗?如果同意,请举出一个例子。
3. 你是否感受到过大人的关爱和教导?举例说明。
四、总结(10分钟)老师通过这节课,告诉学生大人的语言和行为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和关心。
学生应该对此表示感激,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大人的指导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请几个学生上去将自己在课堂探究中记录的笔记脱口而出,逐句逐字地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作业布置(5分钟)请学生思考一个话题,回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讲述自己对家人的感激和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的认知。
六、课后反思(5分钟)老师请学生简单回答以下问题:1.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2. 学习这个主题让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3. 如果有机会,你还想要再探究一些关于“大人”和“说教”的问题吗?教学后记:本课教学主题为“大人们这样说”,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大人的言行,通过阅读材料和课堂讨论了解,大人的“说教”是出于爱和关爱,学生应该感激并认真对待。
他们的话听不听群文阅读教案

他们的话听不听群文阅读教案标题:他们的话听不听——群文阅读教案正文:教学目标:1. 学会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旨。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3. 让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
教学准备:1. 教材:《他们的话听不听》2. 教学工具:PPT、教学课件、教学用具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利用 PPT 展示文章《他们的话听不听》)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听老师或者家长的话吗?他们的话你们会听吗?生:(回答)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倾听”的文章——《他们的话听不听》。
Step 2:阅读教学1. 请学生朗读文章,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2. 教师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师: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生:(回答)师: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生:(思考后回答)师:文章的主旨是“倾听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
3.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细节,进一步理解文章主旨。
师: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有关“倾听”和“尊重他人”的细节。
生:(回答问题)师: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Step 3:拓展阅读1. 推荐相关文章,加深学生对“倾听”和“尊重他人”的理解。
师:同学们,除了这篇文章,还有没有类似的文章?生:(回答)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同学们有兴趣可以阅读一下。
(展示相关文章,例如《倾听是一种美德》、《学会倾听》等)2. 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生:(讨论后回答)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虚心倾听他人的意见,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拓展:其实,“倾听”也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就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倾听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观点,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
和大人一起阅读教学设计

和大人一起阅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教学设计逐渐受到重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而缺少对大人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教学设计的关注。
与大人一起阅读不仅能够增进亲子关系,更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与学习机会。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和大人一起阅读的教学设计。
1. 大人与孩子共同选择适合的图书在进行和大人一起阅读的教学设计时,首要任务是选择适合的图书。
大人应当根据孩子的兴趣、阅读能力和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图书。
可以选择一些情节简单、内容生动的故事书,以便于孩子的理解与接受。
同时,还可以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激发其阅读的主动性。
2. 提前预习与讨论在进行和大人一起阅读的教学设计中,大人需要提前预习所选图书的内容,并准备一些问题或话题,以引发孩子的思考与讨论。
例如,在阅读故事书之前,可以询问孩子对于故事中主人公的想法,或者预测故事的结局。
通过提前预习与讨论,可以增强孩子对图书的期待与兴趣,激发其阅读的积极性。
3. 朗读与表演和大人一起阅读的教学设计中,大人可以轮流朗读图书,或者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朗读与表演,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提高其语言表达与表演能力。
同时,朗读与表演也可以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与参与度,使阅读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4. 提问与引导在阅读过程中,大人可以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孩子思考与回答。
例如,可以询问孩子对于故事中的道德问题的看法,或者让孩子推理故事中的隐含信息。
通过提问与引导,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拓展其阅读的深度与广度。
5. 延伸活动与评价和大人一起阅读的教学设计并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阅读,还可以延伸到其他活动中。
例如,可以根据图书内容进行手工制作、绘画活动或者写作创作。
同时,还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阅读与表达表现,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结语和大人一起阅读的教学设计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群文阅读:要不要听大人的话教案

“要不要听大人的话”群文阅读教案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二十一小学杨子蕊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理解文意,做简单批注。
2.结合图示,简单复述文章。
3.结合“阅读聊吧”问题二,对比前三篇文章,和后两篇文章,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不听大人的话会吃亏吗?”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听过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吗?这首歌告诉我们什么?你平常听大人的话吗?一、读文本,理解文意。
(一)读《带雨的花》。
1.默读《带雨的花》,说说这个孩子去了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事情,找出关键字。
逃家(学生举手发言,老师出示答案)2.根据以上关键字,复述文章。
3.你觉得,若是听话的孩子,还能不能有这么精彩的经历?(二)读《莎莉,离水远一点》。
1.请用横线画出妈妈的提醒,用波浪线画出莎莉做的事情。
填表格。
2.根据上面表格,复述文章。
3.若是听了妈妈的话,会怎样?(三)读《妈妈和上帝》。
1.读文章,找出上帝的发明,和妈妈的话,填以下图。
2.根据上面的关键词,复述文章。
3.你觉得是“上帝精神失常了”,还是“妈妈犯了错误”?(四)读《蒲公英》。
1.读文章,找出听和不听太阳的话的蒲公英后果分别怎样?听太阳的话落在土里茁壮成长蒲公英的降落落在沙漠干死不听太阳的话落在湖泊淹死2.该不该听太阳公公的话?(五)读《今天我当妈妈》1.读文章,找出“我”今天当妈妈做了什么事情。
叠被子摔跤后自己爬起来,并扶起妈妈捡纱巾我今天当妈妈系鞋带钻进人群看表演不耍赖,答应回家2.你觉得,“我”当妈妈容易吗?平常要不要听妈妈的话?二、阅读聊吧,畅所欲言1.小组讨论:“阅读聊吧”的问题二,讨论:你认为不听大人的话就会吃亏吗?联系上面的文章或者生活经历,说说你的看法。
2.模拟辩论赛:“阅读聊吧”的问题三,请填一填表格。
3.形成观点:你觉得要不要听大人的话?如何听?三、课堂小结同学们,长辈对我们的正确教导,我们要听从,这样不仅是孝顺的表现,还会让我们少走弯路。
但是,不听话会使我们成为“不乖”的小孩,还可能吃亏。
听大人的话教案中班

听大人的话教案中班一、引言听大人的话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正处在学习与成长的关键阶段,培养他们听从大人指导的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如何通过教案设计和教学活动,帮助中班孩子们理解和遵从大人的话。
二、教案设计2.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孩子们应能够:1.理解大人的话是为了保护和指导他们;2.学会仔细聆听大人的指导;3.能够积极回答大人的问题并遵循指示;4.培养自控力和执行力。
2.2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教具(图片、卡片、玩具等)•故事书籍•打印好的鼓励奖励卡2.3 教学步骤2.3.1 导入1.通过展示图片,引发孩子们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听大人的话?”2.与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认为听大人的话的好处。
2.3.2 讲解1.通过故事书籍讲解大人的话为什么重要,并举例说明听大人的话可以避免危险和错误。
2.3.3 活动1:仔细聆听1.配发图片给孩子们,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中发生的事情。
2.引导孩子们注意细节,并告诉他们只有仔细聆听才能描述得更准确。
2.3.4 活动2:积极回答问题1.准备一些问题卡片,每个卡片上有一个问题,例如“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2.让每个孩子依次抽取一张卡片,并积极回答问题。
2.3.5 活动3:遵循指示1.准备几组活动任务,例如“将玩具放回原位”,“排好队伍”等。
2.按组织形式让孩子们依次完成任务,并鼓励他们遵循指示执行。
2.3.6 结束1.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听大人的话的重要性和好处。
2.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坚持听从大人的指导。
三、教学评估3.1 学生表现观察通过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仔细聆听、积极回答问题和遵循指示。
3.2 经验总结老师可以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经验,包括哪些教学活动效果较好,哪些需要改进,以便下次教学更加有效。
四、作业布置在家长的协助下,鼓励孩子们继续培养听大人的话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不要听大人的话”群文阅读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理解文意,做简单批注。
2.结合图示,简单复述文章。
3.结合“阅读聊吧”问题二,对比前三篇文章,和后两篇文章,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不听大人的话会吃亏吗?”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听过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吗?这首歌告诉我们什么?你平常听大人的话吗?
一、读文本,理解文意。
(一)读《带雨的花》。
1.默读《带雨的花》,说说这个孩子去了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事情,找出关键字。
逃家
(学生举手发言,老师出示答案)
2.根据以上关键字,复述文章。
3.你觉得,若是听话的孩子,还能不能有这么精彩的经历?(二)读《莎莉,离水远一点》。
1.请用横线画出妈妈的提醒,用波浪线画出莎莉做的事情。
填表格。
2.根据上面表格,复述文章。
3.若是听了妈妈的话,会怎样?
(三)读《妈妈和上帝》。
1.读文章,找出上帝的发明,和妈妈的话,填以下图。
2.根据上面的关键词,复述文章。
3.你觉得是“上帝精神失常了”,还是“妈妈犯了错误”?
(四)读《蒲公英》。
1.读文章,找出听和不听太阳的话的蒲公英后果分别怎样?
听太阳的话落在土里茁壮成长蒲公英的降落落在沙漠干死
不听太阳的话
落在湖泊淹死2.该不该听太阳公公的话?
(五)读《今天我当妈妈》
1.读文章,找出“我”今天当妈妈做了什么事情。
叠被子。